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蓮說》優秀教學設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愛蓮說優秀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那么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愛蓮說優秀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愛蓮說優秀教學設計1
【課題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知識方面:
⑴ 了解說的特點;
⑵ 繼續掌握文言詞匯,背誦并默寫全文;
⑶ 學習以蓮喻人的寫法。
2、情感態度方面:
聯系個人情趣、愛好和風格,展開想象,發散思維,從中感悟做人的道理,學習蓮花潔身自好的高貴品質。
3、能力方面:
學習本文托物言志的寫法。
【重點難點分析】
1、重點目標:
誦讀全文,掌握重要實詞。難點目標:以花喻人的含義。
2、教學過程分為:
誦讀環節──悟讀環節──拓展環節三大板塊。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為重點,襯托的寫法為難點。
【教學過程】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我們能夠很好地生活在世上,是因為大自然為我們創設了一個美好的生活空間,它用神異之筆為我們渲染了一個清新的綠色世界,還不忘用萬紫千紅的花來點綴它。正因為有花,這個世界才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所以,人們都非常愛花,并寫出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句。比如大家熟悉的描寫梅花的詩句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描寫牡丹的詩句天下無雙艷,人間第一香,描寫杏花的詩句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可以說,描寫花的詩句比比皆是。但是,有一位古人,他卻百花不愛,偏偏對蓮花情有獨鐘,并為它寫下了一篇傳世佳作。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愛蓮說》(板書課題:愛蓮說)
二、整體把握,感知語言
1、教師范讀,同時要求學生給生字注音,并標出難句。
2、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大意。
3、任抽兩名學生朗讀課文,同時讓其余學生注意糾正錯誤的字音、語氣、語調、節奏等。
4、全班齊讀課文,并結合注解,疏通文意(字面意思)。
三、品味語言,領悟語感
師:我們把課文讀好了,理解課文就容易多了。作者如此愛蓮,那么,蓮花的可愛之處表現在哪里呢?
明確:
1、從生長環境方面,寫出了蓮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的高潔、質樸;
2、從體態香氣方面寫出了蓮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香遠益清的芳香;
3、從風度方面寫出了蓮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清高。
師:作者如此深情地為蓮花高唱贊歌,文章是不是僅僅寫蓮花呢?
明確:
作者借蓮花來寫人。
1、在社會大環境中,作者自喻自己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一樣高潔質樸;
2、作者自喻不與俗人為伍,以蓮花的`正直芳香的形象比擬自己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
3、把蓮花人格化,自喻自己剛直、莊重,大有如屈原所說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的高貴品質。
師:作者借蓮花來寫人,而又直接在文中點出來,那這種寫法叫什么?(明確:托物喻人)那么,下面我們結合時代與環境資料(打開多媒體中的背景文字),看完后,想一想,周敦頤身上具有哪些蓮花的品格?
提示:學生活動,教師小結。
小結:大家說得棒極了。作者之所以能寫出出淤泥而不染這樣的千古名句,是和他所處的時代、環境息息相關,更和他在這一特定的環境中保持的自身特性 息息相關。周敦頤那筆筆傳神、句句融情的文筆是不是給了我們一個啟示:要寫出有分量、有深度、有新意的文章,就不僅要貼近生活,有真實的經歷,還要體現自身價值的鮮明的獨特的個性。
師:剛才,同學們已經把周敦頤為什么要借蓮花來抒發自己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的操守、情感的原因闡述清楚了。下面同學們回顧一下,看看還有什么不懂的,提出來,請同學幫助解決。
學生可能會提出以下幾個問題:
1、篇文章的主體寫的蓮,為什么要寫菊和牡丹?
提示:對比 、襯托(正襯、反襯)
2、為什么作者在第一段連用兩個獨字?
提示:第一、說明周敦頤和陶淵明一樣,決不隨波逐流的態度;第二、作者贊同陶淵明倚世獨立、決不隨波逐流的態度,但不贊同陶淵明的隱居、逃避現實。連用兩個獨字,非常鮮明地闡述了自己還有不同于陶淵明的生活態度。
3、課文第一段和第二段前半部分均按菊──牡丹──蓮的順序寫的,為什么文末卻按菊──蓮──牡丹的順序呢?
提示:前半部分按菊──牡丹──蓮的順序,是為了突出作者對蓮的喜愛;后文按菊──蓮──牡丹的順序寫,是從褒貶的角度,說明凡是超凡脫俗的事物,欣賞的人就少,而趨勢媚俗的事物,欣賞的人就多。把正面放在前寫,最后用反面的反襯一下,更有獨到之處;三句分別用陳述句、疑問句和感嘆句表述,特別是最后寫牡丹時用了感嘆號,更表達了作者復雜的思想感情。
四、實踐語言,習得語感
1、讀了《愛蓮說》,我們仿照作者用蓮花來寄托自己感情的托物言志的方法,用我特喜歡句式說一段話,所借之物不拘泥于花草樹木。但要注意兩點:第一,要注意內在聯系;第二,要有新意。
(學生活動,教師適時點評)
2、在改革開放的今天,社會上出現了一些不正之風(比如說央視20xx年4月20日晚播出的《內江城管透視》),我們作為中學生該怎么對待這些問題呢?
(學生討論,老師適時引導點評)
五、背誦積累,積淀語感
1、延伸積累,師生補充有關描寫蓮花的詩句。
2、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背誦課文。
六、反饋檢測
1、填空:
⑴ 本文用來比喻君子既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而最能概括蓮的高貴品質的一句是__________。
⑵ 本文中作者拿____和____與蓮對比,前者是_____,后者是______,作用是突出_______。
2、說話練習:
根據課文,把蓮、菊、牡丹三種花品格的高下排個序,并說明理由。
答案:品格的高下是:⑴ 蓮,⑵ 菊,⑶ 牡丹。
理由,可讓學生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教師準備的理由是:牡丹雖艷麗,但象征榮華富貴,同于流俗,品格最下;菊花雖然清逸脫俗,但逃避現實,消極處世,不值得仿效;蓮花的生活態度比菊花積極,它處于污濁環境,卻潔身自好,保持高潔的操守,難能可貴。注意:教師要鼓勵發言積極,有思想、有文采的學生。
七、結束語
課上,同學們想到了人、事、物、名言,如果稍加整理,就可成為一篇很有說服力的文章,為了使這篇課文進一步得到深化和運用,今天回家的作業就是寫一篇托物言志的小散文。希望同學們在欣賞蓮花的亭亭凈植同時,別忘了出淤泥而不染所帶給我們的深刻的啟示。
八、布置作業
1、請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寫一種你喜歡的花草樹木或其它物件。
2、背誦并默寫課文。
3、搜集有關蓮花的詩句。
【板書設計】
愛 蓮 說
周敦頤
濯清漣而不妖 純真自然,不顯妖媚
中通外直 內心通達,行為正直
不蔓不枝 不攀附權貴
香遠益清 美名遠揚
亭亭凈植 高潔獨立
可遠觀而不可褻玩 自尊自愛,令人敬佩
托物────────── 喻人
愛蓮說優秀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 理解蓮花的高潔品格。
2、 理解托物言志的寫法。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理解蓮花的高潔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寫法。
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導入課文
蓮花又稱荷花、芙蓉。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人描繪過它,贊美過它,并把它當作高潔脫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達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頤寫的《愛蓮說》就是一篇膾炙人口、經世不衰的贊蓮佳作。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學習這篇文章。
二、解題,揭示學習目標
文章的題目是《愛蓮說》。“愛”表現了作者的感情,“蓮”是這篇文章寫作的主體,“說” 在這里指什么?
明確:“說”是一種文體,可以說明事物,也可以發表議論或記敘事物。 “說”這種文體可以靈活地運用說明、記敘和議論的表達方式,偏重于議論。那么題目的意思是什么呢?可以理解為“談談愛蓮花的道理”或“說說喜愛蓮花的道理” 他愛蓮花有什么道理呢?我們來讀課文。先請聽錄音,注意聽準字音,以及句子的語氣語調。(大家還有不會讀的生詞了嗎?不過這里我還是要強調一下“鮮”應讀為xin)
聽了一遍后我們初步了解到在本文中作者是借寫蓮來抒發感情并說明道理的,這就是托物言志的寫法。學習這類文章,一要理解所托之物的含義;二要理解作者怎樣托物,如何言志。這兩點正是我們學習這篇課文的目標。下面請同學們齊讀一遍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評價:這一遍讀得整齊,也很流暢,但是沒讀出韻味來)
三、指導朗讀
1、文言文的讀法與現代文有點不同,文言文要讀出韻味來,因此要讀得慢些讀得舒緩些:
如:“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之”字,既使上下語氣貫通,又使全句語氣舒緩,富有節奏。相同的還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體會一下。
2、還要讀出抑揚頓挫來。“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讀起來,要一頓一挫,一抑一揚,讀出節奏和韻味來。“出……不染,濯……不妖”,“染”和“妖”一揚一抑,體會一下。
3、文中還有些排比句,讀的時候語氣應逐漸加強,層層推進,讀出氣勢來。請一位同學來讀一下第二段的排比句。
我們掌握了朗讀的方法之后,再齊讀一遍課文,這一遍要讀出韻味來。
四、自讀課文,疏通文意
這一遍讀得有點味兒了,但要更好地讀,還有待于我們在充分理解課文內容,把握作者感情的基礎上來讀。下面大家自由小聲讀或默看注釋,理解句意,讀懂課文,前后左右可討論一下疑難問題。時間為五分鐘。
(時間到,大家讀懂了沒有?如有疑問請提出來。)
好我們理解了課文內容,大家應試知道作者為什么這樣愛蓮花了吧。請大家把文中具體描寫蓮的語句找出來。(齊讀)
五、研讀課文
(一) 理解蓮花的高潔品格
1、作者從哪些方面描寫蓮花的?又賦予蓮花哪些品格?
描寫角度 語 句 賦予的品格
明確: 生長環境 (出……不妖) ----高潔、質樸
體態、香氣(中……益清) ----正直、芳香
風度 (亭……褻玩焉) ----清高
2、總結:這些描寫,句句寫蓮,而又句句喻人。不但寫出了蓮花美麗的外表、芬芳的氣質,而且對她那高潔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風度,作了惟妙惟肖、盡善盡美的描繪,充分表達了作者對蓮花的`贊美之情。這也正是作者愛蓮的原因。
3、請同學們把這些語句齊讀一遍,注意體會作者的贊美之情。(這次要讀出感情來)
(二) 理解運用“菊“和”牡丹“來正襯和反襯的作用。
過渡:作者主要描寫和贊美蓮花,開頭卻為什么寫了菊花和牡丹?這有什么作用?
這是一種襯托的寫法,用“菊”和“牡丹”來襯托蓮花。
1、 分析“菊”的襯托作用。
誰愛菊花?陶淵明是個什么樣的人?我們學過他的《桃花源記》,了解了他是一位“不汲汲于富貴,不戚戚于貧賤”不愿意與統治階級同流合污的品德高尚的人。
師:作者寫陶淵明獨愛菊,正是贊頌他不茍同于世俗的高潔品質。用菊花來襯托蓮花,也是用陶淵明來襯托他自己。
2、分析“牡丹”反襯的作用。
然而能潔身自好的封建士大夫,從晉朝以來極少,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為什么?
因為牡丹色彩艷麗,嫵媚動人,象征富貴。也就是說世人都追求富貴,作者愿不愿意像世人那樣貪慕富貴呢?文中有一個字能體現作者的這種感情。(獨)
師:作者寫世人盛愛牡丹是從反面襯托蓮的高潔品質,從而表明自己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
(三) 理解作者如何以物喻人,抒情言志。
過渡:以上是寫蓮也就是托物部分,但是托物言志的文章描寫事物并非根本目的,而是要通過對所托之物的描寫來歌頌人。同樣,《愛蓮說》一文作者寫蓮不是根本目的,而是要借蓮頌人。請同學們看第二段
1、就表達方式來說,第一段側重于記敘、描寫,那么第二段呢?
議論,文中哪一個字能集中體現出來?“謂”
抒情,文中有哪一個字作了提示? “噫”
2、作者以物喻人,抒情言志。把菊花比作什么?(花之隱逸者也)作者對陶淵明的這種隱逸的生活態度是不是完全贊賞呢?(不是)作者贊賞的只是陶淵明這種不茍同于世俗的人格,而對于他的隱逸,作者更多的則流露出什么情感?(惋惜)
牡丹,作者把它比作什么?(花之富貴者也)對于世人都貪慕富貴,作者流露出的又是什么情感?(鄙視)
而蓮,作者則把它比作君子,流露出的是對蓮的什么情感?(贊美)
3、同學們注意體會作者對這三種花的不同看法和不同情感,有感情的齊讀第二段。讀的時候注意
a、文中有一個嘆詞“噫”,朗讀時聲音應該延長。
b、最后三句運用了三種不同的句式來表達作者內心復雜的情感。
“菊之愛,陶后鮮有聞。”是什么句式?陳述句在朗讀時應讀平調,這一句重音應放在“鮮”字上,應讀出“惋惜”的語氣。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是什么句式?疑問句朗讀時應讀升調。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是什么句式?感嘆句朗讀時應讀降調,要讀出“鄙視”的語氣。
預備讀
4、小結:這一部分是作者所言之志。作者既不愿像陶淵明那樣做一個隱逸者,更不屑于向世人那樣貪慕富貴。在當時渾濁的世間,他以蓮自喻,志在堅貞不渝的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實在難能可貴,難怪他能寫出這樣經世不衰的佳作。
六、指導學生按照板書脈絡快速背誦。
現在,大家把書關上,能不能根據黑板上的提示背出這篇課文來?試一下,齊背《愛蓮說》
七、總結課文
1、 學生總結
至此我們學完了周敦頤的這篇千古傳誦之作。從內容上或寫法上、學法上,大家有哪些收獲呢?
從中我們懂得了蓮花高潔脫俗、正直純真的品格。寫作上明白了作者托蓮花抒情言志的寫法。此外,這篇文章比喻、擬人、排比修辭手法的運用,襯托、對比手法的運用,陳述、疑問、感嘆句式的變化,記敘、議論、抒情的有機結合,文字的洗練而又一字不可易等,都值得我們借鑒。學法上:應注意多讀及朗讀的方法。
2、教師總結
同學們,周敦頤盛贊蓮花為君子,當然有獨家的見解和他所處時代的特點,但他表現出的對貪慕富貴的鄙棄,對高潔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對我們有積極的教育意義。我們應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蓮一樣正直的人。
八、布置作業
1、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
例句:我愛蓮花,因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造句:我愛蠟燭,因為它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恰如默默無聞,甘為孺子牛的老師。
2、熟練背誦并默寫課文
愛蓮說優秀教學設計3
【教學目的】
1、理解蓮花的高潔品格。
2、理解托物言志的寫法。
【教學重點】
自主學習,探究理解蓮花的高潔品格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蓮花又稱荷花、芙蓉。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人描繪過它,贊美過它,并把它當作高潔脫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達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頤寫的《愛蓮說》就是一篇膾炙人口、經世不衰的贊蓮佳作。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學習這篇文章。
二、整體感知課文
三、解題,揭示學習目標
文章的題目是《愛蓮說》。“愛”表現了作者的感情,“蓮”是這篇文章寫作的主體,“說”在這里指什么?(同學們可以看課文回答)
作者借描寫蓮來抒發感情,并說明道理,這就是托物言志的寫法。學習此類文章,一要理解所托之物的含義,二要理解作者怎樣托物,如何言志,這兩點正是我們學習這篇課文的目標,請同學們看屏幕齊聲朗讀一遍。
四、自讀課文,疏通文意
請同學們自讀課文,要求:結合書下注釋,也可以利用工具書,疏通字詞的音、形、義,并逐句翻譯。(前后左右可以討論,實在不懂的可以作上記號。)
請兩位學生翻譯課文。
五、研讀課文
1、理解蓮花的高潔品格:
托物言志文章的一般寫法,首先要準確生動地描寫出所托之物的形象,揭示出內在的精神品格。本文所托之物是什么?“蓮”
⑴ 請同學們把文中具體描寫蓮的語句找出來。(齊讀)
⑵ 作者從哪些方面描寫蓮花花的'?賦予蓮花哪些品格?
同學們可以相互討論,在討論的基礎上完成屏幕上的表格。
⑶ 總結:這些描寫,句句寫蓮,而又句句喻人。不但寫出了蓮花美麗的外表、芬芳的氣質,而且對她那高潔的品德、美好的情操、正派的風度,作了惟妙惟肖、盡善盡美的描繪,充分表達了作者對蓮花的贊美之情。這也正是作者愛蓮的原因。
⑷ 請同學們把這些語句再齊聲朗讀一遍,注意把握蓮花的高潔品格,體會作者的贊美之情。
2、理解運用“菊“和”牡丹“來正襯和反襯的作用。
作者主要描寫和贊美蓮花,開頭卻為什么寫了菊花和牡丹?這有什么作用?
這是一種襯托的寫法,用“菊”和“牡丹”來襯托蓮花。
⑴分析“菊”正襯的作用。
誰愛菊花?陶淵明是什么人?我們學過他的一首飲酒詩,當中有一句話能表現出陶淵明愛菊花。(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師:作者寫陶淵明獨愛菊,正是贊頌他不茍同于世俗的高潔品質,也是用菊花來正面襯托蓮花,用陶淵明來正面襯托他自己。
⑵ 分析“牡丹”反襯的作用。
然而能潔身自好的封建士大夫,從晉朝以來極少,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為什么?
因為牡丹色彩艷麗,嫵媚動人,象征富貴。也就是說世人都追求富貴,作者愿不愿意像世人那樣貪慕富貴呢?文中哪一個字能體現作者的這種感情?“獨”。
師:作者寫世人甚愛牡丹是從反面襯托蓮的高潔品質,表明自己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
3、理解作者如何以物喻人,抒情言志。
以上是托物部分,但是托物言志的文章描寫事物并非根本目的,而是要通過對所托之物的描寫來歌頌人。同樣,《愛蓮說》一文作者寫蓮不是根本目的,而是要借蓮頌人。
⑴ 就表達方式來說,第一段側重于記敘、描寫,那么第二段呢?
議論,文中哪一個字能集中體現出來?“謂”抒情,文中有哪一個字作了提示?
“噫”
⑵ 作者以物喻人,抒情言志。把菊花比作什么?作者對陶淵明的這種隱逸的生活態度是不是完全贊賞呢?他也愿意隱逸嗎?作者贊賞的只是陶淵明這種不茍同于世俗的人格,而對于他的隱逸,作者更多的則流露出什么情感?“惋惜”
牡丹,作者把它比作什么?對于世人都貪慕富貴,作者流露出的又是什么情感?“鄙視”而蓮,作者則把它比作君子,流露出的是對蓮的什么情感?“贊美”
⑶ 同學們注意體會作者對這三種花的不同看法和不同情感,有感情的齊聲朗讀第二段。指出:
① 文中有一個嘆詞“噫”,朗讀時聲音應該延長。
② 最后三句運用了三種不同的句式來表達作者內心復雜的情感。“菊之愛,陶后鮮有聞。”是什么句式?(提示:一般句式有陳述、疑問、祈使、感嘆四種)陳述句在朗讀時應讀平調,這一句重音應放在“鮮”字上,應讀出“惋惜”的語氣。
“蓮之愛,同予者何人?”是什么句式?疑問句朗讀時應讀升調。
“牡丹之愛,宜乎眾矣!”是什么句式?感嘆句朗讀時應讀降調,要讀出“鄙視”的語氣。
⑷ 小結:這一部分是作者所言之志。作者既不愿像陶淵明那樣做一個隱逸者,更不屑于向世人那樣貪慕富貴。在當時渾濁的世間,他以蓮自喻,志在堅貞不逾的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實在難能可貴,難怪他能寫出這樣經世不衰的佳作。
六、指導學生按照板書脈絡快速背誦
同學們讀的很投入,老師再給你們幾分鐘時間,同學們能不能把它背出來。
七、總結課文
1、學生總結:
至此我們學完了周墩頤的這篇千古傳誦之作。從內容上或寫作上,大家有哪些收獲呢?從中我們懂得了蓮花高潔脫俗、正直純真的品格。寫作上明白了作者托蓮花抒情言志的寫法。此外,這篇文章比喻、擬人、排比修辭手法的運用,襯托、對比手法的運用,陳述、疑問、感嘆句式的變化,記敘、議論、抒情的有機結合,文字的洗練而又一字不可易等,都值得我們借鑒。
2、教師總結:
同學們,周墩頤盛贊蓮花為君子,當然有獨家的見解和他所處時代的特點,但他表現出的對貪慕富貴的鄙棄,對高潔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對我們有積極的教育意義。我們應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蓮一樣正直的人。
八、布置作業
熟練背誦并默寫課文。
愛蓮說優秀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朗讀、背誦《愛蓮說》,并把握詞、語句,疏通文意。
2、學習本文托物言志和襯托的手法。
3、學習蓮花高潔的品質,培養“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質。
教學重點:學習本文托物言志和襯托的手法。
教學難點: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學用具:多媒體
教學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課時: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見過蓮花嗎?
生:沒有。
師:不要遺憾,現在請同學們看大屏幕,我們一起來欣賞一組蓮花圖片:妙筆生花、一枝獨秀、獨擎燭照紅裝、世人皆睡我獨醒、小荷才露尖尖角、夢、沉魚落雁……
生:感覺怎樣?美極了。
師:綜觀歷史,有不少的文人墨客將蓮作為描寫的對象。有唐代詩人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宋代楊萬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唐代王昌齡--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唐代薛濤--風前一葉壓荷蕖……。最喜歡蓮花的當數宋代的周敦頤,他寫了一篇短文--《愛蓮說》,雖然只有119個字,卻是千古傳誦的名篇(板書課題、作者)。但周敦頤喜歡蓮花主要并不是因為它美,他寫《愛蓮說》的主要目的也不是贊美它的美。那是為了什么呢?請看課文。
二、介紹作者和題目含義。
1、周敦頤(1017-1073),宋代道洲(現在湖南省道縣)人,字茂叔,北宋哲學家。因他世居道縣濂溪,后居廬山蓮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為濂溪,學者就稱他為濂溪先生。周敦頤任職南康郡(今江西星子縣)時,曾率屬下在府署東側開辟一四十余丈寬的蓮池(后被稱為“愛蓮池”),池中建“賞蓮池”,南北曲橋連岸。夏秋之交,蓮花盛開,清香撲鼻。作者觸景生情,寫下《愛蓮說》,借花述志。
2、題目含義
“說”是古代的一種文體,屬議論文的范疇,既可以說明,也可以議論,還可以用來記敘、抒情。
含義:就是說說愛好蓮花的問題。
三、朗讀課文,理解文意:
學習方法指導:文言文學習五步閱讀法
大聲朗讀明確字音→仔細閱讀理通文意→分析閱讀體會形象→講解閱讀品味意境→背誦閱讀加深理解
1、聽讀課文錄音,注意字音。生聽讀--散讀--正音(處理講義、播放幻燈)--齊讀。
2、默讀全文疏通文意。
學法指導方法:先重申翻譯要求:
(1)盡量譯出每一個字;
(2)補出省略成分;
(3)通暢,準確。
學生默讀--自己翻譯(處理講義)--同桌交流--教師提問
教師重點講學生難懂兩個文言句式:
(1)“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判斷句,翻譯時加“是”字。其下面的“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兩句與此相同。
(2)“菊之愛”,賓語前置,譯為“愛菊”。“蓮之愛”、“牡丹之愛”與此相同。“何罪之有”、“惟利是圖”也與此相同。
四、研討課文,進一步理解本文思想和藝術。
⒈作者把蓮花比作什么?哪些語句具體描寫了蓮?表現了蓮的哪些品質?
學生在練習本上畫兩朵盛開的蓮花,將答案填寫在上面。
明確:比作君子;
具體描寫:環境--出淤泥而不染;生活習性--濯清漣而不妖;體態--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凈植;氣味--香遠益清;氣質--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純真自然無媚態--通達、正直--不攀附權貴--美名遠揚--獨立高潔--令人肅然起敬
2、課文寫了蓮,還寫了哪幾種花?分別比作什么?文章題為愛蓮說,為什么還要寫其他花呢?
回答:還寫了菊和牡丹。分別比作君子、隱逸者、富貴者。
補充:這三種人分別代表了三種處世的態度。君子是品德高尚的人,指處在污濁的環境卻保持自身的高潔,不隨流俗,不受沾染。(不慕名利,潔身自好)
隱逸者指隱居的人。這種人的特點是志向高潔,但逃避現實,隱居起來。(志向高潔,隱居避世)
富貴者呢?因為牡丹花十分濃艷,從唐朝起就成為富貴人家的寵物。牡丹的價錢很貴,但富貴人競相購之,把它比作富貴者很恰當。這種人的特點是追求富貴、追求名利。(貪慕榮華,追名逐利)
用作陪襯。這樣,更能突出蓮的君子的品格。
襯托:為了使某一事物更突出,用另一事物作對照和比較。
小結:作者贊美蓮,其實是要贊美君子這樣的人,他不跟惡濁的世風同流合污,潔身自好,為人正直,名聲很好,又很莊重,有獨立的人格。封建社會有這樣的人,真是令人敬佩!用三種花來比三種人,使文章生動形象,含蓄而給人回味。借贊花來贊人,從而表達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這種寫法就叫做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就是抽取事物的.某種特征,來象征人的某種品格,以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用具有高潔的蓮花自喻,表達自己不慕名利、志向高遠、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
五、能力訓練。
模仿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
例句:我愛蓮花,因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造句:我愛—,因為它—。
我愛梅花,因為它傲霜雪而不凋,恰如堅貞頑強,斗志昂然的勇士。
六、總結:
作者把蓮花比作“君子”,用它的清逸,表現人的高潔,作者刻畫蓮花,寄寓了自己的理想、情志和人格操守,表達自己鄙棄追求名利的士大夫的表現,歌頌德行高望的君子行為。
同學們,當我們學習這兩篇短文的時候,我們也許為作者高雅的情趣和堅貞的節操所感動。歷史已發展到今天,時代已今非昔比,但世間污濁之氣,腐朽之風也會傳宗接代,仍有待我們去抵制,去清除。我們應當向古代賢者學習,追求精神世界的高格,遠離物欲的誘惑,做一個品格端正、志趣高尚的人。
七、布置作業:
⒈背誦課文。
⒉將剛才的造句練習擴充為200字左右的小短文,寫在練習本上。
愛蓮說優秀教學設計5
一、學情分析:
八年級學生已有一定的文言知識,能借助一定的文言知識初步讀懂課文。理性分析能力弱,但感性認識及模仿能力強。因此教學中注意因材施教,由淺入深,以各種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注意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用多媒體手段突破重難點,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
二、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熟讀課文,疏通文意。
2、了解“說”這種文體。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學習記敘、抒情、議論相結合的寫法。
2、 理解正襯和反襯的手法,學習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
3、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現的情操。
4、學習蓮花的高潔品格,培養“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情操。
教學重點:
學習記敘、抒情、議論相結合的寫法是本課教學的重點。
教學難點:
對正襯和反襯手法的理解是本課學習的難點。
教學設想:
以讀為主、讀、析、講、背方法綜合運用,培養學生的誦讀能力,學習托物言志、襯托的寫法,學習蓮花的高貴品質。
教學手段:
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課文
播放歌曲《荷花頌》將學生帶入情境。南宋著名的理學家周敦頤曾寫過一篇《愛蓮說》,他筆下的蓮花又是怎樣的?他是怎樣描繪蓮花,抒發自己的心志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散文。
二、介紹“說”的文體知識
“說”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直接說明事物或論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記載來論述道理。
《愛蓮說》就是說說愛好蓮花的問題
三、簡介作者
周敦頤,又名敦實,宋朝道州營道(現今湖南道縣)人,著名哲學家,謚號元公(謚號,死后所給的稱號),號“濂溪”,世稱“濂溪先生”。理學派開山鼻祖。周敦頤著有《周子全書》行世。周敦頤曾在蓮花峰下開設濂溪書院,世稱濂溪先生,濂溪書院是他講學的講壇,他的學說對以后理學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四、背景介紹
宋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著名的理學家周敦頤來星子任南康知軍。周敦頤為人清廉正直,襟懷淡泊,平生酷愛蓮花。
周敦頤來星子后,在軍衙東側開挖了一口池塘,全部種植荷花。周敦頤來星子時已值暮年(55歲),又抱病在身,所以每當公余飯后,他或獨身一人,或邀三五幕僚好友,于池畔賞花品茗,并寫下了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愛蓮說》。《愛蓮說》雖短,但字字珠璣,歷來為人所傳誦。
五、組織活動
(一)聽蓮:
聽課文朗讀,教師范讀。
(二)讀蓮:
1、讓學生跟老師讀。
2、指名讀,正音,出示生字圖片,領讀生字。
3、自讀課文。
4、齊讀課文 。
5、結合注釋,小組合作自譯課文。
(三)品蓮:
a 品蓮之美:(學生合作探究,舉手回答。)
過渡:蓮花是美的。美在哪里呢?
我們先看課文《愛蓮說》,文章哪一段寫“蓮”?
1、讀第一段:
師:這一段寫出了蓮花怎樣的形象呢?這一段當中有兩句最有名,你們猜猜是那兩句?
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不妖。
2、師:蓮花有沒有因為自己漂亮而賣弄自己?寫出這兩句對應的蓮花的品格。
生: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純真自然不顯媚態。
3、師:“中”是里面,里面怎么樣?見過蓮花的莖么?外直寫出了蓮花的什么品格?
生:內心通達行為方正。
4、師:不蔓不枝,蔓是一種植物,特點是自己長不高,但如果附近有攀附物,他會爬得很高,生活中有這樣的人么?
生:有,攀附權貴的人。蓮是不是這樣?不是。
5、師:香遠益清,這句話寫出了蓮花什么品格?
生:美名遠揚。
6、師:亭亭凈植中的“亭亭”寫身材,寫出了蓮怎樣的體態?
生:儀態端莊。
7、師: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根據上下文推斷一下褻玩一詞的含義。這句話寫出了蓮花什么特點?
生:自尊自愛令人敬佩。
8、師:作者從哪些方面描寫蓮花的?
生:從三方面寫蓮的美好形象:生長環境、體態香氣、風度氣質。
9、齊讀第一段,讀時注意韻腳要讀的重一些,并讀出延長音。作者如此細描細繪蓮花,難道他僅僅是喜愛蓮花的外形嗎?(小組討論)
生:不是!
老師概括:蓮是君子的化身,兩者之間一定會有相似之處。“出淤泥而不染”剛才我們說過,淤泥是蓮花的生長環境,那么相對應的君子的生活環境又是怎樣的呢?污濁黑暗的封建社會。既然蓮花能夠出淤泥而不染,君子也同樣,雖然生活在黑暗污濁的社會之中卻能夠不與世俗同流合污。
10、師:通過這幅畫,我們可以理解作者在這里運用的是什么樣的表現手法?
生:托物言志。
b 品文之美:
11、師:本文寫的是蓮,為何要寫菊和牡丹?(學生討論回答)
這是襯托的寫法。作者用菊和牡丹來襯托蓮花,更加含蓄而突出地表達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寫菊是正襯,是美麗的,紅花必須有綠葉襯托。菊花不畏嚴寒,傲霜斗雪,品格高尚。它又是花中的隱士,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超凡脫俗,這些都符合陶淵明的'處世態度。與蓮的品格相似,作者持贊賞的態度;而寫牡丹則是反襯,牡丹雍容華貴,歷來人們把它當成富貴的象征,“世人甚愛牡丹”,說明世人貪慕富貴,追名逐利。這種人生態度作者是否定的,持鄙視的態度。(屏幕顯示板書設計)寫牡丹是從反面襯托蓮的君子形象。
12、讓我們帶著對課文的理解和對作者“出淤泥而不染”高貴品質的崇敬之情,深情背誦課文。
13、小結:
第一段以總述開頭,接下來對蓮花進行描寫。第二段是作者獨到的見解,開頭三句構成排比是議論的寫法,后面以“噫!”字開始,是抒情的寫法。全文僅119個字,融敘述、說明、描寫、議論和抒情為一體,不愧是“說”文體中的精品。
14、下面讓我們仿照作者用蓮花來寄托自己感情的托物言志的方法,用:“我特別喜歡……”句式說一段話,所借之物不拘泥于花草樹木,但要注意內在聯系和有新意。
老師(帶頭起興說一句):我特別喜愛牡丹。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寫牡丹總是貶的多,我對此頗感不平。當春風甘露喚起百花爭艷時,貴為百花之王的牡丹無疑是最美的,她像一位雍容的貴婦,美麗中帶著一份端莊。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為何要貶呢?更何況,牡丹源于隋而興于唐,這恰好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鼎盛的時期,于是在人們印象中,牡丹便是國泰民安的象征。時至今日,牡丹與堅貞不屈、傲之寒霜的梅花一起成了我國的候選國花,如果牡丹沒有其過人之處,能成為候選國花嗎?因此,我愛牡丹。
生:我特別喜愛梅花。梅花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它不畏嚴寒,傲霜斗雪的精神及清雅高潔的形象,許多中華兒女都擁有梅花這種堅強不屈的精神。梅花與堅毅不拔的蒼松、婀娜多姿的翠竹并稱“歲寒三友”;梅、蘭、竹、菊“四君子”以梅為首。王安石寫的一首詩《梅花》“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歌頌了梅花百折不撓擁有頑強生命力的精神。因此,我喜愛梅花,更喜愛梅花的精神。
愛蓮說優秀教學設計6
一、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詞句2、理解借物喻人3、了解對比烘托4、背誦本篇文言
二、課時安排
1、課時:一節課2、課型:讀說課
三、主導教學:
誦讀與品析
四、課堂導入:
教師先出示魯迅先生七律《蓮蓬人》中的四句詩“掃除膩粉呈風骨,褪卻紅衣學淡妝。好向濂溪稱凈植,莫隨殘葉墮寒塘。”并解釋大致意思,然后順勢啟發:濂溪先生是誰?蓮蓬人為什么要向他表白自己的心志呢?從而導入新課。
五、課堂結構(四大板塊)
第一板塊:點讀課文,說字詞句段意思(10分鐘)
1、要求學生“點”著課文課文注解,逐字逐句地讀課文,讀通課文,讀懂意思。
2、以四人為一小組,互相討論,共同翻譯字詞句
第二板塊:誦讀課文,說句式語言特點(10分鐘)
1、學生聽課文錄音,要求重點聽語音語氣語調。
2、學生對照課文錄音,自由誦讀課文兩遍。
3、教師要求學生說句式語言特點。學生說的內容可能有以下幾點:①句式多樣,或駢句。或散句;或長句,或短句;或排比句,或獨詞句。②語氣多變。或陳述,或疑問,或感嘆。③節奏和諧。“蕃、丹、染、焉”,“直、枝、植”等韻腳交錯分布,出落有致。④表達方式多樣。百字短文融敘述、描寫、抒情、議論于一爐。一個“愛”字連綴全文,文筆簡練,情感豐富。
第三板塊:品讀課文,說課文運用手法(15分鐘)
(一)說借物喻人手法。
1、教師要求學生從課文中找出描寫蓮花的語句(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不可褻玩焉。)
2、教師要求學生說說這些句子從哪些方面來描寫蓮,贊美蓮的?
學生可能說品質、形態、儀表等方面。教師隨機點撥:這些語句對蓮花作了生動逼真,盡善盡美的描繪,揭示了蓮純潔、高尚、正直、剛強、清濂、莊重的特點,充分表現了作者對蓮花的傾慕之情。
3、教師啟發:聯系下段中的“蓮,花之君子者也”、“蓮之愛,同予者何人”兩句,你們覺得作者僅僅只是在描寫蓮,贊美蓮嗎?當然不是,寫花就是寫人,詠花就是詠志。這七個分句句句寫花,又句句寫人,這種手法叫借物喻人。
4、教師要求學生用“‘───────’一句比喻君子的──────”句式具體說說借物喻人的用法。參考說法:“出淤泥而不染”一句比喻君子在惡劣的環境中不為世俗所污;“濯清漣而不妖”一句比喻君子在優越的環境中不媚于世;“中通外直”一句比喻君子內心通達,行為正直;“不蔓不枝”一句比喻君子性格正直,純正無邪;“香遠益清”比喻君子美德布于四方,聲名遠揚;“亭亭凈植”一句比喻君子卓然挺立,堅守節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一句比喻君子端莊嚴肅,被人敬仰。
(二)說對比烘托手法。
1、教師提示:文章的題目是“愛蓮說”,作者以蓮花為歌頌對象,卻幾次提到了菊花、牡丹,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2、學生讀課文中有關菊花、牡丹的句子后說用意:①開頭以陶淵明愛菊,世人愛牡丹引出“予獨愛蓮”的主旨。②作者以菊的.隱逸,牡丹的富貴襯托蓮的高潔。③結尾由三種花寫到三種人:愛菊者少,愛蓮者更少,而愛牡丹者很多。以此感嘆社會上真隱士少,有道德的人更少,而愛富貴的人很多。
3、教師小結:文章通篇以菊花為旁襯,以牡丹為反襯,突出蓮花傲然不俗,超脫卓群的品性,表現了作者守身如玉的生活態度。
第四板塊:背讀課文,說背誦文言技巧(5分鐘)
讓二至三名優秀學生當堂背誦,然后結合本篇課文,說說背誦文言文的技巧。學生可能說:根據語氣語調背;根據表達方式背;根據音韻節律背;根據鄰頭字句背等等。只要方法可行,教師就給予充分肯定,以總結背誦文言文的經驗方法。
愛蓮說優秀教學設計7
一、教材分析
《愛蓮說》位于河大版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12課《短文兩篇》的第二篇。本文和《陋室銘》一樣,都是托物言志的名文,文字優美,意味深遠,學習時要反復誦讀,用心品味,以充分領略作者的情懷,同時也要認識這種情懷產生的社會背景。
二、學情分析
八年級的學生對古文的學習以有了初步的認識、了解,多數同學在字音、詞義、疏通文意上有了一定的功底,在老師的提示下,能利用工具書,教材的注解在較短時間內理解大意。但深入分析文章內容和寫作手法,學生還有難度,需要小組討論和教師的點撥。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能正確朗讀課文,疏通文意,積累常見文言詞語,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反復朗讀以至成誦,合作探究課文內容,理解作者的思想,領會文章的寓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感受文章的美,能找出描寫蓮的句子,并體會蓮“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貴品質。
四、教學重難點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正確朗讀課文,疏通文意,能理解作者的思想,領會文章的寓意。
教學難點是了解托物言志的寫法和學習蓮“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貴品質。
五、教學方法、學習方法
1、教學方法
根據本文的特點,我采用了朗讀法、討論法、遷移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使用這些教法既能激發學生興趣,又能活躍課堂氣氛。
總之,本堂課我所注重的是通過教師恰當的教學方法和有效的指導來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自主拓展能力的培養,從而推動學生進步。
2、學習方法
我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要多讀課文,采用多種閱讀方式,能自主疏通文意,對疑難問題可與同學探討,或與教師交流請教。教師再采用指導,點撥的方式,對文章內容教師提出問題,學生思考回答,教師只把獲得答案的途徑點撥引導出來,促進學生思考,從中悟出課文思想內容。
六、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教師展示有關蓮花、菊花、牡丹的照片,提問:你最喜歡哪一種花?為什么?
師說導語:美麗的花兒惹人喜愛,陶淵明最愛菊,用菊花來表明自己喜歡歸隱的志向。北宋哲學家周敦頤畢生酷愛蓮花。他愛的是蓮的什么呢?我們一起從《愛蓮說》中尋找答案。
(設計意圖:讓學生欣賞美麗的照片,創設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導入做到了簡單、明確,及時。)
二、走近作者
多媒體出示作者簡介:周敦頤,(1017——1073),宋代著名的唯心主義哲學家。字茂叔,道州營道人。晚年在廬山蓮花峰下建濂溪書屋講學,世稱“濂溪先生”宋代理學創始人,著《周元公集》。
(設計意圖:對作者作簡單的介紹,有利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知識的積累。)
三、預習檢測
多媒體出示:
1、《愛蓮說》選自______作者是_____,字_____,______朝,______家。
2、《愛蓮說》是一篇______,通常借______說明_____。
3、生字注音:
甚蕃()不蔓()不枝
褻()玩鮮()有聞
(設計思路:多媒體出示作者簡介、文體知識、生字注音題,讓學生自己完成,考察學生的課前預習情況,從而完成生字,有關作者及文體知識的自主學習。)四>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多媒體出示《愛蓮說》課文內容,學生齊讀,然后思考:
1、請找出課文中直接描寫蓮花的句子。(在課文中用“——”劃出來)
2、文中除了寫蓮花,還寫到了什么花?是如何寫的?
學生自主學習。從書上劃出來。代表回答,師點評。
(設計意圖:通過讓學生齊讀課文,可以更好保持學生主動參與的角色意識,問題的設置可以讓學生初步感知文章的內容。)
五>自主學習。疏通文意
學生自讀課文,根據課下注釋及工具書,自主學習疏通文章的大意。班內交流翻譯的成果,疑難句子師可以給予指導。最后多媒體出示課文翻譯,加深學生的印象。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通過讓學生自讀,嘗試疏通文意,鍛煉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可幫助學生積累一些翻譯文言文的技巧。)
六>合作探究,理解課文
學生分組朗讀課文,然后思考:
1、用波浪線劃出描寫蓮花生長環境的句子。
2、哪些句子是從體態、香氣方面來寫的?
3、文中哪些語句表現了蓮花的'風度?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歸納出答案,師多媒體出示。
(設計意圖:通過問題的引導,使學生掌握了文章的脈絡,體會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貴品質。)
七、聽讀課文,感悟主旨,了解寫法
多媒體播放課文的朗讀錄音,學生一邊欣賞美麗的圖片一邊小聲跟讀,最后完成有關主旨的填空題。
(設計意圖:在完成主旨填空題的過程中,教師逐步引導學生理解蓮花的品質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懷,并簡單介紹托物言志的寫法。)
八、課堂隨筆,能力提升
多媒體先出示有關竹子的圖片讓學生欣賞,然后布置寫作任務:請抓住“竹”這一植物的特點,賦予它某種精神品質,寫一段(50到80字左右)話。
可讓學生當堂展示自己寫的作品,并大聲朗讀出來,師點評。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可以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并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七、板書設計
愛蓮說
周敦頤
托物言志
菊————隱逸者
蓮————君子者
牡丹————富貴者
(設計意圖:此板書根據直觀性原則,簡潔明白,能體現了文章的主要脈絡,學生能從中抓住要點和精髓,深入理解全文,把握人物思想感情。)
八、課后反思
《愛蓮說》是一篇膾炙人口的名篇,也是托物言志寫法的代表作。作為一篇意蘊豐富的詠蓮名篇,我還是想通過這片文章的教學,讓學生能理解作者“物之形”——“物之品”——“人之品”的一個思維過程,并且能學以致用。
這堂課,學生學得輕松自如,主觀能動性得到了最充分的發揮:不僅把老師該教的知識自己學習了,掌握了,更重要的是,在學習過程中,能真正用自己的頭腦去思索、去發現問題,去決定吸取或舍棄。這堂課也使我認識到,只有老師為學生服務,才是教學思想根本的轉變。以前的課堂教學,老師教,學生學,老師是課堂的主體,學生只是被動地跟著老師的指揮棒走,光記筆記都來不及,哪里還有什么主動性?哪里還有什么發現?有了這樣的嘗試,其他的課文,我也適當采用了這種方法,不僅使學生成績得到提高,而且也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所以我們要倡導在自學、自悟基礎上的各種形式的合作學習。通過互相啟發,共同探究,培養合作精神和協作能力。只有在學生充分的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才能使他們互相取長補短,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合作。
愛蓮說優秀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及重點]
[教學課型及課時]
1.教讀課
2.一課時
[教學設想及教學方法]
1.教學設想
安塞腰鼓是產生于北方黃土高原上的—種民間藝術,充滿原始的意味和濃郁的鄉土氣息,對于生活在南方或現代都市中的青少年,大都對其缺乏形象的直接的感受。因此,采用多媒體教學,效果會好些。教這樣的文章,尤其要注意調動學生的情緒,調動學生的想象力,一旦學生進入角色,教起來就輕松多了。
2.教學方法
教師范讀——掃清文字障礙——學生誦讀——教師、學生質疑釋疑——學生感悟。
(解說:文章的自讀是教學本課的關鍵。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提出疑問。質疑可能會是多方面的,或是字詞上的,或是句子上的,或是關于安塞腰鼓背景等方面的,均要讓學生暢所欲言。對提出來的疑問,教師不必一一作答,先發動全班同學來討論解決,一時無法解決的問題,可以存疑,或作為研究性學習的課題在課外作深入探討。然后讓同學說說或寫一點各自感悟到的東西。)
[媒體設計]
1.多媒體:選取材料制作成課件
2.錄音機:伴奏帶。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知道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區徽是以哪種花來構成的?生答:蓮花。澳門同胞為什么要以蓮的形象作為自己的區徽呢?不僅因為澳門蓮多、蓮美,更是因為蓮花象征了澳門人渴望回歸祖國大家庭的純潔、高尚的心。蓮花是一種姿態優美品性高潔的花,因此深得人們喜愛。古往今來,人們在它身上傾注了多少深情,寄托了多少厚意。它很早就出現在我國文人的筆下。如楊萬里有詩“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李商隱的“留得殘荷聽雨聲”;蘇軾還以“荷盡已無遮雨蓋”;屈原自表心性芳潔“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等。在寫荷花的諸多作品之中,最膾炙人口的,莫如宋代哲學家周敦頤的《愛蓮說》了。今天,我們就來共同學習這一描寫荷花的名篇《愛蓮說》,看他是怎樣贊美蓮花并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的。(板書課題及作者)
二、解題
用課件打出周敦頤的介紹。周敦頤(1017~1073),宋代著名哲學家,字茂叔,道州營道(今湖南道縣)人。他任職南康郡(今江西星子縣)時,曾率屬下在府署東側開辟—四十余丈寬的蓮池(后被稱為“愛蓮池”),池中建“賞蓮亭”,南北曲橋連岸。夏秋之交,蓮花盛開,清香撲鼻。作者觸景生情,寫下《愛蓮說》,借花述志。
三、師生共同研習課文
1.“說”這種文體我們還沒有接觸過,預習的時候我們是否注意到課本哪里介紹了“說”這種文體的特點呢?
明確:說是一種文體,可以說明事物,也可以發表議論或記敘事物。
2.既然“說”這種文體可以靈活地運用說明、記敘和議論的表達方式,偏重于議論。那么《愛蓮說》這個題目的意思是什么呢?(“談談愛蓮花的道理”)對,說說愛蓮花的道理。周敦頤要告訴我們,他愛蓮花有什么道理呢?我們來共同研讀課文。先由我來朗讀課文,請大家在難讀難寫的字下面畫一下,注意聽準字音,注意句子的語氣語調。
(老師朗讀課文)
3.聽了一遍,大家已畫出了難字生詞了吧?現在請大家對照一下屏幕上映出的生字詞,把沒畫出的再畫出來。(顯示字幕)請兩位同學在黑板上給屏幕上映出的加點字注音,其他同學在書上注音。(屏幕顯示)
教師點撥:“鮮”字“鮮”應該讀xiǎn,不讀xiān。問:為什么這里讀xiǎn,你能用這個讀音的“鮮”組個詞嗎?
明確:“鮮”意思為“少”的時候,讀xiǎn。讓學生組一個成語。
4.進行字詞教學。我們看著屏幕把加點的字讀兩遍。預備——讀!(學生齊讀生字詞)
明確:“頤”的左半邊不能寫成“臣”;“蕃”是形聲字,與草有關,意為茂盛,引申為“多”;“濯”“淤”“漣”也都是形聲字,與水有關,書上都有注釋;“逸”意為逃,你看一只兔子在逃跑,注意“兔”字的一點,“逸”,文中有“避開”的意思。我們再把屏幕上映出的每個句子讀一遍。(學生齊讀句子)
5.要求學生齊讀課文,這一遍讀的要求是:讀正確字音,讀通課文。注意抬頭挺胸,聲音響亮、精神飽滿。(學生齊讀課文)
明確:教師進行朗讀指導。這一遍讀書讀得整齊,也很流暢。但還有同學將“鮮”讀作第一聲,注意是第三聲:鮮xiǎn。把“陶后鮮有聞”這句子再齊讀兩遍。(學生齊讀)
6.讀完課文后,請同學們自由發言,說說這篇課文美在哪里。
明確:語言美、形象美、品格美等。
7.品析文章的語言之美
①討論:課文的語言美表現在哪里?
②同學們發言的內容可能有:簡潔、生動、形象,充滿情感之類。
③教師點撥:文章的語言之美:一表現在句子的節奏美。二表現在句子的形式美。或偶句,或奇句,或排比句,或長句,或短句,或獨詞句,既凝練流暢,又錯落有致。三表現在句子的表達方式美。百字短文,融敘述、描寫、議論、抒情于一爐,一個“美”字連綴全文,文筆簡潔,情感豐富。大家注意文言文的讀法與現代文有所不同,大家回憶一下電影和電視里看到的古人是怎樣讀書的呢?
學生自由發言,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①古人讀書拉長了聲調,像唱歌一樣的。(請你給大家模仿一下,好不好?)②搖頭晃腦的。(也請你給大家模仿一下,好不好?)
7.是的,古人讀書很有韻味,自得其樂地讀,一般語氣都比較舒緩。我們讀古文雖然不需要搖頭晃腦,但可以吸取一些有益的讀書經驗,如舒緩一些讀。
④同學們讀、背課文。
2.欣賞文中的形象之美。
①不進行提示,請同學們讀出作者對最喜愛的“形象”進行描畫的句子: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②請同學們談談,能從上面的內容中看出、讀出、悟出多少個“美”來?
③討論、點撥:可以看出畫面美,形態美,神態美;可以讀出描寫美,語音美,情感美;可以悟出品格美,氣質美,高潔美,正直美,風度美,清高美,質樸美……
④老師順勢點示:寫花就是寫人,詠花就是詠志。作者在這里通過對蓮的外在姿態的描繪與贊美,賦予蓮一種高潔的品格,不僅寫的景是美的,而且引人的思想向更廣闊更深遠的天地伸展。請同學們再讀課文,還要想一想:作者僅僅寫蓮不就行了嗎?為什么還要寫菊和牡丹呢?
3.品味文章的意蘊之美。
①討論:作者為什么不單純地寫蓮?為什么還要寫菊和牡丹呢?
②同學們思考、發言,可能說出的內容是“烘托”“對比”之類。
③老師點撥:作者寫菊和牡丹,一是對“蓮”的襯托,在反復的襯托之中既突出蓮的品格,又表達自己的情懷;二是由三種花引出三種評價和比較,名為寫花,實際寫人,寫出人們對生活理想的三種選擇,突現自己對胸懷磊落、行為正直、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等高潔品德的崇尚。作者好像是在寫花,而實際上是托物寄意,弦外有音,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意蘊”。
④同學們帶著對“蓮”的贊美之情讀課文。
師:讀得不錯。大家讀到這兒讀出點味道來了。但要更好地讀,還有待于我們充分理解課文內容,把握作者感情的基礎上業讀。這一長句,突出了蓮的哪些特點呢?你體會體會。
明確:蓮:不染、不妖,香,清,不可褻玩
我們體會得很好。我們知道了作者所以愛蓮,不僅因為蓮花姿態美麗,而且品格高尚。作者愛蓮,也在贊頌蓮花,我們要注意帶著贊美之情來讀。一起看黑板上,看板書的`關鍵的詞,飽含贊美之情來背誦這一長句,“予獨愛……”
我們已經說了,“說”這種文體偏重于議論,那么文章第二節他議論些什么呢?請一位同學朗讀這一節,其他同學注意找出議論蓮的句子,看看是哪一句?(是“蓮,花之君子者也”這一句)君子是什么樣的人?(是品德高尚的人。)
作者把蓮比作花中的君子,原來他是要贊美君子形象,這句話是全文的核心。我們畫下來。借贊花來贊人,這種寫法就叫作借物喻人和托物言志。(邊板書:托物言志)我們初一時學過托物言志的文章嗎?
(學生紛紛舉手)
師:一齊回答。
生:(齊)《荔枝蜜》。
師:對了。我們再看課文。作者在第二段開頭還寫有兩個比喻,把菊比作隱逸者,把牡丹比作富貴者,第一段也先寫菊和牡丹,想想寫菊和牡丹為了什么?
生:(齊)陪襯。
師:編者的提示已經告訴了我們。
(板書:菊:隱逸者牡丹:富貴者)
師:隱逸者是隱居的人,菊花開在百花之后,又是隱士陶淵明所喜愛的,所以比得很恰當。而作者為何把牡丹比作富貴者呢?因為它色彩濃艷,花朵碩大,唐朝時,成為富貴人的寵物。我們上學期課本附錄里的一首詩中就有“一叢深色花,十戶中人賦”的句子,哪位同學記得是誰寫的,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
(學生思索,有一位同學舉手。)
生(19):好像是白居易的《買花》。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叢深色的花,相當于十戶中等人家的賦稅。
師:很好,你的記憶力真好!怎么知道這花是牡丹花呢?前面還有兩句:“共道牡丹時,相隨買花去。”牡丹那樣高的價錢,富貴者爭相購之,把它比作富貴者很恰當,這是在特定場合、特定環境下的比喻。作者用菊和牡丹來陪襯突出蓮,突出蓮的君子品格,是寄托了深義的,作者生活在封建社會,對當時社會上品格高尚的人非常敬慕,自己也愿意成為一個君子。那么,我們聯系第一節作者筆下的蓮花形象,是否能看出君子有哪些高尚的品行呢?
(學生踴躍舉手)
生(20):不跟壞人同流合污。
師:很好,出淤泥而染,潔身自好。還有呢?
生(21):還有他很正直、正派的。
師:對辦事公正,為人正直,又很虛心。香氣遠播,說明名聲很好。還有嗎?
生(22):很莊重,不許人去玩弄他。(眾笑)
師:不許人侮辱他,剛正不阿,不容人侵犯,有獨立的人格。封建社會有這樣的人,真令人敬佩!我們讀到此,明白了作者的寫作目的,贊蓮為贊人,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可使文章生動形象,含蓄而給人回味。我們齊背這三個排比句。
(學生齊背)
師:我們再看下文,“噫!”是個嘆詞,作者贊蓮又感慨什么呢?看一下讀中提示,加以體會,我們一起說——
生:(齊)感慨、譏諷貪圖富貴、追求名利的世態。
師:當時社會上愛蓮者少,愛牡丹者多,君子少,追求富貴的人多啊!作者有感于社會上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人太多,對他們表示了強烈的鄙視!結尾的這兩句話一問一嘆,發人深省,文章的主題多深刻啊!我們齊背這一節。
(學生背誦第二段)
師:這篇課文對我們有一定的啟示。封建時代的君子形象對我們今天如何做人,完善自我品德修養有一定的啟示。我們課后深入思考一下,把體會寫到練筆本上。好這堂課我們通過朗讀,掌握了朗讀文言文的一般方法,理解了課文內容,了解了托物言志這種寫法的特點。最后我們一起把課文背誦一遍。
(學生背出課文)
【愛蓮說優秀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愛蓮說》優秀教學設計模板09-20
《愛蓮說》教學設計05-28
愛蓮說教學設計06-09
人教版《愛蓮說》教學設計(通用10篇)03-20
初中語文《愛蓮說》優秀教案設計01-19
語文《愛蓮說》教學反思01-26
愛蓮說優秀說課稿范文04-15
優秀教學設計04-13
優秀的教學設計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