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烏塔》教學設計優秀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烏塔》教學設計優秀,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目標:
1、會正確認讀6個生字。
2、抓文章的主要人物之間的聯系,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3、結合文本內容,用自己的話說說烏塔是怎樣做的,并能對烏塔的行為做出正確的評價。
4、圍繞導語提示的問題展開討論,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以及讀后表達自己見解的能力。
教學重點:
體會并學習烏塔生活上和思想上的獨立精神。
教學難點:
結合對文本的理解,能對烏塔的言行做出正確的判斷,培養學生獨立自主閱讀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圖片欣賞,導入課題
1、欣賞歐洲風景圖
師:老師帶你們去領略歐洲的風光。
師:我們只是從圖片上欣賞歐洲的美麗風光,有個女孩她僅14歲,就獨自游歷了這些美麗的地方,大家想認識她嗎?她就是——板書課題
2、板書課題,讀課題
二、預習展示,整體感知
1、出示詞語,正確認讀
2、結合導語提示,認真默讀課文,看看課文講的是件什么事?
課文講了誰和誰之間的事?我們可以從人物之間的聯系入手概括主要內容。
我在羅馬的青年旅館遇到了烏塔,我們之間有了交談,我看到了她愜意的旅游,聽到了她為旅行所做的準備,第二天,烏塔向我道別,繼續她未完的旅程。
課文主要講了誰?我們可以從課題入手,簡潔的概括為:烏塔獨自一人游歷歐洲的一件事。
三、細聽烏塔怎樣做(學習第7自然段)
過渡語:你們喜歡旅游嗎?讓我們走進烏塔的歐洲之旅,先聽聽她為了這次旅行做了些什么?哪個自然段告訴了我們?(第7自然段)
1、出示句子第7段的1、2兩句,齊讀。
2、讀了這兩句話,你知道烏塔為這次旅行準備了多長時間?(準備了三年)
3、在這三年中她都做了些什么事?
(閱讀了很多書籍、自己課余掙旅費、設計好旅行路線和日程)
4、每到一地后又做了些什么?
(查找警察局電話、給家里撥打電話或寄明信片)
5、從中你認為烏塔是個怎樣的孩子?小組交流
6、匯報交流:從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看出烏塔是個___________的孩子。(學生各抒己見,講得好的同學到黑板板書)
預設:
從在家里就設計好路線和日程,可以看出烏塔是個做事有計劃、有條理、考慮周到的人。
從查找警局電話號碼,可以看出她是個膽大心細的人。
從每到一地給家里撥個電話或寄明信片,可以看出她是個有責任感的人。
從能為旅行準備三年,可以看出烏塔是個認定目標,堅持不懈為之努力、意志堅定的人。
從為旅行閱讀很多書籍,可以看出烏塔是個富有智慧的人
從自己課余掙旅費中,可以看出她是個自力更生的人。
四、細看烏塔的歐洲之旅,感知這樣做好與不好?(學習1—4自然段)
過渡語:旅行之前你會想到這些問題嗎?烏塔卻做了如此充分的準備,可以看出他并不是冒然行事。我們再來看看烏塔的歐洲之旅怎么樣?”
1、請用橫線劃出描寫烏塔的句子,讀一讀,你感受到了他的旅行怎么樣?(抓愜意重點詞感受烏塔旅行的美好。)
2、而我的旅行呢?(抓筋疲力盡、疲倦重點詞感受作者旅行的倉促和時間安排上的不合理。)
3、烏塔為何有如此愜意的旅行呢?(這得力于她事先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工作,這也說明了她是一個獨立自主、有主見的人)
4、聽了烏塔旅游的安排,看到了烏塔愜意的旅行,我們再來想一想:烏塔這樣做好不好?
五、聚焦兩次爭論,體會成長的差異
過渡語:是呀,勇敢、聰明、能干、獨立的烏塔已深深地定格在我們腦海里了,這足以看出他在生活上是個非常獨立自主的孩子。(板書:生活上獨立自主),下面讓我們聚焦烏塔與我的兩次爭論,看看在爭論中能否體會到點什么?
1、出示第一次爭論句子
比較成長方式的不同
你認為誰說得有道理?
你也像烏塔學習,發表自己的觀點,你認為家長愛孩子,應該怎么愛?
愛孩子,就給(讓)他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出示第二次爭論句子
比較成長的樂趣不同
你認為誰說得有道理?你也來發表自己的見解。
我認為________________的童年更有樂趣。
4、小結:兩次的爭論烏塔都發表了與作者不同的觀點,但是烏塔說得更有道理,從中你發現了烏塔是個怎樣的孩子?(板書:思想上很有主見)
六、總結,布置口語交際
1、出示成長激勵語齊讀,升華主題
2、總結:我希望同學們都在生活中把自己培養成一個獨立自主的人,不要養成依賴的心,而且做事說話要有自己的主見,敢于發表自己不同的觀點。
3、布置口語交際作業
【《烏塔》教學設計優秀】相關文章:
《烏塔》教學設計優秀03-28
烏塔的教學設計優秀07-27
《烏塔》教學設計優秀(精品)04-26
小學語文《烏塔》教學反思04-16
四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烏塔04-08
從《烏塔》想到的作文04-26
從烏塔想到的作文05-08
小學語文《烏塔》教學反思6篇04-16
小學語文《烏塔》教學反思(6篇)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