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經》教學設計匯編(9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教學設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字經》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三字經》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會讀、會背《三字經》節選
2、圍繞“善”,讓學生在讀中知善、懂善,課后能積極行善。
教學重點:
熟讀成誦
教學難點:
從讀中“悟善”、聽中“知善”、課后“行善”
課時: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以《三字經》簡介導入,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后板書“熟讀《三字經》,能知天下事。”
二、新授
1、以聽促讀(通讀)
①師出示教學內容:“人之初……老何為”
學生看拼音,自由習文。(師巡視指導讀音,教{jiaojiao}處{chuchu}
②師播放多媒體中的范讀,學生邊聽邊畫自己喜歡的句子。
③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朗讀(注意讀音)
2、以讀促學(熟讀)
①圍繞這66個字,展開朗讀(注意方式指導,讀出韻味)
如:
a、搖頭晃腦讀
b、拍手讀
c、同桌擊掌讀
②教師示讀或是師生賽讀
3、以促聽思
①引導學生聽《孟母三遷》的故事。
②體會父母的辛勞,明白做個好孩子的條件
4、以背促悟
①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形式來學習、背誦《三字經》節選
②學生表演背
5、以寫促行
①圍繞“善”字的.演變過程,讓孩子們明白做個“善良”人的基本條件
②圍繞“善”,布置作業
a、回家后將今天所學內容向父母
b、每天做一件有意義的事(好事),結合課外實踐本。
三、總結
讀圣賢書,立君子品,做有德人。
《三字經》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節奏、有感情地反復誦讀六組經文。逐步了解《三字經》的語言特點。
2.通過搜集資料、誦讀經文積累相關歷史典故,對學生進行傳統美德的教育。
3.初步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培養學生對國學經典的誦讀興趣。
教學重難點
1.誦讀《三字經》原文,積累相關歷史典故,并了解其語言特點。
2.初步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培養學生對國學經典的誦讀興趣。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準備
1.課前將《三字經》部分原文印發給學生,要求學生通讀經文,并借助工具書掃除字詞障礙。
2.《三字經》視頻資料、歌曲。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播放歌曲《三字經》,會唱的可以跟著唱。通過跟唱也對前六組經文進行了復習。同學們,今天這節課老師又要和大家一起學習《三字經》了,還記得咱們學習經典的`口號嗎?(讀中華經典,做謙謙少年)
二、學習經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融四歲,能讓梨。悌于長,宜先知。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
1.學生自由讀,讀通順、讀流利。
2.指名讀,一人讀一行,糾正字音。
3.練習讀,把金文讀熟。同桌對讀,小組賽讀,開火車讀等形式。
4.指出節奏韻律。拍手誦讀,爭取會背。
5.思考:通過這六組經文,你知道了什么?多媒體相機出示:《黃香溫席》、《孔融讓梨》兩個故事,學生認真聽,再談想法。
6.邊讀邊品再讀經文。
三、拓展延伸:
1、通過今天的學習,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經文對你的指導,如:怎樣孝敬父母、兄弟友愛。
2、學習兒歌《謙讓歌》
《謙讓歌》
好兒童,要謙讓,好處、方便,我不搶,要學孔融把梨讓,先別人,后自己,人人夸我“你真棒”!
《三字經》教學設計3
教學過程:
一、初讀感知。
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三字經》!(出示句子)先聽一段錄音!(播放錄音)
師:瞧,他讀得多好呀!有小朋友已經躍躍欲試了,誰先來讀讀看?
師:誰敢來跟他比試比試?注意讀準字音!
師:這里有幾個生字,我們來認識它們,跟著老師讀;
齡能融讓梨弟(領讀)
師:還有誰比他們讀得還好?請舉手!
師:這么多的小朋友愿意讀呀!這樣,咱們男女生交叉讀,女生讀紅顏色標注的部分,男生讀藍顏色標注的部分。女生先讀,香九齡——(引讀)
師:我們一起把這段話快速地讀出來!香九齡——(引讀)
師:放慢速度,再來讀讀看!香九齡——(引讀)
二、講解故事。
其實,這段話蘊藏著兩個小故事呢!先來看第一個故事吧!
配樂,結合動畫敘述黃香溫席的故事。
1、師:古時候,有一位叫黃香的小朋友。九歲時,母親去世了,他與體弱的父親相依為命。他知道父親養育自己的艱辛,非常心疼父親。夏天天熱,每晚他都先把父親的枕席扇涼,以便讓父親安睡。冬天天冷,每晚他都先上床,用體溫把被褥捂熱,以免父親著涼。正因為黃香有此孝心,才使他長大后在做人、求學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師:多懂事的孩子呀,咱們也要向他學習!《三字經》里是怎樣寫他的?打開書到第4頁,找找看!
相機出示句子:“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
師:誰再來試試?
師:女生學著她的樣子一起讀!香九齡——(引讀)
2、師:第二個故事講的是誰呢?先來認識一下主人公吧!(出示孔融的圖片)他叫孔融!大家都聽過孔融讓梨的故事吧?誰來說說?
師:聽了剛才的故事,一定有聰明的小朋友能在課文中找出相關語句來,誰來說?
師:對呀,孔融讓梨的故事這么長,可古人只用了十二個字就概括了,真神奇呀!(出示句子: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
一起來讀!
師:小孔融在很小的時候,就知道要把大梨讓給哥哥們吃,他對兄弟是多么友愛!
過渡:在剛才的句子中,我們知道了一個人必須要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首先要孝順父母、恭敬兄長,其次才是學習各種常識。這就是《三字經》中所說的——(出示句子:首孝弟,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
三、指導背誦。
過渡:這么好的`句子,老師相信小朋友們一定已經熟記在心了。現在,老師就要考考你們了,會的小朋友一起回答!先準備準備,自己讀讀!
師:現在來看大屏幕!
(1)你能把它們補充完整嗎?
香九齡,_________。孝于親,_________。
融四歲,_________。弟于長,_________。
首孝弟,_________。知某數,_________。
(評:字字正確!)
(2)這樣,你還會填嗎?
香九齡,_________。孝于親,_________。
融四歲,_________。弟于長,_________。
首孝弟,_________。知某數,_________。
(評:很有感情!)
(3)(出示黃香的圖片)《三字經》中是怎樣寫他的?
一起背!香九齡——(引讀)
(出示孔融的圖片)你能背出和這幅圖有關的句子嗎?
一起背!融四歲——(引讀)
首孝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師:小朋友們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能把這幾句背下來,真用心!我們一起來背!拍著小手,搖著腦袋。香九齡——(引讀)
四、課外延伸。
學了剛才的句子,我們認識了兩位可愛的小朋友黃香和孔融。他們都是孝順父母、團結兄弟姐妹的好孩子。你們身邊也一定有許多這樣的小黃香、小孔融。利用下課時間,去收集他們的故事,下節課在班上講給同學們聽聽!
《三字經》教學設計4
活動目標
1、理解“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的含義,并能初步誦讀。
2、能用“哎”及時回答他人的呼喚,知道大人吩咐的事情不偷懶。
3、在生活中,懂得尊重父母和身邊的人。
活動準備
1、提前請隔壁班級能力強的一位幼兒及家長拍攝相關錄象。兩人的照片一張。
2、文字圖片: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應勿懶。
3、每個幼兒的身上貼好名字。(便于老師叫出小朋友的名字)
活動過程
(一)談話活動,引起興趣。孩子們今天薛老師帶你們去認識一個新朋友。聽音樂進場。
師:孩子們,今天我們認識的新朋友叫想想。她在干什么?搭積木玩得可開心啦。這時候,誰在喊她?
(二)出示視頻1,理解語句“父母呼,應勿緩。”的意思,并會用“哎”答應別人。
1、視頻1。
2、師幼討論。
教師:咦,想想答應媽媽了嗎?為什么?如果你是想想,媽媽喊你,你會怎么答應。
3、游戲:我喊你答。
教師:我現在做媽媽,你們都是我的孩子,喊你名字的時候要趕快答應?
教師小結:集體喊、過度到個別喊。(真是有禮貌的孩子,你回答的真快啊等等)教師:我們都知道爸爸媽媽喊我們名字的時候要趕快回答“哎”,想想聽到了嗎?
呀想想也答應得很快,我們一起表揚一下。你們也很能干,真是媽媽的好孩子。
4、練習誦讀“父母呼,應勿緩。”教師: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小孩子他們也明白這個道理,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播放課件1,放慢速度)教師:你們聽到了什么?請個別幼兒回答。幼兒回答出一句,及時提煉句子,還有誰來會所說聽到了什么?(并出示字卡)分角色誦讀“父母呼,應勿緩”。男孩子們(唉)你來讀一讀。女孩子們,你們也來讀一讀。
(三)播放視頻2,理解語句“父母命,行勿懶。”師:爸爸媽媽喊我們名字的時候要馬上答應,那爸爸媽媽讓我們做事情的時候該怎么做呢。
我們先來看看想想是怎么做的。
1、視頻2。
2、師幼討論。
教師:媽媽喊想想干什么?她是怎么做的?媽媽喊了想想做事情的時候,馬上去做,不偷懶。想想做得真不錯,我們表揚一下她吧。你在家里爸爸媽媽喊你做了什么事情,你是怎么做的?和你的好朋友說一說吧?幼兒討論教師:你在家里爸爸媽媽喊你做了什么事情?你是怎么做的?誰來說一說。
情景表演:幼兒:媽媽喊我洗手,我馬上就去洗手。你知道了媽媽喊你做事情的`時候馬上去做,不偷懶。那我們試一試。**孩子,到媽媽這里來,要吃飯了,把手洗洗干凈吧。(要下命令式,讓孩子去做事情)
3、誦讀句子教師小結:孩子們都明白了爸爸媽媽讓我們做的事情,都知道馬上去做,不偷懶。弟子規中有一句好聽的話也是說得這件事情。我們一起聽一聽。(播放課件2放慢速度)教師:你們聽到了什么?(出示相應字卡)一起讀一讀。分角色讀
4、幼兒體驗。
教師:爸爸媽媽喊你做事情的時候你能馬上去做不偷懶,那老師喊你們做事情,你們愿意嗎?孩子們(哎)請你們把這句好聽的話告訴客人老師吧。(播放課件2)(四)誦讀,進一步鞏固認識。
教師:剛才我們學了弟子規里兩句好聽的話?我們一起來跟著電腦里的老師讀一讀吧?(一起誦讀)讓我們再跟著電腦里的老師讀一讀,好嗎?
教師:剛才跟著電腦里的老師讀了讀,那現在我們自己來讀一讀吧。(完整欣賞,輕聲跟讀)分角色誦讀:男孩子們,你們讀下好嗎?女孩子們,你們再讀一次聽聽好嗎?孩子們,立正,我們一起讀給客人老師聽一聽,好嗎?
教師總結:今天好開心,孩子們都會讀弟子規中的兩句話,明白了話的意思。讓我們一起去告訴別的班級的小伙伴吧?和客人老師說再見吧。(播放音樂,幼兒拍手誦讀離開)
《三字經》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習背誦古典詩文的興趣。
2、通過了解《孟母三遷》、《孟母斷機》、《五子登科》的故事,知道學習的重要性,體會父母教育的重要性。
3、會背“昔孟母擇臨處子不學斷機杼”。
教學重難點
1、學習背誦“昔孟母擇臨處子不學斷機杼。”
2、感知學習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不能半途而廢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由故事導入“三字經”。
1、出示圖片(古代私塾)
2、提問:你們猜一猜這是什么地方?看一看它的擺設,有桌椅,桌上擺著筆墨紙硯,再想想?(我們學習的地方叫學校,古代人們學習的地方就稱為“私塾”)
3、那你們知道古時候的孩子都學什么書嗎?(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
4、出示圖片:(三字經)
5、今天我們就來繼續學習《三字經》(板書)
二:復習:齊背“人之初性不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三:新授:
1、師導:你們知道為什么起名叫《三字經》嗎?《三字經》,三字一句而得名,三個字一句話看起來很簡單,背起來也不難,可這里面可藏著許多經典的故事和深刻的道理呢。
2、播放視頻:《孟母三遷》。故事:《孟母三遷》孟子,名柯。戰國時期魯國人(現在的山東省境內)。三歲時父親去世。
3、邊看邊想:故事的名字是什么?孟母搬了幾次家?最后搬到了哪兒?為什么?這個故事精煉起來就是我們要學的《三字經》里的六個字。
4、出示板書:“昔孟母擇鄰處”(拼音文字一起出現)
5、自己讀一讀,不認識的字請拼音朋友來幫忙。
6、誰來試著讀一讀?(三人)糾正字音,讀正確,讀充分。(互相讀、齊讀)
7、播放視頻《孟母斷機》
8、誰來給大家講一講這個故事?故事:《孟母斷機》。對于孟子的教育,孟母更是重視。除了送他上學外,還督促他學習。有一天,孟子從老師子思那里逃學回家,孟母正在織布,看見孟子逃學,非常生氣,拿起一把剪刀,就把織布機上的布匹割斷了。孟子看了很惶恐,跪在地上請問原因。孟母責備他說:“你讀書就像我織布一樣。織布要一線一線地連成一寸,再連成一尺,再連成一丈、一匹,織完后才是有用的東西。學問也必須靠日積月累,不分晝夜勤求而來的。你如果偷懶,不好好讀書,半途而廢,就像這段被割斷的布匹一樣變成了沒有用的東西。”孟子聽了母親的教誨,深感慚愧。從此以后專心讀書,發憤用功,身體力行、實踐圣人的教誨,終于成為一代大儒,被后人稱為“亞圣”。
9、媽媽為什么生氣?(孟子逃學)機杼斷了結果怎樣?(不能織布了)媽媽想告訴孟子什么?(孟子逃學學習不努力就如同這織布機沒有用,成不了才)
10、三字經里也用六個字記錄了這個故事。
11、出示板書:“子不學斷機杼”。讀正確、讀充分。
12、連起這四句一起背一背。(全體、個別、拍手)
13、講五子登科的故事。
14、播放視頻:動畫音樂《三字經》,大家一起唱。
四:拓展總結:
師:在家里父母是怎么教育你的?生自由暢談。
是啊,在我們成長的每時每刻離不開父母的陪伴和教育,讓我們珍惜他們的付出,努力學習,回報他們,回報社會!
“人之初,性本善”每天教室里都會傳出誦讀《三字經》的朗朗讀書聲。《三字經》是我國古代歷史文明送給每個中國人的遺產。它短小的篇幅,蘊含著許多深刻的道理,膾炙人口、廣為流傳。三字一句,兩字一韻,讀起來朗朗上口。在生活中,每一個人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但無可否認,《三字經》的確是一個人人生路上的良師益友。
記得小時候,似乎對《三字經》的了解和認識一直只停留在它是一本古老的書、篇幅很長,一直不以為然。偶爾從網上得知聯合國教科組織已經把《三字經》列入《世界兒童道德叢書》,那都說明《三字經》的文化地位是何等的重要,同時為了讓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有一個熏陶,為了傳承經典誦讀,為了給自己補上《三字經》這一課,我認認真真讀了這本書;與孩子們一起學習共同成長。通過研究學習我發現《三字經》里面確實有許多寶貴的東西,值得現代學生,甚至成年人來讀一讀。
《三字經》采用敘述和倫理并舉的方法,運用大量的歷史典故,蘊涵了我國古代人倫道德的許多精華,是一本學習中華文化不可多得的書。這本讀物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韻文極易成誦,內容包含了教育、歷史、天文、地物、倫理和道德,以及一些傳說,廣泛而又言簡賅。我為了實現和孩子們共同成長進步的目標,潛心研讀吟誦《三字經》,并已開始教孩子們理解朗讀《三字經》里面的故事,以期培養孩子們的品德、禮貌、文化修養。更好的實現養成教育。
《三字經》在結尾時提出了一個重要問題,就是給子孫后代留下什么遺產。作者的態度是“人遺子,金滿k;我教子,唯一經。”
他說世上有許多人為子孫計,留下許多金銀財富給后代,教育子女,唯有一冊經書而已。在教育子女的問題上,我很贊同這個觀點。讀了《三字經》,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同感進一步加深了,而最大的`收獲是對孩子們進行中國經典文化的教育可以陶冶情操,提高修養,弘揚正氣,繼承中華的傳統美德。
作為教師的我們,每天和孩子們在一起生活、一起學習,我們的所作所為就是當代中小學學習的榜樣和楷模,如果我們不提高自身的修養,又怎么來教育我們的下一代呢?所以,我覺得讀《三字經》、習《三字經》,把《三字經》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課堂中是非常有意義的,它既是民族知識的傳承、又是民族精神的發揚。
所以,如果你是一名教師,如果你的家中還有有待教育的子女,如果你想提高自身修養,《三字經》是一本很不錯的書。
《三字經》教學設計6
交流《三字經》的誦讀與理解,激發學生愛誦讀三字經,初步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
教學內容: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誦、背誦《三字經》,體會《三字經》的語言的節奏感和韻律感。
2、通過學習《三字經》,體會和理解《三字經》中積極的道理,感受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
3、初步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
4、能流利地朗讀和背誦這4句三字經。
教學準備:
小黑板、圖片
教學流程:
一、導入揭題
同學們,你們覺得讀書有沒有年齡的限制呀?
(引出不論老少,都可以努力求學的道理。)
二、新授感悟
1、自讀《三字經》中從“人之初??貴以專”4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解決不認識的字詞,并將這4句話讀正確、流利、通順。
2、老師朗讀《三字經》,請學生一起讀。
3、同桌讀、小組讀、全班齊讀。
4、教師講解解釋這4句三字經的含義。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啟示〗人生下來原本都是一樣,但從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所以,人從小就要好好學習,區分善惡,才能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譯文】人生下來的時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長過程中,后天的學習環境不一樣,性情也就有了好與壞的差別。
茍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
〖啟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頭等重要的大事。要想使孩子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必須時刻注意對孩子的教育,專心一致,時時不能放松。
【譯文】如果從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為了使人不變壞,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專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三、小結:學了本課后,你有什么想法,用你喜歡的方式表達出來,可以是小品,可以是繪畫,也可以用完整的話說給老師和同學們聽。
教學內容: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原文,熟讀成誦,積累語言。
2、引導學生體會含義,受到儒學經典熏陶,弘楊民族文化。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原文,熟讀成誦。
教學難點
體會原文的含義,感受到只有好的教育方法,才能讓子女成才的深刻意義。教學準備
《三字經》故事,原文釋義。
教學模式
三個版塊:(一)故事激趣(二)誦讀感悟(三)小結。
教學流程
一、故事激趣
1、同學們,你們聽過《孟母三遷》《孟母斷織》的故事嗎?
2、那么,你們想不想聽老師講一講呢?(教師講故事)
3、聽了這個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二、過渡新授:這個故事,就出自今天我們所要學習的《三字經》,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原文。
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
〖啟示〗孟子所以能夠成為歷史上有名的大學問家,是和母親的嚴格教育分不開的。做為孩子,要理解這種要求,是為了使自己成為一個有用的人才。
【譯文】戰國時,孟子的母親曾三次搬家,是為了使孟子有個好的學習環境。一次孟子逃學,孟母就割斷織機的布來教子。
竇燕山,有義方。教五子,名俱揚。
〖啟示〗僅僅教育,而沒有好的方法也是不行的。好的方法就是嚴格而有道理。竇燕山能夠使五個兒子和睦相處,都很孝敬父母、并且學業上都很有成就,是和他的教育方法分不開的。
【譯文】五代時,燕山人竇禹鈞教育兒子很有方法,他教育的五個兒子都很有成就,同時科舉成名。
三、誦讀感悟
1、朗讀原文,讀通讀順。
(1)師范讀,要求學生認真聽,注意不認識字的發音,尤其是平翹舌的讀音。
(2)跟讀,要求:及時正音,把原文讀通順讀流利。
(3)小組比賽讀,看哪組讀得又準確又流利。
2、誦讀原文,讀出節奏韻律。
(1)讀古文不僅要讀通讀順,還要讀出節奏和韻律。你們想聽一聽嗎?(教師范讀《三字經》)
(2)學生試著自己讀一讀。
(3)拍手打節奏,齊聲誦讀。
四、小結
可見,好的教育方法,對我們的成長是多么的有利啊!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之下,在座的每一位同學,將來都會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
五、作業:回家以拍手歌的方式給父母誦讀今天學的內容。
教學內容: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
《三字經》教學設計7
一、班會主題
《三字經》學歷史
二、題目
誦《三字經》通圣人禮
三、活動目的
1.通過誦讀《三字經》使學生明理、立志,養成良好習慣。
2.學習其中的小故事,理解其中蘊含的道理。
3.用《三字經》中的事例指導學生日常言行。
四、活動準備
1.學生自己閱讀《三字經》,理解其中的含義。
2.在班內組織學生交流《三字經》學習心得與感受。
五、活動過程
(一)初步了解《三字經》的作者、背景
假期中,全班同學要通過不同形式查閱《三字經》的作者以及簡介,可以通過網絡也可以閱讀書籍,對《三字經》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二)查閱資料,了解《三字經》的釋義
通過網絡、書籍等途徑,了解《三字經》的釋義,背誦自己感興趣的部分。
(三)學習《三字經》中的小故事
可以一個人或多個人自愿結合,在假期中練習《三字經》哲理故事的表演,也可以用自己的話把故事講給家人聽,用自己的筆寫下對故事的理解,還可以配上優美的圖畫。
1.講故事“孟母三遷”。
孟子有一個深愛他的好母親。其實,天下的父母對子女的愛都是一樣的。愛表現在父母身上是那樣的真切。父母的.愛是遮雨的傘,父母的愛是一陣清涼的風,父母的愛是滴落的淚水……
2.講故事“黃香溫席”。
父母為我們付出的太多了,那我們應該怎樣回報他們呢?《黃香溫席》的故事大家都聽說過嗎?那拳拳的赤子孝心感動了多少炎黃子孫!
3.表演情景劇《孔融讓梨》,學習謙讓美德。
晚輩孝順長輩的一片赤子之心令我們感動,長輩教子有方的故事又讓我們深知父母的一片苦心。兄弟姐妹之間又應該是怎樣的愛呢?我想問問大家,作為我們自己,我們應該怎樣孝敬父母?怎樣對待兄弟姐妹?
4.結合三個故事談一談你的體會,寫下學習、表演體會。
(四)人人明道理學做人
1.與父母交流《三字經》中不懂的部分文字。
2.說一說平時我們的日常言行應該怎樣做。
(1)在遇到與兄妹爭執時……
(2)在遇到與父母意見有分歧時……
六、活動延伸
1.續編、續寫、創作屬于自己的,能夠規范自己言行的“三字經”。
2.編輯本班文明禮儀順口溜,如問好禮儀:停住腳,先開口;聲音大,露微笑。
3.布置相關內容板報。
《三字經》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正確、流利、有節奏、有感情地反復誦讀六組經文。逐步了解《三字經》的語言特點。
2.通過搜集資料、誦讀經文積累相關歷史典故,對學生進行傳統美德的。
3.初步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培養學生對國學經典的誦讀興趣。
教學重難點
1.誦讀《三字經》原文,積累相關歷史典故,并了解其語言特點。
2.初步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培養學生對國學經典的誦讀興趣。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準備
1.課前將《三字經》部分原文印發給學生,要求學生通讀經文,并借助工具書掃除字詞障礙。
2.《三字經》視頻資料、歌曲。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播放歌曲《三字經》,會唱的可以跟著唱。通過跟唱也對前六組經文進行了復習。同學們,今天這節課老師又要和大家一起學習《三字經》了,還記得咱們學習經典的口號嗎?(讀中華經典,做謙謙少年)
二、學習經文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香九齡,能溫席。孝于親,所當執。融四歲,能讓梨。悌于長,宜先知。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識某文。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
1.學生自由讀,讀通順、讀流利。
2.指名讀,一人讀一行,糾正字音。
3.練習讀,把金文讀熟。同桌對讀,小組賽讀,開火車讀等形式。
4.指出節奏韻律。拍手誦讀,爭取會背。
5.思考:通過這六組經文,你知道了什么?2多媒體相機出示:《黃香溫席》、《孔融讓梨》兩個故事,學生認真聽,再談想法。
6.邊讀邊品再讀經文。
三、拓展延伸:
1、通過今天的學習,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經文對你的指導,如:怎樣孝敬父母、兄弟友愛。
2、學習兒歌《謙讓歌》
《謙讓歌》
好兒童,要謙讓,好處、方便,我不搶,要學孔融把梨讓,先別人,后自己,人人夸我“你真棒”!
四、
同學們,老師告訴過大家要“學以致用”,學習知識就是要用的,所以今天我們說到就要做到。要到什么呀?(學生答:孝順,友愛,謙讓等)對,從現在開始就讓我們互相監督,共同進步吧!
同學們,“雅言傳承中華文明,經典浸潤精彩人生”,讓我們抓緊時間學習《三字經》吧,因為我們要“讀中華經典,做謙謙少年”。
《三字經》教學設計9
一、談話導入
1、師簡介《三字經》導入課文學習。
2、新三字經講了什么內容呢?
二、感悟課文,朗讀表演
三、強化識字,加深記憶
1、學生在小組內將本課的生字用互讀、互考、組詞、找方法等形式進行交流識記,教師巡視指導。
2、教師出示生字卡片采用闖關的方式讓學生認讀,以檢測學生對生字的掌握情況。
3、選用找朋友的方式為這些字組詞。(加強對字義的理解)
4、師生互動,共同交流識記方法。如:
(1)“減一減”、“加一加”、“換一換”
(2)編謎語、兒歌識記法。
(3)“形聲”識記法。如“筷”,因為古時候的筷子大多用竹子做的,所以是“竹”字頭,下面加上快慢的“快”,合起來就念“筷”,筷子的“筷”。
四、指導書寫
1、引導學生分析各個字的結構特點及書寫要領,培養學生的'分析、觀察能力。
母:筆順是母。
2、教師在田字格中做細致指導。
3、生練習,師巡視指導。
五、拓展延伸
1、每天幫父母做一件好事。
2、將自己的實際行動在父母協助下以兒歌、三字經、順口溜等形式編出來,一周后全班交流。
朗讀表演
1、請大家先根據文中的注音試著讀一遍課文,然后畫出本課的生字及不懂的地方。
2、學生可面向全體提出不懂的地方,也可在小組內提出交流。
3、教師采用多種形式領讀課文。
4、學生采取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練習讀文,做到熟讀成誦。
5、全班交流朗讀,師生共同糾正字音。
6、采用聯系上下文、查字典、小組討論、全班交流等方式進一步理解課文內容,師做適當引導。
7、說說課文內容。再用兒歌、快板等形式演出來。
8、談談自己在家中的表現或學了這篇課文后的打算。
【《三字經》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三字經》教學設計07-10
三字經教學設計10-14
《三字經》教學設計06-24
《三字經》教學設計(精華)04-21
《三字經》教學設計(實用)07-10
《三字經》教學設計優秀07-04
《三字經》教學設計優秀(薦)09-02
[優秀]《三字經》教學設計15篇07-10
三字經教學設計18篇(熱門)08-08
裝幀設計教學設計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