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六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理解課文內容,聯系上下文體會重點語句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4.了解文章的表達方式,引導學生感受北京西山、昆明湖、八達嶺長城的美麗,深入體會作者對故鄉的眷戀、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從字里行間感受作者筆下故鄉的美
教學難點:
了解文章的表達方法,深入體會作者的感情
教學準備:
課前布置學生閱讀一些作家關于故鄉的作品,了解作者閻妮高中畢業后就遠離故土赴法國留學的離鄉經歷,為學生感受作者對故鄉的一草一木無比眷戀之情做好鋪墊。
教學時數: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師板書課題一部分:我的故鄉
2.師:故鄉,一個多么深情的詞語,故鄉,一個多么令人難忘的地方。開課前,老師想請同學們用最美的一句話描述你們的故鄉,好嗎?誰來說說?
(生自由地用一句話描述故鄉。)
3.是啊,故鄉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牽連著我們的心,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故鄉的抒情散文,跟隨作者閻妮走近她的故鄉——北京(板書課題后半部分),去感受作者心靈深處的情感。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師:“一切景語皆情語”!還記得林海音最不能忘卻的,她的第二故鄉是?(生答——北京。)因為那里有她最純真的童年時代,即使走遍了世界,家永遠是心靈的故鄉。這種思鄉的情感成了文學家最愛表現的主題之一。今天這篇散文,既寫景,又抒情,現在,就讓我們拿起書本,走近作者的情感世界吧。
2.指名分部分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一邊讀,一邊感受作者的情感,同時思考
從美妙的文字里,你讀懂了些什么?
(訓練學生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3.部分學生讀文,其他學生邊聽邊思考。
4.正音,交流文章的主要內容。
這篇課文主要描寫了作者記憶中的故鄉的西山、昆明湖、長城的美景,用看似平常卻充滿溫情的筆觸,表達了作者雖遠離故土,卻始終不忘自己的故鄉,對故鄉無比的熱愛與贊美之情。
三、細讀文本,感受畫面
1.作者對故鄉如此難忘,當你欣賞了這篇美文后,你覺得作者的故鄉——北京什么地方最吸引你呢?能把描寫它的段落讀給大家聽聽嗎?
(指名讀相關段落)
2.從這些字里行間,你感受到了怎樣的畫面?體會到了怎樣的情感呢?
(預設引入:感受到故鄉西山、昆明湖、長城的美麗畫面,更體會到作者對故鄉的思戀與熱愛。)
3.課文中有一句話集中表達了這種感受,你找到了嗎?
出示:西山的歌有碧綠的'翅膀,昆明湖的歌有清亮的翅膀,長城的歌有帶花的翅膀。
4.細細讀這些畫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生自由談)
是啊,我們的眼前仿佛出現了三副色彩絢麗,各具特色的畫面,接下來,就讓我們走近這三幅畫面之中,細細閱讀,細細體會。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用心感受畫面的美,感受文字的美,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勾畫下來,在旁邊作批注。
第二課時
一、配樂讀文,情感導入
播放音樂,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全文。
二、精讀文本,體會寫法,感悟情感
師:上節課同學們用心感悟了文字,勾畫了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現在我們來交流交流。
(根據學生的課堂生成預設而相機把握引入重點段落的學習)
1.師:文章第一部分,也就是1、2自然段直接抒發了作者對故鄉的思戀之情,3-9自然段分別描述了三幅畫面,這三幅美麗的畫面是對故鄉描述最精彩的部分,剛才很多同學都談到了這里,那么,就讓我們首先跟隨作者的記憶一起去領略西山的美景。
2.為什么作者會說:西山的歌有碧綠的翅膀?你們能從那些文字中讀出這滿目的綠呢?
(生互相交流找出表示顏色的詞語:青、灰蒙蒙、濃綠、青色的透明的、沒有邊的綠連著綠、金檀色,讓學生學習作者準確的用表示顏色的詞語來突出描寫景物的表現手法)
生齊讀這些詞語,師:這兒的確是滿目蒼翠,難怪作者會說——西山的歌有碧綠的翅膀!再讀本段,感受作者的情感。
3.師:西山的歌是碧綠的,西山的歌是美妙的,這動聽的歌中還有些詞語打動了我,如山給人厚重、巍峨之感,而作者卻用了一個“橫飄”,寫出了青山的時隱時現,似乎連山這種厚重的東西在綠色的裝扮下,也變得靈動活潑了起來,這也是作者對故鄉山的獨特感受。這樣的詞語,你還能發現嗎?
(相機理解凄婉等詞語)
4.師:作者用一連串的表示顏色的詞語的這種表現手法向我們展示了西山碧綠的“歌”,用自己獨特的感受描述著對故鄉的熱愛與思戀,你能仿照這段的學習方法自學另外兩首“故鄉的歌”嗎?
5.學生自學“昆明湖的歌有清亮的翅膀”和“長城的歌有帶花的翅膀”相關段落。
6.匯報、交流自學成果,師作結。
(體會作者抓住昆明湖水“清澈”的特點進一步描寫的寫法,以及通過綠色澤的變化和漫山遍野野花的相“融”來凸顯長城之美的表現手法)
三、學習課文最后一部分,深入體會思鄉情結
1.師:作者已經遠離了故鄉,可心卻和故鄉在一起,課文依然以“歌”為終,與文章開頭有何關系?
(體會學習文章前后照應,結構嚴謹的寫法)
2.這一部分,作者又是怎樣表達自己強烈的思鄉情結的呢?
(復習,鞏固排比修辭方法的表達效果)
3.升華情感,深情朗讀文章最后一部分。
四、小結
總結全文,有感情地熟讀全文。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2
【學情分析】
我班有學生35人,六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教學中盡量做到教師適時引導,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解決課堂即時生成的問題。
教學內容分析:《和田的維吾爾》一課是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二組課文中的第九課,本組課文的單元教學目標是了解課文表現出來的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民風民俗,體會作者是怎樣寫出民俗特點。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讀通課文,積累“鋪天蓋地”等詞語和生動的句子。
2.了解“和田的維吾爾“的特點,感受文章所展示的維吾爾鄉村風情及他們雖苦尤樂的精神風貌。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二)過程與方法
以學生為主體,遵循閱讀教學的原則,讓學生充分的與本文交流,在自讀、品讀、感情朗讀等形式的朗讀中,朗讀課文內容,感受維吾爾人的特點及以及他們雖苦尤樂的精神風貌。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體會作者對維吾爾人樂觀豁達精神的由衷贊美之情,學習維吾爾人雖苦尤樂的精神風貌,激發學生對祖國民族文化的熱愛與贊美之情。
【教學重點】
理解小標題的內涵,品讀文中用來表現維吾爾人的優美準確的語言。
【教學難點】
找出它和文章主旨的關系。
【教學方法】
誦讀、體悟、討論
【教學準備】
1.維吾爾風情圖片和民歌
2.要求學生朗讀課文兩遍。
【教學時數】
1課時
1.新課導入:(播放維吾爾風情圖片和維吾爾民歌)
從剛才大家觀看大屏幕專注的眼神,老師已經感受到了你們對新疆地區、新疆的維吾爾人濃厚的好奇心,那么讓我們趕快進入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與新疆有關的課文吧!請同學們把書本打開,翻到127頁,《和田的`維吾爾》
2.解讀標題:首先老師要檢查一下你們的預習情況。昨天回家看過課文的同學舉手。讀過三遍的同學舉手。讀過五遍的同學舉手。(檢查預習,表揚!)
能不能告訴老師,為什么作者認為“和田的維吾爾”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維吾爾”呢?
明確:隨著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加劇,維吾爾人的民族特色也在漸漸消失,只有在最邊遠的南疆農村和田地區,還保持著濃郁的西域特色和維吾爾民族風情!這里的“真正意義”也就是指原汁原味的維吾爾民族特色。
3.初步感知:文中第二自然段作者說:只有披著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沙塵的和田維吾爾人才能展示出原裝的“西域貨”,你們認為哪些東西可以稱得上是原裝的西域貨?
沙土、花朵、謎、歌舞等,你們是在哪里很快發現這些事物的?
明確:通過文章的小標題能夠快速、準確地把[握文章內容和寫作意圖,有著畫龍點睛的作用。
4.研讀文本:剛才我們借助小標題很快地把握了所謂的原裝“西域貨”的內涵,可是大家有沒有思考過:
(1)如何理解“土一樣的維吾爾”中的關鍵詞“一樣的”呢?
明確:維吾爾人生活的環境充滿了沙土——沙塵暴肆虐;維吾爾人的生活離不開沙土——穿戴、食物;晾曬衣服。
土給人的感覺是什么?(純樸、豪放、粗獷)
維吾爾人對沙土懷有怎樣的態度?
明確:熱愛,崇拜、眷戀,即使面對沙塵暴,展現出的也是特有的豪氣與樂觀。
語言品味:鋪天蓋地、撕扯、嘶、迎風引吭、熱烈激昂、寂寞單調、平添、韻味
結論:和田的維吾爾人有著土一樣的質樸、粗獷和豪放。
(2)為什么“花”也可以作為和田維吾爾人的一種象征呢?
明確:愛花是和田維吾爾人的天性,花兒不僅盛開在南疆的沙土里,還盛開在維吾爾的門框邊、房梁上、墻壁的掛毯上,姑娘的服飾上。姑娘有著花一般的名字和美麗的容貌,她們美麗的外表下更隱藏著堅韌的毅力,即使狂風也吹不散。
結論:和田的維吾爾人有著花一樣的美麗、幽香、情調、自信。
(3)快速瀏覽第
三、第四兩個標題的內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和田的維吾爾人好似一樣的神秘、不可思議、耐看。
和田的維吾爾人好似一樣的瀟灑、豁達、樂觀。
5.深化主旨:剛才我們從四個方面來概括了和田維吾爾人的特點,下面哪位同學能不能只用一句話來概括一下和田維吾爾人的特點呢?
明確:生活在豁達樂觀、載歌載舞之中的和田維吾爾人,縱使生活再苦,感覺也是甜的。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句話中出現了一對反義詞,是什么?這樣使用矛盾么?
明確:和田維吾爾人的生活在沙土彌漫的自然環境中的確是苦的,然而他們憑著樂觀豁達的精神,不僅戰勝了惡劣的自然環境,更在這樣的環境中,創造著美,用歌聲和舞蹈來表現著美,所以,心里感覺是甜的,生活是美好的。
6.隨機討論:在你的生活中,有沒有體驗過“苦”與“甜”相生相伴的往事或感受呢?
六、布置作業:完成一篇300字左右的隨筆,題目《維吾爾印象》。
【板書設計】
豪氣與樂觀 熱愛土地
和田的維吾爾愛美的天性 能歌善舞 聚餐多樣
【教學反思】
教學中,通過抓中心句,重點詞去理解,去品讀,效果較好。如,在學生交流了自學情況后,就讓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找出能夠反映和田維吾爾人性格或精神的語句。抓中心帶動學習的積極性。了解了維吾爾人的特點是:豪氣與樂觀的維吾爾族,酷愛土地的維吾爾族,愛美的維吾爾族,能歌善舞的維吾爾族。在教學重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朗讀時間,讓學生再次在讀中品味和田的維吾爾族的獨特風俗習慣。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通過復述故事情節,理解本文聯想與想像手法的運用,并激發學生探求未知領域的欲望。
2、感受文中所表現的喜悅之情。
3、初步了解神話故事的特點。
【教學重點】
1、大膽而新奇的想像。
2、對人類誕生的喜悅感。
【課前準備】
學生:熟讀課文,熟悉故事情節。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過程設計】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在奇幻的神話世界里,有隔河相望的牛郎織女,有對月流珠的在岸鮫人……那么,人,是從哪里來的?對這個有趣的話題,今天我們再看看遠古時代的人們是如何理解的。
二、復述故事情節,理解本文聯想與想像手法的運用
1、復述:這一環節主要鍛煉學生上課專注地聽別人說,學習篩選信息,并鍛煉歸納、概括能力。在自愿或指名復述后,教師可提示補充。如果復述的學生對課文情節有遺漏,也可提醒學生補充。
2、討論:
⑴女媧造人的具體過程是真的嗎?你怎樣理解這種寫法?
⑵你也發揮自己的想像,對女媧造人的`動機、經過做另一種推測,說給大家聽聽。
明確:
⑴女媧造人的情節顯然是想像的,神話是在科學水平不發達的遠古時代產生的,那時的人們無法對人的誕生做出科學的準確的解釋。但是,人類又想要探求自身起源,所以,只好借助于想像來解決這個問題了,而這種大膽而奇特的想像恰恰就是神話故事中的亮點。試想,沒有了這種想像,還有神話故事的存在嗎?這種想像體現了遠古時代人們那種強烈的探求欲望,反映了人類童年時代的某些文化特征。今天的社會科學技術高度發達,但仍有廣闊的未知領域等待我們去探尋,去研究,所以,這種想象力、創造意識,都是我們今天仍迫切需要的。
⑵第2個討論題,是讓學生鍛煉自己的想象力,合理即可。可以先四人小組討論,選出想像奇特、合理的在全班交流。此時教師也可插入課前準備的故事。
三、探究品味,感受課文中對人類誕生的喜悅感
1、討論:說說你對女媧的認識。
2、跳讀課文,劃出文中表現對人類誕生的喜悅心情的句子,討論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提醒學生緊扣課文語句分析認識。教師最后明確:
1、女媧是本篇的核心人物,她是神通廣大的“神”,但是她也有人的孤獨感。她走在莽莽榛榛的原野上,感到“在這天地之間,應該添一點什么東西進去,讓它生氣蓬勃 起來才好”。她也有人的喜怒之情,她會笑,她會假裝生氣,她甚至會靈機一動,“世間各種各樣的生物都有了,單單沒有像自己一樣的生物,那為什么不創造一種像自己一樣的生物加入到世間呢?”就是她的這種創造力,世上誕生了人類。她得到了做母親的天倫之樂,她忙忙碌碌,像母親一般勤勞智慧。她哪里是神,她分明就是人,她有人的情感,人的心態,人的智慧,人的生活體驗。從她身上,我們看到神話的情節是想像的,但又是真實的,是合乎現實生活的情理的。
2、對人類誕生的喜悅感充溢在整篇文章中,這也是本課體現合理豐富想象力的地方。對課文中有關語句,教師可從兩方面提示,一是女媧在造出人之后,不由得滿心歡喜,眉開眼笑,這生命是她一手創造出來的,她的笑,體現了人類創造成功的喜悅感。二是這種喜悅感,還體現在人類自身對獲得生命的歡呼,如人類落地后開口就喊“媽媽”;許多小人的歡呼跳躍等。而學生對這種喜悅感的感受則可引導學生扣住“喜”來談,如有了人類,大自然才有了生氣,蓬勃 起來;有了人類,女媧不再寂寞、孤獨;有了人類,世間也就有了溫馨,有了愛,更重要的是,有了創造……也可以從另外角度引導學生感受,如人類生命的可貴,人類生命與自然的關系,要珍愛生命等。
第二課時
四、思維拓展訓練:比較《女媧造人》與《伊甸園里》
討論:在我們中國,有女媧造人的美麗神話;在西方,也有上帝造人的宗教神話(教材綜合性學習“追尋人類起源”中的參考資料:上帝造人的宗教神話《伊甸園里》)。這兩篇神話都是想像的,你更喜歡哪一篇?說說理由。
教師不要限制在只應該喜歡哪一篇上,教師可以讓學生明白,世界各民族都有一些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古代神話、傳說,表現遠古時代人們對未知領域的探求,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等等。這都屬于人類文化寶庫的一部分,而我們往往也可以從閱讀這類文章中得到新的感悟。
五、教師總結
女媧造人,體現了人類可貴的創造力與探求精神,也使我們感受到生而為人的自豪。今天,我們面對的廣大世界,依然有許多未知領域,等待我們去探求,去追索,去感受那種創造成功的喜悅。
六、布置作業
1、初一(8)班:(高層次班)
⑴摘抄課文中優美的詞語。
⑵閱讀綜合性學習中,關于人類起源的資料。
2、初一(1)班:(低層次班)
把“讀一讀,寫一寫”中的詞語抄寫三遍。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內容,抓住外祖父對梅花的喜愛的句子的理解,體會外祖父對祖國的眷戀之情。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培養學生交流及表達能力,了解開頭和結尾的聯系,體會它們的作用。
教學重點:
1.抓住外祖父對梅花的喜愛的句子的理解,體會外祖父對祖國的眷戀之情。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體會感情,學習方法。
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趣,導入新課。
1.引導學生吟誦詠梅的'有關詩句。
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元,王冕)
遙知不是雪,為幽暗想來。(宋,王安石)
已是懸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毛澤東)
紅梅不屈服,樹樹立風雪。(陳毅)
2.今天,我們學習一篇與梅花有關的課文。板書課題,生齊讀。
3.讀了課題之后,你有什么疑問呢?(引導學生緊扣“魂”自由質疑。)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生字,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小組伙伴之間互相讀課文,交流自讀生字新詞的效果,教師重點指導“縷、葬、腮、甚、眷、颼、衰”的讀音,指導“幽、衰、葬”的字形。指導易錯字“抹”和“眷”。
3.再讀課文,思考作者在文中回憶了外祖父的那些事?生討論交流,理清條理,出示小標題。(吟詩落淚、珍愛梅圖、思國傷懷、贈墨梅圖、送梅花絹)
三、精讀感悟,入情入境。
1.生默讀課文,思考:文中那些地方最讓你感動?畫出有關句子,多讀幾遍,想想為什么。
2.全班交流,重點談出。
(1)讀到“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常有一顆兩顆冰涼的淚珠落在我的腮邊、手背。
對策
①外祖父為何讀到這些詩句就會落淚呢?(這些詩句觸動了他思想的感情)
②這幾句詩是那幾位詩人寫的,請簡要說說你對這些詩句的理解。
你從這些詩句中體會到外祖父怎樣的思想感情?(思念家鄉、思念祖國)
③你能試著讀出外祖父這種思鄉之情嗎?生練讀,指名讀
(2)“我五歲那年,……又用細綢子慢慢抹凈。”
對策
①生自由讀本小節,思考:從這段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外祖父十分珍愛墨梅圖)
②你從那些語句體會到外祖父十分珍愛墨梅圖呢?畫出有關詩句。
(生圈畫并交流:拉下臉、訓斥、輕輕刮去、慢慢抹凈)
③指導朗讀“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的的嗎?”讀出反問的語氣。“輕輕”、“慢慢”這兩個詞應該怎么讀,為什么?
(3)“這梅花,是我們中國最有名的花,……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
對策
①生自由輕聲讀這段話,你覺得梅花有怎樣的秉性?(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花開得愈精神,愈秀氣。)
②從古至今,中華民族涌現出哪些有氣節的人物?生舉例。結合學生回答出示下列民族英雄、愛國志士的資料,生讀。
于謙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岳飛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林則徐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陸游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
③外祖父如此深愛梅花,說明了什么?生討論交流。(外祖父把梅花當成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即“有品格、有靈魂、有骨氣,不管歷盡多少磨難,受到怎樣欺凌,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他珍愛梅花,是為了讓自己保持梅花秉性,保持中國人氣節。)
④指導朗讀:這看似平常的梅花,融入了無數有氣節人物的靈魂,漫漫五千年的中華史,有氣節的人物怎能說清呢?讓我們飽含深情的再讀著一段。
(4)想不到淚眼朦朧的外祖父也隨著上了船,……繡著血色的梅花。
對策
①指名讀
②外祖父為什么送梅花手絹給我?(讓我保持梅花的秉性,保持中國人的氣節,因為讓我把他對祖國的眷戀之心帶回祖國。)
3.討論:此時你對課題《梅花魂》中的“魂”有什么更深的了解?是引導學生理解,“梅花”不僅指梅花的精神,更象征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生齊讀課題。
四、總結全文,升華感情。
1.學了課文,你明白文章為什么以《梅花魂》為題嗎?開頭和結尾有什么聯系?
2.古往今來,由于歷史的原因,許多想外祖父一樣的中華兒女流落他鄉,但他們血管里流動著中國人的血,胸中跳動著一顆中國心。
板書設計:
梅花魂
吟詩落淚
珍愛梅圖
思國傷懷
贈墨梅圖
送梅花絹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能用完整、連貫的語言簡明扼要地說說故事的主要內容,注意說清楚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2、正確聽寫“螳螂捕蟬”故事中的關鍵詞語,能借助這些關鍵詞語復述寓言的主要內容,感悟句子的特點;理解寓言借助故事來說明事理的表達方式,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的道理。
3、聯系上下文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知道吳王為什么取消了攻打楚國的念頭。
4、閱讀課文第二部分,分角色朗讀人物對話,體會少年巧勸吳王的決心、勇氣和智謀。
5、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感受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體會古代人民的智慧,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同時也進一步滲透“處處留心皆學問”的大語文學習觀。
【教學重點】
教學目標中的第1、2、3點。
【教學難點】
教學目標中的第4點。
【教學準備】
第一課時指導學生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正確朗讀課文,理清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教學過程】
一、回憶課文內容
1、上課鈴響之前播放動畫片《螳螂捕蟬》。
2、導入: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10、螳螂捕蟬》,誰能說說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注意要說清楚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
3、指名回答,教師相機板書。
[設計意圖:在學生進入多媒體教室后,播放中國水墨畫動畫片《螳螂捕蟬》,優美的音樂、意境深遠的水墨畫、想象豐富的故事情節……很自然地將學生帶入學習的情境。復習時要求學生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說清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但是要語言連貫,這樣既為后面的學習做了鋪墊,又訓練了“說”的能力。]
二、復述“螳螂捕蟬”
1、過渡:《螳螂捕蟬》是一則寓言故事。寓言就是講一個小故事來說明一個大道理,這則寓言又講了什么故事,告訴我們什么大道理呢?先聽寫四組詞語。
2、一組一組地聽寫:
蟬 悠閑 自由自在
螳螂 拱著身子 舉起前爪
黃雀 伸長脖子 正要啄食
少年 拿著彈弓 瞄準
眼前的.利益 隱伏著禍患
3、課件出示以上詞語
⑴核對聽寫情況
⑵朗讀這些詞語
⑶教師說故事的主要內容,學生聽
⑷學生借助詞語和插圖,復述“螳螂捕蟬”這個小故事。(一遍)
⑸學生復述,交流評價。
4、總結:小故事——大道理
[設計意圖:《螳螂捕蟬》這則是課文的重點,我就把它調整到第一步來完成。為了完成復述的學習目標,我設計了先聽寫關鍵詞,在聽老師復述,最后學生復述的方法,這樣做學生能經歷聽、說、讀、寫、看圖、思的學習活動,我希望能起到一箭多雕的效果——檢查字詞、了解寓言內容、體會寓意、復述、感知寓言特點和閱讀寓言的方法。]
三、理解“恍然大悟”
1、過渡:吳王聽了這個故事后,又是怎樣呢?(恍然大悟)
2、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
⑴理解 “恍然大悟”。
“悟”是什么意思?“大悟”呢?吳王明白了什么?
“恍然”什么意思?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吳王的話?試試看。
⑵這一段與前面的那些語句相照應,找出來讀一讀。
相機理解“處死”、“死命令”、“固執”……體會的吳王的固執,大臣的著急,吳國危險的處境。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我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恍然大悟”組織教學,聯系上下文理解這個詞語的具體所指,并聯系有感情地朗讀吳王的話。然后,聯系全篇,很自然地過渡到課文第一部分的學習。]
四、品味少年之“智”
1、過渡:大臣勸阻無用,吳國正處在“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一位侍奉吳王的少年站了出來,成功地勸阻了,挽救了吳國。同學們,你們想過沒有,究竟是什么原因讓吳王改變了主意呢?
2、自由讀課文第二部分(2--11自然段),找一找描寫少年的語句,說一說你的體會。
3、小組交流。
4、全班交流。
⑴“拿著彈弓、轉來轉去” “三個早晨” 說明了什么?“毫不介意”什么呢?少年在意的是什么呢?
⑵“終于”能表現少年怎樣的心情?
⑶朗讀人物對話,體會人物心理,練習感情朗讀。尤其是吳王的心理變化。(關心——好奇——大悟)
⑷探究小結:“螳螂捕蟬”的確是少年三天中看見的趣事嗎?(聯系時間、地點、彈弓等體會少年的智慧)
[設計意圖:理解少年的智慧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在學生對課文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在來品悟,自然會輕松一些。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抓住第三自然段中的三個詞來交流,并用分角色有感情朗讀的方法體會,深入吳王和少年的內心,感悟少年規勸的巧妙。]
五、積累中華成語
1、總結寓言“螳螂捕蟬”。
2、聯系“圍魏救趙”從反面理解“螳螂捕蟬”。( 魏國包圍了趙國的都城邯鄲,趙國向齊國求援,齊國任命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采取避實擊虛的靈活戰術,直接攻打魏國的國都大梁,魏軍只好回軍救援,解了邯鄲之圍。)
3、激發談話:泱泱大中華,上下五千年。我們的祖國歷史悠久,我們的祖先創造了光輝燦爛的文化——成語就是其中最耀眼的精華!成語大多只有四個字,或記載著一段歷史,或蘊含著深刻道理……你知道那些成語呢?說說看。
學生交流后出示成語先說說你聽說過那些,是通過什么途徑知道的?再齊聲朗讀。
4、結課,激發課外閱讀的興趣: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成語“螳螂捕蟬”,也認識了這么多的中華成語。然而,這些只是冰山一角,只是滄海一粟。同學們,你想學習更多的成語嗎?建議大家閱讀課外書籍——(出示書籍封面)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屬于總結和拓展部分。我有“螳螂捕蟬”講到“圍魏救趙”,再到更多的成語,學生對成語這樣的傳統文化會越來越向往。此時,向學生推薦課外閱讀的作業,自然會起到很好的效果。]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神話故事的特點。
2.通過復述故事情節,理解本文聯想與想象手法的運用,并激發學生探求未知領域的欲望。
3.感受文中所表現的喜悅之情。
教學重點
1.大膽而新奇的想象。
2.對人類誕生的喜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由我國古代一些神話民間故事導入。
如《嫦娥奔月》《女媧補天》《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盤古開天辟地》《哪咤鬧海》《精衛填海》等。
二、簡介神話和神話的特點
1.神話是遠古人民表現對自然文化現象的理解與想象的故事.它是人類早期的不自覺的藝術創作.神話并非現實生活的科學反映,而是由于遠古時代生產力水平很低,人們不能科學地解釋世界,自然現象和原始社會文化生的起源和變化,以他們貧乏的生活經驗為基礎,借肋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觀世界擬人化的結果。
2.神話的特點:
神話是原始人對自然和社會的認識。神話富有幻想的形式。神話中的人物形象都是神或半人半神。
三、作者簡介
袁珂:我國著名的神話學家。其著作《中國古代神話》是中國第一部漢民族古代神話專著。
四、預習字詞檢查
讀出加點字的正確讀音:
澄澈chè生氣蓬勃péng bó幽光yōu莽莽榛榛zhēn
綿延mián神通廣大shén靈敏mǐn枯藤téng
五、賞讀課文
(一)聽課文錄音思考
1、劃出文中表現對人類誕生的喜悅心情的句子,談談自己的感受。
2、你認為女媧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從文中找出相關語句加以說明。
女媧
神性:神通廣大
人性:勤勞、聰明、有愛心、有創造力
總之,女媧是一個人性化的神。
(二)復述故事情節
1、從女媧的角度復述故事。
2、從女媧造出來的第一個人的角度復述故事。
要求:語言簡潔生動
六、拓展延伸:關于想象
(一)有關的名人名言
想象是人類思維中最美麗的花朵。(雨果)
想象是最杰出的藝術本領。 (黑格爾)
(二)展開你想象的翅膀
假如你是遠古時代和女媧一樣的一位大神,你會出于什么原因去造人?你能拿出比女媧更神奇的造人方法嗎?
(三)想象大比拼
發揮聯想與想象續寫句子:
1、牽牛花開放啦,……
2、早上打開窗戶,哇……
3、遠處的霓虹燈亮了,……
七、課堂小結
本文記述了女媧造人的全過程,表現了原始人類對人類起源的好奇和追索,以及在當時社會條件下,所做出的豐富想象,表達了作者對生命誕生的喜悅之情。
有了人類,大自然才有了生氣,蓬勃 起來;有了人類,女媧不再寂寞、孤獨;有了人類,世間也就有了溫馨,有了愛,更重要的是,有了創造……..
八、作業
1、將文中的故事或自己改編的故事講給你的父母或朋友聽。
2、閱讀綜合性學習中,關于人起源的資料.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理解“頒布”的意思。
2、學習用“只有……才……,盡管……但是……,如果……就……,不但……而且……”填空。
3、了解商鞅為改革變法而采取的“立木取信”的做法,使學生懂得誠信的重要。
教學重點教學難點
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一說對“言而有信、說到做到”的理解。
第一課時
一、出示題目,理解題意
“信”指什么?“立木取信”講的是什么?
二、出示資料,了解背景。
1、認識商鞅。(資料見教案后)
2、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資料見教案后)
三、檢查預習,解決疑問。
1、分自然段讀課文,師生共同正音。
2、解決生字新詞。
學生提出不懂的字詞,師生共同解決問題。重點理解“頒布”、“惹事生非”、“言而有信”等詞。
3、解決預習本上的質疑問難。(有些問題可以放到課
分析課文中去解決。)
四、初讀課文,練寫片斷。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你覺得商鞅是個怎樣的人?說說理由。
3、以“初識商鞅”為題,寫一段人物介紹。
第二課時
一、片斷交流。
二、研讀課文。
1、當商鞅宣布把一根大木柱從南門扛到北門就可以得到10兩黃金時,老百姓有什么反應?
(讓學生從“七嘴巴舌”、“議論紛紛”、“沒有一個人相信”、“悄悄地溜走”、“盡管這天前來圍觀大木柱的人成千上百,但是沒有一個人上前去搬動它”等描寫當中,體會這件事在老百姓心中的轟動程度。)
2、老百姓為什么會轟動?
(一來10兩黃金不是個小數目,對老百姓還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的;二來找一根木柱從南門到北門根本不可能什那么多的'錢;三來朝廷這樣做的目的老百姓一時還摸不著頭腦。)
3、當商鞅把獎勵從10兩增加到50兩時,想像一下,老百姓會有什么反應?
(四人小組討論,組內輪流說話。)
4、當有人把木頭扛到北門時,商鞅兌現他說的話了嗎?
4、商鞅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結果怎樣?
三、課處延伸
1、商鞅是靠什么取信于民的?(以誠待人)
2、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對“言而有信,說到做到”的理解。(可以舉正反例子)
3、講一講歷史上關天講誠信的典型故事。
4、收集有關誠信的格言2、3條。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知識能力
默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過程與方法
理清條理,寫出課文提綱。
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會課文結尾的含義。
教學重點:
能體會課文3、5段中一些句子的含義。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體會課文最后一句話的意思。
一、導入,板書課題。
1、引導學生分析課題。
2、介紹查閱的相關資料。
二、讀課文,學會生字詞。
投影出示
安瀾(lán)橋
縫隙(xì)
大堤(dī)
相關資料展示:安瀾橋介紹 魚嘴剖面圖。
三、正確朗讀,了解內容。
1、指名,自定朗讀段,要求把字讀正確。
2、自由讀,弄清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學生交流。
3、再讀課文,想想文章按什么順序來寫的,寫出每自然段內容。
4、全班交流,理清表達順序。
(1) 介紹索橋的`樣子。
(2) 在索橋上,想到兩千年前的李冰父子所留下的工程。
(3) 介紹魚嘴及它的作用。
(4)走下索橋,想起索橋的另一個名字。
(5)從故事中感受到“燃燒的心”,引發思緒。
(6)由索橋的故事想到比故事更美、更好的東西。
5、聯系全文,想想課文最后一句話的意思。
6、分別朗讀理解。
四、總結學習收獲。
五、作業。
進一步朗讀全文。
板書設計:
17*索橋的故事
介紹索橋
按參觀游覽順序站在橋上 想到千年前
走下索橋,引發思緒
點明中心,深化含義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學會詩中“硯、冕、乾、坤”這樣四個生字,理解“墨梅、洗硯池、淡墨痕、好顏色、清氣、滿乾坤”等詞。
2.能借助工具書自己解釋王冕的《墨梅》,體會詩中梅的特點和品性。
3.能聯系詩人的生平,感受詩人借詠梅來表達自己品格高潔、孤傲的胸襟。
重 點
能借助工具書自己解釋王冕的《墨梅》,體會詩中梅的特點和品性。
難 點
感受詩人借詠梅來表達自己品格高潔、孤傲的胸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梅花歷來是詩人們吟誦的對象。一二年級時,我們讀王安石的《梅花》(齊讀)五年級時我們讀《雪梅》(齊背)這節課,我們讀的是元朝著名畫家、詩人王冕的《墨梅》,說到王冕,他還是我們家鄉人呢?(學生補充注釋處的內容)
你對這個詩題“墨梅”是怎么理解的?
王冕一生愛好梅花,種梅、詠梅又工畫梅。他曾在自己隱居的居所旁種梅千株,稱為“梅花屋”。而說到“墨梅”,這里還有一個故事呢,北宋時候,有一位叫仲仁的人,又名華光和尚,一日,他因月光映梅影于窗紙上而得到啟發,創作了用濃濃淡淡的墨水暈染而成的所謂墨梅。所以“墨梅”其實就是用水墨畫成的梅花。
王冕畫過許多幅墨梅,畫家不僅喜歡畫畫,還喜歡在畫面空白處題上一首詩,幾句話,以留下當時的心情感受。今天我們要讀的這首詩就是王冕留在其中的一幅墨梅畫的詩。
二、初讀古詩,讀準古詩。
1.齊讀,讀準確。
2.指讀,讀準確。
3.再讀,讀出節奏來。
4.讀出平仄變化來。
我家——洗硯池——頭——樹,
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顏——色,
只留——清——氣滿乾——坤——
三、解釋古詩。
1.王冕畫中的這株梅花長在哪里?
2.為何把池子稱為“洗硯池”呢?(補充:寫字、畫畫后洗筆洗硯的池子。王羲之有“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傳說。這里化用這個典故。)
3.讀著這首詩,想著畫中的梅花,你看到這株梅花了嗎?喜歡這株梅花嗎?
4.交流,在交流中理解古詩:
“朵朵花開淡墨痕”
花開時那花兒的顏色(不濃艷),就像(用含著許多水的墨汁點染上去)一樣。既沒有(桃花那樣嬌艷),也沒有(杏花那樣如霞般粉紅)。[可讓學生填寫。]
朗讀表現花開色淡如墨痕的樣子。
“只留清氣滿乾坤”
理解“乾坤”(“乾”即天,“坤”即地,“乾坤”即天地)
想象你此刻身在何處,聞到那香氣了嗎?(在對話中體會“滿乾坤”中無處沒有,無人不知的意蘊。)可這樣設置對話:你現在站在小溪頭,鼻翼間卻有香氣飄逸;你現在來到了林間,那香氣依然追隨。即使你回到家里,心間依然還有那梅花的香味在縈繞。無論何時,無論何處,每個人都能聞到那梅花的香味。
朗讀,表現梅花的香氣到處都是的情景。
我想問問大家,你聞到的是怎樣的梅香?(在交流中理解“清氣”,聯系其他植物的香,如桂花、梔子花的香,比較體會其中那種淡淡的、幽幽的、靜靜的特點,并能用“清”來組詞,如“清幽、清淡、清雅”等來形容梅香。)
這種梅香,在王安石的詩中用另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暗香”(讀王安石的《梅花》)
朗讀表現梅香清雅的特點。
小結:這梅,色淡、氣清。
“不要人夸好顏色”
知道句中的“顏色”指梅花的色彩。
體會梅花品格的高貴、高潔,不在意別人的`夸耀,更不需要別人的奉承。
5.朗讀,讀出梅花的特點,讀出自己對梅花的喜愛。
6.背誦古詩。
四、深入體會詩意。
1.王冕為何如此喜歡梅花呢?為何種梅三千株,還自稱為“梅花屋主”?讀了這首詩,你知道原因了嗎?
2.交流,知道王冕喜歡的是梅的高潔、清雅,不計名利的品格。
3.補充王冕的生平資料。(詳見附件)
4.讀著這些王冕的生平簡介,你是否對王冕,對這墨梅有了更深的體會?
5.交流,在交流中抓住其中的“淡”與“清”,知道其中有“淡泊”“清高”之意。
6.所以同學們,王冕寫《墨梅》這首詩,僅僅是為了表現梅花的淡雅高潔的品性嗎?(不是的,他更是為了通過這首詩來表述自己的胸懷,他也如梅花那般品性高潔、表露了自己不逐名追利、孤芳自賞的性格。)
7.這首詩講述的其實是自己的志趣,志向。這就是“詩言志”。
8.讓我們再來朗讀這首詩,讀出王冕的志趣和高貴品性來。
五、布置作業:
默寫古詩。
寫一段評價梅花或王冕的話。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知道識字要求的變化,能借助字典認識生字。
2、會用“娓娓動聽”、“恭恭敬敬地”造句。
3、學習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2節。
4、了解課文內容,感受作者對老師深深的感激之情。
課前準備:
收集贊美老師的詩句或名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發興趣。
1、談話:誰能來說說贊美老師的詩句或名言?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是一位作家寫的,作家回憶了她的啟蒙老師。
2、板書課題:指導讀課題。
(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入手,激發學習興趣。)
二、初讀,感知課文。
1、板書:老師領進門。
2、學生自讀課文,思考以上問題,然后說說課文大意。
3、自讀課文,找出生字,集體識字。
(1)告訴學生識字新要求:“大家看到了,課文后面沒有列出生字,以后的課文都這樣,為什么呢?因為同學們已認識了很多生字,還掌握了識字的`方法,遇到不認識的字怎么辦呢?自己找生字、自己學生字。
(2)學生自讀課文,劃出不認識的字,然后查字典。
(3)檢查。
(根據學生實際,隨機出示生字,注上拼音,并朗讀正音。)
4、指名讀課文,齊讀課文,要求做到:正確(讀準字音,不漏字,不加字,不讀破句)、流利(口齒清楚,音量適中,速度適宜。
(給學生提出識字新要求,教給學生識字方法,提高自主識字能力。)
三、再讀,理解課文。
1、默讀課文,思考:怎樣領進門?找到有關句子,然后交流。
2、領會田老師想象力的豐富。
(1)朗讀課文中的小詩:
(2)默讀田老師講述的故事;
(3)對照故事理解小詩,找到兩者對應的內容;
(4)聽:想象故事中的意境,感受田老師的豐富的想象力;朗讀:品味故事的韻味,感受田老師的口才。
3、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1)“我聽得入迷,恍如。田老師戛然而止,我卻仍在發呆,直到同桌捅了我一下,我才驚醒。”抓住重點詞語(尤其是“身臨其境”)品味、朗讀。
(2)“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老師的教誨之恩,我終身難忘。解釋第一句,并朗讀體會作者對老師的深深感激之情。
4、嘗試背誦第二節。
(讓學生在默讀中整體感知課文,抓住重點句子朗讀,然后感悟、領會其含義。)
四、尊敬老師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許多名人不忘師恩的故事流傳至今。推薦閱讀魯迅的《藤野先生》。
五、完成《詞句活動室》2
六、課后拓展。
說說我心中的好老師。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知 識:
1、了解“墓碑石鎮”的風貌與特點。
2、認識課文樸實的敘述風格。
能 力:
1、學習以歷史傳說體現地方風情的寫作手法。
2、對“墓碑石鎮”刻意保留“原始風貌”發表自己的看法。
情 感:懂得古跡保護中維持原貌的意義。
教學重點 :
1、了解“墓碑石鎮”的風貌與特點。
2、認識課文樸實的敘述風格。
3、學習以歷史傳說體現地方風情的寫作手法。
教學難點:學習以歷史傳說體現地方風情的'寫作手法。
教學準備:作者相關資料
教后感:
培養學生文化意識
新的課程目標明確提出“有一定的文化積淀”,這也是前所未有的。那么,何謂“文化”?如何來增加學生“文化積淀”?真是對老師出了道難題。我認為教師首先要有這種理念,然后在教學中能留意,善于挖掘教材,能以教材為例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例如本文美國西部的牛仔小鎮就是一種文化。美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不僅有旖旎的自然景觀,也有眾多令世人向往的都市。而在西南邊陲竟然還伴留著這樣一個原始而蒼涼的墓碑小鎮,這樣的建設是令人回味的。毫不夸張地說,墓碑石鎮的原始和蒼涼本身就是文化。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把握作者對“零點降生”這一問題的態度上的變化線索。
2、通過學習使學生懂得要樹立自信心,把握自己的命運。
3、通過本單元課文異同點的對比,滲透寫法。
4、背誦最后一個自然段。
教學重難點:
理解作者對“零點降生”這個問題的看法的前后變化及原因。
了解課文內容,懂得要樹立自信心,把握自己的命運。
教具準備:教學課件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談話導入)有人說,凡是子夜零點降生的女孩都是十分幸運的,將來一定會出人頭地,業有所成。可是,零點降生,真的那么重要嗎?我們所要經歷的漫漫人生之路真的是憑借何時降生來決定的嗎?今天,我們就和作者一起去經歷一段耐人尋味的心路歷程。
二、初讀課文,理清脈絡
1、自由讀課文,利用工具書解決不認識或不理解的字詞,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2、看看課題,再想想內容,你覺得文章是圍繞什么寫的,主人公是誰?
3、請同學們瀏覽課文,試著概括作者的態度轉變過程。在學生讀完書后出示短語:看能否從中選擇幾個對作者態度的變化過程進行簡要概括。(隨波逐流,無所事事,自暴自棄;不吝心血,發誓努力;淚如泉涌,愧疚不安,徹底覺悟)
師:從大家概括出的主要內容中我們就能看出,“我”對“零點降生”這一問題的態度經歷了怎樣的變化?(板書:在乎不在乎)
【設計意圖】:從整體入手,了解文章的寫作思路。
三、精讀細品,深入探究
過渡:看著黑板上這幾個詞語,不禁會讓人產生這樣的困惑:“我”對待“零點降生”的態度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從在乎到不在乎,“我”究竟有什么具體表現?
出示閱讀提示
默讀課文2——9自然段,思考:“我”對待“零點降生”的態度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從在乎到不在乎,“我”究竟有哪些具體表現?在文中劃出相關的句子加以體會。
【設計意圖:深入品位文本的語言文字,理解我的變化原因。】
(一)在乎時
表現一“自暴自棄”
1.“我從懂事起對自己就沒有信心”(非常不自信)
“生死由命,成敗在天。上天既然已經安排好了你的命運,你再努力也沒有用。”(在我看來,任何事都是成敗在天,與個人努力無關。)
(板書:成敗在天)
“我”變得對一切都無所謂,整日無所事事,隨波逐流。甚至有一次還蠻不講理的頂撞了母親。”
2.投影出示:“你怎么不把我生到零點?那樣我就有福氣了,還用你操這么多心!”
過渡:當我得知自己是零點降生的時候,我又有什么具體表現?
表現二“發誓努力”
1.根據學生發言投影出示第五自然段:自由讀,指名讀。
2.聽了母親的話,我一夜無眠,并在心里暗暗發誓(引讀)——今后絕不吝惜自己的心血與汗水,決不辜負自己零點降生的這份幸運。
3.母親究竟是以怎樣一番話語打動了我?投影出示母親的話。
默讀母親的話,想一想,母親想告訴我什么?指名讀并回答
帶著你的理解與感悟,再有感情地讀一讀母親的這段話。
4.小結
我是那么強烈地在乎“零點降生”的問題,因為自己不是誕生在那個幸運的時刻,我自暴自棄,隨波逐流。把自己一切行為都歸咎于媽媽:投影出示:“你怎么不把我生到零點?那樣我就有福氣了,還用你操這么多心!”當得知自己是零點降生時,我發誓努力,甚至不吝惜自己的心血與汗水只為了:“決不辜負自己零點降生的.這份幸運。”可見是否零點降生對她來說有多重要。
【設計意圖:通過品讀文中語言,理解女孩最初對“零點降生”的態度。】
(二)不在乎
表現———“淚如泉涌”
1.過渡:8年后,我成為村里第一個正式的大學生,臨行前,我得知了自己不是零點降生的。當媽媽還在為自己當初對女兒的欺騙而感到愧疚不安的時候,她不知道,其實,我早已不在乎了。此時我的表現又是怎樣呢?
2.指名讀句子,根據學生發言投影出示:“我的眼前忽然浮現出8年前的那個夜晚,耳邊也一字字地想起了母親當初的話語。我忍不住淚如泉涌。其實愧疚不安的應當是我,不是嗎?”自己小聲地讀一讀這幾句話,感受“我”此時的心情。
【設計意圖:給學生思考的空間,通過反復讀感受坐著當時的心情,進而領悟媽媽的良苦用心。】
★改變“我”對零點降生看法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是母親的“謊言”和她自己的努力。
★你們認為這是一位怎樣的母親呀? (善良慈愛)
有感情朗讀7、8段。
【設計意圖】抓住母親的語言、神態描寫,引導學生品味母親的用心良苦,為下面談感受打基礎,同時滲透寫法。
★所以,從那一刻起,作者“我”徹底省悟了,接讀。(出示)
1、是啊,作者曾經因為自己不是零點降生而自暴自棄,但在母親善意的謊言下,她樹立了自信,并通過自己的努力最終取得了成功。現在咱們靜下心來想一想,你對作者、對母親、對母親的這種做法有什么看法?前后桌同學相互討論討論。
小結:這篇課文讓我們懂得了一個人的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輝煌的未來要靠自己去創造。也就是成敗在人,想想在于人的什么?(勤奮、努力、奮斗……)
(板書:成敗在人)
2、練習背誦:讓我們把這個給了我們這么多啟示的結尾背下來。
【設計意圖】:落實教學目標,關注不同群體。
四、總結全文,升華情感
總結:這節課,我們隨著作者一起經歷了一段令人難忘的心路歷程。作者對零點降生態度的變化,乃至于最后的徹底覺悟,都發人深思,耐人尋味,此時此刻,你又有些什么感受要與大家交流呢? (用一兩句話說出你此時的感受。)
【設計意圖】:學生自由談感受,把自己的理解和體會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出來,使學生學習表達。
五、橫向比較,學習寫法。
回憶一下我們本單元學過的幾篇課文:《母親的純凈水》、《我看見了大海》、《零點降生的女孩》。現在我們來思考、對比一下這幾篇課文有什么異同。(出示課題)
A相同點
a)內容:都用了一個善意的謊言。
b)情感:父母對子女的愛
B不同點
a)前兩篇結尾表達含蓄。
b)本篇課文的結尾從正反兩方面直接抒情,表達出這篇文章要告訴我們的道理,點明了中心。
c)請大家再讀一讀這三篇課文的結尾,體會體會幾個結尾不同的表達方法。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對比異同點,體會不同結尾的表達方法,進而學以致用。同時有助于學生形成“比較”的意識,提高欣賞評價能力。
六、拓展延伸,積累語言
有點迷信的女孩在母親一個善意謊言的激勵下,從自暴自棄到樹立信心,最終取得了成功。關于信念的格言警句還有很多,我們課下可以去搜集積累下來。希望同學們心中始終持有信念,相信只要你堅定信念,付出努力,就一定會獲得成功!
【設計意圖】:借助課外閱讀,鞏固本課所學,促使學生積累語言。
七、作業
1、學了這篇課文之后,你一定有許多的感受,請以讀后感的形式寫在積累本上。
2、熟背最后一個自然段。
學習效果評價
1.按原文填空
如果一個人只聽從( )而忽略了( ),是多么( )啊!無論什么時候,一個人都沒有理由( )。其實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潛藏著許多( ),但你只能靠自己的雙手去( )。天會刮風,天會下雨,但是永遠也不會掉下白面饃。你只能用( ),為自己開掘出一眼( )的幸運之泉。
2.寫讀后感:我們隨著作者一起經歷一段令人難忘的心路歷程,讓人深思,耐人尋味.此時此刻,你又有些什么感受呢?動筆寫一寫。
板書設計:
15零點降生的女孩
在乎謊言不在乎
成敗在天成敗在人
事實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學會10個字,認識8個字。
2、正確讀寫并理解“娓娓動聽、身臨其境、引人入勝”等詞語的意思。能用“娓娓動聽”“引人入勝”寫句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理解詞句的方法。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對小學老師的深深的感激之情,從而加深對“師恩難忘”的認識。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初步感悟和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難點:
借助課文語言環境,引導學生感悟老師教書育人的崇高境界,感受作者尊重老師,愛老師的感情。
教學準備:
了解作者劉紹棠,學生搜集贊美老師的語句。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學會10個字,認識8個字;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大體內容。
一、談話揭題:
1、你還記得那些曾經教過你的老師嗎?你最尊敬的老師是誰?為什么?
2、常言道“師恩難忘”,今天要學習的課文是著名作家劉紹棠寫的一篇回憶自己啟蒙老師的文章。(讀課題)你覺得課題的重點詞應是哪個詞?
3、劉紹棠簡介:
13歲開始發表作品,15歲成名,被譽為“神童”作家,有社會主義“田園牧歌”之美譽。后遭波折,益增其華,出版長篇小說12部,中篇小說《蒲柳人家》、《花街》、《小荷才露尖尖角》等四十余部,就是這么赫赫有名的作家卻一直念念不忘自己的啟蒙老師——田老師。大家想像一下那該是一位怎樣的老師?
過渡:他是不是就是你們想象中的老師呢?他又把作者領進了什么大門呢?請同學們來讀讀課文。
二、檢查預習情況:指名分節讀課文,提醒讀好兒化音。
三、再讀課文、邊思邊讀
1.默讀思考:田老師是個怎樣的老師?他把我領進了什么門?
2.交流:
(1)首先讓我們認識一下田老師,看看他是怎樣的一個人。可以直接用課文中的詞語,也可以自己概括。
小結:口才好、文筆好;桃李滿門的;善講故事的;謙虛的;很有教學方法。
(2)田老師把我領進了什么門?板書:文學創作之門
(啟發引導:文中的我是一位作家,從事的是什么工作?可見田老師把我領進的是文學創作之門。)
四、課堂作業。
完成本課的生字。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加強朗讀,感悟體驗田老師在教書育人上崇高的境界以及作者對小學老師深深的感激之情。
2、聯系上下文,解讀課文中關鍵語句“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插柳之恩”的內涵。
3、培養學生精讀深思的習慣,在探究中獲得學習的愉悅。
4、通過“讀寫拓展”等語言實踐活動,發展學生的語言,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過程:
一、研讀課文,重點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過渡:田老師執教四十年,桃李滿門,他不僅口才好,而且文筆也好,是他把我領進了文學創作之門。
1、默讀3—7節,思考:文章用一件什么事例來出田老師把我領進了文學創作之門?板書:小詩編成故事
2、齊讀小詩聽老師講故事(老師范讀故事)
3、作者聽到的'僅僅是故事嗎?請再讀讀田老師編的這個故事的內容,聯系課文前面對他的介紹,想想除了故事本身之外,我還聽到了什么?學到了什么?
交流后小結:還教給我們做人的道理:前人種花,后人欣賞,要把好的東西留給大家;教給我做人的道理:聽從大人的正確教導。
過渡:這么動聽這么有教育意義的故事作者被深深地吸引住了。請快速瀏覽課文找一找。
4、書上哪些句子寫出“我”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1)齊讀第6節(出示句子)
我聽得入了迷,恍如身臨其境。田老師戛然而止,我卻仍在發呆。直到三年級的大學兄捅了我一下,我才驚醒。
(2)理解第六節句子
句子中圍繞哪個詞來寫:‘入迷’是什么意思?我為什么入迷?
在文中找出與它相聯系的句子、詞語、(娓娓動聽)還有哪些詞語描寫我入迷的樣字?
(3)展開想象
出示句子:我聽得入迷,恍如身臨其境,我好象看見……又好像聽見……還好像……
5、還有哪些語句可以看出田老師把我領進了文學創作之門?用曲線劃出
(1)出示句子:“我在田老師門下受業四年,聽到上千個故事有如春雨點點入地”
(2)理解句子:我在……有如春雨點點入土。
(啟發解決:會從上千個故事中學到些什么?是老師刻意教的嗎?)
小結:在不知不覺中,我學到了那么多。正如杜甫詩《春夜喜雨》中寫到:“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田老師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學的種子。
(3)一起再來讀讀這個句子。感情朗讀(高興、感激之情)
二、學習8,9節
1、過渡:從事文學創作,需要豐富的想象力,我在田老師門下受業四年,聽到上千個故事,田老師影響培育了我,使我開了竅,使我受益四十年,“我”深深感謝田老師,可老人家卻搖搖頭說:“這不過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罷了。”(出示)
有意栽花花不活,無心插柳柳成蔭
這句話怎么理解?(比喻有心做的事辦不成,無意做的事卻獲得成功)
田老師說的“這不過是無心插柳柳成蔭罷了”又該如何理解呢?(學生交流后出示)
①田老師謙虛。
②當年只不過是講講故事而已,不必感謝。
③田老師當年并沒有刻意要去培養一名未來的作家。
④“你的成功并不是我的功勞,而是你自己努力的結果”。
這四種理解都正確,如果要選擇一種最恰當、最符合老人家心意的理解,應該是哪一個?(第四個,在課題后板書:修行靠自身)
齊讀課題:老師領進門,修行靠自身
過渡:老師雖然不認為學生成才是自己的功勞,可作為學生怎么會忘記老師恩情呢?
2、出示,指名讀: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插柳之恩,我怎能忘?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如何理解?(①比喻人才的培養是百年大計;②形容培養人才不容易)
“插柳之恩,我怎能忘?”如何理解?(①老師對“我”的教育、培養,我不能忘記;②即使是小的恩情“我”也不能忘記)
請你加上“因為、所以”把兩句話變成一句話。(因為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所以插柳之恩,我怎能忘?)
齊讀: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插柳之恩,我怎能忘?
3、請齊讀8、9節
三、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師小結:田老師像“春雨入土”般的教育悄然無聲地進入到了孩子的心田,真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他就是這樣漸漸地把“我”領進文學創作之門的。難怪一位知名作家在闊別老師40年以后,還能像小學生一樣恭恭敬敬地行禮。讓我們滿懷感念師恩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最后兩節。
四、拓展訓練(選擇其中的一至二題試一試)
1、同學們,我們能忘記老師的恩情嗎?你想對深深地關心著你,幫助過你的老師說說你的心里話。
2、從幼兒園到現在,在我們身邊有許多的老師,帶著感激之情寫一寫你與老師之間的一段往事。
3、感念師恩的作品有很多,老師想推薦幾篇給大家,課后你們可以讀一讀。
魯迅《藤野先生》賈志敏《全在不經意之中》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14
一、教材分析:
教材繼續按專題組織單元,共設計了六個專題,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風民俗,深深的懷念,外國名篇名著,科學精神,難忘小學生活,六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在六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組“古詩詞背誦”,提供了10首供學生讀背的古詩詞。在教材的最后,還安排了“綜合復習”,為教師準備了9篇復習材料以供期末復習時使用。
本冊教材的綜合性學習安排在第六組“難忘小學生活”。這個專題采用的是任務驅動、活動貫穿始終的編排方式,包括“活動建議”和“閱讀材料”兩大部分。
本冊教材除去第六組,共有課文21篇,其中精讀課文10篇,略讀課文11篇。每組由“導語”“課例”“口語交際·習作”“回顧·拓展”四部分組成。課例包括4--5篇課文。每篇精讀課文后有思考練習題,略讀課文前有連接語。部分課文后面安排了“資料袋”或“閱讀鏈接”。全冊安排“資料袋”三次,安排“閱讀鏈接”五次。“口語交際·習作”依然作為一個獨立的欄目,在有的單元中提供多個角度供教師和學生選擇。“回顧·拓展”由三個欄目組成,“交流平臺”“日積月累”是固定欄目,另有“成語故事”“趣味語文”“課外書屋”穿插安排。其中,“趣味語文”“成語故事”各安排了兩次,“課外書屋”安排了一次。
本冊要求會寫80個字。為便于復習檢測生字和積累詞語,在每組課文之后安排了“詞語盤點”欄目。其中,“讀讀寫寫”中的詞語是精讀課文里的,由會寫的字組成,要求能讀會寫;“讀讀記記”中的詞語,有的是精讀課文里的,有的是略讀課文里的,只要求識記,不要求書寫。
二、教學目標:
1、知識方面
(1)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會寫80個,了解在語言環境中的字義,并能正確書寫。
(2)背誦指定的課文和自己喜歡的文段。
(3)背誦20篇以上的優秀詩文,課外閱讀不少于15萬字(完成課文配套課外閱讀30篇)。
(4)學習瀏覽,能初步了解查找資料,運用資料的方法,根據需要搜集相關的信息,并按一定的標準分類。
(5)學習用鋼筆和毛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并有一定的速度。
(6)學寫簡單的記事作文、想象作文、簡單的讀書筆記、關于自己的事。
(7)在閱讀中學習一些讀寫方法:展開聯想和想象進行表達的方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環境描寫和心理描寫;讀課文時能聯系實際,深入思考;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繼續學習用較快的速度讀課文。
(8)學習修改自己的習作。
2、技能方面
(1)會使用字典、詞典進行識字,有一定獨立識字的能力。
(2)能用鋼筆書寫楷書,行款整齊,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筆書寫楷書,并體會漢字的優美。
(3)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學習用較快的速度讀課文,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
(5)能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
(6)在閱讀中能揣摩文章的敘述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基本的表達方法。
(7)會讀詩歌,初步掌握閱讀方法,了解詩歌的語言特點。
(8)樂于參加討論,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斷。
(9)能寫簡單的記事作文、想象作文、讀后感等習作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修改自己的習作,書寫規范、整潔。
(10)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通過了解自我、閱讀報刊、書籍及采訪等途徑,小結自己的小學生活和成長足跡,能夠寫簡單學會活動總結。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培植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使學生對學習漢字有濃厚的興趣,讓他們受到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熱愛家鄉的教育,受到為人民服務、無私奉獻的思想教育;增強環保意識,陶冶愛美的情趣;培養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合作、熱愛科學、敢于實踐和創新的精神;在培養策劃、組織、協調和實施的能力的同時,提高學生語文綜合運用的能力,教案《六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
4、學習習慣方面
(1)養成良好的預習、復習、認真完成作業和根據需要搜集、積累信息的習慣。
(2)養成先想清楚再寫和寫后認真修改的習慣。
(3)養成專心聽講,認真思考,積極回答問題,大膽質疑的習慣。
(4)養成課外閱讀讀書看報的習慣,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5萬字。讀后寫讀書筆記。
(5)養成如實表達的良好文風。
三、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學寫簡單的記事作文、想象作文、簡單的讀書筆記、關于自己的事。在閱讀中學習一些讀寫方法:展開聯想和想象進行表達的方法;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環境描寫和心理描寫;讀課文時能聯系實際,深入思考;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繼續學習用較快的速度讀課文。在閱讀中能揣摩文章的敘述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領悟基本的表達方法。
2.難點:學習用較快的速度讀課文,并能抓住文章的大意。會讀詩歌,初步掌握閱讀方法,了解詩歌的語言特點。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通過了解自我、閱讀報刊、書籍及采訪等途徑,小結自己的小學生活和成長足跡,能夠寫簡單學會活動總結。
四、教學措施:
1、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出發,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思想認識,陶冶道德情操,培養審美情趣。
2、語文教學中,要加強綜合,簡化頭緒,突出重點,注重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意之間的聯系,重視積累、感悟、熏陶和培養語感,致力于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3、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指導學生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發展他們的觀察、記憶、思考、聯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4、教學過程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技能,全面提高語文能力。要提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啟發式和討論式,鼓勵運用探究性的學習方式。要避免繁瑣的分析和瑣碎機械的練習。
5、讀寫結合,以讀促寫。重視詞、句、段的訓練,重視朗讀的訓練和指導,加強課外閱讀的指導,拓寬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
6、重視創設語文學習的環境,溝通課本內外、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聯系,拓寬學習渠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7、對學生進行雙基教學,做到既教書又育人。
8、實行“雙體互促”課堂教學,培養合作精神,幫助中下生提高學習興趣和成績。
9、.每堂課根據學生實際精心備課,尤其要備好學生,改變繁瑣的教學方式,突出重點和難點。
10、采取一切可行的方法,提升學生的語文整體素養,包括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品位,培養高素質的一代新人。
五、作文計劃:
(一)口語交際:
1、口語交際目標:樂于參加討論,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在稍做準備后能當眾作簡單的發言。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斷。
2、注意激發興趣,引導互動交流。本冊教材注意從學生生活實際中提煉口語交際話題,有的專題中口語交際提供了多個角度,注意拓寬話題范圍。教師要結合本地區、本校、本班學生的生活實際,選擇交流主題和話題范圍,使學生的交際能夠與生活經驗相結合,有話可講。還要根據每次口語交際的內容,設計不同的教學方案,為學生興致勃勃地參與交際、展開互動交流創造條件。有的需要創設情境,如,談自己的理想;有的需要引導回憶,如,說說自己難忘的“第一次”;有的最好能提前布置,如,談自己了解到的民風民俗。
3、交際目標要明確。教材安排的交際話題類型不一,每堂口語交際課的交際目標也應各有側重。要注意從傾聽、表達、應對等各個方面考慮,提取需要重點訓練的方面,教學時做到心中有數,適時給予點撥、指導。對于辯論、演講等需要專業技能的口語交際話題,要根據教材安排給予一定指導,但不能拔高要求。有些口語交際與習作合在一起,要注意處理好口語交際和習作指導、講評的關系。總之,在口語交際課上,要科學安排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給予指導,以不斷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培養良好的語言習慣。
(二)習作教學:
1、作文總目標:能寫簡單的記事作文、想象作文、讀后感等習作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能修改自己的習作,書寫規范、整潔。
2、習作教學措施:強化學生的習作意識,加強習作形式的指導,引導學生積累習作素材,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文風,習作交流和評價,重在鼓勵。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15
教材
我說課的內容是六年級下冊第六課《北京的春節》,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老舍先生。文章描繪了老北京過春節的一幅幅熱鬧、喜慶的畫卷,展示了咱們中國節日的溫馨與美好,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傳統文化的喜愛之情。
學情
文中列舉了大量的老北京過春節的習俗,情趣盎然,學生喜聞樂見。六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閱讀學習能力,學生對春節也有一定的了解。由于這篇文章描寫的是老北京過春節的情景,與咱們今天過春節有些不同,于是在課前,我做了一番調查,在閱讀文章的基礎上,在了解了學生學習的困惑以后,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老北京春節的風俗習慣,感受春節的熱鬧、喜慶氣氛,領悟到民俗背后的文化。
2、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詳寫、略寫的好處。
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教學重點:引領學生隨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過春節的.隆重和熱鬧,領悟民俗文化的豐富內涵。
本課的教學難點:作者為突出北京春節的民俗特點所采用的寫作順序和方法。
教法與學法
在這節課中,我采用了創設情境、精讀感悟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交流探究,力求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
教學過程
為了突破重點和難點,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一、復習導入
課上我想通過聽寫一些關鍵詞語的方式引領學生對課文的整體感知,這個環節的設計主要是為體現高年級語文學習綜合能力的培養。
二、把握文章寫作順序
讓學生把聽寫的詞語再排排序,這樣很自然的就把握了文章的寫作順序,也達到了回顧課文的目的。
三、精讀課文、品味春節
這個環節是這節課的重點部分,我主要是想抓住重點詞句去引領學生體會老舍先生為了突出文章特點所使用的表達方法,領悟更深層次的文化內涵。要達到這一目的,我著重在兩個方面進行了設計。
1、學習臘八這個部分,學生比較感興趣,但是又不太理解,于是我做了如下設計:
(1)讓學生知道是臘八拉開了春節的序幕。
(2)從“各種”一詞讀出粥的材料是非常豐盛的。
(3)緊緊抓住“這不是粥,而是小型農業展覽會”這一句讓學生品讀到作者采用了打比方的寫作手法,就是這么一個打比方讓人體會到了豐收的喜悅之情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2、再如學習“除夕真熱鬧”這部分,我認為這一部分不僅是讓學生感受除夕的熱鬧,更有一種對文化傳承的寓意在其中。所以我設計了兩層,第一層是引領學生抓住重點詞句來表現除夕這天真的很熱鬧。另一點是抓住守歲讓學生知道這是晚輩向長輩送出祝福的一種方式,從而領悟到我們的傳統文化。
四、引人資料感悟深情
備課中,我通過查閱資料得知這篇文章是老舍先生離開了北京25年之后再次回到北京所寫的文章,充滿了他對北平春節的向往與喜愛。為讓學生感受到這種情,體會到這種情,我選入了老舍先生曾寫的《想北平》一文的片段,請學生讀一讀,進而能感受到本文中字里行間都流露著作者的這種想北平、愛北平的深深情感。
板書設計
北京的春節
臘八慶豐收
二十三求平安
有詳除夕共團圓美好
有略初一送祝福期望
十五好兆頭
十九
預期效果
本節課通過學習能夠了解北京春節的風俗,掌握文章的寫作順序。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05-04
語文六年級下冊教學設計05-03
六年級語文下冊《匆匆》教學設計10-12
語文下冊《蜘蛛開店》教學設計05-31
語文古詩下冊《所見》教學設計03-27
語文下冊《小青蛙》教學設計10-13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15篇05-04
語文六年級下冊教學設計15篇05-03
六年級語文下冊《藏戲》精品教學設計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