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單元整體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老師,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單元整體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單元整體教學設計1
課時目標:
1.積累文言字詞,背誦并默寫這兩篇短文。
2.了解“銘”與“說”兩種古代文體的特點。
重難點:了解“銘”與“說”兩種古代文體的特點。
項目過程:
一、了解作者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唐代文學家,有“詩豪”之稱。唐順宗時,與柳宗元等參加王叔文集團的政治革新運動,不久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著有詩作《竹枝詞》《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秋詞》等。
周敦頤yí(1017—1073),字茂叔,北宋哲學家,是宋明理學的開山鼻祖。因他世居道縣濂溪,后人稱他為濂溪先生。著有《太極圖說》《通書》等。
二、預學檢測
1.讀準字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
鴻儒()案牘()西蜀()
晉()蕃()淤泥()不蔓不枝()
濯()清lián()xiè()玩鮮有聞()
2.解釋劃線字。
有仙則名()有龍則靈()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
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
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
無絲竹之亂耳()()()
無案牘之勞形()()()
何陋之有()()
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漣而不妖()()()不蔓不枝()()
香遠益清()亭亭凈植()()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
菊之愛()陶后鮮有聞()()宜乎眾矣()()
3.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②何陋之有?
③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
④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三、文體知識
1.“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誡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字句兩兩相對,句式對仗工整而且用韻(偶句末字押韻)。
①請找出《陋室銘》中押韻的韻腳(預學二)。
②根據文章的押韻規律,邊朗讀下面的課文邊為它斷句(預學三⑴)。
2.“說”:古代一種用來闡述事理的文體,類似于現代雜文,是古代議論說明一類文章的總稱。形式自由活潑,或側重記敘,或側重議論。
“說”多借助比喻、傳說、寓言、狀寫事物等來說明事理,《愛蓮說》的`作者就是借寫蓮來表明自己的志向和情感。這種寫法是“托物言志”。
“說”是一種兼有記敘、描寫、議論、抒情等多種表達方式的文體,請試著將《愛蓮說》按照表達方式的不同進行分離,抄錄在下面(作業本預學三⑵)。
四、布置作業
1.熟讀并背誦這兩篇短文。
2.辨析“之”的用法(積累拓展五)。
3.文言詞語解釋(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
單元整體教學設計2
一、單元教學內容
(1)算法的基本概念
(2)算法的基本結構:順序、條件、循環結構
(3)算法的基本語句:輸入、輸出、賦值、條件、循環語句
二、單元教學內容分析
算法是數學及其應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計算科學的重要基礎。隨著現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算法在科學技術、社會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并日益融入社會生活的許多方面,算法思想已經成為現代人應具備的一種數學素養。需要特別指出的是,中國古代數學中蘊涵了豐富的算法思想。在本模塊中,學生將在中學教育階段初步感受算法思想的基礎上,結合對具體數學實例的分析,體驗程序框圖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通過模仿、操作、探索,學習設計程序框圖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體會算法的基本思想以及算法的重要性和有效性,發展有條理的思考與表達的能力,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三、單元教學課時安排:
1、算法的基本概念3課時
2、程序框圖與算法的基本結構5課時
3、算法的基本語句2課時
四、單元教學目標分析
1、通過對解決具體問題過程與步驟的分析體會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義
2、通過模仿、操作、探索,經歷通過設計程序框圖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在具體問題的`解決過程中理解程序框圖的三種基本邏輯結構:順序、條件、循環結構。
3、經歷將具體問題的程序框圖轉化為程序語句的過程,理解幾種基本算法語句:輸入、輸出、斌值、條件、循環語句,進一步體會算法的基本思想。
4、通過閱讀中國古代數學中的算法案例,體會中國古代數學對世界數學發展的貢獻。
五、單元教學重點與難點分析
1、重點
(1)理解算法的含義
(2)掌握算法的基本結構
(3)會用算法語句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難點
(1)程序框圖
(2)變量與賦值
(3)循環結構
(4)算法設計
六、單元總體教學方法
本章教學采用啟發式教學,輔以觀察法、發現法、練習法、講解法。采用這些方法的原因是學生的邏輯能力不是很強,只能通過對實例的認真領會及一定的練習才能掌握本節知識。
七、單元展開方式與特點
1、展開方式
自然語言→程序框圖→算法語句
2、特點
(1)螺旋上升分層遞進
(2)整合滲透前呼后應
(3)三線合一橫向貫通
(4)彈性處理多樣選擇
八、單元教學過程分析
1、算法基本概念教學過程分析
對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通過對解決具體問題過程與步驟的分析(喝茶,如二元一次方程組求解問題),體會算法的思想,了解算法的含義,能用自然語言描述算法。
2、算法的流程圖教學過程分析
對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通過模仿、操作、探索,經歷通過設計流程圖表達解決問題的過程,了解算法和程序語言的區別;在具體問題的解決過程中,理解流程圖的三種基本邏輯結構:順序、條件分支、循環,會用流程圖表示算法。
3、基本算法語句教學過程分析
經歷將具體生活中問題的流程圖轉化為程序語言的過程,理解表示的幾種基本算法語句:賦值語句、輸入語句、輸出語句、條件語句、循環語句,進一步體會算法的基本思想。能用自然語言、流程圖和基本算法語句表達算法,4、通過閱讀中國古代數學中的算法案例,體會中國古代數學對世界數學發展的貢獻。
九、單元評價設想
1、重視對學生數學學習過程的評價
關注學生在數學語言的學習過程中,是否對用集合語言描述數學和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充滿興趣;在學習過程中,能否體會集合語言準確、簡潔的特征;是否能積極、主動地發展自己運用數學語言進行交流的能力。
2、正確評價學生的數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
關注學生在本章(節)及今后學習中,讓學生集中學習算法的初步知識,主要包括算法的基本結構、基本語句、基本思想等。算法思想將貫穿高中數學課程的相關部分,在其他相關部分還將進一步學習算法
單元整體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五單元
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通過品讀課內外作品學習通過外貌描寫突出人物特點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品讀作品,感受人物形象,總結外貌描寫方法。
教學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閱讀興趣
同學們,經過前面幾節課的學習, 少年閏土那紫色的圓臉,頭戴一頂小氈帽,頸上那個明晃晃的銀項圈,還有魯迅先生那刷子似的頭發,隸書的一字胡須, 已深深印在我們的腦海中。這節課讓我們再次走進本組課文以及魯迅先生的其它作品,細細品味人物的描寫方法,更進一步了解魯迅。
二、深入文本,品味外貌描寫
(一)魯迅筆下的人物形象 1. 魯迅筆下的閏土
(1)讀《少年閏土》中描寫閏土的'外貌的片段,從外貌描寫中感受少年閏土的特點。(樸實、可愛、富有活力)
(2)讀《故鄉》中的片段,從外貌描寫中體會中年閏土的特點。(生活艱辛、飽經風霜)
(3)比較中年閏土與少年閏土的異同,感受外貌描寫的好處。
這是魯迅記憶中的閏土的形象,只可惜魯迅跟閏土一別就是三十年,三十年后假如他們再次相逢,閏土會變成什么樣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一段話。
2.魯迅作品中其他人物形象
(二)他人筆下魯迅的形象
1.快速瀏覽19課《一面》,用“——”畫出描寫魯迅外貌的句子,認真讀一讀,把你的感受批注在旁邊。
2. 學生匯報。
3. 讓我們把這六處描寫外貌的句子連起來讀一讀,你覺得魯迅先生留給你的第一印象是什么?
4. 魯迅先生怎么會這么瘦啊?
5. 除了“瘦”,魯迅先生還帶給你什么印象?
6. 有兩處外貌描寫有點重復,都講到了面孔“黃里帶白”“瘦得教人擔心”,還有頭發、胡須等等。能不能去掉一處?
7. 引導思考:文中這六次外貌描寫有什么作用?
(這樣突出魯迅先生的外貌描寫,表現了魯迅先生全心全意為人民,把畢生精力獻給革命事業的那種無私奉獻、自我犧牲的精神。)
(三)小結
三、拓展延伸:
學生展示自己摘抄的魯迅本人或魯迅作品中的人物外貌描寫片段。
四、課堂總結
五、布置作業
繼續讀魯迅的作品,品味魯迅筆下的人物形象,更進一步了解魯迅。
板書設計:
入形入神寫外貌
按順序 抓特征 展性格 巧修辭
單元整體教學設計4
課時目標:
1.引導學生理解多種論證方法,培養學生思維的嚴密性。
2.通過賞析本文流暢凝練的語言,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的人文內涵,樹立對自己、他人、社會的責任感。
重難點:
1.引導學生理解多種論證方法,培養學生思維的嚴密性。
2.通過賞析本文流暢凝練的`語言,引導學生理解文章的人文內涵,樹立對自己、他人、社會的責任感。
項目過程:
一、作者簡介
梁啟超(1873—1929),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近代改良主義思想家、學者。
1885年和康有為發起“公車上書”,提倡維新運動,主張“變法”“育人才”“開學校”“變科舉”等。1898年和康有為等人參與戊戌變法,失敗后逃亡日本。著有《飲冰室合集》《李鴻章傳》等。
二、文體知識
知識卡片
議論文: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直接表達作者的觀點和主張的常用文體。議論文分為立論文和駁論文。
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論據的類型:事實論據、道理論據
常見論證方法:舉例論證、道理論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
三、賞析語言
1.本文語言既莊重又輕靈,既流暢又簡潔,既平實又有書卷氣,請選擇一個方面(修辭、語句、句式)進行品讀。
小結:本文的語言莊重而不失靈動,流暢卻不冗雜,平易親切,如話家常,具有精彩的語言之美。這與作者的遠見卓識,深厚學養,憂國憂民、以天下為己任的熱烈情懷是分不開的。
2.本文運用了哪些論證方法?
論證方法——引用論證、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等
3.標題“最苦與最樂”有什么特點?“最”能否刪除?“最苦”與“最樂”能否交換位置?這樣為標題好在哪里?
板書設計
四、拓展延伸
1.在學過的課文中,有哪些人物身上背著責任呢?又有哪些人享受到了盡責任的快樂呢?同學們可以回憶一下。
2.你還知道哪些人也是以擔當責任為樂的?
五、作業設計
比較《葉圣陶先生二三事》和《最苦與最樂》的語言特點。
篇目語言特點
《葉圣陶先生二三事》
《最苦與最樂》
單元整體教學設計5
【教材分析】
這是一組介紹祖國大好河山的課文。有山青水秀、風景如畫的臺灣日月潭;有牛羊成群、瓜果飄香的新疆吐魯番;有繁華而熱鬧的首都北京;還有具有民族特色的傣族潑水節。每一篇課文都為學生們展示了一個地方的特色,讓學生通過反復朗讀,感受祖國山河的秀美,民族風情的淳樸。這是一組極好的愛國主義教育素材,但一定不要通過教師的傳授去實現,而是通過學生對課文的朗讀,自己感悟,內化為自己的獨特的愛國情結。
【學生分析】
對于二年級下學期的學生來說,這一組課文中的《北京亮起來了》學生學起來比較容易,上學期已經學過《北京》一課,有的小朋友去北京旅游過,對北京已經有一些了解。而《日月潭》《葡萄溝》《難忘的潑水節》這三篇課文學生學起來會有一些難度,但現在畢竟是21世紀了,學生接受的信息量很多,臺灣的日月潭、新疆的吐魯番、云南的傣寨學生大都沒去過,但他們可能在課外書上讀過,聽別人介紹過或在電視上見到過那里的美麗風光。現在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觀念的改變,大多數家庭在孩子寒暑假時都會帶孩子去旅游,這會引起孩子對祖國各地的風土人情的好奇心,因此學習這一單元的課文學生是會感興趣的。
【教學設想】
1.與生活鏈接。通過在中國地圖上畫出四篇課文介紹的地方的位置,給學生直觀感受,以老師帶領學生在中國地圖上旅游為主線,貫穿四篇課文的學習,調動學生參與的熱情。
2.創設情景,反復朗讀課文,感悟課文,領略祖國山河的美好。
3.通過師生共同查找相關資料,深入了解這四個地方的特色。
【學習目標】
1.認識47個生字,會寫4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祖國山河的美好,領略不同的民族風情。
3.有熱愛祖國的意識和感情。
【課前準備】
中國地圖、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課前準備
在學習這個單元之前,利用課余時間給學生們介紹中國地圖。讓學生們課余時間在地圖上找出四篇課文介紹的地方:臺灣、吐魯番、云南、北京。讓學生們結合《語文園地三》中“寬帶網”的知識,了解我國56個民族,了解我國的.28個省,在地圖上找一找這些地方。通過這一環節,使學生對這四篇課文的位置有一個直觀的印象,激發他們馬上想學這四篇課文的欲望。
二、基本策略
1.這組課文都要引導學生熟讀課文,采取指名讀、自由讀、比賽讀、評讀等多種形式,讀中悟、讀中思。
2.隨文識字,在游戲中識字,根據旅游情景,設置一些與旅游有關的詞語、句子進行識字。自主探究識字方法。
3.用有趣的小故事復現生字,鞏固要認識的字。
4.要寫的字,采取學生自學、師指導寫、小組合作學等形式進行。
三、各有側重
(一)《日月潭》
1.重點引導學生朗讀日月潭清晨、中午的美麗景色,看誰讀得美。
2.學生展示課前收集的日月潭的圖片,加強對課文的理解。課后延伸收集臺灣其它的風景圖片。
(二)《葡萄溝》
1.激趣導入。
小朋友們你們喜不喜歡吃葡萄啊?今天老師就帶你們去我們國家盛產葡萄的吐魯番葡萄溝去看一看。(板書課題)
2.剛才有那么多小朋友說喜歡吃葡萄,我們看一看課文中的插圖,莆萄架上的一串串葡萄多么惹人喜愛,那我們怎么能把這種喜愛的心情讀出來呢!
3.了解葡萄溝的位置,了解新疆是維吾爾族的集居地,了解維吾爾族的風土人情,會跳新疆舞的同學可以展示一下自己的舞姿。
4.學生在小組中說一說我們家鄉的特產。
(三)《難忘的潑水節》
1.以知識搶答的游戲導入新課。
我是大家的導游,歡迎大家登上我們的旅游車,利用沒到旅游景點前的幾分鐘我們做一個知識搶答的游戲,看誰得分最多:我國有多少個民族?我們是哪一個民族?你知道傣族生活在哪嗎?傣族最有名的民族節日是什么?今天我們就要去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板書課題)。今天來這里旅游的不僅有我們小朋友,還有一位尊貴的客人,你知道他是誰嗎?關于周恩來總理你們都知道些什么?(學生自己說,然后教師適當補充。)
2.了解其它民族的傳統節日。
(四)《北京亮起來了》
回顧舊知識,導入新課文:
1.上學期我們學習了《北京》一課,回憶一下那一課為我們介紹了什么?今天我們再到北京去看一看北京的夜景。
2.結合多媒體課件,展示北京美麗的夜景,進一步理解課文。
3.小組內交流收集的北京夜景的圖片。
四、交流展示
1.學習完這四篇課文,組織學生召開一個旅游歸來交流會,談一下你游覽這四個地方后的感受?你還想去哪里?收集一下有關的資料,介紹給大家。
2.把學生收集到的這四課的風景圖片搞一個祖國山河圖片展,看一看誰收集的風景最美,可以給學生發一些小小紀念品。
單元整體教學設計6
一、“單元整體教學”從整體出發,可以有機的結合教學的方方面面。
“單元整體教學”將教學中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等進行最大優化的組合,強調重點的提升和復現,提高教學效率,避免知識講解的無效重復。最主要的是,節省了時間,讓學生去學習教師精心設計過的教學內容,然后學生去交流,拿出學到的本領去解決更多的問題,鞏固知識的同時,獲得學習的滿足愉悅感。前蘇聯教育家巴班斯基早就指出:“當代學校教學過程的最優化,就是指所選的教學教育過程的方法,可以使師生耗費最少的必要時間和精力,而收到最佳效果。”英語教學中,整體單元教學法就是其中方法之一。
二、“單元整體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求同思維能力和求異思維能力。
整體設計中,我們通常會將聽、說、讀、寫有機結合起來,達到以聽帶思,以說帶讀,以讀促寫,寫中所說,以寫帶知的良好效果,這種思維發散訓練可以活躍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也能讓學生更好地認知學習內容,使學生由過去的.學好這一段過渡到學會這一類。三、“單元整體教學”有利于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的作用。
“單元整體教學”,給學生一個自由的空間,使學生能從教師示范的“舉一”中去較好的“反三”。在Read and write教學中,有了Let’s learn和Let’s talk的學習輸入,學生很容易解決了詞匯和句子的問題,因為這些知識在無數次的復現,在有了學習支架的幫助下,可以進行模板似的推進學習,降低了學習的坡度,學生也能從中體驗到學習的樂趣。
單元整體教學設計7
課題
跳繩
課型
新授課□√習題/試卷講評課□章/單元復習課□
專題復習課□學科實踐活動課□其他□
1、教學內容分析
跳繩是我國民間的一項體育活動,深受學生喜愛,具有較大的鍛煉價值。跳繩可以促進生長發育,跳繩可以使身體素質得到全面發展。
2、學習者分析
孩子的天性是喜歡玩,好奇心強,喜歡表現,但好動,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為,部分還存在任性、嬌氣等不良的心理傾向。他們也漸漸產生競爭意識,因為已經能夠判斷自己的.能力大小,所以在發現別人的表現比自己好或者差時,相應地會引起心理的變化。當別人不如自己時,內心暗暗感到自豪得意。
3、學習目標確定
小學生喜歡玩,有一定的好奇心且爭強好勝。在教學中要利用學生的這種心理,激發和保持學生行為的內部動力,以學生為主體使主體自身發揮自我教學的作用。
4、學習重難點
重點:通過各種跳繩游戲的體驗活動掌握一定的技能。
難點:掌握跳繩活動方法,做到自主學練和合作鍛煉。
5、學習評價設計
練習過程中,一些基礎好的學生很快就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為了保持學生的練習興趣,一方面,引導學生學習花樣跳繩,一方面,讓學生當小老師教不會的同學。每當發現學生微小的進步,我都會不失時機地給予表揚。在不斷地激發和鼓勵下,學生對跳繩充滿了興趣,不僅體育課上跳,回家跳,就連課間十分鐘也想跳。
6、學習活動設計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環節一準備部分:
1)集合整隊
2)清點人數
3)師生問好
教師活動
1)聲音洪亮
2)口令清楚
學生活動1
1)老師好!
2)稍息、立正
3)認真聽講,思想集中,積極反應
活動意圖
說明教學常規環節二開始部分:
1)隊列隊形練
2)徒手操
3)素質練習(30個跳短繩)
4)“逮尾巴”
教師活動2
1)口令指揮,動作提示
2)教師喊口令,師生共同做操
學生活動2
1)聽老師口令,在老師的帶動下,跟著老師一起做徒手操
2)精神飽滿
活動意圖
說明熱身運動環節三基本部分:
1)雙人前后
2)雙人面對面搖繩
3)雙人自創動作
4)課課跑:接力跑游戲
教師活動3
1)教師通過示范面對面雙人跳和前后站雙人跳
2)教師示范面對面搖繩跳進
3)教師語言提醒學生雙人花樣跳繩動作,學生自創動作
4)教師(游戲)講解,口令指揮,語言鼓勵
學生活動3
1)學生仔細看、聽教師講解示范動作,積極思考
2)根據教師做示范、講解,學生練習
3)學生示范帶領大家練習
4)按照教師要求,聽從指揮,游戲活動活動意圖說明教師做示范、講解,學生跟進練習,師生
互動環節四結束部分
1)放松
2)歸納評價
3)整理器材
4)師生再見
7、板書設計
8、作業與拓展學習設計
利用空閑時間自主練習
單元整體教學設計8
繼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之后,這是統編初中語文教材另一個活動探究單元,可以說,活動探究單元的編排是統編教材幾大亮點之一。自身有著鮮明的特點:首先,它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以課文為中心的單元組織方式;其次,它以活動任務為軸心,以閱讀為基礎,以探究為內核;再次,它整合閱讀、寫作、口語交際,以及資料搜集、活動策劃、實地考察等項目,形成一個讀寫互動,聽說融合,由課內到課外的學習系統。可以用這簡單的五句話來概括:閱讀是基礎,活動是特征,整合是方向,實踐是精神,自主是本質。與語文教材中的綜合性學習活動相比,它的活動相對單純,主要是學科內的活動,從某種意義上說:活動探究單元中的“活動”與“探究”是傳統語文教學中課堂活動和探究式教學的延伸與發展。它們與“講授”與“習得”是互為補充而非互相抵觸的關系。在活動探究單元的教學中,單元整體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課文作為單元教學“例子”的功用也就尤為凸顯。關于本單元的教學設計,我分成這樣四個部分來完成:導入激趣——活動準備——演講比賽——活動反饋。
【導入激趣】用時一課時
本單元的活動能否順利進行,學生參與的熱情怎樣,與這一課時的教學密切相關。在這一節課,我預設的教學目標為:
(1)讓學生了解演講對一個人的重要作用。
(2)初步感知演講的魅力,激發學生走上講臺演講的欲望。
(3)明確一次成功的演講需要具備的條件,需要做的準備工作。
整節課的教學環節可以這樣設計:
首先:通過展示一些因演講而一舉成名,并且走向成功的名人故事,如林肯、羅斯福、周恩來等。并結合現實生活中,在公共場合下,有的人說話旁征博引,幽默風趣,魅力四射,能牢牢抓住聽眾的注意力;而有的人結結巴巴,緊張不已,甚至詞不達意的情況,讓學生感受出色的演講對一個人是多么的重要的道理,消除他們在心中認為演講只是名人們的事,與自己毫無關聯的誤解。
其次:通過播放一些著名的演講視頻,讓學生直觀的去感受演講的魅力,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適時的點撥演講的亮點之所在。避免學生只看熱鬧,而不看門道的現象。
再次:在前兩個環節的基礎上,老師可以進行點撥,一次成功而精彩的演講,我們不能只看到它表面的光鮮,我們更要看到演講者在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在平時所進行的探索。一次成功而精彩的演講要具備三大要素——好的演講稿、熟練的演講技巧及過硬的心理素質。并順勢導入本單元的教學。
【活動準備】用時四—五課時
這一部分的教學是繁瑣的,是重要的,也是活動探究單元學習內容的核心所在,單元教學的任務一、任務二都是在這一部分中要完成的。在這一部分里面,我設定了兩個教學目標:
(1)在閱讀四篇演講詞的基礎上,讓學生把握演講詞的主要特點,并就某一個主題撰寫一篇高質量的演講稿。
(2)通過模擬演講,來熟練掌握演講技巧,為第三部分的演講比賽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對比閱讀
讓學生把這四篇演講詞放在一起進行對比閱讀,找出它們的異同點,以求對演講詞的寫作有一個全面而深入的了解,教師可提示學生在這樣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句式、人稱、開頭、結尾、語言的風格、感情的抒發方式、主題等。
既要引導學生理解演講詞的共性,如觀點鮮明、態度明確、思路清晰、內容充實等,還要引導學生理解演講詞的不同點:有的側重于感情激烈,有的語言幽墨,有的以情動人,有的以理服人。
在比較時,不僅讓學生知其然,還要讓學生知其所以然,以領會其內涵。比如,同樣是演講,為什么在《最后一次講演》中,感情表現的尤為強烈?而《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的條理卻非常的清晰?通過這一追問,讓學生理解,演講要有針對性,做到“心中有聽眾”。要充分考慮聽眾的年齡、身份、文化程度、心理需求等。
(二)精準閱讀
在教學《最后一次講演》時,我把體會這篇演講詞“情感充沛、充滿激情”的特點就作為了一項最主要的任務來完成。圍繞這一項主要任務,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流程:
1、反復朗讀課文,體會字里行間蘊含的激情
情感不像內容和結構,可以通過條分縷析來解決,情感要靠讀,用自己的聲音向別人去傳達,所以在這篇文章的教學中,我會采取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體會字里行間蘊含的激情。
2、找幾處自己認為最富有激情的段落或語句,體會一下這些語言的特點。
學生找出的語句可能比較多,通過總結可以發現,富有激情的語言一般有這樣幾個特點。
(1)大多為短句;
(2)使用雙重否定的感嘆句式;
(3)設問、反問、反復和排比修辭的綜合運用;
(4)對比手法的運用等。
3、選擇一個你感興趣的話題,恰當的運用這些手法,寫成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并試著把它有感情的讀出來。
在《應有格物致知的精神》的`教學當中,我就把理清作者的思路作為一項重要的內容。我設計以下問題。
1、讓學生閱讀課文,從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三個部分來列出本文的提綱。
2、為了說清楚自己的觀點,說說本文舉了哪些例子?除了舉例之外,作者還采用了哪些方法?
由于八年級的學生還沒有接觸到議論文,所以老師不宜使用過多關于議論文的專業術語,所以只能用這種問題讓學生了解舉例和對比在充分論述觀點時的作用。
3、品味亮點詞語,讓學生體會在學術演講中,語言要注意準確、嚴密。
舉例要具有典型性,比如:“一個成功的實驗需要的是眼光,勇氣和毅力。”這句話中,“眼光”、“勇氣”和“毅力”三個詞語位置能調換嗎?為什么?
4、在學習本文的基礎上,寫一段文字論述“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作為本課的一個作業。
在進行《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擇》和《慶祝奧林匹克運動25周年》的教學時,通過前面兩篇文章的學習,學生對演講稿的某些特點已經有所了解。所以這兩篇文章的教學主要采用一種印證式的閱讀方法,即讓學生再次體會演講詞的那些特點在這兩篇短文中是如何的體現的。
(三)模擬演講
抽出一個課時的時間,讓學生任選四篇演講詞中的某一個片段,進行認真揣摩把握,最好達到能夠背誦的程度,然后到講臺,進行模擬演講,其余同學既作為觀眾,配合模擬現場,又要作為評判人員,對模擬演講的學生在演講技巧方面給予評價。提示學生在模擬演講之前,要揣摩當時的情景,盡量讓自己的演講具有真實感。然后師生共同總結提煉在演講時,有哪些技巧一定要把握。可以結合課本P94有關內容,讓學生進一步把握各種演講技巧的恰當使用。在這一環節的教學當中,教師應當多鼓勵,少批評;多肯定,少否定。對各種演講技巧的使用,要避免對學生進行程式化的硬塞,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如果學生能夠創造性的運用某種技巧,而且又非常恰當,老師一定要給予充分的鼓勵和贊揚。
【演講比賽】(用時兩課時)
這一部分的教學是本單元教學的最終歸宿,也是整個活動探究單元學習成果的最終呈現,凸顯了以活動為核心這一主題。這部分也是完成本單元的教學任務三。在這一部分教學任務中,主要是指導學生組織并落實演講比賽,幫助學生分好組,并相應做好演講比賽的前期準備工作,比如制定好評分標準,選好演講比賽的主持人,并撰寫主持詞,布置演講比賽的賽場,用手抄報或海報的形式做好演講比賽前的宣傳工作等等。在演講比賽進行的全過程中,教師也并非意味著要撒手不管,要全程參與整個活動,一方面是維持演講持續,另一方面細心觀察在整個活動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為以后開展類似的活動提前準備。
【活動反饋】
本單元的整體活動也就可以告一段落了,但在所有活動結束之后,我會讓學生根據本次活動的開展,根據自己在參與活動中的所見、所聞、所感來寫一篇情景作文,以作為本單元的作業。還可以結合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學習,為這次演講比賽寫一篇消息、特寫或通訊等。
單元整體教學設計9
課時目標:
運用略讀方法,找出作者的觀點,圈畫出標志文章結構的關鍵句,理清文章內容和論述思路。
重難點:
運用略讀方法,找出作者的觀點,圈畫出標志文章結構的關鍵句,理清文章內容和論述思路。
項目過程:
一、預學檢測
給黑體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
安分攬dá觀恩huìqì 約
監dūxún環xiè卻如shì 重負
死而后yǐrén 人志士悲天mǐn 人
二、理清思路
1.課文《最苦與最樂》是一篇論述性文章,略讀時應側重把握作者的觀點和思路等。略讀課文,邊讀邊用紅筆圈畫出三句表明作者觀點的語句(作業本學習任務一)。
觀點句:
①
②
③
2.在文中圈畫出標志文章結構的關鍵句,體會下列句子的作用。
3.根據關鍵句可以明確文章寫了哪幾方面的內容。將標志文章結構的關鍵句與這些內容一一對應,梳理出文章的結構。
4.借助圖表梳理出這篇文章的論述思路(作業本學習任務二)。
板書設計
論述文略讀要領
關注標題(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開頭(方式)、每段中心(抓段首或段尾)
理清文章思路
分析段與段之間的關系(并列、層進、對照、總分)
三、作業設計
比較閱讀《葉圣陶先生二三事》和《最苦與最樂》,思考寫人記事
散文和論述文的閱讀策略。
篇目文體品德(中心論點)事件(分論點)結構
《葉圣陶先生二三事》
《最苦與最樂》
四、方法指導
1.找中心論點
基本概念:①論題:作者要討論的問題。
②論點:作者對所討論問題所持的見解或主張(明確表明作者態度或觀點,表肯定或否定的判斷句)。
③中心論點:作者在文中擺出的核心觀點。議論文一般都有一個中心論點。
④分論點:各部分用以補充和主持中心論點的分支論點。
答題方法:①看位置:標題開頭中間結尾。
②抓關鍵詞:“可見”“總之”“所以”“歸根結底”等總說詞;過渡詞;反復使用的詞。
③提取分論點。④分析論據。
2.概括中心論點
答題方法:①摘抄或改編表觀點的句子為表判斷的陳述句。
②找關鍵詞,連詞成句。
3.論證結構
一般結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總分式:總分式(總分、分總、總分總)里分述各項一般都是并列的.。
層進式:由淺入深。段與段之間常有遞進式的標志“不僅如此”“而且”“甚至”等。
對照式:在論證過程中,把兩種事物或意思加以對比,或者用一種事物或意思來比照另一種事物或意思,就是對照式。
并列式:行文在幾個并列的層次或者段落之前常常標有“第一”“第二”或“首先”“其次”或“從……上看”“從……上分析”等形式。
第二課段:感受中華美德課
——略讀小說、散文、論述文、文言短文
教學目標:
1.理解并體會作者蘊含在字里行間的思想感情,對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感受和心得。
2.積累文言詞匯,理解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
單元整體教學設計10
單元目標
一、單元分析:
本單元為綜合性學習單元,主題為“難忘的小學生活”。
在即將畢業的時候,開展一系列有意義的活動,可以讓學生在珍藏記憶、表達情感、祝福未來的同時,綜合運用語文知識和技能,促進語文素養的發展。
教材圍繞“難忘小學生活”的主題,編排了“回憶往事”和“依依惜別”兩個活動板塊,以任務驅動的方式帶動整個單元的學習。每個板塊都編排了“活動建議”和“閱讀材料”,其中“活動建議”是綜合性學習的主體,提供了具體的活動任務、活動內容和活動方式,“閱讀材料”屬于綜合性學習的活動資源參考,可以根據活動的需要選擇使用這些材料。
本單元的第一項活動是“運用學過的`方法整理資料”,用“填寫時間軸”“分享難忘回憶”的活動指導學生按照時間順序、有重點地回憶往事,幫助學生在實踐中進行操作練習,發展學生整理資料與使用資料的能力。本單元的第二項活動是“策劃簡單的校園活動,學寫策劃書”。
二、課標要求:
1、有較強的獨立識字能力,有良好的書寫習慣。
2、閱讀簡單的非連續性文本,能從圖文等組合材料中找出有價值的信息。
3、運用學過的方法整理材料。
4、策劃簡單的校園活動,如畢業聯歡會,學寫策劃書。
5、設計并制作成長紀念冊。
三、學情分析:
這個單元與學生的生活聯系緊密,學生即將告別生活六年的小學校園,開始新的學習生活。六年來,學生從天真爛漫的兒童成長為意氣風發的少年,這既是孩子自己努力的結果,也凝聚著學校老師的心血。
開展一系列有意義的語文活動,依托語文學習,讓學生在珍藏記憶、表達情感、祝福未來的同時,梳理或令人激動、喜悅,或令人傷心、遺憾的事,使得本單元學習時光成為人生道路上永遠難忘的歲月,在綜合運用語文知識和技能,單元學業
質量標準
1、圍繞單元及板塊主題,與同學交流、協商,制定階段活動計劃。
2、收集和篩選反映小學生活的資料,填寫時間軸,與同學分享難忘的回憶。
3、自主整理成長資料,設計制作成長紀念冊。
4、策劃畢業聯歡會,寫出策劃書。
5、與人合作,籌備并舉辦畢業聯歡會,表達對師友、母校的惜別之情。
6、用書信等形式表達情感,與人交流。
單元
結構化
活動設計
(大概念、大主題、大情境下的分問題一:回憶往事)
活動1:填寫時間軸
把印象最深的人或事填寫在相應的時間點上,還可以把照片貼在旁邊。
活動2:分享難忘回憶
選取時間軸上有代表性的內容于同學分享。
活動3:制作成長紀念冊
(大概念、大主題、大情境下的分問題二:依依惜別)
活動1:畢業演講
活動2:舉辦畢業聯歡會
活動3:給老師或同學寫一封信
單元整體教學設計11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會認9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爭奇斗艷、芬芳迷人、留心、艷麗、蘇。醒、濕度、嬌嫩、適宜、需要、昆蟲、傳播、植物學家、修建、陸續、大致”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學習運用多樣的句式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
過程與方法:
1、小組合作、師生合作學習探究;班級讀、評、講、議。
2、課文講讀與生活情境相結合。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讀懂課文內容,初步培養學生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理解不同的表達句式,對個別句子嘗試換一種說法。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理解什么是花鐘。
三、教學策略
《花鐘》是以“觀察與發現”為主題的一篇課文。作者細心觀察,發現一天之內不同的花開放的時間是不同的,并使用了擬人的手法將不同的花開放時獨有的姿態美描寫得淋漓盡致。作者懷著一顆好奇心,進一步探索了開花的時間為什么不同,又在文章最后寫出了花鐘是怎樣做成的,全文結構清晰,敘述精當。學習這篇課文,在讓學生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同時,還要揣摩文章的表達方法并注意把這些方法運用到習作實踐中去。要讓學生學習作者認真觀察事物的態度,激發學生觀察、記錄的熱情并體會作者是怎樣緊扣不同花朵姿態、開放特點來進行擬人化描寫的。
四、教學過程
(一)梳理預習成果,引發學生質疑
1、整體感知。
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花鐘的組成、花開的原因、花鐘的制造。
2、引出質疑:花鐘是什么樣子的?花鐘又是怎么工作的?
(二)走進文本、深入探究
1、品讀第一段,了解花鐘的組成。
(1)我們先來解決第一個問題:花鐘是什么樣子的?我們一起來看第一自然段。
(2)這個自然段共有幾句話?三句。我請三位同學來讀一讀。
(3)第一段三句話之間有著怎樣的關系,你發現了嗎?
預設:學生沒有關注到中心句。
教師追問:第二句話在第一段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
預設:學生關注到了第二句是中心句。
教師小結:第一自然段都是圍繞著第二句話寫的。
(4)教師引導:文中說不同的花開放時間不同,請你在文中用橫線畫出花的名稱。
學生從文中畫出:牽牛花,薔薇,睡蓮,午時花,萬壽菊,煙草花,月光花,夜來香,曇花。
(5)教師提問:請你讀讀這句話,和書上相比你喜歡哪種表達?
課件出示:所有花都是“開放了”的句子。
預設:學生說不好,因為沒有原文美。
教師引導:原文是怎樣寫,就寫出了美呢?看看圖,再看看書上的原文,有想法了嗎?
預設:都是寫開花,但是用不同的方法來寫。
教師引導:牽牛花是什么樣的?薔薇呢?再結合圖片上花朵的姿態想一想。
預設:牽牛花就像喇叭,所以寫它開花時就寫了“牽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教師總結:把花當做人來寫,抓住了花的特點,這樣語句就更生動了。
(6)自由朗讀描寫花的語句,和同學交流你最喜歡哪種花?
①當學生談到“凌晨四點,牽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在學生談完喜歡這句話的原因后,隨機問:做做吹喇叭的動作?牽牛花吹起小喇叭在說什么呢?通過朗讀表達出自己的感受。
②當學生談到“五點左右,艷麗的.薔薇綻開了笑臉。”引導學生理解“艷麗”“綻開”。引導學生通過朗讀,把薔薇的嫵媚風姿讀出來。
③當學生談到“七點,睡蓮從夢中醒來。”引導學生關注“從夢中醒來”,問:我們每天早上都從夢中醒來,在這里,作者把睡蓮當成誰來寫了?指導朗讀。
④當學生談到“中午十二點左右,午時花開花了。”看圖,加上自己的形容,說說:午時花怎么樣地開花了?或什么樣的午時花開花了?想象著它開花時的樣子再來讀這個句子。
⑤當學生談到“下午三點,萬壽菊欣然怒放。”重點指導對“欣然怒放”一詞的理解。
師:看到這幅圖,看到它的花開得這么美是什么心情?“欣然”就是心里很快樂。那“怒”是什么意思呢?在不明白字的意思的時候,可以查字典。出示課件:怒:①生氣,氣憤:怒容滿面。②氣勢盛:草木怒生。
師:氣勢很盛,萬壽菊盡情地開放,快樂地開放,就可以稱為欣然怒放。指導讀出花開的氣勢。
⑥當學生談到“傍晚六點,煙草花在暮色中蘇醒”理解“蘇醒”后,指導朗讀這句。
⑦當學生談到“月光花在七點左右,舒展開自己的花瓣”做動作表演“舒展”,想象月光花“舒展花瓣”時的樣子。指導讀出花兒的嬌嫩。
⑧當學生談到“夜來香在晚上八點開花”看圖說一說,它會怎樣地開花?指導朗讀。
⑨當學生談到“曇花卻在九點左右含笑一現”提問:“什么叫‘含笑一現’?”隨機出示一組曇花從開到謝的圖片:曇花從開花到花謝僅僅三個小時的時間,在這三小時中,經歷了開花到花謝的全過程。雖然短暫,但卻把它最美的笑臉展現給我們,這就是——含笑一現。指導朗讀。
[設計意圖]通過句子對比的方法,引導學生關注語言文字的表達,不同的花有不同的姿態,體會作者用詞精準、生動。
(7)教師引導:師生配合著朗讀第一自然段。(注意:要讀出不同花的姿態美)
師引讀:凌晨四點,牽牛花五點左右,薔薇——
提問:老師讀的部分你們有什么發現嗎?(引導學生關注語言表述的準確)
預設:學生關注到了時間的不同。
教師反饋:正是因為這樣,才能讓這些花組成“花鐘”。
預設:學生關注到了“凌晨”“中午”“傍晚”等時間詞和“左右”這樣表示不確定意思的詞。
教師小結:這些詞語讓我們明確了不同花大概在何時綻放,這些詞語表示的時間看似模糊,但用詞準確。有些句子沒有“左右”這個詞,也不代表就是準時準點開,但都加這個詞就會顯得重復過多了。看來作者的遣詞造句是很嚴謹的。
(8)同桌兩人合作讀第一段,練習背誦。
(9)教師出示課件:
下午五點,紫茉莉_________。
半支蓮,在早上十點_______。
___的芍藥花在早上七點____。
教師引導:請你仔細觀察,想象它們開花時獨特的風姿,把句子補充完整吧。學生補充句子。
預設:學生語言單調。
教師引導:如果你是花朵,當你開放時,會希望大家怎樣夸贊你呢?想象一下,再來補充這個句子吧。
預設:學生依據花朵特點寫出了不同的開放姿態。
教師評價:你善于觀察,抓住了花朵的特點把它綻放的瞬間說得活靈活現。
[設計意圖]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使學生感受到要把觀察到的內容按照一定的順序,運用一些表達方法及恰當的語言寫出來。
2、細讀第二段,了解花開不同時間的原因。
(1)請兩位同學讀課文,一位讀第一句,一位讀剩下的部分。其他同學思考,有什么新的發現。
預設:前邊是問題,后邊是回答。
(2)師小結:像這樣前邊提問、后邊回答的自然段,我們叫它因果段式。這樣的段落可以讓我們獲得問題的答案。
(3)請你默讀課文第二段,思考:為什么不同的花有不同的開放時間?用直線畫出原因。學生默讀畫線。
小結:與溫度、濕度、光照有著密切的關系;它們開花的時間往往和昆蟲活動時間相吻合。
教師引導:曇花的開放是文中舉的例子,文中概括地說了影響花開時間的原因,你能找到嗎?
(4)教師提問:請你讀讀描寫曇花開花的句子,試著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它為什么只在九點左右開放。
[設計意圖]通過這部分內容的學習,讓學生認識因果段式并練習提取關鍵信息,訓練學生用自己的話說明“曇花一現”的原因,實現能力的提升。
3、略讀第三段,花鐘的制造。
教師提問:請大家自己讀這一段,有一些詞語如果去掉了,表達的意思就與原文完全不同,產生科學性錯誤,快用你的火眼金睛找出來吧。
生反饋:陸續、剛剛、大致。陸續,表示先后出現;剛剛,表示觀察時間要恰當;大致,表示不是非常精確的時間。
小結:這些詞語讓文章的表述更具有科學性,現在用朗讀讓我們知道花鐘是怎樣制造出來的。
[設計意圖]通過自學、發現,體會科普文的用詞準確和精確表述,再通過讀的形式展示,讓學生在心里留下痕跡。
(三)總結學法
教師總結:這節課我們一起認識了花鐘,了解了花鐘是怎樣為我們大致報時的,還知道它是怎樣被做出來的。其實只要你認真觀察、積極探索,就會發現身邊的事物有著無窮的奧秘正等著我們去發現。今天我們還練習了抓住花朵特點,寫出不同花開放時用不同的語言去形容它的獨特美,在今后的寫作中我們要學以致用。
(四)布置作業
1、摘抄第一自然段中描寫花朵開放的語句。
2、抓住花朵的特點,寫一寫自己喜歡的花開放時是怎樣的。
3、背誦課文中自己喜歡的部分。
《花鐘》教學反思
本課教學設計力圖體現以下這幾個方面的思想:
一是合理運用和整合語文課程資源。我們明白,語文課程資源相當豐富,它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在教學《花鐘》時,學生除了從教材上獲取信息之外,我有意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帶給了有關花鐘和有關各種花的信息資料,有助于學生理解、體驗、感悟教學資料,尤其是課前,我要學生去查找有關不一樣的花在不一樣時間開放的資料在課中交流,使課內外相結合,使語文學習走向生活,另外,我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閱讀期盼,從最搞笑的段落學起,打破了順序式的教學模式,并對文中的資料進行了取舍,突出了重點段——第一自然段的教學。
二是突出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重點。《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用心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積累和初步運用的潛力,因此,我在進行《花鐘》第一自然段的教學時,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比較、理解、感受多樣的句子表達方式,更是培養和發展了學生的語言潛力,尤其讓學生學習運用形象、生動、具體的描述方法,讓讀與寫有機結合起來。在理解、朗讀、感悟的過程中,尊重學生獨特感受,教師只是在閱讀實踐中,讓學生自我建構,學會閱讀。
從學生的角度去看教師的教學效果,有以下幾個特點:
1、學生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欲。在本節課的40分鐘,學生對學習始終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極大的熱情,這正是新課標所提倡的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前提。在課堂教學中,我始終引導學生去感受,去發現。欣賞了花鐘畫面,讓學生感受到了花鐘的美,科學家做法的奇妙,并通過兩個句子的比較,讓學生通過讀、辨,感受到了平常說的口頭語,是那樣單調、枯燥,更為重要的是激起了學生去尋求,去感受,去體驗豐富、生動搞笑的語言激起美的愿望。
2、學生經歷了可貴的情感體驗。如果說以往的教學注重的是語文知識、語文技能,那么,新課標要求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注意學生的情感體驗。本節課的學習過程,展示了學生心靈成長的過程,是一次情感經歷的過程。課上,我用飽滿的、真摯的情感喚起學生的熱情、激情,從而更加產生了對花鐘、對各種花的喜愛,對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
3、讓學生充分的語言實踐。國家新課標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潛力”。而課堂教學應是學生語言實踐活動的主戰場,因此,在閱讀教學中,不僅僅要重視基礎知識教學,注重語言的積累運用,注重朗讀、默讀等綜合感知的潛力的培養,還要注重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以及合作交流、處理信息的潛力。在本課教學中,學生各種不一樣形式的讀,對各種花開放的樣貌的想象,省略號的揣摩以及師生共同合作的讀寫結合,都體現了新課標的精神。
不足之處:剛剛接任的班級,對學生的語文素養、語言表達等方面的培養還不夠到位,學生的語文基礎比較薄弱,對字詞的教學所用的時間較多,出現了前松后緊的現象。
單元整體教學設計12
一、單元教材文本解讀
本組教材圍繞“多彩的生活”安排了4篇課文。其中《我們的民族小學》、《金色的草地》、《爬天都峰》是精讀課文,《槐鄉的孩子》是略讀課文。課文從多個側面反映了豐富多彩的兒童生活。有的描寫了小學生歡樂幸福的學校生活,體現了我國各族兒童之間的友愛和團結;有的講述了兒童在大自然的懷抱里自由自在、快樂地成長以及他們是如何用兒童的眼光和心靈去觀察去感受大自然的;有的通過記敘兒童攀登黃山天都峰,反映了兒童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有的贊美了鄉村兒童純樸、勤儉、熱愛勞動的好品質。通過本組課文的學習,學生將感受不同民族的孩子在同一所學校里學習、活動的情景,感受孩子在草地上玩耍和假日里登山游玩的情趣,感受鄉村兒童生活的愜意。課文的內容豐富多彩,充滿了童真、童趣,學生們讀來定會感到十分親切。
在本組課文的學習中,教材首次提出開展“記錄自己課余生活” 的綜合性學習的要求,安排在《我們的民族小學》的后面,目的是使師生了解安排此項活動意義、目的及開展活動的方法。因綜合性學習不是一次完成的,因此,在《爬天都峰》的后面,又編排了“綜合性學習提示”,提醒學生繼續完成綜合性學習的任務。
本組無論是閱讀、還是口語交際、習作、綜合性學習等訓練,都與豐富多彩的兒童生活這一主題密切相關。比如,在導讀中,點出了本組的專題,課文為這一專題提供了豐富多彩的內容;口語交際、習作、綜合性學習,從課內到課外,繼續圍繞本組專題展開,“語文園地” 中的“展示臺” 則是這一專題訓練的拓展和延伸。
二、單元教學目標設定
1.掌握本組的生字、詞語,會認22個字,會寫36個字,正確讀寫45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本單元的4篇課文。《爬天都峰》中人物的`對話要讀出不同的語氣和心情。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豐富多彩的兒童生活。
4.通過課前搜集資料、圖片等途徑培養學生的搜集、處理、交流信息的能力。
5.背誦、摘抄文中的優美句段,積累語言,感受語言美。
6.進行“記錄自己課余生活”的綜合性學習,記錄、交流自己的課余生活,并寫一寫,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
7.積極參與展示活動,精心準備,采用最好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課余生活。
三、教學整體構思與教學建議
(一)整體感知,初步涉略
1.學習單元導語,了解這個單元有哪幾篇課文,圍繞什么主題,寫了哪些內容。
2.討論學習這個單元要做哪些準備,需要搜集哪些資料。
3.部署這一階段課外閱讀和積累的重點。
(二)具體建議,篇篇勾連
“課前布置 ──中間鋪墊──課后拓展”,以資料的搜集、語言的積累為“經線”,以綜合性學習“記錄自己的課余生活”為“緯線”,貫連本組的學習。具體安排如下:
1.課前布置。
課前布置學生搜集有關資料,準備課上交流。比如,《我們的民族小學》可搜集我國有哪些少數民族、少數民族服飾的圖片及民族之間團結友愛的故事;《金色的草地》可搜集有關蒲公英的材料;《爬天都峰》可搜集有關黃山的文字、圖片等資料;《槐鄉的孩子》可查找槐樹的圖片及文字資料等。
2.中間鋪墊。
在《我們的民族小學》這篇精讀課文后,提出開展“記錄自己的課余生活” 的綜合性學習的要求,提出了活動內容、要求以及記錄活動的方式。并例舉了用文字敘述、填表格、畫圖畫三種形式,教師可引導學生選擇一兩種,也可以選教材沒有提到的其他形式。
在學習了《金色的草地》這一課后,又引導學生把自己回到大自然的發現、經歷、感受作為課余生活記錄下來。
在《爬天都峰》后,編排了“綜合性學習提示”,一是督促學生繼續做好課余生活的記錄;二是讓學生對自己的記錄進行階段性的交流。交流的時候,可提示學生,教材中所列表格僅是一種記錄的形式,要允許和鼓勵學生采用其他的形式,不要強求一致。為后續語文園地的匯報、交流活動做好準備。
3.課后拓展。
(1)在課后練習中加強詞、句、段的積累。
我們要引導學生把自己覺得好的詞、句、段多讀讀,或抄一抄。如,在教學《我們的民族小學》一文時,可以提示學生:“我把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抄了下來,你抄了哪些?”;在教學《爬天都峰》一文時,提示學生:“讀了第二段,我好像看到了又高又陡的天都峰,我要把這一段抄下來。”;在教學《金色的草地》一文時,提示學生:“我要把下面的句子抄寫下來,你抄了哪些?”。
(2)讀、背訓練。
課后練習大都是由學生自己選擇背誦的部分。如, “課文寫得很美,我要好好讀一讀,再把喜歡的部分背下來”,“我要多讀幾遍課文,把對草地和蒲公英喜愛的感情讀出來。”,“我們來分角色朗讀課文。”在此基礎上,教師酌情推薦、檢查和組織交流,既體現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做到因人而異,又體現兼顧基本要求。
(3)“口語交際”、“習作”、“展示臺”,拓寬了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
口語交際的方式要多種多樣,可以同桌交流,小組交流,全班交流,也可以讓興趣相同的同學一起交流,交流的時候可以互相詢問,互相評價;教師要參與其中,作必要的引導。最后,就這次口語交際的活動,教師和學生一起總結,并為習作做些準備。
學生第一次寫作文,重要的是調動學生習作的積極性,激發他們的習作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寫好作文的信心。因此,要求不可提得過高,學生只要能用自己的話,表達一個較為完整的意思就可以了。對習作的評改要以鼓勵表揚為主。教學時可先讓學生讀一讀習作要求,回憶在口語交際中自己所講的內容,想一想準備寫哪方面的內容,并和同學交流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后把自己想好的內容寫下來。寫好后,可組織學生交流自己的習作,也可以讀給爸爸、媽媽聽。
這次展示臺的活動要圍繞課余生活這一主題進行。活動要能體現學生課余生活的豐富多彩,主要展示學生課余生活的內容和收獲,教學中不要受課本展示臺中的示例限制,要根據實際情況,鼓勵學生從不同的方面,用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課余生活。要給學生互相交流的機會,使他們在交流的過程中,互相學習,感受獲得成功的喜悅。
(三)整體回歸,拓展延伸
結合作業超市和語文園地進行,可選內容:
1.基礎大會戰:詞語接龍、猜字謎等 。
2.展示自己的積累本,互相交流積累的好詞佳句。
3.本單元學習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4.舉行“多彩的課余生活”展示會。
5.小練筆:自由練筆,可以寫身邊有趣的動植物或是游覽過的名山美景,與本單元學習有關即可。
四、教學資源
1. 生活中的經驗積累。本組四篇課文都是反映兒童生活的文章,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我們在教學中會經常拓展到這類資源,如《金色的草地》中的草地、蒲公英就是我們身邊熟悉的景物。因此,結合本單元的教學,教師可以聯系學生實際,讓學生進行觀察,嘗試練筆;可以引導學生沉靜下來回味自己學校的學習生活,提煉素材;可以有條件組織學生秋游,感受家鄉的美麗;還可以鼓勵學生去游覽祖國名山大川,培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書籍、網絡資源。教師先提出要求,進行指導,讓學生學習搜集資料,如《我們的民族小學》可搜集我國有哪些少數民族、少數民族服飾的圖片及民族之間團結友愛的故事;《金色的草地》可搜集有關蒲公英的材料;《爬天都峰》可搜集有關黃山的文字、圖片等資料。
單元整體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正確規范書寫漢字,積累優美詞語,并學以致用。
2、通過歸類鞏固,靈活地運用多種識字方法,掌握生字的音形義,積累詞語,練習說話。
3、培養學生喜歡學習字詞的情感,養成主動積累字詞的習慣,熱愛祖國的豐富語言。
教學重難點:
通過歸類鞏固,靈活地運用多種識字方法,掌握生字的音形義,積累詞語,練習說話。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童心小廣播
1、學生根據單元內容安排小組進行童心小廣播
2、主持人:童心小廣播開播了,請大家端坐靜聽。有請小廣播員
3、小廣播員廣播:我的廣播題目是……謝謝大家傾聽。
4、掌聲后主持人小結:感謝同學的精彩廣播,請下一組小組
的廣播員做好準備。
二、闖關游戲
第一關:認一認,讀一讀。初讀生字
1、出示帶拼音的生字,小組內合作讀生字。
(斷、楚、孤、帆)
2、小組匯報。
第二關:我是識字小霸王
1、把拼音去掉,組成詞語,小組內再讀。
(中斷、楚江、孤帆)
2、全班齊讀。
第三關:火眼金睛辨得清。
(孤——狐)(繼——斷)(帆——凡)
第四關:我是小小書法家
1、觀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和寫法。
2、老師示范指導寫字。
3、學生練習。
4、展示學生作品,評價。
三、小結。
大家的識字本領真高,其實我們學習的方法還有許許多多的,只要同學們能多看多想,就會有更多的新發現。
四、布置作業:
完成寫生字
板書: (孤——狐)(繼——斷)(帆——凡)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通過歸類鞏固,靈活運用多種識字方法。
2、掌握生字的音形義,積累詞語。
教學重難點:
掌握生字的音形義,積累詞語。
教學過程:
一、童心小廣播
主持人:童心小廣播開播啦!現在有請***同學上臺,請同學們端坐靜聽。
***同學上臺
主持人:謝謝***同學,……(主持人根據同學分享的內容進行點評)
二、闖關游戲
第一關:認一認,讀一讀。初讀生字
1、出示帶拼音的生字,小組內合作讀生字。
(藍、懶、披、劃、威、武、揀、顏、形、狀、漁、料、輩)
2、小組匯報。
第二關:我是識字小霸王
1、把拼音去掉,組成詞語,小組內再讀。
(藍色、懶洋洋、披甲、威武、揀東西、顏色、形狀、漁料、祖祖輩輩、)
2、全班齊讀。
第三關:火眼金睛辨得清。辨字組詞
藍( ) 懶( ) 揀( ) 形( )狀( )漁( )
籃( ) 賴( ) 棟( ) 型( ) 壯( )魚( )
第四關:我是小小書法家
1、觀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和寫法。
2、老師示范指導寫字。
3、學生練習。
4、展示學生作品,評價。
三、小結。
大家的識字本領真高,其實我們學習的方法還有許許多多的,只要同學們能多看多想,就會有更多的新發現。
五、布置作業:
完成寫生字
板書:
藍、懶、披、劃、威、武、揀、顏、形、狀、漁、料、輩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生字,通過歸類鞏固,靈活運用。
2、掌握生字的`音形義,積累詞語,練習說話。
教學重難點:
掌握生字的音形義,積累詞語,練習說話。
一、童心小廣播
主持人:童心小廣播開播啦!現在有請***同學上臺,請同學們端坐靜聽。
***同學上臺
主持人:謝謝***同學,……(主持人根據同學分享的內容進行點評)
二、闖關游戲
第一關:認一認,讀一讀。初讀生字
1、出示帶拼音的生字,小組內合作讀生字。
(匯、欣、賞、映、擋、視、線、浸、獻、藥、材、軟、刮、舌)
2、小組匯報。
第二關:我是識字小霸王
1、把拼音去掉,組成詞語,小組內再讀。
(匯成、欣賞、反映、擋住、視線、浸透、獻出、藥材、軟綿綿、刮過、舌頭)
2、全班齊讀。
第三關:火眼金睛辨得清。辨字組詞
黨( ) 映( ) 材( )刮( )浸( )
賞( ) 影( )村( ) 敵( ) 侵( )
第四關:我是小小書法家
1、觀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和寫法。
2、老師示范指導寫字。
3、學生練習。
4、展示學生作品,評價。
三、小結。
大家的識字本領真高,其實我們學習的方法還有許許多多的,只要同學們能多看多想,就會有更多的新發現。
六、布置作業:
完成寫生字
板書:
匯、欣、賞、映、擋、視、線、浸、獻、藥、材、軟、刮、舌
單元整體教學設計14
內容簡介
本單元有一首古詩《靜夜思》,感情真摯,意境深遠,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靜夜思鄉之情。《小小的船》是一篇韻文,課文語言優美,易于激發兒童朗讀的興趣,驅遣他們的想象。《陽光》這課給我們描繪了陽光給萬物帶來的生機與美麗──禾苗更綠了,小樹更高了,有形有色一幅色彩斑斕的圖景,讓孩子明白這一切都是陽光的功勞。《影子》與《比尾巴》是兩首小兒歌,讀起來親切上口,活潑俏皮,極富兒童情趣的語言,能激起學生朗讀的欲望。
總體構想
整個單元的教學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教科書教學
模塊一 識字
模塊二 理解內容
模塊三 寫字
模塊四 口語交際與習作
第二部分:讀整本書教學──《擠不破的房子》
第三部分:語文實踐活動──猜猜我畫的器官
第一部分 教科書教學
學習目標
認識54個生字,會寫18個字。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感受詩歌和課文所描繪的美好意境,產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使學生生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感受陽光的美好與高貴
模塊一 識字
1.通讀課文,讓孩子在文中圈出本課的生字寶寶。讀完兩遍后,并讓學生給生字注上拼音。這樣又強化了學生對生字的一遍認識。
2.同桌互相學習生字,讓同桌討論認為簡單、會認的生字,并用符號標記下來。還要找出你們認為難記的生字,并一起想辦法記住他。
3.檢查識字情況:讓同桌的代表說出你們都會認的生字,并說出你們認為難記的生字,說出你們識記的方法。如用加一加的方法:吧:口+巴用減一減的方法:影──景。或用換一換:很──跟。通過讓學生總結識字方法,這樣鍛煉了學生自己認字的能力。
4.能過游戲檢查對生字的認字:做了拼音卡片和生字卡片。以找朋友的游戲,讓學生去找對生字。這樣有趣地激勵了孩子認字的能力。
【設計說明:本單元的字稍有一些難度,在識字時多對學生灌輸識字方式,多對識字方式進行訓練,相信學生會在識字上有提高。】
模塊二 理解內容
1.預習的指導:學新課之前,先讓學生自己借助拼音讀課文,并圈出本課的生字。
2.初讀課文:讓學生標出本課的自然斷,同桌以一人讀一段的形式去讀,這樣鍛煉了同桌的合作學習。
3.精讀課文:學生熟讀后,創設意境,讓學生體會作者的語境,如《靜夜思》,這首詩寫了作者對家鄉的思念之情。引導學生說說想念時,你的心情是什么樣的,讓學生試著去讀一讀。
4.句子的分析:在課文中,讓學生找出文中的句式,并讀出來,個別指導,進行比較讀。如:陳述句怎么樣,問句該怎樣讀。通過比較,讓學生體會。
【設計說明:初步感知課文,讓學生通過課文,初步感受祖國的美好河山,感受中國的傳統文化。】
模塊三 寫字
書寫生字時,讓學生做到三個一,學生坐十分鐘還可以,不一會就趴下了,只能及時給孩子糾正。可以用獎勵的方式,如寫字之星了,評選前三名,這樣可以讓孩子做到正確的寫字姿勢。
教寫生字,把生字寫在黑板上,每個生字易寫錯的筆畫用彩筆勾畫出來。這樣加深孩子的印象。那些易錯的生字,也可以編成小故事讓孩子去記。如車:是這樣記的:橫(車頭)撇折(車尾)橫(輪胎)豎(開起來了)這樣比較有意思的'就記住這個生的筆順。
【設計說明:寫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階段的教學重點,學習漢字并寫好漢字是作為一個中國人必備的素質和基本能力的體現。本單元繼續對學生進行各個筆畫的教學,讓學生對書寫漢字產生濃厚的興趣,并及時糾正書寫習慣。】
模塊四 口語交際與習作
本單元練習孩子的說話能力,開始讓學生學寫句子,為了讓學生慢慢接觸句子,我就開始讓學生寫一些簡單的句子,可以利用上課前的十分鐘,寫一句,我說的話。如:彎彎的月兒像小船,讓學生用拼音寫出來。也可以,自己寫一句想說的話。
“這樣做不好”是人們對不良行為進行勸說的通常說法。文中第一幅圖是幾個小男孩在草地山踢足球,一位大姐姐在旁邊勸他們不要在草地山踢足球。第二幅圖上一位阿姨在洗蘿卜,水龍頭開著,盆里的水嘩嘩的往外流,一位朋友看見了,勸說阿姨要節約用水。
教學的重點是學生通過討論弄明白“在草地上踢球”和“浪費自來水”這兩種做法為什么不對,該怎樣勸說。
【設計說明:借助本單元的表達內容,我讓學生話說說他們的父母在家里是怎樣打掃衛生的,多數孩子說的挺具體。學習勸說別人不要做有損公共利益的事情,說話時要有禮貌,并能夠勇于表明自己的態度。】
單元整體教學設計15
課時目標:通過品析人物心理和環境描寫,體悟課文謳歌的美德。
重難點:通過品析人物心理和環境描寫,體會和感悟課文謳歌的美德。
項目過程:
一、品讀析描寫
1.請圈畫出文中人物心理描寫的詞句并品析,填寫下面表格。
人物心理描寫作用
“我”/老余
瑤族老人
哈尼小姑娘
梨花姑娘
解放軍戰士
2.請圈畫出文中環境描寫(“梨花”)的詞句并思考其作用(思考探究三)。
“梨花”“梨花”含義及作用
環境描寫作用:
1.交代事情發生的地點或背景;
2.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理;
3.推動情節發展,深化作品主題。
二、思考品主題
1.問題探究:女孩梨花真的叫梨花嗎?
2.思考:課文為什么以“驛路梨花”作為標題?
3.課文用“驛路梨花”做標題有什么妙處(思考探究三)?
三、對聯點文題
1.根據課文表達的主題,對出“驛路梨花處處開”的`下聯(作業本任務三)。
2.以下是改動過的三處,你認為是課文好呢,還是原作好?請寫下你的見解(作業本任務二)。
四、拓展延伸
這篇小說所寫的樸實民風是否讓你感動?讀完后,你對“公德”這個概念有什么想法?聯系現實,和同學討論這個話題(思考探究四)。
板書設計
五、歸納主旨
本文通過敘述一群哈尼族小姑娘在解放軍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影響下,甘心當無名英雄,熱情幫助有困難的過路群眾的事跡,顯示了社會主義祖國處處有溫暖的動人場面,歌頌了我國人民群眾助人為樂的美好心靈,顯示了雷鋒精神深入人心,弘揚光大。
【單元整體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單元整體教學設計09-03
單元整體教學設計15篇【通用】09-03
部編版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設計01-09
語文單元教學設計02-23
語文單元教學設計[精選]01-12
語文單元教學設計07-22
語文單元教學設計(優秀)07-24
《單元練習1》教學設計04-15
語文單元教學設計優秀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