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匯編(1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那么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
教學要求:
1、引導學生細細地品讀例文,感受字里行間飽含的真情,體會細節的描寫。
2、引導學生領會題眼,通過事情表達童年的美好,感受童年的歡樂和情趣。要突出“趣”字。
3、激發學生對家庭生活的熱愛和對父母的感恩。
教學重難點:必須是有趣的事,所寫的事須趣味十足。必須按照一定的順序寫清楚事情的經過。
課前準備:向長輩了解發生在童年時的趣事,可以帶一些相關的相片或物品來。
教學時間:2課時(其中1課時點評)
第一課時
一、師生聊天,引出話題。
1、昨天老師從網上搜索了許多圖片,想送給大家欣賞欣賞。看看你們能從這些圖片中感受到什么?
2、播放五彩繽紛的兒童生活圖片,并配上歌曲《童年》
3、指名學生交流看了圖片后的感受。
4、適時引題:這些圖片正是為我們展示了五彩繽紛的童年生活,你覺得自己的童年生活快樂嗎?有趣嗎?這節課就讓我們來說說自己經歷過的最有趣的一件事。(板書:童年趣事)
二、品讀例文,享受樂趣:
這篇文章是大作家錢鐘書先生的女兒在身患絕癥后躺在病床上寫下來的,題目是《爸爸逗我玩》。
1、學生自由朗讀例文。
2、說說閱讀體會。
交流角度:文章的題目給你怎樣的感覺?從文中你讀出了什么?你喜歡文中哪些語言?為什么?
三、激起回憶,交流趣事。
1、剛才通過圖片看到了那么多趣事,現在請你們也閉上眼睛靜靜地回憶一下自己經歷過的事情中哪一件事非常有趣,非常有意思,你從中獲得了快樂。它可以是發生在伙伴之間、和家人之間,也可以是自己一個人時做的。
2、交流自己經歷過的一件趣事,說說為什么有趣?教師隨機拓寬學生的思路,根據學生的發言概括并板書:樂趣、傻趣、意趣、情趣……
四、產生共鳴,勃發情趣。
導語:那要如何才能寫出這個“趣”呢?我們不妨想一下,認真的做“傻事”——有趣,如果要讓事情更有趣,就應該(更認真的去做“傻事”)
1、寫出趣味性的關鍵在于:寫也做“傻事”的過程中的認真。做得越認真就會顯得越有趣。請一位學生給大家講一講自己的童年趣事。
2、學生自由發言,談談自己對這一“傻事”該如何寫出趣味的看法。
3、教師小結(結合學生的.發言)
讓生明白除了寫出事情的趣味外,還應該注意在結尾寫出這件事使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或者說你從中得到了什么感悟
4、片段比較,討論寫法。
同學們的趣事還真不少!你們想知道我的童年趣事嗎?上課之前我已經把它寫了下來,還想請你們幫我指點一下哪一段寫得好,寫得更有趣?你是從哪些句子比出來的?
出示兩段話:
(1)那天下午,我在外面玩得滿頭大汗,口渴極了,便回家喝開水。可是家里的開水沒有了,爸爸媽媽也不在家。怎么辦呢?忽然,我看到桌上有一瓶紅色的葡萄酒,就拿過來“咕咚咕咚”喝了好幾口。沒過多久,我就醉了。幸好爸爸回來了,看到我這個樣子,就把我抱到了床上。
(2)這天下午,我在外面玩得滿頭大汗,口渴極了,便跑回家喝開水。咦,怎么沒開水了?爸爸媽媽呢?都不在家!怎么辦,我渴得受不了了。忽然,眼前一亮,桌上不是還有一瓶沒喝完的葡萄酒嗎?我想:爸爸總是說酒不好喝,可他自己卻那么喜歡,一定是在騙我。今天我倒要嘗嘗酒的滋味。于是,我拿了那瓶紅色的葡萄酒,小心翼翼地打開瓶蓋,一聞,還真香啊!一喝,還有點甜呢!口渴的我忍不住咕咚咕咚喝了好幾口。原來酒是這個甜味兒!可是慢慢地,我感覺渾身熱乎乎的,臉頰燙得像在燃燒。糟了,糟了,房屋里的東西怎么都會轉了?我趕緊坐到凳子上。恰好爸爸回來了,他看到我這個樣子,先是一急,馬上又笑了,問我:“是不是偷酒喝了?我看你是酒喝醉了!”說完,就把我抱到床上,我很想告訴爸爸我沒醉,可就是沒力氣了,話也說不出來了,漸漸地便什么也不知道了……
3、指名交流:哪段話寫得好,寫得有趣?好在哪兒?(根據學生回答,隨機板書:心理活動動作語言神態)
4、小結:是呀!我們要把事情寫生動有趣,就要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動、動作、語言和神態進行描寫。這樣不但具體,還讓人感覺真實。
五、全體參與,說好“趣事”。
1、把自己認為最有趣的部分具體地說給同桌聽,相互指正。
2、個別交流,師生共評,肯定說得好的語句,用得好的詞語。
六、快速習作,教師巡視。
1、教師按以往作文的慣例,再次讓學生明確寫作的范圍,并要求在35分鐘內完成習作。
2、在教師的巡視中,對于極少數作文方面存在問題的同學適時降低作文要求,只要抓住“有趣”二字,寫出自己的感受就行,并在黑板上掛出有關的好詞佳句供這部分同學參考。
第二課時(作文講評)
一、指導方法:
上節課我們回顧了童年生活,寫下了自己童年趣事,老師很高興成為同學們作文的第一讀者,這次作文大多數同學是以快樂為主題,寫出了童年趣事,更主要的是同學們在作文中表達了自己的真情實感,抓住了人物的動作、語言、心理等描寫,寫得很具體。當然,我們的作文當中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比如說有些同學的作文還有錯別字、不合適的標點、不通順語句,有些同學的作文在表達真情實感方面還有些欠缺?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進行修改修改。
這次同學們的作文,老師都一一仔細地看過,但老師沒有做任何批改,今天把修改的權力留給同學們,下面我們進行互相修改。大家看一看,老師這里有幾條修改建議。(大屏幕出示)請同學來讀一讀。
1、將精彩語句用浪線標出。
2、用修改符號修改:錯別字、不合適標點、不通順語句。
3、是否表達出了真情實感,請你評一評。
二、學生選擇自己想評改的同學的習作,交換作文本。
三、學生自主評改。
教師隨機指導:(評改過程中教師巡視)老師發現有些同學把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寫在了空白處,很好!
同學們可以在總評的后面寫出自己的名字。
四、交流評改。
1、指名:評改的是哪篇文章
2、請文章的作者上臺讀自己的習作。
3、點評者根據出示的評改建議做點評。
4、其他同學補充。
五、學生根據點評者的點評修改習作。
六、經過同學們互相修改、自己修改,作文更完善了。文章是寫出來,但好文章是改出來的。課下同學們再把作文反復看看,再工整地謄寫在作文本上。
習作一的教學修改意見
1.開展活動,作好鋪墊。
習作前,布置學生回家與父母開展一次談心活動。讓父母談談自己童年的趣事,增加學生的生活積累,為習作做好準備。
2.激情導入,學習例文。
由交流童年趣事導入例文的學習。讓學生先帶著問題自瀆例文:(1)文中寫了爸爸“逗我玩”的哪些事?(2)作者是怎樣把有趣的地方寫具體的?
在學生認真自學的基礎上,組織討論,讀懂例文,幫助學生把握例文的寫作要領。可從以下方面引導歸納:作者緊緊圍繞“趣”字組織材料,寫了爸爸“逗我玩”的幾件趣事(畫胡子、畫鬼臉;編順口溜、起綽號;說單詞);重點突出,爸爸編順口溜,起綽號逗“我”玩的經歷寫得最具體。
3、對比閱讀,學會修改。
引導學生對比閱讀影印稿片段和發表稿,思考:作者對哪些地方做了修改?為什么修改?怎樣修改的?修改后的表達效果如何?組織學生討論,讓學生認識到修改作文對提高作文水平的重要作用,了解一些常用的修改符號并學會使用。
4、回憶童年,同桌互說。
根據習作提示和要求,組織學生進行練說。要求學生先回憶在自己的童年時代發生過哪些有情有趣的事,選擇一件自己印象最深的說給同桌聽,同桌要能從本次習作要求的角度提出自己的意見。還可以推薦幾位同學在全班交流。學生評說后教師要做好總結,并進一步明確習作要求。
5、學生作文,認真修改。
學生在練說的基礎上,自擬文題作文。作文草稿完成后可以請學生在班上讀讀,評一評。評議時要緊扣住本次習作的要求。最后讓學生學習用修改符號修改自己的習作,然后謄寫在作文本上。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一、讀懂三首古詩,了解古詩所歌詠的事物的特點,從中受到美的情操的熏陶。
二、體會每首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學習本課生字、詞,理解詩句的意思。
四、有感情地背誦并默寫這三首古詩。
教學重點:
一、理解詩句的意思,體會每首詩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想象詩中描寫的景色,從中感受自然美和情操美。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課前老師讓大家復習或收集一兩首唐代詩人白居易、王維、李白的詩,你們完成了嗎?(檢查二三人),今天,我們再學習兩首,著重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講讀第一首古詩《墨梅》。
1.初讀指導,理解詩句意思。
(1)解題。板書題目。
這首詩是王冕寫的。詩中描寫了洗硯池的墨梅,表達了對樂于奉獻的精神的贊美。題目的意思是:有著像墨一樣黑的枝干的梅花樹。
指名讀題,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題目的意思。
(2)教師范讀。(注意生字、新詞。)
(3)指名學生試讀。
思考:這首詩寫了什么內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4)學生試講,逐句理解,教師點撥。
2.精讀訓練,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1)指名朗讀。
(2)思考議論,加深理解。
①第一句,交待了什么?
②讀“朵朵花開淡墨痕”,體會“痕”在這里的意思。
③詩人在詩中直接表達思想感情的句子是哪些句子?
(3)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①輕聲自讀,想象詩的意境,說說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
②指名學生有感情地朗讀,注意節奏和韻味。
第二課時
一、背誦《墨梅》。
二、講讀第二首古詩《竹石》。
1.初讀指導。
(1)解題。板書題目。
指名讀題,說說題目的意思。(在重陽節懷念家鄉的兄弟。)
(2)引導學生自學。
(仿照學習第一首的方法:初讀,了解字、詞意思和全詩大意;細讀,逐句連起來講解;精讀,想象情景,體會全詩表達的.思想感情,熟讀成誦。)
(3)思考、討論、交流。
①指名朗讀全詩,說一說這首詩主要寫了什么?
②逐句試講。(注意書上注解。)
③講述全詩意思。抓住以下關鍵字:咬、立根、千磨萬擊、任。
2.有感情地朗讀,想象情景。
3.說一說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四)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講述詩的意思。
2.試著背誦。
第三課時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前邊我們學習了王冕的《墨梅》和鄭燮的《竹石》兩首古詩。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宋代著名詩人于謙的《石灰吟》。
二、講讀第三首古詩《石灰吟》。
1.初讀指導,理解字、詞意思和全詩大意。
(1)解題。板書題目。
吟:歌唱。
指名讀題,說說題目的意思。
(2)教師范讀。
(3)學生試讀。
思考:這首詩寫了什么內容?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4)學生試講,逐句理解。(注意書上的注解。)
2.精讀訓練,連貫講詩意,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1)自由讀全詩,連貫講詩意。
(2)思考議論,加深理解。
①讀詩句“烈火焚燒若等閑”,說一說“若等閑”在這里的作用?
②這首詩運用了擬人的方法,說一說在這里的作用?
(3)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①輕聲自讀,想象詩中送別的情景,說說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
②這種感情作者是如何表達的?
③有感情地朗讀,想象情景。
三、鞏固練習。
1.讀課文,先理解加粗的詞,再說說詩句的意思。
(1)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2)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2.欣賞三首古詩,有感情地朗讀,加深對詩句的理解。
3.背誦三首古詩。
4.默寫。
(四)總結:
這兩節課,我們學習了唐代詩人的三首古詩。這三首詩語言質樸,感情真摯。同學們,我們要在讀懂詩句、理解思想內容的基礎上,掌握詩人用語言文字表達思想感情的方法,學習詩人樸實無華的文風。
板書設計:
墨梅(清氣)竹石(堅勁)石灰(清白) ―――――借物抒情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理解和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深刻體會“城市之肺”的作用以及怎樣更好地發揮它的功能,從而認識減少污染的重要性;
3.體會說明文用語的準確、嚴謹,學習說明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抓關鍵詞句體會“城市之肺”的作用知道怎樣更好地發揮它的功能。
【教學準備】搜集有關樹木抗污能力強弱的資料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回顧曾學過的說明文以及此類文章的特點
一、開門見山
1.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說明文,板書:城市之肺注意“肺”字的書寫。
2.齊讀課題,質疑,預設:“城市之肺”是什么?
二、初讀課文
1.課件出示自學要求:
⑴自由大聲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⑵“城市之肺”是什么?能不能用文中的一句話來說明。
2.交流反饋:
⑴指名分段朗讀,隨機正音;
⑵指名回答。
三、深入研讀
(一)“城市之肺”的作用
1.課件出示句子一:
郁郁蔥蔥的樹木花草是城市的“綠色衛士”,人們把它們比作“城市之肺”,是十分形象和確切的。
⑴指名讀,質疑,預設:為什么把花草樹木比作“綠色衛士”,為什么把它們比作“城市之肺”?
⑵花草樹木如何充當“綠色衛士”這個角色的?找出文中的句子(課件出示句二)。
樹林能抗擊風沙的侵襲。分布合理的樹林和灌木叢,能大大減弱噪音,有顯著地隔音效果,“綠色衛士”還有助于保護土壤和建筑物,使它們免受陽光暴曬。在炎熱的夏天,小花園或樹陰下的氣溫要比空曠處的氣溫低。
指名讀,聯系實際和二年級學過的《綠色衛兵》談談。
⑶為什么把它們比作“城市之肺”呢?這是我們本節課要重點解決的問題,請同學們默讀2、3、4自然段,找出相關句子。
2.交流重點句
預設:
課件出示句三:
因為這些“綠色衛士”,不僅能吸收空氣中過剩的二氧化碳,調節城市空氣,而且能降低灰塵污染——葉子表面的容貌和黏液能吸附飄塵,阻止灰塵微粒蔓延。
⑴指名讀;
⑵讀了這句話你知道了什么?(能吸收二氧化碳,能降低灰塵污染)
⑶這就是“綠色衛士”的作用,它和我們人類身體器官——肺的作用一樣,
難怪作者把它們比作“城市之肺”。
⑷指導朗讀(抓住“因為……不僅……而且……”)。
課件出示句四:
幸運的是,有這些可愛的“綠色衛士”在保護著人們;它們本身還會產生多種消滅細菌的物質,如痢疾病菌接觸楊樹葉后會死亡。
⑴指名讀。
⑵補充課外資料:了解楊樹是怎樣消滅痢疾病菌的。
⑶像這樣能消滅細菌的樹木僅僅只有楊樹嗎?(不是的)課文中只介紹了一種,像這種方法在說明文中叫——(舉例子)。
⑷談感受(欣喜地,驕傲的`),帶著你的感受讀這句話。
(二)怎樣更好地發揮“城市之肺”的功能
過渡:是啊,“城市之肺”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如此的重要,它給人類帶來了歡樂和健康,它付出了如此之多卻又得到了什么?
1.指名回答(未老先衰、加速死亡)
找出具體語句,課件出示句五:
一棵榆樹,生長在森林中可以活三百年,而生長在城市里,它的壽命卻可能只有四五十年。一棵椴樹,在森林中能活四百年,在城市里只能活五十至七十年。而且,污染了的空氣會使樹木的生長速度降低一半
2.找出具體語句,課件出示
⑴配樂,師生動情誦讀。
⑵讀者讀者,你想到了什么?(樹木的無私奉獻,人類對環境的破壞……)
3.從環保的話題引入我們人類該怎么做?我們不但要保護環境,更要改善環境,所以我們在綠化城市時——課件出示句六:
所以,我們在綠化城市到時候,應當充分考慮各種樹木所具有的特性,使它們在城市中更好地發揮“肺”的功能。
⑴能從文中找到有利的依據嗎?
⑵交流課前搜集的關于“抗污能力強或其它方面的花草樹木”的資料。
四、升化主題,拓展練筆
過渡:學了課文,我們知道了花草樹木不僅僅是美化環境這么簡單,它們還有著更深層意義上的作用,接下來請同學們就以你搜集到得一棵樹的身份來寫寫
1.課件出示:
我是一棵×樹,人們把我比作“城市之肺”,
在這里,我想對人們說
(至少用上兩種說明方法)
【板書設計】
城市之肺
作用 因為……不僅……而且……
不同的特性 → 更好地發揮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4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斟、酌、怔、敝、宗”5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基本讀懂課文,了解三位名人是怎樣爭畫的,從中感悟他們生活情趣和鮮明的個性。
二、教學重點:體會老前輩崇高的精神境界。
三、課型:獨立閱讀課
四、教學方法:討論法。
五、教學手段:用“小黑板”輔助教學。
六、教學時間:一課時.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一定知道偉大的政治家毛澤東主席吧!在他和杰出的詩人郭沫若,著名的畫家齊白石之間曾發生過一個動人的故事。(板書課題:爭畫)
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要問的嗎?(學生可能會問:他們為什么爭畫?這么偉大的人還要爭著畫一幅畫嗎?)這些問題,我們學了課文以后.就會迎刃而解了。
<二>自學課文,提出自學要求。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聯系上下文理解難懂的詞語。
2.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三>學生按要求自學。
<四>小組討論交流自學情況
<五>集體匯報交流.
1.請幾個同學輪流讀課文,教師注意正音。
2.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別具一格;另有一種獨特的風格。
栩栩如生:本課指齊白石的畫對樹、老牛、小鳥等形象表現得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樣。
裝裱:用紙或絲織品做襯托,把字畫裝潢起來,或加以修補,使美觀耐久。
匠心獨運:獨創性地運用精巧的心思。
敝人:謙辭,指的是本人。
3.課文講了這樣的故事:齊白石老人為了表達對毛澤東主席的崇敬與熱愛,刻了兩枚印章,用一張廢畫包裝好送給主席。毛主席精心裝裱廢畫讓齊白石感到不安。毛主席和郭沫若在宴席間對這幅畫連連贊賞并幽默地爭這幅畫。最后二位老人在畫上題詩贈白石,白石收起這件珍品,喜不自勝,視若瑰寶。
<六>再讀課文,深化理解.
1.自由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1)三位老人真的是要爭到這幅畫嗎?你對這三位老人分別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2)畫出你喜歡舶語句,多讀幾遍,想想喜歡的原因。
2.小組討論以上思考題。
3.集體交流。
(1)三位老人不是真的要爭到這幅畫,而是在幽默的交談中體現出毛主席對這幅畫的熱愛,齊白石對毛主席的尊敬與愛戴。
(2)從爭畫的故事中,我們感受到毛主席熱愛藝術,關心藝術家,得到藝術家的贈品還設宴答謝,對藝術家的廢畫都精心裝裱,并做出高度評價,讓人深受感動,這是領袖與人民親密無間的感情。同時我們還領會到詩人郭沫若的知識淵博、幽默風趣。畫家齊白石對領袖無比崇敬愛戴,對藝術精益求精,有高超的造詣。
(3)交流同學們喜歡的語句。如:
a.只見這是一幅金綾裝裱的縱幅國畫,上面畫著一棵枝繁葉茂的李子樹。樹上落著幾只形態各異的小鳥,樹下佇立著一頭搖頭擺尾的老牛。那老牛正側著頭,望著樹上的小鳥出神。
(這些語句對畫的內容作了詳細描述,栩栩如生,讓人感到呼之躍出,把畫寫活了。)”
b.“主席,您要是再不應允,我可要下手搶了。”
(以上語句讓我們感受到主席的平易近人,和藝術家之間親密的友情,也反映出齊白石對藝術執著的追求。)
c.白石老入得到這件珍品后,‘喜不自勝,視若瑰寶,輕易不肯示人。只是自己不時地拿出來,默默凝視,深深沉思......
(以上句子含義深刻,從中體會到齊白石對領袖的祟敬與愛戴,對藝術的無限追求。)
(4)抄下同學們喜歡的語句。
<七>指導朗讀課文。
<八>總結。’
同學們,學了這一課,大家一定被這一故事所感動。課文正是通過對領袖與詩人、畫家日常交往中一件普普通通的爭畫一事的描寫,表現了領袖與人民親密無間的友誼,歌頌了領袖毛澤東平易近人、尊重藝術和對藝術家的關懷,也表達了齊白石老人對領袖的祟敬與愛戴。
<九>作業設計
一、根據課文填空。
()的李子樹()的情誼()地說
()的小鳥()的目光()地搖頭
二、把以下詞語補充完整。
談()說()()()如生神氣()()
才思()()別()一()()()無縫
一絲()()喜不()()淺()慢()
其樂()()形態()()匠心()()
<十>板書設計
12:爭畫
送畫
爭畫毛主席尊重藝術、平易近人
贊畫齊白石熱愛藝術、敬重領袖
藏畫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了解課文內容,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感受老農改造山林、綠化家園的艱辛和決心。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語言背后所蘊藏的深刻含義,體會老人與環境作斗爭,無私奉獻的精神。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題目入手,導入課文
師:同學們,請打開課本68頁,讀一讀鏈接。
師:從題目“青山不老”,你想知道什么?
生:1、青山為什么不老?
2、青山是誰種的?
3、題目暗含什么?(引導:等一下解決)
二、感知奇跡,探究原因(10分鐘)
師:給大家3分鐘默讀課文,劃一劃:
(一)這位老人創造了什么奇跡?
(二)這樣的奇跡又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創造的?(邊讀邊劃下有關的內容,注意有的內容需要概括)
3分鐘過去了······
師:哪一位同學可以告訴我,老人創造了什么奇跡?
預設回答:
第一自然段
1、作者看到這樣的景色,那你仿佛看到什么?(2——3min)
2、運用的修辭手法是?比喻
在說明文中是打比方。
3、文中還有什么地方寫了老人創造了什么奇跡?(概括性的句子)
第四自然段
1、15年啊,綠化了的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跡。
2、這里用了什么說明方法?列數字
3、從這里,你知道了什么?老師種樹時間長,貢獻大
師:請找出老人是在什么條件下創造了這個奇跡。
預設回答:
大環境
1、聯系生活實際,了解我國西北地區的自然環境。
2、在這樣干旱、降水少的地方老人卻綠化了的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同學們,面對這樣惡劣的環境,老人沒有放棄,15年啊,綠化了的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跡。
(讀)
3、從這里,你看到了老人什么品質?
生:無私奉獻、不畏困苦、保護環境的決心
4、帶著對老人的贊賞,讀“15年啊,······”
小環境
1、生活條件簡陋:工具、人數、年齡。
2、聯系自然環境,想象畫面:一把鋤頭、一個桶、年老、獨自一人,創造了怎樣的奇跡?
15年啊,綠化了的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跡。
3、在這里,你看到了老人的'什么品質?
保護環境的決心、不畏困苦
4、帶著對老人的贊賞,讀
三、深入文本,體會實質
師:同學們,老人用了15年的時間,創造了這片林,可是老人總有一天會不在,一旦某一天,老人走了,這片森林還會綠嗎?
生:會
師:為什么?從文中找出句子來說明。(5min討論交流)
預設回答:
生:是的,保住了這黃土,我們才有這綠林;有了這綠林,我們才守住了這片土。
師:從這里,你看出了黃土和綠樹的關系是怎樣的?
生: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正如老人和青山是息息相關、不可分離的。這片青山養育了老人。老人用自己一生的努力,創造了這片綠林的奇跡,作為對青山的回報。)
課外延伸:黃河這河為什么都是過半都是黃泥?
預設回答:
生:他已經將自己的生命轉化為另一種東西。他是真正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了。
師:山川共存、日月同輝什么意思?
(和山山水水一起共同存在,和太陽月亮一起發出光輝)
師:老人是不死之身嗎?聯系上下文,作者為什么這么說?
生:與環境作斗爭的不屈精神,綠化家園、保護環境的奉獻精神,造福人類的精神。
師:另一種東西指的是什么?
生:青山、精神
師:所以說,這片青山,表面是寫老人種的這一片林,實質上是寫?
代代相傳的精神
師:請同學們看到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中心句,統領全文,點出文章的中心意旨)
四、小結
有了老人精神熏陶下的人們對青山的呵護,我們的青山怎么會老呢?它將越來越茂盛,越來越廣闊的遍布祖國大地,萬古長青。
五、板書設計 略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6
一、導入新課
讀課題,你覺得《月光曲》應該是一支什么樣的曲子?
從名字猜想
我們心中最大的期待是什么?聽一聽。
咱們今天是語文課,我們語文課首先要從語言文字中聽出音樂來,瀏覽課文,從什么地方你可以聽到月光曲的旋律。
二、細讀課文
自由讀9自然段,你從課文中聽出了月光曲怎樣的旋律。
她好像面對這大海,月亮正從水天相接的地方……
指名讀。
齊讀,一二兩句。讀初平和、舒緩的旋律。
范讀:月亮也越升越高,穿過一律一律輕紗似的微云。
聽出音樂正在向高潮發展。
你還聽到了什么樣的樂曲。
激動人心的。情緒高漲的。我是從“忽然……”聽到的。讀。
板書:
旋律舒緩起伏激越
齊讀。讀初令人振奮的旋律。(是令人振奮嗎?)
指讀第九自然段。
從文字中聽出了月光曲旋律的變化,聽得對嗎?讓我們來聽一聽。
在這段話前還有一句話,皮鞋匠靜靜地聽著,咱們不是皮鞋匠,但也要靜靜地聽。播放音樂。
(這時候不要介紹樂章,讓學生靜靜地聽,就不要打斷學生)
有同學笑了,為什么笑?為我們鼓鼓掌。
我們都有一雙音樂的眼睛,我們聽出了音樂的旋律,音樂的旋律都是表達的作者的情感。讓我們走進作者的創作中去,自讀第二自然段,讓我們來體會貝多芬創作的過程,創作的心情。
小路上。心情很放松。他的心情很平靜。
仔細讀第二小節,你就能體會到不同的心情。抓關鍵詞語。
談感到欣慰,因為人家談得是她的曲子。
從幽靜體會到平靜。
高興,因為他的曲子被廣泛的流傳了,在這么僻靜的地方都能聽到他的曲子。帶著這樣愉快的心情,走進了小屋。
有句話說,彈琴知音,談話知心。你能通過他們的談話知道他們的內心嗎?
他們很想彈好這首曲子。
讀一讀,在哪兒知道的?
很想聽到貝多芬親自彈奏。
有點無奈。
這個哥哥比較難受,因為他不能滿足妹妹的`愿望。
指讀哥哥說的話。
沮喪的心情。因為小姑娘很想聽聽。
要從文字中體會,
我覺得他們的心情很矛盾,妹妹想去,而他們家太窮了。
貝多芬聽了他們的談話,心情如何?
同情他們,想給他們談。
貝多芬走進門去,心情會有什么變化?
指讀。
他會十分的感動,進入房子的時候,發現小女孩的眼睛瞎了,還在刻苦的學習他的曲子,所以他很感動。
為什么說彈一首,怎么又彈了一首?
因為他發現他是一個懂音樂的姑娘,所以要再彈一首。
因為他覺得這個小姑娘是她的知音,聽得入了神。
入了神就是知音碼?
能從音樂中聽出就是貝多芬;從談得熟,里面有深厚的情感,從音樂中能知道就是貝多芬,難道還不是知音嗎?
能聽到貝多芬親自為自己的彈奏,
貝多芬在這里遇到了自己的知音,有個詞叫作“知音難覓”,是多么的高興?課前我們查找過資料,知道了貝多芬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性格狂躁,脾氣古怪,一般人不愿意和他交朋友,一生很孤獨,在這里激動的何止是盲姑娘呀,還有貝多芬。(出示課文圖片)
遇到了知音,他激動萬分,欣喜若狂,這時候“一陣風……”
激發了他的創作情思,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這情思由指端匯聚到琴鍵上,讓我們再來聽……《月光曲》
誰來在月光曲的樂聲中,再來讀課文第九自然段,這一遍讀,你可能聽到的不僅僅是他的旋律,
“她好像…………”
在英國有一句諺語,說音樂是耳朵的眼睛。月光曲就給了盲姑娘一雙耳朵的眼睛,那是心靈的眼睛,齊讀“皮鞋匠看著妹妹……
一首的樂曲誕生了,讓我們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你從飛奔中體會到了貝多芬怎樣的情感。
他十分呢喜歡自己剛創造出來的曲子。
十分激動,因為他幫剛剛彈的曲子記錄下來。
著急,怕忘了。
欣喜,因為自己一下子就創作出來了這樣地曲子。
激動,創作成功的激動。
這就是一《月光曲》創作成功的傳說,這時音樂史上最動人的傳說。這個傳說最打動人的事什么?
指讀:
我的藝術應當只為貧苦人……
聽到的是曲,體會到的是情。像月光曲這樣富有情感的文章,咱么就這樣一步一步的品味,細細地去讀。
情感,是一切藝術的靈魂。(幻燈)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7
一、知識與能力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文章主要內容,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2.掌握本課8個生字,理解新詞的意思,摘錄好詞好句。
3.“感悟語言文字的情感”與“體會作者的表達方式”
二、方法與過程目標
學習作者善于運用比喻、擬人、想象等手法來抒發情感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感受作者所描寫的境界,激發學生類似體驗,培養學生熱愛自然、親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四、教學時間:
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懸念,揭示課題
1、同學們平時都有哪些朋友?會去探訪你的好朋友嗎?
2、今天我們一起來學一篇跟朋友有關的特殊的文章,文中的作者要探訪的朋友到底是誰呢?
3、出示課題《山中訪友》,學生讀題。
4、讓我們跟隨作者一起探訪他的好朋友。
二、讀通課文,掌握字詞
1、初讀課文,讀準生字的字音,圈出你認為優美的詞語并多讀幾遍。讀通課文,了解大概內容。
2、交流生字詞的讀法,匯報好詞,集體品讀。
清爽吟誦唱和陡峭挺拔精致奧秘德高望重津津樂道別有深意
誰來簡單地說說這篇文章的大致內容?
三、學習“出門”,感受心情
1、作者輕裝上路,讀讀課文的一、二自然段,感受他當時的心情。(心情好;高興)
2、你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當時心情很好?
出了門,與微風撞了個滿懷,風中含著露水和梔子花的氣息。早晨,好清爽!
(1)自由地讀讀這句話,感受話中所包蘊著的情意與心情。
(2)理解“與微風撞了個滿懷”的寫法及所包含的韻味。
(3)帶著輕松愉悅激動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讀句子。
不坐車,不邀游伴,也不帶什么禮物,就帶著滿懷的好心情,踏一條幽徑,獨自去訪問我的朋友。
(1)讀讀這句話,從什么地方最能看出作者的好心情?
“滿懷”是什么意思?與上一句的“滿懷”意思一樣嗎?平時還可以說什么東西是滿懷的?用“滿懷______”練習說話。
(2)帶著滿懷的好心情朗讀這句話。
四、再讀課文,捕獲感知
1、作者帶著滿懷的好心情出門訪友。請同學們再自由地、放聲地讀讀全文,想想作者去山中訪問了哪些朋友,他是如何看待這些朋友的?
2、交流討論。(友好的;他們是真朋摯友;作者是帶著欣賞的眼光在與他的朋友在交流;他們之間感情很真摯……)
五、精讀課文,感悟深情
1、請同學們再一次跟隨著作者去探訪他的那些特殊的朋友。認真讀讀第三自然段到文章的最后,想想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跟這些朋友有深厚的感情,可以把你的理解寫在句子的旁邊。
2、交流同學們劃出的句子。
那座古橋,是我要拜訪的第一個老朋友。啊,老橋,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這澗水上站了幾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馬渡過對岸,滾滾河水流向遠方,你弓著腰,俯身凝望著那水中的人影、魚影、月影。歲月悠悠,波光明滅,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舊。
(1)自由讀讀第三自然段,想象并說說這座古橋的模樣。出示古橋圖片,思考:作者面對這樣一座古老的石橋他聯想到了什么?體會這樣寫的好處。(形象地寫出石橋的古老滄桑,暗示了古橋所發揮的作用,指出了作者對于古橋的一片情深)
(2)讀讀句子,請想象一下,這座古橋在幾百年的歷程之中,他馱過了哪些人,在他的身上曾經發生過了哪些事?
(3)談談你對“歲月悠悠,波光明滅,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舊”這句話的理解。
(4)自由朗讀;指名朗讀;師生共讀。
六、作業
1、抄寫含有要寫的字的詞語。
瀑布陡峭身軀津津樂道蘊含俠客
2、有能力的同學將第三自然段熟讀至誦。
第二課時
一、回顧“朋友”,引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跟隨著作者去訪問了他的一個老朋友,那座古老的石橋。這節課讓我們繼續走入深山去探望我們那些特殊的朋友!
二、朋友相見,感受情意
1、除了“古橋”這位老朋友以外,還探訪了哪些好朋友呢?他們之間情誼如何,你是從哪些語句中感知的?請你們拿起書本,快速地瀏覽一遍。
2、交流探究,品評賞讀
有側重地品析下列語句。
走進這片樹林,鳥兒呼喚我的名字,露珠與我交換眼神。每一棵樹都是我的知己,它們迎面送來無邊的青翠,每一棵樹都在望著我。
(1)作者在這里用了什么表達方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用朗讀來加深自己的體會。
(2)有感情地朗讀。
我靠在一棵樹上,靜靜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樹。我腳下長出的根須,深深扎進泥土和巖層;頭發長成樹冠,胳膊變成樹枝,血液變成樹的汁液,在年輪里旋轉、流淌。
(1)默讀,想象作者描寫的情景。
(2)同桌互讀,交流對這段話的體會。
(3)指名匯報對這段話的理解。(豐富的想象;寫出了融入大自然的感受)
(4)帶著自己的體會多讀幾遍。
這山中的一切,哪個不是我的朋友?
(1)指哪些朋友呢?請熟讀第五自然段。
(2)“哪個不是我的朋友”言外之意是什么?用具體的朋友替換掉“這山中的朋友”,可以怎么說?(這山中的山泉溪流就是我的朋友;這山中的瀑布、懸崖、溪流,哪個不是我的朋友?……)
我熱切地跟他們打招呼:你好,清涼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鏡,是要我重新梳妝嗎?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誦著一首小詩,是邀我與你唱和嗎?你好,飛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渾的男高音多么有氣勢。你好,陡峭的懸崖!深深的峽谷襯托著你挺拔的身軀,你高高的額頭上,仿佛刻滿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潔白的身影,讓天空充滿寧靜,變得更加湛藍。喂,淘氣的云雀,嘰嘰喳喳地在談些什么呢?我猜你們津津樂道的,是飛行中看到的好風景。
(1)作者將山中的景物都聯想成什么了?
(2)通過朗讀感受山泉的清明、溪流的歡快、瀑布的雄渾、懸崖的挺拔和巍峨、白云的潔白和寧靜、云雀的欣喜和歡樂。
(3)面對這我們熱情的招呼,我們這些朋友可能會怎樣回答呢?請選擇一位朋友,將他的回答寫下來。
如:你好,清涼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鏡,是要我重新梳妝嗎?
山泉回答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師隨意讀某一位朋友的話,指學生作答。
(4)有感情地朗讀整段話:同桌對讀,師生輪讀。
撿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一片落葉,細數精致的紋理,看到了它蘊含的生命的奧秘。在它們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這短暫而別有深意的儀式。捧起一塊石頭,輕輕敲擊,我聽見遠古火山爆發的聲浪,我聽見時間的隆隆回聲。
(1)細讀,思考:作者看到落花與落葉聯想到了什么?
(2)引導討論:作者
從落花、落葉、石頭中體會到了什么?
(3)有感情地朗讀這段文字。
忽然,雷陣雨來了,像有一千個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個醉酒的詩人在云頭吟詠。滿世界都是雨,頭頂的巖石像為我撐起的巨傘。我站立之處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誰能說這不是天地給我的恩澤?
(1)默讀,提出不懂的問題,互相交流。
(2)雨大嗎?下雨時的情景什么樣子?用一個或幾個詞語來概括一下。(電閃雷鳴、瓢潑大雨等)
(3)如何理解“誰能說這不是天地給我的恩澤”。
(4)齊讀一遍。
三、作別朋友,臨行寄語
1、讀讀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交流發現。(作者在山中呆了整整一天;首尾呼應等。)
2、帶著“好心情”,有感情地讀課文。
四、升華感情,背誦結課
1、通讀全文,交流:課文為什么以“山中訪友”為題。
2、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到三個部分,背誦下來。
五、作業
1、完成練習冊。
2、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教學反思:
《山中訪友》是一篇構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滿童心和好奇心的散文。在敘述方式上,本文獨具匠心。題目《山中訪友》給人的感覺似乎是作者要到山中去尋訪一位朋友,但讀至第三自然段,我們會猛然發現作者通篇運用了想象、擬人的手法將山中的景化作友人。作者走進山林,探訪“山中的眾朋友”,與“朋友們”互訴心聲,營造了一個如詩如畫的童話世界,表達了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感悟語言文字的情感”與“體會作者的表達方式”是這節課的兩個重要的教學目標。為此,我在開篇的時候設置了這樣的環節。“朗讀課文,想像課文中的情境,好好想想作者在山中訪問了幾位朋友?”以讓學生充分了解作者的行文內容以及結構。接著是讓學生在默讀的基礎上思考“你覺得作者與山中朋友的感情如何?你在哪里體會到了?”。以這個問題帶動學生感受文中語言文字的情感。學生在默讀、匯報交流中都提及了文章運用了許多優美的修辭句子。在指導學生進行情感朗讀的同時,一并讓學生體會當中的表達方法特點。在第一課時里,我就讓這兩個問題作為主線問題,讓學生在充分把握文章內容的基礎上,感受文中表達方法的特點。
在第二課時中,重點在于作者是怎么展開想象與聯想表達情感的,以及體會句子的美妙之處。當學生在我的引導下說出了“鳥兒、露珠、樹”對作者的知心話后,我本來可以引導學生:“明明是聽到鳥兒的鳴叫,作者卻說……鳥兒呼喚我的名字。明明是看到晶瑩的露珠,作者卻說……露珠與我交換眼神。明明是作者看著每一棵樹,作者卻說……每一棵樹都在望著我。”作者為什么要這樣說?──這是關鍵的一問,可惜,我做得不足。如果當時我能體現這一環節,相信學生對文章表達上的特點會更深刻。可惜當時上課時,我就直接將想象這種表達方法跟他們講了,而側重點也放在了“想一想作者平時還會到林子里去和朋友們做什么?”或許是缺乏前期對表達方法的深刻理解,導致這一環節中,學生的思維展不開。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8
教材分析:
兩則文言文分別講的是俞伯牙和鐘子期的知音故事、牧童指出名畫錯誤的故事。《伯牙鼓琴》選自《呂氏春秋》,文章用墨極簡,畫面感很強,講述了春秋時期,楚國的俞伯牙和鍾子期是怎樣成為知己的故事,伯牙鼓琴,所喻示的正是一種真知己的境界,這也正是它千百年來廣為流傳的魅力所在。
《書戴嵩畫牛》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寫的,文章用簡潔的語言,平實的手法,圍繞唐朝畫家戴嵩畫的《斗牛圖》,刻畫了杜處士和牧童兩個特點鮮明的人物,講述了一個有趣的故事,揭示了“耕當問奴,織當問婢”的道理。
學情分析:
本課教學,是學生進入六年級接觸到的第一篇文言文,人教版教材添加了注釋,學生學習難度降低了,但在文言文的朗讀上還是有難度,還需老師的范讀引導,促進學生朗讀欲望的產生,形成學習的動力。結合注釋讀懂課文內容這一環節部分學生還存在學習方法上的難度,引入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互幫互學,達到全部掌握,最終指導學生習得學習文言文的方法,培養學習文言文的習慣。
學習目標:
重點:正確朗讀和背誦課文。
1、能根據課后注釋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內容。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伯牙鼓琴》。
3、理解重點詞句,領悟文中所講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點,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難點:能參考注釋讀懂每句話的意思。
第一課時板塊一:初讀課文,疏通字詞一、課前朗讀,感悟友情1、出示一組表達友情的古詩句:【課件2】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2、學生讀,談體會。
二、談話導入,走進課文
1、這組詩的共同特點是什么?古人以詩詞的形式,用精煉的語言表達了和朋友知己之間的深厚感情,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寫朋友知己的文言文。它千古傳誦,流傳至今。
2、補充文言文知識:文言文人們通常說古文。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我國古代有著燦爛的文化,有著浩如煙海的文學藝術瑰寶,它們都是以文言文的形式記載下來的。我們要傳承民族的瑰寶,就要學好文言文。
3、出示【課件3:課題】(板書第一則的題目:伯牙鼓琴)學生齊讀課題。
三、讀通讀順,感知課文
1、試讀,說說讀后的感受。自己解決生字:哉、巍。
2、自由、大聲讀課文,至少讀3遍,有生字的地方,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3、古文的朗讀和現代文不同,要讀出節奏。再次朗讀課文,這次要求讀得有節奏。
4、教師范讀,讀出節奏,讀出韻味。學生拿筆畫停頓。
5、學生再次自由朗讀課文。
6、點名讀,齊讀。
板塊二、初解知音,理解課文
1、真是讀得越來越有滋味,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文章的大致意思理解了嗎?說說“絕弦”的意思。(預設答案:再也不彈琴了)
2、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提到了“伯牙絕弦”?(預設答案: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這句話僅僅是講伯牙終身不彈琴嗎?他向世人宣告了什么?(預設答案:這世上再也沒有知音,再彈也沒有意思了)
3、從“鼓”字引導,學生說說理解文言文的方法。
4、當我們深入課文的時候,會對課文有更深入的理解,再讀讀課文,想想哪些地方你讀懂了,哪些不懂的可以和同學交流。
5、預設交流(1)我讀懂了“伯牙鼓琴,鍾子期聽之”,這句話告訴我們伯牙彈琴,鍾子期聽他彈琴。
師:讀了這一句,同學們有同學要質疑嗎?伯牙彈得好嗎?鍾子期會欣賞嗎?我們看下去就懂了。
(2)我讀懂了“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伯牙在鼓琴的時候,心里想著高山,琴聲里就會出現高山……(板書:伯牙鼓琴鍾子期聽)師:鍾子期說的“善哉”什么意思?(很好,很棒!)師:這里的“善哉”表示贊嘆。同學們,你還讀懂了什么?引導學生交流自己的閱讀體會。
(3)我覺得伯牙彈琴的技術高超,心中想什么,就能彈出什么。
(4)我讀懂了伯牙不論彈什么,鍾子期都能聽出來,就是說,他們之間心意相通,是知音。
6、假如現在你是鍾子期,聽著伯牙的琴聲,你仿佛聽到了什么?你會怎樣贊美他?(生自由發表意見)板塊三、拓展延伸,升華情感1。引導升華,拓展探究。
(1)師:我們的課外資料里也有介紹,伯牙是音樂家,他的琴聲里肯定不僅僅是泰山、江河吧?還會有哪些景色?(預設答案:還會有鳥語花香,春天百花盛開,冬天白雪皚皚……)師:是啊,也許他的琴聲還表現了“清風徐徐”(再次出示詞語讀一讀)現在你就是伯牙,我們都是子期,當伯牙鼓琴,志在清風──生答:“善哉乎鼓琴,徐徐兮若清風。
師:當伯牙鼓琴志在明月──生答:“善哉乎鼓琴,皎皎兮若明月。……師:好一個善聽的子期,好一個善彈的伯牙。這就是知音。凡伯牙所想到的,鍾子期真的都聽懂了,實在難得。這就是──(預設答案:知音)2.理解文本,探究知音。
師:在遇到鍾子期前,他會缺少贊美嗎?為什么偏偏視鍾子期為知音?(預設答案:因為其他人聽不懂,而鍾子期能聽懂他的琴聲。……)師:那么,別人對他的贊美是什么樣的?(學生自由說)你能想象別人那種空虛的贊美嗎?(學生自由說)師:可以想象,當擅長鼓琴的伯牙,志在太山,沒有人會像子期說──生:巍巍乎若太山。
(板書:志在太山巍巍)師:當伯牙志在流水。沒有人會像子期說──生:湯湯乎若流水。
(板書:志在流水湯湯)師:當他沒遇到鍾子期,聽不到子期的贊美時,心情會是怎樣的?(預設答案:失望、寂寞、憂慮、渴望……)師:后來,終于遇到了子期,他的心情怎樣的?(預設答案:快樂、激動、充滿希望、欣慰……)師:此時,他們僅僅是音樂上的知音嗎?(預設答案:他們還是生活上的知音,是人生的知音)師:知音的相遇是心靈的交融,是快樂的,幸福的。但是,人間的知音,真是太少了,讓我們通過讀書再來感受知音相遇的'那份感受和那份柔情。(學生感情讀文)師:同學們的朗讀讓我們看到了真正的知音。但課文最后一句。“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復為鼓琴者。”伯牙為什么認為子期是最后的知音?(預設答案:1、因為子期能聽懂伯牙的琴聲。2、因為他們之間就像親人一樣。……)(板書:死絕弦)3、豐富內容,拓展課文師:伯牙在斷絕琴弦的時候,也斷絕了什么?(預設答案:1、斷了他的前程。
2、斷了他的心弦。
3、斷了他的希望。……)師:伯牙斷了琴弦,留下無邊無際的孤獨、寂寞。當你理解這樣的心情的時候,再讀讀這段話。(學生再有感情地讀最后一句)師:據史料記載,子期死后,俞伯牙曾經來到子期的墓前悼念他,寫下了一首短歌。你們想知道嗎?(配樂,教師深情朗誦):出示【課件4】憶昔去年春,江邊曾會君。
今日重來訪,不見知音人。
但見一抔土,慘然傷我心!傷心傷心復傷心,不忍淚珠紛。
來歡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義;
三尺瑤琴為君死,此曲終兮不復彈!摔碎瑤琴鳳尾寒,子期不在對誰言!春風滿面皆朋友,欲覓知音難上難。
板塊四、積累背誦,拓展延伸1.師:課文雖然很短,但寫出了一個動人的故事。讀了這個故事,你感動嗎?你想安慰伯牙、贊美伯牙、或是鼓勵他嗎?將你此刻內心的想法寫出來。(學生動筆寫感受,然后交流)
2、師:聽了你們的見解,老師也忍不住在想,其實,我們每個人難道不是在苦苦尋覓嗎?有道是“千古知音最難覓”,如果遇到了知音,我們應該珍惜……也許一無所獲,但是事情不在于結果,而在于追求。愿你們能從這個故事中感受到人生的溫暖。讓我們再一次深情地朗讀課文。(生齊讀課文)
3、師:《伯牙絕弦》成了知音的代名詞,后人還根據這個典故編寫了一首樂曲《高山流水》。全班學生再次在音樂聲中朗讀課文。
4、師生分角色讀。
5、引導背誦。
第二課時板塊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1。教師談話: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第一則文言文《伯牙鼓琴》,了解了關于“知音”的一段佳話。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第二則文言文——《書戴嵩畫牛》。(板書課題:書戴嵩畫牛)齊讀課題。
2、釋題:“書”是什么意思?“戴嵩畫牛”又是什么意思呢?(“書”,是寫的意思。“戴嵩畫牛”就是戴嵩畫的一幅畫,畫上畫的是牛。我們來了解一下戴嵩。
3、了解戴嵩,出示【課件6】戴嵩是唐代畫家,韓滉的弟子。韓滉鎮守浙西時,戴嵩為巡官。擅長畫農家、山川田野的景色,畫水牛尤為著名,后人評價他畫的牛“野性筋骨之妙”。相傳他曾畫飲水之牛,水中倒影,唇鼻相連,可見他觀察得多么細致入微。
【課件7】《斗牛圖》是戴嵩的一幅水墨畫,縱44厘米,橫40。8厘米,現藏于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此圖繪兩牛相斗的場面,風趣新穎。
4、引導學生就課題質疑,及時歸納整理并板書:
戴嵩的畫在誰手里?他喜歡這幅畫嗎?這幅畫上是什么?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5。課前同學們已經預習了課文,誰能給大家講一講《書戴嵩畫牛》這個故事?板塊二、朗讀課文,疏通文意一、初讀課文,讀通句子1。教師范讀課文,努力做到讀得有聲有色,流暢自如(最好能背誦)。從而感染學生,激發其誦讀興趣。
2、讀后學生評價,及時歸納出朗讀文言文的要點:一是讀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頓要得當。老師也可出示原文和停頓符號,以對學生朗讀有所幫助。
3、學生模仿教師自由練讀,讀通讀順為止。(教師要給學生充裕的時間反復朗讀)4。同桌互讀課文,互相糾正錯誤。
4、教師運用多種方式指導學生朗讀課文,如指名讀、賽讀、齊讀等,直到讀熟為止。
二、精讀課文,理解文意
1、學生對照文后注釋,自己嘗試弄懂每句話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內容,遇到困難教師及時幫助。
2、同桌互相解疑釋惑,合作學習,討論每句話的意思,也可向教師請教。教師及時就文中比較難理解的詞句進行指導:如“之”在不同句子里的意思不同;
“掉”的古今異義等。
3、學生對照注釋,講解自己對文中語句的理解,教師及時講解學生理解中的難點。
4、同桌互相講說故事內容。
(板書:戴嵩《牛》)出示課文大意:【課件8】四川有個杜處士,喜愛書畫,他所珍藏的書畫有幾百種。其中有一幅是戴嵩畫的牛,尤其珍愛。他用錦緞縫制了畫套,用玉作畫軸,經常隨身帶著。有一天,他攤開了書畫曬太陽,有個牧童看見了戴嵩畫的牛,拍手大笑著說:“這張畫是畫的斗牛啊。斗牛的力氣用在角上,尾巴緊緊地夾在兩腿中間,現在這幅畫上的牛卻是搖著尾巴在斗,錯了。”杜處士笑笑,感到他說得很有道理。古人有句話說:“耕種的事應該去問農民,織布的事應該去問女傭。”這個道理是不會改變的呀!四、自讀思考,體會道理教師引導學生逐一解答就課題提出的問題1。戴嵩的畫在誰手里?他喜歡這幅畫嗎?戴嵩的畫在蜀中地方一位姓杜的處士手里,因為他非常喜歡書畫,收藏了很多。他非常喜歡戴嵩的《斗牛圖》。
(板書:杜處士好錦囊玉軸)從什么地方看出杜處士很喜歡這幅畫?——“錦囊玉軸,常以自隨”(用錦縫制了畫套,用玉做了畫軸,經常隨身帶著)從這具體的做法看出杜處士對《斗牛圖》“尤所愛”。
這幅畫上是什么?畫上是斗牛。
大畫家畫出的牛應該是非常逼真的吧?可能一般人都這么認為。但有人指出了畫面的錯誤之處。誰這么大膽?一位牧童!戴嵩的畫錯在哪兒?“牛斗,力在角,尾搐入兩股間,今乃掉尾而斗,”(斗牛的力氣用在角上,尾巴緊緊地夾在兩腿中間,現在這幅畫上的牛卻是搖著尾巴在斗)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觀察得最多的人才最了解真實的情況。
文中哪句話說明了這個道理?“耕當問奴,織當問婢。”——“耕種的事應該去問農民,織布的事應該去問女傭。”(板書:牧童笑掉尾而斗)
板塊二、聯系生活,深化認識
1、請學生談談學習本文的體會。
(勤于觀察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2、你能聯系實際說一說嗎?(讓學生聯系生活、學習中的經歷充分發言,認識到不專心產生的不良后果,增強做事專心致志的意識)板塊三、復述故事,背誦課文
1、同桌互相講故事。
2、指導學生背誦課文。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9
設計思想
本文語句優美,富有形象感和畫面感,要加強感情朗讀,引導學生結合生活體驗,邊讀邊想象畫面。在設計時注重圖文并茂,配以有關草原的圖片歌曲,以加深學生的直觀印象,用眼睛、用心靈去感受草原的美麗,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獨特的感受、悟中生情,體會蒙古族人民的熱情好客,初步體會兄弟民族之間的深情厚誼。在課堂上采用讀寫結合的方式,更好地訓練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掌握。
教學目標:
1、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2、學會本課9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弄清課文記敘順序,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把課文讀通順、讀流利。
教學難點
弄清課文記敘順序,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方法
1、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法,輕松掌握生字、檢查把課文讀生動、讀流利。
2、注重圖文并茂,配以有關草原的圖片歌曲,讓學生了解草原。
3、利用榜樣示范法,激發學生寫字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風景名勝舉不勝舉,那居天下第一的`桂林山水,那淡妝濃抹總相宜的美麗西湖,無不令我們神往,而那遼闊的草原更是個景色迷人的地方,誰能講一講,你想象中的草原是什么樣子的?
2、教師范讀,出示多媒體課件。(草原美麗風光的圖畫)
你們想領略草原的美麗風光嗎?下面讓老師帶著同學們跟著老舍先生一起去欣賞美麗的大草原吧!
(草原離學生太遙遠了,教師配上美麗的多媒體圖畫,抒情的音樂,讓學生初步感知草原的美,為理解課文作好了鋪墊,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學生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認真讀課文,遇到不懂的字,向同桌或查字典解決。
2、這篇課文究竟寫了哪些內容?
(理解課文要在把課文讀通讀順的基礎上,所以這個環節,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真正地做到讓學生把課文讀通讀順。)
三、再讀課文,理清層次
1、同桌互相每人讀一自然段,檢查字音讀正確與否,讀得流不流利。
2、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讓學生充當“小老師”的角色,學生更有興趣,檢查的力度更高,更容易掌握所學的內容。)
四、指名讀帶生字的句子,理解重點的詞語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隨文識字的方法,把生字放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更容易理解,而且沒那么枯燥。)
五、寫生字
1、請學生在黑板上范寫兩個容易寫錯的“澀”。
2、學生寫生字。(描紅、在生字本上寫一個)
3、學生對照書本自己評析、同桌互相評析,推薦寫得好的讓大家欣賞,說明推薦的理由。
(為學生樹立榜樣,為學生提供鍛煉的平臺,激發學生寫字的欲望。把學習的主動權讓給學生,讓他們去自糾自查,共同進步。)
六、質疑、總結
(“學貴有疑”,人們的進步往往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的,而提出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必然前提,閱讀也不例外,如能抓住要點,抓住關鍵提問,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這是一種能力的表現,這種能力對學生閱讀水平的提高是具有重要作用的。)
板書設計:
風光美
16、草原
人情美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0
一、教學目標
1、知道什么是句子,從語氣和作用上了解句子的類型。
2、認識并修改常見的病句。
二、教學流程
教師語——今天我們一起來復習句子的各種類型和了解小學階段常見病句的修改。 先認識一下什么是句子。
(一)句子及其類型
1、認識什么是句子。
句子就是由詞或詞組構成的,能夠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其組成形式是“誰(什么、哪里)”加“做什么(是什么、怎么樣)”。“誰”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物。
例如: 我們在教室里認真地學習。我是學生。北京很美麗。 教師語——認識句子對我們后面的修改病句、句式變換等都有很大的幫助。
2、分辨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四種句子類型。 教師語——句子從語氣上和作用上它可以分好幾種類型。 陳述句:能告訴別人一件事的句子,句末用句號。如:我游覽了長城。我是六年級的學生。
疑問句:向別人提出問題的句子,句末用問號。如: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你吃過飯了嗎?
祈使句:向別人提出要求的句子,句末一般用句號,有時也用感嘆號。(帶有命令的,向別人提出強烈要求時用感嘆號。)如:油庫重地,請勿吸煙!請你離開這兒。禁止隨地吐痰!快把書遞給我。
感嘆句:帶有快樂、驚訝、厭惡等濃厚感情的句子,句末用感嘆號。常見標志性詞語有太.特別.很.非常.多么等。
如:我們的生活多幸福啊!我們是多么高興啊!
3、下面就請每個同學每種類型說一句話。指名說。
通過以上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什么是句子,那么我們小學語文常見的病句有哪些?這些病句都有哪些特點?
首先要知道病句就是內容和結構上有毛病的句子。常見的病句,歸納起來有以下十種:
一、成份殘缺
指句子不完整,缺少“誰”,“怎么樣”“做什么”(也就是缺少主語,謂語或賓語等必要成份)。如“前幾天,送給小玲五本課外書。”這句話,缺少“誰”(主語),應該在“送給”的前面加上“我”或“老師”等,句子才完整;又如“我最尊敬的人是”,缺少“誰”“什么人”(謂語),可在“是”的后面補充“我的.爸爸”或“我的老師等”。
二、重復累贅
指句子中用的詞重復啰嗦,應刪去其中的一個或幾個。如“王老師多次反復教育小明要遵守紀律。”這句話中“多次”和“反復”重復了,要刪去其中一個就對了。
三、前后矛盾
指句子中前面和后面的意思有矛盾,不統一。如“昨天傍晚刮起了一夜大風。”這句話中“傍晚”和“一夜”有矛盾,應改為“昨天傍晚刮起了大風。”
四、詞序顛倒
指句子中詞語的位置前后顛倒。如“李老師認真修改閱讀了張華
同學的作文。”這句話中“修改”“閱讀”的詞序混亂,顛倒,應該把“修改”和“閱讀”調換一下位置,改為“李教師認真閱讀修改了張華同學的作文。”
五、搭配不當
指句子中相關的成份不符合語言習慣,在意思上不能配合,搭配不當。如“王麗十分愛護時間。”這句話中“愛護”與“時間”搭配不當,應改為“愛惜”。
六、用詞不當
指句子中某個詞語運用得不恰當。如“看到這風景如畫的田野,我們的心情非常高興。”這句話中“高興”一詞用得不當,應改為“愉快”。
七、概念不清
指句子中詞語的概念不清,屬性不當,范圍大小歸屬混亂。如“萬里長城、故宮博物院和南京長江大橋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跡。”這里的“南京長江大橋”不屬于“古跡”,歸屬概念不清,應改為“萬里長城、故宮博物院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古跡。”
八、指代不明
指句子中出現多個人或狀物時,指代不明確,含混不清。如“黃虹和趙燕一起去登仙樓山,她比她爬得快,她先登上仙樓山頂峰。”句子中的“她”有兩個,到底是黃虹爬得快,還是趙燕爬得快呢?指代不明。應改為“……她比趙燕爬得快,她先登上仙樓山頂峰。”或“……黃虹比她爬得快,黃虹先登上仙樓山頂峰。”
九、不符合事實
指所描寫的情況和事實不符合。如“秋天,校園里盛開著桃花、梨花、 一串紅、菊花和芙蓉花。”句子中的“桃花”、“梨花”不
是秋天開的,是春天開的。不符合季節的事實,應該刪去。
十、關聯詞誤用
指句子中的關聯詞誤用,或搭配不當。如“不但黃山是個風景優美的地方,而且我很想去游覽一下。”這句話構不成遞進關系而是因果關系。因此,要把關聯詞“不但……而且……”改為“因為……所以……”;又如“你只有認真刻苦地學習,就能取得良好成績。”句子中“只有……就……”關聯詞搭配不當,應改為“只有……才……”。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1
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準》強調淡化文體意識,倡導自由表達,強調習作要引導學生寫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說真話,表達真情實感,不說假話空話。本文設計力求體現《課程標準》的這種精神,突顯學生作文的真實和真情。
設計目的
針對學生作文中敘事空洞,感情牽強附會這種現象,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打破常規的思維和習作的定勢,多角度地去觀察、認識事物,多層面地進行回憶、思考、分析、想象,從自己的生活經歷中,尋找最適合這個題目的內容,從自己的生活感受中抒發最誠摯的情感。使學生的作文記事真實,抒情真摯;使學生的作文在真與情這一層面有所突破。
內容
通過具體的事,從對父母的不理解到理解,體會到父母的愛;建議父母改進教育方法,勸說他們改掉不良習慣;同父母再說說其他心里話。
教學目的
選擇最想給爸爸媽媽說的話,暢所欲言;表達真情實感;寫完后讀給爸爸媽媽聽。
教學過程
一、導入習作
1.同學們,我們剛剛上完一節洋溢著愛的口語交際課,那些事例我們終生也不會忘記。這節課,我們就來寫一寫父母對自己的愛。先自己想一想寫什么,可以寫如何體會父母的愛;可以寫一寫意見或建議;可以寫自己的心理話。
2.自由發言,互相啟發,拓展思路:可以寫自己在口語交際課中講過的事,也可以寫了解到的其他事,還可以寫自己和父母之間其他感人的事。記住:只要是愛的故事,無論大小,無論遠近,都值得我們用心去寫。
二、鼓勵有個性的表達
1.我們這篇習作的第一讀者將是我們的'爸爸媽媽,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寫,才能讓他們知道自己的孩子理解并銘記他們的愛呢?讓我們小組內討論一下。
2.各組說一說你們討論的寫法有幾種(如,寫信;給自己的習作繪制插圖;附上照片;在習作前給爸爸媽媽寫幾句話等)。明確,只要表達了真情實感,把事情寫清楚、寫具體,爸爸媽媽一定會將我們的習作當做最好的禮品。
三、進行習作注意書寫工整,語句通順。教師對部分同學進行個別指導
1.請你提起筆,先把題目補充完整,然后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地寫下他們不在家時,發生的影響最深的事和你的感受,怎么想就怎么寫,做到把真實的事寫具體,把心里的感受寫下來,把你相對他們的說的話也可以寫下來。
2.學生進行習作,教師巡回指導。
3.集體評析。投影儀出示幾個學生的習作,讓全班同學評議。
四、品──評析例文,交流真情
1.師讀例文。
2.小小組評析。寫好了讀,讓小組的同學評議:有沒有把事情表達具體,有沒有抒發你的真實感情。
五、延伸課外
1.同學們,相信我們的每一篇習作都表達了我們與父母之間最真摯的愛,就讓我們把這篇充滿真情實感的作品獻給爸爸媽媽。回家后,請讀給父母聽。
2.讓爸爸媽媽對你寫的內容提出意見,我們認真改一改,再請他們在我們的習作后寫上批語。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2
課前談話:
師:同學們,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詩歌是我國文化中的瑰寶。小學階段,我們學過許多的古詩,下面,我要考考大家了,有信心嗎?當我們望著高掛下來的瀑布時,會情不自禁的吟誦起李白的詩句--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評價語)當我們回憶起濃濃的母愛是時,又會情不自禁的吟誦起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當我們身處異鄉每逢佳節就會吟誦起王維的詩句--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看來難不倒大家啊。準備好上課嗎?
一、導入詩歌
師:同學們,春天是萬物復蘇,春暖花開的季節,大家喜歡春天嗎?
生:喜歡
師:如果說春天的美景是一首優美動聽的歌曲,那么春天的雨就是這首歌曲中調皮動聽的音符。老師這里有幾組圖片請同學們一起來欣賞(出示春雨圖)這些圖片美不美呢?咱們用課前收集的詞語,諺語,或者詩句來描述一下春雨吧。
生:(預設:牛毛細雨,春雨綿綿,細雨如絲,春雨貴如油,青若笠,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師:這些詞句都非常恰當地寫出了春雨的特點,咱們一起讀讀。(課件)
師:唐代大詩人杜甫也看到了一場春雨。那么詩人到底看到了一場怎樣的春雨呢?今天咱們一起學習一首五言律詩《春夜喜雨》(板書課題及作者)請同學們齊讀詩題。
師:杜甫是在什么情況下寫下的這首詩呢?(出示背景資料)大家瀏覽一下,從資料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杜甫因為旱災遷居成都,對春雨的喜愛。
師:你很會讀書。從這里我們看出杜甫對這場春雨充滿了/
生:喜愛
二、初讀詩歌
師:學古詩的第一個要求是讀好古詩。請大家自由朗讀這首詩,要求咬準字音,做到字正腔圓。開始吧。(生自由朗讀)
師:朗朗的讀書聲停下來了,誰有信心讀一讀?
生:個別讀(糾字音,預設:潛、重)
師:你讀的字正圓腔,美中不足的是有些字讀的不是很準,大家聽出來了嗎?一起告訴他。請你再來讀一讀。{預設:都讀正確了,你讀的字正圓腔,如果在加上節奏那就更好了。}
師:讀古詩不僅要讀準確,還要讀出它的節奏讀感和韻律感,聽聽老師是怎么讀的,你們邊聽邊畫出節奏{教師示范讀}。
(出示節奏詩)是這樣畫的嗎?學生自由試讀。
哪位同學敢于向老師挑戰,試著把它的節奏讀出來呢?
生:個別讀
師:第一個敢與挑戰老師的同學,勇氣可嘉,咱們先把掌聲送給他吧。{預設:指導朗讀快慢}
師:細心的同學發現了,每行詩的最后一個字的發音有什么特點?
(課件最后一個字紅色)
師:古人作詩很講究押韻,就是每行詩的最后一個字都使用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得朗誦時,產生音樂般的韻律感,挺有意思的。如這首詩中的“生”“聲”“城”韻母都是“eng”。咱們先來欣賞下詩歌朗讀,待會老師請同學們把詩歌的韻味試著讀出來。
生:個別讀(指導快慢,輕重)
師:咱們學著他的樣子,一起來讀一讀這首詩。
三、 理解詩意
師:聽著大家的朗讀,真是一種享受,同學們,詩詞言情,詩詞言志,咱們不僅要會讀詩歌,還要知其情,明其意。你們能借助課文后的注釋和賞析說說是的大意嗎?大家可以先相互交流一下。(生自學少許)
師:老師最喜歡同學們談論的樣子,可以大膽交流自己的想法。心里有答案就可以舉手了。咱們一起來交流,把你知道的告訴大家。(學生匯報,不必按順序,允許借助注釋談個別字的理解,也可以談某句詩的理解。教師關注沒有注釋的詞,如:俱,都的意思;獨,唯獨;曉,清晨。并加以點撥。學生匯報時,教師要善于傾聽,對好的理解的方法要及時肯定,表揚,評價語要彰顯激勵性。如,你很會讀書,你很會運用工具書,你抓住了這個關鍵字理解,很好等。最后一句在理解時可以告訴學生翻譯古詩的方法,可以調換位置,即錦官城花重,就很好理解了。)
生:好雨知道下雨的節氣,正是在植物萌發生長的時侯,它隨著春風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無聲地滋潤著大地萬物。雨夜中野外黑茫茫,只有江船上的燈火格外明亮。天亮后,看看這帶著雨水的花朵,嬌美紅艷,整個錦官城變成了繁花盛開的世界。
四、想象畫面
師:一個漆黑的夜晚,一場及時的春雨,一位詩人敏銳的詩人,就這樣為我們勾勒了一幅美麗的畫面。同學們再從詩中尋找一下,在這個春天的夜晚,杜甫他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又聯想到了什么?他又發出了怎樣的贊嘆?
(呈現課件:探究:杜甫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聯想到了什么?發出了怎樣的贊嘆?)
師:這樣的一場及時雨,讓作者興奮不已,所以作者在詩的開頭便贊嘆道-----(齊讀)
五、悟情賞析
師:都說課題是詩的眼睛。說說詩題中哪個字最表達詩中蘊含的情感?(喜)
奇怪的是詩中沒有一個“喜”字,但如果細細品讀,又會發現處處都流露出詩人的喜悅之情。作者的'喜悅之情究竟藏在詩句、字里行間的哪些地方呢?大家拿出筆圈點圈點,把你的發現說給同桌聽聽。(先自讀,再交流)
要點:1、這是一場及時雨,正當萬物生長時就降臨了。作者自然喜悅。(可啟發聯系大旱背景談,)
2、這雨很可愛,是悄悄的下著;很柔綿,潤物無聲。(從潛看出,點撥:“知”“潛”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
3、杜甫看到“云俱黑”,聯想到這場雨綿綿地下到第二天,所有因大旱焦渴的農作物都喚醒過來,錦官城一定是繁花似錦,喜悅之情油然而生。
師:同學們,第二天的錦官城將會是什么情景呢?能用一些詞來形容一下嗎?
生:花團錦簇、萬紫千紅、五顏六色、五彩繽紛、春意盎然(出示圖片)
師:假如此時你就是杜甫,第二天早上,推開窗,看到這么美的景色,你會是什么心情?
生:喜悅,高興,欣喜
師:你能通過朗讀把你的心情讀出來嗎?
生:個別讀
師:老師聽出了這份欣喜。
六、 朗讀背誦
師:這首描繪并贊美春雨的古詩,表達了詩人的喜悅之情。詩人一生歷經磨難,飽受顛沛流離之苦,如今。他終于定居成都,面對綿綿春雨,想到難得的安寧生活,他怎能不萬分欣喜,不由得贊嘆道--
師:知時節的好雨悄悄的,輕柔的滋潤著大地。面對綿綿細雨,想到他將帶給錦官城一片萬紫千紅的美好景象,他怎能不喜上眉梢,不由得贊嘆道--
師:春雨恩澤萬物,關系著千家萬戶的命運。面對綿綿的春雨,想到他將帶給人們期盼已久的豐收,他怎能不萬分激動--
(配樂全班齊讀全詩)
師:這么優美的詩,要是能把他背下來就更好了
生:背誦(表揚)
七、 書寫古詩
(出示課件)橫排、豎排書寫格式,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書寫
首先提供一幅《春夜喜雨》硬筆書法作品,告訴學生不僅會讀好、背誦、還要寫好,通過寫傳遞對這首詩的喜愛。然后發紙當場寫。落款即可,(落款:癸巳年秋某某某書,印章不要。
八、 拓展古詩
出示《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課外朗讀
附:體會詩中的“喜”字,我覺得比較難說,古詩書寫這個環節應該如何呈現?課件展示書法作品,要不要講解落款,簽名,印章?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3
一、字詞
1、弄清“烽、妄、偽、喉(多音字)、蓄、凌、聾、爹、吶、殲”等字的音形義及在文中的意思,“釁、寡、狽、嚎”四字的音和義。
2、聯系上下文理解“咽喉、萬籟俱寂、蠶食、蓄謀、挑釁、同仇敵愾、眾寡懸殊、狼狽、猝不及防、夜以繼日、如火如荼”等詞語的意思,并試著造句。
二、重點品味
1、借助教師講解和地圖理解課文第一自然段。目的有二:一是大致了解盧溝橋事變前,日本對華的侵略狀況;二是明確盧溝橋的戰略地位。注意講解此時國內的抗日形勢,這是理解盧溝橋事變發生的前提條件。
2、課文線索:日軍侵占東北、蠶食華北——盧溝橋事變——抗戰全面爆發。
7月7日,日軍夜“訪”盧溝橋,我軍抵抗失利——7月8日白天,日軍進攻宛平城受挫——7月8日晚至9日凌晨,我軍收回盧溝橋
3、代表敵我雙方侵略和反侵略的相關語句。
4、借助相關文字補出戰爭的殘酷,感受中國軍民的頑強勇敢。
如:(1)、密集的機關橋子彈傾瀉在盧溝橋橋面上。
(2)、由于眾寡懸殊,守橋部隊傷亡較大。
(3)、隨著震耳欲聾的炮聲,宛平縣城的東門和西門被炸開了。
(4)、英勇的中國守軍舉起明晃晃的大刀,冒著敵人的炮火,在殺聲中沖出了縣城。
三、有關緊要的知識(擬開抗戰專題講座)
四、和戰斗場面有關的成語
同仇敵愾、抱頭鼠竄、哭爹喊娘、尸橫橋頭、鬼哭狼嚎、生死存亡、如火如荼等
預習作業:
1、除弄清課后生字的音形意外,“咽喉、萬籟俱寂、蠶食、蓄謀、挑釁、同仇敵愾、眾寡懸殊、狼狽、猝不及防、夜以繼日、如火如荼、同仇敵愾、抱頭鼠竄、哭爹喊娘、尸橫橋頭、鬼哭狼嚎、生死存亡”等詞語在理解的基礎上會寫會用。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3、標出描寫盧溝橋事變的段落,按時間順序列出事變的經過。
4、分別摘抄描寫日軍和我國軍民的詞語。
痛啊,《盧溝橋烽火》
不知是不是我對這篇課文的偏見影響了推進課堂的速度,從寫課題,心中就開始有種馬不停蹄的感覺。
檢查完字詞后,竟沒讓學生朗讀課文,直接切入對第一段的學習和梳理課文脈絡環節。讀得不透徹,梳理脈絡時,自然是多數學生沒看出6至8節和第9節之間的`不同,概括6至8節段意時,明顯表現出力不從心。此時,我依然沒能停下腳步,慢慢地和他們一起找找概括的方法,而是極為粗暴和簡單的代行其事。更為無效的活動在下面。
昨天布置的預習作業里有兩項和把握盧溝橋事跡經過有關:一是讓他們分別摘抄描寫日軍和我國軍民的詞語;二是按時間順序試著向家長講講事變經過。這是兩項有很大彈性的作業,布置時的目的雖然非常明確,但如果學生在完成過程中打了折扣,則會極大延緩課堂學習進程。必須在充分掌握預習程度的基礎上,才能用來作為繼續學習的依據,而我只沉溺于想象中節奏,直接讓學生分小組互相講述事變經過,事實表明,白白浪費了時間。
這堂課的所有無效勞動提醒我,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不在教師美好的想象里,只在他們真實的經歷和表現上。無視學生具體而真實的情況,課堂的有效成分肯定不高。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4
一、確立辯論雙方
1、讀教材中的提示,確立個人辯論觀點。
2、根據觀點異同分組:
正方:人人要講誠信,不能撒謊。反方:生活中可以說些善意的謊言。
二、觀摩錄像,了解辯論特點
1、導語:大家各有各的`觀點,也各有各的根據。那該怎么辯論呢?是不是像平時爭吵那樣呢?請看錄像《大學生電視辯論大賽》。
2、總結辯論方法,辯論程序,明確注意事項。
三、推薦人選,全班辯論
1、全班推選出6人,舉行辯論,其他人和教師一起作評委。
2、點評辯論情況,評出優勝方。
3、師生共同總結辯論情況。教師提示小組辯論要求。
四、分組辯論,人人參與
1、八個人為一組,三三合作,另外兩人作評委,小組內展開辯論。
2、各組評委評出優勝方,并給出理由。
五、師生總結,明確認識
通過這次辯論,你對講誠信與善意的謊言有什么新的認識?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5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老人與海鷗之間深厚的感情。
2.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體會句子的意思,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感情寫具體的。
3、幫助學生學會“褪、撮、挫、昵、嘖、瞻”6個會認字和“鷗、褪、餅、挫、昵、俯、駐、歇、瞻、渦”10個會寫字;掌握“海鷗、褪色、餅干、抑揚頓挫、親昵、俯身、駐足、瞻仰、漩渦”等詞語。
二、教學重點:
1、讀懂課文內容,了解老人與海鷗之間深厚的情感。
三、教學難點:
1、體會課文是怎樣真實、具體地表達出人與動物之間的感情的。
四、課前準備:
1、收集關于“海鷗老人”吳慶恒的資料。
2、自制課件。
五、教學過程
(一)課件引入,形象感知。
1、欣賞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畫面,生談感受。
2、談話導入。
今天老師就帶領大家進入人與動物的世界,感受一位老人與海鷗之間深深的情意,它是發生在昆明翠湖邊一個真實的故事。(板書:老人與海鷗)
【設計意圖:開課欣賞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畫面,讓學生能真切地感受到鮮活的情景,為學習感悟課文奠定很好的情感基礎。】
(二)快速閱讀,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課文寫了老人與海鷗之間的哪些畫面?
2、在這些畫面中,哪個畫面是你意想不到的?
【設計意圖:讓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自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既能訓練學生快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又能為從“整體感知到局部剖析”的學習規律奠定認知基礎,使學生便于進入文章腹地的探究。】
(三)學習海鷗送老人的部分,感受海鷗對老人的依依不舍。
1、在老人的.遺像面前海鷗有哪些意想不到的表現呢?請同學們用直線勾畫出來。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讀書,促進學生個性化閱讀。放手讓學生自學,讓學生感知課文,獲得初步的閱讀體驗。】
2、生匯報交流,教師相機引導學生朗讀,感受海鷗的靈性對老人深深的情意。學生匯報一處,師用幻燈片出示一處,并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1)一群海鷗突然飛來,圍著老人的遺像翻飛盤旋,連聲鳴叫,叫聲和姿勢與平時不大一樣,像是發生了什么大事。
(2)海鷗們急速扇動翅膀,輪流飛到老人的遺像前的空中,像是前來瞻仰遺容的親屬。
(3)過來一會兒,海鷗們紛紛落地,竟在老人的遺像前后站成了兩行。它們肅立不動,像是為老人守靈的白翼天使。
(4)海鷗們像炸了營似的朝遺像撲了過來。它們大聲鳴叫著,翅膀撲得那樣近,我們好不容易才從這白色旋渦中脫身出來……
圍繞學生的匯報,抓住關鍵詞語:“大不一樣、翻飛盤旋、連聲鳴叫、瞻仰、守靈、撲”這些詞體會海鷗的靈性,感受海鷗對老人的那份難分難舍,對老人的那份愛,并采用個別讀、齊讀等形式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些段落。
【設計意圖:這里采用倒敘的教學方法,充分的讓學生通過讀讓學生先充分感受海鷗對老人的一片深情,引起學生的疑問:為什么海鷗對老人會有如此深的感情?引發學生對前一部分的學習】
過渡:此時此刻,假如你是翠湖邊的一名游客,看見這樣的情景,你會產生怎樣的疑問呢?要想知道事情的真相,我們得回到老人的生前去看一看。
(四)研讀老人對海鷗的愛,學習課文的第一部分。
1、研讀老人喂海鷗的畫面。
⑴同樣是給海鷗送餐,老人和游人有哪些不同呢?請大家放開聲讀讀下面兩段的文字
⑵老人是怎樣喂海鷗的?和游人相比有哪些不同呢?
⑶11年來,老人一直這樣用心的喂著海鷗,所以每當老人很小心地放下餅干丁,撮起嘴向鷗群呼喚,立刻便有——立刻說明什么?還說明什么?體會著再讀。
抓住“很小心、退開、撮起、應聲而來”這些詞感受老人與海鷗之間的默契與親密。
【設計意圖:老人喂海鷗是本課中的一個細節描寫,為了讓學生從這個細節中體會老人對海鷗的愛,主要采用讓學生對比老人與游人的不同及個別重點詞語的體會來實現,讓學生體會到了老人對海鷗的好。這種好,恰恰又通過學生不同時段的朗讀得以流露。】
2、讓學生用抓關鍵詞的方法自學體會老人喚海鷗、談海鷗的畫面,感受老人對海鷗的愛。(這一環節教師可根據時間調配,可讓學生下來后自讀自學。)
過渡:這份濃濃的情,這割舍不去的愛,在老人與海鷗翔相處的十多年中,一定還有很多幸福相處的畫面。
(五)拓展延伸,練習寫話。
1、發揮你的想象,在老人與海鷗之間還會有哪些幸福相處的畫面,請用幾句話寫下來。
【設計意圖:通過寫話,讓學生想象老人與海鷗的和諧相處的畫面,再次感受老人與海鷗的深情,這樣既能讓學生盡情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情感,又能落實語文教學“寫”的訓練。】
2、學生匯報交流。
(六)拓展延伸,升華感情。
1、出示老人最后一次到湖邊喂海鷗的照片,配以悲傷地音樂,師有感情地講述:同學們,作者和你們描寫的畫面多溫馨、和諧呀!十多年來,老人與海鷗就是這樣相依相伴,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來,可是,有一天老人沒來,第二天,老人還是沒有來,直到第三天,老人步履蹣跚地來了,在喂海鷗的時候,他坐在地上,背彎的像弓一樣。這三天他覺得自己的身體是那么弱,但是他放心不下這些海鷗們,他要來看看與他相伴了十幾年的“兒女們”,可這一看就是訣別。
他是一位孤單的老人,他的家小得只放得下一張床和一張桌子,家里最值錢的就只有六個雞蛋和一小袋面粉,那也是為海鷗們準備的。
朋友在翠湖邊為老人開追悼會,很多人都趕來為老人送行,海鷗,這群老人的“兒女們”也飛來了。
3、生在音樂聲中齊讀海鷗為老人送行的四處,感情得到升華。假如你就是白色漩渦中的一只小海鷗,你會鳴叫什么呢?
【設計意圖:通過老師的神情并茂的講述,音樂的渲染,再次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老人對海鷗那份割舍不去的愛,激發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再次的朗讀海鷗送老人的部分,既能首尾照應,又能達到教育學生的目的。】
(七)總結全文,結束教學。
在海鷗的心中一定牢牢地記住了這位老人,在同學們的心中也牢牢地記住了這位老人,在人們的心中也一定牢牢地記住了這位老人。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文六年級教學設計05-09
語文的教學設計12-06
六年級語文窮人教學設計02-18
小學六年級語文的教學設計03-07
六年級語文《琥珀》教學設計04-14
語文六年級下冊教學設計05-03
六年級語文《碧螺春》教學設計04-06
六年級語文《窮人》教學設計04-07
(精選)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07-24
六年級語文《燈光》教學設計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