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日食和月食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日食和月食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日食和月食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日食和月食是太陽、地球、月球三個天體運動形成的天文現象。
2、月球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地球處于月影中時,因月球擋住了太陽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日食。而月食則是月球運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擋住了太陽射向月球的光。
過程與方法:
1、運用模擬實驗的方法研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2、對模擬實驗中的現象進行細致的觀察。
3、根據模擬實驗中的現象進行邏輯推理,推測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驗科學實驗的嚴謹、客觀和樂趣,意識到設計科學研究方案的重要性。
2、能夠大膽地想象,表達自己的想法。
3、意識到模擬實驗與推測和客觀真實是有一定差距的。
4、意識到天文現象是可以被人們認識的。
【教學重點】日食和月食是太陽、地球、月球三個天體運動形成的天文現象。
【教學難點】根據模擬實驗中的現象進行邏輯推理,推測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教學準備】
有關日食和月食信息的圖片、照片、課件、錄像資料、書籍等;乒乓球、玻璃球、手電筒、觀察記錄表;要求學生在課前收集有關日食和月食的.信息。
【教學過程】
一、認識日食發生的過程及特點。
1、設疑激趣:同學們,前面我們學習了月相變化,知道月球的圓缺變化是在一個月內發生的,可是有時在一個晚上就能看到月球圓缺變化的全過程,你們看過嗎?這叫什么現象?
太陽是否有時也會有圓缺現象?(出示日食發生過程的圖片)這叫什么現象?你們聽說過日食和月食嗎?關于日食和月食你有什么問題?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研究《日食和月食》。
2、講述:我們先來研究日食發生的過程及特點。
3、(播放日食發生的過程錄像)討論并交流:日食發生過程有什么特點?從這些特點中你有何推想?
4、小組匯報討論結果,教師整理并適時補充日食發生過程的一些其他事實性資料。
5、小結日食發生過程中的一些特點:(1)太陽被一個物體擋住了;(2)擋光的物體是圓形或球形的;(3)擋光的物體是運動著的;(4)擋光的物體看上去和太陽差不多大;(4)地球、擋光物體和太陽差不多在一條直線上。
6、提出問題:根據日食的特點,你認為日食可能是怎么形成的?
(分析過程預設:(1)太陽被遮擋的部分邊緣是弧形的,說明擋光的天體是圓的。(2)在日食過程中,有時太陽的整個球面都被擋住了,成為黑色,這說明擋光的天體,從地球上看與太陽一般大小(3)太陽被遮擋的部分從西邊開始,向東邊移動,說明這個天體是自西向東運動的,綜合以上分析,可能是月球擋住了太陽的光輝。)
二、日食成因的模擬實驗。
1、剛才有同學認為是月球擋住了太陽射向地球的光造成了日食。怎樣用模擬實驗的方法來證實我們的推測?
2、分小組設計模擬實驗的計劃,設計時注意:
(1)用什么實驗材料來做這樣一個模擬實驗?
(2)如何做實驗 ?
(3)在實驗中估計會出現哪些現象?
(4)觀察到的哪些現象能說明日食發生了?
3、學生分小組進行模擬實驗:一生用手電筒代表太陽,一生手持乒乓球代表地球,一生手持玻璃球當月球自西向東運動,用玻璃球繞乒乓球轉動一周表示月球繞地球一周,看看在什么情況下看不見太陽。
(模擬實驗要注意:所用的擋光物體要比被擋光物體小;擋光物體是運動的;擋光物體是圓形或球形的。這一過程中,并不一定就會發生日食。只有玻璃球轉到電筒光和乒乓球之間,三者在一條直線上,并且三者之間的距離合適時,保證玻璃球的影子落在乒乓球上時,才會發生“日食”現象。)
4、交流:(1)模擬實驗是如何做的?(2)哪些現象可以說明發生了日食?(3)這時太陽、月球、地球各處于何種位置?(4)在什么情況下不會發生日食?
三、日食的成因。
1、用自己的語言說說日食的形成原因。
(當月球運動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如果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上時,月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處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陽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發生了日食。)
2、出示日食成因示意圖,閱讀課本54頁日食的成因。
3、教師在黑板上畫出簡圖,讓學生講解日食的成因。
4、交流:你們從圖中還有什么發現?
(1、發生日食時,不是地球上所有的人都能同時看到,只有處在月球影子里的人才能看到日食。2、根據自己對日食成因的分析,推斷日食總是發生在農歷初一(朔)。)
5、過渡:那么月食又是怎么發生的呢?
(我國有天狗吃月亮的傳說。在印度,某些部落認為月食是一條龍吞食了月球,幸運的是有一個英雄砍掉了龍的頭,所以月亮很快就重現了。)
四、月食的成因。
1、談話:請同學們推測一下月食發生的原因。月食發生時,三個天體的位置又是如何的呢?
2、學生思考推測。
(預設:在月球運動過程中,如果太陽、月球、地球三者正好處在一條直線上時,地球就會擋住太陽射向月球的光,這時地球上的人們就會觀察到月食現象。)
3、用模擬實驗加以證實。
4、你能將月食發生的示意圖畫出來嗎?(學生嘗試畫出月食成因示意圖。)
5、根據示意圖說說月食的成因。
6、討論:月食發生在農歷的什么時候?
(月食總是發生在農歷十五(望))
五、總結拓展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有什么收獲?比如對模擬實驗有何認識?
2、思考:為什么有日環食現象而沒有月環食現象?
(月食發生時,月球運行進地球的陰影中。由于地球在月球軌道處的投影總比月球大,所以月環食的情況是不會發生的。)
六板書設計:
日食(農歷的初一前后)——月球居于地球和太陽之間,三者在一條直線上
月食(農歷的十五前后)——地球居于月球和太陽之間,三者在一條直線上
日食和月食教學設計2
教學內容:教科版六下第三單元《宇宙單元》第4課《日食和月食》
學情分析:從教材單元整體分析,《日食和月食》一課是在學生認識了月相成因的基礎上的后續,是宇宙單元中的第4課。有助于建立起有關宇宙系統的模型。學生已經知道了地球和月球自轉及公轉的方向——自西向東逆時針運動,月相知識等。以及地球、月球、太陽三者簡單的相互運動關系。日食、月食雖已是學生聽說過或個別觀察過的天文現象,但對其具體深奧的內容,形成的原因等不了解。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個天體運動形成的天文現象;月球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地球處于月影中時,因月球擋住了太陽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了日食;而月食則是月球運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擋住了太陽射向月球的光。
過程與方法:運用模擬實驗的方法研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對模擬實驗中的現象進行細致的觀察;根據模擬實驗中的現象進行邏輯推理,推測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驗科學實驗的嚴謹、客觀和樂趣,意識到設計科學研究方案的重要性;能夠大膽地想象,表達自己的想法;意識到模擬實驗及推測和客觀真實是有一定差距的;意識到天文現象是可以被人們認識的。
教學重點:利用模擬實驗等方法,使學生認識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個天體運行的位置關系形成的天文現象。
教學難點:根據模擬實驗中的現象進行邏輯推理,推測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教學設計理念:
通過呈現生活中真實、奇特的天文現象,引導學生發現其中的疑問。現在六年級的學生大都知道是月球擋住了太陽,因此重在讓學生自行獲取證據來解釋。通過觀察分析太陽被擋住時黑影的特點,模擬日、月食實驗自己得到證據,進行解釋。利用課件,在科學家的研究成果中進一步得到證實、完善。充分體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在探究活動中建構科學概念。進一步激發、引導學生正確觀看日食、月食。
教學準備:
全班:日、月食課件、錄像表,表示日、月、地三個天體的圓卡片;
分組:乒乓球、玻璃球、各種大小球、手電筒、觀察記錄表、線、膠帶、竹簽、橡皮泥等。
教學過程:
一、課件引入,提出探究問題:
在20xx年7月22日上午,中國的上海、杭州等這一部分地區的人們發現天空中出現了一個奇怪有趣的現象——耀眼的太陽漸漸失去了光輝,明亮的天空變得如同黃昏,黑暗大約持續了5分鐘左右,太陽才又露出了光芒,在十幾分鐘仿佛就經歷了一個晝夜。這是怎么回事呢?對,這就是日食。(板書:日食)。有人把它拍了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播20xx年7月22日日食錄象)仔細觀察日食發生時,出現了什么奇怪的現象?你有何疑問?(設計目的:引導學生從生活現象中產生想探究的問題:是誰擋住了太陽光?這個黑影是誰?拉近天體與生活的距離,激發學生思考、探究的欲望。)
二、觀察、分析黑影特點,獲取證據之一:
讓我們也來做一回偵探,破解一下這其中的謎。先來仔細觀察現場,不要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1、(出示日食發生的'照片)請思考預測:你認為黑影可能是誰?你有什么證據?
2、分組討論:仔細觀察分析日食發生過程中的黑影的特點,作為你的證據。
3、匯報討論結果:你認為可能是誰?依據是什么?我們組認為可能是月球擋住了太陽的光。
(1)黑影能遮住太陽,是不發光、不透明的,月球本身也不發光、不透明。
(2)黑影是(圓)的,月亮也是圓的;
(3)這個黑影是(從右往左)運動的,月亮也是從右往左逆時針運動的;
(4)有時黑影能完全遮住太陽,大小看起來與太陽相似,近大遠小,天空中只有月亮看起來和太陽差不多大。
(設計目的:引導學生根據現象,分析預測。培養細致的觀察能力和周密的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的猜測有依據,有條理,并且能擴展思維。)
三、模擬日食實驗,獲取證據之二:
1、剛才有同學認為是月球擋住了太陽射向地球的光形成了日食。你能親自設計模擬實驗來證實我們的推測嗎?
2、分小組設計模擬實驗,設計時思考:(課件出示):
①用什么實驗材料做?什么材料代表什么天體?
②如何做模擬實驗?(材料怎么擺?距離怎么控制?月球放在哪里?月球怎么移動?)
3、學生匯報演示,教師強調注意事項并小結:雖然模擬實驗和真實的情況有差距,但我們必須盡量使它接近真實。
4、出示觀察要求:(課件出示)
(1)、觀察到什么現象才能說明發生日食了?為什么?
(2)站在宇宙的角度觀察:發生日食時,日、地、月三個天體在何種位置?發生日食時,地球上出現了什么?地球上哪些地方的人能看到日食?日食發生時是農歷什么時候?
(3)站在地球的角度觀察:日食形成過程中,太陽被遮擋的部分從哪邊開始(左邊還是右邊),向哪邊移動?
(4)根據以上觀察發現,小組討論日食形成的原因,并畫出日食成因示意簡圖(用大小圓貼紙代表三個天體)。
5、學生分小組做模擬實驗:
6、展示交流:
(1)請模擬實驗中看到“日食”的小組邊展示邊說。
(2)分析討論:日食發生時,日、地、月三者的位置關系是怎樣的?讓學生在黑板上粘貼日食發生時的三球示意圖。(只有玻璃球轉到電筒光和乒乓球之間,三者在一條直線上,玻璃球的影子落在乒乓球上時,才會發生“日食”現象。)
7、用自己的語言說說日食的形成原因。課件出示日食的成因示意圖及文字說明指名讀。
四、科學揭秘,獲取證據之三:
剛才我們用模擬實驗證明了月球在宇宙中運行時,確實能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發生日食。那么黑影究竟是誰?科學家用更精密的儀器去觀察,比如衛星。看到了它的真面目。請看《日食的形成》錄像。
(設計目的:通過設計模擬實驗,制作模擬實驗來檢驗自己的猜測,模擬看到日食過程,從而找到原因。建構科學概念。利用錄象等與科學研究成果比較,補充、豐富學生的認識。)
五、自主模擬月食實驗,分析成因。
過渡:我們偵破了日食的成因,在夜晚還有一種和日食發生非常相似的現象,古時候人們把它叫天狗吃月亮,其實,這是什么天文想象?(板書:月食)
出示課件《月食》視頻。
1、那么月食又是怎么回事?
學生推測:
2、你會用模擬實驗加以證實嗎?
3、學生做模擬實驗,并畫出月食成因示意簡圖。
4、請說說月食的成因。
(當月球運行到地球的影子里,日、地、月三者在一條直線時,地球擋住太陽射向月球的光,這時地球上的人們就會看到月食。)
5、課件出示月食的成因示意圖。
(設計目的:教是為了不教。因此,月食的成因采用放手讓學生自主設計、實驗,解釋成因的方法。課件補充一些其他特征。引導學生從中總結日、月食的真正成因,從而完善科學概念。)
六、總結收獲,課外延伸
我們已經認識了日食和月食的成因,你還知道有關月食的哪些知識?或者還有哪些疑問?學生匯報交流。
對日月食,我們還有很多的疑問,課后讓我們一起搜集資料,解決自己提出的問題。并且去找找今年在我國可以看見的日食和月食發生的日期,找個時間一起交流一下。
七、板書設計
日食和月食
日食(這里用圓形卡片表示日食時日、月、地三個天體的位置關系)
月食(這里用圓形卡片表示月食時日、月、地三個天體的位置關系)
日食和月食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
《日食和月食》一課是在學生認識了月相成因的基礎上學習的,本課的知識目標是指導學生認識日食和月食的成因,能力目標是要培養學生推理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科學思想教育目標是要培養學生認真細致、相信科學不迷信的態度。本課是培養學生自行探究和運用知識的能力的典型課例,探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是有層次的,探究日食的成因是重點,探究月食的成因要充分體現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和能力解決新問題。在探究日食的成因中根據事實材料推測分析是誰擋住了太陽光是難點。
教學準備:
1、學生課前收集有關日食和月食的文字、圖片或聲像資料。
2、月相形成的實驗材料。
3、CAI課件
①日食和月食發生時的情境動畫。
②日食和月食發生時三球位置示意圖。
教學過程:
一、組織學生交流收集到的資料,提出問題。
1、學生交流課前收集到的有關日食和月食的`文字、圖片資料,初步談談對日食和月食形成的認識。
2、分小組匯報交流情況。
3、教師小結:同學們能收集到這些有價值的資料,為學好本課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剛才有同學談到據老人們說日食和月食是天狗在吃太陽或月亮,每到這時,人們都要拿出鍋碗瓢盆來敲敲打打,好趕走天狗,真有天狗吃日、天狗吃月這回事嗎?當然沒有,我們就用科學的態度和科學的方法來研究這是怎么一回事吧!
4、板書課題。
二、指導認識日食的成因及種類。
1、教師課件演示日食發生的動畫,學生觀察。
2、教師發給每一組一張日食發生時的一組照片圖及我國歷史上曾發生過日食的時間記錄表。組織學生小組討論日食發生時都有哪些現象和規律。
3、學生分小組匯報,教師逐條板書。
4、教師根據以上學生匯報,組織學生討論:是什么擋住了太陽的光?你的理由是什么?
5、學生匯報,教師形成如下板書
現象:分析
①呈弧形漸缺→是球體
②自西向東漸缺→自西向東運動
③有時整個太陽被擋住→從地球上看,兩球大小差不多
④發生在農歷初一→三球在同一直線上。
6、學生實驗證明以上分析是否正確。教師在黑板上畫一個太陽,學生手持乒乓球當月球自西向東運動,把學生頭部當地球,看看在怎樣情況下看不見太陽。要求學生實驗后畫出太陽、地球、月亮三者的位置關系示意圖。
7、教師組織學生匯報實驗情況,并抽查學生所畫示意圖。
8、教師課件演示日食成因示意圖,學生想象日食形成過程并把研究結果寫下來(小組相互交流完善)。
9、學生利用教材認識日食的種類。
三、研究月食的成因。
1、談話:剛才我們已經研究了日食的形成原因,月食的形成原因又是怎樣的呢?老師想讓同學們首先自主研究,然后通過相互討論交流進行合作研究。
①月食發生在農歷的什么時候?這時候地球、太陽和月球的位置是怎樣的?
②月食時,月亮的哪一邊先出現陰影?為什么?
③月食是怎樣形成的?
2、教師組織學生根據以上問題討論交流。
四、教師小結
這節課我們研究了日食和和月食的形成,使我們知道了任何自然現象的產生都是自然事物運動變化的結果,因而我們要從小相信科學不迷信,從小培養認真細致的科學態度。
日食和月食教學設計4
一、教材分析
《日食和月食》是小學科學六年級下冊《宇宙》單元第四課的教學內容,本課分為日食和月食兩部分,日食部分又從“日食的發生”→ “日食模擬實驗推測日食成因” →“揭示日食成因”步步推進,月食的成因是在日食的基礎上開展的。從教材的角度來說,把這兩種現象作為學生學習的主題,有三個目的:一是因為這兩種現象對學生有著較大的吸引力;二是這兩種現象都涉及了本單元要建立起的基本概念,即天體是運動著的,月食和日食的成因是地球、太陽、月球三者之間的相對運動而形成的;三是培養學生從現象到本質的邏輯推理能力。
二、學情分析
(1)認知儲備:學生對日食和月食產生的知識方面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部分學生現場或通過電視直播觀察過09年的日全食,又接受過學校組織的日全食活動的培訓。因此有部分學生能夠作一個初步的解釋。學生對月球、地球、太陽三者之間的相對運動關系在本課前有一定的認識,還在五年級時學習了光是沿著直線傳播的。
(2)存在不足:學生對日食和月食現象雖有了解,但對其成因的解釋應該不會很完整和嚴密。相對來說,因有09日全食的觀測基礎,對月食的觀測印象可能會更弱一些。學生在操作模擬實驗方面應該存在較多的問題,如模擬實驗時設計實驗方案的意識、實驗操作過程的分工合作及正確操作的方法等。
三、設計思路
我在把握教材內容的前提下,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科學水平來進行教學設計。先讓學生回憶09年舟山日食的觀察經歷、觀看學生所拍的完整日食照片激起興趣,通過觀察體驗,發現日食發生時的一些特點,推測日食形成的過程,再通過模擬實驗體驗來探究日食形成的過程,最后通過學生的交流和教師的補充講解來解答學生的疑惑,科學解釋日食成因,形成內化。在日食研究的基礎上,再來研究月食的成因研究。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有意識地制定實驗方案,在提高對天體運動認識的'基礎上滲透嚴謹的科學思維訓練,能利用原知上的認識沖突通過模擬實驗和討論來獲得更加深刻的認識,讓學生的科學探究在充滿樂趣的氛圍中能充分展開對科學問題的科學分析。
四、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
知道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個天體運動形成的天文現象。
月球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地球處于月影中時,因月球擋住了太陽照射到地球上的光而形成日食。而月食則是月球運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擋住了太陽射向月球的光。
2、過程與方法
能運用模擬實驗的方法研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能對模擬實驗中的各種現象進行細致的觀察。
能根據模擬實驗中的現象進行邏輯推理,推測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模擬日食發生實驗的過程中體驗科學實驗的嚴謹、客觀和樂趣,意識到設計實驗方案的重要性;
能夠大膽的想象,表達自己的想法。
意識到模擬實驗及推測與客觀真實是有一定差距的。
意識到天文現象是可以被人們認識的。
五、教學重難點
正確理解日食的成因,模擬實驗的科學操作
六、教學準備
老師:課件、6個圓片(紅黃藍各2個)
學生:手電筒、大小塑料球、科學記錄單
日食和月食教學設計5
教學內容:
教科版六下第三單元《宇宙單元》第4課
學情分析:
從教材單元整體分析,《日食和月食》一課是在學生認識了月相成因的基礎上的后續,是宇宙單元中的第4課。有助于建立起有關宇宙系統的模型。學生已經知道了地球和月球自轉及公轉的方向——自西向東逆時針運動,月相知識等。以及地球、月球、太陽三者簡單的相互運動關系。日食、月食雖已是學生聽說過或個別觀察過的天文現象,但對其具體深奧的內容,形成的原因等不了解。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個天體運動形成的天文現象;月球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中間,地球處于月影中時,因月球擋住了太陽照射到地球上的光形成了日食;而月食則是月球運行到地球的影子中,地球擋住了太陽射向月球的光。
過程與方法:運用模擬實驗的方法研究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對模擬實驗中的現象進行細致的觀察;根據模擬實驗中的現象進行邏輯推理,推測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驗科學實驗的嚴謹、客觀和樂趣,意識到設計科學研究方案的重要性;能夠大膽地想象,表達自己的想法;意識到模擬實驗及推測和客觀真實是有一定差距的;意識到天文現象是可以被人們認識的。
教學重點:
利用模擬實驗等方法,使學生認識日食和月食是日、地、月三個天體運行的位置關系形成的天文現象。
教學難點:
根據模擬實驗中的現象進行邏輯推理,推測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教學設計理念:
通過呈現生活中真實、奇特的天文現象,引導學生發現其中的疑問。現在六年級的學生大都知道是月球擋住了太陽,因此重在讓學生自行獲取證據來解釋。通過觀察分析太陽被擋住時黑影的特點,模擬日、月食實驗自己得到證據,進行解釋。利用課件,在科學家的研究成果中進一步得到證實、完善。充分體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在探究活動中建構科學概念。進一步激發、引導學生正確觀看日食、月食。
教學準備:
全班:日、月食課件、錄像。
分組:乒乓球、玻璃球、手電筒、觀察記錄表、線、膠帶。
課前談話:
現在,我們都已經知道了日、地、月三者之間的相互運動關系。也就是月球繞地球轉,地球繞太陽轉。方向怎樣?速度呢?我們來做個游戲,學做地球轉一轉,自西向東繞太陽公轉一周是一年;學做月球轉一轉,繞地球公轉一周是一個月;學做地球、月球、太陽同時運動,轉一轉。注意速度和距離。指名、小組。
教學過程:
一、課件引入,提出探究問題:
20xx年的8月1日,在甘肅、新疆等地的人們發現天空中出現了一個奇怪有趣的現象——耀眼的太陽漸漸失去了光輝,明亮的天空變得如同黃昏,大約2、3分鐘后,太陽才又露出了光芒,恢復了生機。這是怎么回事呢?對,這就是日食。板書課題。有人把它拍了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播20xx年8月1日日食錄象)仔細觀察日食發生時,出現了什么奇怪的現象?你有何疑問?
(設計目的:引導學生從生活現象中產生想探究的問題:是誰擋住了太陽光?這個黑影是誰?拉近天體與生活的距離,激發學生思考、探究的欲望。)
二、觀察、分析黑影特點,獲取證據之一:
讓我們也來做一回偵探,破解一下這其中的謎。先來仔細觀察現場,不要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1、(出示日食發生的照片)請思考預測:你認為黑影可能是誰?為什么?
2、分組討論:仔細觀察分析日食發生過程中的黑影的特點,作為你的`證據。
3、匯報討論結果:你認為可能是誰?依據是什么?
我們組認為可能是月球擋住了太陽的光。
(1)黑影能遮住太陽,是不發光、不透明的,月球本身也不發光、不透明。
(2)黑影是(圓)的,月亮也是圓的。
(3)這個黑影是(從右往左)運動的,月亮也是從右往左逆時針運動的。
(4)有時黑影能完全遮住太陽,大小看起來(與太陽相似),不過,月亮實際要小。
也有小組認為可能是其他圓的星球;或也可能是古人認為的天狗。(根據黑影全貌特征被排除。)
(設計目的:引導學生根據現象,分析預測。培養細致的觀察能力和周密的邏輯思維能力。讓學生的猜測有依據,有條理,并且能擴展思維。)
三、模擬日食實驗,獲取證據之二:
1、剛才有同學認為是月球(或其他圓的天體)擋住了太陽射向地球的光形成了日食。你能親自設計模擬實驗來證實我們的推測嗎?
2、分小組設計模擬實驗,設計時思考:
(1)可根據提供的材料選擇模擬的對象?(用手電筒模擬太陽,帶線的乒乓球模擬地球,帶線的玻璃球模擬月球)
(2)如何做模擬日食發生的實驗?(或提示:宇宙中的天體是如何運動的?)
(3)如果觀察到什么現象才能說明發生日食了?為什么?
交流:(如果乒乓球(地球)上有玻璃球(月球)的影子,根據光是直線傳播的原理,那么影子里的人就看不見太陽了,陽光被月球擋住了。)
3、學生分小組做模擬實驗:一生用手電筒(去蓋)豎放桌上,代表太陽光芒四射,一生手持乒乓球的線代表地球自西向東慢慢繞太陽公轉;一生手持玻璃球的線當月球自西向東繞地球公轉。注意控制好地球公轉的速度要慢。仔細觀察在什么情況下地球上有月球的影子,看不見太陽。
(模擬實驗溫馨提示:1、分工合作;2、模擬三球運動越真實越好;3、調整好距離和速度;4、仔細觀察,何時“地球”上有“月球”的影子。)
4、展示交流:
(1)請模擬實驗中看到“日食”的小組邊展示邊說。沒有看到“日食”的尋找原因。再試一次。
(2)分析討論:那么,怎樣的情況下才能看到“日食”?有什么規律嗎?板畫日食發生時的三球示意圖。(只有玻璃球轉到電筒光和乒乓球之間,三者在一條直線上,玻璃球的影子落在乒乓球上時,才會發生“日食”現象。)
5、處在月球影子里的人真的看不見太陽了嗎?小小的月球真的能擋住大大的太陽嗎?能否用實驗解釋。
試試把自己的右手(當月球)握成拳,慢慢移過自己的眼睛,能擋住黑板上的大太陽嗎?想想為什么?
6、用自己的語言說說日食的形成原因。課件出示日食的成因示意圖及種類。
(設計目的:通過設計模擬實驗,制作模擬實驗來檢驗自己的猜測,模擬看到日食過程,從而找到原因。建構科學概念。)
四、自主模擬月食實驗,分析成因。
出示課件月食照片。
1、那么月食又是怎么回事?學生推測:
可能是地球擋住了太陽光,月亮看不見了,就發生月食了。
2、用模擬實驗加以證實。展示:月食發生時,三個天體的位置。
3、你能將月食發生的示意圖畫出來嗎?根據示意圖說說月食的成因。
(當月球運行到地球的影子里,日、地、月三者在一條直線時,地球擋住太陽射向月球的光,這時地球上的人們就會看到月食。)
4、討論:月食發生在農歷的什么時候?(月食總是發生在農歷十五)為什么?相反,日食呢?(農歷初一)
5、課件出示月食的成因及種類。
(設計目的:教是為了不教。因此,月食的成因采用放手讓學生自主設計、實驗,解釋成因的方法。課件補充一些其他特征。)
五、科學揭秘,獲取證據之三:
剛才我們用模擬實驗證明了月球或其他圓天體在宇宙中運行時,確實能擋住太陽射向地球的光,發生日食。月食也可能是地球擋住了太陽射向月球的光。那么黑影究竟是誰?科學家用更精密的儀器去觀察,比如衛星。看到了它的真面目。請看走近科學之《解秘日全食》的錄象。(選擇8分~15分之間)
綜合前面的證據,現在你認為日、月食的真正成因是什么?
(可排除其它圓天體;是三球的相互運動的位置關系形成的。)
(設計目的:利用錄象等與科學研究成果比較,補充、豐富學生的認識。引導學生從中總結日、月食的真正成因,從而完善科學概念。)
六、拓展延伸,課外觀察:
日食月食是非常罕見的天文現象。很幸運,今年20xx年7月22日1點左右,中國的上海、杭州等這一部分地區還能見到一次難得的日全食,而且日全食時太陽全部被遮住的時間長達有5、6分鐘。觀看日食,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不能用肉眼直接觀看。有什么辦法呢?可以戴墨鏡、用茶色玻璃、小孔成像等方法觀看。到時請大家千萬別錯過這難得一遇的天文奇觀!
(設計目的:學以致用,激發學生課外正確觀看日食等天文現象的興趣、方法。)
板書設計:
日食,月食
【日食和月食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日食和月食》說課稿(精選5篇)07-25
日食教學設計10-25
月食08-19
日食10-07
月食的作文03-23
日食的作文03-22
日食作文09-25
《將相和》教學設計04-02
獅子和鹿教學設計06-11
《矛和盾》教學設計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