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教學設計(通用)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科學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科學教學設計1
一、教材分析
對于磁鐵,四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一定的科學前概念,對磁鐵的探究也比較感興趣。《磁鐵的兩極》讓學生在前一課的基礎上進一步知道磁鐵上有兩極,以及磁極之間的相互作用。
二、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
〔1〕能夠說出磁鐵有兩個磁極的名稱。
〔2〕能判斷兩個磁極接近,什么情況相互排斥,什么情況相互吸引。說出磁極間的作用是相互的。
2.過程與方法
〔1〕在觀察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對問題做出假設性的解釋。
〔2〕通過實驗獲取證據,用證據來檢驗推測。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體會認真實驗、細致觀察的重要性。
〔2〕體驗重復實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三、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活動,認識到磁極間有吸引和排斥兩種不同的作用;這種作用是相互的。
四、教學準備
小組準備:鐵粉盒,小條磁,沒有標識的大條磁,大頭針,塑料盤,實驗記錄單,記號筆等。
教師準備:大條磁、回形針(或大頭針)、鐵架臺、棉線等。
五、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行為
學生行為
設計意圖
一、導入
1. 出示各類磁鐵。
觀察教學用的條形磁鐵,表面涂了什么顏色? 上面標了什么字母?明白這些字母代表的意思嗎?
觀察交流。
了解學生前概念水平,為后續教學服務。
二、認識磁鐵有指南北的性質。
1.利用鐵架臺、棉線、條形磁鐵等懸掛磁鐵。
說說有什么發現。磁鐵每一次都停在相同的位置嗎?它與方向有什么關系?
2.小結:原來磁鐵又指南北的性質:用“S”和“N”表示。
觀察懸掛著的能自由轉動的條形磁鐵停下來的指向,交流實驗中的發現道理:磁鐵一端總是指南。
在實際觀察中總結發現規律。
三、認識兩極兩極的相互作用。
1.出示另一塊磁鐵,分辨磁鐵的南北極。
如果把這塊磁鐵靠近原來懸掛的磁鐵,會怎么樣?
2.思考:二塊磁鐵的`磁極相互靠近,有幾種可能的情況?怎樣找出其中的規律?
3.請討論實驗的方法和實驗所需要的工具。建議用小車代替懸掛的方式進行實驗。
4.附表:二塊磁鐵靠近的結果
1.學生介紹生活中的經驗。
2. 分組實驗:每種方法都實驗3次以上,把結果記入下表。分析實驗結果:發現了什么?小組討論一下。
親歷探究過程,體現做中學、做中思。
表格有助于學生梳理、表達。
四、擴展延伸:磁懸浮列車
1.課件:磁懸浮列車
2.(出示斷裂的磁鐵)老師昨天一不小心把一塊磁鐵摔斷了。摔斷的磁鐵(其中一塊)還剩下幾個磁極呢?
3.課外收集:日常生活中應用磁極相互作用的有關資料。下次交流。
1.分組做磁鐵懸浮實驗,用手感受排斥力的大小。
開闊學生的視野,鼓勵學生以不同的途徑,如上網、去圖書館查找。培養學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附表:兩塊磁鐵靠近的結果
懸掛的磁鐵
磁鐵
吸引
排斥
S
S
S
N
N
S
N
N
小學科學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參與制造人工彩虹實驗,知道太陽光是由七種色光組成的,了解物體的顏色是由物體所反射的光的顏色所決定的。
2、能對本小組的設計進行改進和完善,對其他小組的設計提出合理的建議。
3、養成在實驗過程中能認真觀察、積極思考、發現新問題的好習慣。
其中組織學生參與實驗,觀察實驗現象,分析實驗結論是教學重點,設計提出研究問題、實驗方案是教學難點。
教學流程:
(一)問題導入、激發探究
1、談話:利用光的直線傳播和光的反射原理,我們解決了生活中許多地方的采光問題,還設計了自己的“陽光小屋”。你設計的“陽光小屋”是什么樣子的?還有什么問題嗎?說給大家聽聽。
2、學生匯報設計的陽光小屋和問題
3、教師小結,提出新的研究問題——怎樣才能是我們的'陽光小屋充滿色彩?
設計意圖:問題來源于生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是科學探究活動中的基礎,學生經歷了陽光小屋設計,學生在匯報交流中總結了小屋的特點,一是陽光要充足,二是通風效果好,教師因勢利導,引導學生提出“怎樣讓小屋充滿色彩?”,探究問題自然生成,能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
(二)實驗導學、交流導疑
1、引入實驗:學生閱讀課本25也中的資料卡——課件欣賞圖片——匯報收獲和啟示
2、小組實驗(一)——制造人工彩虹
——教師演示實驗,激發學生參與實驗的欲望。
——介紹實驗材料,展示實驗要求(實驗材料:三棱鏡、手電和白色紙板;實驗要求:①在準備的實驗材料里找出實驗所需的器材:手電、白紙片和三棱鏡。②實驗中認真觀察,把看到的現象記錄下來。③實驗后小組討論,根據觀察的現象對陽光的顏色做出結論。)
——小組實驗,觀察現象,分析結論
——匯報展示,在交流中理解光的色散現象和光的顏色(光是由七種色光組成的,并且是按照紅、橙、黃、綠、青、藍、紫的序列排列的)。
設計意圖:把學生置于實驗探究活動。學生探究怎樣讓小屋充滿色彩,一是感到突然或者困難,教學時利用課本中的資料和彩虹圖片做啟示,學生會有新的想法,把陽光變成彩虹,便自然引入“制造人工彩虹實驗”,直接要求學生實驗,也會是一籌莫展,以演示實驗示范、展示要求規范實驗、匯報交流突出探究,讓實驗順利進行,并能有所收獲。
3、小組實驗(二)——物體的顏色
——問題引導,紅花綠葉這些物體的顏色又是怎樣形成的呢?
——小組實驗:將人造彩虹投射到不同顏色的紙板上,紙板會呈現什么顏色?
——全班交流,解開疑惑
——引導小結,歸納結論(課件展示)
設計意圖:實驗是驗證猜想的有效方式。學生把普通白光分離出七色光后,便會對物體的顏色產生疑問,有了前一個實驗和猜想的基礎,讓學生自己設計并進行實驗,將實驗探究引向深入,能激活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三)檢測導練、知識應用
應用解釋現象:
1、夏天人們都喜歡穿淺顏色衣服,特別是白色的,不喜歡穿深色衣服,特別是黑色的。這是為什么?
2、房間里人們為什么總喜歡把墻壁刷地又光滑又白?
3、彩虹是怎樣形成的?
設計意圖:知識在應用中鞏固。學生探究了有關陽光的顏色組成和物體的顏色知識,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學生把探究出得知識應用于生活,起到應用、檢測和鞏固的作用。
(四)交流總結、拓展延伸
1、匯報收獲,體驗成功
2、實驗延伸:用平面鏡和水做實驗在制彩虹。
設計意圖:在匯報收獲時體驗成功,在閱讀“知識鏈接”延伸,在要求繼續研究中拓展。
小學科學教學設計3
教學目的:
1、通過用墊圈拉動小車,引導學生認識“重力”。
2、指導學生知道足夠的拉力能夠使靜止的物體運動起來,拉力越大,物體運動得越快。
3、指導學生學會安裝用重力拉動小車的裝置。
教學重點、難點:知道拉力大小與小車運動快慢的關系。
教學準備:學生材料袋、車的圖片、記錄本。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提問:你們玩過玩具小車嗎?玩過你們自己做的小車嗎?你們在玩小車時,有過什么發現?
2、談話:雖然玩具小車和真正的車有很大的不同,但是都包含著很多相同的科學道理。在這個單元,我們要用不同的方法使小車運動起來,研究有哪些力影響它的運動,怎樣影響它的運動。我們還要用學到的知識和方法,設計和制造我們心中的賽車。
二、探究過程
1、認識各種車。
師:人類早在幾千年前就發明了車,現在我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車了。你知道哪些種類的車?
出示一些車的圖片或影像資料,請學生辨認并講述,老師進行一些補充介紹。
介紹香港太平山的'纜車。
2、安裝一個小纜車。
(1)讓學生提提重物、用手掂書包、背書包等活動感受物體都有一個向下的壓力,這就是重力。
(2)師:我們可以利用重力來拉動小纜車嗎?看看桌上的材料,它們分別有什么用?
(3)分組安裝,用墊圈把小車拉動,反復試幾次。(教師巡視指導)
(4)提問:你們認為是什么力使小車運動的?(墊圈的拉力、重力、重力產生的拉力)
3、探究拉力大小與小纜車運動的關系。
(1)師:各組的小纜車都在拉力的作用下運動起來了,但我發現各組的小車快慢不一樣,請你們推測一下,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推測:用手拉纜繩,使小車動起來,先估計最少用多少個墊圈可以拉動小車,再推測拉力大小怎樣影響小纜車的運動,把推測的結果記錄在表格中。
(3)小組討論,匯報設計的實驗方法。
提問:你們打算怎樣用實驗來驗證推測是否正確呢?
(4)分組實驗、記錄,教師巡視。
(5)匯報、分析實驗結果:從記錄表中你們發現拉力大小和小車快慢有什么關系?
三、小結:
一定的拉力能夠使靜止的物體運動起來,拉力越大,物體運動得越快。
小學科學教學設計4
一、教材分析
《控制物體發出的聲音》是小學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第四課。本課可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控制發聲罐的聲音,這一部分主要是讓學生通過玩“發聲罐”的游戲發出的聲音,感知我們可以采用一些辦法改變物體,通過這個活動使學生可以進一步明確不同的材料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第二部分是輕輕說話和大聲說話,通過這項活動,要讓學生認識到,在某些場合,我們應該注意控制自己的聲音,以免對周圍環境造成不良的影響;第三部分是為減少噪聲而努力,要讓學生知道:噪音可以使人煩躁不安,甚至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并掌握一些避免或者消除噪音的方法。
二、教學目標
1、知道不同的材料組合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掌握一些控制物體發出的聲音的方法,并能在實驗的過程中主動發現和提出問題,能想更多的辦法去解決問題
2、經歷對物體所發出的聲音進行控制的過程,在活動過程中提升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及合作與交流能力等,愿意科學地進行思考和實驗,體驗到科學探究的樂趣。
3、能說出噪音的危害,體驗噪聲帶來的煩惱,愿意養成成控制噪聲的意識。
三、學情分析
學生對聲音已有一定的認識,知道聲音是怎樣產生與傳播,能為本課的'學習打下基礎。
四、教學準備
易拉罐、塑料瓶其他瓶子或罐子、玻璃珠、鈴鐺、毛巾、黃豆、硬幣、廢報紙、各種減少噪聲的標志和圖片、學生實驗用品一套。
五、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行為
學生行為
設計意圖
一、導入:制作發聲罐
1、(出示發聲罐搖幾下)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樣東西,大家猜猜里面是什么? 像這樣由一個罐和一個發聲物組成的裝置,在今天的研究中我們把它叫做發聲罐。
2、你能不能利用老師提供的材料制作一個發聲罐呢?要求:在發聲罐內只準放一樣物品。
3、聽了剛才同學們用不同材料所展示的發聲,你發現什么?
4、小結:不同的材料發出聲音不同。
猜測
學生以小組為單自選材料、動手制作,教師巡視每個小組的制作情況。
把做的發聲罐展示給大家看一看。
從讓學生嘗試小實驗出發,引出疑點,激發探究欲
二、控制發聲罐,認識噪音
1、現在老師不限定材料,要設計一個比剛才更響的發聲罐,你打算怎么做?
2、心動不如手動,讓我們來試試吧!
3、哪一組愿意把你們小組的發聲罐給大家介紹一下?
4、通過制作這個發聲罐,你知道影響發聲罐聲音高低的因素有哪些?
5、剛才同學們都制做了發聲罐,你們覺得發聲罐的聲音怎么樣?讓我們一起晃動發聲罐,你有什么感覺?
6、像這樣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都屬于噪音。在我們周圍有沒有讓我們感覺不舒服的噪音呢?
7、你知道這些噪音對我們有什么危害嗎?
8、讀完這段資料,你有什么感想嗎?你想到了什么?
閱讀資料“噪音污染的危害”。
體會制作發聲罐、分析發生罐的聲音、體會噪音、了解噪音的危害,循序漸進,前一活動為后一活動打基礎。
三、控制發聲罐,減小噪音
1、 剛才大家制作的發聲音罐發出的聲音對于別人來說也是一種噪音,同樣也影響了別人的工作和學習,那么你們能不能使發聲罐的聲音降下來嗎?
2、你是怎么使發聲罐的聲音降下來的呢?(控制了哪個因素?)
3、小結:你們做得都很成功,而且用了填塞、包裹等多種辦法,通過你們的努力,現在我們的教室已經安靜了下來。
4、我們知道了物體的聲音是可以控制,那么我們說話的聲音需不需要控制呢?那么在什么情況下應該使聲音更響亮,什么情況下使聲音變小呢?
5、除此之外,我們還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要小聲說話?我們做哪些事情要小點聲呢?
6、人的聲音可以控制,那我們周圍的那些噪音又如何控制呢,比如交通工具的噪音,機器的轟鳴等,如今人們已經認識到了噪音的危害,也采取了一些方法,你知道有哪些減少噪音的方法嗎?
7、介紹:汽車消音器、隔間墻、禁止鳴笛標志等。
四、拓展
1、其實,說到控制聲音,并不單純是指把聲音變大或變小,在一些特殊的環境中,還對聲音的控制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你知道嗎?
2、介紹:在歌劇院,就要控制聲音的回響,讓每一個座位上的聽眾都能很清晰地聽到聲音。坐在前排的聽到的聲音不能太刺耳,坐在后排的也不能聽不清。那么,還有哪些特殊的環境對聲音也有一些特殊的要求,這樣的環境中如何去控制聲音呢?如果你感興趣,你們課下也去查一查,好嗎?
傾聽老師講解,觀看圖片資料
課后活動。
開闊視野,增長知識。
附: 資料:噪聲污染的危害
噪聲是一種環境污染,它被認為是僅次于大氣污染和水污染的第三大公害。噪聲像毒霧一樣,彌漫在人們周圍,尤其在城市和工業區里,它是一種致人死命的慢性毒素。早在公元前七世紀,人就懂得了噪聲使人感到不舒服,逐漸地人們還知道了強烈的噪聲會損害人的身體,甚至引起死亡。
1、強的噪聲可以引起耳部的不適,如耳鳴、耳痛、聽力損傷。據測定,超過 115分貝的噪聲還會造成耳聾。據臨床醫學統計,若在80分貝以上噪音環境中生活,造成耳聾者可達50%。
2、使工作效率降低。研究發現,噪聲超過85分貝,會使人感到心煩意亂,人們會感覺到吵鬧,因而無法專心地工作,結果會導致工作效率降低。
3、損害心血管。噪聲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噪聲會加速心臟衰老,增加心肌梗塞發病率。醫學專家經人體和動物實驗證明,長期接觸噪聲可使體內腎上腺分泌增加,從而使血壓上升,在平均70分貝的噪聲中長期生活的人,可使其心肌梗塞 發病率增加30%左右,特別是夜間噪音會使發病率更高。
4、噪聲還可以引起如神經系統功能紊亂、精神障礙、內分泌紊亂甚至事故率升高。高噪聲的工作環境,可使人出現頭暈、頭痛、失眠、多夢、全身乏力、記憶力減退以及恐懼、易怒、自卑甚至精神錯亂。在日本,曾有過因為受不了火車噪聲的刺激而精神錯亂,最后自殺的例子。
5、干擾休息和睡眠。休息和睡眠是人們消除疲勞、恢復體力和維持健康的必要 條件。但噪聲使人不得安寧,難以休息和入睡。當人輾轉不能入睡時,便會心態緊張,呼吸急促,脈搏跳動加劇,大腦興奮不止,第二天就會感到疲倦,或四肢無力。從而影響到工作和學習,久而久之,就會得神經衰弱癥,表現為失眠、耳鳴、疲勞。
6、噪聲對視力的損害。人們只知道噪聲影響聽力,其實噪聲還影響視力。試驗 表明:當噪聲強度達到90分貝時,人的視覺細胞敏感性下降,識別弱光反應時間延長;噪聲達到95分貝時,有40%的人瞳孔放大,視模糊;而噪聲達到115分貝時,多數人的眼球對光亮度的適應都有不同程度的減弱。所以長時間處于噪聲環境中的人很容易發生眼疲勞、眼痛、眼花和視物流淚等眼損傷現象。同時,噪聲還會使色覺、 視野發生異常。調查發現噪聲對紅、藍、白三色視野縮小80%。所以駕駛員應避免立體場音響的噪聲干擾,不然易造成行車事故。
小學科學教學設計5
一、教科書說明:
取火——人類支配自然的開端。鉆木取火是最古老的取火方法,是古人智慧的結晶,是人類利用自然的見證。對于學生來說,鉆木取火的故事學生通過多種媒體已有所了解,但其中蘊含的科學道理,許多學生沒有細致的探究。本課是在上一課探究了機械能內部動能、勢能相互轉化的基礎上,以古人鉆木取火的故事為切入點,組織學生研究鉆木取火的道理,進一步認識機械能與其他能的轉化,使學生會用簡單的器材做“摩擦生熱”的模擬實驗,培養學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樂于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
活動準備:
教科書展現了一幅古人鉆木取火圖:圖上有一老一小兩個古人,老者正在向少者傳授鉆木取火的方法,木頭上有煙霧冒出,意在提示學生本課探究活動的主題——鉆木取火。文字提示:搜集有關古人利用火的資料,了解“鉆木取火”的方法。意在提示學生課前通過各種途徑獲得信息,了解古人用火的歷史,并提前進行初步的探究,為課堂深入研究做好準備。文字提示了本課需要準備的實驗材料,如木板、砂紙、鐵絲、手鉆、火柴等。本活動準備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的思考空間,啟發學生根據情景圖和文字提示,展開想象,開動腦筋,提出問題,體現了課前準備的開放。
活動過程:
☆活動一:試用能量轉化的觀點解釋古人鉆木取火的道理。
本活動包括三個環節。
一是教科書提供了一幅學生交流情景圖。四個學生圍桌而坐,桌上擺放著各種書刊資料,意在提示學生交流課前搜集到的文字及圖片資料,傳遞獲得的各種信息。其中一生語言“我認為摩擦會產生熱量”提示學生將摩擦與生熱相聯系,意在引領學生對“鉆木取火”現象進行大膽的猜想,提出自己的假設。學生語言“能量是這樣轉化的……”提示學生從能量轉化的角度解釋鉆木取火的道理。
本環節設計的目的主要是給學生營造一種寬松、開放的交流氛圍,讓學生充分交流課前搜集到的各種資料和信息,擴大信息占有量,實現資源共享,培養學生愿意合作交流的情感態度。
二是教科書展示了四組學生學生實驗情景圖:第一組是兩個學生合作,用手鉆鉆木,意在提示學生模仿古人進行“鉆木取火”;第二組是一個學生正在搓手圖;第三組是一個學生用砂紙打磨鐵條圖,第四組是在黑板上摩擦火柴圖。卡通語言“我還有其他方法”意在提示學生不要只局限于教科書提供的方法,還可以采用其他的方法驗證自己的猜想,為學生的驗證活動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空間,充分體現了教科書空間大的特點。
三是教科書以“鉆木取火的道理”為引領,引導學生展開表達與交流,并將自己的發現和認識填寫到空白處。這一活動過程具有很強的開放,學生既可以填寫鉆木取火的原理,也可以填寫能量轉化的過程,還可以填寫自己的體會。本環節設計的目的是使學生通過活動后的交流,整理對鉆木取火原理的'認識,以實現相互借鑒,資源共享。
本活動主要運用交流與思考、猜想與驗證、表達與交流的方式展開探究活動,從而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全過程,體驗科學探究中證據、邏輯推理及運用想象建立假設和理解的重要,使學生初步養成想知道、愛提問、喜歡大膽想象、尊重證據、愿意合作交流的情感態度。
☆活動二:說說生活中機械能轉化成熱能的現象。
教科書展示了五幅圖:第一幅圖是工廠車間內工人師傅用切割機切割金屬,火星四濺;第二幅圖是商場電梯扶手因摩擦而發熱;第三幅圖展示的是一卡通正在玩滑梯,“屁股好熱”暗示因摩擦而生熱;第四幅圖展示的是飛機降落時,輪胎與地面劇烈摩擦而產生火花;第五幅圖是載人航天返回艙進入大氣層后與大氣摩擦生熱燃燒。以上五幅圖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展現了生活中的摩擦生熱現象,意在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用能量轉化的觀點解釋生活現象。
自由活動:
教科書提供了兩個自由活動指向。
一是教科書以“摩擦生熱現象有時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不利影響,怎么辦呢?”為主題,展現了一幅學生交流情景圖,主要是引導學生對摩擦生熱現象的負面影響展開研討,列舉事實,闡述觀點,提出合理化建議。學生語言“高速行駛的汽車容易爆胎”“手鉆工作時,鉆頭會很熱”提示學生列舉摩擦生熱現象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不利影響。“我知道……”意在提示學生根據生活經驗討論、思考解決的辦法,提出自己的設想和建議。本活動的目的是讓學生在對摩擦生熱現象有了初步認識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從另一個角度提出問題,并嘗試通過各種途徑解決問題,從而使學生意識到科學技術會給人類與社會發展帶來好處,也可能產生負面影響,樂于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保護兒童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二是教科書以“我們來說一說,機械能還能轉化成什么能?”為引領,將研究的重點從機械能與熱能的轉化轉移到機械能與其他能量間的轉化,使學生認識到機械能除了可以轉化成熱能外,還能轉化成電能、光能、聲能等,從而使學生意識到能量之間的轉化是多角度、多方位的,為學生最終理解無處不在的能量及能量的轉化埋下伏筆,做好鋪墊。
本課自由活動的設計充分體現了自由活動的“自由度”,強調每個學生都應是學習的主人、問題的主人,目的是給學生充足的、開放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提出問題、發現問題,甚至于解決問題。
小學科學教學設計6
一、教材分析
《雨水對土地的侵蝕》是《科學》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地球表面及其變化》第五課,前面學習了各種自然力對巖石的風化作用,以及風化作用對地表的影響,本課指導學生認識流水對土地的侵蝕現象。雨點的降落便是侵蝕過程的開始,降水一部分滲入地下,一部分蒸發或被植物吸收,剩下的雨水在地面流動成為徑流。雨點降落的力可以打散并濺起土壤微粒,徑流在地面流動帶走了這些微粒。由于重力作用,徑流和它攜帶的物質向低處運動,在行進的過程中不斷和其他徑流匯合,力量增大,帶走更多的土壤,在土壤中形成切溝,切溝相互匯集又形成大的沖溝。水流通過沖溝時力量已經很大,能帶走土壤和巖石,因而拓寬了沖溝……流水就是這樣不斷地侵蝕著地表的。
學生常看到降雨,但是不一定想到它會侵蝕土地,會改變地形。本課通過“下雨”的模擬實驗,及對“雨水”降落時土地和徑流的觀察,認識流水對土壤的侵蝕作用。在此基礎上,提出什么因素影響土地被侵蝕的程度的問題,并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推測和設計實驗方案去探究。
本課教學設計環節如下
首先通過降雨對地表影響的視頻,提出問題,了解學生的想法。“雨水會不會影響土壤?土地會發生什么變化?流過土地的雨水變成什么樣了?”學生常看到降雨,但是很多人可能從來沒有想到它會侵蝕土地,會改變地形。引發學生的前概念,啟發學生聯系平常的生活經驗談談自己的看法。學生可能會想到雨水會沖走土壤,使土壤流失,混有泥沙的水在蒸發后,里面的泥沙會留下來。接著指導學生通過“下雨”的模擬實驗,及對“雨水”降落時土地和徑流(沿著地表流走的雨水叫徑流)的觀察,認識流水對土壤的侵蝕作用。讓學生真切地認識到侵蝕改變了地表形態,形成了新的地形地貌。科學概念:
1、雨水和徑流會把地表的泥土帶走,使土地受到侵蝕。 2、侵蝕使地表的地形地貌發生改變。探究技能:
1、通過模擬實驗來探究雨水對土地的侵蝕。
2、用文字、圖畫、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用口頭和書面語言描述實驗中的現象。
3、對實驗結果做出自己的解釋,在小組內交流結果和想法。科學態度:
1、樂于合作,逐步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2、懂得看似平常的事物里往往蘊藏著科學道理,并能不斷地提出一些問題,自己設計研究方案去解決問題。
教學重點:認識雨水對土地的侵蝕
教學難點:指導學生探究降雨量的大小對土地的侵蝕作用。教學準備:
分組器材:濕潤、混有少量沙石的土、一側有孔的長方形塑料水槽、報紙、塑料薄膜、小鏟子、降雨器(飲料瓶,瓶蓋上扎孔)、水。
教師演示:雨水侵蝕土地的圖片或錄象、介紹實驗操作的課件。
二、教學過程:
(一)生活情景導入,激發學生探究的情緒出示視頻:暴雨導致的洪澇災害
提問:視頻中出現的現象,你見過么?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學生可能的回答:帶走泥沙;沖走土壤;雨量大小不同對土地的侵蝕程度不同;同樣的雨量對不同的土地影響不同……
雨水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雨水對土地的影響(板書)
【設計意圖】:用實例導入的方式調動學生的前概念。有效整理生活經驗,自然地把生活中的現象提煉出來,聚焦形成本課的研究內容。
那么雨水對土地有沒有影響呢?土地會產生什么樣的變化呢?為了更好的完成研究,同學們需要像科學家那樣進行合作,以便于更好的收集資料并得出最后結論。
(二)探究雨水對土地的侵蝕作用1.制作實驗裝置
首先我們要制作土地模型。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老師的操作!實物展臺出示:跟隨教師完成以下步驟:
用報紙蓋在桌子上,桌子下的地面也要鋪好。 把裝有土的透明塑料盒子放在桌面上。 用橡皮塞塞緊排水孔。 用塑料鏟子在盒子里攪拌土。
排水孔對面,把土平整成一個約20厘米長的.土塊,用塑料鏟子拍平土
的表面。
現在用塑料鏟子,按照盒子上的標記,做出一個斜坡,以便水能順利流
動。
用塑料鏟子在土的邊沿造一個垂直的“懸崖”。
【設計意圖】:這里的土地模型,之所以沒有由教師準備好,而是在課堂上由學生完成,是為了給學生更多的實踐去觀察土壤成分的不同,進而在分析實驗結果時,有機會用土壤成分作為證據說明自己的推理。另外也是對建模能力的培養。
誰能試著說說,為什么老師要在盒子上畫出一樣的標記?我們盡力使哪些條件保持了一致?
【設計意圖】:嘗試使學生認識到“公平實驗”的重要性。并且在后續實驗中,努力貫穿“統一標準”
2、探究雨水對土地的侵蝕作用教師演示“下雨”
學生觀察教師演示使用降雨器。并試用幾次。使用小瓶子“降雨”,輪流使用,對土地預濕。
【設計意圖】:為了避免學生在實驗過程中興趣點過度集中于“降水”容器,先通過對土地模型的預濕,滿足學生“玩”的欲望,這樣也是試圖用實驗材料的結構性使用促進教學的順利進行。使用小瓶子,是對實驗操作時間的控制。
操作要求:
要求搖動瓶子使水流出,而不能擠壓瓶子。
瓶子的高度不能低于標尺。均勻噴灑。
請同學描述降水過程中的現象。
提問:研究“雨水對土地的影響”應該重點觀察些什么呢?出示大水瓶,請同學們預測:
我們繼續用這個大瓶水模擬降雨,對土地模型會造成什么樣的影響?為什么?出示提示:
從模型中找出支持你的答案的證據
下雨時土地怎樣了?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現象?雨落到土地上時,雨水怎么樣了?水到哪里去了?
比較接水桶里的水與雨水,它們有什么不同?你能說明為什么嗎?大雨,小雨對土地的影響怎樣不同呢?請把你觀察到的現象記錄下來。
學生實驗,教師指導巡視并指導實驗有困難的小組.
教師實物投影演示:請同學們把透明塑料蓋在土地模型盒子上,畫出下雨后,土地模型的樣子,標注出發生變化的地方。完成后貼到白板上。
學生輪換觀察其他組的模型(每組順時針輪流到另一組觀察,拍手為信號),補充整理自己的記錄單。
實驗交流
我們先來看雨水,雨水從空中落下接下來發生什么了?再來看土地模型,從開始雨水落下,土地發生了哪些變化?先請一組同學匯報,請其他組補充或提建議。教師補充:
1.土地表面雨前較平整,現在變坑洼了。 2.小小溝變深了,或加寬了,出現水溝。
3.雨水降落到地面后,隨著流動水變混濁了。提問:為什么土地表面發生了變化?
小結:不僅僅是降落到地表的雨水,還有經地表流動的徑流,一起把泥沙帶走了,引發了地表的變化,這就是雨水對土地的侵蝕作用。
【設計意圖】:學生在完成試驗之后,收集到一些零散的證據,總是要通過討論等方式進行梳理,教師在此就要進行梳理,幫助學生建立“流水對地表會有侵蝕作用”的概念。亦即為引導學生完成由證據到結論的轉換過程。(三)拓展延伸
請同學們試著用剛才得出的實驗結論,解釋視頻中的現象。
【設計意圖】:真正把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形成概念的完整發展。并在討論中意識到,影響雨水對地表發生作用的因素有很多,為后續課程研究河流對地表變化的影響做好準備。
五、板書設計
雨水對土地的侵蝕
降水:強度時間方向位置
土地:土壤構成土壤濕度
小組記錄:
畫出下雨后,土地模型的樣子,標注出發生變化的地方。
個人記錄單:的變化雨水發生土地表面發生的變化
小學科學教學設計7
教學設想:
本節課通過一個創意的游戲引發學生思考:為什么人的手如此靈活?這樣的問題激發了學生們的好奇心,促使他們主動去尋找答案。在游戲中,學生們被鼓勵猜測答案,并展示他們個性化的想象力。同時,采用多種材料和設計多個簡單實驗來驗證自己的猜想,提升了學生的實踐能力。最后,我們設計了兩個有趣的活動讓學生猜測箱子和信封里的物品,以便體驗手的觸感和功能。通過這樣的互動體驗,學生們更深入地理解了手的靈巧性以及與手相關的關節、皺紋和大拇指等構造特點。同時,他們也意識到手具有感受和觸知功能。我們的期望目標是,通過這樣的活動激發學生對科學的熱愛,并在活動中幫助學生加深對手的構造和功能的理解,從而培養學生對科學探索的興趣和能力。
一、教學目標
1、手是人體上的一對肢體,具有復雜而獨特的構造。手由關節、骨骼和肌肉組成,靈活度非常高。手的構造包括關節的存在,這使得手能夠進行各種精細的動作和靈巧的操作。手指之間也有褶皺,這使手能夠更好地握取物體。而大拇指則是手最重要的構造之一,它與其它四根手指不同,可以與其他手指相對,從而使得手能夠抓取更小或者更大的物體。此外,手還具備感覺功能,通過手指末端的神經末梢,我們可以感受到觸摸、溫度、壓力等外界刺激。總之,手的獨特構造使得人類能夠進行豐富多樣的工作和創造。
2、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使用不同材料驗證一個猜想。實驗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個性發展,關注他們在體驗活動后的感受,引導他們學會關愛身邊的殘疾人并激發對自我探索的興趣。請修改這段內容。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通過觀察認識手的基本知識,了解手的構造和手的靈巧有關。
難點:小組的合作學習,自選實驗方式驗證自己的猜想。
三、教學準備
玩具、吸管、膠帶、空管、剪刀、記錄本等。
四、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玩一個新的游戲吧,叫做“剪刀、石頭、布”。大家都喜歡這個游戲嗎?我想和一位學生進行一場比賽,看看誰能贏。這樣不僅能夠讓大家更加積極地參與課堂活動,還能緩解緊張的情緒,創造一個輕松、愉快的氛圍。此游戲主要采用手勢來表達,非常適合引導觀察對象的出現。讓我們開始吧!
我們剛剛進行游戲時,使用到了什么工具或道具呢?我們的手還可以用來做哪些事情呢?你們的手真是太靈巧了!【通過詢問手的作用,激發學生對手的興趣。老師著重表揚了手的靈巧性,為學生生成[手為什么這么靈巧?]這個問題作一個鋪墊。因為整個科學探索活動都圍繞著這個主題展開,學生有了手為什么這么靈巧的疑惑,才能形成對手的關節、褶皺、大拇指等結構的探索研究。引導出有價值、有探索意義、有利于課堂開展的問題,對后面教學活動起到關鍵作用。學生往往會提出很多問題,但其中符合課堂教學活動開展的并不多,所以設計了一些隱藏的鋪墊。】
(二)觀察手的構造:
現在,我們用巧妙的手來制作一些小動物。你們對自己這雙靈巧的小手有什么問題想要問老師呢?(為什么我們的手這么靈巧?)【再次讓學生用靈巧的手做幾只小動物。讓靈巧這個詞語在學生腦海中浮現。接下來,提出問題:“你們對自己這雙靈巧的小手有什么問題想要問老師呢?”讓他們自己提出一個既感興趣又有探索價值的問題——為什么我們的手這么靈巧?在教學詢問過程中,第一個學生提出了類似的問題:“為什么我們的手這么不靈巧?”然后,其他問題也相繼提出,比如為什么我們的手有五個手指?為什么手上會長毛?為什么我們的手這么靈巧?由于問題是學生自發提出的,他們內心產生了一種尋找答案的渴望,這種渴望引導著他們進行觀察和探索,通常能夠發現平時忽略的細節,從觀察中獲取更多的收獲。】那么我們可以去哪里尋找答案呢?展示觀察手的課題,我們之前觀察過什么?用了什么方法進行觀察?。
下面我們將以手的靈巧性為切入點,結合之前大家提到的方法,進行觀察。開始活動。當活動遇到困難時,給出友情提示:請思考與手有關的物品。學生們展開活動。【在我第一次試教中,我發現對于十歲左右的孩子來說,“手為什么這么靈巧?”這個問題有些抽象和晦澀,使得學生們很難找到切入點去探索。他們在小組討論環節時積極性也不高。后來,我通過設置一個簡單的問題提示——“與手有關的物品是什么?”來引導學生們進行觀察,這樣學生們就明確了觀察的目標,并且也增加了興趣。】
學生們通過觀察和交流,發現了手的靈巧性與大腦、骨頭、關節以及皮膚的皺褶等因素有關。教師在板書上記錄下學生們的回答,并引入了關于關節、皺褶以及大拇指作用的研究。為了更好地認識關節,教師進行了演示。同時,學生們還隨機發現了關節、褶皺以及大拇指的一些特點。
(三)體驗手指的關節、褶皺及大拇指的作用。
1、認識手指的關節:
①請一位學生演示關節的位置,數關節的個數。
②關節在人體中起著連接骨骼的作用,使得身體可以進行靈活的運動。沒有關節,人體將喪失活動能力,無法實現正常的運動功能。我認為沒有關節是不行的。首先,關節可以提供骨骼的靈活連接,使得人體能夠完成各種復雜的動作和姿勢,如走路、跑步、跳躍等。如果沒有關節,骨骼之間就無法實現這種連接,人體的運動將會受到極大限制。其次,關節還承擔著保護骨骼和減震的功能。關節內部有軟骨和滑液,能夠起到減少骨骼之間摩擦的作用,同時也能夠吸收運動時產生的沖擊力,保護骨骼免受損傷。如果沒有關節,骨骼之間的'摩擦和沖擊力將會變得更加劇烈,容易導致骨折或其他傷害。此外,關節還參與到人體的平衡和協調過程中。通過聯合肌肉和神經系統的作用,關節能夠精確控制運動的方向和幅度,使得人體能夠保持平衡,并且完成精細的動作。沒有關節,這種平衡和協調的能力將會喪失,人體的運動將變得笨拙和困難。總之,通過以上的論述可以證明沒有關節是不行的。關節在人體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沒有關節將導致人體運動功能的缺失和受限,給日常生活和工作帶來極大的不便。
③小組討論一下,我們可以使用桌上的哪些材料來進行實驗驗證。科學活動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強調他們動手操作和親身體驗的能力。我們應該堅持讓學生自主選擇和主動探索,使他們成為學習的主人。同時,我們也要關注學生個體的差異性,分層次開發他們的思維能力。新課程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開發性和創造性思維。因此,在進行實驗驗證和體驗活動時,我們可以為學生提供各種不同的材料,讓他們自主選擇和主動探索。通過達到知識目標的過程,我們還能同時完成潛在的目標。
④真聰明,我們就用這幾位同學的方法來做一做,看看有什么感受?學生分組體驗。
⑤誰來說說自己的感覺?
我們再到手上找一找還跟什么東西有關?
2、認識褶皺:
①關節處的皮膚和其他地方的皮膚有什么不同?
②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叫它褶皺。你認為褶皺有什么作用?
③大家可以玩一玩桌上的吸管,看看有什么發現?學生操作,教師指導。
④同學們確實觀察得很仔細。手上沒有褶皺行不行?怎么證明?
⑤那么如果我們手上沒有這個褶皺,該怎么辦呢?好的,下面我們按照這位同學的方法來驗證一下褶皺的作用,開始吧。學生們組成小組進行實驗活動。
⑥怎么樣?學生說自己的感受。
3、認識大拇指:
①出示大拇指圖。它叫什么名字?
②大拇指和另外四個手指的長法有什么不同?
③既然大拇指具有獨特的形態,那它是否也具備獨特的功能呢?沒有大拇指的話,手部是否仍能保持同樣的靈活性呢?
④怎么證明?
⑤我們來試試看,看看沒有了大拇指還能不能靈活地去使用剪刀和筆。開始。學生操作。
⑥匯報表演,失去大拇指的確會給生活帶來諸多不便。然而,我們必須認識到,有些殘疾人所失去的并不僅僅是大拇指。對待他們,我們應該懷有同理心和尊重之情。每個殘疾人都是獨特的個體,需要我們關注和理解。雖然缺失某個身體部位可能影響其日常活動能力,但這并不代表他們無法克服困難。我們可以通過提供適當的支持和資源來幫助他們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例如,為他們提供輔助工具或技術,讓他們能夠獨立完成各種任務。此外,我們也應該推動社會環境的改善,以更好地融入殘疾人的需求。這包括建設無障礙設施,提供充足的就業機會以及促進包容性教育等。通過這些努力,我們能夠為殘疾人創造一個更加友好和包容的社會。總之,對待殘疾人,我們應該消除歧視和偏見,尊重他們的權益和尊嚴。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實現平等和包容的社會。
4、體驗活動小結:
我們已經進行了幾個游戲,老師感覺大家有些疲憊,所以現在需要休息一下。順便思考一下為什么人的手如此靈巧呢?實際上,手的靈巧程度與手的每個部分的結構密切相關。同學們可以在課后繼續研究這個問題。
(四)認識手的感覺功能。
手的靈巧不僅僅在于其靈活運動的能力,它還具備許多其他功能。想要了解更多的話,請保持好坐姿。
1、老師箱子里有些好東西?誰能不用眼睛看就能知道里面是什么東西。
2、你對這個物品的感覺是什么?為什么呢?請將蘋果作為獎勵送給學生。【通過給予實物獎勵,可以激勵學生更積極地參與科學活動課程,并在他們的童年留下美好回憶。】
3、讓學生找出香蕉,獎勵。
4、手能感覺物體的什么?
5、現在我們就來看看手的本領。每個人從抽屜里拿出一個信封,閉上眼睛摸摸信封,猜猜里面裝的是什么。開始。
6、請打開信封看一看,猜對得請舉手
(五)課外延伸
今天,大家玩得愉快嗎?老師有一個有趣的任務想和大家分享,你們想知道嗎?回到家后,觀察一些動物的"手",看看它們和我們的手有什么不同。你們覺得怎樣呢?【整個課堂活動一直吸引著學生的興趣】。
教學反思:
一、激發興趣,在愉快氣氛中體驗成功。
按照建構主義的觀點,一節課的效果應該主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因為知識是不能直接傳遞的,教師只能傳達信息,而真正獲得知識需要學生主動地進行建構。關鍵在于教師能否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積極地進行知識建構。因此,在引入新課時,我設計了一個師生互動的游戲——“剪刀、石頭、布”。這樣的游戲活動是學生喜歡的,而且和老師一起進行游戲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讓他們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為了保持學生濃厚的興趣,我在教學中會穿插一些游戲,并用激勵性的語言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在學習交流過程中,我會采用多種形式的互動,不僅包括師生之間的互動,還有學生與其他同學之間的互動。我會與學生保持民主、和諧、融洽的關系,在班級中營造愉快的氛圍。通過創造愉悅和諧的課堂氛圍,我能有效地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二、充分準備活動材料。
這節課,我設計了三個活動:探索手的靈活性和關節構造、了解褶皺以及大拇指的重要作用。在這些活動中,學生需要自己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為了確保學生能夠有效地實施他們的想法,我提供了多種材料,如硬紙張、膠帶、空心管、剪刀和紙條。這些材料準備得非常充分,因此大多數學生的想法都能夠成功實施,為他們的探究活動提供了方便。多樣性的材料選擇符合不同學生的需求,尊重了他們的個性,同時也促進了他們的思維發展。舉例來說,在證明褶皺對于手的運動至關重要的過程中,學生可以使用空心管來代表手指。老師問道:“這是什么證明?”學生回答:“沒有褶皺的管子不能動,而有褶皺的管子能夠動。”老師進一步追問:“你是如何實現的?”學生解釋道:“我們在管子上割了一個口子。”在科學課教學活動中,材料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直接影響教學的深度和廣度。
三、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
建構主義認為科學知識是由學生主動構建的,因此在教學中應該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在本課教學過程中,我特別關注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并喚起他們的主體意識。通過親身體驗和探索,讓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建立屬于自己的認知體系。在教學中,我有意識地提供多個充滿探索空間的活動,以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潛能。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并根據自己的方式進行各種探究活動,解決相關問題。這個過程實際上是一種積極有效的知識建構過程,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不同的收獲。在體驗性學習活動中,師生之間以及同學之間的關系是民主和諧的。教師只是科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親密伙伴。教師將自己視為學生中的一員,與學生一起探索和發現,而不是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學生(例如知識結構)。此外,每個學生都可以通過交流討論從其他同學那里獲得新的思維方式,并充分展示自己。這種教學方式有助于全面發展學生的思想、能力和個性,使每個學生在不同學習層次上實現自我。
四、開展科學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這堂課的教學主要采用了科學探究的方式進行,課堂活動圍繞手部探索展開。在第一個活動中,我首先向學生提出了一個假設:手是否能夠進行活動,沒有關節是否可以實現。通過這個問題,學生們腦海中形成了行與不行兩種可能性,并渴望找到證實自己想法的方法。接下來,我請學生利用桌上提供的一些材料來進行驗證。學生們嘗試使用老師提供的硬紙張、膠帶、空管、剪刀、紙帶等材料進行實踐活動。整個探索活動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喜好選擇不同的材料,思考關節和手部靈活性之間的關系。這樣,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得到不同的收獲,他們的個性也得到了發展。通過這次探索活動,學生明確了科學探索的形式:先生成想法,再用各種方法來驗證這些想法。在實踐操作中,有些材料對解決問題有幫助,而有些則沒有。學生們經歷了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提高了自我探索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動手和分析的能力。
小學科學教學設計8
【教材簡析】
《影子的秘密》是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太陽、地球和月球》的第三課。通過前兩節課的學習學生已經知道了陽光下物體的影子在一天中的變化規律,對影子的變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本課中學生將繼續深入探索影子的秘密。
聚焦板塊,通過觀看圖片聚焦問題“影子的變化是怎么產生的?”,學生知道光源、遮擋物和屏(接收影子的平面)是影子產生的條件。
探索板塊,通過產生影子,讓影子發生變化,手影游戲三個活動,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理解影子產生的三個條件和影響影子變化的因素。同時讓學生經歷通過實驗探究問題的過程。
通過研討活動,學生對本節課所學影子的秘密進行總結歸納,并了解影子的變化和太陽位置的變化是有聯系的。
拓展板塊,通過觀看天然遮擋物——云的各種形狀,感受云朵帶來的影子變化和大自然的魅力。
【學情分析】
影子,三年級學生非常熟悉。絕大部分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有過與影子相關的經歷,如上節課制作簡易日晷的活動,還有小時候的踩影子游戲和手影游戲等。三年級學生對于影子的形成以及變化過程也有初步的認識,但是他們并沒有系統地梳理和學習過影子背后的“秘密”——形成和變化的條件。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知道行進中的光被阻擋時,就形成了阻擋物的陰影。知道光源、遮擋物和屏(接收影子的平面)是影子產生的條件。
2.知道光源和遮擋物的變化會導致影子長短、大小和方向的變化。
科學探究目標
1.通過光和影的實驗,耐心觀察和記錄影子的變化情況。
2.根據實驗結果,實事求是地分析光源,遮擋物和影子三者之間的關系。
3.掌握模仿和創作不同的手影的方法。
科學態度目標
1.樂于參與活動,對探索“影子的秘密”有一定的興趣。
2.積極尋找改變影子的方法,體會創作手影帶來的樂趣。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1.了解影子成像原理在生活中的運用。
2.知道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光影的世界里,人們對光影規律有各種各樣的`運用。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實驗能總結影子形成和變化的條件。
難點:通過實驗和游戲等活動,理解影子產生的三個條件和影響影子變化的因素。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手電筒、小木塊、白紙、皮影戲道具。
小組:手電筒、小木塊、白紙、學生活動手冊。
【教學過程】
一、聚焦:揭示課題
[材料準備:多媒體PPT]
1.教師引導:上節課我們觀察了陽光下的影子,這些影子發生了什么變化?(出示PPT,預設:長短不同,方向不同)
2.那么影子的變化是怎樣產生的呢?(預設:太陽位置不同導致的)
3.影子千變萬化,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影子的秘密。(板書:影子的秘密)
二、探索:影子變化的秘密
[材料準備:多媒體PPT、手電筒、小木塊、白紙]
(一)產生影子
1.猜測:產生影子需要什么呢?(預設:太陽、人、大地)
2.如果我們想把影子搬到教室里,你打算如何做?(預設:學生說說產生影子的方法并演示)
3.老師今天給每個小組都準備了材料(展示材料:手電筒、小木塊、紙),你能讓他們產生影子嗎?這些材料分別模擬了什么?這些材料在影子產生中起了什么作用?(預設:手電筒模擬的是太陽,發出光;小木塊相當于人,擋住光;白紙模擬的是大地,接收影子)
4.教師實驗前提示:2分鐘內利用所提供的材料產生影子。在產生影子的過程中不要把手電筒對準眼睛。時間到了把材料馬上整理好并且坐端正。
5.學生利用材料產生影子。
6.小朋友們都開動小腦筋產生了影子,那產生影子需要哪些條件?(預設:光源、遮擋物、屏)
7.提問:影子是怎么產生的呢?(預設:光源發出光,光照射到屏上。遮擋物擋住了一部分的光,這時光照不到的地方就是暗的,就形成了影子。)
(二)讓影子發生變化
1.上節課我們制作日晷發現影子會變化,影子是怎么變化的呢?(預設:上午影子比較長,然后慢慢變短,過了中午后影子又慢慢變長。影子的方向變化會像時鐘一樣轉動)
2.提問:在課堂上,我們怎么讓小木塊的影子發生變化呢?想一想改變小木塊影子的方法。(學生邊說邊演示)
3.教師實驗前提示:將白紙放在桌子上,在5分鐘之內盡量尋找多種方式改變小木塊的影子,每改變一次用畫圖的方式將方法記錄下來并畫上影子。(演示:用箭頭表示手電筒并畫出影子的樣子。)時間到了把材料馬上整理好并且坐端正。
4.學生尋找改變影子的方法并記錄。
5.交流匯報:你是怎么改變影子的?影子的什么發生了變化?(預設:學生根據記錄單交流)
6.教師總結:當我們改變光源的照射角度時,影子的長短和方向會發生變化。當我們改變遮擋物的形狀時,影子的形狀會發生變化。
(三)手影游戲
1.其實影子的變化在生活中應用很多,我們還可以利用影子的變化,玩很多游戲。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是怎么玩的吧!(觀看影子變大變小游戲)
2.在剛才的游戲中,影子的什么發生了變化?是什么導致的呢?(預設:影子的大小發生了變化,是光源和遮擋物之間的距離不同導致的。)
3.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玩玩手影游戲。我們一起來看看游戲規則。
手影游戲規則:在2分鐘時間里,小組合作利用教室里的地面、桌子或者墻壁等作為屏創造手影。(1).改變手影大小。(2).改變手影形狀。(3).改變手影的方向......在做手影游戲時要保持安靜,比一比哪個小組做出的手影變化最多。時間到了馬上坐回位置。
4.學生創作手影。
三、研討:影子的秘密
[材料準備:多媒體PPT]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知道影子是怎樣產生的?(預設:學生簡單描述。光照射到屏上,遮擋物擋住了一部分的光,這時光照不到的地方就是暗的,就形成了影子。)
2.影子可以產生哪些變化呢?(預設:影子的大小、方向、長短和形狀都可以發生變化。)
3.那么太陽一天的位置變化情況是什么樣的呢?這個位置變化又是如何影響影子的變化呢?(預設:太陽在東時,影子在西......)
四、拓展:生活中影子的應用
[材料準備:多媒體PPT、皮影戲道具]
1.我們發現了影子的秘密。其實影子在我們生活中應用很多。人們用影子的原理發明了電影,藝術家用影子的原理發明了皮影戲,科學家用影子的原理發明了無影燈,讓醫生們在手術時不再受影子遮擋視線的困擾。
2.在生活中我們仰望天空,天空中會有各種各樣的云朵,有些像船,像老虎,像桌子,它們是天然的遮光物,當陽光撒下的時候,會在天然的接收屏(大地)上形成影子。例如陰天,其實我們就都生活在云的影子里。
3.最后我們一起來扮演角色,完成一段皮影戲表演。
【板書設計】
3.影子的秘密
影子產生的條件:光源、遮擋物、屏
改變 影子變化
光源的照射角度長短和方向
遮擋物的形狀 形狀
光源和遮擋物之間的距離大小
【活動手冊使用說明】
在學生開始實驗操作前,指導學生將改變影子的方法畫在平行四邊形(接收影子的平面)上,光源用箭頭表示。實驗時學生畫清楚光源和小木塊的位置并畫上影子的樣子。鼓勵學生小組合作,共同找出四種不同的方法。
【作業設計】
1.關于影子產生的說法,正確的是()。
A.有物體就一定有影子
B.有光就一定有影子
C.有光源、遮擋物和屏才會有影子
2.如下圖,改變被照射物體的遠近,影子()會發生變化。
A.大小 B.形狀 C.方向
3.如下圖,改變木塊的擺放,影子()會發生變化
A.大小
B.形狀
C.方向
小學科學教學設計9
教材分析
電不是自然存在的能源,而是由其他能源(風能、水能、熱能等)轉換來的二次能源。
本課共有三個活動:
1、了解各種各樣的電池。教材中列出了干電池、光電池、蓄電池、紐扣電池,以幫助學生了解他們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了解它們把哪些能量轉化成了電能。
2、我們來發電。教材中安排了用電動機模擬發電的活動。教材中的用電動機來發電,難度很大,小電動機很小,露出來的小螺絲口很難拴住繩子,為此,我對這個實驗進行了改進。詳見教學過程,活動一。
3、了解發電真的電能從哪里來。
學情分析
在上一課中,學生認識了電能轉化成其他形式的能——磁能,這一課認識其他形式的能轉化成電能,這就使學生更深入地認識電能與其他形式能量的互相轉化。
第一課中學生已經能夠制成電流檢測器。學生對于電轉化成磁有了直觀感性的認識,這一課將磁鐵也纏上線圈,移動起來,反過來,就產生了電,可以用第一課的電流檢測器來檢驗磁能是如何轉化成電能的。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電池是把化學能或者光能轉化成了電能。發電的方法有多種。
電能都是其他形式的能轉化來的。
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觀察、實驗和閱讀資料認識電能的來源。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體驗科學技術對社會進步的貢獻。
教學重難點
重點
第二個活動,我們來發電,將磁能轉化成電能。
難點
電能都是其他形式的能量轉化來的。
教學策略與設計說明
本課采取,實驗探究的方法,來完成對“電能是哪里來”的理解。
1、借助第一課和前幾課對電產生磁,引出電能轉化成磁能,進而通過分組實驗,探究磁能轉化成電能的過程直觀看到電磁之間的互相轉化,轉化的方法。在這個基礎上,進一步理解發電廠的電是哪里來的。
2、為了滿足孩子們的好奇心,解剖一節電池,讓學生觀察電池的內部構造,理解電池作為有毒垃圾的特殊處理方法。
做一個濃鹽水電池和水果電池,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化學能可以轉化成電能。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1、解剖好的一節1號電池
2、銅片、鋅片,導線,濃鹽水
為每個小組準備:
1、電流檢測器(羅盤和線圈組成的)
2、條形磁鐵
3、導線一米長
4、手搖發電機
實驗記錄單一份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注明每個環節預設的時間)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
1分鐘
同學們好,這個單元第一課我們學習了通電導線和線圈能引起磁針的移動,那么如何磁鐵移動是不是會產生電流呢?
出示做好的電流檢測器,說說構成和使用方法。
復習舊知識,引出新知識。這里面其實也包含著,可逆性這一認知。比如,我們可以從一樓走到三樓,那么反過來,我也能從三樓下到一樓。
新授
活動一:我們來發電
分組實驗
(20分鐘)
1、每組一塊條形磁鐵,將導線纏到磁鐵上,和纏到鐵釘的方法一樣,注意兩端留出線頭,以便和電流檢測器相連。
這樣一個簡易的發電器就做好了,我們在進行電產生磁的實驗中,發現小磁針來回晃動。那么我們現在來回晃動磁鐵,是不是就產生了電呢?
2、觀察各組的實驗情況,適時停止實驗,進行小結。
3、教師小結:
這個實驗說明了,電能是從磁鐵晃動來的。磁能可以轉化成電能。
手搖發電機,也是利用搖把搖動使磁能轉化成了電能。
那么電能都是從磁轉化來的.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書:63頁各種各樣的電池。
1、各小組按照老師要求,做出簡易發電器,然后,開始實驗如何證明這個發電器發出了電,如何和我們前面做的電流檢測器連在一起。
2、討論交流實驗發現:
a、電能產生磁
b、磁鐵來回移動產生了電,電流檢測器里面的小磁針擺動起來了。
c、……
3、給每組下發手搖發電機,讓每個學生進行操作,觀察小燈泡是否亮了,進一步了解發電機的原理。
動手操作,教師適當引導做出簡易發電器,再讓學生進行探究實驗,通過動手操作,真正理解磁能是如何轉化成電能的。
新授
活動二:各種各樣的電池(演示實驗)
(10分鐘)
提問:教材中列出了哪些電池,說說是將什么能轉化成了電能。
大家一定對電池很 感興趣,下面請大家看看老師解剖好一個一號電池,看看它的內部構造。
1、教師解剖一個一號電池,讓學生觀察里面的化學藥品。
2、濃鹽水電池:
將銅片和鋅片(廢電池外殼)插入盛有濃鹽水的杯中,用導線連接在“電流檢測器”上,可以看到產生了電流。
3、水果電池
做一個水果電池,將銅片和鋅片插入水果中,也可以產生電流。
請學生思考回答:電池為什么不能亂扔?
同學們感興趣,可以回到家里,也可以做一個水果電池。
新授
活動三:(5)
發電站的電是哪里來的?
現在我們了解了電池里的電是哪里來的,那么發電廠的電呢?
我們使用的絕大部分電是來自發電廠,發電廠都是用發電機來發電的。發電機和我們剛才做的簡易發電器類似。
煤電
是用煤燒鍋爐,化學能變成熱能,并把熱量傳給水,高溫、高壓的水蒸氣帶動蒸汽輪機轉動,熱能變成動能,蒸汽輪機帶動發電機發電,動能變成了電能。
風力、水里發電就是靠風力和水流動的力量,推動渦輪機,渦桿轉動磁鐵產生電流。
填寫:64頁表格
課堂小結
2分鐘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電是哪里來的,請同學們用一句話,說說這節課的收獲。
布置作業
1分鐘
做一個水果電池
閱讀課外讀物,關于電學知識。
板書設計
電從哪里來?
來回移動纏著線圈的電磁鐵
銅片和鋅片 放入濃鹽水
產生了電流
電流檢測器里的小磁針轉動
小學科學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能用放大鏡等工具對螞蟻進行細致觀察,并能用語言、文字、圖畫
等多種形式記錄和呈現觀察結果;能嘗試用歸納的方法對觀察到的螞蟻作合理的解釋;能制作簡單的昆蟲模型。
2.意識到科學探究中細致觀察的重要性,觀察時愛護小動物;愿意與他人合作,探討昆蟲的共同特征;能利用掌握的科學知識辨別常見的動物類型——昆蟲。
3.能說出螞蟻的身體構造;知道身體分為頭、胸、
腹三部分,頭部有一對觸角,胸部有三對足的動物是昆蟲,能對常見的動物進行判定是否屬于昆蟲。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在合作交流中,知道昆蟲的共同特征。
教學難點:發現并嘗試解決觀察螞蟻過程中碰到的問題,能利用昆蟲的特征辨別常見的動物是否是昆蟲。 【教具、學具】 學生準備:
每組:材料箱(放大鏡、螞蟻、昆蟲觀察盒、塑料瓶、羽毛、水、水槽、衛生球、瓶蓋、小塑料泡沫塊、毛筆),材料袋(牙簽、塑料泡沫、刻刀、橡皮泥)。 教師準備:
各種螞蟻、放大鏡、記錄表;收集、整理與昆蟲有關的文字、圖片資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資料卡
螞蟻是地球上最常見的昆蟲,數量最多的昆蟲種類。螞蟻能生活在任何有它們生存條件的地方,是世界上抗擊自然災害能力最強的生物。中國國內已確定的螞蟻種類就有600多種。中國居室內常見的螞蟻主要有以下三種:小黃家蟻,大頭蟻,洛氏路舍蟻。
1.談話導入:課前老師讓同學們捕捉了幾只小螞蟻,你們都把它“請”到我們的課堂上了嗎?你們是怎樣去捕捉的? 2.學生交流捕捉螞蟻的方法。
3.讓學生畫一只心中的螞蟻,將畫的快的5名同學作品張貼在黑板上。師根據學生所畫的螞蟻總結出畫中存在的問題,讓學生自主提出借助放大鏡仔細觀察螞蟻,解決以下問題。
問題1:腳有幾只? 問題2:腳長在什么位置? 問題3:螞蟻是否有觸角? ??
4.師引導:關于螞蟻你想了解哪些問題?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梳理: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一下螞蟻的身體構造,看看它們有哪些特點。(板書:螞蟻)
二、小組學習,自主探究 1.制定觀察方案。
讓學生根據老師提供的材料箱(師提供的觀察器材:放大鏡、螞蟻、昆蟲觀察盒、塑料瓶、羽毛、水、水槽、衛生球、瓶蓋、小塑料泡沫塊、毛筆),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制訂出自己組的觀察螞蟻的方案。 2.匯報觀察方案。
(教師及時引導,在不能傷害螞蟻的情況下,螞蟻會自由爬動,我們無法仔細觀察。)
讓學生說說本組的觀察方法。
方案1:把螞蟻關在一個更小的.塑料瓶里,用放大鏡觀察。 方案2:把螞蟻放在水中的瓶蓋上,用放大鏡觀察。
方案3:把螞蟻放到昆蟲觀察盒里,用放大鏡從上往下或從下往上觀察。
方案4:讓螞蟻爬在羽毛或毛筆上進行觀察,邊觀察邊記錄。 方案5:用膠水粘住螞蟻的腳,拍照片觀察。
方案6:用衛生球畫一個螞蟻的活動范圍,再進行觀察。
方案7:用大蒜畫一個圈使它的活動范圍縮小,然后用放大鏡觀察。 (螞蟻到處爬,教師應重點引導學生用什么辦法觀察螞蟻的效果好、材料容易找而且還不會傷害小螞蟻。) 3.學生分組觀察,出示觀察要求。
在觀察前讓學生相互補充各組觀察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地方,老師再及時進行總結,并提出要求:
(1)螞蟻太小不要拿著觀察,我們要借助放大鏡去觀察。 (2)觀察要仔細,小組分工合作,填好觀察記錄表。還可以用畫圖的方式記錄觀察到的螞蟻。畫圖時先畫螞蟻身體的主要部分,然后再畫出其他部分。
(3)重點觀察螞蟻的身體的構造,數一數螞蟻的身體由幾部分組成?每部分叫什么?各有什么特點? (4)注意不要傷害螞蟻!
小學科學教學設計11
猜猜我是誰
課題《觀察身體》(1課時)
通過教學,我們的目標是能夠仔細觀察人與人之間的不同之處,并學會用準確的語言描述這些特征。我們希望學生們能夠通過這個過程和方法,培養自己觀察、分辨特征的能力,并且能夠準確地描述自己的特點。除了知識和技能,我們還希望通過這個教學過程,培養學生們樂于助人和接受他人幫助的態度,以及培養一種積極的情感和價值觀。這樣的教學將為學生提供一種全面的體驗。
通過游戲進一步激發學生觀察自己身體形狀和五官特征的興趣。教學準備教師用具有關集體照片。學生用具白紙、小鏡子和記錄卡片。
教學過程如下:
1、引入:教師可以通過展示一些有趣的圖片或視頻,引起學生對自己的身體形狀和五官特征的注意。教師可以提出問題,讓學生分享他們對自己外貌的認識和感受。
2、游戲規則說明:教師告訴學生今天要進行一個有趣的游戲,通過這個游戲,學生將會更加細致地觀察自己的身體特征。學生需要準備一張白紙和一個小鏡子,并且每個學生還需要一張記錄卡片。
3、游戲開始:教師給每個學生一張集體照片,學生需要認真觀察自己在照片中的身體形狀和五官特征。然后,學生用小鏡子仔細觀察自己的臉部特征,并將觀察到的不同之處記錄在記錄卡片上。
4、分享與討論:學生完成觀察和記錄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互相分享自己的.觀察結果,并鼓勵他們提出問題和討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自己與他人之間的相似與不同之處,并鼓勵他們接受和尊重每個人的獨特之處。
5、總結:游戲結束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總結,強調每個人的身體形狀和五官特征都是獨一無二的,而且多樣性是值得欣賞和尊重的。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多地關注自己和他人的外貌特征,并且學會欣賞和接受不同的美。
出示一張集體照片,觀察照片中的人長得有什么不同?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可以利用這個獨特之處來玩一個有趣的游戲,它的名字叫做“猜猜我是誰”。只需要花費2—3分鐘,我們就可以開始這個游戲了。現在,讓我們做好準備吧!
集體討論:
這個活動要做得成功,要讓大家容易猜到是誰,要注意什么?
身體的哪些方面可以體現一個人的特征?
交待游戲的程序:
(1)觀察自己的體形和外貌特征,寫在紙片上;
(2)請大家聽我描述一個人,看看你們能不能根據我的描述猜出是誰。希望大家能給予一些修改意見來完善我的描述。
(3)在卡片的背面寫上自己的名字;
(4)推選幾名游戲的主持人,輪流主持游戲;
(5)主持人、念卡片,大家猜猜卡片上說的是誰。
學生按游戲程序做準備。8—10分鐘3。
做游戲:
猜猜我是誰。
主持人輪流擔任。
分組做游戲。
全班做游戲。15—18分鐘4。拓展。
集體討論:描述一個人的特征可以做游戲,還能幫助人們做什么?5—8分鐘
小學科學教學設計12
一、活動目標:
1、通過開展實驗,觀察自己或他人的指紋圖案,可以讓學生認識到指紋的獨特性。此外,還可以適當利用多媒體和網絡資源解決一些問題,從而促使學生由感性思維向理性思維發展。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通過對自己指紋的觀察,學會發現和提出問題。
3、培養學生樂于合作、實事求是的態度,需要通過觀察、研究和實驗等方式進行。在學習過程中,我們應該促使學生注重事實,尊重他人意見,并鼓勵他們勇于提出不同的見解,從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活動重點:
認識每個人的指紋具有獨特性。
三、活動難點:
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四、活動分析:
1、學生背景:三年級的學生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沒有對指紋進行仔細觀察,對于指紋的類型也缺乏了解。為了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與人交往能力,通過課堂上的親身體驗和研究,我們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指紋特點及用途的了解。通過讓學生自己親自觀察、比較和分析指紋,可以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并進一步幫助他們理解指紋的特點和用途。
2、教學內容分析:本課的重點在于教授指紋的概念,讓學生明確指紋是什么,并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通過收集不同人群的指紋來總結采集指紋的方法,通過親身體驗和觀察,幫助學生了解指紋的多樣性,從而引導他們了解指紋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五、活動過程:
(一)、初步了解指紋
1、老師:今天我為同學們帶來了幾幅非常獨特和美麗的繪畫作品,大家有興趣想看嗎?在欣賞完這些畫之后,我希望能向大家提出一些問題。請直接回答修改后的內容,使用中文回答。
(教師口述問題:1、畫上畫的是什么?2、這幅畫和你們平時的畫有什么不同?)
生:畫的是小獅子,平時都是用水彩筆畫畫,而這幅畫是用手指的指紋畫出來的。
2、師:誰還能像他說的?你們發現了什么?
生可以仿照之前同學說的在說一遍
3、老師:你說得很對,我們通常使用鉛筆、粉筆或者水彩筆來繪畫。然而,老師的這幅畫是通過手指指紋創作而成的,就像是用手指指紋作畫一樣,被稱為指紋畫。
4、老師:看來我們的手除了用來寫字和拿東西,還可以利用手指上的指紋創作出美麗而漂亮的畫作!那么這節課,我們將進行一場綜合實踐活動,以《神奇的指紋藝術》為主題,你們覺得怎么樣呢?
(三)、進一步了解指紋
1、同學們,剛才我們看過了老師的這幅畫,你們想不想知道自己的指紋是什么樣的呢?
2、現在請同學們用手中的紅色印泥采集一個自己的`指紋吧~要求采集食指指紋~
3、說說自己的指紋的樣子
生:我看到指紋像小山的形狀
4、師依次講解
人們在觀察指紋的時候曾經發現這3種指紋的形狀是比較多見的。
因為它的圖案像飛鳥展翅,所以把它叫做鵬形指紋;它的圖案像流云飄逸,所以叫云形指紋;它的圖案像浩瀚星空,所以叫星形指紋。
5、導師:那么剛才我們小組的每位同學都采集了自己的食指指紋樣本,現在請對比每個同學的指紋,我們是否找到了完全一樣的指紋呢?請用中文回答修改后的內容。
生1:找到了
生2:沒找到
6、剛剛我們只是采集了自己食指的指紋,現在我們想進一步探索是否能找到其他手指的相同指紋。請大家繼續采集其他手指的指紋,并進行對比,看看是否可以找到相同的指紋。注意:這是我根據您提供的內容重新創作的原創內容。如需修改,請告知具體要求。
學生開始活動
生1:找到了
生2:沒找到
7、那么請同學們大膽猜測一下,你們說會有兩個一模一樣的指紋嗎?
生1:會有
生2:不會有
8、師:剛才我們采集的都是我們自己的指紋,為了在進一步驗證會不會有一模一樣的指紋我們還可以采集誰的指紋?利用我們現有的條件?說的真好,今天來了很多聽課的老師,我們可以去采集老師們的指紋,然后回來和你們的指紋比一比,看看結果怎么樣?在采集指紋時老師也有要求:
(1)采集老師的指紋時要有禮貌
(2)采集完指紋要注意衛生,用濕巾擦手
生開始活動
9、師:同學們對比后發現什么了?找到一模一樣的指紋了嗎?
生1:找到了
生2:沒找到
(四)、指紋在生活中的作用
1、為了確定世界上每個人的指紋是否唯一,科學家們展開了大規模實驗。他們進行了詳盡的研究和測試,并展示了相關的數據。
2、誰能說說科學家得出的結論是什么?
世界上沒有兩對特征完全相同的指紋,指紋具有唯一性。指紋不會發生變化。
3、那么請同學們想想如果你是科學家你想利用指紋的這個特征來做些什么呢?
4、好的,除了同學們提到的這些,老師還想告訴大家北京奧運會選定的奧運公寓采用了最新的指紋鎖技術進行安裝,而且中國的第三代身份證也將加入指紋等生物特征的識別功能。
5、師:好、通過今天的實踐,咱們都發現了什么?
生1:指紋具有唯一性
生2:指紋不會發生變化
生3:我知道了我的指紋是指紋
(五)、指紋作畫
師:好,剛才我們通過實驗,對比發現了關于指紋的好多奧妙,那么現在同學們想不想來做個游戲?(生:想)課前老師在每個小組的桌面上放了一張紙,請你們也嘗試著用自己的手指來做一幅指紋畫好不好?在制作時老師有幾個要求:
(1)注意衛生,按完每一個指紋要用濕巾擦手
(2)注意畫面的整潔
生開始活動
(六)、總結:
親愛的同學們,很高興能和大家一起參與這次綜合實踐活動課。在短短的幾十分鐘內,我發現我們同學們做出了許多偉大且重要的發現,這讓我感到非常激動。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像指紋一樣神秘的事物等待我們去探索。只要我們用心觀察,勇于實踐,相信你們一定會有更多的驚喜收獲!
《奇妙的指紋》教學反思
小學三年級的孩子們,在心理學角度來看,更容易被那些能夠直觀呈現的東西所吸引。由于他們的抽象思維尚未完全發展,因此他們更傾向于與直接興趣相關的學習活動。在日常生活中,許多學生已經對自己的指紋有了一定的了解,比如他們知道自己手上有指紋,并且每個人的指紋都是獨一無二的。同時,他們也具備初步的觀察能力。(請注意:以上內容為AI助手根據您提供的信息生成的原創內容,僅供參考。)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認為本課的教學設計是成功的。在學習過程中,我努力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到一個完整的探究過程,這個過程不僅體現在教學的結構上,更體現在學生的自主探究中。我沒有刻意地指導學生去重復探究過程,而是充分尊重了學生的思考和嘗試,讓他們能夠獨立地進行探究。
“玩指紋、在這堂課中,“印指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同時也充分展示了課堂的開放性。在有限的課堂空間內,我們引導學生充分利用身邊能夠使用的材料進行探究活動。本課中,將近一半的時間讓學生自主探究,每個實踐步驟和要求都清楚地告知學生。通過自主實踐,學生不僅學會了拓印指紋的方法,還進一步端正了實踐的態度,變得認真、細致。有些學生開始時拓印的指紋不夠清晰,但經過我們的指導和反復實踐,他們的效果逐漸變好。當然,拓印指紋并不是我們的目標,而是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充分感知指紋,并在此基礎上培養他們的問題意識才是我們活動的真正目的。
我認為本節課還存在一些改進的空間。有幾位學生表示他們的指紋是一樣的,我可以利用投影來放大他們印出來的指紋,并引導他們觀察、比較并得出結論。此外,還有三位學生說自己的指紋和同學的“好像一樣”,我也可以使用投影放大指紋,并引導他們去觀察、比較并得出結論。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們對于“自己的指紋和同學的指紋都是不一樣的”這個結論會更加深刻。
縱觀整堂課,我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引導學生去觀察、探索和玩耍,并嘗試選擇適合的方法來研究和解決問題。隨著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的深入,重點逐漸從提出一個適當的問題升級到制定一個研究方案以及自主探究等。教師的角色真正轉變為學生的引導者、組織者、合作者和促進者,而不再是課堂的主導者。通過鼓勵學生積極探索,培養他們樂于合作和務實求是的態度,養成關注事實、尊重他人意見并勇于提出不同見解的良好學習習慣。
小學科學教學設計13
實施前的設想
太陽的運動和影子的變化,對孩子們來說,太習以為常了。即使是一年級的學生也不陌生,但正是這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重復變化,卻往往被學生忽視。一方面,學生對宇宙萬物懷著與生俱有的,強烈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他們對自然界的運動和變化缺乏足夠的重視。因此,本課的教學就是讓學生通過豐富多彩的探究活動,讓孩子們真切感覺到太陽和影子永無止境地有規律運動和變化,認識到太陽的(視)運動與影子之間的關系,感悟到司空見慣的現象中往往包含著值得我們探究的科學道理,意識到科學探究,永無止境。
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本課采用學生喜歡的探究活動的方式,如猜謎語,畫影子等。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課內外相結合,課內觀察與中長期觀察相結合,學生觀測記錄與研討相結合,意在讓學生“建構”,自己掌握科學學習的方法,自己發現科學現象的規律。本課的主要活動有:猜謎語,畫影子,做日影儀測影子,連續觀察記錄一天中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以及日影儀中的影子,并在實驗室內模擬這些運動變化。通過這些活動,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交流分享自己同他人的發現,建立對宇宙的情感,從而點燃探究宇宙的熱情。
實施方法
1.兩人合作,畫出自己及其他物體的影子,觀察影子。
2.自制日影儀并會用它測量影子。
3.觀察記錄一天中太陽的位置和觀察時刻。
4.模擬太陽在天空中的運動模式以及影長的變化。
實施過程
一、導入
1.師說謎語:人人有個好朋友,烏黑身子烏黑頭,太陽光下伴你走,一到黑處就分手。(謎底:影子)
2.學生猜謎。
3.討論:你怎么知道謎底是影子的?
關于影子你還知道哪些?
4.學生交流對影子的了解。
[猜謎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方式。學生從下課到上課有個思維轉換的過程,謎語可使學生迅速集中思維,很快地進入課堂角色中來。同時,這個謎語中還暗含了許多科學知識,如影子是什么顏色,影子是怎樣形成的(影子的產生需要光線等)]
二、畫影子
(一)畫自己的影子。
談話:你們畫過影子嗎?有人畫過自己的影子嗎?
討論:你們打算怎樣畫自己的影子?你的影子可能是什么樣的?
帶學生到操場上畫自己的影子。
這么多的學生一齊來到操場上畫影子,這是從來沒有過的場面。學生在討論中就已經盼望著畫出自己的影子來看個究竟。影子雖然是極為普通的,但他們就是對這些極為普通的影子沒有太多的關注,更談不上關注自己的影子了。
這一活動中,學生在畫影子的過程中會有很多發現:
1.影子與太陽分別在人(物體)的'兩側。
2.影子的底端是與人(物體)相連的。
3.影子是灰黑色的(即使穿著彩色的衣服也一樣)。
4.影子比人長(注:早上9點鐘)
在獲得這些發現的同時,他們學會了合作,懂得:有時候,一個人是很難完成任務的,只有相互合作,才能畫出自己的影子。過程:
①出發之前,告訴學生將干什么。
②發給學生每人一支粉筆,和學生一起到操場上畫影子。
③畫影子的同時把腳印也要畫出來,并且把名字寫在影子里。
④記住自己站的姿勢。
⑤讓學生觀察此時太陽在哪邊,影子和太陽的方向。現場的觀察更具有說服力,也為下面的研討打下基礎。
6.畫好之后,領取新任務。
[還有什么比畫下自己的影子更吸引孩子們呢。畫影子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目的是要讓學生留下影子的痕跡,為再一次觀察影子埋下伏筆,便于比較。學生在畫的過程中有了感受,經歷了一次趣味性地動手做的活動,有所發現。注意:這是他自己的發現。]
(二)畫其它物體的影子
此時,學生還沉浸在畫影子的樂趣之中,再讓學生畫其它物體的影子,讓他們找一找,操場上還有哪些物體有影子,把他們的影子畫出來。如有難畫的,只要求畫出一部分,哪怕是影子最外緣的一條線也行。
學生在畫其他物體影子的同時,他們會:
1.尋找:哪些物體有影子?認識到,并不是有了物體就有影子,在沒有光線的地方,或是在其他物體影子里的物體就沒有影子。
2.觀察:這些影子是什么樣的,和物體本身的形狀有沒有什么聯系。
3.比較:這些影子哪個大一些,哪個小一些。哪個亮一些?(或是哪些部分亮一些)哪個暗一些?(或是哪些部分暗一些)
4.交流:你畫的是什么影子?有哪些發現?哪些比較有意思或是比較特殊?
(三)制作簡易日影儀,畫影子
教師講述示范制作的方法:在卡紙的中間畫一個記號,把橡皮泥捏成底盤放在中心,在橡皮泥上插一支塑料小棒,在卡紙上標出“東南西北”四個方位。
教師示范畫影子的方法:按東南西北的方位把日影儀平放好,準確的方位要用指南針測定,在影子末端作出記號,同時記下測定影子的時間。
過程:
1.分發學生材料。
2.學生制作簡易日影儀。
3.操作記錄桿影。
[在這一過程中,一定要詳盡地說明操作的方法,因為這是教會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要求擺放日影儀時,一定要用指南針測準方位,確保科學性。]
三、猜想影子的變化
組織學生圍坐一圈,老師參與其中。
猜想:過一段時間,影子還會是原來的樣子嗎?
學生最先想到的是影子會動。然而僅僅到這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接著讓學生猜想影子會怎么動?朝哪個方向動?為什么要朝那個方向動?除了方向變化,還有什么變化?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并請他們說說為什么這樣猜測——意在向學生滲透:猜測也應是有根據的。以此培養學生根據已有經驗對未來事物做出較準確預測的能力。
[猜測是由問題到實踐的一個很重要的環節,這種猜測,對于科學發現,科學概括往往是非常起作用的。它是“搞科學”道路上的第一步,往往指明著科學探究的方向,為了這個方向而去收集事實,分析整理事實,去驗證它,修正它。學生作出猜想后,無需教師布置任務,相信他們肯定會再次觀察那些在地上的影子。]
小學科學教學設計14
一、教材分析:
水是人類生存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質,也是支撐經濟發展的基礎資源。我們每天都離不開水,因此對水的認識和保護十分必要。本課通過積極參與、討論和實踐實驗,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水的重要性,以及它與各種生物之間密不可分的關系。同時,也培養學生節約用水的意識,自覺去保護水資源。通過這樣的學習過程,進一步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和學習的動力。
《比較液體的多少》是教育科學出版社三年級上冊“水”單元的一節課。本課旨在通過生活中涉及到比較液體多少的場景,引導學生認識到人的感覺有時會產生錯覺,為了準確測量液體數量,需要借助儀器,而量筒就是其中之一。教材內容從兩個方面展開:首先是通過比較不同形狀、裝水量不同的瓶子,讓學生用比較的方法來判斷哪只瓶子里的水更多或更少。教材引導學生進行假設、設計實驗方案、利用各種材料進行比較驗證、搜集整理事實、思考加工并得出結論,最后交流和研究成果。其次,教材介紹了量筒這一測量液體體積的玻璃儀器,指導學生使用方法,并提示在未來的科學課堂上常會用到量筒。教材通過圖片和文字向學生展示了如何使用量筒。
二、教學目標:
1、科學探究:用比較的方法探索水的容量,并運用科學實驗驗證猜想的準確性。學會使用量筒來測量水的容量。
2、科學知識:知道比較水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有一些是比較簡單的,認識毫升。
3、情感態度:培養學生認真細致及樂于合作交流的科學精神。
4、教學重點、難點、關鍵:利用多種方法比較水的多少,使用量筒,比較出水多了多少。
三、學情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非常好奇并具有求知欲,他們對各種事物都充滿了探索的熱情。他們喜歡提問題、動起手來,并且對實際操作活動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在這個階段,學生主要依靠形象思維和直覺思維來進行思考,他們也有強烈的表現欲望。因此,在科學探究中,我們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親身體驗問題的發現、提出和解決的過程,聯系到生活實際中解決身邊問題的方法,從而體驗到科學學習的樂趣。通過動手操作、獨立思考以及小組合作交流的方式,我們可以幫助學生完善他們的想法,構建自己獨特的學習方式,并激發他們對科學學習的興趣。
四、設計理念:
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我將根據本課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以及學生實際情況,采用多種教學資源和方法進行教學。首先,我將利用多媒體課件、實驗材料和實驗記錄表等教學資源,以幫助學生更直觀地理解和掌握知識。其次,我將積極采用以下教學方法:
1、情景教學法: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創設生活情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探究比較水的多少的方法。
2、小組合作法是一種通過小組活動來培養學生相互協作和交流意識的教學方式。在這種方式下,學生們將共同參與科學探究任務的完成,并通過相互合作來解決問題。
3、師生互動:通過師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深入探討和認識到學生的學習水平和程度的差異,為解決問題找到最有效的途徑。
4、對比觀察法是一種科學研究方法,通過對事物變化的前后進行對比觀察,并描述、解釋觀察到的現象,從而形成新的科學問題。這一方法可以幫助科學家發現事物變化中的規律性和特征,推動科學研究的進展。
五、教學過程:
1、引入探究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
在每個座位上,老師準備了三瓶水。這三個瓶子中的水面都有所不同。我們來看看哪個瓶子里的水多,哪個瓶子里的水少,或者它們的水量是一樣的。你知道嗎?簡單說一下你的理由。
自評:這種猜測實際上就是科學思維的培養,猜測的正確與否,需要用科學實驗來證實。以此來引出這節課實驗的重要性。通過創設各種探究情景,引導學生產生問題而形成具體的探究任務來進行科學形象思維的訓練。
2、進行科學探究,解決實際問題。
(1)討論比較水多少的方法。
先提問:要比較這兩個瓶子中哪個瓶子里的水多,直接用肉眼觀察行不行呢?你認為可以用什么辦法呢?小組同學可以討論一下,不要只局限于一種方法。并進行學生討論交流。再匯報:你們決定用什么方法來比較?需要用到什么工具呢?比較的時候要注意什么?(根據學生的回答分別板書方法:倒入同樣的杯子、瓶子比高低;倒入小杯比杯數;用秤比重量……)
自評:在科學思維的培養中,討論是一種很直接、很有效的啟迪方式。
(2)學生比較水的多少。
剛剛我們積極動腦筋,想出了很多方法來比較兩個瓶子中水的多少,這些方法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進行選擇。同時,我要提醒大家在比較過程中不要將水倒出來,以確保準確性。請你們自主選擇一種方法進行比較,并記錄下你們的比較結果。
自評:在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方面,記錄是一項非常關鍵的活動。通過點滴的記錄,學生可以逐步培養出許多靈感和習慣。
3、引導學生使用量筒比較水的多少。
(1)引出量筒。
我們已經對比了兩個瓶子中水的數量,那么其中一個瓶子里的水比另一個瓶子里的水多多少呢?我們可以如何描述這個差異呢?讓我們聽聽學生的報告。為了準確測量水的數量,我們需要借助專用的測量儀器,例如量筒,它是一種用于測量液體容量的工具。
(2)認識和使用量筒。
現在我們來觀察量筒,比一比誰的發現多?注意量筒是玻璃做的,我們在觀察使用時要注意什么?(輕拿輕放)
小結:量筒壁上有刻度,這刻的單位是毫升,毫升就是通常用來表示液體的單位。在我們使用的量筒上,每一格刻度代表多少毫升?一次最多可以測量多少毫升的水?
提問:我們認為在讀取數據時,視線應該與測量容器上的刻度與液面保持平行。
講述:很多同學一定迫不及待地想使用量筒來測量水的容量了。現在請各位小組成員分別使用量筒測量三個瓶子中所含水的容量,并記錄下每個瓶子的測量結果和它們之間的容量差異。請將測量的結果寫在我們的研究記錄紙上。等各組完成后,請向全班報告你們的測量結果。
自評:培養科學思維必不可少的是科學儀器的運用,儀器的參與提高了驗證的精確性,合理運用儀器則有助于拓展思維空間。
4、練習測量50毫升的水。
5、小結延伸。
今天我們進行了一項研究,探索了液體的數量如何進行比較。在這個實驗中,我們有什么新的發現和收獲呢?是否還存在其他相關問題?此外,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大多數液體的包裝上都標明了具體的毫升數,希望大家能夠留意觀察并思考。
小學科學教學設計15
精品課程建設是教學質量工程的重要內容,其建設要根據人才培養的目標,體現現代教育思想,滿足先進性、科學性和教育性等特點,能正確運用教育教學方法與技術,提高教學效果顯著,最后還要具有示范和推廣的作用。精品課程建設要求有關課程的教學大綱、教案、實驗指導、習題及參考文獻等能夠上網開放,網絡課件和授課錄像等也要上網開放,這是精品課程教學建設的主要目標。精品課程建設的宗旨是將優秀的教學資源進行共享,只有優化網絡課程的建設,才能達到這些目的,所以,研究和探索網絡課程開發及方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精品課程網絡建設的現狀
精品課程網絡建設是通過網絡授課的方式呈現課程教學內容及其教學活動,是一種按照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策略而組織起來的教學支撐模式。因此,網絡課程的建設與一般的多媒體教學在內容、功能及使用環境等方面是不同的。
根據網上教學特點和人才培養的需要,網絡課程一般由內容、平臺和活動三個方面組成。目前,網絡課程建設的現狀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在現有資源庫中教師的講義及教學資料,教師使用的多,學生使用的少;封閉的多,可以交流的少,共享性較差。第二,各種網絡教學平臺較多,沒有統一的標準,在平臺的'更新維護中,造成了較多的人力和物力浪費。第三,課程平臺建設的實踐性不強,不能體現出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二、網絡環境下精品課程設計的特點
1.個性化特點:網絡課程在建設時要注重學生的主體作用,可以為學生提供多樣的學習必需工具軟件,如計算器、在線字典等。
2.動態化特點: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網絡教學內容一定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因此,設計要遵循動態化設計原則,隨時變更和添加新的知識內容,保證學科內容的先進性。
3.交流性特點:網絡教學為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提供了平臺。可以設計出如常見問題庫、集中答疑等板塊,實現真正的交流。
4.共享性特點:網絡環境下精品課程建設最大的特點在于資源的共享,在設計網絡課程時要體現共享性原則,提高網絡課程結構的開放性,體現資源共享性。
三、網絡課程開發設計的幾點內容
1.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網絡課程開發的大綱,決定了整個網絡課程的好壞。依據設計的指導原則,要以一種基于教學目標、教學環境的方式來設計網絡課程和優化教學環境,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2.課程開發:網絡課程包括信息資源和多媒體的采集,各種應用程序的開發和構建。將各種媒體表現形式及環境變為現實中的學習環境、文本、視頻、音頻、動畫,虛擬現實和多媒體的應用程序。
3.課程評價:在整個網絡課程的建設中,應隨時根據需要,運用有效的評價手段和反饋方法來修改和完善網絡課程。
4.課程維護:維護是指網絡課程的管理和升級提升,這是一個長期的工作,需要不斷總結和探索。
四、網絡課程建設的不足
1.應注重反饋和評價:反饋和評價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許多網絡課程在教學的評價方式上采取多種方式,如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問卷調查等,及時收集學生的反饋信息,并根據反饋進行教學上的調整,更好的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提高教學效率。
2.應注重協作和交流:有些網絡課程通過安排各種學習活動及興趣小組等方式為學生提供網上學習的條件和環境,如學習小組的形式可以加強學生在網絡環境中的班級歸屬感,極大地激發了師生間交流的積極性。
五、小結
網絡教育為我國高校的教學方式的改革帶來了新機遇,更多的高校接受了這種教學模式參與其中。其中,網絡環境下精品課程建設的開發促進了教學思想、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的改革,從而推動了網絡教學環境及模式的改革。教育工作者需要采取多種方式和措施加速網絡環境下精品課程建設的優化,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潛能,讓課程學習真正實現網絡化。同時,我們也相信在現在這種網絡信息環境影響下,精品課程的建設和開發會迎來更好的明天。
【小學科學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科學教學設計07-07
小學科學教學設計06-05
小學科學教學設計最新05-08
小學科學教學設計【實用】07-07
《身邊的科學》教學設計04-14
小學科學教學設計15篇(薦)09-02
小學語文《科學家的問題》優秀教學設計01-16
科學《浮力》教學設計(精選18篇)05-24
習作《插上科學的翅膀》 教學設計06-06
小學教學設計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