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算》教學設計集合15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運算》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運算》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六年級數學下冊第70~71頁。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結合生活中的具體情境,體會四則運算的意義;
2、在具體運算和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加與減、乘與除的互逆關系。
過程與方法
自己先復習,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情感態度價值觀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1、體會四則運算的意義。
2、感受加與減、乘與除的互逆關系。
教法學法
自主學習法、合作學習法、討論法、練習法、講授法
教學準備
復習本、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復習。
1、同桌交流情境“慶祝六一”的預習情況: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2、全班交流(師根據學生匯報情況相機板書)。
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
兩位同學一共折了多少只紙鶴?
裝飾教室還需要折多少只紙鶴?
一共需要多少錢?
扎禮品盒、蝴蝶結分別需要用多少米彩帶?
每個小組有多少人?……
二、回顧整理、構建網絡。
1、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你使用了哪些運算?
2、這些知識在我們腦中比較零散,不便于記憶和運用,請大家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對這些知識加以整理。
3、全班交流,展示。每個同學整理完后,先在小組討論、交流,再選出代表在全班交流。
四則運算、關系、意義、各部分之間關系
加法:加、減法互為逆運算把兩個數合并成一個數的運算。
加數+加數=和
一個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減法:已知兩個加數的和與其中的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被減數-減數=差
被減數-差=減數
被減數=減數+差
乘法:乘、除法互為逆運算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一個因數×另一個因數=積
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除法: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被除數÷除數=商
除數=被除數÷商
被除數=商×除數
【設計意圖】這樣的設計讓學生對所學的所有的運算有個完整的認識,同時搞清楚各種運算的意義。
4、師生總結。
三、重點復習、強化提高
1、課本第71頁第1題。
讓學生在提出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鞏固四則運算的意義。
2、課本第71頁第2題。
先讓學生弄清題目中的數量關系,獨立解答后再說說解答過程。
3、課本第71頁第3題。
獨立解答后再說說解答過程。
4、課本第71頁第4題。
讓學生自己給算式找出生活中的具體情境。
四、自主檢評,完善提高
(一)自主檢評。
1、想一想,填一填。
(1)58+58+58+58=()×()
(2)根據2516÷68=37,直接寫出下列各題得數:
2516÷37=()68×37=()25、16÷0、37=()
(3)在()內填入適當的運算符號或數據:
0、43()1000=4302、46×()=24、6
12、5()100=0、1250、03×()=30
()×0、3×8、54=064×125=()×8×125
2、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了特大地震。為支援地震災區,實驗小學開展了獻愛心活動。
(1)五、六年級學生各捐款多少元?
(2)五年級學生捐款數是四年級的幾倍?
(3)六年級學生捐款數正好是三年級的8倍,三年級學生捐款多少元?
(4)全校教師捐款比六年級的3倍多80元,全校教師共捐款多少元?
(5)如果全校共有2000人比六年級的6倍少200個人,六年級有多少人?
要加強這方面的練習,不要讓學生養成簡單模仿的習慣,要讓學生在對比練習中養成獨立思考,善于思考的良好學習品質。
(二)交流、評價。
五、歸納小結、課外延伸。
1、通過本節課的復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或感受?
2、課外延伸。兩個數相除,商9余4,被除數、除數、商、余數之和等于867,求原來的被除數和除數各是多少?
板書設計
運算的意義
加法:加、減法互為逆運算把兩個數合并成一個數的運算。
加數+加數=和
一個加數=和-另一個加數
減法:已知兩個加數的和與其中的一個加數,求另一個加數的運算。被減數-減數=差
被減數-差=減數
被減數=減數+差
乘法:乘、除法互為逆運算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一個因數×另一個因數=積
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除法:已知兩個因數的積與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被除數÷除數=商
除數=被除數÷商
被除數=商×除數
教學反思:今天復習的是四則運算的意義和法則,對這一直感到很煩惱:如果單純地讓孩子回憶意義和法則,全部到位,一節課的時間也就所剩無幾了,根本沒有練習的時間;而更為重要的是學生會背誦法則是否表示他能正確合理地進行計算了呢?這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基于這樣一種考慮,今天我并沒有強求學生背誦意義法則,特別是法則,主要是結合具體的習題練習來復習。顯然,學生也更喜歡更愿意通過習題來復習,而不是枯燥地背誦。
練習分成了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整數、小數的四則計算和驗算,主要考慮這兩者的計算方法幾乎一樣,有共通性;第二層次是分數四則計算,第三層次則是估算,這是我本學期增添的內容
在練習中,特別強調了計算中的余數處理問題,如5400÷2600,我讓學生明確計算時可以寫成54÷26,但確定余數時必需回到原式;又如70、5÷2、5,也通過同樣的道理讓學生明確余數應該結合原數確定。在課后練習中,同樣的情況,由于課中進行了練習,錯誤明顯降低,這也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前一定要認真研究習題,做到預先計劃,才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運算》教學設計2
復習內容:第十二冊第87頁“整理與反思”及“練習與實踐”的1~8題。
復習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整數四則運算的意義,正確掌握整數。小數。分數四則運算的法則及整數計算法則與小數計算法則之間的聯系,能正確進行計算。讓學生掌握加減法之間,乘除法之間的關系,并能應用這種關系進行驗算。并在計算過程中熟練地進行估算。
2、使學生在解題過程中依據具體算式靈活地選擇計算方式,體會不同計算方式的價值。
3、使學生根據提議正確理解數量關系,合理選擇和組合信息。
4、使學生進一步體會百分數的意義和應用,理解相關的基本數量關系,掌握與百分數有關的計算。
教學準備:課件
課時安排:第一課時
課前設計:
(一)復習四則運算的意義及法則
1、通常所說的四則運算是指什么?(加法。減法。乘法和除法)
四則運算的意義各是怎樣的?
2、整數加減法是怎樣計算的.?[數位對齊,從個位加(減)起]
小數加減法是怎樣計算的?[小數點對齊,從最低位加減起]
整數加減法和小數加減法計算時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3、分數加減法是怎樣計算的?(同分母分數相加減,分母不變,分子相加減;異分母分數相加減,先通分,再按照同分母分數相加減的方法進行計算。)
4、整數乘法和除法是怎樣計算的?小數乘法和除法的計算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5、分數乘除法是怎樣計算的?
(二)完成“練習與實踐”第1—8題。
1、完成“練習與實踐”第1題。先讓學生直接寫出得數,再交流總結出相關的口算方法。如果部分學生口算有困難,可以允許他們現寫出計算過程,再寫出得數。
2、完成“練習與實踐”第2題。讓學生一組一組地進行計算,通過比較和交流進一步弄清各種運算的計算方法。
3、完成“練習與實踐”第3題。這一題的估算練習只要求學生估算整數加。減法和乘法。
4、完成“練習與實踐”第4題。先讓學生獨立完成,再交流各題的驗算方法。這一題的演算方法可以是多樣的,重點是讓學生養成驗算的意識和習慣。
5、完成“練習與實踐”第5題。先讓學生列出解決問題的算式,再依據算式說說怎樣計算。要讓學生分析簡單的數量關系,還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是用口算。筆算。估算還是用計算器算。做這4道題不難,關鍵是讓學生以這4題為例,討論什么情況下用口算,什么情況下用筆算,什么情況下用計算器算,什么情況下只需要估算,加深對這幾種計算手段施用情況的感悟。
6、完成“練習與實踐”第6題。先幫助學生理解場景中的信息,再讓學生正確理解相應的數量關系,合理選擇。組合信息。
7、完成“練習與實踐”第7題。先讓學生弄清應納稅款是多少元的14%,再獨立完成。
8、完成“練習與實踐”第8題。先出示第8題表中數據,讓學生試著比較這幾個隊員助跑摸底成績。學生可能在認識上有分歧,要逐步引導他們明確:只比較助跑摸高的厘米數是不合理的,合理的方法是現分別算出每人助跑摸高的厘米數相當于起身高的百分之幾,再比較得到的百分數。
《運算》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能結合具體情景,理解和掌握分數四則混合運算順序,并能夠正確計算;理解整數運算律在分數運算中同樣適用,體驗運算律的作用。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注重數學學習方法的指導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理解和掌握分數四則混合運算順序以及運算定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導入
談話:元旦節快要到了,我們班的同學打算做一些小飾品來裝飾教室,請看老師帶來的數學信息。
出示信息:同學們做了24朵紅花,做的黃花比紅花朵數的1/3多2朵。
二、自主探究獲取新知
(一)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
(1)結合情景理解算理
師: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學生自由提問題。
師:我們首先解決做黃花多少朵?這道題已知什么?求什么?請你根據題中的信息,分析數量關系,獨立列式解答。
生匯報:241/3+2
師:你是怎么想的?說說你的解題思路?
該如何計算呢?師板書過程。
為什么先算241/3?
師:觀察這個算式,有乘有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深化運算順序
3/8(3/4-1/6) 5/6-4/92/3 7/123/14+7/8
師:運算順序都能掌握,選擇其中的兩個快速得算出結果來。
做完后集體訂正。
師:做這類計算題時,我們注意什么呢?
教師總結看想算查
(3)抽象運算順序
師:觀察這幾個算式,他們都是有關分數的計算,里面包含了加減乘除還有小括號,想一想,它們的運算順序是這樣的?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獨立思考,分組討論,師生小結:由此得出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與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
(4)體驗應用,內化知識
看一看算式中有哪些運算?想一想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1/2+2/35/63/5 (1/2+2/3)5/63/5
(1/2+2/3)(5/63/5) (1/2+2/35/6)3/5
思考:算式中的運算都是一樣的。為什么運算順序不同?
(二)整數運算律在分數運算中同樣適用
(1)情景引出問題
師:同學們不僅做了紅花、黃花裝飾教室,還做了漂亮的中國結,請看老師帶來的信息。
出示:同學們買了60米的彩繩,做大中國結用了彩繩的1/3,做小中國結用了彩繩的1/2,一共用了多少米的彩繩?
學生獨立解決。師巡視。
(2)全班交流,展示做題方法。
(1)601/3+601/2 (2)60(1/3+1/2)
=20+30 =605/6
=50(米) =50(米)
方法(1):先分別算出算大中國結和小中國結各有多少個,再算一共有多少個。
方法(2):先算大中國結和小中國結一共占總數的幾分之幾,再算一共有多少個。
(3)總結運算定律
師:這兩種方法有什么聯系?結果相同,可以用什么符號把這兩個等式連接起來,(=)仔細觀察這個等式,你有什么發現?這說明什么?
師小結:整數的運算定律對于分數也同樣適用。
(4)練習
3/420/17-3/43/17 6-6/13-7/13 (5/6+3/4) 12
師:如果把最后一個算式的字母6換成7,4換成5,運用乘法的分配律還簡便嗎?為什么?這就要求我們做此類計算題要注意什么?也要按照怎樣的步驟?
三、鞏固練習,深化理解。
剛才我們一起學習了分數四則混合運算,你會解決這類問題了嗎?現在老師想考考大家,敢不敢接受挑戰?
1.火眼金睛辯對錯。
師:為什么錯,如果錯了應怎樣改正。
2.拓展提升
我們班準備拿出300元錢買糖果,買水果糖的錢數占總錢數的 1/3,買奶糖的錢數比水果糖的 1/2 多30元,買酥糖的錢數占總錢數的 2/5,買奶糖多少元。
3、談收獲
這節課學到這里,你有什么收獲?
最后送給大家一首運算歌,希望謹記運算中應注意的'事項,提高計算的效率和正確率。
四則混合運算歌
認真計算很重要,日常生活少不了;
細心審題是關鍵,對快兩字要牢記;
先算什么要看好,沒有算到要照抄;
步步過程要對照;心平氣和不煩燥,
【教后反思】
《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是青島版五年級上冊第八單元信息窗1的內容,本節課是學生在熟悉了整數、小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分數的意義和四則運算的基礎上學習的,是繼續學習百分數、比和比例等知識的重要基礎,本節課是本單元的起始課,為學習稍復雜的有關分數的問題打下基礎。
要想上好計算課,一定要熟悉教材,從學生感興趣的情景開展教學,從而感染學生,這樣的計算課堂一定會告別枯燥,煥發課堂的活力,通過研讀教材,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定位如下:1.能結合具體情景,理解和掌握分數四則混合運算順序,并能夠正確計算;理解整數運算律在分數運算中同樣適用,體驗運算律的作用。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注重數學學習方法的指導和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其中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理解整數運算律在分數運算中同樣適用,體驗運算律的作用是本節課的重點。
下面我就從三個方面談談我對本節課的感想:
1.理解教材,把握目標,扎實落實目標。
本課時是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體會運算律在分數運算中同樣適用,所以本課時共設計了兩個問題。首先,問題一,讓學生獨立完成,交流時重點說清自己的思路,明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然后結合思路說清算式中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因為先求紅花朵數的1/3是多少,所以計算時應先算241/3,初步體會有乘有加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然后獨立完成小練習,引導學生總結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與整數的相同。其次,首先放在不同思路的不同列式方式,再結合思路理解運算順序,所以我引導學生從算式結果相同上分析,可以用等號連結兩個算式,這樣再讓學生觀察等式兩邊算式特點,才會讓學生明白它符合乘法分配律的特點,發現整數運算律同樣適用于分數,這樣處理,有效地落實了目標,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2.在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注重學習方法的培養。
看想算查這四個字可以說是提高計算正確率的法寶,在教學中,我分兩個層次滲透了這種方法:在試一試小練習環節中,重在讓學生說清,看的是運算符號想的是運算順序;而在怎樣簡便就怎樣計算時,強調不僅要看運算符號還要看數字特點,能不能用簡便算法,還讓學生分析在什么情況下運用簡便算法,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而使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該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突出學生主體地位,關注學生差異。
對于每個問題的解決與思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在獨立思考與交流中完善自己的想法,不斷地獲取知識與方法,同時也關注學生差異。對于計算,要求快的同學可以全部完成,在解決中國結的問題上,出示線段圖就是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理解第二種思路,使不同程度的孩子得到不同的發展。
教學是一門有缺憾的藝術,在這節課上,感覺有許多不足之處:
1.在分析問題思路時,思路不太清晰,放手不夠,沒有讓學生完整的思路。
2. 由于我感覺本節課的內容較多,為了趕進度,留的時間過于少,使學生的交流留于形式。
《運算》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理解和掌握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的進行計算。
2、體驗運算律的作用。
教學重點:
理解和掌握運算順序。
教學準備:
練習紙、課件、課前搜集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師:先請大家看一段視頻(播放視頻),我們國家地大物博,歷史悠久,已經有不少的旅游景區和名勝古跡被列入世界遺產了,這節課,讓我們一起來領略中國的古老與文明。(出示課本情境圖)
2、師:請看:你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生說)你能根據這些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嗎?學生獨立思考后,然后匯報交流。
生1:故宮的占地面積是多少?
生2:人工墻體長多少千米?
生3:天然山險墻有多少千米?
生4:壕塹有多少千米?
生5:長城中人工墻體和山險墻共長多少千米?
師:看到大家提出了這么多有價值的數學問題,老師想知道人工墻體長多少千米?你會解決嗎?(會)指名學生回答。
師:為什么這樣列算式呢?
生:因為這是求的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所以用乘法。
師:你說的真完整。這是我們前面學過的分數乘法。那是不是剛才大家提出的問題都可以用分數乘法解決呢?我們接著看。(課件出示)
北京故宮的占地面積大約是多少公頃?
二、自主探究,在解決問題中理解感悟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師:請大家仔細觀察信息、分析題目并找出數量關系。生說數量關系。課件出示數量關系。根據數量關系嘗試列示計算。把你的想法寫在練習本上。學生獨立寫在練習紙上,教師巡回指導,在指導過程中找出兩份典型的做法,做完后,指兩名學生代表到前面板演,板演后讓這兩名學生分別講一講自己的想法。
①272×1/4=68(公頃)
②272×1/4+4=68+4=72(公頃)
師:請你說一說你解決這個問題的思路?兩名學生講完后,大家看,在這個分數的乘加綜合算式里,運算順序是怎樣的?指名學生回答,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整數四則混合運算是這樣算的。
師:哦,原來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和整數混合運算有關系啊,好!現在我們來回憶一下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學生先獨立思考,然后指兩名學生說一說。
師:誰來說一說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生1:有乘除,先算乘除,再算加減。
生2;只有加減或乘除,按順序算。有括號,要先算括號里面的。
師:看來大家對以前的知識掌握的還不錯,剛才大家都認為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與整數的`相同,那你能來說一說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嗎?(學生齊說)教師板書:運算順序與整數相同
三、進一步理解體驗整數的運算律適用于分數。
師:下面我們接著解決第二個問題(出示問題):長城中人工墻體和山險墻共長多少千米?請同學們繼續發揮你的聰明才智,把你的想法寫在2號練習紙上。
學生獨立做在練習紙上,教師巡回指導。做完后,指兩名學生代表板演。板演后,讓學生說一說計算過程。
①8800×7/10+8800×1/4
②8800×(7/10+1/4)=6160+2200=8800×19/20=8360(千米)=8360(千米)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兩道算式,你有什么想說的嗎?先學生獨立思考,同桌可以相互討論、商量后,指名學生匯報想法。
生1:我是先算的人工墻體和山險墻各有多少千米,再算一共有多少千米?
生2:我是先算的人工墻體和山險墻一共占長城全長的幾分之幾,再算一共有多少千米?
師:這兩位同學說的大家聽明白了嗎?仔細觀察這兩道算式,你發現了什么?
生:我發現第二道算式用了簡便算法。
師;奧,簡便算法,那時運用了哪種簡便算法呢?
生:分配律。
師:由此,你又想到了什么?
生:整數乘法的運算律同樣適用于分數。
師:說到整數乘法的運算律,回想一下,我們學過哪些整數乘法的運算律?
生:加法交換律、結合律;乘法結合律、分配律。
師:看來,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律同樣適用于分數。板書:運算律同樣適用
四、實踐應用。
師:剛才我們在解決有關世界遺產問題的過程中,發現分數四則混合運算能夠解決單純分數乘除法解決不了的一些問題,還有。
引導學生總結
1、分數的四則混合運算順序和整數一樣,
2、整數的運算律適用于分數。
3、解決問題可靈活選用簡便的方法來解決。
看下面的題目,你會嗎?
1、先說后做。學生獨立計算后,指名回答,并說一說理由。
2、辯對錯。讓學生說出錯的理由,并說出正確的順序。
3、解決問題,鞏固對整數運算律適用于分數運算的理解。學生獨立做完后,指名學生說出計算過程及簡便的算法。
五、課堂總結。
師:一節課下來,你來說一說有哪些收獲?
《運算》教學設計5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88頁的第5~8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認識整數、小數、分數應用題及其數量關系,加深理解和掌握分析應用題的推理過程和解題思路,正確解答百分數應用題。
2.進一步培養學生初步的思維能力和分析、解答應用題的能力。
3.養成獨立思考、主動與人合作的習慣。
教學重點:
分析應用題的方法和解題規律
教學難點:
分析數量關系、確定解題思路的方法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整理與反思
1.口算:
+=1×=6-1=
1÷=0.63÷0.7=×=
2.完成88頁第5題
(1)學生自己默讀題意。
(2)每道題你打算怎樣進行計算?
(要結合具體情況合理選擇、靈活地運用。)
3.(1)小軍買《小學生字典》和《成語詞典》各1本,30元夠嗎?
(2)冬冬買1本《兒童百科知識讀本》需付多少元?比原價便宜多少元?
從圖中你可以知道哪些信息?;
哪些書按七五折出售?哪些按原價出售?
4.林老師編寫了一本《趣味數學故事》,獲得稿費3800元。按規定,一次稿費超過800元的部分應按14%的稅率納稅。林老師應繳納稅款多少元?
(1)學生讀題
(2)提問:應納稅是多少元的14%?
(3)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交流
5.完成88頁第8題
(1)怎樣比較成績更合理?小組討論后再計算。為什么單單比較助跑摸高的厘米數不合理。
(2)一名籃球運動員身高188厘米,助跑摸高成績是351厘米。他助跑摸高的高度是身高的百分之幾?
二、小結
通過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交流
三、作業
完成《練習與測試》相關作業。
板書設計
關于數的運算的復習
關于數的運算的復習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89頁的“整理與反思”,“練習與實踐”第1~6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分數四則運算的意義和法則,能正確地進行分數四則運算。
2.使學生能正確地進行整數、小數和分數的`四則混合運算,并能靈活地選擇合理的方法使計算簡便,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3.培養學生認真計算、自覺驗算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算理
教學難點:
運算率的具體應用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整理與反思
1.說說下面式子的運算順序
1842+56-453×45÷45
[(+)×]÷
總結整數、小數和分數四則運算的運算順序。
歸納:先乘除后加減,同一級運算從左往右依次計算,有括號的先算括號里的。
2.復習運算定律。
(1)填寫書89頁的表格
(2)還有哪些運算性質或運算規律?舉例說明。2、完成“練習與實踐”的第1題
(1)學生說說每題的運算順序
(2)分組練習
二、練習與實踐
1.完成“練習與實踐”的第1、2題
(1)學生獨立完成
(2)每題你運用的是什么運算性質或運算定律?
2.完成“練習與實踐”的第3題
說說每題怎樣算比較簡便?
總結:根據題目中數的特點,靈活選用合理的方法。
3.完成“練習與實踐”的第4題
說說題中的主要數量關系
每頁的行數×每行的字數=每頁的字數
4.完成“練習與實踐”的第5題
(1)讓學生標出行走的路線,再列式計算
(2)誰先超過中點?說明在相同時間里,路程的多少與什么有關系?
5.完成“練習與實踐”的第7題
學生完成、交流。
三、小結
通過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交流
四、作業
完成《練習與測試》相關作業。
板書設計
關于數的運算的復習
《運算》教學設計6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四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并掌握乘法交換律、結合律,在理解的基礎上靈活運用。
2:使學生親歷“回顧再現——觀察比較——遷移類推——歸納概括”的數學思維過程,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從而初步形成適應終身學習的技能基礎。 3: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培養學生的數學情趣。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并掌握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
【設計意圖】學生剛剛學習了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而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與之有很大相同之處。為了充分發揮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我設計了以遷移類推為主的《乘法交換律、結合律》一課的教學,其目的是:使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學會探究新知的方法,并在探究新知的過程中使學生的各種能力得到形成和發展。為學生的終身學習與發展奠定基礎。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回答:前面我們學習了什么定律?請你用語言描述,用字母表示好嗎?師:從剛才同學們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來對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的掌握較好。我相信你們對于乘法一定學得也不錯,下面的題目你們一定覺得很輕松。 2:舊知回顧
師:根據“七八五十六”這句口訣,請你寫出兩道乘法算式來。
師:你還能說出這樣的口訣并寫出相應的算式嗎?(學生口答板書如下)7×8﹦56 6×7﹦42 3×7﹦21
8×7﹦56 7×6﹦42 7×3﹦21
【設計意圖】通過引領學生再現舊知(加法運算定律、乘法口訣)為學生探索新知搭建知識的橋梁。
二:探索新知
(一)探索乘法交換律
1:觀察上面每組算式,你有什么發現?用你自己的話說一說。兩個(數相乘,交換位置,積不變)
2:引領驗證
師:不是乘法口訣會不會也像你發現的那樣呢?算了下面的兩組題你會明白的。
25×4﹦17×23﹦
4×25﹦23×17﹦
3:概括乘法交換律
師:根據計算結果,你能再概括乘法運算中的'這種規律嗎?你認為怎樣稱呼這一規律?(乘法交換律)你怎么會想到這樣的稱呼?(有加法交換律想到的)師:正如你們說的,這就叫“乘法交換律”你們真會推想。請你們試著用字母表示它。(隨機板書a ×b﹦b ×a)
【設計意圖】在學生獲得大量感性認識的基礎上,通過引領,使學生運用遷移類推的方法輕松而自然地獲取乘法交換律。
4:鞏固知識
(1)口答:15×23﹦8×125﹦
(2)口答:17×()﹦36×()()×126﹦()×37
(3)下面每組算式同桌比一比,看誰算得快。換過來試一試,你對乘法交換律有什么更深的認識?
25×126×4﹦
(4)組織反饋交流
【設計意圖】通過層層遞進和開放性題目的練習,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共苦乘法交換律。通過比一比使學生感受乘法交換律在計算中的應用價值,初步建立簡便計算的理念。
師:剛才,同學們的表現太棒了,簡單的計算卻蘊含著如此奧妙,希望同學們繼續發揮潛能探索更加深奧的數學奧秘。
(二)探索乘法結合律
師:同學們知道每年的3月12日是什么節嗎?你了解植樹的重大意義嗎?有一所學校組織了一批學生正在進行植樹活動,同學們干得很起勁,我們一起去現場看看吧。(四年級的同學參加植樹活動,一共有25個小組,每組里4人負責種樹,2人負責澆水。)小組內說一說你了解到的信息。
師:根據現有的數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設計意圖】有時候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通過課本的主題情境圖,培養學生了解數學信息并能根據信息提出問題,在提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得到了鍛煉。
2:解決問題初步建立乘法結合律感念
師:剛才同學們提出很多很有價值的問題,從中可以看出同學們發現問題的能力很強,相信你們解決問題的能力也一定很強。(1)請回答:負責挖坑、種樹的一共有多少人?怎樣列式解答?(指名口
答,板書:25×4﹦或者4×25﹦體現了什么定律?(乘法交換律)
(2)請同學們筆答:一共要澆多少桶水?(學生獨立解答,同桌可以交流
意見)
(3)組織反饋交流(請學生上臺來展示,要求不同列式的學生。)25×2×5 5×2×25 25×5×2
(25×2)×5(25×5)×2 25×(2×5)
(4)引導概括,初步建立乘法結合律概念
師:從上面算式和結果中,你又有什么新發現?(三個數相乘,無論哪兩個先乘,積不變。)
【設計意圖】在解決問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使學生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和應用價值,這里既有乘法交換律的理解與應用,又讓學生初步建立乘法結合律的概念,從而為進一步探索乘法結合律做好充分的準備。 3:引導概括,形成乘法結合律
(1)激發引導
師:你們的發現非常符合上面算式的實際,很有發展性,這些算式中又蘊含著乘法一運算定律,請你們會想一下加法結合律,然后對上面的算式做出選擇,寫成兩組等式,以小組為單位開始吧!
(2)(25×2)×5﹦(25×5)×2
(25×5)×2﹦25×(2×5)
(3)觀察概括
師:通過觀察說一說你的發現(指名說一說)
生:三個數相乘,先乘前兩個數或者先乘后兩個數,積不變師:說得太好了!你們知道該怎么稱呼這一規律嗎?(乘法結合律)我想你們一定是由加法結合律想到的,這種思考問題的方法叫遷移類推,在今后的學習中會不斷的用到,下面我們共同的用字母表示乘法結合律(a ×b)×c﹦a ×(b×c)
【設計意圖】通過引領學生繼續運用遷移類推的方法探索乘法結合律,使學生在探索中能力得到提高,技能得到發展,從而形成適應終身學習的方法基礎。
(4)鞏固運用,提升乘法結合律(1)填□
5×(14×9)=(5×□)×14
125×(8×13)=(□×□)×13
a ×25×4=□×(□×□)
6×13×5=13×(□×□)
(2)算一算,比一比,想一想,你有什么感受?
15×12???15×2×6
36×25???9×(4×25)
【設計意圖】在層次分明循序漸進并有開放性的練習中,使學生進一步鞏固和理解乘法結合律。
三:新知推廣,內化提高
29×4×5 4×(35×25)125×23×8
40×52×25 4×8×25×125 16×17×5
【設計意圖】通過此環節,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并鞏固乘法交換律、乘法結合律,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靈活運用,使學生的知識,技能得到進一步的鍛煉和發展。
四:回顧反思,拓展延伸
1:回顧反思
(1)知識回答:請你說說你收獲了哪些知識?
(2)方法回顧:
師:看來你們的收獲還真不少,你能和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比較一下,有什么新的想法?
2:拓展延伸
師:前面有同學提出“一共有多少同學參加了這次植樹活動?”你想不想解決這個問題?你能想到幾種列式方法?你一定會有新的發現,祝你成功!
【設計意圖】通過對本節課知識、情感、方法的問題、梳理,使之內化為能力,通過課外延伸,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究新知的欲望,為學習乘法分配律打下基礎。
《運算》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通過探索乘法分配律中的活動,學生進一步體驗探索規律的過程,初步學習體會提出猜想的方法及類比,說理,舉例論證的方式,發展學生的思維力,創造力。
2、引導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自主發現乘法分配律,并能用字母表示。
3、能夠運用乘法的分配律進行簡便計算。
重點、難點:
重點:學生參與推導乘法分配律的過程。
難點:乘法分配律的推理及運用。
教學過程:
一、回顧激趣,提出猜想.
(1)同學們,學習新課前,我們先來回顧學過的運算定律。找出共同點?和或積同。
乘法交換律的字母公式( )。 乘法結合律的字母公式( )…….
(設計意圖:四個公式板書在黑板,以便與乘法分配律對比)
(2)利用學過的長方形周長內容得出兩種不同解題方法。剛才的計算中你發現這兩道題有什么關系嗎?2×( 37+63) 2×37 + 2×63
教師讓學生比較兩個算式的異同點,并指名說一說自己找出的規律。
引導學生發現:這兩個算式的運算順序不同,但結果相同,兩道題其實可以互相轉化,可以用一個等式表示:2×( 37+63) =2×37 + 2×63
(3)將學生的知識遷移到本節課新授內容,在課的開始,積極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二、引導探究,發現規律。
1、(我們下面就一起來驗證一下這位同學的猜想在其它的題里也是否成立?請看大屏幕。)
我班同學男生27人,女生25人,每人植樹3棵,共植樹?棵(植樹節3.12)
(1)全班同學獨立完成。
(2)誰愿意把自己的方法說給大家聽聽。(生回答,師板書)
還有不一樣的方法嗎?誰來說說看?(生回答,師板書)
板書:(27+25)×3 27×3+25×3
評講:算式(27+25)×3 和27×3+25×3的每一步各表示什么?誰能說給大家聽聽?
(3)觀察這兩個算式,你有什么發現?
引導學生比較兩個算式異同點,并指名學生說一說自己想法,思路。
生:這兩個算式的.得數是一樣的。
師:是的,雖然他們的格式不同,但他們的得數相同,所以我們可以用一個符號把這兩個算式聯系起來。
生:等于號
師:對,用等于號相連,表示這兩個式子是相等的,一起讀一讀,認識這兩種方法的結果是一樣的,師:再和前面的一組式子一起觀察,
(讓學生通過讀,感悟到左邊是兩個數的和乘一個數,右邊的兩個數的積加上兩個數的積)
2、舉例驗證,進一步感受
認真觀察屏幕上的這個等式,你還能舉出幾個類似的例子來驗證嗎?(板書:舉例)
(1)驗證方法:要求每人出兩組算式,數字隨意舉例,進行計算,驗證你舉的例子是否相等。然后拿到小組內交流(學生小組合作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2)學生回報:誰來說一說自己舉的例子。
(3)同學們,請看一看這三個同學舉的例子,每組的結果都是相同的,我們就可以用等號把它們連接起來。(板書)
(4)輕聲讀這些等式,你發現了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多個例子,揭示乘法分配律的普遍規律)
3、歸納總結,概括規律。
(1)現在誰能說一說這些等式有什么共同特點?(板書:總結)(運算順序不同但結果相同)
(2)從剛才的舉例過程中,你能發現乘法運算中的規律嗎?
學生回報。
(出示:兩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用兩個加數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把兩個積相加,結果不變。這叫做乘法的分配律。)
同學們發現的這個知識規律,叫做乘法分配律。 (板書:乘法分配律)
(3)如果用a、b、c分別表示三個數,你會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嗎?
結合學生回答,教師板書:(a+b)×c=a×c+b×c 齊聲讀兩遍。
(4)對于乘法分配律,用字母來表示,感覺怎樣。
與乘法交換律、結合律想對照:a×b=b×a (a×b)×c=a×(b×c)
(a+b)×c=a×c+b×c 比較有什么不同?
(設計意圖:增強學生對乘法分配律涉及到加法的運算難點的理解)
三、加強應用、深化理解
1、根據運算定律,在( )填上適當的數。
(10+7) ×6=( )×6+7×( )8×(125+9)=( )×125+( )×9
7×48+7×52=( )×(48+52) (7×48+7×52中有相同因數嗎?)
(設計意圖:通過具體的練習理解乘法分配律)
2、火眼金睛看一看:判斷下面算式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
56×(19+28)= 56×19+28 ( )
32×(7×3)= 32×7+32×3 ( )
25×12+12×75 = 12×(25+75) ( )
25×99+25 =(99+1)×25 ( )
3、利用乘法分配律,計算下列各題。
( 80 + 4 ) ×25 34 ×72 + 34 ×28 88×125試做
師小結:通過前兩道題的計算,我們可以看出,乘法分配律是互逆的。為了使計算簡便,我們既可以從左邊算式得到右邊算式,又可以從右邊算式得到左邊算式。但遇到實際計算時,要因題而異。
4、34×10+27×10+39×10可不可以用乘法分配律
師:說明乘法分配律,不僅僅只適用于兩個數的和,也可以三個數的和,四個數的和可以嗎?說明也可以是:幾個數的和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它們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相加。(修改乘法分配律的板書)
5、找朋友
師:如果一個同學說出乘法分配律的左邊部分,那你就說出它的右邊部分,如果他說出的是右邊部分,你就對出左邊部分。看誰反應快。
6、24×8—4×8=(24—4)×8嗎?
師:說明乘法分配律,不僅僅只適用于兩個數的和,也可以是兩個數的差,三個數的差可以嗎?說明也可以是:幾個數的和(或差)與一個數相乘,可以先把它們分別與這個數相乘,再相加(或相減)。(設計意圖:拓展書本上乘法分配律的概念)
7、用簡便方法計算下列各題。(8+4)×25 34×72+34×28
(設計意圖:概念只有在具體的練習中才能逐步理解,概念教學必須當堂采用講練相結合的方法,學生才能消化抽象的概念)
四、總結:
1,這節課你的收獲是什么?什么叫做乘法分配律?(設計意圖:不能讓總結性提問只是走了過場,通過這個環節切實起到梳理知識,提高學生總結能力)
2、如果把乘法分配律中的加法改成減號,等式是否依然成立?根據乘法分配律,你能把下列等式填寫完整嗎?同學們課后交流一下,下節數學課我們再繼續研究。
教師激發學生好勝心:在乘法分配律中有許多變化,題里辨別出用乘法分配律簡算的題呢?36×99+36 73×31+28×31—31
3.思考:填寫完整:
a×(m-n)= a×125+b×125-c×125
《運算》教學設計8
教學內容:
小學數學北師大版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
教學目標:
1、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理解并掌握連乘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計算。
2、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并解釋估算的過程,逐步培養估算的意識,提高估算的能力。
3、完整的描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教學重點:
結合解決問題的過程,理解并掌握連乘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體會解決問題的多樣性,培養數學語言的規范性和思維的靈活性。
教學準備:
PPT,題單
教學過程:
一、復習:
70+3×6 90-50+15
師:先在題單上完成,比一比,誰完成的又快又對。再抽學生上黑板板書。師:誰來對他們的計算結果做出你的評價?(正確率、書寫情況)
生:計算正確;書寫工整(不是很工整)……
師:謝謝你的評價,我相信他能通過你的建議并改進。這兩道題都正確的,請舉手。
(師注意沒舉手的同學并詢問錯誤處,幫助分析錯誤原因。)
若全對,便追問:為什么大家的答案都是正確的`呢?(那是因為我們在計算的時侯注意了什么?)
生:運算順序!如果題上沒有小括號,應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如果只有加減法,應從左往右依次計算。如果有小括號,應先算小括號里的。
師:不同的題型運算順序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在做題的時候要先看清楚題,想清楚它的運算順序。你總結的真好!
師:今天我們又要學習一種新的混合運算,學習以后,看看哪位同學最先發現它的運算順序。二、情境引入:
其實,在我們身邊發生的一件事情中就包含了這個新的學習內容。這件事情是這樣的:學校舉辦秋季運動會的時候,我看到咱們班的運動員在運動場上努力拼搏,為班級爭得榮譽。我很感動,為了鼓勵他們繼續加油,我為運動員們買了兩箱礦泉水。(出示課件)。
三、嘗試估算
1、估算
師:你們能從中發現哪些數學信息?又需要解決什么數學問題?
生:每箱礦泉水24瓶,每瓶3元,買了兩箱礦泉水,共花了多少錢?(板書課題:買礦泉水)
師:在解決問題之前,我想問問大家,我大概花了多少錢?(估算)(板書:估一估)可以在題單上寫一寫估算過程。(生操作)
2、交流估算過程。
師:在小組內說一說你的估算方法。
(全班交流)
生1:150元,因為我把每箱看成25瓶,所以25×2×3=150元。
(板書)
師:和我實際花的錢數比一比,你覺得?
生:比實際花的錢數多。因為把每箱24瓶看成了25瓶,看多了。
師:還有別的估算結果嗎?
生2:120元,因為我把每箱看成20瓶,所以20×2×3=120元
(板書)
師:和我實際花的錢數比一比,你覺得?
生:比實際花的錢數少。因為把每箱24瓶看成了20瓶,看少了。
師:同學們都很會動腦筋。
師:通過同學們的估計,大家一定發現有的同學估多了,有的估少了,那么,我買這兩箱礦泉水的錢數應該在一個什么范圍內呢?(板書:120元~150元)。
四、學習連乘的計算方法
1、練習計算,體驗計算過程
師:這個范圍合適不合適呢?我買這兩箱礦泉水究竟花了多少錢呢?誰知道,你們能算一算嗎?趕緊在題單上試一試,比一比誰想到的方法最多,(板書:一共花了多少錢?)
(生操作)學生完成后舉手。
師:已經做完了的同學,結合你剛才的估算想一想,你是怎么想的?
(學生基本都完成后)可能現在同學們都已經知道我具體花了多少錢,是多少?誰來告訴答案。(抽答)
2、相互討論,了解計算方法
師:你們是怎么知道的,根據你剛才的計算,跟周圍的同學說說你的想法。注意:別人發言的時候,請認真的傾聽。
師巡視。(5’)
3、匯報交流,投影展示。
師:誰來說說你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算的?
預設1
我是這樣想的: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是,買2箱礦泉水,共花了多少錢?就是用每箱礦泉水的錢數×礦泉水的箱數(2箱),根據題中的數學信息,礦泉水的箱數,已知,是2箱,每箱礦泉水的錢數,未知,所以我們得先求出每箱礦泉水的錢數,就是用每瓶礦泉水的錢數×每箱礦泉水的瓶數。
我是這樣算的:先求一箱礦泉水的錢數,算式是:24×3=72(元),再求2箱礦泉水的錢數,算式是:72×2=144(元)。
師:和他想法一樣的同學舉手。誰再來說說你是怎么算的?
(師相機板書)
師:你們是這樣想的,謝謝!還有不同的想法嗎?
預設2
師:你的答案和大家一樣,想法卻不同,同學們猜猜看,他會是怎樣想的呢?同桌議一議。
(全班交流2—3人)
師:我覺得你們說的都很好,可是他究竟是怎樣想的呢?請xxx說一下你的想法。生:這道題要我們解決的問題是,買2箱礦泉水,共花多少錢?就是用每瓶礦泉水的錢數×礦泉水的瓶數。通過題中的數學信息,我們知道每瓶礦泉水的錢數已知,是3元,礦泉水的瓶數未知,所以我們得先求出礦泉水的瓶數,就是用每箱礦泉水的瓶數×礦泉水的箱數。
我是這樣算的:先求2箱礦泉水的瓶數,算式是:24×2=48(瓶),再求2箱礦泉水共花的錢數,算式是:48×3=144(元)。
師:誰再來說說他的這種想法應該怎么算呢?
(師相機板書)
師:同學們真的是太能干了!同一個問題你們用了不同的方法解決!
3、觀察比較,總結運算順序
師:那么,算式除了可以這樣列以外,還可以怎樣列?
生:可以寫成一個綜合算式。
24×3×2
24×2×3
師:同學們觀察這兩個算式,有什么共同點?
生:連乘。(板書:連乘)
師:恩!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新內容。(板書:連乘)。
師:誰來完成這兩個算式的計算?
生口述,師板書,并追問為什么?(強調書寫格式)
生:根據剛才我們解決問題的時候,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師:那么計算連乘的運算順序又應該是怎樣的呢?
(板書:運算順序)
生: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教師傾情表揚,相機板書)。
小結,再讀
師:再仔細觀察,你還發現了什么?
生:24先和3相乘再乘2,24先和2相乘再乘3,最后答案都一樣。師:連乘還可以交換乘數的位置,但必須是連乘才可以。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同學們學得很認真,積極思考,積極分析,善于發現,善于總結,你們不僅知道了老師買礦泉水花了多少錢,還在這個過程中發現了連乘的計算方法,知道連乘的運算順序是從左往右依次計算,你們很了不起!下面,我們就翻開書,書上有幾道連乘算式,請你們計算,看看能不能正確,六、鞏固練習
1、試一試第一題。(訂正)
2、書架。
3、體會綜合法。
《運算》教學設計9
教學目的:
1、熟悉公式的基本組成。
2、掌握公式的創建、修改、復制、刪除等方法。
3、了解函數的概念,掌握簡單函數的應用。
4、掌握相對地址與絕對地址的靈活應用。
5、會靈活運用公式和函數進行財務統計與分析運算。
6、培養學生在研究中學習、在學習中探索的意識。
教學方法:
采用以"指導——參與"為基本形式的課堂主體教學模式,即教師僅粗線條地講解知識,激發學生主動去參與、學習和實踐,在遇到問題時能主動思考、大膽嘗試和探索。教師起指導和引導的作用。
教學過程:
1、設置問題情景
教師展示興趣小組報名統計表,提問:如何迅速準確地計算出每個班級的報名人數和各個興趣小組的報名總人數。
2、學生探究學習,掌握公式計算方法
教師講解單元格地址的概念:列號+行號
教師請學生在工作表的A1單元格中輸入"10x2 3"
在B1單元格中輸入"=10x2 3",觀察結果有何不同。
學生探究分析結果不同,得出結論:如果在一個單元格中先輸入一個等號"=",那么EXCEL會把等號后面輸入的式子作為一個"代數式"對待。
提問,除了輸入等號外,還有什么方法可以輸入代數式。可以在編輯公式欄中輸入,或單擊"="按鈕。
學生實踐,計算"興趣小組報名"表中羽毛球興趣小組的"總人數",分別利用數字直接相加與單元格地址相加,觀察分析,結果有何不同?哪種方法更好?
利用單元格進行計算機的優勢:
(1)當數字發生變化時,結果不會出錯
(2)可以進行公式的自動復制
學生實踐:利用公式自動填充法計算"興趣小組報名表"中每個興趣小組"總人數"
3、教師講解函數概念,學生實踐練習
舉例說明函數概念:在數學中,求半徑為R的圓的面積公式為S=πR2,R時一個變化的量,而S是隨著R變化的`,S就稱為關于R的函數
Excel中的函數: Excel軟件提供一些常用的簡單的函數,如求和函數SUM(),求最大值函數MAX(),求平均值函數AVERAGE()等,教師演示這些函數的用法。
學生利用函數來求"興趣小組報名表"總人數,觀察利用公式與函數計算機總人數,結果是否有區別,編輯公式欄中的區別。
教師解釋數據區域:用左上角單元格地址和右下角單元格地址來表示。
4、利用計算"占年級總人數比例"來說明相對引用與絕對引用的區別
教師演示計算比例的方法,F3/F12,利用"自動填充柄"拖動自動填充序列,出現"%DIV/0!"錯誤,請學生觀察分析原因。
相對引用:用"填充柄"填充時,相對地址進行自動調整;
絕對引用:自動填充柄填充時,絕對地址保持不變;
絕對地址的用法,在行號,列號之前都加上美元符號。
學生實踐學習
利用相對引用與絕對引用完成足球積分表。
得分標準為勝3分,平1分,負0分
《運算》教學設計10
一、教學內容:
整數加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
二、三維目標:
①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初步理解整數加法運算定律對小數加法同樣適用,并會運用這些定律進行一些小數的簡便運算。
②過程與方法:進一步培養學生分析、綜合的能力和良好的計算習慣,從而培養學生的數感。
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做事認真、講究方法、注重實效和團隊合作意識。
三、教具準備:
自制課件
四、教學過程:
1、復習:看哪組算得快。(開火車比賽。比賽規則:每列的'第一個同學做完后第二個同學接著上來做,比比哪一列最先算完,其他同學邊看邊觀察,你發現了什么?)
6.7+2.5= 4.4+3.7=
6.22+0.78= 1.16+4.84=
0.78+5.22= 4.83+1.17=
(6.4+1.3)+8.7= (2.8+5.5)+4.5=
6.4+(1.3+8.7)= 2.8+(5.5+4.5)=
2、創設情景,引入課題
(出示課件):芳芳想買一支鋼筆6.60元、一個卷筆刀6.45元、一瓶墨水2.40元和一支鉛筆0.55元,該帶多少錢?
指名不同算法的同學板演。思考:
你是怎樣算的?
這樣算有什么好處?
同學們喜歡哪一種算法?為什么?
3、揭示課題。
《把整數加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
4、總結歸納。
分小組討論:小數加法簡便運算的解題步驟有哪些?(先觀察數的特點,看能不能湊成整數,再根據定律選擇合適的算法,然后進行計算,最后還要檢查。查運算順序是否正確,查數字是否抄錯,查每一步的計算結果是否有出錯。)
5、課堂練習。
(出示課件:)任選一組文具計算它們的總價。
(1)、圓珠筆1.47元 圓規2.16元 直尺0.53元
(2)、彩筆12.89元 橡皮0.52元 涂改帶3.48元 別針1.11元
(3)、圓規2.16元 卷筆刀6.60元 橡皮0.52元 訂書機5.84元 墨水2.40元
6、拓展練習。
(1)、判斷下面各題哪些能用簡便方法計算,能的在()里打“√”,不能的在()打“×”。
8.5+3.85-5.13 ( ) 6.02+4.5+0.98( )
2.7+6.6+3.4( ) 6.17+28+3.2( )
(2)、填上一個數,使計算簡便。
32.54+2.75+( )
7.58-2.66-( )
(3)、運用今天的知識出一道題考考同桌。
7、總結:
同學們,這節課咱們學習了哪些知識?大家想一想還有什么問題嗎?
教學反思: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小數加、減法的意義和計算法則”和“小數連加、連減和混合計算”的基礎上學習的,在教學設計上力求體現以下幾點:
1、密切聯系生活。以同學們購買文具為主線。在計算中經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感受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積極、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在活動中得到情感體驗。
2、改變學習方式。從問題出發,提出猜想,通過自主舉例、驗證,合作交流,探索出整數加法運算定律同樣適用于小數加法的運算,在實現這一目標的同時,培養學生的演繹推理能力及應用意識等多元目標。
《運算》教學設計11
設計說明
分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及分數乘法的運算定律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分數乘法的計算、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及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乘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中堅持“以人為本”,充分利用知識間的聯系,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得到發展。本節課教學分三個層次進行:
1、猜測驗證,實現知識的遷移。
在復習整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進行猜測:整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否推廣到分數混合運算?讓學生通過兩種方法解決具體問題,對自己的猜測進行驗證,從而得出分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與整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的正確結論。
2、合作探究,發現規律。
在組織學生進行猜想并讓學生自由、充分地發表觀點后,通過計算進行驗證,運用不完全歸納法使學生了解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可以推廣到分數乘法,使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為生動、活潑、主動而富有個性的'發現規律的過程。
3、自主計算,體驗算法的多樣性。
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學習氛圍,讓學生經歷用簡便方法計算以及體驗算法多樣性的過程,使學生在體驗數學知識之間的邏輯美的同時,掌握分數的簡算方法,并通過對比、分析,使計算方法最優化。
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PPT課件學情檢測卡
2、學生準備口算卡
教學過程
⊙復習鋪墊
1、復習整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1)整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結合學生回答板書:先算第二級運算,再算第一級運算)
(2)哪些運算屬于第二級運算?哪些運算屬于第一級運算?(乘、除法屬于第二級運算,加、減法屬于第一級運算)
(3)遇到有括號的題該怎樣計算呢?(有括號的,先算括號里面的,再算括號外面的)
(4)觀察下面各題,先說說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
33×2+34 7×9+5×4 125×(72-64)
[33×2+34先算乘法,后算加法;7×9+5×4先算乘法,后算加法,乘法可以同時進行計算;125×(72-64)先算括號里面的減法,再算括號外面的乘法]
2、復習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
在整數乘法中有哪些運算定律?其內容和字母表達式是什么?[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乘法交換律:a×b=b×a;乘法結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
設計意圖:從復習整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及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入手,為順利實現知識的遷移做好鋪墊。
⊙合作探究
1、談話質疑。
整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及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可以推廣到小數計算,那么是否也能推廣到分數計算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分數乘加、乘減運算的運算順序及分數乘法的運算定律。(板書課題)
2、自主探究。
(1)探究分數乘加、乘減運算的運算順序。
①課件出示教材8頁例6,學生自主觀察,交流題意。
②獨立列式,交流匯報。
列式一:×2
列式二:×2+×2
③發現運算順序。
a、計算。(組內分題進行計算,引導學生先根據猜測計算,再把分數化成小數進行驗證)
b、交流、匯報。
c、小結。
分數乘加、乘減運算的運算順序與整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
(2)探究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是否適用于分數乘法。
①鼓勵學生大膽猜測并勇于發表個人意見。
②驗證。
課件出示下面各組算式:觀察每組中的兩個算式,看看它們有什么關系。(利用三組算式,小組討論、計算,得出每組中兩個算式的關系)
×○××○×
×○×+×
③各小組匯報計算結果并討論。
④明確結論:整數乘法的運算定律適用于分數乘法。
《運算》教學設計12
【教學內容】教材第47頁例1,教材第50頁練習十一第1-3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讓學生明確加法和減法是同一級運算,乘法和除法是同一級運算。同級運算的順序。
2、過程與方法:能結合解決實際問題的數量關系理解同級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初步學會用綜合算式解答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掌握用遞等式計算的書寫格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不同層次練習中感受并理解混合運算的運算規則,激發思考探究樂趣,養成良好解題習慣。
【教學重點】同級運算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
【教學難點】用綜合算式解答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常規口算(精選含有加、減、乘、除運算的口算)
二、情境引入,整體感知
問題:剛才的口算中,都有哪些運算?
揭示:在數學里加法、減法、乘法、除法稱為四則運算,加法和減法是同級運算,乘法和除法也是同級運算,它們是比加、減法更高一級的運算。
三、教學例1
1、出示例1。
2、學生獨立解題。
3、匯報:你是怎樣解答的?
53-24=29 29+38=67
53-24+38=67
4、告訴學生:第三道算式是將前兩道算式合在了一起,我們叫前兩道算式的綜合算式。
5、兩步算式脫式計算的格式。
(1)示范:剛才我們列出綜合算式,并且直接口算出結果,如何把每一步的計算過程表示出來,它有特定的書寫格式:教師邊板書邊闡述基本格式規范。
說明:可以把先算的一步劃線(板書:劃線用色筆標出),提醒自己注意運算順序;暫時不參與運算的符號與數按順序移下來……
53-24+38
=29+38
=67
揭示:像這樣的計算過程就是用遞等式計算。
下面的書寫就是錯誤的:
53-24+38
=29
=67
(2)學生練習,注意格式:65-18-29
6、計算15÷3×5
(1)說說這題的計算順序
(2)按脫式計算的'要求計算,注意格式。
7、同級運算的規則
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到右按順序計算。
8、揭示課題:像這樣含有一級運算的混合運算,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內容。
四、鞏固練習
1、教材第47頁做一做,注意順序和格式。
2、教材第50頁練習十一第3題。
回憶同級混合運算的順序。
3、教材第50頁練習十一第2題。
五、總結:計算沒有括號,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兩步式題應按什么順序計算?
六、布置作業:
教材第50頁練習十一第1題。
《運算》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理解整數的運算定律對于分數乘法同樣適應。
2.能靈活掌握分數簡便計算的方法。
3.能正確計算.
單元知識結構圖
分數乘以整數(求幾個幾是多少)
分數意義
一個數乘以分數(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分數乘以整數計算法則(整數看作:)
分數乘法:分數計算法則分數計算法則的統一
一個數乘以分數計算法則
分數乘加、乘減的混合運算(計算順序與整數相同)
分數混合運算
分數乘法的簡便計算(運用整數乘法運算定律簡算)
教學重點、難點剖析
重點:
1.掌握分數乘以整數、一個數乘分數的意義和計算法則,以及運用分數乘法的意義解答有關的文字題。
2.靈活掌握計算方法,計算時,分子與分母能約分的要先約分,再相乘。
3.掌握分數乘加與乘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4.掌握分數簡便計算的方法。
難點:
1.分數乘以整數和一個數乘分數的計算法則的推導。
2.為什么可以把分數乘以整數和一個數乘分數的計算法則統一起來。
3.正確判斷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4.正確運用乘法分配率靈活地進行簡便計算。
子課題教學重點、難點:
課題一:分數乘以整數
教學重點:分數乘以整數的意義及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分數乘以整數法則的推導,能正確計算分數乘整數的題目。
課題二:一個數乘以分數
教學重點:一個數乘以分數的意義,掌握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一個數乘分數的計算法則的推導。
課題三:分數混合運算
教學重點: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正確判斷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課題四:整數乘法運算定律推廣到分數乘法
教學重點:運用定律進行一些簡便計算。
教學難點:正確運用分配率運用定律。
課題一:分數乘以整數
教材分析:
本課時關鍵在于如何推導出計算法則。至于意義的歸納總結不存在問題。但無論是意義的總結還是法則的推導,難度都不大,學生很容易接受。本節課存在的問題是:計算法則中提出:用分數的分子與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接著才強調:為了計算簡便,能約分的要先約分,然后再乘。因為很多人都有先入為主的基因存在,因此,有不少的學生都是按照法則進行,用分子與整數乘得的積再與分母約分,從而降低了計算的速度與準確度。所以在總結完法則后,要重點強調能約分的一定要先約分。
重點突破策略:
1.做好鋪墊:為學習分數乘整數的意義和法則的推導做準備。
(1)復習2+2+2+2=()()與5個12是多少?的題型,小結出整數乘法的意義。
(2)復習++=()++=()=(),然后小結同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方法,特別強調:結果不是最簡分數的,一定要約分成最簡分數。
2.歸納意義:
在學生列出加法算式:后,讓學生觀察3個加數的特點(3個加數相同),接著引導學生: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還可以列式為:3,與整數乘法的意義比較,3的意義就是求3個的和是多少,是的簡便計算。由此歸納出分數乘整數的意義:分數乘整數的意義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就是求幾個相同加數和的簡便運算。3就是求3個是多少。
3.推導法則:
根據3===3=
推出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4.強調計算的方法:
(1)分子可以與分母約分的一定要先約分,使計算簡便.
(2)用適當的練習強化能約分的一定要先約分的算理.
課題二:一個數乘以分數
教材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學生在學過分數乘整數的意義和計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是后面學習分數除法的意義以及分數乘除法應用題的基礎。所以這部分內容是教學的重點。
一個數乘分數,包括整數乘分數和分數乘分數。但它們的意義都可以概
括為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這是對整數乘法意義的擴展,因此是教學的一個重點。本節的難點在于:推導一個數乘以分數的計算法則,所以一定要將推導過程分析清楚,擊破難點。
由于整數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假分數,所以不管是分數乘整數還是整數乘分數都可以轉化為分數乘分數,因此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法則對于分數乘整數和整數乘分數都適用。這部分的內容表面看不難,但學生開始做分數乘整數()和整數乘分數()的題目時,往往會將整數與分子約分,建議在講例題時要加以強調約分的方法。
重、難點突破策略:
1.意義的教學:
(1)鋪墊,建立模型:
第4頁圖(1)教學建議:
在學生求出3杯的重量后,再多列舉幾道類型題,
求千克的3倍是多少?(3)
如求5杯、2杯重幾千克?實質就是:求千克的5倍是多少?(5)
求千克的2倍是多少?(2)
使學生的腦里形成:求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用乘法計算的模型。
(2)導出意義:
①第4頁圖(2)教學建議:
求杯水的重量,就是求1杯水重量的半倍是多少,即求千克
半倍是多少?根據圖(1)的模型類推可以列式:半倍,這里的半倍即杯,那么,半倍就相當于。
因此求的是多少?用乘法列式就是:
②第4頁圖(3)的教學可仿照圖(2)的教學。
③導出意義:一個數與分數相乘就是求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
④意義的運用:求一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一個數=多少)
(3)意義的應用:做練習第4頁的文字題,鞏固一個數成分數的意義.
2.推導出計算法則:
(!)教學公頃的是多少的計算方法
聯系分數乘法的.意義,著重說明就是求的是多少。第一步先出示1小時耕地公頃的圖示。第二步分析求公頃的是多少的算理,就是把公頃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1份,也就是把1公頃平均分成(25)份,每份是1公頃的,取其中的1份,就是1。所以:
=1(根據分數乘整數的法則計算)
=
=
(2)教學公頃的是多少的計算方法
求小時耕地多少公頃,就是求公頃的是多少?算式是:。第一步先出1小時耕地公頃的圖示。第二步分析求公頃的是多少,就是把公頃平均分成5份,也就是把1公頃平均分成(25)份,每份就是,取其中的1份是1,取3份就是3所以:
=3(根據分數乘整數的法則計算)
=
=
(3)推導出計算法則:
==
由
==
推出一個數乘以分數的計算法則:分數乘分數,用分子相乘的積做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積做分母。
(4)強調:為了計算簡便,能先約分的一定要先約分再乘。
3.分數計算法則的統一:
因為整數看作:,所以分數乘整數也可以轉化為分數乘分數的形式.所以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法則對于分數乘整數和整數乘分數都適用。可以直接將整數看作分子與分母進行約分。但開始做分數乘整數或整數乘分數的題型時,有的學生經常會將整數與分子約分造成錯誤,所以教學時要加以強調,多做練習鞏固。
課題三:分數的乘加、乘減混合運算
教材分析:
分數乘加、乘減混合運算,是在分數乘法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它本身屬于分
數四則混合運算的一部分內容。便于更好地區分分數乘法與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提高計算的熟練程度。
分數乘加、乘減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和整數乘加、乘減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教學中可以通過復習整數乘加、乘減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采取以舊帶新的方法理解分數乘加、乘減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此內容難度不大,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自習完成。
教學策略:
教學程序可設計為:自習--討論--教師點撥
關鍵是確定順序:理解分數乘加、乘減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與整數的運算順序相同:含有兩極運算,要先算第二級,再算第一級.
課題四: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對分數同樣適應
教材分析:
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對分數乘法同樣適應,但要讓學生明白:整數利用乘法運算定律計算時,目的是為了湊整數,使計算簡便;而分數利用乘法運算定律計算時,目的是為了約分使它變成整數或變成比較簡單的分數,使計算簡便。本節的教學重點應放在讓學生多觀察題型的特征,分析是否可以運用定律進行簡便計算,使學生在實際計算中領會應用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的方法,達到提高學生計算的熟練度和準確度。
教材第9頁的3組題型只是起到說明左右兩邊的算式相等的作用,并不能起到說明使計算簡便的作用。建議補充能夠反映利用乘法結合律和分配律使計算簡便的題型。
教材第10頁例5、例6只是一般的簡便計算題型,而課后的練習和單元卷或其它的書籍,卻經常出現象87和99+的類型題,諸如此類題目,對于部分學生來說,是存在一定難度的,建議教學時補充適當的例題,幫助學生擊破難點。
重、難點突破策略:
1.通過課本3組算式和以下的幾組算式,說明整數乘法運算定律對分數乘法同樣適應。
=
(15)=(15)
(+13)=+13
2.復習乘法運算定律,同時說明整數運用定律目的是為了湊成整數使計算簡便,而分數利用定律目的是為了約分使得到的積變成整數或變成較簡單的分數,使計算簡便。
ab=ba
(ab)c=a(bc)
(a+b)c=ac+bc
3.教學例5、6(可由學生合作完成)
4.補充例題:
(1)8785怎樣簡便計算?
此類題目有些學生往往不知道拆哪一個數,教學時要把重點放在為什么要拆87為(86+1)、變85為(86-1)的算理上。
(2)99+
①講明白如何將原題變成兩個積的和:99+1
②對照乘法分配律公式,講明白如何提取相同因數(只提取一個)(因為有的學生會提出兩個,造成錯誤),如何把剩下的兩個因數相加的算理。
錯例分析:
1.約分時找錯對象,出現了內戰--分子殺分子。
13(1)
例如:=6(21)3=
對于這類癥狀的治療方法難度不大,只要叫患者在做題時,花多一點時間,將整數幾寫成,再運用分數計算法則計算,訓練一段時間后應該會有好轉。
2.利用乘法分配律進行分配時出現了分配不公平的弊端。
例如:(+)12
=12+
=9+
=9
此類題是學生經常做錯的題,做題時可以讓學生添加弧線來強調分配的原則,一定要使到分配公平公正。
如:(+)12
特別是象(86+1)的題型,由于第二個加數是1,學生經常沒有將1乘上外面的因數。如果使用了上面的弧線記號就會大大降低了錯誤律。
《運算》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掌握萬以內數的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并能正確計算。
2.通過交流、合作,體驗混合運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運算順序的合理性。
3.在經歷探索混合運算運算順序的過程中,進行有條理地思考,充分感受解決數學問題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和興趣。
[教學重點]
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和計算方法[教學難點]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和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課前交流,計算導入
我聽說我們班的學生個個都是計算小能手,大家敢不敢挑戰兩個計算題?計算:
26+35+11 65-21+18在兩位數運算的基礎上,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三位數的加減混合運算(板書課題)
二、你說我說,探究新知
1、出示數學信息
星期天媽媽帶禮物去姥姥家,給姥爺買了一件上衣112元,一件下衣103元,給姥姥買了雙鞋88元。
2、根據數學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學生提出的問題可能有:
(1)買一件上衣和件下衣一共需要多少錢?
(2)買一件上衣和一雙鞋一共需要多少錢?
(3)買兩件下衣需要多少錢?
(4)上衣比下衣便宜多少錢?
(5)姥姥的上衣比姥爺的褲子貴多少錢?
(6)買衣服和鞋一共花了多少元?(板書)
(7)衣服比鞋貴多少錢?(板書)
大家真善于思考,提了這么多的問題,今天我們著重解決這兩個具有挑戰性的問題。
3、解決問題:買衣服和鞋一共花了多少元?
(1)認真思考,你可以列出什么算式?由復習導入,學生可以列出112+103+88
(2)你會解答嗎?自己在本子上試一試,看能有哪些方法解決?
(3)找學生展示他的算法。
(4)學生說算法及運算順序,其他同學補充。
可能出現的方法有:
(1)列分式計算:112+103=215(元) 215+88=303(元)
(2)列綜合算式計算:112+103+88=303(元)
(3)用豎式計算:112 215 112 + 103 + 88或+ 103 215 303 215 + 88 303
(4)口算(湊整百、整十)師:你喜歡用哪種方法?
獨立思考說出理由。重點讓學生說一說綜合算式的計算過程。
第一個問題這么快就解決了,你們的計算能力真強,第二個問題敢不敢挑戰?
4、解決問題:衣服比鞋貴多少錢?
(1)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
(2)學生展示并說出自己的想法。
【設計意圖】
本節課在學習了兩位數加減混合運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所以教學過程中,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究。給學生足夠的獨立思考的空間和時間,再通過學生講解補充掌握計算方法,為后面的應用奠定基礎。
5、總結歸納運算順序。
思考:在只含有加法或減法的算式里,該按什么順序進行計算?學生交流。
結合學生發言,歸納總結:一般情況下,在只含有加法或減法的算式里,要按從左往右的順序依次進行計算。
三、鞏固練習(過關形式)
真了不起,這么快這兩個問題已經解決,看來大家的計算能力非同一般。老師帶來了過關游戲,敢不敢闖?好,請看第一關。
第一關:計算795-35-138 335+280-104
第二關:一水果店有300斤蘋果,上周賣了132斤,這周賣了121斤,現在還有多少斤?
第三關:王阿姨去逛商場看中三件商品:電話248元,果汁機187元,飲水機186元,她的錢包里有600元,夠嗎?
四、總結評價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學生發言。
縣優質課參賽課后反思
這次優質課評選參賽人數比較多,比賽用四天的時間完成了整個比賽。參加完講課比賽后自己有很多感想:
一、自我反思
1、思想不重視,準備不充分。
在起初接到參賽通知后,由于認識不是很到位,我沒有十分投入的去積極準備,以至于過了幾天才算是定下了整個講課內容。幸好得到我校蘭主任和趙主任
給予的積極的指導和幫助,一起研究教材,針對出現的錯誤情況進行糾正。并讓我在有評委的情況下反復多次的練習,使自己在一些環節上改進和提高了很多,真的是發自內心的感謝他們。
2、評價語言不豐富
大家都知道老師的評價語言親切自然,可以為學生創造了一種安全和諧的學習環境。比如,教師評價學生:“你說得太好了,老師和你想得完全一樣”,“真了不起,老師真為你們高興”,“你回答得很正確,如果聲音能再大一點就更好了”,“不要怕,大膽地說,把你的.想法說出來,讓老師和同學幫你找出錯的原因,你會進步得更快”。在起初練課時,我總是不能自然的評價學生,在兩位主任的幫助下總感覺進步不小,但在講課時還是不能自如的進行評價。
3、教學基本功不足,相關知識學習不夠。
通過講課發現自己在這次比賽中存在基本功不足的問題,可以說這與自己平時放松了對自己基本功的練習有關,同時對教材以及講課中語言的點撥不到位,對學生出現錯誤狀況后反映不敏感,這些都反映出了對課堂的內容的學習不夠,所以我認為自己該學的東西還很多。
二、成長收獲:
1、經受磨練。
我參加工作10年來,從未參加過縣級數學講課比賽,在接到參加優質課比賽通知后感到很興奮,這對我個人來說是很難得的一次機會。在準備課的時間里,總是感到,心里掛著,腦子里想著,夢里夢著,心情從一開始的興奮,到準備課時的自己的思路與他人觀點的不一致時的心亂如麻,再到后來的思路清晰,到即將比賽時的緊張心理,到講課結束后的一身輕松。可能整個過程是很多參加過類似講課比賽的老師們都經歷過的,我為自己經受住其中的磨練而快樂,也為磨練后的提升而幸福,最終的成績并不理想,但是我通過參加這項活動從中得到了、收獲了一份屬于自己的東西,這也許在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會起到積極的作用。
2、在講課中找到了自己的不足
從準備課到講課過程中,對教材以及教案的多次修改;從學校老師對我的這節課提出的意見、建議,針對不足改進和提高我的這節課的過程,過程中的改進提高,是自己的一大收獲。
通過觀摩選手們的講課,開闊了視野,看到了自己一直追求卻沒有做到的東西;很多做法和經驗值得借鑒和學習。通過觀摩,發現有些課講的確實很棒,選手的教容教態、駕馭課堂能力、課堂處理問題能力和與學生交流方式方法等方面都有可學之處,通過觀摩課我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
總之,通過此次活動我感覺收獲很大,對如何準備課,如何上課,如何反思課都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同時對自己還應該學習哪些東西也更加明確了。
《運算》教學設計15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27——29頁內容。教學目標:
1、會利用方程表達分數混合運算問題中的等量關系,并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發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結合具體情境,發展估算意識和能力,進一步培養對解題結果進行檢驗和解釋的結果。
3.培養學生的節約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重點:
嘗試讓學生自己先畫圖,試著分析數量間的關系,找出問題情境中的等量關系,列出方程,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
找到題目中最基本的等量關系,列出方程,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教具:課件
學具:學生搜集到生活中的關于“節約”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做好鋪墊。
今天看到有很多老師來,我們六(5)班很多同學早就按捺不住想要好好表現一下了,馬上給你們展示的舞臺。
1、解方程。 6x?4312x?9
2x?x?7
?x?6
8x?
7453說一說解方程需要注意的問題。
2、填一填,然后說一說各題中兩個量之間的等量關系。
(1)五年級人數比六年級的人數少,五年級的人數是六年級的()。
(2)今年產值比去年增加,今年產值是去年的()。
3、解決問題。
小剛家七月份用水14噸,八月份用水比七月份節約了,八月份用水多少噸?
二、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同學們,說到水,你們知道世界水日嗎?為什么要設立這樣一個節日?(3月22日)水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最寶貴的資源,如果我們都不珍惜水資源,那么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將是我們人類的眼淚。那么,作為小學生我們應該怎樣做呢?
是呀!我們要節約用水,就得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節約用水中的數學問題。
2、板書課題:分數混合運算
(三)
三、數量分析,探究新知。
1、出示例題:老師家八月份用水12噸,比七月份節約了,七月份用水多少噸?
2、讀一讀。
學生讀題,理解題意。
3、估一估。
八月份用水多?還是七月份用水多?說一說你是怎么估的?
4、畫一畫。畫圖分析數量關系。
(1)學生自己在本子上畫線段圖來分析題目中的數量關系,指名板演。
(2)全班交流。指畫線段圖的同學先說說自己的作圖步驟。其他同學可對他的分析建議或者補充說明。
講評時,老師引導學生:
想一想:先畫七月份的還是先畫八月份的?為什么?明確是把單位“1”的量拿來平均分,所以要先畫出單位“1”的量,即先畫七月份的線段圖。
還要引導注意:八月份比七月份少的那段要用虛線表示。別忘了在線段圖中標出已知數量,用?標出要求的數量。
5、寫一寫。利用圖找出等量關系。
線段圖形象清晰地表示出了題意,你能根據線段圖列出數量關系式嗎?自由列。
6、算一算。利用等量關系計算。
我們用線段圖和列等量關系式的方法清楚地了解了這兩個量之間的關系,請你利用等量關系算一算。生推薦或自薦上來板演。
7、查一查。
(1)你能對你的計算結果進行檢驗嗎?生自由檢驗。指名說說檢驗的方法。(2)檢驗剛開始上課時估算的結果是否正確。
四、嘗試練習,鞏固新知。
1、改題練習:
師:同學們表現都比較積極,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了問題。現在老師把題目稍微改一下,看看你還有沒有辦法解決。
(師把題目中的“比八月節約了”改成“比八月多用了”,問題不變。)
師:這一次也請你先估計一下哪個月用的水少,再畫一畫線段圖表示一下題中的數量關系后計算。完成后在小組里交流一下。看哪個小組討論交流比較熱烈。
2、以生活中的“節約用水的小竅門”為情境設計練習題:“節約用水”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淘氣家從自家的坐便器水箱做起,在水箱中放入了一個裝滿水的礦泉水瓶,現在馬桶的水箱每次用水是20立方分米,比原來節約了1/3,你們算一下馬桶原來用水多少立方分米?
五、總結評價,升華情感。
今天我們學習的這類應用題有什么特點?怎樣分析解答?
六、布置作業:
課本第28頁練一練第1題和第3題。
板書設計:
分數混合運算
(三)
老師家八月份用水12噸,比七月份節約了,七月份用水多少噸?
(線段圖)
解:設七月份用水X噸。解:設七月份用水X噸。
x-X=12(1-)X=12 X=12 X=12 77X=14 X=14答:七月份用水14噸。
答:七月份用水14噸。
【《運算》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運算》教學設計08-24
0的運算教學設計06-16
分式的運算教學設計05-25
《混合運算》教學設計優秀10-18
《分數簡便運算》教學設計優秀12-12
乘法運算定律教學設計05-26
不含括號的混合運算教學設計12-05
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教學設計06-16
《運算》教學設計錦集(15篇)08-24
乘法運算定律教學設計13篇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