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觀察月相》 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觀察月相》 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觀察月相》 教學設計1
【內容標準】
13、3月亮圍繞地球運動,月相每月有規律的變化。
1~2年級描述月相的變化現象。
【學習目標】
1、通過兩周的持續的觀察,了解月亮的亮面在連續的時間內的不同時期是有不同形狀的,并且發現月相是逐漸變化的。
2、能克服惰性,持續觀察記錄月相的變化,感受天空星球的奇妙運動,進一步激發學生對月球的好奇。
3、通過觀察記錄月相的活動,體會到規律是可以通過觀察獲得,長期記錄有利于證據的積累,也是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學習材料】
學生:《觀察月相》學習單,黑色彩色筆
教師:ppt,帶柄的黑白乒乓球,黑色馬克筆
【學習重難點】
1、學生觀察月相圖片,利用身邊材料記錄月相
2、學生描述月相的變化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1、學習看8月的日歷,知道日歷上的農歷、公歷,了解根據農歷日期,農民可以大致推測天氣變化,用來指導農事活動。
2、教師在課前一周觀察月相,用拍照和繪圖的方式記錄月相。
二、課前談話:
師:農歷七月廿八下午,教師借班上課組織課堂活動。(預設3分鐘)
204班的小朋友,下午好!今天由曹老師為大家上課,曹操的曹,曹操你們知道嗎?
(……)
師:看你們精神十分好,是不是剛睡過午覺?小手小手放桌上,后背后背挺起來,現在小朋友們看上去更加精神了呢!真棒!為了獎勵小朋友的好的表現,曹老師特地為大家帶來了一位神秘的新朋友和大家一起來上課,想不想認識?
(……)
好,那我們開始上課!
三、課堂新授
今天曹老師給大家帶來的這位朋友呢,是來自宇宙?你們猜會是誰呢?
1、猜謎導入: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面鏡子,有時像把鐮刀。很多學生舉手,請生揭曉謎底。學生說月亮。
[設計意圖]引出主角,為聚焦本課的研討的對象月相埋下伏筆。
2、導入課題:
在我們科學課上,我們把月亮叫做月球。月球離我們地球大約34400千米,因此,要探究月球的秘密,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呢!但是科學家們依然堅持克服困難,不斷地在探索月球,探索宇宙。(ppt相機出示月球真實圖片)
小朋友們經過自己的觀察和學習,知道了月球的哪些秘密了呢?(板貼:觀察)
生1:我知道月球上很多隕石坑,他們是被宇宙中的隕石撞出來的。
生2:我知道月球有時亮亮的,圓圓的;有時像香蕉掛在天空。
生3:月球是不會發光的,她是反射太陽的光,才亮的。
生4:月球有時會被云遮住,我們就看不見了。
生5:月球上還住著一個神仙,養著一只兔子。
生6:我知道8月十五的月亮是圓圓的。
……
[設計意圖]暴露學生對月球的前概念,摸清學生的思維的起點。
哇,同學們知道月球那么多的秘密,月球真的很高興認識你們呀!那今天課堂上咱們進一步來探究月球被照亮的部分的形狀。也就是我們平常能親眼觀察到的月球的“樣子”,在科學課上,我們稱為月相!(ppt出示月相圖片,描述月相,相機接題,聚焦月相,板貼月相)
3、強化概念
同學們,月相是不變的嗎?你們見過哪些月相呢?(請學生說一說,說不清的可以到黑板上畫一畫)
[設計意圖]強化月相概念,進一步摸清學生對月相的思維起點。
4、探秘月相:
(1)探究上半月
①說月相:月相的變化是不是毫無順序的呢?你認為月相變化的順序是怎么樣的呢?有誰知道一般過多久大概會再見次到這樣的圓月呢?
預設1:(生:每個月的十五)預設2:老師直接告知。
②知農歷:這個十五就是爺爺奶奶常說的初幾初幾,是農歷,是人們為了方便指導農事活動,一直沿用下來的。我們平常說的二十四節氣也是根據這個農歷月有關。
(相機ppt出示陽歷9月的日歷,指導學生查看區分農歷上半月,農歷下半月。)
③畫月相:
a、月相會變化,每個農歷月一個輪回,如果沒有持續記錄,是很難發現他們的變化規律的。因此,曹老師的一位好朋友反復觀察后呢,用照片連續記錄了上半月的月相。想不想一睹為快呢?
想看的話,那曹老師有一個要求,能做到的話,曹老師就幫大家實現愿望。要求:請同學們從抽屜里拿出一張《觀察月相》的記錄單,一邊看,要一邊在學習單上如實畫下月相。能不能做到?
b、會畫嗎?我們先來看看第一個月相,這是農歷初三的月相。怎么在圖上畫,能恰當的顯示月相呢?誰有辦法?
(學生看著農歷初三月相,先說說如何畫月相,請學生到黑板上用馬克筆畫。教師相機指導。)
連續觀察上半月月相,學生根據學習單相機畫下初三、初六、初九、十二、十四、十五的月相。并相機請學生上去將畫下的月相在黑板上呈現出來,老師幫忙板書日期。(月相一般隔兩三天變化會比較明顯。)
④懂月相
上半月月相由缺到圓亮面在右
全體起立,上一節課,我們已經知道方位,讓我們面朝南面,判斷一下,我們的右手邊是什么方位?(西)所以說,上半月月相亮面朝西邊天空。補充板書:亮面在右(西)
[設計意圖]月亮的變化周期約是28天,29天。因為是二年級的學生,本課不研究為什么月亮為什么會產生有規律的變化,但是學生根據月相逐漸變化的特點,來預測這個農歷月剩余日子的月相還是有可能的。通過推測后,再繼續實地觀察農歷月中剩下的日子的月相,學生的積極會更高,因為他們會為了證明自己的推測正確尋找證據。也為3~4年級進一步探究月相的規律性認識,以及學生進一步的思考與觀察埋下伏筆。
(2)推測下半月
【注:在板書相對應位置貼典型月相圖,便于學生觀察掌握月相變化】
①屢遭困難:說上半月的月相,我們容易觀察到,因為我們一般能在晚上9點以前見到。可是下半月的月相,要觀察起來可就不容易了,不僅因為我們可以看到他的時間不斷的推遲,那時,人們可都在(睡覺)呢,好不容易,曹老師下定決心,鬧鬧鐘起來準備觀察下半月月相,可是還因天公不作美,陰雨天氣啊,月球多次被云藏了起來。曹老師可一點辦法也沒有。可是用相機拍照,曹老師的拍照技術不佳,拍出來的效果實在不如人意。于是,曹老師想來想去暫時用畫的方式記錄是可行的。但是到今天為止,只斷斷續續記錄了4天,畫了5張月相。難怪我好朋友拍的月相,上半月是完整的,下半月卻只有兩張。
②思考推測:同學們,現在我們都沒有觀察到下半月的月相。根據上半個月的月相變化特點,你來像科學家一樣思考推測一下,這些我們沒看到的`月相是怎么變化的呢?
(老師相機投影自己繪制的5張月相圖,引導學生發現,下半月月相逐漸變化的規律。)
[下半月月相由圓到缺亮面朝左(東)]
③勇于探究:月有陰晴圓缺,我們推測出來的并不一定是正確的,還要通過實際觀察,持續記錄來驗證我們的想法。課后同學們能不能克服困難,和曹老師一起像科學家一樣繼續觀察記錄,把我們缺少的月相給記錄全了呢?要堅持記錄,我們還是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記錄,如此會讓我們的探究更有趣味,容易堅持,除了拍照片,畫畫,同學們你覺得還可以用什么辦法記錄我們的月相呢?
生1:用黑色和白色橡皮泥制做月相。
生2:用一個圓圓的塑料做月球模型,外面貼上軟的白紙,一半涂上黑色。
生3:亮亮的白色的輕陶泥來制作月相。
生4:我要用天文望遠鏡來觀察,記錄。
生5:如果我們能發明一個機器人,讓機器人幫忙在晚上記錄月相,這樣的話,晚上睡覺也沒事了。
生5:我用白紙剪出月相的形狀,貼在黑色球上,做月相卡片。
(老師相機評價,并提醒同學們課后用自己喜歡的一種記錄方式,觀察記錄一個完整的農歷月的月相,別忘了記錄日期。)
[設計意圖]推測結果是否正確,必須通過實際觀察驗證才能確定。觀察—思考—再觀察—修正,這符合學生思維發展的特點。通過課前課后觀察記錄月相的活動,體會到規律是可以通過觀察獲得,長期記錄有利于證據的積累,也是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四、小結反饋
1、設置懸念:播放月球真實的拍攝視頻,讓學生對月球繼續探究保持興趣。
2、反饋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觀察是做科學研究一種基本方法。長期記錄有利于證據的積累,促進我們發現事物的規律。我們通過觀察,已經發現了很多月球的知識,實際上月相變化還蘊藏著豐富的科學知識,希望同學們課余時間對月相進行實際觀察,要注意確定固定的觀察地點和時間,用我們所學的方法進行記錄。看誰發現的多!
【課后反思】
從暑假開始琢磨第一次設計后到經導師指點修改后,于8月15日上交教學設計,再到被通知由我試教本課《觀察月相》,我的心中是既驚喜又擔心。驚喜的是,我的某些想法被得到了認可,我第一次有機會可以通過公開課的方式專業的團隊里來展示;但擔心的是,此課難度真的挺大的,怕上不好。
剛開始我想這個課,就想定個什么素養立意的目標,于是我確定,此課一定要落實好“觀察”。因此,如果僅僅是從網上找一些月相圖,和學生一起找尋出這月相逐漸變化的規律,總覺得有些無趣,并不能給學生帶去點什么,更不能真正實現課堂的本質:激勵學生勇于觀察探究。唯有親歷觀察過程。想著輕松,但是,做起來卻發現月相的觀察記錄,遠比我想象中要困難得多:①教師對月相知識的缺乏。②觀察周期長、變數多。③觀察距離遠,記錄障礙多。
由于我本身對月相這塊知識基本跟大部分孩子一樣知之甚少,更提前更談不上已經提前觀察過了。在意識到自己的不足后,決定把自己當學生提前親自觀察記錄一番。可是,記錄屢試不成,第一次用手機去拍,結果呈現給我的都是一個圈圈,多次嘗試,都不能拍到真實的月相。一方面可能是自己的技術問題,另一方面可能是手機相機分辨率不夠。于是想著用兒子的望遠鏡觀察,的確,從望遠鏡中,我看到了更真實清晰的月相。可是想把手機代替眼睛的位置,來拍攝望遠鏡中月相,效果也不佳。就這樣觀察月相的積極性立馬消退了不少。
可當時時間還早,結果也還沒定,月相的觀察繼續著,可記錄就不了了之了。后來我就在想如果是學生去觀察,用什么方式來記錄會比較真實呢?想來想去,覺得可以通過繪畫的方式來呈現。至于如何繪畫,當時并沒有想好。8月12日,向導師提交了一份問題很多的教學設計。后來經導師指點,于是,在8月15日前根據導師的建議,修改并向楊老師上交了第一份教學設計稿。
8月24日,被導師通知最終由我來試教此課。一看日歷,完蛋,上半月月相還沒記錄下來。看來只能后半夜鬧鬧鐘爬起來觀察記錄了。可是,天公不作美,這個暑假,臺風特別多,多個陰雨天氣,將我的決心又消磨了很多。加上下半月的月相要下半夜才能觀察到,給借班上課的學生布置觀察作業不太現實。只能靠自己記錄了。可是我看不到月相如何是好呢?突然想到我們學校的俞老師之前有觀察過月相,一定不行的話,只能厚著臉皮問他借來用用了。
手機不行,我的單反或許能行。于是,我天天在留意天氣變化,期待月相出現。隔了三天,終于意外發現,天上云雖然多,但風也大,所以,月球在云里玩起了捉迷藏。于是我抱著僥幸的心理,興致勃勃地拿出從沒用過的單反試著拍。比手機拍要好多了,雖然拍攝到的月球很小,但輪廓還算能看清。拍好后,我又拿來之前買來黑色卡紙,和白色炫彩棒,將看到的8月27日(農歷十九)的月相畫了下來。這次成功體驗給了我莫大的鼓勵。
后來開始想著修改教學設計,既然沒有了學生一定的提前觀察量,我的設計除了要解決本來設計中沒想清楚的一些問題,還要將整個設計都大作調整。一個頭兩個大。時間還那么緊迫,開學了其他事情也堆一塊了。于是,本想提前自己試教后再去公開試教。終究還是沒有達成。懷著忐忑不安的心,又一次帶著明知有缺點設計去公開試教。壓力很大啊!剛開始我和學生都沒有狀態。本以為看著照片畫月相還是簡單的。在指導上不夠到位,我下去巡視的時候,發現問題多多。于是,臨時調整,推測下半個月月相的學習單不用再畫,把時間省下來相機指導學生修正學習單一上半月的月相。而后面推測下半月月相則改為說的形式,而最重要的后面讓學生一起想辦法,說說用自己的喜歡的方式來記錄的課后實際觀察到的月相。這個班的孩子真是太棒了,想出了多種新方法,給其他同學也提供了記錄的方向。解決了記錄的難題,課后孩子們去觀察記錄就會有信心,也容易堅持了。雖然開始因為我的準備不充分,課堂呈現效果打了很大的折扣。但是后來聽到孩子們想到這么多豐富的記錄辦法,我的心里十分驚喜。
如果是自己班的孩子,或許,讓孩子們自己喜歡的方式個性地記錄月相,將是多么美妙的一次旅程。或許我本來想傳遞給孩子們就不只是月相在逐漸變化,上半月由缺到圓,亮面在西,下半月由圓到缺,亮面在東。而是希望學生能我一樣親自經歷這個探究的過程,即使有困難,即使前進時停停走走,速度慢。但是方向是對的,再慢的速度也是有意義的。
課后研討時,導師和其他老師都給出了寶貴的經驗,對我指點迷津,我甚是感激。佳明提出,這個課的素養立意目標或許可以設為勇于探究,令我恍然大悟,勇于探究,不怕失敗,不正是我想在這堂課中帶給孩子們的,也是我正在經歷著的。結合我們團隊的智慧,以及我的試教,對課堂的設計,重新進行了調整,等自己班上用這個教學設計繼續試教。月相的觀察,還得繼續。既然開始那么久了,那么我還是要堅持帶著我的孩子們努力將月相完整的記錄下來。
不斷嘗試,不斷改進,勇于探究,學習永無止境!
《觀察月相》 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我們的地球家園》單元的大概念:地球是一個復雜的系統,是人類生存的家園。學生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將了解到“人類利用地球上許多士的資源,包括空氣、水、土壤等;太陽和月球有規律地出現在天空中;天氣在不斷地變化。”本課在課標中所對應的概念是“在太陽系中,地球、月球和其他星球按照一定的規律運動。”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將了解到什么是“月相”,能描述月相變化,并通過觀察發現月相是逐漸變化的。
在課標中關于月相的知識的活動建議是課外活動:持續觀察、記錄一段時間內(上半月)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和月相變化,學習長期觀測的方法。
【學情分析】
二年級學生對月亮圓缺的變化并不陌生,從幼兒到二年級的過程中,他們不斷地零碎地學習到有關月亮的信息,知道月亮有時像圓盤,有時像小船。只是從“圓盤”到“小船”的“逐漸變化”過程是怎樣的并不完全清楚。教師可以借助至少一周的連續觀察,幫助學生建立“逐漸變化”的直觀認識。有了對月相觀察得到的第一手事實材料,學生才有可能找到月相變化的規律。而獲取月相的事實材料并不容易。因此,調動學生觀察記錄的積極性,組織和督促學生進行連續的觀察,正是教師要想辦法的。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目標
1.不同的夜晚月相可能不同。
2.月相是逐漸發生變化的。
科學探究目標
1.能連續幾天持續觀察月相。
2.會記錄和描述月相變化的過程
3.能發現月相是逐漸變化的。
科學態度目標
1.能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對“月相變化”這一科學現象表現出探究興趣。
2.愿意堅持及客觀及時的記錄。
3.愿意傾聽、分享他人的信息、樂于表達、講述自己的觀點。
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了解到月球是有規律地出現在天空中。
【教學重難點】
重點:描述月相的變化。
難點: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觀察記錄,愿意為找到月相變化的規律獲取第一手事實材料。
【教學準備】
為學生準備:記錄單、粘土。
為教師準備:課件、月相板貼。
【教學過程】
時間分配 | 教學設計 | 設計意圖 |
一、聚焦:《月亮姑娘做衣裳》 | 1、觀看視頻:《月亮姑娘做衣裳》。 提問:月亮姑娘為什么總是穿不上衣服? (生:變胖了) | 故事引起學生興趣,啟發學生回憶自己的生活經驗。 |
二、探索: 描述月相,觀察月相照片,體會月相變化。 | 1、描述月相。 (1)畫回憶中的月亮。 1)你看到過的月亮是什么樣的? 畫出你記憶中的月亮——記錄單1 2)選擇幾張記錄單投影展示,請學生描述一下自己畫的月亮。(板貼) (2)解釋月相概念 1)月球跟地球一樣只有一個,我們看到的同一個月球怎么不一樣呢? 月球在天上本身看上去應該是一個圓圓的形狀,但我們看不到月球暗的部分,看到的是月球發亮的.部分,有時候像小船、有時候像圓盤……我們看到的月球發亮部分的形狀叫月相(板貼演示) 2)今天我們的課題就是——觀察月相(板書) 2、活動:捏月相,體會月相變化。 (1)疑問引入:不同夜晚的月相變化 1)各種各樣的月相,是在同一個晚上出現的嗎?(不是) 不同夜晚的月相相同嗎?(不同) 2)你觀察過連續2天晚上的月亮嗎?有變化嗎?能確定嗎?如果不能確定怎么辦?(實踐觀察) (2)觀察照片記錄 先看看老師的實踐記錄,一張張看,再把照片按時間順序排列在表格中。 老師的記錄有好幾天是空白,記錄不完整。可能是什么原因?(陰雨天) (3)活動:推測變化,捏出月相。 中間空白的一天,你覺得這一天的月相會是怎樣的? 活動:推測并用粘土捏出空格中的月相,把月相記錄補充完整。 1、四人小組,討論推測空格中的月相是什么樣。 2、每人捏1個月相。 3、觀察整張月相記錄,討論:你有什么發現? | 暴露前概念 出示月相的概念,揭示課題。 通過活動幫助學生建立月相“逐漸變化”的直觀認識。 |
三、研討:描述月相月相變化,發現月相是逐漸變化的。 | 1、展示月相圖成品,請同學們觀察。 能看出連續的幾天中,月相是怎樣變化的嗎? 你還有什么發現? 2、如果一直繼續連續觀察,月相會怎樣變化的? 能確定嗎?如果不能確定怎么辦?(實踐觀察) | 月相連續觀察的比較完整的展示,讓學生體會到月相可能是逐漸變化的。 并提出到實踐觀察中去確認。 |
四、記錄:布置觀察任務,學習記錄方法。 | 1、布置觀察任務 1)請小朋友們去實踐觀察。 任務單——親子活動:觀察月相 活動手冊第4頁。 2)如果看不到月亮怎么辦?該怎么記? 2、學習記錄方法1:畫月相 學習記錄月相方法。(微課) 3、介紹記錄方法2:剪月相 班級記錄單。 | “活動手冊+親子任務單”的模式——邀請爸媽提醒、參與孩子的實際觀察,并提供幫助和建議。 是一種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堅持較長時間觀察的辦法。 |
【《觀察月相》 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06-12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06-23
《觀察范圍》教學設計通用04-22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15篇06-23
觀察物體教學設計精品(4篇)12-16
科學《月相變化》說課稿05-16
關于明月相思的詩句(精選125句)08-17
設計校園教學設計04-14
裝幀設計教學設計04-19
教學設計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