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匯編1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教學重點:
1.運用媒體素材、圖文結合、品詞析句、入情入境地朗讀去體會。
2.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想象其美景。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教學目標:
1.字詞目標:學會8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漓江、無瑕、翡翠、峰巒、屏障、竹筏、波瀾壯闊、水平如鏡、連綿不斷。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4.領悟作者細致觀察、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將媒體素材和課文有機結合,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
2.培養想象力。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導入語:同學們,你們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嗎?“桂林山水甲天下”,誰知道它是什么意思?請有實地感受的同學具體談一談。
2.選擇部分精彩圖片和一段視頻素材播放給學生觀看,再讓學生說說感受。
過渡語: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桂林山水》這篇課文,體會作家是用怎樣的.語言來贊美桂林山水,他主要贊美了桂林山水的哪些特點。
二、整體感知
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在頭腦中浮現畫面、再想想人們為什么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
三、初讀課文
1.出示桂林山水圖、指導學生按照先局部后整體,先山水后其他的順序觀察畫面、談感受(水平靜、清澈、山姿態萬千、遠處云霧迷蒙、近處小船、竹筏浮在江面)
2.配樂范讀全文、學生圖文對照找出課文中與畫面相對應的語句。
3.按要求自讀課文。
(1)字音讀準,解決生字的字音、字形、字義。
(2)質疑問難。
4.檢查自讀效果。
(l)重點糾正下列字音:
(2)引導學生體會本課新詞。
四、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出示課文插圖,觀察“漓江水”。
思考:漓江的水到底與別處有什么不同呢?
多媒體演示“波瀾壯闊的大海”“水平如鏡的西湖”同桌互談感受。
2.自讀這一段,概括一下漓江的水的特點,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靜、清、綠)
3.作者是怎樣把這些特點描繪出來的?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①帶著對漓江水的喜愛之情自讀揣摩。
②指名讀,并評點。
③配樂有感情地朗讀。
五、學習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文,出示課文插圖,觀察“桂林山”。
2.你讀懂了什么,有什么收獲(引導學生概括桂林的山的特點)。
3.小組交流,反饋。
4.全班交流自學成果,并解疑。
①體會“奇峰羅列、形態萬千、屏障、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②多媒體展示桂林的山,再對比泰山和香山。
③學生自己總結桂林山的特點(板書:奇、秀、險)。
5.指導有感情的朗讀,注意”啊”的讀法不同
真奇“啊”讀ya
真秀“啊”讀wa
真險“啊”讀na
六、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1.在欣賞了桂林的山水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2.走進課文,了解作者的感受。
3.讀課文最后一段,你從這段話中感悟到了什么。
體會“畫卷”“連綿不斷的畫卷”“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4.此時,我們已被桂林山水的美麗、神奇所陶醉,帶著對它的神往再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2
學習目標是:
1、感受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激發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2、學習作者按照觀潮順序,抓住特點記敘景物的寫作方法。為了順利地完成教學目標,我選用了"自學探究"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究過程中,鼓勵學生相互合作,自讀自悟,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自學能力。學生主要采用了"讀——思——議——讀",即"初讀了解——深入思考——討論提高——誦讀升華"的學習方法,理解課文內容。
一、認真預習,搜集資料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二十二課《觀潮》。(教師板書:22,觀潮)課前,誰查到了關于錢塘江大潮的資料能不能把你最感興趣的知識簡要地向大家做個介紹。
錢塘江大潮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景象呢讓我們打開書,一起去欣賞一番吧!
(教學設想:課前預習是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一大特征,也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有效途徑。通過查找資料,課內外結合,既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又培養了學生捕捉信息,選擇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學生思考:錢塘江大潮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讀后回答,錢塘江大潮給自己留下的印象。(教師板書:雄偉壯觀)
(教學設想:指名讀課文后,師生共同確定一個涉及課文主要內容的問題來深入討論,確定學習目標。)
三、細讀課文,自讀自悟
1、默讀課文,勾畫出描寫錢塘江大潮雄偉壯觀的句子,然后給小組的同學讀一讀,并談談自己的體會。(小組交流)
2、學生匯報小組交流情況,教師及時鼓勵,隨時點撥,引導。
⑴、午后一點左右,我們聽到了什么
你能想象出來這種聲音嗎人群有什么變化
江面有什么變化嗎
⑵、過了一會兒,我們又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白線指什么為什么只看到一條白線
觀潮的人群又有什么變化
⑶、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看到了什么
"橫貫"是什么意思說明了什么
"兩丈多高"是多高為什么把浪潮比做城墻
⑷、浪潮越來越近,我們又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想象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的場面,用自己的話說一說。
"浩浩蕩蕩"描繪了一種什么樣的情景
"山崩地裂"是什么意思想象山崩地裂,大地幾乎被震得顫動起來的情景。
⑸、"潮頭奔騰西去,可是余波還在漫天卷地地涌來",對余波的描寫說明了什么
"江水已經漲了兩丈來高了",對江水的描寫說明了什么
3、結合板書,用自己的話說說錢塘江大潮的經過。
(教學設想:讓學生自主選擇最喜歡的語句讀一讀,談一談自己的感受,給學生自悟的機會和空間。教師鼓勵并引導學生讀得有滋有味,有情有趣,讀出天下奇觀的氣勢,讀出觀潮人群的驚奇。教師因勢利導,幫助學生感悟自然美和語言美。另外,通過指名讀,男女生比賽讀,齊讀,評價等形式,激發學生讀書的熱情。)
四、創設情境,抒發感情
1、播放課件,讓學生親身感受到響聲越來越大,大潮越來越近,潮頭越來越高,聲勢越來越猛。
2、看完錄像,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贊美一下這雄偉壯觀的錢塘江大潮。
3、錢塘江大潮真不愧是"天下奇觀"。
(教師板書:天下奇觀)
(教學設想:課件可以創設形象直觀的情境,為學生營造一個圖文并茂,動靜相融的教學場景,促使學生多種感官同時接受刺激,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親眼看見了錢塘江大潮由一條白線,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墻,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的壯觀場面;親耳聽見了那隆隆的響聲,而且聲音越來越大,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學生仿佛置身于這天下奇觀之中。這時,教師讓學生敞開心扉,說說自己的所見所感,不但學生興趣盎然,而且有效地達到了本課的訓練目標。)
五、品讀欣賞,熟讀成誦
1、錢塘江大潮是這樣雄偉壯觀,而作者寫得也是如此生動形象。這么優美的語句,你們想不想積累下來自己喜歡哪一句,就大聲地讀哪一句,爭取能夠背下來。
2、學生積累自己喜歡的語句。
3、結合優美的音樂,指名背誦。
(教學設想:學習語言文字,最重要的就是積累運用。讓學生把自己喜歡的語句積累下來,正是為了在口頭表達和書面寫作中去運用。)
六、總結全文,課外延伸
錢塘江大潮就是這樣一處雄偉壯觀的天下奇景。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風景優美,你們想不想了解一些其他的自然風光老師給同學們推薦一本書,名字叫《三毛大世界——漫游錦繡中華》。希望同學們課下借閱,開闊自己的眼界。
(教學設想:總結全文后,教師向學生推薦讀物,正是為了把課內學習和課外閱讀有機地結合起來,既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又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理解詞語,積累并運用語言。
2、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體會小珊迪的品格。
3、認識“館、糾、軋”三個生字和一個多音字“當”,會寫“旅、薄、零、孤”等14個生字。
教學重點:
通過閱讀,理解詞語,積累詞語,豐富語言。
教學難點:
學習感受小珊迪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
教學準備:
小黑板、寫話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談話導入。
1、由己及彼產生對小珊迪的同情,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1)、我和大家一起學習生活了兩年了,不知道你們對我的印象如何?你們能用“()的老師”來形容一下我嗎?
(2)、我也想聽一聽你自己了解的自己,或者是你的同桌、朋友,你的同學等,現在請同學們用“()的”說一說!
2、導入新課,在情境中初步體會小珊迪的可憐。
從剛剛的談話中我看到了快樂的你,幸福的他,淘氣的男孩子,愛唱歌的女孩子……這一切都告訴老師,你們生活在幸福之中,你們的生活是甜蜜的。可是孩子們,你們知道嗎,在一百多年以前的英國,有很多孤兒沒有衣穿,沒有飯吃,不得不流落街頭靠賣火柴勉強度日。你們還記得童話大王安徒生筆下那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嗎?在他們的字典里根本就沒有幸福,沒有甜蜜,有的只是饑餓、寒冷和無窮無盡的痛苦。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一下他們中的另一個,他的名字叫——小珊迪。(板書課題)
“珊迪”是他的名字,那么作者為什么又在前面加上了一個“小”字呢?透過這個“小”字,你想到了什么?
珊迪到底是一個怎么樣的孩子呢?讓我們一起走進課文,走進他的世界去認識一下他吧!
二、初讀課文,感知人物形象。
1、初讀課文,把字音讀清楚,把句子讀通順。
請同學們打開書到14課,讓我們讀一讀課文,看一看課文向我們介紹了一個怎樣的小珊迪。注意要把字音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
2、檢查生字
你們都知道,課文中有很多新朋友,不知道通過預習你們認識他們了沒有?
(出示生字卡片。)
3、邊讀邊思考,初步感知小珊迪的可憐
請同學們認真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小珊迪呢?
(板書“可憐”)
三、細讀課文,通過重點詞句體會小珊迪的可憐。
1、抓住外貌描寫
(1)、快速瀏看課文,看看課文中那些詞語或句子讓你體會了小珊迪的可憐,把它畫下來。
(2)、交流: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進行體會。如:“又薄又破,瘦瘦的,凍得發青,赤腳,凍得通紅”。
(3)、在理解的基礎上引讀,進一步體會小珊迪的可憐。
①、出示小黑板“他穿著()的單衣,()的小臉凍的(),一雙赤腳()。”
②、這是一個怎樣的小男孩啊,他身上(生解讀)……
③、就是這樣一個可憐的小男孩,他徘徊在街頭乞討著,他身上只傳了一件(生解讀)……
2、體會對話描寫。
(1)、抓住關鍵詞語朗讀體會對話
①、在這點對話中,那個詞語讓你體會到了小珊迪的可憐?
②、他在請求著什么?(一點點錢)
③、他還在請求著什么呢?(一點點生活的希望)
④、你能請求著讀一讀嗎!
(2)抓住“乞”字的字形進一步體會小珊迪的可憐。
①、他為什么要乞求?不僅僅是他餓,還有誰餓?是啊,家里還有弟弟在等著他,等著他帶回一點點吃的、等著他帶回一點點希望。他是在為自己乞求,也是在為弟弟乞求。,為這一天一丁點的希望乞求著。你能乞求著讀一讀嗎?
②、大家看這個“乞”字,你看到了小珊迪一個怎樣的形象?
小珊迪似乎都要跪下了,他就那樣拉著我的衣襟苦苦的乞求說(引讀)……
(3)、去掉提示語,直接進行對話,再次體會小珊迪的可憐。
(4)、過渡
①、就是這樣一個可憐的孩子,他拿走了我的一個先令后卻始終沒有如約而至,這勾起了我很多的遐想:我猜想(生接讀)——“我猜想,可能上當[dàng]了。但是當我想到那孩子的面孔,想到他那流露出的使人信任的神情,我斷定他不是那種人。”
②、我為什么如此斷定?小珊迪不是哪種人?
四、展開聯想,體會小珊迪的可敬。
1、讀小利比的話。
從課文中可以看出,我不愿意相信小珊迪是哪種人,可是他卻真的沒有帶著那一個先令找回來的零錢來見我,他沒有如約而至,究竟發生了什么?帶著這樣的疑問,再去讀一讀課文,如果你找到了答案,就請你多讀幾遍。
指導朗讀:“珊迪受傷了,不能來了,一輛馬車把他撞到了,從他身上軋了過去。他的帽子找不到了,火柴也丟了。還有七個便士也不知哪兒去了,說不定他會死的……”
2、展開想象的翅膀。
同學們,你們能和老師一起回到那故事中去嗎?讓我們一起我看一看在小珊迪回來的路上,究竟都發生了些什么事?
情景(1)、體會得到錢的喜悅。
小珊迪握著剛剛換回的12個便士,高高興興的往回跑。他想……
情景(2)、體會小珊迪的痛苦。
就在這時,在前方的路口處,一輛馬車飛奔了過來,小珊迪來不及躲閃,被馬車撞到了。那馬車不但……,反而……
情景(3)、體會小珊迪的堅強。
此時的小珊迪已經渾身是血,他用手四處摸索著,你們知道他在找什么嗎?
情景(4)、體會小珊迪對弟弟的愛。
小珊迪的雙腿已經斷掉了,他已經不能站起來了。他掙扎著,強忍著劇痛艱難的向前爬著、爬著,他要爬回家去,因為……
情景(5)、體會小珊迪誠實、守信的可敬。
①、就這樣,在幾個小伙伴的攙扶下,小珊迪終于回到了家。迎面撲來小利比,驚慌失措的喊著:“哥哥,你怎么啦?”珊迪告訴他發生的一切。小利比說:“我們拿這錢去找醫生吧,他一定可以治好你的腿的!”小珊迪卻說……
②、可是小利比著急啊,他哭著說:“那位先生不會在意的,求你了哥哥,我們去找醫生吧!”小珊迪仍然堅持說……
③、小利比傷心的說:“你是傷這么重,說不定你會死的!”小珊迪仍然搖搖頭說……
3、通過這段情景,我們看到了怎樣的一個小珊迪?(可敬)
他可敬是因為他……(誠實、守信、善良)
五、體會作者的情感,豐富小珊迪的形象。
1、觀察圖畫,展開聯想,激發對學生的同情心。
仔細觀察書上的插圖,張開你們想象的翅膀,想一想推開小珊迪家破舊的房門,你們看到了什么?
2、帶著你自己的情感,用心地讀一讀,讓我們一起去傾聽一下小珊迪在生命垂危之時那奄奄一息的聲音在說些什么吧?
指導朗讀:“我換好了零錢往回跑的時候,被馬車撞了。我的兩條腿都斷了,就要死了。可憐的小利比,我的好弟弟!我死了你怎么辦呢?”
3、感受小珊迪的形象
就在小珊迪生命垂危之時,就在他奄奄一息之際,他想到的不是他自己,而是……(想著的是對我這個陌生人的承諾,想著的是可憐的弟弟今后的生活,)此時此刻,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怎樣的小珊迪?(可憐的,更是可敬的)
(1)、面對這樣的小珊迪,我們的心情和作者是一樣的。那么,就讓我們和作者一起深情的對小珊迪說:“我會永遠照顧小利比的。”
(2)、面對這樣的小珊迪,我們同情的同時也深深的敬佩他,那么就讓我們和作者一起,握著他的手對他說:“我會永遠照顧小利比的。”
(3)、面對這樣可憐又可敬的小珊迪,我們和作者一起許下我們重重的承諾:“我會永遠照顧小利比的。”
六、讀寫結合,情感升華。
小珊迪聽了我們的話,目不轉睛的看著我們,似乎在表示感謝。突然,他眼睛里的光消失了,他……真的不忍心用一個“死”字來說小珊迪。我們寧愿相信他走了,到了一個沒有饑餓、沒有寒冷的地方去了。
小珊迪走了,但是他帶給我們心情上的此起彼伏和情感上的波動卻依然沒有退卻,他身上那誠實守信的美好品質猶如一盞明燈,照亮我們的心靈,他恪守著自己的諾言,盡管在生命垂危之際,也不忘叮囑弟弟去還錢。這是多么讓人敬佩啊!孩子們,就在剛才,我們也曾對誠實善良、恪守諾言的小珊迪許下我們重重的承諾,但是我們都知道,小珊迪已經走了,小利比也不曾出現在我們的生活里,那么,你打算怎么來兌現你的諾言呢?現在就請你們拿起筆,將自己的想法寫在你的日記本上!
(學生練筆,匯報)
總結:因為時間關系,也許我們不能將自己想說的話表達的淋漓盡致,但是,哪怕只有只言片語,那也是我們最真、最切的內心獨白。就讓我們用自己最響亮的聲音為小珊迪送行吧!起立:“小珊迪,再見!”
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4
課標解讀:
新課標在教學建議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
教材分析:
《夜鶯的歌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五組的一篇精讀課文。文章講述了蘇聯衛國戰爭時期,一個被游擊隊員稱作“小夜鶯”的孩子,巧妙同敵人周旋,用口哨伴鳥鳴,為游擊隊傳遞信息,打擊敵人的故事,充分表現了“小夜鶯”的機智勇敢。這篇課文以夜鶯的歌聲為線索進行記敘,以空行為標志,寫了四部分內容:先寫“小夜鶯”以歌聲引誘敵人上鉤,接著寫“小夜鶯”在為敵人帶路途中以歌聲為游擊隊員傳遞敵情,再寫在“小夜鶯”的幫助下游擊隊員成功殲滅敵人,最后寫戰斗結束后“小夜鶯”在村邊小路旁繼續吹奏著宛轉的歌聲。“小夜鶯”的歌聲自始至終貫穿著整篇課文,危險中充滿勇敢鎮定,緊急中充滿智慧機警,一個勇敢機智的小英雄形象活脫脫地出現在讀者面前。教學中一是體會“小夜鶯”機智勇敢的品質,接受熱愛祖國、仇恨法西斯的教育;二是學習運用聯系上下文等方法體會含義深刻句子的含義。
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在處于向高年級過渡的階段,應該逐步掌握閱讀方法,形成自主的學習能力,同時四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的認知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易形成開放而又有活力的語文課堂,這些對學習本課都是十分有利的。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16個字。正確讀寫“沉寂、盤問、口哨、埋伏、凝神、燒毀、蘑菇、呻吟、宛轉、垂頭喪氣、以防萬一、興致勃勃”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蘇聯衛國戰爭中少年兒童的機智勇敢和愛國主義精神。
3、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句子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抓住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小夜鶯”機智勇敢的品質。
評價設計: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1、齊讀課題,通過本組課文的導讀語了解故事發生的背景。
2、交流對“夜鶯”和“夜鶯的歌聲”的理解。
【設計意圖:導入開門見山,簡潔明快,利于學生質疑破題,直奔課文重點,著眼于提高學生認識能力的思維訓練,讓他們對所學內容做到心中有數,并能全面深入地了解課文內容。】
二、檢查預習
1、交流預習中的發現,提出不懂的問題。
2、用簡練的詞語概括文章寫了哪幾件事。
3、用簡單的語言概括“小夜鶯”是個怎樣的孩子。
【設計意圖:“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學習也是如此。有效的課前預習可讓學生的學習更輕松,更高效。而通過對預習情況的檢查,教師進一步了解學情,及時調整學案和教案,做到以學定教。】
三、精讀品悟
過渡語:在課文的字里行間,處處都能捕捉到“小夜鶯”的機智勇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劃出表現“小夜鶯”機智勇敢的句子,在旁邊寫寫體會。
學生依次交流表現“小夜鶯”機智勇敢的句子和讀書體會。
1、通過環境描寫和動作描寫體會“小夜鶯”的機智勇敢。
(1)通過理解“沉寂”,感受戰爭給人們帶來的傷害,總結讀書方法——聯系上下文。
(2)通過“寂靜”、“寧靜”、“沉寂”的互換,感悟三個詞語在表達“靜”的意境上各有不同,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總結讀書方法——換詞。
【設計意圖:把“寧靜、寂靜、沉寂”三個意思相近 ,但程度和側重點不同的詞語放在同一個句子中朗讀感悟,深化了學生對沉寂的理解。】
(3)選擇恰當的詞語填空,檢查學生對三個詞語的把握。
2、通過神態描寫體會“小夜鶯”的沉著冷靜、機智勇敢。
(1)學生交流讀書體會。
(2)學生朗讀,全體齊讀。
3、通過雙關語體會“小夜鶯”的機智勇敢。
(1)朗讀帶有雙關語的句子,交流讀書體會。
(2)了解修辭手法——雙關語。
(3)快速瀏覽課文,找出其他帶有雙關語的句子。
(4)男女生分讀三個句子,體會小夜鶯的機智勇敢和對敵人的.憎恨之情。
【設計意圖:閱讀是個性化的主體行為,教師無法替代。此處設計在于讓學生主動地學習文章語言,加深對句子的體會、理解,為下節課的深入交流作鋪墊。】
4、通過連續地動作描寫體會“小夜鶯”的機智勇敢。
(1)學生交流體會。
(2)通過這些動作,我們仿佛看到了一個什么樣的孩子?
(3)通過朗讀再現“小夜鶯”的活潑和機智勇敢。
5、讀寫結合訓練:通過動作描寫,擴寫小夜鶯發現敵人的過程。
【設計意圖:學會對連續的動作進行描寫,可以使文章更清晰、更有條理。而且“模仿是兒童的天性”,借助課文指導學生學會使用連貫的動詞進行描寫,從一定程度上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6、通過“好像”體會“小夜鶯”的機智勇敢,總結讀書方法——抓關鍵詞。
7、思考:是什么讓一個和同學們年紀相仿的小男孩有如此的智慧和膽量? 體會“小夜鶯”的愛國主義精神。
8、總結課文的寫作手法——首尾呼應。
【設計意圖:緊扣小夜鶯的機智勇敢,抓重點段落,品味重點語句,使小夜鶯機智勇敢形象更加豐滿,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贊美之情油然而生。】
四、總結全文、升華主題
看板書,再讀課題,升華主題。
【設計意圖:回環式深究課題,層層推進、層層深入,學生情感產生共鳴,從而實現心靈的震撼,達到高潮!】
五、拓展延伸
抗擊法西斯侵略的戰爭中,還有許多人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與敵人斗智斗勇,還有更多的小夜鶯為保護自己的祖國勇敢戰斗著。讓我們通過課外閱讀,了解更多少年英雄的故事!
【設計意圖: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要把課內與課外緊密結合起來,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發展學生的語言,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這一環節,除了幫助學生感悟文本外,更重要的是向學生傳達大語文觀的理念,并產生大語文學習的意識。】
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5
學習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學會詩詞中出現的生字,能結合注釋理解詞義。背誦這三首古詩詞,默寫前兩首。
(二)過程與方法:能結合插圖,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誦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詩詞的韻律美,語言美。
重點難點
品位詩句,指導朗誦,積累語言。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體會江南山水的特點,激發愛美的情趣。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整體誦讀古詩三首
1、自由讀古詩,要求讀正確,讀通順。
2、指名朗讀古詩,聽聽是否讀得既正確又通順。
3、借助詩文注釋,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⑴敬亭山:你能說說古詩的題目是什么意思嗎?
⑵作者是唐代的李白:那你能背一首李白寫的古詩嗎?
⑶景物描寫:眾鳥、孤云、敬亭山
二、分步解讀,感悟詩情
1、學習“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⑴、畫一畫這兩句。
⑵、理解“眾鳥”:說一說為什么畫好多只鳥?
⑶、理解“孤云”:說一說為什么只畫一片云?
⑷、理解“盡”和“去”:看一看老師的畫面(空白的畫面)。⑸、品析:
并不是同學們畫錯了,而是作者所要表現的是動態的畫面,而我們所畫的是靜止的畫面,可見作者用字的精妙。
過渡:眾鳥飛走了,孤云離去了,現在只剩下詩人李白一個人了,難怪題目里是──“獨”坐敬亭山。
2、品讀“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⑴、悟:原本陪伴在李白身邊的景物都離李白遠去了,李白看起來非常?(板書:獨)
⑵、引導學生反復誦讀,讀出孤獨的味道:
過渡:前兩句看起來李白很孤獨,后兩句還是寫孤獨嗎?難道李白心里真的很孤獨嗎?讀后兩句。
三、學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⑴、理解“相看”:李白眼里“只有敬亭山”,可見這里的“相看兩不厭”是誰和誰互相看不滿足呢?
⑵、理解“看不厭”:
①看敬亭山為什么看不滿足?──景美
②李白僅僅把敬亭山當作一個景物來看嗎?
⑶、品析:
李白把敬亭山當作了──神,所以看不厭,而敬亭山看李白看不厭,
這又是為什么呢?敬亭山也把李白當作了──神。而神總是“超凡”的,神總是“脫俗”的。
⑷聯系《夜宿山寺》和《望廬山瀑布》更深地體會超凡脫俗、寄情山水。
四、品讀“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⑴感悟:既然找到了自己的朋友,而且是那么知心的朋友,李白還孤獨嗎?這時候他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呢?
⑵品析:
那《獨坐敬亭山》中的“獨”是不是作者用詞不當啊?以“不獨”寫“獨”又是作者獨具匠心之處。
⑶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帶著高興的心情讀。
五、表情朗讀,升華詩意
1、古詩是激情和想像的藝術。只有用你的激情與想像去品讀,“詩的感覺”才會噴涌而出。《獨坐敬亭山》看似寫景,實在抒發作者的感情,就讓我們也帶上作者的感情來讀一讀這首詩吧。
2、背誦全詩。
3、默寫全詩。
六、回顧總結,受之以漁
以前,我們通過老師的講解,同學們的討論,或者是畫詩、表演來學習古詩,今天,我們又是怎樣學詩的呢?學生自己總結:曉詩題──知詩人──明詩意──悟詩情,還有畫一畫的方法。
【板書設計】
獨坐敬亭山
(表面)獨(內心)不獨
第二課時
一、導入揭題
1、同學們,我們偉大的祖國山河秀麗,風景如畫。今天,想帶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領略一下洞庭的`美景。你知道洞庭湖嗎?
2、結合學生收集的資料來介紹洞庭湖的。
3、多媒體出示洞庭湖的畫面。(你看到了什么景象?你能用上一些詞來形容看到的景物嗎?)
4、老師送一組詞:波光粼粼、銀光閃閃、水平如鏡、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朧朧、寧靜和諧。
5、引出課題: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從古至今有無數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寫下了許多描寫洞庭的美詩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詩人劉禹錫來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這樣一幅美景,不禁詩興大發,寫下了一首千古傳頌的佳作。聽,他正在吟誦呢!
二、精讀會意
(一)教學“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1)理解“湖光秋月兩相和”。
相:相互。和:和諧、協調。湖光:湖水的光。秋月:可以看出時間是秋天的晚上。
這句詩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兩者融合在一起,顯得非常和諧。
(2)理解“潭面無風鏡未磨”
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沒有。磨:磨拭。鏡未磨:指沒有磨拭過的銅鏡。(沒有磨拭過的銅鏡給人怎樣的感覺?朦朦朧朧、模模糊糊。)這句詩意:湖上一點風也沒有,湖面朦朦朧朧,就像一面沒有磨拭過的銅鏡。
(二)教學“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三、總結:同學們,洞庭湖是我國的名勝,觀光旅游的人很多,你們將來有機會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陽市邊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看一看君山,登一登岳陽樓,好好地領略一下祖國的錦繡風光。
第三課時
一、導入,簡介相關資料
1、背誦有關描繪春天景色的詩句。
2、齊讀詩題:憶江南
3、介紹詩人和創作背景:
二、初讀全詩,感知詞的特點
1、自由練讀,要求讀準字音,讀通順、讀流暢。
2、初步感知詞的特點:
3、指名讀。(重點提示“諳”這個生字的讀音)。
三、自學交流,探究詩意
四、品詞賞句,想象悟情
五、作業布置
展開想象,把“日春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這兩句詩所描繪的景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出來。(可以寫,也可以畫。)
【板書設計】
贊美
憶江南────好詞
思念
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6
教材內容分析:
《七月的天山》是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下冊第一組的一篇略讀課文,還是一篇寫景物的記敘文。課文記敘了作者七月騎馬上天山所看到的美麗的自然風光,表達了作者對天山美景的熱愛和熱愛之情。本組課文描寫祖國的大好河山,多姿多彩。本課教學適宜扶放結合,讓學生自主閱讀,自讀自悟。通過自讀、品讀、美讀、想象,體會作者對天山美景的熱愛之情,同時感悟文章優美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課文的寫作思路是:先總述七月的天山是游人最理想的地方;接著分述了作者騎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和遍地的野花的奇異美景;最后作者抒發了對天山美景的贊美之情。
教學目標:
1.會認“緞、澗”等8個生字,正確讀記詞語。
2.能正確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描寫了那些景物,它們有什特點?
3.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意思,感受優美詞句并積累。
4.學習抓住景物特點,按照一定的表達順序寫景狀物的方法。
5.能從作者的字里行間感受天山的美景,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美麗富饒的大好河山的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能說出天山景物的特點,能從作者的字里行間感受天山的美景,從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課時:
一課時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做課前預習.
2.分配好上課學生的`任務.
教學過程:
一、師談話導入課
1.江南的山水、溶洞真是奇妙無比,引人入勝。北國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那就讓我們隨同作者碧野一同走進天山去游一游吧!
2.板書課題《七月的天山》,齊讀課題。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作者筆下的天山給你留下什么樣的印象?
2.再讀課文,檢查生字認讀。用大屏幕出示字詞,指名認讀。
3.默讀課文,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在文中找出有關地點變換的句子。
4.課文主要描寫的哪些景物?
三、合作探究,披文入情
1.分配學習任務
第一組學習騎馬上天山
第二組學習天山途中
第三組學習天山深處
2.小組交流、匯報
出示:七月,騎馬上天山,“我”——
第一小組可以根據課文內容回答。
第二小組可以在文中找出有關句子連起來回答。
第三小組用簡短的語言表達。
四、師做總結
1.輕聲讀2---4自然段,選擇自己喜歡的一處景點,再細細地游覽一遍,在文中找出認為寫得美的句子的句子有感情地讀一讀,并寫下感受。
2.自主學習,小組交流,學習匯報并指導朗讀。
師:這就是七月的天山,生齊讀最后一段:
出示:雖然天山這時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個春天的花園能比得過這時天山的無邊繁花呢?
3.指名個別讀、比賽讀、男女分讀
4.齊讀
雖然天山這時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個春天的花園能比得過這時天山的無邊繁花呢?你能給最后一段換種說法嗎?(改為陳述句)
5.通過我們深入的了解,這時天山給你怎樣的印象?
五、對照梳理,積累運用
(一)細品語言文字,小結學習內容
作者按照移步換景的順序寫了天山的水、樹、花等景物,抓住景物的特征,展開細膩的描寫。作者精心運用了比喻、映襯、夸張、排比等多種修辭手法,把景物描繪得淋漓盡致,美不勝收。
(二)拓展訓練
小練筆:練習寫景狀物作文,要求抓住景物的特征,如校園的早晨、公園的景物等。
要求:抓住一處景物按一定的順序描寫,正確運用修辭方法并把景物的特點寫具體。
板書設計
4、七月的天山
進入天山——雪峰、雪水
再往里走——森林、日影、水聲
走進深處——野花
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通過學文和觀賞,知道敦煌莫高窟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為我國璀璨的的古代藝術而驕傲。
2、掌握本課生字新詞,能在詞語中正確認讀多音字“佛”;結合課文或圖片理解部分詞語的意思。
3、能給各段找出重點詞句,朗讀、積累語言。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學會找出重點詞句,正確理解一段話的主要意思。
難點:感悟敦煌莫高窟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
教學設計流程:
一、激趣揭題
1、 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老師也很喜歡旅游,還拍了一些照片,想不想看?(輕古典音樂) (長城圖片)這是什么地方?(點擊出示:萬里長城)萬里長城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 (故宮圖片)你從電視上看到過嗎?(點擊出示:北京故宮) (兵馬俑圖片)去過嗎?
我來告訴你,這是(點擊出示:秦始皇兵馬俑) (莫高窟圖片)這是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藝術寶庫(點擊:莫高窟,注音)一起讀。它在甘肅省的敦煌市。(點擊出示:敦煌,注音)一起讀。誰能把這兩個詞連起來讀? 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題目就是《敦煌莫高窟》,請同學們伸出手和老師一起寫題目(板書課題)齊讀。
2、這是個怎樣的地方呢?請看大屏幕。(播放錄象) 看了錄像,你有什么感受?從同學們的表情中,老師感受到你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去那兒看一看了。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其實,課文的語言描述更加優美,讓我們先讀為快吧。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有困難的地方可以想老師和同學請教。 檢查:課文中的這些詞語會讀了嗎? pú sà pí pá (fó) 菩 薩 琵 琶 千佛洞 huī gé xián 金碧輝煌 亭臺樓閣 撥動琴弦 (課件出示)
A、指名讀第一行,多音字:佛。兩個讀音分別組詞。師:莫高窟里面有3000余尊佛像,所以人們又叫它“千佛洞”。 指出前兩個讀輕聲。師領讀
B、指名讀第二行。
C、 (去掉拼音)沒有了拼音的幫忙,誰會讀? 女生領讀第二行,男生領讀第三行。
三、第二次帶著問題讀課文,初步了解莫高窟的無限魅力。
1、把這些詞語放到課文中你還會讀嗎?請再讀課文,讀給你同桌的小朋友聽,相互學習。把自己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
2、誰能把自己最喜歡的那段讀給大家聽?[我剛才看見你在下面讀的時候非常有感情,愿意讀給大家聽嗎?誰是咱們班的朗讀高手?你來讀讀你最喜歡的.那段。] [隨機卡片蹲、尊、洞窟、拔、撥] [你真象個播音員。他太緊張了,漏下了一個字。有流利,有正確,了不起。]
3、誰來說說課文向我們介紹了什么? (課件出示)敦煌莫高窟 。
四、學習第一自然段
1、(點擊出示句子)敦煌莫高窟是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 齊讀。有沒有不理解的地方?怎樣的地方才能叫“寶庫”?[你提的問題很有價值]
2、為什么它能獲得這樣的稱贊呢?自己讀讀第一節,(課件出示第一節)讀著讀著,有些詞語就自己蹦出來了,告訴我們就應該稱它為寶庫。[可以把你想到的和周圍的小伙伴說一說]
3、誰已經找到原因了?
A、 “1600多年”說明年代久遠;(板書)
B、 “492個”說明現存洞窟多;(板書)
C、 “3000余尊”說明彩色塑像多:給“余”找個近義詞(多)。“尊”在這里是量詞。(板書)
師:我們XX小學全校師生加起來還不到800人,莫高窟的塑像跟我們4個XX小學的人數差不多,塑像可真(多)呀!
D、 “45000多平方米”說明壁畫面積大:
(板書)45000多平方米有多大呢?大家看看我們這個大教室,如果在墻壁四周都畫上壁畫,大概可以畫100平方米【板書演算45000÷100=450】足足可以畫450個大教室呀!
師小結(指板書):敦煌莫高窟的歷史這樣悠久,保存下來的塑像和壁畫這樣多,怪不得稱它為——(世界聞名的藝術寶庫)
4、作為中國人,你覺得怎么樣?(驕傲)能不能把這種感受讀出來。
A、 自由讀。[我感受到了你的自豪。誰能比他讀得好?]
B、老師和你們合作來讀:師讀第一句,生讀二、三兩句。 [過渡:接下來的課文,向我們介紹了莫高窟的什么?(板書:塑像 壁畫)大家快速找一找,找出概括寫塑像和壁畫的兩句中心句,用——劃出來。指名回答。用一個詞形容?
(板書:精美 艷麗多姿)]
五、學習第二自然段
過渡:現在讓我們走進莫高窟,親近莫高窟,去看看莫高窟的彩塑像:
(課件出示第二節)你對哪句話最感興趣?你能說說你的理解嗎?[第二句話:最大的 九層樓(比現在的兩幢教學樓還要高出一層);最小的只有十幾厘米,比手掌還小。
師:原來大大小小的塑像都是藝術品呀!其實,塑像還神態各異呢!書上沒有寫,老師這里有一段文字介紹呢。
2、(出示)補充資料:敦煌莫高窟的彩色塑像神態各異,造型逼真。有慈眉善目的菩薩,有威風凜凜的天王,還有強壯勇猛的力士。其中有一尊臥佛長達16米,他側身臥著,眼睛微閉,神態安詳。看到這一尊尊栩栩如生的彩塑,游人無不贊嘆。
自由讀上面這段話,思考: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彩塑的精美?(讓學生回答后上臺板書,記憶庫積累)齊讀詞。
師:敦煌莫高窟的塑像不僅大小不一,而且神態各異,造型逼真,的確是精美的藝術品。
(再課件出示第二節)指導朗讀:敦煌莫高窟千佛洞的塑像,每一尊都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
[“精美”一詞你讀得特別好,剛才我們讀到的每一尊塑像都很精美,你已經感悟到了。誰還能再來讀?你突出了“每一尊”,這里有兩個“每一尊”,說明無論哪一尊都是藝術品。聽你的朗讀,我就知道你有多喜歡這些精美的塑像了。]
3、莫高窟真是舉世聞名的藝術寶庫啊。同學們,面對這樣的彩塑,你們現在想不想親眼目睹一下?( 播放配樂課件)。
4、此時你最想說一句什么話?(老師讀了這段話,看了這些畫面,真想說一句:祖先真了不起。)
(聽了同學們的贊嘆,我也想說:敦煌莫高窟,你就像那璀璨的明珠,永遠閃耀的世界的東方!) [有時間的話寫下來]
六、作業自選廳
1、上網領略敦煌美景
2、把敦煌莫高窟精美的塑像介紹給家人聽。
3、搜集敦煌莫高窟的資料,下節課交流。
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8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重點詞語。
2、閱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找出作者的游覽順序。
3、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對祖國山川景物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1、了解課文主要內容,找出作者的游覽順序。
2、知道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教師以學生的“春游”創設情境。“老師當導游,帶你們到金華的雙龍洞游玩,好嗎?汽車開動著,看看那里的景色怎么樣。現在正是春暖花開的季節,同學們現在下車,我們一邊登山一邊欣賞這優美的景色吧!
二、整體感知,擬定郊游
1、教師讓學生通讀全文,在課堂練習本上擬出游蹤,請一生到黑板前畫出導游圖。
2、教師和其余學生一起協助修正、定圖。從整體上感知全文,擬出游覽路線,學生頭腦中有清晰思路,為下面的分景點學習打好基礎。
3、認讀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詞語的意思。
4、檢查朗讀情況:指名學生朗讀課文的段落。你會讀哪一段就讀哪一段吧。
分組朗讀課文的段落。
三、看著黑板上的導游圖,說說我們將要旅游的地方
1、對照黑板上的圖,到課文中找出有關的句子,自己感受一下將要游覽的景點。
2、做一次導游,為即將出發的各位游客介紹一下行程。
3、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四、說說對此次旅游的期望
五、小結
旅程是否精彩,下節課我們就出發去體驗一下。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進一步了解雙龍洞的特點,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理清課文順序,分清文章的主次。
3、引導學生學寫各部分景點的解說詞,培養學生的說、寫能力。
4、感情朗讀全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重點、難點
1、清課文順序,分清文章的主次。
2、引導學生學寫各部分景點的解說詞,培養學生的說、寫能力。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老師:上節課我們已經知道了游雙龍洞的行程路線,大家對這次的游覽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期待和幻想。這節課就讓我們去親自體驗一番吧。
二、緊緊扣住每個景點不同特點
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聽想象等多方面感官,培養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學習游記的寫作方法:
1、領悟美,感受情──學習“路上”:
⑴課文中哪些是寫路上的?
⑵把描寫路上美的句子找出來,想想美在哪里?全班齊讀這些美句。(教師把剪貼畫“路上”放在導游圖中路上位置)
⑶“粉紅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紅,再加上或濃或淡的新綠,眼前一片明艷”這句話寫作順序怎樣?這么多顏色,你感覺怎么樣?這么美的句子值得我們好好品讀。
(學生比賽回答、比賽讀)
⑷為什么“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聲也時時變換調子?”哪位同學能讀出溪流變化?(在學生朗讀過程中,教師播放自然界中溪水流動變化的聲音)
⑸閉上眼睛,聽老師把前三個自然段朗讀一遍,邊聽邊欣賞路上的美景。(教師配樂朗誦)
⑹這么美的句子,如果能把它記下來多好啊。看誰在3分鐘內記得又多又好。
學生自己讀句子。交流,并請記得多的學生介紹一下自己的經驗。
2、扣詞句,抓特點──學習“洞口”、“外洞”:
過渡:
路上景色如畫,但我們目的不在這里,我們目的在雙龍洞。
⑴自由朗讀第四自然段。(教師把剪貼畫“外洞”放在導游圖中的外洞位置)
⑵“突兀森郁”什么意思?從這個詞可看出洞口什么特點?
⑶“走進去,仿佛到了個大會堂……在那里聚集一千或八百人開個會,一定不覺得擁擠”說明外洞什么特征?(教師點學生回答,師生概括)
⑷了解外洞特點,體會雙龍洞的“雄”。如果說沿途的風光可用一個“美”字來概括,那么洞口和外洞你會用哪兩個字來概括。
請一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三段。
(板書:山路美)
(洞口可用“寬”字來概括,外洞可用“大”字來概括)
(板書:寬大)
(洞口外的景色使你產生什么感覺?讀一讀,說一說。
(高山之上,樹木繁密,感到很有氣勢,也不禁對雙龍洞產生一種神秘感)
作者的哪些描寫讓你體會到外洞的大?(走進去,仿佛到了個大會堂……在那里聚集一千或八百人開個會,一定不覺得擁擠。)
⑸作者又一次提到“泉水”,從全篇來看,它起什么作用?
(它是作者在洞中游覽的一條線索。迎著溪流入洞—乘船通過泉水流出的孔隙進出內洞)
3、入情境,悟特點──學習“孔隙”:
過渡:
參觀完了外洞,順著泉源,乘船從孔隙中穿過是什么滋味,我們也來試試。
⑴請兩位同學前去探探路。這兩位同學合適嗎?這兩位同學不合適可看出孔隙什么特點?(教師點兩位較胖的學生上講臺)
⑵船怎樣進出孔隙呢?(師生齊讀“船兩頭系著繩子……船就出來”)請看錄象,船是怎樣進出孔隙的。從錄像中,可以看出孔隙又小又窄,進孔隙,你的心情怎樣?(教師放錄像,配錄音介紹)
⑶請一同學上講臺,把黑板當小船,模擬作者是怎樣進孔隙的?體驗作者當時的心情。(學生以黑板為小船做動作,師生評價)
⑷分組朗讀,讀出好奇、緊張心情,看哪一組讀得最好。(教師點評朗讀)
三、穿過這驚險的孔隙,我們的眼前又會出現什么樣的景象,我們下節課再學
四、課后作業
把前面已經游覽過的地方編成導游詞。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了解內洞的特點,感受內洞的“奇”。
2、練習利用課文內容編寫導游詞。
教學重點
1、了解雙龍洞內洞的特點。
2、學習游記。
教學難點模仿課文寫一篇游記。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穿過孔隙,又別有天地,我們趕快去看看吧。
1、馳想象,析特點──學習“內洞”:
過渡:
仰臥小船進孔隙,行了兩三丈水程,就到了內洞。內洞里的景象又是怎么樣的呢?
請一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五段,學生邊聽邊畫出寫洞中雙龍的句子。
2、討論學習:
內洞的景象是怎樣的`,給你的感覺是什么?
學生四人一組討論學習,互相啟發,開闊思路。
(內洞有很多石鐘乳和石筍,它們形狀變化多端,顏色也各不相同。有的像龍,有的像神仙,有的像動物……給人的感覺是神奇而有趣。內洞比外洞還要大得多)
(板書:奇)
洞中有名稱的石鐘乳和石筍多達四十多個,而工人首先指點給作者看的是洞頂雙龍,為什么?
(因為這是“雙龍洞”名稱的由來)
請一名學生朗讀描寫雙龍的句子。
雙龍有形有態,更妙的是一黃一青,雙龍盤繞在洞頂,為洞中平添了幾分氣勢。洞中有千姿百姿的石鐘乳和石筍,側耳傾聽,耳邊響起輕緩的聲音,尋聲找去,只見……
(學生接下去讀寫泉水的句子)
(板書:深黑的石洞里)
3、誰知道石鐘乳、石筍?能不能想象一下石鐘乳、石筍的形狀,愿想什么就想什么。(教師出示千奇百怪、顏色各異的石鐘乳、石筍的圖片,學生暢所欲言)
4、默讀,找內洞特點。(教師把剪貼畫“內洞”放在導游圖中內洞位置)
二、著眼泉水,總結全文
1、一路游玩過來,哪幾處見到泉水?
2、我們就是沿著溪流參觀雙龍洞的。
小結:作者乘船出洞,結束了雙龍洞之游。我們同作者一道感受了雙龍洞的雄偉、驚險與神奇。面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們不禁折服于自然之偉大、自然之神奇!
3、有感情地齊讀課文,請大家回味一下我們的游覽路線怎樣?
4、學完課文后,我們知道作者是用什么順序組織全文的?(師生概括寫作特點)
三、續編導游詞
把昨天讓大家去編寫的導游詞加上今天的內洞,寫完整。
誰來做一回小導游?(學生讀導游詞)
四、暢談感想,學寫游記
1、雙龍洞游完了,你有什么話好說,有何感想?(學生踴躍發言)
2、寒假就要到了,以此文為范例,做一篇游記。
提示:在寫一篇文章之前,我們的大腦中要有一個思路—我要寫一篇什么內容的文章(板書:題目),我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板書:中心),我要怎樣把文章寫具體,寫通順(板書:材料安排)這個思路就是文章的提綱。列好提綱再寫作文,文章的條理就會清楚得多。
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9
教學內容:
語文園地一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關于觀察,勇于交際的能力。
2、通過習作訓練,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3、通過我的發現教學,培養學生邊讀邊想象的習慣。
4、積累對聯。
5、通過趣味語文教學,培養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教學重點
1、培養學生關于觀察,勇于交際的能力。
2、通過習作訓練,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教學難點
1、通過我的發現教學,培養學生邊讀邊想象的習慣。
2、積累對聯。
教學準備
自制課件等。
課時安排
4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口語交際
教學目標:
1、通過多渠道搜尋,了解并介紹美麗的自然景觀這一過程,讓學生從中感受美,熱愛美,從而學會捕捉美!
2、舉辦自然景觀展示會,讓學生走進大自然,熱愛祖國的山山水水。
3、尋找身邊的美麗的自然景觀,用自己的語言把它表達出來,讓大家一起分享。
教學重難點
尋找身邊的美麗的自然景觀,用自己的語言把它表達出來。
教學準備
自制課件等。
教學時間:
教學過程
一、情境體驗,引起話題
我們的祖國山水秀麗,美麗的自然風光無處不在。(課件出示)遠在天邊的天山草原,圣潔的雪山、湛藍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綠無垠的草原是那樣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邊的,例如,在放學路上,在公園里,在家里的庭院中,你有沒有發現奇特的花草樹木?夜晚的星空,日出日落的景觀,下雨時的天象……這些你都進行過觀察嗎?哪些景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外出旅游時,看到過什么奇特的景象?
美就在我們的身邊,需要我們有一雙尋找美,善于觀察的`眼睛。這幾天大家一直在搜尋美麗的自然景觀,這節課就把你發現的尋找到的美展示給大家。(課件出示:課題)
請同學們靜心回憶一下,有哪些景物讓自己感到驚奇?
二、研究話題,明確方向
1、讀《語文園地一》口語交際與習作的要求:(課件出示)
2、根據要求,按什么順序介紹最好?重點是什么?
(1)介紹是什么。
(2)怎樣介紹。重點:有序、抓奇特之處、具體形象。
(3)怎樣形成的。
(4)自己的感受。
3、組織小組內交流。巡回指導,組織小組成員輪流敘說,相互啟發,相互提問,相互評價,推薦說得好的同學到班上交流。
(1)學生個人準備怎樣和同學交流。把重點內容自己小聲練說。(2)組內輪流敘述,相互補充、指點,推薦最好的。
三、圍繞話題,互動交流
1、指名試說,教師點評。根據各小組推薦,先讓學生上臺試說,然后教師根據發言情況作出點評。如,景物的特點說清楚了沒有?說的內容是否給大家新奇的感覺?還有哪些內容需要補充得更具體?
2、全班交流。要求聽的學生能提出問題,或對說的內容作補充;說的學生能解答同學提出的問題。
(1)根據各小組推薦,學生上臺試說(2)提出問題或補充。
四、教師總結:(課件出示)
五、作業:(課件出示)
把口語交際的內容與親朋分享。板書設計
講清奇特之處
口語交際
說明怎樣形成有序、抓奇特之處、具體形象
自己的感受
第二課時教學內容:習作指導教學目標:
1、通過習作訓練,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2、培養學生描寫景物的能力,能夠運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大自然的景物。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有順序、抓特點觀察景物的寫作方法。教學準備:自制課件等。教學時間: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課
我們學習了這一組課文,《觀潮》、《雅魯藏布大峽谷》、《鳥的天堂》、《火燒云》,又聽了同學們的介紹,我們知道美就在身邊,今天來寫一寫我們尋找到的美景。(課件出示:課題)
二、搜索你的記憶,哪一處自然景觀令你印象深刻?
1、可以是著名的大型風景區,如黃山、杭州西湖、峨眉山、樂山大佛風景區。
2、也可以是身邊的微型景觀,如金口大峽谷、大瓦山濕地公園、公園(校園的)一角。
3、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日出、月色、都市夜景。
三、例文賞析(課件出示)
四、你準備怎樣去寫呢?回憶我們學過的課文,以及上節課同學們的介紹,對你有何幫助?
1、可以用方位、時間等順序來構成文章,讓人讀來視野清新。
2、把筆墨多花在所寫的自然景觀的特色上。
3、要寫好以狀物為主的記敘文(課件出示)。
五、學生作文,把自己想好的內容按一定順序寫下來,要突出景觀的特點。教師巡視指導,及時解決學生的難題。
五、學生作后修改,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修改作文。
六、作業:(課件出示)
課外修改習作,廣泛征求修改意見。板書設計
用方位、時間等順序仔細觀察
自然景觀
描述的“物”各部分之間的關系
準確、形象的語言逼真的描摹多種修辭手法
第三課時教學內容:作文講評
教學目標:學會正確修改自己的作文。教學重難點:修改作文的方法。教學準備:實物展臺等。教學時間:教學過程:
1、挑選若干“典型”作文片段,用實物投影儀展示,請小作者朗讀自己的文章。
2、同學們認真傾聽后交流。可以提意見、建議、欣賞、補充。著重留意:(課件出示)
3、聽取后,再次修改完善作文。(可以自行修改,也可以四人小組交流修改)
4、欣賞佳作。(實物投影儀出示本次作文的“擂主作文”)
a、可以教師朗讀,學生邊聽邊隨機點評。
b、也可以學生自由朗讀,你從中學到了什么?(教師引導學生用欣賞的眼光去發現優點)
c、還可以四人小組組成“評審團”,派代表發言。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我的發現日積月累
教學目標:
⑴通過我的發現教學,培養學生邊讀邊想象的習慣。
⑵積累對聯。
⑶通過趣味語文教學,培養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之情。教學重難點:
通過我的發現教學,培養學生邊讀邊想象的習慣。教學準備:相關課件等。教學時間:教學過程:
一、我的發現
1、(課件出示)課本里的兩句話,我們一起去聽聽小林小東的發現。你有何發現?
2、說說自己的發現:
第二句話加上了作者的想象,就更形象了。(受到的啟發是把畫面呈現于腦海中,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把它寫出來)
3、說說你還積累了哪些這類的句子。
二、日積月累
要寫一手好文章,離不開平時的詞匯語句的積累。(課件出示)“日積月累”。
1、看看下列這些詞句對你有何幫助?(課件出示)自由讀,指名讀。
2、你發現了什么?(每一組中的兩個句子的寫法是一樣的,四組各有特色。詩句都是寫景的,并且每組中都有聯系。)
3、你最喜歡哪一組?為什么?在哪兒運用比較合適?
4、背誦詩句。
5、你在哪兒也看到過這樣特別的句子?試著說幾句。
6、抄寫詩句。
7、課外去找一找這樣有意思的句子,課下交流。
三、趣味語文
1、(課件出示)好讀書,不好讀書。好讀書,不好讀書。
⑴生試著讀,看應該怎么讀。
⑵生讀后,思考:這樣讀有什么意思?哪種讀法更有道理。⑶師生小結。⑷再讀。
2、練習:
⑴生自由讀:
分析每種讀法的意思。⑵師生再讀。
⑶小結:(課件出示)
3、生收集其它這樣的例子。
四、課后總結。
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0
教學目的:
1、領略朱自清筆下的溫州仙巖梅雨潭那充滿生命力、洋溢勃勃生機的自然美,感受其間所跳動著的作者勇于進取的激情。
2、學習本文剪裁得當、結構精巧、寫景傳神、情景相生的寫作特色,體會本文狀物抒情語言的強大表現力。
教學重點:
感受作者筆下綠的美,培養審美能力。
教學方法:
教師導讀、學生討論。
教學設想:
本文第三段是全文的主旨所在,而第二段則是為它而設的,即不但為它營造背景,而且還為突出梅雨潭的綠的令人驚詫提供別致的襯托物。這樣,就在教學上為我們提供了審美比較的可能。為此,擬以審美比較為教學思路,以段落閱讀訓練帶動全文的閱讀鑒賞為教學方法。通過對第三段設計的導讀訓練題,引導學生品味課文,并輔之以點撥,讓學生在審美比較中,領略自然美、藝術美和語言美。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問:課文中有一個從寫梅雨瀑過渡到寫梅雨潭的句子,請找從學生整體把出來。握課文入手,教明確:瀑布在襟袖之間;但我的心中早已沒有瀑布了。給學生進入文本
(二)閱讀分析課文的方法。
1、問:瀑布在襟袖之間;但我的心中早已沒有瀑布了
一句,在行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確:
(1)從寫開始追捉過渡到寫步步追捉;
(2)點體會文中關鍵句明上段寫梅雨瀑的目的,在于襯托美的令人驚詫的梅雨潭的的作用,交給解綠。讀、理解文本的
2、問:為什么有第一個作用?鑰匙
明確:在到了汪汪一碧的潭邊前,寫的是揪草攀石的開始追捉,而在這之后,寫的則是步步追捉;從整體,而漣漪,而水光,而水色,并進而借助聯想和想象,與之款款交談,拍著她、撫摩她、吻著她,送她一個芳名。
3、問:又為什么有第二個作用?
明確:所謂襯托,就是利用事物間近似或對立的條件,搭配上其他事物來突出主要事物的藝術手法。就本文來說,作者謳歌贊美的綠是梅雨潭,寫梅雨瀑是為了用來突出梅雨潭的綠,以更充分地顯示綠的令人驚詫。即以美的事物襯托更美的事物。
4、朗讀第二段,問:你覺得作者筆下的梅雨瀑美不美?什么引導賞析美地方最美?
明確:美。美在梅雨亭,美在梅雨瀑的水花。
5、問:對于這些美的事物,作者用了哪些美的語言來表現?體會、感受明確:寫梅雨亭,用蒼鷹這個直接展示景物形態的比喻,作者對美的用踞、展、浮等動詞,逼真地刻畫了梅雨亭上下懸空表現,學會和亭角翹向空中的.動態形象。寫水花,不說濺、不說落、不說飄,感受文學作品而說送,說鉆,即寫出了水花的細、輕、冷、滑的質感,所描繪的美。
又寫出了它的活潑可愛,有靈性,突出了作者對祖國山山水水所傾注的無限熱愛之情。
6、朗讀第三自然段。
7、問:對梅雨潭的綠,作者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寫出了綠
的哪些特點?
明確:比喻:仿佛一張極大極大的荷葉鋪著;她松松引導體會美的像少婦拖著的裙幅;她滑滑像明油;宛然碧玉。表表現手法。
現了綠的光潔、明凈、透明、潤澤。
擬人:我想張開兩臂抱住她;我用手拍著你,撫摩著你寫出了綠的迷人可愛。
對比:綠楊太淡了,綠壁太濃了,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太暗了。寫綠的明暗適度、濃淡相宜。
想象和聯想:我若能我若能。表現了梅雨潭的綠有靈性。
(三)總結
1、問:全文以熱情的筆調對梅雨潭的景色進行了細致的描寫,抒發了對綠的由衷喜愛,那么,作者為什么如此熱情的謳歌綠色呢?
明確:綠色是一種象征生命的顏色。本文作于北伐戰爭的醞釀時期,表現了作者對生命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積極向上的思想感情。
2、學生再讀課文。
(四)作業練習
1、畫出課文所有的比喻句并標上序號,體會運用比喻的好處。在充分感受美
2、仿照第三段的寫法,運用比喻、比較、擬人等手法描寫你熟的基礎上,激悉的一種景色。發創造美。
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4字詞語。
2、抓重點詞語、激發想象、分角色表演等形式,感受白鵝高傲的特點
3、知道白鵝性格高傲這一特點,能體會到作者運用對比、擬人、明貶實褒等方法來表達對白鵝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了解豐子愷先生是怎樣寫出鵝“高傲”的特點。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1、師:一提到鵝,大家都會想起《詠鵝》這首詩,哪位同學能背誦這首詩?(生齊背)這首詩描寫了鵝色彩的美麗和姿態的優雅。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白鵝》這篇課文,進一步了解豐子愷筆下的白鵝的特點。
2、在學習課文之前,老師檢查同學們對生字的掌握情況。出示生字:頸、厲、吭、吠、茍、倘、脾、供。指名認讀,組詞。
【設計意圖:在談話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下面的學習做鋪墊。】
二、回顧整體,理清主線
1、指名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2、師:對呀,這真是一個特別、非常、十分高傲的動物,那么在以后的相處中,豐子愷先生發現,它的高傲還表現在哪些地方呢?(引讀、板書)[叫聲、步態、吃相]
3、你是從哪知道的呢?你真會學習,那么第二段在文章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呢?(“總起句”。)
【抓住主線“高傲”,能使學生有明確的讀文目的。】
三、研讀課文、領悟寫法: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樣把鵝的“叫聲、步態、吃相”寫具體的?用自己的方式畫出有關句子,從中體會鵝的高傲。
(一)叫聲:(第3自然段)
通過展開想像體會鵝叫聲的高傲,并指導朗讀,讀出鵝的高傲、盡職。
(二)步態:(第4自然段)
1、師:鵝不僅叫聲高傲,它的步態也是那么與眾不同。
小聲讀讀第四自然段,你能想像出鵝的步態是什么樣的嗎?
2、生匯報。
師:什么是“凈角”?
“凈角”是京劇中的一種角色,也叫“大花臉”,你們見過凈角出場嗎?
我們一起來看看凈角出場是什么樣?師邊講解,邊表演。
我們的大白鵝走起路來的樣子,就像我們剛才看到的凈角出場一樣,大模大樣的,特別的高傲。
出示鴨、鵝步態的句子指名讀。
師: 豐老先生為了突出鵝的步態,還把鵝和誰做了一個比較呀?
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的步態有什么不一樣?
誰能聯系描寫鴨子和鵝走路樣子的`詞語,試著來演一演。
指名,一人演鵝,一人演鴨子。
師:豐老先生真不愧是大作家,僅僅用了2個4字詞語,就把鴨子和鵝步態各自不同的特點描寫的這么準確、形象!(體會“對比、擬人”的寫法。)
3、請你再來放聲自己讀讀第4自然段,邊體會白鵝步態的高傲,邊感受這精煉的語言吧。(自己放聲讀一讀)
(三)吃相:(5-7自然段)
1、師:鵝的步態和叫聲夠高傲的了,但和它的吃相相比不算什么。如果讓你用一個4個字的詞語來形容鵝吃飯的特點,你想用哪個詞?
生:三眼一板、一日三餐、一絲不茍……
師:“三眼一板”在詞典中是什么意思?(比喻言行有分寸、有條理。這里指 鵝的吃法刻板,從不改變。)
那你能結合這段文字說說,從哪兒最能表現鵝吃法的“三眼一板”。
(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語)
師:你們瞧,鵝吃飯的時間不變,吃的東西不變,就連順序也一點都不能變,多有趣呀!誰能讀讀這一段,把它吃飯時三眼一板的樣子讀出來。
2、師:這鵝三眼一板的吃法,常常讓我們發笑。你還能從那看出特有意思呀?
快來讀讀第6自然段,把你認為最有意思的地方讀給同桌聽聽。
師:作者就是喜歡它,喜歡它的高傲,怪脾氣。
板書:喜愛
【給學生充足的讀書時間,抓住重點詞語理解課文,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為習作積累詞匯、方法。】
四、總結概括
本文作者運用了生動準確、幽默風趣的語言進行描寫,勾畫出了一只惹人喜愛的白鵝,表達了作者對生活,對生命的熱愛。
五、布置作業:(落實日日清)
小練筆:請同學們課下也觀察一種自己喜歡的小動物,試著用我們發現的寫法(對比、反語、擬人),把它的特點寫出來,把你對它的喜愛之情表達出來。
板書設計:
叫聲
13白鵝 高傲 步態 可愛吃相
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2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喚起觀察大自然的興趣,激發熱愛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
2、積累用不同構詞方式描寫顏色的詞語;領悟描寫事物動態變化的表達方式。
【教學重、難點】
領悟描寫事物動態變化的表達方式。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談話
天空中的云來去匆匆,我們只覺得它美,但很難把這種美景寫下來。六、七十年前,作家肖紅卻以優美的文字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火燒云圖景。今天,我們隨著作者的描繪,想象火燒云那紛繁的色彩和多變的形態。(板書課題,讀題)
二、初讀課文,想象畫面
1、自由朗讀,憑借拼音,讀準生字字音。
2、讀后反饋:
a、指名分節朗讀。
b、說說作者給我們描繪了哪些奇妙的美景?
c、出示圖片(投影)并作歸納,理清文章思路。
教師歸納:火燒云上來時,大地籠罩在光亮的晚霞之中,色彩繁多形態多變。火燒云下去了,恍恍惚惚。
三、美讀課文,品味語言
1、反復吟讀,要求邊讀邊想象畫面。
2、晶讀,說說作者是怎樣表現火燒云的美?
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發現(如第一自然段,作者一連用?個“……了”的句式,寫在霞光的照射下,大地萬物都改變了自己的顏色,也寫出了當時人們的歡樂愉悅的心情;第3自然段,作者用三種不同形式的詞語寫出了色彩的紛繁;4、5、6三個自然段,分別用跪著的馬,兇猛的狗,威武的獅子三幅圖寫出火燒云瞬息萬變,由小到大,由清楚到模糊,最后不見了的變化過程……)
3、通讀全文,要求根據自己的感受,讀出對火燒云的喜愛之情。
4、熟讀自己最喜歡的段落,并把它背下來。
四、討論和練習
作者在寫火燒云的顏色時說“還有些說不出來,見也沒有見過的顏色”這句話的意思是什么?(顏色多得無法形容)
五、布置作業
1、《黃岡》第4課
2、同步課外閱讀
3、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板書設計】
4、火燒云
顏色 多、 變化快
形狀 變化快
【教后反思】
我覺得教學這篇課文的.另外一個亮點就是在板書上。學生通過看黑板的板書很快就對課文的結構非常清晰。
在教學《火燒云》這篇課文中,我覺得做得不足的地方有幾點,值得我以后在教學上要注意的。第一,重點段落讀的時間還不夠。本課重點是形狀的變化,但是學生對云的形狀變化是怎樣的還不夠。主要是讓學生自由讀的時間不夠,導致學生掌握不夠好。第二,要注意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整節課,我感覺老師總是牽著學生來走。缺少了讓學生來討論、質疑的時間。第三,在擴展閱讀的部分文章可以讓學生提前來讀。例如《火燒云的形成》《云體的各種體態》都可以在預習的時候先讀,對于學生對火燒云有進一步的認識。第四,要善于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例如這篇課文有排比的句式出現,可以在課堂上點明一下在寫作的時候我們也可以運用這種方法來做。
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3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居住在鋼筋水泥筑成的“城市森林”里,鄰里之間的關系可能不如以前這樣融洽,有的鄰里之間可能同住在一幢樓里連姓啥都不知道,有的連起碼的見面打招呼都成了奢侈的。〈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指出,小學生要“懂得與鄰里要和睦相處,愛護家庭周邊環境”。“我的鄰里鄉親”這一主題,引導學生通過觀察身邊的鄰居,并進行合理的調查訪問,從而指導自身的行為,做一個能與鄰居和睦相處的有教養的人。
活動目標:
1、通過調查訪問,簡單了解熟悉的鄰居的生活、學習和工作。
2、懂得與鄰居和睦相處,有利于文明、健康地生活,并愿意與鄰居和睦相處,感受鄰里互助的快樂。
3、學會與鄰居友好相處,并能為維護家庭的周邊環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活動準備:
學生進行調查,教師了解學生的生活,制作多媒體課件。
總體設計思路:
1、從兒童的生活出發,以生活為本,回歸生活。
“生活是孩子接觸社會的唯一途徑(課程標準)。”南京師范大學魯潔教授指出,品德課“源于生活,生活是第一性的,就本課程所要學習的道德規范、社會知識、生活常識等等都是從生活中來的,它們既不是神喻,也不是人們憑空構架、制造出來的.,它們都是出于生活的需要而產生的。”
這一課的教學設計以學生生活的周圍環境--鄰居和鄰里關系為課程內容的主要來源,通過教材,引導學生在生活中發展,發展學生的生活,在生活中培養,在提高培養中生活。通過播放幾段錄象,模擬現實生活中可能的情境,與現實情景相結合,讓學生認真觀察,充分體驗和感受,指導學生在生活中怎樣友好地與鄰居相處。
2、根據活動目標,指導學生開展有效的調查活動。
品德與社會課綜合性、開放性的特征決定了在教學中我們要注重對學生觀察、調查、查找等能力的培養,在這一主題的設計中,我提前一周布置學生調查的任務,并進行簡單指導。我設想教師能盡可能參與一部分學生的調查,提高調查的有效性。
3、適當拓展,體現開放性和創造性。
新課程下品德課的教學不僅僅局限于課堂內,而是面向學生廣闊的生活空間,課內課外、校內校外相結合,因此,我最后設計了三項拓展活動,由學生自由選擇參與其中的一項或幾項活動,將課堂學習延伸到課外,延伸到生活中,讓學生學會合作和探究,從而也感受共享的快樂。
教學活動過程:
一、調查訪問、了解鄰居
教師活動:
課前提出調查的要求,指導調查的方法,可以單獨一人調查,也可以分組調查。
學生活動:
課前調查,選擇自己較為熟悉的一兩個鄰居進行采訪,并做好相應的記錄。
設計意圖:
通過這一環節,要使學生了解鄰居,才能親近鄰居,幫助鄰居。
二、介紹交流、展示調查所得
教師活動:
今天,請大家來介紹一下你的鄰居,可以說說他的名字、年齡,在哪兒讀書(工作),最好能把你調查的結果向大家進行展示。
學生活動:
1、小組交流:你有怎樣的鄰居?并進行簡單介紹。
2、“這是我的鄰居”通過照片、采訪錄音等形式展示調查所得。
設計意圖:
通過介紹鄰居,夸夸我的好鄰居,使學生感受到鄰里和睦相處的意義,并愿意與鄰居友好相處,互相幫助。
三、設置情境、指導行為
教師活動:
設置情境,播放錄象:
A小英要去學校參加活動,要換條裙子。當她到陽臺去拿曬在外面的裙子時,發現裙子被樓上鄰居家空調水管里滴下的水淋濕了。
B小方和小黃是鄰居。一天,倆人在院子里玩,小方不小心將小黃撞倒在地,頭上還流了血。小黃的媽媽不明真相,說小方欺負小黃。
C李斌和王宏兩家的大人因為一點小事鬧了點矛盾,如果你是李斌或王宏見到對方的家長時該怎樣做?
學生活動:
如果我是錄象中的主人公,我會這樣做......
設計意圖:
選取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以錄象的形式直觀展現在學生眼前,通過交流使學生有所觸動,有所體驗,有所感悟,有所提高。
四、分享快樂、幫助鄰居
教師活動:
討論:我們的生活中離不開鄰居,你能說說當鄰居有困難時,你是怎樣幫助他們的嗎?當你得到他們的幫助時,你是怎樣想的?當你有困難時,你的鄰居又是怎樣幫助你的?
學生活動:
回憶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勾起對鄰里之間互幫互助的美好回憶。
設計意圖:
說鄰里之間互相幫助的事例時,教師要適時引導。讓學生明白與鄰居相處要做到一個“助”字,當鄰居需要幫助的時候,要熱心地伸出自己的雙手。
五、課外拓展活動
教師活動:
1、總結,出示諺語。
2、選擇一兩項自己能為鄰居做的力所能及的事,開展“鄰里文明使者”活動,并將這項活動長期堅持下去。
3、向居委會和社區提幾條合理化的建議以方便周圍的鄰居。
4、開個家庭會,專門匯總一下近些年來鄰居幫助自家的情況,想一想怎樣回報好鄰居。
學生活動:
讀一讀“遠水難救近火,遠親不如近鄰”“鄰里好,賽金寶”。
“鄰里文明使者”活動和向社區提建議的活動可以一人行動,也可以幾個家較近的學生一起行動。
設計意圖:
了解一些諺語及其含義。通過開展“鄰里文明使者”將此活動持續下去,成為兒童生活中的自覺行為。本課內容從生活中來,指導學生的道德實踐,強調學習活動的延續性和完整性,體現時間和空間上的開放性,最終回歸到學生的生活中去。
第四課大家的事情大家做
一、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了解社會是由大家組成的,社會上的事要由大家來做。
情感目標:知道大家共同努力,做事就容易。產生為他人服務的愿望。
行為目標:了解社會上有很多人,他們自己愿意為他人和社會提供服務與幫助。
二、教學重點:了解社會是由大家組成的,社會上的事要由大家來做。
教學難點:教育他們自己愿意為他人和社會提供服務與幫助。
教學關鍵點:愿意為他人和社會提供服務
三、課前準備:(1)上網查詢并下載人民教育出版社有關本課的圖片作為課件顯示教學。
(2)設計電子教案與腳本。
四、教學過程
(一)、音樂引入:
A播放歌曲《愛的奉獻》。
B提問:聽了這首歌,你知道歌中的意思是什么嗎?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遇到這樣的事情誰來做?如果誰也不出面處理,會有什么后果呢?
板書課題:大家的事情大家做
(二)、學文明理:(小組討論)
1、請一位同學講述在我們的生活中,哪些事情誰來做的事例?
2、如果誰也不出面處理,會有什么后果呢?
3、分組指派代表說出自己建議。
4、電腦出示課文插圖,5、他們這樣做,表現了他們什么樣的精神?
(關心集體愛的奉獻)
6、教師小結:
(三)、教學延伸:“大家一起做”
1、大家談談對于集體的事我們應該怎樣做?
2、電腦出示課文87頁插圖。
3、學生講述大家做什么事情?明白了什么道理?
4、教師歸納小結:這幾幅圖說明了大家的事情大家做,大家都受益的道理。
5、示課文關于社區公共設施或公共場所調查報告
(四)、深化導行:“小記者在行動”
1、全班組織一個討論會,討論一下:在哪些事情是集體中大家的力量去做的呢?
2、讓我們的小記者去觀察訪問一下。
(分角色表演,由三個學生扮演小記者分別說出自己調查的結果。)
3、鞏固練習。“我們身邊的志愿者”
4、學生交流討論,指名學生回答。
5、教師深化教育。(板書:大家的事情大家做)
(五)總結
1、學了這篇課文,你學會了什么?
2、齊讀課題“大家的事情大家做”
(六)、布置作業
在課后,全班同學共同合作把班上的好人好事編成場報,表揚為集體做事的同學。同時希望其他同學都來學習他們,成為關心集體的好學生。
板書設計:關心集體───愛的奉獻
↘↙
(大家的事)(大家做)
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自學本課生字新詞,重點指導“虐”的書寫,并通過查字典或聯系課文內容理解“虐待、警醒”的意思。
2、能在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借助板書的提示,簡要復述事件內容。
3、重點研讀課文第4節,能聯系上下文內容體會特別方案的“特別”之處,懂得“樹木是我們的朋友,每一個人都應該愛護他。”,并能用幾句話表達自己讀文后的感受。
一、初步理解“擁抱”所表達的特殊情感
1、借助圖片,說說平時人們用“擁抱”這個動作表達怎樣的情感?
擁抱是肌膚間的親密接觸,是人們情感的釋放,老師請大家欣賞幾幅照片,看一看在什么時候人們會擁抱?
過渡:是啊!擁抱可以傳達愛意,表示祝賀,表達高興的心情,也可以給人以安慰。
2、出示課題,今天我們所學的第十課就與擁抱有關,齊讀課題。
3、反饋預習,了解擁抱所表達的特殊情感。
師:通過預習,你知道文中的丹尼爾通過擁抱大樹來表達怎樣的.情感呢?
(板書)道歉
丹尼爾——————擁抱大樹
二、繼續反饋預習,整體了解故事內容
過渡:丹尼爾用擁抱對一顆大樹表達愧疚之情,看到這奇怪的一幕,大家一定都非常想了解這是怎么回事?
1、再讀課文,整體感知內容。
師:讀了課文以后,同學們都知道,這一幕的發生,除了丹尼爾以外,還牽涉到綠化管理局,愛護樹木的紳士,請你們再讀讀課文,借助這幾個人物的提示說說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2、交流板書:
綠化管理局
處罰道歉
愛護樹木的紳士——丹尼爾———擁抱大樹
虐待違法
3.借助板書,你們能不能抓住這些關鍵詞語,連貫地說說這件事情。
4.引讀節
1、2,感受“奇怪”(出示圖片)
引讀:于是就有人們看到文章開頭這(板書)奇怪的一幕―――
三、圍繞“虐待”一詞,研讀第3節
過渡:整件事源于丹尼爾被人投訴虐待大樹。
1、查字典,理解“虐待”的含義(出示)
“待”的意思是——生:對待。虐待在字典上是怎樣解釋的呢?
(出示:殘暴地對待)
2、引讀第
3、4節
引讀:有人投訴丹尼爾殘暴地虐待大樹,其實——,這樣一個隨意的舉動卻被一位愛護樹木的紳士看見了——而當地政府對這樣的行為也不姑息,不久——上面寫著——丹尼爾大吃一驚,這才醒悟——他向綠化管理局——。為了——也給——綠化管理局提出了一個特別的方案。(板書)
四、深入研讀第4節,聯系上下文體會特別方案的特別之處。
1、借助詞語提示復述方案
(1)這個方案包含著哪幾方面的內容呢?老師請一位同學讀,其余邊讀邊思考(出示)
(2)試著用上老師提供的詞語來說說這個特別的方案。
(出示)免去——擁抱——澆水——
引讀這個特別的方案。
2、小組討論:請你聯系上下文說說這個方案特別在哪兒?
(1)處罰形式特別,與眾不同。
(2)能教育丹尼爾,給眾人以警醒。
師:是呀,正如丹尼爾所說,這件事給了他深刻的教訓。
A、那么,這個處罰究竟給了丹尼爾怎樣的教訓呢?請你讀讀第5節,劃出相關的內容。(交流后引讀相關句子)
B、為什么會給丹尼爾更為深刻的教訓呢?請你結合課文
1、2節的內容來說一說。
C、小結,引讀:是呀,一個堂堂男子漢,在大庭廣眾之下擁抱大樹,向大樹表示歉意,這需要承受多么大的壓力呀!這樣的處罰給了丹尼爾更為深刻的教訓,使他深深地懂得了——“大自然給人們……快樂、美好。”于是,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的確,丹尼爾是真心誠意地擁抱大樹的,你瞧他雙手——嘴里——他緊緊地擁抱著大樹——直到有人喊停他才——。
所以這個處罰對丹尼爾而言在經濟上沒有受到損失,但卻使他在思想上深受教育(板書)。
3、想象說話,深入理解“警醒”
(1)、(出示)這個方案看上去處罰的是丹尼爾,實際上提醒了更多的人。對圍觀的人來說,他們又受到了怎樣的提醒和警戒呢?請同學們借助畫面,展開想象(小組討論)誰能把前面交流的內容聯系起來,用“不僅——而且”的句式說說這奇特方案的奇特之處。是啊,當第二天報紙上登出了這則新聞時,有更多的人將會從中受到教育和警醒。(板書)警醒
(2)、引讀:正是這特別的方案產生了奇特的效果,不僅——生:教育了丹尼爾,而且這種擁抱大樹的奇特道歉方式,也使更多的人——生:得到了深刻的警醒同樣使我們在座的每一個人都懂得――。(出示)
4、通過這件事,你對紐約市有什么印象呢?
小結:其實環保不是一個人的努力還要靠全社會去營造良好的氛圍,提高每個人的公民意識,那么環境保護就不是紙上談兵,一紙空文了。
5、課外作業:寫一份倡議書
總結:上海是一個國際化大都市,遺憾的是在我們身邊這樣的事情還屢有發生。同學們也用相機捕捉到了不少這樣的鏡頭。20xx年我們將迎來世博會,屆時會有許多的世界友人來到上海。作為上海小公民,我們來寫倡議,共同努力,將世博的藍圖化為現實。
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5
【課前解析】
關注詩人:戴望舒(1905年—1950年)原名戴朝安,又名戴夢鷗,浙江杭縣(今杭州余杭區)人。他是中國現代詩壇上負有盛名的“雨巷詩人”,詩歌和詩論極富個性,雖然總量不多,卻“以少勝多”,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他是中國現代派象征主義詩歌代表人物,在中國新詩發展史上占有不容忽視的地位。《雨巷》 《獄中題壁》 《我用殘損的手掌》等詩篇,堪稱中國新詩的杰作。
關注詩韻:詩人觀察細致獨特,想象富有詩性,賦予文字一種寧靜而不乏靈動的美感。全詩押“ou”韻,但不生硬,不是為了湊韻而選字,韻與自然景物、詩人情感、詩歌節奏和諧相融。詩人借助跳躍的節奏和音韻的變化,將親近自然的愉悅表現得淋漓盡致。
關注自主學習:本課教學應該體現對精讀課文所學知識及技能的綜合運用,要注重學生的自讀自悟。
【教學目標】
1.認識“炫、垢”等7個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自主閱讀詩歌,說出閱讀感受。
【教學重點】
能自主閱讀詩歌,說出閱讀感受。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自主練讀,讀出韻味
1.談話導入:同學們,你走過雨過天晴的小路嗎?今天,我們跟隨著名的“雨巷”詩人戴望舒,走進《天晴了的時候》。
板書(天晴了的時候)
出示課件1:
2.教師引導:這是一篇略讀課文,需要我們借助以前學過的方法自己完成學習任務。先來看看課本上的自讀要求,你都了解到了什么呢?
出示課件2:
3.學生交流。
預設1:能夠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
預設2:可以結合自己喜歡的詩句,和同學交流讀后的感受。
預設3:建議有興趣的同學用詩歌的形式,寫寫自己看到過的雨后天晴的景象。
4.教師提示:我們發現,自讀要求分為三方面的內容,我們根據前幾節課學習的方法,自主學習,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出示課件3:
5.學生自由朗讀。
6.小組學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認識生字詞語,掃除字詞障礙。
7.教師檢驗學習成果:同學們根據之前掌握的識字方法自主學習,認真讀詩,我們檢驗一下這些容易讀錯的字,你都掌握了嗎?
出示課件4:
(1)學生朗讀。
(2)教師相機提示:注意讀準翹舌音“赤、涉”,讀準易錯字“怯(qiè)”“曝(pù)”。
8.小組內互相讀詩,讀正確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9.反復朗讀,體會情感。
(1)教師提示:你有過和詩人一樣的生活體驗嗎?結合體驗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2)指名朗讀,學生互評。
(3)師生齊讀。
(設計意圖:在學生已經掌握的自主識字和朗讀現代詩歌的基本方法的基礎上,自主學習,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
二、自主感悟,互動交流
1.教師提示:雨過天晴時走在小徑上,那種輕松愉悅的心情,在你們的朗讀中體現得淋漓盡致。讓我們一起再到小徑中去走走,結合之前學習的閱讀詩歌的方法,去體會,去感受。
出示課件5:
2.自主學習,教師巡視。
3.小組交流,分享感受。
4.教師提示:大家通過自主學習,相信都有了自己的感受,我們結合自己喜歡的詩句,和同學們交流一下吧。
出示課件6:
預設1:“給雨潤過的泥路,一定是涼爽又溫柔”,走在那里心情特別愉悅,連身邊的小草都是干凈,清新的。
預設2:走在這樣涼爽又溫柔的小路上,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我想說:“好輕松啊!”
預設3:小草泛著新綠,仿佛在說:“我換上了新亮的衣服,我又長高了……”
5.過渡:雨后初晴是這樣得清新、干凈,我們還看到了什么呢?
出示課件7:
預設1:我特別喜歡“不再膽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們的頭,試試寒,試試暖,然后一瓣瓣地綻透。”這里運用了擬人的手法,表達新穎、奇特,仿佛小白菊有了生命,想和它說說話。
預設2:這里把“鳳蝶兒的翅膀”比作“飾彩的智慧書頁”,大自然不就是需要我們去學習的.一本書嗎?
6.教師引導:這首詩描寫的就是我們的生活,除了表達新穎獨特的詩句,你還喜歡哪些詩句呢?
出示課件8:
預設:我特別喜歡“赤著腳,攜著手,踏著新泥,涉過溪流。”這一句,讀起來朗朗上口。
7.點撥:這里運用了重復式的語言,使詩歌前后呼應。讓我們一齊來讀讀,注意其中的動詞。
全班朗讀。
8.過渡:全身心地投入自然,親密地接觸自然,真好!大家繼續交流打動你的詩句。
出示課件9:
預設1:新陽推開陰霾,微風吹動溪水,云的腳跡就像我們的心情一樣,在閑游。
預設2:我喜歡這幾句不僅因為描寫的景色很美,還因為這里藏有作者輕松、愉悅的心情。
9.點撥:同學們通過想象畫面,聯系上下文等方法感悟了詩歌,有了自己的體會。你在詩歌中除了讀到作者的心情,還讀出了什么呢?
預設:詩人熱愛自然,親近自然。
板書(熱愛自然 親近自然)
(設計意圖:多角度組織學生交流自己喜歡的詩句,通過原來掌握的學習方法,提供充分的交流空間自主學習,聯系生活實際,幫助學生自主閱讀。)
三、延展所學,詩意表達
1.教師引導:這首詩描繪了一幅雨過天晴的自然風光圖,景物清新自然,給人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請你聯系自己的生活,回憶雨后天晴時,你見到的景象。
預設1:雨后的彩虹美麗多彩。
預設2:小鳥展開書頁般的翅膀,呼喚我們走進自然。
預設3:蝸牛呼著泥土的芬芳,悠閑留下一條銀線。
2.教師小結:全身心投入自然的感覺,真好!詩人用優美靈動的語言營造出如此美好的情境,真令人欽佩!雨后天晴,走入自然的你也能成為一位詩人。歡迎大家用詩的形式,寫出自己看到過的景象。
(設計意圖:借助本課營造的情景,引導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回憶感悟,嘗試詩意表達。)
四、課后作業
雨后天晴,你還見過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自然景象?先說一說,再模仿這首詩的寫法把景象寫出來。
五、板書設計
在天晴了的時候
熱愛自然 親近自然
【課后反思】
略讀課是對精讀課所學知識、技能的綜合運用,教師要注重學生的自讀自悟,可借助課前學習提示,引導學生明確學習任務,然后放手讓學生自主閱讀思考,自主感悟交流。教師在巡視了解的過程中,幫助學生梳理方法,走進生活,嘗試詩意的表達。詩歌是浪漫的,生活因為有了詩歌而更加浪漫。教師沒有對學生進行逐句講解和分析,也沒有對詩歌進行過度拓展,而是貼近了兒童的鑒賞水平,保護了兒童的浪漫表達。兒童本就是天生的詩人,詩歌讓我們用美麗的眼睛看世界。最后的“寫詩”環節,為學生提供了自由創作的平臺,為綜合性學習中嘗試寫現代詩做好準備。
【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學設計12-06
四年級的教學設計語文10-20
四年級的教學設計語文11-18
語文翠鳥教學設計03-25
語文《燈光》的教學設計04-28
語文《白鵝》教學設計04-25
語文《陽光》教學設計04-01
語文 《社戲》教學設計03-31
語文《挑山工》教學設計04-22
語文橋教學設計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