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圖形教學設計(精品15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認識圖形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認識圖形教學設計1
教學內容:蘇教版第三冊第三單元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初步建立邊的概念,初步認識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等平面圖形。
2.通過對圖形的找一找、搭一搭、圍一圍、畫一畫等活動,使學生體會圖形的變換,發展空間觀念。
3.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積累對數學的興趣,培養交往、合作意識。
教學過程
一、在比較中逐步清晰
談話: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圖形。
呈現:
1.第一次找與眾不同的圖形。
要求1:其中有一個圖形,和其他的都不一樣,你能找到它嗎?并說一說什么地方不一樣。
學生找出:
揭示:其他圖形都圍起來了,這個圖形沒有圍起來。
2.第二次找與眾不同的圖形。(要求同上)
學生找出:
理由:其他圖形的線都是直的,這個圖形有一條線是彎的。
揭示:直的線 曲的線 直線圖形 曲線圖形
3.第三次找與眾不同的圖形。(要求同上)
學生找出:
理由:其他圖形都有4條邊(4個角),這個圖形只有3條邊(3個角)。
揭示:三邊形(三角形)、四邊形
4.這些四邊形中我們認識了哪些圖形?
認識一般四邊形。
揭示:四邊形家族里除了有我們已經認識的'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行,還有其它的四邊形。
總結:剛才,找出了與眾的三角形。看的是什么?
揭示:邊 角 科學家在研究圖形的時候,都要研究圖形的邊和角,看看他們的邊和角有什么特點?
5.進一步清晰“邊”的概念
這個長方形上“邊”在哪里呀?看一看,摸一摸,你覺得邊是怎么樣的?
直直的,平平的。
數一數,長方形、正方形有幾條邊?
6.畫一畫:
如果要在紙上畫一個四邊形,要畫出幾條邊呢?在白紙上任意地畫一個四邊形。
交流。選擇任意四邊形呈現。
提問:這是四邊形嗎?為什么?
旋轉一下再問:那現在是四邊形嗎?為什么?
7.找四邊形。
8.再次分類,認識五邊形和六邊形
剩下的圖形再次分類:你為什么這樣分?(板書:5條邊。6條邊)
分別取個名字。
揭示: 五邊形, 六邊形。
9.創造多邊形
像這樣的五邊形、六邊形你們以前見過嗎?
用小棒搭五邊形,六邊形
二、小結
今天我們認識了圖形王國里的幾個新朋友,它們是: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以后我們看到一個圖形,怎樣判斷它是幾邊形呢?
三、課本練習
認識圖形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七單元《認識圖形》的第一課時的內容。本節課教學是在學生學習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幾何圖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結合生活情景,引導學生從觀察生活中的實物開始,逐步抽象出角。通過學生的實際操作,加深他們對角的認識,使學生熟練的掌握這部分內容,并為學習更深的幾何知識奠定基礎。新的課程標準對本冊教材圖形部分內容總體要求是、認識角、知道角各部分名稱、會比較角的大小。本節課的目標是幫助學生形成角的正確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能在具體情境中找到角。并能理解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通過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體會到數學來源于生活的實踐思想,同時在活動的過程中學會團結合作,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
學情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礎上學習的,學生能準確的判斷出各種圖形,也就是說學生已具備了關于角的感性認識。但是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以形象思維為主,這部分內容對二年級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如果讓學生找這些圖形,對學生來說一點也不困難,但學生在抽象 出角的過程中,說出角的特點,會比較困難。有可能混淆生活中的角與數學意義上的角,如可能會跟釘子尖混淆,因為那些東西摸出來也是扎扎的'。還有可能出現認為兩條邊長的角就大。所以本節課要從引導學生觀察實物開始逐步抽象出所學幾何圖形,在通過學生實際操作活動,如找一找、摸一摸畫一畫等活動加深學生對角的認識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以及突破學習角的難點。最后建立角的表象,認識數學意義上的角。
教學目標
1、能夠初步認識角,形成角的初步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初步比較角的大小,能辨認直角、銳角、鈍角。知道角的大小與邊得長度無關,與兩邊張口大小有關。
2、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體會到數學來源于生活的實踐思想,
3、同時在活動的過程中學會團結合作,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本節課的目標是幫助學生形成角的正確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能在具體情境中找到角。
難點:并能理解交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
認識圖形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知道它們的名稱,初步感知其特征,會辨認這幾種形狀的物體和圖形。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和觀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情感目標:1、通過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用數學進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創新的意識。
2、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難點:使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這幾種形狀的物體和圖形,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組活動。讓學生把形狀相同的物體放在一起,教師巡視。
(2)小組匯報。問:你們是怎么分的?為什么這樣分?
(3)揭示概念。教師拿出位置、大小、顏色不同的實物直觀揭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概念,并板書名稱。
2、摸一摸,感知特點。
(1)讓學生動手摸一摸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實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發現在小組內交流。
(2)匯報交流。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1、由實物抽象實物圖形。投影出示“鞋盒”,引導學生說出它的形狀是長方體,然后抽象出長方體圖形。用同樣方法出示“魔方”、“茶葉桶”、“足球”等實物圖,抽象出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
2、記憶想象。
(1)分別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先讓學生辨認,然后把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圖形貼在黑板上,最后再使出相應的實物。
(2)讓學生閉上眼睛想一想四種圖形的樣子(教師說圖形,學生想)。
3、讓學生列舉日常生活中見過的形狀是長方體圓柱、球的實物。
四、分組活動,體驗特征。
1、做“做一做”l
(1)讓學生拿出長方體和圓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學生發現圓柱會滾動。
(2)讓學生用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搭一搭。通過搭,使學生明確:球沒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滾動;長方體、正方體和圓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比較穩固。
五、課堂小結。
認識圖形教學設計4
教學內容:
認識立體圖形,完成相應的“做一做”及第36頁的第2題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知道它們和名稱,初步感知其特征,會辨認物體和圖形。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和觀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3、通過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用數學進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創新的意識。
4、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這幾種形狀的物體和圖形,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教法設計: 實驗操作學法設計: 小組研討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圖形卡片
教學過程:
一、設疑激情
1、說學具:
1)同學們,瞧誰來了?(出示課件:帶音樂的機器人)
2)機器人想和我們共同學習,還給每個小組的小朋友帶來了一籃禮物,想知道有什么禮物嗎?趕快打開看看,你認識什么,就給組里的小朋友說什么,每個人都說說。(學生組內相互說一說)
3)大聲說說你們的禮物。(各組派代表介紹禮物)
2、這么多學具中,你們能把“相同的”放在一起嗎?
二、操作感知
A:分―――提示概念
1)活動:按教師提的要求,學生分組活動,教師巡視。
2)匯報:哪個聰明的小朋友說一說你是怎么分的?
3)揭示概念
每種物體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嗎?
教師根據學生所說在電腦分出的'各類實物中出示名稱: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
4)活動
板書:球 問:請你高高舉起球,互相看看拿拿對了嗎?放回學具籃中,依次出現:圓柱、正方體、長方體
B:摸―――感知長方體
a:感知長方體
(1)活動:請小朋友仔細看一看,摸一摸你們手中的長方體,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長方體先和組里的小朋友說一說。
(2)匯報:
你覺得長方體是什么樣子?你是怎么感覺的?(學生口答)
b:感知正方體、圓柱、球
①活動:我們已經認識了長方體,現在你還想認識什么的物體,就拿出來看一看,摸一摸,再給同組的小朋友說說心中的感受。
②匯報:學生仿照長方體的匯報,依次說:
正方體:方方的,6個面,棱,頂點,不能滾動
圓柱:上下一樣粗,圓的,能滾動
球:光光的,能滾動
c:比較
①電腦出示第33頁的做一做的第一幅圖
看了叮當帶來的這幅圖: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大家嗎? (學生討論)
②電腦出示圓和球的滾動圖
圓柱和球能滾動,但它們滾動的一樣嗎?
d:形成表象
去掉長方體的花外衣,你還認識它嗎?(電腦依次演示,將實物抽象成幾何圖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想一想,長方體………(依次分四種圖形)一樣嗎?
e:出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物體(板書:認識物體)它們的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f:聯系實際說一說在你身邊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這樣的。
三、活動
1、數一數
數一數剛才的機器人分別用了多少個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學生可以獨立地數,也可以自由組合)
2、搭學具
(1)活動:看看你們組的學具,說說準備搭個什么?討論好了,就用你們的、智慧和靈巧的雙手開始工作吧!(學生分組活動,教師巡視)
(2)各小組匯報:
四: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不僅認識了各種形狀的物體,還用它們裝扮了我們的生活。
作業布置:
P36頁的第2題
認識圖形教學設計5
教學內容: “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初步認識”。
教學目標
1、在操作活動中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
2、體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在生活中普遍存在。
3、發展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體會“面在體上”;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形的特征。
教學難點:體會“面在體上”。
教學準備:長方體、正方體、圓柱、三棱柱、一盤沙子、一盒印泥、1~2張白紙、一盒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同學們,老師今天帶來了一些物體娃娃,認識的,就跟它們打個招呼。好嗎?(出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三棱柱)
生:你好,長方體!你好……
師:畫到紙上的立體圖形,你還能認出來嗎?淘氣給我們帶來了一個闖關游戲,你們愿意來試試嗎?
生:愿意。
師:你們真棒!立體圖形都掌握得很好。
二、探究與體驗。
1、從體上取面,體會“面在體上”。
師:拿出你們準備好的學具,長方體、正方體、圓柱、三棱柱摸一摸它們的每個面,有什么感覺?
生:平平的……
師:喜歡這些平平的面嗎?
生:喜歡。
師:那誰能想辦法把你喜歡的這些平平的面從這些立體圖形上面取下來,展示給大家看。
生1:老師,你看!我是這樣把我喜歡的這個面在沙子上一按,就行了。
生2:老師,我是在我喜歡的面上涂了印泥,然后再紙上一按,就行了。
生3:我是把我喜歡的這個面放在紙上,然后用筆沿著它的邊滑下來的。
生:……
師:用你喜歡的方法把你喜歡的平平的面取下來。
生取面,分類展示較好的作品,提問作品中的各個面是哪個立體圖形上面的哪個面,并指給大家看。
2、認識平面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
(1)認識長方形。
師:(手指學生展示的長方形作品)能給它們取個名字嗎?
生:長方形。
師:對!他們就叫長方形,仔細觀察它們有什么特點?(注意指導學生觀察的方法。)
生:有四條邊,四個角……(反問學生:你是怎么發現的,說出你的方法。)
師:長方形有四條邊,仔細觀察相對(師打手勢幫助學生理解“相對”是什么意思。)的這兩條邊,能發現什么秘密?
生:這兩條邊是相等的。
師:看著好像是相等的,那到底是不是呢,還需要我們驗證一下。(師生驗證結果。)
歸納總結:我們今天認識的第一個新朋友長方形有四條邊,四個角,而且對邊是相等的。
(2)認識正方形。
師:(手指學生展示的正方形作品)能給它們取個名字嗎?
生:正方形。
師:仔細觀察,它有什么特點?
生:有四條邊,四個角……
師:正方形也有四條邊,四個角。仔細觀察正方形和我們剛才認識的第一個新朋友長方形有什么不一樣?
生:正方形四條邊都是相等的`。
師:同樣,也需要驗證!(師生驗證結果。)
歸納總結:我們今天認識的第二個新朋友正方形也有四條邊,四個角,但是它的四條邊都是相等的。
(3)認識三角形。
師:(手指學生展示的三角形作品)能給它們取個名字嗎?
生:三角形。
師:仔細觀察三角形有什么特點?它和剛才認識的這兩個新朋友長方形、正方形有什么不一樣?
生:它有三條邊,三個角……
歸納總結:我們今天認識的第三個新朋友三角形有三條邊,三個角。
(4)圓形。
師:(手指學生展示的圓形作品)能給它們取個名字嗎? 生:圓形。
師:仔細觀察圓角形有什么特點?它和剛才認識的這三個新朋友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有什么不一樣?
生:它沒有角……
歸納總結:我們今天認識的第四個新朋友——圓形沒有角,而且它的邊不是直的,是彎彎的。
3、整體回顧。
師:這節課我們都認識了哪些圖形朋友?
生: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
師:這些新朋友跟我們桌上的這些物體娃娃有什么不一樣呢?
生:……
師總結,并揭示課題——認識平面圖形。
師:下面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在腦子里想想我們今天認識的這些新朋友,待會兒我們做一個游戲,看誰對這些新朋友最了解。
師:我在一個立體娃娃上摸到了一個面,它有三條邊,三個角,是誰呢?
生:三角形。
……
三、實踐與應用。
1、認識交通標志。
淘氣學了這節課可開心了,他認識了這么多的新朋友,一放學就和他的好伙伴去找這些新朋友玩了,我們也一起去看看。
師:這些交通標志牌的表面是什么形狀?
2、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你還見過這些平面圖形嗎?誰能給大家舉例說說?
3、連一連。
師:淘氣、笑笑、機靈狗有一個問題需要我們大家的幫助,你們愿意幫助他們嗎?
生:愿意。
師:仔細讀題,看看他們遇到了什么難題需,并幫助他們解決。
4、涂一涂,數一數。(注重學生數的方法。)
師:老師這里有兩個小客人,請同學給他們的外衣涂上顏色。(三角形涂成紅色,圓形涂成綠色,長方形涂成藍色,正方形涂成黃色。)并數一數它們的外衣中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的個數。
四、課堂小結。
學了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認識圖形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和球有一定的感性認識,知道這些圖形的名稱和特征,能識別這些形體。
過程與方法
通過看一看,摸一摸,從實物抽象出圖形。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與人合作的意識,發展初步的實踐能力,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0頁、第31頁的有關內容。
教具、學具準備
1.形狀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生活用品和學習用品以及放置這些用品的用具(紙盒或竹籃))。
2.投影儀和相關的投影片。
3.相關的圖片或掛圖。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小朋友們,圖片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呢?生:玩積木師:圖片上的小朋友都拿著什么樣的積木呢?
生:自由發言。
師:圖片上還有什么不同的積木、生:有…,還有……
師:看來積木朋友的種類真多,今天老師就正式介紹4位積木朋友給你們認識。(出示課題,板書并出示4種圖形的圖片)
二、動手探索,體會領悟
(1)師:分別拿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體,并指名讓學生分別說出它們的名稱、(說明:長方體有不同的.擺放行式)、
生:相互評價問題的回答是否有誤、師:給4種物體正名。
(2)小組交流
師:請小朋友們拿出你們自己準備的圖形,先仔細的看一看,再用手摸一摸,最后比一比看看它們有什么區別。
生:小組合作,自己動手,感受這幾種圖形、師:小朋友們,你們剛才已經看過了,摸過了,也進行了比較,那么小朋友們能不能準確的在把它們找出來呢?
(3)師:指名由學生發口令,讓全班同學拿出相應的圖形、(看誰拿的最快,給予口頭表揚)
三:深化鞏固,練習體驗
(1)想想做做第1題
找朋友
師:老師覺得小朋友們都非常聰明,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道題,請你們幫它們找朋友,連一連、另外老師還有一個問題,你還能在生活中找到它們的朋友嗎?
生:獨立完成。(老師評價)
(2)想想做做第2題、分一分。(請同桌合作找一找)
(3)想想做做第3題、尋一尋。(學生獨立完成)
四:學生相互評價
這節課誰表現的最棒?棒在哪里?
五、板書設計
長方體
正方體
圓柱體
球
認識圖形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提供一定的學習情景和活動的機會,使學生經歷對物體的分類、觀察、觸摸和比較的過程,從而形成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的感性認識,知道這些幾何體的名稱并能識別。
2、能力目標:在經歷認識圖形和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動手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究精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信心。初步了解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使學生結合具體實物和直觀操作感知立體圖形的特征并能初步分辨他們。
教學難點:使學生能體會到“體”的三維特征。
教學準備:
教具:、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三棱柱的模型、易拉罐、乒乓球魔方、藥盒等日常生活用品。猜物箱,內放規則立體圖形。課件。
學具:各種形體的日常生活物品。學具盒。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認識體。
(一)感知“體”
教師出示袋子(內裝鉛筆、蘋果、書、魔方等)。
師:里面裝的什么?想知道嗎?怎樣才能知道?
師:誰來摸一摸?要求:摸到一個物體,先描述一下它的'形狀,再說出你摸的是什么。
師:我發現他們都要先摸一摸物體的形狀,再判斷它是什么,可見物體的形狀很值得研究,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些物體的形狀。
出示課題:認識物體。
(二)建立模型
1、分一分
師:(學生將自己帶來的物品堆放在桌上)同學們的桌上有許多物品,都是我們生活中常用的,是我們的好朋友。今天我們還要請它們幫助我們學習呢!首先我們把它們整理一下分分類。(小組合作)
2、反饋分類結果
學生把這些物品進行分類,匯報分類結果。
3、命名
師:我們已經把它們分類,再給每類形狀起個名字好嗎?先在小組內說一說。
師:請小組派一名同學選擇一種形狀,說出它的名稱,教師板書名稱。
4、抽象直觀圖
教師說名稱,再出示相應的立體圖形的正視圖,貼在名稱下面。
二、操作體驗、加深感知“體”
1、師:我們知道了每種形狀的名稱,現在來感受一下每種形狀的不同。組長組織組員各選一個物體拿在手里,看一看,摸一摸,滾一滾,玩一玩,說一說你的感受。(如:長、正方體有平平的面、尖尖的角,球可以任意滾動等等。)
2、游戲
硬板傳送物品,讓學生體會各種物體在運動狀態下的特征。(如:球易滾動,圓柱的底接觸硬板易傳送等。)
3、反饋體會
師:誰愿意講一講你的感受?(學生自由選擇形狀來講)
三、實踐操作、分辨立體圖形
1、完成書p36頁第二題,說出每個圖形共有幾個。
2、小組合作,蒙眼摸物。
一學生發指令,另一生蒙眼摸物,其中可以摻放方一些三棱柱、梯形臺等未學過的立體圖形。
3、猜物體
一學生從猜物箱里摸物體說特征,其它學生說名稱。
四、返回生活、解釋與應用
1、找出學具盒中所學的立體圖形。
2、學生說一說生活中你見過哪些立體圖形。
認識圖形教學設計8
【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準要求課堂要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但是一年級的小學生年齡還小,知識面窄,生活經驗不足,構成了概念教學中的障礙。作為教師,應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充分運用實物、教具、圖表等直掛教具,以及動手操作等直觀手段,幫助學生獲得正確、完整、豐富的表象,把純粹的數學知識同生活實際聯系起來,這樣就有利于抽象的數學概念具體化、形象化,便于學生的理解。同時,也能激發學生的思維和探求新知的欲望。
【教學內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16~18頁。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在操作活動中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形,體會“面在體上”。
(2)通過觀察操作、合作和交流等活動,只管地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知道這些平面圖形的名稱,并嫩個識別這些圖形。
過程與方法:通過摸一摸、畫一畫、找一找,提高動手操作能力,化形象為抽象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學習活動中積累對數學的興趣,增強與同學交往、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初步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并能識別這些圖形。
【教學難點】體會“體”與“面”的關系,知道面來自于體。
【教學準備】
老師:多媒體課件,牙膏盒一個,魔方一個,水彩筆筆筒一個(圓柱形的),長方形卡片、正方形卡片、圓形卡片各一張,磁鐵
學生:一盒積木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識,導入新課
多媒體出示我們經常用到的生活用品或玩具。提問:你們都用過這些東西嗎?他們的形狀屬于我們上學期學過的哪些圖形朋友?
老師出示實物(牙膏盒、魔方、水彩筆筆筒)。請同學分別來說一說。(長方體、正方體、圓柱)
談話:同學們都帶來了一些積木。請拿出相應的物體,向大家介紹介紹它的名稱,好嗎?
這三位好朋友呀看到我們的小朋友這么熱情,所以又給我們帶來了幾個新的圖形朋友。
出示長方形、正方形、圓等圖形,提問:你們認識嗎?(學生口答后,把圖形卡片貼在黑板上)
揭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板書課題:認識圖形)
二,操作領悟,探究新知
1.摸一摸。
談話:剛剛我說今天的這些朋友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它們帶來的,可它們到底藏在哪里呢?請你們仔細看一看、摸一摸手中的積木,看誰先發現其中的奧妙。
學生在幾何體上找圖形,教師巡視。
組織交流時,注意讓學生說一說摸這些物體面的感覺。
2.畫一畫
談話:剛才我們分別從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的面上找到了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如果它們能從物體上走下來跟大家見見面,那該有多好啊!你們有什么好辦法嗎?請小朋友在小組內商量商量。
學生可能想到下面的方法:①把這些圖形從紙盒上剪下來;②把這些圖形描下來(先讓學生說一說怎樣描,再示范)……
談話:小朋友想的辦法都很好,下面就請小朋友像老師那樣把這些圖形畫下來。()
學生活動,教師參與學生的活動,并對個別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先在小組里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做的,再組織全班交流。
3.找一找
談話:其實我們生活的周圍就有很多這樣的朋友,只是我們平時沒注意罷了。現在請同學們找一找,哪些物體的表面是長方形的,哪些物體的表面是正方形的,哪些物體的表面是圓形的。
先讓學生在小組內說一說,再組織全班交流。
談話:多媒體出示課本第17頁的“試一試”,你們能說一說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形、正方形或圓形的嗎?
三:操作練習,鞏固新知
談話:剛才我們通過自己的活動初步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和圓,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動手創造這些圖形,好嗎?
1.圍一圍“想想做做”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練習,并組織反饋。
提問:你是怎樣圍的,怎樣想的?
追問:能在釘子板上圍出一個圓嗎?(幫助學生體會圓的邊是彎曲的,在釘子板上圍不出圓)
2.畫一畫“想想做做”第2題。
學生在書上獨立完成,并用實物投影展示學生畫出的圖形。
3.涂一涂“想想做做”第3題。
提問:你能用三種顏色分別涂下面的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嗎?請小朋友們按要求涂上顏色,并數出每種圖形各有幾個。
學生在小組內完成涂色,并填表。
組織全班交流。
4.游戲。
談話:我們已經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和圓,下面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好不好?
隨著音樂的節奏,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圖形,把它們分別放入相應的盒子里。
四:全課總結,拓展延伸
提問: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哪些圖形朋友?你們對它們熟悉了嗎?(先讓學生總結,然后教師歸納)老師希望我們能在數學課上結識有越來越多的朋友,一起快快樂樂學習長大好不好?
五:板書設計
認識圖形
長方體正方體圓柱
長方形正方形圓
認識圖形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知道幾個相同的長方體(正方體)可以拼成長方體(正方體)。
2、在拼搭立體圖形的實踐活動中,學會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詞描述正方體的相對位置。
教學重點:
知道幾個相同的長方體(正方體)可以拼成長方體(正方體)
教學難點:
初步建立空間關系。
教具準備:
投影、實物
教學過程:
一、謎語導入,復習舊知:
1、大家喜不喜歡猜謎語呢?邱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了幾個謎語,大家想不想猜呢?同學們,在上節課的學習中我們認識了幾位圖形朋友,還記得它們是誰嗎?(教師出示幾個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等)指名說一說。
2、今天老師又把它們請來了。同學們說出老師手里拿的圖形叫什么?(學生說出老師手里的圖形的名字)。
3、把這些圖形拼、搭在一起會是什么樣子?今天我們繼續來認識它們,了解它們。
板書課題:搭一搭。
二、用相同的正方體拼新的立體圖形:
1、用兩個同樣的正方體拼圖形。
(1)師:先請組長從圖形盒里面拿出兩個正方體,小朋友們想一想用兩個同樣的正方體可以拼出一個什么圖形呢?注意我們要遵守樂園的規定喔!要愛護圖形,做到輕拿輕放,擺完后坐端正。
(2)師:邱老師要看哪一組的小朋友最快擺好,最先坐好呢?
(3)找一名同學上來展示
小結:不管是橫著拼還是豎著拼,用其所長個同樣的正方體我們拼成的都是一個長方體。
2、用3個同樣的正方體拼圖形。
(1)師:再請組長從圖形盒里面拿出三個正方體,小朋友們動手拼拼看用同樣的三個正方體可以拼出一個什么圖形呢?注意我們要遵守樂園的規定喔!要愛護圖形,做到輕拿輕放,擺完后坐端正。
(2)師:誰愿意把你們的作品展示給大家看,說一說你用兩個什么圖形有拼成了什么圖形?
師:還可以怎么樣拼呢?誰還有不一樣的拼法嗎?
師:剛才我們知道,兩個或者三個完全一樣的正方體拼在一起有事一個新的圖形。下面,你就可以任選幾個完全一樣的小正方體,拼一拼,試一試,看看怎么樣能拼出一個更大的正方體。
(3)學生活動:拼完了同桌相互檢查,看看拼的是不是正方體。
(4)學生到前面展示作品。師:這樣拼可以嗎?你拿的也是這樣的圖形拼嗎?
(5)小結:看來,幾個完全一樣的正方體可以拼成一個新的正方體呢?
三、圖形知識大挑戰:
師:不知不覺我們就來到了圖形知識大挑戰了,你敢挑戰嗎?每個圖形后面都有一道題,你想挑戰哪一個?
1、填一填:學生獨立完成后,指導名說一說。
2、辨一辨:用3個正方體可以搭成下面哪些形狀
3、數一數:獨立完成,交流反饋
4、試一試:剛才我們選擇的都是正方體來拼圖形,下面請組長從盒子中找出兩個一樣的長方體我們拼拼看又是什么樣子的呢?(學生活動后指名介紹。)
師:這樣可以拼嗎?你也來試一試。
小結:兩個完全一樣的長方體也能拼成一個長方體橫著或者豎著拼都可以。
師:拼正方體也好,拼長方體也好,為什么你們都不選圓柱?(指名幾個學生發表見解。)
四、玩積木,看誰搭得又穩又高:
師:小朋友我們終于來圖形樂園超過好玩的積木天地了,圖形朋友邀請我們搭積木了,我們桌子上的盒子里面有各種各樣的積木,先請大家都不要動身體坐直,看清楚游戲規則再開始好嗎?今天我們進行搭積木游戲,名字叫《看誰搭得又穩又高》。身體坐直告訴老師你準備好了沒有?
(1)明確任務:出示游戲規則:所有的積木都要用上。
師:大家都知道游戲規則了嗎?同桌互相說一說,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學生說一說,教師及時評價。)
(2)討論方法。
師:在搭之前,小組里的同學先商量一下,怎么樣搭可以又高又穩?教師參與學生討論,適時指導。
師:如果你們商量好了,就動手搭一搭,小組的的'同學互相提建議。教師參與學生活動,及時指導:搭得既要又高又穩,球放哎哪里能放穩?
引導發現:長方體豎起來可以搭得高,球放在最上面可以放得穩。
(3)比較評價。
師:小組里比一比誰搭得高?各小組都選出一名搭得高的,再比一比這幾個同學搭得誰最高?
預設:學生可能會說不在一個組里不好比。
師:那你們能不能想到一個比較大方法呢?
預設學生:
1、在同一個桌子上重新搭一次。
2、用繩子來量一量。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
師追問:都是用這些積木,為什么他的搭的就高一些呢?讓學生再次通過觀察比較,發現搭得又高又穩的最佳方法。
(4)播放圖形電影世界。
師:剛才我們參觀了圖形電影,看到了很多立方體拼搭的美麗的圖形,我們自己想不想也來用我們的積木來試一試呢?看誰搭得最有創意?
五、全課總結:
今天大家玩得開心嗎?你們這次去圖形樂園學到了些什么呢?
教學反思:
一、在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在低年級的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的數學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知識。所以,我的開頭便是創設了一個圣誕老人送禮物的情境,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上來了。而且在課堂的練習部分也加上了一個情境的延續部分,把學生反復練習摸以及到紙上找圖形的活動變得豐富生動了,不僅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更有效的組織了課堂紀律。
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在自己的實踐中不斷的發現,不斷的獲得知識。在低年級教學中,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所以,在設計的時候,我便讓學生親自動手去分類,按照規則,想怎么分就怎么分,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只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教師就應當給予肯定與鼓勵。再有,我設計了一個環節,讓學生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再說一說,捏一捏通過這樣的設計,可以讓學生自己在動手操作的時候發現這些物體的特點,并培養了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認識了這四種物體后,教師讓學生舉例子,讓學生在生活找這些物體的影子,然后呢,拿出你喜歡的物體隨意的玩,也是和他們(最熟悉的玩具聯系在一起,讓學生感受生活中的數學,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而在最后一個環節中,加入了讓學生看精美建筑的圖片,孩子們情緒高漲,他們不僅從建筑中感受到了所學物體的美,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熱愛生活的情趣。
總之,在本課教學實踐中,既產生了我所意想不到的驚喜,也留下了值得我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1、在以后的教學中發現孩子都對球的特點掌握很好,但是對正方體和長方體不容易區分。例如:其中有一個面是正方形的長方體,孩子很容易認為是正方體。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呢?我想,首先學具的準備太單調,沒有一些特殊性的物體來啟發學生,以次加深學生對物體特征的理解,來開闊學生的思維。如在操作環節上,老師可以放手讓學生準備各種各樣的物品,鼓勵看誰帶的樣子多,加深學生對物體特點的認識,另外老師可以多準備一些比較特殊的物品,和學生共同探討,引發學生一些思想的碰撞。
2、對學生的評價過于單調。所以在以后的課堂中,我會積極加強自己的評價性語言,對學生進行多方面的評價,如從學習態度上評價,從積極性上評價,還有的比如說從速度上,從動腦上,從今后的發展上,從思維的靈活性,對學生進行評價,再結合一些小獎品的利用,使學生感到學習沒有壓力,而且使學生更樂于去學習,獲得了學習知識的成功感。
認識圖形教學設計10
教學內容:
認識物體和圖形(第32頁――――第37頁)
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教學內容包括兩個部分:立體圖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和平面圖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初步認識。由于在現實中學生直接接觸的大多是立體圖形,所以把立體圖形的認識放在平面圖形之前,這是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的。立體圖形的初步認識這一部分知識可以按三個層次進行:知識的引入―――知識的教學―――知識的應用,符合學生掌握知識的規律,在知識的引入和運用上,要注意體現數學知識的現實性和生活化。在這部分知識中,應考慮到學生認識事物都有一個從形象――表象――抽象的過程,所以對于每一種圖形,都要按三個層次進行:從實物引入――抽象為一般模型――給出圖形名稱。最后,讓學生說出身邊哪些物體的形狀分別是這四種立體圖形,使學生嘗試用所學的數學知識描述所處的生活空間,體現了數學的應用性。平面圖形的初步認識這一部分知識要求充分利用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關系來引入平面圖形,讓學生利用已掌握的知識,積極主動地探索新知識。同時,本單元的活動設計具有開放性,可以滿足不同特點學生的需要。
單元教學目標:
1、使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立體圖形與長方 形、正方 形、三角形和圓等平面圖形,能夠辨認和區別這些圖形。
2、通過、擺、畫各種圖形,使學生直觀感受各種圖形和特征。
3、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用數學交流和能力。
4、使學生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
5、在愉悅的氛圍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合作、探究和創新意識,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單元教學重、難點:
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教法:
直觀教學、快樂教學、合作交流、聯想遷移。
學法:
操作法、小組合作學習、想像
單元課時安排:
2課時
1、認識立體圖形…………………………………1課時
2、認識平面圖形…………………………………1課時
NO:1
教學內容:
認識立體圖形(第32頁)
完成相應的"做一做"及第36頁的第2題
教學要求:
1、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認識長方體、正方 體、圓柱和球。知道它們和名稱,初步感知其特征,會辨認這幾種弄清形狀的物體和圖形。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和觀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3、通過數學活動,培養學生用數學進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創新的意識。
4、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這幾種形狀的物體和圖形,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圖形卡片
學具準備:
各種形狀的實物
教學過程:
一、設疑激情
1、說學具:
1)師:同學們,瞧誰來了?(出示課件:帶音樂的機器人)
2)生:對!機器人想和我們共同學習,還給每個小組的小朋友帶來了一籃禮物,想知道有什么禮物嗎?趕快打開看看,你認識什么,就給組里的小朋友說什么,每個人都說說。(學生以組為單位說出禮物名稱)
3)匯報:哪個勇敢的小朋友能大聲說說你們的`禮物?其他小朋友仔細聽,看看你們有不同的嗎?(組內小朋友輪流說學具)
2、提要求:這么多學具中,你們能把"相同的"放在一起嗎?四個小朋友共同試試看。
二、操作感知
A:分―――提示概念
1)活動:按教師提的要求,學生分組活動,教師巡視。
2)匯報:哪個聰明的小朋友說一說你是怎么分的?師:他們是這樣分的,和你們一樣嗎?(其他同學進行補充)
3)揭示概念師:每種物體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嗎?教師根據學生所說在電腦分出的各類實物中出示名稱: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
4)活動教師板書:
球 問:請你高高舉起球,互相看看拿拿對了嗎?放回學具籃中,依次出現:圓柱、正方體、長方體(長方體不放回籃中)
B:摸―――感知長方體
a:感知長方體
(1)活動:請小朋友仔細看一看,摸一摸你們手中的長方體,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長方體先和組里的小朋友說一說。
(2)匯報:
師:誰能用最大的聲音大家,你現在覺得長方體是什么樣子?你是怎么感覺到的?(學生口答)
b:感知正方體、圓柱、球
①活動:我們已經認識了長方體,現在你還想認識什么的物體,就拿出來看一看,摸一摸,再給同組的小朋友說說心中的感受。
②匯報:學生仿照長方體的匯報,依次說:
正方體:方方的,6個面,棱,頂點,不能滾動
圓柱:上下一樣粗,圓的,能滾動
球 :光光的,能滾動
學生每匯報完一種物體的特征,老師:請不是拿這種物體的小朋友趕快找一個看一看,摸一摸,看一看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
c:比較
①電腦出示第33頁的做一做的第一幅圖
師:看了叮當帶來的這幅圖: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大家嗎?(學生討論)
②電腦出示圓和球的滾動圖
師:圓柱和球能滾動,但它們滾動的一樣嗎?
d:形成表象
師:去掉長方體的花外衣,你還認識它嗎?(電腦依次演示,將實物抽象成幾何圖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師:請小朋友閉上眼睛想一想,長方體………(依次分四種圖形)一樣嗎?
e:出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物體(板書:認識物體)它們的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f:聯系實際說一說在你身邊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這樣的。
三、活動
1、數一數(電腦出示)
數一數剛才的機器人分別用了多少個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學生可以獨立地數,也可以自由組合)
2、搭學具
(1)活動:看看你們組的學具,說說準備搭個什么?然后再分工,由誰來搭,誰來傳遞,誰來講解。討論好了,就用你們的、智慧和靈巧的雙手開始工作吧!(學生分組活動,教師巡視)
(2)各小組匯報:
四: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不僅認識了各種形狀的物體,還用它們裝扮了我們的生活。
五、課后作業
P36頁的第2題
NO:2
教學內容:
認識平面圖形(第34頁)
完成相應的"做一做"及P36頁的第1、3、4、5題
教學目標:
1、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知道這些常見圖形的名稱,并能識別這些圖形,初步了解這些圖形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2、在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中,培養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以及多種方法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3、在小組合作開放型的學習環境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創新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從物體表面抽象成平面圖形
教學準備:
1、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等積木若干;剪刀、印泥、橡皮泥等工具
2、學生每5人一組,每人備有3支水彩筆、1把尺子、1塊釘子板等
教學過程:
一、搭玩積木,體驗形體
師:(媒體播放)春天來了,大自然多美呀!小白免想在這美麗的大森林里搭一座小木屋,怎么搭呢?小朋友,你能幫它設計一下嗎?(學生小組合作,用臺上的積木設計一座漂亮的小木屋
(學生操作,教師巡視)
問:你們在搭時小木屋時,用到了哪些形狀的積木?請大家把積木按不同的形狀分一分。
二、操作感知,建立表象
1、請摸一摸自己的積木拿在手里,看一看,摸一摸,跟旁邊的小朋友說一說,你拿的是什么體,它的面是什么樣子的。(學生邊摸邊說)
2、問:誰知道圓柱的這個面是什么樣子的?
(這一個面是圓圓的,平平的)
問:你有沒有辦法把它記下來呢?
3、師:請你用我給你們準備的工具(白紙、印泥、橡皮泥等)工具,在小組里說一說,你想用什么辦法記下這些面,每個小朋友最好想得不一樣,比一比,哪 個小組的辦法多。(學生開始活動,并將自己組記下的面貼在板子上,然后展示在大黑板上。
4、你們覺得哪個組的方法最多,我們就請哪個組的小朋友來介紹一下他們的方法,好不好?
(指名學生演示、操作)
師:小朋友的辦法真多!(用電腦演示,從長方體、正方體、三棱體上分別移下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這些圖形,讓我們來跟這些新朋友打聲招呼吧!(生齊讀圖形名稱)
三、鞏固延伸,加深認識
1、請你說出我們教室里哪些物體面的形狀是與這些圖形是相同的。
2、再一起到小白免新造好的房子去找一找,哪些物體的面也是這些圖形。(電腦播放小免的家,讓學生尋找并交流)
3、師:小白免家門前有一塊空地,它想圍一塊地種蘿卜,小朋友能不能用上今天學的本領,幫小白免圍圍呢?圍好后跟你的小伙伴說一說你圍的是什么圖形。
4、學生活動反饋
5、請你在方格紙上畫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三角形嗎?請你試一試。
6、學生作品展示
7、師:現在許多圖形都趕來開會了。(電腦播放)來了哪些圖形,請小朋友用三種顏色的水彩筆給這些圖形涂上顏色,統計好個數,填在表格里。(放輕音樂)
8、反饋:選兩種不同的涂法在投影上展示
問:你喜歡哪一涂法?為什么?
教師小結:用一種顏色涂同一種圖形看上去比較清楚。
9、請小朋友每人拿出一個長方體,在紙上度著畫出幾個不同的長方形。
四、全課總結、回歸生活
今天我們學的這些圖形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可見,請小朋友課后留心觀察一下,把它記下來,然后與家人一起交流一下。
認識圖形教學設計11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4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在用七巧板拼三角形的過程中,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這些平面圖形特征的認識;
2.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初步獲得分析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
3.利用各種圖形的拼組,體會圖形之間的聯系,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4.感受所拼圖形的數學美,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進一步鞏固所學平面圖形的知識。
教學難點:拼組指定的圖形,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教學準備:教具:一套七巧板、課件;學具:一套七巧板。
教學過程:
一、看圖激趣,認七巧板
(一)看圖激趣
出示七巧板拼成的圖案。
這些美麗的圖案都是用七巧板拼成的。
(二)認識七巧板
1.七巧板,是由七塊板組成的。中間這個巧字,是想告訴我們,心靈手巧的小朋友能用它拼出許多美麗的圖形。
2.拿出自己的七巧板分一分,七巧板里面有幾種不同的圖形?
3.數一數,每種圖形有幾個。
4.比一比,哪些三角形一樣大?(兩個大三角形、一個中三角形、兩個小三角形)
【設計意圖:滲透數學文化,給學生提供認識平面圖形的豐富素材,關注學生是否能按要求做,是否能清楚地辨認出各種圖形并能正確地找出來。使學生進一步感知平面圖形的特征,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二、動手操作,積累經驗。
談話:剛才我們看到了許多用七巧板拼成的美麗圖案,我們也來試試,好嗎?
(一)用兩個圖形拼三角形。
1.提出要求:用兩個圖形拼一個三角形。先想一想,怎樣拼?再動手。
2.學生操作。
3.學生展示,并說說是用哪兩個圖形拼的。
4.評價:這位小朋友完全按老師的要求,用兩個圖形拼成一個三角形,真棒!
(二)用三個拼。
1.請聽清楚要求:用七巧板中的三個圖形拼一個三角形。先想一想,用哪三個圖形,這三個圖形能拼成一個三角形嗎?想好了再拼。
2.學生拼圖。
3.學生展示,并說說用哪三個圖形拼的`。
4.評價學生拼組的圖形。
(三)用四、五、六個拼
1.談話:剛才我們拼三角形的時候,先用幾個圖形拼的?后來用幾個圖形拼的?接下來拼三角形,你想用幾個圖形拼?(4、5、6)
2.要求:(1)小組合作拼三角形(2)分別用4、5、6、7個圖形拼(3)先想想用哪幾個圖形能拼成三角形。
3.小組代表匯報用哪些圖形拼的。
【設計意圖: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審題能力,分別用七巧板中的2個、3個圖形拼組三角形,滲透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從用2個圖形開始拼,再到用3個圖形拼。】
三、發揮想象 自主創新
談話:七巧板不僅能拼三角形,還能拼成我們生活中看到的各種有趣的圖形呢!
(一)分小組拼自己喜歡的圖形。
(二)根據小組內的拼圖,講小故事。
【設計意圖:通過圖形的拼組,體會圖形之間的聯系,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
四、全課總結,拓展延伸。
(一)這節課你喜歡嗎?說說喜歡什么?
(二)游戲:
1.請你把“七巧板”復原拼成一個正方形。
2.挪動正方形其中的兩塊,把它變成一個三角形。(第一個成功的孩子用實物投影儀演示給大家看,大家跟他一起做。)
3.再挪動三角形其中的一塊,把它變成長方形。(學生投影儀演示,大家跟他一起做。)
4.再挪動長方形其中的一塊,把它變成平行四邊形。(投影儀演示,同學們一起做。)
(三)介紹七巧板的來由,欣賞古今中外的七巧板拼圖。
“七巧板”是我國古代的一種拼板玩具,后來流傳到國外,歐洲人稱之為“唐圖”。唐朝是中國十分昌盛的時期,外國人常用“唐”來代表中國。因此,七巧板就成了“中國的圖”。
【設計意圖:使學生了解祖國的數學文化,體會數學美,孩子們在動手和動腦的過程中感受七巧板的神奇魅力。】
認識圖形教學設計12
一、教材分析
《認識圖形》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內容,屬于“空間與圖形”領域中有關圖形的知識。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直觀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等立體圖形的基礎上,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和三角形這些常見的平面圖形。體現了從立體到平面的設計思路,為以后學習更深層的幾何知識打下基礎。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觀察、操作、合作和交流等活動,初步認識并辨認長方形、正方形和圓,。
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操作、觀察、比較等活動,讓學生體會“面”在“體”上,培養學生抽象、概括、實踐能力,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形成空間觀念和創新意識。
情感與態度目標:通過圖形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感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通過各種活動,滲透審美情趣教育,培養學生勇于探索的能力和團結協作的精神。
教學重點:感知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的特征。
教學難點:體會“面”在“體”上
三、教法學法
《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教育要“關注學生的發展”,最主要體現在教學模式的轉變上。根據一年級小學生的好奇好動的特點以及本課的內容特征,我采用了:
教師活動:創境設疑——協作指導——拓展延伸
學生活動:體驗感悟——自主探究——應用創新
的教學模式展開教學,設置了教學流程的三大環節。從學生的認知需要出發,把操作與思考探究有機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在操作中進行思考,把操作作為探索知識的一種手段,而學生在大量的動手操作中,通過親自感知,親自體驗,從初步認識,到頭腦中建立模型,最后到解釋與應用創新的一次知識的飛躍。
四、教學過程
(一)創境設疑,體驗感悟
我們的好朋友機靈狗帶我們來到了一座漂亮的城堡,在這座城堡里,住著各種形狀的圖形,請小朋友們認一認,說一說這些圖形的名字。
學生分別指出: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貼出這幾種圖形。
接著,我抓住學生愛交朋友的心理,問:“你們愿意和這些圖形交朋友嗎?”在學生興致高昂的氣氛中,我導入本節課的.課題,“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圖形”。
俗話說:“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年級學生對漂亮的動畫片特別感興趣,所以一開始,我采用了學生感興趣的事物,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在城堡上找出自己認識的平面圖形。與圖形交朋友又使學生產生急于探索的情感,為整堂課的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自主探究,協作指導
1.新朋友的家——面從體來。
同學們,這些新朋友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體中,請大家找一找、摸一摸、互相指一指,趕快行動吧!
課前,我讓學生事先準備了一些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等實物學具。學生在物體上找到圖形后,指給小組內的同學看一看,摸一摸,說說自己的感覺。學生可能會說:“我在牙膏盒上找到了正方形”也可能會說:“我在餅干盒上找到了長方形,長方形摸起來很平”
學生通過在實際物體上找平面圖形,初步體會了面在體上,通過摸平面圖形,對平面有個初步的感知。在這一系列小組活動中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2.給新朋友照相——體上有面。
同學們,想不想給這些新朋友照張相,把他們留在紙上,在學生興趣高昂地回答了“想”后,讓學生到組長那兒找幾個自己最喜歡的朋友,把它描下來,并激勵學生“比賽看看誰先描完,誰描的朋友最漂亮”。
給先朋友照相,這一發散性的問題讓學生親自動手,充分給學生“做”的機會,培養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發散思維。通過這種“做中學”,讓學生積極參與操作過程,親身體驗面的形成過程,在上一個環節的基礎上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到“面”從“體”來,從而突破本課難點。
學生可能會用描的辦法,也可能會用印的。在學生活動的過程中,我到各小組巡視。對先完成的同學,我會鼓勵他“你還能想到其他的辦法嗎”充分體現解決問題的方法的多樣性,對于一些有困難的同學,我會請其他的小朋友幫助,使這些學生感受到集體的愛,增進同學間的情感。
3.介紹新朋友——平面圖形的特征
這些都是我們今天認識的新朋友,怎么把新朋友介紹給爸爸、媽媽呢?
我先給學生示范:媽媽,今天我認識了一個新朋友,它長得長長的,平平的,它不像長方體,因為它不能裝東西,它是誰呢?然后,學生小組內互相介紹。
學生介紹長方體和正方體的時候,有可能都會說:“方方的,平平的。”這時,我問:“長方體和正方體一樣嗎?”經過學生的再次觀察,再次描述,引導學生區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不同。
一年級的小朋友在父母面前的表現欲望很強,可是由于他們年齡小,語言表達能力不夠,也怕出錯。而此處介紹新朋友的活動提供他們說的平臺,增強了學生的表達意愿和他們學習的自信心,鞏固了對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的認識,使用學生對這一知識的把握更準確,也使學生的思維更深入。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對圖形的介紹會慢慢說得更清楚,更有條例,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認識圖形教學設計13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頁—第3頁、例1。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和了解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形四邊形和圓。
2、在觀察和操作活動中,能主動與同伴進行交流,發展學生合作意識。
3、在拼一拼、摸一摸、找一找等活動中培養初步的觀察能力、比較能力及抽象思維能力,增強空間觀念。
4、通過幾何圖形的學習,體會數學美。
教學重難點:
通過觀察和操作活動,初步認識和了解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形四邊形和圓。
教法設計:
激趣引導法、創設情景法
學法設計:
觀察交流法、動手操作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學具袋、展板、圓柱、正方體、長方體等立體圖形。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幅美麗的圖畫,請看大屏幕。(課件依次出現大樹、太陽、小草、小鳥、牧童騎牛圖。)
你從這幅圖中看到了什么?
你真了不起,發現了這幅圖中有好多圖形。
2、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給學生思考的時間)
牧童騎牛圖是由哪些圖形拼成的?
你們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太陽是由哪些圖形拼成的?樹是由哪些圖形拼成的?這幅畫是由哪些圖形拼成的?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課件出示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平形四邊形圖形,
你認識它們嗎?上來指一指,說一說
拿出你帶來的物體,你能從他們的身上找到上面的圖形嗎?(小組交流一下,互相說一說你找到了哪些圖形)
根據學生的回答在課件上演示立體圖形上的平面圖形
2、請同學們拿出學具袋,里面有老師給你們準備的各種形狀的圖片,你們能把這些圖片分分類嗎?(學生分組活動,教師巡視)。
哪個小組上來展示一下,你們小組織分了幾類?為什么這樣分?
小組1:我們組分了5類,長方形分了一類,正方形分了一類,圓形分了一類,平形四邊形分了一類,三角形分了一類。
小組2:我們是按顏色分的
你們的這種分法很有道理,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按形狀分類后的圖形。
你們怎么知道這些都是長方形?
長長的,直直的、有4個角。
那正方形是什么樣子的?
四四方方的、方方正正的、有4個角
那平形四邊形呢?
也有4個角,
誰來說三角形的樣子?
3條邊,3個角。
圓呢?
圓圓的,彎彎的。
圓的邊是彎曲的,其他圖形的邊是直直的。
三、課堂檢測
通過觀察,我們知道了這些平面圖形的樣子了,現在我要考考大家了。
(課件出示圖形,學生辨認)
(出示情境圖中的“牧童騎牛”圖)牧童騎牛圖是由什么圖形拼成的?現在誰
來說一說?
牧童騎牛圖是由長方形、三角形、圓、平形四邊形拼成的。
四、聯系生活,深入感知。
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有我們今天所學的圖形,誰來說一說你的發現。
課桌的面是長方形的'。
地板磚的面是正方形的。
我們帶的紅領巾的形狀是三角形的。
我們星期一升國旗時,國旗的形狀的長方形的。
我們圖書角的圖書版子的形狀是平形四邊形的。
我們的畫畫筆盒子的底面是圓形的。
原來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到生活中去走走,看看!(課件展示生活中的圖形)
五、談收獲
數學就在我們身邊,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圓形、三角形、平形四邊形。
作業布置:
練習一第2題
認識圖形教學設計14
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大家好。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認識圖形》之“認識立體圖形”。
本著對當前“敘寫學習目標、目標引導教學、任務鏈推動教學、評價促進教學”的思考,本節課將從學習目標的制定、學習評價的設計、學習流程的安排及板書設計四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學習目標的制定
本節課我依據以下三個方面來制定學習目標:
依據一:基于課程標準
關于《認識圖形》,20xx年《課標》中對這部分內容是這樣描述的:“經歷從實際物體中抽象出簡單幾何形體的過程,了解一些幾何體,能通過實物和模型圖辨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等幾何體。”在這里強調學生認識立體圖形是通過經歷觀察操作從實物中抽象出幾何形體,知道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了解他們的特征,會辨別這幾種幾何模型圖。
依據二:基于教材
《認識立體圖形》這節課隸屬于小學數學“圖形與幾何“領域中”圖形的認識這部分內容,它是小學數學第一冊第四單元第一課時的內容,它是小學幾何圖形學習的開端,它把本節課內容以三個層次進行:知識引入——知識的教學——知識的應用,即由形象——表象——抽象的過程把知識展示給孩子們,符合孩子的認知特點。
依據三:基于學情
課前,我對全班98名同學進行了抽樣調查,孩子們在入學前就接觸過各種形狀的物體,在生活中也到處是這些形狀的物體,但卻不知道這些物體形狀的名稱。且一年級兒童思維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要抽象出直觀的立體圖形,建立表象,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并不容易。另外,一年級學生以自我為中心,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也比較弱,而且教學中用到的某些漢字可能會對部分同學造成認知困難。
基于以上分析,我制定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是:
1、通過觀察、操作等學習活動,了解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幾何體的外部特征,能區分這四種物體,會說出它們的名稱。
2、通過觀察實物和摸一摸、比一比等活動,掌握認識長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四種立體圖形的模型圖的方法,能說出這些模型圖的名稱,會辨認和區分這些模型圖,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學習重點:
掌握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模型圖及模型圖名稱,學習難點;建立初步的空間概念。
二、評價方案的設計
1、評價的目的和方法
在日常的教學中,我本著目標引導教學,評價促進教學的思想,也非常明確評價在教學中的目的和意義,評價不僅僅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學習行進的狀況,激勵學生的學,更是為了改進教師的教。在評價中,我以表揚、鼓勵為主,始終注意教師評價、生生互評和自我評價相結合,促進學生主動學習,自我反思。為了完成本節課學習目標的有效達成,我設計了以下三個評價任務:
任務一:
通過觀察,檢測目標1的達成情況。(了解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幾何體外部特征。)
任務二:
通過觀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等操作活動,檢測目標2的達成情況(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四種立體圖形的模型圖。)
任務三:
通過參與猜一猜、連一連、填一填等課堂檢測樣題活動,檢測目標1與目標2的綜合達成情況。(能說出物體、模型圖及模型圖名稱,會辨認和區分這些形體。)
2、評價標準:
1、檢測目標1是否達成的評價標準是
通過完成任務一了解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四種物體的外部特征檢測目標1的達成。
2、檢測目標2是否達成的評價標準是:
通過任務二能說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等模型圖的的名稱,會辨認和區別這些模型圖,檢測目標二的達成情況。
3、檢測目標1與目標2綜合達成的評價標準是:
通過完成課堂檢測樣題檢測目標1與目標2的綜合完成情況。
評價方法:
目標1和目標2都是用描述性評價、診斷性評價、交流性評價及形成性評價。
三、說學習流程
(一)學習活動流程
本節課我按以下四個環節進行教學的。
一、激情導入,引出課題。
二、自主探索,理解新知
三、鞏固新知,拓展延伸
四、全課總結,提出希望
(二)知識獲取層次
在第二版塊的學習活動中,知識獲取的任務鏈是這樣的,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活動中我主要分成三個層次來進行孩子的知識探索活動:
1、教師指導學生認識長方體,了解長方體的外部特征,認識長方體的模型圖,掌握觀察及獲取知識的方法。
2、教師引導學生認識正方體,了解正方體的外部特征,認識正方體的模型圖。
3、學生自主探索認識圓柱和球,了解圓柱和球的外部特征,辨別圓柱及球的模型圖。
(三)知識鞏固中作業設計思想
1、連一連
目的是檢測學生對于物體形狀、模型圖及模型圖的名稱掌握情況。
2、數一數
目的是檢測學生脫離物體原形狀后對模型圖知識的掌握情況。
3、我是小法官
目的是檢測學生對于各種物體及模型圖外部特征的掌握情況。
四、說板書設計
對于一年級孩子來說,板書要簡單、明確、一目了然,因此,我的板書是這樣設計的:
認識圖形
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認識圖形教學設計15
一、認識四邊形
1、出示地磚圖,師:這是裝修用的地磚。這塊地磚的面是什么形狀?(長方形)那我們拿出準備好的長方形紙來表示這個面,數一數這個長方形有幾條邊?(4條邊)那老師有個問題:在這個長方形上“邊”在哪里呀?(引導學生說說邊)。
2、師:誰來摸一摸,數給大家看。(4條邊)
3、師范指:1條、2條、3條、4條,長方形一共有四條邊。
4、師:那這塊地磚的面是什么形狀?(正方形)那我們拿出準備好的正方形紙來表示這個面,數一數這個正方形有幾條邊?誰來摸一摸,數給大家看。(4條邊)
要求:全班一起數。
5、師:現在誰來說一說這兩塊地磚的面各有幾條邊?(各有四條邊,學生回答板書:4條邊。)師:因為它們都有四條邊,所以它們都是四邊形。(回答板書:四邊形)
誰來說說它們為什么是四邊形呢?(因為它們都有四條邊)
對了,因為它們都有四條邊。(師邊說邊用手比劃出它們的四條邊)
師:(出示不規則的四邊形圖紙)這是四邊形嗎?(是)為什么是?(因為它有四條邊)
再出示下面這個圖形,讓學生來判斷一下是不是四邊形?并說說為什么不是四邊形?(因為沒有圍成)師:對,那由四條邊圍成的圖形就是四邊形。(師邊說邊比劃出四條邊。)
二、認識五邊形和六邊形
1、認識五邊形。
談話:小朋友,剛才我們認識了四邊形,現在老師在一張正方形的紙上剪去一個三角形,剩下的是什么圖形呢?(同桌互相討論并說一說)
如果給它取個名字,你想叫它什么呢?(五邊形)為什么叫它五邊形呢?(因為它有五條邊)板書:5條邊五邊形
師:(拿出不規則的`五邊形圖紙)這是五邊形嗎?(是)為什么是五邊形?(因為它有五條邊)將五邊形圖紙貼在黑板上。
誰再來說說什么樣的圖形是五邊形?(由五條邊圍成的圖形就是五邊形。)
2、引導學生觀察黑板上兩個畫好的六邊形,讓學生數一數邊的條數,說一說有幾條邊,是幾邊形?
你們能給它起個名字嗎?(六邊形,板書:六邊形)
師:(拿出不規則的六邊形圖形)這是六邊形嗎?(是)為什么是六
邊形?(因為它有六條邊)誰再來說說什么樣的圖形是六邊形?(由六條邊圍成的圖形就是六邊形。)
師:剛才我們一起認識了四邊形、五邊形和六邊形,現在我們一起來玩一個超級小棒變變變的游戲吧,要求用最少的小棒搭出指定的圖形。
師:聽好要求,用最少的小棒搭出四邊形,開始。(學生迅速動手操作,老師巡視檢查。)提問:用了幾根小棒?(4根)
師:接下來請變五邊形,看誰動作快。(學生迅速動手操作,老師巡視檢查。)哎,你怎么這么快就搭好了?(學生答)那誰能說說搭五
邊形至少需要幾根小棒?(5根)
師:最后請變六邊形,開始。(學生迅速動手操作,老師巡視檢查。)
誰能說說搭六邊形至少需要幾根小棒?
三、小結
通過搭小棒,我們知道了四邊形是由四條邊圍成的,五邊形是由五條邊圍成的,六邊形是由六條邊圍成的。那如果老師再讓你們搭七邊形想一想至少需要幾根小棒?(7根)有幾條邊?(7條)八邊形呢?(8根)十六邊形呢?(16根),對了,象這樣由幾條邊圍成的圖形我們就叫它們是幾邊形,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多邊形。
【認識圖形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認識圖形》教學設計06-07
認識圖形教學設計08-22
認識圖形一教學設計05-28
《認識圖形》教學設計通用03-16
認識平面圖形教學設計09-23
(優)《認識圖形》教學設計通用08-22
認識圖形教學設計[合集15篇]08-22
認識圖形教學設計15篇[合集]08-22
認識圖形教學設計15篇(薦)08-22
《圖形的周長》教學設計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