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1
古詩內容: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教學目標:
1、理解詩意,體會表達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2、在創作詩與課文的比較中,品味詩人用詞的精妙,領悟一些創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藝術美的熏陶。
3、能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培養讀背古詩的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詩意,體會表達的情感,感受意境美。
教學難點:
在創作詩與課文的比較中,品味詩人用詞的精妙,領悟一些創作的技巧,受到自然美和藝術美的熏陶。
課前準備:
課文情境圖;搜集有關詩人及詩的資料
教學過程:
入境激情,師生聯句
1、今天,老師要先請同學們閉上眼睛,仔細聽朗誦,想象作畫傾聽老師帶來的一段文字,發揮你的想象,在頭腦中揮筆作畫。
師誦讀譯文:到底是六月中的西湖哇!風光和平時迥然不同。看哪!清波蕩漾,浩淼無際,蓮葉挨挨擠擠,那怡人的綠色,無邊無垠,遠接天際。那么水靈!
2、誰來說說你的畫中有什么?說話訓練,描述頭腦中的畫面。
3、出示荷塘美景圖以及譯文。師:再讀這精彩的自由暢說:吟詩、文字,觀賞這美麗的風景,同學們想干些啥呢?唱歌,拍照……
4、“吟詩”,是個好點子!今天,讓我們做回詩人,來一次龍虎師生觀荷塘美景即興聯句如何?即興聯句。寫在白紙上,注明作者,大聲朗讀,貼于黑板。
師范句:綠衣一片云中來,艷賽朝陽送暖香
二、質疑欣賞,理解古詩
過渡:大家競相聯句,真是“荷塘美景現眼前,便引詩情到碧霄”啊!說來也巧,宋朝著名詩人楊萬里也曾置身此情此景,并隨即寫了一首詩,讓我們來看看他是怎么寫的。
1、出示古詩。
2、學生練讀
師:全詩共二十八個字,我相信經過認真的練2、練讀—指名讀—齊習,你們一定能把它讀得正確、流利。
師:誰愿意展示一下自己美妙的讀書聲?
3、研讀古詩。
師:同學們一下子就把詩句讀得這么流暢,真料和工具書,自學古是好樣的!接下來,請大家帶著欣賞、探究的詩。(質疑、欣賞)眼光,利用手中現有的資料,研讀詩句,看看能讀懂什么,碰到的問題,可以在小組中討論,解決不了的等會在全班討論解決。
4、交流自讀收獲
師:請大家交流一下各自的閱讀收獲,以及想理解詩意,描述楊萬里和伙伴們一起討論解決的疑惑之處!在送別林子方時,到底看到了什么。在質疑討論中,加深理解。
5、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師:把你們各自的感受用動情的朗讀,恰當的5、練讀-個讀-齊讀身體語言表達出來吧!
三、完成創作,比較感悟
1、西湖的夏日美景,讓楊萬里的一首佳作渾然天成,今天,就著大詩人激起的'豪情,讓我們也欣賞圖畫,在前面聯寫詩填詞吧,黑板上的詩句可以選用。的基礎上完成自己的創指導學生在音樂中創作。作詩。
2、交流創作師:有些同學已有佳作初成,不管你完成了
3、實物投示學生詩作,幾句,我們都渴望分享你的喜悅!小作者朗讀簡介。
4、比較感悟。
師:有比較才有進步。讓我們一起來讀讀某。
5、比較感悟(可小組討同學的詩,再讀讀詩人的詩,以公正的眼光論,從對仗、壓韻、用說說它們優于對方或遜于對方之處。詞的準確優美等方面比較,感受古詩的藝術美、意境美和技巧。)激勵學生,回歸詩作大家說得很有道理,課后都試著把自己的詩作與詩人的詩作比較一下,然后寫一寫你的。
6、起立,背誦《曉》詩啟發和收獲,自古“長江后浪推前浪”在吸取古人營養的基礎上,我們的同學一定能寫出更優秀的作品,相信新一代的“李白”“杜甫”將在你們中誕生!最后,讓我們再次領略楊萬里這首詩的美妙吧!
總結談話,拓展延伸
同學們,驕陽似火中吟詩,它是你解渴的一
杯清茶;月圓人歡時吟詩,它是你抒情的一
枝好花;煩惱縈繞時吟詩,它是你消愁的一
曲笙歌。就讓我們在詩文化的浸潤中茁壯成長,營造出屬于自己的碧海藍天!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背誦。
2、讀懂詩句,想象詩歌描寫的畫面,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3、通過理解詩句,感受自然的美,陶冶學生愛美的情趣。
教學重點:
讀懂詩句,想象詩歌描寫的畫面,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創設情景。
(放西湖風景幻燈投影)
師旁白:同學們,你們到過美麗的杭州西湖嗎?它是我國著名的旅游勝地,被譽為人間天堂。不管是多年居住在這里的人們,還是匆匆而過的游人,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而贊嘆。南宋詩人楊萬里來到這里,看到這樣的美景,情不自禁地吟誦起詩來……(放朗誦錄音)
2、導入課題。
二、自主探究,
1、出示學習要求:
讀一讀。(讀通全詩)
說一說。(說說你對古詩的理解)
議一議。(不明白的`地方)
2、學生自學。
(引導學生按照自己喜歡的學習方法,可以查找工具書或有關資料,也可以借助課后的注釋自己學習這首詩理解詩的大意,在小組內進行質疑、釋疑)
3、自由交流。
4、質疑、釋疑。
三、匯報自學收獲。
1、讀通詩句。
2、學生點評。
(師隨機提示:我們在朗誦一首詩時,不但要讀準詩句中每個字的音,還要注意詩的停頓,把握詩的節奏,讀出詩的韻律。)
3、讀懂詩句。
(引導學生自由闡述對這首詩或對某句詩的理解)
4、質疑。
四、創設意境,體會感情。
1、創設情景,想象意境。
2、自由發言,描述意境。
3、自主創作,描繪意境。
4、展示交流,表達感情。
五、感情朗讀并背誦。
六、總結。
引導學生談體會。
七、課外延伸。
同學們仍按照自己喜歡的學習方法,學習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這首古詩。
六、布置作業。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2.理解詩句意思,想象詩歌描繪的畫面。
3.體會詩人與友人分別時流露的感情
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的意思。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的情感。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中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詩歌的歷史源遠流長,名家輩出,你能列舉出一些你熟悉的詩人的名字嗎?
指名回答、相機點評
如有同學提到楊萬里,則及時介紹詩人。
是的,楊萬里是南宋非常著名的詩人,我們來了解一下這位詩人。
投影出示,介紹詩人,請一位同學幫忙向大家介紹一下。板書:一位詩人。
楊萬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號誠齋。今江西省吉水縣人。南宋著名愛國詩人,與陸游、尤袤(mào)、范成大并稱“南宋四大家”。他一生作詩20000多首,有4200首留傳下來,被譽為一代詩宗。
謝謝你為我們大家介紹了楊萬里。
同學們,我們曾經學過他寫的兩首詩,你還記得嗎?學生背誦所學的楊萬里的詩。
這兩首詩,都是描寫自然美景的,語言淺近明白,清新自然,同學們很容易讀懂詩歌給我們呈現的畫面。
今天,我們將要學習另外一首楊萬里寫的古詩,相信你也能讀懂它。請把書翻到132頁。
(板書:一首古詩)
二、整體感知
(一)理解詩題。
課件出示詩題
1.請看詩題,來,讀一讀。曉出 / 凈慈寺 / 送 / 林子方。
指名讀,你讀得很準確、你把停頓讀對了,齊讀。
2.讀了這個詩題,你從中獲得了哪些信息?(時間:曉,早上。地點:凈慈寺,在西湖邊上,凈慈寺的大雄寶殿有濟祖殿,殿內供奉著婦孺皆知的濟公像。人物:林子方,事情:送)好像缺了個主語,誰在送林子方?(課件:南宋 楊萬里)
一個簡單的題目,就讓我們知道了時間、地點、人物、事情,可見,詩人的語言是多么簡潔明了呀!
3.請你連起來說說題目的意思。(早晨詩人楊萬里走出凈慈寺送別好友林子方)
可見這是一首送別詩
4.如果要強調送別的時間,怎么讀?指名讀。
嗯,知道了送行的時間。如果要強調送行的地點,怎么讀呢?指名讀
如果要突出送行的對象呢?指名讀
小結:一個句子,因為強調的內容不同,讀法是不一樣的
這首詩是南宋著名的詩人楊萬里,在送好友林子方離開杭州,去福建做官時寫的。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這首詩。先請同學們自由地把這首詩讀一讀,讀準字音、讀順詩句。
出示整首詩
(二)初讀,讀正確、讀通順。
1.把詩讀正確。
(生練讀;師巡視并提醒讀書姿勢)
好,字讀準,詩讀順了嗎?誰來試試?
指名朗讀,正音、評價。
適當評價語速,節奏,也可生自評,互評
2.過渡:不錯,你不僅讀正確,流利了;還讀出了節奏,有點詩人的味道。
課件出示朗讀節奏劃分,我們一起來一遍。
3.在讀的過程中,你們有沒有注意一下每句最后一個字?明確押ong韻。押韻的字讀的時候一般聲音要延長,使詩歌具有一種音樂的美感,。
下面,請你們來讀前四個字,我來讀后三個字。調換,我來讀前四個字,你們來讀后三個字。下面一起來把這首詩完整地讀一遍。
你看,我們注重了詩的節奏、押韻,讀起來抑揚頓挫,多有詩人的感覺啊!
(三)借助注釋、插圖了解詩意。
1.剛才,同學們反復讀了好幾遍詩,讀得很美,你讀懂了這首詩寫的是什么內容嗎?
2.杭州西湖的景色嫵媚多姿,古往今來,無數詩人用飽含深情的詩句贊美過西湖。你知道有哪些贊美西湖的古詩嗎?生答,出示詩句,指名朗讀。
飲湖上初晴后雨
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妝濃抹總相宜。
是的,提到西湖人們自然就想到了蘇軾的這首詩。
西湖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區。我們先來欣賞一組西湖美景圖(課件配樂播放西湖十景圖),剛才給同學們欣賞的是著名的西湖十大美景,西湖風光值得描繪的有很多,詩人楊萬里在這首詩里主要為我們描寫了西湖哪一個著名的景點呢?——曲院風荷
3.此時,詩人來到西湖,為何不寫蘇堤春曉、平湖秋月、斷橋殘雪?那為何也不寫雷峰夕照、南屏晚鐘、三潭印月呢?如果我們理解了詩句的意思,你就能找到答案了。
下面請同桌合作,結合課文插圖,借助字典,試著理解這首詩每句話的意思。看看哪些詞句你能理解,如有不理解的詞句待會兒我們一起討論。
學生討論,老師巡視
指名回答:你讀懂了哪些詞語或句子,最好告訴我們你為什么會這樣理解。其他同學贊同嗎?你們還有哪些詞語不理解的呢?提出來,我們一起討論一下。
畢竟:終歸、到底的意思。(你能不能用“畢竟”說一句話表達“到底”的意思)
中:時候。
四時:四季(這里指除六月以外的其他季節)
接天:與天相接。 別樣:宋代俗語,特別的。
無窮碧:一片碧綠,無邊無際,寫蓮葉之多,望不到盡頭。
別樣紅:與往日不一樣的紅,因為荷花在陽光映照下,顯得特別紅艷。
你看,我們通過查字典、結合圖片、結合所學知識,在我們大家的努力下,我們把詩句的字面意思理解了。你能不能完整地說一遍整首詩的意思呢?先準備一下,指名兩位同學講述。一起說一遍。
出示: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時節,此時的風光和其他季節不相同。碧綠的蓮葉無邊無際好像和天相接,在太陽的映照下荷花顯得格外艷麗鮮紅。
學生齊讀
當我們把整首詩的意思完整地表達出來的時候,一幅美麗的畫面就展現在我們面前了。(板書:一幅畫面)
現在你明白了嗎,詩人楊萬里為何獨寫“曲院風荷”這一美景?原來西湖的六月風光與眾不同,原來西湖的六月有接天無窮碧的蓮葉,有映日別樣紅的荷花。
同學們,六月的西湖多美啊,讓我們把這幅畫面美美地讀出來。(讀兩遍)
三、深入體會,感受詩人所要表達的復雜感情
1.真美,可是,同學們,當我們從這一池荷葉荷花中抬起頭來,再來讀詩的題目時,你有沒有發現什么問題?(出示題目)(有送別之意嗎?有林子方嗎?)全寫的是西湖的景色,文不對題啊。詩人為什么這樣寫?
2.先讓我們來作一些猜想。在這景色宜人的西湖邊上,詩人楊萬里要送別自己的好友林子方,同學們,請你結合詩句內容猜測一下,詩人楊萬里會說些什么呢?
猜想一:“你還是別走吧!”“你一定要回來呀!”“你看這兒的景色多美呀!”
原來詩人是想借這滿湖的荷花來表達對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啊。
同學們的聯想真豐富,下面老師給你提供一則資料,結合資料、再看看眼前的美景,你覺得楊萬里還會說些什么呢?
投影出示林子方的資料
林子方
林子方曾擔任皇帝的秘書,當時楊萬里是林子方的上級兼好友,兩人經常聚在一起暢談強國主張、抗金建議,也曾一同切磋詩詞文藝,兩人互視對方為知己。后來,林子方連升兩級,要到福州擔任高官。楊萬里為他送行時就寫下了這首詩 。
猜想二:提示:“無窮碧”象征著旺盛的生命力
——祝愿你的事業像這蓮葉一樣蓬蓬勃勃。
提示:“別樣紅”紅的無法用語言來表達
——祝愿你的事業紅紅火火。祝愿前程似錦、前途無量、飛黃騰達。
再給你提供一則關于荷花的資料,想想楊萬里是否還會說些別的.。
荷花
荷花是圣潔的代表,更是佛教神圣凈潔的象征。中國人民和廣大佛教信徒都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質作為激勵自已潔身自好的座右銘。荷花是友誼的象征和使者。中國古代民間就有春天折梅贈遠,秋天采蓮懷人的傳統。
猜想三:盡管我們將天各一方,但我們的友誼要像這蓮葉一樣碧綠深厚。
盡管我們將天各一方,但我們的友誼要像這映日荷花一樣更加深厚。
希望你要做一個清正廉潔的好官。
3.同學們說得真好!可是這些話楊萬里說出口了嗎?
總結:古人寫詩往往借景抒情,言在此而意在彼。西湖的這片美景映在了詩人的眼中,而與林子方的這份深情,詩人把它悄悄地藏在了心里。來,讓我們一起讀出這份感情。(板書:一份感情)
現在你明白了嗎?為什么詩的題目和詩的內容看起來似乎不一致呢?挽留也罷,祝福也罷,一切盡在不言中。所以,題目看上去是一首送別詩,而詩的具體內容卻只字未提別離,而是描寫了滿湖的荷葉荷花。
四、拓展積累送別詩
送別是古詩中一種常見的題材,因為古人交通和通訊不發達,一旦別離,再見面就很困難,有時甚至成為永別,于是,詩人就把這種離別的情感化成了詩文。
在詩中,詩人常常會借助一些具體的事物或畫面來表達自己的感情,這是一種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寫法。
老師這里也整理了一些送別詩,送給大家,如果有興趣,課后可以去細讀一下,看看這些詩句是借助哪些事物或畫面來表達自己的情感的。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送元二使安西
(唐代)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板書設計:
一位詩人
一首古詩
一幅畫面
一份感情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4
一、 教材簡析: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第十冊語文教材中的一首古詩。這是一首以寫景代送別之作。作者以眼前景物入詩,構思別致,給人以美的享受。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理解“畢竟”、“映日”、“別樣”等詞的意思;
2、了解古詩所描寫的景色。
(二)能力目標:
1、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用自已喜歡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所想、所感;
3、激起學生課外閱讀古詩的興趣,提高鑒賞能力。
(三)情感目標:
了解詩所描寫的意境,感受大自然的美麗景象,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三、教學重難點:
在理解詩句意思的基礎上,感受大自然的美麗景象,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
四、教學設想:
本設計將“感悟詩意、品味詩情”作為研讀目標,運用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模式,依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在教學環節中處處以學生為主,努力體現“以課本為憑借,課內打基礎,課外求發展”的現代教學理念。并運用現代信息教育技術,創設氛圍,再現古詩所描繪的意境,提供有關資料(作者、時代背景、字詞意思、課外閱讀資料等),給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提供平臺。
五、媒體選用情況表:
內容要點 學習水平 媒體類型 媒體內容要點 使用
時間 資料來源 媒體作用 媒體方式
導入 注意反應 CAI
課件 文字
(三首送別詩) 1分鐘 自制 創設氛圍 邊讀邊想
范讀 感受 CAI
課件 聲音、圖像、文字
(西湖美景) 0.5分鐘 剪輯 整體感知引入意境 邊看邊聽
作者簡介 知識 CAI
課件 文字表達
(作者、時代背景) 0.5分鐘 自制 提供資料了解作者 邊聽邊記
感悟詩意 理解接受 CAI
課件 文字表達
(字詞句意) 因學生而定 自制 提供資料幫助理解 學生自查
感情吟誦 理解接受反應 CAI
課件 音樂、圖像
(西湖美景) 1分鐘 剪輯 再現意境 邊播放邊寫吟誦
寫寫畫畫品味詩情 接受反應組織 CAI
課件 背景音樂 5分鐘 剪輯 渲染氣氛、交流 邊播放 邊寫畫、交流
欣賞積累 知識拓展 CAI
課件 文字
(楊萬里其它詩作) 2分鐘 自制 提供材料 邊看邊讀邊記
六、教時安排:
一課時。
七、教學過程設計:
(一)教學過程:
1、創設氛圍,導入課題:
(1)CAI課件出示:《別董大》(高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贈別》(杜牧),學生讀詩;
(2)問:這三首詩在內容上有什么共同點?(送別之作)
(3)師述: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另一首送別之作——《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2、初讀古詩,引入意境:
(1)CAI課件出示:西湖初夏時的美景,范讀課文;
(2)簡介作者及時代背景(CAI課件)。
3、小組交流,感悟詩意:
(1)學生自由組合成學習小組,討論、解讀詩意,遇到困難時,可點擊鼠標,在多媒體課件中查找自已想要了解的內容;
(2)各小組推選一名學生在全班交流,學生自由更正、自由補充。教師歸納、點撥。
(3)CAI課件:再現古詩所描繪的意境,學生反復吟誦古詩。
4、寫寫畫畫,品味詩情:
(1)各學習小組用自已喜歡的方式,把詩中所描繪的意境表達出來。(CAI課件播放背景音樂,學生作畫、寫話等)
(2)交流、評析。
5、拓展閱讀,積累語言:
(1)CAI課件出示:楊萬里的其它詩作,學生自已吟誦;
(2)選一首自已喜歡的詩改寫成短文;
附:(一)板書設計: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西湖六月
獨特景致
不與四時同
欣喜心情
蓮葉 無窮碧
美好風光
荷花 別樣紅
(二)教學流程圖
八、形成性練習:
1、課外搜集、背誦楊萬里的其它詩作,選一首自已喜歡的詩改寫成短文;
2、課外搜集、背誦其它寫送別的詩詞。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5
學習目標
1、 讀懂詩句,想象詩歌描寫的畫面,體會感情,感受意境。
2、 有感情地朗讀詩句,背誦詩句。
3、 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 讀懂詩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 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 聽音樂(放松,讓學生投入)
2、 學生說說從音樂中聽到了什么。
師:你們的感覺都沒錯。其實,我們身邊有很多事物都可以表現不同的感情。如音樂可以有喜怒哀樂,畫畫可以抒發感情,不同的物品在不同的人眼中有不同的樣子。就像我們學過的楊萬里的《小池》,詩歌中荷花就因為蜻蜓的存在而飄逸出一股靈氣。荷花以其高貴、典雅,出污泥而不染而受到多少文人墨客的喜愛,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荷花寫頌歌,或將荷花比作芙蓉,所以有出水芙蓉之說,曹植更把荷花比喻為水中的靈芝。楊萬里也是其中一位愛荷之人。今天我們學習的一首古詩也是繼《小池》后楊萬里所寫一首詠荷詩。
二、 學習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出示古詩)學生自由讀,要求把古詩詞讀準。指名讀。
2、(小組活動)每人在小組內說一句詩歌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話說更好。如果有不明白不同意見的可以提出(要求:組長協調、組員認真聽)。
3、(學生匯報)講詩意、讀詩歌,質疑。
師板書:蓮葉
荷花
4、(放課文錄音)教師指導全班讀。
5、再次交流。
古詩在短短的幾句就給我們描述了這么一幅美景,喜歡筆墨的人將詩歌描繪的意境都畫下來。你們看看這幅畫能否表現詩歌的全部內容?如果你是小畫家,你會怎樣畫或者給這幅畫的作者提出什么意見?
6、學生讀詩(全班讀,男女生對讀)。
7、你們都讀得很美,老師也忍不住要讀讀,你們聽聽老師讀得怎樣,給老師提個意見。引出“映日蓮葉無窮碧,接天荷花別樣紅。”讓學生發現并引導討論,學生品讀。
8、師:對,這其實是詩人楊萬里在六月一天的早晨在西湖旁的凈慈寺送友人林子方,但作者沒有寫離愁別緒,沒有寫出和林子方的友誼,而是通過對西湖景色的極度贊美,婉轉表達對友人的眷戀。所以古詩題目就是《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假如你是楊萬里,林子方就在眼前,你怎樣將這首詩讀給他聽。
(找好朋友讀,師生對讀)。
9、這首詩很美,還帶著一絲離愁,我們能把它背下來嗎?(自己試背,指名背)。
三、 欣賞西湖景色
除了詩歌中所描寫的蓮葉、荷花、西湖在不同的.時候有不同的姿色,現在老師帶領你們去領略一下西湖迷人的風光。(出示西湖圖片、配樂)
四、 擴展
1、(出示荷花的圖片、詩歌)西湖的景色太美了,我仿佛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其實描寫荷花、西湖的詩歌還有很多,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的作品。(選擇其中一首在小組內讀、講。)
2、(出示四幅荷花圖片)荷花不同的姿態引起我們不同的聯想,看看其他文人的詠荷詩,可以有不少啟發。看到不同形態的荷花,能不能想到一兩句詩。
作業:
課后選擇一首自己喜愛的關于荷花的詩,讀讀背背。
板書: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蓮葉
荷花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6
一、導入新課
1、古往今來,許多文人墨客寫了很多描寫荷花的詩詞,能背出兩首嗎?(荷——君子,出淤泥而不染)
2、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描寫荷花的古詩。
二、出示課題
1、齊讀課題。
2、師:“曉”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詩題的意思嗎?(早晨,楊萬里走出凈慈寺去送別林子方。)
3、從詩題能看出這是一首 ?(生答:送別詩)
三、課件出示全詩
1、自由讀,注意讀準字音。
2、指名讀,注意糾正“凈、寺、竟、映”的讀音。
3、師:我們知道,古詩文都是非常有韻味的,讀起來瑯瑯上口。請同學們大聲誦讀,試著讀出詩的節奏來。
4、相機標出詩的節奏,生配樂誦讀。
四、學習古詩
剛才我們說了,這是一首送別詩,那么詩人楊萬里在這六月的一天早晨,走出凈慈寺時,首先映入他眼簾的是什么?
1、課件出示后兩行。(板書:蓮葉 無窮碧 荷花 別樣紅)
2、理解“無窮碧、別樣紅”和后兩句詩的意思。
3、師:同學們,閉上眼睛,此時此刻,你也來到了西湖邊,你也和楊萬里、林子方一起站在西湖邊,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課件播放音樂)
4、生交流匯報。
5、齊讀后兩行。
過渡:這滿湖的荷葉挨挨擠擠,青翠欲滴;這朝陽照射下的荷花又是如此的`嬌艷、動人。難怪詩人發出感嘆: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1、理解“畢竟”和詩句的意思。
2、師:誰能像楊萬里一樣對著美景發出感嘆。(配樂誦讀)
3、師:這風光不與四時同,究竟不同在哪?(生齊讀后兩句詩。)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五、探究離別之情:
詩人楊萬里給我們描繪了這么一幅美麗的西湖風景圖,而詩題卻明白地告訴我們這是一首送別詩,那么詩人的別離之情究竟在哪呢?
1、師出示背景資料。
2、生交流匯報。
3、師:分別就在眼前,詩人楊萬里又會對朋友說些什么?林子方呢?拿出筆寫下來吧,等會我們來交流。
六、小結:
送別詩我們學過很多,有桃花潭水深千尺,——。有海內存知己,——。有勸君更盡一杯酒,——。有莫愁前路無知己,——。不過,今天的這首送別詩卻與眾不同,詩人巧妙地借助對西湖美景的描寫,抒發了他對友人的祝福,贊美了他們之間的真摯友情!
七、課外作業
1、請你也當回小詩人,拿出筆來,模仿本詩寫一首送別詩。
2、拿出筆畫下西湖的美景。
板書設計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宋)
蓮葉 無窮碧
荷花 別樣紅
教后記:
這是一首送別詩。不過,詩人楊萬里沒有直接抒寫和友人之間的離別之情,而是借助于對西湖美景的描寫,巧妙地借景抒情,表達了他對友人的美好祝福,希望他的事業有如這蓮葉一般無窮碧,有如這荷花一樣別樣紅。
教學本課時,我先從后兩句詩入手,引導學生在理解“無窮碧、別樣紅”的基礎上,結合課件的展示,讓他們感受到那無窮無盡的綠,那分外紅艷的荷是如此的美麗,如此的動人。進而引出詩人的感慨: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這樣,學生對本首詩的學習也應該是水到渠成了。在此基礎上,再去感悟詩人的離別情也就容易多了。不過,對古詩文的教學,更應該注重入情入境的誦讀,這一點,在本課的教學中,還顯得不夠充分。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認識“曉、慈、畢、竟、映”5個生字,會寫“湖、蓮、窮、荷”4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并背誦下來。
3、能初步了解《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中詩句的意思,說出詩句描繪的畫面。
【教學重難點】
能初步了解詩句的意思,說出詩句描繪的畫面。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走近作者
1、教師導入新課。
古人云:“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歷來就被人們稱為“人間天堂”,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欣賞杭州西湖的美景吧!
你們知道杭州這個著名的景點嗎?教師打開西湖的知識窗,引導學生欣賞。
2、教師出示課題并板書: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學生齊讀課題。教師啟發思考:“曉”是什么意思?預設:早晨。
教師過渡:我們之前學過“春曉”,“春曉”的“曉”就是指早晨。凈慈寺是西湖岸邊的一座寺院。“曉出凈慈寺”就是“早晨從凈慈寺出來”,那是要干什么呢?
預設:送林子方。
理解課題:林子方是詩人楊萬里的好朋友。所以詩題的意思就是:早上,從凈慈寺出門去送別好友林子方。
3、引入作者:同學們對于作者楊萬里有哪些了解呢?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他。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初讀課文
(1)教師提出要求:朗讀古詩,一邊讀一邊圈畫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讀準確。
(2)學生自由讀古詩。教師出示: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2、學習字詞
(1)指名朗讀,糾正讀音。明確要求:現在請兩位同學來讀古詩,其他同學當小聽眾,看看誰讀得最棒。
預設需要教師強調的字音:注意“慈”是平舌音,讀準后鼻音“竟”和“映”。
(2)提供方法,多樣識字(比較識記、組詞識記
(3)識字游戲“青蛙過河”,鞏固識記
(4)再讀古詩,讀出節奏感
①教師范讀。
②分組讀,讀出詩的韻味。
三、品讀詩句,感悟詩情
1、教師引出要求:讀古詩,說說古詩描繪了什么景色,有什么特別呢?
預設:《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描繪了(夏日)晴好天氣時,(西湖 )的景色。也就是西湖六月,景色明麗。
2、教師提出問題:詩人在西湖邊送別好友,看到西湖六月美景不由得發出感嘆,你能從前兩句詩中體會到詩人怎樣的情感?為什么?
預設: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提示句意:這兩句詩就是詩人對西湖美景的贊嘆,要讀出贊美的語氣。請用贊嘆的語氣,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句詩的意思。
指導朗讀:果然是西湖六月的景色最獨特啊,風景和其他季節的都不一樣!
教師出示要求:到底什么樣的景色讓作者如此感慨呢?朗讀第3、4句詩,把你想象到的畫面和同桌說一說,再全班交流。
學生活動:想象畫面
學生交流匯報,教師相機指導
3、齊讀古詩,讀出詩的節奏和韻味。
教師指導朗讀:前兩句是議論,要讀出贊嘆的語氣,加點字要讀得稍重。后兩句是寫景,要讀得激昂一些,加點字重讀,“紅” 字要適當拖長減弱。
4、引導背誦:看到這么美的景色,詩人忍不住先發出贊美,所以詩人先寫贊嘆,再寫美麗的景色,詩人是多么喜愛這西湖六月的美景呀!西湖六月,景色明麗,老師相信大家和詩人一樣喜愛,請同學們根據提示,想象畫面,背誦詩歌。
四、識記字形,書寫生字
1、引導觀察:請同學觀察這四個字有什么不同之處?
2、教師講解:“湖”是左右結構,“蓮、窮、荷”都是上下結構,書寫時注意上下部分的寬窄關系。哪個字需要我們一起來寫一寫呢?
預設1:“蓮”字下邊的“連”字先寫“車”,后寫“辶”。
預設2:“窮”字穴寶蓋的'最后一筆是點,不是捺。
教師范寫,學生書空:我們來看“湖”字,它是左右結構,要注意左右部分的占位和高低關系。老師寫一遍,大家一起書空。3。學生自己練寫。
提出要求:下面請同學們自己來寫生字,描一遍寫兩遍,注意坐姿
五、課文小結
教師小結:《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這首詩通過對六月西湖景色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對西湖美景的贊美。
六、課堂演練
【板書設計】
蓮葉 顏色碧綠 接天
荷花 顏色紅 映日
教學反思:
在教授《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這首詩時,我感受到了詩歌的優美意境。然而,教學中也發現一些問題。比如,對詩歌的解讀還可以更深入,讓學生更好地體會詩人的情感。在引導學生想象畫面時,還可以更細致,幫助他們更真切地感受詩歌的魅力。此外,在拓展方面可以再加強,讓學生對古詩有更濃厚的興趣。通過這次教學,我認識到要不斷提升教學方法,讓學生更深入地領略古詩的韻味。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通過賞畫配詩,體會中國古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特點;
2.通過對比賞析,體會這首詩境界空闊的寫景特點;
3.通過添加語氣詞,體會這首詩直抒胸臆的抒情特點;
4.通過文本細讀,想象拓展,這首詩樂觀豪放的抒情特點,并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預習要求:
1.正確、大聲、熟讀地朗讀詩歌,爭取上課前能夠做到接近背誦的程度;
2.對不理解意思的字與詞,查一查工具書;
3.說說詩歌的意思,并努力將自己對兩首詩的理解用聲音讀出來(用節奏、輕重音等方式)。
教學過程:
一、賞畫配詩,揭題誦詩。
1.孩子們,詩歌是我國古代的文學瑰寶,古人常說“一首詩就是一幅畫,一幅畫就是一首詩”,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幾幅畫,你知道它是表現哪一首詩的嗎
宿新市徐公店
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兒童急走追黃蝶,飛入菜花無處尋。
(預設:同意嗎這是我們剛剛學過的南宋詩人楊萬里的一首詩,來讀讀看。再來看這幅圖)
小池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預設:這又是楊萬里的一首小詩。咱們一起朗誦一遍。不過,一轉眼的功夫,荷葉層層,荷花爛漫——,你還能配出來嗎)
(預設:一下子配不出來,是嗎沒關系,因為這就是咱們今天就要學習的南宋詩人楊萬里的另外一首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齊讀)。)2.請大家把課本打開,自由朗讀這首詩。會讀了嗎誰來試試出示: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A一氣呵成,正確連貫,不過,古詩的朗讀需要講究節奏韻律的,誰再來試試
B頗有詩人風范,能告訴大家像這種七言的詩歌一般在哪幾個字后面停頓嗎對,有時在第六個字也會稍稍停頓。大家自己體會一下,好嗎
C古人吟詩不僅注意詞的停頓,還非常注意字的音律,一般將第一二聲的字讀得稍長些,而將第三四聲的字讀得稍短些,就像這樣(范讀)
大家跟著老師的教師試試,好嗎
二、賞畫品詩,重點突破。
現在咱們再來看這幅畫,與畫面對應的詩句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我們就來認真品一下這兩行詩,看看你能從中讀出什么,哪怕是對一個字、一個詞學習的收獲(學生批注:俗話說:古人讀書喜歡批注,所謂批注就是圈圈畫畫,或者把學習的收獲寫在內容旁邊。)
很多同學都像我露出了微笑,一定是收獲滿滿的。如果請你各用一個字概括一行詩的意思,你選擇哪個字
1.碧是什么意思是怎樣的綠呢圓潤、鮮亮、光滑、無窮等。讀著這句詩,你眼前仿佛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好一個無窮啊!滿湖的荷葉無邊無際。腳下是——荷葉,遠處是——荷葉,極目遠眺,那與天相接的地方還是——荷葉,所以說:接天蓮葉無窮碧。)
2.紅,怎樣的紅(特別的紅,不一樣的紅)為什么會這樣的紅(映日)閉上眼睛,看到那紅了嗎究竟紅得怎樣呢(紅得嬌艷、燦爛、熱烈、鮮艷)這真是:映日荷花別樣紅。
3.無窮碧的蓮葉襯托著別樣紅的荷花,一碧一紅,交相輝映,構成了一幅絕世的夏日詠荷圖。孩子,我們欣賞寫景的詩句,就是要品出每個字、每個字、每句話的滋味,在頭腦中品出一幅鮮活的畫面,達到“詩就是畫,畫就是詩”的境界。
書:景詩←→畫
4.讓我們一起把這兩行詩連起來讀讀。欣賞著這樣的畫面,朗誦著這樣的詩句,你有著怎樣的感受呢
怎一個美字了得,但美是有多種表現形式的,還記得《小池》中楊萬里寫荷花的兩行詩嗎它們的美一樣嗎
成熟燦爛的美:,如果說“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表現的是小荷剛剛萌發時稚嫩的美,那這一句詩呢你能讀出這種熱烈蓬勃的美嗎
氣勢壯觀的美:如果說“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表現的是一株小荷瞬間細節的小美,那這一句詩呢你能讀出這種氣勢磅礴的美嗎
詩人的贊嘆是發自內心的,這臉上總會有一些表情吧,說不定還有動作呢。
三、體會語氣,深情贊嘆。
1.如果你是詩人楊萬里,在美麗的'西湖邊送別好友,猛然看到那朝陽照射下的荷花,你最想說什么呢難怪作者情不自禁真情贊嘆: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齊讀知道這句詩的意思嗎
2.詩中哪個詞集中表現了詩人的贊嘆(畢竟,換個詞)你能用“畢竟”說句話,也表達一種贊嘆的意思嗎(老師今天聽到幾位老師在閑聊時,其中一個老師說了這么一句話:到底是天妃宮小學的學生,素質與其他學校就是不一樣。我也把它寫成了一句詩,送給我們天妃宮謝謝XX班的孩子們。畢竟金陵天妃宮,學生不與它校同。)
3.孩子們,我們現在表示強烈的感情的語氣一般都會加一些語氣詞現在你就是詩人,加上語氣詞深情贊嘆一下,好嗎如:
啊,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呀,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哇,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噢,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為什么大部分同學都加在前面呢(加在前面更能表現作者的驚嘆與贊美,所以詩人一反古人寫景抒情的套路,而是先抒情,后寫景,也是為了體現這種第一感覺的驚嘆與贊美。)
4.讓我們把這種驚嘆融入到詩句的朗誦中間去。齊讀全詩。
5.孩子們,我們在感悟作者的感情的時候,就要像詩人當初吟詩一樣,反復體會、吟誦,達到“我是詩人,詩人是我”的境界。書:情我←→詩人
下面請大家自由朗誦詩歌,已經能記住的,把書合上,同桌相互背誦。四、題文對照,拓展悟情。
1.最后,我們看看詩的題目,你從題目中讀懂了什么
2.看看題目,再讀讀這首詩,你有問題嗎(“曉”是清晨,天剛亮,怎么會有映日荷花呢題目是送林子方,怎么詩中沒有一個送字呢其他送別的詩歌都是很傷感,而這首詩卻不是,為什么)
3.其實,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寫了兩首,大家自由讀讀,想想剛才的問題,你有新的收獲嗎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9
教材分析:
1、課文的兩首古詩,分別是宋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和唐杜甫的《絕句》。《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描繪的是六月西湖荷花盛開的獨有美景,語言淺白,表達了詩人喜愛和贊美西湖美景的情感;《絕句》則通過樸實自然的語言,動靜結合,遠近交錯,聲色相襯,描繪了詩人所居的草堂周圍明媚的春景,表達了詩人歡快愉悅的心情。詩歌語言淺顯易懂,朗朗上口,有利于學生誦讀理解。
2、課文以中國畫分別與詩歌相配,詩畫對應,既給予學生中華傳統文化的熏陶,又有利于圖文結合了解詩句內容,有利于激發想象畫面說話的興趣。
3、雖然這篇課文由兩首古詩組成,但一篇課文相對而言是一個整體,從優化的角度思考,能整體處理的教學內容,應該整體處理,如識字寫字、讀準讀通課文等。
4、課后練習“讀下面的詩句,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樣的畫面。”,學生需要經過一系列的復雜的學習心理過程才能達成,需要經歷從閱讀理解到內化轉換,再到聯系生活經驗想象,再表達的全過程。切實做好該目標的任務分析,設計合理的教學流程,是確保目標達成的保障。
學情分析:
1、學生已經學習了20首古詩了,他們對什么是古詩、對古詩的誦讀要求、古詩的背誦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對古漢語以單音節詞為主和現代漢語詞語的詞義與古漢語詞語的詞語關系已有所了解;并且已經形成一定的借助插圖了解詩句意思的能力,這些都是學習這篇課文的有利條件,應充分利用。
2、二年級的學生要高質量達成教學目標“讀下面的詩句,說說你看到了什么樣的畫面”,無論從擁有的知能水平還是認知心理來說,都是十分困難的,因而評價的目標水平要求不宜太高,只要能借助插圖和生活經驗說出符合詩句意思的畫面,就應該視作達成教學目標,不宜提出具體形象的要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圖文結合和結合生活實際,了解詩句意思,了解詩歌內容;通過讀讀指定的兩個詩句,展開想象,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自己看到的是什么樣的畫面,感受夏日西湖景色的美好和春景的明媚艷麗,感悟詩人的情感。
3、能正確認讀“曉”等11個生字新詞;正確認讀多音字“行”在本課的讀音,能據音組詞或據詞定音。
4、能正確讀寫“湖”等8個字,注意部件和筆畫在田字格的位置,能做到執筆姿勢和寫字姿勢正確。
教學重點:
1、能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能正確認讀“曉”等11個生字新詞,正確認讀多音字“行”在本課的讀音,能據音組詞或據詞定音。
3、正確讀寫“湖”等8個字,注意部件和筆畫在田字格的位置,能做到執筆姿勢和寫字姿勢正確。
教學難點:
圖文結合和結合生活實際,了解詩句意思,了解詩歌內容;通過讀讀指定的兩個詩句,展開想象,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自己看到的是什么樣的畫面,感受夏日西湖景色的美好和春景的明媚艷麗,感悟詩人的情感。
教學準備:
教師:“曉”等11個會認讀字字卡,“湖”等8個會寫字的田字格字卡;課文圖畫、寫字的PPT。
學生:每人一套“曉”等11個會認讀字字卡(不注音)。
教學時數:兩課時。
教學過程:(注:教學過程中的“反饋指導”指的是采用班級的組織形式進行交流匯報,以獲取學生學習結果以及思維過程,相機進行指導達標。)
一、激趣導入,板題釋題,明確主要學習目標。
(一)激趣導入,板題釋題。
導語:同學們,這個學期我們學習的第一篇課文是《古詩二首》,誰能背一背里面的古詩《村居》或《詠柳》?(指名分別背誦這兩首詩歌。)這兩首詩歌寫的是春天的景色和景象。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古詩,好嗎?請看老師板題。
板書題目:15古詩二首
全班齊讀課題。
過渡語:同學們,讀了課題,你知道我們要學習多少首古詩呢?(預設:要學習兩首古詩。)你是從課題的哪個詞知道的?(預設:二首)對了,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是兩首古詩。
(二)明確主要學習目標。
1、導語:那么,這兩首古詩分別描繪了什么時候,什么樣的景色?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呢?我們學習了這課的生字新詞,把古詩讀準確通順了,了解了古詩的內容,就能夠知道了。
二、學習朗讀課文,學習會認的字。
(一)嘗試朗讀課文,學習會認的字和多音字“行”。
1、出示任務:
(1)請同學們輕聲朗讀課文,遇到不會讀的字,拼讀一下字上的音節,看看自己能不能將課文朗讀下來。
(2)讀完課文后,在課文里把會認讀的字圈畫出來,然后借助拼音把這些字寶寶讀準。
2、反饋指導:
(1)訂正會認的字的圈畫情況。
(2)出示會認的字字卡(注音),指名拼讀(學習速度中等的2—3個學生)相機指導。
(3)自由拼讀、全班齊拼讀。
(4)指名拼讀(學習較慢的學生)相機指導。
3、學習多音字“的”。(注:多音字的內容板書在副板書位置。)
(1)導語:除了要讀準這些會認的字外,這一課還有一個多音字要讀準。(出示“行”,注本課的讀音音節并組詞“一行”)
出示任務:自由讀讀,讀準它在本課中的讀音。
(2)反饋指導。
指名讀。
(3)出示任務:“行”字,我們還學過那個什么讀音呢?讀這個音可以組什么詞語呢?
(4)反饋指導。
預設:讀xínɡ;組詞:行走、步行、行李。
(5)小結:“行”這個多音字,不同的讀音表示不同的意思,要聯系具體的詞語讀準確,千萬不要讀錯了。
(二)會認讀的字音難字學習,讀準課文學習。
1、導語:(小結會認讀的字學習情況后)請同學們再次輕聲讀讀會認讀的字,看看哪個字容易讀錯,提出來讓大家注意。
出示任務:輕聲讀讀會認讀的字,看看哪個字容易讀錯,提出來讓大家注意。
2、反饋指導:(注意歸類指導,即一生指出一個后,就讓學生找出相同類型的字,一齊正音。)
預設:平舌音的:慈;邊音的:鸝、嶺;后鼻韻母的:竟、映、鳴。
正音后,單字開火車檢查、鞏固(直呼)。
3、讀準課文練習。
(1)出示任務:自由朗讀課文,在讀準音的基礎上,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讀。
(2)學生自由練習。
(3)反饋指導。
①指名一人朗讀一首評議一首的'朗讀。(一首指名兩、三人)
②以會認的字音準和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讀為標準師生評議。
③評價完一首,齊朗讀一首。
4、小結:朗讀課文我們首先就要做到讀準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讀,這才叫做把課文讀準了。
(三)繼續學習會認讀的字。
1、導語:剛才我們讀準了會認讀的字的讀音,讀準了課文,接下來繼續學習會認讀的字。
出示任務:輕聲朗讀課文,讀完后給會認讀的字找朋友,在它們的下面畫上橫線(提示:連在一起讀的就是它們的好朋友)。(注:有些字在課文中是單音節詞,這些單音節詞不要硬找朋友,可留待口頭組詞找朋友。)
2、反饋指導:
(1)反饋訂正畫詞情況,相機強調“連在一起讀的才是好朋友”。
預設:曉凈慈寺畢竟映絕句黃鸝鳴含西嶺泊
(2)PPT示課文詞語,會認讀的字注音,雙音節詞直呼讀字讀詞,方式如:“慈、慈、慈,凈慈寺的慈”;單音節詞直呼讀詞,方式如:“曉,曉、曉、曉”齊讀,自由讀。
3、“曉、慈、畢、竟、映、絕、鳴、含、嶺、泊”口頭組詞。
(1)(貼出要求口頭組詞的會認讀字的字卡<不注音>后)出示任務:請同學們想一想,這些字在生活中,它們會和哪個字寶寶組成詞語的呢?同桌說一說。
(2)反饋指導:
①逐一反饋,學生組詞正確的,就以字卡為中心板書成詞語;如學生用同音字組詞的,則把這個詞語板書在副板書位置,以示區別和糾正。
②將學生組的詞語帶讀(或齊讀)一、兩遍。
③如詩歌中的單音節詞所組詞語是詩歌中的本義的,則要告知學生,例如:曉(拂曉),鳴(鳴叫)。
(3)小結:同學們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詞語,其實生活就是一個大課堂,我們可以通過生活認識很多字,知道很多詞語的。
三、會認讀的字認字初步評價
(一)同桌打亂字卡順序相互檢查糾正。
(二)游戲認字(注:1、所出示的字脫音節;2、游戲要能讓全體學生都參加。)。
四、圖文結合和結合生活實際,學習兩首詩歌。
(一)嘗試質疑。
1、導語:通過課文的詞語和我們組的詞語,我們了解了會認讀的字在詩歌里的意思,但是由于古詩是古時候寫的,有些詞的意思與現在的意思不太一樣,同學們可能讀不懂。有不懂的不要緊,把它找出來,我們一起解決,好嗎?
出示任務:輕聲朗讀課文,想一想有哪些詞是不懂的、不理解的,在詞的下面寫個問號,待會兒提出來請同學老師幫忙解決。
2、反饋指導。
預設:
曉:早晨。畢竟:終究、到底的意思。四時:泛指其他的時節。接天:水天相接的地方。無窮:沒有邊界,沒有盡頭的意思。
絕句:四句一首的詩歌叫絕句,它是詩歌的一種體裁。窗含:被包含在窗框之中的意思。東吳:三國時期,孫權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建立的政權,史稱“東吳”,這里泛指現在的江蘇、浙江一帶。“千秋”“萬里”:在我國,數量詞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確切的數量,只是表示很多的意思。千秋:只時間很久很久。萬里:指路程十分遙遠。
(二)圖文結合和結合生活實際,學習和背誦《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1、釋題,簡介詩人。
(1)導語:同學們,閱讀要思考,有不懂的、不理解的,要提出來想辦法弄清楚、弄明白。善于思考,學會提問,你的閱讀能力就會一天比一天強。讓我們打開課本71頁,開始學習第一首古詩吧。請看老師板書詩歌的題目。(板題后齊讀課題)
提問:通過剛才的質疑,你們知道題目是什么意思嗎?(預設:題目的意思早晨從凈慈寺出來送別林子方。)
導語:對了。凈慈寺是西湖岸邊的一座寺院,林子方,是詩人楊萬里的好朋友,詩歌題目的意思是早晨,從凈慈寺出門送別好朋友林子方的意思。詩人在送別好朋友的時候看到了什么樣的景色,讓他欣然寫下這首詩歌呢?讓我們先了解一下寫這首詩的詩人——楊萬里。
(2)簡介楊萬里(見《教師用書》)。
2、圖文結合和結合生活實際,了解《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的大意。
(1)導語:那么,詩人在詩歌里描繪的是什么時候西湖的景色?看到西湖的景色,他發出什么感嘆呢?讓我們一起讀詩歌了解了解吧。
出示任務:朗讀詩歌,想一想:詩人在詩歌里描繪的是什么時候西湖的景色的?用實心圓點點出有關詞語。看到西湖的景色,他發出什么感嘆?用橫線畫出有關詩句。
個體操作思考。
(2)反饋指導。(采用讀中理解、理解中讀的策略,形成答案;指導朗讀相關的詩句,重點指導朗讀詩歌的節奏。)
預設:(注:學生答案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后面的回答、說話要求相同,不再注明。)
第一問:詩人在詩歌里描繪的是六月時西湖的景色的。有關詞語:六月中。
第二問:看到西湖的景色,他發出了這個時候西湖的景色與其他時候的景色不同的感嘆。有關詩句:風光不與四時同。
(3)小結:詩歌一開始,詩人就發出感嘆:畢竟是六月中的西湖啊,景色風光就是與其他時候的不同。
(4)導語:究竟詩人楊萬里在送別好朋友的時候看到了什么樣的景色讓他發出如此的感嘆呢?讓我們一起繼續讀詩歌了解了解吧。(PPT出示《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插圖)
出示任務:朗讀《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觀察課文的圖畫,想一想,你根據圖畫上畫的內容可以找到哪句詩句?圖文結合能猜出這句詩句是什么意思嗎?然后用“我在圖畫上找到的詩句是……。我猜詩句的意思是:……”說一說。
個體讀、看、說,同桌相互交流(師巡視指導和了解學習情況,為班級交流匯報做準備)
(5)反饋指導。(采用讀中理解、理解中讀的策略,邊說邊在PPT的圖畫上指出相對的地方;說話后,指導朗讀相關的詩句,重點指導朗讀詩歌的節奏。)
預設:
詩句:第三、四行。猜的意思:荷葉在湖面上鋪展伸向水天相接的地方,碧綠碧綠的;荷花在朝陽的映襯下格外的紅艷。
3、說說想象到的詩句描繪的畫面。
(1)導語:結合圖畫,我們讀懂了這兩行詩句的意思。這兩行詩句描繪的是詩人送別友人的時候,看到的西湖荷葉茂密、荷花盛開的景色。你能通過朗讀,展開想象,用自己的話說說讀這兩行詩句看到的畫面嗎?
出示任務:有感情地朗讀這兩行詩句,結合插圖和自己的生活經驗,想象詩句描寫的畫面,用上課內外學到的詞語,說說自己看到的是什么樣的畫面。
個體操作練習,同桌交流。
(2)反饋指導。(先有感情朗讀詩句,再說看到的畫面。)
預設:
又大又圓的荷葉密密層層在湖面鋪展開去,一直延伸到水天相接之處,一望無邊都是青翠碧綠的。無數亭亭玉立的荷花,在朝陽的映襯下盛開著,顯得與眾不同的鮮紅嬌艷。
(3)個體根據評議再練說,再反饋指導。
4、體會詩人情感,背誦全詩。
(1)提問:西湖六月的景色確實太美了,難怪詩人會發出“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的感嘆。那么,這首詩歌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呢?(指名回答。預設:詩歌表達了詩人喜愛和贊美西湖美景的情感。)我們一起來當當詩人,帶著這樣的情感誦讀誦讀這首詩吧。
(2)自由誦讀,指名誦讀。
(3)導語:在剛才的學習過程中,我們已經把《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朗讀了很多遍了,你能背誦下來嗎?背誦也要講究詩歌的節奏,把詩人的情感也表現出來哦。
(4)個體試背;同桌互背;指名檢查。
4、小結:通過實踐,我們知道圖文結合、結合生活實際和展開想象,了解詩句意思,了解整首詩歌大意,是一個好方法。接著,我們也用這個方法學習《絕句》,好嗎?
(三)圖文結合和結合生活實際,學習和背誦《絕句》。
1、釋題,簡介詩人。
(1)導語:好的。請看老師板書詩歌的題目。(板題后齊讀課題)
提問:通過剛才的質疑,我們知道什么是絕句了。這首絕句是杜甫閑居在成都浣花溪草堂寫的四首絕句中的一首。究竟詩人閑居在家里看到的是什么樣的景象,能讓他情不自禁寫下這首詩歌呢?讓我們先了解一下這位詩人吧。
(2)簡介杜甫(見《教師用書》。)
2、圖文結合和結合生活實際,了解《絕句》的大意,想象詩句描繪的畫面。
(1)導語:那么,詩人閑居在家里看到的是什么樣的景象呢?(PPT出示《絕句》插圖)提問:圖畫上,詩人正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指名回答。預設:詩人正在家里坐在窗前看窗外的景色。)
出示任務:朗讀《絕句》,觀察課文上的圖畫,想一想,你根據圖畫上畫的內容可以找到哪句詩句?圖文結合能猜出這句詩句是什么意思嗎?然后用“我在圖畫上找到的詩句是……。我猜詩句的意思是:……”說一說。
個體讀、看、說,同桌相互交流(師巡視指導和了解學習情況,為班級交流匯報做準備);班級交流匯報。
(2)反饋指導。(要求:采用讀中理解、理解中讀的策略,邊說邊在PPT的圖畫上指出相對的地方;說話后,指導朗讀相關的詩句,重點指導朗讀詩歌的節奏。)
預設:
第一、二行詩句猜的意思: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上鳴叫,一行白鷺飛向藍藍的天空。
第三、四行詩句猜的意思:透過窗戶望到了西嶺千年不化的白雪,門外江面上停泊著將要遠去東吳的船只。
3、體會詩人情感,說說想象到的詩句描繪的畫面。
(1)導語:我們通過圖文結合,結合生活中了解到的,讀懂了《絕句》的大意。(復述詩歌大意后)詩歌前兩句是描繪了詩人看到的由黃鸝、翠柳、白鷺和青天構成的由近到遠的、色彩明麗的景色。后兩句寫了詩人透過窗戶遠眺西嶺壯美的雪山,以及門外江面上停泊的船只,由遠到近,構成另一個清新廣闊的景色。
提問:詩人寫自己在家里看到的如此色彩明麗、清新廣闊的景色,想表達自己什么樣的心情呢?(指名回答。預設:詩人想表達自己愉悅的心情。)
導語:那么,你能根據詩句,結合插圖和自己的生活經驗想象詩人描繪的第一個景色,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嗎?
出示任務:有感情地朗讀第一、二行詩句,結合插圖和自己的生活經驗,想象詩句描寫的畫面,用上課內外學到的詞語,說說自己想象到什么樣的畫面。
(2)反饋指導。
兩只黃鸝在不遠處翠綠的柳樹上歡樂地鳴叫著,一行白鷺在藍天上飛翔,越飛越高,越飛越遠。
4、背誦全詩。
(1)導語:黃鸝、翠柳、白鷺、青天、千秋雪、東吳船,看到如此絕美的景色,詩人的心情是多么的愉悅舒暢啊。讓我們一起來當當詩人,帶著這樣的情感誦讀誦讀這首詩吧。
(2)自由誦讀,指名誦讀。
(3)導語:在剛才的學習過程中,我們已經把《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朗讀了很多遍了,你能背誦下來嗎?背誦也要講究詩歌的節奏,把詩人的情感也表現出來哦。
(4)個體試背;同桌互背;指名檢查。
(四)小結:(兩首詩歌的學習方法,見第一首的小結。)
五、會認讀的字認字的評價。
(一)同桌打亂字卡順序相互檢查糾正。
(二)游戲認字(注:1、所出示的字脫音節;2、游戲要能讓全體學生都參加,關注學習慢的學生。)。
六、寫字指導。
(一)字形教學。
1、PPT示會寫的字,讀一遍。
2、同桌互相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然后班級交流。(學生在說記法中說到的形近字、音近字,組詞板書在副板書位置,以幫助區別字形細部,識記字形。)
(二)指導書寫。
1、根據結構給這些會寫的字分類。左右結構:湖、絕、嶺;上下結構:蓮、窮、荷、含、吳。
2、指導“湖”“絕”“嶺”的書寫。
(學生提筆寫字前,提示寫字姿勢和握筆姿勢。以下相同,不再重復。)
(1)觀察并說說“湖”“絕”“嶺”各部件的占位和書寫要注意的筆畫。
(2)分別提示:“湖”三點水偏左;“古”字瘦長,主體在豎中線左邊;豎壓豎中線起筆,第一橫過豎中線收筆,橫折在橫中線下方起筆到豎中線轉折,折壓豎中線;“月”的撇穿插打“古”的下方收筆。“絕”字右比左上下都要伸出;“色”豎彎鉤在豎中線左邊起筆,舒展。“嶺”字山字旁豎折的折要斜;“令”的撇穿插到山字旁豎折對著的位置收筆,點壓橫中線。范寫“湖”和“嶺”。
(3)學生在教科書上全部描一個寫一個,反饋糾正后改錯,寫另一個。
3、指導“蓮”“窮”“荷”“含”“吳”的書寫。
(1)仔細觀察,說說“蓮”“窮”“荷”“含”“吳”各部件的占位和書寫要注意的筆畫。
(2)(小結:“蓮”“荷”“吳”下窄下寬;“窮”“含”上寬下窄。)分別提示:“蓮”字的“車”撇折壓豎中線起筆,過橫中線和豎中線交叉處轉折,壓橫中線收筆;走之底的點起筆與“車”的短橫齊平,捺舒展托住“車”。“窮”字的穴寶蓋點壓豎中線起筆;“力”的撇壓豎中線起筆,穿插進穴寶蓋,橫折鉤的橫在橫中線下方起筆運筆。“荷”字下面的單人旁靠左,“可”的橫河“口”都過豎中線,“可”的橫寫在橫中線上方。“含”字的“人”撇和捺要舒展,撇富哦橫中線收筆,捺壓橫中線收筆;下面點壓豎中線收筆,橫撇的橫壓橫中線,撇在豎中線收筆。“吳”字上部的“口”略扁;“天”的第一橫在橫中線上方起筆運筆,撇壓豎中線起筆,舒展,捺舒展,收筆與撇齊平。范寫“蓮”“窮”“荷”字。
(3)學生在教科書上全部描一個寫一個,反饋糾正后改錯,寫另一個。
七、會寫字書寫練習。(略)
八、總結。(學習狀況和知識能力點)
作業設計:
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口頭組詞和會寫的字字形比較板書(略)
15古詩二首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絕句
六月中黃鸝翠柳
不與同白鷺青天
無窮碧千秋雪
別樣紅萬里船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10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感受古詩語言文字的魅力和意境的美,培養學生對自然美和藝術美的鑒賞力。
3、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
教學重點:
反復吟誦,想象畫面,感悟詩情。
教學準備:
西湖一年四季風光圖片,配樂的荷花組圖,有關楊萬里的古詩三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感知
1、杭州西湖素有人間天堂的美稱,那兒一年四季風光如畫,景色宜人。讓我們一起去飽覽一番。(映示畫面)
尤其是夏日的西湖更是讓人留戀往返,心曠神怡。(定格畫面)望著這景象,我情不自禁想起了楊萬里的兩句詩:“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2、出示詩句,指名朗讀。這可是兩句膾炙人口、千古傳誦的名句。今天就讓我們認真研究研究這兩句詩好嗎?圍繞詩句可以研究什么?怎樣研究?
二、自主探究,理解感悟
1、請同學們充分利用擁有的資料圍繞詩句的背景、作者、意思、表達的感情等方面認真研究,比誰獲取的'信息多。
2、交流研究成果:
作者介紹楊萬里。
題目指導讀課題,在讀中理解題意
出處采用各種方式組織學生朗讀古詩
3、重點研究三四兩行為什么膾炙人口?
(1)啟發學生想象畫面,描繪畫面,感悟荷葉的茂盛荷花的艷麗。欣賞荷葉組圖,指導朗誦。
(2)體會一碧一紅荷葉和荷花的相互映襯,美不勝收。
(3)體會語言的對仗工整。
兩行詩十四個字就把滿池的荷葉荷花送到了我們面前讓我們置身于西湖岸邊,使我們浮想聯翩,令人驚嘆!難怪詩人脫口而出……
(4)指導朗誦,想象畫面,體驗古詩的意境。
4、看書鼓勵學生質疑。
(1)引導學生修改完善書上插圖。
(2)引導學生研究〈楊萬里與荷花〉,補充三首楊萬里寫的有關荷花的古詩。
(3)引導學生開展研究這首詩與其他送別詩比較研究,補充其他送別詩。
三、布置作業
圍繞今天的研究寫一份研究報告:
〈關于“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的研究報告〉
〈關于楊萬里與荷花的研究報告〉;
〈關于送別詩的比較研究〉;
〈關于“……,……”的研究報告〉。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理解古詩詞句的意思。
3、結合本課第一首古詩感受六月西湖在晴雨之時的奇特景象,體會詩人的情感和詩句的語言之美。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理解意思。
教學難點:
比較兩首古詩異同,體會詩人情感。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課前:誦讀描寫西湖的古詩和送別詩。
一、回顧舊知導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24課《古詩兩首》[板書]
1、課件出示:
A、背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
B、這首詩的作者是(宋)代詩人(蘇軾),作者描寫的是(六月)【時間】(西湖)【地點】(疾雨)【事物】急來急去的變幻景色,表現了西湖(奇特)的景色。
2、被譽為“人間天堂”的西湖的魅力不僅于此,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一首描寫西湖奇景的`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作者宋代詩人楊萬里。[板題齊讀]
二、知詩人,解詩題
1、我們先來了解詩人[課件出示:楊萬里(1127-1206年)南宋詩人。字廷秀,學者稱誠齋先生。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人。紹興進士,曾任秘書監。主張抗金。詩與陸游、范成大、尤袤齊名,稱“中興四大家”或“南宋四家”。以構思精巧,語言通俗明暢而自成一家,形成了他獨具的詩風,號為“誠齋體”。
楊萬里學問淵博,才思健舉。亦能文,對理學亦頗注意。相傳有詩二萬余首,現存詩四千二百余首,詩文全集一百三十三卷,名《誠齋集》,今存。]
2、我們班的學生個個都是聰明的孩子,誰來說說從題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3、交流:曉,晴好的天氣;凈慈寺,西湖旁邊的一座寺廟;林子方,詩人的朋友。
4、小結:題目告訴我們,這首詩是詩人楊萬里在一個晴好的天氣里在西湖邊送別自己的好朋友林子方時所作。看來它不僅是一首寫景詩,也是一首送別詩。[板書]
三、正確、流利朗讀古詩
1、這首古詩詩句很簡單,如果你能一遍讀正確,我們就送給你掌聲。
個別誦讀。
2、如果你能流利誦讀,讀出節奏感,我們會送給你更熱烈的掌聲。
個別誦讀
3、課件出示,劃出節奏線齊讀。
四、明詩意
1、大家都很了不起,請同學們借助工具書理解詩句意思,自己學習完后先在小組內交流。
2、集體交流,請同學到臺前依次板書詩句并講解意思。
A、畢竟,到底。四時,指四季。無窮碧,一片碧綠,無邊無際,寫蓮葉之多,望不到頭。映日,與太陽相映。別樣紅,與往日不一樣的紅,因為荷花在陽光映照下,顯得特別紅艷。
B、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到底西湖六月中的景色不與四季相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蓮葉與天相接,無邊無際,碧綠碧綠,荷花與日相映,誰曾見過這樣的鮮紅。)
C、找找藏在詩中的小奧妙。倒裝句: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西湖六月中風光,畢竟不與四時同。夸張:接天蓮葉無窮碧。對偶: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3、理解了詩意,相信你會讀出更深的韻味。
個別誦讀——集體誦讀——嘗試背誦
五、感情誦讀,想象奇景
1、這么美的詩句,如果配上音樂,會給你以獨特的享受,請閉上眼睛,在你腦海中描繪出這幅美景吧。師配樂誦讀。
2、把你腦海中的奇景和我們一起分享吧。
六、比較異同,體會詩人感情
1、又到了展示你智慧才華的時刻了,看看誰的思維敏捷吧。
課件出示:
A、《六月二十七日)書包(望湖樓醉書》描寫的是(六月)【時間】(西湖)【地點】(疾雨)【事物】急來急去的變幻景色,表現了西湖(奇特)的景色。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描寫的是(六月)【時間】(西湖)【地點】(接天蓮葉)和(映日荷花)【事物】的奇麗美景。
B、你能說說兩首詩的異同嗎?
交流:相同點:都描寫的是西湖六月的奇景。
不同點:第一首描寫的是風雨天的景色,第二首描寫的是晴天;前一首描寫的景物多,重點描寫的是西湖之水,后一首景物少,重點寫“接天蓮葉”和“映日荷花”。
對比讀,讀出不同的感覺。
C、詩人送別友人不訴離別之情,為何寫景?
交流:借景抒情,這么美的景色,希望友人留下。他們的友誼就像蓮葉與荷花,就像蓮葉連接著碧空,就像紅日映照著荷花,互相映襯,難舍難分。這也是兩首詩的不同點之一。
2、就請你把楊萬里對友人的眷戀之情融入到你的朗讀中,讓我們感受到。
七、課后作業
1、拿起畫筆,把這首詩描繪的美景畫下來。
2、把這首詩變成一篇寫景的文章。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12
一、教學目標:
1讀懂詩句,想象詩歌描寫的畫面,體會感情,感受意境。
2有感情地朗讀詩句,背誦詩句。
3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1讀懂詩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三、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感知
(課前播放杭州的風光)師問:同學們,你們知道剛才看的是什么地方的風景?誰到過這旅游?說說你當時的感受。是呀,杭州西湖素有人間天堂的美稱,那兒一年四季風光如畫,景色宜人。尤其是夏日的西湖更是讓人留連忘返,心曠神怡。(定格畫面)看到此景,此時你最想說的是什么?距今一千多年的南宋詩人楊萬里看到這么美的荷花,作了一首詩,膾炙人口,傳誦至今,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課件出示全詩)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說起楊萬里詩人,你對他了解多少?
詩人介紹:南宋詩人,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江西吉安)人。他的詩語言清新活潑,想象豐富,具有明快自然、詼諧風趣、生動逼真、富于形象性的特點,被人稱之為“誠齋體”,世稱誠齋先生。他的詩在當時與尤袤、范成大、陸游齊名,并稱“南宋四家”。他一生寫了兩萬多首詩,今存4200多首。我們曾學過的——《小池》就是他寫的。誰來背背?
(二)自學古詩,感知詩意
小組合作學習:現在請同學們到學習古詩的百寶箱中取寶,自學古詩。
1.自讀古詩,把詩句讀通,字音讀準。
2、結合注釋及工具書,理解詩句的意思。
3、邊讀邊想,提出不懂的問題,與同學討論,也可以向同學交流自己學會的知識。
4.反復吟誦,想象詩的意境。
(三)品讀詩句,體驗情感
1、剛才同學們學得很認真,誰愿意把你們小組的學習收獲說說,與大家分享。
字詞的理解:畢竟:到底四時:四季(這里指六月以外的時間)
接天:一直鋪到水天相接的地方,連天映日:陽光照射
2、詩句的理解:西湖的美麗到底是在六月之中,這時的湖光山色跟別的時節大不相同,連天的荷葉一望無垠,顏色碧綠,在朝陽的映照下,荷花嬌艷火紅。
3、你看這是一幅多么美麗的景色呀!詩人在六月的西湖送別友人林子方,沒有敘友誼,更沒有抒發離愁別緒,而是通過對西湖美景的極度贊美,婉轉地表達對友人的眷戀。同學們假如你就是楊萬里,在送別時,讀給你的朋友林子方聽。誰來試試。
4、質疑:學到這,你們還有什么疑難的問題嗎?請提出來。
(四)想象畫面,融入意境
剛才的交流中,我們已知道了詩的大致意思,假如我們再深入研究,會有很多新的發現。從課題中,我們知道詩人在什么情況下寫這首詩的?(詩人送他的朋友林子方經過西湖,他一下就被這美景吸引住了,脫口而出——“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那么究竟有什么不同呢?誰能把文中具體描寫景色的詩句讀讀。
1、從這兩句中,首先映入你眼簾的是什么?(引導:①、蓮葉:它不僅與遠處的青山、綠水相接,而且還連接著蔚藍色的天空,你想,這個畫面是開闊的`,非常有氣勢。②、荷花:它與紅日相映,頭腦中的荷花不僅有婷婷玉立的樣子,還有它嬌艷的色彩,因為它與朝陽相映,它的畫面是光彩奪目的。③、蓮葉與荷花:想像中的畫面還是蓮葉與荷花交相輝映。眼前即有一望無際的碧綠,又有點點相綴的紅艷,不僅有廣闊的面積,又有艷麗的色彩,它是清新秀麗的。真可謂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呀!)
2、師范讀,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追隨著老師的聲音到西湖一游。
3、詩是最凝練的語言,讓我們再插上想象的翅膀,走進西湖,去看一看西湖的風光吧!把整首詩美美的,又帶有一絲淡淡的離愁之情再讀一讀。(配樂齊讀)
(五)總結升華,拓展意境
比較《飲湖上初晴后雨》與《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的異同,從內容、寫法上進行引導比較。(結合學生回答,板書:喜愛、贊美)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這首古詩,了解了其中的內容,特別是掌握了詩人在構思中的奇妙之處,其實,古詩中描寫夏天,描寫荷花的還真不少,可以從課外書籍或網上查查,去讀讀,我相信你們在讀中,一定會有一個偉大的發現,同時還會從中感受到中國民族文化遺產的瑰麗,可以從中得到美的感受。
作業:
1、寫夏天的詩,畫夏天的畫,把你對夏天的感受抒發出來。
2、結合《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的詩歌內容和自己的想象編一個小故事,要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及其景物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13
設計理念:
將“感悟詩意、品味詩情”作為研讀目標,踐行“用教材教”的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給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提供平臺,創設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并運用現代信息教育技術,創設氛圍,再現古詩所描繪的意境,在閱讀實踐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教學目標:
1.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畢竟”、“映日”、“別樣”等詞的意思,了解古詩所描寫的景色。
3.感受大自然的美麗景象,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在理解詩句意思的基礎上,感受大自然的美麗景象,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多媒體出示: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2.指名讀,齊讀。談話:西湖在哪兒?西子是誰?讀了這句詩,你有什么想法?(西湖很美)是啊,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是人間天堂,而西湖就是它上面一顆璀璨的明珠。西湖,是一首詩,一幅天然圖畫,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不論是多年居住在這里的人們,還是匆匆而過的游人,他們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所傾倒。你們想不想去看看,可現在時間、空間都不允許。八百年前的大詩人楊萬里留下一首詩可以滿足大家的愿望。想讀嗎?這就是《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以詩導入,不僅讓學生初步感受西湖的美,還營造一種詩的氛圍。】
3.齊讀題。指導讀出節奏。
4.釋題。通過預習你從題目知道了什么?
曉出:早晨走出。(從哪兒走出?干什么?誰早晨走出?)
凈慈寺:杭州西湖南岸著名的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摯友。
意思是:作者早晨從凈慈寺走出送別好友林子方。
問:誰來介紹一下作者?(生互相補充師小結。)
楊萬里,南宋詩人,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江西吉安)人。他的詩語言清新活潑,想象豐富,具有明快自然、詼諧風趣、生動逼真、富于形象性的特點,被人稱之為“誠齋體”,世稱誠齋先生。他的詩在當時與尤袤、范成大、陸游齊名,并稱“南宋四家”。他一生寫了兩萬多首詩,今存4200多首
【設計意圖:新課標指出要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讓學生養成預習的習慣。課堂上盡可能提供交流的空間和時間是養成好習慣的保證,并培養其合作能力。】
二、初讀古詩,感知詩意。
課件出示《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全詩。
(一)初讀
①這首詩沒有生字,你能讀好嗎?自己先練一練,注意讀準每一個字音,把詩句讀通順。(指名朗讀。)
②注意節奏。課件出示以六月西湖淡景圖為背景: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
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設計意圖:新課標指出誦讀優秀詩文,注意通過詩文的聲調、節奏等體味作品的內容和情感】
(二)理解詩句意思
①過渡:詩人與好友林子方一大早走出凈慈寺看到了怎樣的景色呢?
課件出示: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1.自由讀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這兩句詩你是怎么理解的?
2.先小組交流師行間巡視,后集體交流。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你從哪個詞中感受到的?
預設:
接天:是指荷塘與天邊相接。
無窮碧:照應接天,指范圍廣。可能是指很綠,綠得很美,綠得難以形容。也許是指有很多種不同層次的綠:深綠、淺綠、淡綠、草綠、濃綠。)
別樣紅:早晨的霞光照射在帶著露珠的粉嘟嘟的荷花上,荷花呈現出別樣的紅色。別樣紅是特別的紅,不一般的紅,紅的'有層次,有變化。)
3.用自己的話說說整句詩的意思。
4.把你的理解帶進去讀,讀出你心中的畫面。
預設評價語:
從你的讀中讓我想起李白的詩“碧荷生幽泉,朝日艷且鮮”。讀得再壯闊些,別樣些。
從你的讀中讓我想起一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江南》
誰再愿意讓大家感受一下這碧綠碧綠的蓮葉,讓這蓮葉更(綠)更(多)更(一望無際)
5.同學們的表現真不錯,為了表揚同學們,老師特地為你們準備了一組荷花圖,請看大屏幕。(課件:配樂荷花景圖組)
6.再讀一讀這兩句詩好嗎?(課件:蓮葉荷花淡景為背景的古詩)真是“荷塘美景現眼前,便引詩情到碧霄”啊!看來用心感受后,我們也能讀得詩情畫意、韻味十足!
【設計意圖:新課標指出閱讀詩歌,要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歌描述的情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7.正因為西湖六月的荷葉無窮的碧、荷花別樣的紅,你會情不自禁的發出這樣的感嘆……(西湖的荷葉真是太美了、夏天的西湖真美呀)是呀,英雄所見略同。八百年前的詩人楊萬里也發出了這樣的感喟:
課件出示: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8.釋詞解意。師:誰能感悟到詩人的意思呢?究竟怎么理解?同桌互相說說。(究竟:到底;四時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時節,并非指整個四時。到底是六月里的西湖啊,此時西湖的風光絕非其他時候可比。)
師:讀出你的贊嘆。
師:詩人和朋友林子方暢談了一夜送朋友從寺中走出,看到眼前的荷塘圖情不自禁的吟誦起來:
小結:同學們真不簡單,結合預習并通過小組合作以及積極的思考已基本上理解了詩意。讓我們再次讀出我們的理解。(讀全詩。)
9.齊讀全詩。
【設計意圖:新課標指出在閱讀中揣摩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這樣的設計正是為了突出作者的倒裝手法。】
三、題文互解,賞讀悟情。
1.真美,可是,同學們,當我們從這一池荷葉荷花中抬起頭來,再來讀題時,你有沒有發現什么問題?(出示題目)(有送別之意嗎?有林子方嗎?)全寫的是西湖的景色,文不對題啊。難道大詩人作詩也有走題的時候?你能大膽假設一下,作者為什么這樣寫?
2.出示詩人與林子方的背景資料,學生仔細閱讀材料,指名讀。
這段文字至少告訴了我們兩個信息。1、林子方干什么去了?2、二人感情怎么樣?(看情形指名發言)此時,你能說說,詩人為何要寫這西湖的美景來送別友人嗎?
【設計意圖:新課標指出:在閱讀中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另外,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此處充分尊重學生的感悟,不作強行引領,學生能說多少是多少,多多鼓勵,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大膽去設想。】
3.預設評價:
用荷花和荷葉來比喻友情。評:出淤泥而不染,君子之交淡如水。
感情親密。評:“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祝愿友人事業有成。評:多么大氣的友情啊,像歌詞里唱的:朋友啊朋友,如果你有新的彼岸,請你離開我。
情到濃時無需再說。評:此時無聲勝有聲。
希望友人遲走。評:明為送,實為留。
同學們的感悟很深刻,這里面,可能還有一些你沒有想到,讓我們再往這詩里面走走?
4.總結:是啊,西湖的這片美景在詩人的眼中,而與林子方的這份深情,在哪里?
【設計意圖:這是全文的一大難點,課前作了多種預設,一是了解當時送的背景,二是了解荷的寓義,層層深入,引領學生感受詩人的言外之意。因為作者寫得含蓄,所以需要進行多重挖掘。】
5.創設情境:同學們剛才所表達的意思,我想,楊萬里和林子方,都懂,但是,不用說出來,一首簡簡單單的詩,足夠了。現在,你們是楊萬里,我是你們的好朋友林子方,我要走了,做官去了。來,用這首詩,送送我,好嗎?怎么送,坐著送?眼睛看哪里?該怎樣看著我?(含情脈脈的,深情款款的,情真意切的,情深義重的。)來,吟誦這四句詩。
【設計意圖:此處的情境創設是全課的高潮,從詩情的感悟上,學生已從多種角度明白了詩人的一片深情,在朗讀指導上,也完成了從讀詩,到背詩,到深情地吟詩的過程。】
師:當然,詩人到底為什么這么寫,我們無從考證。但是,這并不妨礙我們對這首詩進行大膽的聯想,正因為我們有的無窮的聯想,無窮的想像,才會使后人在這首詩中,讀出一份別樣的精彩,別樣的美。
【設計意圖:新課標指出在閱讀中能聯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推想課文中有關詞句的內涵,體會其表達效果。】
五、課內小練筆:
這就是別樣的荷花,這就是別樣的西湖,這就是別樣的送行,這就是別樣的楊萬里。林子方有這樣一位朋友是幸運的,也是幸福的。現在你就是林子方,此刻,你想對楊萬里說些什么?可以寫自己的話,也可以借助積累的詩詞,甚至是你喜歡的歌詞來表達你的情懷。
1.播放輕音樂,學生練寫。
2.指名讀,適當評價。
【設計意圖:新課標指出能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鍛煉習作能力。】
六、課外拓展
1.多媒體出示作業:
我要讀:
你喜歡楊萬里嗎?請去讀楊萬里的詩;喜歡西湖嗎?請去讀有關西湖的詩。
2.師激情小結:親愛的同學們,驕陽似火中吟詩,它是你解渴的一杯清茶;月圓人歡時吟詩,它是你抒情的一枝好花;煩惱縈繞時吟詩,它是你消愁的一曲笙歌。就讓我們在詩文化的浸潤中茁壯成長,營造出屬于自己的碧海藍天!
【設計意圖:新課標指出五、六年級學生可以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閱讀。擴展自己的閱讀面。】
板書設計: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楊萬里
別樣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 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并背誦.
2, 讀懂詩句,想象詩歌描寫的畫面,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3, 通過理解詩句,感受自然的美,陶冶學生愛美的情趣.
教學重點:
讀懂詩句,想象詩歌描寫的畫面,體會詩歌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激情導入.
1, 創設情景.
(放西湖風景幻燈投影)
師旁白:同學們,你們到過美麗的杭州西湖嗎 它是我國著名的旅游勝地,被譽為人間天堂.不管是多年居住在這里的人們,還是匆匆而過的游人,無不為這天下無雙的美景而贊嘆.南宋詩人楊萬里來到這里,看到這樣的美景,情不自禁地吟誦起詩來……(放朗誦錄音)
2, 導入課題.
這一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首古詩,這首詩的題目是《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二, 自主探究,1,出示學習要求:
詩人楊萬里是怎么寫出西湖的美的呢 下面就請各小組的同學根據學習要求學習這首詩.
學習要求:
1, 讀一讀.(讀讀全詩)
2, 說一說.(說說你對這首詩的理解)
3, 議一議.(議議不明白的地方)
3, 學生自學.
(引導學生按照自己喜歡的學習方法,可以查找工具書或有關資料,也可以借助課后的注釋自己學習這首詩,理解詩的大意,在小組內進行質疑,釋疑.)
三, 匯報自學收獲.
1,讀通詩句.
2,學生點評.
師隨機提示:我們在朗誦一首詩時,不但要讀準詩句中每個字的音,還要注意詩的停頓,把握詩的節奏,讀出詩的韻律.
3,讀懂詩句.
引導學生自由闡述對整首詩或某句詩的理解.
4,質疑.
四, 創設意境,體會感情.
1,創設情景,想象意境.
當我們讀到"接天連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句詩時,腦子里會呈現出一幅怎樣的畫面呢 下面請同學們聽一段音樂,對照詩句,展開豐富的想象.
2,自由發言,描述意境.
(1)小組討論,自由發言.
(2)每組派代表上臺描述意境.
3,自主創作,描繪意境.
請同學拿出彩筆把你想象出來的`畫面描繪出來.
4,展示交流,表達感情.
五, 指導感情朗讀并背誦.
同學們看,這么美的風景詩人只用這么簡短的詩句就描繪出來了,這么美的風景,這么好的詩,我們應該有感情地朗誦并試著把它背下來.
(1)小組自由朗讀.
(2)全班背誦.
(3)學生配樂朗誦.
六, 總結.
引導學生談體會
七, 課外延伸.
西湖是一首首詩,一幅幅畫,一個個美麗動人的故事.古往今來,有多少名人志士為之驚嘆,為之陶醉,寫下了無數絢麗的詩篇.有我們剛剛學過的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有我們這節課學的《曉出凈慈詩送林子方》,還有歐陽修的《采桑子》等等等等.今天老師要向大家介紹的是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也是一首贊美西湖美景的詩.
(引導學生仍按照自己喜歡的學習方法學習《錢塘湖春行》).
八, 作業.
背誦并默寫《曉出靜慈寺送林子方》
自選作業:
(1)收集關于寫景的詩歌(古體詩,現代詩都可以).
(2)摘錄背誦有名詩句,并學會運用.
(4)根據收集到的詩歌,愿意畫的把它畫下來,愿意編成故事的把它編成故事講給大家聽.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15
一、教材分析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是小學語文第十冊第23課《古詩兩首》中的后一首。這是一首送別詩,作者抓住了那滿湖的荷花荷葉作為寫作對象,前兩句議論,后兩句寫景,抒發了詩人對西湖美景的贊嘆熱愛之情。整首詩口語成詩,景色醉人,韻味十足。特別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句,意境廣闊,給人無盡的喜悅和想象。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學習有節奏、有感情地誦讀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結合畫面,理解詩句的意思,品味重點詞語的表達效果。
(二)能力目標:在理解感悟詩的過程中,能通過想象詩歌呈現的畫面和朗讀了解詩意。
(三)情感目標:能感悟古詩內容、意境,體會詩人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理解古詩的內容,體會古詩所描寫的意境。
2.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
四、教學教法
1.創設情景法:通過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六月西湖的美景,幫助學生理解古詩并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體會古詩表達的感情和描寫的意境。
2.情感誦讀法:通過多種形式的誦讀并達到當堂背誦的程度,讓學生在讀中明義,在讀中悟情。
3.想象理解法:通過鼓勵學生想象詩人當時的神態、心情以及和老朋友的對話,加深學生對于古詩的理解和對所表達感情的領悟。
五、教學過程
(一)激興趣、導新課
1.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風景如畫。從白雪皚皚的北國到詩情畫意的江南,從茫茫無垠的草原,到郁郁蔥蔥的林海,每一幅山水都是一副美麗的畫。
2.我們的祖國不僅山美、水美、詩也美,千百年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句,陶冶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的心靈。我們班的同學愛讀詩,也愛背詩,你們愿意背幾首嗎?
3.這幾首詩都是寫景的,都歌頌了壯麗的山河。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寫景的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二)知詩人、解詩題
1.齊讀詩題
2.介紹作者
楊萬里:字廷秀,吉水人。他平時力主抗金,秉性剛直,立朝廉潔,遇事感言。他作詩主張師法自然,構思新穎奇特,筆調幽默詼諧,語言通俗活潑,風格爽朗輕快,人稱“誠齋體”。他工于奇絕,以寫景詠物見長,著有《誠齋集》。
3.解詩題
早晨從凈慈寺出來送別林子方。
(三)讀詩句、識新詞
1.自由朗讀。
2.小組理解詞語的意思后集體反饋:
畢竟:到底
四時:四季,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季節。
接天:一直鋪到水天相接的地方。
映日:陽光照射
在教學時,我先安排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本詩中的詞語,然后,再讓學生把不理解的詞在班上提出來,由師生共同解決。這樣做,充分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學習活動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這一教學理念。
(四)抓字眼、明詩意
1.“詩情畫意”——我們要融入詩情,感悟畫意,先要把詩讀懂,請同學們看注釋,想象每句詩的意思,再和同學交流。
2.小組合作學習。
3.匯報自學情況。
到底是西湖的夏日,風景與其他季節完全不同。遠遠望去,在陽光照射下,滿湖碧綠的荷葉,襯托著鮮艷的荷花,真是美麗極了!
4.讀全詩,體會每句詩的意思。
5.詩是最凝練的語言,讓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看一看詩句的風光吧!
這個環節是本課的重要一環,教學的重點、難點都要通過這一環節得到解決。由于古詩詞的教學,忌逐句講解。讓學生自讀自悟,通過小組討論,全班討論交流來解決。同時教給學生抓住字詞進行讀議的方法,使學生在合作探究時既有的放矢又有法可依,使學生饒有興趣的積極的投入到學習活動當中。
(五)想畫面、入詩境
引導學生感受詩歌描寫的意境,在學生充分掌握了古詩的'內容之后,進行有感情的朗讀和背誦、默寫。從而使本課的教學目標一步步得到實現。
課后反思
執教這節《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時,我遵從了從整體感知到品讀悟情,再到感情誦讀的教學規律。在教學中,我力求做到教學從學生出發,在讀詩題(凈慈寺、林子方)、明題意、明詩意、品詩境、悟詩情等教學環節上都一一落實。上完這節課,我也知道了自己還需改進的地方:
1、課堂上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及時調整教案,真正做到學定教。
在教學“接天蓮葉無窮碧”這句時,當我提問“蓮葉怎么就接到天了呢?”學生都說蓮葉很多,這時我反問他們“難道是蓮葉長得很高,一直長到天上去了?”如果此時,我能及時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在他們說蓮葉多時順勢引導他們向遠處看,你們看到了什么?再向遠處看,看到了什么?學生可能就會頓悟不僅蓮葉多,而且面積廣,給人一碧萬頃的感覺!
2、課堂上“寫”的落實。
整節課教學下來,學生讀了,誦了,背了,但學生卻沒能拿起筆寫一寫。語文教學要扎實聽說讀寫的訓練,學生書寫習慣的養成,書寫能力的提升、情感的內化都離不開寫!如果在這節課的教學中能安排3——5分鐘的時間,學生或寫古詩,或將自己從這首詩中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景象動筆寫下來,這樣學生的能力又會有一個新的提升!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設計(通用10篇)11-07
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原文及翻譯(附賞析+教學設計+人物生平)04-21
小學三年級語文《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案12-25
三年級下冊《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教學反思(精選10篇)11-07
蘇教版五年級下冊《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課后反思(精選7篇)11-17
古詩《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讀后感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