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云識天氣教學設計[集合]
作為一名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看云識天氣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看云識天氣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能根據云的變化,較為準確的判斷天氣狀況,掌握一些地理知識;能準確分析比喻句,了解本體和喻體之間的相似點,體會其形象生動的特點。
2、過程與方法: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學生觀看云的圖片,加強感性認識,更好地理解課文。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關注天氣變化,關注大自然,培養學生細心觀察身邊事物、環境、社會的習慣。
【教學重點】
快速瀏覽課文,能準確搜集到云的變化與天氣變化之間的關系。
【教學難點】
如何在引導學生“看云識天氣”的過程中,既了解了一些地理知識,又能上出語文味。
【教學流程】
一、師生談話入題
師:閑暇的時候,你們會做哪些事來自娛自樂呢?
(生可能會出現的回答:體育運動;玩電腦游戲;逛街;看電視,等等。)
師:我的童年是在鄉村度過的,那時候沒有電視,也沒有電腦,也少有玩具,很多時候,是坐在屋前的石凳上,抬頭看天上的云,天上的云,真是姿態萬千,千變萬化啊!有時像人,有時像動物,有時候還像是一棵棵的樹。就這么坐著看云的變化,能看上好半天,真是一種美的享受。你們有和我一樣的經歷和感受嗎?
(生可能答有,也可能答沒有,后者的可能性可能更大。)
引:小時候,并不知道這變化多端的云與自然界的陰晴、風雨、電閃雷鳴休戚相關。(面向回答有時也看云的同學,你們也可能跟我一樣,只是純粹的`欣賞吧?)那么,今天,讓我們抬起頭來,去觀察天上的云,做一個氣象預報者,如何?(此處,可先打出幾幅云的圖片資料,給學生一個直觀的認識。)
二、快速瀏覽課文,這篇課文介紹了幾種云?請按先后順序在文中劃出來
參考答案:卷云,卷積云,積云,高積云,卷層云,高層云,雨層云,積雨云;(根據云的光彩)暈、華、虹、霞。
三、鎖定細讀范圍(3~6段)
設計一張表格,列出云及其光彩的種類、特征和他們分別預示的天氣情況。
參考答案:
晴天云簡表
云名云的形態變化高度厚度天氣征兆卷云像羽毛響綾紗,絲絲綠綠的漂浮著最高最薄象征晴朗卷積云像水面上的鱗波,是成群成行的卷云很高很薄無雨雪積云像棉花團,上午出現,傍晚消散2000米左右較薄陽光溫和高積云像草原上的雪白的羊群,扁球狀,排列整齊2000米左右較薄天晴
雨雪冰雹云層變化簡表
云名變化過程形狀位置天氣征兆卷層云卷云聚集,向前推進像白綢幕蒙住天空高晴轉陰高層云卷云越變越厚像毛玻璃遮著太陽低將下雨雪雨層云高層云變得更厚暗灰色云塊密布天空更低雨雪連綿積雨云積云迅速形成高大云山烏云密布天空更低雷雨冰雹
云的光彩簡表
光名產生和分布情況色彩天氣征兆暈產生在卷層云上,分布在日月周圍里紅外紫日暈三更雨,月暈午時風華產生在高積云邊緣部分里紫外紅華環由小變大,轉晴;由大變小,轉陰晴虹雨過天晴,在太陽對面的云幕上彩色圓弧東虹轟隆西虹雨霞早、晚,太陽照者對面的云彩云層變紅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四、出示圖片,根據所學的知識判斷天氣狀況(分析課本前的插圖)
例:第一幅圖片表明是積云,標志是:云的形狀像團團棉花,預示天氣晴好。
第二幅圖片表明是高積云,標志是:扁球狀的,云塊間露出碧藍的天幕,像羊群,預示天氣晴好。
第三幅圖片表明是卷云,標志是:像羽毛響綾紗,絲絲綠綠的漂浮著,預示天氣晴好。
第四幅圖片表明是晚霞,標志是:從黑黑的云幕上可知(判斷晚霞的一個最直接的辦法是根據觀察的時間便知道是朝霞還是晚霞。)預示最近幾天天氣晴朗(晚霞行千里。)
五、探究交流
課文開頭,就點出了天上的云的特點:姿態萬千,變化無常。為了突出云的這一特點,作者用了很多與我們的現實生活聯系密切的事物加以比喻,請你把這些比喻句找出來,讀一讀,并用你喜歡的形式展示各種云的形態特點。(自讀建議:可以背一背,把你讀到的感興趣的句子儲存在你的記憶庫中;可以畫一畫,把你讀到的感興趣的句子用筆畫出來,可以說一說,說說你喜歡這個句子的理由;等等。)
(設計這道題目的目的:“新課標”第二部分的階段性目標中講到第四學段的閱讀目標的時候,第5點明確指出:對課文的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能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第8點又指出,欣賞文學作品,能說出自己的體驗,能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力的語言。《看云識天氣》雖然不是文學作品,而是一篇科普讀物,但這篇文章中卻運用了大量的比喻句,而這一修辭手法也是文學作品常常運用的。所以這一問題的設計,既是通過這樣個性化的閱讀,加深對說明對象的印象,又尊重學生的閱讀個性,達到品味語言的目的。這一問題的設計意圖是讓這篇極像是普及地理知識的課文回歸到語文課堂上來。)
(對這道題目,因為學生有多種形式的解讀,所以教師的應變應隨學生的反應而相機行事。有一點必須明確,教師熱情洋溢的表揚,由衷的贊美,都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都能使更多的學生積極思考,他們的回答將會綻現出智慧的光芒和鮮明的個性。)
六、從網上下載有關“云”的精美圖片,讓學生選擇其中的一幅圖片,展開想象的翅膀,用比喻句的形式,描述云的形狀及色彩
七、作業
課外搜集關于天氣的諺語,分類積累。(比一比,看誰積累得多。)
看云識天氣教學設計2
學習目標:
重點:1、理清文章的結構思路,學習文章的結構方法。
2、準確把握文章的知識要點,訓練閱讀文章提取信息的能力。
難點:3、品味生動形象的描寫,培養細致觀察、細致描寫的意識和能力。
學習過程:
課前預習
一、通讀課文,標注重點詞語并小組內交流,完成下列練習題。(10分鐘)
zī shà yíng ling méng lóng tā
峰巒、態萬千、籠罩、一間、輕紗、勻稱、頃刻間、崩、彌漫、圓弧、諺語
二、朗讀課文一遍,同桌輪讀一遍,比一比誰讀的熟練,準確,糾正讀錯的地方。(10分鐘)
三、瀏覽課文,完成下列問題。(25分鐘)
1、看云識天氣的.最基本的經驗是什么?
2、從文中你了解到哪幾種云,了解了關于這種云哪些知識內容,與天氣有什么關系?你還了解到云的哪些光彩現象,它們與天氣有什么關系?根據這些內容,填寫下列表格。
云名云的形態變化高度天氣征兆
卷云
卷積云
積云
高積云
卷層云
高層云
雨層云
積雨云
云的光彩產生和分布情況特征天氣征兆
課堂學習
一、感知內容(15分鐘)
1、交流預習環節中兩個思考題。
2、語言訓練,請大家任選一種云或光彩,以第一人稱的方式對它作自我介紹。介紹要求:Ⅰ、充分利用描寫云彩的語言材料;Ⅱ、讓別人明白你將會帶來怎樣的天氣。示例:
“嘿!大家好,我常絲絲縷縷地飄浮著,有時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時像一塊潔白的綾紗。別看我身子很單薄,可我最輕盈,站得也最高,陽光可以透過我照到地面。我很受歡迎,因為我會給大家帶來晴朗的天氣。大家知道我是誰嗎?”
三、理清思路(5分鐘)
文章可以分為幾部分,怎么劃分,每一部分告訴我們什么,各部分之間有什么關系?(提示:根據上面兩個內容所在的段落。要求:最好能用示意圖的形式,讓人一目了然。)
四、品味語言,本文語言既形象生動又嚴謹準確,下列句子或詞語分別屬于不同的特點,試著談談你的理解。(10分鐘)
1、這種云很薄,陽光可以透過云層照到地面,房屋和樹木的光和影依然很清晰。卷云絲絲縷縷地飄浮著,有時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時像一塊潔白的綾紗。
2、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層,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兆。加點詞語能不能去掉,為什么?
像這種特點的句子和詞語文章中還有,比一比誰找的多找的好,小組內交流。
五、當堂訓練(10分鐘)
閱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回答下列問題。
1、文段中能說明看云與識天氣之間關系的句子是xxxxx。“它們有的像羽毛……還有的像峰巒,像河流,像雄獅,像奔馬……”照應了一詞,“它們有時把天空點綴的很美麗……一霎間又是烏云密布,大雨傾盆,”照應了一詞,可以看出這一段的結構方式是。
2、這段文字的主要表達方式是,運用了、的修辭手法,這樣寫的作用是。
六、積累與拓展(5分鐘)本文引用了很多關于天氣的諺語,這些都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請你記下來,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不僅看云可以識天氣,動物、植物、某種現象都可以幫助我們識別天氣,并且已形成諺語廣為流傳,你能寫出幾條嗎?
教后記
看云識天氣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了解課文中關于云和天氣的科學知識,提高學生閱讀現代科技文的能力和搜集、篩選信息的能力。
(2)、理解恰當的比喻對說明事物特征的作用。
2.過程與方法:
(1)、理清文章的思路,概括課文內容要點。
(2)、快速瀏覽課文,能準確搜集到云的變化與天氣變化之間的關系。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和留心自然現象的習慣。
教學重點:
復習鞏固比喻這一修辭手法,積累課文中的比喻句,并領會運用這種修辭方法的好處。
教學難點:
學會搜集一些資料,加深對天氣知識的了解。
課型:
精讀課
課時:
兩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自主學習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用多媒體或者小黑板出示以下練習: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魚鱗()棉絮()峰巒()
點綴()崩塌()彌漫()
暈圈()輕盈()一霎間()
2、解釋下列詞語。
峰巒:
預兆:
輕盈:
彌漫:
一霎間:
姿態萬千:
3、看云識天氣最基本的經驗是(用課文中的原話):
。1、學生到黑板上做題,其他學生在練習本上做。
2、學生小組內交流答案,互相糾錯。
3、學生到黑板批改。
4、學生把糾錯后的內容書寫鞏固。
(或者學生出題,學生換做)
參考答案:
1、línxùluán
zhuìbēngtāmí
yùnyíngshà
2、峰巒:山峰和山巒。
預兆:事前顯示出來的跡象。
輕盈:形容像女子的動作、體態一樣輕巧優美。
彌漫:(煙塵、霧氣、水等)充滿,布滿。
一霎間:一會兒,形容時間極短。
姿態萬千:姿態多種多樣。
3、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層,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兆。
(二)明確任務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唐代詩人劉禹錫在《竹枝詞》中寫道,“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生動地描繪了一種有趣的天氣現象,說明天氣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千百年來,人們也在一直留心觀察自然界,以圖掌握規律,為人類服務。事實上,天氣的變化也自有它的規律,自有它的征兆。現在,我們來看一組圖片,你能說出它們與天氣有怎樣的關系嗎?
學生……
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科學小品文——《看云識天氣》
學生:介紹自己獲得天氣情況的主途徑。
學生:討論并確定本課學習目標。
看云識天氣教學設計4
教學目的:
一、學習并啟發學生運用條分縷析的方法去觀察研究事物。
二、理解生動的比喻對說明事物特征的作用,體會說明語言準確性。
教學重點:
掌握總分結構順序及分類說明方法。
教學難點:
生動的說明表現抽象、復雜天氣特征。
教學時間:
安排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出示小黑板、檢查字詞預習情況。
二、板書課題、導入新課。
“云”和“天氣”有著密切關系,看云可以辨別,推測天氣的好壞,這篇說明文是怎樣把有關云和天氣的氣象知識告訴我們的?
三、討論全文結構。
四、著重研究一、二部分層次及語言特色。
(一)講讀第一自然段
1、朗讀首句提問什么叫“姿態萬千”、“變化無常”?
2、哪些語句分別說明“姿態萬千”“變化無常”?
3、朗讀指出修辭手法?
4、這一節按什么順序寫的?
(二)分析第二自然段。
1、朗讀并背誦指出概括說明作用。
2、往往”、“常常”兩個副詞起什么作用?
(三)詳細研究各種云同天氣的'關系。
1、卷云、卷積云、積云和高積云形狀、位置、厚度怎樣,是什么樣天氣?
2、雨天的“招牌”呢?三種云的特點、高度、厚度、顏色在怎樣變化?
3、“改名換姓”、“躲藏”是什么修辭手法?
4、從積云到積雨云,則是夏天出現的一種特殊情況,它的變化速度和以上有什么不同呢?
5、歸納與第二節關系。
(四)討論如何根據云的光彩,推測天氣的情況。
1、云上有哪幾種光彩?(暈、華、虹、霞)
2、這些光彩特征怎樣?預示著什么天氣?
3、引用諺語有什么作用?
五、討論最后一段作用。
1、觀察云的形狀、光彩對我們有什么意義?
2、如何才能掌握它的變化規律呢?
3、最后告訴我們局限性作用?
六、總結課文。
七、布置作業:
1、說出收集的有關氣象諺語試辨識天氣。
2、完成練習二。
看云識天氣教學設計5
教學目的:學習科技說明文
教學重點:打比方的說明方法
教學難點:遷移寫讀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大家都聽說過“草船借箭”的故事吧!那孔明究竟是靠什么“借”得這十萬支箭的呢?孔明又怎樣知道有大霧天氣呢?小說里的孔明故弄玄虛了一番,其實他真正知道有大霧天氣的是通過觀天象,即類似于我們今天的“看云識天氣”。
二、明確學習目標:精讀一段 自學全篇 習得一法
三、指出學習方法:教師導讀 自主探究 遷移寫作
四、朗讀全篇。
1.說一說文中寫天氣狀況的四字短語或有關天氣現象的民間諺語。
2.劃出全文的結構圖①/②③④⑤⑥/⑦
五、精讀一段。
1.齊讀第①段,總說云的.形態和變化特征的短語分別是?
2.試找出這一段的所包含的美點或特點,各舉例說明。
結構美;修辭美;形象美;句式美……
3.點出全文說明中心的一句話是?
4.提煉一種句式,并用這個句式說一段話。
六、自主學習。
學生自己閱讀總結后面段落的主要內容:列舉八種云、四種云彩及其所帶來的天氣狀況
七、根據自己從這篇文章所學得的有關知識,學寫短文。
1.出示題目及要求:《看 識 》;用各種的說明方法。
2.提示:服裝與個性,發型與性格,房間的布置與生活習慣等
3.教師出示下水文:看動物識天氣
角度:從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里游的三個方面行文。
4.學生寫作。
5.學生當堂誦讀,老師指導評價。
七、總結。從現象到事物的本質:云的形態和光彩是現象;云和天氣變化的關系,就是本質。
八、課堂練習設計。
1.說寫練習。有些事物很難描摹,打個比方,就容易講清楚,而且顯得生動活潑,很有趣味。仿照下面的示例造句。
示例:天上的云……像峰巒,像河流,像雄獅,像奔馬……
造句:①夜幕四合,周圍的群山,……②遠處的霓虹燈亮了,……
2.閱讀第1自然段回答問題。
①文段中最能揭示云特征的那句話是?
②文段中最能揭示云與天氣關系的一句話是?
③文段中與八個“像”和一個省略號相互應的短語是?
④文段中與“變化無常”相照的詞語有?
⑤本段主要的說明方法是?用了哪些修辭手法?
九、板書設計
精讀一段 自學全篇 習得一法
教師導讀 自主探究 遷移寫作
看云識天氣教學設計6
【學習目標】
1.快速閱讀課文,概括課文內容要點。
2.理清文章的思路。
3.領會運用比 喻的妙處。
4.培養觀察自然的興趣和留心自然現象的習慣。
【預習】
1.學生搜集有關云和天氣的諺語,有關云的成語、詩詞、文章片斷等。
2.掌握字詞,掃清閱讀障礙
(1)注音:
峰巒 一霎間 點綴 綾紗
彌漫 暈頭轉向 月暈 崩塌
(2)釋義:
峰巒:
一霎間:
預兆:
輕盈:
彌漫:
征兆:
崩塌:
3.認真閱讀課文(含單元提示、課文、課下注釋等);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思考:
(1)本文是一篇科普文,主要介紹云和天氣的關系。切合文題揭示云和天氣關系的語句是什么?它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2)有關云和天氣的關系,文章 是從哪兩個方面說明的,找出并在課本標出說明角度變化的語句。
(3)設計一種表格,列出云及其光彩的種類、特征、和它們分別預示的天氣情況。
4.在文中圈出不懂的`詞語和句子,或者你最喜歡的詞語和句子,并結合全文理解其的含義。
【學習過程】
一、自由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1.展示預習
2.思考:
a云和天氣到底有怎樣的關系?
b本文主要介紹了哪些云及其光彩?它們各有 怎樣的特征?分別預示怎樣的天氣情況?
請你設計一種表格來完成,看誰設計的好。
(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共同完成上述題目。)
二 、重點研討
1.本文介紹了這么多的云和云的光彩,但我們讀來條理清晰,作者是怎樣做到這一點的? 你能從課文中找出有關語句嗎? (速讀課文,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交流)
2.本文是一篇介紹科 學知識的說明文,但語言生動,對云的描摹也細致形 象。作者主要采用了哪 些修辭方法?運用這些方法有何好處?試從課文中找出幾例加以體會。你能否仿照課文中的例子造幾個句子?
達標檢測
1、給加點的字注音。 (1)魚鱗( ) (2)峰巒( ) (3)一霎間( ) (4)冰雹( ) (5)彌漫( ) (6)圓弧 ( )
2、“天上的云,真是姿態萬 千,變化無常。”這句話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作 者又是如何來展示云的“姿態萬千,變化無常”的?
三、課后作業
1.練習:一、二、
2.留心自然界的各種現象,寫一則觀察日記。
3.收集有關云的諺語、成語、俗語、詩詞及文章片斷等。
看云識天氣教學設計7
《看云識天氣》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速讀課文,能概述課文內容。
2、掌握并學習抓住事物特征進行說明的寫法。
3、理解說明的思路及說明方法。
4、培養學生觀察熱愛自然的情趣。
教學重點
理解說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理解說明的思路及說明方法的應用。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好授課內容及多媒體課件,學生做好預習,搜集有關天氣的諺語,注意觀察天空中的云,同時要積累課文中的佳詞妙句,為課堂交流做好充分準備。
教學內容說明:
這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從兩個方面介紹了云和天氣的關系:不同形態的云和天氣的關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氣的關系。
本文思路清晰,緊扣題目進行說明,不但說明看云可以識天氣,還進一步說明云和天氣變化的關系十分密切,由說云是天氣變化的“招牌”,再說怎樣看云識天氣。云的種類很多,但文章從現象人手,進而觸及到事物的本質。如:云的形態和光彩是現象,云和天氣變化的關系是本質。說明層次清晰,將“看云識天氣”事理說清楚,最后說明看云識天氣的目的。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請同學們看大屏幕,觀察各種云的形態,從而導入課文。
二、學生自讀,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中的字詞。
2、請學生自讀課文或齊讀課文,教師正音正字。
3、請仔細看問題,再讀課文并自動分小組討論。
a、全文主要說了什么內容?請簡要概括。
b、文章的基本思路是怎樣的?可分為幾部分?
學生討論后可以明確:全文主要介紹云和天氣的關系,不同形態的云和天氣的關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氣的關系。基本思路是先總說
云的作用,再說明云和天氣的'關系(這其中有兩小層:云的形態變化和天氣的關系;云的光彩現象和天氣的關系)。最后是總說,說明看云識天氣的目的。
三、合作探究
1、教師導學:科普說明文的學習,可以遵循規律,即:抓特征、理順序、用方法、語言準。從以上四個方面去研讀一篇文章,會更加清晰。
2、自主探究:出示表格圖,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填表,準確列出云及其光彩的種類、特征和它們分別表示的天氣情況。
可讓學生參照課后練習自行設計表格,在課文中劃出相關語句。并在閱讀中思考:
a、共有幾種類型的云?
b、表格如何設計得簡潔明了?
學生做完這個練習后,教師進行總結,通過設計幫助學生清楚地理解課文。
教師總結指導:將云分為兩大類,按云的形態可分為晴天云和雨雪天的云;再按云的光彩分四種。只要順序合理即可,設計的簡潔些、詳細些都可以,給學生一定的空間。
學生討論填表后,教師進一步指導:通過表格的填寫可以看出,作者抓住了說明事物的特征:云和天氣的關系,同時有一定的合理說明順序:總分。為了將事物事理說明得更加清楚,作者運用了不少說明方法。例如:分類別、打比方等等(當然也有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總括看來可稱為生動說明。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語言的準確性,
3、合作探究
a、能舉例說明文章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嗎?它們的作用分別是什么?
b、能舉例說明文章語言的準確性嗎?它們的作用如何?
學生可以討論并暢所欲言,也許所說的不一定完全準確,但只要敢于探索,大膽講述,教師都應表示贊賞,并進一步引導學生明確:按照不同的光彩,作者把云分為四種:暈、華、虹、霞。把它們之間的差別,進行了比較說明,這種作比較的方法更好地突出了云和天氣關系的特征。許多句子運用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不僅使文章生動,更重要的是讓云的特征更加鮮明。用詞準確,“薄云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征”,“往往”去掉可以嗎?為什么?體現語言的準確性。
四、反饋交流
學生再次速讀課文,看大屏幕展示的題目,交流思考,看看本節課有哪些收獲。
1、用簡潔的語言概括第1自然段的內容。
2、“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層,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兆”一句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3、第3自然段中總結四種薄云特點的一句話是什么?
4、根據課文舉例說明云是天氣變化的標志(單一例即可)。
5、舉例說明看云識天氣對工農業生產的好處。
學生討論后,教師引導小結:a、第1自然段指出了云和天氣的密切關系,說明看云可以識天氣;b、這句話的作用是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c、卷云、卷積云、積云、高積云都是很美麗的云;d、雨層云形成,連綿不斷的雨雪也就開始下降;e、論述有理即可。
五、美文欣賞
1、學生看大屏幕,討論發言。
2、說話練習
六、拓展訓練
1、請同學們展示自己課前搜集的有關天氣的諺語,與同學們交流。
2、做課外練習。
七、總結:
通過對文章的學習,不僅了解了看云可以識天氣的內容,還學習了怎樣將事理說清楚,并把握住了一般說明文的說明方法,那就是:抓特征,理順序,用方法,語言準。
板書設計:
一(1)關系密切總層次清晰二(2—6)云識天氣分思路明確三(7)意義、局限總一目了然
看云識天氣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①快速閱讀課文,概括課文內容要點,17 看云識天氣。
②理清文章的思路。
③領會運用比喻的妙處。
④培養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和留心自然現象的習慣。
○教學重點
①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理清寫作思路,體會運用比喻的妙處。
○課前準備
學生搜集有關云和天氣的諺語,有關云的成語、詩詞、文章片斷等,解決課文中的生字。
○教學內容
《看云識天氣》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從兩個方面介紹了云和天氣的關系:不同形態的云和天氣的關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氣的.關系。作者在說明的過程中,選取了恰當的說明角度和說明順序,因此顯得層次清晰,條理分明。這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的。
○教學設計
導入新課,檢查預習
①導入新課
唐代詩人劉禹錫在《竹枝詞》中寫道,“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生動地描繪了一種有趣的天氣現象,說明作者對這種自然現象觀察得非常細致。因為天氣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千百年來,人們也在一直留心觀察自然界,以圖掌握規律,為人類服務。事實上,天氣的變化也自有它的規律,自有它的征兆。現在,我們來看一組圖片,你能說出它們與天氣有怎樣的關系嗎?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科學小品文——《看云識天氣》
②檢查預習生字情況
整體感知
①出示學習目標。
②聽讀課文,思考:
a.云和天氣到底有怎樣的關系?
b.本文主要介紹了哪些云及其光彩?它們各有怎樣的特征?分別預示怎樣的天氣情況?
請你設計一種表格來完成,看誰設計的好,初中一年級語文教案《17 看云識天氣》。
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共同完成上述題目。
[明確]
①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層,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兆。
②對于設計得好的同學要提出表揚。
重點研討
①本文介紹了這么多的云和云的光彩,但我們讀來條理清晰,作者是怎樣做到這一點的?
你能從課文中找出有關語句嗎?
學生速讀課文,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交流,最后師生共同明確:
文章先說不同形態的云和天氣的關系。第1段概述,先用“天上的云,真是姿態萬千,變化無常”一句總說,然后描繪了萬千姿態的云。第2段是3、4、5段的“綱”:“薄云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層,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兆”,后面三段就是遵循這個“綱”展開的。第3段照應“薄云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征”,第4、5段照應“低而厚密的云層,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兆”。第6自然段開始寫“云的光彩同天氣的關系”,最后一段總結全文。在文章內部,作者也是按照一定的思路來介紹的。例第3段,把“薄云”又分為“卷云”、“卷積云”、“積云”和“高積云”,并分別介紹了它們的特點及和天氣的關系。
②本文是一篇介紹科學知識的說明文,但語言生動,對云的描摹也細致形象。作者主要采用了哪些修辭方法?運用這些方法有何好處?試從課文中找出幾例加以體會。你能否
仿照課文中的例子造幾個句子?
a.學生在課文中畫出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方法的句子。(側重于比喻的修辭方法)
對于修辭方法,學生了解即可,關鍵體會運用比喻等修辭方法的好處(學生朗讀找到的運用修辭方法的語句,重點談談體會)。
b.齊讀課文第1自然段,體會說明語言的生動特點,并仿照課文造句。
示例:天上的云……像峰巒,像河流,像雄獅,像奔馬……
[造句]
◆ 遠處的霓紅燈亮了,……
◆ 每月光照在地上,像……
小結
本文介紹了種類繁多的云及云的光彩,但文章層次清晰,很有條理,關鍵在于作者選取了合理的說明順序。先說什么,后說什么,作者做到了心中有數。
看云識天氣教學設計9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云和天氣的密切關系,獲得識別陰晴雨雪天氣的知識;體會本文生動形象的語言特點。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能力,能根據天上的云彩推測天氣的陰晴雨雪。
3、情感目標: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和熱愛大自然、熱愛勞動人民的感情。
(二)重點難點:
1、重點:練習快速閱讀、概括課文內容要點,理清文章思路。
2、難點:學會怎樣看云識天氣。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一)導入:激發興趣,揭示課題,明確目標。
上課開始,利用多媒體展示一些與天氣有關的諺語,讓他們展開激烈的討論。通過此環節,引起學生與課文對話的`欲望。同時也使學生明白,獲取天氣預報這一信息的渠道是廣泛的,包括電視、電話、手機短信、經驗判斷等方面,要注意從多方面搜集信息,最后明確本課學習任務是學習《看云識天氣》,明確學習目標。
1、整體感知、概括內容要點。
2、快速閱讀,理清文章思路。
3、豐富科學知識,提高搜集篩選信息能力。
(二)檢查預習,感知課文
掃清字詞障礙
1、注音:峰巒(luán)燚(yì)一霎(shà)間?崩塌(bēng tā)綾(líng)紗?日暈(yùn)
2.學生速讀課文,整體感知,理清文章的思路。
出示問題:
1)文中哪句話點明了云和天氣的關系?
2)文中介紹了幾種云,幾種云上的光彩?
看云識天氣教學設計10
學習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領會運用比喻的妙處。
2、過程與方法目標:快速閱讀課文,概括課文內容要點。理清文章的思路。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觀察自然的興趣和留心自然現象的習慣
教學重點
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理清寫作思路,體會運用比喻的妙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情導入
①導入新課
唐代詩人劉禹錫在《竹枝詞》中寫道,“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生動地描繪了一種有趣的天氣現象,說明作者對這種自然現象觀察得非常細致。因為天氣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千百年來,人們也在一直留心觀察自然界,以圖掌握規律,為人類服務。事實上,天氣的變化也自有它的規律,自有它的征兆。現在,我們來看一組圖片,你能說出它們與天氣有怎樣的關系嗎?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科學小品文——《看云識天氣》出示學習目標。
②檢查預習生字情況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聽讀課文,思考:
a.云和天氣到底有怎樣的關系?
b.本文主要介紹了哪些云及其光彩?它們各有怎樣的特征?分別預示怎樣的天氣情況?
請你設計一種表格來完成,看誰設計得好。
四人小組合作學習,共同完成上述題目。
①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層,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兆。
②對于設計得好的同學要提出表揚。
三、深入感悟,鑒賞創新
①本文介紹了這么多的云和云的光彩,但我們讀來條理清晰,作者是怎樣做到這一點的?
你能從課文中找出有關語句嗎?
學生速讀課文,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交流,最后師生共同明確:
文章先說不同形態的云和天氣的關系。第1段概述,先用“天上的云,真是姿態萬千,變化無常”一句總說,然后描繪了萬千姿態的云。第2段是3、4、 5段的“綱”:“薄云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層,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兆”,后面三段就是遵循這個“綱”展開的。第3段照應“薄云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征”,第4、5段照應“低而厚密的云層,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兆”。第6自然段開始寫“云的光彩同天氣的關系”,最后一段總結全文。在文章內部,作者也是按照一定的思路來介紹的。例第3段,把“薄云”又分為“卷云”、“卷積云”、“積云”和“高積云”,并分別介紹了它們的特點及和天氣的關系。
②本文是一篇介紹科學知識的說明文,但語言生動,對云的.描摹也細致形象。作者主要采用了哪些修辭方法?運用這些方法有何好處?試從課文中找出幾例加以體會。你能否仿照課文中的例子造幾個句子?
a.學生在課文中畫出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方法的句子。(側重于比喻的修辭方法)
對于修辭方法,學生了解即可,關鍵體會運用比喻等修辭方法的好處(學生朗讀找到的運用修辭方法的語句,重點談談體會)。
b.齊讀課文第1自然段,體會說明語言的生動特點,并仿照課文造句。
示例:天上的云……像峰巒,像河流,像雄獅,像奔馬……
[造句]
◆遠處的霓紅燈亮了,……
◆月光照在地上,像……
四、拓展延伸
小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關云的諺語、成語、俗語、詩詞及文章片斷等
五、課堂小結
本文介紹了種類繁多的云及云的光彩,但文章層次清晰,很有條理,關鍵在于作者選取了合理的說明順序。先說什么,后說什么,作者做到了心中有數。另外,作為一篇科普說明文,作者寫得非常生動形象,這得益于運用了恰當的修辭方法。除此外,更重要的是對于自然現象的細心觀察。其實,只要我們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觀察,一樣可以寫出精彩的文章來。
六、布置作業
留心自然界的各種現象,寫一則觀察日記。
看云識天氣教學設計11
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了解云和天氣的密切關系,獲得識別陰晴雨雪天氣的知識;
(2)體會本文寓準確于生動形象的語言特點。
(3)理解本文“總說——分說——總說”的結構形式。
(4)積累有關諺語。
2、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觀察分析能力,能根據天上的云彩推測天氣的陰晴雨雪;
(2)培養學生用準確的語言作生動說明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歸納綜合能力。
3、情感目標:
(1)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和科學精神。
(2)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積極探索大自然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難點分析
1、教學重點:(1)分析把握文章的結構層次。
(2)感受文章說明語言的特點。
2、教學難點:區分云彩繁多復雜的形狀、種類。
三、教學安排:
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知不知道“云”字的繁體?請一個同學來寫好嗎?學生寫“云”字的繁體“雲”。很好!我們能不能從這個字看出點什么呢?(有“雨”字。和天氣有關。我覺得天上有云時,可能快要下雨了吧?)我們從這個字可以看出古代勞動人民在生產生活中對云和天氣的關系有了一定的認識,并掌握了一些規律,今天我們來學習《看云識天氣》,看看云與天氣有什么樣關系。(播放視頻:看云識天氣
(二)初讀,整體感知:
聽課文朗讀錄音,整體把握:云和天氣到底有怎樣的關系?(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層,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兆。)
(三)精讀,議論探究:
自讀課文,認識各種云的特點及其和天氣的關系,并任選一種云,以第一人稱的方式作自我介紹。介紹要求:①充分利用描寫云彩的語言材料;②讓別人明白你將會帶來怎樣的天氣。教師示例:“大家好,我叫卷云,我常絲絲縷縷地飄浮著,有時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時像一塊潔白的綾紗。別看我身子很單薄,可我最輕盈,站得也最高,陽光可以透過我照到地面。我很受歡迎,因為我會給大家帶來晴朗的天氣。”(學生回答,幻燈片同時展示云圖)
其他示例:(1)當積云迅速向上凸起,形成高大的云山時就變成了我,我是積雨云,然后我越長越高,慢慢變黑,最后我整個倒下了,這是烏云彌漫、雷聲隆隆、電光閃閃,馬上下起了暴雨,有時還伴有冰雹或者龍卷風。
(2)我是卷層云,是在連綿的雨雪來臨之前出現在天空的一層薄云,看到我,請大家出門前帶上雨具。
(3)我的綽號叫“毛玻璃”,是由卷層云積聚而來的,透過我看天就會模糊不清因而得名,其實我的`真名叫“高層云”。雨雪都是我的好伙伴,常常和我形影不離。
教師總結:同學們說的很好,在“各種云”的介紹中,我們不僅認識了云,而且也學會了看云識天氣。
(四)品味欣賞:
1、本文介紹了這么多的云和云的光彩,但我們讀來條理清晰,作者是怎樣做到這一點的?你能從課文中找出有關語句嗎?(學生速讀課文,先獨立思考,然后小組交流)
文章按照總分總的關系展開說明。
文章第1段概述云和天氣的關系:“云就像是天氣的‘招牌’:天上掛什么云,就將出現什么樣的天氣。”
第2段是3、4、5段的“綱”:“薄云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層,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兆”,后面三段就是遵循這個“綱”展開的。第3段照應“薄云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征”,又將“薄云”又分為“卷云”、“卷積云”、“積云”和“高積云”,并分別介紹了它們的特點及和天氣的關系。
第4、5段照應“低而厚密的云層,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兆”。第6自然段開始寫“云的光彩同天氣的關系”。
最后一段總結全文。
2、品味語言:
本文文字優美,請同學們找出你喜歡的句子并說明理由。(學生回答)
例句:(1)“它們有時把天空點綴得很美麗,有時又把天空籠罩得很陰森。剛才還是白云朵朵,陽光燦爛;一霎間卻又是烏云密布,大雨傾盆。”運用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突出地顯示了天氣的天化無常。
(2)我喜歡“云就像是天氣的‘招牌’,天上掛什么云,就將出現什么樣的天氣。”這個句子運用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招牌”生動地寫出了云和天氣的關系。
(3)我喜歡“它們有的像羽毛,輕輕地飄在空中;有的像魚鱗,一片片整整齊齊地排列著;有的像羊群,來來去去。”它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辭方法,形象地寫出了天上的云恣萬千,優美可愛。
(4)“最后,云壓得更低,變得更厚,太陽和月亮都躲藏了起來,天空被暗灰色的云塊密密層層地布滿了。”運用擬人手法,一個“躲藏”逼真地烘托出云層之低,云塊之厚,既準確又生動。
(5)寫“積云”變化為“積雨云”的一段用了表示時間的詞:迅速、不一會、頃刻、馬上……說明變化速度之快,用詞又不雷同。
(6)文章最后兩句話“但是,天氣的變化異常復雜,看云識天氣畢竟有一定的限度。要準確掌握天氣變化的情況,還得依靠天氣預報。”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嚴密性,它與前文中的“往往”、“常常”、“有時’等詞是相照應的,表明使用詞語的準確性。
(五)總結:
本文介紹了種類繁多的云及云的光彩,但文章層次清晰,很有條理,關鍵在于作者選取了合理的說明順序。先說什么,后說什么,作者做到了心中有數。另外,作為一篇科普說明文,作者寫得非常生動形象,這得益于運用了生動形象的語言。除此外,更重要的是對于自然現象的細心觀察。其實,只要我們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觀察,一樣可以寫出精彩的文章來。
(六)拓展延伸: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不僅僅是通過“看云”才能識別“天氣”,我們還可以通過“動物”、“植物”、“某種現象”或“一些感覺”識別天氣,有的方法特別靈,有的已形成了諺語,被廣為流傳,小組討論并交流。
(七)作業布置:
1、設計一個表格,列出云及其光彩的種類、特征和他們分別預示的天氣情況。
2、留心自然界的各種現象,寫一則觀察日記。
看云識天氣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積累文中重點詞語;
2. 通過課文分析,掌握說明文閱讀方法,提高閱讀理解力;
3. 體會本文寓準確于生動形象的語言特點。
過程與方法:
1. 默讀課文,鍛煉學生概括文章的能力;
2. 培養學生用準確的語言作生動的說明。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和熱愛大自然。
教學重難點
重點 通過課文分析,掌握說明文閱讀方法,提高閱讀理解力
難點 培養學生用準確的語言作生動的說明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展示畫面。你知道畫面中的故事嗎?(草船借箭、借東風)
小說及傳說中諸葛亮神乎其神。其實,他通曉天文地理,會依據風云預知天氣變化。古人云:“為將不知天文(主要指氣象)、地理,乃匹夫之勇”。作為一個有才干的軍事家,不僅要諳熟兵法,精通韜略,智勇雙全;而且,還必須具備一定的氣象、地理知識,善于利用氣象條件和地理條件。只有如此,才能縱橫馳聘,百戰百勝。
今天我們也來當一回諸葛,學一學《看云識天氣》。
二、出示目標
1.積累文中重點詞語;
2.通過課文分析,掌握說明文閱讀方法,提高閱讀理解力;
3.體會本文寓準確于生動形象的語言特點。
4.培養良好的觀察習慣和熱愛大自然。
三、檢查預習
讀一讀,寫一寫:
峰巒 預兆 輕盈 均勻 崩塌 彌漫 征兆 一霎間
姿態萬千 變化無常
四、整體感知
1. 從說明對象上劃分,本文屬于哪一類說明文?
明確:事理說明文。
2. 速讀課文,感知文章內容。劃分段落并概括大意。(注意兩個關鍵過渡段)
總-分-總
3. 說一說看云識天氣最基本的經驗是什么?(找出課文的中心句。)
云就像天氣的“招牌”,天上掛什么云,就將出現什么樣的天氣。
五、內容分析
1. 結合圖片判斷是哪一種云,其特點及帶來的.天氣狀況是怎樣的?
明確:(圖片及表格)
卷云:像羽毛像綾紗,絲絲縷縷地漂浮著;最高;最薄;晴朗。
卷積云:像水面的鱗波,是成群成行的卷云;很高;很薄;無雨雪。
積云:像棉花團,上午出現,傍晚消散;20xx米左右;較薄;陽光溫和。
高積云: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扁球狀,排列整齊;20xx米左右;較薄;晴。
2. 研讀4、5兩段,歸納整理這兩段介紹了哪種云?其帶來的天氣狀況怎樣?
明確:(多媒體展示圖片及表格)
卷層云:卷云聚集,向前推進;像白綢幕蒙住天空;高;晴轉陰。
高層云:卷云越變越厚;像毛玻璃遮著太陽;低;將下雨雪。
雨層云:高層云變得更厚;暗灰色云塊密布天空;更低;雨雪連綿。
積雨云:積云迅速形成高大云山;烏云密布天空;更低;雷雨冰雹。
六、寫作方法
通過前面的分析,本文主要用了什么說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確:
分類別:
作用:這種分類說明不僅能夠把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說得更明白,而且會使說明的條理更清楚。
看云識天氣教學設計13
篇一:看云識天氣的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1.了解科普文(說明文)及特點;
2.學會抓住主要信息,概括內容大意;
3.通過學習懂得不同形態的云和天氣的關系;
4. 運用了下定義、列數字、打比方、分類別等說明方法。
學習重點: 1.了解科普文(說明文)及特點;
2. 通過學習懂得不同形態的云和天氣的關系;
3.學習運用下定義、列數字、打比方、分類別等說明方法。
學習過程:
一、預習·導學
1. 做p164 一、二、三 題 2、閱讀課文
3、掌握p166—167 30個生詞 4、作者簡介:
朱泳燚 (yi)1959至今,已在中央和省級以外國外專業刊物發表教學經驗總結、教學研究論.文和語言研究論文200多篇;出版高中語文選修教材《語言表達》、《科學小論文寫作》兩本,專著、合著多種。語文專著《葉圣陶的語言修改藝術》多次在本省和全國獲獎。 5、 說明文(科普文)知識:
(1) 什么是說明文?
說明文是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來解說事物、闡明事理而給人知識的文章體裁。它通過揭示概念來說明事物特征、本質及其規律性。說明文一般介紹事物的形狀、構造、類別、關系、功能,解釋事物的原理、含義、特點、演變等。說明文實用性很強,它包括廣告、說明書、提要、提示、規則、章程、解說詞、科學小品等。
(2) 說明文有哪些說明方法?
2、說明方法的作用
(1)舉例子:通過具體的例子來說明事物的方法。
作用:有助于把比較抽象、復雜的事物、事理說得具體、明白。 (3) 列數字:用一些數字來進行說明的方法。
作用:便于從數量上說明特征,可以科學地、精確地說明事物。
(3)分類別:根據事物屬性的異同,把事物按一定標準分為若干類,然后逐類加以說
明。作用:條理清楚,層次分明,使人容易領會,便于認識等。 (4)作比較:選擇有外部或內在聯系的`事物進行比較的方法。
作用:可以更好地揭示說明對象的特征。 (5) 打比方:把此事物比做彼事物的方法。
作用:可以使陌生的變得熟悉,抽象的變得具體,深奧的變得淺顯,也可增強說明的形象性和生動性。
(6) 列圖表:用示意圖、表格、插圖等來幫助說明事物或事理的方法。
作用:加強直觀性,使人一目了然,提高說明效果。
(7) 摹狀貌:摹寫事物的形狀、體貌。 作用:使說明對象生動、形象。
(8)下定義:用簡潔準確的語言指出事物的性質特點,使它與別的事物區別開來,使讀者對事物有明確的概念。
(9) 作詮釋:對事物進行解釋的一種方法。
(10)引資料(文獻資料;名人語錄;詩詞、諺語、歷史故事、神話傳說等)。
內容、目的不同,引用的作用也就不同。如:增強說明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增強說明的權威性;增強說明的生動性和趣味性,使文章顯得更富文采。
下定義與作詮釋的區別:兩者的模式大致是“……是……”,判斷時看“是” 字前后的話能否調換,能調換,下定義;不能調換,是作詮釋。
摹狀貌,不是修辭,雖然也強調相似,但更多的是說明趨勢,狀態具有什么特征,無本體與喻體。摹狀貌:就是通過具體的描寫揭示事物的特征。
如:《中國石拱橋》中“這些石刻的獅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千態萬狀,惟妙惟肖”。
(3)說明文的順序:
常見的說明順序有: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邏輯順序的具體分數:主——次、原因——結果、現象——本質、特征——用途、
一般——個別、概括——具體、整體——局部。
(4)說明的語言
說明語言的準確性、平實性、周密性和科學性
(5)說明文的語言特點:
內容上的科學性;結構上的條理性;語言的準確性;
(6)說明文的分類:
二、導入本課:
1、閱讀課文聽錄音。
2、看視頻。
3、熟悉講解說明文的有關知識。
三、學生熟讀課文
四、布置作業: 1、熟悉課文填下表:
表一:學習、完成晴天云簡表。
表二:學習,完成雨雪冰雹云層變化簡表。
表三:讀第六段,學習完成云的光彩簡表:
2、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介紹這8種云的?
看云識天氣教學設計14
設計理念:
這是初中階段第一篇生動性說明文,我認為教學中應抓住二個重點:(1)說明文體的相關知識和特點;(2)閱讀現代科技文的能力和搜集篩選信息的能力。不宜把教學重點放在對天氣知識的學習上,使其成為地理課。因此我決定采用“四星導學”的教學模式,采用2課時。第一課時指導學生初步預習,完成導學案設計的問題,使學生初步把握學習方向和掌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第二課時檢測學生預習成果,探討交流學生自學過程中的問題和困惑,讓學生把握學習的重點,達成學習目標。本公開課選用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說明文的相關知識,重點體會打比方、分類別的說明方法及其作用。
2、提高閱讀現代科技文的能力和搜集篩選信息的能力。
過程和方法:
學習快速閱讀課文,概括課文內容要點,理清文章的思路,提高閱讀現代文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激發求知欲,培養科學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說明文的相關知識,體會分類別、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及其作用
難點:概括課文內容要點,理清文章的思路,提高閱讀現代文的.能力。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二、檢查鞏固介紹知識
1、檢查自主學習成果。
2、作者介紹。
3、介紹說明文文體知識。
定義: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向人們介紹事物或事理的文章。
特點:議論文以理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要特點;記敘文以情感人,形象性是它的主要特點;說明文以知識喻人,知識性是它的主要特點。其次注意條理性、準確性。
分類:(1)以說明對象為標準可劃分為事物說明文和事理說明文。
(2)以表達方式為標準可劃分為平實性說明文和生動性說明文。
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可以綜合運用。
方法:舉例子、列數據、分類別、打比方、作比較、
下定義、列圖表、作詮釋、引資料、摹狀貌。
三、初讀感知整體把握
快速瀏覽課文
1、從文題中我們讀出什么?文章中心句是什么?
2、根據提示分析文章結構。
第一部分(第x段):指出云就像是天上的“招牌”,從而說明為什么可以看云識天氣。
第二部分(第x段):具體介紹云的形態變化,云上的光彩現象同天氣的關系,從而說明怎樣看云識天氣。
第三部分(第x段):說明看云識天氣的意義和局限性。
3、這樣分段體現了什么說明順序?(邏輯順序)
四、精讀課文賞析語言
齊聲朗讀課文第一段。
1、第1段采用了什么結構?(總分總)
2、從第一段主要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使本文說明語言生動形象,舉例說明并體會其表達作用?
打比方:是通過比喻的修辭方法來說明事物特征的一種說明方法。
作用:增強語言的生動性、形象性、化抽象為具體,使人易于理解。
3、從表達方式來看,本文屬于什么說明文?
五、合作交流 理解內容
認真閱讀第二部分(2-6段)
1、齊讀第2自然段,看看有何作用?
2、思考:“天空薄云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征;低而厚的云層,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兆。”中為什么用“往往”、“常常”有什么作用?
3、完成下表。分小組交流導學成果。
晴天云彩簡表:像羽毛像綾紗
名稱:絲絲縷縷地飄浮著
形態變化:
位置:最高
厚度:最薄
天氣征兆:象征晴朗
卷云:卷積云
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風吹過水面引起的粼波
很高
很薄
無雨、雪
積云
像棉花團,上午出現,傍晚漸漸消散
兩千米左右
較薄
陽光溫和
高積云
像草原上潔白的羊群,成群的扁球狀排列
兩千米左右
較薄
天晴
雨雪冰雹云層變化簡表
名稱
形狀變化過程
位置
天氣征兆
卷層云
卷云聚集著,仿佛蒙上白色的綢幕,卷云慢慢向前推進
高
晴轉陰
高層云
卷層云越來越低,越來越厚,像毛玻璃遮著太陽
低
將下雨雪
雨層云
高層云變得更低更厚,暗灰色云塊布滿天空
更低
雨雪連綿
積雨云
積云迅速形成高大的云山,烏云密布
更低
雷雨冰雹
云彩識天氣簡表
光名
產生和分布情況
色彩
天氣征兆
暈
產生在卷層云上,
分布在日月周圍
里紅外紫
日暈三更雨
月暈午時風
華
日華和月華大多出現在
高積云的邊緣
里紫外紅
華環小到大晴
華環大到小陰雨
虹
雨過天晴,太陽對面的云幕上
彩色圓弧
東虹轟隆西虹雨
霞
出現在早、晚,太陽照紅云層
云層變紅
朝霞不出門
晚霞行千里
2、本段介紹了這么多的云和云的光彩,但我們讀來條理清晰,作者是怎樣做到這一點的?
3、本段主要使用了哪種說明方法?有何作用?
分類別:把事物按照一定的標準分成若干類別,一類一類加以說明的方法。
作用:這種分類說明不僅能夠把不同事物的不同特征說得更明白,而且會使說明的條理更清楚。
六、討論交流拓展延伸
1、本節課我們學習哪些知識?
2、交流相關收集的諺語
七、布置作業學以致用
運用分類別或打比方的說明方法,介紹你熟悉的某一事物。
板書設計:
形態 輕、高、薄云——晴朗看云 低、厚、密云——陰雨風雪識天氣 光彩 暈華虹霞——晴
看云識天氣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理解恰當的比喻對說明事物特征的作用。
2.復習分類說明的方法。
3.進一步學習和鞏固有關說明順序的知識。
4、反復朗讀課文,識記一些關于天氣方面的諺語,增加生活常識。
[教學重點]
1、閱讀課文,理清文中云和天氣的關系 2、打比喻、分類別的說明方法。
[教學難點]
1.比喻、擬人、排比、對比、引用等大量修辭方法的運用及作用。
2.課文的主體部分,即怎樣看云識天氣這部分,由于云層、光彩的種類繁多,變化復雜,學生一時難于分辨,所以這一部分也是本次教學的一個難點。
[課時安排]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 一 課 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在上課之前,老師問大家一個問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怎么了解一天當中的天氣情況?(看天氣預報)看天氣預報的確是一種簡便易行識別天氣的方法。但如果我們在外地旅游,身邊沒有天氣預報該怎么辦啊?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看云識天氣》。
這里的“看”是什么意思?(觀察) “識”呢?(識別)連起來就是說通過觀察云來識別天氣。
二、復習說明文知識
這篇文章的體裁是什么?(說明文)那這是一篇什么說明文啊?(事理說明文)那在上這篇課文之前,我們來復習一下說明文的一些知識。
1、 說明文:客觀地說明事物、闡明事理的一種文體,目的是給讀者以科學的知識、科學地認識事物的方法。
2、 說明文的分類:
①從對象上:事物說明文、事理說明文
②從語言上:生動性說明文、平實性說明文
3、 說明文的三大要素:
①說明對象:介紹事物、闡明事理
②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③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分類別、作比較、打比方、引用、下定義、作詮釋、畫圖表、作描摹等
三、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標注各自然段的序號,劃出疑難字詞,并結合注釋和字詞典疏解。
(1)注音:
燚(yì) 峰巒(luán) 一霎(shà)間 點綴(zhuì) 綾紗(líng) 彌漫(mí) 月暈(yùn) 崩塌(bēng tā)
(2)釋義:
峰巒:山峰和山巒。巒,小而尖的山,或連綿的山。
一霎間:一會兒,形容時間極短。
預兆:事情顯露出來的跡象。
輕盈:文中形容卷云像女子的動作、體態一樣輕巧優美。
彌漫:(煙塵、霧氣、水等)充滿、布滿。
征兆:即將出現的跡象。
崩塌:崩裂而倒塌。
2.聽課文朗讀錄音,并思考:
①那句話能概括云和天氣的關系?
(云就像是天氣的“招牌”,天上掛什么云,就將出現什么樣的天氣。)
②本文介紹了幾種云?幾種云上的光彩?
(晴天云包括卷云、卷積云、積云、高積云;陰天云包括卷層云、高層云、雨層云、積雨云。 四種:暈、華、虹、霞。)
③本文采用的是什么結構?(總分總)(板書)
3.劃分段落,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段):指出云就像是天上的“招牌”,從而說明為什么可以看云識天氣。
第二部分(第2-6段):具體介紹云的形態變化,云上的光彩現象同天氣的關系,從而說明怎樣看云識天氣。
第三部分(第7段):說明看云識天氣的意義和局限性。
4.這樣分段,體現了什么說明順序?
邏輯順序(由現象到本質)。
5、作業:生字詞抄三遍
第 二 課 時
1、請同學們齊聲朗讀課文。
2、復習上節課的知識。
3.閱讀第1段,回答下面各題。
(l)這段的結構是怎樣的?(總分總) (2)如何分層?
第一句是第一層,最后一句是第三層,中間是第二層。
(3)第一段中哪些內容照應“姿態萬千”,哪些內容照應“變化無常”?
“有的像羽毛,輕輕地飄在空中;有的像魚鱗,一片片整整齊齊地排列著;有的像羊群,來來去去;有的像一張大棉絮,滿滿地蓋住了天空;還有的像峰巒,像河川,像雄獅,像奔馬……”這些內容與“姿態萬千”相照應。
“它們有時把天空點綴得很美麗,有時又把天空籠罩得很陰森。剛才還是白云朵朵,陽光燦爛;一霎間卻又是烏云密布,大雨傾盆”這些內容與“變化無常”相照應。
4.分組討論制表,把同學們分成三個組,第一組閱讀第3段,討論并制出晴天云彩簡表;第二組閱讀第4、5段,討論并制出雨雪冰雹云層變化簡表;第三組閱讀第6段,討論并制出云彩識天氣簡表。
晴天云彩簡表
名稱 形態變化 位置 厚度 天氣征兆
卷云 絲絲縷縷地飄浮著,有時像一塊潔白的'綾紗 最高 最薄 象征晴朗
卷積云 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風吹過水面引起的粼波 很高 很薄 無雨、雪
積云 像棉花團,上午出現,傍晚漸漸消散 兩千米左右 較薄 陽光溫和
高積云 像草原上潔白的羊群,成群的扁球狀排列 兩千米左右 較薄 天晴
雨雪冰雹云層變化簡表
名稱 形狀變化過程 位置 天氣征兆
卷層云 卷云聚集著,仿佛蒙上白色的綢幕,卷云慢慢向前推進 高 晴轉陰
高層云 卷層云越來越低,越來越厚,像毛玻璃遮著太陽 低 將下雨雪
雨層云 高層云變得更低更厚,暗灰色云塊布滿天空 更低 雨雪連綿
積雨云 積云迅速形成高大的云山,烏云密布 更低 雷雨冰雹
云彩識天氣簡表
光名 產生和分布情況 色彩 天氣征兆
暈 產生在卷層云上,分布在日月周圍 里紅外紫 日暈三更雨
月暈午時風
華 日華和月華大多出現在高積云的邊緣 里紫外紅 華環小到大晴
華環大到小陰雨
虹 雨過天晴,太陽對面的云幕上 彩色圓弧 東虹轟隆西虹雨
霞 出現在早、晚,太陽照紅云層 云層變紅 朝霞不出門
晚霞行千里
5.再速讀課文,回答下列問題。
(1)“卷云、卷積云、積云、高積云是天氣晴朗的象征;卷層云、高層云、雨層云,積雨云,這些云低而厚密,是陰雨風雪的預兆,”這是什么說明方法?
說明方法是分類別。
(2)“有的像羽毛,輕輕地飄在空中;有的像魚鱗,一片片整整齊齊地排列著……”這是什么說明方法?
說明方法是打比方。
6.本文的說明方法是分類別、打比方,在文中找出例子來。
運用打比方的說明方法的句子有:
(l)有的像羊群,來來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嚴嚴實實地蓋住了天空;還有的像峰巒,像河川,像雄獅,像奔馬……
(2)云就像是天氣的“招牌”。
(3)卷云絲絲縷縷地飄浮著,有時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時像一塊潔白的綾紗。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風吹過水面引起的粼波。
(4)還有一種像棉花團似的白云,叫積云。
(5)遠遠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
(6)隔著云看太陽和月亮,就像隔了一層毛玻璃,朦朧不清。
分類別:光彩有暈、華、虹、霞。
第 三 課 時
1、讀第六自然段,回答問題。
問題:在這一段中,除了說明暈、華、虹、霞出現的位置之外,還用了另外一種生動的語言說明了這四種光彩和天氣的關系。這是一種什么樣的語言?請舉例說明。
——采用諺語。
恰當使用諺語也是文章語言生動形象的一個方面。作用:生動形象,把道理說得更通俗易懂,增加了說服力。
2、用屏幕展示:你還知道哪些與天氣有關的諺語?說出來給大家聽聽。
同學們充分發言后,再用屏幕展示一些諺語當作日常積累所用。如下所示:
⑴、天上鉤鉤云,地下雨淋淋。 ⑵、太陽現一現,三天不見面。 ⑶、天上鯉魚斑,明天曬谷不用翻。 ⑷、黃云上下翻,將要下冰蛋。 ⑸、山戴帽,大雨到。 ⑹、久晴大霧陰,久陰大霧晴。 ⑺、天上灰布懸,雨絲定連綿。 ⑻、逆風行云,天要變。
總結
本文使用了邏輯順序進行說明,層次十分清楚,開頭指出了云和天氣的密切關系,說明看云可以識天氣。接著再詳細說明怎樣看云識天氣,這一部分采用分類別的說明方法,依次寫了卷云、卷積云、積云、高積云這些象征天氣晴朗的云的位置、形態特點以及和天氣變化的關系,再依次說明卷層云、高層云、雨層云、積雨云這些陰雨風雪預兆的形態特點以及與天氣變化的關系。然后就云上的光彩現象——暈、華、虹、霞與天氣的關系作了簡要的說明。文章結尾,說明了看云識天氣的目的及局限性。強調依靠科學的天氣預報的重要性。文章不僅通過多種修辭方法的運用和動態靜態相結合的描摹來體現生動具體形象,還借助于詞語的錘煉,表示時間、范圍的副詞來體現準確性,寓準確于生動之中,這些都是我們在寫作中應該借鑒的。
完成課后練習題
答案:
一、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氣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層,常常是陰雨風雪的預兆。
二、1、像駱駝,像閘門,像臥佛,像長蛇……
(有的像臥龍盤踞于高處,有的像小鹿到河邊飲水,有的像駱駝在沙漠中緩慢行走……)
2、像眼睛,像流星,像彩綢,像長虹……
(像眼睛,像星星,一眨一眨的,又想點著的燈籠,像跳躍的火焰……)
【看云識天氣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看云識天氣教學設計(經典)08-04
《看云識天氣》的教學設計03-13
看云識天氣教學設計08-03
看云識天氣的諺語07-27
看云識天氣的諺語02-22
看云識天氣諺語08-02
《看云識天氣》語文教學反思03-06
最新看云識天氣的諺語08-29
《看云識天氣》課文原文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