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村居》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村居》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出詞的韻味。背誦課文。
2.通過借助注釋、抓關鍵詞等多種方法,理解大意,想象情境,體會田園生活的美好。
3.通過比較閱讀,初步學習文學作品的比較方法。
4.在誦讀經典、拓展閱讀中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熏陶。
教學重點:理解詩詞,感悟情境。
教學難點:抓住關鍵詞體會意境。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讀:
(一)聊一聊:鄉村話題。
(二)賞一賞:鄉村畫面。
(三)讀一讀:與鄉村生活相關的詞語。
茅檐青青草翁媼(110)鋤豆織雞籠剝(bao)蓮蓬
正音:“剝蓮蓬”“翁媼”。理解“翁媼”的意思:哪一個字說的是老公公?哪一個字說的是老婆婆?你怎么知道的`?
二、整體初讀:
(一)宋朝著名詞人辛棄疾把這些景、人以及事融合在一起,寫了一首美麗清新的詞——《清平樂·村居》。(板書,讀題)
(二)教師范讀,學生欣賞。
(三)學生自讀,要求讀正確讀通順。指名讀,齊讀,注意讀出詞的韻味。
(四)學生默讀,結合課文注釋以及插圖理解《清平樂-村居》,想一想這首詞描寫了哪幾幅畫面。
總結歸納:茅檐青草圖,白發翁媼圖,三兒忙碌圖。
三、想象品讀:
(一)茅檐青草圖
師:同學們找到了詞里的畫,下面我們還要品一品畫里的詞。課文一開始就給我們展現了哪一幅畫面?PPT出示: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1.讀到這一句詞,你腦中浮現出一幅什么樣的畫?引導思考:為什么用兩個“青”?板書:青
2.對比讀,體會詞的音韻美、節奏美——齊讀。
3.師:你最喜歡寫人的哪一幅畫面?引導學生繼續自主選擇畫面品讀。
(二)翁媼逗趣圖
出示: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1.質疑:讀到這句詞你有什么地方不懂?學生質疑,師生、生生交流:“吳音”“相媚好”等疑難點。
教師隨機點撥:(1)吳音與北方方言的區別;(2)倒裝句式……
2.猜想:板書:媚。
引導猜一猜:從字形上看,一個女字旁,一個眉毛的眉宇組合在一起,是什么意思?鼓勵學生大膽猜測。PPr出示:
3.想象:
“媚”在《說文解字》中的本意是“女子揚眉瞟目,取悅于鐘情的男子”,后來用作動詞表“討好,令對方高興、愉悅”。
引導學生根據《說文解字》以及情境說說對“相媚好”的理解。想象說話:老公公和老婆婆怎樣“相媚好”?他們會相互說什么?(學生根據情境自由想象表達)
4.引讀: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①師:幾千年前的《詩經》中有這樣一句-PPT出示: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老婆婆和老公公就這樣牽著手幸福到老。生讀: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②師:漢朝時期的蘇武這樣寫道-PPT出示:結發為夫妻,恩愛不相疑——老婆婆和老公公就是這樣一輩子恩愛到老。生讀: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③師:雖然住著低矮的草房,雖然過著貧寒的生活,他們卻這么踏踏實實、快快樂樂地白頭偕老。PPT出示。生再讀: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5.讀到這里,你怎么理解“醉”的意思?是誰醉了?板書:醉。
再讀: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三)三兒忙碌圖
PPT出示: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1.這段話中你覺得哪個詞比較難理解,要提醒大家注意?(理解“無賴”古今詞義的不同)
2.你怎么看出小兒的頑皮、淘氣(“無賴”)?讀:溪頭臥剝蓮蓬。體會“臥”,從“臥”字你感覺到了什么?(引導學生結合畫面想象交流)
3.小兒這么調皮可愛,大兒和中兒呢?讀: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4.師生交流:為什么最喜小兒無賴?(板書:最)讀中體會“最”。
四、比較賞讀
(一)整體回顧:邊讀,邊想象,邊感悟,我們在《清平樂·村居》這首詞中感受了田園生活的美好。齊讀整首詞。
古往今來,有很多詩人都鐘情于田園山水,比如我們上個學期學過的南宋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指名讀。PPT出示《四時田園雜興》。
(二)比較“相同”:你覺得這兩首詩詞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歸納題材、內容等相同之處)
(三)比較“不同”:都是寫田園生活,你發現《清平樂·村居》和《四時田園雜興》在體裁、內容、寫法上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分小組合作探究(說一說):
小組匯報,師生總結:正是因為有這么多的不同,才讓每一首詩詞具有不同的美,散發著獨特的文學魅力。
(四)課后拓展:
讀到這里,我們還可以進一步探究——辛棄疾,南宋文學家、軍事家,他的作品充滿了愛國情懷,是著名的豪放派詞人,為什么會寫《清平樂-村居》這首詞呢?課后同學們可查找詞人辛棄疾的資料,把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和他的另外一首《破陣子》(醉里挑燈看劍)進行比較閱讀,感受同一個詞人在不同的作品中表現出來的不同風格特點。
五、配樂誦讀:《清平樂·村居》
周靜,株洲市小學語文學科帶頭人,現任株洲市天元區教育局語言教研員,研究方向是小學語文以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為目標的“活力課堂”教學實驗與研究。
《村居》教學設計2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簡析
《清平樂村居》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第七單元的課文,也是本冊的最后一篇課文。它通過對農村清新秀麗、樸素恬靜的環境描寫以及對翁媼及其三個兒子形象的刻畫,抒發了詞人喜愛農村恬淡平靜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3個生字,正確認讀“翁媼”、“臥剝”、“蓮蓬”等三個詞語。
2、能根據課本插圖和聯系上下文理解“翁媼”、“無賴”、“相媚好”的意思。借助課本插圖,把握詞的大體意思。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想象詞描寫的田園風光的情境,感受鄉村生活的靜謐美好。體會詞人的感情。
(三)、教學重點
1、有感情誦讀詩文,讀出詩的韻味。
2、詞畫結合,通過想象等策略,體會詞境,感受鄉村生活的安寧美好。
(四)、教學難點
理解“相媚好”、“無賴”、“臥剝”等詞語的意思,能想象詞所描繪的情景。
(五)、教學時間一課時
二、設計理念
1、誦讀古詩詞,讓學生從中體會古詩詞的語言美、韻律美、意境美。
2、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3、實施多元評價,學生是評價的對象也是評價的主體。
三、教學過程:
(一)、了解詞人
板書:辛棄疾。了解辛棄疾嗎?(小結學生回答并適度補充:辛棄疾不僅是位著名的詞人,他還是位勇敢的將軍。在辛棄疾生活的年代,金兵占領了國家的北方,辛棄疾參加了抵抗金兵的軍隊。但后來,他被投降派陷害,下放到南方的上饒農村,在這期間,他寫了好幾首描寫農村風光的詞,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就是寫在那個時候。)
(設計理念:課堂是向兩頭開放的,學生帶著問題或者帶著信息走進課堂,這既可以檢測學生的預習,又可以為全詞的教學提供必要的背景介紹。)
(二)、導入課題
1、板書課題,學生書空。
2、簡介詞的標題,并指名學生朗讀課文標題。(歸納朗讀好詞的標題要點:詞牌和題目之間有適當的停頓;語速不要太快。)
3、看到“村居”這個題目,你會想到什么?(學生交流自己印象或想象中的村居。)
4、過渡:那么辛棄疾筆下的村居是什么樣的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三)、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1、學生自由讀全詞。(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交流幾個難讀的詞語的讀音。讀準詞語讀音后將詞語帶進句子讀。翁媼重在讀好后鼻音;臥剝重點讀好多音字;蓮蓬重在了解為押韻的需要而改變聲調。)
3、指名學生讀全詞。
(設計理念:把詞的每個字的字音讀正確,是詩詞誦讀的前提條件。字音教學要有所側重,懂得因“字”施教。字音教學不是孤立的,要體現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原則。)
(四)、讀好詞的節奏
1、句子“醉里吳音相媚好”劃分正確和錯誤的兩種節奏,讓學生在比較中初步了解詩詞節奏劃分的一把規律。
2、出示劃分好節奏的詞,教師范讀,引導學生評價老師的朗讀。(重點指向節奏的把握。)
3、師生合作讀。老師讀標題,男生讀一句,女生接讀一句。
4、學生個別展示讀。
(設計理念:課堂教學的目標之一是知識與技能,讓學生在比較中鑒別從而初步掌握詩詞節奏劃分的技能。這一教學過程是在老師引導下學生自主學習的結果。)
(五)、讀出感悟,體驗詞境
1、默讀全詞,圈畫出能看出翁媼感情的字詞。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小結詞眼“醉”。
2、齊讀帶“醉”所在的詞句,引導學生理解翁媼的意思。
3、提出主問題:翁媼為什么會陶醉呢?
4、學生讀、思、交流。
(1)、大兒子在小溪的東邊除豆苗里的草,體會大兒子的勤勞。
(2)、二兒子在編織雞籠,體會二兒子的能干。
(3)、引導學生看插圖,想象小兒子剝蓮蓬的樣子,體會小兒子的可愛與頑皮。聯系語境了解詞語“無賴”的感***彩。
(4)、分角色扮演,翁媼對話,體會翁媼內心的快樂與幸福。
小結:讀出了一個怎樣的五口之家。(板書:一醉人和睦。)
(設計理念:詩詞教學其實就是“還原“,將抽象的文字還原為生動的形象,引導學生把文字還原為”畫“,或者是“話”(人物的對話)。還原的過程就是大體理解詩意的過程,就是形象思維訓練的過程。)
(5)、品讀因風景優美而陶醉。引導學生將寫景的.文字還原為畫面,感悟村居的風景寧靜而優美。在感悟的基礎上指導讀出風景的美。(板書:二醉風景美。)
(6)、給村居圖取名字。
(7)、思考:作者作為一個曾經上馬殺敵的將領,為什么不去描寫抗金的將士,而要去描寫這樣一個靜謐美好的村居生活呢?(引導學生理解作者感情,向往寧靜恬淡的村居生活。)
(設計理念:詩歌重形象,沒有形象就沒有審美。詩歌重情感,沒有情感,就沒有藝術。溝通想象和情感的是想象,想象把把形象還原為畫面,從而“入境”,入境才能體會詩歌蘊含的感情,所謂入境入情。)
(六)、吟誦、背誦
1、過渡:看到這么美的村居圖,陶醉的不僅是翁媼,是作者,還有我們,大家想不想把這首詞讀得更好?
2、回憶電視中吟誦的鏡頭,師生小結吟誦的特點:有節奏,有韻味,搖頭晃腦。
3、學生吟誦展示并進行吟誦接力。
4、學生自由背誦。
5、古人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指名讓學生看著插圖,將插圖還原為詞。(背誦)
6、全班一起背誦。
(設計理念:由于古詩詞的語言非常講究聲音快慢緩急、抑揚頓挫,吟誦就是根據作品音節安排的特點來讀,這種形式能充分顯示出作品原有的音樂性特點。)
(七)、小結全文,拓展遷移
1、小結: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一個和諧幸福的五口之間,一道欣賞了一幅靜謐美好的村居圖。
2、宋詞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中一顆閃亮的明珠,辛棄疾的詞更是宋詞中的精品,下課后我們要從網上找辛棄疾的詞來讀。
推薦詞作:《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3、作業設計:(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選擇)
(1)、改寫《清平樂村居》,要求把詞中所描繪的畫面寫具體,寫出詞的意境美,題目自擬。
(2)、欣賞辛棄疾的其他詞作,欣賞作者詞的魅力,走進作者內心,體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設計理念:延伸詩人其他作品,這樣做的目的一可增加學生對不同語言風格的感受力;二可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對該作者寫作風格的把握。一堂課上好后,學生帶著許多新的問題或者新的任務離開課堂,課堂教學結尾變成了問號式,省略號式,這不僅僅是任務的延伸,更是情感的延續,也是學習的延續。)
《村居》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認識“古、詩”等13個生字,會寫“有、聲”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
2、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帶領學生感悟古詩中的意境,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力。
【教學準備】
1、用幻燈片出示2首古詩。
2、學生配詩畫。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
1、師:學習了前面幾篇課文,和你的所見所感,你覺得春天是怎樣的?
2、師:古代的'人也喜歡春天,他們寫了好多好多的詩篇來歌頌春天,贊美春天,今天我們講學習兩首描寫春天的古詩。
3、板書課題:認讀生字“古、詩、首”。
4、指名讀古詩名(題目);比較“春”和“村”的發音。
二、自學生字、自讀古詩
1、生自由讀詩:
師:一邊讀古詩,一邊把生字多讀幾遍。
2、指名讀生字,檢查自學情況:
師:要來讀一讀嗎?一定要讀準字音。
⑴區別平、翹舌音:詩、首、處—村、醉、散。
⑵字形:
①古:十+口;聞:門+耳
居:尸+古;童:立+里
②詩:讠字旁;醉:酉字旁;忙—忄旁
3、口頭擴詞:
古()()()聲()()()
多()()()處()()()
知()()()忙()()()
4、同桌抽讀生字。
三、書寫指導
1、引導生觀察書寫、掌握要領。
2、師范寫,生觀察:
“古”字橫要長而凸。
“多”要寫成一上一下,上小下大,防止學生寫成一左一右。
“處”字是半包圍結構,要強調“包住”—把捺拖長。
“忙”字左邊豎心的“豎”要寫的垂直且稍長。
四、課外作業
查找有關詩人、古詩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欣賞導入
1、生看課文插圖,聽師配樂朗誦:
師: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古詩兩首》,愿意聽老師先來讀一讀嗎?
2、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師:那你們也想來讀嗎?
二、朗讀、體會、理解古詩
1、生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師:要想讀好這兩首詩,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首先,要做到“五不”,還要讀通句子。其次,就是要反復多讀幾遍,因為古人能用很少的句子,表達很豐富的意思。最后,還要看誰的想象力豐富,一邊讀詩,一邊能在大腦里作畫!
2、生自愿匯報讀。
3、生賽讀(同桌賽、小組賽、男女競賽)。
4、背誦古詩:
師:一不留神,老師發現有好多同學在熟讀的基礎上,都可以背誦古詩了,來站起來,展示一下。
5、交流理解、體會:
師:愿意把你們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體會用畫筆畫下來嗎?選擇其中一首作畫。
間休:在作畫前,我想為大家朗讀一段文字。(教材簡說)。
交流詩畫,展開想象,暢談感受
師:誰愿意帶著自己的想法和作品一起到前面來,給大家談談你的感受。
三、完成“課后練習”
1、生口頭擴詞:
師:看看誰的詞匯量大,是我們班的“小詞霸”!
2、動手實踐:
師:希望利用周末或課余的時間,同學們回家做一只風箏,要記住的是,一定要自己參與動手哦!
《村居》教學設計4
教材簡析:
《清平樂·村居》是豪放派詞人辛棄疾的一首田園詞。它通過對農村清新秀麗、樸素恬靜的環境描寫以及對翁媼及其三個兒子的形象刻畫,抒發了詞人喜愛農村安寧、平靜生活的思想感情。它好似一幅栩栩如生、有聲有色的農村風俗畫。開篇以素描之法,勾出“茅檐”、“溪上”、“青草”,只淡淡幾筆便形象地描畫出江西上饒地區農村的特色,以景物襯托出人物生活寧靜、恬適的氛圍。畫面中的主要人物——翁媼“醉里吳音相媚好”,足見其生活的安詳,精神的愉快,接著從遠到近勾畫出三個兒子的動作。詞人尤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等詞句形象地刻畫出他無憂無慮、天真活潑的神態。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讀準字音,了解詞意;抓關鍵詞,發揮想象,感受詞中意境。
2、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田園生活的意境;背誦課文。
3、情感目標:結合材料,知人論世,走進辛棄疾的內心,體悟他英雄報國無門的悲壯之感;了解辛棄疾在詞壇上的成就與地位,激起對辛詞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理解課文內容,感悟田園生活的意境;感情朗讀課文,使學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方法: 想象感悟。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1、同學們,宋詞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中一顆閃亮的明珠,一朵艷麗的奇葩。每首詞都仿佛是一幅絢麗多彩的畫,一段綿長不絕的情,一曲委婉動聽的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宋代詞人辛棄疾寫的詞,并通過他的詞去探尋這位偉大詞人的內心世界。(出示:走近辛棄疾)
2、(板書:“村居”)看到“村居”這個詞,你們腦海中出現了什么樣的情景?
你們的想象讓題目有了意義。(補充課題,生讀題。)辛棄疾筆下的村居到底怎么樣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要求四個字:讀通讀順。
二、學習新詞,感悟意境。
1、你覺得哪些字的讀音需要注意一下?
預設:(1)翁媼(“翁”上面是個公字,猜猜是什么意思?媼呢?翁媼就是指年老的夫妻。)
(2)剝蓮蓬(把東西的皮去掉時念bāo,把蓮蓬的皮去掉叫——剝蓮蓬,把花生的皮去掉叫——剝花生,把香蕉的皮去掉叫 ——剝香蕉,把蘋果的皮去掉叫——削蘋果,把這兩個字連在一起讀——剝削。 “蓮蓬”的“蓬”我們平時念輕聲,這里應念pénɡ,這是詩詞里和仄、押韻的需要。你們看,“小、草、好、媼;東、籠、蓬”。)(指名讀)
2、詞一般分上闕和下闕兩部分,朗讀時,上、下闕之間要停頓,我們來喘一口氣作為停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指導朗讀)
3、這是一個怎樣的村居呢?我們再來讀,輕輕地讀,緩緩地讀,看誰能把村居的情景想象出來。(生自由讀)
4、人常說詩中有畫,你在這首詞中看到了怎樣的畫面?(茅舍清溪圖、翁媼相媚圖、大兒鋤豆圖、中兒織籠圖、小兒剝蓮圖……)
5、(出示插圖)大家看,這是文中的插圖。看著這幅圖,你讀懂了詞中的哪幾句?你感受到這是一幅怎樣的村居圖?(美麗的村居圖)你剛才一定看到許多美景,就請你一邊想象美景一邊讀這首詞。(幽靜的村居圖)你在用心感受,請你讀出村居的幽靜。(幸福的村居圖)你就帶著幸福之情讀一讀吧。就這樣,按照詞的韻律,把自己的感受和想象都送到詞中去,就能讀得有滋有味。
6、有的同學說這是美麗的村居,你是從哪句感受到的?(第一句)多美呀!置身其中,你仿佛還能聽到什么?(溪水聲和小鳥的叫聲)那就請你伴著淙淙的流水聲讀一讀。來,大家閉上眼睛,用力吸氣。說說看,你聞到了什么?(荷花的芳香)(草香和泥土的氣息)好,把我們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都送到句中讀出來。
7、這是大自然的清新、秀麗之美,也是田園風光的樸素之美。你想給這幅美好的鄉村生活畫面命名什么有意思的題目?(農家樂,世外桃源,溫馨;最美的風景……)所有的景物匯成了詞中的一個字——醉。那可真是“沉醉不知歸路”了,多么寧靜優美的村居啊,多么悠閑自在的田園生活啊,就讓我們隨著作者的描述,一起走進這如詩如畫、清新恬靜的鄉村生活畫卷中,聽聽這“相媚好”的翁媼在用吳地方言說些什么呢?
(1)“相媚好”:什么意思?(想象說話)
這是老夫妻聊天的情景,幾杯酒下了肚,老兩口的話多了,老爺爺望了望老奶奶,笑著說:“……”聽了老爺爺的話,老奶奶怎么說呢?“……”
唱《最浪漫的事》,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多么溫馨的情景啊!我們來送他們一個“媚”字,一個“媚”字,讓人醉了。多好啊!儂儂軟語傳遞著綿綿情意。大家說的,想的都含在一個詞中,誰知道?(相媚好)
聽著他們聊天,你覺得這是一對怎樣的老夫妻?(幸福的`老夫妻)請讀出幸福之情。(恩愛的老夫妻)請用朗讀表現老倆口的恩愛。(和和美美的老夫妻)老兩口恩恩愛愛,悠閑自得,讓我們也去分享他們的快樂。(齊讀)“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2)我們再來夸夸他們的三個兒子。
研讀“無賴”:誰來把這兩句讀一讀?(指名讀、齊讀)
從哪看出小兒無憂無慮?(無賴)
文中哪個詞兒具體表現小兒很無賴?(臥)
“臥”是什么意思?除了俯臥,還可以怎樣臥?(仰臥、側臥……)
想一想小兒剝蓮蓬時還可能怎樣?(可能搖著小腿,嘴里哼著歌。可能在地上打個滾兒,玩累了還可能躺在地上睡一覺。)
這樣的小兒,你想用什么詞來形容他?(自由自在)讀出小兒的自由自在。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還可以用什么詞形容他?(天真活潑)讀出小兒那個天真的勁兒。
“無賴”讀得輕快、上揚,小兒好頑皮呀。他享受著天真無邪的幸福,多讓人羨慕。我們都來分享他的幸福。
(3)聊著這些,看著這些,讓老兩口醉了,這里的“醉”僅指醉酒嗎?
(4)聽到這些,作者禁不住走上前去問:“白發誰家翁媼?” (師生對話)
“老伯貴姓?你們住在這低小的茅屋里想必生活并不富裕,你們怎么會這么快樂和滿足呢?”
8、小結:這里的風景優美,這樣的家庭很幸福,老兩口陶醉在和美的生活中。讓我們帶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入情入境地朗讀村居。同學們的心都已和村居相融,那么,請你加進自己想象和感受再來描繪這幅村居圖。
運用想象,同學們把村居圖讀活了,如果請你用這首詞中的一個字概括這幅村居圖,你會選哪個字?是啊,面對這山清水秀的田園美景,翁媼怎能不醉?享受這溫馨、愜意的天倫之樂,他們又如何不醉?
三、總結升華,背誦課文。
1、你們覺得這些畫面美嗎?我從小就生活在農村,這些畫面對我來說很平常啊,作者怎么就覺得那么富有詩意呢?
簡介作者生平:800多年前,辛棄疾力主抗金北伐,并提出有關方略,均未被采納,而且受到了議和派的排斥和打擊,志不得伸,歸隱江西上饒地區。
想到在淪陷區度日如年的老百姓,再看到眼前的一家五口,作者真的覺得眼前的畫面太美了,太富有詩意了。
2、鄉村的田園生活是那么的恬靜,那么的安逸,酒不醉人人自醉。此刻,看著這個遠離戰火、溫馨舒適的村居生活,經歷了征戰二十多年沙場的辛棄疾感慨萬千,他會怎么想?(指名說)
讓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讓老者有所養,勤者有所閑,這是辛棄疾一直主張抗金收復失地的目的呀!看到這樣理想的村居生活,他的千言萬語化作了這首只有46個字的詞——《清平樂 ·村居》(齊讀詞)
3、這使許多人“醉”了的村居,走過800多年的風雨,清清新新地走來了,能試著背一背嗎?大家看,這首詞先寫景,后寫人,先寫老,后寫小,理清順序你會背得更快。
四、拓展材料,走近詞人。
1、辛棄疾一生很多時候都在醉,真可謂“但愿長醉不復醒”,我們再來看這兩首詞,他又是怎樣的醉呢?
《西江月·遣興》(宋)辛棄疾
醉里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工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
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宋)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1)你覺得這是怎樣的醉?
(2)補充材料:
辛棄疾受不到南宋朝廷真正的重用,使他無法有大的作為,他被政敵以“聚斂”等罪名多次誣陷,終在1181年(42歲)被彈劾落職。閑居在江西上饒長達二十余年。他一生經歷南宋4位皇帝,20多位宰相,可惜他們中竟無一人在北伐上有所作為。
(3)請用一個詞來形容辛棄疾“看劍”時的心情。(無奈、痛苦、落寞、悲憤等。)
(4)我覺得他的這首詞最能表達他因何而醉。
《丑奴兒·書博山道中壁》(宋)辛棄疾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5)因何而醉?一個字——愁。同是醉里,所處的地點不同,但是所想的是相同的,那就是希望國泰民安,人民安居樂業。
(6)由于歷史的錯位,他那本應緊握寶劍、殺敵立功的手,轉而握起了纖纖羊毫,本該用以安邦定國的將相之才,轉而在詞壇上叱咤風云。國家不幸詩家幸,中國文學史上從此多了一位偉大的詞人,他為中國詞壇貢獻了620多首經典詞作。有人這樣贊美過他:稼軒者,人中之杰,詞中之龍。
(7)一個滿懷豪情的英雄,只能蹉跎老去。南宋寧宗有北伐之意,重新啟用64歲的辛棄疾,但不久他又遭誣陷重回江西鉛山,北伐很快以失敗告終。1207年農歷九月初十,67歲的辛棄疾在病床上大喊好幾聲殺賊,在鉛山含恨辭世。
五、回環結課,激蕩情感。
800多年里,無數人在懷念著這位曠世奇才。網上有一個專為紀念他而設的網站,就叫:醉里挑燈看劍——辛棄疾紀念館。相信網站的建立者也認為“醉里挑燈看劍”六個字足以體現他一生的落寞、無奈、悲壯。
詩人一生常醉,但像在《村居》中這樣的陶醉實在很難得,那就讓我們再隨著詩人難得的醉上一回吧!齊背《清平樂·村居》。
《村居》教學設計5
活動目標:
1、采用古詩配畫、賞畫吟詩的形式把幼兒帶入詩情畫意的境界,激發孩子對古詩的興趣。
2、通過古詩新唱的方法,讓幼兒加深對古詩內涵的理解。
活動準備:
1、畫:詠柳、惠崇春江晚景。2、簡筆畫,毛筆,字卡。3、背景音樂。4、課件。
活動過程:
一、欣賞圖片,理解古詩內容,學習有感情地朗誦古詩:
詠柳、惠崇春江晚景。
1、邊出示圖畫邊讓幼兒猜猜這是畫的哪一首古詩。
2、集體有感情地朗誦古詩:詠柳、惠崇春江晚景
二、新授古詩《村居》
1、圖文并貌地理解詩句: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1)邊畫邊念兒歌,把孩子帶入詩情畫意地境界。“早春的二月,田野里長滿了綠幽幽的.青草,小黃鶯在天空中自由的飛翔。嫩綠的柳條輕輕地拍打著堤壩,啊!春天陶醉啦!”“你們知道我畫的是什么季節嗎?”
2)“是早春的二月有些什么呢?”學學:黃鶯是怎么飛的,青草是怎么長的,楊柳是怎么拍打的,
3)“春天真是太美了,還有一句好聽的詩句呢,我們一起聽: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老師有感情地朗誦加動作)“你聽到了什么?情用剛才的話來說說?”
4)仔細聽第二遍: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邊朗誦邊出示字卡。
5)游戲:字圖配對。“誰能把字卡放在相應的圖片下面?”“找找、圈圈。草、鶯、柳、堤。”
6)我們一起把這句好聽的詩句演一演,說一說。練習2~3遍。
2、圖文并貌地理解詩句: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1)“那么優美的春景中還會有誰呢?請你們仔細看”邊畫邊放背景音樂。“小朋友又稱之為兒童。”
2)“這些兒童在忙些什么呢?”學學:放學,放風箏。
3)“那么秀麗的春景加上兒童在放風箏真是令人陶醉,我又有兩句詩句送給它: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好聽嗎?你聽到了什么?請用剛才的話來說?”
4)第二遍: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出示字卡。
5)游戲:字圖配對。“誰能把字卡放在相應的圖片下面?”“圈圈,誰來找找紙鳶在哪里?”
6)“我們一起把帶有兒童的詩句演演,說說。”
7)“有景有情才是最美的,我們一起把早春的景色和兒童放風箏和在一起朗誦行嗎?”(完整朗誦詩歌)。
8)“加上音樂加上感情就更優美了,我們一起來試試。”
9)一半幼兒演,一半幼兒朗誦。
3、揭示古詩。“你們知道我們剛才朗誦的詩句和起來是一首什么嗎?”“古詩的名字是村居,是浙江杭州詩人高鼎老爺爺寫的。”“為什么要取一個村居這個名字呢?”
三、復習鞏固《村居》
1、“我們一起就來欣賞這位高鼎老爺爺給大家帶來的《村居》”(放課件)
2、”聽了看了之后你有什么感覺?”
3、“我們一起跟著音樂來朗誦一遍,把你們剛才的感情加進去。”
4、“你們朗誦得真好,有的兒童還用了動作了,現在一起吟誦給后面得老師聽好嗎?”
四、活動延伸
1、“剛才你們朗誦得真有感情,但是古詩還可以變換節奏地朗誦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放磁帶讓幼兒學一學)
2、“剛才有的小朋友已經唱了出來,其實啊古詩真的可以唱的,你們聽!”(放磁帶讓幼兒學一學)3、結束:我們回教室唱給其他的兒童聽好嗎?
《村居》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3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并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理解重點詞的基礎上說一說這首詞所描繪的情景,抓住“醉”字研讀文本,展開想象,感悟田園生活的美好意境。
3.通過對詞的朗讀和感悟,體會作者對農村安寧平靜生活的向往,以及他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朗讀古詩,導入新課
1.同學們,古典詩詞是我國文化史上的藝術瑰寶,閃耀著奪目的光彩。今天我們在學習新的課文之前,先來讀幾首古詩。(課件出示高鼎的《村居》、楊萬里的《宿新市徐公店》、袁枚的《所見》、范成大的《夏日田園雜興》,學生齊讀這幾首古詩)
2.讀了這些古詩,同學們有什么發現呢?
(都是關于鄉村田園風光和兒童無憂無慮生活的詩。)
3.南宋詞人辛棄疾有一次外出,也看到了一處美麗的田園風景,不禁感慨萬千,作了一首膾炙人口的詞《清平樂村居》。(出示詞)
【設計意圖:所選讀的這幾首古詩與所要學習的課文在內容上有一定的相似性,輕松地將學生帶入了美麗的田園風光,易于激發他們閱讀古典詩詞的興趣,引起情感上的共鳴,達到了“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效果。】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自由地讀一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
(在學生自由朗讀的基礎上,辨析“剝”的讀音,說一說“蓬”在這里為什么不讀輕聲,知道這首詞的上片和下片分別是哪幾個字押韻的。)
2.古代的詞都是可以用來合樂歌唱的,因而在讀的時候除了押韻之外,還非常講究節奏和諧。我們一起讀一讀這首詞,讀出詞的.節奏和韻味。(指導學生有節奏地朗讀)
3.課文讀好了,但是知道這首詞寫的是什么意思嗎?請同學們一邊讀課文,一邊結合自己的預習嘗試著說一說每句話的意思。
4.要能準確地說出詞意,必須先了解一些詞語的意思。(師生共同討論“吳音”、“媚好”、“翁媼”、“無賴”等詞語的意思)
5.誰來說說這首詞描寫的情景?
【設計意圖:學習古典詩詞離不開一個“讀”字,學生只有讀順讀通了詞句,才能披文入境,進一步去領悟詩詞所蘊含的思想感情,才能與作者在心靈上產生共鳴。】
三、細讀課文,感悟內容
1.同學們,讀一首好詞,就像品一杯香茶,只有用心品味,才能品出其中的芳香。面對這迷人的田園風光,面對這樣的一家人,你能用書中的一個字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嗎?(板書:醉)
2.從低矮的茅屋,我們知道這其實并不是一戶物質富有的人家,但是兩位老人卻能一邊飲酒,一邊親熱地談笑,說明這里的“醉”不僅僅指兩位老人因酒而醉,肯定還有比物質生活更重要的東西使他們陶醉其中。想想看,兩位老人到底會陶醉于什么呢?
3.結合學生的回答展開相應的討論。
(1)為鄉村美景所醉。
這里有什么樣的美景?課文中用了“茅檐、溪上、青青草”三個詞勾勒出了鄉間的田園風光,其實鄉村的景色遠遠不止這些,還有哪些呢?請同學們想象一下,用自己的話具體地講一講。
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2)為夫婦恩愛所醉。兩位老人有可能在親熱地交談什么呢?
聽了兩位老人的談笑,老師不禁想到了《詩經》里的一句話“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用現在的流行歌曲來翻譯,就是“最浪漫的事,是與你一起慢慢變老”。這對老夫妻相敬如賓,相愛一生,這樣的情感怎能不讓人陶醉呢?
練習有感情地朗讀——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3)為兒子的勤勞孝敬而醉。
兩位老人還會陶醉于什么呢?從課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兩個兒子一邊勞動一邊在想些什么?
正是孩子的勤勞孝敬才使老人陶醉于這幸福之中啊!
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4)為小兒子的天真頑皮而醉。
兩位老人還會陶醉于什么呢?你是從哪里體會出來的?(抓住“臥”字想象小孩子一會兒躺臥,一會兒趴臥,一會兒睡臥的姿勢,體會其天真頑皮的特點)
練習有感情地朗讀——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4.同學們,現在你能用一個詞語來說說這是怎樣的一家人嗎?
(和和美美、天倫之樂、幸福安康、和睦溫馨、其樂融融……)
5.這么美好的環境,這么閑適的生活,這么甜蜜的親情,即使不喝酒,也肯定會被深深地陶醉的,因為“酒不醉人人自醉”啊。
讓我們再來讀一讀這首詞,和老人一起陶醉于眼前的一切。(學生有感情地齊讀整首詞)
【設計意圖:從詞眼“醉”字入手,引導學生深入研讀文本,體會思想感情,享受審美樂趣,使之領會抓詞眼閱讀的方法,同時培養其個性化閱讀的意識及能力。】
四、走近作者,體會情感
1.此情此景,使老人陶醉了,更使在這里流連忘返的辛棄疾陶醉了,于是情不自禁地寫下了這首詞。不過,這首詞僅僅是表達對農村平靜安寧生活的贊美嗎?讓我們來走近辛棄疾。(出示辛棄疾資料讓學生閱讀)
辛棄疾是我國宋朝的一位著名詞人。他21歲就參加了抗擊金人的義軍,參加過無數次戰斗,后來擔任過很多軍職。這期間他寫出了大量的詞作,詞中熱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愛國熱情,表現出了極高的文學成就。他極力主張南宋王朝抗金北伐,并提出了很多的主張、政策,可惜都沒有被采納。到了他42歲的時候,卻因為讒言陷害被解除了職務,退居到現在的江西省上饒地區的農村。在這里,辛棄疾度過了他人生最為艱辛的20年。《清平樂村居》就寫于這一時期。
2.當時金兵南下,黃河以北的大片國土陷于金兵的鐵蹄蹂躪之下,征戰沙場二十多年的作者在前線看到的是百姓的流離失所,看到的是百姓的生命朝不保夕,看到的是百姓的血淚生活,如今看到眼前的安靜和諧的鄉村生活,他會想些什么呢?(學生在充分想象的基礎上展開討論)
3.教師小結:
是啊,要是沒有戰爭,祖國統一,全天下的老百姓都過著這樣安寧幸福的日子該有多好啊!這就是辛棄疾,一個一生都在憂國憂民的辛棄疾。
讓我們帶著辛棄疾的美好愿望再來讀一讀這首詞。
【設計意圖:通過資料補充,拓展文本資源,幫助學生了解作者生活及寫作的背景,使之更能深刻地理解這首詞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進一步走進作者的情感世界。】
五、賞析辛詞,領略風格
1.辛棄疾的詞以豪放著稱,與蘇軾同為宋代豪放詞派的代表人物,并稱為“蘇辛”。這首詞并不能代表他的創作風格,現在我們來讀一首代表他豪放詞風的詞。(師范讀)
《村居》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會讀、會寫本課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3、了解詩句所描繪的春天美景,感受兒童生活的情趣。激發熱愛大自然、珍惜童年的美好感情。
教學重難點:
1、背誦古詩,弄懂詩句意思。
2、感受春天美景及兒童生活情趣。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第三單元的主題是"春天的腳步",昨天我們學習了本單元《古詩二首》中的第一首古詩《絕句》,誰來給大家背一背 今天我們來學習本課的第二首古詩《村居》,伸出手來和老師一起板書課題,請同學們一起讀課題,你知道題目是什么意思嗎?這首詩是清代詩人高鼎所寫。
二、初讀古詩、理解詩意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檢查朗讀,指名讀,讀詩不但要讀正確,讀流利,還有讀出節奏和韻味。
3、范讀,學生練讀,指名讀、齊讀。
4、這首詩中,有哪些不理解的詞語,誰來提出來?
拂堤:輕拂著堤岸。
春煙:春天騰起的煙霧。
散學:放學。
紙鳶:風箏。
5、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嗎?先自己說一說,然后再和同桌進行交流交流。
三、品詩古詩、感悟詩情
1、出示前兩句詩: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1)指名讀,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前兩句詩的意思,這兩句詩中作者描寫了哪幾種景物?
(2)你看到小草是什么樣的?這綠綠的小草在春天里旺盛的生長,真是惹人喜愛,你們還想去讀一讀另外一些詩人筆下的小草嗎?請同學們來讀一讀,詩人寫詩時所處的時間不同,觀察的`角度不同,盡同一種事物,也會呈現中不同的狀態。
(3)這拂堤的楊柳真美!我們還學習一首描寫柳樹的古詩巜詠柳》,指名讀、齊讀。
(4)讓我們再讀一讀這兩句詩。這首詩前兩句寫詩人居住在鄉村時見到的春天的景色,你能用一個詞語來形容春景嗎?
2、出示三、四句古詩: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1)(過渡)這迷人的春景,不僅吸引了我們,更讓一群孩子歡樂不已。誰來讀一讀后兩句詩。誰來說說后兩句話的意思?誰放過風箏呢?誰來給大家描述一下放風箏的景象?
(2)讓我們帶著快樂的心情,再來讀一讀這兩句詩。這兩句詩寫人物的活動,寫了孩子們放學后放風箏的情形,感受到孩子充滿了生機
(3)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3、閉目想象,老師有感情的范讀。
4、齊讀古詩,背誦古詩。
5、指導書寫生字。
四、布置作業。(任選兩項完成)
1、背寫古詩《村居》。
2、摘錄描寫春天的詩句。
3、到大自然中去尋找春天,并把自己看到的景色描寫下來。
板書設計:
村居
景(美麗) 人(生機)
贊美熱愛春天
教學反思:
《村居》寫的是詩人在農村看到的景象。早春二月,楊柳拂堤,兒童們興致勃勃的放風箏。有景有人有事,充滿了生活情趣,勾畫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樂春圖”。全詩字里行間透出詩人對春天來臨的喜悅和贊美。
古詩是一幅有聲的畫。在學習古詩時,我首先在學生熟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發揮想象,說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似乎聽到了什么?學生就會大膽交流:看見鶯在天上飛來飛去;小草長出來了;楊柳樹也發芽了,長長的枝條垂下來隨著春風輕輕地擺動,輕撫著堤面;孩子們放學了,在放風箏;煙囪里冒出了縷縷炊煙。聽到了鶯的鳴叫聲;孩子們的歡笑聲;下課的鈴聲。這樣學生和詩人一起走進生機勃勃的早春二月,一同欣賞那醉人的美景,從而使學生漸入古詩意境,達到人入畫中、人融畫中。
情感是古詩的魂。學生主要通過情感體驗而喜歡讀古詩,在學習“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時,我特別注重創設情境,從情感體驗為主線,首先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品味,在讀的過程中體會放紙鳶的樂趣。再引導學生交流情感從而體會詩人所表達的對春天的喜悅和贊美。
《村居》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能聯系課文內容理解詩句的意思,口述《村居》所描繪的情景。
4、借助課文的語言材料,感受田野春光的美好和農村兒童生活的情趣,激發熱愛大自然、珍惜童年生活的美好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能聯系課文內容理解詩句的.意思,口述《村居》所描繪的情景。
2、借助課文的語言材料,感受田野春光的美好和農村兒童生活的情趣,激發熱愛大自然、珍惜童年生活的美好感情。
預習提綱:
導入揭題——讀詩,學習字詞——學習《村居》——小結作業
一、導入揭題
1、回憶讀過的哪些描寫春天的詩歌,指名背給大家聽一聽。
2、今天,我們又要學習兩首描寫春的詩。讀題。
二、讀詩,學習字詞
1、出示兩首詩,介紹作者。
2、自讀全詩,要求讀準生字的音,讀通句子。指讀讀好“鳶”“拂”。齊讀
三、學習《村居》
1、小組討論自學《村居》。要求:
每個人先自學,反復讀詩句,看看讀懂了哪些,還有哪些沒讀懂;再小組討論,自己的理解說給大家聽,看看是否和大家一樣,不理解的請教同學;最后,結合小組智慧,把自己組的理解寫下來。
2、自學,討論。
3、再讀詩。思考討論:
(1)、你從這首詩中讀懂了什么?
(2)、你還有什么疑問?
4、讀詩、背詩。
四、小結作業
1、抄寫詞語。
2、背誦。
3、把《村居》的內容改編成一個小故事,講給同學聽一聽。
《村居》教學設計9
村居(清高鼎)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3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想象詩中描繪的情景,練習口頭表達。借助課文的語言材料,感受田野春光的美好和農村兒童生活的情趣,激發熱愛大自然、珍惜童年的美好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春天是一首歌,春天是一幅畫,春天還是一首詩呢!清代有位大詩人高鼎,寫下了一首有關春天的詩《村居》,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
二、講讀古詩
1、讀題。
誰來讀讀題目,給“村”字組組詞。齊讀題目。
2、出示古詩。
自讀古詩,指名讀。
生評,再讀。師范讀,生齊讀。
3、這首詩寫的是什么季節?你從哪里看出來是春天的?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春煙、
指導:
拂堤楊柳:春天來了,柳樹長出了嫩綠的葉子,柳條長長的,像小姑娘的.辮子。長長的辮子垂下來,被風一吹,就飄拂起來了。
春煙:春天的時候,山上空氣潮濕,樹林中常常有薄薄的霧氣籠罩,遠遠望去,像霧又像煙,所以,叫做春煙。
二月天:農歷二月。
醉:陶醉。
4、小朋友的本領真大,在文中找到了春天。老師也找到了春天,小朋友想不想看看老師找到的春天?
多媒體出示一張張圖片。
師述:春天來到了竹林里,春筍沖破泥土,掀翻石塊,一個一個從地里冒出來;春天來到了小池塘,池塘邊的蘆葦長起來了,像長長的睫毛;春天來到了梅花山,滿山的梅花開放了,那一朵一朵的梅花晶瑩剔透,散發出淡淡的清香;春天來到了草原,草原鋪滿了新綠;春天來到了果園,梨花、杏花、桃花都開了,引來了蝴蝶和蜜蜂,真是春暖花開,春色滿園。春天來到了校園里。看,小朋友們個個書聲瑯瑯,難怪人們都說:“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春天真美啊!
小朋友,此時此刻,你是否已經被這美景所吸引了呢?再來讀讀“陶醉”這個詞。
讀讀一、二兩句詩。
5、在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孩子們又會干什么呢?請小朋友讀讀三、四兩句詩。
你讀懂了什么?
“散”,給它組組詞。在這首詩里,散是什么意思呢?引出“歸”、“紙鳶”。
放學回家,天色還早的話,你會干什么呢?和其他同學做什么游戲呢?
介紹“紙鳶”。(介紹一下南通的哨口板鷂,邊看圖邊介紹)
6、在這美麗的春天里,處處春光明媚、鶯歌燕舞,處處鳥語花香、春意盎然,小朋友在廣闊的田野里放著風箏,心里高興極了。人們居住在這里,生活地多么幸福這就是田園生活,這就是鄉村生活。因此,詩人高鼎將這首詩取名為《村居》。
一起再來讀讀這首詩。
7、師范讀古詩,指導學生朗讀。
8、背誦古詩。
9、欣賞歌曲《村居》。
三、課后作業
背誦古詩,回家后收集幾首有關春天的詩。
《村居》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初步感知“詞”的特點。
2、學會本課5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在讀中感悟田園生活的意
境,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熏陶。背誦。
課前準備:多媒體出示插圖,伴著悠揚的古琴曲,給學生創設一份恬靜的田園氛
圍,形成了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良好課堂氛圍。關于辛棄疾的背景資料。
教學過程:
一、初讀詞題,試想畫面:
我們中國歷來被稱為“詩的國度”。從小到大我們學了許多詩。誰來背一背曾經學過的古詩。(課前)
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與古詩相似的作品:詞板書:詞
出示全詞:
1、快速瀏覽這首詞,與學過的古詩相比,你發現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
相機介紹詞的別稱:長短句、填詞、上下闋
師:乍眼一看,這首詞是不是有兩個題目呢?
詞牌名!題目讀,停頓樂(正音)
師:看到村居,你的眼前仿佛出現了什么畫面?
(交流)我們的想象讓題目有了意義。一起讀課題。
二、疏通文本,感知畫面:
師:是呀,我們所看到鄉村生活是一幅多么安寧、祥和畫面,那么,詞人辛棄疾眼中的村居生活是什么樣子的呢?聽錄音
師:我們來讀這首詞,要求八個字:字字響亮,字正腔圓。
(一)師:你覺得哪些字的讀音需要注意一下。
媚,剝(bao),翁媼(理解,生領讀)
(二)師:誰來把課文讀一讀。(強調停頓,齊讀)
(三)師: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村居呢,我們再來讀,輕輕地讀,緩緩地讀,看誰能把村居的情景想象讀出來。
師:不知不覺中我們就讀了這么多遍,正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你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交流:鋤豆圖,聯系《鋤禾》“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織籠圖,想象雞鴨成群,聯系《四時田園雜興》
小溪圖,茅檐圖,感受屋小草青。想象流水的聲音,溪水繞人家。看到的一幅幅畫,用你的聲音告訴大家,讀
臥剝圖,想象荷花景,詩句。抓住“臥”(換躺、趴比較),想象小腳丫的動作,想象頑皮的樣子。“送給他哪個詞?”
小兒臥在哪兒,觀察他的.表情。他一動不動,他靜靜的,他是那么的……你又能送他一個詞么?體會自在,認真,理解“無賴”。讀
相媚圖,師:這是老夫妻倆聊天的情景,幾杯酒下了肚,老兩口的話多了,老爺爺望了望老奶奶,笑著說—
師:聽著老爺爺的話,老奶奶怎么說呢?
師:我們一起讀。師:多么溫馨的情景,我們再讀。
(重點感受臥剝圖,相媚圖,感情練讀)
(四)師:你們看,這里有如畫的風景,有勞作的美好,有晚情的溫馨……你最喜歡哪幅畫面?
師:那我們就把這幅美景留在我們的心中。
師:吟著吟著就產生了感慨,給這幅畫送一個字,一句話。
交流,引導“醉”——誰醉了?為什么醉?(老夫婦,詩人,我們)
師:真好!來,讓我們再一次把這首詞讀一讀,能背的背,把我們的對這和美鄉村生活的陶醉,沉醉,迷醉讀出來!
(播放,感情朗誦。)
三、拓展建構,豐孕畫面。
(一)介紹辛棄疾生平,了解其心境——安居樂業。
(二)推薦閱讀
《村居》教學設計11
教學要求:
1. 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 激發想象,引導學生了解詩句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春季)那你在春天里都看到了些什么呢?(指名學生發言)你覺得春天的景色怎么樣?(很美)
是啊!春天的景色真美呀!清朝詩人高鼎也被春天的美景吸引住了,他不禁詩興大發,寫下了一首詩名叫《村居》。(板書課題)現在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
(二)以讀為主,借助課件,感受詩意。
1. 學生借助拼音自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
2. 同學之間互相提醒古詩中易讀錯的字音。
3. 教師范讀,提醒學生聽清難讀的字音。
4. 學生練讀,讀正確、讀流利。
5. 指名讀。(2-3人 隨機指導,讀得好給以鼓勵)
6. 齊讀。
7. 學生質疑,教師借助課件解疑或者學生之間自己解決。
本首古詩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和處理方法如下:
"鶯飛"可利用"鶯"的字形解決。
"拂堤楊柳"借助課件解決。
"醉春煙"中的"醉"利用組詞解決;"春煙"借助課件解決。
"紙鳶""二月天""忙趁"等一些簡單的詞可讓學生自己解決。
(三)聽配樂范讀,激發想象,深化詩意。
1. 學生聽配樂范讀,邊聽邊想象詩中描繪了什么樣的情景。
2. 指名學生簡單說自己腦海中出現的景物。
3. 再聽配樂范讀,擴展想象內容。
4. 同桌互相說一說想象的內容。
5. 指名說。(3-4人)
6. 利用課件展現學生想象到的畫面,看畫面聽配樂范讀,欣賞這首詩。
(四) 感情朗讀,指導背誦。
1.春天來了,小草綠了,楊柳醒了,小鳥嘰嘰喳喳地叫著,多美呀!誰能讀一讀前兩行詩句,讀出這種美呢?想一想應該用什么語氣讀?
(引導學生知道要用贊美的語氣讀)
(1) 指名讀。(2-3人,老師隨機指導)
(2) 齊讀。
2.大好的春光中,孩子們在自由自在地放風箏,不時傳來歡快的笑聲。誰能通過讀3、4行詩句,表現出孩子們的天真活潑呢?
(引導學生要用稍快的語速讀,略顯跳躍。)
(1) 指名讀。(2-3人,老師隨機指導)
(2) 齊讀。
3. 激發學生的配樂朗讀興趣,配樂朗讀。
4. 指名配樂朗讀
5. 師:"這么美的詩,如果能背誦下來就更好了,誰會背了?自己先試一試。"
6. 指名背誦。(2-3人)
7. 會背的請站起來一起背誦。
(五)滲透口語交際,熟悉背誦。
1."放學回到家,誰愿意把這首詩背給媽媽聽呢?現在老師當媽媽,想象一下見到媽媽應該怎么說?誰愿意跟老師合作?"(師生合作,根據具體情況發揮)
2."誰愿意背給姐姐聽呢?老師當姐姐,想想見到姐姐又該怎么說?"(師生合作)
(六)鞏固練習。
搶答題內容:
1. 詩中哪些詞句說明了本詩寫的是春天的.景色?
2. 哪兩行詩寫的是孩子們的活動?
哪兩行詩寫的是春天的景色?
3."村居"的意思是( )。
(1)在城市居住
(2)在農村居住
(七)課外練習。
1.畫:學了這首詩,把你想象到的畫面畫下來。
2.唱:把這首詩當作歌曲唱一唱,想怎么唱就怎么唱,只要自己覺得好聽。
3.編:按古詩的意思,把這首詩編成一個故事講一講。
(學生根據自己的喜愛可任意選作)
附板書設計:
村居
風箏
柳 黃 鶯
小孩子
樹 小 草
《村居》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
1.學會本課3個生字,認識4個生字。了解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想象詩中描繪的情景,練習口頭表達。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生字,熟讀、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導入
1.你們學過很多古詩了,能想想哪些是寫春天的嗎?請你背給大家聽。
2.今天我們又要來學習一篇寫春天的古詩。(板書課題)
3.這首詩是高鼎寫的,這是詩人居住在鄉村寫下的一首詩,所以題目是《村居》。
二、圖文結合、初知大意
1.出示插圖,說說你看到了什么?(草兒萌芽,柳樹被風輕拂,孩子們正在放風箏。)
2.這首古詩寫的就是這美麗的景色。請大家自己去讀讀吧。
三、學習生字
1.正字音。注意趁是翹舌音,前鼻音,紙是翹舌音。
2.指導書寫。
趁:走字底,最后三撇要寫得短而傾斜。
紙:右邊是氏不要加一點,易和低字相混。
3.學生自由練習,老師巡視指導。
4.出示要求認讀的四個字。開火車讀。
四、感情朗讀,了解詩意
學習一、二句
1.指名讀第一句。其他同學想想這句詩寫了些什么?
2.指名說,老師補充。(二月,青草茁壯的'成長,黃鶯飛來飛去)
3.齊讀第一句。指導停頓:草長/鶯飛/二月天,
4.春天的鄉村還有什么迷人的景色呢。我們繼續讀。
5.全班讀第二句。
6.看課件師配音說:看,河堤上的楊柳,在茫茫的卷煙中像喝醉了一樣吹拂搖蕩著。
7.誰再來看著課件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8.學生看課件自由說。
9.這么讓人如癡如醉的景色,我們該怎么讀好?
10.指名反復該。老師指導。(河堤/楊柳/醉/春煙。)
11.全班齊讀一二句。
學習三、四句
1.指名讀。
2.老師解釋紙鳶就是指風箏。
3.四人一小組去讀這兩句,讀完后互相討論:讀了這兩句后,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4.指名朗讀。老師相機指導。(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5.男女比賽讀。
6.小組派代表說說,讀了這兩句,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五、背詩練說
1.自由背誦。
2.小組比賽背誦。
3.我們學完了這首古詩,你好像看到什么情景呢?請你說給同桌聽。
4.指名上臺說。
5.小結:詩人短短的幾句詩就寫出了鄉村春天的美麗景色。他寫得好,你們也說得很好。
《村居》教學設計13
《清平樂·村居》
生活清寒貧苦,貧窮而廉潔守節
村居教學設計一等獎
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
方志敏一直過著潔白樸素的生活,但是精神卻是"富有"的
村居公開課教學設計
清苦貧窮但是內心平靜
部編版四語下冊《清平樂.村居》教案及反思
教學內容:教科書P2~3內容第一課
教學目標:
1、了解詩和詞的區別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誦讀古詩詞、背誦古詩詞
3、體會古詩詞中表達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了解古詩詞大意、體會詩的意境。
教學難點:體會詞人筆下的“醉”和“喜”,激發學生對田園生活的喜愛,以及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導入新課
1、同學們,開始上課了,前面我們運用了抓關鍵詞的方法學習了古詩 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和《投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那么,今天我們用同樣的方法學習一首詞。這首詞可是最會打仗的秀才將軍辛棄疾寫的哦!
二、了解作者(觀看短片)
為什么辛棄疾會被稱為最會打仗的秀才將軍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視頻介紹。
三、學習《清平樂.村居》
(一)區分詩和詞的不同。看,這就是詞中之龍的秀才將軍辛棄疾。他和著名的蘇軾詩人并稱“蘇辛”,可見他的詞得到了世人高度贊譽,《清平樂.村居》就是流傳極廣風格清新的代表作。這詞和詩,到底有什么區別呢?請同學一起小聲誦讀,認真觀察吧!
A、題目不同:(詞有兩部分組成)
B、字數不同:每一句的字數不一樣
C、格式不同
D、分上闕、下闕
1、觀看視頻學習
總結:A、詞也是押韻的(上闕押ao,下闕押ong、eng)
B、清平樂是詞牌名,村居是題目
2、理解重點詞語(剝蓮蓬、亡讀wu),請同學們大聲齊讀下面詞語:
3、請同學們聽范讀,注意節奏和停頓。(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走進這美好的春居圖吧!請聽范讀,看看誰能聽出這首詞的節奏來)
(二)學習上闕: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翁媼?
1、請同學們抓關鍵詞找出描寫的景物、人物?(茅檐、溪上、吳音、翁媼)
2、醉是什么意思?(A、陶醉了B、喝著小酒,微微醉了)
3、醉在哪里呢?(A、醉在好聽的吳地方言,B、醉在“相媚好”的語言中)到底是不是呢?4、讓我們聽聽吳地的方言吧!完成下面練習、展開你豐富的想象:
答案
(三)、學習下闕: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1、抓關鍵詞學習
動詞特點:鋤、織、剝可以看出大兒:勤勞能干,中兒:心靈手巧,小兒:淘氣可愛(同學們真棒,相信大家已經能把古詩背下來了吧)
2、不同形式朗讀(學生齊讀,個別讀、小組讀)
四、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辛棄疾的詞《清平樂.村居》,大家也知道了詩和詞的.區別,接下來請同學們一齊背誦這首詞吧!
五、作業布置
1、背誦詞
2、完成練習題
六、教學反思:
讀得“自然”。誦讀的自然在于各個學習時段安排不同形式的讀,讀出質量。悟得“自然”。聯系舊知講求自然,讓學生在學習中自然地想起學過的詩句,在自然而然中享受知識的魅力和學習的快樂。
附課后練習題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完了第一課古詩,除了寫好生字詞,背誦課文等,接下來就是鞏固練習了。下面的這套練習題不錯哦!可以叫爸爸媽媽打印出來的,趕緊拿起筆吧!
附練習題答案
同學們寫好后就可以對對答案,也可以自打打分,看看自己對課文掌握了多少了。分數不理想的同學也不要氣餒,繼續加油!分數優秀的同學也不能驕傲哦!再接再厲繼續完成后面的學習任務。
《村居》教學設計14
一、教學理念:
讓學生需要我,讓學生可以離開我。
二、教學目標:
1.誦讀一首詞:了解“詞”這一文學樣式,按節奏韻律誦讀。
2.想象一幅畫:結合詞意,展開想象,豐富意境。
3.走近一個人:嘗試評注,拓展閱讀,了解詞人,體悟情感。
三、教學年級:
六年級
四、教學活動:
(一)初知為基,正確誦讀
1.師生對話,隨機滲透“詞”的相關訊息。
2.質疑解惑,初知此詞大意。
3.練習誦讀這首詞。
(二)想象畫面,感悟意境
1.選擇一個角度,想象畫面。
2.分享交流各自的想象。
3.感悟意境,再次誦讀。
(三)嘗試評注,體悟情感
1.引導學生嘗試評注。
2.拓展閱讀學者的.評注。
3.交流評注:
(1)說說自己與學者英雄所見略同之處。
(2)說說學者沒有關注的,而你有感覺的地方。
(3)說說你沒有想到的,而學者關注到的地方。
4.結合評注,引導學生關注“醉”這個字,結合詞人經歷深入理解這個“醉”幷有感情誦讀。
(四)回望課堂,延展課外
讓學生自己給自己留下作業。
《村居》教學設計15
【教材簡說】
《村居》是人教實驗版小學語文第二冊第4課的兩首古詩之一,是一首描寫春天景色的古詩。它描寫的是花草繁盛,千里鶯啼,春風楊柳,令人陶醉。兒童放學歸來,三五成群,迎著春風,放飛著風箏,放飛著快樂,放飛著希望。良辰美景配上快樂的生活,多么富有情趣;大好春光配上風華少年,意境多么悠遠。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理解詩句。
2、通過理解詩歌內容,體會詩人喜悅的心情。
3、有感情朗讀、背誦這首詩。
4、培養學生運用方法理解詩句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感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古箏曲《高山流水》。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釋題、了解作者
1、同學們想一想,你以前會背哪些古詩?誰想起來,就請你站起來背給大家聽。(學生起來背)
2、真好!看來大家非常愛學古詩。今天我們再學一首,這首古詩啊,內容和春天有關系。你們喜歡春天嗎?(喜歡)清朝有位詩人高鼎特別喜愛春天,他用寫詩的形式來表達對春天的喜愛。這首詩是詩人居住在鄉村寫下的一首詩,所以題目叫《村居》。
3、板書課題,拼讀課題,釋題:
村:鄉村。
居:居住。
村居:在鄉村居住。
二、圖文結合、初知大意
1、(多媒體出示畫面)說說你們看到了什么?聽到什么(草兒萌芽,柳樹被風輕拂,黃鶯邊飛邊唧唧地叫,孩子們正在放風箏。)看著這幅圖你有什么感覺?
2、這首古詩寫的就是這美麗的景色。請大家自己去讀讀吧:
⑴ 學生練讀。
⑵ 指名讀,正字音:
注意“趁”是翹舌音,前鼻音,“煙”前鼻音,“醉”“散”是平舌音,“忙”“童”后鼻韻母。
三、導讀古詩,感受詩意
1、現在你們看看圖,再讀這首詩,讀一句,想一想,你猜猜這首詩是什么意思?把每句詩的意思猜出來。猜出來后告訴周圍的同學,再聽聽其他同學怎么說。大家互相幫助,把這首詩學好。
(學生自學)
2、學習一、二句:
⑴ (多媒體出示第一、二句詩的畫面)誰來說第一句?指名說,大家補充。
(二月,青草茁壯成長,黃鶯飛來飛去)
⑵ 我覺得不對,要是“二月,青草茁壯成長,黃鶯飛來飛去。”應該是“二月天草長鶯飛”呀,這里寫的是“草長鶯飛二月天”這是怎么回事?
(板書:?)
我們一會兒再解決這個問題。
⑶ 齊讀第一句,指導停頓:
草長/鶯飛/二月天,
⑷ 指名講第二句,重點理解:
拂、醉(河堤上的楊柳,在茫茫的春煙中像喝醉了一樣吹拂搖蕩著。)
⑸ 指導讀:
河堤/楊柳/醉/春煙。
⑹ 老師配樂讀一、二句,學生閉上眼睛邊聽邊想象,自己看到了什么?聽了有什么感受?
(讓學生充分地說)
⑺ 這么讓人如癡如醉的景色,我們該怎么讀好?
⑻ 指名反復讀。老師指導。
⑼ 配樂全班齊讀一二句。
3、學習三、四句:
⑴ 指名讀三、四句,讀后,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⑵ (多媒體出示孩子放風箏的'畫面)
指名說詩意,理解“紙鳶”,指導寫“忙”字。
⑶ 請你談談自己放風箏時的心情,把自己想象成圖中那幾個剛散學歸來的小孩,請你歡快地讀三、四句,讀出心中的喜悅。
⑷ 指名朗讀。老師相機指導。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四、感情朗讀,背誦古詩
1、自由練習朗讀全詩,然后每組選出一名同學,準備比賽讀。
2、比賽讀,其余同學當評委。
3、配樂背誦,邊背邊想象在美麗的春天里快樂的生活。
五、解疑
1、這首詩我們先讀到這里。還有一個小問題,我們還沒有解決,什么問題呢?
(老師指板書)
“草長鶯飛二月天”為什么不說“二月天草長鶯飛”?
2、請同學們按“草長鶯飛二月天”讀一遍,再按“二月天草長鶯飛”讀一遍,看看怎樣讀更好聽。
3、讓學生寫出“天”“煙”“鳶”的拼音,然后觀察說說發現了什么?
(韻母都是 ān)
4、小結:
你們說得真好!他們的韻母都一樣,這樣寫詩,聽起來特別好聽,特別有味道。如果換成了“飛”字味道就差了。
六、擴展活動
1、(配樂)自由動手繪畫。
(我們學了這首詩,看到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村童撲蝶圖,感受到了詩人對春天和鄉村生活的愛,多么富有詩情畫意呀!真是詩中有情,詩中有畫啊!想畫下來嗎?)
2、評析學生作品:
(實物投影打出)
【板書設計】
村居
草長/鳥飛/二月天,? tiān
拂堤/楊柳/醉/春煙。 yān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yuān
【《村居》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村居》教學設計06-04
《村居》教學設計(必備)04-07
語文《村居》教學設計03-02
古詩《村居》教學設計03-27
《村居》教學設計優秀10-09
《村居》教學設計15篇06-04
《村居》教學設計(15篇)06-04
《村居》教學設計15篇(精)04-16
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