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語文下冊《咕咚》教學設計(共5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年級語文下冊《咕咚》教學設計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年級語文下冊《咕咚》教學設計 1
一、文本教學解讀
《咕咚》是一篇童趣盎然、情節曲折的民間故事,講的是兔子聽見"咕咚"聲后嚇得撒腿就跑,其他動物也跟著它邊跑邊叫,只有野牛提出質疑,大家才發現"咕咚"原來是成熟的木瓜掉進湖里發出的聲音。這個故事告訴大家: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動腦想想或去實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隨別人。
本課是繼一上《小蝸牛》后出現的第二篇沒有全文注音的課文,只把部分難讀的字注了音,引導學生自己嘗試"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這一方法,借助圖畫和形聲字的特點、聯系上下文進行猜讀。本文四幅圖對應故事的四個部分,借助連環畫,不僅可以圖文對應學習,梳理文本信息,還可以通過圖文對應,學習講故事的技能。
1.識寫生字。
課文中13個生字要求認讀,7個生字要求書寫。"嚇、象"既要求認讀,也要求書寫。
認讀"咕、咚、嚇、攔"4個形聲字,借助右邊的聲旁讀準字音,借助左邊的形旁了解字義。例如"攔"字,形旁是"扌",聲旁是"蘭",合成"攔",意思是遮擋、阻止。"攔"的聲母是邊音l,要求學生讀準。
認讀"象、鹿、領、逃"4個生字,可以在學習課文時隨文識字,看看"象、鹿"的圖片和古文字,借助書中的插圖,識記字形,理解字義。
認讀"熟、掉、命、野"4個生字,用拼讀的方式認讀。
本課7個要求會寫的生字中,重點指導寫好左右結構的字"嚇、怕、跟、都",注意除了"都"是左寬右窄,其余是左窄右寬,能按筆順正確書寫;"象、家"是上下結構的字,關注撇畫的起筆位置及撇畫之間等距離;"羊"字要關注橫的寫法。
2.朗讀課文。
學生借助拼音朗讀課文。重點指導讀好后鼻音"命、領",翹舌音"熟"。
本課重點指導學生借助圖畫和形聲字的特點猜讀"咕、咚、嚇、攔、領"。老師根據學生的學情指導讀好課文。文中的長句子結合插圖,指導讀好句子的停頓。本課重復的詞句較多,要抓住重復的詞語和句子、感嘆號體會人物的心情和語氣。比如:第2、第3、第4自然段最后一句,句式重復,都是感嘆句。教師引導學生抓住"一邊跑一邊叫""跟著"等體會小動物的害怕,指導讀出慌張的心情。在指導讀好野牛的說話時,還要關注"?",讀出野牛的沉著冷靜。
3.遷移運用。
積累課文中重復的表達方式,結合插圖運用文中的"一邊跑一邊叫""跟著"拓展說話,感受重復詞句的表達效果。運用重復的表達方式對課文中第2幅、第3幅圖進行拓展說話。比如:仿照第5自然段中野牛和大象的對話,說說野牛和其他動物的對話,用重復的方式引導學生說話。
二、教學活動設計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13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學習借助圖畫、形聲字或者聯系上下文的方法猜字、認字,把故事讀正確、讀流利。
3.借助插圖學習課文,了解故事內容。
4.能根據課后問題找出相關信息進行推斷,從而懂得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凡事不要盲從。
教學重點:
1、聯系上下文等方式猜字、認字。
2、根據課文內容作簡單推斷。
教學難點:
根據課后問題找出相關信息進行推斷, 初步懂得遇事要學會思考, 不盲目跟從。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板塊- 認讀字詞,導入新課
1.借助形聲字特點,猜識"咕咚、嚇、攔"。
(1)學生聽錄音猜聲音。(播放小雨、青蛙、流水、"咕咚"的聲音,出示詞卡:咕咚)看看"咕咚"的字形,你能猜一猜這個詞怎么讀嗎?
提示:"咕咚"表示聲音,表示聲音的字大多帶有"口字旁"。遮住"咕咚"左邊的"口字旁",引導學生發現右邊的"古""冬"表示字的讀音。有時學習新的生字時,可以根據其中一個部分的讀音猜出整個字的讀音。
(2)出示:"嚇""攔",猜一猜這兩個字怎么讀?
提示:"攔"是形聲字,形旁是"扌",聲旁是"蘭",合成"攔",意思是遮擋、阻止。"攔"的聲母是邊音l,要求學生讀準。
"嚇"也是形聲字,左邊"口",右邊"下"表示讀音。結合嚇得張大了嘴巴,做做動作。
2.聽見了"咕咚"聲,森林里的小動物是怎么做的呢?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連環畫故事,齊讀課題。
板塊二 圖文對照,學習朗讀
1.教師范讀課文。
提示:雙手捧好書,稍稍外斜,眼睛看字,耳朵聽。
2.學生自讀課文。
提示:一邊讀一邊圈出自己不認識的字,遇到有拼音的字多讀幾遍,看圖猜讀或者用其他方法猜讀。
3.檢查交流。
出示:熟了、掉進湖里、逃命、野牛、領著大家。
提示:注意"熟"的讀音;"領""命"是后鼻音。
4.指導朗讀。
(1)結合插圖,師生問答,讀順長句子。
出示長句子:"一個木瓜/從高高的樹上/掉進湖里,'咕咚'!"
"正好/又有一個木瓜/從高高的樹上/掉進湖里,'咕咚'!"
什么東西從高高的樹上掉進湖里?--一個木瓜/從高高的樹上掉進湖里。
一個木瓜從哪里掉進湖里?--一個木瓜/從高高的樹上/掉進湖里。
一個木瓜/從高高的樹上/掉進湖里,什么聲音? --一個木瓜/從高高的樹上/掉進湖里,"咕咚"!
(2)讀好語氣詞和感嘆句。
出示:不好啦,不好啦,"咕咚"來了,大家快跑哇!
狐貍呀,山羊啊,小鹿哇,一個跟著一個跑起來。
"啦、哇、呀、啊"都是語氣詞,讀輕聲。結合書中插圖,想想動物們邊跑邊叫的場景,試看讀一讀。
板塊三 研讀課文,領會道理
1.看圖學習第1、第2 自然段。
(1)指名讀第1、第2自然段,思考:兔子怎么做的?
(2)看插圖一,了解"撒腿就跑"的意思。
提示:做做動作,了解意思。
(3)出示:兔子一邊跑一邊叫--"不好啦,'咕咚'可怕極了!"
體會心情:兔子你為什么覺得可怕極了?你以為"咕咚"是什么東西呀?
(預設:妖怪、怪獸……)
指導朗讀:"咕咚"這么恐怖啊,想想當時兔子會怎么邊跑邊叫出這句話?聲音會大,拖長,甚至因為害怕兔子尖叫起來,指名讀一讀。
提示:引導學生抓住感嘆號、提示語,體會兔子害怕的心理,讀好兔子的心情。
2.看圖學習第3至第5自然段。
(1)指名讀第3至第5自然段,思考:其他動物是怎么做的?用" "畫出相關句子。
(2)出示:
小猴子一聽,就跟著跑起來。他一邊跑一邊大叫:"不好啦,不好啦,'咕咚'來了,大家快跑哇!"
狐貍呀,山羊呀,小鹿哇,一個跟著一個跑起來。大伙一邊跑一邊叫:"快逃命啊,'咕咚'來了!"
大象看見了,也跟著跑起來。
①全班校對學生提取的信息。
②(出示詞卡:小鹿、大象、山羊)認讀"鹿""象""羊"。
提示:(出示鹿的圖片及"鹿"的古文字)在"鹿"字中找到小鹿的大眼睛、腿。(出示大象的圖片及"象"的古文字)在"象"字中,找到大象的`長鼻子。(出示"羊"的圖片及古文字)在"羊"字中找一找羊頭上的角。
③(出示詞卡:逃命)認讀"逃"。
提示:逃命用腳,所以"逃"的偏旁是"走之"。
④指導學生讀好小動物們說的話。
提示:關注提示語、感嘆號讀好人物語言。
⑤關注重復的詞語、句子,學習講故事的技巧。
提示:抓住"一邊……一邊……""跟著"。
3.(出示詞卡:熱鬧)認讀"熱鬧",指導讀出第4自然段熱鬧的場面。
提示:看圖,聯系上下文。想象當時的場景:有哪些動物?(兔子、小猴子、狐貍、山羊……)在干什么?(一個跟著一個跑起來,邊跑邊叫)叫些什么?心情如何? (害怕、慌亂)
想象感受熱鬧的場景,讀出畫面感。
4.野牛是怎么做的?指名讀第5自然段。
提示:做"攔"的動作,感受形聲字形旁表意、聲旁表音的特點。
(1)野牛還會問誰?怎么問的?指導讀好野牛的語氣。
提示:關注標點"?",讀出野牛疑問的語氣。
(2)野牛問其他動物有沒有看見(點紅:看見),而所有的動物都只是聽見。(點紅:聽見)
5.看圖學習第6至第7自然段。
(1)看圖理解"領"。
提示:走在最前面帶領大家。
(2)結合故事思考:大家為什么都笑了?
6.揭示故事的道理:眼見為實,耳聽為虛。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動腦想想或去實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隨別人。
板塊四 書寫生字,遷移拓展
1.指導書寫。
(1)觀察。
會寫的7個生字中,"嚇、怕、跟、都"是左右結構的字,"象、家"是上下結構的字,"羊"是獨體字。
(2)范寫。
引導學生觀察后范寫講解。"嚇、怕、跟、都"左右結構的字,注意左右部分的寬窄、高低和筆畫的穿插;"象、家"2個字中的撇畫較多,要注意撇畫的起筆,筆畫之間距離相等;"羊"字筆畫較少比較好寫,可放手讓學生自己獨立書寫。
(3)練寫。
要點:示范指導后多留出時間給學生寫并及時反饋修改。
2.遷移拓展。
(1)仿照文中句式,練習說話。
出示: 一聽,就 。他一邊跑一邊大叫:" !"用上"一邊……一邊……""跟著",思考:狐貍、山羊、小鹿、大象分別會怎么說?
(2)(出示插圖三)仿照野牛和大象的對話,說說其他動物和野牛之間的對話。
(3)(出示四幅圖)看圖說故事,用上"一邊……一邊……""跟著"說故事。
一年級語文下冊《咕咚》教學設計 2
教學目標:
1、能借助拼音和插圖,讀懂課文。
2、抓重點詞句,品析感悟課文中動物們的不同表現,能大致體會“遇到任何事情,要動腦筋想想,多問幾個為什么,才能了解事情的真相,不要盲目地跟從。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重點是弄明白“咕咚”到底是什么東西,以及兔子聽到“咕咚”聲拔腿就跑,許多動物也跟著瞎跑的原因,最后野牛怎樣給大家解除了誤會。
教學難點:
難點是理解故事所揭示的道理:做什么事,不應該盲目地跟著別人跑,而要問為什么,弄清事實真相。
教具準備:
課文插圖、配樂錄音、卡片、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激趣揭題
師:小朋友們,如果將一塊小石子投進裝滿水的水桶里,會發出什么聲音?(咚、咕咚)正是這聲音,曾經嚇壞了森林中中的一群動物呢!想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這個有趣的故事。板書課題《咕咚》,齊讀。
二、整體感知
1、請大聲朗讀課文,要求:第一次讀課文,能借助拼音把課文讀正確,遇到讀不順的地方,多讀幾遍,盡量做到通順。
第二次讀課文,想想:課文中的“咕咚”是指什么?故事中出現了哪些動物,請用“—”劃出來。
2、交流反饋
a、 指名分段讀課文,師生共同正音。
b、指名回答第2個問題
三、品讀課文(圖文結合)
(一)、出示第一幅圖,說說圖意。
1、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幅圖的意思?課文哪兩個自然段是寫這幅圖的?自由讀這兩個自然段,拿起筆,劃出小兔當時心里很害怕的詞句。
2、反饋交流。理解“拔腿就跑”。
你有過拔腿就跑的經歷嗎?(師講述自己的經歷,生回憶自己的生活經歷)
小兔為什么拔腿就跑呢?可見這“咕咚”聲實在是大的嚇人,所以它一邊跑,一邊叫。它是怎么叫的,誰來試試?指導朗讀。
2、在小兔的眼里,這“咕咚”是什么?
3、小猴聽到小兔的叫聲,認為這“咕咚”又是什么?(是一種很可怕的東西,而且還追它們來了)誰能學著小猴的樣子,也來叫一叫(自由讀,指名讀,分組讀)
(二)、出示第二幅圖
師:小猴子那可怕的聲音震動了整個森林,這下森林里可熱鬧了!看圖,從哪里看出?此時,在大伙的眼里這“咕咚”又是什么?(是一種很可怕的東西,好像是要來吃他們啦!)指導朗讀:“快逃命啊,咕咚來了!”
自由讀,指名讀,男女聲賽讀
分角色朗讀1—4自然段。
(三)、出示圖三
師:就這樣一聲很平常的“咕咚”聲,由于動物們的誤解、誤傳,竟成了一種很可怕的怪物,嚇壞了森林里的'許多動物,他們一個跟著一個跑起來,就連大象這么重量級的人物也怎么樣了?正當整個森林亂轟轟一片時,誰出來穩定大家的情緒呀?(野牛)
出示圖二和圖三,比較這兩幅圖,小動物們的表情和野牛的表情有什么不同?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你會用什么?
引讀:是啊,野牛不慌不忙地攔住大象,問:“———”大象說:“————”
野牛非常冷靜地問大伙兒:“———”
大伙回答說:“—————————”
野牛非常沉著地問小猴兒:“咕咚在哪里,你們看見了嗎?”小猴說:“————”
最后,野牛非常理智地問兔子:“—”
兔子說:“———————————”
(四)、出示圖四
師:于是在兔子的帶領下,大家來到了湖邊,這時,他們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又會說什么呢?
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后,他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覺得自己剛才的行為實在是太可笑了!
四、拓展延伸
1、在這個故事中,你喜歡誰,不喜歡誰,為什么?板:沉著冷靜、肯動腦筋
2、那我們以后遇到事情該怎么辦呢?
板書設計:
咕咚
兔子拔腿就跑
小猴跟著跑 沉著冷靜
大伙兒 一個跟著一個 肯動腦筋
野牛 攔、問
課后反思:
課堂教學活動是師生生命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師生共同發展的主要途徑。高效的課堂教學離不開有效的教學組織策略,因此,作為一個教師首先要深入地解讀文本,才能設計一份有效的教學案例。《咕咚》這篇課文是一篇童趣盎然、情節曲折的童話故事,講的是一只小兔聽見“咕咚”一聲,嚇得撒腿就跑,其他動物也跟著逃跑,只有野牛問“咕咚”是什么,而且要去看看,這才讓大家明白:“咕咚”原來是木瓜掉到湖里發出的聲音。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聽到或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動腦想想或去實地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隨別人。但這是一篇課外讀物,如何用一個課時,讓學生既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又能懂得故事的寓意,我琢磨了很久,根據本班實際情況,閱讀話題的設計又不能過深過放,一節一節下來,感覺又比較鎖碎,最后,我通過圖文結合,既訓練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觀察能力,又能借助圖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激發學習興趣。
整堂課,我對學生回答作了充分地預設,因此上得也比較順,但有一個環節,可是我未曾預料到的。書中講大象也跟著跑,我只是一句話帶過,沒想到學生卻揪著大象不放,當一個學生提出:“老師,大象這么大,為什么也嚇得跟著跑?”我當時一愣,沒想到學生的回答更精彩。“大象可能認為這咕咚比他還要大,所以也嚇得跟著跑。”我在心里為學生的回答喝彩。課到了最后一個環節,學生也慢慢領悟了寓意,可有個學生可能上課聽得不是很認真,他又問了前面那個問題:“老師,只不過是一聲咕咚聲,大象為什么也跟著跑啊?”這時一個學生站起來說:“因為大象沒動腦筋啊,遇到事情也沒去想就跟著瞎跑。”多精彩的回答呀,是學生的問題把課推向了**,這可真是所謂的未曾預約的精彩,我為我班學生的進步而高興。
一年級語文下冊《咕咚》教學設計 3
一、復習導入
1.鞏固讀音
(1)開火車讀生字。做到人人過關。
(2)游戲——找朋友
2.辨清字形
(1)小組合作,自主交流識記字形辦法。
(2)檢查反饋
(3)比較字形,引導區分。
二、指導書寫
1.出示:
(1)跟。
①引導學生說一說如何記住這個字,利用字族識字的方法記憶。
②指導學生觀察“跟”的特點,它的筆畫較多,需要注意右邊是“艮”。
③教師范寫,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然后學生書空、描紅,每字對比書寫兩個。
④組詞,說話。
(2)謎語:撇刀頭下一扁口,一撇穿口往外走,彎鉤里面兩小撇,一撇一捺在外頭。
①出示謎底:象
②教師引言:“象”是個象形字,本課還有一個象形字“羊”,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一下“象”字和“羊”字的演變過程。(課件出示字的演變過程)
③引導學生觀察教師范寫,指出注意的地方:“象”中“口”里的撇是一筆寫下來的,“羊”三個橫之間的.距離是一樣的。
④組詞:盲人摸象、氣象萬千、亡羊補牢、羊腸小道。
3.師生評價。
三、復述課文,發展語言
1.分角色朗讀全文,思考:你讀后有什么感受?(學生可能說兔子和小動物們自己嚇自己;也可能說兔子不該沒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就亂說……)
2.你喜歡這篇童話嗎?能試著用你自己的話說一說嗎?自己練一練。指名復述。
四、排演課本劇
五、課堂小結,布置作業
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到了森林王國,認識了很多新朋友。我們以后做事要向野牛學習,聽別人說的話也要動動自己的腦子,想一想別人說的是對還是錯。回去以后我們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吧。
一年級語文下冊《咕咚》教學設計 4
1、知識目標
(1)復習字詞,鞏固擬聲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表演故事。
(3)了解課文內容,能體會“聽到任何事情,要多想、多看和多問,才能了解事實真相”的道理。
2、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
(2)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3)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內容,在讀中感悟故事所蘊含的道理。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各種動物的頭飾等。
教學方法:講授法、談話法、朗讀指導法、小組合作法、開放式聯想法。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創設情境,復習詞句。
師:小朋友,美麗的大森林里,藏著許多有趣的事。現在,老師就帶你們去森林玩。你們高興嗎?
(播放錄音:要想去森林,先要闖三關!)
師:怎么樣,準備好了嗎?
第一關:詞語小火車。(出示詞語:咕咚、嚇了一跳、拔腿就跑、小鹿、熟了、逃命、大象、攔住、領著、掉進湖里)這列火車開起來!
生:開火車朗讀詞語。
師:真不錯,小火車開得又快又穩。
第二關:選詞造句。(詞語同上)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說句子。
第三關:擬聲詞找家。(咕呱咕呱、沙沙沙、嗡嗡嗡、嘩啦嘩啦、嘰嘰喳喳,短文內容:大森林里的聲音真好聽!雨娃娃()地飄落下來,小溪()地流淌著。勤勞的蜜蜂()地提著蜜罐采蜜,小鳥在樹上()地唱著歌,一只青蛙從水里跳了出來,()地呼喚同伴。)請一生一邊填空一邊有感情地朗讀。
(播放聲音:恭喜你們闖關成功,森林王國歡迎你!)
二、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師:小朋友們,咱們趕快去森林看看吧,你們看,湖邊的木瓜樹上結滿了金黃金黃的木瓜,真饞人哪!(播放:咕咚聲)咦,你聽到了什么聲音?
生:我聽到了咕咚一聲。
師:咕咚聲是從哪發出的?
生:咕咚聲是木瓜掉進湖里發出的聲音。
師:你們知道嗎?就是這“咕咚”聲,可把動物們嚇壞了!現在,我們繼續學習第20課“咕咚”,了解事情的真相。(板題:咕咚)請大家齊讀課題!
三、通讀課文,理清脈絡。
師:請小朋友聽讀故事,一邊聽一邊想,故事中依次出現了哪些動物?(視頻播放課文朗讀。)
生:故事中出現了兔子、猴子、狐貍、山羊、小鹿、大象、野牛七種動物。
師:課文中還配了四幅精美的連環畫,請小朋友們快速打開課本106頁,自由地、大聲地朗讀一遍課文,找出與圖畫相關的段落。
生:自由朗讀課文。
師:小朋友們讀得可真認真!誰來匯報?
生:第一幅圖是課文的第一、二自然段,第二幅圖是課文的第三、四自然段,第三幅圖是課文的第五自然段,第四幅圖是課文第六、七自然段。
四、賞析課文,表達感悟。
(一)研讀課文,感受故事。
師:請大家欣賞第一幅圖,齊讀課文一、二自然段。
生:齊讀。
師:木瓜熟了,從高高的樹上掉下來,聲音會很(大)。這么大的聲音,正巧就被膽小的兔子(師貼板畫兔子)聽見了。兔子有什么反應?
生:兔子嚇了一跳,拔腿就跑。(板書:跑)
師:拔腿就跑說明了什么?
生1:說明兔子跑得非常快!
生2:說明兔子嚇壞了,根本沒來得及思考拔腿就跑。
師:兔子有沒有看到咕咚?
生:沒有。
師:誰來再讀這一句。指名一生讀。
師:老師聽出來了,你把“嚇、拔”重讀,我們仿佛看到了一只嚇壞了的兔子,正驚慌失措地向前沖呢!
師:兔子被誰看見了?
生:小猴子。(師貼板畫猴子)
師:小猴子不明白了:“小兔子,你為什么跑啊?”兔子怎么回答?
生:兔子一邊跑一邊喊“不好啦!”“咕咚”可怕極了!
師:在兔子心里,“咕咚”可能是什么?
生1:咕咚可能是妖怪。
生2:咕咚可能是怪獸。
生3:咕咚可能是幽靈。
師:總之非常可怕。兔子一邊跑一邊喊,此時此刻,兔子心情怎樣?
生1:兔子的心里十分著急。
生2:兔子十分害怕。
師:誰來再讀這一句。指名一生讀。讀得好!
師:聽到兔子的叫喊,小猴子是怎么做的呢?請一位小朋友朗讀課文第3自然段。(指名讀)
師:小猴子一聽,就跟著(板書:跟)跑起來,說明了什么?
生:說明了小猴子根本沒有去想咕咚是什么,就跟著兔子跑起來。
師:小猴子一邊跑,一邊大叫,它在叫什么?
生:不好了,不好了,咕咚來了,大家快跑哇!
師:那小猴子現在心情怎樣?
師:老師也有發現,小朋友們,你們再來讀讀黑色部分的句子。(PPT出示)你有什么發現?
生:我發現動物們都是一邊跑一邊叫。
師:動物們一邊跑一邊叫,你能體會到什么?
生:動物們都沒有時間動腦思考“咕咚”是什么。
師:你能用“一邊……一邊……”說個句子嗎?(生答)
(二)演讀課文,明白事理。
師:小朋友們,咕咚這么可怕,總得想辦法這群可憐又可笑的動物啊!看,(PPT出示課文第三幅圖)誰來了?
生:野牛。
師:野牛是怎么做的呢?請一位小朋友朗讀課文第5自然段,其它小朋友動筆圈一圈,野牛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說的。
師:野牛是怎么做的?
生:野牛攔住大象問,攔住大伙兒問,最后問兔子。
師:野牛問了什么?
生:咕咚在哪里?你看見了?
師:從野牛的動作與問話中,你覺得這是一頭怎樣的野牛?
生1:這是一頭沉著冷靜的野牛。
生2:這是一頭愛思考的野牛。(師板書:愛思考)……
師:老師也想和小朋友們合作,我來扮演沉著冷靜的野牛,采訪一下這些嚇破了膽的'動物們。(師一邊走一邊問大象、狐貍、山羊、小鹿、小猴子,生根據角色進行回答)。我還是來問問小兔子吧!
生:(扮演小兔子)是我聽見了,咕咚就在那邊的湖里。
(三)尋找真相,揭示主題。
師:嗨,都是聽說的。“咕咚”究竟是什么呢?(PPT出示課文第四幅圖)我們跟著小兔子去湖邊看看吧!請大家齊讀課文第6自然段,找出咕咚的真相。
生:齊讀。
師:咕咚是什么?
生:咕咚就是熟了的木瓜從高高的樹上掉進湖里發出的聲音。
師:知道了“咕咚”的真相后,大伙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它們在笑什么?
生:它們知道了咕咚是熟了的木瓜掉進湖里發出的聲音,弄清了事情的真相后,覺得自己剛才的行動十分可笑,所以笑了。
五、感悟事理,學以致用。
師:原來它們鬧了一個大笑話。小朋友們,故事講完了,在這個故事中?你喜歡誰?為什么?
生1:我喜歡野牛,因為它遇到事情不慌張,能先問個為什么。
生2:我喜歡野牛,因為野牛不盲目地跟著別人跑,而是動腦筋思考,弄清事實的真相。
……
師:在生活中,假如你遇到類似的事情,應該怎么辦?
生1:我們也應該像野牛一樣,遇事先問個為什么。
生2:我們應該弄清事實真相后再決定怎么做。
……
六、表演故事,畫龍點睛。
學習了這么有趣的故事,讓我們學習到了做人做事的道理,我們班的小演員還把這個故事編成了一個童話劇,請我們的小演員上場吧!看,森林小劇場已經開演了!(播放背景音樂,生表演童話劇)
師:從小朋友們的掌聲中,我聽出來了你們的表演真精彩。老師也有創作,我把這個有趣的故事編成了一首詩歌。請小朋友們跟著節奏拍手讀一讀吧!(PPT播放背景音樂,生拍手讀兒歌,再次理清文章的脈絡。)
七、再談感悟,升華主題。
師:小朋友,學習了這篇課文,你學會了什么?
生1:我會分角色朗讀課文了。
生2:我體會到了“聽到任何事情,要動腦想想或去看看,才能了解事實真相”的道理。
生3:學了這篇課文,我明白了,生活中遇事要多動腦筋,不要盲從。
生4:我看了同伴們的表演,我感覺這個故事真有趣。我要講給我的爸爸媽媽聽。
……
八、知識鏈接,延伸課堂。
小朋友,森林中還蘊藏著好多有趣的故事,“森林故事吧”為大家推薦了三個故事,(PPT呈現課后朗讀篇目)請大家課后認真讀一讀,在下周的“小小故事會”上,你能成為“班級故事大王”。老師期待你們精彩的展現!下課!
一年級語文下冊《咕咚》教學設計 5
教學目標:
1、認讀“咕咚”兩個字,復習帶口字旁表示聲音的詞。正確認讀并理解“拔腿就跑,攔住,熱鬧”等詞語,讀好兒化音“小猴兒”,“大伙兒”,并懂得“大伙兒”的意思,能讀準帶“哇,啊,呀”等語氣詞的句子。
2、通過比較朗讀小動物“叫”的句子,體會小動物盲目聽信和跟從他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掌握“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這一方法。
3、通過朗讀描寫野牛的句子,發現正確對待事情的方法,聯系生活實際明白道理:不能光憑聽到地就盲目地跟從,而應該做一個冷靜思考的聰明人。
教學重點:通過比較朗讀小動物“叫”的句子,體會小動物盲目聽信和跟從他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通過朗讀描寫野牛的句子,發現正確對待事情的方法,聯系生活實際明白道理:不能光憑聽到地就盲目地跟從,而應該做一個冷靜思考的聰明人。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詞語卡片、動物貼圖,動物頭飾。
教學過程:
一、游戲熱身,課題導入。
師:小朋友們,上課之前,我們來玩個游戲,好嗎?這個游戲是這樣的,老師說,你們一邊模仿聲音一邊加上動作,看誰模仿得最像。明白了嗎?那我們試試看。
師:青蛙叫起來了?生:呱呱呱,呱呱呱。
師:小貓叫起來了?生:喵喵喵,喵喵喵。
師:大雨下起來了?生:嘩嘩嘩,嘩嘩嘩。
師:小孩哭起來了?生:嗚嗚嗚,嗚嗚嗚。
師:小朋友們真厲害,一學就會。現在老師把這些聲音詞請出來,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么?
課題質疑導入。
①、聽聲音,導入課題,寫課題。
②、讀課題。
③質疑。那這么奇怪的聲音到底是什么東西發出來的呢?把書翻到103頁,認認真真地讀課文。讀的時候,要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句子就多讀幾次。我們從故事中找找答案吧!
二、整體感知,讀詞讀句。
㈠、自由讀課文。
㈡、整體回顧,讀詞讀句。
1、出示插圖一。看,故事中,首先聽到“咕咚”聲的是—————兔子。他被嚇了一跳后——指名認讀詞卡:拔腿就跑。(開火車1組)
2、出示插圖二:接著被嚇壞的小動物有——指名說。 ⑴、小猴兒。⑵、還有——(出示:狐貍呀,山羊啊,小鹿哇)。這些小動物的后面都加了一個詞,要讀輕聲,誰能再來讀一讀,指名2—3,(指導:“山羊啊”的“啊”的音變的朗讀)咱們一起讀。像這樣的“啊、呀、哇”,還有“吧、嗎、呢”等等叫做語氣詞,注意要讀輕聲哦。 ⑶、像這樣帶有語氣詞的句子,還有兩個,咱們也來讀一讀。出示:大家快跑哇!快逃命啊!(知道讀準“命啊”,以及語氣詞讀輕聲。)⑷、那么多小動物合在一起用一個詞兒說就是——兒化音:大伙兒。這也是兒化音。大伙兒就是指———大家,包括——小猴兒,狐貍呀,山羊啊,小鹿哇⑸、這么多小動物都來了,這一下子可——————熱鬧。
3、出示插圖三就連大象也跟著跑,只有誰跟大家的表現不一樣(野牛)幸虧他把大家——認讀:攔住。
4、出示插圖四:最后才讓小動物明白了事情的真象。 ①、齊讀:最后兩段。 ②、這個真相是什么呢?咕咚這奇怪的聲音是什么東西發出來的呢?
研讀課文,明白事理。
哦,原來是這樣啊!那剛開始的.時候,小動物們都是怎么做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先看看兔子吧!小朋友們自己先來讀一讀。
㈠、學習第二自然段,體會兔子光憑耳朵聽到的聲音判斷事情的錯誤。
1、學生自由讀。
2、交流反饋。你好像看見了一只怎樣的兔子?你從哪些地方讀出來的?⑴、拔腿就跑①、仔細看看圖,知道"拔腿就跑"是怎樣跑嗎?誰來做一做動作表演一下?(貼圖:兔子,板書:跑) ②、怎樣讀好這一句呢?指導朗讀。③、兔子兔子,你為什么要拔腿就跑啊?⑵、可怕極了①、請你來當當這只兔子,讀一讀。②、誰再來當當這只害怕的兔子,叫一叫?③、兔子你為什么這害怕?(預設:妖怪、怪獸、水怪......)那兔子,現在有水怪在后面追你呢,你害怕地叫起來———————生讀。
㈡、學習第三,四自然段,體會其它小動物們光憑別人的話,盲目跟從的錯誤。
1、 (出示插圖二)師生合作讀。師:瞧,兔子這一叫,嚇著了一連串的小動物,老師跟大家一起來讀讀當時的場面吧。我讀黑色部分,男生讀藍色部分,女生讀紅色部分。好嗎?
2、引導發現小動物們叫的句子和跑的句子。
3、學習跑的句子。 咱們就先讀讀寫他們"跑"的句子。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出示:小猴兒一聽,就跟著跑起來。狐貍呀,山羊啊,小鹿哇,一個跟著一個跑起來。大象看見了,也跟著跑起來。
(1)、齊讀。 (2)、聽到別人的叫聲,他們是怎么做的(貼圖并板書:小猴兒跟;狐貍山羊小鹿跟;大象跟) 小結:像這樣人家怎么做,自己也怎么做的行為,老師送它一個詞叫“跟從”。
4、學習叫的句子。小動物們都是跟著跑,那他們是怎么叫的呢?我們再去瞧瞧。
出示:“不好了,咕咚可怕極了!”
“不好了,不好了,‘咕咚’來了,大家快跑哇!
“快逃命啊,‘咕咚’來了!”
⑴、自由讀。
⑵、我們先來看看小猴兒和兔子的話,老師發現他們的話有一個地方不一樣,我請一個人讀兔子的話,一個人讀小猴兒的話,其他小朋友想一想,他們的話有什么不同。指名讀。
⑶、交流反饋。"不好了!" "不好了,不好了!"用一個“不好了”和用兩個“不好了”有什么不同嗎?聽老師讀一讀。(師范讀)說說你有什么發現。
⑷、指導朗讀。
⑸、是啊,連用兩個不好了,使事情變得更可怕,更危險了!男女分讀。
5、分角色朗讀,戴上頭飾。看來,這話傳到后來是越來越嚴重啊!傳到大伙兒呢?傳到大伙兒那里就變成要———————(生接說)逃命了。⑴齊讀。我們一起來讀讀小動物們的話,看看是不是有越來越可怕的感覺。 ⑵練讀。 ⑶分角色讀,戴上頭飾。現在請一個人當兔子,一個人當小猴兒,全班小朋友當大伙兒。第一組你來當兔子,第二組你來當猴子。其他小朋友仔細聽,看看有沒有讀出越來越恐怖的感覺。
(三)、學習第五自然段,體會野牛與其他動物的不同之處。
大家全被嚇壞了,只有一個動物跟大家不一樣,誰呀?請大家自由朗讀第5自然段。想想也野牛和其他動物有什么不同。
1、自由讀,思考野牛的表現跟其它動物有什么不同。
2、交流反饋:⑴攔住野牛為什么要攔住大伙兒呢?他攔住大伙兒干什么呢?
(2)、情境采訪。那現在老師來當野牛,采訪一下這群害怕的小動物。
師(戴上頭飾):大象,咕咚在哪里,你看見了?
生:沒看見,大伙兒都說咕咚來了。
師:大伙兒,咕咚在哪里,你們看見了?
生(全班):沒看見。
師:你們都沒看見,(點紅:看見)那為什么跟啊?小猴兒,你為什么跟啊?
生:......
師:原來你們都是沒有親眼看見(板畫:眼睛),就跟著別人跑,跟著別人叫,這樣的行為,送你們一個詞叫:盲目。想都不想就跟著跑,就把它叫做————盲目跟從。
師:小動物們,那你們都跟著誰跑啊?
生:兔子。
師:那我來問問兔子吧!兔子啊,咕咚在哪里,你看見了?
生:是我聽見的,咕咚就在那邊的湖里。
師:原來兔子也是沒看見,而是耳朵聽見的啊。(板畫:耳朵)
(3)、導出寓意。師:好,采訪結束了。現在我們再來想想,野牛與動物們最大的不同是什么?生交流。師總結:野牛跟大家最大的不同就是沒有光憑聽到的叫喊聲盲目地跟著跑,它還能用心思考(板畫:心)。
(四)、學習第六、七自然段,明白真相。
1、揭示“咕咚”的真相。
2、了解了“咕咚”的真相后,小動物們又是怎么做的?
3、孩子們,他們為什么都笑了?
四、回顧課文,總結課堂,領悟道理。
1、通過課文填空回顧故事。
2、學生交流本節課收獲。
3、總結送“聰”字。
4、歌謠。
5、結語:同學們,這節課我們跟隨小兔子了解了“咕咚”的真相,希望我們以后聽到或遇到任何事情時,一定要動腦筋想想或看看,不要盲目地跟隨別人,祝愿大家都能成為一個聰明的人。
【一年級語文下冊《咕咚》教學設計 】相關文章:
一年級語文下冊《咕咚》教學設計04-11
語文《咕咚》教學設計02-16
一年級語文下冊《咕咚》教學設計(薦)06-08
一年級下冊語文《咕咚》教學設計通用02-04
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咕咚》教學設計06-08
語文《咕咚》教學設計(精選10篇)06-13
語文《咕咚》教學設計(5篇)02-16
咕咚教學設計01-09
一年級語文《咕咚》教學設計及反思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