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合集(1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教學設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掌握生字詞;
2、領悟課文內容,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3、理解鶴群翔空的壯麗景觀中蘊含著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鶴群翔空、鶴鷹之戰、救助傷鶴中體現的精神。
教具準備:投影儀、自制投影片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領略了在天空中翱翔的鷹,那鷹的雄姿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節課我們共同來欣賞鶴在空中的壯美。(出示教學目標)
二、學生朗讀課文,完成下列問題:
1、給自然段標序號,并劃出生字詞;
2、理清文章結構,劃分層次。
反饋:1(出示小黑板)
①讀準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蜿蜒佇立綺麗湮沒剽悍颶風飛飏
②理解下列詞語:
無可言喻:(不能夠用語言說明白。)
無濟于事:(對于事情沒有什么幫助。)
(針對問題2學生討論、教師提問、總結,教師板書)
第一部分:(1—9)鶴群翔空(雄姿)
第二部分:(10—16)鶴鷹之戰
第三部分:(17—25)救助傷鶴
三、學生讀第一部分(思考:鶴群翔空美在哪里?)
反饋:(學生討論,師生共同總結)
(一)隊形美(雄壯)
(二)姿式美(輕柔)
四、教師重點分析第二部分
(學生朗讀這一部分并回答下列問題:)
1、作者為什么要寫一只蒼鷹來襲擊?
2、為什么弱小的鶴能戰勝蒼鷹?
(教師提問,學生討論,師生共同總結)
3、在鶴鷹之戰中使用了許多動詞、形容詞,請同學們在課文中劃出來。
4、鶴鷹之戰體現了什么精神?
(學生討論并歸納)
五、讓學生自己分析第三部分
(學生讀課文,解決下列問題)
1、找學生簡述救助傷鶴的場景,
2、引導學生展開想象,體會鶴的`心里活動(出示幻燈片)
(教師提問,學生思考并回答,師生共同訂正。)
六、讓學生自己總結本文的中心
(學生思考、討論、總結,教師點撥)
本文通過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生動描寫,贊揚了鶴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七、本節課小結(略)
八、質疑(內容略)
九、課堂練習:
1、口頭小作文“談談你學習本課后的感想”;
2、完成課后練習一、二。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分享文學作品的主要內容,交流時做到語言簡明,表達流利。
2.借鑒本單元故事梗概的寫作方法,學習用簡明的語言概括原文主要內容,保留原文主要情節,使它成為通順連貫的短文章。
3.學會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運用歸納、整理的方法寫梗概。
4.能根據別人的反饋,對梗概進行修改。
教學重難點
1.學習用簡明的語言概括原文主要內容,保留原文主要情節,使它成為通順連貫的短文章。
2.借鑒本單元故事梗概的寫作方法,學會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運用歸納、整理的方法寫梗概。
教學策略1.閱讀理解以《魯濱遜漂流記》為例,帶領學生品味經典,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在此基礎上學以致用,學會寫故事梗概,培養分析概括能力和精煉的語言表達能力。
2.表達運用通過分享交流閱讀習作例文,讓學生學會欣賞他人作文的長處,將所學的作文技巧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并以此修改總結作文,從而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
教學準備
1.準備資料:多媒體課件。
2.學生提前完整地閱讀完一本書。
教學課時
2課時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交流文學作品梗概,交流時做到語言簡明,內容充實連貫。
2.學會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運用歸納、整理的方法寫梗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引入新課
1.復習導入:本單元我們學了幾篇外國文學名著,誰來簡單說一說《魯濱遜漂流記》的梗概?
2.板書課題:同學們,通過閱讀作品梗概,我們能更快地理清作品脈絡,加深理解。會寫故事梗概便于我們將自己喜歡的書籍推薦給別人。這節課,我們就來探討交流寫作品梗概的方法。
【設計意圖】“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為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積極調動學生概括總結本單元課文,用所學課文的事例引入新課。
二、合作探究,總結方法
1.寫故事梗概要注意什么呢?
2.交流明確:
(1)不改變原作品的主要內容、中心思想。
(2)語句簡潔、通順、連貫。
3.請同學們回憶自己最近讀的一本書,寫故事梗概,然后總結自己的寫作方法。
4.小組內討論交流,探討交流寫作方法。
5.全班交流,總結、歸納故事梗概的寫作方法。
第一步:讀懂內容,把握脈絡。理清書籍內容的基本框架,把握要點。
第二步:篩選概括,合并成段。保留主干,去除枝葉。用簡明的敘述性語言概括每個章節的內容。刪減次要的人物、次要的事件,去掉具體描寫的部分,以及說明原文主要人物所經歷的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
第三步:錘煉語言,表達連貫。將抽取出來的部分連接起來,適當補充內容,自然過渡,使語意清楚、連貫,成為一段通順的話。
三、運用方法,書面表達1.通過交流分享,總結作品梗概的寫作方法。
第一步:讀懂內容,把握脈絡。
第二步:篩選概括,合并成段。
第三步:錘煉語言,表達連貫。
2.我們清楚了作品梗概的寫作方法,現在就請大家用今天所學到的方法寫一寫、說一說最近讀的一本書的.梗概。
3.學生交流分享,教師點評。(點評中要關注故事的主要內容、主題和語言)四、回顧寫法,布置作業1.談談收獲: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同學們有什么收獲?2.布置作業:請同學們回家用今天所學到的方法,寫一寫最近讀的一本書的梗概。
寫好作文,要選取適當的素材,然后通過教師的指導,明確自己的行文思路,這其實就是訓練學生擬提綱,梳理文章層次脈絡的能力。
第2課時?課時目標1.學會抓住文章的主要內容,運用歸納、整理的方法寫梗概。
2.學會欣賞他人作文的長處,并能根據別人的反饋,對梗概進行修改。
1.范文賞析。
《格列佛游記》故事梗概1699年,外科醫生格列佛隨“羚羊號”出航南太平洋。不幸中途遇險,格列佛死里逃生,漂到利立浦特(小人國),被小人捆住。利立浦特人用專車把體積巨大的格列佛運到京城獻給國王,他的出現幾乎吸引了小人國所有人的注意力。格列佛溫順的表現逐漸贏得了國王和人民對他的好感,他也漸漸熟悉了小人國的風俗習慣。當時,另一個小人國不來夫斯古帝國準備從海上入侵利立浦特帝國,格列佛涉過海峽,把50艘最大的敵艦拖回利立浦特國的港口,立了大功。但是格列佛不愿滅掉不來夫斯古帝國,使利立浦特皇帝很不高興。這時,皇后寢宮失火,格列佛急中生智,撒了一泡尿把火撲滅,誰知卻讓皇后大為惱火。于是,小人國君臣沆瀣(xiè)一氣準備除掉格列佛。格列佛聽到風聲,趕快逃到不來夫斯古帝國,后來平安回到英國。
格列佛回家不久,就隨“冒險號”再次出海,不幸又遇上風暴,船被刮到布羅卜丁奈格(大人國)。格列佛被一位高達20米的農民捉住。農民帶格列佛到全國各大城市展覽,最后來到首都。這個農民發財心切,每天要格列佛表演10場,把他累得奄奄一息。當這個農民眼看無利可圖時,便把格列佛賣給了皇后。由于小巧伶俐,格列佛在宮廷中非常得寵,但是也常常遭到老鼠、小鳥等動物的侵襲。面對國王,格列佛沾沾自喜地介紹了英國各方面的情況及近百年來的歷史,但都被國王一一否定。
格列佛在該國的第三年,陪同國王巡視邊疆。由于思鄉心切,他假裝生病,來到海邊呼吸新鮮空氣。天空中的鷹錯把他住的箱子當成烏龜叼了起來。幾只鷹在空中爭奪,箱子掉進海里,被路過的一艘船發現,格列佛獲救后,乘船回到英國。
在家待了一段時間,格列佛又隨“好望號”出海。這一次,格列佛所乘的船遭海盜劫持,格列佛僥幸逃脫,被“勒皮他”飛島上的人救起。飛島上的人相貌異常、衣飾古怪,整天沉思默想。國王和貴族都住在飛島上,老百姓則住在巴爾尼巴比等三座海島上。格列佛離開飛島后,來到巴爾尼巴比進行訪問,并參觀了島上的“拉格多科學院”。這所科學院研究的都是些荒誕不經的課題,結果造成全國遍地荒涼,房屋坍塌,人民無衣無食。
接著,格列佛來到巫人島。島上的總督精通魔法,能隨意召喚任何幽魂,格列佛因此會見了古代的許多名人,結果發現史書上的記載很多不符合史實,甚至是非顛倒。爾后,格列佛又游覽了拉格耐格王國,見到一種長生不老的人“斯特魯布魯格”。離開該國后,格列佛來到日本,然后乘船回到英國。
格列佛回家五個月后,受聘為“冒險家號”船長,再次乘船出海。途中水手叛變,把他囚禁了幾個月,然后把他放逐到“慧骃(yīn)國”。在這里,格列佛遭到一種形狀像人的名為“耶胡”的畜生的圍攻。幸虧一匹具有智慧的馬——“慧骃”來給他解了圍。原來馬是該國有理性的居民和統治者,而“耶胡”則是馬所豢養和役使的畜生。格列佛的舉止言談在“慧骃國”的馬民看來是一只有理性的“耶胡”,因此引起了他們的興趣。格列佛很快學會了該國語言,應主人的邀請,他談到在世界其他地方馬是畜生,而像他那樣的“耶胡”則具有理性,并且是馬的主人。這些話使“慧骃”感到很震驚。
在“慧骃”各種美德的感化下,格列佛一心想留在“慧骃”國。然而“慧骃國”通過決議要消滅那里的“耶胡”,所以格列佛的愿望無法實現。無奈之下,格列佛只好乘小船離開該國打道回府。格列佛懷著對“慧骃國”的向往,一輩子與馬為友。
2.評一評:說說這篇作品梗概寫得怎樣。
3.學生交流,教師相機評價。
4.學生交換欣賞習作:寫好后讀給同桌聽,看他們是否能明白書的大意。
5.學生自主修改習作:根據同桌的反饋,對寫得不好的地方進行修改。
6.二次交流分享:根據同學們的反饋修改自己的故事梗概,再次交流分享。
7.全班展示優秀習作。
8.收集優秀習作,創編班級習作集。
9.小結:鼓勵學生課后多讀課外書,堅持寫作品梗概。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1.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
教學時我首先回顧所學的知識,揭示課題;
其次引導學生自主提煉方法;
接著實戰演練,拓展提升;
最后總結收獲,由課內到課外。這樣設計的初衷是引導孩子們鞏固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并能依據作品的不同類型進行合理運用,由課內到課外,由易到難,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注重語言表達,提升寫作水平。
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體會寫法,在寫作過程中運用寫作方法,使學生每次習作都有收獲。課堂上根據同學們的反饋修改自己的故事梗概,讓學生在評改的過程中,體會雙重角色,提高作文評改效果,從而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3
學習目標:
1、分角色朗讀課文,復述課文。
2、欣賞品味犟龜這一形象,全面理解“犟”的多層含義。
3、體會文章的主題,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
教學重難點:
理解“犟”的含義和小烏龜行為的思想價值。
教學準備:
學生充分地預習課文。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流程
一、激趣引入,初理“犟”
1、同學們,傳說中,它背起了宇宙大地;它是動物界中的老壽星,它還曾跟兔子賽跑過,你們知道它是誰嗎?(學生回答:烏龜)對,今天,我們再來認識一只可愛的小烏龜,它是由德國的兒童文學家米切爾·恩德給我們帶來的“犟龜”。(按鍵出示課題)
2、齊讀課題。“犟”是什么意思呢?誰來告訴大家?(指導學生看“犟”下面的偏旁“牛”后,指名學生回答。)(按鍵出示字幕——犟——固執,不聽人勸)。
二、整體感知,發現“犟”
1、課文的標題是“犟龜”,那這只小烏龜到底是怎么“犟”的呢?這節課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首先,讓我們大聲地朗讀課文,讀的時候要注意:(按鍵出示字幕:朗讀課文,要求:(1)讀出各種小動物“說話”的.語氣、語調,揣摩它們“說話”時的動作、神態。(2)在文中找出最能體現小烏龜“犟”的特點的句子。)
2、指名同學接力復述課文。
3、文中哪句話最能突出小烏龜“犟”的特點?
歸納:按鍵出示字幕:我的決定是不可改變的。
4、“我的決定是不可改變的。”這句話在文中出現了幾次,每次是在怎樣的情況下說的,說明了什么?(先找到相關部分,再讀,最后再分析)。
三、合作探討,感悟“犟”
1、那么小烏龜是順利地實現了它的決定么?在這個過程中它遇到了哪些困難和阻礙呢?相機按鍵板書:
(1)蜘蛛——嘲笑,爬得慢 小烏龜——決定不可改變
啟發:當你被別人輕視時,你會怎么辦?
(先不下定論,讓學生自行感受,以下同)
(2)蝸牛——方向反了 小烏龜——調轉方向
為什么小烏龜沒聽蜘蛛的意見,卻聽了蝸牛的意見?這說明了什么?(樂于聽從正確意見)
啟發:當你努力了很久,別人卻告訴你,你之前的努力方向是錯的,你會怎么辦?((1)改變方向,從頭再來,因為走自己的路也要聽別人說。(2)一個方向走到底,付出任何代價也不改變。因為但丁說: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3)壁虎——婚禮取消 小烏龜——我的決定是不可改變的
(4)烏鴉——獅王去世 小烏龜——我的決定是不可改變的
當你一直看不到成功的跡象時,你會怎么辦?
((1)繼續努力;(2)放棄努力)
2、如何評價烏龜這種犟性好壞呢?結合實際生活情況談談你的看法。
生:(自由討論并發表意見)
(好:是因為有執著的精神;壞:是因為不聽人勸,一意孤行。)
3、你認為犟龜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結合課后練習)
(我認為犟龜是成功了,因為它要參加的是有史以來最熱鬧的婚禮,最后它實現了自己的愿望。)
4、師小結評:是呀,生活中“犟”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因此我們要采取辯證的觀點來看待問題,然而本課的小烏龜犟得好、犟得妙,它正因為犟才最終實現了自己的理想。
5、讓我們分角色朗讀課文,要讀出各種小動物的語氣、語調、語速。(讀完課文,指名評價)
四、質疑解疑,深究“犟”
師:我們讀了,聽了,看了這個故事,同學們肯定有不少收獲,同時,也可能存在很多疑問,現在,就請把你的疑問提出來,先前后左右的同學互相討論,小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呆會兒提出來,我們全班同學共同探討,希望同學大膽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1、學生自主質疑解疑,重點討論以下問題:
(1)小烏龜并未趕上獅王二十八世的婚禮,算不算個成功者,為什么?
(2)是不是做任何事,在任何情況下只要“堅定信心”,就一定能成為一個成功者?
2、大家表現得很不錯,提了很多與課文有關的問題,現在來談談你的收獲。
五、拓展想象,深化“犟”
請同學們想象一下,小烏龜回來的路上再遇到那些勸阻者,會說些什么呢?學習本文抓住特征擬人化的手法,把你的想象寫下來。
六、總結全文。
同學們,我們做事也會像犟龜一樣,不可能一帆風順,“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我們不僅要有堅定的信心,還要有勇氣戰勝各種艱難險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紛繁復雜的社會中立于不敗之地,成為生活的強者,成為展翅高飛的雄鷹。讓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也能像小烏龜一樣,犟得精彩,犟得可愛,犟得有理。
板書設計:
腿短路長
9、犟龜 走錯方向 我的決定
婚禮取消
不可改變
獅王去世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會寫11個生字。正確讀寫“日寇、埋葬、陣亡、喘息、香蕉、皮革、凝重、華貴、英武、氣概、傷感、蒼茫、石碑、焦躁不安、漫不經心、久別重逢、橫遭不幸、震耳欲聾、浴血搏殺”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3、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能提出不理解的問題,與同學一起探究解決。
4、學習作者具體、細致的表達方法,感受戰象嘎羧善良、忠誠的高尚情懷。
【教學重點】
訓練學生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把握故事的主要內容。練習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并通過入情入境地品讀,感受課文飽含深情的語言,體會戰象嘎羧善良、忠誠的高尚情懷。
【教學難點】
通過朗讀感悟,感受作者通過對嘎羧行為、神態的具體描寫,突出嘎羧的高尚情懷的表達方法,領會作者的創作意圖。練習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
【教學準備】
1、了解作者的相關資料、寫作背景。
2、了解大象的相關資料,可以搜集其他關于大象及人與動物的故事。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復習導入,交流對大象的了解
1、同學們還記得上學期我們學過的一篇關于大象的課文嗎?(《與象共舞》)誰來說說大象都可以為人們做些什么呢?(生自由發言)
2、是啊,大象可真是人們的好朋友,可以為人們做這么多事情,但是,你聽說過大象還能幫助人們戰斗嗎?這樣的大象叫戰象(板書:戰象),今天咱們一起認識一頭經歷過戰斗洗禮的最后一頭戰象(補充完課題:最后一頭戰象)。
3、齊讀課題,簡要介紹作者及寫作背景:
沈石溪被稱為中國動物小說大王,這篇文章寫的是他在1969年到云南插隊時親身經歷的事情。
4、再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文章都寫了些什么嗎?
(如:為什么只有最后一頭戰象?最后一頭戰象怎么來的?最后一頭戰象怎么樣了?寫了最后一頭戰象的哪些事情?)
同學們剛才很會思考,提出了這些很有價值的問題,現在就自己去找答案吧。
二、速讀課文,了解大意
1、快速閱讀全文,思考剛才的.提問,可在書上進行勾畫。
2、學生閱讀后解決簡單的問題。
3、指名說一說課文寫了戰象的那些事情。
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成為:英雄垂暮──重披戰甲──憑吊戰場──莊嚴歸去。
三、再讀課文,理解字詞,掃除障礙
1、默讀課文,邊讀邊勾畫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或者你喜歡的語句,也可以在旁邊寫出自己的體會。
2、生提出自己不懂的字詞或句子。
(如:浴血搏殺、泣不成聲……嘎羧為什么不搬東西,整天優哉游哉的?)
3、交流自己喜歡的句子。
4、自己閱讀感悟后,小組再合作研讀:交流感受特別深的地方,提出不懂的問題討論解決,準備匯報自主合作。
四、布置作業
1、繼續朗讀課文。
2、抄寫文中的生字和詞語。
〖板書設計
23、最后一頭戰象
英雄垂暮
重披戰甲
憑吊戰場
莊嚴歸去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5
教學要求
1、通過理解課文,學習邱少云自覺遵守紀律的高尚品質。
2、練習通過人物的表現及周圍的環境了解人物的內心活動。
3、學習本課的生字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習從周圍的環境及人物的表現中了解人物的內心活動。
教學準備:故事片《邱少云》錄相帶、Hiclass(多媒體展示平臺)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內容:按要求自學課文,并討論分段及段意。學習第一、二段。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
1、指名朗讀第一、二段。其它同學思考,這兩段寫什么?
2、瀏覽課文,找出最能表現邱少云嚴守紀律的詞。(板:紋絲不動)
3、四人小組討論:邱少云在哪些情況下做到了紋絲不動?(板:潛伏隱蔽、烈火燒身、英勇犧牲)
4、在"潛伏隱蔽"過程中,哪個詞最能突出表現邱少云嚴守紀律?(板:更好)說明邱少云平時怎樣?(板:訓練有素)
二、學習第三段(4──8自然段)
(一)學習4──5自然段。
1、老師范讀,學生思考,在潛伏過程中,發生了什么情況?火是怎樣燒到邱少云身上的?
2、討論以上問題。(簡答)
3、小聲朗讀第5自然段,思考:當敵人使用燃燒彈以后,作者聽到了什么聲音,聞到了什么氣味,看到了怎樣的情景?(板:聽到、聞到、看到)
4、當烈火燒到邱少云身上時,邱少云做了什么?(板:嚴守紀律)
(二)學習6──7自然段。
1、指讀第6自然段,思考以下問題。
烈火燒身時,邱少云有沒有辦法救自己,作者有沒有辦法救出自己的戰友?他們能不能這樣做?為什么?(不回答)
2、這時,作者會想到什么?(板:想到)
3、用Hiclass映出課文后的問題,指名讀課后問題后,同時播放第七自然段錄音。讓同學們邊聽錄音邊看課文邊思考。
附:課后問題:認真閱讀"我的心繃得緊緊的……淚水迷糊了我的眼睛"這段話,回答下列問題。
(1)"我的心繃得緊緊的,"這是什么時候的心情,這時候"我"的內心活動是怎樣的?
(2)"我的心像刀絞一般,"這是什么時候的心情?這時,"我"的內心活動是怎樣的?
(3)為什么"我不敢朝他那兒看,"但是又"忍不住不看"?
3、討論:
a、"我的心繃得緊緊的,"這是什么時候的心情?(火剛燒到邱少云身上時,"我"的心情)"我"的內心活動是怎樣的?(板:緊張、擔心)
b、作者的擔心是不是多余的,談談自己當時的感受。
(師述:那么我們學到后邊的'課文時,再來看邱少云究竟有沒有跳起來,叫起來。)
c、"我的心像刀絞一般",這是什么時候的心情?(這是作者看到邱少云在烈火中壯烈犧牲時的心情。)這時候,"我"的內心活動是怎樣的?(板:痛苦)討論:"迷糊"一詞的用法及作用。(板:迷糊)
d、為什么"我不敢朝他那兒看"但是又"忍不住不看?"(不敢看,是因為不忍心眼巴巴地看著自己的戰友活活地燒死。忍不住不看,是因為希望火能奇跡般地熄滅。(板:矛盾)
(三)練習感情朗讀,體會作者的感受。
(師述:學到這里,我看同學們的心也都繃得緊緊的,請大家帶著和作者同樣的心情,朗讀第七自然段。)
1、討論該怎樣讀。
a、語調(低)。b、速度(慢)。c、聲音(顫抖)。d、給人以含淚敘述之感覺
2、聽錄音范讀。
3、練讀。
4、指兩名同學讀,并簡評。
(四)學習第8自然段
1、自讀第8自然段,找出第8自然段中的比喻句,并討論,這個比喻句好在哪里。
2、體會邱少云的內心活動。
a、用Hiclass捕捉播放電影《邱少云》中,"烈火燒身,英勇犧牲"的片斷,同時播放第8自然段的錄音。
b、定格觀察邱少云犧牲時的外部表情。
c、討論:聯系作者的感受,邱少云的外表以及當時的環境等方面來體會邱少云的內心活動。
d、抓住"沒挪動一寸地方,沒發出一聲呻吟"與前文對照,(①潛伏時間長②環境惡劣③作者的擔心)邱少云為什么能像這樣嚴守紀律。(板:為了勝利)
三、學習第四段
1、指讀第四段,這一段寫什么?
2、"才20分鐘","才"是什么意思。
3、聯系第八自然段,分析兩個"才"字的意義、作用。
a、在多媒體Wind系統中,出示這兩句話:①烈火在他身上燒了半個多鐘頭,才漸漸地熄滅。"②看看時間,從發起沖鋒到戰斗結束,才20分鐘。兩個"才"字用大號字并用紅色標出,加上著重號。
b、討論、比較、分析。
運用多媒體切換、刪除的功能。把①、②句進行比較。第一句去掉"才",加上"才"進行比較。第二句中的"才"換上"用了"與原句比較。
c、在討論過程中,教師用多媒體出示以下內容:
第一個"才" 第二個"才"
①時間長①時間短
②承受巨大痛苦②部隊受鼓舞
③體現邱少云精神可貴③邱少云的犧牲是值得的
4、討論:第四段該怎樣讀。
a、"為邱少云報仇"這句話該怎樣讀?
b、朗讀9、10自然段時,在感情表達上有何區別?
c、朗讀9自然段與7自然段時,有何區別?
5、你認為邱少云是一個怎樣的人?(板:偉大的戰士)
6、感情朗讀全文,用幾句話寫出邱少云的可貴之處以及自己的感受。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抓住重點,緊緊圍繞小女孩的悲慘命運,研讀與朗讀相結合,探討長文短講的規律,并遵循閱讀教學的規律即學生同文本或文中人物對話的理念,走入小女孩的生活,走入小女孩的內心世界,進而同小女孩產生情感共鳴。
2、感受作品的構思之巧,語言之妙。
重難點
1、引導學生把握課文內容,關注人物命運,深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作者虛實結合的表達方式及效果。
2、理解課文最后三個自然段中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準備
1、安排學生課前預習課文,查閱課文相關的歷史資料。
2、制作關于課文重點句段和配樂朗讀的音樂等方面的課件。
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
一、聯系生活,激情導入
1、同學們,你們過年的時候在干什么呢?(生自由回答,如:放鞭炮、玩游戲、吃美食等)對,同學們,過年應該是你們最開心、快樂的時候。但是,就在大年夜,就在我們一家人在一起快快樂樂的吃年夜飯,放鞭炮的時候,有一個小女孩卻光著頭赤著腳,走在又黑又冷的大街上賣火柴。她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由19世紀丹麥著名的作家,被稱為“世界童話之王”——安徒生所寫的《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文當中的主人公。
板題:賣火柴的小女孩
2、這篇文章,是以19世紀資本主義制度下的社會為背景寫作的。今天,我們就一起隨著安徒生,來走進賣火柴的小女孩的世界。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運用對比,激起興趣。]
二、配樂朗讀,整體感知
多媒體播放小提琴獨奏曲《沉思》,教師激情配樂朗讀課文。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激發情感。
三、理清思路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文,分段,并以小標題概括段意。
有人說真正會讀書的人能把長長的文章讀成幾個字,相信同學們也是會讀書的人,試試能不能以小標題的方式概括出每段大意?
[設計意圖:《語文課標》第三年段閱讀目標中要求“在閱讀中了解文章的表達順序。”“閱讀敘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訓練學生用小標題概括文章主要內容,可以培養學生歸納、概括的能力,提高學生閱讀水平。]
四、感受現實的悲慘
1、請快速默讀1~4自然段,畫出直接描寫小女孩可憐的`句子。
2、指導朗讀,讀出自己的感受。
3、探討可憐的原因
(1)、小女孩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悲慘生活?再讀課文,描寫小女孩生活悲慘的句子,讀中體會。
(2)、一百年前的丹麥是個怎樣的國家呢?(學生介紹,教師補充)
(3)、小結:同學們,這比天更冷的是人情啊!街上走著形形色色的人,卻沒有一個人留意過這個小女孩,她只能孤單地走著,痛苦地活著。
五、學習幻象,體會悲慘
通過填表,整體把握。
1、小女孩幾次擦燃火柴,每次分別看到什么幻象?說明什么?她渴望什么?讓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二部分,根據課文填表。
次數
幻象
說明什么
渴望什么
第一次
大火爐
冷
溫暖
第二次
烤鵝
饑餓
食物
第三次
圣誕樹
孤獨
歡樂
第四次
奶奶
痛苦
痛愛
第五次
同奶奶飛走
死了
幸福
2、讓我們一次次走進那美麗的幻象,感受小女孩內心的幸福吧!
(1)、課件出示描寫美好幻象的有關句子。
(2)、指導朗讀,讀出幻象的美好和小女孩的幸福。
(3)、現在我們就把這種美好幻象,放回到冷酷的現實生活中去,請你默讀5~8自然段,你對這個幸福有個怎樣的理解。(抓住關鍵詞“剛”、“這時候”去體會)
(4)、小結:美好的幻象雖然滿足了她對幸福的渴求,但這終就是幻象,這幻象終就是短暫的。
安徒生正是用這美好的幻想襯托小女孩現實中的可憐與無助。
(5)、配樂朗讀練習體會人物命運的悲慘。
[設計意圖:讀中感受美好的幻想,對比現實,抓住重點詞句,深化幻想美好卻短暫的理解,培養語文閱讀能力。]
六、體會幸福,引發思考
多媒體出示課文最后兩段
1、課文學到這里,我想每個同學對這兩句話都會有深刻的理解,就請你選擇一句,寫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重點理解兩個幸福。
3、安徒生曾說:“擁有生命才是幸福的”,小女孩的生命被奪去了,她還能得到自己的幸福嗎?那么當安徒生創作了童話的結尾,當他提筆寫下了這個結尾時,他是懷著一種怎樣的心情?(悲痛、憤慨、譴責、無奈、祝福、心酸)
4、感情朗讀,自讀、指名讀、配樂讀,讀出作者各種復雜的心情。
[設計意圖:將學生的交流改為每個學生書寫自己的理解,尊重了學生的個體發展,也夯實了教學的重難點,也為課后的檢測提供了依據,一舉多得,省時高效]
七、拓展延伸
寫想象作文《假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來到我身邊》
在當時那種殘酷的社會里,一個和我們同齡的小女孩就這樣悲慘地死去。假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來到我們身邊,你會怎樣對待她,把你想對小女孩說的話寫下來。
[設計意圖:采用讀寫結合的方式,既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寫作能力,又拓展了對課文的理解,一舉多得]
八、總結全文
在我們今天學習了這篇課文后,我相信同學們都明白了“幸福”的真正含義,我也相信,在今后同學們一定不會吝嗇把自己的幸福傳遞給生活中像賣火柴的小女孩一樣的人們,相信我們的生活會越來越好!
板書設計:
賣火柴的小女孩
悲慘生活
幸福幻象、對窮苦人民悲慘生活的無限同情
凍死街頭
教學反思:
回首本課,有以下幾點成功之處:
1、創設情境,運用對比,激起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導入新課時,通過讓學生與賣火柴的小女孩對比大年夜的不同經歷、感受,很自然地激起學生的幸福感的對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同情,學生迫切走進賣火柴的小女孩的世界去了解她,學習興趣猶然而生。
2、填表設計,長文短講。
如何在短短的40分鐘讓學生把握全文,經過深入考慮,通過填表,使學生很容易體會到了小女孩當時寒冷、孤獨、痛苦的悲慘處境,避免了逐段逐句的煩瑣分析。
3、配樂朗讀,情感共鳴
《語文課標》中規定“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古人云:“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教師良好的朗讀素質,對于學生學習語文,無疑是一支良好的助推劑。課堂上,我用小提琴獨奏曲《沉思》進行配樂朗讀時,教室里靜極了,同學們聽得非常投入,有的眼圈都紅了。我知道了我動情的朗讀感染了學生,他們已經進入了課文描述的情境,和作品產生了深深的共鳴。
其次,老師的范讀也便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能讓學生對課文有一個整體的、大致了解和感知。學生聽完教師范讀課文后,對文中生字的讀音就迎刃而解了,對課文的主要內容也有一個大概的理解,接下來再去理解課文,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就容易多了。
4、以情動人
通覽全文,字里行間無不充滿著大作家安徒生對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深切同情和對當時黑暗社會的血淚控訴。所以在教學時,無論是導入,還是配樂朗讀,我都是用最動情的語言去感染學生。以情動人,貫穿全文,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學給我的啟發就是教學設計要因課而異,要不斷地推陳出新,才能贏得學生,贏得主動,贏得課堂,我們的教與學的活動才能煥發出生命的光彩。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能夠準確地理解和運用成語,理解并積累嚴守規則,遵紀守法等方面的對句。
2、運用已有的閱讀文章的方法,獨立閱讀理解并交流自己對“人間天平”這一主題真切的感受和體會。
3、能圍繞一個主題條理清楚地說出見過或經歷過維權守法的事情以及感受,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
4、能把自己經歷或看到的有關規則事情如實而有條理的寫下來,學會描述自己的感受和別人對這件事情的看法。
教學重點:
1、積累成語和對句。
2、能圍繞一個主題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看法。
教學難點:
能夠有順序的、語言具體的圍繞主題寫一件事。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5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重點:
1、積累成語和對句。
2、能圍繞一個主題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看法。
教學難點:
能夠有順序的、語言具體的圍繞主題寫一件事。教學內容:“溫故而知新中”的“成語運用、積少成多”。
一、成語運用
1、師講笑話導入課題:同學們,這是亮亮給爸爸的信(投影出示)。
我最親密無間的爸爸:
你好!
最近身體是否健壯如牛,工作是否蒸蒸日上。我現在正在奮不顧身的學習。前天,老師表揚了我的豐功偉績,我聽了以后沾沾自喜。您批評我濫用成語,我以后一定前功盡棄,卷土重來。祝爸爸萬古長存!你獨一無二的兒子小明。
你們是不是也能準確地運用成語呢?我就來考考大家對成語的運用能力。
2、恢復成語原貌。
(1)投影:讀一讀劃線部分,你能把句中畫線的部分改成成語嗎?
◆ 于是,他在新的法令頒布之前,費盡心機,苦苦思索了好幾天,終于想出了一個取得老百姓信任的好辦法。( )
◆ 唐高宗突然間因憤怒變了臉色,準備嚴懲權善才。( )
◆ 到了豫州,他看到到處是流離失所、呻吟呼號的難民,無辜而受牽連的人極多,內心非常不安。( )
◆ 我高興得眼淚都要掉下來了,連忙對這位拾到錢財不藏起來據為己有的黑大哥表示謝意。( )
【學生自主讀題,先弄清題目的要求,再讀句子中畫線部分的意思,理解后改寫成相應的成語。】
(2)你能運用“冥思苦想”、“勃然大怒”、“哀鴻遍野”、“拾金不昧”說話嗎?
【強調不僅能夠理解成語,還要重視成語的準確應用。】
3、選擇恰當的成語,填入句子里。
五光十色 五顏六色
◆ 走進花園,郁金香開得正盛,( )的花朵在陽光下顯得格外艷麗
◆ 大廳里擺放著各種各樣的工藝品,( ),琳瑯滿目。
滔滔不絕 夸夸其談
◆ 爸爸是個足球迷,一談起他喜愛的球隊,總是( )。
◆ 新來的同學維克多喜歡( )。他說自己一個人曾經撲滅過一場大火,肚子一人去過很多大城市游玩,一天看完過三本小說……,可是他說的并不真實。
【先要引導學生弄懂出示的兩組成語的意思,找出每組里兩個成語區別之處。比如:“五光十色” 是形容色彩鮮艷,式樣繁多。而“五顏六色”是指各種顏色。夸夸其談形容說話、寫文章浮夸不切實際;滔滔不絕是褒義詞,形容口才很好,說話不間斷。在理解詞的基礎上,根據句子的意思、感情色彩、語言環境,再在提供的成語中選擇恰當的一個,填入句子里。意在讓學生感悟成語的特點,激發學生積累和運用詞語的興趣。】
二、積少成多
1、引入:同學們,通過剛才的練習我們能靈活的運用所學的成語,并能把握成語之間的區別和聯系,感受到成語的精煉和含義深刻。下面讓我們學習一些對句,這更會讓我們感受到中國語言的精煉和含義深刻。
2、出示對句,讓學生朗讀。
☆ 有令即行,有禁即止
☆ 道德行為憑自律 文明規范貴堅持
☆ 須養成處處好風正氣 方配做泱泱大國公民
☆ 修身治國生死無懼 敬業奉公寵辱不驚
☆ 車走直馬走斜必依規矩 綠燈行紅燈止才成方圓
☆ 崇尚文明充實精神生活,升華公德熏陶思想感情
3、讓學生合作交流,理解對句的意思。
通過誦讀你讀懂了什么?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你的理解嗎?
【引導學生通過對嚴守規則,遵紀守法,講正氣,講公德,崇尚文明,修身治國,敬業奉獻等方面對句的交流。目的是增加語言積累,樹立講正氣,講公德,講敬業奉公的精神,作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
4、引導學生背誦。
三、作業:
請學生再搜集一些相關內容的對句,諺語。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
1、積累成語和對句。
2、能圍繞一個主題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看法。
教學難點:
能夠有順序的、語言具體的圍繞主題寫一件事。
教學內容:“溫故而知新”中的“拓展交流” 與 “ 閱讀平臺”
一、拓展交流
1、談話導入:同學們,本單元課文給我們講述了一個公正執法,嚴守規則的故事,我們也從中結識了一個個主持公平正義的人物,學了本單元課文以后,誰給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請大家讀讀寧寧同學的讀書日記,然后說說自己的想法?(課件出示)
三月十二日 星期一 天氣:多云轉晴
學完了這單元的課文,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靜。
放學路上,我看著路邊的車輛,眼前總浮現出課文《美麗的規則》中的所描寫的場面,我現在還能背誦那句話“這是一個左右極不平衡的車道,一邊是光光的馬路,一邊是密密麻麻的車子。”這的卻是一種“最美麗的景觀”,我不禁為那些遵守規則的人而感動,我想,如果每個人都這樣,世界不就會變得更美好嗎?
2、分組合作交流。
【首先在組內確定交流的重點內容是什么?然后回顧自己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哪些人物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他的哪些地方使你最受感動?你受到了什么教育和啟發?在組織交流的過程中,要引導學生密切結合課文內容,聯系自己的生活和思想實際,說出自己真切的感受和體會。如果學生還愿意交流自己在其他方面的收獲和心得,比如文章的表達方法,詞句的理解與積累等,也是可以的。】
3、展示交流范例。
二、閱讀平臺
1、學生自讀《女兒要投訴》。
2、指名學生朗讀,并評價。
3、讓學生提出疑惑的問題。
4、說說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女兒要投訴》講的是“我”和讀小學的五年級的女兒到一家商城的顧客投訴室投訴的事情,表現了一個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具有較強的'法制觀念和法制意識,贊揚了她的維權行為喝樂于體諒別人的精神。
5、討論和交流:你對這位小學生投訴的行為有什么看法?
【讓學生讀出自己的感情,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鼓勵學生發表不同的見解。】
第三課時
教學重點:
1、積累成語和對句。
2、能圍繞一個主題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看法。
教學難點:
能夠有順序的、語言具體的圍繞主題寫一件事。
教學內容:口語交際
一、討論案例
一天放學后,初中生小明在校外遭到幾名社會青年的勒索,他們強行將小明身上的錢搶走,并威脅小明以后每周一放學后都要交出20元錢,并不許告訴任何人,小明又氣又怕,不知該怎么辦……
1、你認為小明可能會想出哪些對策?
2、請你幫小明決定,應該選什么對策,不應該選什么對策,并分別說明理由。
【對策:①忍氣吞聲,自認倒霉,第二天把錢帶來;②糾集社會上的不良青年進行報復;③去敲詐小學生,搞到錢后給他們;④向老師家長反映,或向學校領導求助;⑤打“110”報警,或直接向公安部門報案;⑥在被敲詐時,實施正當防衛。
說理:如:笫一種,這種做法是錯的,因為當我們的合法權益受到非法侵害時,我們不能忍氣吞聲,要用法律武器來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又如:笫五種,這種做法正確,因為當公民的合法財產受到非法侵害時,既不能忍氣吞聲,也不能自行報復,而應當及時尋求法律援助,運用法律武器來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
二、導入話題
通過剛才的討論,我們知道怎么維護自己的權益。那么,在你的身邊(學校或社會),是否有過違反法律法規的事情發生?你是否見過侵害公民權益的事情?你見過或經歷過維權守法的事情嗎?當你面對這些事情時,你的感受是什么?今天,讓我們以“維權守法小衛士”為主題開一次交流會吧!板書課題。
三、活動建議
閱讀教材中“活動建議”部分,明確本次活動的內容和要求。
1、選擇一兩件你見過或經歷過的與維權守法相關的事情,回憶當時的情況和自己的感受。
2、向同學講述時,要運用法律知識,說明人物的所作所為維護或損害了誰的什么權益;維護或違反了哪方面的法律法規。
3、聽的同學可就所講事件,提出自己的看法或感受。
4、大家討論一下:怎樣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做一個“維權守法小衛士”?
四、活動準備
選擇一兩件自己見過或經歷過的與維權守法相關的事情,并回憶當時的具體情況和自己的感受。(可列出簡單的提綱)
五、進行交流
(1) 講述時,要運用法律知識,說明人物的所作所為維護或損害了誰的什么權益;維護或違反哪些方面的法律法規。
(2) 聽了別人所講的事情后,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教師引導學生交流自己身邊(學校或社會),違反法律法規、侵害公民權益的事情以及見過或經歷過維權守法的事情以及感受,從而增強法規、法制觀念、自覺維權守法,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
六、進行活動評價。
(1) 評價的要求。
①講述的內容是否完整,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是否交代清楚;講述的感受是否真實可信。
②交流時是否提出有法律的依據的見解,并是否用簡單的事例加以說明。
(2) 進行評價。
【小組成員要有分工,按秩序人人參與,人人評價。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評價,看小組代表講述的內容是否完整,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是否交代清楚,講述的感受是否真實可信;交流時是否能提出有法律的依據的見解,并是否能用簡單的事例加以說明。】
七、拓展交流,深化交流主題。
怎樣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做一個“維權守法小衛士”?
(學習法律知識是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的需要。維護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是法律賦予公民的權利,要運用好這個權利,只有學法懂法,才能認清和揭露違法犯罪行為。遵紀守法,學法護法是一種被人們公認的美德。國有國法,家有家規,校有校紀,遵紀是守法的基礎,青少年時代是處在長身體、長知識的黃金時代,我們青少年學生要認真學習《學生守則》、遵守校紀校規,遵紀守法,嚴以律己,從小事做起,從自己做起,自強、自尊、自重、自愛,爭當一個文明的新時代青少年。)
第四、五課時
教學重點:
1、積累成語和對句。
2、能圍繞一個主題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看法。
教學難點:
能夠有順序的、語言具體的圍繞主題寫一件事。
教學內容:習作
一、引入主題,明確習作要求
1、上節的口語交際“維權守法小衛士”,你一定很受啟發吧!這節課我們就來寫一寫自己身邊(學校或社會),違反法律法規、侵害公民權益的事情以及見過或經歷過維權守法的事情以及感受吧!
2、讓學生閱讀習作要求:
課件出示本次習作的具體要求。
⑴、所寫的一件事必須與規則有關,要表明與什么規則有關,這個規則在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⑵寫清楚這件事是怎么發生的,相關的人都做了什么。
⑶習作要寫得真實而有條理,要如實的描述出自己的感受和別人對這件事的看法。
⑷在習作之前要列一個簡要的提綱。習作之后要認真自我修改,還可以同學交換習作,互相修改。
二、啟發習作內容,感悟習作方法
1、讓學生說一說,想寫身邊的哪件事,為什么要寫這件事。
2、有位同學也寫了有關規則與維權的一件事,請你們讀一讀,評一評。
出示范文:
3、引導學生欣賞評價例文。
【習作的賞析、交流、評價,是習作訓練的一次良好的語言訓練。教師要引導學生在佳作賞析中,通過對話交流,點撥寫作方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和寫作表達能力,達到聽說讀寫綜合發展,習作與口語交際雙贏的目的。】
三、讓學生寫一段精彩的片斷。交流片斷,并評議。
四、以“規則”為話題寫一篇習作,題目自擬。
(寫好后,學生自讀自改。)
五、交流、評改。
1、集體評議一篇作文。
評議要點:
①題目是否新穎。
② 敘述的事件是否真實,表達的是否完整(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
③是否描述了自己的感受或是別人對這件事的看法。
④語句方面是否表達準確、具體。
2、小組互評。
3、展示最佳作品。教學后記: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8
課前準備
1、中國地圖,認識晉西北的地理位置。
2、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初探課文,認識老人
1、猜字激趣。
課件出示“老”字。
這個字的意思大家都知道吧,誰來說說看。
《說文解字》中也是這樣解釋的:“七十曰老,言須發變白”,告訴了我們“老”的本義。
今天,讓我們一起去認識一位81歲的老人,他從65歲開始創造了一個青山不老的奇跡。
揭題讀題。
2、自學課文。
認真地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正確、流利。
3、檢查自學情況。
(1)認讀生字詞語。
(2)選讀自己喜歡的段落。
默讀課文,你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老人確實年歲大了、老了?
預設交流點:
(1)65歲那年,他組織了七位老人開始治理這條溝,現在已有五人離世。(板書:離世)
(2)他可敬的老伴,與他風雨同舟一生;一天他栽樹回來時,發現她已靜靜地躺在炕上過世了。(板書:過世)
(3)他已經81歲,知道終有一天自己也會爬不起來。(板書:81歲)
(4)老人拄著拐杖,慢慢邁進他那個綠風蕩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許老人進去后就再也出不來了。(板書:再也出不來了)
再讀課文,感受青山之美,環境之惡
1、正是這樣的一位古稀老人,在年邁之時卻創造了一個奇跡,再讀課文,找找老人創造了什么奇跡。
預設交流點:
(1)窗外是參天的楊柳。院子在山溝里,山上全是樹。我們盤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是綠色的波浪,風一吹,樹梢卷過濤聲,葉間閃著粼粼的波光。
課件展示林海,這段話中有兩個“全”,讓你感受到了什么?指導讀這段話。
(2)15年啊,綠化了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跡。
點撥:一畝約667平方米,普通教室一般50平方米,你能想象老人種了多大面積的樹林嗎?
(3)楊樹、柳樹如臂如股,勁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見它們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樹的下半截,樹卻勇敢地頂住了它的兇猛。這山已失去了原來的坡形,依著一層層的樹形成一層層的梯。
點撥:你覺得這是一些怎樣的樹?它們的作用是什么?你能用課文中的話來說嗎?
2、體驗綠洲所處環境的險惡。
(1)這樣的一片綠洲在祖國大地上隨處可處見,能稱之為是“了不起的奇跡”嗎?
(2)輕聲讀課文第二自然段,說說你從哪兒感受到了這個地方的險惡。
①根據學生交流情況,隨機用課件介紹晉西北的地理、經濟,西伯利亞大風、干旱、霜冰、沙塵暴。
②結合注釋理解“風大作時,能逆吹牛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墜”的意思。
(3)在一片荒無人煙,窮山惡水之地,老人15年如一日地上山植樹造林,創造出這座青山,這確實是“了不起的奇跡”啊!
深究課文,領悟“青山不老”
1、默讀課文思考并討論,一位平凡的山野老農,放棄與女兒歡聚、頤養天年的幸福,每日耕耘在荒山野嶺中,是什么在支撐著他選擇青山作為生命的歸宿呢?
2、集體交流。
出示“作為一個山野老農,他就這樣來實現自己的價值。他已經將自己的生命轉化為另一種東西。他是真正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了。”
老農怎樣實現自己的價值?“另一種東西”是什么呢?
小結:是老人執著地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精神啊!這種東西不會隨歲月的流逝,年齡的增長,老人的年邁、離開而消失。它將永遠根植在我們心中,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
?只要老人的精神不老,這青山會老嗎?
(1)以“青山是不會老的”寫一段自己的感想。
(2)交流練筆內容。
(3)總結課文:有了老人精神熏陶下的人們對青山的呵護,我們的青山怎么會老呢?它將越來越茂盛,越來越廣闊的遍布祖國大地,萬古長青。
積累拓展
1、賞讀課文,摘抄自己欣賞的詞語、句子、段落。
2、閱讀相關文章。
(浙江省嵊州市剡山小學周幼紅)
C案
設計:重慶市高新區第一實驗小吳紹華
評改:重慶市高新區石新路小學白瑞
教學目標
1.讀讀記記“治理、歸宿、蕩漾、領悟、風雨同舟”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3.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感受老農改造山林、綠化家園的艱辛和決心。
教學重難點:解文章的內容,理解語言背后所蘊藏的深刻含義,體會人物的思想情感。
教學準備:1.教學掛圖,課件。
2.了解我國晉西北地區沙化現象以及植樹造林的狀況。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播放課件,導入新課
1.播放我國晉西北地區土地沙化的課件資料(或出示相關圖片資料),引導學生暢談感受: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2.談話:上一課中,印第安人對土地的眷戀與珍惜之情深深地打動了我們,這節課,我們將一起去認識一位81歲的老人,他從65歲開始在晉西北這塊土地上創造了一個青山不老的奇跡。
齊讀課題
[評:通過看圖或其他資料,初步感知我國晉西北地區環境整治工作迫在眉睫、刻不容緩,感受更加直觀。]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閱讀提示”,明確要求:
⑴默讀課文,思考:這位老人創造了怎樣的奇跡?這一奇跡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創造的?
⑵聯系課文,想一想作者為什么說“青山是不會老的”。
2.小聲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讀流暢、讀正確,了解課文大意。
3.檢查學生自學情況,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評:指導學生閱讀課文前的提示,明確要求,教給了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
三、指導閱讀,感受“奇跡”
1.自由讀課文,根據提示思考問題,勾畫答案,批注感受。
2.學生交流:老人創造了怎樣的奇跡?
①“我們盤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綠色的波浪,風一吹,樹梢卷過濤聲,葉間閃著粼粼的波光。”(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寫了漫山遍野綠意盎然,林間松濤陣陣、葉間微泛綠波的畫面,喻示老人投身山林、為改造山溝所作出的巨大貢獻。)
②“15年啊,綠化了的8條溝,造了7條防風林帶,3700畝林網,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跡。去年冬天,他用林業收入資助每戶村民買了一臺電視機。”
引導學生想象,這是怎樣的一個奇跡?
③課文的哪些部分還具體些到了這一奇跡?學生自讀課文一至五自然段。
3.討論:老人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創造奇跡的`?
①“大環境”──險惡。
你從哪里感受到了這個地方的險惡?
學生用文中語句回答,或者用自己的話。
(如有條件可用課件補充介紹晉西北的地理、經濟、西伯利亞大風、沙塵暴等資料。)
②“小環境”──艱苦
你從哪些地方看出艱苦?
指導朗讀相關語句。
3.交流:作者為什么說“青山是不會老的”?
①引導:從貧瘠的山溝到如今蔥郁的青山,老人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了出來,這就是他生命的價值。因此,當告別老人的時候,我不由得想到了──引讀“作為一個山野老農……與日月同輝了”,這位普通老人讓我領悟到──引讀并出示“青山是不會老的”。
②指導:“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是什么意思?
老農能和山水共存,像日月一樣永放光輝嗎?聯系上下文想想,作者為什么這樣說。
小結:是啊,老農不僅留下了這片青山,還留下了更為寶貴的東西──與環境作斗爭的不屈精神,綠化家園、保護環境的奉獻精神,造福人類的精神,這一切將與山川共存、與日月同輝。帶著這份感動,讓我們一起再讀一讀描寫作者感受的話。
③總結:老人用自己的勤勞善良創造了這片綠洲,有限的生命創造了無限的價值,生命的意義在茫茫青山中得到無限擴張,而且將隨著青山永垂不朽,這是不會因為年齡的增長而變老的。這位普通的老人讓我領悟到──(生齊讀)青山是不會老的!
[評:理解含義深刻的語句與閱讀課外資料相結合,促進了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同時也使學生的環保意識得到增強。]
四、再讀全文,積累拓展
1.讀課文,積累自己喜歡的語段。
①閱讀,勾畫。
②同桌交流。
③大聲誦讀。
2.交流讀后感受。
引導:你想對老農說什么?還想對別的什么人說點什么嗎?
[評:本文語言生動優美,學生在勾畫、誦讀、欣賞中,感受了語言文字的魅力,積累了好詞佳句,又在讀后感受的交流中深化了認識。]
板書設計:
青山不老
大環境──險惡
創造奇跡
小環境──艱苦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9
第一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初讀課文,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二)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三)學習課文第1段。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二)學習課文第1段。
三、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簡介作者。
1.板書課題:我的戰友邱少云
2.簡介邱少云及作者情況:(可讓學生根據自己預習,先說一說,學生說后,教師給予補充、糾正。)邱少云是四川銅梁縣人,1931年生,1949年12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51年3月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1952年10月12日,在朝鮮戰場攻奪“391”高地的戰斗中壯烈犧牲。他是中國人民志愿軍一級戰斗英雄。本文作者是李元興同志,他是邱少云生前所在班的副班長。在奪取“391”高地的戰斗中,他親眼看到邱少云壯烈犧牲的經過。本文是作者對當時情況的回憶。課文中“我”,即是李元興同志。
3.思考:從本文的題目看,既有“我”,又有“我的戰友”,那么,是寫“我”呢?還是寫“我的戰友”?是以寫“我”為主呢?還是以寫“我的戰友”為主?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來認真學習課文,認真思考。
(二)檢查預習。說一說邱少云最突出的事跡。
(三)教師范讀課文。
思考: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四)教學生字、新詞。
1.指名學生拼讀生字。(教師注意學生發音不準的地方。提醒學生讀準字音:“熄”讀第一聲,“蔓”是多音字,有三種讀音,在本課中讀“m4n”,“挪”的聲母是“n”,“殲”讀“ji1n”,不要讀成“qi1n”。)
2.讓學生分析字形結構,說出哪些生字比較難記,自己怎樣記這些難字的?(注意:“坳”是左中有結構,也可以記左邊是“土”,右邊是“幼”;“蜷”的右邊是“卷”,區別“卷”與“券”;“揳”與“楔”的區別。)
3.查字典,解釋新詞。(控制——掌握住,本文指“391”高地被敵人掌握著。揳入——揳,插入,本課指敵人控制的高地插入我軍陣地。襲擊——軍事上指出其不意地打擊。山坳——山間的平地。蔓延——形容像蔓草那樣,不斷滋生擴展,本課指火苗子擴散開來,到處燃燒。居高臨下——占據高處,面向低處,形容所處位置極為有利。)
(五)分析閱讀第1段課文。
齊讀第1段。這一段只有兩句話,它們之間是什么關系?(第一句是個比喻句,寫敵人控制的“391”高地像一顆毒牙揳入我軍陣地,對我軍十分不利。第二句交代了我軍作戰的目的、方法和時間。這兩句是因果關系,“揳入”和“拔掉”這兩個詞突出地反映了這種關系。)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課文第2、3段。
(二)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句。
(三)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句。
(二)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教學過程
(一)學習第2段課文。
1.指名讀第2小節。①說出這一小節主要寫什么?(主要寫我軍隱蔽的情況。)②這一小節可以分幾層意思?先讓學生默讀課文,在書上畫出來,然后分小組討論。(第1層寫我軍潛伏在一條比較隱蔽的山溝里;第2層寫潛伏的環境不利于我軍隱蔽;第3層寫戰士隱蔽得好,邱少云隱蔽得更好。)
2.指名讀第3小節。(1)“看著這種情景”指的是什么情景?(指的是“我們的炮兵不斷地轟擊敵人的陣地,山頂上騰起一團一團的青煙。敵人陣地前沿的地堡一個接一個被掀翻了。”)
(二)戰士們“只盼望天快點黑,好痛痛快快地打一仗”說明了什么?(這一小節接著寫我軍潛伏的情況。從戰士們“只盼望天快點黑,好痛痛快快地打一仗”一句,可以看出戰士們決心打勝仗的強烈愿望,也可以看出戰士們從“天還沒亮”潛伏到“黃昏時分”是多么不容易!)
3.小結第2段課文:這段課文對戰士們執行偽裝潛伏任務的情況寫得比較詳細,這是作者細致觀察的結果。這樣寫也為后面情況的發展做了鋪墊。
(二)學習第3段課文。
1.指名讀第4、5小節。(1)什么叫“火力警戒”?敵人使用他們的看家本領“火力警戒”,說明了什么?(“火力警戒”就是用打槍、打炮等辦法來防止對方的襲擊,課文中是指打炮和使用燃燒彈。敵人使用他們的看家本領一方面說明了敵人的窮兇極惡,另一方面也表現了他們內心的虛弱和膽怯。)(2)敵人施行火力警戒,使用了燃燒彈,對我軍的潛伏部隊有什么威脅?(“附近的荒草著火了,火苗子呼呼地蔓延。”“蔓延”是說火勢不斷地擴展,荒草著火的面越來越廣。本來就很危險的潛伏環境變得更加危險了。)
(3)在書上畫出描寫邱少云當時處境的語句。你能用四個字概括嗎?(烈火燒身)
2.指名讀第6小節。
(1)邱少云同志當時是怎樣想的?
(2)作者是怎么想的?他為什么沒有那樣做?(當邱少云烈火燒身的時候,他只要打個滾就會把火壓滅,“我”只要扯掉他身上的棉衣,就能把火熄滅。但是他們為了整個班不受損失,整個作戰計劃不受影響,都沒有這樣做。)
3.學生默讀第7小節,邊讀邊思考下列問題,然后分小組討論。(1)這一小節中的“我”指的是誰?“我”在這一小節中連續出現幾次?(2)“這怎么忍受得了呢?”指的是誰?(既指邱少云,又指“我”。意思是說:邱少云被烈火燒身,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眼睜睜地看著親密的戰友被烈火燒著,這怎么忍受得了呢?)
(3)“擔心”是不放心嗎?(“擔心”在這里不是不放心。人的忍受能力有個極限,當痛苦超過忍受能力的極限時,人就會不由自主地跳起來,或叫起來。作者的“擔心”正說明邱少云用頑強的意志忍受著極端痛苦的煎熬,同時也表現了作者對戰友的關心和愛護。)
(4)“我不敢朝他那兒看……,但是我忍不住不看……”為什么?(“不敢……看”在這里不是害怕看,而是不忍看的意思。“忍不住不看”是非要看不可,表現作者對戰友的安危無限牽掛,對戰友的深厚感情,被邱少云崇高的精神深深地感動著。)
4.指名讀第8小節。(1)作者擔心邱少云會突然跳起來,叫起來,邱少云是怎樣表現的?(“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動也不動。”)(2)“烈火在他身上燒了半個多鐘頭才漸漸地熄滅”,這個“才”是什么意思?說明了什么?(“才”字在這里表示時間太長了。邱少云同志忍受了巨大的痛苦,以驚人的力量嚴格遵守紀律,完成了潛伏任務。為了戰斗的勝利,他英勇地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邱少云不愧為偉大的戰士。)
(3)什么力量能使邱少云做到“烈火在他身上燒了半個多小時”而一動不動?
第三課時
一、教學目標
(一)學習第4段課文。
(二)歸納課文的中心思想及寫作特點。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6至第8自然段。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學習第4段課文。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6至第8自然段。
三、教學過程
(一)聽寫下列詞語。
控制 潛伏 隱蔽 咳嗽 偽裝 蔓延 熄滅 刀絞 挪動 殲滅 突然 襲擊 紋絲不動
(二)學習第4段課文。
1.齊讀第9小節。(1)概括本小節的主要內容。(戰斗勝利結束。)(2)“從發起沖鋒到戰斗結束,才20分鐘”的“才”表示什么意思?說明什么?(這個“才”字表示時間很短,說明在邱少云精神的鼓舞下,戰士們很快地取得了戰斗的勝利。)
2.齊讀最后一句。(1)1952年10月12日指的是哪一天?(1952年10月12日指的是邱少云犧牲的那一天。)(2)這篇課文為什么把時間寫在最后?(課文把時間寫在最后表現了作者對戰友的深切懷念,也使讀者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分小組討論:
(1)這篇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可以怎樣分段?(這篇課文是按事情發展順序寫的。事情的起因是要奪取“391”高地;事情的發展是偽裝潛伏;事情的高潮是邱少云同志烈火燒身,以驚人的毅力完成潛伏任務;事情的結尾是戰斗勝利。這是個完整的故事情節。我們可以按照這個順序給課文分段,也可以按照這個順序寫文章。另外,這篇課文還可以按時間分段。決定了任務是第1段;天不亮就偽裝潛伏是第2段;到了中午邱少云同志被烈火燒身,英勇犧牲是第3段;黃昏時分完成了任務是第4段。)
(2)說說每段段意和全文的主要內容。(第1段<第1節>:志愿軍決定攻下“391”高地。第2段<第2~3節>:“我們”連潛伏在“391”高地一條隱蔽的山溝里,同志們隱蔽得很好,邱少云隱蔽得更好。第3段<第4~8節>:為了戰斗的勝利邱少云同志壯烈犧牲。第4段<第9~10節>:部隊在邱少云精神鼓舞下,迅速取得了戰斗的勝利。主要內容;本課記敘了抗美援朝戰爭中,在我軍奪取“391”高地的戰斗中,邱少云同志為了整個戰斗的勝利,嚴格遵守紀律,在烈火中壯烈犧牲的英雄事跡。)
(3)概括本文中心思想。(本文表現了邱少云嚴格遵守紀律,為了革命的利益,寧可犧牲自己的崇高的革命精神。)
(五)總結寫作特點。
1.按事情發展順序和時間順序安排材料。
2.以“我”的心理活動側面烘托英雄的光輝形象。(由于環境特殊,又用第一人稱寫作,這篇課文主要通過“我”的觀察,“我”的內心活動,突出了邱少云的高大形象和優秀品質。如果我們寫《我的老師》、《我的同學》一類的作文,可以學習這種寫法。)
(六)背誦第6至第8自然段。
(七)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背誦第6至第8自然段。
3.找出本文中的比喻句,讀一讀,想一想它的作用,并將比喻句抄寫在摘抄本上。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0
教學內容:
《卜算子·詠梅》是六年級《日有所誦》的篇目。這是陸游的一篇托物言志的佳作。詞中梅花無疑是陸游自己處境與人品的寫照,從中既體現了他不愿茍合于流俗的清高孤傲,又有遭受打擊后的凄涼與無奈。教學時,應注重通過品評誦讀感受詞的意境與詩人的內心情感。
教學目標:
1、打破傳統的串講詞句的教學模式,力避逐字逐句講析的呆板做法,給學生以自主學習的權力,充分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在參與中自悟自得。
2、領會詩歌的意境,感悟作者在詞中賦予梅花的品格和精神,讓學生與文本對話,與詩人進行感情的交流。
3、激發學生對古詩詞的喜愛之情,產生閱讀興趣。
教學重難點:
感悟梅花的品格和精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能根據詩詞的情感基調有感情地誦讀。
設計理念:
古詩是我國古典文學中的精華,古代教育學家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詩言志,詩傳情,古詩凝煉,魅力無窮。常吟古詩,可以陶冶情操,豐富想象,還可以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興趣和敏感力,有益于培養他們的詩學素養。應當說古詩就像一杯陳年醇香的佳釀,滋養著炎黃子孫的血脈;又如一枚磁石,凝聚吸引著民族的魂魄。
培根說:“讀詩使人靈秀”。在新課程、新教材、新理念的指引下,我們要善于引導學生學習古詩,品味古詩,探究其趣味,以便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充實起來,“靈秀起來”。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的人本思想,意味著對每個學生學習個性的尊重。教學中,應讓每個孩子自由地讀、自由地學、自由地感受、自由地表達、學生有了自由、才會有靈性。課堂上,我引導學生通過自讀感悟、交流討論、誦讀品味等方式體會詩詞的意境,在合作與交流中學會傾聽、學會汲取、學會欣賞,從而產生思維的撞擊、情感的交流、知識的共享和心靈的震撼。中國文字博大精深的美喚起他們去探究學習中華古文化的主動性,催化了學生情感,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學準備:
學生搜集陸游的生平資料及作品、課件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巧妙引詩文
1揭示課題《卜算子·詠梅》。明確詩詞描寫的事物是梅花。
2介紹“歲寒三友”和“花中四君子”
師:提到梅花,不禁想到了“歲寒三友”和“花中四君子”兩個詞(課件出示),知道這“三友”和“四君子”都是誰嗎?(松竹梅、梅蘭竹菊)
從這兩個稱號中,你發現了這幾種事物有什么特點嗎?(不畏嚴寒,品格高尚)
自古以來,歲寒三友和花中四君子都是畫家描摹,文人引用的對象,它們出現在名畫中、扇面上,甚至瓷器、木雕中。(課件展示相應的圖片,請學生欣賞)
3梅花作為“花中四君子”之首,更是屢屢出現在詩中——
梅花風姿清雅飄逸,北宋詩人林逋這樣描繪過它——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梅花性格隱逸淡泊,明代詩人高啟這樣吟詠過它——寒依疏影蕭蕭竹,春燕殘香漠漠臺。
梅花品格堅貞,潔身自好,南宋詩人盧梅坡這樣贊美過它——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
(課件出示以上詩句,請學生吟誦品味,初步感受文化中的梅花形象。)
設計意圖:
梅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具有強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動力。梅花所承載的文化內容豐富而厚重,從相關文化內容引入,使學生對梅花的文化背景有所了解,對梅花產生親近感,幫助他們接下來更好的體會詞的涵義。
二、初讀知大意
1師:這一株株梅花,攜著幽幽暗香,或伴著詩人的吟頌,或載著詩人的情懷,或擎著詩人的志向,跨越了千百年的時空侃侃而來。而陸游這首《卜算子》中的梅花,帶來的是什么呢?認真聽,用心體會——
教師配樂范讀,請學生說說聽出了什么?(壓抑、傷感、凄涼……)
設計意圖:用音樂和充滿感情的朗誦快速引領學生進入詩詞的意境,準確定位本詞的情感基調。
2師:這到底是一株什么樣的梅花呀!竟引得我們都惆悵起來,現在請你們自由讀讀這首詞,試著走近它,理解它,然后把你看到的梅花與同伴交流一下。
學生自讀,交流體會。
3指名試讀,引導學生讀正確,讀出節奏,并讀出自己的初步感受。
三、品讀悟詩情
師:通過剛才的小組討論,同學生對梅花都有了自己的認識,誰來說說你看到了一株怎樣的梅花?
引導學生結合具體的詞句,邊讀邊品悟梅花的寂寞、凄涼、苦悶與悲慘形象,以及在飽受摧殘中仍潔身自好堅貞不屈的品格,感受作者借梅花自喻抒發情感的表達方式。
1寂寞的梅花:廢棄的驛站讓人平添寂寞,殘破的斷橋使這寂寞更深了三分,試著讀出這份寂寞。
2寂寞黃昏以令人深感凄涼,再加上風雨的欺凌,這凄涼又豈是一個愁字了得!請學生帶著這份感受誦讀詩詞。
3孑然一身時受欺凌,群芳爭春時遭嫉妒,怎能不苦悶?試著替梅花抒發內心的苦悶。指名誦讀
4“零落成泥碾作塵”短短七個字,字字血淚,讓我們看到了梅花悲慘的結局,此時,你對梅花產生了怎樣的情感?把你此時的感情融入詞中,試著讀出來。
5在我們惋惜的同時,世人心中也對梅花充滿了同情,但他又無力改變他的'命運,這份無奈又怎一個愁字了得!也只能緩緩地吟誦著——驛外斷橋邊(學生齊誦)
四、擴讀升情感
1師:聽著你們的吟誦,我不禁想到了陸游的一生,與這株梅花是何其的相似,讓我們一起走進愛國詩人——陸游
課件出示陸游的相關資料:
陸游自幼好學不倦,12歲即能詩文。他在飽經喪亂的生活感受中受到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
29歲參加科舉考試名列第一,卻被奸臣秦檜除名。
秦檜死后,宋孝宗賞識陸游的才華,但并沒有重用陸游,只任命他當了一些地方小官。
期間,由于陸游在沒有征得政府同意之前,向災民發放糧食賑災,被罷免了官職。
陸游六十一歲再次被委以官職,但不久又被罷職還鄉。
六十三歲時,陸游再次被任命,但不久又被罷官。
此后二十年間,陸游一直蟄居農村。直到去世,他也沒有盼到“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那一天。
指名讀一讀
問:了解了陸游這些經歷,你覺得陸游的一生是怎樣的一生?(坎坷、悲慘……)
2師:看著這些經歷,不禁又令人想到了陸游那些千古流傳的名句——(課件出示)
故山獨自不堪聽,況半世飄然羈旅。
幽姿不入少年場,無語只凄涼。
煙波無際,望秦關何處?嘆流年又成虛度!
過時自會飄零去,恥向東君更乞憐。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請學生誦讀這些詩句,邊讀邊體會,從中能讀出怎樣的陸游?
師:這一首首詩詞,既是一個個個性鮮明的陸游,更是一株株品格高潔的傲雪寒梅。
設計意圖:陸游一生創作頗豐,創作題材廣泛,這里獨選了這幾首格調低沉的詞句,目的是與本課學習內容緊密聯系,幫助學生更好的體會這首詠梅詞的意境,以及作者此時的無奈心境。
3著名詩人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梅花在經歷坎坷的陸游筆下,是這樣凄涼愁苦的形象,而在另一位詩人的筆下,卻截然不同——(課件出示毛澤東的《卜算子·詠梅》)
先請學生自由練讀,然后指名朗讀。
請學生根據初步感受說說,毛澤東筆下的梅花是什么樣的?
師:在這里,陸游筆下梅花的愁云一掃而光,這株梅花頂風冒雪也展露著笑顏。同樣是凌寒傲放,二者為何有如此巨大的差別呢?下節課讓我們走進偉人毛澤東,去探尋梅花背后的故事。
設計意圖:
陸游和毛澤東的這兩首詠梅詞,歷來被人們反復吟詠比較,在本課結尾處引出毛澤東的這首詠梅詞,旨在開拓學生閱讀的視野的同時,引發學生后續閱讀的好奇心,不僅對兩首詞產生興趣,更由此對詩人產生了解的欲望,為以后的學習和自主閱讀埋下伏筆。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黃河大合唱》的創作背景和經過,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引導學生感悟光未然、冼星海熱愛祖國、熱愛中華民族,充滿革命激情的革命精神。
3.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感悟光未然、冼星海熱愛祖國、熱愛中華民族,充滿革命激情的革命精神。
教學難點:
了解創作《黃河大合唱》的重大意義。
教學準備:
查閱《黃河大合唱》的資料及光未然、冼星海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上節課,通過自學,同學們感受到光未然、冼星海的愛國情懷。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
二、新課
1.學習第二部分
①重點學第4自然段,感受光未然的愛國
他的聲音時而鏗鏘有力,充滿激情,如同噴薄而出的朝陽;時而低回婉轉,無比哀傷,如同暴風雨中折翅的小鳥;時而行云流水,歡快流淌,如同黎明中穿過霧靄的林間小溪;時而氣勢雄偉,蒼涼悲壯,如同那濁浪排空的怒吼中的黃河……
出示:鏈接的文章《黃河大合唱》的第八章《怒吼吧,黃河》。讓學生自己讀,感受光未然的情感變化。他讀的時候為什么聲音會發生這么大的變化?
引導學生體會:作者用噴薄而出的朝陽、暴風中折翅的小鳥、黎明中穿越暮靄的.林間小溪、濁浪排空的怒吼的黃河……表現出光未然時而慷慨激昂,為中華民族而自豪;時而無比悲傷,表達著對祖國飽受日寇的侵略而無比痛苦;時而歡快,時而悲壯,表達著詩人對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精神的贊美,表現我們民族的五千年歷史蘊含的偉大精神和不可戰勝力量。
朗讀。指名讀
②讀中感悟5、6自然段
A教師引讀,學生接讀,并對文本補白。(“——”后為學生齊讀內容)。
在一間寬敞的窯洞里,擠滿了人。光未然正在為大家朗誦他剛寫完的《黃河大合唱》歌詞。他坐在靠窗戶的土炕上,面前擺了一張桌子,上面幾盞油燈的火焰照亮了他手里的歌詞稿。他的聲音時而——時而——;時而——;時而——;時而——(補白,可以多叫幾位同學。)抗敵演劇隊隊員們的每一顆心,都隨著抑揚頓挫的詩句節奏跳動著。當聽完最后一句“向著全世界勞動的人民,發出戰斗的警號”,整個窯洞——。掌聲中,一直坐在門邊的——,斬釘截鐵地說——(如學生讀得態度不夠堅定,再次強調“斬釘截鐵”,體會詞語意思,讀出相應的語氣。)譜曲的過程異常艱苦。但是,——(讀到第6自然段完)
B想象當時的情景,在這短短的六天中,冼星海是怎樣克服重重困難,譜寫出這部中國音樂史上的著名作品的全曲?
學生可以想象體會“異常艱苦”
他趴在一盞昏黃的油燈下,時而凝思苦想,時而奮筆疾書,時而低吟,時而振臂高歌……
他顧不上吃飯,顧不上喝水,頭發蓬亂,全身心地投入到創作中,一干就是六天。
沒有鋼琴,他就想象著和聲的效果,一遍又一遍地修改著,一個小節一個小節地反復吟唱,直到和諧、達到滿意的效果。
……
教師:為什么他能如此投入?(愛國激情)
指名讀第6自然段。
2.學習第三部分。
角色換位,對話中體會《黃河大合唱》的作用。
現在,我們來到陜北公學禮堂,親眼目睹這一盛況,親耳聆聽這激動人心的樂章。(放一段《黃河大合唱》的片斷。)在抗戰最為艱苦的時候,在日寇燒殺搶掠最為猖獗、慘烈的時候,聽著這《黃河大合唱》,你們有什么感受?(指多名同學回答)
齊讀課文最后一段。
總結:聽著著激動人心的《黃河大合唱》,無數民眾拿起武器,沖向抗日的戰場,用鮮血與生命,換來抗日戰爭最后的勝利。同學們,在這篇課文里,作者又是怎樣表現光未然、冼星海的人物品質的呢?(在具體事例中展現人物品質。)學了課文,你覺得這課的民族魂指的是什么?
板書設計:
怒吼吧,黃河
震撼充滿激情
光未然時而……時而……時而……時而……旺盛的革命激情
愛國、愛中華民族
冼星海異常艱苦六天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2
【教材解讀】
1、教材簡析
本次習作是寫書中的故事,要鼓勵學生進行自由寫作,對語文課本中的故事進行合理的加工,或進行適當地概括,或發表自己的感想。鼓勵學生從文章中讀出文章,從故事中讀出故事,從而達到補充閱讀面,加大閱讀量的教學目的。鼓勵學生進行自由寫作,發表自己的感想,養成愛讀書、好讀書、會思考的良好讀書習慣。
2、教學目標
(1)能借助豐富合理的想象將語文書中包含的故事有順序地記敘完整,寫出具體、生動的故事情節,刻畫出較為鮮明的人物形象。
(2)通過搜集和整合資料的過程,打開思維,拓展視野,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鼓勵學生真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逐步養成愛讀書、好讀書、會思考的良好讀書習慣。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鼓勵學生進行自由寫作,對語文課本中的故事進行合理的加工,或進行適當地概括,或發表自己的感想。
教學難點:從文章中讀出文章,從故事中讀出故事,寫出故事情節生動、人物性格鮮明的文章,有自己的感想。
授課時間:兩課時
【教學準備】
1、從學期初,就要為本次習作做好準備,每學習一課,讓學生做好預習,了解課文的歷史背景,相關故事,課后做好拓展,為本次習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并要求每一位學生將搜集的資料結集成冊,為本次習作做好鋪墊。
2、習作前組織學生演好課本劇《完璧歸趙》,并有意識地組織學生談感受。(引導說出看完后從故事中明白的道理、得到的啟示,或從情節安排、人物設置等方面對課本劇本身說說看法。)
【教學過程】
流程一:作前指導
一、閱讀要求,明確指向
1.指導學生閱讀《習作7》,并通過問題啟發:讀了《習作7》,你了解到哪些內容?
2.引導學生發表對這次習作內容和要求的理解。
學生自由表達,教師相機引導并給予肯定,引導學生說出習作要求。
選擇范圍:可以在本冊書中尋找故事,也可以是小學階段學過的十一冊書中的故事。
選擇內容:選取的故事不受局限,可以是成語故事、詩歌創作的背景故事、小說章節的前后故事、神話故事、插圖故事等。還可以寫一寫讀完故事后從中明白的道理、得到的啟示,可以側重于語文書里故事的記敘,也可以寫自己讀故事的收獲。
(設計簡析:指導學生閱讀習作要求,不但鍛煉了自學能力、審題能力,而且通過大家的交流,解決了“寫什么”的問題,讓學生對本次習作有了更清楚的認識。)
二、打開課本,尋找“故事”
同學們,我們明確了習作要求,現在我們就打開冊課本(也可以是十一冊書)尋找故事。
1、學生尋找故事。
2、學生匯報并用一句話說出故事梗概。
教師點評發言,引導學生匯報時注意概括,用一句話講清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
(設計簡析:讓學生打開課本,喚起回憶,自己去尋找故事,一個個鮮活的人物、一件件生動的事件浮現眼前,這不僅拓寬了學生的思路,更激發他們的熱情,也更能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快樂。一句話概括梗概鍛煉了對故事的整體把握,利于習作時將情節寫完整。)
三、敞開心扉,訴說“故事”
過渡:我們轉眼間找到了這么多故事,它們有的藏在課文中,如發生在《負荊請罪》之前的《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兩個故事;有的藏在成語中,如“立雪求道”、“葉公好龍”的故事;還有的是一些課文的背景故事,如《半截蠟燭》“二次世界大戰”的故事;發生在《林沖棒打洪教頭》前后的故事;……可見同學們真是愛讀書、會讀書,我們如何把這些故事說得更具體、更精彩呢?
1、引導明確敘述要求
(1)把故事按照一定的順序說完整。
(2)敘述人物時,要突出人物性格特點。
(3)要有合理的想象。
(4)寫啟示時,不要大段大段的摘抄情節,而應注重感受和啟示,寫自己的獨特感受。(引導回憶觀看課本劇時的情景,教師引導說出。)
2、從眾多的選題中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故事,簡單講給同桌聽。
3、推選優秀者在班內講自己選取的故事。
教師引導點評(側重于是否完整、有順序、重點突出、并展開了合理的想象)
(設計簡析:這一環節提高了難度,因此讓學生同桌互說,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優秀者則給同學們做好了示范。這一環節完成了由易到難的巧妙過渡。)
流程二:下筆成文
四、點撥思路,編寫“故事”
我們已經找到了自己最喜歡的故事,現在就開始寫一寫你找到的故事,作為對語文書的資料補充,也可以寫讀了故事之后受到的'啟示。寫的時候注意按照一定的順序,重點突出,也可以再次尋找所需要的材料閱讀連接,充實內容,要有合理的想象。
可以結合剛才所說的,先用幾句簡單的話或幾個詞語寫下自己的構思。然后,快速成文,遇到選不準的詞語或不會寫的字,可以先跳過去,以免影響全文的構思。有問題的同學可舉手示意,小聲交流,請大家動筆成文。
學生寫作,教師巡視,發現問題,及時指導。
(設計簡析:從說到寫、先說后寫歷來被視為習作教學的重要途徑。在讓學生盡情交流的基礎上,畫龍點睛地作了寫作方法的精要指導,使學生從“有話想說”到“有話會說”,從“想寫”到“會寫”。)
流程三:作后評改
五、修改習作,充實“故事”
1.自我修改。
“好文章是改出來的”,俄國著名作家托爾斯泰的著名作品《安娜卡列尼娜》,僅開頭就修改了二十多次。這可見修改的重要性。請大家先快速瀏覽作文,把剛才沒寫出的字詞查閱工具書補上,然后出聲讀自己的文章,從字詞句三方面看看有沒有要修改的;再讀時,注意考慮是否按照一定順序來寫,寫完整了,想想有沒有需要補充的內容。在通讀中發現了問題,正確使用修改符號,及時修改。
2.集體評議。
選取一名學生,鼓勵他把習作讀給大家聽。教師引導學生在聆聽中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見,教師適時點評。點評時圍繞“寫事的文章是否做到了按一定順序寫、重點突出、情節完整,寫人的文章是否突出了人物性格特點,是否想象合理等。”
3.自評與他評相結合
“文章不厭百回改”,在剛才評改這位同學習作的過程中,你一定也發現了自己的不足之處,請同學們再一次出聲的讀自己的習作,用剛才的方法再次修改習作,并在組內與其他同學交流。
(設計簡析:新課程標準指出,在習作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習慣。這一環節采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自主進行習作修改,體現了語文的實踐性和自主性,有助于培養學生相互合作、相互學習的能力,使每位同學的習作都能在原來的基礎上更上一層樓,從而提高學生作文水平。)
六、結集成冊,分享“故事”
以《“故事”里的“故事”》《慧眼識“故事”》《書中自有千古事》等書名將故事分類匯編,結集成冊,放入班級圖書角,供同學們借閱。
(設計簡析:《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讓學生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在教學活動中精心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習作的興趣,讓學生擁有輕松的習作心態,易于動筆,樂于表達,這固然很重要,可是如果寫完后就沒了下文,學生會很失落,會認為習作是為了寫而寫,那么課后的拓展、交流就顯得尤為重要。結集成冊,能進一步增強學生習作的信心,調動學生的習作熱情,讓他們更加熱愛習作,使訓練落到了實處。)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3
教學目的
⒈理解文中所體現的團結、拼搏、奮進的體育精神,從而認識到“祖國的榮譽高于一切”的民族精神。
⒉掌握多角度塑造人物的方法。
⒊揣摩文中議論和抒情的作用。
⒋培養學生發表個人見解,表達個人情感體驗的能力。
教學重點:理解文中所體現的團結、拼搏、奮進的體育精神,從而認識到“祖國的榮譽高于一切”的民族精神。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發表個人見解,表達個人情感體驗的能力。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
奧運會上,女排姑娘獲得了奧運會的金牌,五星紅旗在高昂的國歌聲中徐徐身升起,我們激動興奮,我們為中國而驕傲,我們為自己是中國人而自豪,但同學可知道1981年11月,中國女排奪得了第三屆世界杯女排賽的桂冠;1982年奪得第九屆世界杯女排錦標賽冠軍;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上再登冠軍獎臺,實現了幾代人夢寐以求的“三連冠”宏愿。那時的女排令全國人民為之熱血沸騰,女排的精神鼓舞著億萬探索前進的人們。女排的精神就是敢于拼搏的中華民族精神。女排之所以取得這樣輝煌的成績,離不開當時的女排隊長孫晉芳。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她,看看她究竟有什么法寶,讓女排成為中國人心中的長城。
二、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內容,并掃除字詞障礙。(讓學生找不認識的`字及讀不準的字及值得積累的詞語)
一錘cuí定音從容不迫pò 化險為夷yí
眼花繚lióo亂夢寐mèi以求裊裊niǎo青煙
親昵yī 婉wǎn轉璀cuǐ璨càn 饒恕sù 暗礁jiōo 默契qì
一錘定音:比喻憑某個人一句話把事情最后決定下來。
從容不迫:做事得心應手,不緊張,不忙亂。
化險為夷:
眼花繚亂:看到紛繁或新奇的東西而使眼睛發花,感到迷亂。
夢寐以求:睡夢中還在尋找追求,形容愿望十分迫切。
裊裊青煙:回旋上升的青色煙氣
璀璨:(珠玉等)光亮鮮明。
默契:形容彼此無需用語言表達,即可心靈相通。
饒恕:寬恕;該處罰而不給予處罰。
暗礁:比喻潛在的障礙或危險。
三、學生再讀課文,從整體感受:
㈠本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用一句話概括):
本文記敘了女排隊長孫晉芳的事跡,贊美了她刻苦訓練,勇于拼搏的精神及率直、聰慧、胸懷寬廣的個性。
㈡文中主要寫了孫晉芳的哪些事例?(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
⒈雍容大將,技藝高超。
⒉苦練球技,揮灑自如。
⒊誤會郎平,開闊心胸。
⒋了解隊友,配合默契。㈢這些事例可以看出孫晉芳怎樣的體育精神?文中哪些語句可以體現出來?
(同學交流、總結)
團結:與郎平消除誤會;
拼搏奮進:走廊練球的場景
四、學生小節本課學習內容。
培養學生自己總結的能力
五、作業:
在體壇上像孫晉芳一樣有著“頑強、拼搏、團結、協作”精神的運動員還有許多,你知道他們的哪些事跡,講給同學們聽聽。
教后記:
第二課時
一、聽寫字詞:
二、指名朗讀課文,品讀文章。
㈠本文文詞精美而富有哲理,精選出你感受最深或最喜歡的地方,有感情的讀給大家,并說明理由。
⒈原來漂亮蓬松的頭發,變得濕淋淋的,粘到一塊去了。運動衣衫得顏色被汗水浸染得由淺變深,只要輕輕一擰就可以擰出一灘汗水。
(生動的描寫出孫晉芳訓練時肯吃苦,頑強拼搏的精神。)
⒉廊頂仿佛突然升高了,墻壁和門窗也似乎向兩邊閃開,狹小的走廊啊,宛如變成了一個無邊無垠的空間。
(通過抒情感慨空間得變化,贊揚孫晉芳的球技,形象襯托出她傳球技藝高超。)
⒊更神的,還是孫晉芳的雙手,仿佛變成了兩塊磁石,吸引著飛舞的白球;仿佛有了魔法,可以隨意把球送到想送的地方。
(用比喻寫出孫晉芳可以任意地控制排球,形象生動地寫出了她技藝高超。)
⒋孫晉芳恨自己心胸不寬闊,她懂得了自己的喜怒哀樂、自己的情緒起伏會直接影響隊員,影響勝負,決心繼續磨煉自己,要把心海中的暗礁一塊一塊炸平。
(暗礁比喻心中的狹隘“炸平”生動表現要除去心中狹隘的決心。)
⒌透過那細瞇的眼縫,閃射出來的卻是機敏、聰慧而又幽默的目光。
(外貌描寫中滲透出人們對孫晉芳的喜愛,可見抒情十記敘的文字更加感人,容易與讀者產生共鳴。)
⒍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戰斗場面,就由她導演出來;一支支悅耳的樂曲,由她指揮而生。
(形象地寫出孫晉芳在比賽中的主導作用,她是比賽場上的靈魂。)
三、作者在文中對孫晉芳個人的作用如何作高度評價的
作者把孫晉芳比喻成連接珍珠的金線,這個比喻打的很好,形象生動的寫出孫晉芳在女排中發揮的作用,類似的比喻你也能打兩個嗎?
如果把女排比作一部精彩的戲,那么孫晉芳
如果把女排比作一曲優美的樂章,那么孫晉芳
四、每一份成就都離不開運動員的奮斗,中國女排的輝煌成就也是全體隊員拼搏的結果,而課文說應該把歡呼聲和掌聲分給孫晉芳一半合適嗎
(是她組織全隊的進攻,為得每一分創造了必要得條件,如果沒有她,女排便沒有了靈魂,也就不會取得輝煌得成績。)五、那么孫晉芳在體壇上像孫晉芳一樣有著“頑強、拼搏、團結、協作”精神的運動員還有許多,你知道他們的哪些事跡,講給同學們聽聽。
五、“頑強、拼搏、團結、協作”是運動員恪守的體育精神,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否也需要這種精神,談談你的經歷。
六、在各行各業中有許多人不計個人得失為祖國贏得了榮譽,你知道的有哪些,講給大家聽聽。
七、本課小結
八、作業
請描寫你熟悉或喜歡的一位運動員頑強拼搏的鏡頭。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掌握讀進去,想開去的閱讀方法。
2.理解排比的好處和分號的用法。
3.認識路牌,會用拼音寫地名和姓名。
4.積累背誦《過故人莊》,理解詩歌的內容。
教學重點:
1.理解排比的好處。
2.積累背誦《過故人莊》,理解詩歌的內容。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蘇軾
蘇軾以絕色美人比喻西湖,被宋人稱為“道盡西湖好處”的佳句,以致“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別名。蘇軾把握住了對自然景色的“閱讀”,我們閱讀文章也應如此,今天,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走進《語文園地》,談談閱讀方法。
二、交流平臺
1.小組交流。
閱讀文章,首先要讀懂,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礎上,還要能從所讀的文章想開去。
你在閱讀文章都會怎么想呢。與大家交流一下吧。
2.展示匯報。
預設:
甲:閱讀的時候,要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想開去。比如,閱讀《丁香結》,讀懂這篇課文寫了丁香花的顏色、樣子和氣味,就可以想想自己在生活中見到的其他植物,如桂花、梅花、梔子花,是什么顏色,有什么氣味。
乙:是啊,我看到描寫丁香花姿態的語句,就可聯想自己在生活中的賞花經歷并加以比較,從而領會作者的表達意圖。
展開聯想去讀,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內容和主旨,還能有助于我們開拓思路,提高欣賞水平。
丙:我在閱讀文章的時候,有時候會從文章的背景想開去。
比如,在讀《宿建德江》這首仕途失意后的詩時,我就會想到《江雪》等其他仕途失意后的古詩,這樣就會對《宿建德江》這首詩有更深的理解了。
丁:閱讀的時候,還要能從課文的內容聯想到更多。比如,閱讀老舍的《草原》,可以想到老舍的其他作品或其他作家寫草原的作品;讀懂了課文中主客聚會的歡快場景,可以想想如果自己置身于這個場景中會怎樣;理解了寫景時融入感受的方法,可以想到在今后的習作中運用。
3.教師小結。
閱讀的時候,既讀進去,又想開去,不僅可以深化對課文思想內容的理解,而且可以活躍思想,激發創造力。我們應該在這方面多下功夫。
三、詞句段運用
(一)讀一讀,體會排比句的特點,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1.出示句子。
(1)我是親友之間交往的禮品,我是婚禮的冠冕,我是生者贈子死者最后的祭獻。
預設:這句話是用排比句來抒情,寫出了花的功用,條理明晰、節奏和諧、形象生動。
(2)漓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
預設:這句話是用排比句來寫景,將漓江水“靜、清、綠”的特點描寫得細致入微、層次清楚、形象生動。
(3)在輕輕蕩漾著的溪流的兩岸,滿是高過馬頭的野花,五彩繽紛,像織不完的錦緞那么綿延,像天邊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絢爛。
預設:這句話是用排比句來寫景,寫出了溪流兩岸的景色之美。排比句使景物的描寫更生動具體。
2.簡介排比句。
排比句是由三個或三個以上意義相關或相近、結構相同或相似、語氣相同的詞組或句子組成的。用排比說理,條理分明;用排比抒情,節奏和諧,感情洋溢,氣勢更為強烈;用排比敘事寫景,層次清晰、描寫細膩,形象生動。
3.試一試。
下課了,操場上頓時熱鬧了起來,同學們有的.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玩得開心極了。
(二)讀下面的句子,再說說分號的用法。
1.出示句子。
(1)我在原野上搖曳,使原野風光更加旖旎;我在清風中呼吸,使清風芬芳馥郁。我微睡時,黑夜星空的千萬顆亮晶晶的眼睛對我察看;我醒來時,白晝的那只碩大無朋的獨眼向我凝視。
預設:第一個分號前面的句子寫的是“我”在原野上的樣子,第一個分號后面的句子寫的是“我”在清風中呼吸的樣子,它們之間是并列關系。
第二個分號前面的句子寫的是“我”睡覺時的情形,第二個分號后面的句子寫的是“我”醒來時的情形,它們之間是并列關系。
(2)太陽曬著地面,有些地區吸收的熱量多,那里的空氣就比較熱;有些地區吸收的熱量少,那里的空氣就比較冷。空氣有冷有熱,才能流動,成為風。
預設:分號前面的句子寫的是地面吸熱多,空氣就熱;分號后面的句子寫的是地面吸熱少,空氣就冷,它們之間是并列關系。
2.小結。
分號是一種介于逗號和句號之間的標點符號,主要用以分隔存在一定關系(并列、轉折、承接、因果等,通常以并列關系居多)的兩個分句。
(三)你注意過路牌嗎。
我們可以借助拼音認識地名。
我們在外出時,經常會看到各種各樣的路牌,我們可以根據路牌的指示來確定自己所在的位置或行走的路線,從而給出行帶來便利。有時,路牌上的字我們不認識,或搞不清楚它的確切讀音。這個時候你會發現大多數路牌標注著拼音。
這樣,我們就可以借助拼音來認識地名。
1.出示路牌圖片。
路牌是標明交通路線或地名的牌子。觀察一下,你發現了什么。
2.學生交流。
預設:
甲:路牌上標有方向,地名的拼音字母全部大寫。
乙:地名的漢語拼音,可以省略標調。
丙:由專名和通名構成的地名,專名和通名分寫。如“穆家湖”,“穆家”是專名,“湖”是通名,所以拼寫為“MUJIA HU”。
丁:字牌上的千米代表路牌上的地點到現在的距離。
3.拓展應用。
預設:
甲:我還知道怎么用拼音拼寫自己的名字。
乙:人名和地名一樣,姓氏和名字要分開寫。
丙:姓在前,名在后,姓和名的開頭字母必須大寫。如:孫悟空Sun Wu kong。
丁:復姓連寫,姓名之間用空格分開。
如:諸葛亮Zhuge Liang。
四、日積月累
過故人莊
[唐]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1.小組合作學習古詩,交流你的心得,提出你的疑問。
2.知詩人。
孟浩然,字浩然,號孟山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世稱“孟襄陽”。
其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有《孟浩然集》三卷傳世。
3.解詩題。
過:拜訪。
莊:田莊。
故人莊:老朋友的田莊。
4.明詩意。
(1)重點詞語把握:
具:準備,置辦。
雞黍:指農家待客的豐盛飯食。
至:到。
合:環繞。
郭:指村莊的外墻。
軒:窗戶。
場:打谷場、稻場。
圃:菜園。
話桑麻:閑談農事。
還:返,來。
就菊花:指飲菊花酒,也是賞菊的意思。
(2)用自己的話說說詩歌的意思。
預設:
老友準備了豐盛的飯菜,邀請我到他的農家做客。
翠綠的樹林環繞著村落,蒼青的山巒在城外橫臥。
推開窗戶面對谷場菜園,端著酒杯閑談莊稼情況。等到重陽節到來的時候,再來故人這里觀賞菊花。
5.悟詩情。你喜歡這首詩嗎。小組交流你的讀詩心得吧。
這是一首田園詩,描寫了美麗的山村風光和農家恬靜閑適的田園生活,也寫老朋友的情誼。通過寫田園生活的風光,寫出作者對這種生活的向往,抒發了詩人和朋友之間真摯的友情。
背誦古詩。
五、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收獲了什么。請你說一說。
學生總結本節課的收獲。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生字“藕”,多音字“興”。品讀詞句,體會詞人用詞的精妙。
2、以“醉”入手,想象畫面,體悟詞境,感受詞人的愉悅心情及對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熱愛。
3、補充資料,了解詞人,懂得“詞為心聲”。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重難點:
1、“醉”讀詞文,想象畫面,體悟詞境。
2、補充資料,了解詞人,懂得“詞為心聲”。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李清照的生平資料
教學過程:
一、對聯導入,揭示課題
1、在中華數千年詞苑中,曾涌現眾多名家,其中有一位以其清新明麗、委婉柔美的風格獨樹一幟,為后人所稱頌。當代著名詩人臧克家用這樣一副對聯贊道:
大河百代,眾浪齊奔,淘盡萬古英雄漢;
詞苑千載,群芳競秀,盛開一枝女兒花。
2、我們今天學習李清照早期的一首詞《如夢令》。
二、初讀全詞,讀準讀通
1、出示全詞,提出朗讀要求:放聲朗讀,讀準讀通。
2、相機正音 生 字:藕
多音字:興
3、劃分節奏。指名讀,齊讀。
三、自讀自悟,讀懂詞意
1、在注釋的幫助下,理解詞的大概意思。(學生自讀自悟)
2、交流,師相機評價補充。(重點點撥“常記”“沉醉”“興盡”“誤入”“爭渡”等)
四、精讀全詞,提煉詞眼
1、我們要把詞讀精,讀成一個字。看看它是圍繞哪一個字來寫的。
(學生自讀思考)
2、交流。(學生講理由,體會用詞之精妙)
3、今天我們以“醉”字來品一品這首詞。(板書:醉)
4、作者到底被什么沉醉了?(相機板書)
A、美酒。 B、濃情。 C、美景。
五、美讀全詞,想象畫面
1、你從詞中讀出哪些美麗的畫面?(學生品讀想象)
2、交流:
“溪亭日暮”“沉醉”“藕花深處”“一灘鷗鷺”
3、指導朗讀。
4、從詞中讀到了一個怎樣的李清照?(快樂、活潑、無憂無慮……)
5、早期的李清照為什么這么快樂,無憂無慮?
(資料補充。早期李清照的幸福生活)
五、對照比讀,拓展延伸
1、此時,李清照喝的是什么酒?(甜酒,美酒,樂酒,香酒……)李清照的詩詞流傳下來的有40多首,有26首寫到酒。我們再一起來欣賞她晚年寫的《聲聲慢》。
2、此時此刻她喝的.是什么酒?(悶酒,苦酒,愁酒……)
3、同樣的人,同樣喝酒,為什么它的味道就變了呢?(資料補充:親人去世,孤獨,國破家亡。)
4、你又讀到了怎樣的李清照?(孤獨、寂寞、凄苦……)
5、憶讀《如夢令》
6、總結。
7、布置作業:課外再去找一找她的詞,讀一讀,品一品詞的味道,感受我們中華詩文的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文六年級教學設計05-09
語文的教學設計12-06
六年級語文窮人教學設計02-18
小學六年級語文的教學設計03-07
六年級語文《琥珀》教學設計04-14
語文六年級下冊教學設計05-03
六年級語文《碧螺春》教學設計04-06
六年級語文《窮人》教學設計04-07
(精選)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07-24
六年級語文《燈光》教學設計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