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鹽類的水解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鹽類的水解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鹽類的水解教學設計1
第一課時
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鹽類水解的概念,理解鹽類水解的實質以及鹽類水解對溶液的酸堿性的影響規律。
2、初步掌握鹽類水解方程式的書寫。
過程與方法:
1、學會根據已有知識和經驗合理猜想并能設計出實驗方案驗證自己的猜想,并能對實驗作出科學性分析。
2、掌握探究的一般步驟。
情感與價值觀
1、培養學生的協作精神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主要教學方法
分組探究
實驗教學 教學重點
鹽類水解的實質及鹽溶液酸堿性規律判斷。教學難點
對比試驗能力的培養和實驗科學性分析。教學過程設計
一、新課引入
【老師講述】Na2CO3俗名叫純堿,是因為其水溶液呈堿性。——讓學生產生認識沖突,激發其求知欲。
【演示實驗】向碳酸鈉溶液中滴加酚酞。
現象:溶液變紅
結論:碳酸鈉的水溶液呈堿性
【提出問題】那么這些鹽的溶液怎么會呈堿性,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溶液呈不同酸堿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學生回答】
中性溶液中C(H+)=C(OH-); 酸性溶液中C(H+)>C(OH-); 堿性溶液中C(H+)
【老師總結】溶液呈現不同酸堿性取決于溶液中C(H+)和C(OH-)的相對大小。【提出問題】Na2CO3溶于水時只能電離出Na+和CO32-,并沒有電離出H+或者OH-并且水電離出的H+和OH-是相同的,但為什么其溶液卻呈堿性呢?【老師講述】這是因為Na2CO3溶于水時生成的CO32-與水電離出的H+反應生成弱電解質,從而導致溶液中C(H+)
【板書】鹽類水解是,鹽電離出的陰離子或者陽離子與水電離出的氫離子或者氫氧根離子反應。
【老師講述】那么鹽類水解有什么樣的規律呢?要解決上述問題,就得學習本節
第 1 頁
內容。
二、新課推進
【老師講述】我們通過簡單分析不難看出,碳酸鈉的水溶液呈堿性的原因是碳酸鈉溶于水電離出的Na+和CO32-中的一個或者兩離子的影響,使的水中H+和OH-不再相等而造成的。基于這樣的思考,結合組成和結構決定性質的原理,在探究不同鹽類溶液的酸堿性時,我們首先按照成鹽的酸或者堿的強弱,把鹽分成四種類型:即強酸弱堿鹽、強堿弱酸鹽、強酸強堿鹽和弱酸弱堿鹽。例如FeCl3屬于強酸弱堿鹽; NaClO屬于強堿弱酸鹽;NaCl屬于強酸強堿鹽;CH3COONH4 屬于弱酸弱堿鹽。
【老師講述】為了弄清楚各種不同鹽的水溶液的酸堿性,我們做如下的分組探究實驗
第一組探究強堿弱酸鹽溶液的酸堿性; 第二組探究強酸弱堿鹽溶液的酸堿性; 第三組探究強酸強堿鹽溶液的酸堿性。【分組探究實驗】
第一組用PH試紙測定以下強堿弱酸鹽溶液的酸堿性
編號
Na2 CO3 CH3COONa K2CO3 溶液
PH值 >7 >7 >7
【探究科學性分析】
1、探究同屬強堿弱酸鹽的溶液的'酸堿性;
2、編號1和2保證強堿陽離子相同,探究弱酸陰離子不同與其鹽溶液酸堿性的關系
3、編號1和3保證弱酸陰離子相同,探究強堿陽離子不同與其鹽溶液酸堿性的關系
第二組用PH試紙測定以下強酸弱堿鹽溶液的酸堿性
編號 溶液 PH值 ZnSO4 <7 NH4Cl <7(NH4)2SO4 <7
【探究科學性分析】(原理同上)
第三組用PH試紙測定以下強酸強堿溶液的酸堿性
編號 溶液 PH值 NaCl =7 KCl =7 KNO3 =7 【探究科學性分析】(原理同上)
【探究結論總結】強堿弱酸鹽的溶液一般呈堿性;強酸弱堿鹽溶液一般呈酸性;強酸弱堿鹽溶液一般呈酸性。
【板書】強堿弱酸鹽的溶液一般呈堿性;強酸弱堿鹽溶液一般呈酸性;強酸弱堿鹽溶液一般呈酸性。
【老師講述】根據溶液呈不同酸堿性的原因,結合鹽溶液中離子種類,請同學分析鹽溶液呈不同酸堿性的原因。首先我們分析強堿弱酸鹽溶液呈堿性的原因(以Na2CO3溶液為例)
第 2 頁
【學生思考交流】在純水中存在的是水的電離平衡,H2OH++OH-水電離出來的H+和OH-的量是相同的,因此純水是中性的。當在水中加入Na2CO3后,Na2CO3電離出來的-Na+和CO32-,其中CO32-會結合水電離出來的H+,從而打破了水的電離平衡,使水的電離平衡向右移動,最終使得溶液中C(H+)
【老師分析】強堿弱酸鹽的水溶液呈堿性的原因分析(以Na2CO3溶液為例)
Na2CO3 = CO32-+ 2Na+
+ H2O H+
+ OH-(水的電離平衡被打破,OH
濃度大于H+ 濃度)
HCO3-(主反應)
+ H2O H+
+ OH-
H2CO3(次反應)
Na HCO3+ Na OH 上述過程可以表示成: 【板書】 Na2CO3+ H2ONa HCO3+ H2OCO32-+ H2O
H2CO3 + Na OH或者 HCO3-+ OH-
HCO3-+ H2O
H2CO3+ OH-
同理分析強酸弱堿鹽溶液呈酸性的原因(以NH4Cl溶液為例)
NH4Cl = NH4+
+ Cl-
+ H2O
H+
+ OH-(水的電離平衡被打破,H
+
濃度大于OH-濃度)
NH3.H2O
第 3 頁
上述過程可以表示成: 【板書】NH4Cl+ H2O
NH3·H2O+ H Cl或者NH4++ H2O
NH3·H2O + H+
強酸強堿鹽溶液呈中性是因為強酸強堿鹽不能電離出弱堿陽離子或者弱酸陰離子而生成弱電解質.【提出問題】同學們根據上面探究結果,總結一下鹽的類型和其水解有什么樣的關系。
【學生總結】強堿弱酸鹽電離出的弱酸陰離子水解使溶液呈堿性;強酸弱堿鹽電離出的弱堿陽離子水解時溶液呈酸性;強酸強堿的離子不水解,溶液呈中性。【老師總結記憶方法】鹽類水解的規律是:鹽溶液的酸堿性是由組成鹽的酸根陰離子和金屬陽離子(包括NH4+)所決定的。有弱才水解,無弱不水解,都弱都水解;誰強顯誰性;都強顯中性。水解是中和反應的逆過程,因此,水解是吸熱的。【問題過渡】那么我們如何表示鹽類水解的情況呢? 【學生回答】用鹽類水解方程式
【老師講述】由于鹽類水解有其特殊的地方,因此我們在寫鹽類水解的反應方程式應該注意以下問題。
(1)鹽類水解的程度一般很小,水解產物很少,通常不寫沉淀或者氣體符號。(2)水解反應式往往是可逆的,除后面我們將要講的某些特殊情況外,鹽類水解反應式的書寫用可逆符號,不用等號。
(3)在寫離子反應方程式時,水和弱電解質寫成分子式,不能寫成離子形式(4)多元弱酸陰離子水解是分步進行的,因此我們書寫時應分步書寫,水解程度決定于第一步。
(5)多元弱堿陽離子水解也是分步進行,但中間過程復雜,中學階段任寫成一步。【板書】例1:Na2CO3+ H2OH2O+ H2OH2CO3 + NaOH或者CO32-+ H2OH2CO3+ OH-
Fe(OH)2 + 2HCl 或者Fe2+ + 2H2O
Fe(OH)2
Na HCO3+ Na OH
NaHCO3+
HCO3-+ OH-
HCO3-
例2 FeCl2 + 2H2O+2H+
三、課堂練習
1、鹽類水解過程中正確的說法是(B)
A.鹽的電離平衡破壞
B.水的電離平衡發生移動
C.溶液的pH發生改變
D.沒有發生中和反應
2、判斷下列溶液的酸堿性,能水解的寫出其水解離子方程式
(1)FeCl
3(2)NaF
(3)CuSO(4)K2CO3
(5)KI
(6)Al2(SO4)3
四、課的特色
本課的主要特點在于突破了課本的既定設計思維,從新的角度入手探究鹽類水解的 第 4 頁
本質以及鹽溶液的酸堿性。
本課設計上主要體現了學生根據已有知識提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將鹽類進行分類的時候就結合結構決定性質這個要點展開,教給學生研究問題前提出問題的方法。再者,本課充分體現出學生作為學習主體,老師作為引導者的特點。老師在引導學生的同時,時刻注重了學生直接獲取知識能力的培養。
五、教師評價
本堂課體現了學生是學習主體,老師是引導者的思想。這種教學形式非常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同時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學生的學習上的記憶負擔,因為學生獲得知識是直接的,而非間接獲得。本堂課存在的不足在于,上課時的節奏稍稍偏快,學生對基本實驗操作把握還不夠好。
六、教學反思
本堂課基本能達到設計目的,學生能通過本堂課的學習,掌握鹽類水解的本質和規律,取得比較好的教學效果。不足之處是對學生的實驗基本能力把握不夠,導致課堂節奏把握不夠好。
五、上課教師介紹
劉洪 畢業于四川宜賓學院 20xx年參加工作
鹽類的水解教學設計2
準備這次備課,我收獲了很多,深刻地體會到,要真正上好一節課真的很不簡單,編寫的教案和制作的課件,在備課組成員的幫助下,經過了多次的修改才比較盡如人意,因為要考慮的因素實在很多,每一個細節都不能放過,不能馬虎。當然,在修改的過程中,我也得到了成長,我想作為一名老師,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百分百的完美。
這節課《鹽類的水解》,本節教材涉及的知識面較寬、綜合性較強,是前面已學過的離子反應、電解質的電離、水的電離平衡和水的離子積以及平衡移動原理等知識的綜合應用,因此,本節的教學與前面的教學有密切的聯系,學生對前面所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將直接影響本節的學習。在后面的教材編排中,有很多地方也要用到鹽類水解的相關知識,比如:泡沫滅火器原理和明礬的凈水原理等等。所以本節教材具有很強的理論意義和實際意義,在教學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是理論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本節課的重難點是鹽溶液呈酸堿性的規律以及強堿弱酸鹽和強酸弱堿鹽水解的實質。對于本節課的處理方式,我認為有以下幾個亮點:
1、創設能引導學生參與的情境,用實驗探究的方法引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問題探究的形式引導學生用電離理論和平衡移動原理展開討論,使學生理解鹽類水解的本質。
3、織學生結合實驗結果對鹽的組成進行分析討論,從而使學生熟悉鹽溶液的酸堿性與鹽的組成之間的'內在聯系。
4、以討論、小結的方式鞏固和加深學生對鹽類水解原理和平衡移動原理的理解,提高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
5、讓學生自主的進行探究,驗證自己的假設。教師及時引導學生解決探究過程中不斷生成的新問題,引導學生沿著自己設定的方向推導出正確的結論,到既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又能落實知識點
6、運用多媒體技術,列出本節的知識系統板書,明確一些概念和規律,7、多角度,多側面的對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進行評價,尊重學生多樣化發展的 1 需求。
通過以上的方法:提出問題、實驗探究、理論分析、討論總結、課堂練習、實驗驗證、教師引導等多個環節的精心設置,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以達到師生雙向活動,起到共鳴作用,學生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利于三維目標中“過程與方法”的實施,能夠幫助學生把握解決相關問題的方法,從而達到遷移應用的目的。實驗的設置能夠使抽象問題具體化,便于“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實現。
通過對本節課的精心設計,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得到的充分的調動,學習效果很好。當然由于本人經驗不足,難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很多同行也給我提出的寶貴的意見和指導,這些我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努力克服,現歸納如下:
1、注意實驗操作規范
2、在對一些實驗結果的解釋要注意措詞
3、尤其注意細節問題,比如“pH”不能說成“pH值”
鹽類的水解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理解鹽類水解的規律,知道鹽類水解的實質。 2.過程與方法:小組研究探索式,輔以多媒體動畫演示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提前做導學案,小組探究,激發學習興趣,培養求實、探索、創新、合作
的優良品質。
教學重點:鹽類水解的規律和實質教學難點:鹽類水解的規律和實質
二、教材的分析
1、本節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1)鹽類的水解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化學平衡原理的基礎上討論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行為,包括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和水的電離平衡兩個平衡體系;學生也知道溶液酸堿性的本質原因,在此基礎上再來探究鹽類在水溶液中的酸堿性規律,這樣有助于促進學生的認知發展。
(2)鹽類水解是后續電化學學習的必備基礎。從知識結構上講,鹽類水解平衡是繼弱酸、弱堿及水的電離平衡體系之后的又一個電解質溶液的平衡體系,利于學生形成完整的電解質溶液的'平衡體系。
三、教學方法
1.教法
(1)感知情境,導入主題,研究探索,指導學法。
(2)教師導學,學生合作討論,探討實驗設計及評價,激發學生主動學習、探索、發現。(3)引導學生分析、討論、對比、歸納及類推、練習訓練來培養學生思維能力。(4)多媒體輔助教學。
2.學法
(1)學生分組討論,增強團隊精神和合作意識,學會合作。
(2)提出問題—探索分析—解決問題—遷移發展的方法展開探索,對比歸納及類推總結,練習訓練,獲得對比、歸納和類推的學習思維能力。
(3)積極思考,善于應用對比、歸納總結及類推思維方法,提升分析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4)討論交流,提高人際交流能力。
四、教學過程(附課件)
1、以學生熟悉的生活中的純堿和小蘇打入手
[幻燈展示]圖片
設計意圖:學生熟悉的生活常識,使學生的學習從低起點、易接受的環境開始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2、過渡到
A級問題的六個問題,讓學生分組回答
A級問題一:水的電離方程式是,若在水中加入酸或堿,水的電離平衡移動方向是向移動,理由是。
A級問題二:溶液呈酸堿性的根本原因是,溶液呈中性是因為,呈酸性
是,呈堿性是。
A級問題三:寫出下列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①鹽酸與NaOH溶液:,②鹽酸與氨水:,A級問題四:寫出下列中和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③醋酸與NaOH溶液:,④醋酸與氨水:。
A級問題五:上述反應物中,屬于強電解質的是,屬于弱電解質的是。
A級問題六:若按酸、堿強弱不同,上述反應生成的四種鹽可分為四種不同的類型,分別為
NaCl,NH4Cl,CH3COONa CH3COONH4 。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分析鹽類水解的實質,引導學生思考,鍛煉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3、A級問題完成之后進入B級問題,讓學生分組討論,然后根據學生的答題情況將不同的題分給不同的
小組。讓六個小組的學生同時上黑板演示。 B級問題一:
鹽CH3COONa溶液酸堿性鹽類型Na2CO3 NH4Cl Al2(SO4)3 NaCl KNO3設計意圖:學生上黑板畫圖,指出優點和不足,教師能夠知道學生差在哪。
B級問題二:CH3COONa溶液為什么呈堿性?
電離方程式
設計意圖:突破教學難點,讓學生知道知識的內在聯系,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
科學態度。
B級問題三:NH4Cl溶液為什么呈酸性?
c(H+)和c(OH–)相對大小鹽溶液的酸堿性鹽溶液中的粒子有無弱電解質生成相關方程式電離方程式c(H+)和c(OH–)相對大小鹽溶液的酸堿性鹽溶液中的粒子有無弱電解質生成相關方程式B級問題四:NaCl溶液為什么呈中性?
B級問題五:1.鹽類水解的定義:水溶液中鹽電離出的跟水電離出的生成的反應。
2.鹽類水解的實質:鹽電離出的與水電離出的結合成,水的電離。
3、鹽類水解的條件:①鹽必須溶于中。
②鹽中必須含有離子或離子
B級問題六:鹽類水解規律
⑴有就水解;無不水解;⑵越越水解;都雙水解;⑶誰顯誰性;同顯中性。
例:酸性:乙酸碳酸次氯酸
水解程度:乙酸鈉碳酸鈉次氯酸鈉溶液堿性: CH3COONa Na2CO3 NaClO
設計意圖:通過思考分析,總結類推,讓學生強化基礎知識,關注知識的內在聯系,加深學生對不同水解類型的理解和記憶。 4、課堂練習課后作業
見課件
設計意圖:提供反饋教學的信息,培養強化學生的對比歸納類推分析問題的思維能力。
教學反思
反思一:課堂還可以更高效
提前給學生發了導學案,然后收上來批閱,也就是在講課之前,對學生已非常了解,能夠有針對性的上課。在學生分組答題的過程中,一個小組答一道,存在忽略其他同學的情況,同時也存在一個小組同學只關注自己的問題,而不去探討其他問題。此外,視學生的掌握情況,可以適當的鏈接高考題,這是我在本節課做的不足的地方,也是今后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地方。反思二:加強課后練習,能夠讓學生掌握的更好
課后練習,能夠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應該讓學生多說,然后讓學生總結,隔段時間復習。
鹽類的水解教學設計4
1、理解強酸弱堿鹽和強堿弱酸鹽的水解
2、理解鹽類水解的實質
3、能運用鹽類水解的規律判斷鹽溶液的酸堿性,會書寫鹽類水解的離子方程式1、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使學生會透過現象看本質。
2、通過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方法得出鹽類水解的規律,再揭示鹽類水解的本質
3、由實驗中各種鹽溶液的pH的不同分析其原因,進而找出影響鹽類水解的因素及應用。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對學生進行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的教育鹽類水解的概念、本質和規律鹽類水解方程式和離子反應式的正確書寫
水和弱電解質應寫成分子式,不能寫成相應的離子。
水解反應是可逆過程,因此要用可逆符號,水解程度一般很小,因此所得產物的濃度很小,一般不標“↑”、“↓” 符號。
多元酸鹽的水解是分步進行的。 多元堿的鹽也是分步水解的,由于中間過程復雜,可寫成一步,生活中,我們會發現廚房的油污用“食用堿“(NaHCO3和Na2CO3)就可以除掉;制作面試時也要加入“食用堿”,做出來的面試才會香。這是為什么呢?通過今天的學習大家就會解決這些生活問題。
1、選擇合適的方法測試下表所列鹽溶液(可酌情替換、增加)的酸堿性
2、根據形成該鹽的酸和堿的強弱,將下表中鹽按強酸強堿鹽、強酸弱酸鹽、強堿弱酸鹽分類鹽溶液NaClNa2CO3NaHCO3NH4Cl酸堿性中性堿性堿性酸性鹽類型強酸強堿鹽強堿弱酸鹽強堿弱酸鹽強酸弱堿鹽鹽溶液Na2SO4CH3COONa(NH4)2SO4酸堿性中性堿性酸性鹽類型強酸強堿鹽強堿弱酸鹽強酸弱堿鹽3、分析上述實驗結果,歸納其與鹽的類型間的關系,并從電離平衡的角度尋找原因鹽的類型強酸強堿鹽強酸弱堿鹽強堿弱酸鹽溶液的酸堿性中性酸性堿性
由上述實驗結果分析,鹽溶液的酸堿性與生成該鹽的酸和堿的強弱間有什么關系?
我們知道鹽溶液中的H+和OH-都來源于水的電離,而水本身是中性的,為什么加入某些鹽就會顯酸性或堿性,而加入另一些鹽仍呈中性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下面我們分別研究不同類型的鹽溶液酸堿性不同的原因。
根據下表,對三類不同鹽溶液中存在的各種粒子(不要忘記水的電離)及粒子間的相互作用進行比較、分析,從中找出不同鹽溶液呈現不同酸堿性的原因。(注意:適時地給學生引導)NaCl溶液NH4Cl溶液CH3COONa溶液C(H+)和C(OH-)相對大小 C(H+)=C(OH-)C(H+)>C(OH-)C(H+)<C(OH-)溶液中的粒子Na+、Cl-、H+、OH-、H2ONH4+、Cl-、H+、NH3·H2O、OH-、H2OCH3COOH-、Na+、H+、OH-、H2O、CH3COOH有無弱電解質生成無有有相關化學方程式H2O H++OH-
NaCl =Na++ Cl-H2O H++OH-
NH4++ OH- NH3·H2OH2O H++OH-
CH3COO-+ H+ CH3COOH【】
1、NH4Cl溶液為何顯酸性?是由NH4Cl電離產生的嗎?
2、NH4Cl溶液中還存在哪些電離?
3、NH4Cl溶液中存在哪些離子?
4、該溶液中各種微粒之間有沒有相互作用?
5、若離子相互作用對水的電離有何影響?
請同學們討論一下這個問題,CH3COONa水溶液為什么呈堿性?醋酸鈉、氯化鈉都是鹽,是強電解質,他們溶于水完全電離成離子,電離出的離子中既沒有氫離子,也沒有氫氧根離子,而純水中[H+]=[OH-],顯中性。而實際上醋酸鈉顯堿性,即[H+]<[oh-],氯化銨溶液顯酸性,即[h+]>[OH-]
CH3COONa溶于水之后,完全電離。(因為CH3COONa是強電解質。)
CH3COONa═CH3COO-+ Na+………⑴
把CH3COONa溶于水之后,溶液中存在其他的電離平衡嗎?
H2O H++ OH-………⑵
我們知道,CH3COOH是一種弱酸,在溶液中部分電離,溶液中既然存在CH3COO-和H+,根據,可逆反應,反應物和生成物同時共存,那么就一定有CH3COOH。
CH3COO-+ H+ CH3COOH………⑶
把⑴⑵⑶式聯立,可得到
水解方程式:CH3COONa+H2O CH3COOH+NaOH
這說明CH3COONa溶于水后,反應有NaOH生成,所以溶液顯堿性。把上述化學方程式改寫成離子方程式。
CH3COO-+ H2O CH3COOH + OH-
隨著CH3COONa的加入,對水的電離有什么影響呢?促進了水的電離,可以看作是使水分解了。醋酸鈉與水反應的實質是:醋酸鈉電離出的醋酸根離子和水電離出的氫離子結合生成弱電解質醋酸的過程。
1、弱酸強堿鹽,水解顯堿性
CH3COONa=CH3COO+Na+
H2O H++OH
CH3COOH
化學方程式:CH3COONa+H2O CH3COOH + NaOH
離子式:CH3COO+H2O CH3COOH + OH
NH4Cl溶液中存在那些電離和電離平衡?溶液中那些離子間相互作用使溶液呈酸性?
2、強酸弱堿鹽水解
NH4Cl =NH4++Cl
+
H2O OH+H+
NH3·H2O
化學方程式: NH4Cl+H2O NH3·H2O + HCl
離子方程式:NH4++ H2O NH3·H2O + H+
大家要注意一個,就是我們以前就學過的,可逆反應是不能進行徹底的。由上可知,強堿弱酸鹽水解使溶液顯堿性,強酸弱堿鹽水解使溶液顯酸性。但強酸強堿鹽會發生水解嗎?
說得好!是不會。因為強酸強堿鹽所電離出來的離子都不會和水電離出來的H+或OH-發生反應生成弱電解質,比如NaCl,電離出來的Na+和Cl-都不會與水電離出來的H+或OH-反應。
3、強酸強堿鹽:不水解
根據剛才我們一起分析的各種鹽在水溶液在的情況,大家思考:什么是鹽的水解?鹽的水解有什么規律?鹽的水解與酸堿中和反應有什么聯系?
在溶液中鹽電離出來的離子跟水所電離出來的H+或OH-結合生成弱電解質的反應,叫做鹽類的水解。在溶液中由鹽電離出的弱酸的陰離子或弱堿的陽離子跟水電離出的氫離子或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弱電解質弱酸或弱堿,破壞了水的電離平衡,使其平衡向右移動,引起氫離子或氫氧根離子濃度的變化。
鹽類水解的表示:是酸堿中和反應的逆反應
酸 + 堿 鹽 + 水
鹽的水解可看作酸堿中和反應的逆反應,為吸熱過程。
CH3COONa可以看作是弱酸CH3COOH和強堿NaOH生成的鹽,這種鹽叫做強堿弱酸鹽。
鹽類水解過程中,水的電離程度有何變化?
可見鹽類水解的實質是破壞水的電離平衡,使水的電離平衡正向移動的.過程。
由強堿和弱酸反應生成的鹽,稱為強堿弱酸鹽(如CH3COONa);含有以下CO32-,PO43-,S2-,SO32-,ClO-,F-,弱酸根的鹽,常會發生水解。NH4Cl可以看作是強酸HCl和弱堿NH3·H2O反應生成的鹽,我們把這種鹽叫做強酸弱堿鹽。類似這樣的鹽還有Al2(SO4)3、FeCl3、CuSO4等。由于NaCl電離出的Na+和Cl-都不能與水電離出來的H+或OH-結合生成弱電解質,所以強堿強酸鹽不能水解,不會破壞水的電離平衡,因此其溶液顯中性。強酸強堿鹽、難溶于水的鹽不水解。
強堿弱酸鹽水解顯堿性,強酸弱堿鹽水解顯酸性,強酸強堿鹽不水解顯中性。弱酸弱堿鹽水解后溶液的酸堿性由水解所生成的酸、堿相對強弱決定。
請大家根據我們剛才書寫水解方程式的方法,說說書寫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一般鹽類水解程度小,水解產物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和氣體,也不發生水解,因此鹽類水解的離子方程式中不標“↑”和“↓”,也不把生成物寫成其分解產物的形式。
鹽類水解是可逆反應,是中和反應的可逆反應,而中和反應是趨于完成的反應,所以鹽的水解是微弱的,鹽類水解不寫 ,而用“ ”
多元弱酸的酸根離子水解是分步進行的,以第一步水解為主;而多元弱堿的陽離子水解的離子方程式較復雜,中學階段只要求一步寫到底即可。值得注意的是,其最終生成的弱堿不打“↓”,因其水解的量極少,不會生成沉淀,但可形成膠體,
以CO32―為例,的水解的離子方程式:
CO32―+H2O HCO3―+OH―(主要)
HCO3―+H2O H2CO3+OH―(次要)
Al3+水解的離子方程式:Al3++3H2O Al(OH)3+3H+
水和弱電解質應寫成分子式,不能寫成相應的離子。
水解反應是可逆過程,因此要用可逆符號,并不標“↑”、“↓” 符號。 (Al
1、判斷下列鹽溶液的酸堿性,若該鹽能水解,請寫出其水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1)KF(2)Na2CO3(3)K2SO3
(4)NaClO(5)NH4NO3(6)KI
2、下列反應不屬于水解反應生成或水解方程式不正確的是( D )
1、HCl+H2O H3O++Cl―2、ZnCl2+H2O Zn(OH)2+2HCl
3、Na2CO3+H2O H2CO3+2NaOH
4、Al2(SO4)3+6H2O 2Al(OH)3↓+3H2CO3
A、12B、34C、124D、全部
鹽類的水解教學設計5
近幾年高考中對這部分知識的考查方式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判斷鹽溶液的酸堿性及鹽溶液中離子濃度的大小;另一方面則是判斷溶液中離子的共存問題.
一、規律小結
(一)鹽類水解的規律
有弱才水解,都弱都水解,越弱越水解,誰強顯誰性.
1. 組成鹽的弱堿陽離子(M+)能水解顯酸性;組成鹽的弱酸陰離子(A-)能水解顯堿性.
2. 鹽對應的酸(或堿)越弱,水解程度越大,溶液的堿性(或酸性)也越強.如NaX、NaY、NaZ三種鹽溶液,在相同條件下,pH依次增大,則對應酸的酸性為HX>HY>HZ.
3. 多元弱酸根的正酸根離子比酸式根離子水解程度大的多.如CO32-比HCO3-的水解程度大,溶液的堿性更強.
4. 雙水解的鹽>單水解的鹽>相互抑制水解的鹽.如(NH4) 2CO3>(NH4) 2SO4>(NH4) 2Fe (SO4) 2.
(二)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比較規律
1. 大小比較法
(1)考慮水解因素.如Na2CO3溶液中:
所以CNa+>CCO32->COH->CHCO3-.
(2)不同溶液中同一離子濃度的比較要看溶液中其他離子對其的影響因素.如相同濃度的NH4Cl、CH3COONH4、NH4HSO4中,CNH4+由大到小的順序是NH4HSO4>NH4Cl>CH3COONH4.
(3)混合溶液中各離子濃度的比較要綜合分析水解因素、電離因素.如相同濃度的NH4Cl和氨水的混合溶液中,離子濃度的大小順序是:CNH4+>CCl->COH->CH+.
2. 電解質溶液中的離子之間存在的三種定量關系
(1)微粒數守恒關系(即物料守恒)
如純堿溶液中CNa+=2CCO32-+2CHCO3-+2CH2CO3.
(2)電荷數守恒關系(即電荷守恒)
如小蘇打溶液中CNa++CH+=CHCO3-+2CCO32-+COH-;NaH2PO4溶液中CNa++CH+=CH2PO4-+2CHPO42-+3CPO43-+COH-.
注:1 mol CO32-帶有2 mol負電荷,所以電荷濃度應為2CCO32-,同理,PO43-的電荷濃度等于3CPO43-.
(3)水的電離離子數守恒關系(即質子守恒)
如純堿溶液中CH水+=COH水-;
即COH水-=CHCO3-+2CH2CO3+CH+.
3. 水解方程式的書寫
(1)一般地說,鹽類水解的程度不大,應該用“”表示,而鹽水解后一般也不會產生沉淀和氣體,所以不用符號“↓”和“↑”表示水解產物.如:
(2)多元弱酸鹽的水解是分步進行的,可用多步水解的離子方程式表示.如Na2CO3溶液的水解反應為:
(3)發生在雙水解時,如果水解進行徹底,則生成物中出現沉淀或氣體物質,這時就要注明狀態,即注明“↓”或“↑”符號,并且用“=”連接.如:
如果相互促進水解,但沒有進行徹底,則仍用第一種方法表示.如:
二、課后反思
每上完一節課,教師都應認真反思,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摸索出了哪些教學規律,教法上有哪些創新,知識點上有沒有新的發現,組織教學上有何新方法,學生有沒有理解,掌握了多少,訓練是否到位等等,并及時記下這些得與失,進行必要的分析與改進,這樣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
1.本節課涉及的知識點很多,要深刻理解這些內容,就必須讓學生抓住其本質特征.如一般條件下,鹽的水解都是很弱的,因此在判斷溶液中的離子共存問題時,一般不考慮鹽的水解問題,只有某些相互促進且能進行徹底的反應,才考慮鹽的水解問題.
2.結合近幾年高考對該部分知識的考查,以及學生在課堂和作業中出現的問題,教師應通過講評、總結、歸類、強調等方式來引起學生的高度重視.例如:
(1)將0.2 mol/L HCN溶液和0.1 mol/L的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溶液顯堿性.下列關系式中正確的是:
(2)在25℃時,將pH=11的NaOH溶液和pH=3的CH3COOH溶液等體積混合后,下列關系式中正確的是:
A.CNa+=CCH3COO-+CCH3COOH
B.CH+=CCH3COO-+COH-
C.CNa+>CCH3COO->COH->CH+
鹽類的水解教學設計6
【引入新課】純堿是不是堿?鹽溶液為什么顯堿性?是不是所有的鹽溶液都顯堿性?
【分組實驗】請大家通過實驗來觀察一下鹽溶液的酸堿性。
【學生活動】每一小組有幾瓶鹽溶液,請大家用pH試紙分別檢驗Na2SO4、NH4Cl、NaHCO3、NaCl、CH3COONa、CuSO4等溶液的酸堿性。(分為兩組,不同的學生做的可能不同)
【學生講述分析及實驗結果】NaCl、Na2SO4溶液呈中性,而NH4Cl、CuSO4溶液呈酸性,NaHCO3、CH3COONa溶液呈堿性。
【過渡】根據形成鹽的酸和堿的強弱,我們可以將鹽進行分類。例如,NaCl為強酸強堿鹽。鹽溶液的酸堿性與鹽的類型有什么關系?
【學生完成表格并講述】
【教師】從溶液的酸堿性可以知道鹽溶液中的c(H+)、c(OH-)發生了變化。讓我們通過數字化實驗具體觀察一下c(H+)、c(OH-)的變化趨勢。
【演示實驗】數字化實驗演示應用pH傳感器測量水溶液中分別加入CH3COONa固體和NH4Cl固體,溶液中pH的變化趨勢。
【請根據實驗結果分析】
1.鹽溶液呈現酸性(堿性),是因為哪種離子濃度增大?
2.水的電離平衡發生了怎樣的改變?
3.請分別說明是哪些離子對水的電離平衡產生了影響,并將這一過程用離子方程式表示出來。
【學生活動】學生寫出的離子方程式多數為CH3COO-+H+=CH3COOH。
【提問】(1)H+從哪里來?離子方程式中通常以微粒存在的主要形式來表示,那么寫H+或H2O哪種形式更合理?
(2)寫成等號還是可逆符號更為合理,為什么?
【生1】H+來自于水的微弱電離,所以離子方程式中寫成H2O更為合理。
【生2】因為CH3COOH還會離解出CH3COO-和H+,所以寫成可逆符號更為合理。
【生3】因為方程式中前面寫了H2O,所以生成物中要補寫上OH-,反應后的溶液應呈堿性。
【總結】這些物質的離子方程式可以表示為:
CH3COO?C+H2O?葑CH3COOH++OH?C(弱酸根離子結合水電離出的H+生成弱酸,溶液顯堿性)
HCO3?C+H2O?葑H2CO3+OH?C
NH4++H2O?葑NH3?H2O+H+
Cu2++2H2O?葑Cu(OH)2+2H+
【提問】這些離子方程式有什么共同的特點?
【學生討論后小結】(1)反應都是可逆的`;(2)促進了水的電離;(3)都生成了弱電解質;(4)都使溶液呈現了酸(堿)性。
……
【師】離子方程式中涉及的陰陽離子,代表的是鹽電離出來的離子,這種鹽與水生成酸與堿的反應,稱為鹽類的水解。(引出課題)
水解方程式可以表示鹽類水解的過程。
【板書總結】
1.概念:
【師】請再整理一下剛才的討論思路,圍繞三個方面談談你對鹽類水解的認識。(1)哪些鹽會水解?(有弱酸的酸根離子或弱堿陽離子)(2)鹽類水解的本質?(破壞、促進水的電離平衡。)(3)鹽類水解導致的結果?(使c(H+)≠c(OH-),溶液呈現酸堿性)
【板書】
2.水解的條件;
3.水解的本質;
4.水解的結果。
【過渡】純堿溶液顯堿性的原因,CO32-水解使溶液顯堿性。
【提問】請根據剛才的學習,嘗試總結鹽類水解的規律。
【規律】有弱才水解誰弱誰水解 誰強顯誰性 同強顯中性
【練習】下列各鹽在水溶液中哪些呈中性?哪些呈酸性?哪些呈堿性?并指明鹽的類別,同時寫出鹽類水解方程式。
A.Na2SO3 B.K2SO4 C.Na2S D.Al2(SO4)3 E.Fe(NO3)2
【探究問題】你認為在書寫鹽類水解的離子方程式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師】在第2課時中,我們將運用學過的化學平衡的知識理解水解平衡的限度,并通過實驗理解水解平衡的移動。
編輯 董慧紅
鹽類的水解教學設計7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理解鹽類水解的實質,學會分析鹽溶液的酸堿性。
2、過程與方法目標:體驗對對鹽類水解實質的探究分析過程,進一步學習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辨證的分析問題的能力。
二、設計理念:
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單位,采取活動探究與理論探究結合的形式,使學生體驗知識的生成過程。讓學生真正“動”起來,積極參與到“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活動中去,實現本節課的“三維教學目標”。
三、教學流程設計:
1、課堂引入設計:
問題引入:為什么家庭中用“堿”(碳酸鈉)溶液來洗滌餐具?
為什么銨態的使用會導致土壤的酸化板結?
(設計意圖:從與生活、生產聯系密切的具體例子著手,創設探究問題的情境,達到以情激情,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
2、探究活動設計一:鹽溶液都顯中性嗎?
利用《化學反應原理》86頁“活動探究”欄目,各合作學習小組用pH試紙分別測定濃度均為0.1mol/L的醋酸鈉溶液、碳酸鈉溶液、氯化鈉溶液、氯化銨溶液、硫酸鋁溶液和硝酸鉀溶液的酸堿性,并做好實驗記錄。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究活動,使學生認識到原來鹽溶液并不都是呈中性,有的顯酸性,有的顯堿性。“這是為什么呢?”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
3、探究活動設計二:醋酸鈉溶液為何顯堿性?
第一階段:在醋酸鈉溶液中存在平衡體系嗎?溶液中有哪些離子?這些離子能反應嗎?
第二階段:氫離子與氫氧根離子的反應構成了水的電離平衡的逆反應,氫離子和醋酸根離子的反應會對水的電離平衡產生影響嗎?產生了何種影響?(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的`濃度還相等嗎?)
(設計意圖:這是一個理論探究探究活動,可以發揮合作學習的優勢,讓學生在探究鹽類水解原理的過程中體驗知識的生成過程。探究活動分兩個階段進行,是因為總體來看這個探究活動的思維量較大,雖然用到的相關知識是前面學習過的,但整合在一起來研究還是有難度的。分成兩個階段有利于把握探究的方向,提高學習的效率。)
4、探究活動設計三:氯化銨溶液為何顯酸性?
給學生2min的時間,讓學生獨立思考,組內交流后回答。
(設計意圖:這個探究活動的從設計來看,好象比較簡單。實際上學生的思維量和前面探究二是一樣的。簡化處理的原因是讓學生利用在探究二中獲得的經驗,體驗成功感,感受學習的樂趣。)
5、探究活動設計四:什么樣的反應叫鹽類的水解反應?
上面探究過的兩個反應就是鹽類的水解反應,以合作小組為單位總結歸納兩個反應的共性,用自己的語言給鹽類的水解反應下一個定義。
(設計意圖:從兩個具體的例子中抽象概括出鹽類水解反應的定義,使學生的認知水平達到更高的層次。)
6、探究活動設計五:鹽溶液酸堿性的判斷
結合教材80頁教材“活動探究”的結果,及探究
二、探究三的探究過程,同時考慮生成鹽的酸和堿的強弱,借用分類的方法,嘗試討論分析什么樣的鹽溶液顯酸性?什么樣的顯堿性?什么樣的顯中性?
(設計意圖:提示學生借用分類的方法,使學生能夠將鹽分成不同的三類,從而為進一步判斷鹽溶液的酸堿性搭設了探究的臺階)
7、閱讀課本,升華認識
(設計意圖:回歸課本,使學生對本節課的知識有更細致的認識,包括了解若離子的水解程度大小及多元弱酸根離子的分步水解問題。)
8、課堂小結:以合作小組為單位,討論后談談這節課的收獲。
(設計意圖:進一步理清本節課所學的重要知識點,同時使學生在學完這節課后,能像認識鹽溶液的酸堿性一樣,學會辨證的來分析,認識問題。
9、課堂練習: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2-3道合適的題目,檢測教學效果。
四、課后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非常適合與開展探究性學習活動。這節課的設計思路就是充分利用了教學內容的這個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始終把學生的自主學習放在第一位,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活動的主角。從而使學生不但經歷了知識的生成過程,體會到了“發現”知識的樂趣,而且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科學的探究精神也得到了提高和培養。
【鹽類的水解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裝幀設計教學設計04-19
設計校園教學設計04-14
經典教學設計06-22
教學設計07-13
學與問教學設計搭配的學問教學設計11-19
桂林山水解說詞(精選11篇)04-11
《豐碑》教學設計07-27
《船長》教學設計06-27
冰花教學設計06-27
《勸學》教學設計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