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教學設計【必備15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那么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蜜蜂》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蜜蜂》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新詞,能區分“往常”和“常常”,懂得它們的意思。
3、讀懂課文,理解列寧是怎樣借助蜜蜂找到養蜂人的,領會列寧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的特點。
4、借助動畫演示,抓住第三自然段重點研讀,分析列寧的思維過程,練習口語表達。借用媒體,采用多種方法學習生字。
5、學習列寧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掌握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知道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人的。
2、會寫“派”“敲”二字。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借助拼音認讀生字,讀通課文,了解列寧和蜜蜂的相關知識。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趣談話,直觀呈現,導入課題‘
1、了解蜜蜂。
1)謎語:小小蟲兒真可愛,飛到東來飛到西。飛來飛去采花粉,釀出蜜來人人夸。(蜜蜂)
2)學生交流自己對蜜蜂的了解。(大屏幕呈現蜜蜂以及養蜂現場的圖片)教師補充介紹,大致了解蜜蜂采蜜的過程。
2、了解列寧。大屏幕出示列寧圖片。學生交流列寧的資料。
3、導入課題。
同學們,這小小的蜜蜂有一次竟然幫了列寧一個大忙呢!我們今天一起來讀讀這個故事吧!(板書課題:蜜蜂引路)
1)質疑課題。預設:蜜蜂給誰引路,是怎樣引路的呢?
2)理解“引路”。
設計意圖:媒體直觀呈現列寧和蜜蜂的相關圖片,擴大知識面
二、初讀課文,會讀6個生字,大致了解課文內容。
1、播放課文錄音,學生初步感知課文。
2、借助拼音大聲朗讀課文,碰到不認識的生字互相問問。
3、認讀生字。
1)同桌互相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并交流識字方法。
2)指名認讀生詞。(大屏幕出示詞語:莫斯科 附近 派出 談天 驚訝)注意糾正讀音:“斯”讀“sī”。
3)檢查識字情況。
大屏幕出示:給下列生字寶寶注音。(相同的聲旁用不同的顏色提示出來)
撕( ) 府( ) 淡( ) 漠( )芽( )
斯( ) 附( ) 談( ) 莫( )訝( )
指名讀出生字,學生讀教師打點擊大屏幕出示讀音。
4、學生再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大屏幕出示:
列寧住在( ),他常常派人去找當地的( )來談天。有一回,他往常派去的那個人到( )去了,他只好( )去找養蜂人。在( )的幫助下,列寧終于找到了( )。那個養蜂的人( )。
三、細讀課文,理解詞語,感悟列寧的思維過程。
1、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讀后正音,碰到長句子幫助學生斷句多讀幾遍。
2)讀了這兩段話,你們知道列寧住在哪里,為什么要親自去找那個養蜂的人嗎?
a.結合學生的回答,大屏幕出示莫斯科圖片,了解莫斯科是前蘇聯的首都。簡圖畫出列寧的住處,理解“附近”的意思,說說自己的附近是誰。
b.引導學生用“因為……所以……”說說列寧親自去找養蜂人的原因。
3)區別“常常”和“往常”的意思。
大屏幕出示(用不同顏色區別兩個詞):
列寧常常請養蜂的人來談天。
往常派去找他的人不在,列寧只好親自去找。
師:這兩個詞語能互換嗎?
預設:不能。因為“常常”的意思是次數多,與它意思相反的是“偶爾”;“往常”的意思是平常。
有誰能給紅顏色的詞語換一個意思相同的詞語嗎?
預設:常常——經常 往常——平常
2、學習第三自然段。
(過渡語:列寧不知道養蜂人住在哪里,那么他是怎樣找到養蜂人的呢?我們繼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并糾正讀音。
2)思考:第三自然段有幾句話?從每句話中你知道了什么?
大屏幕出示:
列寧邊走邊看,發現( )。他仔細觀察,只見(
)。列寧敲了敲門,開門的( )就是( )。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板書:發 現:蜜蜂 花叢
仔細觀察:蜜蜂 園子 房子
結 果:果然就是)
3)感悟列寧的思維過程。
a.師:同學們,我們繼續完成剛才的簡圖,列寧從家里出來,發現了花叢,花叢在哪里呢?(路邊。點擊大屏幕,顯示花叢和蜜蜂。)當列寧看到路邊的.花叢,勤勞的小蜜蜂在忙著采蜜的時候,他在想什么呢?
預設:這應該是養蜂人的小蜜蜂吧!我不知道他家住在哪里,但是蜜蜂采了蜜一定會飛回家的,我跟在小蜜蜂的后面不是可以找到他家了嗎?
b.師:列寧這樣想著跟著小蜜蜂走啊走,仔細觀察發現小蜜蜂采了蜜,飛到了附近的一個園子,旁邊還有一個小園子。(點擊大屏幕,顯示園子和小房子)看到這些,他又怎么想呢?
預設:小蜜蜂飛到這個園子里,蜜蜂和養蜂人總是住在一起的,這房子應該是養蜂人住的吧!
c.師:想到這里,列寧怎么做的呢?(走上前去,敲門)開門的果然是哪個養蜂的人。理解“果然”的意思。
e.整體感知列寧找到養蜂人的過程,練習說話。
大屏幕出示:
列寧走出家門,邊走邊看,當他看到路邊花叢中忙碌的小蜜蜂,他想( )。他仔細觀察那些小蜜蜂,發現( ),他想( )。列寧想到這里,走到房子跟前,敲了敲門,開門的( )是那個養蜂的人。
3、學習第四自然段,感悟列寧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的特點。
(大屏幕出示課本插圖)過渡語:兩個人終于見面了,他們會說什么呢?我們學習第四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注意正音。
2)分角色讀課文,注意讀出不同的語氣。
3)養蜂人見到列寧為什么要驚訝呢?你能把“驚訝”換成另一個意思相近的詞嗎?
4)列寧的向導是誰?(蜜蜂)蜜蜂真的能帶路嗎?(板書:善于觀察,善于思考)
四、總結全文。
學生談談學習課文后的感受,或者說說想對列寧的心里話。
五、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鞏固識記6個生字,口頭組詞。指導書寫9個生字。具體過程略。)
《蜜蜂》教學設計2
學習目標1.會認“莫”等6個生字,會寫“訝”等9個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人的,學習列寧善于觀察、認真思考的好品質。課前準備1.掛圖、生字卡片。2.投影儀或幻燈機。3.列寧的有關資料。
第一課時課前談話,導入新課1.學生介紹收集到的列寧的有關資料。2.老師補充介紹并引入新課,板書課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1.借助拼音,自讀課文。a.自讀全文,畫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正確。b.同桌互相聽讀課文,讀準字音,老師隨機引導。(“引”應該讀“yǐn”,不讀“yǐng”;“附近”應該讀“fùjìn”,而不是“fǔjìn”)c.競賽讀,看誰讀得正確、流利。1.小組合作學習生字。2.匯報交流識字方法。鞏固識字1.指名、集體讀生字卡片。2.做游戲鞏固識字。(游戲規則:請一名同學到前面來,背對黑板站立。老師在黑板上指一個字讓全班同學默記,然后請這名同學猜一猜剛才老師指的是哪個字。這名同學指著黑板上的字問同學們:“是不是×”,如果不是老師指出的字,同學們就回答:“不是×”,這名同學繼續指字問話,如果學生猜對了,同學們就回答:“對,對,對,下一位。”老師再請下一位同學猜字)指導書寫1.重點指導:“附”要寫得左窄右寬,單人旁要寫在豎中線上,“寸”的橫要寫在橫中線上面一點;“派”字的第四筆是撇,不是橫;“敲”的右半邊不是支。2.練習寫字。3.展示學生書寫的字,師生共同評議。自讀課文學生自己輕聲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
第二課時整體感知1.指名讀課文,思考: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2.同桌交流初步感知的課文內容。朗讀感悟1.分組朗讀課文的第1、2自然段。a.討論:讀懂了哪些內容,還有什么問題?小組之間交流,隨機理解“附近”“當地”。b.分別出示(投影儀或幻燈)下面兩句話,把畫點的詞語換一換,不改變原句的意思。當地有個養蜂的人,列寧常常派人去請他來談天。可是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c.集體朗讀第1、2自然段。2.學習第3自然段。a.小組合作。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可以畫畫,可以表演,可以朗讀,體會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人的,他是怎樣想的。b.匯報交流。指名請同學匯報,借助學生的畫或老師自己利用簡筆畫,幫助學生理解“花叢”“蜜蜂”“園子與養蜂人”之間的關系,體會列寧的心理活動。c.談感受。列寧是個怎樣的人?3.指導朗讀第4自然段。(要讀出養蜂人熱情又驚訝的語氣,列寧幽默風趣的語氣)4.集體朗讀全文。創編表演1.創設口語交際的氛圍,深入理解課文內容。2.小組分角色表演,列寧找到養蜂人的經過和心理活動。課外作業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把你的發現寫下來。《蜜蜂引路》教學設計二
深圳后海小學童玲
教具準備1.生字卡片。2.白紙兩張。教學目標1.會認“莫、斯”等6個生字,會寫“訝、談”等9個字。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3.感受遇到問題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道理。教學過程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激趣
1.小朋友們,我們在學習第15課的時候,展示了畫風的水平。今天,我們要學習《蜜蜂引路》,老師還想和大家一起畫畫,愿意嗎?
2.不過,今天的畫畫,不光要動手,更要動腦,用我們的智慧來畫。覺得自己聰明有智慧的.同學舉手。3.好啊!個個聰明,人人有智慧!現在請大家聽清楚畫畫的內容和要求。內容:畫出列寧找到養蜂人的線路圖。要求:(1)必須使用最簡短的文字和最簡單的線條;(2)三人或四人一小組合作畫;(3)畫正確。
4.對聰明又有智慧的孩子來說,這些要求還高啊?
1.愿意。
2.全部舉手。
3.啊,要求這么高呀!
4.不高──!
自主合作學習
1.現在請大家分成兩個小組。
2.等各小組畫好以后,我們將進行比賽。比賽優勝組的同學將獲得智慧之星的光榮稱號。內容包括三項:(1)看哪個小組課文讀的熟。(2)看那個小組的線路圖簡單明白。(3)根據課文內容介紹畫圖的依據。怎么樣,可以開始了嗎?(每組發一張8開的紙)
1.分組
2.可以了!
3.小組合作讀書、討論、畫圖。
讀書感悟
1.可以開始比賽了嗎?
2.第一項,讀書比賽。請第一小組。要求先每人讀一段,考察個人能力;再齊讀最后一段,考察合作能力。開始。
3.現在請第二小組朗讀。要求和第一組一樣。
4.第一項比賽,兩組戰成平手。
5.第二項比賽開始,請展示你們的線路圖。第一組展示。(教師作適當評價)
6.第二組展示。(適當評價)
7.第二項比賽結果:平局!
8.最關鍵的時刻到了,第三項比賽開始。要求是:先說出畫圖的課文依據,再把課文讀的正確流利,讓人聽得清楚明白。否則,就算失敗!要不要再練練。9.請第一小組。
10.請第二組。
11.現在,我宣布比賽結果……(清清嗓子)經過激烈的比賽,被評為智慧之星的是——第一組……和第二組的全體同學!
1.可以了。
2.朗讀課文。
3.朗讀課文
5.(張貼線路圖并開始介紹)
6.(張貼線路圖并介紹)
8.要──!(讀書)
9.朗讀課文第三段。
10.(同9)
11.緊張等待觀望
(第一組“耶!”)
(第二組“耶”)
識字寫字
1.智慧之星們,你們把課文讀得這樣好,課文中的6個生字該不會再生了吧?
2.好啊!請看生字卡!開火車讀。
3.誰知道莫斯科在哪兒?是個什么地方?
4.驚訝是什么意思?不要說,要讀出養蜂人驚訝的語氣才算理解了。
5.讀出了驚訝的語氣,很好!但是,能把這個驚訝的訝字寫好嗎?誰說說寫這個字要注意什么?
6.還有一個帶言字旁的字要寫,是那個字?
7.寫這個字除了言字旁外,還要注意什么?
8.真聰明,不愧為智慧之星。好了,開始寫吧。
1.已經是好朋友了!
2.讀生字。
3.在俄羅斯,是俄羅斯的首都。
4.讀書“您好,列寧同志,是誰把您領到這兒來的?”
5.言字旁是兩筆寫成的,右邊第二筆是豎折。豎鉤要寫直。
6.談天的談。
7.上邊的火字捺要變成點。
8.寫字
《蜜蜂》教學設計3
【教學思路】
課前,布置學生搜集有關蜜蜂的資料,實地觀察蜜蜂。教學中,以提問法來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自主學習,并用填表格的方法激發學生的積極性。
【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
2、掌握課文主要內容,弄清試驗是怎么做的,結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3、學習作者觀察、思考和試驗的方法,感受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主要內容,弄清實驗是怎么做的,結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教學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大家在課下已經搜集了不少有關蜜蜂的資料,我相信不少同學還對蜜蜂做了細致的觀察,現在,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蜜蜂呢?
2、學生匯報。
3、師:蜜蜂有很強的辨別方向能力,無論被拋棄到哪里,它都能自己飛回原處。這種能力是怎樣發現的呢?法國科學家法布爾,是第一位在自然環境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花了一輩子的時間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本課我們來看一看法布爾是怎樣觀察蜜蜂的。
二、初讀課文
1、分小組讀完課文,給難讀的字正音。
2、自由讀,討論:你對這篇文章印象最深的部分是什么?
三、理解課文
1、小組內合作完成表格。
驗證內容
驗證過程
驗證結果
2、學生匯報,師生共同完成表格的填寫內容。
3、質疑。
⑴ 在完成表格的過程中你發現了什么?
⑵ 你從哪里發現的呢?(要求學生讀出有關詞句)
⑶ 看到這樣的驗證結果,你有什么想法?
4、嘗試用你體會到的感情和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教師適當指導。
5、從作者的做法里你得到什么啟發?
(凡事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動手動腦地去尋找問題的答案。)
6、分小組合作學習交流體會。
四、總結
大科學家法布爾以嚴謹求實,積極探索的科學態度,認真研究蜜蜂辨認方向的本能,給我們的啟示是每一個人都要以嚴謹認真的態度對待我們身邊的每一件事,要從小培養自己的科學素養,積極探索,為科學事業貢獻力量。
五、作業
1、完成相應習題。
2、選做:讀讀《昆蟲記》這本書或選段。
六、板書設計
蜜蜂
驗證內容:蜜蜂辨認方向的能力
驗證過程:⑴ 選40只蜜蜂,做上白色記號。其中20只受傷了。
⑵ 把蜜蜂帶到兩里外放飛。
驗證結果:20只沒受傷的蜜蜂中有17只飛回來。
《蜜蜂》教學設計4
【學習目標】
1、讀課文,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
2、認識課文中出現的生字,積累文中出現的詞語。
3、從作者對昆蟲的觀察中受到啟發。使同學們受到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的教育。
【教學重點】
了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對蜜蜂的喜愛。
【學前準備】
1、查找蜜蜂的有關資料和相關的故事。
2、制作有關蜜蜂的圖片課件。
3、設計教學的環節提示和難點,重點知識的考查。
【教學過程】
一、課外勾連
1、因為有一年四季,有鳥語花香,有千姿百態的生物,這個世界才如此的奇妙與美麗。你喜歡昆蟲嗎,你了解昆蟲的哪些知識,請與同學們作交流。
2、播放有關昆蟲的圖片,請同學們感受昆蟲世界的神奇。蝴蝶、蜜蜂、蜘蛛、螞蟻、蒼蠅……
3、請同學們說說自己對蜜蜂的了解。
4、看到這個課題的時候,你想到了什么,你的心里產生了怎樣的疑問?
在此老師作整理: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二、自學閱讀提示,明確學習要求與方法
1、課文的遼里行間充滿對蜜蜂的愛。
2、作者為了證明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他是怎樣實驗的,結果怎樣?
3、你從法布爾對昆蟲的觀察,受到了什么啟發?
4、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我們還必須學會課文中出現的生字,積累課文中出現的好詞佳句,那么,讀完課文,你作了哪些整理,作了哪些積累?
三、合作讀課文,再獨立完成以上作業,然后小組合作交流,互相補充,最后我們再統一組織匯報
1、課文里的哪些語句可以突出“我”對蜜蜂的喜愛?
“在我被刺的同時,有20只蜜蜂受到了損傷。”
“我想,它們飛得這樣低,怎么可以眺望到遙遠的家園呢?”
“有兩只蜜蜂飛回來了!”
“這不是一種超常的'記憶力,而是一種我無法解釋的本能。”
2、主要講的是昆蟲學家法布爾為了證明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給20只蜜蜂的背上涂上了白色,結果有17只蜜蜂準確地飛回了家的故事。
3、寫一寫,再說一說:自己在這一課的學習中受到了什么啟發?
熱愛大自然、愛護昆蟲,勤于觀察,善于思考,對待客觀事物有實事求是的態度。
【練習設計】
1、填空:
作者為了證明蜜蜂有沒有( )的能力,在蜜蜂的背上做了( ),帶到了()外,結果,有17只蜜蜂()。
2、從課文里我摘抄了一些能夠表現我對蜜蜂的喜愛之情的句子。
3、學習了課文,我還要寫一點學習體會,寫下自己的感想與打算。
《蜜蜂》教學設計5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經歷探究蜜蜂辨別方向的試驗過程。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首先請大家欣賞幾幅圖片,(幻燈片出示幾幅昆蟲的圖片)
想探究一下昆蟲世界的奧秘嗎?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群了不起的小客人。(幻燈片出示蜜蜂的圖片)
(預計學生通過預習課文已有一個初步的印象,可能會情不自禁的喊出課題。)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讀文
1、通過課前的搜集,你知道了哪些過于蜜蜂的知識?交流一下。
2、初讀,處理生字:
同學們知道的真多,說得也很流暢。但是還不知道讀課文讀的怎么樣呢?要想讀得正確、流利,首先要把一個個“攔路虎”消滅掉,先自己讀一遍課文,把自己的“攔路虎”圈出來。
學生自由讀文,圈畫生字。
同位幫忙消滅“攔路虎”。
4、檢查生字:
試驗
證實
阻力
幾乎(jī)
幾個(jǐ
推測
沿途
超常
盡管(jǐn)
盡力(jìn)
陌生
準確無誤
悶熱(mēn)
納悶(mèn)
多種形式檢查,單個讀,齊讀,男、女生接讀等。
老師用“準確無誤”來形容讀得正確的孩子,以此來幫助學生理解這個詞語。
4、檢查句子,
先出示三個帶有多音字的句子,還需要看看書的同學,馬上在課文中找出句子練一練吧,一會兒請自信的孩子來試著讀一讀。(給孩子當堂學習的時間)
“那些被悶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飛散,好像在尋找回家的方向。”
“這時候起風了,蜜蜂飛得很低,幾乎要觸到地面,大概這樣可以減少阻力。”
“盡管它們逆風而飛,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他們確確實實飛回來了。”
三、生生互動,解疑促讀
1、句子讀得真不錯,連著幾個有難度的多音字也讀得準確無誤。不知道課文讀得是不是也很好啊。接讀課文,不讀的孩子,仔細聽,想一想課文說了一件什么事。
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或者做了一個什么試驗。
指名說(做試驗;測試蜜蜂是否有辨認方向的能力。)適當引導說完整。
2、那么你有沒有興趣和作者一起去做這個實驗呢?畫出能表示作者實驗做法的詞語和句子,(第二~五自然段)自己讀一讀,請學生說,其他人可以補充。老師相機板書。
3、“幾乎要觸到地面”轉換角色,你看到這種情景你會怎樣想?
4、到底能不能回到家呢?回來了幾只?用了多長時間。
⑴你們覺得小女兒告訴爸爸說有兩只蜜蜂回來了時的心情是怎樣的?(激動,興奮)帶著自己的感受讀句子。
“沒等我跨進家門,小女兒就沖過來,臉紅紅的,看上去很激動。他高聲喊道:‘有兩只蜜蜂飛回來了!他們兩點四十分回到蜂窩里,滿身都是花粉呢。’”
⑵看到經歷過那么多困難之后歸來的蜜蜂,你是什么心情
“這樣,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沒有迷失方向,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
5、學到這兒,大家一定很佩服小蜜蜂辨認方向的能力,想不想弄清楚它們怎么會有這種能力的?我們看看本文作者法國生物學家法布爾是怎么說的。
“蜜蜂*的不是超常的記憶力,而是一種我無法解釋的本能。”你們同意他的這個結論嗎?你怎么認為的。
四、書寫指導
歸類識字
1、左右結構的字中,有“論、試、證、誤”四個字都是言字旁,一起出示,引導學生觀察規律,形聲字,左形右聲,左窄右寬。
2、“途、超”都是半包圍結構的字,注意捺劃的指導。
3、“袋”是上下結構,上半部分的右下角沒有小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找出感興趣的句子,說說自己的理解或讀出自己的感受。
2、學習法布爾認真觀察和探索的精神
3、學習用關聯詞說句子。知道用詞準確有利于表達。
〖教學過程
一、檢查句子
在上一節課的學習中,同學們讀熟了課文,老師找出幾個有困難的句子,看看你們的能不能把他們讀準確。首先出示帶多音字的三個句子,要求仔細看,用心讀。(鞏固多音字的識別)
“那些被悶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飛散,好像在尋找回家的方向。”
“這時候起風了,蜜蜂飛得很低,幾乎要觸到地面,大概這樣可以減少阻力。”
“盡管它們逆風而飛,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他們確確實實飛回來了。”
二、復習
復習上節課的內容(你知道了些什么?)指名說,老師隨機板書。
做試驗:原因
過程
結論
聽說
準備
不是……而是……
無論……總……
放飛、兩只、十七只
三、感悟課文
了解了這么多內容,讀課文,找出你最感興趣的一段或一句,讀出來,說理由,(其他人可以補充)或者讀出自己的感受來。聽清要求,先自己讀一遍,再找。
學生通讀課文,找出自己感興趣的句子。(在學生找到相應的句子或段落時,預設了以下幾個討論,希望能夠促進對遣詞造句的感悟,體會用詞準確的妙處。)
1、討論:大家都知道科學是嚴謹的,來不得半點馬虎。為了保證試驗的準確,試驗過程的每一個環節是否都是必須的?少一個行不行,說出自己的'理由。
2、換位思考:有十七只蜜蜂飛回了家,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在途中你有可能遇到哪些事情?(可以是困難,也可以是巧遇。)
3、通過“我想、我推測、也就是說”等詞,來學習作者的認真觀察、用心思考的精神,體會用詞準確為課文表達所增添的色彩。
四、通讀課文,看看還有什么新的發現
把自己品味詞語的所得再放回到課文中,朗讀全文,通過第二課的學習,希望能給孩子一些新的啟發。
五、拓展訓練
其實蜜蜂身上還有好多小秘密和知識,等著愛思考、細心觀察的孩子去發現呢,你愿意做這樣的孩子嗎?課后
1、可以查閱資料,多方面了解蜜蜂的知識。
2、續編故事。以《失蹤的三只蜜蜂》為題,發揮你的想象,注意用詞準確。
【教學反思】
本單元組的主題是仔細觀察,訓練項目是用詞準確。
基于本班學生的特點,本課想從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力方面著手。想以多讀多說的學習方式來進行。
第一課時的讀有了一定成效后,再寫字上的時間就太倉促了,練習寫字的環節只能放到課下來進行。在第二課時里,學生發散思維后說得多了,但是讀得不夠,本來設計讀是想在了解內容的讀上有所提高,但是發現自己還是顧此失彼,第二課時的朗讀沒有指導到一定的深度。在設計課時可能還有點明白,一到了課堂上就又犯糊涂了。品味詞語時,從課文里走出來,回不去了,我說自己就像一只迷路的蜜蜂。最后好不容易回去了,(最后的自讀全文)看起來好像只是一個形式,因為通過再讀,學生的發現很少。在品評詞語的時候,老師有“牽”的痕跡,在走教案的路子,沒有真切的關注到每一個學生的實際學情。雖然在設計課的時候努力去做到關注學生,照顧到大多數學生感受,但在實際操作“找句子”這一環節時,應該總結出寫作方法,結果又有繞進課文內容的嫌疑。自己的語言很匱乏,一問一答的課堂呈現形式單調無激情。總之,這節課雖然上完了,但是從中看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自己預想得還不夠多,操作層面上仍需不斷努力,使自己有進步。
《蜜蜂》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見教參116頁
教學重難點:理解課文主要內容,弄清實驗是怎么做的,結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教學時數: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你們對蜜蜂有什么了解呢?
2、學生匯報。
3、師:蜜蜂有很強的辨別方向能力,無論被拋棄到哪里,它都能自己飛回原處。這種能力是怎樣發現的呢?法國科學家法布爾,是第一位在自然環境中研究昆蟲的科學家,他窮畢生之力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本課我們來看一看法布爾是怎樣觀察蜜蜂的。
二、初讀課文
1、分小組讀完課文,給難讀的字正音。
2、自由讀,討論:你對這篇文章印象最深的部分是什么?
三、理解課文
1、小組內合作完成表格
驗證內容
驗證過程
驗證結果
2、學生匯報,師生共同完成表格的填寫內容。
3、質疑
(1)在完成表格的過程中你發現了什么?
(2)你從哪里發現的呢?(要求學生讀出有關詞句)
(3)看到這樣的驗證結果,你有什么想法?
4、嘗試用你的體會到的感情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教師相機指導。
5、從作者的做法里你得到什么啟發?
(凡事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動手動腦地去尋找問題的答案。)
6、分小組合作學習交流體會。
四、總結:
大科學家法布爾以嚴謹求實,積極探索的科學態度,認真研究蜜蜂辨認方向的本能,給我們的啟示是每一個人都要以嚴謹認真的態度對待我們身邊的每一件事,要從小培養自己的科學素養,積極探索,為科學事業貢獻力量。
五、作業
1、完成相應習題。
2、選做:讀讀《昆蟲記》這本書或選段。
板書設計
26、蜜蜂
驗證內容 蜜蜂辨認方向的能力
驗證過程 ①選40只蜜蜂,做上白色記號。其中20只受傷了。
②把蜜蜂帶到兩里外放。
驗證結果 20只沒受傷的蜜蜂中有17只飛回來。
共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一、教學目標:
1.會認“試、驗、證”等10個生字,會寫“袋、概、減”等14個生字。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證實”等詞語。
2.學習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現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二、課前準備:
生字卡
留心和收集有關蜜蜂的有趣知識。
第一課時
一、回憶舊知,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曾經學過《蜜蜂引路》這篇課文,誰能說說這篇課文講了個什么故事嗎?
法國著名科學家,科普作家法布爾為了證實蜜蜂會辨別方向的能力做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你想知道是個怎樣的實驗嗎?讓我們走進《蜜蜂》這篇課文一同去看看,同時也看看實驗的結果怎樣。
二、初讀課文
1.循序漸進讀課文。
第一遍:邊讀邊找出帶有本課生字的詞語,借助后邊的拼音爭取把字音讀準確。
第二遍:再讀課文,進行自我測試,看看自己是否還需要借助課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還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幫互助學生字。
出示生字卡,請已經有把握的學生來做小老師,帶領大家一起鞏固,教師隨時糾正讀音,點評。
3 .按序逐段來反饋。
指名逐段朗讀課文,爭取對課文的脈絡有更為清晰的認識
4.呼應導語。
現在你知道法布爾做了一個什么有趣的實驗了嗎?
三、指導寫字
1.投影出示生字詞,自讀,指名讀,讀準字音。
2.學生自主合作學習,討論怎么記住這些生字,并且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
3.指導寫字:課件演示,逐字指導,學生通過觀察自己總結應該怎么寫。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新詞
指名讀生字、新詞,進一步鞏固生字和詞語。
二、細讀課文
默讀課文,明確默讀要求。
a.初次默讀,感知全文: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b.再次默讀,帶著問題思考:為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作者做了一個怎樣的實驗?結果怎樣?。
c.同桌復述故事:用自己的話將實驗的過程說一說。
三、精讀課文,感悟作者嚴謹的科學作風和探索精神
1.細細品讀,畫出體現作者嚴謹科學作風的詞句。引導學生從實驗的目的,實驗的過程,實驗的結論幾個方面去體會。
a.實驗的目的是什么?
為了證實“聽說”一詞,體現作者不親信盲從,探個究竟。
b.實驗的過程,考慮周全嗎?能不能少掉一個環節?
捉自家蜜蜂,便于觀察;給蜜蜂做記號,為了與其他蜜蜂區別在兩里外放飛,更能說明問題;叫女兒等在蜂窩旁,為了掌握蜜蜂飛回來的時間等。考慮周密,體現作者做事嚴謹。
c.實驗的結論為什么沒有明確的答案?
有明確的肯定,也有模糊存疑,符合科學現象,不能坦然說出自己無法解釋的結論,更能說明他對待科學嚴謹,實事求是。
2.思考推測:另外三只蜜蜂迷失方向的原因。
3.齊讀課文,討論交流:從法布爾身上你學到了什么?
四、拓展延伸:
你還知道哪些有關蜜蜂的有趣知識?將你收集到的相關知識與同學們一同分享。
板書設計:
共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學習目標
1、默讀課文。
2、理解課文主要內容,弄清實驗是怎么做的,結論是怎么得出的。
3、學習作者觀察、思考和實驗的方法,感受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教學重點
作者實驗過程中的觀察和思考,理解課文敘述順序。
教學準備
布置學生查閱有關蜜蜂的資料,有條件的學生可以閱讀法布爾的《昆蟲記》。
設計理念
以讀為主,充分挖掘文本的教育功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老師的主導作用。
教時安排
一教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1、同學們,經過觀察以及課外閱讀,你們對有關蜜蜂的知識了解多少?
2、今天,咱們就跟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一起,看看他筆下的蜜蜂具有怎樣的特點。
板書課題蜜蜂提醒二字的寫法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根據課文閱讀提示,自學課文。
2、檢查閱讀情況。
(1)、指名幾人分別朗讀課文。
(2)、這篇課文寫了什么內容?
(作者為了證實蜜蜂有無辨認方向的能力,親自捉了20只蜜蜂,做了記號,裝在袋里,帶到兩里之外放飛,檢查蜂窩,結果有17只飛了回來。作者由此得出:蜜蜂有一種無法解釋的本能。)
(3)、課文按什么順序記敘的。實驗的目的實驗的過程實驗的結果
板書:實驗試驗目的過程結果結論
(4)理解:實驗與試驗的區別。
三、細讀課文,體會情感。
1、細讀第一段。
(1)、找出實驗的目的。板書:辨認方向
(2)、文章怎樣具體寫實驗目的的?板書:無論……總……
(3)、用“無論……總……”說話。
2、作者是如何做這個實驗的呢?細讀課文,看作者做了那些工作?在書中找找畫畫,同位交流交流。
3、學生匯報。(捉蜜蜂做記號裝紙袋找人等帶離窩走兩里打開袋走回來檢查窩)老師相機板書:捉做裝等帶帶打走查。
4、請同學們看板書,根據課文內容說說作者的實驗步驟。
5、實驗的結果是什么?
相機板書;確確實實回來了。
6、理解:用“確確實實”的好處,感受祖國語言的奧妙。(1)、不用;(2)用“確實”;(3)用“確確實實”。
7、得出的結論是什么?(這不是一種超常的記憶力,而是一種我無法解釋的本能。這種本能是我們人類所沒有的')
板書:不是……記憶力……而是……本能。
8、理解:記憶力。(1)學生舉例。(2)老師舉例。狗記千,貓記萬,老鼠還記二里半。
9、理解:本能。(1)學生舉例。(2)老師舉例。做打學生狀,學生情不自禁的躲閃。
四、回讀課文,悟理學法。
1、從作者的實驗獲得成功的過程看,要想實驗取得成功得做到那些?
(1)對問題要考慮周密。
(2)要有吃苦的精神。
(3)要有探索的精神。
2、從課文中找出有關的根據理解。
五、請有興趣的同學們找法布而的《昆蟲記》讀一讀。
共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文本細讀:
這是一篇通過典型事例說明蜜蜂具有方向辨認能力的科普文章。文章首先介紹了問題的產生。即“聽人說”“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無論他被拋棄到哪里,總是可以自己回到原處。”接著用了較長的篇幅介紹法布爾在女兒的配合下進行了蜜蜂能否辨認方向的實驗。
實驗基本情況:
實驗目的:蜜蜂有沒有辨認方向的能力
實驗要素:
數量——四十只
特征——背上做了白色記號(過程中二十只蜜蜂受傷)
條件——兩里半、沿途有許多景物、逆向的微風
結果——四十分鐘,兩只飛回,并帶有滿身花粉;
第二天又有十五只飛回;
共計十七只蜜蜂飛回。
實驗結論:這不是一種超常的記憶力,而是一種無法解釋的本能。
法布爾是一位充滿愛心的昆蟲學家。因此在他的作品中,既可以讓我們獲得科學知識,感受科學的嚴謹與條理,又可以讓我們體會人文的細膩與真誠。從科學的角度,法布爾的思考是比較周密的,實驗過程是條理清楚的,對實驗的記述也是比較客觀的。并且,在實驗的過程中又不乏人文的光輝。如過程中小女兒愛格蘭的表現,以及作者對蜜蜂“眺望”“遙遠的家園”和“懷念巢中的小寶貝和豐富的蜂蜜”的猜想,使我們在了解科學的同時,又體會到了幾許親情與關愛。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認識本課13個生字,掌握“扔、劣、免、棄、悶、證、阻、環、擁、沿、括”11個生字。
2、閱讀課文,知道法布爾是通過怎樣的實驗證明“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的。
3、在讀課文的同時,體會學習法布爾提出問題和用實驗證明問題的科學的思維方式,以及扎實認真對待科學的態度。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繼續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通過各種朗讀訓練,指導學生邊讀邊想象,增強對文章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課文,體會學習法布爾提出問題和用實驗證明問題的科學的思維方式,以及扎實認真對待科學的態度。
策略與方法:
合作交流,讀中感悟。
教學準備:
課前讓學生搜集動物奇特的本領
教師準備:法布而的常識和他的《昆蟲記》。
教學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先出示介紹法布爾和他的《昆蟲記》。(學生可以補充)
2、師問:你知道為什么法布爾能夠成為昆蟲學家?你知道他是怎樣進行觀察實驗的嗎?
3、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問老師、問同學、查字典等。
2、用生字卡片出示文中的生詞,指明讀,開火車讀。
3、用各種形式理解文中詞語。
如:“拋棄”、“扔到”、“貨輪”可讓學生做動作理解;
如:“避免”、“一擁而出”、“惡劣”、“阻力”、“包括”、“沿途”、“豐富”可以通過學生的生活經驗自己理解;
如:“證實”、“悶了”、“憑借”合文中的具體語境來理解。
(另外學生有可能提出文中不理解的詞語,如:“眺望”、“觸到”、“逆向”等小組內理解。
4、檢查讀文情況:
教師指名學生讀課文,聽者可以習慣性的進行評價。指名逐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糾正讀錯的地方。只有讀正確、讀通順才能更好的理解課文。
三、師生對話、品悟詩情。
1、教師引導學生再讀課文,“通過讀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2、引導學生交流法布爾進行“蜜蜂”實驗的目的、過程和實驗得到的結論。
3、引導學生抓住文章的重點進行交流,即文中語言文字的品位與理解。(引導學生可以用自己的語言交流)
(1)我明白了無論蜜蜂被拋棄到哪里,總是可以自己回到原處。
1(讓學生找出能證明蜜蜂有辨認方向能力的有關語句。)
把蜜蜂放在紙袋里,帶它們走了二里半路;(引導學生明白從距離上說明在這樣的距離范圍內蜜蜂回到蜂巢沒有問題。)
2“我在屋檐下的蜂窩里捉了四十只蜜蜂”、“有二十多只蜜蜂受到損傷”、“有十七只蜜蜂沒有迷失方向,它們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從數量上說明蜜蜂辨認方向的能力。)
3“空中吹起了微風。”、“沿途盡是一些陌生的景物”(從環境上說明,情況很復雜,對蜜蜂認路增加了難度。)
4“蜜蜂們飛得很低,幾乎要觸到地面”(說明蜜蜂辨認方向不是像我們人類一樣選擇大的景物作為參考,并出示課后第二題,地一句話,學生理解著重號詞語的意思)
以上交流的重點是實驗的過程,其它兩項可以讓學生用自己的表達一下。(同時理解不明白的詞語)
4、討論:讀了課文,受到怎樣的啟發?
引導學生說出:
A:辦事應該像法布爾那樣仔細認真;
B:從文中可以看出,法布爾是一個充滿愛心與同情心的人。
……
5、師:我們身邊有多少司空見慣的現象?我們也曾產生過多少這樣那樣的問題?只要我們像法布爾一樣有追根求源的精神,我們也能一步步走進科學的殿堂。
6、整體回顧全文。
四、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教學中可以用“熟字+偏旁”的方法識記“劣、悶、證、阻、環、擁、括”;用比較形近字的方法識記“扔(仍)”“免(兔)”“棄(弄)”“沿(沒)”。注意“扔”的右邊“乃”不要寫成“及”;“免”字不要多一點寫成“兔”;“棄”字不要少寫一點,上面寫成“亡”。
五、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師:許多動物有著奇特的本領。“詞句積累”中列舉的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可以讓學生說說對課后列舉詞句的理解,也可以讓孩子們說說自己知道的其他動物趣聞。
共4頁: 上一頁1234下一頁
《蜜蜂》教學設計7
教學目的
1、知識點:讀通課文,讀懂課文內容。了解列寧的住所、小山、花叢、養蜂人的小房子的確切位置。引導學生明確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人的。理解列寧的話“我有向導,是您的蜜蜂把我領到這兒來的。”
2、能力點:通過觀察圖的訓練,使學生形成從多種角度觀察、分析圖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想象能力。
3、德育點:使學生養成遇到疑難的事情仔細觀察,認真思考事物之間的關系,以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人的。
2、教學難點:理解列寧的話“我有向導,是您的蜜蜂把我領到這兒來的。”
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
學習方法
合作、研究
教具準備
實物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設疑激趣、導入新課
1、揭示課題,齊讀課題。
2、針對課題質疑。
二、引導學生探求新知
1、學習一、二自然段。
A、在小組內讀讀、說說、分別談談對一、二自然段內容的理解。
B、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2、讀、思、畫、議,學習第三自然段。
A、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人的?指讀第三自然段。有幾句話?
B、讀、思、畫,小組研究,理解詞語。
a、一句一句讀,想想列寧是怎樣觀察的?動筆把有關詞句畫下來。小組研究研究,從這些詞句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b、指生讀、朗讀評價。
C、填空,展開合理想象。
訓練:
1、列寧一邊走一邊看,發現————————。
列寧一邊走一邊看,發現路邊的花叢里有許多
蜜蜂。想到——————————————。
2、他仔細觀察,只見———————————。
他仔細觀察,只見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飛進附近
的一個園子里,園子旁邊有一所小房子。想到
——————————————————-—。
3、他為什么能想到這些?
他想的對不對?你從哪兒看出來的?齊讀。
哪個詞最能體現列寧的.判斷是正確的?怎樣理解?
4、指讀、齊讀。
D、動手繪畫,再現情境,明確方位。
讀四個句子,注意加點的詞。
a、列寧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
b、路邊的花叢里有許多蜜蜂。
c、蜜蜂采了蜜就飛進附近的一個園子里。
d、園子旁邊有一所小房子。
(1)小組合作繪畫,看列寧的住所、花叢、養蜂人的小房子分別應畫在哪兒?
誰愿意到黑板上畫一畫?
(2)再讀這四句話,互相檢查。
(3)在圖上演示列寧是怎樣跟著蜜蜂找到養蜂人的。指生到黑板前演示。
(4)課前提出的問題你們都解決了嗎?
3、學習第四自然段:質疑問難、發現問題、小組協作、解決問題。
A、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自讀、質疑、小組討論解決。
B、指導朗讀。
C、多角度看圖,引發想象。
a、觀察哪個是列寧?哪個是養蜂人?介紹一下。
b、再觀察,根據兩個人的動作、表情、想象一下養蜂人
列寧可能說些什么?
怎么想就怎么說。
三、歸納總結,引發想象
總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蜜蜂引路》這一課。知道列寧通過觀察、思考、分析、判斷,用蜜蜂做向導找到了養蜂人,如果列寧尋找的不是養蜂人,怎樣才能找到呢?
你靠什么找到了什么?
四、課后質疑
這篇課文我們學完了,你還有沒有不懂的嗎?
《蜜蜂》教學設計8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評委:
大家好!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冀教版三年級上冊第9課《蜜蜂》。我的說課將從四個方面進行:一是說教材內容,二是說教學目標,三說教學重難點 , 四說學情 , 五說教法,六說教學過程。
首先,讓我們進入第一部分,說教材。
一、說教材
我講的這節課是冀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九課《蜜蜂》,課文作者是法國生物學家布爾。他以第一人稱寫了他所做的一個試驗,即證實蜜蜂是否具有辨認方向的能力,體現了作者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作風。
課文敘述線索清楚,情節完整。首先寫“我”聽說蜜蜂有辨別方向的能力,想做個實驗,再寫“我”試驗的過程。過程大體是在自家花園蜜蜂窩內捉 20 只蜜蜂,在背上做了記號,叫小女兒守在窩邊, “我”走出二里多路,放飛蜜蜂。然后寫“我”途中觀察和猜測以及試驗的結果。結果第二天有 18 只蜜蜂沒有迷失方向,先后準確無誤的回到了家;最后寫結論:“我”尚無法理解蜜蜂為什么有辨認方向的能力。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是在進行語文能力訓練的同時,讓學生了解作者觀察、思考、試驗的方法和探索精神,所以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認識本課13個生字,掌握“扔、劣、免、棄、悶、證、阻、環、擁、沿、括”11個生字。
2、閱讀課文,知道法布爾是通過怎樣的實驗證明“蜜蜂有辨認方向的能力”的。
3、在讀課文的同時,體會學習法布爾提出問題和用實驗證明問題的科學的思維方式,以及扎實認真對待科學的態度。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繼續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通過各種朗讀訓練,指導學生邊讀邊想象,增強對文章的理解,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課文,體會學習法布爾提出問題和用實驗證明問題的科學的思維方式,以及扎實認真對待科學的態度。
二、說學情
作為小學三年級學生已初步具有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因而課前,我讓學生多渠道收集有關蜜蜂的'資料,這既為上課做好了準備,也培養了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
其次,在本課的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體會作者那種認真觀察、用心思考、對待科學嚴肅、實事求是的作風。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實現素質的全面提升,因而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著力創設情境,開展多層次,多視角的讀,讓學生在讀中入情入境,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從而優化自身的綜合素養。
4.新課程尤其倡導要培養學生的個人意識和團體協作能力,在多維互動的學習中實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課中,我多次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學習,在個體感悟的基礎上,實現優質資源的共享,如小組討論: A 實驗的過程,考慮周全嗎?能不能少掉一環節? B 你從法布爾身上學到了什么?
三、說教法
教為學服務,這是當前把應試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的教育思想。所以我將采用以下三種教法: ( 1 )談話激趣法
在學生交流所搜集信息的基礎上, 我適時談話激趣撥動學生理智的琴弦,由此,“披情入文”達到“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效果,在課堂中,我會利用精煉的語言,或指導,或點撥,或解疑,或釋惑,將學生的思維不斷引向深入。
( 2 )體驗教學法
讓學生走進課文,體驗文中人物的情緒變化,與文本展開零距離的對話,實現“三維一體”的教學。
( 3 )讀書指導法:
在課堂教學中,我將通過“初讀、精讀、賞讀、活讀”等方式指導學生朗讀,讓學生步步深入,在教材中走上幾個來回,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四、說教學過程。這課書的教學過程,我總的分為5大板塊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先出示介紹法布爾和他的《昆蟲記》。(學生可以補充)
2、師問:你知道為什么法布爾能夠成為昆蟲學家?你知道他是怎樣進行觀察實驗的嗎?
3、揭示課題。
(二)、獨學 (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這些詞語我會讀。
拋棄 證實 扔掉
3、用各種形式理解文中詞語。
如:“拋棄”、“扔到”、“貨輪”可讓學生做動作理解;
如:“避免”、“一擁而出”、“惡劣”、“阻力”、“包括”、“沿途”、“豐富”可以通過學生的生活經驗自己理解;
如:“證實”、“悶了”、“憑借”合文中的具體語境來理解。
(另外學生有可能提出文中不理解的詞語,如:“眺望”、“觸到”、“逆向”等小組內理解。
4、檢查讀文情況:
教師指名學生讀課文,聽者可以習慣性的進行評價。指名逐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糾正讀錯的地方。只有讀正確、讀通順才能更好的理解課文。
(三)、師生對話、品悟詩情。
1、教師引導學生再讀課文,“通過讀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2、引導學生交流法布爾進行“蜜蜂”實驗的目的、過程和實驗得到的結論。
3、引導學生抓住文章的重點進行交流,即文中語言文字的品位與理解。(引導學生可以用自己的語言交流)
(1)我明白了無論蜜蜂被拋棄到哪里,總是可以自己回到原處。
1(讓學生找出能證明蜜蜂有辨認方向能力的有關語句。)
把蜜蜂放在紙袋里,帶它們走了二里半路;(引導學生明白從距離上說明在這樣的距離范圍內蜜蜂回到蜂巢沒有問題。)
2“我在屋檐下的蜂窩里捉了四十只蜜蜂”、“有二十多只蜜蜂受到損傷”、“有十七只蜜蜂沒有迷失方向,它們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從數量上說明蜜蜂辨認方向的能力。)3“空中吹起了微風。”、“沿途盡是一些陌生的景物”(從環境上說明,情況很復雜,對蜜蜂
認路增加了難度。)
4“蜜蜂們飛得很低,幾乎要觸到地面”(說明蜜蜂辨認方向不是像我們人類一樣選擇大的景物作為參考,并出示課后第二題,地一句話,學生理解著重號詞語的意思)以上交流的重點是實驗的過程,其它兩項可以讓學生用自己的表達一下。(同時理解不明白的詞語)
4、討論:讀了課文,受到怎樣的啟發?
引導學生說出:
A:辦事應該像法布爾那樣仔細認真;
B:從文中可以看出,法布爾是一個充滿愛心與同情心的人。
……
5、師:我們身邊有多少司空見慣的現象?我們也曾產生過多少這樣那樣的問題?只要我們像法布爾一樣有追根求源的精神,我們也能一步步走進科學的殿堂。
6、整體回顧全文。
(四)、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教學中可以用“熟字+偏旁”的方法識記“劣、悶、證、阻、環、擁、括”;用比較形近字的方法識記“扔(仍)”“免(兔)”“棄(弄)”“沿(沒)”。注意“扔”的右邊“乃”不要寫成“及”;“免”字不要多一點寫成“兔”;“棄”字不要少寫一點,上面寫成“亡”。
(五)、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師:許多動物有著奇特的本領。“詞句積累”中列舉的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可以讓學生說說對課后列舉詞句的理解,也可以讓孩子們說說自己知道的其他動物趣聞。
(六)、總結:
大科學家法布爾以嚴謹求實,積極探索的科學態度,認真研究蜜蜂辨認方向的本能,給我們的啟示是每一個人都要以嚴謹認真的態度對待我們身邊的每一件事,要從小培養自己的科學素養,積極探索,為科學事業貢獻力量。
(七)、課后作業
1、完成相應習題。
2、選做:讀讀《昆蟲記》這本書或選段。
3.摘抄自己喜歡的句子
板書設計
蜜蜂
驗證內容 蜜蜂辨認方向的能力
驗證過程 ①選40只蜜蜂,做上白色記號。其中20只受傷了。②把蜜蜂帶到兩里外放。
驗證結果 20只沒受傷的蜜蜂中有17只飛回來
以上就是我的說課內容,由于時間關系,準備得不是很充分,難免有不足之處,還請各位老師和同學進行指正。謝謝!
《蜜蜂》教學設計9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重點指導平翹音區別及多音字。會寫14個生字,重點指導“論、試、袋、概、減”字的寫法。
2、通過重點句段,練習有感情朗讀。
3、學習默讀,練習概括課文內容的能力。
一、談話導入。
1、以羅隱詩《蜂》導入。
不論平地與峰間,無限風光盡被占。
釀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2、書寫課題,提示學生注意它們都帶“蟲”,“蟲”字寫法各不相同。
3、介紹作者——法布爾,推薦《昆蟲記》
二、自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1、學生按要求自讀課文。
要求:⑴自由練習朗讀課文,帶拼音的字多讀幾次,遇到不帶拼音的生字遇同桌或舉手問老師。
2、學生生字新詞。
⑴出示生字,采取多形式認讀。(小老師帶讀,開火車讀,重點指導讀)
重點指導:翹舌音(試、證、超、釋),平舌音(阻、測),多音字(悶、幾)
⑵指導寫“試”、“阻”字。
⑶認讀詞語。開火車讀,齊讀。
3、朗讀重點句。
⑴為了證實飛回花園的蜜蜂是我放飛的,我在它們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記號。
⑵那些被悶了好久的蜜蜂四面飛散,好像在尋找回家的方向。這時候起風了,蜜蜂飛得很低,幾乎要觸到地面,大概這樣可以減少阻力。
(隨時指導“概”與“減”字的寫法。)
⑶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測蜜蜂可能找不到家。
⑷盡管它們逆風而飛,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它們確確實實飛回來了。
⑸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記憶力,而是一種我無法解釋的本能。
三、默讀課文,粗知課文內容。
1、提導默讀,思考:作者為了做了一個怎樣的實驗,他是怎樣做的?
(默讀時要集中注意力,不出聲,不指讀,邊讀邊想,還可以把你覺得重要的句子或詞語劃下來。)
2、學生默讀,交流:
“我”帶的二十只蜜蜂,做上了白色的記號,把它們帶到兩里外,再讓它們飛回來,還叫女兒在蜂窩邊守著。回來后,女兒告訴我有兩只蜜蜂飛回來了,第二天我又發現有十五只蜜蜂飛回來了。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自學能力,能圈劃課文重點詞句,并做簡單批注。
2、學習法布爾的觀察發現和探索精神,以及嚴謹求實的作風。
3、激發學生觀察動物的`興趣,讀寫結合,寫觀察日記。
一、試驗起因——為什么做試驗
1、回顧:這篇文章告訴我們蜜蜂有一個什么本領?(辨認方向)它可厲害了,不信讀讀下面這句話。
讀句子:無論飛到哪里,它總是可以回到原處。
體會:關聯詞“無論……總……”的作用。練習用這個關聯詞說一句話。
2、理解“聽說”含義,找反義詞“親眼”,明白作者為什么“想做個試驗”?體會“我”求實的作風。
二、試驗過程——怎樣做實驗
1、討論話題一:為了這次實驗,我做了哪些事情?
⑴細讀第二自然段,把相關的句子劃下來。
⑵你知道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做嗎?(體會作者的嚴謹細致)
2、討論話題二:我為什么推測蜜蜂可能找不到家了?
⑴比較“推測”與“猜想”的區別,聯系上下文理解“推測”的理由。
⑵細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把相關的句子與詞語劃下來。
《蜜蜂》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認識“試、驗、證”等10個生字。會寫“論、試、驗”等14個字。能正確讀寫“無論、試驗、 紙袋證實、飛散、幾乎、大概、減少、阻力、遙遠、推測、包括、檢查、迷失、準確無誤、沿途、確確實實、超常、記憶力、本能”等20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表達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
3、解課文內容,經歷探究蜜蜂辨別方向能力的試驗過程,激發學生動手探究自然奧秘的興趣。
4、搜集資料,進一步了解有關蜜蜂的知識。
教學重難點
1、學習本課,應在不斷培養語文閱讀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了解作者觀察,思考和實驗的方法,感受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的科學作風。
2、弄清為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結論又是怎樣得出的。
教法、學法
談話激趣法、體驗教學法、讀書指導法
教學手段
課前可讓學生回憶曾經學過的課文《蜜蜂引路》,留心和收集有關蜜蜂的資料。
多媒體課件、師生共同搜集有關蜜蜂的資料。
教 學 過 程
復備記錄
第一課時: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語,指導寫字。
[課時要點:解決生字詞讀通課文,明確實驗內容解疑促讀。]
一、交流資料,激趣導入
1、教師引述。上堂課我們領略了植物王國的奇妙,這堂課我們將走進昆蟲世界。想探究一下昆蟲世界的奧秘嗎?
2、板書課題。今天要探究的對象是蜜蜂。對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嗎?
3、把自己從書上或網上查到的資料與大家交流分享。
4、出示作者法布爾的資料,師生交流。
二、初讀課文,認讀生字
1、初讀,處理生字。
對于昆蟲的了解,同學們知道的真多,說得也很流暢。但是還不知道讀課文讀的怎么樣呢?要想讀得正確、流利,首先要把一個個“攔路虎”消滅掉,先自己讀一遍課文,把自己的“攔路虎”圈出來。學生自由讀文,圈畫生字。同位幫忙消滅“攔路虎”。
2、檢查生字
試驗、證實、阻力、幾乎、幾個、推測、沿途 、超常 、盡管、盡力、陌生、準確無誤、悶熱、納悶
多種形式檢查,單個讀,齊讀,男、女生接讀等。
3、檢查句子,課文中出現了好幾個多音字,我們在讀課文的時候,要注意把字音讀準,你注意到了么?先出示三個帶有多音字的句子,還需要看看書的同學,馬上在課文中找出句子練一練吧,一會兒請自信的孩子來試著讀一讀。
“那些被悶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飛散,好像在尋找回家的方向。”
“這時候起風了,蜜蜂飛得很低,幾乎要觸到地面,大概這樣可以減少阻力。”
“盡管它們逆風而飛,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他們確確實實飛回來了。”
三、生生互動,解疑促讀。
1、句子讀得真不錯,連著幾個有難度的多音字也讀得準確無誤。不知道課文讀得是不是也很
好啊。接讀課文,不讀的孩子,仔細聽,想一想課文說了一件什么事。
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或者做了一個什么試驗。
(課文敘述線索清楚,情節完整。首先寫“我”聽說蜜蜂有辨別方向的能力,想做個試驗;再寫“我”試驗的過程。)
指名說(做試驗;測試蜜蜂是否有辨認方向的能力)適當引導說完整。
學生質疑,再次默讀,深入到詞句或帶著問題思考。如,為了驗證蜜蜂有沒有辨別方向的能力,作者是怎么做的,結論又是怎樣得出的?弄清楚作者試驗的過程,然后畫出文中自己感受比較多和比較深
的句子或段落,多讀幾遍,細致深入地加以體會。
2、那么你有沒有興趣和作者一起去做這個實驗呢?畫出能表示作者實驗做法的詞語和句子,(第二——五自然段)自己讀一讀,請學生說,其他人可以補充。師相機板書。
3、“幾乎要觸到地面”轉換角色,你看到這種情景你會怎樣想?
4、到底能不能回到家呢?回來了幾只?用了多長時間。
你們覺得小女兒告訴爸爸說有兩只蜜蜂回來了時的心情是怎樣的?(激動,興奮)帶著自己的感受讀句子。“沒等我跨進家門,小女兒就沖過來,臉紅紅的,看上去很激動。他高聲喊道:‘有兩只蜜蜂飛回來了!他們兩點四十分回到蜂窩里,滿身都是花粉呢。’”
看到經歷過那么多困難之后歸來的蜜蜂,你是什么心情?
“這樣,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沒有迷失方向,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
5、學到這兒,大家一定很佩服小蜜蜂辨認方向的能力,想不想弄清楚它們怎么會有這種能力的?我們看看本文作者法國生物學家法布爾是怎么說的。“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記憶力,而是一種我無法解釋的本能。”你們同意他的這個結論嗎?你怎么認為的。
四、書寫指導
1、左右結構的字中,有“論、試、證、誤”四個字都是言字旁,一起出示,引導學生觀察規律,形聲字,左形右聲,左窄右寬。“論”的右邊不要寫成“倉”,“試”的右邊不要多一撇,“概”的中間不要寫成“良”,“減”的左邊不要寫成三點水;
2、“途、超”都是半包圍結構的字,注意捺劃的指導。
3、“袋”是上下結構,上半部分的右下角沒有小撇。
指導學生根據字形結構的特點,把字寫正確、寫端正、寫勻稱。
五、布置作業:
1、抄寫課后詞語。
2、閱讀法布爾的《昆蟲記》。
第二課時:感悟課文,學習2-6自然段,體會法布爾嚴謹、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復習生字詞語。
2、檢查句子,在上一節課的'學習中,同學們讀熟了課文,老師找出幾個有困難的句子,看看你們的能不能把他們讀準確。出示帶多音字的三個句子,要求仔細看,用心讀。(鞏固多音字的識別)
二、朗讀感悟
1、學習第二自然段
引入:在上節課的學習中,我們知道法布爾想對蜜蜂是否有辨認方向的能力要做一個試驗,具體的實驗步驟是什么呢?請同學們默讀第二自然段。
(1)默讀第二自然段,劃出相應的句子。
(2)交流試驗的具體步驟
(3)試驗的步驟能不能去掉一個?為什么?
(4)理解“大概”,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
2、學習第三、四自然段
教師引入:試驗的結果怎樣?這些蜜蜂能回到它們的家嗎?請同學們閱讀三、四自然段。
(1)作者認為蜜蜂能回來嗎?你從什么地方讀出來的?為什么我會這樣推測?
(2)第一批回來了幾只蜜蜂?這么長的路途,它們用了多少時間?
(3)此時你看到這兩只歸來的蜜蜂,你是什么心情?會對它們說些什么?
這時,小女兒看見“我”回來了,她的心情是怎樣的?(激動,興奮,意外)帶著自己的感受讀句子。
(4)指名學生多人次地帶著這種高興,激動、甚至有點意外的心情朗讀。
2、學習第五自然段:
引入:同學們一定很想知道其他蜜蜂的下落吧,請讀第五自然段。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第五自然段。
(2)第二批又飛回來幾只蜜蜂,你是從第幾自然段讀出來的?你們認為它們是什么時候回來的?大概用了多少時間。
(3)換位思考:現在你就是十七只蜜蜂中的一只,在途中你有可能遇到哪些事情?(可以是困難,也可以是巧遇。)
(4)可愛的小蜜蜂們,你們辛苦了,看到你們平安的歸來,我是多么高興啊!你們看作者是怎么夸贊這些小蜜蜂的?你覺得讀時要注意哪些詞語?
(5)學生再一次體會讀。
3、學習第六自然段:
(1)學到這里,同學們一定非常佩服小蜜蜂辨認方向的能力。想不想弄清楚它們怎么會有這種能力的?讓我們看看本文作者法國生物學家法布爾是怎么說的。
(2)學生多遍朗讀第六自然段。課件出示句子,再用不是…而是…說話
(3)你們同意法布爾的這個結論嗎?請結合他做試驗的方法,談談自己的看法。(發布而通過實驗證實了蜜蜂確實有辨認方向的能力,蜜蜂靠的不是超強的記憶里,而是這種本能作者就是是生物學家,在當時他也無法解釋清楚,從這里可以看出發布而對科學實事求是的態度。)我們要向發布而學習什么?
三、拓展訓練
其實蜜蜂身上還有好多小秘密和知識,等著愛思考、細心觀察的孩子去發現呢,你愿意做這樣的孩子嗎?(課件出示:蜜蜂的分類、蜜蜂的語言、蜜蜂采蜜)
四、實踐園樂園
1、積累本課的好詞好句。
2、小練筆:以《失蹤的三只蜜蜂》為題,發揮你的想象,注意用詞準確。
3、自主實踐:了解關于蜜蜂其它方面的知識,辦一份手抄報。
《蜜蜂》教學設計11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經歷探究蜜蜂辨別方向的試驗過程。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首先請大家欣賞幾幅圖片,(幻燈片出示幾幅昆蟲的圖片)
想探究一下昆蟲世界的奧秘嗎?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群了不起的小客人。(幻燈片出示蜜蜂的圖片)
(預計學生通過預習課文已有一個初步的印象,可能會情不自禁的喊出課題。)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讀文
1、通過課前的搜集,你知道了哪些過于蜜蜂的知識?交流一下。
2、初讀,處理生字:
同學們知道的真多,說得也很流暢。但是還不知道讀課文讀的怎么樣呢?要想讀得正確、流利,首先要把一個個“攔路虎”消滅掉,先自己讀一遍課文,把自己的“攔路虎”圈出來。
學生自由讀文,圈畫生字。
同位幫忙消滅“攔路虎”。
4、檢查生字:
試驗 證實 阻力 幾乎(jī) 幾個(jǐ)
推測 沿途 超常 盡管(jǐn) 盡力(jìn)
陌生 準確無誤 悶熱(mēn) 納悶(mèn)
多種形式檢查,單個讀,齊讀,男、女生接讀等。
老師用“準確無誤”來形容讀得正確的孩子,以此來幫助學生理解這個詞語。
4、檢查句子,先出示三個帶有多音字的句子,還需要看看書的同學,馬上在課文中找出句子練一練吧,一會兒請自信的孩子來試著讀一讀。(給孩子當堂學習的時間)
“那些被悶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飛散,好像在尋找回家的方向。”
“這時候起風了,蜜蜂飛得很低,幾乎要觸到地面,大概這樣可以減少阻力。”
“盡管它們逆風而飛,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他們確確實實飛回來了。”
三、生生互動,解疑促讀
1、句子讀得真不錯,連著幾個有難度的多音字也讀得準確無誤。不知道課文讀得是不是也很好啊。接讀課文,不讀的孩子,仔細聽,想一想課文說了一件什么事。
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或者做了一個什么試驗。
指名說(做試驗;測試蜜蜂是否有辨認方向的能力。)適當引導說完整。
2、那么你有沒有興趣和作者一起去做這個實驗呢?畫出能表示作者實驗做法的詞語和句子,(第二~五自然段)自己讀一讀,請學生說,其他人可以補充。老師相機板書。
3、“幾乎要觸到地面”轉換角色,你看到這種情景你會怎樣想?
4、到底能不能回到家呢?回來了幾只?用了多長時間。
⑴ 你們覺得小女兒告訴爸爸說有兩只蜜蜂回來了時的心情是怎樣的?(激動,興奮)帶著自己的感受讀句子。
“沒等我跨進家門,小女兒就沖過來,臉紅紅的,看上去很激動。他高聲喊道:‘有兩只蜜蜂飛回來了!他們兩點四十分回到蜂窩里,滿身都是花粉呢。’”
⑵ 看到經歷過那么多困難之后歸來的蜜蜂,你是什么心情?
“這樣,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沒有迷失方向,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
5、學到這兒,大家一定很佩服小蜜蜂辨認方向的能力,想不想弄清楚它們怎么會有這種能力的?我們看看本文作者法國生物學家法布爾是怎么說的。
“蜜蜂*的不是超常的記憶力,而是一種我無法解釋的本能。”你們同意他的這個結論嗎?你怎么認為的。
四、書寫指導
歸類識字
1、左右結構的字中,有“論、試、證、誤”四個字都是言字旁,一起出示,引導學生觀察規律,形聲字,左形右聲,左窄右寬。
2、“途、超”都是半包圍結構的字,注意捺劃的指導。
3、“袋”是上下結構,上半部分的.右下角沒有小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找出感興趣的句子,說說自己的理解或讀出自己的感受。
2、學習法布爾認真觀察和探索的精神
3、學習用關聯詞說句子。知道用詞準確有利于表達。
〖教學過程〗
一、檢查句子
在上一節課的學習中,同學們讀熟了課文,老師找出幾個有困難的句子,看看你們的能不能把他們讀準確。首先出示帶多音字的三個句子,要求仔細看,用心讀。(鞏固多音字的識別)
“那些被悶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飛散,好像在尋找回家的方向。”
“這時候起風了,蜜蜂飛得很低,幾乎要觸到地面,大概這樣可以減少阻力。”
“盡管它們逆風而飛,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他們確確實實飛回來了。”
二、復習
復習上節課的內容(你知道了些什么?)指名說,老師隨機板書。
做試驗:原因 過程 結論
聽說 準備 不是……而是……
無論……總…… 放飛、兩只、十七只
三、感悟課文
了解了這么多內容,讀課文,找出你最感興趣的一段或一句,讀出來,說理由,(其他人可以補充)或者讀出自己的感受來。聽清要求,先自己讀一遍,再找。
學生通讀課文,找出自己感興趣的句子。(在學生找到相應的句子或段落時,預設了以下幾個討論,希望能夠促進對遣詞造句的感悟,體會用詞準確的妙處。)
1、討論:大家都知道科學是嚴謹的,來不得半點馬虎。為了保證試驗的準確,試驗過程的每一個環節是否都是必須的?少一個行不行,說出自己的理由。
2、換位思考:有十七只蜜蜂飛回了家,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只,在途中你有可能遇到哪些事情?(可以是困難,也可以是巧遇。)
3、通過“我想、我推測、也就是說”等詞,來學習作者的認真觀察、用心思考的精神,體會用詞準確為課文表達所增添的色彩。
四、通讀課文,看看還有什么新的發現
把自己品味詞語的所得再放回到課文中,朗讀全文,通過第二課的學習,希望能給孩子一些新的啟發。
五、拓展訓練
其實蜜蜂身上還有好多小秘密和知識,等著愛思考、細心觀察的孩子去發現呢,你愿意做這樣的孩子嗎?課后
1、可以查閱資料,多方面了解蜜蜂的知識。
2、續編故事。以《失蹤的三只蜜蜂》為題,發揮你的想象,注意用詞準確。
【教學反思】
本單元組的主題是仔細觀察,訓練項目是用詞準確。
基于本班學生的特點,本課想從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力方面著手。想以多讀多說的學習方式來進行。
第一課時的讀有了一定成效后,再寫字上的時間就太倉促了,練習寫字的環節只能放到課下來進行。在第二課時里,學生發散思維后說得多了,但是讀得不夠,本來設計讀是想在了解內容的讀上有所提高,但是發現自己還是顧此失彼,第二課時的朗讀沒有指導到一定的深度。在設計課時可能還有點明白,一到了課堂上就又犯糊涂了。品味詞語時,從課文里走出來,回不去了,我說自己就像一只迷路的蜜蜂。最后好不容易回去了,(最后的自讀全文)看起來好像只是一個形式,因為通過再讀,學生的發現很少。在品評詞語的時候,老師有“牽”的痕跡,在走教案的路子,沒有真切的關注到每一個學生的實際學情。雖然在設計課的時候努力去做到關注學生,照顧到大多數學生感受,但在實際操作“找句子”這一環節時,應該總結出寫作方法,結果又有繞進課文內容的嫌疑。自己的語言很匱乏,一問一答的課堂呈現形式單調無。總之,這節課雖然上完了,但是從中看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自己預想得還不夠多,操作層面上仍需不斷努力,使自己有進步。
《蜜蜂》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會認“試、驗、證”等10個生字。會寫“論、試、驗”等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無論、試驗、紙袋”等20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3、讓每一個學生在通過合作學習、匯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中,都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喜悅,培養學生的學科興趣和學習能力。
4、通過學習,逐步感受祖國優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習生字詞,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法布爾做了一項什么試驗。
難點:能理解和運用生字詞,能用自己的話簡述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提出學習目標(3分鐘)
1、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同學們,今天老師帶了一個小朋友過來,它呀,身上有一根針,能飛得很遠,它最喜歡采花粉和采蜜了。它的畫像是這樣子的(出示蜜蜂圖畫),大家說它是誰呀?
法布爾為了證實蜜蜂會辨別方向的能力做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實驗,你想知道是個怎樣的實驗嗎?讓我們走進《蜜蜂》這篇課文一同去看看,同時也看看實驗的結果怎樣。(板書“14 蜜蜂”)
2、提出學習目標。
①把課文讀通讀順。了解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難懂的字詞和句子多讀幾遍。
②能結合對課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二、展示學習成果(約30分鐘)
(給學生自主學習、解決問題的時間約8分鐘。)
要求:1、小組內按學困生——中等生——優等生的順序進行展示。
2、別人展示時,其他同學要學會傾聽,并做好點評。
(一)基礎知識展示(小組內)
1、我會讀、寫生字新詞。
2、我會用某個詞語說一句話。
3、我會流利地朗讀課文。
(二)學文悟情展示(小組內或全班)(此環節有時可與“創造性展示”合為一體)
1、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學生展示朗讀能力。
(三)創造性展示(以小組形式全班展示)
1、小組朗讀課文的一段話。
2、展示心得體會。
三、激發知識沖突(適時進行)(約5分鐘)
法布爾試驗的做法是否都是必須的?
(此環節有時與“學習成果展示”合為一體)
四、知識拓展延伸(約2分鐘)
查資料,了解有關蜜蜂的知識。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表達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
2、理解課文內容,經歷探究蜜蜂辨別方向能力的試驗過程,體現了作者嚴謹的科學態度和求實的作風。
3、讓每一個學生在通過合作學習、匯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中,都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喜悅,培養學生的學科興趣和學習能力。
4、通過學習,逐步感受祖國優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作者嚴謹的科學態度。
教學過程:
一、提出學習目標(3分鐘)
1、談話導入。
在上節課的學習中,我們知道法布爾想對蜜蜂是否有辨認方向的能力要做一個試驗,具體的實驗步驟是什么呢?
2、引導學生(結合課文提示)提出學習目標。
①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人物的情感。(在書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跡,批批劃劃,并在旁邊做上讀書筆記。)
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③能結合對課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二、展示學習成果(約30分鐘)
(給學生自主學習、解決問題的時間約8分鐘。)
要求:1、小組內按學困生——中等生——優等生的順序進行展示。
2、別人展示時,其他同學要學會傾聽,并做好點評。
(一)基礎知識展示(小組內)
1、我會流利地朗讀第()自然段。
2、我會解答(課后思考題、每課一練的題目)。
(教師及時到學生之中指導展示)
(二)學文悟情展示(小組內或全班)(此環節有時可與“創造性展示”合為一體)
1、學生從重點詞句中體會情感,感受寫法。
2、學生展示朗讀能力。
(三)創造性展示(以小組形式全班展示)
1、小組朗讀課文的一段話。
2、贊法布爾。
3、談學文心得。
三、激發知識沖突(適時進行)(約5分鐘)
你們同意法布爾的這個結論嗎?請結合他做試驗的方法,談談自己的看法。
四、知識拓展延伸(約2分鐘)
1、小練筆:以《失蹤的三只蜜蜂》為題,發揮你的想象,注意用詞準確。
2、自主實踐:了解關于蜜蜂其它方面的知識,辦一份手抄報。
板書設計:
14.蜜蜂
捉蜜蜂———做記號———叫小女兒守著———放蜜蜂
《蜜蜂》教學設計13
一、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第一課時中所學生字及詞語,并練習書寫“近”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全文,練習分角色朗讀第四自然段。
3.能區別“常常”和“往常”的意思,積累“附近、談天”等詞語,并練習運用。
4.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人的,從列寧利用蜜蜂引路的事例中受到啟發和教育,學習列寧善于觀察、認真思考的好品質。
5.練習看圖說話。
二、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篇幅短小,情節簡單,卻能給人很深的啟迪。文章講的是列寧利用蜜蜂作向導,找到養蜂人的故事。無數蜜蜂在花叢中飛舞,看似紛亂的蜂群,在列寧的眼中卻有清晰的規律:“那些蜜蜂采了蜜就飛進附近的一個園子里,園子旁邊有一所小房子”,那一定是養蜂人的所在。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的列寧,把不會說話的蜜蜂當作向導,在陌生的地方找到了自己要找的人。表現出列寧是個善于觀察,認真思考的人。
課文共有4個自然段。第一、二自然段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和列寧親自去找養蜂人的原因。第三自然段講列寧是怎樣找養蜂人的。第四段講了列寧找到了養蜂人。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習生字新詞,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難點是從列寧利用蜜蜂引路的事例中受到啟發和教育。
三、學生狀況分析
依照比賽要求這一課在八完小二年級四班完成教學。該班學生學習態度認真積極,課堂中注意力較集中,所以盡管是低年級的教學也沒有過多的進行組織教學,這為課堂贏得了充足的教學時間。學生識記生字的'能力較強,在第二課時的生字檢測環節中可以看到聽寫的出錯率較低,因此課堂中對生字的教學用時較少。從課堂閱讀教學中還可以發現學生理解課文能力不差,但口語表達能力欠佳,所以教學過程中進行了多次針對提高口語能力的訓練。還有值得注意的是,該班男生發言較女生積極,課堂中雖進行了調動,但女生的發言狀況還是不理想。希望今后該班的小朋友們能在老師的培養下全面發展,茁壯成長!
四、教學過程(實錄)
師:今天我們一起來繼續學習第26課《蜜蜂引路》(板書課題)請大家來齊讀課題。
生:《蜜蜂引路》。
師:課題中有我們上節課學過的兩個生字“蜂”“引”。請大家和我一起寫一下這兩個字。
生:(空寫“蜂”“引”兩個生字。)
師:“引”字的第三筆是“豎折折勾”,和我一起寫。
生:豎――折――折――勾――(空寫)
師:這兩個字記住了,其他生字記得怎么樣呢?我想考考你們,好不好?
生:好!
師:請一位同學上黑板來寫,好,你來。其他同學準備在本上聽寫生字。
師: 1922年,列寧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列寧――附近――當地有個養蜂的人,常常派人請他來談天。派人――談天――
生:(聽寫生字)
師:寫完了嗎?
生:寫完了!
師:我們先看看在黑板上聽寫的同學寫的怎么樣。
生:全對了!
師:她哪一個字寫得好?
生:“列、派”。
師:是的,這兩個字寫的不錯,還有“談天”的“談”字也不錯,她注意到把上邊的“火”字最后一筆寫成點,你注意到了嗎?
生:注意到了。
師:和黑板上的生字對一對,看看你都寫對了嗎?有錯要改過來。
《蜜蜂》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區別“常常”和“往常”的意思。
3、能領會列寧善于觀察和思考的特點。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認字、寫字、朗讀課文。
2、難點:“派”的識記與書寫,“敲”的書寫,領會列寧善于觀察和思考的特點。
教學主要方法:
自主探究、小組合作、朗讀感悟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田字格黑板、投影儀、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一、導入:
1、師板畫“蜜蜂”,你們認識它嗎?你知道它能為人們做些什么?范寫“蜂”字。
2、板書“引路”二個字。“引路”二字,是什么意思?讀了課題后你想問些什么嗎?
二、感知: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里寫了一件什么事?再標一標,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⒉用你喜歡的符號標出本課的生字、詞語,讀準字音。
⒊合作學習
⑴同桌合作學習文下帶拼音的生字,互讀、互聽、互糾。
⑵嘗試讓學生當老師,主持學習生字。
◎教師引導:平時我們都用哪些游戲識字的?你來當一回老師,教同學們認識生字。
◎學生說出一種識字游戲方法,就讓該學生當老師主持這游戲。
(3)四人小組討論識記這些生字。
(4)全班交流。
4、檢查朗讀情況。
◎指名學生分段讀課文。正音
◎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感悟
1、交流:這件事的起因在課文的哪些段落?
2、學習課文第一、第二自然段。
◎指名讀第一自然段。說說這段話告訴我們什么?用不同的線畫出時間、地點、人物。
◎用簡筆畫畫出列寧居住的地方,從而理解“附近”的意思,給“附近”找近義詞,并用“附近”造句。
◎“養蜂的人”與“列寧”的關系怎樣?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理解“常常”,給它換個詞代進去讀一讀。
◎理解因果關系的句子。
可是往常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列寧就親自去找他。
列寧為什么要親自去找。用“因為……所以……”或者“……是因為……”說一說。
3、列寧能找到養蜂的人嗎?這件事情的.結果如何?
◎指名讀一讀最后一段話。
◎養蜂的人為什么會驚訝?
給“驚訝”找近義詞。
◎朗讀:你能驚訝地讀一讀嗎?
◎讀讀列寧的話,你有什么想法?你有什么感受啊?
4、懸念:
列寧是怎樣找到養蜂的人的?蜜蜂是怎樣引路的?下堂課學習。
四、寫字
1、生:分析每個字形結構及怎么記
2、師:范寫,強度筆畫。指名到黑板寫,生糾正,評議。
《蜜蜂》教學設計15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蜜蜂做工》。
2、體驗自主結伴唱歌的快樂。
活動準備
課件準備:蜜蜂采蜜實拍圖若干,動畫《蜜蜂做工》,兒歌圖譜,歌曲《蜜蜂做工》音頻、伴奏。
活動過程
一、出示蜜蜂相關圖片,引導幼兒分享交流
1、結合圖片回想蜜蜂采蜜。
大家還記得它們是什么嗎?
小蜜蜂為什么要飛來飛去?
小蜜蜂這么辛勤地勞動,你知道能釀出什么嗎?味道怎樣?
2、欣賞兒歌視頻《蜜蜂做工》。
兒歌里是怎么唱小蜜蜂的?我們一起來聽聽。
(欣賞兒歌視頻)
你聽到歌里唱了什么?
有的小朋友沒有聽清楚,我們再來聽一次。
(再次欣賞兒歌視頻。)
這次你聽清楚了嗎?歌里唱了什么?
二、出示兒歌插圖,引導幼兒理解歌詞并學唱歌曲
1、出示插圖。
有只小蜜蜂在偷懶,它停了下來,這樣做對嗎?
(播放歌曲音頻。)
2、學唱歌曲。
老師先來夸一夸勤勞的小蜜蜂。(教師清唱歌曲。)
你知道小蜜蜂為什么要辛苦地飛到樹林里采花蜜呢?
小朋友再聽一遍,然后和老師一起輕輕地唱。
小朋友試著用美妙的歌聲自己唱一唱。
3、展示圖譜,完整學唱。
我們一起完整地唱唱這首兒歌。(播放伴奏)
三、教師帶領幼兒學學小蜜蜂飛
“嗡嗡嗡,飛吧小蜜蜂!”,哪位小朋友愿意來學學小蜜蜂呢?
(教師邊單句清唱邊演示簡單動作)。
請幾個小朋友扮演小蜜蜂來飛一飛,我們再來唱一唱。
請女孩子先來試試,我們一邊唱歌一邊學小蜜蜂飛。
男孩子也想試試嗎?
誰想邀請朋友一起學小蜜蜂飛一飛,唱一唱?
活動延伸
1、區域活動:將歌曲和圖片放置表演區,提供裝扮小蜜蜂所需的'道具,鼓勵幼兒自由接班,扮演小蜜蜂繼續演唱歌曲。
2、家園共育:將歌譜貼在家園欄,引導家長鼓勵幼兒在家中進行表演演唱,也可讓家長同幼兒一起學蜜蜂飛一飛,并唱一唱歌曲,體驗親子互動的歡樂。
附【兒歌】
蜜蜂做工(兒歌)
嗡嗡嗡,嗡嗡嗡,
大家一起勤做工。
來匆匆,去匆匆,做工興味濃;
天暖花好不做工,將來哪里好過冬?
嗡嗡嗡,嗡嗡嗡,別學懶惰蟲。
【《蜜蜂》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蜜蜂》教學設計06-27
蜜蜂教學設計05-27
《蜜蜂》教學設計08-21
蜜蜂教學設計優秀04-24
《蜜蜂》教學設計優秀02-28
《蜜蜂》優秀教學設計06-22
《蜜蜂引路》教學設計06-22
【實用】《蜜蜂》教學設計08-21
蜜蜂教學設計15篇05-27
《蜜蜂引路》教學設計優秀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