- 相關推薦
《泊船瓜舟》教學設計優秀
作為一名教職工,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泊船瓜舟》教學設計優秀,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泊船瓜舟》教學設計優秀1
一、自主研究,確定學習目標。
師:現在,我和同學們一起來學習宋代著名的詩人王安石寫的一首古詩《泊船瓜洲》。請同學們想一想,我們怎么樣來學習這首古詩?要完成哪些任務呢?
生:要理古詩的意思。
師:對。他確立了我們的第一個學習任務:理解詩意。還有補充嗎?
生:要知道寫這首詩的背景。
生:要知道作者的情況。
師:還是理解。還有補充嗎?
生:我覺得還要熟讀這首古詩。
師:非常好!在理解之前應該先熟讀!只有讀好,才能理解。還有補充嗎?
生:還要把古詩背下來。
師:大家同意嗎?
全班:同意。
師:好,我們就初步定三個學習任務:熟讀、理解、背誦。
二、自主學習,理解課文內容。
師:我們先完成第一個任務:熟讀。分四人小組學習,一個一個地讀,其他的聽,看看有沒有讀錯的地方。讀錯的馬上幫他糾正。清楚了嗎?
生:清楚了。
師:聲音不要太大,能聽清楚就好,開始。
(學生分小組朗讀,老師巡查、指導。)
師:(充分朗讀后)好,剛才在小組學習的時候,有沒有得到其他同學的幫助?告訴老師。
生:“京口”的“京”我先讀成了jìng,張雨同學告訴我應該讀jīng。
師:很好,還有嗎?
生:“照”字應是翹舌音,我讀成了平舌音,是小組的同學告訴我的。
師:把這句詩讀一下。
生:(讀)明月何時照我還。
師:剛才小組學習時候,我還注意到:有些同學讀得不是很流利,小組長就多給了這樣同學一次機會,請他再讀一遍,非常好!這就是合作學習的精神。現在敢讀給大家聽嗎?
全班:敢!
師:請站起來朗讀吧。
(多名學生朗讀古詩)
師:很好,語音準確。有一個字要注意:一水間的“間”應該讀第四聲。有沒有哪個小組集體讀一讀?
(小組齊讀詩句)
師:非常好!(學生鼓掌。)這掌聲是情不自禁的。
師:好,看來我們第一個任務完成得不錯。現在我們完成第二個任務:理解。請同學們看課后的注釋,認真地看,認真地想。看看,每一句是什么意思,再連起來想這首詩歌是什么意思。如果有不會的,請打上個問號。
(學生按要求學習,老師巡查指導。)
師:現在先請同學們把不懂的問題提出來。
生:“春風又綠江南岸”為什么不用“吹”而用“綠”呢?
師:這是一個很有水平的問題。還有嗎?
生:“明月何時照我還”的“還”是什么意思?
……
師:小組學習,討論同學們提出的`不理解的問題。如果小組里的同學還是不能解決問題,你可以離開座位找 開始。
(學生按要求合作學習、討論,教師巡視,逐一到小組傾聽、指導。)
師:同學們討論得很熱烈,有的同學還把自己找到的資料拿到課堂上一起學習研究,很好!現在我要來考一考你們了。請把詩歌朗讀一遍,老師請你們邊讀邊思考一個問題:你讀了這一首詩,知道了什么?知道一點就說一點。開始。
全班:(有感情自由地朗讀)
師:知道些什么啊?
生:我感受到了作者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師:你是從哪里知道的?
生:我從“明月何時照我還”這句詩,知道作者非常地想回到家鄉。
師:你能把詩句這個意思讀出來嗎?同學們聽一聽,看看他是不是很思念家鄉,急切地要回去?
(生有感情地朗讀詩句)
師:(面向同學們)讀得如何?
學生:一般。
師:(微笑著)你可以再讀。
生:(讀)
師:怎么樣啊?
全班:有進步了。
師:讀出些意思了。我們好象看到了月光下詩人著急地想回到故鄉。你們還知道什么?
生:我從“京口瓜洲一水間”這句知道京口和瓜洲只隔著一條江,很近。
師:我們想聽你讀這一句,能不能把很近的意思讀出來?想想怎么讀?要著重把哪些字突出來?
(生讀)
師:還知道什么?
生:我還知道作者停船靠岸的瓜洲和鐘山只隔幾重山。
生:我知道冬天過去了,春天又來了,春風又吹綠了長江南岸的原野。師:冬去春又來了,“我”格外思念春風吹綠的家鄉。現在我們再讀這首詩,要把詩句所表達的意思讀出來。
三、自主探究,體會思想感情。
師:我們剛才再一次讀這首詩,有沒有產生新的一些問題呢?
生:既然京口和瓜洲相距這么近,和作者的家鄉也只是隔著幾重山,可是作者為什么不能回到家鄉呢?
師:好問題!王安石為什么這么想念家鄉,為什么又不回去呢?你們課前搜集的關于這首詩的資料,有沒有談到這個問題的?
全班:(紛紛看自己的資料)
師:我補充一些資料給大家看,看完以后回答問題。(發放資料,每一個學生一張)
全班:(閱讀自己和老師發下來的資料)
補充閱讀資料:
王安石(1021—1080)是北宋時期的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少年時代,聰穎好學,年輕時就中了進士。他的詩歌、散文都很出色,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王安石做地方官時,曾向朝廷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推行富國強兵的政策。北宋神宗皇帝 非常賞識他,1069年調王安石任參政知事,第二年升任宰相。王安石任宰相期間,大刀闊斧地推行改革,并在對西夏作戰中取得了勝利。但王安石推行的改革,遭到朝廷內保守勢力的極力反對。三年后,他辭去了宰相的職務,回到了南京的家中,寄情于山水。
一年后,皇帝又招王安石進京任宰相,他兩次推辭而未獲批準。這年春天,55歲的王安石從南京出發,上京赴任。有一天晚上,夜宿瓜洲江邊,感時傷景,寫下了《泊船瓜洲》這首詩。重任宰相一年后,王安石再次被罷免,又回到了南京,過起了隱居生活。
師:看完以上的材料,你又知道了什么?請告訴大家。
生:我還知道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生:我知道這首詩是作者赴任路上寫的。
生:王安石原來是不想赴任的,兩次推辭皇帝都沒批準。
生:他之所以不肯赴這次去不知道會有什么樣的結果。
師:同學們理解得非常好!怪不得他剛出來就這么憂愁、憂傷。他前面的,是一條充滿艱辛和危險的路啊!所以,他擔心,這一去呀,也不知什么時候才能回到自己的家鄉。這首詩充滿了憂愁和傷感。現在,我們再來讀,感受就不一樣了。
全班:(很有感情地讀)
師:我們一起懷著憂傷的情感背誦這首詩。
全班:(一起背誦)
師:很好,我們的任務完成了沒有?
全班:完成了。
師:我要特別表揚你們,你們是自己完成了學習任務。這節課就學習到這里,下課。
《泊船瓜舟》教學設計優秀2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能背誦、默寫古詩。
2、了解詩歌大意,感受詩人思念家鄉的真摯感情。
重難點:引導學生感受詩歌表達的思念家鄉的真摯感情。
教具:課件、錄音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整體把握。
1、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新詩——《泊船瓜洲》,通過預習大家知道了這首詩的作者是誰?(北宋詩人王安石)
2、簡介王安石
王安石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一個知識淵博的學者,還是一位著名的詩人。宋神宗時,任宰相,推行新法,公務非常繁忙,經常東奔西走實行變革。
這首詩是他有一回坐著船沿著長江向西行駛的旅途中寫的。
3、釋題
從詩題中,你知道了什么?(學生自由回答,教師指點學生說說詩題的意思。)
二、初讀古詩,把握主旨
1、王安石泊船瓜洲時寫下了怎樣一首詩呢?讀古詩三遍,注意讀音。
2、指名讀詩,互相正音
注:“間”應讀“jiàn”。
3、正音后齊讀全詩,想想詩中哪一個字最能表達詩人想回家的這一念頭。(“還”字;點明:“還”字就是回家的意思。)
三、小組學習,扣住“還”字,披文入情,理解詩意。
(在學生交流回答的基礎上,教師適時點撥,并作必要的`講解。)
哪一小組讀懂了哪句?
教師相機指點:
(一)學生交流一、二句。
1、找出地名,(點擊出示:京口、瓜洲、鐘山)搞清三者位置。
2、重點理解:“間”和“數”。
京口和瓜洲一個在長江的南岸,一個在長江的北岸,被一條長江間隔開了,所以這兒應該讀“jiàn”。例如:“間斷”,還有“間隔、隔開”,在這兒就是“間隔”的意思。
3、“鐘山只隔數重山。”
“數:幾”;“只:說明離家近。”
既然離家這樣近,就應該回家去看看。(板書:離家近——應該還)
4、指導朗讀
(二)交流三、四句
1、提示“綠”字的解釋。(吹綠、染綠)
2、從“又”字你能知道什么,體會到詩人什么樣的感情?
(離家時間很久了,特別想回家去看看。)
(引導學生合作板書:離家久——更該還)
3、在第4句的解釋時,引導學生嘗試加上語氣詞“啊”,把作者強烈的思鄉之情表達出來。
(明月啊,你什么時候才能照著我回家呢?)
4、引導學生獨立板書:思家切——不能還。
5、指導朗讀
6、深化:既然詩人已經靠家這么近了,他又這么渴望回家鄉去,那他為什么不回去看看呢?
(先讓學生說,教師補充:因為詩人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他當時肩負宰相重任,正在全國上下進行一系列的改革。為了改革大計,為了國家大事,他是雖到家門卻不能入門,因此內心發出了“明月何時照我還”的感慨,表達了他強烈的思鄉之情。)
四、創設情境,想象詩的意境。
1、你覺得詩人吟這首詩,是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看著哪兒吟誦的?
(一個春天的夜晚,詩人站在船頭或岸上向南眺望……)
2、那么,在這月明之夜,詩人站在船頭眺望著家鄉的方向,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讓我們閉上眼睛邊聽聽音樂,邊想一想,當一回詩人體會一下。(音樂《春江花月夜》)
師引生入境:月明之夜,晚風徐徐,詩人走出船艙站在岸上眺望,只見對岸就是京口,離自己的家是這么的近,現在又是春天了,詩人腦海中不禁浮現出一幅幅美麗的圖畫來:家鄉的青山……綠水……田野……江岸……詩人望著圓圓的明月,眺望著家鄉的方向,不禁想……
3、如果你是詩人,你在想些什么?(扮演詩人說想到的)
4、從中你體會到什么?
五、品味“綠”字,咬文嚼字。
1、介紹王安石煉字的故事。
2、請你想象一下,王安石還用過哪些字,為什么最后用了這個“綠”字。
(老師適當點撥學生體會“綠”字的妙用:
a、春風給江南帶來了綠色;
b、“綠”字還給人以鮮明的色彩感和剩機感;
c、“綠”字和“還”字還有內在的聯系,明媚的春色更引發了詩人想回家的念頭。)
3、指導吟誦,教師小結。
一個“綠”字,表達了眼前一片景,胸中無限情;一個“綠”字,使《泊船瓜洲》成了千古絕句;一個“綠”字,使王安石改字成了千古佳話。所以,我們在寫作時也要注意遣詞用句。
整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家鄉的強烈的思念之情。
六、指導背誦
最后讓我們一起把這首思念家鄉的古詩記在心里吧。
七、作業
1、吟誦古詩
2、摘錄表達詩人思念家鄉的古詩詞2——3首。閱讀課上一起交流學習。
《泊船瓜舟》教學設計優秀3
學習目標:
1、有感情朗讀、背誦課文。
2、.運用查閱資料的方法自學,培養學生獨立運用資料解決問題的學習能力。
3、自選方法學習古詩,重點指導學生從理解字、詞含義,再到體會整個句子的含義。
4、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
一、導入
1.認識課題。
師:是一首與月有關的詩,大家首先一起來研究一下“泊”字。
(教師板書課題。出示字典中“泊”字的兩個音節(bó pó)及其不同的意義,選擇正確的讀音。齊讀課題。)
師:誰能根據課文解釋說說“瓜洲”在什么地方?
生:“瓜洲”位于長江北岸,現是揚州南面的一小鎮。
師:“泊船瓜洲”的意思是說把船停靠在瓜洲岸邊。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這首詩的背景資料或作者?
生:王安石,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詩人。
生:……
(教師可根據同學們的介紹做出適當補充)
創作背景:
此詩是詩人應召自江寧赴京任翰林學士,途經京口而作。在當時,詩人已年過半百,對政治早已心灰意冷,他已經經歷了兩次推行新法而被罷相的坎坷遭遇,此次的再次被起用為相,他曾兩次辭官而未獲準,因此只能勉強違心上任。上任后,他又多次請求解除宰相職務,終于在復出后第二年又被再度罷相。在這種際遇心境下,寫出《泊船瓜洲》,難免字里行間貯滿憂郁、傷感、消沉之情。
2、正確、流利朗讀詩歌
師:介紹得真好,看得出我們的同學都在課前作了一番的努力了。請大家自由輕聲讀詩,注意讀準字音。
(學生自由試讀)
師: 那誰愿意試著準確、流利的朗誦這首詩嗎?
(具體指明學生朗讀)請其他學生評價。
3、讀準以下字。
京口瓜洲一水間(jiān jiàn),鐘山只隔數(shù shǔ)重(zhòng chóng)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hái huán)
4、自由讀古詩,或同桌互讀。
5、聽錄音,讓學生注意錄音中的重讀與輕讀
讓學生再次有激情地高聲朗讀
二、背誦
師:古詩瑯瑯上口,大家可以試著背背它。看看誰能背得又快又好。 (學生紛紛高聲背誦,課堂書聲朗朗)
師:誰愿意試試背背這首詩?
(四位同學同時站起來背誦)
師:還有誰要背?(全班大部分同學站起來集體背誦)
師:(看到還有幾位同學沒背)現在給你們一個機會,大膽地站起來,老師和你們一起背。
(余下的幾位同學與老師一道背誦:《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三、想一想,議一議。
1.交流收獲,粗通詩意。
師:通過誦讀,大家一定讀懂了不少的內容。不過要讀出感情,還要理解詩中的含義。今天,你們打算用什么方法來理解這首詩呢?小組討論一下。 (10分鐘后全班交流匯報學習收獲)
(1)、結合圖片,根據圖片中的情境理解
(2)、用字典查生字的解釋
(3)、抓住重點詞,再根據詞的意思補充句子理解詩。
師:(肯定學生在理解詞的基礎上理解詞)那么下面小組間按照自己的方法,試著理解詩句中的大概意思。
(小組匯報學習情況。)
2、深入推敲。
(1)學習第一第二句
師:下面請大家認真地再次默讀這首詩,看看,在這首詩的第一第二句中你們能發現什么問題?。
生:“一水間”是什么意思?
生:為什么用“只隔”?
……
板書:
第一句:(京口瓜洲)一水間,△△△
第二句:(鐘山)只隔(數重山)。
△△
師:誰能給詩中“瓜洲”、“京口”、“鐘山”的按方位畫一個簡圖?
(學生上黑板試畫圖)
◎ 鐘山
△△△△
◎ 京口
~~~~~~~~~~~~~~~~
~~~~~~~~~~~~~~~~
◎ 瓜洲
師: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間”寫了望中之景,詩人站在瓜洲渡口,望著中間僅隔著一條江水南邊岸上的“京口”。由此詩人想到離京口只隔著幾層山的家鄉。在交通不便的古代,一道江,數重山,可謂山高水遠,為什么詩人卻覺得只是“一水間”,“只隔”數重山呢?
引導學生理解:實際距離——心理距離 —— 巨大的反差
(正好說明詩人在途中,卻心系家鄉,戀鄉之情躍然紙上。)
(2)小組自學第三第四句,將不明白的地方和全班同學一起討論。
例如:
生:請問老師,“還”是什么意思?
師:老師提供資料讓你們自己選擇判斷。
(師根據學生提問點擊課件,展示以下內容。
a、 綠:吹綠了。
b、 還:①指歸還。②指的是返回。
(學生對照詩句討論后選擇了第二種解釋)
師:還有什么弄不懂的字詞嗎?誰能按書上注釋加上自己的理解來說說第三第四句詩的大意呢?
(先同桌互說,再匯報說。)
師:這首詩寫出來后還流傳著一個小故事,據說“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詩人在作詩過程中曾九過多次,最后定稿時才用了“綠”字。試想象,作者可能用過哪些字呢?
生:可以用“到”字,吟作“春風又到江南岸。”
生:可以用 “入”字。
生:還可以用“來”。
師:詩的第三句繼續寫景,點出了時令已經春天,描繪了長江南岸的景色。詩人為什么選作“綠”字呢?
生:“綠”字寫出了江南岸的一片綠色,寫出了顏色的美,表達詩人對家鄉的熱愛,襯托出詩人思念家鄉的感情。
師: “綠”是吹綠的'意思,是使動用法,用得絕妙。傳說王安石為用好這個字改動了十多次,從“到”“過”“入”“滿”等十多個動詞中最后選定了“綠”字。因為其他文字只表達春風的到來,卻沒表現春天到來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綠的景物變化。結句“明月何時照我還”,詩人眺望已久,不覺皓月初上,詩人用疑問的句式,想象出一幅“明月”“照我還”的畫面,進一步表現詩人思念家園的心情。
3、體會詩的情感,簡筆勾畫。
師:讀到這兒,你知道詩人的寫作目的了嗎?
生:這是一首寫景抒情小詩,抒發了詩人眺望江南、思念家園的深切感情。
師:詩中哪些詞、句可以感受到詩人這種思鄉的情緒呢?
生:“鐘山只隔數重山”中的“只隔”,暗示詩人歸心似箭的心情。
生:“明月何時照我還。”
生:“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又綠”可以看出詩人的思鄉之情。
五、課外拓展:
師:王安石這首詩體現了他濃濃的思鄉之情,其實在許許多多的古詩中也體現了思鄉之情,課后,大家分小組收集有關這方面主題的古詩,比一比,看他們有什么異同點。下節課我們來討論討論。
【《泊船瓜舟》教學設計優秀】相關文章:
《泊船瓜洲》教學設計優秀09-05
泊船瓜洲教學設計優秀07-31
《泊船瓜洲》教學設計11-26
古詩泊船瓜洲教學設計02-16
(推薦)泊船瓜洲教學設計優秀8篇09-04
泊船瓜洲教學設計(通用5篇)01-20
人教版泊船瓜洲教學設計(精選11篇)03-15
《泊船瓜洲》說課稿01-17
泊船瓜洲作文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