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一年級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年級教學設計1
一、教材簡析:
《樹葉》是一首兒童詩,全詩共5句。小詩從“樹枝拿它當扇子”“小蟲拿它當被子”“魚兒拿它當花傘”“小鳥拿當風箏”……從而形象地寫出了樹枝、小蟲、魚兒、小鳥……都非常喜歡樹葉,樹葉給它們帶來了溫暖和歡樂,同時也反映了樹葉與大家親密、協和的關系。最后一句,樹葉說:“大家都喜歡我,我真高興。”這是樹葉發自內心的感慨,由于大家都喜歡樹葉,因而它感到非常的愉快和興奮。本詩多處運用擬人的寫法,淺顯易懂,瑯瑯上口,進而抒發作者對大自然喜愛之情。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8個生字。
2、能力目標:
①自主積累詞語。
②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想象能力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讀生字,朗讀、背誦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難點:感情朗讀課文,理解詩的主題思想。
四、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詞語卡片。
五、教學過程:
課前游戲:
1、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小動物嗎?(喜歡)
2、說說你喜歡什么小動物?(讓學生自由說)
3、你能模仿它的動作、聲音嗎?(生演)
4、想玩嗎?(想)咱們一起來玩玩吧!(生表演)
(一)導入新課。
師:可愛的小動物們,準備上課吧!
1、孩子們,看看這幅美麗的圖,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2、這些漂亮的樹葉,都是小動物們的好朋友,它們常常在一起做游戲,想知道它們是怎樣做游戲的,讀讀《樹葉》這首童話詩,你會明白的。
3、板書課題,讓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合作識字。
1、請同學們用自身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遇到不認識的字就請借助拼音多讀幾遍。一邊讀一邊圈出生字和劃出詞語。
2、小組合作學習,每人做小老師教大家認讀,協助同伴解決學習上的困難。
師:想不想檢驗一下自己是不是和生字寶寶交上朋友了?你們看生字寶寶也急著出來與大家見面呢?
3、檢查識字情況(課件、開火車等多種形式認讀)。
4、大家認識了那么多的字嬰幼兒,誰認識“詞語花籃”里的詞嬰幼兒?(指名認讀)
5、除此之外,你還喜歡哪些詞語?(讓學生自由回答,自主積累。)
6、游戲鞏固——摘樹葉。字嬰幼兒和詞嬰幼兒都躲到葉片下面去了,誰能摘下自身喜歡的樹葉并把葉片下面字或詞讀出來,樹葉就歸誰。
7、書寫指導長興蟲當寫字步驟:
(1)看,看生字在田字格占什么位置,(2)書,書寫練習,(3)評,學生練習進行互評。
(三)再讀課文。
1、師:多美的樹葉,人見人愛。樹枝、小蟲、魚兒、小鳥都跟樹葉玩了什么游戲呢?請小朋友先讀讀課文,邊讀邊考慮下面幾個問題:
1)文中的“它”、“大家”、“我”各指的是誰?
(2)大家把樹葉當作什么?
(3)“我”為什么真高興?
(出示問題課件)
2、小組討論:按老師提出的問題,把想法告訴小組里的同學,看看誰的.想法好
3、檢查自學情況。
4、小結:同學們,你們剛才讀得很認真,討論得很激烈,回答的問題很好。
樹葉多美啊帶給小動物們快樂的生活。我們應該怎么做呢?(各抒己見)大家說我們從小就知道熱愛大自然,維護大自然,那以后大自然就會越來越美。
《樹葉》教學反思
一,游戲學習,激起學生學習興趣
低年級孩子對游戲非常感興趣,用游戲開始,使他們保持高漲的情緒。在“摘樹葉”的游戲中,激發學習興趣,有效地培養了學生合作意識,積極參與、認真觀察的精神。
二、以學定教,注重評價。
找準學習的起點,以學定教,是體現學生主體的前提。新課堂呼喚放開學生的手和腦,讓他們充分展示自我,學生自己已經會學的,老師不要包辦代替。例如:學生學生字,尊重學生已有的學習積累,對于一些學生自己能通過一些輔助,自己就能解決的生字,老師可以大膽放手讓學生自己學,老師通過一些手段檢驗即可。
2、注重評價。
①師的評價,往往老師正確,客觀的評價對學生的學習欲望,激活教學氣氛,激發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
②生與生的評價,往往低年級的孩子注意力容易轉移,這就更需培養孩子注意傾聽,并能對同伴的觀點做出及時的評價。例如:在讀課文時讓學生同桌的孩子互相讀、說,并能評一評同學哪里讀得好,哪里讀得還不夠。這樣學生就要在聽的基礎上評價,讓學生主動參與在學習的每一個環節中來。
三、創設情境,拓展延伸。
1、創設情境。要讓學生在課堂上自主學習,深入探究,首先要求老師早備課時認真思考如何設計教學的每一個環節,思考怎樣
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從導入課文到過度語的設計、多媒體的運用、說話情境的設計等都要能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也為課文的學習作了鋪墊。
2、拓展延伸。以文本為輻射點,豐富教材內容。例如:在教學時,師抓住“大家”一詞提問:“大家指的是誰?”學生說:“指的是樹枝、小蟲、小魚、小鳥它們。”師追問:“就指它們嗎?”學生說:“還有小螞蟻、燕子它們等。”“你是從哪知道的?”“從這省略號知道的。”緊接著老師讓學生四人小組討論大家還有誰?
一年級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通過讓學生經歷統計的過程,學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數據;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2.通過體驗統計的全過程,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3.通過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幫助學生初步形成從統計的角度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培養統計觀念。
教學重點:
1.初步體驗統計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整理數據。
2.初步認識條形統計圖和統計表,并能進行簡單的分析。
教學難點:
初步學會用統計的方法來解決問題,培養學生的統計觀念。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感受統計的必要
1.昨天我們聊到了一件事,就是六一那天我們去哪舉行入隊儀式,都可以選擇去哪來的?(課件出示)
2.你昨天選擇的是哪?還記得嗎?
3.可是,我們班只能去一個地方,你想讓我選擇哪?她讓我去海洋館?你們同意嗎?你想讓選擇哪?聽她的,行嗎?
4.想去哪的人都有,到底選擇去哪呢?(板書內容)
你有什么好辦法?
舉手,什么意思?(2)投票,什么意思?
5.你們的辦法雖然不一樣,但是我聽明白一件事,就是看看喜歡去哪的人多,(板書內容)就去哪?
6.那要想知道去哪的人多,我們就要先看看每個地方有多少人喜歡去?
二、體驗統計過程
(一)整理數據
1.老師昨天把同學們選擇的地方都打在了表格里。(出示表格)
你能一眼看出每個地方的有多少人喜歡嗎?
2.那怎么辦呢?
(1)數一數:怎么數?分類數一數,這個辦法我們倒是用過,可以試試!
還有其它辦法嗎?
(2)分四類:什么意思,說明白點?誰再說說!
我來重復一遍,看看是你說的意思嗎?
(3)這個辦法,我們還真是很少用,今天我們就來體驗一下?
1.請你們拿出1號題卡。我讀一個,你們就在相應的位置,用自己喜歡的符號記錄一個。
師生共同經歷分類整理的過程。
2.匯報數據:
(1)快數一數,每個地方有多少人喜歡去?
(2)誰來匯報?有跟她數據不一樣的嗎?
監控:A數據正確。
B數據不正確
總數不對,你有什么好辦法,能夠快速判斷出誰錯了?(算總數)
他的總數和咱們班人數沒對上,她一定錯了。
他的是不是就一定對了呢?咱們班有這么多人呢,借助別人的結果檢驗自己的,這個辦法不錯。
總數都對:你有什么辦法,能夠判斷出誰錯了?咱們班有這么多人呢,大家互相借鑒一下,借助別人的,反思自己的,會學習。我們看看電腦給我們的正確答案是什么?(電腦出示答案)
1.剛才同學們通過分類記錄數據,知道了每個地方有多少人喜歡去?你們這么快就完成了任務,我特想知道你們剛才都是用什么來記錄的`?
(1)你用什么記錄的?為什么選擇畫對鉤?
(2)你為什么選擇畫正字?
小結:我們在學習百以內數的認識時,學習了5個5個的數,它把這個知識用到了今天的學習中,真有想法。
畫正字記錄的方法數起來確實比較方便,今后,你們也可以試著用用這種方法。
(二)描述數據
1.剛才我們一起合作,找到了這樣一組數據。
(1)其實為了區分地點和數據我們一般可以畫上線(課件演示:把邊線畫出來)可以加上邊線。
區分每個地方,還要豎著畫出線。
這一列代表什么?這一列呢?這樣就是一個統計表了。
(2)看著這個統計表,你都能讀懂什么?
(3)從這個統計表中,你能看出喜歡去哪的人最多嗎?(手勢)
喜歡去哪的人最多呀?我們應該選擇去哪?
好,我們班就選擇去游樂場了。
2.但是有個問題我們必須要考慮:如果六一那天游樂場設備檢修,我們選擇去哪也比較合理?說說你的想法?
喜歡去游樂場的人最多是我們的首先選擇去游樂場,萬一出現問題,我們還可以選擇人數第二多的,去海洋館。
3.研究統計圖
統計里還有一種表達數據的方式,能讓我們一眼看出誰最多,誰第二多,想看看嗎?
(1)直接出示條形統計圖,你能一眼看出誰最多,誰第二多嗎?怎么看出來的?
(2)看這個圖,你還能讀懂什么?(頻數范圍、表示的人數、橫向表示的地點)
(3)每個地方有多少人喜歡去,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4)(添加輔助虛線)看來左邊的數還真有用,它能一下子讓我們看出每個地方有多少人喜歡去。
這么方便的表達數據的方式,叫統計圖。
(三)分析數據
1.讀懂數據:體會統計圖表各自的優越性。
這些數據我們既可以用統計表表示出來,也可以用統計圖表示出來,下面我們就看統計圖和統計表,來回答幾個問題,看誰反應快。
(1)喜歡去哪的人最少?你看的哪?怎么一下子就說出來了?喜歡去哪的人第二少?看的哪?
嗯,統計圖挺好的!
(2)喜歡去天安門和喜歡動物園的一共有多少人?這回你看哪算的?怎么又看統計表了?
統計表也挺好的。
(3)他倆到底誰好呢?
小結:看來統計圖和統計表各有各的好處,要解決的問題不同,選擇合適的表達方式很重要。
總結:結合選擇去哪舉行入隊儀式這件事,我們收集整理了數據,用統計圖和統計表表達了數據,而且通過分析數據決定選擇去游樂場,這個過程就是在進行統計。(板書課題:統計)
(四)鞏固練習
1.我們班的問題處理完了,咱們看看一班同學的情況。(展示統計表)
為了讓一班的張老師也能一眼看出他們班的情況,幫他們把這些數據在統計圖里表達出來,會嗎?(拿出2號題卡,自己根據這些數據涂色。)
2.反饋學生的統計圖,提出意見。
(1)出示正確的。這個同學涂的對嗎?
(2)出示錯誤的:先出示數據不對的:有問題嗎?你想提醒我們點什么?
再出示沒對齊的:有問題嗎?你又想提醒大家點什么?(如果有改正的,直接出示,提醒:雖然他錯了,但我仍然想表揚它,因為它非常有反思能力,發現問題及時改正。)
出示不太好看的,他也對齊了,數據也對了,你想對她提點建議嗎?
(3)怎么畫才能又對、又快、又好呢?
小結:對齊、對準數據和地點,做出標記鉤邊線。再涂色,就能涂得對、快、好。(邊說、邊展示涂色方法)
3.來,現在我們給一班老師點建議,他們班應該選擇去哪?
小結:通過統計,我們班和一班都確定了要去的地方,你們可以把這種方法和其它班交流交流,讓他們也盡快確定要去的地方。
三、拓展延伸
1.選擇去哪入隊,我們用到了統計的方法,想想:我們還可以統計什么,為什么統計這個?
(1)統計班里同學們的視力(2)喜歡吃什么蔬菜(3)每天下午都誰參加課外班
2.不僅是這些,老師也收集到了一些信息:(展示圖片)
總結:看來真是這樣,統計在生活中應用是非常廣泛的。用統計的方法來研究問題,用數據來說話,可以使問題解決得更加合理。
一年級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大膽的運用自己喜歡的顏色進行涂色練習。
2、能用多種方法包扎“糖果”。
3、能進行積極、健康的交流活動,表現出熱愛生活、關心他人的品質。
教學難重點:
重點:大膽的涂色,嘗試多種包扎“糖果”的方法。
難點:包扎的各種方式。
教學具的'準備:
糖果實物、包裝紙、各類彩筆、各類彩紙、范品、各色彩帶。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規范繪畫習慣
二、導入新課。
1、讓學生拿出自己帶來的各類糖果,上臺介紹自己的糖果。
1)自己說說糖果的形狀?
2)糖紙的顏色?
3)包裝的特點?
2、介紹完,分糖果給同學吃,最后輪到教師拿出“糖果”范品介紹,同樣分給同學吃。
3、學生發現假糖,揭題。
三、欣賞感知。
1、說說剛才看到假糖的感覺?
2、你知道我是怎么做的?
3、我里面包了什么?還能包什么?
4、學生嘗試練習:合作小組嘗試包扎“糖果”
5、交流:
1)學生介紹嘗試成果。(嘗試肯定包法比較單一,顏色比較少)。
2)教師小結:出示范品,你知道為什么老師的能把你騙了?
(小結:顏色涂的認真,鮮艷,均勻)
6、除了這種包法外,還有不同的包法嗎?
7、教師簡單概括,還有什么辦法能使“糖果”更漂亮?
(小結:添加彩帶等裝飾品)
四、學生作業。
學生以合作小組的形式,完成包糖。
五、教師巡回輔導。
1、及時反饋、糾正。
2、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3、參與其中。
六、課堂小結。
1、“糖果”展示、交流。
2、模擬交易。
3、教師小結:
1)你把最漂亮的“糖果”給誰?
2)節日可以送“糖果”。
一年級教學設計4
課前準備:
1、每個學生自做一份本課生字小卡片。
2、學生預習:讀讀課文,同學間相互幫助,看能讀懂多少。
(學習《春曉》)
一、導入新課,學習“古、詩、首”三個字。
1、指名背誦兒歌。
2、指名背誦古詩(隨意)。
3、小朋友們已經會背這么多古詩了,真了不起。那么,老師寫兩個字看看大家認識嗎?(板書:古詩)
4、學生自學、互學、擴詞游戲。
5、你會背誦5首,他會背誦8首,哪位小朋友認識這個幾首的首字呢?
(可以板書出來讓學生認讀,也可以根據班級情況讓學生板書“首”字)
二、學習古詩《春曉》
(一)初讀古詩,正確流利。
1、出示古詩(課件或小黑板)。
2、詢問班級內有沒有會背誦的。如有,就請會背誦的小朋友領著大家讀。
3、指導學生讀準字音。
眠:讀mián不讀mín。聞:前鼻音wén。
4、自由練讀。力求會背。
(二)再讀古詩,了解大意。
1、請小朋友們再讀讀這首古詩,看看你哪兒讀懂了,還有哪兒不懂。
2、質疑。
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1)曉:可以先告訴學生“春曉”是春天的一個早晨,再讓學生聯系曉的日字旁理解。
(2)眠:可讓學生互相解答,或者直接告訴學生是睡覺的意思。
(3)聞:先讓學生看門字里面是什么字(耳),再問耳朵是用來干什么的(聽)。順便進行擴詞練習。(新聞、聞名、耳聞、見聞)
(4)啼鳥:可以倒過來讓學生理解(鳥啼)。
3、句子比較,初步感受古典詩歌的韻律美:“處處聞啼鳥”和“處處聞鳥啼”兩個句子,在這首中用哪個好?為什么?
4、粗略講講詩意。先讓學生自己說,老師再予以點撥指導。
(三)反復吟誦,感悟意境。
1、感悟韻律。
(1)齊讀古詩。
(2)引導學生發現“曉、鳥、少”三個字的韻母都是ao,適當滲透一點押韻的知識。
(3)自由練習朗讀,邊讀邊體會“曉、鳥、少”三個字在詩歌中很順口(押韻)。
2、感悟節奏。
(1)老師范讀,學生體會老師哪兒的停頓長一些或者拖聲較長。
(2)適當斷句,引導朗讀。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3)學生自讀,體會感悟。
3、想象意境。
(1)課件或掛圖:雨后春天的早晨美麗的景象。
(2)教師描述引讀。
在春天里睡覺真好,不知不絕就天亮了——春眠不覺曉;剛一醒來,就聽到四處傳來鳥兒的`啼叫,那聲音真動聽——處處聞啼鳥;昨天夜里刮風又下雨,不知道那些美麗的花兒被風吹雨打落下了多少——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4、背誦古詩。
三、指導寫字。
(一)范寫、講解
古:橫一定要長,寫在橫中線上方;豎寫在豎中線上,可稍向左斜。
多:此字是上下結構,不能寫成左右結構。關鍵是注意第四筆——撇的起筆處,應該在田字格中心交叉點稍微偏右一點。
處:
1、引導認識“折文”。
2、捺要寫出小“腳丫”。(寫捺畫,起筆輕,要出腳,先停停。)
(二)學生練習。
學習目標
1、會認“古、詩”等13個字,會寫“古、聲”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初步感受古詩的韻律美、意境美,培養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初步情感。
一年級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認識“影、前”等5個生字,會寫“在、后”2個字。
2、抓住重點句,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體會影子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猜謎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謎語,引出“影子”。
像我不是我,常常跟著我,一會兒在前,一會兒在后,和它說說話,就是不開口。
【設計意圖】猜謎語是小學生喜歡的活動。這個謎語不僅引出了課題,而且呈現了本課要學的生字,可以給學生一個初步的認識。
2、指導“影子”的讀法。
(1)對比讀“影”和“音”,體會后鼻音和前鼻音的發音區別。
(2)復習輕聲的讀法,讀好“子”。
3、出示圖片幫助學生理解“影”的意思。
二、初讀感知,初識“影子”
1、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好停頓。
(1)出示“跟著我、陪著我、好朋友”等需要讀輕聲的詞語,教師范讀,學生跟讀。
(2)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跟讀。
(3)學生反復朗讀課文,教師隨時糾正。
2、讀重點句,體會影子的特點。
(1)出示重點句,學生朗讀。
就像一條小黑狗。它是我的好朋友。
(2)說說為什么說影子像一條小黑狗,為什么它是“我”的好朋友。
(3)畫出表現影子與“我”形影不離的句子,讀一讀。
(4)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說影子與人形影不離的特點,加深對兒歌的理解。
【設計意圖】影子是生活中常見的現象,生活經驗的.引入,可以加深學生對兒歌的理解。
三、認讀“前、后、左、右”4個生字
1、出示句子:
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在左,影子在后。
2、指名讀4個生字。
重點指導“左”的發音,與“正”對比著讀,體會平、翹舌音的不同。
3、辨析“左”和“右”的字形。
利用口訣:左下有個工,右下有個口。
4、結合課后第二題,幫助學生理解、運用4個方位詞,引導學生說完整的話,鼓勵學生用多種句式表達。
【設計意圖】在生活情境中理解字義,運用漢字,可以讓學生對字義有一個直觀的感受,還可以讓學生體會到語文學習的意義。
四、鞏固識記生字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學生“開火車”認讀。
2、教師讀生字,學生出示相應的生字卡片。
3、通過課中操來鞏固生字學習。
像我不是我,常常跟著我。(站立拍手)
影子在前,影子在后,(跟著方向,有節奏地小跑。)
影子在左,影子在右。(跟著方向,有節奏地小跑。)
它像小黑狗,是我好朋友。(站立拍手)
【設計意圖】通過做動作來感受字義,不僅達到了鞏固的目的,還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動一動,調節課堂氛圍,符合低年級學生學習的特點。
五、學寫“在、后”
1、引導學生說說寫字要注意什么。
圍繞執筆姿勢、寫字姿勢、字的筆順、關鍵筆畫等方面進行交流。
2、教師范寫。強調撇的變化與寫法。
3、學生試寫,教師巡視指導。
4、反饋評價。展示寫得好的字,出示問題范例并糾正。
5、學生再次練寫。
一年級教學設計6
教學要求:
1.指導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生字“連”、“忙”,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小熊是怎樣找到朋友的,知道“這兒”好在哪里,教育學生從小要懂得改善環境、愛護環境的重要性。
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讀書感悟到找朋友和種樹之間的聯系,明白改善環境、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教具準備:幻燈片、生字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學習第1自然段
1.同學們,你們都有自己的好朋友嗎?誰來說說看。
2.(出示幻燈片:插圖1<一半>)師口述第一自然段內容。
設問:你們愿意到小熊家去嗎?(不愿意)
為什么不愿意去呢?(那兒是個荒島)
3.你從哪里知道“是個荒島”呢?(第1自然段)指名讀第1自然段。
引導理解“荒島”:荒島會是什么樣兒呢?(什么也沒有)誰愿意來黑板上畫一畫。
4.這只小熊住在這座荒島上,看看他的表情,想一想他的心情(感受)怎么樣?(不高興,孤零零)
引導理解:“孤零零”就是怎么樣呀?你能想象出小熊孤零零的樣子嗎?用自己的話來說說。(出示幻燈片:課文第1自然段)
5.讓我們來把小熊孤零零的心情給讀出來。(齊讀第1自然段)
二、學習第2、3自然段
1.過渡:小熊是多么希望自己身邊能有朋友啊!小熊怎樣才能找到朋友呢?
(出示幻燈片:插圖1<強調另一半的“云”>和句子:云呀云,我怎樣才能找到朋友呢?)
(1)指導:沒有朋友心里多著急,多難過,誰來讀好這句話?
(激勵學生進行挑戰讀:誰能讀得比他好一點兒?再好一點兒?)
(2)評一評:誰讀得好?你是怎么讀好的?(“連忙”要讀出感覺)
(3)學習生字:(出示生字卡片)誰來教大家學會這兩個字?
“連”——強調“走之底”的.半包圍結構字的書寫規則:從里到外。(范寫,學生書空)
“忙”——強調“豎心旁”的筆順:左點、右點、豎。(范寫,學生書空)
(4)一起來讀好這段話。(出示幻燈片:課文第2自然段
2.(出示幻燈片:插圖1)云兒想告訴小熊什么呢?小熊明白了?,它到底明白了什么呢?找出書中的句子來讀一讀。(第2自然段的第1句)
3.小熊是怎樣種樹的?指名讀。(第2自然段的第2句)
(1)出示句組(幻燈片):
小熊明白了,他在島上種呀種呀,種了許多小樹苗。
小熊明白了,他在島上種了許多小樹苗。
自由讀一讀,你喜歡哪一句話,為什么?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小熊一個人在整個荒島上種樹,真辛苦啊!)
(2)那么讓我們把小熊種樹的樣子讀出來。指名讀,讀得好的作為一棵種好的樹要站得挺拔。
4.現在,荒山變成了什么樣了?你能想象出來嗎?
(1)引讀:第2自然段的第3句。
(2)(師板書)幫助理解:漫山遍野,綠葉成陰。
(3)分小組比賽讀這個小節。(出示幻燈片:課文第3自然段)
三、學習第4、5自然段
1.過渡:現在你覺得這兒怎么樣?如今荒島變成了綠島,那么你們愿意到小熊家去了嗎?
2.學生自由讀第4、5自然段,邊讀邊想:哪些動物來小熊這兒做客?
3.出示句組(幻燈片):
“啊,這兒真好!我就住在這兒吧!”
“啊,這兒真好!我們就住在這兒吧!”
(1)指名讀第1句,現在你就是誰呀?(一只小鳥)
(2)指名讀第2句,“我們”都有誰呀?(小猴,小象,小鹿)
(3)小動物都說這兒真好,“這兒”好在哪里呢?(漫山遍野,綠葉成陰)
(4)小動物喜歡這兒嗎?你能讀出這種心情嗎?四人小組分角色練習朗讀。指名小組讀。
(5)還會有哪些人也來小熊這兒呢?他們又會說些什么呢?說話練習。
出示句式(幻燈片):來到這兒,說:“!”
四、學習第6自然段
1.過渡:小熊以前孤零零的,沒有一個朋友,現在有了這么多可愛的朋友,他高興極了不停地說(引讀)。
(轉過身聽學生高興的聲音,捂住耳朵看學生高興的表情)
2.面對此情景,小熊除了高興,還會想些什么呢?種樹與找朋友有關系嗎?這個問題你現在明白了嗎?聰明的同學會聯系課文前面的內容,來思考這個問題的。
五、總結課文
1.齊讀課文。請一小組的學生來畫一畫這些小動物會怎樣把自己的家園打扮得越來越美好。
2.通過讀課文、畫圖畫,你懂得了一個什么道理?
3.作業:書寫《習字冊》
板書設計
這兒真好
荒島→漫山遍野,綠樹成蔭
(沒有朋友)(有朋友)
一年級教學設計7
一、教學內容與目標
1、教學內容:人民美術版小學美術教材一年級的《誰畫的魚最大》一課。
2、教學目標:
A:初步感受自然界中的形象與藝術作品的形象兩者之間的關系,知道大小是在事物的對比中產生的。
B:能大膽作畫,充滿畫面,畫一條大魚。
C:培養學生對畫畫的興趣和繪畫技能,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1、重點:學生通過本課的學習,了解魚的形狀和特征,運用所學的知識,畫一條漂亮的充滿畫面的大魚。
2、難點:自然界中的魚與美術作品的魚有什么區別,如何發揮想象力把魚畫得充滿童趣并將魚畫大。
三、教學準備
1、教學用具準備:教學視頻、教學課件、范畫、彩筆、規格相同的白紙等。
2、學生學習用具準備:彩筆、油畫棒等。
四、教學過程:
(一)、利用視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師:同學們在上課前老師想讓大家先來看看一段動畫片,大家想不想看?
欣賞視頻:《海底總動員》
1、師:同學們,你們誰能告訴我你們看到了什么?這段動畫片的主人公都是誰?還有誰?(大鯊魚)大鯊魚長什么樣?(大鯊魚特別大)今天我們就來比一比誰畫的魚最大幫助派保護它的.家園。
板書課題:《誰畫的魚最大》
(二)、對比、欣賞,激發學生的繪畫興趣
1、課件出示許多魚的圖片,引導學生欣賞。
師:派是一條機智勇敢、善良又可愛的魚它一直有很多的好朋友,瞧!
師:魚有哪些形狀?它們的身體上面都有什么?
板書:外形、花紋、顏色
師:看到這么多漂亮的魚老師忍不住想畫一條魚了,你們想不想看看?
(師邊問邊畫出一條魚,邊畫的時候邊問學生畫的是魚的哪部分)
2、對比、欣賞老師畫的魚與《戲魚》
師:同學們你們能發現老師畫的魚與農民畫家畫的魚有什么不同嗎?農民畫家是怎樣把魚畫的特別大的?如果讓你畫一條大魚,你會怎么畫?
(花紋不同、畫的好大、利用襯托物)
3、欣賞書本上學生的優秀作品
師:看了農民畫家的畫一群不服輸的孩子們也忍不住大展身手畫了一條大大的魚,同學們請看書本43頁,師:這幾幅作品你最喜歡哪一幅?說一說你喜歡的理由?
4、參與闖關游戲畫魚
師:你們真是太厲害了,老師的問題你們都回答的那么棒,看樣子老師得加大難度了,你們敢不敢迎接挑戰?
老師這里設置了幾道關卡,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關卡上的內容優勝者將獲得神秘禮物呦!同學們你們準備好了嗎?請看……
出示第一關:畫出魚的外形
比一比誰畫的魚最大(限時1分鐘)
出示第二關:添畫出魚身上的花紋、環境
比一比誰添加的花紋最美麗(限時2分鐘)
(師:1、瞧!這條小魚的圓點衣服好看吧!簡單又大方。
2、斑馬紋夠帥氣!
3、這條魚兒身上的衣服不是一條條的,也不是一點點的,而是一塊塊的你們喜歡嗎?)
出示第三關:涂出漂亮的顏色
比一比誰涂的顏色最鮮艷(限時10分鐘)
(三)、展評學生作品
1、師:同學們闖關游戲結束了,大家看一看現在你們手中都多出了什么?
2、我們現在大家一起來看看誰畫的魚又大又美,好嗎?
師:誰來說一說你最喜歡哪一幅?為什么?
我們大家來選一選a:誰的畫最有創意、畫的魚最大?
b:誰的畫色彩最豐富、最鮮艷?
c:誰的畫花紋最美麗?誰的畫構圖最飽滿?
3、師:下面是頒獎環節…...
4、總結、拓展:
師:同學們你們今天畫的魚個個都十分漂亮,而且最重要的它們還特別大,相信有了它們的加入派一定可以打敗大鯊魚保護它的家園,派的家園保護好了,那我們小朋友們是不是也要行動起來,愛護地球媽媽,保護環境,保護我們的家園。
一年級教學設計8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
1.教師出示情境圖,讓學生說說圖上畫了哪些小動物,從“螞蟻”、“烏龜”、“鯉魚”這幾個詞的音節中自然地感受i、u、ü的發音。
2.教師引導學生看圖想象:這些小動物之間發生了什么故事?
【點評】讓孩子們用自己的想象力使靜止的畫面活動起來。注意不要變成冗繁的說話訓練,這里主要目的還在于讓學生在生動的情境中感受字母的發音。
3.教師帶領學生念語境歌:小螞蟻,要過河,烏龜伯伯把它馱,魚兒見了笑呵呵。
二、學習單韻母i、u、ü
1.學習i。
(1)教師出示“螞蟻”圖,讓學生說出“螞蟻”。
(2)教師出示卡片i,引導學生嘗試自己發音:這個字母的音很像螞蟻的“蟻”,把“蟻”的聲調去掉就可以了,誰會念?帶同學念一念。
【點評】讓孩子自己從熟悉事物中領悟字母的.發音,自己來嘗試,自己做小老師,讓他們領略到“跳一跳摘到桃子”的快樂。
(3)教師示范,讓學生注意看清口形、聽準發音,然后模仿讀。教師注意觀察糾正學生口形,也可讓同桌互相糾正。讓學生在練習發音中領悟“牙齒對齊”的發音要領。
(4)教師引導學生再看“螞蟻”圖,啟發學生形象記憶字母的形:“你覺得i與螞蟻什么地方很像?你覺得i還像什么?”
【點評】充分利用“螞蟻”圖表音表形的功能,同時,讓學生再去想象生活中與字母相似的事物,使學生對字母的掌握更形象、生動、牢固。
(5)教師啟發學生:你能根據i的讀音、形狀自己編句順口溜嗎?
2.同樣方法學習u、ü。
三、認讀書寫
1.學生認讀i、u、ü卡片。
2.學生把教材翻到第8頁,看一看下半頁的書寫教材。根據紅色箭頭和藍色數字,用手比劃,看看每個字母是怎么寫的、幾筆寫成的,再看看字母在四線格中位置。
【點評】發揮教材幫助學生自學的功能,讓學生在自主實踐活動中學會書寫字母。
3.教師請學生做老師,學生講筆畫筆順,老師用紅色粉筆在四線格中板書,然后再用白色粉筆描紅。邊描邊講述描紅的要求:一筆描成,不出紅線,不涂改。
【點評】教師與學生的換位互動,體現了“雙主體”的和諧交融。同時,教師形象直觀地展現描紅經過,防止孩子在描紅中容易出現的問題。
4.教師播放節奏舒緩、悠揚動聽的音樂,引導學生調整呼吸,擺好寫字姿勢,認真描紅。先描書上的兩個,再描習字冊上的,描一個,仿寫一個。描完后,自我對照,再仿寫一個。教師巡視、指導,要不斷提醒學生:心情放松,握筆不要太緊,行筆要稍快一些。
【點評】這是學生開始練習寫字的起步階段,教師要關心孩子握筆方法和坐的姿勢,注意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要善于引導學生克服過于緊張的心理。
一年級教學設計9
【設計理念】
1、“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新課程標準》)所以本課教學以讀為主,引導學生在多讀多誦中感受、體味兒歌的意境和音韻。
2、《語文課程標準》倡導新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接受學習之外,學會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培養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精神和合作精神。因此本教學設計努力遵循這一理念,設計多種活動,給學生創設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環境。
3、相像是創造力的源泉。而本教材內容也正是培養學生想像能力的好材料。因此,在教學中,教師盡力給孩子提供一個想像的空間,通過課件的演示,音樂、燈光的協調,讓孩子幻想自己能真正成為兒歌中的“我”,實現心中美好的愿望。
【設計特色】
整個教學設計體現一個“趣”:趣味導入、趣味誦讀、趣味學文、趣味書寫、趣味作業,并從中激活、放飛學生的想像,點亮學生想像的明燈。
【教學目標】
1、認識“船、彎”等9個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會寫“見、白、田、電”四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背課文。
3、能讀懂課文內容,感受兒歌中優美的意境,大膽想像說話。
【教學時間】1.5課時
【教學流程】
一、繪畫激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看見過船嗎?看見過什么船?在哪兒看到過?今天我們來畫一畫船,好嗎?(學生各自畫船,教師也動手畫一只月亮船,畫后學生拿著自己的畫進行交流。)
2、一天晚上,一個孩子在院子里,看見滿天的星星對她眨眼睛,看見彎彎的月兒像小船。他想,(音樂起)要是我能上天旅行該多好啊!想啊,想啊,她好像真的'飛到了天空,你們看(演示課件:藍藍的天,閃閃的星星,小妹妹坐在月亮上,邊劃邊看。)她坐在小船似的月兒上,一邊劃槳,一邊唱(放配樂課文)。
(教師出示自己畫的一只月亮船,邊演示課件,邊敘述情景,把學生帶入意境。)
二、初讀全文,認讀生字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自覺跟讀)
2、學生自讀課文。提出自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標出課文共有幾句話。(學生根據要求獨立讀課文,讀到自覺滿意后,能主動讀給同桌聽,要求同桌能主動幫助正音。)
3、交流認讀帶有拼音的生字:船、彎、坐、只、看、見、閃、星、藍。(課前培養學生自覺做生字卡片的習慣,反饋時,要求學生拿著自做的生字卡片領讀生字:學生想讀哪個就讀哪個。讀對了的,其他學生跟著將這個字讀2遍。)
4、認讀本課生詞:彎彎的、小小的、閃閃的、藍藍的(學生先獨立認讀,然后“開火車”認讀。比一比:哪一組讀詞兒讀得正確、優美、有感情。讀時利用課件,給予適當提示:如“閃閃的”字面也為一閃一閃;“藍藍的”字面上出現藍色;“小小的”則字體縮小;“彎彎的”三字排列為弧狀。)
三、誦讀課文,感悟體味
1、說說課文共有幾句話?(學生用手勢示意)
2、學生自主讀文,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句話,讀給大家聽聽,并說說為什么喜歡讀這句兒歌?(以學定教,學生喜歡讀哪句,就指導學生讀好哪句。)
朗讀指導:(學生自主讀文時,體味得較好的句子,可不再指導。)
⑴同學們,彎彎的月兒多像(),月兒是彎彎的,船是小小的,多么可愛!你能讀出可愛的感覺來嗎?(先自由練習讀,然后指名評讀。)
說話練習:彎彎的月亮像。
⑵大家看看“小小的船兒兩頭尖”這句話是寫船兒的樣子,實際上是指()。對啊,能把一、二句連起來讀一讀,讀出很可愛的樣子來嗎?
⑶指導“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①(課件演示)這個小朋友坐在小船似的月亮上,劃著漿,把云彩當水波,劃呀劃,真有意思,她抬頭一看,看到了(生接讀)。
②理解“只看見”的意思。
③ “星星”前面加“閃閃的”,“天”前面加上“藍藍的”,讀起來會感到怎么樣?(很好看,很美麗)
④是啊!星星是閃閃的,天是藍藍的,多美麗啊!讓我們帶著贊美的感情來讀這一句話。(學生集體讀,同桌討論讀,表演讀。)
⑤說話練習:藍藍的天空像____。閃閃的星星像_____。
3、背誦表演,積累語言
⑴逐句記,逐句背。
⑵以四人小組為學習單位,討論背誦方法,再分別請愿意展示的小組給大家表演讀。
⑶課件再次出現課文情境,歌曲《小小的船》響起,讓學生想象自己來到月亮船上邊做劃船動作邊背誦、表演兒歌內容。(會唱歌的也可以跟著音樂哼)
四、拓展練習,敢于想象
1、想像說話:如果你也坐上月亮船,你想去哪兒?(鼓勵大膽想像,表揚有創意的回答。)
練習說話:“坐在月亮船上,我看見……”
2、總結談話:關于月亮船還有許多有趣的故事呢!只要同學們能多看多想,就會有很多新的發現。并且我們堅信: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登上月球我們都有可能做到。
五、鞏固識字,“情境”書寫
1、開“小火車”認讀要學會書寫的四個生字。
2、課件展示書寫過程,看清書寫順序。
3、學生試寫感悟,交流書寫體會。(說一說書寫時發現了什么?)
4、教師根據學生書寫情況示范指導,學生練寫。
5、引導欣賞:自我欣賞,組內欣賞,集體欣賞。(學生先給自己覺得比較滿意的字打上☆,再給同桌互看、互學。老師深入其中邊指導,邊挑選有典型性的作業,進行實物投影展示并評析,最后集體評選出班內“寫字大能手”數名寫于黑板上角。)
六、趣味作業,引伸課外
1、給家人好友表演今天學的兒歌。(念、背、唱均可)
2、告訴爸爸媽媽你坐上月亮船想去哪兒,還可以通過小組合作畫畫的方式告訴別人。
一年級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學會i、u、ü三個單韻母,要求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能準確熟練地讀帶調韻母。
3、利用教材的情境圖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i在標調時頭上去點,ü在標調時頭上有點。
教學準備
1、本課的教學掛圖。2、拼音卡片。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談話引入:
今天,我們學會了iuü的讀音和寫法,我們還要學會它的四聲。在學習新知識之前,大家先來復習一下ɑoe的'四聲。
二、復習三個單韻母的四聲
1、有序地讀四聲。
2、無序地讀四聲,特別注意二聲的讀法。
三、學習iuü的四聲
板書:ī í ǐ ì
ū ú ǔ ù
ǖ ǘ ǚ ǜ
講:i在標調的時候要去掉頭上的小點。
ü在標調的時候不能去掉點,因為ü去掉點就和u一樣,所以不能去點。
練習讀:
1、按順序讀iuü的四聲。
2、給合日常生活的一些音和字進行練習。
衣服的“衣”(yī)阿姨的“姨”(yí)
椅子的“椅”(yǐ)容易的“易”(yì)
烏鴉的“烏”(wū)姓吳的“吳”(wú)
五個的“五”(wǔ)耽誤的“誤”(wù)
小魚的“魚”(yǘ)下雨的“雨”(yǚ)
3、打亂順序讀四聲。
4、加進aoe的四聲進行練習。
5、請學生當小老師領讀。
課中休息:
把拼音卡片發到同學們手里。
四、指導iuü四聲的寫法
注意:當字母的書寫需占一、二格時,不要把上格占的頂了一線上。
一年級教學設計11
一、教學內容:
第一單元:餐廳里的數學問題8課時
第二單元:游樂園里的數學問題14課時
第三單元:市場里的數9課時
第四單元:商店里的計算12課時
第五單元:教室里的測量5課時
第六單元:總復習6課時
課時數共54課時
二、學生情況簡析
在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后,基本知識、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經達到學習的目標,對學習數學有著一定的興趣,樂于參加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一些動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學習內容都比較感興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較難的問題時,有畏縮情緒。雖然在上學期期末測試中孩子的成績都不錯,但是成績不能代表他學習數學的所有情況,只有課堂和數學學習的活動中,才能充分的體現一個孩子學習的真實狀況。因此對學生,我們應該關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再接再厲的保持,并逐步引導的學會數學思考,學會解決問題。
三、本冊教材目標分析:
(一)知識和技能
1.知道乘法的含義,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知道乘法口訣是怎樣得來的,熟記1~4的30句乘法口訣。
2.熟練地掌握100以內的數,會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10和幾個1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3.熟練地口算20以內退位減法,比較熟練地口算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和兩位數加、減一位數。會計算乘加、乘減式題。
4.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要愛護人民幣。
5.在實踐活動中,體會厘米、米的含義,知道1米=100厘米。
6.用劃正的方法整理數據,將數據填入表格中,通過涂色等活動制作簡單的條形統計圖。
(二)數學思考
1.能運用生活經驗,對有關的數學信息作出解釋,并初步學會用具體的數據描繪現實世界中的簡單現象。
2.能對簡單物體和圖形的形狀、大小、位置關系、運動的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3.在教師的幫助下,初步學會選擇有用信息進行簡單的歸納和類比。
4.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
(三)解決問題
1.能在教師指導下,從日常生活中發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
2.了解同一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解決辦法。
3.有與同伴合作解決問題的體驗。
4.初步學會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四)情感與態度
1、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聯系學到的數學知識對身邊的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積極地參與觀察、發現并解決數學問題的活動。
2、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逐步形成學好數學的信心。
3、初步了解可以用數和形描述某些生活現象,初步體會可以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4、有初步的經過思考獲得數學知識的體驗,有初步的與同學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學習數學知識的體驗。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1.知道乘法的含義,熟記1~4的30句乘法口訣。
2.會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10和幾個1組成的。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3.熟練地口算20以內退位減法,比較熟練地口算兩位數加、減整十數和兩位數加、減一位數。會計算乘加、乘減式題。
五、教學措施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出發,多采取游戲式的教學,引導學生樂于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研讀教材,抓住重難點,設計的活動要有利于突破重難點。
3、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創設適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廣。
4、應該考慮學生實際的思維水平,多照顧中等生以及思維偏慢的學生。多與后進生談話,關注他們的知識的掌握情況,及時輔導和表揚,樹立他們學習興趣的愿望。
5、布置一些比較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的作業,少一些呆板的練習,作業分層設計。
6、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學習的方法。
7、作好組內教研,交流教學心得。
六、課時安排
周次
一年級教學設計12
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
讓學生了解家庭成員及他們之間的關系,感受家庭的發展變化
2、行為與習慣
形成初步的小主人意識,能用自己的方式愛父母長輩,積極參與家務勞動及家庭活動;
3、情感與態度
知道自己是家庭一員,學會關心家人,感受健康、和諧的家庭氣氛。
活動過程
一、揭示課題
1、今天老師帶來一首好聽的歌曲,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放歌曲《讓愛住我家》。學生傾聽感受
2、你聽過這首歌嗎?你對這首歌的哪句歌詞印象最深刻,你能記住哪句歌詞呢?
3、這首歌的名字就是《讓愛住我家》,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說說我的家。出示課題。
二、學習新課
1、你愛你的家嗎?我們來一次“愛家比賽”好不好?
2、智闖五關。
挑戰第一關:走進我的家!
我們每個同學都有一個幸福的家,“走進我的家”就是讓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介紹你的家。
1、小組交流:同學們相互交流各自的全家福。展示自己的家庭照片,介紹家庭成員的基本情況。讓學生進行有條理地介紹。
2、各組選代表到前面介紹。展示自己的全家福,并介紹家人
3、評價:你覺得這幾位同學誰介紹得最好?為什么?
挑戰第二關:考稱呼
1、你能說出家人之間的關系嗎?我提問請你回答.教師問人物,學生回答如何稱呼
2、拍手游戲,比如:我問爸爸的爸爸叫什么?你就答爸爸的爸爸叫—— ,聽懂了嗎?
第三關:關愛在我家!
師:我們是在長輩的關心和照顧下長大的,誰能講講長輩關心照顧我們的事情?想好了你就站起來發表意見。
師:剛才大家都講了長輩關心照顧我們的生活瑣事,通過這些生活瑣事你體會到了什么?
過渡:老師覺得愛應該是相互的,我想我們也應該為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做點什么。讓我們進入第四關。
第四關:我愛我的家!
1、請同學們想一想用什么方式表達你對家人的愛呢?
2、學生們討論后匯報。
生:畫一幅畫、唱歌、做家務、做生日卡等。
那么就用你手中的筆表達你對家人的愛吧!生發揮自己想象畫一幅畫。
同學們的表現太棒了,體現了我們也愛長輩;我們也關心爺爺、奶奶、爸爸、媽媽。
第五關:是非分得清。
在每個數字后面都有一個小故事請你評說,要求先說說對錯,再說為什么?同桌交流。
1、小明每天早晨自己穿衣服、洗臉。
2、奶奶生病了,強強給奶奶拿藥、倒水。
3、媽媽洗衣服,剛剛給媽媽擦汗。
4、小剛一回家,就讓媽媽拿鞋、倒水。
學生匯報,教師相機提問。
我想說:我們的家是平凡的、普通的,但親人給我們的愛卻是無私的、偉大的。此時此刻,你最想對親人說什么?
三、 總結延伸
師:通過今天的活動,你們連闖五關,老師發現你們都是家里很棒的小主人,請把你們的作品獻給你們的家人好嗎?你們這么棒,《讓愛住我家》就是老師送給你們的禮物。讓我們共同唱起來跳起來吧。那么就讓愛住你家,讓愛住我家,讓愛住我們的家。
教學反思
《我愛我的家》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一年級上冊教材。我們都知道:家是人人都有的,又是每個人的生活離不開的。因此我在教學過程中使用的每一張圖片、與孩子們的每一句對話,都意在讓學生充分體會家庭生活的溫馨、家庭成員之間的關愛,感受家庭的溫暖,培養學生對家的.親近感、歸屬感和責任感,激發學生愛家的情感。
在教學中,我積極地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用歌曲《讓愛住我家》來引入課題,巧妙地設計,讓學生產生迫不及待地要求獲取新知的情感,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愉快學習。
家是學生最熟悉的。所以學生交流自己對父母的了解,學生侃侃而談。我在課堂安排一個環節讓孩子們交流自己家的全家福,孩子們興奮地交流著,在匯報的時候,有的孩子拿來的是一家三口的照片,有的是一家四口,有的三代同堂。有家就有親情,從照片的交流中,學生們感受到了濃濃的親情。家人對孩子的關心是無微不至的,孩子都能感受到,學生紛紛談了自己的家長是怎樣關心自己的。通過回憶生活中的事例,啟發學生關心父母自然是水到渠成了。在教學的第四個環節讓孩子們畫自己家的時候,有一些孩子很有意思,他們都先想到畫一間房子。這使我想到孩子們是不是在認為家就是自己住的房子?我馬上提醒,有房子一定要有人,在你家有哪些人啊?孩子們紛紛下筆,畫面更生動了。
在《我愛我的家》一課的教學中我也感受到了一些不足之處: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行,教師的素質還需要不斷提高,應該將我們教學的空間發展得更為廣闊,教師還更應該把課前的研究、課內的教學與課后的延伸有機融合,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學生學習的能力,讓學生既直接感受知識、又體會到運用知識的樂趣。
一年級教學設計13
教材簡析與設計理念
《秋天》這篇課文圖文并茂,通過描寫秋天的豐收景象,人們歡快的心情,向孩子們展示了一幅碩果累累而又美麗動人的秋景圖。通過學習課文,讓孩子們感受秋天的美、秋天的充實,激發學生熱愛秋天,熱愛大自然。
教學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7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秋天的美麗和豐收的喜悅。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認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誦課文。
難點:感受秋天豐收的喜悅。
教學準備
秋天的圖片、生字卡片、優美音樂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孩子們,一年有哪四個季節嗎?想不想跟老師一起欣賞幾幅漂亮的圖片?(播放秋天的圖片)孩子們,你們知道剛才我們欣賞的圖片是什么季節的景色?(秋季)秋天景色美不美呢?美在哪里?(學生自由發言)
2、板題,讀題
(過渡):秋天不僅是一個美麗的季節而且是個豐收的季節。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第2課《秋天》。齊讀兩遍課題。
設計意圖:利用多媒體生動逼真的畫面,讓學生感官上感受到秋天因豐收而更加的美麗;輕松的談話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無拘無束地進入課堂。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1、聽錄音,整體感知
要求:同學們認真聽錄音,感受秋天的美麗。
2、學習生字詞
(1)這位叔叔讀得好不好?那我們也像他這樣讀一讀。請同學們打開書本24頁,輕聲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不添字,不漏字,把課文中的生字詞畫出來。(學生讀課文,劃生字詞,師巡視輔導)
(2)剛才同學們自學時找出了生字詞,老師也把它們找出來,你會讀了嗎?誰來拼讀。(指名讀,齊讀)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哪個生字的讀音。(學生自由發言)
(3)秋姑娘把詞語里的生字娃娃請出來,你們認識嗎?(出示字卡,請小老師考同學;開火車讀。)
(4)獎禮品活動。同學們讀得真好,秋姑娘準備一些禮品要獎勵大家,你如果能把禮品上的生字讀準確,就能得到一顆星星。
(5)指導學生書寫生字。
A、指名黑板上演示書寫;
B、生評價書寫;
C、師點評;
D、全班練習書寫。
設計意圖: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聽、讀、畫、玩、寫認識生字、讀準字音,了解生字的結構,掌握生字的寫法。游戲結合更有趣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從而更好地掌握生字詞。
三、讀通課文
過渡:同學們真能干,那么短的時間就認識了這么多的生字娃娃,我想同學們肯定能把課文讀得通順、流利的。
A、生自由讀課文;
B、指名讀、賽讀;
C、師范讀;
D、配音樂全班讀。
設計意圖:這篇課文語言生動有趣,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感受秋天的美麗。
四、作業
朗讀課文、書空生字。
設計意圖:二年級的識字量較大,學生在朗讀課文時書空生字能更好地掌握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秋天就像一幅美麗的圖畫,上節課我們從課文中感受到了秋天是個美麗的季節,豐收的季節,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課文是怎樣描寫秋天的。
設計意圖:用輕松愉快的談話,引導學生從上節課感官上了解秋天的美麗,逐漸過渡到從文章的字里行間體會秋天的美麗。
二、品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自由朗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講了哪幾個地點的秋天景色?你最喜歡哪個地點的秋天景色?為什么?
(指名回答結合板書,田野、果園、打谷場)
1、田野:田野里中寫了哪些(東西)農作物?(稻子、棉花、高粱)黃澄澄的稻子像什么?(金子)用“像”說一句話
你還知道哪些農作物是秋天成熟的?(玉米、小麥)
看見這些漂亮的農作物你會怎樣說?(豐收的季節真美麗!)誰愿意試讀這段話?(試讀、賽讀、范讀、齊讀)
2、果園:果園里有哪些水果?(蘋果、石榴、葡萄、棗)秋天到了果園里的蘋果、石榴,葡萄、棗分別長什么樣子?積累類似“水靈靈”這樣的詞語。
如果一陣風吹來會聞到什么?(一陣陣清香)還有那些水果是秋天成熟的?
誰能把這段話讀好?(試讀、賽讀、范讀、齊讀)
3、打谷場上:打谷場上有什么?(糧食)公路上有什么?(運糧食的汽車)
田間地頭,房前屋后能聽到什么?(人們的笑聲)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4、除了莊稼,水果。糧食成熟了,秋天還有什么特點?
a、小草黃了。
b、樹葉也黃了。
c、樹葉紛紛揚揚落下來。
讀第一自然段。積累像“紛紛揚揚”一樣的詞語。
5、秋天是個美麗的'季節,豐收的季節。課文中藏著一能概括秋天的句子,你能把它找出來嗎?(豐收的季節真美麗!)(指名回答)齊讀最后一句話。(豐收的季節真美麗!)
6、找朋友游戲:黃澄澄的稻子、水靈靈的葡萄、紅彤彤的棗。
7、秋天可真美啊,把你覺得最美的一句讀給你的好伙伴聽一聽,可以離開座位。
8、美美地讀課文一遍。(全班齊讀)邊讀邊想象秋天的美景,感受秋天的美、秋天的充實。然后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設計意圖:學生選擇自己的所愛,練習邊讀邊聽邊看邊記,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想象畫面,感受秋天的美麗和豐收的喜悅,并讓學生在匯報交流中體會到疊詞、形容詞的美妙,理解了“豐收的季節真美麗!”的意思,學會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拓展練習
學了這篇課文,你能夠說說自己身邊秋天的景色嗎?
設計意圖:讓學生說說秋天的景色,激發學生學會觀察大自然,從而熱愛大自然。
四、作業
把你最喜歡的一處秋天景物畫下來,然后說說你畫的景物是什么顏色的,你為什么喜歡它,下節課告訴大家。
設計意圖:讓學生畫畫秋天的美景,感受秋天那豐收的成熟的顏色,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
板書設計
田野莊稼
2、秋天果園水果豐收的季節真美麗
打谷場上糧食
一年級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學習用各種不同顏色、不同形狀的樹葉,通過拼、擺、剪、貼組合成有趣的圖畫。
2、培養學生對自然美的感悟能力,對事物的想象能力。
3、培養學生樹立良好的環境保護意識。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如何引導學生拼貼出一幅有趣的畫。
教學難點:如何啟發學生的想象思維。
教學準備
教師:課件、圖片資料、各種樹葉、范畫、膠水、剪刀、白紙等。學生:各種樹葉、膠水、剪刀、白紙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現在是什么季節啊?
生:春天。
師:春天來了,我們周圍有什么不同?
生:萬物蘇醒的季節,小動物們都醒來了,小朋友們也換下了厚厚的冬衣,樹上也長出新芽了,嫩嫩的葉子把小樹裝扮得更漂亮了……。
師:春天,樹上的樹葉千姿百態,嫩綠嫩綠的。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張畫,這畫有點特殊,你們看看這是一幅什么畫?
生:用葉子做的畫。
師:對,是樹葉做成的,大家仔細觀察,看看當中"畫"了些什么?生:有金魚,小鳥,蘿卜……
師:那你們想不想都做一張這樣的畫?今天我們就來嘗試一下樹葉拼貼。板書:貼樹葉
二、學習新課
1、學生把課前收集的樹葉拿出來,并讓學生觀察樹葉,辨認樹葉片的形態,大小。
師:看看你們都收集的哪些樹葉,收集的樹葉都是些什么樣子的?生:我的葉子都是長長的。
生:我收集的葉子很大,是梧桐樹的葉子。
生:我的是柳樹葉,很細長。
師:大家都收集了很多不同的葉子,老師這里也有一些,看看你們手上的葉子有沒有和我一樣的(課件)
師:那老師現在要大家觀察一下自己帶來的樹葉,看看他們長得什么樣子?生觀察,得出結果
生:葉子的中間有一條直的線。
師:這線叫葉莖。
生:葉子的正面和反面顏色不同。
師:這是葉的兩個面。
生:我的葉子上還有細細長長的小線。
師:那是葉脈。還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生:葉子的外圍有像鋸齒狀的東西。
師:大家說的真好,說明同學們都觀察得非常仔細、認真,今天,我們知道了樹葉是由葉莖、葉面、葉脈等組成的。
2、讓學生欣賞老師的作品,說說你發現了什么?老師用了什么方法?
師:如果能直接拼的就直接拼,拼不成太大了可以剪掉一些,然后在用膠去粘貼而成,如果再有多余的地方,也可以撕掉一小部分。
板書:拼、剪、貼、撕
a、用拼的方法來組合,b、用剪的方法來構圖,c、用貼的方法來構思,d、用撕的方法來表現。
e、讓同學們大膽想象——這些樹葉象什么
師:春天的季節,樹葉茂盛,花兒齊放,你們看把蝴蝶都吸引過來了(點課件),一只好大好漂亮的蝴蝶啊!可是老師有困難了,你們愿不愿意幫我呢?你們能不能把它用樹葉拼成呢?
生動手拼
3、欣賞范畫
師:同學要仔細觀察,除了我們用簡單的拼貼剪撕的方法,還有沒有添加其它的方法呢?
4、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可以使得我們在之后的樹葉貼畫中的制作效果顯得更有創意。現在我們就開始動手做吧。
三、作業要求:
每人拼貼一張有趣的畫。師巡回指導并把一些學生做的好的有創意的畫展示給大家看。
四、作業講評:
把學生制作的比較有特點的作業貼在黑板上,讓同學觀看,評賞,并給畫起一個名字。如三條魚,動物園,蝶兒飛……
五、小結本課:
師:今天我們學會了樹葉貼畫的制作方法,以后我們要多觀察收集各種有趣的葉子,利用課余時間,制作成更有創意的畫,來裝扮我們的.教室,好嗎下課
反思:
本節課是新贛版美術教材一年級下學期的第十二課。本課的活動要求是利用各種樹葉制作出各種富于想象的畫。在學生活動時都非常活躍,想法都與眾不同,也都能發揮創意制作出有特點的樹葉拼貼畫來。但這節課也有不足的地方,在最初的讓學生觀察樹葉時,只是讓學生觀察外形并展示樹葉,如果在這時我再提問:"如果老師要做一只蝴蝶的話,想請小朋友們幫幫忙,看看應該可以用到哪些樹葉呢"這樣學生就會從自己收集的樹葉中去找到適合的,幫助我完成。通過學生自主找到,發現,幫助老師完成最好的作品,讓老師與學生相互交流,相互幫助,使課堂教學更加融洽;在制作貼畫時,還可以多出示些樹葉畫,欣賞不同的表現類型,可以讓學生開拓視野,多收集各種信息,讓自己的作品更加有新意。因為學生是一年級的小朋友,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長,在上課時就有些學生的注意力不集中,看到了樹葉后就自己先做起來,沒有聽老師講課,希望在以后的教學中,能夠解決。
一年級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一步加強方向感,提高認識路線圖的能力。
2、在實際活動中加強小組合作能力,提高實際操作能力,同時體會成功的喜悅,感悟集體的力量。
3、在觀察、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悟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運用生活經驗幫助思考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認識方向,并讀懂路線圖。
教學用具:
掛圖。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現在面對的是什么方向?(東面)
你能指出教室里其他七個方向嗎?師問,生答并用手指一指。
請坐在教室中間的一位小朋友起立,分別請坐在他東面、西面、南面、北面的小朋友聽口令起立。
揭示課題:測定方向
二、思索探究,交流共享:
辨認教材呈現的場景里的方向
小朋友們能辨認出各個方向,你能辨認出平面圖中的方向嗎?
出示場景圖。從這幅圖中,你看到了些什么?指名說。
以往我們看到的平面圖,按什么規定繪制的?(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看看這幅圖中的正北方向和我們以往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這幅圖中的'正方向在哪里?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觀察后,指名答。(正北方向指向平面圖的左上方,從指南針和小朋友的話中都能看出來。)
你能說說圖中學校的景物各在小朋友的哪一面?思考,指名交流。
三、反饋完善:
在校園里定方向
平面圖中的校園已經會測定方向了,你們想不想到我們的校園里去辨認一下方向?
師說要求:
請大家盡量保持安靜,每一組帶一本書、一枝筆。每五人一小組,商量一下,那么這組在校園的什么地方測定方向,然后分工測定,把表填好。看哪一組測的又快又好。
學生活動。
回班,整理表格。
匯報測定結果,大家給予評價。
四、全課總結:
請學生說一說測定方向的體會。
一年級教學設計16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
2、認識本課5個二類生字。
3、學習掌握7個一類生字,既要會讀,組詞,還要會按筆順寫。
教學重點:學習掌握7個一類生字,會讀,會寫,會組詞。
教學難點:掌握“可”和“北”的筆順。
教學用具:課件、小黑板、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播放歌曲,導入新課
二、出示學習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
2、認識本課5個二類生字。
3、學習掌握7個一類生字,既要會讀,組詞,還要會按筆順寫。
三、第一次“先學后教”(比讀書)
1、先學:學生借助拼音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時間:5分鐘
2、后教:指名讀課文,及時糾正讀錯的`字,并板書到黑板上,然后讀一讀。
齊讀課文。
四、第二次“先學后教”(比認字)
1、先學:大屏幕出示生字,學生自由記憶,3分鐘后檢查。
2、后教:開火車讀,去掉拼音讀,用卡片檢測一類生字,并組詞。
五、第三次“先學后教”(比寫字)
1、先學:屏幕出示本課生字的筆順,學生練習書空,每個2遍。
2、后教:指名書空,一起書空。
3、學生描紅。
六、總結
一年級教學設計17
教學目的:
1 、學會本課7個生字和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著重理解“坐井觀天”、“大話”、“無邊無際”等詞的意思。
2、幫助學生理解青蛙對天有多大的看法之所以錯誤的原因。初步理解《坐井觀天》這個寓言故事是比喻眼界狹小,所見有限。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學說明:
《坐井觀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故事。它以短小、簡單、淺顯的故事表達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小鳥從天上飛來,說天很大;青蛙坐在井底,說天很小。課文有七個自然段。第一段講青蛙和小鳥所在的不同地方,交待了發生爭論的地點;接下來的六個自然段講了青蛙和小鳥的三次對話:第一次對話交待了小鳥從哪兒來,來干什么;第二次對話講青蛙和小鳥因對天的大小看法不同發生了爭論;第三次對話講青蛙堅持自己的錯誤看法,小鳥再次指出青蛙“弄錯了”,要它“跳出井口來看一看”,弄清天到底有多大。
本課總的教學設想是:依托“讀練式”語文閱讀教學模式,在“以讀為主、以練為主、學生為主、鼓勵為主”的教學理念下,運用“放手試讀,初讀到位;鼓動激勵,生字學會;角色體驗,精讀品味;遷移運用,形成積累”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自讀自悟,明白寓意,學有所獲。
教學時間:
一課時
課前準備:
1、青蛙和小鳥的圖片各一張。
2、生字詞卡片。
3、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做一做——游戲導入,分散難點
1、喜歡和朋友做游戲嗎?(喜歡)看看老師給大家帶來的新朋友是誰?(師在黑板上貼“青蛙”和“小鳥”圖)
2、我們怎么和它們做游戲呢?請大家拿出桌上的紙,像老師一樣卷成圓筒狀,然后透過圓孔看黑板,說說你現在看到的和剛才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剛才,青蛙和小鳥我都能看到,現在我只能看到小鳥了)
(剛才,青蛙和小鳥我都能看到,現在我只能看到青蛙了)
(剛才,我能看到整塊黑板,現在我看到的黑板只有紙筒口那么大了)
3、你看,我們的朋友青蛙張大著嘴,好像在說:“朋友們,你們觀察真仔細,我們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呀!我坐井觀天也是這種感覺呢。”(板書:坐井觀天)
4、 “坐井觀天”什么意思呀?請大家翻開語文書,看看書上的插圖說說。(坐在井里看天)
5、呀,青蛙還沒坐到井里呢,誰來幫幫它?(學生貼井圖)
這井呀,就好像是我們剛才卷起的紙筒,大家猜一猜,青蛙坐在井里看到的天會有多大?(板書:井口那么大)這是怎么回事?(青蛙坐在井里,高高的井壁擋住了它的視線)
6、瞧,我們的另一位朋友小鳥飛來了,它邊飛邊叫,好像在說:“小朋友們這么快就知道了青蛙出錯的原因,真了不起!可我們的朋友青蛙還不知道呢!它一直認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為這事,我還和它爭論了起來。”小鳥在哪個地方和青蛙爭論,請大家默讀第一自然段回答。(井沿)井沿是哪個地方?在書上指一指,上臺把青蛙貼在井沿上。
二、讀一讀——朗讀對話,探究重點
1、好,故事就從這兒開始了。請看課文插圖。你最想知道什么?
(青蛙和小鳥它們在爭論什么?爭論文明嗎?它們是怎么爭論的?它們各自的觀點是什么?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2、好,請大家帶著這些問題,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一讀課文2——7自然段,并用不同的標記把它們的話畫出來。邊讀邊體會:它們到底在爭論什么?(板書:天有多大)
3、指名讀怎么爭論的話,它們的爭論文明嗎?從哪里可以看出來?
4、它們各自的觀點是什么?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是這節課我們要重點探究的問題。下面請小組合作,分角色讀,讀后討論第一個問題。準備交流。
5、天有多大,請一個同學代表青蛙把觀點亮出來。
6、(小黑板出示,齊讀青蛙的觀點)“那么遠”指多遠?(一百多里)
請全體起立,表演小鳥來飛飛一百多里,飛時別忘了看到了哪些地方?
小鳥說自己飛了一百多里,可青蛙卻說“天不過井口那么大,還用飛那么遠嗎?”這是什么意思?(出示小黑板,請選擇1、青蛙認為天不過井口那么大,不用飛那么遠。2、青蛙認為天不過井口那么大,要飛那么遠。)
所以,青蛙對小鳥說(出示小黑板,“朋友,別說大話了!”)大話是什么意思,你能換個說法嗎?自由讀青蛙的話,可以加手勢。誰愿讀青蛙的話?他要是讀得好,我們就用掌聲來表揚表揚他,好嗎?齊讀。
7、這可是青蛙的觀點,小鳥的觀點呢?誰愿代表小鳥把觀點亮出來?無邊無際是什么意思?除了天無邊無際(板書:無邊無際),生活中還有什么無邊無際?繼續點擊課件,海洋無邊無際、沙漠無邊無際、森林無邊無際……
這句寫得很好,模仿這句說話,好嗎?喜歡動物嗎?看,小貓怎么樣?(很可愛)那我們就可以說:“小貓,可愛得很哪!”學著夸一夸其他動物。
出示蘋果,咬一口,夸一夸。“蘋果,好吃得很哪!”(味道)顏色?形狀?
小組合作,夸一夸生活中的人或物,交流。
大家齊讀這句,感謝它讓我們學到了這么多的句子。
3、青蛙明明錯了,卻聽不進小鳥的話,還自以為是。如果你這時剛好路過這口井,你肯定有話想對青蛙說。說什么,小組內準備一下,好嗎?交流。(青蛙,小鳥說的是對的,你別再自以為是了。雖然你說的是實話,可你還是弄錯了。你知道你錯在哪兒嗎?你就錯在不該坐井觀天。高高的井壁擋住了你的視線,你看到的天當然很小了。你別再做井底之蛙了,你跳出井去看看天吧,你一定會看到天是無邊無際的。)
4、小結:看來,一個人的認識的形成確實與他所處的環境有直接的關系。青蛙如果不是天天坐在井里,怎么會誤以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呢?小鳥整天飛行在天上,對天的認識和了解當然就勝過了目光短淺、見識少的井底之蛙了。(板書:目光短淺、見識少)
5、今天我們學習了坐井觀天這個成語故事,我國的成語故事可多呢。你能把課前搜集的其他成語故事的題目說給大家聽嗎?
6、要知道成語故事的內容,老師建議大家讀一讀《成語故事》這本書。其實,要開闊自己的眼界,獲得更多的'知識,除了看書外,還可以請教大人、上網查詢等等。現在是一個信息社會,我們可不能做井底之蛙,我們要做一個像小鳥一樣見多識廣的人。(板書:要開闊眼界,做見多識廣的人。)
7、齊讀板書:我們不要坐井觀天,要開闊眼界,做見多識廣的人。(這就是這個成語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
四、寫一寫——發散思維,培養創新
把青蛙跳出井口后的所見所聞所做所想寫出來。
板書設計:
坐井觀天。
小鳥無邊無際見多識廣眼界開闊。
(井圖)天有多大?
青蛙井口那么大孤陋寡聞目光短淺。
教學反思:
《坐井觀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它以短小、簡單、淺顯的故事表達了一個深刻的道理。在學習過程中,特別要注意層次小有差異的學生,把目光注視到每一個學生身上,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發展。,為了讓學生到更好地理解“坐井觀天”這個成語,我還將自己早已準備好的,可以卷起來觀看天大小的紙張發給沒有紙張的同學,讓他們嘗動手的樂趣,使他們融入班集體中來,使這些學生很快就進入了學習狀態。由于我為學生創設了一個自由表現自己的平臺,學生們都能大膽地說出自己觀察時所看到天的大小,以及對“坐井觀天”一詞的理解。并從中悟出道理來,知道此成語的意思是:“比喻見識有限,眼光短淺。”學生想象力豐富,真令人驚訝呀!
一年級教學設計18
教學目的:
1.讀懂課文內容,初步懂得應該愛護人類和動、植物的生存環境,即我們的地球。
2.練習用“( )是( )的家”句式說話。
3.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在讀中理解課文內容;有語氣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理解共同的家是地球;說話訓練。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
一、激趣導入。
聯系自己的家,以及在家中的表現,引入課題。
師:今天,老師就和你們一同來學習一首非常好聽的關于家的兒歌。
師:我們一起來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讀詞:
藍天白云樹林小鳥小河泥土種子魚兒地球共同
2.理解詞語
估計:共同是什么意思?
對策:我們可以說共同的什么呀?(朋友、學校、教室、老師)
3.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按句逗停頓。
a)
自己放聲讀
b)同桌互相讀,檢查字音。
c)指名反饋,評讀。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說說從課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2.質疑
四、精讀課文,品味語句。
1.觀察思考。
(出示課件)(引導學生從高往低說。說出哪一句,就點擊哪一句。學習哪一句。)
品味前四句
a“藍天是白云的家”
(1)估計:生說出有白云。
對策:“白云在哪里呢?”
估計:“在藍天上。”
對策:“那么藍天就是白云的家。”
估計:問:為什么說藍天是白云的家?
對策:因為白云在藍天上自由自在,愉快的飄來飄去,有一種家的幸福感,歡快感,你能讀出這種歡快感嗎?
自己讀,教師范讀`,同桌互讀,齊讀。
b“樹林是小鳥的家”。
(1)指名讀這句話。
估計:樹林為什么是小鳥的家?
對策:讀出小鳥在森林里快樂的歌唱的歡快勁。
出示圖畫,進一步體會。
c“小河是魚兒的家,泥土是種子的家,“
估計:對這兩句話你有什么問題?
對策:第一,“小河是魚兒的家”,可引導學生抓魚兒的家在哪兒?小河為什么是魚兒的家?
第二,“泥土是種子的家”,可引導學生抓種子的家在哪兒?泥土為什么是種子的家?
2.指導朗讀
3.欣賞畫面,體會感情,指導朗讀四句。
4.學習最后兩句。
(1)“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家,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
估計:為什么說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
對策:出示大屏幕,齊讀: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
(2)小結:世界上萬物生長,包括人類動物植物,他們雖然都有自己的家,但是他們都生活在地球上,所以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我們只有一個地球,離開了這個地球,我們就沒有家了。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像愛護自己的家一樣愛護地球)
(3)讀這兩句
5.體會情感,朗讀全篇。
五、鞏固課文,課堂延伸。
1.指導背誦課文內容。
你發現課文中每句話都有什么共同之處嗎?
(引導學生先找規律,再背誦。)
2.照樣子說一說。
(1)泥土是(種子)的家。藍天是( )的家。小河是( )的家,大山是( )的家。
(2)看圖片說( )是( )的家。
(3)自己說( )是( )的家。
(4)你能把你說的話連起來嗎?
六、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一年級教學設計19
教材:
蘇教版第一冊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一種筆畫。
3、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愛家愛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兒歌內容,激發愛家愛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
二課時(此教案為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
1、老師這兒有個拼音:jiā,誰來拼一拼?
2、看老師寫“家”,同時認識“”(彎鉤)
3、學生在臺上寫一個,再指名書空。
4、給“家”找個朋友;學生擴詞練習。
5、小朋友喜歡自己的家嗎?這是個“小家”,我們還有個“大家”呢!今天我們學習一首兒歌“家”,你就會明白了。(板書:小、大)讀課題。
二、朗讀:
1、讓我們先來聽一聽這首兒歌,好嗎?出示多媒體動畫的課文朗讀。
2、你們想讀嗎?輕輕打開課本大聲拼一拼讀一讀,要求;讀準每個字音,遇到不會的向同桌或前后的小朋友請教一下。學生自由朗讀。
3、想讀得有進步的請再讀一遍。
4、覺得自己有進步的請舉手,想有更大進步的再讀一遍,特別把自己讀得最棒的一句練一練。
5、現在覺得自己進步很大的請舉手。(讀書就應這樣,多練才行呀!)誰來讀讀你最棒的一句給老師和同學聽聽。
(1)指名讀,讓小朋友評。
(2)指名讀,讓小朋友跟他比,老師評。
(3)讀得最好的小朋友跟老師比,小朋友評。
6、誰試著把整首兒歌讀一讀。
7、聽老師讀讀看,配樂并做適當的動作。
8、同桌自由練習,要求展開想象,加上適當的動作。
9、指名讀。
10、學生齊練:配樂、做動作,可站著也可坐著,能背最好。
三、理解:
1、讀了這么多遍,知道這首兒歌都寫了誰的家呀?學生回答老師出示詞卡。(白云、小鳥、魚兒、種子、我們)
2、誰能用一句話來告訴老師?
說話練習:課文寫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家。
3、老師這兒有一些詞卡,誰能幫他們找到自己的家?指名兩個學生上黑板貼詞卡。
4、你們能把他們的家畫下來嗎?學生選一個自己喜歡的畫一畫。
5、讀讀你畫的一句兒歌,再說說你的畫。老師再把畫貼在黑板上相對應的地方。
6、誰來讀讀這句話?出示:我們是祖國的花朵,祖國就是我們的家。
(1)什么叫祖國?
(2)我們的祖國叫什么?大聲地齊說一遍,要感到很自豪。
(3)引導:祖國的風景很美麗,像個美麗的大花園。我們小朋友就像祖國大花園里的花朵。我們生活在祖國的土地上,祖國就是我們的家,是我們小朋友的.大家。
(4)跟老師有感情地讀這句話,再背一遍。
7、我們每個人要愛自己的小家,更要愛祖國這個大家。齊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8、想一想,你還知道誰是誰的家?說話練習:是的家。(回答好的小朋友到講臺前)
9、把小朋友說的兒歌有順序地連起來,就編成了一首完整的兒歌了。我們來試試看。講臺前的學生試連,加上動作,配上音樂。
(附兒歌:大地是石油的家,草原是牛羊的家,高山是綠樹的家,大海是輪船的家,天空是云朵的家,地球是我們人類的家。)
四、總結:
1、小朋友不僅學會了一首兒歌,還能自己學編兒歌表演節目了,真了不起!給自己一個熱烈的掌聲。
2、課后有興趣的小朋友可以互相合作,畫一畫,再編一編兒歌。老師幫小朋友到我們的校刊《星空周刊》上去投稿。
3、下節課我們重點學習生字詞。
五。附板書:
藍天白云(學生的畫)
樹林小鳥()
小河魚兒家()
泥土種子()
祖國我們()
……
一年級教學設計20
教學內容
1.各種不同姿勢的起跑
2.游戲:《捕魚》
教學目標
1.初步體會各種不同姿勢的起跑,以游戲化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讓學生在創想練習中感受運動的樂趣,獲得運動的心理體驗。
3.初步養成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意識,培養誠實守信、遵守規則、團結合作等優良品質。
指導思想
1.這是一節根據《課程標準》設計的新教材展示課,嘗試以目標的達成統領教學的內容。把教材中的理念,即“堅持健康第一的思想,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激發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個體差異”以及體現靈活多變的教學教法。
2.在課的結構、組織形式、師生參與、游戲的開發、創新,體育文化的傳播等方面進行大膽的探索和嘗試。
課的設計
一年級的學生對體育課特別感興趣,課堂上有較強的表現欲望和競爭意識,樂學、好動、愛模仿、喜歡游戲,是他們的特點。但他們對技術動作的學習興趣不大,認知比較粗淺,注意力不夠集中,情緒不太穩定,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熱情來得快,去得也快,難以持久,又是他們的弱點。根據這些特點在設計時以多變的內容使他們時時有新鮮感。經老師的調控,使學生始終保持在最佳狀態下學習、鍛煉和娛樂。在整堂課中始終把增進學生身心健康和適應社會的能力作為目標和歸宿,為學生營造平等、民主、寬松、和諧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在課堂上參與、體驗、創想、感受,達到目標要求。
教學過程
1.第一教材中用歌謠、音樂營造學習氛圍,拉開本課的序幕。
(1)隊列隊形
一年級學生課堂的組織要能放能收。放,能活而不亂;收,能整齊劃一。本課改變了口令指揮式的訓練方式,運用了歌謠的方法進行訓練。
師:稍息!
生:(齊聲背誦)挺胸抬頭向前看。
師:立正!
生:站直不動是關鍵。
師:向右看——齊!
生:小碎步調整好,伸出右手一臂寬。
師:向前——看!
生:老師讓我向前看,我學老師向前看。
運用這種方法,統一了動作,記住了要領,站好了隊伍,培養了學生的組織紀律性。
(2)游戲《快快找同伴》
游戲中學生邊跑邊唱《跳繩》,在歌聲中根據老師發出的信號做出反應,找到同伴。通過這個游戲,融洽學生之間的友情,拉近師生之間的情感。在運作中我沒有在找同伴的時間上過分強調,每一個學生都表現得非常積極,有的找不到合適的,還可以和老師組成同伴。有的`找得慢了一點,但人人都獲得了成功,每張可愛的小臉上都有燦爛的笑容。
(3)模仿操
在音樂的伴奏下,老師模仿教材中的五節模仿操,然后根據小學生愛模仿的特點,讓學生根據電視劇《西游記》中孫悟空的動作,創編《金猴操》。老師對學生創編的千姿百態、惟妙惟肖的動作進行了歸納整理,最后在《西游記》主題音樂的伴奏下,師生同做了《金猴操》。
2.第二教材中讓學生在創想練習和游戲中找到樂趣,師生同唱主角。
(1)各種不同姿勢的起跑
這是本課的主教材,運用5種不同姿勢進行起跑練習,還讓學生創編了幾種。學生們以極高的熱情模仿起跑姿勢,老師也采用了他們創想的不同姿勢起跑,以激發其積極性。在教材的處理上,沒有把時間過多地花在各種姿勢的細節上,而是讓他們在線后起跑,不犯規,快速起動,迅速地擺脫靜止狀態,向著目標跑去而不偏離目標。跑的距離分別限定為15米、20米、25米、30米,并在終點處還拉了一條高1米左右,寬20米左右的橫繩,橫繩間隔1.5米處各有一朵小紅花,每練習一次起跑姿勢,改變一次距離。另外,還運用了胸前貼“紙鴿子”的辦法讓學生練習起跑,教師也參與其中,使課堂顯得輕松活潑。
(2)游戲:《捕魚》
將教材中的游戲《釣魚》加以改進,更名為《捕魚》,把一個“池塘”改為兩個“池塘”。第一次練習老師扮作“漁夫”,其余學生散步在“池塘”中當“魚”,被“捕”者站在“池塘”的四角。待學生學會游戲方法后,再每組選兩名學生扮作“漁夫”,將呼拉圈改制成魚網,比賽中只要“捕”到肩部以上部位,就算“捕”中了。另外,“池塘”中間設立“安全島”,可容納4—5條“魚”休息,但休息時間不能超過10秒鐘。這個游戲,深受學生歡迎。
3.第三教材中感受藏民族文化的內涵,在優美的樂曲聲和翩翩起舞中進入尾聲,結束全課;
選用藏族“鍋莊舞”作為全課的結束,同學們在《阿東拉依》主旋律的伴奏下,以藏族舞蹈特有的彎腰撅臀、甩袖撩臂、敬獻哈達等動作,跟著老師翩翩起舞,舞動著雙臂,使人仿佛置身于草原上、篝火旁,使學生的身心得到了放松。
一年級體育開學第一課教案
教學內容
1、游戲
2、廣播體操(復習)
教學目標
1、完成學生從假期生活的放松狀態到正常的學習生活中的轉變
2、進行適量運動,調節身體機能
3、使學生融入到體育課中,充分體驗體育運動所帶來的快樂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廣播體操。難點是廣播操的連貫性、動作到位。
教學過程
一、準備部分
1、整隊集合,檢查人數,師生問好(同學們新年好!過完年回來,發現大家都變化很大的啊,又長高了,變的越來越漂亮了。新學期開始了,大家還記得我們這學期體育課的任務是什么嗎?…對了,老師布置的體育課寒假作業大家完成的怎么樣?我們可是有約定的哦,這節課老師可是要檢查的。好了,我們先繞田徑場跑2圈,先把體育課的感覺找回來吧!)
2、繞田徑場跑2圈(教師帶跑一圈)
二、基本部分
1、游戲——“龜兔賽跑”
oooooo
“兔子”
oooooo “烏龜”
游戲規則:將隊伍分成2組(“兔子”組、“烏龜”組),每組再分成2隊(如圖站列)進行比賽。比賽時要求“兔子”雙腳同時起跳,跳躍行進;“烏龜”則在海綿墊上爬行前進。比賽開始,“龜兔”雙方在自己的場地內按照比賽要求以最快的速度到達對面擊拍隊友的手后隊友接下去繼續比賽,自己則排到隊伍的最后面,比賽依次進行。哪組最先完成(組內所有人各完成一次)哪組獲勝。比賽實行3局2勝制。
注:比賽中出現違規的隊員要回到起點重新進行比賽
A、進行練習2~3次(“龜兔”角色都進行嘗試)
B、教學比賽
C、交換角色進行比賽
D、總結
教師活動:賽前進行爬跳的指導;比賽時做好裁判工作,給比賽雙方加油鼓勁;賽后做好總結,獎勵優勝、表揚表現好的同學并對學生進行鼓勵
2、廣播體操(復習1~4節)
A、集合(接下去我們要進行寒假作業的檢查了,我想大家都應該能完成吧!)
B、復習廣播操1~4節
a、教師領做,學生跟做
b、領操員領做,學生跟做
c、分組練習
C、分散練習,教師從旁指導
三、結束部分
1、整隊集合
2、小結本次課(新學期的第一節課大家表現的非常好,而且老師布置的作業大家都很好的完成了。希望大家在這學期再接再厲,上好體育課,做好廣播操,爭取在這學期的廣播操比賽中取得好的成績)
3、下課。
一年級教學設計21
教學內容:
太陽和月亮
課時:
2課時
教學目標:
1、技能目標:啟發學生獨立或合作想像畫或使用各種材料表現太陽和月亮。
2、認知目標:制作或者自編太陽和月亮的故事,創造出太陽和月亮的擬人形象。
3、情感目標:為兒童提供自由創作的機會,釋放緊張壓力,體會游戲的歡樂,發現不可思議的想像帶給人的趣味和輕松。
教學重難點:
發展開放性思維,通過想象創造出有特色的新形象。
教學準備:
師生準備:準備圓形紙板、作畫工具、剪刀、膠水、臺燈。共同收集各種材料:如繩子、吸管、紐扣、小石子、果殼、包裝紙、金屬絲等。這些材料雖多,但只要平常多留心,就能收集到各種有趣的東西。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預習階段:(導學案)
通過查閱資料,了解太陽的造型、色彩、功能等特點。欣賞古今中外的太陽藝術作品的各種表現形式和造型特點。
二、展示階段:
1、變一變:師生圍坐一圈,教師引導:出示圓形硬紙板:“這是什么?”變個魔術:畫上五官,剪貼出光芒:“圓形變成了一個可愛的太陽娃娃。”
2、看一看:原來圓形可以變成太陽,那么關圓形呢?
瞧瞧書上有許多會變的太陽和月亮,他們又是怎樣變化的呢?你能看出他們是怎樣畫或做出來的嗎?
總結出:有的是用單色線畫的,有的是用蠟筆畫的,有的是水彩作品,有的是電腦制作的,有的是手工制作,還有的把太陽畫在了圓盤上……
3、想一想:看到了這么多有趣的畫法,你有沒有受到啟發?如果給你一顆太陽或月亮的種子,你想種出一個什么樣的果實呢?
4、談一談:把你的想法告訴給大家吧!
總結出:原來每人心中的太陽、月亮是不同的,在建筑工人的心中太陽是最好是綠色的涼爽的,這樣他們在夏天的陽光下工作就不怕曬了。長著大嘴巴的太陽能說出你心中的愿望,并幫你實現。月亮可以是一把樂器,可以是老婆婆,也可以是小孩……
三、反饋階段:
1、做一做:用你們手上的各種材料畫出或制作出你想像中的太陽和月亮吧,一定很好玩。有什么困難跟老師商量商量。教師此時的指導便是不斷地給予鼓勵,這將會使兒童產生“我想這樣做做看”,“我想那樣畫畫看”的念頭,使每個兒童除了能持有表現的構思與主題外,同時還能涌現樂于創作的意愿。對于學生可能遇到的粘貼、固定等技能問題,教師可以集中指導。
2、議一議:把“太陽”貼到東邊的窗玻璃上,把“月亮”貼到西邊的窗玻離上,創設情境,美化教室。或者把自己的作品放到臺燈前展示,讓其作品有光亮的感覺,使作品更美,增加情趣。
3、玩一玩:開展傳球游戲,接到球的同學請你到作品前來介紹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學發表自己的意見,提出建議。
4、改一改:根據同學的建議補充修改自己的作品。
5、評一評:評出最好玩的太陽和月亮。
最漂亮的太陽和月亮。
最新奇的太陽和月亮
四、課堂小結:
課后指導學生把桌上,地上的廢料收拾進垃圾箱,多余的材料收入紙箱,以備再次使用。
第二課時
一、預習階段:(導學案)
觀察不同時期太陽的變化,想像其不同的.情感,學習用擬人法來創造太陽的形象與故事。
二、展示階段:
1、太陽是個大火球,又發熱,又發光。它比地球大很多很多,離地球非常非常遙遠。它照射到地面的光和熱減弱了許多,植物才能生長。植物又養活了地球上的動物和人類。
2、有關月亮的民間傳說有很多,嫦娥、吳剛、桂花樹,每年的中秋節也是月亮的節日。寫月亮的詩也非常多,“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首李白的《靜夜思》,大家都會背。
3、以小組為單位商量編一個太陽和月亮的故事,合作做出故事中的太陽和月亮。制作指導時,重視表現的過程。
三、反饋階段:
小組根據故事分配角色,設計人物臺詞、動作,還可以調配服飾、頭飾等把自己打扮起來,上臺表演小話劇《太陽和月亮的故事》,組織學生出現一個個體現集體智慧的“情景展示”。在學生表演時不斷地對學生進行積極的評價,給以充分的肯定。
老師用錄音機把大家的故事錄下來,作為素材積累,為今后的作文打下基礎。重放錄音還可以成為學生評價的依據。
四、課堂小結:
在課即將結束之時,讓學生把地上的紙屑一起收集到大塑料袋里,把口扎緊,進行裝飾,做成最的太陽和月亮。讓學生知道,廢紙還能再創造。
五、教學反思:
學生在繪畫時表現的秋天場景還是比較豐富的,如果從秋天會成熟的果實或蔬菜中,找到想要表現的事物,感覺會更貼近生活。有些學生用制作的方法來表現,效果也很好,他們選用的材料很合適,感覺很逼真。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親自去郊外看看大山,樹林,田野,庭院,收集秋天的物品。讓他們觀察葉片,果實等秋天的禮物的造型美。讓他們自己產生作畫動機。這樣繪制出來的作品才有秋天的韻味
一年級教學設計22
一、學情分析
《菜園里》描繪了美麗的菜園,豐收的景象,讓我們似乎聞到了泥土里芳香,似乎能聽到菜農喜悅的歡笑。
本課開始是一幅小學生在菜園里勞動的情景圖,圖文對照,不僅讓學生對菜園有一個整體的感受,同時幫助學生認識一些蔬菜及其名稱,還可以讓學生形象地了解蔬菜的一些特點。圖下安排了九個詞語,是菜園里各種蔬菜的名稱,“豆角”、“白菜”圖中沒出現,老師可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認識,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兒歌描述了一些蔬菜的名稱,兒歌的語言生動形象,“青青”、“綠衣裳”、“黃”寫出了蔬菜不同的顏色,“細又長”,“打燈籠”、“尖尖嘴”寫出了蔬菜的特點,最后一句總寫了菜園的景色。兒歌最后一句押韻,讀起來瑯瑯上口,非常適合朗讀訓練,在朗讀中豐富學生對圖中蔬菜名稱的認識,鞏固生字新詞。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和寫字。
二、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認識十四個生字及一種筆畫“乚”和一個偏旁“幾”,會寫“卜、又、心、風”四個生字。認識一些蔬菜的特點,了解蔬菜的特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讀中體會菜園的美麗。
2、過程和方法。通過看、說、認、讀來認識十四個生字。通過朗讀來了解蔬菜的特點。通過課后去菜場認識更多的蔬菜繪制圖文卡片,布置教室學習園地,將認識事物,學習漢字結合起來,做到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教育學生要養成觀察事物的好習慣,激發學生進一步了解蔬菜,學習漢字的興趣。
教學重點:認識十四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教學難點:臥鉤的寫法,“幾”的寫法。
第一課時
一、談話交流,導入新課
1、練說蔬菜
師:小朋友,你最喜歡吃什么蔬菜?把你喜歡吃的蔬菜拿出來介紹給大家。(請5名學生講,說出蔬菜的顏色、樣子,喜歡同樣的相互補充。)
2、破題
(1)師:你們知道這些蔬菜各在哪里?
(2)出示課題:菜園里。
師:我們又整齊又響亮地讀讀課題。誰能想出好辦法記住“菜”和“園”這兩個字寶寶。
[設計意圖:識字教學要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激發學生頭腦中已有的知識,進行說的訓練。把生活帶進課堂。]
二、創設情景,學習字詞
1、觀察插圖,說話訓練
師:有一位小畫家畫了一幅《菜園里》的圖,我們來欣賞一下。(出示掛圖)誰能用漂亮的話說說這幅美麗的圖?(請四名學生自由練說,老師相機點撥。)
[設計意圖:插圖也是教材的一部分,充分利用教材進行語言訓練。]
2、創設情景,自主學詞
(1)激發學習興趣。
師:上海一年級小朋友想到這么美的菜園來參觀,農民伯伯想請我們班小朋友幫他的蔬菜貼上名稱,便于上海小朋友參觀。我們小朋友愿意做這個工作嗎?我們要作的這個工作必須要學會什么?(學生交流)
對,我們必須認識菜園里的蔬菜,會讀準各種蔬菜的名稱。我們還等什么,趕快打開語文書翻到94頁,對照圖畫,借助拼音,讀準各種蔬菜的名稱,可以一個人獨自準備,也可以同桌幫助準備,遇到困難舉手問老師。等會兒看誰幫農民伯伯做得最好。
(2)學生自主學習字詞。
(教師巡視,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
(3)師生互動,檢查自學。
A、師:我就是農民伯伯,你現在幫我貼上蔬菜名稱,還要告訴我,這是什么?
(學生拿詞語卡片貼到相應的位置,讀:這是××。全班跟讀:這是××。)
B、當遇到“豆角”和“白菜”時。
師:我的菜園里沒種白菜和豆角,等會兒上海小朋友來了,你幫我介紹一下,我現在想聽聽你是怎么介紹的?
(學生互相補充介紹)
[設計意圖一年級學生的識字目標是喜歡學習漢字,看主動識字的愿望。創設“貼名稱”的情境,正是為這一目標設計的,從而激發了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學習漢字的興趣把課堂還給學生]
(4)認字。
師:小朋友,我這個農民伯伯沒上過幾年學,年紀又大了,這里有幾個字寶寶,不認識,又記不住,你們能教教我,幫我記牢它們嗎?(出示生字卡片:菜、園、豆、角、蘿卜、心。)
A、一生讀一次,老師讀一次(錯誤指出),全班齊讀一次,并講講怎樣記住字形。
B、同桌互相檢查,讀對了給他畫上一顆五角星,讀錯了就幫幫他,改正過來也給他畫上五角星。
C、齊讀二次。
[設計意圖:老師在一年級學生的心目中是了不起的,自己能當小老師更了不起,更激發了學生的興趣。]
三、書寫指導
1、學寫“卜”字。
A、師:這個字比較簡單,請一個小朋友到黑板上來寫這個字。
B、看看“心”上有幾點,分別點在田字格的位置?
C、老師范寫一個,學生書空。
D、學生練習3個。
3、作業講評。
四、布置作業
做做課后作業第三題,畫畫連連。
第二課時
一、猜謎語導入
1、師:老師做幾個謎語給小朋友猜一猜,什么青青細又長?什么身穿綠裳?什么高高打燈籠?什么地下捉迷藏?什么長個尖尖嘴?什么越老皮越黃?(學生搶答)
2、師:茶園里,多有趣!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這首兒歌。好嗎?
[設計意圖:猜謎語的形式引入兒歌的學習,能充分調動學生朗讀,背誦兒歌的積極性。]
二、創設情景,學習兒歌
1、初讀兒歌
(1)師:上海小朋友到菜園里參觀時,聽農民伯伯說,我們小朋友很能干,想和我們進行兒歌朗誦比賽。我們班小朋友想不想贏他們呢?那么,我們怎樣朗誦才能贏他們呢?(學生交流)
(準確,流利,有感情方面回答。)
(2)師:同學們把書翻到95頁,借助拼音,首先把兒歌讀準確。
(3)學生自由朗讀兒歌。
(4)現在老師想聽聽小朋友們讀得怎樣:(先請2名優生讀,開一列小火車,最后請2名后進生讀。全班齊讀兒歌一次。
[設計意圖:新課標倡導教師要成為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創設“朗讀比賽”的情境,正是根據這一教學理念設計的,激起了學生朗讀的興趣,積極為比賽作準備。]
2、細讀兒歌
(1)師:同學們會正確地讀兒歌了。要把兒歌讀得流利,有感情,還要把兒歌讀懂,讀了一行兒歌,你能說出知道了什么?現在小朋友再細細地讀一讀兒歌,想你知道了什么?
(2)學生自由大聲朗讀課文。
(3)全班交流。
A、豆角青青細又和,黃瓜身穿綠衣裳。
①指導要點:“青青”寫出了黃瓜的顏色,“細又長”寫出了黃瓜的樣子。朗讀時這幾個字根讀重音,讀出豆角的顏色和樣子。
“綠衣裳”寫出黃瓜的顏色,黃瓜會穿衣裳嗎?是啊,我們要讀出黃瓜像個漂亮的小孩子。
②師:我把這句話改成:豆角綠綠細又長,黃瓜身穿綠衣裳。那樣好嗎?
③齊讀一次。
B、茄子高高打燈籠,蘿卜地捉迷藏。
①指導要點:“燈籠”寫出了茄子的樣子,“地下捉迷藏”寫出了蘿卜生長在過土里,還用擬人化的筆法寫出了蘿卜的可愛。“高高”讀重音,“地下捉迷藏”讀得活潑點。
②師:也可以說“西紅柿高高打燈籠”而兒歌為什么要說“茄子高高打燈籠呢?(把這句話補進兒歌每行的字數就不一樣,茄子比西紅柿更像燈籠。)
③齊讀一次。
C、辣椒長個尖尖嘴,南瓜越老皮越黃。
①指導要點:“尖尖嘴”寫出辣椒上大下小的樣子,“越老皮越黃”寫出了南瓜的生長特點。“尖尖”、“老”、“黃”讀重音。
②齊讀一次。
D、紅綠黃紫真好看,菜園一片好風光。
①師:前面三句寫了什么?那么最后一句寫了什么?(指導朗讀)
②齊讀一次。
(4)學生質疑。
師:這首兒歌小朋友都讀懂了嗎?不懂的地方還有沒有?(學生質疑,老師不要直接解答,讓其他學生解答)
(5)感受文字的美。
師:小朋友看看兒歌的最后一個字的韻母,你發現了什么?(生答)因此,我們朗讀兒歌還要把最后一個字讀到位,這樣讀起來才好聽。
[設計意圖:一年級學生的閱讀目標之一是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興趣,以“讀了這一行兒歌,你能說出知道了什么?”為誘餌,不僅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能使學生“沉入”語言文字材料的感知之中,把學生的思維向廣度、深度的層面上推進。]
3、兒歌朗誦比賽,熟讀成誦。
師:下面請一、二組小朋友當上海小朋友,我們來比一比。(朗讀比賽中讓學生自己點評,老師補充。)
三、認記生字。
師:老師把七個生字寶寶拿出來,考考我們小朋友和上海小朋友。(各請一組開小火車。再齊讀2次。)
四、指導書寫。
1、學寫“又字”。
(1)老師范寫,邊寫邊說:先寫橫撇,橫要寫得平,從橫中線開始轉折寫撇開,再寫捺,橫和捺的收筆處一條線上。
(2)學生練寫3個。
2、學寫“風”字。
(1)學習新偏旁“幾”(風字框)。在田字格中范寫,邊寫邊說:先寫撇,再寫橫斜鉤,橫的寬度不能太寬,也不能太窄。學生書空。
(2)范寫“風”字。
A、師邊范寫邊說:先寫風字框,再寫中間的撇,最后寫點。
B、中間的撇和點根像兩片柳葉交叉一樣,看看點和“心”、“卜”的點有什么不一樣?
C、學生練寫3個。
五、拓展作業
1、讀一讀課后的“我會讀”,同桌互相檢查,讀對的打上☆。
2、星期天,跟媽到菜場買菜,繪制我們課本中沒有的圖文卡片,貼到教室里的學習園地。
[設計意圖:從課堂走向課外,在生活中,把認識事物和學習漢字聯系起來。]
一年級教學設計23
教材簡析:
《影子》這篇課文以簡潔、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了影子和人“形影不離”的特點,讀來親切上口,活潑俏皮。
教學理念:
本課教學宗旨在體現同學是學習語文的主人,讓同學自身在充沛讀書的基礎上,質疑討論交流,提高讀書能力。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飛、馬、鳥”3個字。認識1個筆畫“┐”和5個偏旁“彡、犭、”。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認識有關“影子”的一些現象。
教學流程:
一、謎語揭題,激發興趣
1、出示謎語:
人人有個好朋友,烏黑身子烏黑頭,就像一條小黑狗,陽光下面跟你走。
謎底是什么?(影子)
2、同學們,你們想了解有關“影子”的知識嗎?這節課我們學習《影子》,板書課題。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帶著上面的問題,同學自學課文。
(1)讀準字音,把不會的'字圈上。
(2)識記生字,運用學過的方法,并小組交流。
(3)理解課文內容。
2、認識筆畫“”和偏旁“”。
3、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字卡,開火車讀。
(2)朗讀課文。
三、質疑討論,掌握重點(鼓勵同學質疑)
(1)影子為什么會有時在前,有時在后,有時在左,有時在右呢?
(2)為什么說影子是小黑狗、好朋友呢?
全班討論,教師可利用活動掛圖協助理解。
四、指導朗讀,熟讀成誦
(1)教師范讀。
(2)同學自由讀。
(3)同桌互讀。
(4)指名讀。
(5)全班分三組進行朗讀競賽,評出優勝小組。
(6)熟讀成誦。
五、安排作業
課下仔細觀察,什么情況下影子在前、在后、在左、在右?
板書:
影子——小黑狗
——好朋友
一年級教學設計24
教學目標:
認知:通過游戲活動初步認識常用色彩及形狀,體驗不同媒材工具的使用效果,并用撕、剪、貼、畫的方法表達自己的想法。
情感:在游戲活動中體驗造型表現活動及與人交往的樂趣,初步建立集體觀念與大膽表現自我的自信心。
能力:通過對作品、媒材、工具、制作過程的體驗及探索,培養初步的對藝術作品的感知能力、造型表現能力及口頭發表能力。
教學重點:
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感知并說出形、色、制小組合作共同探討問大膽自由地進行造型敢于大膽介紹自己、發表想法。
教學難點:
感知體驗剪貼藝術的美,學習以色彩、形狀、線條的造型方法制作大樹并介紹自己、發表想法。自我介紹及感受的發表,人美版第1冊教案樹干的制作、樹葉的粘貼布局。
課前準備:
1、教師課前自行制作一棵與教材中“大樹”圖片不同的“大樹”作品,供教學中學生進行欣賞。
2、教師及學生課前收集一些樹木圖片供教學中欣賞,增進學生的環保意識。
3、師生共同準備好紙材、剪刀、膠水或雙面貼、彩色水筆等。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設疑導入:
1、課件引入:介紹老師自己的名字,愛好,并且出示教師介紹自己的.樹葉卡片,你認識我了嗎?
2、本課為一年級新生入學后上的第一節美術課,同學之間彼此都有想相互認識一下的愿望。你想認識你的新同學嗎?讓我們在一起制作大樹的游戲中互相認識吧!
二、感知引導:打開課本進行作品欣賞(讓學生自己說說圖片上的內容)。
第一組:學生制作的“大樹”作品;
第二組:學生自我介紹小卡片;
第三組:自然景觀中的樹木圖片;
第四組:教材中的學生活動圖片其他小朋友做的這棵大樹好看嗎?它的樹葉有什么顏色的?什么形狀的?葉子上有什么東西?樹上除了葉子還有什么?你們喜歡這棵大樹嗎?為什么?大樹是我們的班集體,每個小朋友都是大樹上的葉子,讓我們一起為我們班增添美麗的光彩。向大家說一說,你叫什么名字,你的興趣和愛好是什么,你有什么心愿,今天的課你上得開心嗎?
三、人美版第1冊教案合作探索:小組討論:本組想做一棵怎樣的樹,用什么材料、制作方法?分工是怎樣的?小組匯報討論結果,教師給予及時的肯定及建議。(出示一些植物的樹葉的資料供學生參考)
四、自由創作:學生根據個人喜好制作一片樹葉或其他能表現自己的自我介紹卡,可用撕.剪、貼、畫的不同方法進行制作,并可添加圖案。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出示自己的作品,介紹自己采用的方法(撕.剪、貼、畫)。
二、教師給予鼓勵及改進建議、安全作用工具的提示。
三、繼續完成制作一片樹葉或其他能表現自己的自我介紹卡,教師巡視。
四、引導學生將做好的自我介紹卡貼在大樹的樹干上。引導學生分組分批向大家介紹自己的名字、興趣愛好、心愿及上本節課的感受。
五、課后作業:大膽發表,回家后向家人介紹一下今天上課的情況和自己剛認識的老師和同學的情況。學著制作一棵心愿樹。
【一年級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一年級教學設計05-30
一年級《e》教學設計05-28
小學一年級教學設計06-08
語文一年級教學設計03-29
語文一年級備課教學設計02-24
一年級《分類與整理》教學設計02-05
一年級小括號教學設計08-13
一年級《動物兒歌》教學設計09-19
一年級語文影子教學設計08-07
一年級語文教學設計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