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算》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運算》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運算》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
小數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一)通過觀察,從分數的意義上理解分數加減法的原理。
(二)會計算分母不超過10、結果不需要約分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
(三)初步知道一個分數的分子、分母相同時,這個分數就是1,從而加深對分數的認識。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與邏輯推理能力。
情感目標
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交流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一)重點:理解分數加法的運算原理、會計算簡單的'分數加減法。
(二)難點:從理解分數意義入手,理解分數加減法的原理。
教學過程設計:
一。 激趣引入
師:同學們聽說過豬八戒吃西瓜的故事嗎?誰來說給我們聽聽?
生:…。
師:豬八戒為這事可后悔了。一天它又找到了一個西瓜。這次它變聰明了,請看,(展示)一個西瓜平均分成了幾塊?
生:……
師:把一個西瓜平均分成8份。(課件演示)
師:從圖中你能找出哪些分數?
生:……
師:這些分數里有幾個1/8呢?
生……(師依次出示幾個分數卡片)
二。教學例1、2、3
1.分西瓜
師:大家猜猜豬八戒是怎樣分西瓜的?
生:……
師(出示豬的分法)看看,多貪心的豬八戒啊。師父吃西瓜的1/8,大師哥吃西瓜的1/8,沙師弟吃西瓜的1/8,自己卻吃了西瓜的4/8了。
2.發現問題
師:你能提出一些數學問題?
師:請小組長拿出紙和筆做好記錄。
(學生活動)。
3.解決問題
師:告訴大家你們提出的問題。(師根據學生的說明貼出相應的圖片)
師:誰能列出算式?
4.計算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分數的簡單計算(板書:分數的簡單計算)
A. 加法
師:猜猜1/8加1/8等于多少?
生:……
師:說說你的想法。
生:……
師小結分母相同的兩個分數相加,分母不變,分子相加。
B. 減法
師:4/8減1/8又等于多少呢?
生:
師小結分母相同的兩個分數相減,分母不變,分子相減。
C.1減一個分數
師:黎老師提個問題,豬八戒吃了一塊西瓜后,還剩下多少?
生:.……
師:想想怎樣計算?
生:……
師小結:1減去幾分之幾,先把1寫成與它分母相同的分數,再用兩個分數相減
三。鞏固練習
1.填一填
2.計算:(并說明你是怎樣想的)
3.判斷:(在正確的算式后面畫√,錯的畫×)
3/8-2/8=1/8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更進一步認識了分數,原來這個朋友也可以像我們以前所學的整數、自然數一樣進行加減,注意只有分母相同的時候才可以直接相加減。你覺得還要注意什么?
五。布置作業
練習二十三第3、4、5、6、7題。
《運算》教學設計2
加法的簡便運算(1)
教學內容:P20:例3“做一做”。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能運用運算定律進行一些簡便運算。
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加法的兩個運算定律,你能說出是哪兩個嗎?你能舉出例子說說嗎?
2、導入新課(師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3。
課件出:題目中有哪些已知條件?求的問題是什么?
2、你能列出算式嗎?
3、你能很快算出此題的答案嗎?你是怎樣計算的?與同桌交流。
4、在此題中,你運用了加法的哪些運算定律?
115+132+118+85
=115+85 + 132+85 加法交換律
=(115+85)+(132+118) 加法結合律
=200+250
=450
5、計算下面各題,怎樣簡便就怎樣計算
425+14+186 75+168+25
6在運用加法運算定律進行計算時應注意什么?
三、鞏固練習
1、根據運算定律在下面的( )里填上適當的數。
46+( )=75+( ) ( )+38=( )+59 24+19=( )+( )
a+57=( )+( ) 要求學生說出根據什么運算定律填數。
2下面各式那些符合加法交換律。
140+250=260+130 20+70+30=70+30+20
260+450=460+250 a+400=400+a
3、P20做一做1、2
五、全課總結。
板書設計 加法的簡便運算
115+132+118+85
=115+85 + 132+85 加法交換律
=(115+85)+(132+118) 加法結合律
=200+250
=450
第4時 加法的簡便運算(2)
教學內容:P21:例4“做一做”。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觀察、猜想、驗證、歸納,讓學生經歷探究發現減法的特殊規律并選擇運用進行簡算的過程。
過程與方法:讓學生從解決生活實際問題中體會到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情感態度價值觀: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理解一個數連續減去兩個數,可以寫成這個數減去后兩個數的和的道理。
教學難點:靈活運用減法的性質進行簡便運算。
教具學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生疑
1、競賽
出示兩組題,分組計算,比賽看哪組同學即對又快?(幻燈)
第一組 第二組
72-6-4 72-(6+4)
85-8-2 85-(8+2)
126-70-30 126-(70+30)
根據比賽的結果提問:男同學輸了,服不服氣呀?你們就不想知道女同學為什么能算得又對又快嗎?
2、發現: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發現了什么?(學生說說自己的發現)
3、猜想:觀察三個等式,激勵學生大膽猜測:這里面有沒有什么規律呢?(學生發表自己的說法)
4、師板書:從一個數里連續減去兩個數可以寫成這個數減去后兩個數的和。
5、師提問:是不是從一個數里連續減去兩個數都可以寫成這個數減去后兩個數的和呢?
6、舉例驗證
7、師小結:大家善于觀察,善于動腦,這是一種很好的學習習慣,剛才大家通過觀察發現了規律,利用這些規律使計算簡便。(板書:簡便)
二、自主探索,探究新知
(創設情景引出例題) 師:“同學們喜歡旅游嗎?(喜歡)如果讓你自己去旅行,你能行嗎?不要著急,李叔叔給大家介紹了一個旅行法寶——《自助旅行》指南。這本書可以告訴我們旅行時應做的準備和注意事項。”
1.出示情境圖
師:李叔叔在外出旅行前,他就仔細的查閱了這本書的`資料。從圖上,你能了解到什么數學信息?
(數數學信息:李叔叔昨天看了66頁,今天又看了34頁。這本書一共有234頁。)
師:根據這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2. 嘗試各種算法 師:“還剩多少頁?”這個問題,你能解決嗎?
師:自己先列式算算看,計算好后把你的思路跟小組內的同學交流一下,看誰的算法最多。
3.全班匯報交流
師:你們都是怎么計算的?把你的思路跟大家分享一下。 指名上黑板板演算法: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234—66—34 234—(66+34) 234—34—66
=168—34 =234—100 =200—66
=134 =134 =134
思路1:從這本書的總頁數里先減去昨天看的66頁,再減去今天看的34頁,就算出還剩多少頁沒看。即234-66-34
思路2:先算出李叔叔昨天和今天一共看了多少頁,再從總頁數里減去看過的頁數,就是剩下的頁數,即234-(66+34)
思路3:總頁數里減去今天的頁數,再減去昨天的頁數,就是剩下的頁數,即234-34-66
師:同學們想出這么多種方法,講得都很有道理,你更喜歡哪一種?把你的理由講給同桌聽一聽。
4、引導學生理解:至于哪一種方法更簡便,要看具體的數據特點,不能一概而論。
5、剛才大家通過自己的觀察、比較發現了要想使計算簡便,要看具體的數據特點,才選擇具體的算法來計算,我想下面的這道題你們也一樣能根據具體情況具體解決。如:將例4的總頁數改為266頁,讓學生自己選擇算法,使計算更簡便。
5、⑴獨立列式計算;⑵指名板演
6、那“145-34-86”這道算式可以簡便計算嗎?看來,在今后計算時,我們要觀察算式數據有什么特點,然后運用合適的算法,進行簡便計算。
三、鞏固練習:P21做一做1、2
小結 :今天利用我們善于觀察的眼睛發現了什么數學規律?這些規律可以使計算怎樣?但在計算的過程中我們還要注意什么?
板書設計 加法的簡便運算(2)
方法一 方法二 方法三
234—66—34 234—(66+34) 234—34—66
=168—34 =234—100 =200—66
=134 =134 =134
《運算》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在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掌握萬以內數的連加、連減、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并能正確計算。
2.通過交流、合作,體驗混合運算計算方法的多樣化、運算順序的合理性。
3.在經歷探索混合運算運算順序的過程中,進行有條理地思考,充分感受解決數學問題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和興趣。
[教學重點]
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和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和計算方法
[教學過程]
一、課前交流,計算導入
我聽說我們班的學生個個都是計算小能手,大家敢不敢挑戰兩個計算題? 計算:
26+35+11 65-21+18 在兩位數運算的基礎上,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三位數的加減混合運算(板書課題)
二、你說我說,探究新知
1、出示數學信息
星期天媽媽帶禮物去姥姥家,給姥爺買了一件上衣112元,一件下衣103元,給姥姥買了雙鞋88元。
2、根據數學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學生提出的問題可能有:
(1)買一件上衣和件下衣一共需要多少錢? (2)買一件上衣和一雙鞋一共需要多少錢? (3)買兩件下衣需要多少錢? (4)上衣比下衣便宜多少錢?
(5)姥姥的上衣比姥爺的褲子貴多少錢? (6)買衣服和鞋一共花了多少元?(板書) (7)衣服比鞋貴多少錢?(板書)
大家真善于思考,提了這么多的.問題,今天我們著重解決這兩個具有挑戰性的問題。
3、解決問題:買衣服和鞋一共花了多少元?
(1)認真思考,你可以列出什么算式?由復習導入,學生可以列出112+103+88 (2)你會解答嗎?自己在本子上試一試,看能有哪些方法解決? (3)找學生展示他的算法。
(4)學生說算法及運算順序,其他同學補充。
可能出現的方法有: (1)列分式計算:
112+103=215(元) 215+88=303(元) (2)列綜合算式計算: 112+103+88=303(元) (3)用豎式計算
112 215 112 + 103 + 88 或 + 103 215 303 215 + 88 303 (4)口算(湊整百、整十) 師:你喜歡用哪種方法?獨立思考說出理由。 重點讓學生說一說綜合算式的計算過程。
第一個問題這么快就解決了,你們的計算能力真強,第二個問題敢不敢挑戰?
4、解決問題:衣服比鞋貴多少錢? (1)放手讓學生獨立完成。 (2)學生展示并說出自己的想法。
【設計意圖:本節課在學習了兩位數加減混合運算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所以教
學過程中,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究。給學生足夠的獨立思考的空間和時間,再通過學生講解補充掌握計算方法,為后面的應用奠定基礎。】
5、總結歸納運算順序。
思考:在只含有加法或減法的算式里,該按什么順序進行計算? 學生交流。
結合學生發言,歸納總結:一般情況下,在只含有加法或減法的算式里,要按從左往右的順序依次進行計算。
三、鞏固練習(過關形式)
真了不起,這么快這兩個問題已經解決,看來大家的計算能力非同一般。老師帶來了過關游戲,敢不敢闖?好,請看第一關。 第一關:計算
795-35-138 335+280-104 第二關:
一水果店有300斤蘋果,上周賣了132斤,這周賣了121斤,現在還有多少斤? 第三關:
王阿姨去逛商場看中三件商品:電話248元,果汁機187元,飲水機186元,她的錢包里有600元,夠嗎?
四、總結評價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學生發言。
《運算》教學設計4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60、61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利用方程解決與分數運算有關的實際問題,會畫圖分析數量關系,會利用圖找出等量關系,并根據等量關系列出方程。
2.能力目標:結合具體情境,發展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節約意識,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培養主動解決實際問題的意識。
教學重點:利用方程解決與分數運算有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發展估算意識,能畫圖分析數量關系,會利用圖找出等量關系。
教學準備:小黑板(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世界水日嗎?為什么要設立這樣一個節日?(3月22日)水是我們人類賴以生存的最寶貴的資源,如果我們都不珍惜水資源,那么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將是我們人類的眼淚。所以,我們要節約用水,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節約用水中的數學問題。
板書課題:分數的混合運算(三)
我們來看一下小剛家的用水情況。
(出示)小剛家八月份用水14噸,九月份比八月份節約了1/7,九月份用水多少噸?
二、數量分析 ,探究新知
師:如果條件和問題交換一下位置,你能知道八月份的用水量嗎?
(出示例題)小剛家九月份用水12噸,比八月份節約了1/7,八月份用水多少噸?
1、估一估
師:我們先來估一估,哪個月份用水少?哪個月份用水多?(讓學生說出估算的根據)
2、畫一畫(畫圖分析數量關系)
(1)師:剛才已經初步估計了一下八月份的用水量,到底估計的是否正確呢?分析之后才能判斷。引導學生思考:“比八月份節約了1/7”是什么意思?
師:你能用圖來分析題目中的數量關系嗎?讓學生在練習本上嘗試著畫線段圖。
(2)全班交流。
引導學生想一想:為什么先畫八月份的用水量?明確是九月份和八月份在比較,把八月份的用水量看做單位“1”,九月份比八月份節約了1/7,即把八月份的用水量平均分成7份,其中的一份就是九月份比八月份節約的水。
引導學生注意:九月份比八月份少的`那段要用虛線表示,在線段圖中標出已知數量,用“?”標出要求的數量。
3、寫一寫(利用圖找出等量關系)
八月份的用水量×(1-1/7)=九月份的用水量
八月份的用水量—節約的噸數=九月份的用水量
三、例題講解
1、讓學生嘗試著選擇上面的等量關系列出方程解答,找兩名學生板演。
方法一解:設八月份用水x噸
(1-1/7)x=12
6/7x=12
x=14
答:八月份用水14噸。
方法二解:設八月份用水x噸
x-1/7x=12
6/7x=12
x=14
答:八月份用水14噸。
2、查一查
生自由檢驗,指名說說檢驗的方法,然后檢驗上課時估算的結果是否正確。
強調:在解決實際問題時,一定要對結果進行檢驗和解釋。
四、自主練習
師:同學們表現的都很積極,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了問題,現在老師把題目稍微改一下,你們有辦法解決嗎?把題目中的“比上月節約了1/7”改為“比上月多用了1/7”,問題不變。
先讓學生估計一下哪個月的用水量少,再畫一畫線段圖表示題中的數量關系然后再計算。完成后在小組里交流一下,然后檢驗。
五、拓展應用,解決問題
1、60頁2、3題
引導學生畫圖來分析題目中的數量關系,在此基礎上找到基本的等量關系,從而利用方程進行解答。
2、數學萬花筒
師:我國古代有很多著名的數學家,程大位就是其中一位。(多媒體顯示程大位圖像)他的主要著作之一《算法統宗》中有許多數學問題都是以歌詞的形式呈現的,“以碗知僧”就是其中一首。
巍巍古寺在山中,不知寺內幾多僧,三百六十四只碗,恰合用盡不差爭,三人共食一碗飯,四人共嘗一碗羹,請問先生能算者,都來寺內幾多僧?
讓學生讀一讀這首詩,要求學生用數學語言重新描述這個問題,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利用多媒體展示,讓學生更加明確:山上有一座古寺叫都來寺,在這座寺廟里,三個和尚合吃一碗飯,4個和尚合分一碗湯,一共用了364只碗,請問都來寺里有多少個和尚?
這道題具有很強的趣味性,對學生很有吸引力,而且能使學生感受祖國古代數學文化的深厚底蘊,讓學生產生民族自豪感,并被我們的祖先的智慧所折服,增加對數學的興趣。
六、課堂反饋
1、練一練第4題。
2、新興養豬場今年養豬2400頭,比去年增加1/5,去年養豬多少頭?
3、小明家六月份用水14噸,比五月份多了1/6,五月份用水多少噸?
七、課堂小結。
師:通過自己的積極探索,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學生交流自己的收獲。希望同學們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不斷的獲取,不斷的攀登,收獲更大的快樂,享受更多的喜悅!
八、家庭作業
1、練一練第1題。
2、完成配套練習相關內容
九、板書設計:
分數混合運算(三)
小剛家九月份用水12噸,比八月份節約了1/7,八月份用水多少噸?
?噸
八月份
九月份
12噸 比八月份節約了1/7
解:設八月份用水x噸 解:設八月份用水x噸
(1-1/7)x=12 x-1/7x=12
6/7x=12 6/7x=12
x=14 x=14
答:八月份用水14噸。 答:八月份用水14噸。
十、教學反思:
解:設原來有X堆旗子,每堆有Y顆。
所以,原來共有 36%XY 顆白子
當取走 1/2Y 顆 黑子后,40% (XY--1/2Y)顆白子
所以,36%XY =40% (XY--1/2Y)
4% XY=20%Y
0.04XY=O.2Y
004X=0.2
0.4X=2 X=5
答,原來有5堆棋子。
《運算》教學設計5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計算下面各題:
12×2÷612+24-632÷2+12×3
(12-6)×3100÷(20+5)120÷(2×30)
2、總結四則混合運算的計算法則。
四則混合運算法則:
在一個算式里,
1)、沒有括號:如果只有加減法或者只有乘除法,我們按照從左往右的順序依次計算。如果既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我們先算乘除法,再算加減法。
2)、如果有小括號,我們先算括號里面的。
3、口算引入。小黑板出示:
(1)100+0=(2)0+568=(3)0×78=(4)154-0=
(5)0÷23=(6)128-128=(7)0÷76=(8)235+0=
(9)99-0=(10)49-49=(11)0+319=(12)0×29=
二、學習新知。
1、將上面的口算進行分類
加減乘除各一類
2、請你根據分類的'結果說一說關于0的運算都有哪些?
概括總結關于0的運算。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板書。
一個數加上0還得原數。
被減數等于減數,差是0。
任何數與0相乘都得0。
0除以一個數得0。
3、對于最后一句話你有什么疑問嗎?
小組討論:0能否做除數?
全班辯論。各自講明自己的理由。(0除以任何一個不是0的數都得0)
4、教師小結:0不能做除數。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為找不到一個數同0相乘得到5.
0÷0不可能得到一個確定的商,因為任何數同0相乘都得0。
三、課堂作業。
1、關于“0”的運算
學生舉例。
一個數加上0,還得原數。
一個數減去0,還得這個數。
一個數乘0或0乘一個數,還得0。
0除以一個非0的數,還得0。
被減數等于減數,差是0。
2、p14、15頁5、6、7、8
3、拓展延伸根據分步算式列出綜合算式。
120-100=20xx×4=80
32÷2=1680÷16=5
270÷3=908×90=720
12×3=3624÷2=1236÷12=3
100+25=125125÷25=5
40-26=1420×14=280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學習了什么?
0的運算教學設計相關內容:《你寄過賀卡嗎》教學反思三位數乘兩位數(筆算)第六單元:統計計算工具的認識與使用教學設計《四則運算》單元整體規劃四則運算(一)“用整十數除商一位數的筆算除法”教學設計神奇的計算器教學設計查看更多>>小學四年級數學教案
《運算》教學設計6
一、學習目標
(一)學習內容
《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人教版)四年級下冊第6頁例3。
在前面的學習中,關于0在四則運算中的特殊性學生已經積累了比較豐富的感性經驗,本節課在舉例、討論中把感性經驗上升為理性認識。例3明確提出了“問題”,通過小組討論讓學生回憶、整理和概括,把關于0的運算知識系統化。
(二)核心能力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在分類討論中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促進運算能力和推理能力的發展。
(三)學習目標
1.借助具體算式,通過分類、整理,概括出0在四則運算中的特性,會利用0的特性正確計算。
2.通過交流討論,結合例子說明0不能作除數,理解0為什么不能作除數的道理,進一步掌握0在四則運算中的特性。
(四)學習重點
0在四則運算中的特性。
(五)學習難點
理解0為什么不能作除數。
二、學習設計
(一)課前設計
1.預習任務
關于0的運算有哪些?舉例子寫一寫。
(二)課堂設計
1.復習舊知
(1)課前大家寫了一些關于0的運算,誰來說一說你寫的有哪些?
學生匯報。
(2)我也收集了一些關于0的運算,你能快速、正確的計算嗎?
120+0=0+368= 0×79= 267-0=
0÷74= 187-187= 0÷76= 235+0=
99-0= 49-49= 0+879= 45×0=【設計意圖:本環節通過匯報自己所收集的有關0的運算引入本節課的.教學,有利于喚醒舊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通過有關0的口算練習,為概括0在四則運算中的特性和進一步掌握有關0的運算作鋪墊。】2.問題探究
(1)小組合作,分類整理關于0的運算的特性。
①小組活動要求:
請將上面的口算進行分類;
觀察這些運算的特點,試著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這些運算;
在小組內合理分工,做好匯報準備。
②匯報交流。
組織學生匯報,在匯報中注重生生間的交流,進行及時補充。
③概括總結通過大家的討論和交流,我們發現了關于0的運算有這些:一個數加上0,還得原數;一個數減去0,還得原數;被減數和減數相等,差是0;一個數和0相乘,仍得0;0除以任何數,還得0。(注意:在總結時舉例驗證。)
(2)探究0不能為除數
①關于0的運算你還有什么想問或想說的嗎?
若學生想不到,可以通過觀察0在不同運算中的位置,引導學生說出0是否可以作除數。
②小組討論:0能否作除數?如果用0作除數會怎樣?
先組織學生小組討論,教師引導,使學生明確0不能作除數。
③教師總結:0不能為除數,如5÷0不可能得到商,因為找不到一個數同0相乘得5;0÷0不能得到一個確定的商,因為任何數同0相乘都得0。這時,教師相機板書“非0的”。【設計意圖求:通過分類,使學生歸納出有關0的運算的不同規律;通過舉例說明,使學生在討論、交流中明白0為什么不能作除數的道理。在分類、舉例說明中使學生的認知結構更加穩定和完善。】3.鞏固應用 提升能力
(1)搶答。
24+0= 13-13= 0×8= 0÷9=
70-0= 0+504= 0÷36= 392×0=
(2)判斷。
① 0和任何數相乘都得0。 ( )
② 0除以任何數都得0。 ( )
③ 一個數加上0仍得0。 ( )
④ 130×0=130-0 。 ( )
(3)同桌之間互相寫出關于0的算式,寫在練習本上,交換完成后相互檢查。
(4)先說說運算順序再計算。
58÷2×0 0÷14+63÷7
24÷(75-67) 9+9×9-9【設計意圖:圍繞學習內容設計不同形式的練習,目的是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形成技能。同時注意培養學生應用知識的靈活性和創造性,正確對待學生暴露出的問題和疏漏,加強點撥指導,引導學生診斷矯正。同時,最后一題也為下節課四則混合運算順序的學習做鋪墊。】4.全課小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總結:這節課我們梳理總結了關于0的運算的特性。一個數加上0,還得原數;一個數減去0,還得原數;被減數和減數相等,差是0;一個數和0相乘,仍得0;0除以一個非0的數,還得0。
(三)課時作業
題號1:算一算.
0+31= 18-18= 68-0= 23×0=
72+0= 78×0= 78×1= 0÷56=
1+2+3+4+5+6+7+8+9+0=
1×2×3×4×5×6×7×8×9×0=
題號2:脫式計算。
34+4-34+4 430×0÷45 28+(69-69)÷7
125×8÷125×8 (100-25×4)×36
《運算》教學設計7
教學內容:
教材(p22~p23),不帶小括號的加減混合運算。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中的具體問題,經歷自主學習加減混合運算的過程。
2、會計算加減混合運算的式題,并能靈活運用不同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能表達解決問題的大致過程和結果。
3、感受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在自主探索、嘗試的學習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增進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材分析:這是本套教材第三次安排加、減混合運算的內容。學習20以內的加、減后,安排通過看圖列式,看圖講故事,百以內數的加減后,又安排了一次,重點是通過求三個數的和、購物等,學習計算方法的多樣化,本單元安排的混合運算,主要是結合簡單的現實問題,在用已有經驗分步計算的過程中,嘗試把兩個算式改寫成一個算式,進而理解運算順序,并試著解決需要兩步計算的加、減問題,學習寫答語。
學生分析:學生認識了連加、連減、有很好的計算基礎,關鍵是掌握加減混合算式的運算順序。
教學重點:會計算加減混合運算的式題。
教學流程:
一、 解決問題,自主探究交流
1、 大家喜歡玩具嗎?今天我們就和小羊一起來到玩具店,幫小羊解決買玩具的問題,投影出示:
小猴子玩具店的經理也想請你們幫幫忙出示情景圖:商店里有18個白皮球,23個花皮球,小羊買20個皮球。還剩多少個皮球?
2、 說一說你了解到哪些數學信息和問題。
3、 教師提出:“還剩多少個皮球?我們應該怎樣算?”
4、 放手讓學生嘗試計算。
5、 交流各自不同的計算方法。
分步計算:18+23=41(個) 綜合算式:18+23-20
41-20=21(個) =41-20
=21(個)
適時點撥和指導學生脫式計算的格式、步驟和方法:
引導學生先說一說每一步運算求的是什么,理解分布解答和綜合算式解答的聯系,重點指導綜合算式直接列出兩步算式,先計算前兩個數字并把得數落下來寫在第一步,然后把第二個運算符號和第三個數字落下來,最后計算把前兩個數的結果和第三個數進行計算,寫在脫式的第二步。
6、 寫出答語
學生試著寫出答語,針對出現的問題,及時訂正。
二、 鞏固提高
1、 牛刀小試,投影出示
(1)向陽村原有電視機39臺,今年新買的比原有的少11臺。向陽村現在一共有電視機多少臺?
(2)把兩個算式改為一個綜合算式
34+56=90 678-299=379
90-45=45 379+546=925
2、 大顯身手
(1)295+326-483 420+191+78
205-176+317 670-218-132
(2)一列從北京開往廣州的火車,到石家莊前車上有乘客856位,在石家莊站上車的乘客有288位。火車從石家莊站開出后,車上的乘客是增多了,還是減少了?火車從石家莊站開出后,車上有多少位乘客?
(3)學校里原有85盒粉筆,又買來56盒。用去了73盒,還剩多少盒?
小結:這節課大家表現都很好收獲一定很大,都躍躍欲試想談談自己的收獲了,現在老師就給你們機會,誰先來?
數學24——25頁
教學目標;
1、 結合買書包和鞋的問題情景,經歷自主嘗試連減運算和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的過程。
2、 了解小括號的重要作用,會計算含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試題。
3、 在與他人交流個性化算法的過程中,了解同一個問題可以用不同的解法,進一步體會算法多樣化,增強自主學習數學的信心。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難重點:指導學生怎樣把兩個減法算式寫成一個連減算式以及連減豎式的`寫法。
教具: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 情景導入 探究新知
師:小化帶100元錢到商店買了一個書包和一雙運動鞋,小化還剩多少元錢?
生:先說一說了解到了什么數學信息。
師:要想知道小化還剩多少元,必須先知道什么?(讓學生弄明白問題與條件之間存在著怎樣的關系。)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
生自己進行計算后交流各自的計算方法。
可能出現的計算方法有:
100—29—56 用豎式進行計算(要學生說計算法則:1相同數位對齊,從個減起。2個位不夠減,向十位借一……位多練習幾遍,一定要讓學生扎實掌握。)
100—29=71(元) 71—56=15(元)
29+56=85(元) 100—85=15(元)
100—(29+56)
(在這一計算過程中,一定要指導學生怎樣把兩個減法算式寫成一個連減算式以及連減豎式的寫法。幫助學生理解綜合算式中每一步計算的實際意義,進而了解運算的順序)
在一個算式里,如果有小括號,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
在這一環節中,一部分學生肯定會丟掉小括號,一定要讓學生了解小括號的意義和作用。可以讓學生做一做這一組算式:
152—79—25 252—116+58
152—(79—25) 252—(116+58)
交流計算結果時,重點比較有什么相同點,有什么不同點。
(相同點:數和運算符號相同.不同點:運算順序不同,帶小括號的一定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
二、 練一練
第2,3題,讓學生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自己計算然后再交流。(在交流時,讓學生說計算法則。)
另外,2,3題都有不同的解決方法。像第三題可以連續減兩次,也可以帶上小括號。不論是哪種方法,一定要讓學生說清理由。
《運算》教學設計8
教學內容
人教版四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運算定律》24~25頁內容。
學情分析
乘法運算定律與之前所學的加法運算定律類似,學生理解起來難度不大,但是本班有三名學困生,需要重點關注和引導他們,掌握乘法運算定律。乘法運算定律不僅有助于加深乘法計算方法的理解,還能使計算簡便,所以需要學生理解并注意與加法運算定律的區別。本節課的講授注重從生活實際創設情境引入課題,并充分利用之前所學的加法運算定律,由學困生和其他學生一起來類比歸納乘法運算定律,充分調動學困生積極性。
教材分析
學生對乘法交換律在以前的學習中已有初步認識,在作業或者練習中已經接觸過當一個乘法算式里的因數交換位置后,通過計算會發現它們的積并不變。這節課利用例子,讓學生特別是學困生觀察、發現對任意兩個整數相乘有同樣的性質,從而總結出“乘法交換律”。對于乘法結合律這部分內容,教材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乘法的意義,并且對乘法交換律有了初步認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正確理解掌握乘法運算定律,可以加深學生對計算方法的靈活性選擇,同時,對今后整數的乘法、有理數的乘法都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學好乘法運算定律,在數學中具有重要的基礎地位和橋梁作用。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引導學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換律、結合律。
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算法的意識與能力,發展思維的靈活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探究和理解乘法交換律、結合律。
難點:能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方法
教法:教師通過創設情景、啟發、引導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
學法:學生通過觀察比較、發現交流、練習的方式進行課堂學習。
教學準備
課件、練習紙。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師:同學們,前面我們學習了什么運算定律?
學困生1: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
師: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用字母怎樣表示?
學困生2:a+b=b+a
學困生3:(a+b)+c=a+(b+c)
師:其實乘法也滿足一些運算定律,你想知道乘法滿足哪些運算定律嗎?(想)
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乘法運算定律。
(板書課題:乘法運算定律)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為即將要學的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作鋪墊,促進知識之間的遷移。
二、探究新知
你知道植樹節是幾月幾日嗎?
1、教學乘法交換律。
(課件出示教材情景圖)
師:你從圖中可以得到哪些數學信息?
學困生2:一共有25個小組,每組里4人負責挖坑、種樹……
師:要求什么問題?
學困生2:負責挖坑、種樹的一共有多少人?
師:怎么列式?
學困生1:4×25
生:還可以這樣列式25×4
設計意圖:圖片以植樹為背景,展示了植樹過程中同學們挖坑、種樹、抬水、澆樹等活動的情境。通過情境圖讓學生認識植樹活動中的數學知識,并能利用這些知識解決數學問題。
師:計算這兩個算式的積是多少?
生:都是100
師:4×25=25×4(板書)
師:你能仿照這個式子再舉幾個這樣的例子嗎?
生:能。
讓學生舉例。
師:這樣的例子能舉完嗎?
生:不能。
師:請仔細觀察這些式子有什么特點?
生:因數不變,積相等,因數位置變化。
師:這就是乘法交換律。
設計意圖:讓學生先計算,觀察,比較,初步感知規律,再舉例驗證,滲透舉例驗證這一數學方法,進而發現規律。這樣設計,學生不僅理解了乘法交換律的驗證過程,也讓學生經歷了知識的形成過程,感受到學習活動中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
你自己嘗試總結乘法交換律。
生:交換兩個因數的位置,積不變。
師:很好,兩個數相乘,交換兩個因數的位置,積不變。這叫做乘法交換律。
師:你能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換律嗎?
生:能。
師:把它表示在練習紙上。
學困生2回答。
設計意圖:總結發現的規律,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用字母表示定律,使知識點由抽象向具體過渡,建構模型,滲透了“符號化”思想,使學生理解數學的抽象性并體會了符號的簡潔性,加強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
2、教學乘法結合律。
師:剛才同學們通過學習,知道乘法也有交換律,那么乘法中會不會也有結合律呢?下面我們繼續觀察植樹情景圖。
(課件出示植樹情景圖)
師:一共需要澆多少桶水?怎么列式?
學困生1:(25×5)×2生:25×(5×2)
師:你能說出每個算式的意義嗎?
學困生1:算式(25×5)×2中,25×5是先算一共種了多少棵樹,再算一共要澆多少桶水。
生:算式25×(5×2)中,5×2是先算每個小組要澆多少桶水,再算25個小組一共要澆多少桶水。
設計意圖:通過發現情景圖中的數學信息,讓學生自己尋找要解決這一數學問題的方法,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師:把它計算在練習紙上。
做完后讓學困生3和其他學生寫在黑板上。
師:通過上面的計算,你發現什么?
生:積相等。
師:(25×5)×2=25×(5×2)
師:你能再舉幾個這樣的例子嗎?
生:能。
學困生2和其他學生舉例。
師:這樣的例子能舉完嗎?
生:不能。
師:請仔細觀察這些式子有什么特點?
生:因數不變,積相等,運算順序不同。
師:這就是乘法結合律。
師生一起概括乘法結合律。
三個數相乘,先乘前兩個數,或者先乘后兩個數,積不變。這叫做乘法結合律。
設計意圖:利用乘法交換律的方法來總結乘法結合律,培養學生類比、遷移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引導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一定的理性認識。
師:你能用字母表示乘法結合律嗎?
生:能。
師:把它表示在練習紙上。
設計意圖:學生用字母表示定律,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數感,提高對知識的概括和運用能力。
師:比較(25×5)×2和25×(5×2)的算法,哪種計算簡便?為什么?
學困生1:第二種,后兩個數先乘是整十,容易計算。
師:對。運用乘法運算定律也可以簡便計算。
設計意圖:讓學生比較兩種算法,發現運用乘法運算定律能夠簡便運算,了解乘法運算定律的作用。
師:前面我們學過了加法的兩個運算定律,我們來比較一下加法交換律和乘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和乘法結合律,你有什么發現?
生:相同點:交換律是交換兩數的位置,數和結果不變;結合律是改變運算順序,數和結果不變。不同點: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中的數之間是加號連接,數叫加數,結果叫和;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的數之間是乘號連接,數叫因數,結果叫積。
設計意圖:對知識進行分類梳理是學生學習數學的必備基本功,教學中,將加法的運算定律和乘法的運算定律進行分類梳理,提高學生的類比思維能力,熟知兩種定律的區別,對兩種定律認識更清晰,應用更熟練。
三、鞏固練習
1、在里填“>”“
36×1919×36 27×4×2527×(4×25)
125××8×3 67×868×7
學困生2回答。
2、根據乘法運算定律填上合適的數。
12×32=32×___ 108×75=___×___
學困生3回答。
30×6×7=30×(6×___)
125×(8×40)=(___×___)×___
其他學生回答。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起到鞏固知識和靈活運用知識的作用。
四、歸納總結
這節課有什么收獲呢?
生1:我們今天學習了乘法的兩個運算定律——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并會用字母表示這些運算定律。
生2:乘法運算定律與加法運算定律的對比,讓我知道了它們的區別。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歸納、整理、總結知識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進一步明確本節課所學內容,以及一些基本的數學思想和方法。
五、課堂檢測
完成后對答案,互判。
設計意圖:了解學生掌握情況。
六、布置作業
課本27頁練習七第1、2、3題。
設計意圖:鞏固乘法運算定律。
七、板書設計
乘法運算定律
25×4=4×25
(25×5)×2=25×(5×2)
a×b=b×a
(a×b)×c=a×(b×c)
《運算》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掌握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正確地計算分數四則混合運算式題。
2.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及計算能力。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掌握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做題的正確率。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1.板演練習:
(1)88210+1(2)88[2(10+1)]
2.口算:
3.填空:
4.訂正板演題。
提問:這兩道題是我們以前學過的整數四則混合運算式題,那么運算順序是什么?(同級運算從左往右依次演算;有兩級運算的四則混合運算,應該先算乘除法即二級運算,再算加減法即一級運算;在含有括號的算式中,應該先脫掉小括號,再脫掉中括號。)
(二)學習新課
1.引出課題。
提問:這兩道題與板演題有什么相同之處?有什么不同之處?(相同點:都是四則混合運算;不同之處:板演題是整數四則混合運算,這兩道題是分數四則混合運算。)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板書課題:分數四則混合運算。)
2.講授新課。
(1)小組討論:想一想,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什么?
(2)匯報討論結果: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與整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
(3)討論例題。
①對例1提出問題:這個算式里含有幾級運算?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這個算式含有兩級運算,應該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試做例1。
用投影儀進行訂正,并請有錯誤的同學找出錯誤的原因,防止再出現類似的錯誤。
《運算》教學設計10
設計說明
1、重視對相關概念、性質以及一些相互關聯的知識的復習。
教學過程中,把比的意義、性質,比與分數和除法的關系等知識作為重點復習內容之一,結合教材習題進行系統的復習,使學生對比的知識有進一步的認識。
2、重視學習方法的積累。
在復習求比值和化簡比的過程中,不但回顧了求比值和化簡比的方法,而且將兩者之間的區別進一步細化,加強了學生對比的認識和理解。在復習按一定的比進行分配的問題的`過程中,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解決問題。
3、重視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中,把用分數混合運算解決實際問題作為重點復習內容之一,結合教材習題,重點分析題中的數量關系,使學生通過對比練習,更好地掌握解決分數乘、除法問題的思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教學過程
⊙歸納整理,構建知識網絡
1、歸納整理。
師:本學期我們學習了哪些關于分數混合運算和比的知識?請同學們先自行整理,再在小組內討論、交流。
學生借鑒教材“獨立思考”板塊進行回憶整理,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
2、學生匯報,構建知識網絡。
師:怎樣展示相關的知識才能叫人一目了然呢?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完成知識網絡的構建吧!
引導學生有序地回顧,結合學生的回答,課件示范建立知識網絡的過程。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回顧、整理,學生對所學的分數混合運算的知識會有一個比較系統的了解,從而學會構建完整的知識網絡的方法。
⊙分類復習
1、復習分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1)說一說:分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是怎樣的?
(分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與整數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相同)
(2)鞏固練習。
比一比,算一算。
+÷× ÷×÷×
2、復習運用運算定律和運算性質進行簡便計算。
(1)復習各種運算定律和運算性質。
在小組內舉例交流各種運算定律和運算性質,然后全班匯報。
(2)鞏固練習。
用簡便方法計算下面各題。
×+××25××32×20÷+
3、復習解決分數乘、除法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1)解決典型習題。
①一種服裝原價120元,現在降價。現在的售價是多少元?
②一種服裝降價后的價格是96元。這種服裝的原價是多少元?
(2)對比兩道題的異同。
相同點:題中的數量關系相同,解題思路相同。
不同點:
①題單位“1”已知,用乘法解答。
②題單位“1”未知,用列方程法或除法解答。
(3)交流解決分數乘、除法問題的注意事項。
學生相互交流,全班互相補充。
4、復習比的意義。
(課件出示教材102頁3題)
(1)引導學生找出隱含條件,寫出比并求出比值。
(2)結合習題復習比的意義及比的各部分名稱。
兩個數相除,又叫作兩個數的比。“∶”叫作比號,比號前面的數叫作比的前項,比號后面的數叫作比的后項。
《運算》教學設計11
教學內容:
四年級數學下冊第三單元《乘法運算定律》
教材的第33頁——35頁的例1、例2及練習六的1~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并掌握乘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
2、借助觀察、比較、概括等方法,培養學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3、能夠運用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進行簡便計算。
重點難點:
1、理解并掌握乘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
2、能夠運用乘法交換律和乘法結合律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加法的交換律和結合律,那什么叫做加法交換律?什么叫做加法結合律?用字母怎么表示?
生回答,師板書:a+b=b+a (a+b)+c=a+(b+c)
同學們想一想:這是我們學習的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那么乘法有沒有交換律和結合律呢?
二、新授
觀察教材第33頁的主題圖,說說你從圖中都了解到了哪些信息?(學生可以復述圖中
的.兩段說明文字,也可用自己的話進行敘述。)
根據圖中帶給我們的信息,可為我們解決哪些數學問題?
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出例1、例2并板書。
板書:(1)負責挖坑、種樹的一共有多少人?(2)一共要澆多少桶水?
1、學習例1。
1)、思考。
要解答“負責挖坑、種樹的一共有多少人?”這個問題,需要知道哪些相關的信息? 學生通過理解,找出需要得到的信息:(1)共有多少個小組。(2)每組的人數。
2)分析數量關系。
3)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解決問題,教師巡視。
4)匯報。
板書:4×25=100(人)25×4=100(人)
5)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比較。
4×25和25×4兩個算式都是求“挖坑、種樹的一共有多少人?”結果怎么樣?(相等)既然兩個算式的計算結果相等,我們可以用什么符號來表示它們之間的關系?(等號)
板書:4×25=25×4
6)這個等式說明了什么?(把4和25兩個因數交換位置,積不變)
7)舉例。
你能再舉出幾個像這樣的例子嗎?
根據學生的舉例板書:
8)歸納總結。
思考與問題:同學們觀察一下每組等式的左右兩邊,它們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你發現了什么?
相同點:左邊和右邊的算式都是兩個相同的數相乘,乘的結果都相等。
不同點:左邊算式和右邊算式的兩個因數位置不一樣,都交換了。
請學生用自己的話來敘述發現的規律?(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匯總)
板書:交換兩個因數的位置,積不變,這叫做乘法交換律。
9)用字母表示乘法交換律。
板書:a×b=b×a
請同學說說這里的a、b可以是哪些數?
2、學習例2.
教學過程同上。
三、鞏固與練習(學生獨立完成,最后進行反饋)
1、填空。
25×73=( )×( ) a×( )=35×( ) a×b=( )×( ) 25×7×4=( )×( )×7 (7×125)×8=7×(( )×( ))
2、教材35頁的做一做,教材37頁的第1、3題。
四、小結
引導學生總結這節課所學的內容。
五、作業布置
教材37頁的第2、4題。
《運算》教學設計12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五年級下60頁――61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利用方程解決與分數運算有關的實際問題。2、結合具體情境,發展估算意識和能力。
教學設計:
一、復習舊知
1、你能說出下面各方程的解題的依據嗎?
5X=25
5+X=25
X-5=25
X÷5=25
5÷X=25學生獨立思考后,抽生回答。
2、請你在2分鐘的時間內把上面的方程解出來,比一比,誰做得又對又好!5人板演,全班齊練。等待生完成后,集體訂正。
二、創設情境,探究新知
1、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復習第2題后,師就說:孩子們我們這節課繼續探討有關方程解決與分數有關的實際問題。有沒有信心來進行探討?
2、教師出示例題:小剛家九月份用水12噸,比八月份節約了估一再計算。
師:請孩子們邊讀題邊思考: ①、估計哪個月用水的噸數多?
②、你是根據那句話來判斷誰用水多,誰用水少?③、你判斷的`關鍵字或詞是什么?并請用筆劃上線。④、請問你是把哪個月的用水量看作“1”,依據是什么?⑤、你能畫線段圖來分析題里的數量關系嗎?
1,八月份用水多少噸?先7
師板書:
(一)解:設八月份用水X噸。
(1-1)X=12
76X=12
X=12÷
7X=14
(二)解:設八月份用水X噸,那么九月份用水(X-
1X)噸。71X=1276
X=12
X=12÷
7X-
X=14答:八月份用水14噸。
師:你能自己檢驗嗎?(等待學生回答以后,教會學生書寫檢驗的格式)檢驗的書寫格式:
檢驗:把X=14帶入原方程,左邊=14-
1×14=12,右邊=12,7左邊=右邊,所以X=14是原方程的解。指導學生看書。
三、練一練。
60頁的4題解方程。(要寫出檢驗)(三人板演,全班齊練;集體訂正。)
四、方程拓展:古算趣題——以碗知僧
以碗知僧
巍巍古寺在山中,不知寺內幾多僧。
三百六十四只碗,恰合用盡不差爭。
三人共食一碗飯,四人共嘗一碗羹。
請問先生能算者,都來寺內幾多僧。讓學生讀古詩,理解題意。(要求列方程解)解:設都來寺里有X個和尚。
11X+X=364347
X=364
2X=364×
12 7X=624
答:都來寺里有624個和尚。(讓生自己寫出檢驗過程)
五、小結: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六、作業:60頁的1、2、3題。課后反思:
《運算》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初步掌握沒有括號的兩步運算式題的運算順序.
2.掌握脫式計算的書寫要求,并會正確地進行脫式計算.
3.通過學習,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及書寫規范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沒有括號、含兩級運算的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正確進行計算.
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
24+8 32-6 3×6 18÷9 47-10
37+5 28÷7 4×6 47-2 54÷9
2.計算.
24+8-6 3×6÷9
47-21+5 28÷7×6
訂正時,讓學生說說每個算式里含有哪些運算,是按怎樣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的.
教師小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運算.
二、探究新知。
我們計算的兩步式題,都是直接寫出得數.為了看清楚運算的步驟,便于檢查運算過程,可以寫出運算的步驟和每次計算的結果,用一種新的格式來表示,即脫式.
1.教學例1.
(1)板書: 47-12+5
教師提問:觀察算式發現什么?
引導學生明確:算式中只有減法和加法,按從左往右的順序,依次運算.
教師講述:用脫式計算兩步式題時,要先在原題下面的左邊寫“=”,再在“=”后面寫第一步運算的結果,還設計算的部分要照抄下來,接著對齊上面的“=”,在下一行寫“=”,在“=”后面寫第二步運算的結果.(邊說邊板演)
教師板書:
47-12+5
=35+5
=40
(2)學生試算:
48+16-37 54÷9×7
指定兩名學生板演.訂正時再強調書寫格式.
2.教學例2.
(1)板書:6×3+50 50-6×3
教師提問:觀察這兩個算式,你發現了什么?
教師說明: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減法,不管乘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乘法.
觀察左邊的算式,引導學生說明先進行什么運算,教師在乘法算式下面用彩色筆畫上橫線.表示要先做乘法運算.然后明確再算什么.
觀察右邊的算式.引導學生說明在這個算式里先算哪一步,教師也在乘法算式下面用彩色筆畫上橫線,表示要先做乘法運算.
強調:沒有參加運算的部分要照抄下來.
讓學生試著計算,指定兩名學生板演.
(2)指導學生看教科書第9頁下面的法則.
勾畫出法則并齊讀,然后指名復述.
(3)反饋練習
完成例2下面的“做一做”.
19+5×3 7×8-29
提問:在有乘法和加、減法的算式里,先算什么?
學生計算,指定兩名學生寫在投影片上.訂正時要注意書寫格式.
3.教學例3.
(1)板書54÷6-7 7+54÷6
提問:觀察這兩個算式,你又發現了什么?
教師說明: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除法和加、減法都要先算除法.
引導學生明確:左邊的算式,先算除法運算,再算減法運算.
右邊的算式,也是先算除法運算,再算加法運算.
啟發學生試算,指定兩名學生板演.
(2)指導學生看課本例3上面的法則.
(3)反饋練習:
45÷5-8 36+49÷7
先讓學生說一說:有除法和加、減法,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再計算.
4.師生小結.
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減法,要先算乘法.有除法和加、減法,要先算除法.
三、全課小結。
師生共同總結本節學習的內容和應注意的問題.
隨堂練習
1.根據算式,在( )里填上適當的數.
25-9+36 63÷9×5
=( )+( ) =( )×( )
=( ) =( )
46-7×4 42÷6+39
=( )-( ) =( )+( )
=( ) =( )
2.下面的計算對嗎?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4×9+6 24-16÷8
=36÷6 =8÷8
=6 =1
15-6×2 15÷3+2
=9×2 =5+2
=18 =7
3.計算.
7×2+16 30+56÷8 50-4×6 40-24÷8
布置作業
52-36+19 53-3×9
68+4×3 49÷7×6
63÷7-5 81-45÷5
《運算》教學設計14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7~29頁。練習五第1~4題。
教學目標:
1.通過嘗試解決實際問題,觀察、比較,發現并概括加法交換律、加法結合律。
2.初步學習用加法運算定律進行簡便計算,并用來解決實際問題。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能用字母來表示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
教學難點:
使學生經歷探索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過程,發現并概括出運算規律。
教學方法:
創設情境,質疑引導。
學法指導:
觀察發現,舉例論證,歸納概括。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體育活動嗎?看來同學們都非常愛運動,俗話說的好,“會運動的孩子就會學習,就會生活。”騎車是一項有益健康的運動,這不,這里有一位李叔叔正在騎車旅行呢!
師:請同學們觀察課本27頁主題圖,你從圖中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要求學生根據圖說出了與數據有關的信息)
師: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計算的問題。師: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都非常的好,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其中的一個問題。
李叔叔今天一共騎了多少千米?
二、探索加法交換律:
師:首先我們來解決第一個問題,怎樣列式? 生:40+56=96(千米)師:還可以怎樣列式呢? 生:56+40=96(千米)
師:由于這兩個算式的結果相等,所以我們可以寫成:40+56=56+40 師:請孩子們觀察這兩道算式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生:相同點是都是40和56在相加,不同點是兩個加數位置不同(交換了一下)。
師:你能舉個象這樣的例子?
師:同學們能說出這么多的例子,一定是發現了什么規律吧?把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一下。(等待學生的交流)誰來把你的想法說給我們聽一聽。
師:(學生們有的是用自己的話概括,教師適時引導)兩個加數相加,交換加數的位置和不變,叫做加法交換律。(板書加法交換律)
師:這樣的例子有多少個? 生1:很多。生2:無數。
師:那怎樣來表示所有的'例子呢?請同學們用自己的方法在隨寫本上寫一寫。
師:同學們真不簡單,能想出這么多方法來表示加法的交換律,通常我們是用a+b=b+a來表示加法交換律,其中a、b可以是任意數。練習應用:
1、用加法交換律填上合適的數 65+145=__+__ 109+31=__+__ 44+98=__+__ 346+273=__+__
2、根據加法交換律對口令。師:25+65=______(生:等于+25)
78+64=______
三、小組合作學習加法結合律:
多媒體展示:李叔叔三天騎車的路程統計。(1)找出信息解決問題。
問: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加法計算的問題。師:剛才我們通過解決第一個問題,發現了加法的交換律,現在我們來解決第二個問題,看看有沒有新的發現。
我們來研究把三天所行路程依次連加的算式,可以怎樣計算: 師:同學們先在下面做一做,點一生到前面做。
學生獨立完成后交流。(不論哪兩天的路程先相加,總長度不變。)
師:這位同學做的對嗎?那它第一步求的是什么?解決的是什么問題?為了便于觀察,我們把先算的打上括號,還是這個算式,怎樣算比較簡便?(強調算式的書寫順序不變)
(學生說,老師寫)我們給先算的打上括號(88+104)+96 88+(104+96)=192+96
=88+200 =288(千米)
=288(千米)這兩個算式的結果相等,所以我們可以寫成(88+104)+96=88+(104+96)
大家仔細觀察這兩個算式,又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呢? 生:都是相同的數在相加,只是運算順序不一樣,但結果相等。再比較下面兩個算式,你又發現了什么?(69+172)+28○69+(172+28)155+(145+207)○(155+145)+207(聰名的學生一看就知道用等號連接,但有的同學有點懷疑,讓小組同學分工驗證。
師:請同學們小組交流發現的結論,最后概括出規律。)師:三個加數相加時,可以先把前兩個數相加,也可以先把后兩個數相加,和不變。叫做加法結合律。
用符號表示。(學生獨立完成,集體核對。)(▲+★)+●=____+(____+____)(a+b)+c=____+(____+____) 問:①用語言表達與用字母表示,哪一種更一目了然?
②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數?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所學的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都叫做加法運算定律。下面老師想出幾個題目考考大家,看看大家對新知識掌握的怎樣,有沒有信心。
四、鞏固應用
1、根據運算定律,在下面的橫線填上適當的數。
369+258+147=369+(____ +147)
(23+47)+56=23+(____ + ____)
654+(97+a)=(654+____)+____ 2.下面算式哪些用了加
法運算定律,是什么加法定律? 38+27=27+38
()61+48+32=61+(48+32)()
(54+227)+73=54+(227+73)()315+88+12=315+(88+12)
()
五、小結
今天我們發現了哪些數學規律?
《運算》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⒈知識與技能
知道小括號的作用,能正確地計算帶有小括號的算式,提高計算能力。
⒉過程與方法
在解決乘船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經歷探索添加小括號的過程,體驗有小括號的運算順序。
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養成先看運算順序,再進行計算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⒈重點
能正確地計算帶有小括號的運算。
⒉難點
能在解決問題中體驗小括號的作用。
教與學的互動設計
㈠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出示主題圖
⒈看圖說一說。
學生看圖說一說圖意和要解答的問題。
(河岸上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每條船限第乘7人)問題:需要幾條船?
⒉嘗試獨立解答。學生可能列出算式:29+25=54(人),54÷9=6(條)
㈡合作交流,解讀探究
⒈探究小括號的作用。
⑴師:如果我們把這兩個算式列成綜合算式29+25÷9,行不行呢?
⑵學生在小組內討論,全班交流。
如果按照算式29+25÷9,我們應該先算25÷9,再算加法。可是結合題意我們知道,先要算出總人數29+25,再算54÷9,這樣就能求得需要幾條船。
⑶有什么辦法可以先算29+25呢?學生發表自己的想法后引出加小括號。接著教師介紹小括號的作用,讓學生認識帶有小括號的混合運算題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最后引導學生寫出問題的解答過程。
(29+25)÷9指出:(29+25)÷9
=54÷9讀作29與25的和
=6除以9。
⑷總結。在算式里如果有小括號時,就要先算小括號里面的。
㈢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⒈教材做一做,學生先說一說運算順序,然后獨立解答。
⒉算一算,比一比。讓學生完成教材練習二第1題,做完后比較計算的`結果有什么不同,進一步理解小括號的作用。
㈣總結反思,拓展升華
⒈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⒉你能舉例說明帶小括號的算式的運算順序嗎?
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結合“過河”這一情境,培養學生獨立看圖能力及獲取數學信息、提出問題的能力,同時激發學生的參與愿望。本節課教學層次清楚,給學生留有大量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間。通過全班學生交流以下算式的算法:
A.29+25=54(人)54÷9=6(條)B.29+25÷9
C.(29+25)÷9D.29÷9+25÷9
使學生探索出正確的運算順序,同時也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小括號的作用以及小括號的算式運算順序。
【《運算》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0的運算教學設計06-16
分式的運算教學設計05-25
《混合運算》教學設計優秀10-18
《分數簡便運算》教學設計優秀12-12
乘法運算定律教學設計05-26
不含括號的混合運算教學設計12-05
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教學設計06-16
乘法運算定律教學設計13篇05-26
《整數運算定律推廣到小數》教學設計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