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精品]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正確讀寫“盤旋、城磚、城墻、屯兵、堡壘、打仗、氣魄雄偉”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朗讀表達出長城的雄偉氣勢。
3.了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初步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
教學重難點:
了解長城高大堅固、氣勢雄偉等特點,初步感受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及對古代勞動人民的贊嘆之情。
教學過程:
一、出示圖片,激發興趣
1、師:上課之前先請同學們欣賞這一組圖片。多媒體出示長城的圖片。
2、學生欣賞圖片,師導入新課:這就是聞名中外的長城,象征著中華民族的長城,華夏兒女為之驕傲的長城。從秦代到明代,從明代到現在,千百年的歲月過去了,歷史的硝煙已經散盡,但長城依舊巍然屹立在中國的領土上。
今天我們從圖片中領略了它的風采,請你們用一個字或一個詞、一個句子來說說你眼中的長城。
3、學生說感受。(美、長、壯觀、雄偉、氣勢磅礴等)
師過渡:長城就是以其雄姿和壯美,深深吸引著中外游客。我們就跟隨作者一起走近——(長城),了解——(長城)。
4、板書課題。
師:作者眼中的長城又是怎樣的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翻到——82頁。
二、初讀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用心感受,你可以把你的感受寫在旁邊,這就是批注。要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
2、指名分段讀課文(4個人),正音。
師:誰愿意站起來為大家朗讀這篇課文?
師:看來預習很成功,4個同學都讀得很流利。那作者眼中的長城是怎樣的呢?課文中有一句非常概括的話,找到了嗎?
3、指名學生交流。
師出示最后一段話:
“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師:這句話中有兩個新語(描紅:氣魄雄偉、奇跡),指名學生讀準確。
自由讀句子,你比較關注哪個詞語?
氣魄雄偉寫出了長城的特點,氣勢。工程,可見非常浩大,不是一兩天能完成的。世界,不僅僅是中國,可見長城威名遠播,世界聞名。奇跡同上。
師:讀懂一句話可以從關鍵詞語入手,這是我們讀書的一種方法。
過渡:為什么說長城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呢?
三、細讀品味,積累語言
1、請同學們再來讀課文,劃出相關的段落或句子。
師:誰先來與大家分享你的.收獲?
2、交流。
(1)品“長”,感悟氣勢。
①指名學生讀句子說感受,師出示句子:
遠看長城,它像一條長龍,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有一萬三千多里。
師:讀了這句話,你有什么感受?
◆長
從東頭的山海關到西頭的嘉峪關有多長?
一萬三千多里,同學們,你知道多長嗎?二十年前,有一個年輕人曾徒步走完了這一萬三千多里,用了整整五百零八天。長吧,來讀出你們的驚嘆吧,就讀“長”的這句,指名讀,齊讀。
我們的操場一圈有二百米,而要走完長城相當于繞操場跑上35000圈,長嗎?來再讀。真是名副其實的萬里長城。一起讀。
(出示圖片)一萬三千多里,長城從東頭的山海關,經河北、天津、北京、內蒙古、山西、陜西、寧夏到甘肅省的嘉峪關,橫貫9個省市,基本上貫穿了全國。難怪作者會用這兩個詞語來形容它:前不見頭,后不見尾。(出示)齊讀詞語。再讀句子。
◆氣勢
請看,這是一張長城遠景圖。從遠處看長城,除了感覺長,還有什么特點?(彎彎曲曲、連綿起伏)
你們看,長城是曲曲折折,起起伏伏,隨著山勢而變幻。遇到陡峭的山嶺,它就直沖云天,遇到低矮的峽谷,它就俯沖直下。它時而盤旋,時而筆挺,這樣的姿態作者用了一個什么詞?(描紅蜿蜒盤旋)非常正確,齊讀詞語,讀出它的意思。
像一條巨龍,蜿蜒盤旋在崇山峻嶺之間,多有氣勢啊!誰愿意來讀讀第一段?就讀出這種美,這種氣勢。齊讀。(不錯,美中有氣勢。)
②、回歸“奇跡”。
這樣美而又有氣勢的長城,讓我們情不自禁地發出了這樣的感嘆——齊讀“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過渡:我們繼續交流,文中還有哪里可以說明長城是個奇跡?
(2)品結構,感受巧妙。
①指名讀句子說感受。(長城的高大堅固;寬)
師:是呀,長城是用巨大的條石和城磚筑成,而且五六匹馬可以并行,足以看出它的高大堅固。
(齊讀這部分)這一段,作者還向我們介紹了長城的構造。
看看作者分別向我們介紹了構成城墻的哪些部分?圈出來。(垛子、瞭望口、射口、城臺)
②請同學們細讀第二段,在83頁的上面的插圖中找一找,標一標。
③出示長城近景圖。這是長城的近照,誰上來指著圖片向大家介紹長城的結構呢?(指名板演)評:真會讀書!你已經讀懂了長城的構造了。
④想象一下,在戰爭中,這樣的設計有什么作用呢?(城墻高,易于防守;垛子高,躲在后面安全;城臺可以讓士兵養足精神等)
這樣的設計讓你們感受了什么?(巧妙,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師:長城用它獨特而巧妙的設計,高大而堅固的身軀,一次次地抵御了外族的侵略,保衛了祖國的領土,真正地做到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像這樣的設計在世界上是絕無僅有的。當你知道這些的時候,你想說點什么?
⑤回歸“奇跡”。
讓我們在此由衷地贊嘆——齊讀“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四、總結升華
1、(出示圖片)長城不僅震撼著我們,也震撼著全世界。凡到過長城的人無不驚嘆它的磅礴氣勢。
出示:
設計者太偉大了,長城不愧為世界奇跡!(以色列前總理拉賓)
只有一個偉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這樣一座偉大的長城!(美國前總統尼克松)
同學們,面對這巍然屹立的萬里長城,此時此刻,你心中肯定有千言萬語。就讓這千言萬語匯成一兩句話寫下來。
2、出示句式,學生配樂寫話。
3、開火車交流,匯成一首詩。
4、有一個小詩人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寫下了一首奇麗的小詩,出示:長城啊,長城!
你像一條巨龍,盤旋在崇山峻嶺,你如一座堡壘,為中原大地遮風。
你似一座豐碑,見證炎黃子孫的智慧。
長城啊,長城!
我為你歌唱!
我為你自豪!
我為你列入“世界八大奇跡之一”驕傲!
學生齊讀詩歌。
五、理清寫作順序
1、遠看長城,像一條巨龍蜿蜒盤旋。我們不禁贊嘆——“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近看長城,高大堅固,構思巧妙。我們由衷地贊嘆——“這樣氣魄雄偉的工程,在世界歷史上是一個偉大的奇跡。”
目的一樣,效果一樣,但作者的觀察點卻發生了變化,你發現了嗎?
(板書:遠——近)這就是作者的寫作順序。他從不同角度讓我們游覽了——長城,見識了——長城,贊嘆了——長城,下節課作者還會從另一個角度帶領我們去理解——長城。
板書設計:
17長城→奇跡遠
↓
近
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2
教材說明:
這是一篇介紹二十世紀科學技術迅猛發展的文章。中國科學院院長僅用幾百字就清楚地介紹了20世紀一百年間科學技術發展的歷程,展示了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給人類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和燦爛前景,喚起學生熱愛科學、學習科學和探索科學的濃厚興趣。
本課采用總——分——總的寫作方法,不僅層次明晰,同時使得原本枯燥的說明變得條理清楚,有條不紊。在說明方法上,作者運用了比較、舉例子、引用、比喻等方法,將科學技術發展的百年歷史清晰地展現在讀者面前,篇幅短小,說用力極強,給讀者帶來的影響是深遠的。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詞,能夠規范地書寫要求會寫的生字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正確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一百年來科學技術的發展及給人類生活帶來的變化。
3、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體會說明事物的一些方法,體會語言簡潔、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能聯系生活實際,淡出自己的閱讀感受。
4、激發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及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妙的興趣。
授課時間:2課時
第一學時:
教學過程:
一、直接揭示課題
對于這個課題,你怎樣理解。
(世紀:每一百年稱為一個世紀。呼風喚雨:在詞典中解釋為使刮風下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現在比喻能“支配自然”。“呼風喚雨的世紀”是指人類能利用科學技術來支配自然的二十世紀,即1900年到20xx年)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為什么說“二十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呢?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課文。讀時既要讀準字音、讀順課文,同時還要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2、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他們讀得是否準確?
3、檢查生字詞
這些生字詞離開了課文,看你是否還記得?
(指名讀,開火車讀,同桌檢查讀等)
4、對于這些生字詞,你有沒有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地方?
(從音、形、義上提醒)
5、快速瀏覽課文,看看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及文章的層次結構。
(本文采用了總——分——總的結構)
三、細讀品悟,入情入境
1、自讀自悟
為什么說二十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文中采用了什么說明方法來說明的?請同學們靜下心來默讀課文,結合你課前查閱的.資料和文中的重點語句細細體會好嗎?如有不明白的地方,可做上標記。
2、導讀品悟
誰能把你的體會對同學們說一說?(重點引導學生邊讀邊理解體會2~4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
引導從兩個設問句中體會。
它們強調了現代科學技術對于人類呼風喚雨的重要性。
最后一句,在理解、“發現”和“發明”的區別的基礎上,通過“這些發現和發明,使人類生活大大改觀,其改觀程度大大超過了人類歷史上百年的總和”,來體會“呼風喚雨”,體會科技給人類生活帶來的變化之大。
第三自然段
圍繞“二十世紀前后,人們的生活有什么不一樣?”這一問題展開討論。
結合課前查閱的資料,談談“農耕”社會是怎樣的社會,神話里的“千里眼”、“順風耳”、“騰云駕霧”是怎樣的本領,猜想古代人們還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幻想,人們為什么要有這些幻想。
再結合課前查閱的資料,說說在近一百年中人們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變為現實。
體會“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一引用在本文中的作用。
(這是一過渡句,說明現代科技成就之大,范圍之廣,變化之快。)
通過20世紀前與后進行對比,學生體會“二十世紀為什么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第四自然段
先讀書中例子,再選擇自己了解到的例子,和同學交流現代科學技術的成就及其給人類帶來的便利。體會舉例子說明方法的好處。
(每自然段在學生理解課文后,引導他們帶著自己的體會有感情朗讀課文)
四、總結延伸,升華情感
同學們剛才隨作者一起,回首了二十世紀的百年歷程,讓我們感受到了二十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請看伯特蘭、羅素說的話。
1、你怎樣理解這句話?
2、想象科學技術還將創造怎樣的奇跡,還將怎樣改變我們的生活?
五、質疑問難,深入探究
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六、欣賞品味,拓展延伸
1、賞讀
多么輝煌的二十世紀,讓我們再盡情地讀讀課文,體會科學技術的魅力。
2、小練筆
(任選一題)
① 把這篇課文讀給爸爸、媽媽或其他長輩聽,請他們說說科技帶來的變 化,再把他們說的寫下來。
② 想象二十一世紀科技將給我們的社會和生活帶來怎樣的變化,把你的想象寫下來。
③ 把你學完這篇課文的感受寫下來。
板書設計:
29呼風喚雨的世紀
100年
科學技術的發展
人類生活大改觀
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欣賞火燒云奇異的景象。激發學生熱愛自然、觀察自然的興趣。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課文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體會作者豐富的想象力
3、認識本課的4個生字,會寫霞、紫、壽、葡、萄、茄、跪、秒、恍、惚;要求掌握的詞語有;霞光、紫色、高壽、葡萄‘茄子、跪著、恍恍惚惚。
4、背誦課文。摘抄課文中的優美詞句,積累語言。
教學重點:
1、字詞教學;
2、理解火燒云的變化,體會作者的心情。
教學難點:
能抓住火燒云形狀變化的特點展開想像,嘗試寫一段話。
教學準備:
1、課前布置學生收集一些人類破壞環境帶來危害的資料;
2、小黑板、教學掛圖、課文朗讀錄音或者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文章寫作順序。
2、學習生字新詞。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新課。
二、檢查生字自學情況。
1、讀準字音并組詞。
2、理解詞義。
三、自由讀文,思考
1、課文按什么順序寫?
2、給課文分段,每段寫了什么內容?
四、學生讀文,討論。
五、學生反饋,教師點撥。
1、按時間的'順序。(板書)
2、段意。
3、朗讀。
六、作業
1、書寫生字新詞。
2、把你認為優美的句子抄寫下來。
3、有感情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朗讀課文,體會大自然的美妙景色。
3、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嘗試鋪墊
看圖回顧火燒云上來時霞光映照在大地上的生動現象,交代這節課的主要任務。
二、嘗試學習第三自然段,并背誦。
(1)激發興趣,嘗試學習火燒云顏色變化的特點。
嘗試題(一):①自由朗讀第三自然段,了解火燒云顏色變化的特點。
②嘗試背誦這一段。
(2)學生嘗試練習。
(3)指名背誦,交流學習方法,揭示色彩詞語的特點
(4)小結學法,抓住特點完整提綱。
(5)第二次嘗試:按提綱背誦第三自然段。
指導有感情地背誦(指名背、齊背)
(6)小結學法,并用一個詞來說說火燒云顏色變化的特點。
三、嘗試學習火燒云形狀的變化特點,指導感情朗讀。
(1)嘗試題(二)①自由朗讀第4-6自然段;
②火燒云形狀變化有哪些特點;
③說說你最喜歡的一種火燒云的樣子是怎樣變化的。
(2)學生嘗試學習,進行四人組討論。
(3)交流學習過程
一會兒過了兩三秒鐘
變化快忽然
形狀變化多
一轉眼(靜態-動態)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5)小結,再用一個詞說說火燒云形狀變化又多又快的特點。
四、抓住火燒云形狀變化快的特點嘗試寫一段話
(1)千變萬化的火燒云接著還會像什么呢?展開想像。.....你想嘗試描繪這美麗的景象嗎?嘗試題(三):(任選一題)
①抓住火燒云形狀變化快的特點,寫一種你最喜歡的火燒云樣子的變化過程。
②抓住火燒云形狀變化多又快的特點,用上“一會兒。.....一會兒。.....一會兒。.....”的句式仿照第三自然段寫一段話。
(2)學生嘗試寫,教師個別指導。
(3)反饋,訂正。
五、課堂小結。
六、作業
1、有感情朗讀課文并背誦。
2、摘錄文中的好詞好句。
3、利用早晨或傍晚時間觀察我們這個地方的火燒云。
板書設計:
火燒云
顏色
火燒云多,變化快神奇、美麗
形狀
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由生字組成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和住宅的修建過程,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特點。
3、學習作者認真觀察事物的方法,領悟作者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具體事物的寫作方法。
4、激發學生觀察周圍事物的興趣,養成仔細觀察的習慣。
5、讓每一個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匯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中,都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喜悅,培養學生的學科興趣和學習能力。
6、通過學習,逐步感受祖國優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和它修建的經過,通過重點語句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特點。
2、學習抓住特點形象生動地描述事物,體會作者對蟋蟀的喜愛之情。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認識并掌握生字詞。
了解課文內容。
學習第1至6自然段,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
4、讓每一個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匯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中,都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喜悅,培養學生的學科興趣和學習能力。
5、通過學習,逐步感受祖國優秀民族文化的美。
教學過程:
一、 提出學習目標(約3分鐘)
1、激趣導入,引出課題
(拿出一個方陣的塑料蟋蟀)認識這小東西嗎?叫什么?蟋蟀。對,這是它的大名,小名叫什么?(蛐蛐)
師:蟋蟀兩個字怎么寫,老師忘了,誰來寫一寫?(一名學生到黑板上來寫,其余學生書空)
師:小家伙雖小,但人緣特好,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戶曉,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領?(好斗、唱歌、建住宅)
板書:蟋蟀的住宅
2、提出學習目標
(1)把課文讀通順,了解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難懂的字詞和句子多讀幾遍。
(2)抓住重點句子了解蟋蟀住宅的特點。
(3)學習第1至6自然段。
(4)能結合對課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二、展示學習成果(約30分鐘)
(給學生自主學習、解決問題的時間至少約束8分鐘)
(一)基礎知識展示(小組內完成)
1、這節課我學會了“住宅、隱蔽、棄去、毫不可惜”等詞語,明白了住“住宅、慎重、搜索”等字的意思。
2、我會用“隱蔽、毫不可惜、搜索”等詞語說一句話。
3、我會完成課后及每課一練中的題目。
(二)學文悟情展示
1、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這篇文章圍繞“蟋蟀的住宅”這個新奇的題目展開,通過描寫蟋蟀洞穴的特點以及蟋蟀建筑住宅的才能,表現了作者對蟋蟀勞動成果的極大贊賞。
2、感悟文本。
生1:從“蟋蟀和它們不同,不肯隨遇而安。”這句話中使我懂得了蟋蟀是不愿意利用現成的洞穴,而是慎重地選擇住址。
生2:從“蟋蟀怎么會有建筑住宅的才能呢?它有特別好的工具嗎?沒有。”中使我懂得了這句話是設問句,它起到巧妙連用的作用,既引起了下文,又激發了讀者的興趣。
生3:從“當四周很安靜的時候,蟋蟀就在這平臺上彈琴”中使我懂得了這句話是用形象的語言說明這座住宅不僅能藏身棲息,而且還具備休閑娛樂的功能——勞動之余還能享受生活的樂趣。表達了昆蟲學家對昆蟲的特殊感情。
生4:從“假使我們想到蟋蟀用來挖掘的工具是那樣簡單,這座住宅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了。”中我懂得了蟋蟀的身軀是那么柔弱,用來施工的工具僅僅是細弱的前足和后足腿,與要完成的挖土、搬土塊、踏地等工程相比,這是多么大的反差!所以對蟋蟀來說的確是一個偉大的.工程了。
(三)創作性展示(以小組的形式全班展示)
1、小組聲情并茂地朗讀課文的一段話。
2、小組展示自己仿寫的一段話。
3、展示心得體會。
三、激發知識沖突(約5分鐘)
為什么蟋蟀的住宅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
四、知識拓展延伸(約2分鐘)
1、展示自主收集的資料。
2、請你用“天空、蜻蜓、傍晚”這一組詞語和擬人的修辭手法寫一段話,然后讀給爸爸、媽媽聽,讓他們一起來欣賞吧!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了解蟋蟀的住宅是怎樣建成的。
2、體會蟋蟀吃苦耐勞,不肯隨遇而安的精神和作者熱愛科學、探索自然的精神。
3、讓每一個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匯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中,都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喜悅,培養學生的學科興趣和學習能力。
4、通過學習,逐步感受祖國優秀民族文化的美。
一、提出學習目標(約3分鐘)
1、復習導入新課
(1)聽寫詞語
(2)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蟋蟀住宅的什么特點?
2、提出學習目標
(1)把7至9自然段讀通順,明白里面講了一件什么事?難懂的字詞和句子多讀幾遍。
(2)抓住重點句子了解蟋蟀住宅是怎樣建造的?
(3)能結合對課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二、展示學習成果(全員參與)(約30分鐘)
(給學生自主學習、解決問題的時間至少約束8分鐘)
(一)基礎知識展示(小組內完成)
1、我學會了“扒土、寬敞、拋出”等詞語,明白了它們的意思。
2、我會用“寬敞、平坦”等說一句話。
3、我會流利地朗讀課文第七至九自然段。
4、我會做每課一練中的題目。
(二)學文悟情展示
1、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第七至九自然段主要講了蟋蟀是怎樣建造住宅的,從中體現了蟋蟀的建筑才能。
2、感悟文本。
(1)感悟文本
生1:從“蟋蟀蓋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被寒的時候。它用前足扒土,還用鉗子搬掉較大的土塊。它強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兩排鋸,用它將泥土推到后面,傾斜地鋪開。”中主要寫了蟋蟀是怎樣挖掘泥土,修建住宅的。
生2:從“工作做得很快。蟋蟀鉆在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勞,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門口休息一會兒,頭朝著外面,觸須輕微地擺動。”中讓我感覺到這句描寫得細致入微,從中我能體會到作者的觀察是多么細心啊!
(2)感悟寫作特點
課文語言優美、生動、形象,不少地方把蟋蟀比作人,將蟋蟀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這是一種以擬人的手法,這種擬人手法的運用,縮短了人與蟋蟀間的距離,使本來比較生疏、枯燥的關于蟋蟀及巢穴的知識變得親切、生動、形象,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
(三)創作性展示(以小組的形式全班展示)
1、小組聲情并茂地朗讀課文的一段話。
2、小組展示自己仿寫的一段話。
3、展示心得體會。
三、激發知識沖突(約5分鐘)
怎樣用富有情趣的語言描寫具體事物?
四、知識拓展延伸(約2分鐘)
1、展示自主收集的資料。
2、仔細觀察一種小動物,運用作者的寫作方法,寫一篇短文。寫出這種小動物的特點。
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貓的性格古怪。
2、通過學習課文使學生了解,作者是怎樣抓住貓的性格特點進行具體細致描述的,并體會作者的愛貓之情。
3、學會圍繞一個意思,舉兩三個事例,把一段話寫具體。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學習老舍先生語言的條理性、準確性、生動性。增強學生的語感。體會并朗讀出貓的古怪性格。
教學用具:電子白板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師:這節課我們來繼續學習第15課,《貓》板書課題。這篇課文分別向我們介紹了不同時期的貓,分別是?
2、這篇課文里運用了很多豐富多彩的四字詞語,我們來復習一下。誰來領讀。
課件出示詞語,指名讀,跟讀。
誰能從這些詞語中找出概括大貓和小貓性格特點的詞語?(生回答:大貓:性格古怪、小貓:淘氣可愛)師板書
二、接觸貓的“古怪”
1、可愛的小貓,全身洋溢著淘氣與生氣,長大后又是那么的古怪。
下面我們就去看看作者是怎樣把貓的古怪寫具體的。
2 、請同學們打開書默讀第一自然段,找出能概括貓性格古怪的三個詞語?并把這3個詞所在的語句用不同的符號畫出來。
三、剖析貓的“古怪”
1、老實
(1)文中是怎樣描寫貓老實的?
課件出示:說它老實吧,它的確有時候很乖。它會找個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覺,無憂無慮,什么事也不過問。
(2)老實的突出表現是什么?
師:它的確很乖。老師認為可以把這個乖換為聽話,可以嗎?你體會到什么?
說它老實吧,它的確有時候很聽話。
課件:比較
說它老實吧,它的確有時候很乖。
(“乖”用得好,擬人化,把貓當可愛的孩子寫,表達了愛貓之情。)
(3)指名有感情地讀這段話,讀出貓的老實和老舍先生的愛貓之情。出示課件。
2、貪玩
師:“貪玩”的句子。
出示:可是,它決定要出去玩玩,就會出走一天一夜,任憑誰怎么呼喚,它也不肯回來。
(1)貓出去一玩就是多長時間?“一天一夜”你體會到什么?(出走的時間長,玩的時間長,這可真是一只貪玩的貓)
(2)“任憑誰怎么呼喚,它也不肯回來。”去掉這個任憑可以嗎?(課件出示)說說都有誰會呼喚它,會怎樣呼喚,貓的表現又是怎樣。(“不管”誰,“無論”誰怎么呼喚都不會回來。)它已經玩到山坡上,玩到樹上,玩到村外去了,這可真是一只:生:野貓、瘋貓。這可真是一只貪玩的貓啊!)
(3)誰能讀出貓的貪玩,指名讀。課件出示。
3、盡職
師:貪玩歸貪玩,抓起老鼠來,這只貓還是非常盡職的。
(1)指名讀:出示課件:“可是,它聽到老鼠的一點響動,又是多么盡職。它屏息凝視,一連就是幾個鐘頭,非把老鼠等出來不可!”
(2)填空練習:聽到老鼠響動,想一想可以填什么詞語?
它屏息凝視()心
聽到老鼠響動—連就是幾個鐘頭()心
非把老鼠等出來不可()心
師:(貓在捉老鼠時能專心,有耐心,有決心。這真是一只盡職的貓啊!)
(3)誰能讀讀這段話,讀出貓的盡職。課件出示。(師評價:你們的決心可真大)
(4)下面分組來讀讀這一自然段。老師來讀第一句。
(5)誰知道為什么要這樣讀?(老師讀的是中心句,我們讀的這三方面特點都是圍繞中心句寫的)
(6)課文用了哪一個表示轉折的詞把這三方面的性格特點連起來的?(可是)
板書。課件。貓性格可真是古怪!我們能不能在古怪前面加上一個形容詞?書上用的哪個詞?(實在)
師:“老實”、“貪玩”、“盡職”三個完全不同的特點,但是它們卻出現在同一只貓身上,怪不得作者說:(課件出示)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這只貓還有什么古怪的地方?
3、溫柔可親——一聲不吭
(1)、從哪體會到貓溫柔可親?
出示:A、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來讓你給它抓癢。
①這里用了兩個表示動作的詞語,和前面“乖”的用法一樣,都把貓當成了孩子來寫。誰知道是哪兩個?
指名說:蹭和抓癢。
這都寫出老舍先生對貓的喜愛。
②誰來讀讀。指名讀。
③師:這位同學讀得真好,把老舍爺爺的愛貓之情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
(2)師:還有嗎?
出示:B、在你寫作的時候,跳上桌來,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
a讀懂了什么?(把腳印比作小梅花,多美啊,盡管是貓踩臟了稿子,但在作者的眼里就像一朵朵小梅花)
b(想象對話。隨機出示課件。貓:你寫的字真漂亮啊!我給你配上幾朵小梅花吧!老舍:這不是一幅字畫嗎?朵朵梅花馨香四溢。)
(3)除了從動作寫出了貓溫柔可親,還從哪寫出?(叫聲)指名讀。
出示:它還會豐富多腔地叫喚,長短不同,粗細各異,變化多端。在不叫的時候,它還會咕嚕咕嚕地給自己解悶。
a、貓的叫聲怎樣?
b、從哪體會到貓的叫聲豐富多腔?(長短不同,粗細各異,變化多端)
c、我們來聽聽這豐富多腔的叫聲,指導朗讀。
這哪還是簡單的叫聲啊,這簡直就是在欣賞什么?(樂曲。)
(4)貓在高興時溫柔可親。但它在不高興時,又怎樣?
(課件出示):“無論誰說多少好話,它也一聲不出。”
(5)男女生分讀:女生讀高興時的溫柔可親,男生讀不高興時的一聲不出。
4、師:這只貓一會兒溫柔可親,一會兒一聲不出,這兩個特點是不是有些矛盾啊?
(1)看看第三自然段,能不能也用一組矛盾的詞語概括出來?膽小——勇猛(板書)
(2)大貓的膽量可真奇怪,讓我們一起來讀讀,女生想想怎樣讀出貓的膽小,男生要讀出貓的勇猛。(分讀)
5、剛才我們學習了前三個自然段,下面請同學們拿出練習小卷。
(1)請同學們拿出老師發的紙條,把空填一填。
(2)展示臺出示并總結板書內容。(貓的性格既老實又貪玩,既貪玩又盡職,高興時溫柔可親,不高興時一聲不出,有時什么都怕,有時又十分勇猛。這只貓實在有些古怪!這三個自然段都是圍繞這一句話寫的,以前我們接觸的一個中心句都是統領一段,而這里確是統領3段,這也是一種構段方式。)
師:老舍先生緊緊圍繞“大貓古怪”寫了“三怪”讓我們看到了一個豐富多彩的貓。
7、想一想剛才我們是用什么學習方法學習貓性格古怪這一部分的?
歸納學習方法:
1、找貓的性格特點。(知特點詞)
2、自讀,思考作者是從哪幾方面寫貓的特點的?(找特點句)
3、通過重點語句來體會作者是怎樣寫出貓的性格。(品特點語)
四、下面就讓我們用這種學習方法,分小組學習第二部分。
匯報交流:
1、我們知道了小貓的特點是:淘氣可愛
2、這個自然段是從哪幾方面寫貓淘氣可愛的不是很清晰,老師提示一下,我們可以從貓玩耍的不同的場所來找?
師:這么淘氣的一只貓,老舍先生生氣嗎?從哪兒看出?(絕不會責打它)老舍先生說它是那么(學生齊讀:生氣勃勃、天真可愛)
3、這里老舍先生又把貓當成了什么來寫?(孩子)
文章處處洋溢著作者的愛貓之情。
4、讓我們把作者對貓的喜愛讀出來,配樂齊讀第4自然段。
五、回讀全文
師:一只貓,老舍先生用如此富有深情的語句把它描述得栩栩如生。這一切都來自于老舍先生對于貓真摯的感情。無論是淘氣可愛的小貓還是古怪的大貓,都是老舍先生的最愛。
六、作業:小練筆
課下,就讓我們學習老舍先生的這種寫作方法,練習寫一種你喜歡的小動物。
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6
《語言的魅力》講的是在繁華的巴黎大街的街頭,有一位盲老人在乞討,他的身邊立著一塊牌子,上面寫道“我什么也看不見!”但是過往的行人無動于衷,盲老人什么也沒有得到。法國著名詩人讓比浩勒在牌子上寫了“春天到了,可是……”幾個字,結果,盲老人得到的錢多極了。從中體會詩人同情幫助殘疾人的善良品質,感受語言的魅力。
教學目標:
1、認識并正確、規范地書寫生字,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衣衫襤褸、無動于衷、良辰美景等)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幫助學生了解法國著名詩人讓彼浩勒用語言幫助盲老人的事,體會詩人同情幫助殘疾人的善良品質,切實感受語言的魅力。
3、練習用有魅力的語言寫警示語。
教學重點:
理解第六自然段的內容,感受“春天到了,可是……”一句所產生的巨大作用,感悟其打動人心的原因,體會語言的魅力。
教具準備:圖片(春天美景)、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課
1、同學們,上學期我們學過“魅力”這個詞語,誰能上黑板寫一寫?(可以讓曾經寫錯過這個詞語的學生板演,從書寫是否正確、規范上給以評價。)
2、誰能說一說“魅力”是什么意思?(很吸引人)在現實生活中,你覺得什么事情很有吸引力?(啟發學生結合生活,談談自己的認識。如:學生說春天的景色很吸引人,教師要引導學生簡潔地描述一番,并注意相機地給以總結:這是大自然的魅力(書的魅力、網絡的魅力、電視的魅力……)
其實,你知道嗎?有時候語言也有它獨特的魅力。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語言的魅力》。(板書:語言的魅力。學生齊讀課題。)
究竟是哪句話有這么迷人的魅力呢?讓我們趕快打開書,去尋找一下答案。
二、初讀課文,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檢查生字(出示小黑板:衣衫襤褸頭發斑白無動于衷良辰美景紳士嬉戲)
(1)學生自讀、同位讀、開火車讀。
(2)通過預習,你理解了哪個詞語的意思,可以和其他同學交流一下。
(處理方法:一要注意總結理解詞語的方法,如:衣衫襤褸,在學生說出詞語的意思后,可再結合插圖加深理解;二是將字典適當的引進課堂,區分“良辰美景”中的`“辰”與“晨”在意義上的不同;三是注意評價,如:紳士,提議男生都做一個有禮貌的人。)
3、指名讀課文,想一想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正音時,可以強調:穿著(zhuó)華麗)
4、指名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件什么事?(2、3名學生)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我什么也看不見無動于衷什么也沒有得到。春天到了,可是……得到的錢多極了。隨機理解:無動于衷)
三、再讀課文,感受語言的魅力
過渡:同學們,隨著木牌上的字的變化,人們由無動于衷到紛紛解囊相助,老人乞討的錢也由無到有,而且還多極了,一天之中竟然發生了這么大的變化,可是,你們有沒有注意到從早到晚什么是不變的?
1、默讀課文,找一找什么情況沒有變?(還是那個盲老人,身旁還立著一個木牌子;還是在巴黎繁華的大街上。)
2、既然還是在巴黎這條繁華的街上,還是那個衣衫襤褸、頭發斑白、雙目失明的老人,還是旁邊立著一個木牌子在乞討,可是為什么人們的變化這么大呢?
過渡:這一切一切的變化,只是因為木牌上的字變成了――
(學生齊讀。老師范讀。注意把握“可是”的語氣。指導學生有感情的讀。)
3、品讀這句話,說說你的感受。(讓學生結合板書,發揮想像,充分發言。如果學生說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可讓他們自讀第六自然段再來體會。)
4、(出示圖片)是的,看到這句話,我們想到了春天的萬紫千紅,它是那么的生機勃勃,藍天白云、綠樹紅花、鶯歌燕舞、鳥語花香,是那么的令人陶醉。
(合上圖片)可是,這良辰美景,(引讀)――對于一個雙目失明的人來說,只是一片漆黑。這是多么令人心酸呀!
當人們想到這個盲老人,一生里連萬紫千紅的春天都不曾看到,就(引讀)――怎能不對他產生同情之心呢?(板書:產生同情)
5、一句充滿魅力的語言,喚醒了人們的同情心,讓我們飽含感情的讀一讀第六自然段。(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三、拓展延伸
過渡:一句有魅力的話有著神奇的魔力,同學們,你們想不想也試著發揮語言的魅力,寫幾句話?(出示圖片:1、不要踩草坪!2、浪費水罰款!)
請你用有魅力的語言說說,注意語言要少而精。
(對于學生那些有創意的語句,教師可鼓勵他們制成卡片,貼于宣傳欄上。)
四、課下延伸:
在我們新建的校舍里,雪白的墻壁上留下了黑黑的腳印,請你設計一個警示語,好嗎?
如果你認為在新校舍的哪些地方還需要警示語,也請你動動筆,運用恰當的語言,讓每一個學生都來愛護我們美麗的校園。
板書設計:
我什么也看不見無動于衷什么也沒有得到
語言的魅力
春天到了,可是……產生同情得到的錢多極了
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7
知識目標
1、自學本課生字新詞,準確理解詞句的意思。認識本課生字新詞,讀準生字,積累詞匯。
能力目標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情感目標
3、抓住課文重點,讀懂課文,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
掛圖、生字卡
第一課時
一、導入談話。
一個暑假過去了,你的暑假生活過得怎樣呢?《快樂的暑假》這首詩描繪了學生們怎樣的暑假生活呢?
(板書課題)
二、自讀課文,自學生字。
1、默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2、借助注音認識生字,記住本課要求會認的字。
3、檢查自學效果。
①會認的字
鎖suo憧chong憬jing潑po率shui
②詞語
嚴肅真切綻開
無拘無束歡騰跳躍
三、朗讀感悟
1、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引導交流。
說說你在詩中感受到了什么樣的快樂?你希望怎樣度過自己的寒、暑假?
3、展示:以自己最好的水平把這首詩朗誦聽。
1、學生自讀課文,然后指名朗讀。要求讀準字音,不加注音或查字典,也可以問同學。
2、指定學生朗讀,評估朗讀效果。抽幾個學生分段讀課文,看他們是否讀得正確,有沒有讀不準的字詞,幫助糾正朗讀的錯誤。
請同學們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3、學習生字交流記憶的方法。
把自己感興趣的內容多讀幾遍。
課前收集有關知識對文章的學習和理解是必要的,同時也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讓學生自主地選擇自己喜歡的朗讀方式,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為學生后面的學習奠定基礎。
了望學生對本課生字的認讀情況,培養學生在朗讀中主動認字的習慣。
第二課時
一、配樂讀課文,理解感情。
1、個人自由讀。
2、小組讀
3、班內讀。
二、鞏固練習
1、填合適的'詞語
無拘無束的( )
四處飛濺的( )
放下學生的( )
( )的畫面
( )的笑臉
( )的笑聲
2、仿寫詞語
蹦蹦跳跳( )
無拘無束( )
3、連線。
悅耳的歡樂
豐收的歌聲
漂亮的小鳥
覓食的貝殼
培養態度
指揮習慣
開展戰斗
端正活動
反復朗讀仔細體會
并讓學生嘗試評價,學生夸講,與評價的語言。
4、找出反義詞并寫下來。
憧憬嚴肅感覺
嚴格感受向往
( )----( )( )----( )( )---( )
5、根據意思說出課文中的詞語。
①向往。( )
②不受任何約束,形容自由自在。( )
③裂開。本課形容臉上露出了笑容。
④直爽而誠懇。( )
6、寫出反義詞。
憂愁-----( )
普通------( )
豐收-------( )
圍攏--( )拘束――-( )
熟讀課文不僅有利于學生了解課文大意,而且為理解課文奠定了基礎。
抓住詞句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并認真品味精美的詞句,學習描寫的方法。
培養學生自學習慣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及拓展知識面。
教學教程
教師的活動及教法
學生的活動及學法
設計意圖
7、補充詞語。
清熱( )目
流光溢( )
浩浩( )
熟讀課文不僅有利于學生了解課文大意,而且為理解課文奠定了基礎。
補充資料:
憧憬:向往。
無拘無束:不受任何約束,形容自由自在。
綻開:裂開。本課形容臉上露出了笑容。
率真:直爽而誠懇。
《語文同步讀本》指導:
引導學生自學《媽媽,不要阻攔》、《童年游戲》。《媽媽,不要阻攔》是詩歌,這首詩在孩子渴望長大的呼喊中,告訴家長孩子們的成長需要自立自強。這兩篇課文通過文章后的“讀一讀想一想”都著重啟發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體會生活的樂趣。
板書設計
4快樂的暑假
第一節:找回童年的自我。
第二節:我們暑假的具體描繪。
第三節:我們的美好心愿。
教學后記
這是一篇反映兒童生活的詩歌,教學中我讓學生自主地選擇自己喜歡的朗讀方式,初步了解課文內容,為學生后面的學習奠定基礎。
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呼風喚雨、出乎意料、改觀、程度、依賴、農耕社會、騰云駕霧、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電話、因特網、聯系、哲學家、歸根到底”等詞語,并能夠運用所學過的方法正確文中詞語的意思。
2、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熱愛科學的情感以及學習科學、探索科學奧妙的興趣。
3、學習文章的說明方法,提高閱讀能力。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語言簡潔、條理清楚的表達特點,能聯系生活實際,談出自己的閱讀感受。
教學重、難點
1、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2、理解課文中一些含義深刻的詞語和句子。
教學準備
1、查找相關資料。
2、教學課件。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單元導讀,梳理要點。
1、閱讀“單元導讀”。
2、明確本單元的學習要點。
二、談話交流,激發興趣。
1、和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他們過去的生活相比,我們的生活有什么變化?
2、引入新課的學習,板書課題。
三、檢查預習,解析題目。
1、檢查讀書情況。
(1)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2)評價朗讀。
2、檢查生字掌握情況。
(1)出示生字:指名讀生字。
(2)全班交流。
3、檢查詞語理解情況。
(1)出示詞語:指名讀詞語。
(2)交流“出乎意料、改觀、程度、依賴、農耕社會、騰云駕霧、寄托、幻想、洞察、原子核、程控電話、因特網、聯系、哲學家、歸根到底”等詞語的意思。
4、理解題目中“呼風喚雨”的意思。
(1)“呼風喚雨”是什么意思?
(2)如何理解題目的意思?
四、交流資料,了解作者。
(1)學生交流所查閱的有關作者的資料。
(2)教師總結。
五、初讀課文,了解內容。
1、自由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2、快速默讀課文,劃出感興趣的句子,在句子旁邊簡單寫出感受。
3、交流感受。
4、全班交流查閱的資料。在交流資料的基礎上,初步感受20世紀科學技術的魅力,感受人類生活的變化。
5、自由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六、總結。
通過學習,我們了解了課文內容,感受到在20世紀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這些變化都是科學技術帶來的。20世紀確實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七、布置作業。
1、繼續查閱相關資料。
2、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段落多讀幾遍。
第二課時
一、導入。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2、學生談收獲。
3、引入對新課的學習。
(設計意圖:通過談上節課的學習收獲,對學習內容進行再次整理,做以簡單的回顧,同時為本節課的學習奠定初步的'基礎。)
二、提出學習要求。
請大家閱讀課文,從課文的哪些地方你能體會到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把有關的句子畫下來,進行簡單的批注,也可以和其他同學討論討論。
(設計意圖:提出明確的學習要求,引導學生從整體上對課文內容進行深入地學習,獲得初步的學習體驗。)
三、學生自學,教師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對課文內容產生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獨特的閱讀感受。自己學習之后,通過和小組其他同學的交流,完善自己的學習收獲,增進對課文的理解。在小組合作探究的過程中,加深體會。)
四、匯報交流,教師相機指導。
學習課文第三、四自然段。
1、句子:
“20世紀,人類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洞察百億光年外的天體,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奧秘;20世紀,電視、程控電話、因特網以及民航飛機、高速火車、遠洋船舶等,日益把人類居住的星球變成聯系緊密的“地球村”。
(1)讀到這句話,你都想到了什么?
(2)指導朗讀。
(3)課件展示文中所列舉的典型科技成就:看到這么多成就,你心情怎么樣?
(4)再讀這句話,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
(5)誰還能舉出科技成就方面的例子?
(6)20世紀人類取得了這么多的科技成就。我們怎能不說――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設計意圖:這一句子,展示了人類在20世紀取得的科技成就。引導學生聯系所查閱的資料,想到人類登上月球、潛入深海等事情的意義,想到電視、電話等事物的飛速發展;再通過課件出示有關文中列舉例子的圖片,讓學生直觀地感受科技的發達;同時,通過朗讀的指導,使學生感受科技的巨大成就,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
2、句子:
“人類生活的舒適和方便,是連過去的王公貴族也不敢想的。科學在改變著人類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變著人類的物質生活。”
(1)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感受。
(2)課件展示電視的發展變化:感受人類生活的舒適和方便。
(3)指導朗讀。
(4)人類的物質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到底有什么改變,聯系課文的第三自然段談一談。
A、以前是農耕社會,依賴自然;現在,人類利用科技改善自己的生活。
(課件出示農耕社會和現代社會的圖片對比)
B、以前,沒有電燈、電視、收音機、汽車等,現在這些事物都有了。
C、以前,人們的很多美好愿望只能寄托在神話中;現在,很多愿望都實現了。
(課件出示“嫦娥奔月”和“人類登月”以及“嫦娥一號”圖片對比。)
(5)指導朗讀。
(設計意圖:這組句子展現了科學技術給人類生活帶來的改變。學生在理解的過程中,有自己的體會,但一般比較空泛。因此,通過課件展示“電視”這一常見事物的發展,再引導學生聯系身邊生活的變化,感性地認識到科技改變了生活。同時,引導學生聯系第三自然段,在三、四自然段的對比中感受生活的變化,并通過一些圖片的對比,加深學生的感受,體會到科學技術的力量。)
3、句子:
“20世紀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來形容。
(1)課件出示詩句。理解詩句的意思。
(2)指導朗讀。
(3)從這句詩中能感受到科技發展的什么特點?
(4)課件展示20世紀的一些科技成就:用心看,談感受。
(5)如果讓你在這些科技成就的后面加上一個標點符號,你想加上什么?
(6)再讀詩句,加深體會。
(設計意圖:這句詩形象地寫出了20世紀的科技發展。通過理解詩句的意思,引導學生感受科技發展速度驚人、成就喜人。為了讓學生有更深刻的體驗,用課件展示一些科技成就,使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有更深的感受。讓學生加標點符號的目的同樣是為了學生對科技的發展獲得更真切的認識。)
4、學習寫法。
課文的第三、四自然段中,作者是用了什么方法讓我們感受到人類生活的改變的?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兩段的內容進行簡單的回顧,并初步學習到課文的一些方法。)
5、自由讀課文第三、四自然段,感受科技給人類生活帶來的變化。
(設計意圖:將第三、四自然段放在一起學習,是為了使學生從整體上理解內容,獲得整體上的閱讀體驗,避免出現理解上的瑣碎現象。兩個段落同時學習,學生在對比中的感受更深刻、更真切。這一部分的學習,建立在師生對話的基礎之上,通過交流、朗讀等方式逐步加深理解。)
五、學習課文第二自然段。
1、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是誰呼風喚雨?靠什么呼風喚雨?
2、學生談,教師板書。
3、課件出示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話:理解“發現”和“發明”。
(1)“發現”和“發明”有什么區別?
課文中舉的這些例子中,哪些是發現?哪些是發明?
本單元的其他課文中講的內容哪些是發現,哪些是發明?
(2)“發現”和“發明”有什么聯系?
4、指導朗讀,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
(設計意圖:正是這些“發現”和“發明”改善了人類的生活。要讓學生弄清“發現”和“發明”的區別與聯系,辨析用詞的準確性,體會科技在人類生活改變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六、學習課文最后一段。
1、英國數學家、哲學家伯特蘭·羅素說:“歸根到底,是科學使得我們這個時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時代。”
課件出示句子:回顧20世紀的百年歷程,科學的確是在創造著一個又一個神話,科學正在為人類創造著比以往任何時代都要美好的生活。在新的世紀里,現代科學技術必將繼續創造一個個奇跡,不斷改善我們的生活。
2、進入21世紀,你覺得科學技術還會怎樣改變我們的生活?
3、學生暢想。
(設計意圖:學習了課文之后,學生對科學技術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在這種情況下,引導學生暢想未來科技的發展,有利于增進學生的學習感受,激發其熱愛科學、探索科學的興趣。)
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初步了解太陽的特點,太陽和人類的密切關系,激發學習自然科學的興趣。
2、體會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學習閱讀說明文的方法。
3、收集太陽和自己熟悉星球的資料,并進行適當的處理。
4、根據本文的寫作結構和說明方法,仿寫一篇介紹星體的說明文。
教學重、難點:
1、讀懂課文,了解太陽的特點以及與人類的關系。
2、學習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
3、收集和處理有關星球的信息。
教學用具:
多媒體電腦,課件。
教學過程:
導語:太陽,我們每天都能看見,早晨,從方升起,把光明帶給大地;傍晚,從西天落下,黑暗便來臨。太陽對于我們好像是挺熟悉的;其實又是很陌生的。因為對于太陽的真實情況我們知道得太少了。需要不斷地去研究它,揭開它的奧秘。今天這一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太陽》。
現在就請同學們來做個小小“科學研究員”,了解了解太陽。請掛牌上崗,大家一起進入實驗室研究太陽,好嗎?比一比,看誰的工作最出色。
(一)課前交流整體感知
1、資料交流、感受新知(網絡)
課前大家一定收集了很多與課文內容有關的資料,誰來為大家展示你所收集的資料。
2、創設情境、引發質問
(媒體演示“七彩奇觀”)初升的太陽光芒萬丈,此時,距離地球一億五千萬公里的太陽一下子推到學生眼前。此時教師做出一副傾聽的樣子,神秘地問:“你們聽到了什么嗎?好像有誰在很遠、很遠的地方說:‘同學們,你們認識我嗎?′在哪里呢?噢,原來在這里。”學生們一看到笑哈哈的太陽,都樂了。
問:他是誰呀?
師:(板書課題)你們認識它嗎?有什么問題要問他嗎?有問題可以直接問太陽公公。
學生質問:……
師:同學們向太陽公公提了許多問題,有些問題我們可以從課文中找到答案;有些問題同學們可以用課外時間從科普讀物中了解;或是到網上去查尋。有些問題現在還沒有答案,等同學們長大后再去探索。那么這篇課文告訴了我們哪些知識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看誰是一名合格的“科學研究員”!
(二)自學課文,理清結構。
1、自學課文(課件演示“太陽探密”):關于太陽有多遠、多大、多熱,與人的關系,課文上說得很清楚。現我們就把這篇課文當作一份資料來研究學習。研究科學,要提出問題,還需解決問題,這就需要查閱資料,有的還要搞實驗。現在就請你們閱讀這份有關太陽的資料。看誰通過自己的閱讀找到答案。
2、理清結構
指導:對于這類科普的說明文,一般一個自然段說明一個意思。我們閱讀時,要一邊讀一邊想每一自然段主要講的什么,要概括出每個自然段的內容。(板書,一個自然段一個意思)要求學生讀后把每個自然段概括的內容寫在旁邊,像加注一樣。
板書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1、太陽遠
2、太陽大
3、太陽熱
4、太陽與人的關系
5、太陽與雨雪
6、太陽與風
9、太陽與殺菌
10、總結
指導:歸納課文的內容,理清課文的層次結構。引導學生交流,各抒己見。
(三)創設《太陽》的小型展覽的情境,進行鞏固練習。激發興趣,明確要求。
1987年9月23日,在我國看到罕見的日環食,為了幫助同學們認識太陽我們這些小小科學家,舉辦一個關于“太陽”的小小展覽會。展覽會用多種形式,用圖畫,用幻燈,還有動畫演示、介紹、說明太陽與人的關系,這是展覽會主要的部分。現在請一人扮演動畫中的'太陽公公,一個扮小朋友,兩人對話。小朋友提問,太陽公公回答,幫助小朋友認識太陽。
同座對話。
指名扮演講解員。
(四)總結寫法,點明意圖
這篇課文是一篇常識性說明文,主要介紹了太陽的特點和與人類的關系。第一部分(第一至三自然段)分別講了太陽的遠、大、熱三個特點。第二部分(第四至八自然段)具體講了太陽與人類的密切關系。下一節課我們將一起來利用網絡,進一步的學習太陽一文的寫作方法,并仿照它的寫法寫一篇自己熟悉星球的說明文。課后請大家收集有關的資料,作好下節課上課的準備。
(五)學生談收獲
1、這一課的學習,使我們懂得了太陽有多遠、多大、多熱。知道了太陽與人的關系密切。沒有太陽就沒有動物、植物、人類,沒有風云雨雪霜,沒有這美麗可愛的世界。
2、學習這篇文章也使我們懂得了怎樣閱讀說明文。說明文一般在寫作上常用“引用傳說”“列舉數據”“進行比較”等方法來說明事物。所以在閱讀時,針對這些特點,可采用“逐段讀思學概括”“引用傳說增興趣”“列舉數據畫表格”“簡筆繪畫明因果”等方法。
(六)媒體顯示:“放眼太陽系”
同學們,希望你們不要辜負了太陽對你們的期望。老師希望同學們都能成為學習的小主人,多讀課外書,認識自然,改造自然。
板書設計:太陽
1、太陽遠
2、太陽大
3、太陽熱
4、太陽與人的關系
5、太陽與雨雪
6、太陽與風
7、太陽與殺菌
8、總結
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學習掌握本課的生字詞。
2、感知課文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蘊涵的人生哲理。
3、學習文章的寫作特色。
教學的重點:學習文章的寫作特色。
教學方法:朗讀法,引導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語言導入
貓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種小動物。很多家庭因為貓惹人喜愛而養它。我國著名作家鄭振鐸先生,他家也曾養過三只小貓。從養這三只小貓的過程中,他領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樣的哲理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鄭振鐸先生的散文《貓》。板書課題、作者)
二、預習檢測
1、給下列黑體字注音。
污澀()慫恿()蜷伏()懲戒()悵然()詛罵()紅棱()
2、下列詞語中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慫恿:鼓動別人去做。B、預警:預備警察
C、蜷伏:彎著身體臥倒。D、悵然:不愉快的樣子。
三、朗讀課文,感知文意,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1、朗讀課文,完成下表
2、為什么“我”對于第三只貓的死亡比前兩只貓的亡失更“難過得多”?
明確:因為第三只貓的死責任在“我”。“我”的主觀臆斷,斷定鳥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我”用木棒打它,它受到冤苦無處辯訴,最后死在鄰家屋檐上。“我”認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這個過失是無法補救的。
3、學習了本文,你有什么收獲?
歸納:凡事不可主觀臆斷,妄下斷語,否則就會造成難以彌補的過失
四、再讀課文,把握文章的寫作特點
五、再次跳讀課文,想一想,本文最顯著的寫作特點是什么?
歸納:
1、情節曲折,結構嚴謹。文章圍繞中心敘寫了三個故事,每個故事都以養貓的亡失為線索都具有相對的完整性。三個故事又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組成一串,構成一段家庭養貓的悲劇史:得貓——養貓——亡失——再得貓——再養貓——再亡失——復得貓——復養貓——復亡失,永不養貓。情節三起三落,層層推進。
2、首尾呼應和伏筆的.設置。銜接呼應表現為:開頭交代幾次養貓的結局,拋出線索,總領全文,末了以“我家永不養貓”收尾,開拓深意,呼應開頭。三個故事之間又有過渡段貫通彌合。伏筆的設置表現為:第一只貓忽然消瘦預示其病死;寫第二只貓街上亂跑,預示其被人捉走;寫第三只貓凝望鳥籠,預示其被冤打致死。所以這些都起到了穿針引線,連珠綴玉的作用,把三個故事和各個故事之間的情節綴連成有機的整體,渾然天成,天衣無縫。
六、延伸遷移
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經錯怪過別人或被人誤解過?把事情經過說給其他同學聽聽,并和同學討論一下,怎樣才能減少彼此之間的誤會?
板書:
貓
鄭振鐸
“我”三次養貓的故事:1、2、3、
態度:喜歡更喜歡不喜歡
情感:酸辛悵然難過、自責
做事不能主觀臆斷。要弄清事實
對人對事不能存偏見,要善待動物
六、課堂總結
本文寫的是貓,作者卻巧妙地借物抒情,曲折地表達了同情、憐愛弱小者的思想感情。本文組織材料的特點是前后連貫、首尾呼應,文章在結構上嚴絲合縫,條理清晰。
七、布置作業。
1.完成課后練習二四
2.熟讀全文,領悟文章內容,體會文章感情
3、寫第三只貓被冤枉后的心里活動
教學反思
我在教學《貓》這篇課文的時候,發現文章構思精巧,意味雋永,針對文本的這一現狀,我教學設計考慮的重點,是如何在課堂上讓學生更充分地占有學習時間,讓學生得到更規范有效的語言訓練,于是,我選擇了“說讀”這個課型。說讀,就是說自己的閱讀感受。
我選擇了三個話題:說貓,說人,說文。每一個話題,分說兩個方面的內容:說貓,生命之美和命運之悲;說人,養貓之樂和失貓之痛;說文,語言之妙和結構之巧。
整個課堂,學生邊讀邊說,邊說邊讀,學生在文本中來來回回地走,課堂氣氛輕松活潑,學生積累豐厚自然。
我覺得,這堂課我的最大的亮點,可能就是:大膽嘗試了課堂教學中的“無提問設計”。從“提問”的視角來審視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有如下幾種情況:一是“碎問”,時時在問,問得密度很大,可以說已經不能稱之為“提問”;二是“多問”,問得比較多,“提問”的質量不高;三是“主問”,只提出幾個主要的問題,提問有深度,有牽引性,學生能夠充分地活動起來;最后一種情況,最精妙最有趣,就是“不問”,不使用提問來建構課堂,也不使用提問來組織教學。
當然,在執教過程中由于有點緊張,各環節過渡還不夠自然,在“品味”環節還覺得做的不是太理想,在拓展環節還需要斟酌,推敲,在以后的教學歷練中有待進一步提高。
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大花貓性格古怪和它小時候淘氣可愛的特點;
2、抓重點詞句,進一步體會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全文。
4、按一定順序,有重點地觀察一種小動物,學習作者真實、具體的寫作方法,練習寫一個片段。
難點:
了解大花貓性格古怪、它小時候淘氣可愛的特點;體會作者對貓的喜愛之情。
教具準備:動畫錄相帶
一、說說我喜歡的小貓、(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同學們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可愛的小生靈,他們的到來讓我們的世界更加美麗,可愛,小貓就是其中的一個。你喜歡它嗎?說說你對它的印像。
二、讀讀我喜歡的小貓(分析課文理解課文)
著名的現代作家老舍先生也十分喜歡這些可愛的小精靈,那么他的筆下又是怎樣一幅妙趣橫生的群貓圖呢?讓我們去看看吧。
1、自讀課文,找到你最感興趣的部份,這部份的文字與你心中小貓的形象最一致。
2、老實,貪玩,盡職,高興,不高興,膽小,勇猛
1)請你來讀一讀這段文字,你從哪些地方讀出了小貓的老實(貪玩,盡職,高興,不高興,膽小,勇猛)
2)評一評,他讀得如何?怎樣讀能更好的讀出小貓的可愛形象?
3)說一說你從哪些詞感受到了小貓可愛的形象?
在學生讀的過程中,通過提問深入理解課文:
如:課文中是怎樣描寫貓的貪玩的?(找出并板書重點詞語:一天一夜、任憑……也。)
貓的盡職又表現在什么地方?(找出并板書重點詞語:閉息凝視、非……不可。)
理解詞語:為什么從閉息凝視、非……不可這些詞句中可以看出貓是盡職的?(討論后明確:從閉息凝視可以看出貓捕捉老鼠時的專注的精神;從非……不可可以看出貓等不到老鼠決不罷休的決心。)
問:課文在寫貓的`老實與貪玩之間,貪玩與盡職之間是用一個什么詞連起來的?(討論后明確:連接老實、貪玩和盡職這三個內容的詞是可是,懂得可是這個詞在文中的作用:意思上是起轉折作用,語句上是起連貫作用。)
輕讀課文,思考:貓的老實、貪玩、盡職的性格與古怪有什么關系?(討論后明確:老實與貪玩是一對矛盾,貪玩與盡職也是一對矛盾,而這些矛盾性格都集中在貓的身上,因此,貓的性格是古怪的。)
集體有感情地朗讀第一節。
指名讀第二節,思考并討論:貓高興時給人的感覺是什么?(結合解釋:溫柔可親。)課文是怎樣從貓的動作和叫聲兩方面寫貓的溫柔可親的?(板書:蹭、跳、叫喚、咕嚕。)
提問:這里的幾條小梅花指的是什么?為什么將腳印比作小梅花?這個比喻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對貓的叫喚用了豐富多腔、變化多端來形容,可以看出什么?(討論后明確:作者把貓的腳印比作小梅花,把貓的叫聲說成豐富多腔、變化多端,可見作者是多么喜愛貓。)
再問:課文又是怎樣寫貓不高興時的表現的?(板書:無論……也)
默讀第三節,想想貓的古怪性格還表現在什么地方?(明確膽小與勇猛。)哪些詞語反映了貓的膽小和勇猛?(討論后板書:藏起來、不要說……就是……)
4)齊讀課文,共同體會作者筆下的小貓
三、想想小貓的世界(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想象)
如何你是一只()的小貓,它高興或是不高興的時候會有怎樣的語言或想法呢?你能演給大家看看嗎?
我是一只老實的小貓……
我是一只膽小的小貓……
我是一只……的小貓……
四、演演我喜歡的小貓(內化理解,培養學生表達表演能力)
讓學生們尋找自己的合作伙伴,去演一演這些可愛的小貓,一方面對課文有更深刻的理解,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表達通力和表演能力。
五、體會主人的心情
看到這群可愛的小貓你有怎樣的感情呢?說給大家聽聽。我們的老舍先生和你們一樣,面對這些充滿靈性的小愛伙,心中有說不出的喜愛之情,通過耐心細致的觀察,小貓的形像才能躍然紙上。我們也要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你會發現周圍有那么多可愛的事物,讓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
再次有感情朗讀一遍全文(可配樂)
六、找找描寫小貓的詞語(積累詞語,靈活使作詞語)
邊積累邊運用,在課文中積累詞語并讓學生造句。并給予指導,對不正確的地方進行指導。
本課教學設想:
本節課通過說,讀,想,演,積累。來學習這篇課文,在理解課文的同時,體會作者的寫作方法,體會作者用詞的生動。同時培養學生的表達表演能力。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生活給我們帶來的樂趣。從而更加熱愛我們的生活。此外積極開展積累與運用。讓學生充份從課文中汲取營養,打好良好的語文功底。
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2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這塊琥珀的樣子及價值。
2、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象的,以及這樣想象的依據。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及必須具備的條件。
2、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象的。
三、教者
錢xx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復習質疑。
1、想一想上節課學習的內容,課文按先后順序都寫了哪些內容?
2、哪一部分集中描寫了琥珀的樣子及價值?
3、默讀第四段,用直線畫出描寫琥珀樣子的句子,用曲線畫出寫它價值的句子。
4、老師分別指名讀描寫琥珀樣子及價值的句子。
5、老師隨后出示這個琥珀的幻燈片,提問:看了圖片,你最感興趣的是什么問題?蜘蛛和蒼蠅為什么會被包在里面?它們是怎么被包在一起的?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讀課文,進行思考。
(三)學習課文,了解松脂球的形成。
1、這個故事是怎么來的呢?
2、默讀第二段,想想蒼蠅和蜘蛛怎么會同時被包在一個松脂球里?
老師在學生說的基礎上,追問:
(1)這到底是一只什么樣的蒼蠅,什么樣的蜘蛛?
(2)為什么科學家推測蒼蠅快樂,蜘蛛小心翼翼呢?這和后面的結果有什么關系呢?
3、它們是怎樣被包在松脂球里的呢?
(1)老師引導學生自己讀讀第7自然段。
(2)然后讓學生一只手當蒼蠅,一只手當蜘蛛,另一個同學雙手在上當松脂,表演體會那一瞬間的情景。
(3)隨后老師出示幻燈片,邊講解邊演示松脂包住這兩個小蟲的.活動片
(4)后來的情形又怎樣呢?
4、默讀第1到第9自然段,思考:要形成這個奇特的松脂球必須具備什么。
5、組織討論
6、討論小結
7、指導朗讀第二段。
(1)明確要求:第一要處理好重音;第二要用平和、輕松、有趣的聲調,給人以有趣的感覺,不能使人有緊張的恐怖的感覺。
(2)學生自己練讀,然后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老師點評。
(四)了解松脂球變成化石的過程。
1、一對敵對的小蟲包進了松脂球以后,小蟲的活動停止了,但自然環境還在繼續變化。松脂球是怎樣變成化石的呢?
2、默讀第三段,思考松脂球變成化石必須具備什么條件。
在學生默讀思考后,老師指導他們討論,然后再指名說說。老師隨機板書松脂球變為化石的必備條件:
地殼變動埋在海底時間漫長
3、學生自由有感情地讀這部分內容。
(五)總結琥珀形成必須具備的條件。
科學家根據這塊琥珀的樣子,推測出它形成必備的條件,同學們根據板書,說說琥珀的形成經過了哪兩個階段?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六)了解科學家合理想象的依據。
1、科學家根據這塊奇異的琥珀推測出發生在一萬年前的故事的詳細情況,科學家這樣想象的依據是什么呢?
2、出示思考、練習第2題,按照這題下面的提綱,說說科學家這樣想象的根據。
3、小組討論,互相說說。
4、老師小結
(七)布置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能認讀本課生字詞,理解不懂的詞語。
2.通過閱讀課文,了解烏塔是如何獨自一人游歐洲的。
(二)能力訓練點
1.訓練學生在閱讀課文時要認真思考,要有自己的見解。
2.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3.訓練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德育滲透點
使學生從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這件事中受到啟示:我們中國孩子也應該學會自立。
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難點
教學本課時應引導學生著重探討:年僅14歲的烏塔為什么能獨自一人游歐洲,你對此事有何看法和見解?這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所在。
(二)疑點
1.14歲的烏塔為什么要獨自一人游歐洲?她就不怕遇到危險嗎?遇到困難時,她會怎樣解決?
2.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她的爸爸媽媽會不會擔心她?她的父母對此事會怎樣想?
(三)解決辦法
1.可讓學生交流課前搜集了解的有關外國孩子生活和學習情況的資料,有助于學生理解“14歲的烏塔為什么能獨自一人游歐洲。”
2.教師要引導學生多讀、多想,鼓勵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教學中教師要激發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書、去思考,想辦法解決問題,同時發動學生互助解疑,在討論交流中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
教學流程:
一、啟發談話,引入新課。
1、同學們喜歡旅游嗎?你們也許到過很多地方去旅游,都和誰到過什么地方?
2、這節課我們來認識一位德國小姑娘——(板書:烏塔),看看她是怎樣旅游的?
二、指導學生自學課文。
1、出示自學建議(幻燈片1)。
(1)再讀一讀閱讀提示,根據提示去自學。
(2)認真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遇到不理解或有困難的.地方再多讀幾遍,并嘗試著自己解決。
(3)在感觸深的句子、段落旁邊寫一寫自己的感受、理解;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標記。
2、學生自學課文。
3、交流初讀感受,提出疑難之處。
(教師梳理、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
三、再讀感悟,研討釋疑
1.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書,認真思考,自讀自悟。
2.小組內交流討論。
3.全班交流,互助解疑。
(l)教師引導學生著重研討“你對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有何看法和見解”?
要讓學生暢所欲言,大膽質疑,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如有的同學會認為烏塔還小,不應該一個人外出旅游,這樣太危險;有的同學會認為只要做好充分準備,烏塔可以一個人外出旅游,這對她今后的成長會有好處……
(2)圍繞自己的觀點到課文中去尋找證據,想辦法說服別人。
(2)談一談你對“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總不完美”這句話的理解。
(3)你認為中國的孩子缺少樂趣嗎?
4、快速讀課文,結合課文內容談一談烏塔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
⑴自理能力強。如:說話間,它已經穿好了黑T恤和牛仔褲、白球鞋,從柜子里取出一大瓶礦泉水裝進背包。
⑵生活經驗豐富。如:她告訴我“羅馬很熱,街上小攤賣的冰激淋和水都很貴,你要到超級市場去賣。”
⑶熱情、活潑。如:她一見我,立即坐起來打招呼,問我玩得怎樣,又問我從哪里來……她一聽,高興得大叫……馬上拿糖給我吃
⑷生存能力強。如:烏塔說她在家里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里陪兒童玩。
⑸有責任感。如:然后給家里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給家里的每一個人買禮物。
⑹做事有條理,有計劃。如:她拿出一摞書給我看,全是歐洲各國的旅游指南,每個國家都是厚厚的一冊,介紹得十分詳細……為這次旅行他準備了整整3年,讀了很多有關這些國家的書籍。……
指導學生討論交流,結合上下文或生活實際發表自己的見解。
討論交流,請學生積極發表見解。(出示幻燈片2)
可不可以像烏塔一樣單身外出旅游?
自立精神與冒險有什么區別?怎樣才算自立?
⑶從烏塔的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啟發,受到了什么啟示?
可以選擇你感興趣的話題來談。
2、小結,教師提出自己的建議:
⑴我們應該向烏塔學習她的獨立精神,但并不是要我們每一個同學去像烏塔一樣獨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們從日常生活、學習各方面克服依賴思想,逐步提高自己獨立生活的能力。
⑵一人外出,要有家長同意和充分準備。
⑶要像烏塔一樣有主見而不盲動,膽大心細,會待人接物。
一個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經驗、生活能力,只有通過時間才能鍛煉出來
五、布置實踐作業:(幻燈片3)
1、把這個故事講給父母聽,聽聽他們的意見。
2、日記:從《烏塔》想到的。
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4
一、教學目標設計:
知識與技能:
1、學會本課12個生字,正確讀寫“琥珀、颯颯”等詞語。
2、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
3、體會科學家是怎樣進行合理想象的,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4、繼續學習按一定的順序寫的表達方法。
過程與方法:抓住重點詞句品讀、感悟,展開合理想象,領會理解琥珀的形成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課學習,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和愛好。
二、教材內容及重點、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啟發學生展開合理想象,領會理解琥珀的形成過程;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寫的表達方法。
教學難點:抓住重點詞句品讀、感悟,展開合理想象,領會理解琥珀的形成過程。
三、教學對象分析
本課所授對象是五年級學生,學生的年齡大多為10—13歲,此年齡段的學生天真活潑,好奇心強,有極強的模仿能力和求知欲望。教師應緊緊抓住學生的這些特點,因勢利導,循循善誘,使其在教師營造的濃厚的學習氛圍中積極主動的學習。
四、教學策略及教法設計;
新課程強調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幫助學生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因此,選擇有利于改變單一、枯燥、以被動聽講和練習為主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去思考、去質疑、去辨析、去釋疑的教學方法,成為新課程背景下課堂教學實踐的重要方面。要想充分發揮每一種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的實際效能,達到優化教學過程的目的,必須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
五、教學媒體和資源應用設計:
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媒體與傳統媒體的特點組合教學,揚長避短,互為補充。課堂上教師的語言講解、板書和直觀教具的運用是不可缺少的,現代教育媒體與之結合才能達到課堂教學的最優化。例如電視錄像在表現活動的畫面有獨特的優勢,但它呈顯時間太短,學生的認知過程難以展開,但如果將它與投影教學或掛圖教學相結合,則既能表現活動的畫面,又能表現靜止放大的圖像,教學效果必然會更好。教師要不斷增強意識,努力深入研究媒體的不同功能和特點,不斷提高使用現代教育媒體的能力,這樣才能發揮媒體優勢,有效地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六、教學過程設計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質疑
1、揭題,板題。看到這個題目你想知道什么?(學生可能提出:琥珀是什么?它是怎樣形成的?誰發現的`?)
2、認識琥珀。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琥珀的資料。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學習生字新詞。
1、檢查生字自學情況。
(1)學生自學生字。
(2)匯報自學情況。
你可以介紹自己記生字的方法,也可以提醒同學們注意某個生字的讀音或字形。
(3)同桌互相讀,并互相糾正。
(4)全班齊讀。
2、自由朗讀課文,要求把字、詞讀準,把句子讀通順,然后思考課文講了有關琥珀的哪些內容?
3、小組內討論交流。
4、集體交流。(推測琥珀的形成過程→敘述琥珀的發現→描寫了琥珀的形態)
三、學習琥珀樣子部分。
1、圖文對照,認識琥珀的樣子。
(1)出示琥珀圖,學生仔細觀察并用自己的語言描繪這塊琥珀。
(2)瀏覽課文找出文中描寫圖畫內容的語句。
(3)請大家自由讀這個自然段,這個自然段除了寫琥珀的樣子,還寫了什么?
2、感情齊讀。
3、課文中所寫的內容哪些是實實在在的事物?哪些是作者想象的部分?
明確:課文寫這塊琥珀的樣子,“在那塊透明的琥珀里,有兩個小東西仍舊好好地躺著,我們可以看見它們身上的每一根毫毛。它們的腿的四周顯出好幾圈黑色的圓環。”這些內容是呈現在科學家眼前實實在在的事物,課文中的其他內容都是作者推測、想象的部分。
四、作業。
1、熟讀課文。
2、聽寫生字。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認識了一塊具有很高研究價值的琥珀,同學們提的問題還有一個沒有解決:琥珀的形成需要哪些條件?(出示)
二、了解琥珀形成的過程。
(一)快速閱讀課文,說說琥珀的形成經過了哪兩個階段?
(二)了解形成松脂球所需要的條件。
1、描寫松脂球形成的過程是哪些自然段?(2-10)
2、認真閱讀這部分內容,分析一下
松脂球的形成需要哪幾個條件,并說說理由。
3、學生匯報、交流。
(1)夏天,陽光強烈。
(2)老松樹
(3)蒼蠅、蜘蛛巧遇松脂
(4)松脂繼續滴下來
4、大家把形成松脂球的四個必需條件都找到了。作者對它們的交叉描述,使得故事情節不但合情合理,而且生動有趣。現在請大家再有感情地朗讀這部分,找找看,哪些地方寫得好,好在哪里。
5、學生獨立賞析課文。
①“一個小蒼蠅展開柔嫩的綠翅膀,在太陽光里快樂地飛舞。后來,它嗡嗡地穿過草地,飛進樹林。”(寫出了小蒼蠅的快樂勁兒)
②“忽然有個蜘蛛慢慢地爬過來,想把那蒼蠅當做一頓美餐。它小心地劃動長長的腿,沿著樹干向下爬,離小蒼蠅越來越近了。”(小心翼翼)
③“蜘蛛剛撲過去,突然發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從樹上滴下來,剛好落在樹干上,把蒼蠅和蜘蛛一齊包在里頭。”(事情發生得巧極了)
④“小蒼蠅不能撣翅膀了,蜘蛛也不再想什么美餐了。兩只小蟲都淹沒在老松樹的黃色的淚珠里。”(語句幽默,讓人感覺兩只小動物很可憐;同時也寫出了老松樹的不忍心但又無可奈何。)
(三)了解松脂球變為化石所需要的條件。
講得真好。看來,大家對松脂球的形成過程了解清楚了,下面我們來看看松脂球變成化石又需要哪些條件。
1、誰還記得古生物變成化石這一知識我們曾經在哪一課學到過?《黃河象》你還記得必需幾個條件嗎?
2、現在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看看松脂球變成化石是否也具備了這幾個條件,如果是,請畫出有關的句子。
3、這說明任何古生物變成化石所需的條件基本相同。這部分講化石的形成,為什么又提到了蒼蠅、蜘蛛?(如果說不出)師出示有關句子。(請你讀有關的句子。)“成千上萬綠翅膀的蒼蠅和八只腳的蜘蛛來了又去了,誰也不會想到很久很久以前,有兩只小蟲被埋在一個松脂球里,掛在一棵老松樹上。”(時間那么長,蒼蠅蜘蛛那么多,可唯有那兩只被包住了,這主要是為了強調事情發生得太巧了,這顆琥珀太少見了。)
(四)軟件展示琥珀形成的過程。
三、了解想象的依據。
1、引導學生閱讀13-18自然段,討論想象的依據。
2、師小結。
四、了解課文在敘述順序上和《黃河象》有哪些不同。
1、(出示)動腦筋:《黃河象》這篇課文的敘述順序是:先講_________,再講_________,最后講_________。
《琥珀》這篇課文,作者是先講_________,再講_________,最后講_________。
五、當解說員。
這一個罕見的琥珀現在就放在博物館里,老師昨天上網,看到一則招聘廣告,我想:假如我們班有同學被招聘上了,那該有多棒啊!同學們想試試嗎?
1、(出示)招聘廣告:
北京自然博物館招聘優秀解說員,應聘內容:以“琥珀”為題材,運用優美語言,按一定順序向參觀者解說琥珀。
學生練習。
匯報。
2、假如你是館長,你會招聘誰?
六、拓展延伸:
課文中描寫的琥珀還有可能是怎樣形成的?你是怎樣想象的,和同學交流。
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5
【學習目標】
1、能清楚明白地交流自己所觀察到的內容,并敢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在交流中能就不明白的地方向人請教,與人商討。
2、能把自己的所觀所感不拘形式的寫下來。注意表現出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
3、自己發現和運用識字方法,養成主動識字的習慣,4、能發現細心、長期觀察的樂趣所在。
5、能背誦“日積月累”部分。
【課前準備】
1、提前一段時間布置學生觀察自己感興趣的事物。
2、準備“爬山虎”圖片。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讀讀寫寫
1、檢查讀音,交流識記方法。
a.自由讀記,讀中正音。
b、交流難記字形識記方法。
2、取長補短,再次識記。
3、按組聽寫詞語,注意書寫規范。
a,住宅住址隱蔽隱藏
b.洞穴傾斜平坦寬敞
c、均勻重疊空隙痕跡
d.引人注意毫不可惜隨遇而安
二、讀讀記記
1、讀中正音。
a,指名讀詞,隨時正音。
b.按順序齊讀。
c.同桌互讀,一人隨機、快速地指點,另一人讀。
2、解疑說話。
a、提出不懂詞語,共同交流解疑。
b、自由選擇幾個詞說一段話。
三、我的發現
1、出示“爬山虎”的圖片,自主觀察,交流發現。
2、出示文中語句,讀通,讀懂,發現作者描寫的細膩之處。
3、作者為何能把爬山虎寫得這么細致、具體?思考交流。
4、讀“小林”“小東”的話。
四、成語故事
1、寫故事需要對某一事物進行細致、長期的觀察,其他事情又何嘗不是如此呢?《胸有成竹》這個故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2、讀故事。了解故事內容,懂得成語含義。
3、故事中的哪些語言給你特別深刻的印象?
a、從“生動傳神”及第三自然段的例子,感受畫的形象逼真。
b.文中第二自然段及第四自然段文與可所說的“秘訣”,道出“觀察”與其取得成績的必然聯系。
4、說故事。
五、日積月累
1、是呀,有人對每月具有代表性的花也做了細致的觀察,編了一首歌。先聽老師唱唱。
(在原有歌曲中選擇合適的曲調)
2、讀句正音。
3、仔細讀讀,你發現這段話有哪些特色?哪些詞句用得特別精妙。(“紅似火,滿枝黃,雪里藏”等詞精煉地概括出花的特點,讓人產生無限遐想。而這一切無不緣于細致、長期的.觀察)
4、熟讀成誦,吟唱成誦。
第二課時口語交際
1、我們的生活千姿百態,我們的世界豐富多彩。只要你細心觀察,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看了這兒的三幅圖畫,大家都會發覺“細心觀察”的感覺真的不錯。
2、獨立看圖,然后與同桌交流自己最感興趣的一幅圖,說說看到了什么,還可告訴同學你是怎樣發現的?
3、再次觀察其他的幾幅圖,也許還有奧妙沒被發現呢。
4、全班交流評議,誰發現的最多、最有趣,誰講解得最清楚、最精彩,將獲得“獨具慧眼”獎。
a、可以講講你最得意的一個發現。
b.可以講講經過同桌提醒后,自己的第二次發現結果及心情。
c、可以講講你和同桌就某一幅圖的爭論過程。
d.還可以講講第一次看圖和第二次看圖的不同發現和感受。
5、這三幅圖除了帶給你視覺上的享受以外,還帶給你什么呢?
6、評議“獨具慧眼”獎得主人選。
7、拓展:這幅圖構思奇妙,用好你的慧眼也許會得到豐收的喜悅。仔細看圖,清楚的把自己的發現告訴朋友。
第三課時習作指導
1、通過這一單元的學習,老師和大家一樣,漸漸發覺了觀察帶給我們的快樂。這節課老師想讓大家共同分享這份快樂。誰愿意把自己在課余觀察的快樂傳遞給大家?
2、指名試說,師生共同點評。
著重從以下幾點人手:
a、觀察了什么事物,怎樣觀察的?
b.有什么新的發現?
c.在觀察過程中,什么事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每個人根據這位同學講過的內容各取一個題目。
a.學生說題目,師整理。
b.你喜歡哪個題目,為什么。
4、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察,若把它寫下來,肯定很有意思,寫時得注意什么呢?討論明確:
a.注意把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寫下來。
b.能不拘形式的寫下來,如果進行連續觀察,堅持寫觀察日記。可以選幾則自己覺得滿意的日記,認真地進行修改加工。作為一篇習作,題目可以用《觀察日記——》,要注意日記的格式。
c.選自己喜歡的方式精心擬題。
5、學生起草,教師巡視。
6、學生就某一片斷交流,共同評議。
7、修改或互批,著重于用詞是否得當,句子是否通順,意思是否清楚。
第四課時作文講評
1、教師在批改過程中,可選以下幾類典型,作為學生評議內容及方向。
a、同一事物,不同觀察、描寫角度的對比。
b.同一內容描寫,粗略與細致的對比。
c、優秀習作的賞析。
2、根據評議自我修改文稿。
3、謄寫習作。
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6
準備計劃
先讀讀課文里的這段話,想想需要考慮哪些問題,準備紙筆,稍做記錄。
分組討論
恐怕一個人拿不定主意,咱們分小組進行。看哪一組計劃的周密、妥當,咱們就聽從他們的意見,每人稍做準備,談談自己的計劃,再由小組長統一意見,推選一人作好發言,師生評議。最后,由班長綜合大家意見,制定出一個春游方案。
第二、三課時:習作
啟發談話
我們在校園里生活了三年,對環境應該很熟悉了,你能說說嗎?你最喜歡哪個地方,比如校園的花壇,有哪些花草等,你經常在那里做些什么?(鼓勵學生自由說,放開說,教師做適當補充指點)
小結:有的同學平時能夠留心觀察,說了自己的所見所想,講的很具體,而有的同學疏于觀察,我們要做善于觀察的人。
實地觀察
現在給大家30分鐘時間,去校園里做一次觀察,把觀察到的景物記錄下來。可以選一處景物來寫,具體寫出你的感受來,或者你想到了曾經在那里發生過的事情,覺得很有意思,也可以寫下來。注意要仔細觀察。
交流觀察所得
指名說說你已經觀察到什么,準備怎么寫,讓學生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啟發。教師結合學生的交流進行點評。
學生完成習作
同桌互相交流,評改
改通順,指出錯別字及其病句、標點錯誤等;評優點,劃出你認為的'好詞好句或者精彩語段;提建議,提出哪些內容需要具體或補充,哪些可簡單或刪除等等。
第四課時:我的發現日積月累
復習導入
檢查讀詞語卡中的詞語,有選擇的聽寫詞語。
我的發現
分角色讀讀對話,說說小林和小東發現了什么?讀句子,回到課文中去找這些句子,再讀一讀,說說用這樣的句式有什么好處。交流后進行摘抄。我們在哪些課文中也學到過類似的句子?
日積月累
自由朗讀詩句,說說自己讀懂意思的詩句,提出難以理解的詩句,教師點評釋疑。比一比,看誰背的多,背的快。
教學反思
新《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語文也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在課堂上我們教師應少講多練,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語文的規律,提高語文素養。
本次習作要求是按一定的順序寫校園里的景物,或者別處的景物,還可以寫寫發生在校園里的難忘的事。我們就先來選擇寫寫我們朝夕相處的校園。
先讓學生課下仔細觀察學校中你認為最美的地方,作好記錄。然后運用我的發現中的句式進行描寫。接下來全班評改。
評改要求:景物描寫的過程中,是否抓住了主要景物來描寫,是否選擇了恰當的描寫方法(描寫方法已在語文園地一“我的發現”一欄中有體驗、有訓練。)是否運用了總分的寫作方法。
最后加上開頭結尾,還是要運用總分總的結構,這樣一篇習作就完成了。
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7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一邊朗讀一遍想象課文描寫的畫面,體會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
2、掌握重點詞語的意思,積累課文中描寫潮來時的重點句子;
3、學習作者抓住多個特點,有次序描寫景物的寫作方法。
二、教學重點:體會錢塘江大潮的神奇壯觀;
教學難點:積累課文重點語句,想象文中描繪的大潮景象;
三、教學方法:情景創設法
四、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錢塘江大潮來潮的聲音音頻,錢塘江大潮視頻;
五、教學流程:
(一)復習舊知,激趣導入
1、出示詞語:(課件出示)
橫貫江面人聲鼎沸人山人海浩浩蕩蕩
山崩地裂漫天卷地齊頭并進奔騰西去
風號浪吼白浪翻滾顫動
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自古以來錢塘江大潮被稱為天下奇觀,這節課我們就讓我一起來感受錢塘江的奇特之處。在此之前,來回顧一下課文中的重點詞語,這些詞語描寫錢塘江大潮來臨之時的場景,你們有信心能讀好嗎?請一個小組來讀一讀。
【設計意圖:檢測學生對課文中的重點詞語的掌握情況。】
2、播放課件中潮來時的聲音(課件出示)
教師:聽!這是什么聲音?(學生自由說)
【設計意圖:播放浪潮的聲音,讓學生仿佛身臨其境,提高了學生對課文學習的興趣】
3、既然同學們都迫不及待地想去看一看錢塘江大潮的景象,那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去到農歷八月十八日的鹽官鎮。
(二)細品課文,領略壯觀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第2自然段,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
學生自由說。(平靜人山人海)
2、誰能讀一讀這句話,讀出人們的心情。(期待)
“江潮還沒有來,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東望,等著,盼著。”
【設計意圖:體會潮來之前江面風平浪靜,以及江岸上觀潮人之多、盼望之切。】
3、到底是怎樣神奇壯觀的景象讓人們如此期盼呢?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3、4自然段,一邊讀一遍劃出你最喜歡的句子,讀完后思考作者是怎樣把錢塘江大潮這一奇觀寫具體的。(學生自由朗讀)
4、請同學們互相分享你最喜歡的句子,說說你喜歡的理由。
5、全班共同交流,分享心得
“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頓時人聲鼎沸,有人告訴我們,潮來了!我們踮著腳往東望去,江面還是風平浪靜,看不出有什么變化。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人群又沸騰起來。”(出示課件)
誰愿意為大家朗讀你最喜歡的句子?
(1)“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
雷聲是怎樣?(轟隆隆)現在江面上是怎樣的情景?(風平浪靜)是的,江面上毫無動靜,卻已經聽見大潮的聲音。如果你是觀潮人群中的一員,未見其景先聞其聲,你此時此刻心情怎樣?想說些什么?做些什么?(采訪學生,并讓學生表演)
你想看潮,她也想看潮,你蹦一下,她跳一下。人群越來越激動,說話聲越來越大,就像鍋里煮開的水一樣,這就是“人聲鼎沸”,誰能這個詞語來造句?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學生彷佛是觀潮人群中的一員,更能體會人們的激動之情。】
(2)“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人群又沸騰起來。”
潮水的隆隆響聲變得越來越大,人群有什么變化?為什么用了一個“又”字?(因為這時候大潮出現了一條白線,人們很激動)剛剛已經人聲鼎沸,現在又沸騰。說明隨著潮聲越來越大,大潮開始出現,人們的心情變得更加怎樣?(激動不已)。等了這么久,終于看到了大潮的影子了。多高興,多激動啊,誰愿意來讀出人們的心情,讀出潮聲的變化。
這條白線出現在哪里?(水天相接的地方)讓我們看一看水天相接是哪里(出示圖片)。原來大潮離我們還很遠呢,但是聲音卻很響。這真是“奇觀”。
(3)“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
剛剛白線還在水天相接的遠處,一瞬間白線已經向我們移過來了。這速度可真是快啊!白線的形態也發生了變化,越來越長,越來越粗,氣勢怎樣?(滂沱)
(4)“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堵兩丈多高的水墻。”
這是一個比喻句,作者把白線比喻成什么?(一堵水墻)這堵水墻兩丈多高,一丈等于3.3米,兩丈等于6.6米,相當于兩層樓的高度。這樣高的浪潮,給你什么樣的感覺?(氣勢洶洶勢不可擋)
我們來看一看這是怎樣的景象(播放視頻)。
誰能來讀出浪潮的氣勢洶洶?
(5)“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猶如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這一句寫出了大潮的聲音和形態,還有那位同學喜歡這一句?老師也最喜歡這一句。想來讀一讀?想把這句話讀好可不容易,先得讀好關鍵詞語。(指導朗讀“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山崩地裂”。)
現在老師想來讀一讀這句話(范讀)還有誰想來嘗試一下?多么富有力量的語句啊。讓我們一起來讀一遍。(齊讀)你們的朗讀讓老師看到了白浪翻滾排山倒海而來,聽到了千萬匹戰馬咆哮嘶吼的`聲音。真是震撼人心啊!
同學們,如果老師把這句話改得簡潔一點,你們感受一下哪一句更好。為什么?(更形象地寫出了大潮的氣勢)
出示:
①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猶如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②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奔騰而來;那
聲音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設計意圖:通過刪減原句中的重點詞語,讓學生感受到優美詞語對描寫景物和塑造語句氣勢的作用,引導學生積累、應用好詞好句。】
6、退潮的景象
錢塘江來潮時氣勢如此澎湃,怪不得說它是天下奇觀呢!退潮之后又是怎樣呢?讓我們齊讀第五自然段。
“霎時”讓你感受到了什么?(退潮之快)
誰來說說退潮后的景象?(奔騰西去漫天卷地風號浪吼)
錢塘江大潮來時是那樣的排山倒海,可瞬間就奔騰而去,這何嘗不是一種奇觀呢?就算退潮后江面也依然久久不能平靜,江水漲了兩丈高,可以感受到錢塘江大潮來勢洶洶,真真可謂是一場“天下奇觀”啊!
(三)寫法總結,學以致用
1、現在老師要考一考大家,看誰能以最快速度把序號填在括號里。(出示課件)
填完以后,你發現了什么?作者是按什么順序寫潮來時的景象呢?(由遠及近)
2、潮水的聲音是如何變化的呢?(悶雷滾動——越來越大——山崩地裂)
3、潮水的形態發生了什么變化?(一條白線——白色城墻——白色戰馬)
作者由遠及近遠仔細觀察,抓住了潮水聲音和形態兩個方面的變化特點,運用恰當的比喻和貼切的詞語,將錢塘江大潮這幅震撼人心的畫面搬到了我們眼前。我們在寫作時,也可以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讓自己描寫的景物栩栩如生。
(四)課堂延伸
同學們,大自然中還有各種各樣的壯麗景色等著我們去發現(出示圖片),請你們選擇一個自己最喜歡的景點,抓住兩三個關鍵特點,用上貼切的好詞,有次序地寫上一段介紹語。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有次序的觀察習慣,鍛煉學生錘煉語言的能力。】
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8
【教學目標】
1、了解我國生物科學取得的新成就,感受科學實驗和科學研究的神奇作用,激發學生的科學興趣及探索的欲望。
2、學習準確地用詞、形象地表達,初步學習說明文的基本表達方法。
【教學重點】
通過自主閱讀、自主探究,了解植物種子經過太空旅行后所發生變化、變化的原因及變化后的作用,激發學生的科學興趣及探索欲望。
【教學難點】
探究種子變化的原因,領悟“魔力”一詞的深層含義。
【教學準備】
引導學生收集關于太空蔬菜、花卉的相關文字和圖片資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鏡頭回放,激發閱讀期待
1、2003年10月15至16日,我國第一艘載人航天飛船神舟五號成功發射,讓我們一起重溫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觀看神舟五號飛船成功發射的錄像。
2、回憶鏡頭,想想這些科學術語你理解嗎?
第一組:載人航天、神舟飛船、返回式衛星
你知道三者的區別嗎?簡介“神舟飛船”幫助理解。
這句話你能讀懂嗎?“在神舟五號飛船上,有一批‘特殊乘客’——植物的種子。其實,它們已搭乘過先前發射的神舟飛船和返回式衛星,算得上是航天旅行的老乘客了。”欣賞句子,哪個詞用得特別準確?
補充資料:1987年我國開始在衛星上搭載植物的種子,先是蔬菜、糧食,1996年才開始搭載花卉種子。
第二組:宇宙射線、微重力、高真空
飛船里的楊利偉和在地球上一樣吃飯、睡覺嗎?
(失重,即微重力;呼吸靠供氧──高真空。)
什么是“宇宙射線”?讀這個小故事你能明白:美國“阿波羅”號的宇航員們飛上太空第一次看到了人類從未見到的宇宙奇景。他們看到了美麗的地球,看到了月亮的背面,但同時他們的眼睛也感到了不適。回到地球后,他們患了白內障。從那時開始,有39位宇航員已經患了這種疾病。科學家說,這是宇宙中的射線所造成的危害。宇宙射線是比原子更小的宇宙粒子,它們像子彈一樣射擊宇航人員的眼睛,使人的大腦產生錯覺,好像是看見面前不斷有閃光一樣。受到宇宙射線打擊后,人的眼睛被傷害的程度是很嚴重的。
3、預習課文了嗎?你知道“神舟五號”飛船上的特殊乘客是誰?經過太空旅行后,發生了哪些有趣的變化?為什么會發生這些變化?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飛船上的特殊乘客》,相信同學們能夠從課文中找到答案。
4、指讀、齊讀課文,梳理文路:課文有六個自然段,開頭和結尾請全班同學讀,中間請四位同學讀,其他同學邊聽邊想,用一個詞語概醫這一段的內容。
讀后梳理,板書:種子的變化、變化的原因、變化后的用途
二、探究課文,感受科學的魅力
1、出示中心句:小小的植物種子經過一番太空旅行,好像獲得了“魔力”,可以有這么多美妙的變化和神奇的用途。聽說過“魔力”嗎?在什么情況下用?(童話中的魔鏡、魔法師的神奇力量)你怎么理解“魔力”?
2、自讀課文2~5自然段,看看種子經過太空旅行后,有了哪些“魔力”,自學、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⑴有哪些魔力?產量高、品質好、生命力強(展示圖片:太空水稻、黃瓜、番茄、辣椒、花卉等)。你能想象太空種子還有別的“魔力”嗎?
⑵這些“魔力”有什么用途?(食用、藥用、他用……)綠色蔬菜、治病良藥、美化生活、綠化祖國……
⑶太空種子為什么具有這樣的“魔力”?再讀第3段,重點引導:“在浩瀚的宇宙中,由于宇宙射線的輻射,由于處于微重力、高真空的特殊環境,使得一部分植物種子內部的.遺傳物質產生了微妙的變化。”結合課文,你猜想一下可能有哪些微妙的變化?如:外形、味道、顏色、營養、抗病性……
“科學家對經太空遨游的植物種子進行選育,不斷地選擇優良的變異植株,淘汰那些不良的變異植株,并將優良的變異植株經過四代以上的培育,使其性狀穩定,最終培育成拳的太空品種。”
讀得懂嗎?變異植株什么意思?聯系兩句話,說說太空種子的“魔力”來自哪里?大自然、科學。
三、回扣主題,激發探索欲望
1、再現中心句,齊讀:小小的植物種子經過一番太空旅行,好像獲得了“魔力”,可以有這么多美妙的變化和神奇的用途。這是科學的魅力!
2、真正的“魔法師”是誰?
補充中心句:真正的魔法師是聰明勤勞的科學家們,是他們的知識和工作創造出一個個奇跡!
3、科學創造著一個又一個神話,科學改變著人類的生活。科學家們對太空的探索還在繼續,2007年,我國的“神舟七號”不但要上天,還要實現讓宇航員走出座艙、行走太空的目標!
4、課后作業:未來的科學家是誰呢?是你們!讓我們從現在開始,收集關于太空蔬菜、花卉、糧食的相關文字和圖片,設想出你心中的新產品,還要用一段話簡要介紹一下。
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9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拼讀注音的生字,學會8個生字,重點學習"若、昂、崩、震"這四個易錯的生字;讀寫"平靜"等九個詞語,能夠理解并運用這些詞語。
2、了解課文是按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后的順序來寫文章,并能按此順序分段。
3、能運用“邊讀邊想畫面”的閱讀方法學習本課,使閱讀能力進一步提高。
4、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3、4自然段。
5、通過學習,了解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課文是按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后的順序來寫文章,并能按此順序分段。
教學難點:體會潮來之時的壯觀景象,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大致了解課文是按潮來前、潮來時、潮來后的順序來寫文章,并能按此順序分段。
2.能正確拼讀注音的生字,學會8個生字。重點學習"若、昂、崩、震"這四個易錯的生字;讀寫"平靜"等九個詞語,能夠理解并運用這些詞語。
3.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學生通過自學讀懂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初讀課文,初步了解作者寫錢塘江大潮的寫作順序。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
1、同學們,我們浙江省的旅游景點非常多,自古以來就吸引了無數的文人墨客,像美麗如畫的杭州西湖,文化底蘊深厚的紹興,優美自然風光的千島湖,佛教勝地普陀山……真是舉不勝舉。我國宋代有大詩人蘇軾游覽了浙江的一處勝景后,讓他久久不能忘懷,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你們知道他講的“潮”是哪兒的潮?
2、今天,老師就帶大家去海寧的鹽官鎮去領略一下這名揚中外的`錢塘江潮。
(板書:觀潮)(學生讀題)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讀課文時自學課文。要求:
(1)遇到帶拼音的生字多讀幾遍,讀準字音,記住字形;自學新詞,想想意思;讀通課文,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遇到不懂的地方打上“?”
(2)邊讀邊想:錢江潮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2、交流自學結果:
(1)檢查字詞――――出示投影,指名讀。
重點掌握:字音:堤、顫、漲、薄。
字形:若、昂、崩、震。
(2)暢談感受,理解“觀”:
A、讀完課文,談談錢江潮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先由學生自由說)
B、你能用一句話來概括這一景象嗎?(天下奇觀)
C、“觀潮”和“天下奇觀”,兩個詞語中都有一個“觀”字,這兩個“觀”字意思一樣嗎?
“奇觀”的“觀”是“景象”的意思,那么“奇觀”的意思呢?“天下奇觀”的意思?
3、再讀課文,理清順序,給課文分段
(1)大家再讀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作者在寫這一天下奇觀時,先寫什么,再寫什么,最后寫什么?
(2)完成填空,并按這幾個表示時間的詞把課文分成三段。
(3),我們來到了海寧市鹽官鎮觀潮。
(4),潮來了。
(5),潮頭奔騰西去。
師小結:給這類課文分段,除了要注意這樣的事情是怎么發展的,分幾個階段,還可以在課文中找一找有哪些表示時間或地點的詞句。通過這些表示時間的詞語,可以較快地給課文分段。
三、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課文第1節,你讀懂了些什么?
師歸納:潮來前江面平靜,看潮人已人山人海、昂首東望。
2、你是從哪里體會到“江面平靜”的?(橫臥、籠罩、屹立)
3、交流讀,引導學生抓住“橫臥、籠罩、屹立”等詞把當時的氣氛讀出來,注意及時請學生評價朗讀的情況。
“望”字在課文里除了看,還有一層意思——等著、盼著。該怎樣讀讀人們的這種心情。
4、朗讀。
四、布置作業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文章第二、三自然段,了解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部分學生能夠背誦該部分課文。
3.通過拓展資料的交流,學習,將學生引向更廣闊的學習天地。
教學重點、難點:通過學習,了解錢塘江大潮的雄偉、壯觀,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激趣
錢塘江大潮自古被稱為“天下奇觀”,每年的觀潮節都有成千上萬的游客去目睹它的風采,你們有沒有見到過?別遺憾,我馬上就帶著大家去看看這被稱為“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
不過,老師不是讓大家用眼睛去看,而是要用心去看。現在請你們輕輕地閉上眼睛,屏幕就在你的腦海里,需要你用心去看,用心去體驗這一“天下奇觀”。(師范讀第二段)
二、品讀詞句,欣賞佳景
1、生閉目聽老師范讀第2、3小節,聽文字,想畫面。想想你都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錢塘江大潮的哪些方面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2、什么也別說,趕快投入到文本之中,看看剛才哪些景象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讓你驚嘆錢江潮真是“天下奇觀”,劃出有關的句子,點出最讓你驚嘆的詞語,好好體會。可以采用談體會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朗讀的方法。
3、交流匯報,重點研讀:
(1)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
A、悶雷的響聲是怎么樣的?(低沉的,“轟隆隆”)為什么會這樣?
B、指導朗讀這句話。(低沉)
(2)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人群又沸騰起來。
A、“水天相接”是什么地方?“白線”是什么?(遠)
B、那條白線就是大潮的潮頭。觀潮的人們從一大早一直等到了午后一點左右,這時終于看到了一條白線,如果你們是觀潮的人,你們會怎么樣呢?(情不自禁地喊起來。)怎么喊?
C、那么多的人,大家都這樣情不自禁地喊呀,叫呀,這樣的場面就是――“沸騰”。
D、有一點老師不明白了,怎么說人群“又”沸騰了呢?(結合理解上文“人聲鼎沸”)
E、指導朗讀。
(3)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
A、重點理解“橫貫”一詞。(速度快、面積大)“橫貫”與“橫臥”能否調換?
B、“橫貫江面”多么壯觀!讓我們閉上眼睛去想像那個情境,再讀一讀。
C、那條白線“很快”地移來,卻“逐漸”地拉長變粗是否矛盾?
(3)再近些,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墻。
指導讀好這兩句話。讀出潮水變長,變粗,形成白色城墻的氣勢。(速度快,氣勢大。)
(5)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了。
A、理解“齊頭并進”、“浩浩蕩蕩”的意思。
B、想像一下“千萬匹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是怎樣一種壯觀的場面?再想想加上“山崩地裂”的聲音,大潮是怎樣的一種氣勢!
C、潮來洶涌,當你們面對著萬馬奔騰似的潮水,你想對它些什么呢?
D、這么雄壯的氣勢,不得不讓人驚嘆它確實是“天下奇觀”,那就讀出這份激動吧!
個人自由讀,指名讀,小組賽讀,全班齊讀。
4、理清順序,試背
(1)剛才大家很有感情地朗讀了這些描寫潮水的語句。不過,把“觀潮”的順序給打亂了。其實,作者寫得可有順序了。(生動筆在練習紙上填寫)
1),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滾動。
2),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
3),只見白浪翻滾,形成一道兩丈多高的白色城墻。
4),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2)師生齊讀這段話
(3)現在,只留下括號中的詞語,你還能說出剛才那段話嗎?(學生自由準備背誦)
三、結合名句,再次解讀
1、關于錢江潮,許多文人墨客曾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句,你們有知道的嗎?說給大家聽聽。
2、老師也給大家準備了幾句,看看他們筆下的錢江潮跟我們今天所學的課文有哪些相似之處。每個同學選擇2――3句來談談理解。
3、讓我們再一次滿懷激情地朗讀課文第二段。
4、師讀第三段,結束課文的教學
四、實踐運用,活用文本
請你當當主持人,給畫面配解說詞。主題是——《錢塘潮來》?
五、拓展閱讀,引向課外
閱讀拓展資料《話說錢江潮》,探究錢潮的成因及歷史等,作簡單交流。
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20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了解五彩池的特點,體會五彩池的神奇及形成的原因。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語言感悟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體會五彩池的神奇,從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從而培養學生熱愛祖國河山,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難點】
體會五彩池的神奇及形成的原因。
【教學思路】
《五彩池》這篇課文用生動形象的語言,采用“總分總”的結構,圍繞“五彩池神奇的景象”具體描寫了五彩池的數量多、形狀多、顏色多,同時又揭示出池水鮮艷多彩的成因,讓人不由得嘆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因其是一篇選讀課文,與課文第一單元主題密切相關,因此在設計上我從第一單元入手,通過課前準備活動,復習舊知,感受美景,從而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勢利導,導入新課。
在教學課文時,我遵循整體——部分——整體的結構去教學。導入新課后引導學生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概括出自己的感受,找出文章的題眼——神奇,而后引導學生品讀能體現五彩池神奇的句子,通過讀一讀、品一品、換一換、想一想等方法感受語言文字的美麗,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質疑法、比較閱讀法、想象教學法、情境朗讀法
【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
多媒體課件準備:
1、五彩池圖片
2、大自然美景風景片
3、課文的有關句子。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感受大自然的美景。
師生問好
師:上課之前,老師先請大家來欣賞一組圖片,看看有你喜歡的地方嗎?看后我們一起來交流交流。
師:有你們喜歡的地方嗎?你喜歡哪?為什么呢?
【設計意圖:播放圖片,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景,既回顧了舊知,又延伸到課外。課內、課外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為開課做鋪墊。】
一、導入新課,解題質疑。
1、師:同學們,欣賞完圖片,我們驚嘆于錢塘江大潮的壯觀,雅魯藏布大峽谷的奇異,桂林山水的秀美。大自然就像一位魔術師,它的杰作常常令人驚嘆和震撼。四川松潘的五彩池也是個人間仙境,(點課件)很多文人墨客都留下了贊美五彩池的文章。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楊其力叔叔筆下的五彩池,一起去領略一下那神奇的風光吧!(貼卡片)
【設計意圖:根據課前準備時學生觀看圖片的感受導題,銜接緊密。色彩不同、形狀各異的標題既美觀,又為后文學習“形狀”做準備。】
師:請同學們讀讀課題。
師:你是怎樣理解“五彩”這個詞的?
預設:
生甲:“五彩”指的是五種顏色。
師:“五彩”僅僅是指五種顏色嗎?相信同學們學完了課文就能知道了。
生已:“五彩”指的是多種顏色。
師:你回答得非常正確。相信同學們學了課文對“五彩”這個詞會有更深的感受。
師:讀了課題你們還有什么疑問嗎?
預設:
生甲:為什么叫五彩池?
師:你能針對課題提出問題,不錯。
生乙:五彩池是怎樣的?
師:你想知道五彩池是怎樣的,很好!
生丙:五彩池是怎樣形成的?
師:看來你對成因感興趣。
師:同學們提的問題都很有價值。下面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自由讀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設計意圖:由解題入手,引導學生質疑,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生自讀課文。
2、師:讀了課文,你們覺得五彩池是怎樣的?誰能用一個詞來概括?
預設:
生能準確找出關鍵詞
生甲:神奇、美麗
師:你真會讀書,竟然和作者的感受一樣!請同學們看到大屏幕,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沒想到今年夏天去四川松潘旅游,在藏龍山上,我真的看到了像瑤池那樣神奇的五彩池。”(板書:神奇)
生找不出關鍵詞
師:文中第一自然段有一個詞概括了作者的感受,你們能找到嗎?
師:找得真準!請同學們看到大屏幕,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話——“沒想到今年夏天去四川松潘旅游,在藏龍山上,我真的看到了像瑤池那樣神奇的五彩池。”
板書:神奇
【設計意圖:一讀課文,引導學生概括自己的感受,找出課文的關鍵詞“神奇”。】
三、品讀體味,感受“五彩池”的`神奇。
◆緊扣“神奇”,二讀課文。
師: (指著板書說)那五彩池到底神奇在哪呢?請同學們再讀讀課文2、3自然段,用“ ”劃出能體現五彩池神奇的句子。
思考:五彩池神奇在哪?讀讀2、3自然段,用“ ”劃出能體現五彩池神奇的句子。
【設計意圖:緊扣關鍵詞“神奇”,引導學生二讀課文,劃出重點句子。】
◆抓重點句子,感悟“五彩池”的神奇。
師:你從哪句話體會到五彩池的神奇?
(1)“那是個晴朗的日子,我乘汽車來到藏龍山,只見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
預設:
若學生不能概括出神奇在數量很多
師:讀了這句話,你體會到五彩池神奇在哪?
生:神奇在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
師: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請你們讀讀這個詞。
生讀:漫山遍野
師:你們是怎樣理解這個詞的?
生:水池到處都是。
師:“漫”這個字在字典中有這幾種解釋,“漫山遍野”的“漫”在這里應該選哪種解釋?
漫:①到處都是
②水過滿而外流
③隨意,無拘無束
④時間長
師:是啊,“漫山遍野”這個詞就是指水池到處都是。從這個詞我們可以體會到水池的數量很多。
板書:數量多
若學生能概括出數量多:
師:讀了這句話,你體會到五彩池神奇在哪?
生:五彩池的數量很多。板書:數量多
師:你們是從哪個詞體會到的?
生:漫山遍野
師:請同學們把這個詞讀一讀。
師:你們是怎樣理解這個詞的?
師:“漫”這個字在字典中有這幾種解釋,“漫山遍野”的“漫”在這里應該選哪種解釋?
漫:①到處都是
②水過滿而外流
③隨意,無拘無束
④時間長
師:是啊,“漫山遍野”這個詞就是指水池到處都是。
師:誰能再來讀讀這個詞?讀出你的感受。指名讀。
師評價:從你的朗讀中我感覺水池只占山的一角。
師評價:從你的朗讀中我感受到了水池遍布整個山野。
師:把這個詞放回句子當中,我們再來讀一讀。
【設計意圖:三讀“漫山遍野”,一讀讀準字音,二讀理解字義、詞義,三讀讀出感受。】
師:還有哪個詞讓你感受到水池很多?
生:大大小小
師:請你讀讀這個詞。
師:老師想把“大大小小”一詞換成“大小”,你們讀讀這兩句話,看看這樣改行不行?
比較句子:
那是個晴朗的日子,我乘汽車來到藏龍山,只見漫山遍野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池。
那是個晴朗的日子,我乘汽車來到藏龍山,只見漫山遍野都是大小的水池。
生:不好,大大小小一詞能讓我們感受到水池很多,而大小則不能。
師:你們知道嗎,藏龍山上共有大大小小的水池4000多個,(停頓一下,讓學生感嘆)怎樣?真多啊!讓我們帶著自己的體會再來讀讀這句話。
師:我們通過抓住“漫山遍野”“大大小小”這兩個關鍵詞,感受到了五彩池的神奇。出示學法:抓關鍵詞
【設計意圖:抓關鍵詞品讀句一,傳授學生學習方法。通過讀一讀,解一解,比一比等方法理解關鍵詞,從而體會五彩池的神奇——數量多。】
師:你還從哪體會到五彩池的神奇?
(2)“無數的水池在燦爛的陽光下,閃耀著各種不同的顏色的光輝,好像是鋪展著的巨幅地毯上的寶石。”
師:還有誰想讀讀這句話?
師:這句話中你們最喜歡哪個詞?透過這個詞你看到了怎樣的畫面?(出示學法二:想象畫面)
預設:
生:我最喜歡“無數”這個詞,透過這個詞我看到了水池遍布整個藏龍山。
師:是呀,我也看到了到處都是水池。
生:我喜歡“燦爛”這個詞,透過這個詞我看到藏龍山上陽光普照。
生:我喜歡“閃耀”這個詞,透過這個詞我看到了無數的水池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師:你的想象力真豐富。
生:我喜歡“巨幅”這個詞,透過這個詞我看到了遼闊的藏龍山。(這一個個水池在哪?藏龍山。)
生:我喜歡“寶石”這個詞,透過這個詞我看到了光彩奪目的水池。
師:聰明的你能告訴我,這個“寶石”指的是什么嗎?
生:寶石指的是水池。
師:對了,作者在這運用了的修辭手法,把比作(讓學生接著說)
師:恰當的比喻不僅能使語句更生動,還能讓我們感受到水池的美麗。
師小結:藏龍山上陽光普照,漫山遍野的水池在陽光的照射下發出耀眼的光芒,宛若顆顆寶石。多美的畫面啊!(出示熠熠生輝的水池圖片)(教師配樂感情朗讀這句話。)
師:你們也能讀出這美麗的畫面嗎?生配樂朗讀
師評價:真美!你們不僅能體會到美,想象出美,還能有感情地讀出美,真不錯!
【設計意圖:抓關鍵詞、想象畫面理解句二。“這句話中你們最喜歡哪個詞?透過這個詞你看到了怎樣的畫面?”這一開放性問題的設計,既培養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適時的圖片展示及配樂朗讀把情感推向xx。】
師:還有哪句話能讓我們感受到五彩池的神奇?
(3)“池邊是金黃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帶,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圍成各種不同的形狀,有像葫蘆的,有像鐮刀的,有像盤子的,有像蓮花的……”
師:五彩池神奇在哪?(這就是五彩池不同的形狀)
生:五彩池的形狀很多。
板書:形狀
師:你是從哪知道的?
生:句尾有一個省略號。
師:我們在學習課文時不僅要關注文字,還要關注標點。
師:剛才我們通過想象畫面感受到水池的美麗,那請同學們再想象一下,水池還會有像什么的?
生:有像花朵的。
師:你想象得真美!
生:有像樹葉的。
師:真奇啊!
生:有像圓月的。
師:還有像圓月的,真是太美了!
師:有這么多形狀,此時省略號能改成句號嗎?
生:不能,因為水池的形狀還有很多很多。
師:下面請同學們一起來配合讀一讀這幅美麗的畫面。(補充的句子結合課題的形狀齊讀)
師:真是形狀各異啊!
【設計意圖:抓標點符號理解句三,感受五彩池的神奇——形狀多,夯實學生基礎。】
(4)“有些水池的水還不止一種顏色,上層是咖啡色的,下層卻成了檸檬黃;左半邊是天藍色的,右半邊卻成了橄欖綠。”
師:從這句話中,你們感受到五彩池神奇在哪?
生:五彩池的顏色很多。
板書:顏色
師:有哪些顏色?
生:咖啡色、檸檬黃、天藍色、橄欖綠。
師:這些表示顏色的詞有什么特點?(像檸檬一樣的黃我們叫檸檬黃)
師:你們還能說出這樣的詞嗎?
【設計意圖:感悟特點,幫助學生積累詞語。】
師:老師這里也搜集了一些,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師引讀:有些水池的水還不止一種顏色,上層是,下層卻成了,左半邊是,右半邊卻成了。(三讀句子)
師:這么多顏色真是——(色彩斑斕、五彩斑斕、五光十色、五彩繽紛……無比神奇)
【設計意圖:三讀句子,在讀中充分感受池水的五彩斑斕。】
◆欣賞美景
師:這么美麗,這么神奇的景象你們想不想親眼看看?
生:想!
師:大家請看這兒。
師:從同學們的驚嘆聲中我發現你們都被神奇的五彩池折服了。
【設計意圖:欣賞美圖,加深感受,把情感推向另一個__。】
◆品讀“更”字
師:課文學到這,你們能完整地告訴我五彩池神奇在哪嗎?(引導學生根據板書回答)
師:從課文的第二自然段,我們知道了作者驚奇于五彩池的數量多、形狀多,從課文的第三自然段,我們又知道了作者驚奇于池水的顏色多。那么作者最驚奇的是什么呢?你是從哪個字知道的?
生:“更”字。
師:請同學們讀讀這個字。(三讀)透過這個“更”字你們感受到——
生:從這個“更”字,我可以感受到作者在看到池水時非常驚奇。
師:作者在看到水池時就已經驚奇了,看到池水就更加驚奇了。僅僅一個“更”字就很巧妙地把2、3自然段銜接起來了,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指著2、3段說)
師:我們再一齊來讀讀這句話,讀出作者的驚奇。
【設計意圖:通過“更”字的教學引導學生感悟過渡句的作用,培養學生認真讀書的習慣。】
◆品讀池水美麗神奇的原因
師:引讀:可是把水舀起來看,——讀:
師:讀到這你有什么疑問嗎?
生:明明是清水,為什么在水池里會顯出不同的顏色來了呢?
師:作者心中也有這個疑問。一起來讀一讀。你們能找到原因嗎?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讀第四自然段,找出原因。
生反饋原因,并引導學生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成因:
生1:池底有許多石筍
生2:石筍表面有一層石粉
生3:陽光的折射
生4:花草樹木的倒影
師生配合朗讀地四自然段。
【設計意圖:池水美麗神奇的原因,學生感興趣,理解也無難度。放手讓學生自學,符合教材、學生的特點,也很好地體現了面向全體的教學思想。】
四、層層引讀,升華情感
師:正是因為這些才使得五彩池的水五彩斑斕,美麗極了,看到這神奇美麗的水池,作者情不自禁地發出這樣的感嘆!讀——原來五彩的瑤池就在人間,不在天上!(音樂起)
師:小時候我聽奶奶講,西方有座昆侖山,山上有個瑤池,那是神仙住的地方,那里的水好看極了!奶奶的故事讓我憧憬著瑤池,向往著瑤池,沒想到在四川松潘,我真的看到了像瑤池那樣神奇的五彩池。原來——五彩的瑤池就在人間,不在天上!(讀句子)
師:(指著板書總結)這漫山遍野的水池,這形狀各異的水池,這五彩斑斕的水池讓作者驚嘆不已,原來——五彩的瑤池就在人間,不在天上!(讀句子)
【設計意圖:層層引讀,升華情感。一讀是對成因的總結,二讀照應文章開頭,三讀總結全文。在層層引讀中,讓學生體會作者的驚奇及對五彩池的喜愛之情。】
五、板書設計:
2、五彩池
數量
神奇形狀多
顏色
【設計意圖:圖文結合式的板書設計,簡潔明快,既突出了理解的重難點,又體現了本課情感的目標。五彩圖形的課題與神奇的五彩池相呼應】
六、作業設計
1、積累文中優美的語句。
2、推薦書《中國風景名勝》,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
【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學設計12-06
四年級的教學設計語文10-20
四年級的教學設計語文11-18
語文翠鳥教學設計03-25
語文《燈光》的教學設計04-28
語文《白鵝》教學設計04-25
語文《陽光》教學設計04-01
語文 《社戲》教學設計03-31
語文《挑山工》教學設計04-22
語文橋教學設計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