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意義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比例的意義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比例的意義教學設計1
第一課時比例的意義
教學內容:
比例的意義(教材第40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理解和掌握比例的意義。
2、了解比和比例的區別與聯系。
2、能用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教學重難點:
1、認識比例,理解比例的意義。
2、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結合實例引出新的知識。
教具準備:
情景圖、多媒體課件、習題卡。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課題:比例
看到課題你想到了以前學過的什么知識?(生1,生2等回答)
我們已經了解了比的這些知識,請做下面練習。
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8:453:52.7:4.5
求完比值你覺得哪些比有聯系?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比單關的有關知識。喚起學生對已有知識的回憶,為新知的學習做好準備。】
“例”在漢語詞典里的解釋為符合某種條件。今天這兩個比的比值一樣,能不能用等號連接呢?
師:相機板書:3:5=2.7=4.5?
今天我們將深入學習比例的意義,看到課題你想了解什么知識呢?
板書完整課題:比例的意義
二、揭題示標。
預設:生:1、比例的意義是什么?
生:2、比例的意義有什么作用?
(師趁機板書在黑板右上角)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讀課題,提問題,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做到有的放矢。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
本節課我們就來完成這兩個目標:
三、自主探索
出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國旗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標志和象征,神圣不可侵犯,你在什么地方見過國旗?
【設計意圖:對學生同時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愛國教育】
生各抒己見。
你知道下面這些國旗的長和寬是多少嗎?它們有大有小,都符合要求嗎?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
自學指導:
1、請每位同學任選兩面國旗,分別計算出它們長與寬的比值和寬與長的比值。
2、發現了什么有趣的現象?
3、把你的發現嘗試用算式寫下來。
(5分鐘后,期待你精彩的分享)
【設計意圖: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主題圖設計教學情景,設置懸念,國旗為什么形狀相似卻大小不一,這其中的奧秘何在?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讓學生通過形象的感受大小不同的國旗的變化。從而直觀地感受比例的本質內涵。】
(二)自學
學生認真看書自學,教師巡視,督促人人都在認真地思考。
(三)匯報分享
誰愿意把你的結果和大家分享?師相機板書
(1)15:2.4=10:1.6(2)60:15=40:10(3)…(4)…
原來在國旗中有這么多的相等關系。國旗的縮放是按比例進行的。
我們把比值相等的兩個比用等號連起來。這樣的式子就是比例。請同學讀數學課本,40頁,用筆勾畫出重點詞句,并讀一讀。
【設計意圖:放手,讓學生計算出每面國旗長和寬的比值。從中發現它們的比值相等,可以用等號連起來,自然而然地引出比例,然后讓學生閱讀課本,初步感受比例的意義】
師:你還能寫出兩個比組成的比例嗎?先自己選,再在小組里說一說。
生:…
師:你能根據自己的理解說說什么叫做比例嗎?先同桌互說,再小組內互相說一說,再指名匯報。
出示“比例的意義”概念
擦去開始板書中的“?”并把比例可用分數形式表示板書出來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讓學生通過觀察,交流,思考等活動,充分感知比例的意義,并用自己的語言說出自己對比例意義的理解】
師:你能說一說組成比例要具備哪些條件嗎?
生:…
師:根據你的理解,請看主題圖,你還能找出哪些比組成比例?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小組合作,交流探究。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找到了設計國旗的奧秘了嗎?
生:…
【設計意圖:學生概括出比例的意義后,沒有就此終止,而是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空間,讓學生進一步探討。尋找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讓學生的數學思維得到提升。通過收集學生寫出的比例,不難發現,任意兩面國旗的長與寬之比,寬與長之比,長于長之比,寬與寬之比都可以組成比例,國旗的尺寸中就隱含著這個秘密】
四、當堂檢測(牛刀小試)
下面各比能組成比例嗎?你是怎樣判斷的?請寫出計算過程。
(1)3:7和9:21
(2)15∶3和60∶12
五、當堂訓練:
1、把下面的式子進行歸類:
(5)72:8=3X3(6)3.6:6=0.6
比:
比例:()
思考:你快速做出判斷的原因是什么?明白了比和比例有什么區別?
2、判斷:
(1)有兩個比組成的式子叫做比例。()
(2)如果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那么這兩個比
的比值一定相等。()
(3)比值相等的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
(4)0.1∶0.3與2∶6能組成比例。()
(5)組成比例的兩個比一定是最簡的整數比.()
六、拓展提升(思緒飛揚)
1、寫出比值是7的兩個比,并組成比例。
2、12的因數有(),從12的因數中挑選4個數組成比例是()。
3、有兩種蜂蜜水:第一種,用2杯蜂蜜和10杯水調配制而成;第二種,用3杯蜂蜜和15杯水調配制而成。那種更甜呢?你能用今天所學知識判斷出來嗎?
設計意圖:通過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讓學生掌握組成比例的思路和方法,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思維都得到發展,從而加深對比例的'意義的理解和掌握
七、全課總結
今天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八、課堂作業
第43頁第2、3題。
九、抽查清。(每組4號同學完成)
判斷下面每組中的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
30:5和48:812:0.4和3:5
十、板書設計
比例的意義
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比是表示兩個數相除,有兩項;比例是一個等式,表示兩個比相等,有四項。
十一、教學反思:
本節課屬于概念教學,分五個環節設計教學,利用十五個問題貫穿整節課,以問導學,以問導疑,以問導思,以問導獲,注重培養了學生的各種能力,全課體現了以下幾個特點:
1.關注了學生已有的知識與經驗。課的開始從引導學生復習比的知識入手,通過求比值相等的兩個比,可以用“=”連起來,自然而然的引出比例,這樣的設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2.注重數學知識與生活的聯系。數學來源于生活,更應用與生活,本節課從從學生熟悉的國旗引入比例,在求大小不同的國旗的長與寬的比值中學習比例的意義,通過觀察、探討大大小小的國旗的長與寬、寬與長、長與長、寬與寬的比值關系中,加深學生對比和比例的關系,比例意義的理解和掌握。最后通過照片,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離不開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知識。
3.課堂采用以問導學的策略,用十五個問題貫穿了整節課,以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促進學生思考,用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用問題控制學生的注意力,用問題拓展學生的思路,用提問強化學生的認知,用問題促進師生之間的交往互動。培養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觀察能力、表達能力等,從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4.采用探究式的學習方式。對新課的教學,教師不是把現成的答案強加于學生,而是讓學生通過觀察、計算、思考、閱讀等方式初步感知新知,再進一步提問“你能根據自己的理解說說什么叫做比例嗎,”、“你能說一說組成比例要具備哪些條件嗎,”、“你還能找出那些比組成比例,”等引導學生思考、探究,學生在合作交流中產生思維碰撞,這樣,學生的體驗和感受都很深刻。
5.設計了多種形式的練習,升華了學生的思維。練習是鞏固新知、發展思維的有效手段。思維目標的實現需要通過一定的練習來完成,本節課設計了六種不同層次、不同功能的練習,有利于學生對比例意義的鞏固,有利于提高學生思維的敏捷性,有利于培養學生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能力和習慣。
比例的意義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
比例的意義
教學目標:
使學生理解比例的意義,能應用比例的意判斷兩個比能否成比例。
教學重點:
比例的意義。
教學難點:
找出相等的比組成比例。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
1、什么是比?
(1)一輛汽車5小時行駛300千米,寫出路程與時間的比,并化簡。
300:5=60:1
(2)小明身高1.2米,小張身高1.4米,寫出小明與小張身高的比。
1.2:1.4=12:14=6:7
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2:16:4.5:2.710:6
二、探索新知
1、教學例1。
(1)實物投影呈現課文情境圖。(不出現國旗長、寬數據)
①說一說各幅圖的情景。
②圖中有什么相同之處?
(2)你知道這些國旗的長和寬是多少嗎?
①出現各圖中國旗的長、寬數據。
②測量教室里國旗的長、寬各是多少厘米。
(3)(指教室里的國旗)這面國旗的長和寬的比值是多少?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60:40=
(3)操場上的國旗的長和寬的比值是多少?與這面國旗有什么關系?
①學生回答長、寬比值。
2、4:1.6=
②兩面國旗的長和寬的.比值相等。
板書:2.4:1.6=60:40
也可以寫成=
(5)什么是比例?
在這一基礎上,教師可以明確告訴學生比例的意義,并板書:
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6)找比例。
師:在這四面國旗的尺寸中,你還能找出哪些比可以組成比例?
過程要求:
①學生猜想另外兩面國旗長、寬的比值。
②求出國旗長、寬的比值,并組成比例。
③匯報。
如:5:=15:10=
5:=15:105:=2.4:1.6
==
2.做一做。
完成課文“做一做”。
第1題。
(1)什么樣的比可以組成比例?
(2)把組成的比例寫出來。
(3)說一說你是怎么找的。
(4)同學之間互相交流,檢驗各自所寫的比例。
第2題。
(1)學生獨立寫比例,看誰寫得多。
(2)同學之間互相交流,說一說你是怎么寫的,一共可以寫多少個不同的比例。
3、課堂小結。
(1)什么叫做比例?
(2)一個比例式可以改寫成幾個不同的比例式?
三鞏固練習
完成課文練習六第1~3題。
四作業
課后記:
比例的意義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十二冊P62——6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從具體實例中認識成正比例的量的過程,初步理解正比例的意義,學會根據正比例的意義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是不是成正比例。
2、使學生在認識成正比例的量的過程中,初步體會數量之間相依互變的關系,感受有效表示數量關系及其變化規律的不同數學模型,進一步培養觀察能力和發現規律的能力。
3、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從生活現象中探索數學知識和規律的意識。
教學重點:
認識正比例的意義
教學難點:
掌握成正比例量的變化規律及其特征
設計理念:
課堂教學中從學生的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從而發現成正比例量的規律,概括成正比例量的特征。課堂教學中給學生提供探究的平臺,凡是能讓學生自己發現的,就讓學生親自去探究。通過數學活動,讓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去,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發現規律的能力。
一、復習鋪墊激情促思
1、說出下列每組數量之間的關系。
(1)速度時間路程
(2)單價數量總價
(3)工作效率工作時間工作總量
2、師:這些是我們已經學過的一些常見數量關系,每組數量之間是有聯系的,存在著相依關系。當其中一種量變化時,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而且這種變化是有一定的規律的,你想知道其中的奧秘嗎?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和認識這種變化規律。
學生口答,相互補充
二、初步感知探究規律
1、出示例1的表格(略)
說說表中列出了哪兩種量。
(1)引導學生觀察表中的數據,說一說這兩種量的數值分別是怎樣變化的。
初步感知兩種量的變化情況,得出:路程和時間是兩種相關聯的.量,時間變化,路程也隨著變化。(板書:相關聯的量)
(2)引導學生觀察表中數據,尋找兩種量的變化規律。
根據學生交流的實際情況,及時肯定并確認這一規律,特別是有意識地從后一種角度突出這一規律。
根據發現的規律啟發學生思考:這個比值表示什么?上面的規律能否用一個式子表示?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關系式:路程/時間=速度(一定)
(3)揭示概括成正比例的量:路程和時間是兩種相關聯的量,時間變化,路程也隨著變化。當路程和對應時間的比的比值總是一定(也就是速度一定)時,我們就說行駛的路程和時間成正比例,行駛的路程和時間是成正比例的量,(板書:路程和時間成正比例)
2、教學“試一試”
學生填表后觀察表中數據,依次討論表下的4個問題。
根據學生的討論發言,作適當的板書
3、抽象表達正比例的意義
引導學生觀察上面的兩個例子,說說它們的共同點。啟發學生思考:如果用字母x和y分別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比值,正比例關系可以用怎樣的式子來表示?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k(一定)
揭示板書課題。
先觀察思考,再同桌說說
大組討論、交流
學生可能發現一種量擴大(縮小)到原來的幾倍,另一種量也隨著擴大(縮小)到原來的幾倍。也可能發現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不變。
學生根據板書完整地說一說表中路程和時間成什么關系
比例的意義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經歷比例的形成過程,理解比例的意義,掌握組成比例的關鍵條件,并能正確的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2、通過自主探索發現比例的基本性質,能運用比例的性質進行判斷。
3、通過動手、動腦、觀察、計算、討論等方式,使學生自主獲取知識,全面參與教學活動。
4、通過探索國旗中蘊含的數學知識,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
理解比例的意義和性質。
教學難點:
應用比例的意義和性質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套。
教學過程:
一、滲透情感,導入新課
1、媒體出示國旗畫面,學生觀察,激發愛國情操。
天安門升國旗儀式
校園升旗儀式
教室場景
簽約儀式
師:四幅不同的場景,都有共同的標志——五星紅旗,五星紅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象征;這些國旗有大有小,你知道這些國旗的長和寬是多少嗎?
2、媒體出示國旗的長和寬,并提出問題。
天安門升國旗儀式:長5米,寬10/3米。
校園升旗儀式:長2.4米,寬1.6米。
教室場景:長60厘米,寬40厘米。
簽約儀式:長15厘米,寬10厘米。
師:這些國旗的大小不一,是不是國旗想做多大就做多大呢?是不是這中間隱含著什么共同點呢?
師生交流,得出每面國旗的大小不一,但是它們的長和寬隱含著共同的特點,是什么呢?
3、學生探索,發現問題。
師:每面國旗的大小不一樣,但是它的長和寬中卻隱含著共同的特點,是什么呢?
學生自主觀察、計算,發現國旗的長和寬的比值相等。
二、認識比例,發現特征
1、引出比例,理解比例的意義。
媒體出示操場上的國旗和教室里國旗長和寬。學生計算出兩面國旗的長和寬的比值。
并板書:2.4∶1.6 =3/2
60∶40=3/2
師指出這兩面國旗的長和寬的比值相等,中間可以用等號連接,并指出像這樣的式子叫比例。
并板書:2.4∶1.6 =60∶40
2、認識比例,知道比例各項的名稱。
⑴學生照樣子利用主題圖仿寫一個比例,并說出自己是怎樣寫出來的。
⑵學生嘗試說說什么叫比例。
⑶教學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稱。
自學課本第34頁的第一段話,初步認識比例各項的名稱。
出示其中一個比例,指出比例各部分的名稱。
學生說說自己寫的比例的各項的名稱。
⑷教學比例的另一種寫法,學生嘗試將自己寫的比例換一種寫法。
⑸判斷下列幾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
媒體出示,學生判斷并說出理由。
下面哪組中的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把組成的`比例寫出來。
⑴6∶10和9∶15 ⑵20∶5和1∶4
⑶1/2∶1/3和6∶4 ⑷0.6∶0.2和3/4∶1/4
⑹思考:比和比例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學生自主思考,集體交流,了解比例和比的聯系和區別。
3、自主練習,發現比例的基本性質。
⑴媒體出示
8∶4=∶() 15:10=()∶4 12∶()=()∶5
媒體依次出示三道題,學生獨立完成并思考:為什么這樣填?你有其它的發現嗎?
⑵師提出問題:在一個比例中,它們項有什么特點?
⑶學生觀察以上式子,自主思考,嘗試發現比例的基本性質。
⑷集體交流,發現性質。
學生自主交流,發現:在比例里,兩個外項的積等于兩個內項的積。
⑸觀察自己寫的其它幾個比例,驗證發現。
⑹小結性質
學生嘗試用完整的數學語言說一說自己的發現。
媒體出示學生的發現,教師指出這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質。
三、鞏固練習,提高認識
1、基本練習
判斷,媒體出示
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下面哪組中的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
⑴6∶3和8∶5 ⑵0.2∶2.5和4∶50
⑶1/3∶1/6和1/2∶1/4 ⑷1.2∶3/4和4/5∶5
2、拓展練習。
比一比,誰寫得多。
在1、2、3、4、5、6、7、8、9這九個數中,任選四個數組成比例,并說說是怎樣寫出來的。
四、總結全課,升華認識
學生回顧全課,說說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
板書設計: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
2.4∶1.6 =3/2
60∶40=3/2
比例的意義教學設計5
教學內容:蘇教版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教科書數學第十二冊P3031。
教學目標:
1、理解比例的意義,認識比例各部分名稱,初步了解比和比例的區別;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質。
2、能根據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正確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3、在自主探究、觀察比較中,培養學生分析、概括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4、通過自主學習,讓學生經經歷探究的過程,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能正確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難點:自主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質。
教學準備:CAI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談話:同學們,我們已經學過了比的有關知識,說說你對比已經有了哪些了解?(生答:比的意義、各部分名稱、基本性質等。)
還記得怎樣求比值嗎?
2、課件顯示:算出下面每組中兩個比的比值
⑴ 3:5 18:30 ⑵ 0.4:0.2 1.8:0.9
⑶ 5/8:1/4 7.5:3 ⑷ 2:8 9:27
[評析: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入手,方便快捷,為新課做好準備。]
二、認識比例的意義
(一)認識意義
1、指名口答上題每組中兩個比的比值,課件依次顯示答案。
師問:口算完了,你們有什么發現嗎?(3組比值相等,1組不等)
2、是啊,生活中確實有很多像這樣的比值相等的例子,這種現象早就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和研究。人們把比值相等的兩個比用等號連起來,寫成一種新的式子,如:3:5=18:30 。
(課件顯示:3:5與18:30先同時閃爍,接著兩個比下面的比值隱去,再用等號連接)
最后一組能用等號連接嗎?為什么?(課件顯示:最后一組數據隱去)
數學中規定,像這樣的一些式子就叫做比例。(板書:比例)
[評析:通過口算求比值,發現有3組比值相等,1組不等,自然流暢地引出比例。有效的課堂教學,就需要像這樣做好已有經驗與新知識的銜接。]
3、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比例,你想研究哪些內容呢?
(生答:想研究比例的意義,學比例有什么用?比例有什么特點)
5、那好,我們就先來研究比例的意義,到底什么是比例呢?觀察這些式子,你能說出什么叫比例嗎?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抓住關鍵點板書:兩個比比值相等)
同學們說的比例的意義都正確,不過數學中還可以說得更簡潔些。
課件顯示: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學生讀一讀,明確:有兩個比,且比值相等,就能組成比例;反之,如果是比例,就一定有兩個比,且比值相等。
比例的意義教學設計6
教學內容:
比例的基本性質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比例的意義,懂得比例各部分名稱。
2、經歷探索比例基本性質的過程,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質。
3、能運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教學重點:
比例的基本質性。
教學難點:
發現并概括出比例的基本質性。
教學過程:
一、舊知鋪墊
1、什么叫做比例?]
2、應用比例的意義,判斷下面的比能否組成比例。
0.5:0.25和0.2:0.4:和5:2
:和:0.2:和1:4
3、用下面兩個圓的有關數據可以組成多少個比例?
如(1)半徑與直徑的比:=
(2)半徑的比等于直徑的比:=
(3)半徑的比等于周長的比:=
(4)周長與直徑的比:=
二探索新知
1.比例各部分名稱。
(1)教師說明組成比例的四個數的'名稱。
板書:組成比例的四個數,叫做比例的項。兩端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外項,中間的兩項叫做比例的內項。
例如:2.4:1.6=60:40
內項
外項
(2)學生認一認,說一說比例中的外項和內項。
如:=:
外內內外
項項項項
2、比例的基本性質。
你能發現比例的外項和內項有什么關系嗎?
(1)學生獨立探索其中的規律。
(2)與同學交流你的發現。
(3)匯報你的發現,全班交流。
板書:兩個外項的積是2.4×40=96
兩個內項的積是1.6×60=96
外項的積等于內項的積。
(4)舉例說明,檢驗發現。
如::0.5=1.2:
兩個外項的積是×=0.6
兩個內項的積是0.5×1.2=0.6
外項的積等于內項的積。
如果把比例改成分數形式呢?
如:=
2、4×40=1.6×60
等號兩邊的分子和分母分別交叉相乘,所得的積相等。
(5)歸納。
比例的意義教學設計7
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十二冊P64——6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從具體實例中認識成反比例的量的過程,初步理解反比例的意義,學會根據反比例的意義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
2、使學生在認識成反比例的量的過程中,初步體會數量之間相依互變的關系,感受有效表示數量關系及其變化規律的不同數學模型,進一步培養觀察能力和發現規律的能力。
3、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從生活現象中探索數學知識和規律的意識。
教學重點:
認識反比例的意義
教學難點:
掌握成反比例量的變化規律及其特征
設計理念:
課堂教學中注重從學生的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從而發現成反比例量的規律,概括成反比例量的特征。努力為學生提供探究的時空,讓學生自己發現、自己探究。通過數學活動,讓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去。
教學步驟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復習鋪墊
1、怎樣判斷兩種相關聯的量是否成正比例?用字母怎樣表示正比例關系?
2、判斷下面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為什么?
時間一定,行駛的路程和速度
除數一定,被除數和商
3、單價、數量和總價之間有怎樣的關系?在什么條件下,兩種量成正比例?
4、導入新課:
如果總價一定,單價和數量的變化有什么規律?這兩種量又存在什么關系?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和認識這種變化規律。
學生口答,相互補充
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3的表格(略)
學生填表
2、小組討論:
(1)表中列出的是哪兩種相關聯的量?它們分別是怎樣變化的'?
(2)你能找出它們變化的規律嗎?
(3)猜一猜,這兩種量成什么關系?
3、全班交流
學生初步概括反比例的意義(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4、完成“試一試”
學生獨立填表
思考題中所提出的問題
組織交流,再次感知成反比例的量
5、抽象表達反比例的意義
引導學生觀察例3和“試一試”,說說它們的共同點。啟發學生思考:如果用字母x和y分別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比值,反比例關系可以用怎樣的式子來表示?
比例的意義教學設計8
【教學內容】蘇教版P40頁例3、練一練及練習九的3----7題。
教學目標:
1.理解比例的意義,掌握組成比例的關鍵條件,并能正確的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
2.通過動手、動腦、觀察、計算、討論等方式,使學生自主獲取知識,全面參與教學活動。
教學重點:理解比例的意義。
教學難點:應用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并能正確地組成比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每周一的早上我們學校都要舉行莊嚴的升國旗儀式,那么,你們對國旗都有哪些了解呢?(生自由回答)
師:同學們都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說明你們都很熱愛我們的國家,希望你們以后一定要好好學習,做一個有用的人,把我們的國家建設的更加美好!五星紅旗是莊嚴而美麗的,并且它與我們數學也有著密切的聯系,這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要研究的內容:比例(板書課題:比例)
師手指課題:從課題中我們不難看出,比例和比有一定的關系,你們還記得比的意義嗎?(學生回答)
好,那下面我們就先來用比的知識解決幾道題。(出示四幅圖在一起的)
2厘米
3.2厘米
4.8厘米
3厘米
6.4厘米
4厘米
9.6厘米
6厘米
二、新授
師:畫面上出現了四幅不同大小的國旗,請同學們任選兩面國旗來算一算它們各自長與寬的比值是多少?然后觀察結果,你能發現什么?
(學生板演,觀察到比值相等,教師板書:兩個比相等)
師:那我們就可以將這兩個比用等號連接。(教師板書學生匯報的兩個相等的比)
教師邊指著這組相等的比一邊說:好,像這樣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就叫做比例。(把定義補充完整)。這就是比例的意義(把課題板書完整)請同學們齊讀。
請同學們再默讀一遍比例的意義,思考:想要組成比例必須要具備哪些條件?(學生回答,等式;有兩個相等的比)
(教師再強調:一定是比值相等的兩個比才能組成比例。)
師:你還能從四面國旗中找出哪些比例?
(學生寫在練習本上,然后匯報。教師板書)
師:我們在學習比的時候,可以把比寫成分數的形式,比如:60:40=60/40,那比例也能寫成分數的形式嗎?怎么寫?(學生口答)
?師:我們剛才一直在強調比和比例的聯系,那么比就是比例嗎?
學生從形式上區分:比由兩個數組成;比例由四個數組成。
學生從意義上區分:比表示兩個數之間的倍數關系;比例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
三、鞏固應用
(一)數的比例
課本.40頁練一練。(學生匯報比值是否相等,所以成不成比例。教師板書比例式)
(二)形的比例
出示兩個具有放大關系的三角形
3厘米
5厘米
4.5厘米
7.5厘米
師:哪位同學能分析一下這個圖形?(學生講這是兩個相似的三角形,幾個數字分別是它們的.底和高。然后匯報比例)
(三)生活中的比例
師:通過剛才的幾組題,我們進一步弄清了比例的意義,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生活中的比例吧!
1、課本41頁第3題(學生獨立完成,小組訂正交流。)
2、小明買了3本筆記本花了9元錢,李剛買了5本同樣的筆記本花了15元。(你能根據題中的數據寫出幾組比例式嗎?并說出理由。)
四、總結
師:這節課,大家都非常的積極和認真,老師相信你們的收獲肯定很多,那誰來說說本節課有什么收獲?(學生自由說)
師總結:同學們說的很好,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認識了比例,并會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還會自己根據數據組比例,看來同學們這節課真是掌握了不少的知識。
五、課堂檢測
1、下面哪些組的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如果能,在打對號。
10:2和35:42()0.6:0.2和:()
4和3:():和12:8()
2、在下面的六個比中,選擇兩個比組成比例。
4:71.4:2.8:10:15
3、寫出比值是的兩個比,并組成比例。
4、小強3分鐘走了180米,小剛1小時走了3.6千米。小強說他們各自所走的路程和時間的比能組成比例,小剛說不能組成比例。請問:誰說的對?
六、布置作業
課本練習九4題、7題
比例的意義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教師的講解及學生的觀察、思考、討論、自學等活動,使學生理解比的意
義,掌握比各部分名稱,理解比和分數、除法之間的關系。
過程與方法:掌握求比值的方法,并能正確求出比的比值。
情感與態度: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比的意義,掌握求比值的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比的意義,建立比的概念。
教具準備:紙片、表格。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國旗嗎?那你了解制作國旗的標準嗎?(也就是說國旗的長度和寬度要怎么搭配才是標準的)那么你們想知道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二、講授新課,引出比的意義。
(一)比的意義
1、出示例題:(卡片)一面紅旗,長15厘米,寬10厘米。
(1)同學們能列出算式表示這兩個數量之間倍數關系嗎?
長是寬的幾倍?15÷10=1.5 2寬是長的幾分之幾? 10÷15=3 (2)再舉例
請一組的同學起立,快速數出男女生數,并列出他們之間的倍數關系。
老師板書:
(3)請同學們看你們手上的題,考慮怎么列算式。(生讀題)
師板書:速度100÷2單價200÷2師小結:這些題都用除法算式來表示兩種數量之間的關系,在日常生活、生產和科學實驗中,我們通常要對兩種數量進行比較,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種新的比較兩種數量關系的方法,叫做比。
板書:比的意義
師:在剛才的例子中長是寬的幾倍可以說成是長和寬的比是15比10,寬是長的幾分之幾可以說成是寬和長的比是10比15。
學生獨立說出其它的題。
數量關系式還有:工作效率=工作總量÷工作時間
歸納總結:像剛才的(1)和(2)中的數量比是屬于“同類量”比,(3)這樣的數量比屬于不同類量比。
通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比較兩個數量之間的倍數,可以用兩個數相除的方法,有時也可以說成這兩個數的比是幾比幾。
(板書)兩個數相除又叫做兩個數的比。
(二)比的各部分名稱和求比值的方法。
1、兩個數相除又叫做兩個數的比,說法變了,書寫格式和名稱也就變了。
師:請同學們快速自學44頁的內容。然后說說你學到了什么?(生匯報)
例如:15比10記作:15∶10 10比15記作:10∶15 315 ∶ 10 = 15 ÷2前比后比
項號項值
“∶”叫做比號,讀作比(比號在兩個數中間),比號前面的數叫做比的前項,比號后面的數叫做比的`后項。比的前項除以后項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師:我們剛才已經知道了紅旗的長寬比,那么現在同學們能做更大的紅旗了嗎?(師引導交流)
2、練習:老師出示卡片,學生很快算出比值。
(三)、比、除法、分數之間的關系(圖示“比、除法、分數的異同”)
提問:從上面可以看出,比和除法有密切的聯系,以前我們學過除法和分數有關系,那么比和除法、分數到底有什么樣的聯系和區別呢?
1、(貼出表格)學生觀察,小組討論。
2、師生共同完成表格
提問:(1)為什么要用“相當于”這個詞?能不能用“是”?(比與除法既有聯系,也有區別,除法是一種運算,比則表示兩個數之間相除的關系,所以只能用“相當于”這個詞) (2)在除法中,除數不能是零,那比的后項呢?足球比賽中的比和我們今天學習的比相同嗎?
師:比還有一種表示方法,就是分數形式。
比例的意義教學設計10
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比的意義,比的化簡、求比值和比的應用的基礎上學習的。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將掌握比例的意義,對學生學習比例的基本性質和正、反比例的意義和應用,乃至在初中繼續學習有關正、反比例知識打好基礎。
學情分析
1、本班現有學生92人,男生49人,女生43人。
2、本班班額大,學生基礎較差,所以我將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這一學時的內容分成了兩課時,本節課主要學習比例的意義。
3、本節課我準備從生活情境出發,為學生創設探究學習的情境;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運用合作學習,培養學生協作能力;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增加教學的新穎性,引導學生以各種感官參與學習的全過程。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理解比例的意義,認識比例各部分的名稱。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經歷探索比例的意義的過程,并能運用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會組比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情感目標:培養學生自主參與的意識、主動探究的'精神;培養學生進行初步的觀察、分析、比較、判斷、概括的能力,發展學生思維,能夠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數學的愉悅。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掌握比例的意義。
2、應用比例的意義判斷兩個比能否組成比例,并能正確地組成比例。
3、能根據一個比例寫幾個不同的比例。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教師活動預設學生行為設計意圖
一、復習
1、什么叫比?怎樣表示比?一輛汽車1小時行60千米,2小時行120千米,3小時行180千米,分別說出所行路程與所用時間的比,這些比表示的意義是什么?
2、怎樣求比值?求下面各比的比值,你發現了什么?
20∶252.7∶4.56∶10生回答。
學生回答后,獨立求出各比值,并交流匯報。復習舊知,為新知探究奠定基礎。
二、揭示
課題這節課我們在比的知識基礎上,進一步學習新知識。
揭示課題——比例的意義。學生打開數學課本48頁。開門見山,直奔主題。
三、探究
比例的意義
1、課件出示
例1:兩組同學同時在操場探討竹竿長與影子長之間的規律。
列表如下:
竹竿長(m)23......影子長(m)69......
2、你能寫出多少個有意義的比?并求出它們的比值。
3、觀察這些比,把能用等號連接的比用等號連接起來。
4、教師板書
3∶2=9∶6
2∶6=3∶9
強調:這些都是比例。
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什么是比例。比例就表示兩個比的比值相等的式子。
5、2∶9和3∶6能組成比例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6、指導學生說出“判斷兩個比能不能組成比例,要看他們的比值是否相等。”
1、學生討論,然后寫出比,完成后匯報,并隨意找出幾個學生的作業進行展示。
2、學生試寫:
2:3=6:9
2:6=3:9
3、學生合作探究:什么是比例?
4、學生小組討論:2∶9和3∶6能組成比例嗎?并說出理由。
1、生活情境導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主動參與。
2、讓學生分享在主動參與、探究中獲取知識的愉悅心情。
3、學生在合作探究和小組討論時,增強合作意識,培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認識比例的各個項
1、課件出示:在一個比例中兩端的兩項叫外項,中間的兩項叫內項。
要求學生依據定義,分別找出3∶2=9∶6和2:6=3:9的內項和外項。
介紹分數形式的比例寫法。
學生小組合作探究,找出3∶2=9∶6和2:6=3:9的內項和外項。加深認識,學以致用。
五、鞏固練習
1、請同學們用比例的意義判斷一下,0.4∶25能否和1.2∶75組成比例?為什么?
2、說一說比和比例有什么區別。
3、在6∶5=30∶25這個比例中,外項是和(),內項是()和()。
4、用下面的四個數組成比例:2,3,4和6(能組幾個就組幾個)。你能否寫出幾個不同的比例?
5、下面的四個數可以組成比例嗎?若不能,改變其中的任何一個數,使其能組成比例。2、3、4、5試試看,相信你一定能完成?
1、學生獨立完成。
2、匯報答題情況。
檢測學生學習效果。
六、比與比例的區別
1、a÷b=a:b比就表示兩個數相除,它們的商叫比值,應用比的意義可以求比值。
2、比例a:b=c:d表示兩個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應用比例的意義可以判斷兩個比是否可以組成比例。學生自己說出幾個不同的比和比例,對比理解。加強新舊知識的聯系和區別,鞏固新知識。
【比例的意義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比例的意義》教學設計03-01
比例的意義教學設計通用10-25
比例的意義教學設計優秀06-18
《比例的意義》教學設計(實用)05-29
《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教學設計07-11
正比例教學設計06-05
《正比例》教學設計03-02
比的意義教學設計08-31
比例尺的應用教學設計08-29
(必備)正比例教學設計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