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5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那么大家知道規范的教學設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
《荷葉傘》教學設計說明
《荷葉傘》使用的是語文版的實驗教材。本節課符合新的理念,符合教材的體例特點,在教學方法上注意到很多地方。我從以下幾方面來談。
一、本節課設計理念明確清晰。老師在備課、上課的時候,把增強學生的人文情感放在首位,結合教材,體現了童話故事的生動有趣、極富感染力的特點,從中滲透了課標要求的人文情感方面的內容。本節課很有趣,老師在有韻律的、歡快的氣氛中,在節奏非常和諧的語言環境中叫學生練習朗讀課文,在語言文字中培養學生審美的情趣。在學生與文本的對話中,實施了人文教育。在具體的語境中激發學生熱愛童話的情感。
二、本節課注意學生的閱讀。開始老師范讀以后讓學生初讀課文,初步感受課文,同時發現問題。然后在感知部分句式相似的問題解決后再讀課文,這樣學生讀的質量就有了新的提升,就為進一步的感悟打下了基礎。
三、流程、步驟安排科學。主要表現在:
1、從導入新課直到全課結束,緊緊扣住課文,不蔓出,不旁枝。
2、強調了隨文識字,理解詞意。
3、本課是第二課時,導語設計和師生互動等教學過程都體現了這個特點。教師在教學中牢牢把握住這一點,把重心放在練讀、感悟課文上,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發現句式相似之處,教師沒有過多地分析詞句、講解課文。
4、拓展延伸,個性體驗。學生通過自選角色,自由組合進行表演,以展示各不同的感受和欣賞課文的層次性,以及對課文角色的理解。
5、師生互動。教師采訪小演員,一起總結課文。實現了教學資源的整合,創設了和諧而活躍的課堂氣氛。
附:教學流程圖
創設情境,引發情感
(板書課題、激趣導入)
展開想象,體會開頭美
(品讀一、二段)
通過比較,感知課文
(小組合作,感知句式的相似)
拓展延伸,個性體驗
(學生選擇角色,展示表演)
補充板書,進行總結
(師生一起口頭總結)
10、荷葉傘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上冊第十課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喜愛童話故事,能借助課文續編、演青蛙借傘的故事。
3、感悟人與人之間要熱心、互助、友愛相處的交際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樂于續編故事,懂得互相關心。
教具準備:
課件、配樂朗讀。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發情感。
1、激趣導入。
(1)(課件出示荷葉圖)。師: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教師相機板書“荷葉”二字)
你覺得它像什么?(補充完整課題“荷葉傘”)
(2)看畫面,聽課文配樂朗讀,整體感知課文。
在美麗的荷花塘邊,一場歡樂的音樂會正在進行,讓我們一起去聽聽吧!(播放配樂教師朗讀課文)
2、這么美妙的音樂會,這么多可愛的小動物在雨中歡樂的舞蹈,大家想一塊兒參加嗎?讓我們也一起來讀讀這個童話故事吧。(全班自由讀課文)
問:課文講了小青蛙把荷葉傘借給了誰?
(教師依據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把句子說完整:在下雨的'時候,小青蛙把荷葉傘借給了小動物們。落實語言訓練。)
二、展開想象,體會開頭美。
1、指名讀一、二自然段。
說一說,你知道了什么?
你最喜歡哪一句?讀給大家聽聽吧。
在學生的回答中教師相機做出以下指導:
(1)理解“和著”的意思;老師擊節奏,請你和著老師的節奏點點頭或跺跺腳。(或先做動作,再從動作上升到“和”的意思上來。)
(2)雨點落下來會是怎樣的節奏?雨一會大,一會小,發出嗒嗒的聲音,這像什么?(鼓點聲)
(3)青蛙會怎樣跳起歡樂的舞?
(4)有音樂有舞蹈時,你心情怎樣?(好快活)你能邊做動作邊讀嗎?
2、學生再次有感情地品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三、通過比較,感知課文。
1、學習課文第三——六自然段。
(1)課文接著寫青蛙借傘給誰和誰?(小狐貍、兩只小白兔)
(出示課件)看看誰來了?小狐貍心里想什么?青蛙怎么做的?為什么這么做呢?
2、美美地讀三、四自然段,表揚表揚小青蛙。
3、分小組合作學習,讀一讀課文五、六自然段再回過頭來瞧瞧三、四自然段,你發現了什么相同的地方嗎?(找句式的相似處)
4、采用對比著讀一讀的方法,印證學生的發現是否正確。出示幻燈,學生練習填充。
(1)(小狐貍)淋著雨從荷塘邊跑過,一只青蛙叫住了(他):“(小狐貍),這把傘借給(你)!”
(小狐貍)打起了荷葉傘。雨點打在荷葉上,嗒嗒地響,像歡樂的鼓點。
(2)(兩只小白兔)淋著雨從荷塘邊跑過,一只青蛙叫住了(她們):“(小白兔),這把傘借給(你們)!”
(兩只小白兔)打起了荷葉傘。雨點打在荷葉上,嗒嗒地響,像歡樂的鼓點。
按男女生分成兩部分讀課文。男生讀三——四自然段;女生讀五——六自然段,從整體上感知兩部分句式的相似。
通過讀這幾段話,你還發現了什么嗎?(點撥區分“你”——“你們”、“他”——“她們”)
5、品讀課文第三至六自然段,并且練習背誦。
四、學習第七自然段。
教師范讀課文最后一段。
問:小青蛙在雨中送出了多少荷葉傘呢?你從課文中什么地方知道的?(通過“到處”這個詞可以知道小青蛙送出了許多許多的荷葉傘)
齊讀帶有“到處”的句子:“雨中,到處都有……到處都有……到處都有……”
五、拓展延伸,個性體驗。
1、小青蛙還可能把荷葉傘借給了誰?
請你編個小青蛙把荷葉傘借給其他小動物的故事。(出示很多小動物來到了畫面)你想扮演誰就扮演誰。
2、學生展示:學生自選角色,自由組合,出示段落,學生模仿課文填充朗讀。以展示各不同的感受和欣賞課文的層次性,以及對課文角色的理解。
()淋著雨從荷塘邊跑過,一只青蛙叫住了():“(),這把傘借給()!”
()打起了荷葉傘。雨點打在荷葉上,嗒嗒地響,像歡樂的鼓點。
3、教師采訪:你剛才演的誰?你為什么這么快樂?你認為小青蛙是個怎樣的朋友?
六、總結。
1、教師帶領學生看著板書進行小結。
小青蛙將“荷葉傘”送給了小狐貍、小白兔、小雞、小貓等許多小動物,(畫上箭頭)給它們送去了“歡樂”(畫出笑臉圖),說明小青蛙怎樣呢?(關心別人,很善良,很有愛心,教師畫出愛心圖。)
2、背誦你喜歡的自然段。
板書設計:(略)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設計2
一、教學要求:
1、默讀課文,能邊讀邊想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聲音表現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二、教學重難點:
1、初步認識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景象變化的特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培養觀察能力,有留心觀察天氣的興趣,能寫觀察日記。
三、課前準備:
課件
四、教學過程:
五、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出示生字、詞語
2、指名認讀,齊讀出示的生字詞。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初讀課文。(自由讀,讀準字音,找出生字詞)
2、默讀課文思考:課文有幾個自然段?標出來(8)它是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順序描寫的,誰能來分一分。(1—3、4—6、7—8)
(三)學習課文,理解內容
1、①結合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的,聽到的,感覺到的景象,說說雷雨前大自然怎么樣?(天氣昏暗,天氣悶熱,刮起大風,閃電,打雷)
②課文中是怎么樣向我們介紹的呢?指名讀第一自然段。說說雷雨前有什么特點?(天氣昏暗,天氣悶熱)
③指名讀第二自然段,說說雷雨前還有什么特點(風大)你是從哪里體會到風大?(從忽然、吹起樹枝亂擺、蜘蛛從網上垂下來,逃走了)
④齊讀第三自然段,說說雷雨前還有什么特點?(閃電亮、雷聲響)指導朗讀“閃電越來越亮,雷聲越來越響”越來越說明閃電亮的程度和雷聲響隨著時間而加大。
⑤女生齊讀(1—3)自然段,試著說雷雨前的景象。(雷雨前,天氣昏暗,天氣悶熱,狂風大作,電閃雷鳴,預示著大雨即將來臨)
2、“嘩嘩嘩,雨下起來了”雷雨中的景象又是怎么樣的?我們一起來學習課文第二部分(4—6)
①看圖1,說一說雨中的樣子。
②課文是怎么樣描寫的?(指名讀)
(雨中,開始雨特別急,特別大,后來越來越大,窗外的一切都看不清了,最后雷雨由大到小,由急到緩)
③指導朗讀。
(“嘩嘩嘩”讀得要重,停頓短一點,表明雨下得急,下得大。“漸漸地”說明雷雨由大到小,由急到緩,有一段時間,要讀得稍慢一些。
3、雷雨后的情景又是怎樣的?我們一起學習第三部分(7—8)
①小組合作完成,觀察雷雨后的景象圖2,并說明特點。
②指導朗讀,句號停頓,清晰讀出雨過天晴景象的贊美之情。
③齊讀課文,讀出雷雨后的美。
(四)、總結
這是一篇寫景的'課文,生動形象地向我們介紹了雷雨前、中、后的不同自然景象,大自然中有許多美景,需要我們留心觀察,希望同學們做個學習中的有心人,養成留心觀察的好習慣,隨時將觀察到的東西記錄下來,學會寫觀察日記,為今后的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五)、板書設計
雷雨前悶
18、雷雨雷雨中大
后美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設計3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因此,讓學生提出自己想了解的問題,在解決問題時先讓學生自己找答案,再在小組里交流,最后小組代表發言,這不但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的積極性,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立性,而且能使學生智力互補,實現共同提高,還能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合作,并提高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起到的是引導者、服務者和促進者的作用。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會寫9個字;掌握多音字“教”。(重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通過朗讀感知青蛙的變化(難點)。
3.了解青蛙的生長特點,懂得要保護青蛙和小蝌蚪的道理(難點)。增加對科學童話的興趣。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讀通讀熟課文;了解小蝌蚪的演變過程;搜集有關其他小動物的成長過程的資料。(學生)
2.制作多媒體課件和課文中小動物的圖片、頭飾;查找介紹青蛙及其他小動物成長的資料。(教師)
課時安排
一、識字激趣,導入新課(用時:5分鐘)
導入: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他們想找自己的媽媽,但又不知道媽媽是誰,她在哪兒。我們跟他們一起去找找,好嗎?(板書課題)
1.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題。重讀“找”,“媽媽”要讀得親切一些。
2.學生對比觀察圖片,認識蝌蚪和青蛙。
3.學生有感情地齊讀課題,讀準字音。重讀“找”,“媽媽”要讀得親切一些。
課堂伊始,教師可以出示蝌蚪和青蛙的圖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用時:20分鐘)
1.教師范讀,要求學生聽準字音、注意停頓。
2.引導學生在讀中識記、理解生字。
(1)邊讀課文邊在文中圈出生字,讀準字音,多讀幾遍。
(2)標出自然段序號。
(3)同桌交流識字。
(4)同桌互考,檢查識字情況。
(5)流利地朗讀課文。
3.教師檢查自學情況。
1.學生注意聽準字音和停頓。
2.學生同桌之間開展自學。自由朗讀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圈畫生字,反復認讀和識記生字,練習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在自學的基礎上同桌之間開展相互交流。
3.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交流自學情況。
(1)在老師的指導下按步驟認讀生字和詞語,師生相機正音:“捕”讀bǔ,不讀pǔ;“迎、頂”是后鼻韻母,不要讀成yín、dǐn。
(2)根據已有經驗交流對字形的識記。
4.學生運用多種形式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識記生字環節,教師要注意利用課件和游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制作漢字部件,進行拼字游戲、擴展詞匯。
三、圖文結合,感悟快樂(用時:9分鐘)
1.指導學生看圖說話。
(1)這幅圖中畫的是哪兒?有誰?他們在干什么?
(2)說說小蝌蚪的樣子。
2.出示課文第1自然段,自由讀。
(1)畫出小蝌蚪的樣子。
(2)交流小蝌蚪的樣子。
(3)結合課文,找出相關語句,讀一讀。
3.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1自然段。
(1)感悟“大大的”“長長的”與“大”“長”的.區別。
(2)指導朗讀:強調重讀“大大的”“長長的”,“游來游去”要慢點讀,表現出小蝌蚪的自由自在。
1.學生看圖,按要求說圖意。
(1)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游來游去。
(2)學生仔細觀察說出小蝌蚪的樣子:大腦袋、長尾巴。
2.學生在老師的幫助下理解詞語“一群”“快活”,明白“大大的”“長長的”比“大”“長”表現得更強烈、更突出。
3.學生用多種方式讀第1自然段。
在學生理解的基礎上注意指導以下幾個重點詞語。
1.“一群”指許多小蝌蚪聚在一起,結合學生平時生活實際還可以說“人群、建筑群”。
2.通過觀察實物或錄像理解“甩著”“快活”“游來游去”幾個詞。在朗讀中體會“甩”的意思。在這里“甩”是擺動的意思,如:牛甩著尾巴。
3.“快活”和“游來游去”能夠說明小蝌蚪的心情很高興,他們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著。
四、鞏固生字,指導認讀(用時:6分鐘)
1.課件出示本課中“塘、腦、袋、灰”四個生字,再次認讀,并練習組詞。
2.引導學生反復讀詞語。
3.把生字放回原文,在語境中識字。
1.認讀生字并組詞。
2.同桌互讀、開火車讀詞語。
3.再讀課文第1自然段,在語境中鞏固生字。
教師要注意提示學生:“灰”是半包圍結構的字,“塘”“腦”都是左右結構的字。“袋”是上下結構的字,在“腦袋”一詞中讀輕音。
第二課時 教學環節,教師指導,學生活動,教學提示
一、復習回顧,深入學習(用時:3分鐘)
1.復習生字、生詞。
2.說一說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3.導入新課。
1.學生齊讀課題,開火車讀詞語。
2.交流課文的重要內容。
教師可以聽寫詞語,檢測學生學習效果。
二、圖文結合,自讀自悟(用時:22分鐘)
1.指導學生小組合作學習課文第2~6自然段。
出示自學提示:
(1)學習第2~6自然段中的生字。
(2)小蝌蚪是通過幾個小動物的幫助找到媽媽的?
(3)鯉魚媽媽和烏龜是怎么回答小蝌蚪的?
(4)找到青蛙媽媽時,小蝌蚪變成了什么樣?
2.引導學生再讀全文,說一說:小蝌蚪的身體發生了幾次變化?每一次是怎樣變化的?
3.小蝌蚪找到媽媽了嗎?他們的媽媽什么樣?
4.學生自由讀課文,體會思想感情,練習朗讀。
5.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
6.選出最出色的一組到前面戴頭飾表演。
1.學生自由閱讀課文,合作探討后回答自學提示中的問題。
(1)小組合作學習第2~6自然段中的生字。
(2)小蝌蚪是通過鯉魚媽媽和烏龜的幫助找到媽媽的。
(3)鯉魚媽媽告訴小蝌蚪:“你們的媽媽四條腿,寬嘴巴。”烏龜告訴小蝌蚪:“你們的媽媽頭頂上有兩只大眼睛,披著綠衣裳。”
(4)找到媽媽時,小蝌蚪變成了小青蛙。
2.學生回答:小蝌蚪的身體發生了四次變化,先長出了兩條后腿,再長出了兩條前腿,接著尾巴變短了,最后尾巴不見了。
3.按老師指導分角色朗讀課文。
4.一組同學戴頭飾表演,其他同學觀看,并評價。
1.學習第2自然段時注意以下幾點:
(1)著重領會“長出了兩條后腿”“捕食”“迎上去”,以及鯉魚媽媽講的青蛙的特征——“四條腿”“寬嘴巴”。
(2)隨機教學“迎”,抓住“迎上去”一詞體會小蝌蚪的心情。
(3)隨機指導學生學習生字:“哇、兩、捕、就、阿、姨、哪、寬”和多音字“教”。
2.引導學生用學習第2自然段的方法試著學習第3自然段。先試著讓學生說圖意,然后,圖文對照讀一讀第3自然段,接著說說讀懂了哪些詞和哪些句子,最后小組討論,交流意見。
3.注意品析重點詞語:比較“游過去”與“迎上去” “追上去”的不同,體會小蝌蚪找到媽媽時那種高興的心情。
三、小組合作,拓寬思路(用時:5分鐘)
1.指導學生學習匯報課外搜集的資料:其他小動物的成長過程。
2.教師激勵學生積極探索學習。
(師結束語:大千世界,充滿著無數的奧秘,希望同學們能積極探索鉆研,像幫助小蝌蚪那樣幫助其他人解決更多的難題。) 學生根據搜集情況進行匯報。
預設:
1.蝴蝶的成長過程。
2.蟬的成長過程。
此環節教師應滲透保護動物,保護環境的教育。
四、鞏固生字,指導書寫(用時:10分鐘)
1.課件出示本課中“兩、就、哪、寬、頂、肚、皮、孩、跳”等9個生字,再次認讀,并練習組詞。
2.指導學生識記字形、觀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書寫注意點,并指導臨摹。
3.指導反饋。
1.認讀生字,給生字組詞,擴詞。
(1)觀察并交流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書寫注意點。
(2)觀察老師范寫并在田字格內臨摹。
2.同桌、全班相互交流,指出書寫過程中的優點和不足,并改正。
教學前,教師可以通過課件出示帶田字格的生字,讓學生仔細觀察生字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先請同學說一說占格位置再進行范寫。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寫規范字。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設計4
教學內容
指導寫字:3、4課
課型
新授課
教學目標
1、指導書寫本單元比較難寫的字,如“世、界、轟、喊、筍、弟、骨、哥、靜、躺、漸、微”等12個生字。
2、能夠用自主探究和討論相結合的方法記住每個四會字。
教學重點
指導書寫這兩課較難寫的字。
教學難點
能夠用自主探究和討論相結合的方法記住每個四會字。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田字格的生字卡片
教學環節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一、復習導入
二、學習難寫的字
三、練習其他四會字
四、布置作業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復習寫字姿勢,有利于學生牢記并調整自己錯誤的寫字姿勢。
通過讓學生之間合作學習識字方法和組詞,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通過老師范寫,教學生學會觀察范字,并能指導自己的臨寫。
堂上練習的時間有限,適當布置一些習作作業,鞏固學生的書寫。
1、評講上一課寫得較好的作業,鼓勵學生用心寫好每一個字。
2、復習寫字姿勢、握筆姿勢。
1、課件出示3-4課的四會字,引導學生認讀并擴詞。
2、小組討論交流記字方法,引導學生著重觀察字的結構、筆順、筆畫和部首。
3、指名匯報交流情況。
4、老師范易寫錯的字,引導學生認真觀察。
重點指導:
“世”第五筆容易寫成了橫折鉤,應該是橫折。
“界”注意觀察橫中線上的筆畫。
“轟”上下結構,下面的“雙”分立豎中線兩邊,同時要寫得比上面的“車”字稍微大些,承接上半部分。
“喊”左右結構,右邊部分比較多筆畫,容易漏筆畫,提醒。
“筍”上下結構,本不難寫,但是,竹字頭,出現得較少,需先單獨書空。
“弟”第五筆的豎折折鉤,比較難寫,必須單獨書空兩次。
“骨”中間部分是禿寶蓋,提醒不要忘記這個部分。
“哥”注意整個字的間架結構。
“靜”左右結構,筆畫較多,注意左下“月”字第一筆是豎,不能寫成“撇”
“躺”,聯系已有知識,提醒“身”的`第六第七筆。
“漸”左右結構,中間的“扌”寫到豎中線上,
“微”不能漏了第七筆“一”,第九筆較難寫。
5、要求學生描紅臨寫生字,師巡視相機指導。
引導學生寫其他比較容易寫的四會字,師巡視指導并提醒學生注意書寫姿勢。
完成未寫完的字
1、觀看優秀作業。
2、說正確的寫字姿勢是:頭正、身直、胸舒、臂開、足安。
握筆姿勢:三指握筆留一寸
1、開火車認讀會寫的字。
2、小組討論交流識字方法。
3、被指名學生代表匯報各自的識字方法。
4、觀察老師范寫生字。
5、在自己的課本上描紅生字,然后臨寫。
練寫其他四會字。
板書設計:
寫字二
世、界、轟、喊、筍、弟、骨、哥、靜、趟、漸、微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的幸福和快樂。
3、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有初步感受。
教學重點
了解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的情景,體會他們之間心連心的深情厚誼。
課前準備
掛圖、生字卡片,布置學生收集有關傣族、潑水節、周總理的資料。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出示掛圖,揭示課題。
一、交流資料,揭示課題
1、學生交流自己課前收集的有關資料。
2、出示掛圖,揭示課題。
你們看,我們的國家總理竟然來到了傣族人民中間,和他們一起歡度潑水節。誰能說說你從圖上看到了什么?(指名說)
是啊,從周總理和人民歡樂的笑臉上,讓我們感受到這是一個多么幸福、難忘的潑水節啊!(板書課題)
二、初讀感知,學習生字
1、師范讀課文,生初步感受潑水節的難忘。
2、學生輕聲讀課文,圈出不認識的字,把生字多讀幾遍。3、識字。
①小組合作檢查生字讀音:借助字卡,生字條等。
②交流識字方法。小組內說說自己是怎樣認字的,然后全班推薦好的識字方法。
③游戲檢查識字。奪紅旗──搶摘“豐收果”──把詞語寫在“車票”上,讀對了才能“上車旅游”參加潑水節。
4、檢查讀課文情況:要求讀準字音,語句讀得通順。指名讀,挑戰讀,分組讀,自愿展示讀。
三、再讀課文,交流思考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為什么不用“火紅”?
2、學習第二自然段,思考:為什么傣族人民聽說周總理要來,感到特別高興?
3、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畫出相關詞語,理解當時人民的心情。
4、指導朗讀:最后一句“周總理來了!”感情要充沛,聲音要自然,語氣、語調可根據自己的理解體現出個性。前幾句要做好聲音和感情鋪墊。
四、指導寫字
1、學生邊讀邊觀察生字字形及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
2、交流自己的'發現,教師重點指導并范寫“鳳凰”一詞。
3、學生對照田字格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4、寫字展評。
五、再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內容
1、學生再讀課文,力爭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六、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又認識了哪些生字寶寶呢?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抓重點詞句品讀,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是怎樣過潑水節的,體會總理和人民心連心。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一、復習導入
1、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認讀并組詞。
2、指名分自然段輪讀課文,并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體會感悟
1、設疑:周總理是怎樣跟傣族人民歡度節日的?
2、小組合作學習第四第五自然段,畫出有關句子。
3、交流。學生先說哪句就感悟哪一句。
句子1:周總理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頭上包著一條水紅色的頭巾,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
(1)說說表示顏色的詞。
(2)“笑容滿面”說明什么?
(3)這時的周總理會對人們說些什么?
句子2:他接過一只象腳鼓,敲著歡樂的鼓點,踩著鳳凰花鋪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周總理跟人們一起敲鼓跳舞說明了什么?
句子3:周總理一手端著盛滿清水的銀碗,一手拿著柏樹枝蘸了水,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傣族人民一邊歡呼,一邊向總理潑水,祝福他健康長壽。
(1)周總理怎樣潑水?向傣族人民祝福什么?說一說。
(2)傣族人民怎樣潑水?向周總理祝福什么?說一說。
(3)練習句式“一手……一手”“一邊……一邊”。
(4)交際互動。教師演總理,學生當人們,互相祝福,互動。
(5)課件演示潑水的場面。
(6)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4、學習第6—8自然段。
(1)師:多么讓人激動的場面啊!誰能把作者的心情用聲音表達出來!
學生自由讀──個人展示──挑戰讀──齊讀
三、升華
1、周總理和人們為什么那么開心?
2、為什么1961年的潑水節令人難忘?
再一次深情地讀一讀全文。
四、課堂小結
1、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段落、語句展示讀給大家聽。
2、假如周總理來到我們中間,你會對他說什么?
3、你還知道哪些少數民族的節日呢?
五、板書
11、難忘的潑水節
傣族人民愛周總理
趕來、撒滿、駛過身穿頭上接過
升上歡呼敲著踩著跳舞
一邊……一邊……一手……一手……
幸福難忘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認識“稱、象”等13個生字,會寫“再、象”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讀好對話表達的意思。能用“一邊……一邊……”說話。
3、喜愛曹沖這位愛動腦筋的想辦法的小朋友,能從他稱象的故事中受到啟發。
4、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表達能力,愿意主動給家人講《稱象》的故事。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啟發談話:同學們,你們見過別人稱東西嗎?那你們見過稱大象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古時候稱象的故事。(板書:稱象)認識生字“稱、象”
2、板題質疑:板書課題,讀課題,認識生字“稱、象”圍繞課題,你想提出什么問題?(誰稱象?為什么稱象?怎么稱的?)
(由課題的出示,引發學生思考質疑,激起學生閱讀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輕聲自讀課文,要求畫出生字,讀準字音,不丟字,不掉字。
2、指名讀課文。強調重點字的讀音:如“稱、造、秤、得、倒”等字的讀音。
3、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之間互相指認生字,適當用生字練習組詞或說話,共同識記。
(引導學生充分自學,發揮合作學習的優勢,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了學生的自學習慣。)
4、小組合作,討論交流:通過自讀課文,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問題?
(語文學習的過程就是師生、生生交流互動的過程,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教師應善于在這種交流中捕捉信息,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
5、朗讀
1)、在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分段指讀課文,組織學生評價朗讀,相互促進,教師適時范讀指導。
2)、抓住“一邊……一邊……”的句子,認真體會,練習說話。
3)、把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組內的同學聽。
三、寫字
1、出示“我會寫”中的“再、象、像、做”四個字,組織學生認讀觀察。
2、說說哪幾個字比較難寫,應注意些什么。師范寫。
3、學生自由練寫,組織展示評價。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
2、誰能把這個故事簡單地給大家講一講。
二、朗讀感悟1——3節
1、自由讀1----3自然段。思考:曹操聽了大臣們稱象的方法為什么“直搖頭”?
2、小組討論,交流意見,陳述理由。
3、分角色朗讀課文,引導學生加上適當的動作和表情,體會當時的情景。
(圍繞核心問題,讀書討論,避免了繁瑣的`分析理解,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訓練學生的語文思維,促進學生合作及表達能力的發展。)
三、朗讀感悟4——5節
1、自由讀4、5自然段,看看曹沖用什么辦法稱象的。
2、師生、生生合作,邊敘述邊利用投影片進行演示,曹沖稱象的全過程,進而體會曹沖的聰慧。
師生合作(甲方敘述乙方演示)——分組合作——小組展示比賽;引導評議(從語言表達,操作等方面)。
3、朗讀課文,引導評議:稱象的方法聽得清楚嗎?即抓住表示稱象順序的詞語體會用詞的準確。
(充分利用學生愛動手、愛觀察、愛表現的特點,將演示與讀文結合,培養合作能力,實踐操作,語言表達能力,在實踐活動中鞏固學生的認識,從中受到啟發,激起對曹沖的喜愛。)
四、擴展
1、引導學生思考課后問題: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來稱象呢?(可以啟發他們從當時的情況和現代社會兩個方面進行思考。)
2、組織學生討論,發表各自見解,進行互相評價。
(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大膽想像,鼓勵創新思維,培養創新精神。)
五、寫字
1、出示“我會寫”中的“點、照”,引導學生觀察這兩個字的特點。
2、指導書寫,強調“四點底”書寫時的注意事項,并范寫。
3、自由練寫,展示評價。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設計7
一、教材分析
《問銀河》是一首文學性很強的兒童詩,全詩前四個小節都以提問題的方式表達了小作者仰望銀河引發的許多瑰奇想象,提出了一連串富有意趣的問題。整首詩不但體現了兒童天真、善良、親和大自然的天性,而且也有利于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培養學生主動發問的習慣。
二、學情分析
二年級的孩子對形象的文字、有趣的發問很感興趣,樂于朗讀,但對詩歌的結構美、語言美、想象美感悟不夠。他們富有想象力,對一切充滿好奇,但是模仿課文的形式創作詩歌有一定難度。
三、教學目標
1.認識文體特點。
2.體會表達意境。
3.享受創寫樂趣。
四、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感受文本形式、意韻之美,并練習仿寫。
2.教學難點:發現文本寫作順序,并遷移運用。
五、教學流程
1.開門見山,復習導入新課。
2.圈畫排版,發現文體特點。
3.現場仿寫,探究寫作順序。
3.拓展遷移,激發創作熱情。
4.布置作業,探秘詩歌王國。
六、融合點設計
1.學生白板圈畫,找出相似之處;重新排版文字,整齊一目了然。
2.出示圖片,直觀呈現寫作順序;學生排序,白班拖拽簡單易行。
3.補充詩作,配樂朗讀——享受讀的樂趣,激發寫的熱情。
七、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復習導入新課
1.今天繼續學習《24、問銀河》,伸出小手,板書課題。
2.喜歡這篇課文嗎?說說原因。
(二)圈畫排版,發現文體特點
1.自由朗讀全文,圈畫出每一段中相同或相似的句子。
2.學生白板操作。
3.逐句分行排列,感受整齊。(板書)
4.精讀第一自然段,品讀優美。(板書)
5.發揮想象,體驗奇妙。(板書)
6.繼續朗讀課文2-4段,品讀詩的優美、奇妙之處。
(三)現場仿寫,探究寫作順序
1.詩人仰望浩瀚銀河,腦海中涌出許多問題,你對銀河又有哪些疑問呢?能像課文這樣寫一寫嗎?。
2.交流朗讀。
3.如果請你當回小編輯,給這幾段文字排排序,你會怎么排呢?
4.通過圖片回顧課文,直觀呈現寫作順序。
5.那么剛才幾位同學寫的,又可以怎么排序呢?小組內先讀一讀,再討論。
6.學生白板排序。
7.為什么這么排呢?從下到上,反過來也可以。
(四)拓展遷移,激發創作熱情
1.幕布遮蓋,巧設懸疑。
2.出示人教版教材《問銀河》,激發興趣。
(五)布置作業,探秘詩歌王國
1.配樂朗讀《我只能是一個小孩子嗎》。
2.小結:孩子們,詩的世界多奇妙,一只小鳥,能從海面飛到雪山,一朵金盞菊能從春夏開到秋冬;詩的`世界多美好,成為一棵樹,長到天上去,摘回一朵云,帶回地上來。課后,請大家帶上奇妙,帶上美好,繼續攀登詩的王國,將這首詩完成,并送給你最親愛的媽媽。
八、教學反思
古人云:不學詩,無以言。本節課立足散文詩的文體特點和表達意境,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利用白板的圈畫、拖拽、放大、遮蓋等功能,巧妙落實重點,突破難點。在賞讀、創想中感受語言文字之美,實現“言”和“境”的統一,“情”與“理”的交融。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嘗試背誦課文第二段。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日月潭名字的由來以及迷人的風光。
3、當小導游,鞏固課文,同時感受同胞情深,培養熱愛祖國寶島和盼望祖國統一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出示課后的生字,讀讀。
2、咱們祖國山川秀麗,景色迷人,昨天我們走進了臺灣島的日月潭,知道那里很美麗。那你為什么那么美麗呢?讓我們一起再去感受感受。
3、齊讀第一小節。說說那里怎么樣?板書:群山環繞、樹木茂盛
二、教學第二節
1、日月潭美麗的地方還很多了。
出示第二節,體會體會,哪里感受到了美?
(四人小組先交流交流)
(1)板書:潭深水綠。
(2)名字美、形狀美
①出示句子:“小島把……”。
②讀懂了什么?為什么說形狀很美?
③什么比作什么?
④比較句子,突出理解“圓圓、彎彎”帶來的具體形象。
⑤朗讀句子。
2、齊讀第二小節:
四人小組推薦導游來介紹日月潭的由來。
三、教學三、四小節
1、日月潭不僅形狀奇特,風光更是秀麗無比。請讀讀第3、4小節,找一找,日月潭還美在什么地方?
(1)清晨,美在什么地方?看圖說說:
出示句子:清晨的日月潭給你怎樣的感覺?
(讀讀)
體會:模糊之美、隱隱約約、富有神秘色彩。
(板書:飄著晨霧)
(2)出示中午的日月潭的句子:
(讀讀)
說說你感覺怎么樣?
體會:清晰之美,展現眼前。
(板書:清晰展現)
讀讀這句話。
(3)出示雨天圖,說說雨中的日月潭:
出示句子。
(讀讀)
體會:童話中的'仙境。
(板書:一片朦朧)
2、日月潭就像一位神奇的魔術師,不同的天氣,不同的時間,它的美景也各不相同。讓我們一起去感受感受。齊讀3、4節。
3、清晨和中午,不同的時間,日月潭有不同的美;晴天和雨天,不同的。天氣,日月潭更是美得不同。現在,請你閉上眼睛想象一下,還有什么時候日月潭也會很美呢?
把你想到的用幾句話輕聲說給自己聽。
(指名說)
三、學習第5小節
1、師:如此風光秀麗的日月潭,怪不得吸引了(生讀)許許多多的中外游人。
(板書:風光秀麗)
2、這么美麗迷人的日月潭,讓我們再去感受感受。
(配樂朗讀課文)
四、我當導游,回味課文
日月潭景色這么美,老師都還想去游覽,哪位同學愿意領老師和同學們再去欣賞一下。
五、抒發感情
1、由于歷史的原因,臺灣和祖國大陸分離了,至今還沒有回歸。臺灣人民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祖國,臺灣的小朋友也在向往早日能回到祖國的懷抱。此時,你想對臺灣的小朋友說些什么?
2、出示詩歌,朗讀:《祖國的寶島》。
美麗的臺灣風光無限,讓我們一起期盼它早日回歸,到那時,我們一起去日月潭游玩,好嗎?
六、作業
作業本第5題。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設計9
一、教學目標: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略葡萄溝的風土人情。
3、產生對葡萄溝的向往和對維吾爾族人民的喜愛之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1、識字、寫字。
2、讓學生知道葡萄溝好在什么地方,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讓學生理解葡萄的特點及葡萄干的制作方法,并讀好長句。
三、教學準備:
1、課件
2、生字卡片
四、教學課時:
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大家一起唱《娃哈哈》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首歌,相信同學一定會喜歡的,先聽聽音樂,想象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大家可以拍手也可以隨音樂做動作。(播放音樂,學生自由地做動作)
師: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呢?(新疆)
2、導入新課
師:對,今天我們隨著歌曲走進新疆,看看新疆是個怎么樣的地方。(板書課題:10、葡萄溝)讓我們一齊來讀一讀吧。(生齊讀)
二、自讀課文,了解大致內容,學習生字。
1、課文里有一句話是夸葡萄溝的,我們快聽一聽課文錄音,用“ ”把它找出來。
2、誰來說說這句話是什么?(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找得真準,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3、自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圈出生字。
4、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學生自由認讀
(2)、個別學生領讀
(3)、講認讀注意點:
fān
讀好“f 、h”音:番(吐魯番)
lǔ
讀好“n、l”音:魯(吐魯番)
jiānɡ
讀準后鼻音:疆(新疆)
注意“wéi維”不可讀成“shuí誰”
(4)、開火車認讀生字
(5)、帶生字詞語認讀生字
(6)、帶生字的句子讀一讀
三、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四、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卡片測讀
2、組詞
3、講識記方法
(1)、形近字識記法
(2)、加字法
(3)、減字法
4、教師范寫
5、學生書寫,老師巡視
6、互評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認讀生字詞
2、全班齊讀課文
二、學習課文
師: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葡萄溝》一課,葡萄溝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你覺得葡萄溝是怎么樣?(生:葡萄溝很美,那里的人們很喜歡葡萄……)
師:看來,同學們也挺喜歡葡萄溝的,那我們也趕緊來學一學課文。
1、出示課文最后一段,質疑:為什么說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
2、帶著問題自讀課文,把關鍵的詞句做上記號
3、小組交流
4、全班交流,老師適時點撥,并知道朗讀。
(1)、學習第1自然段
出示句子“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們最喜愛的葡萄成熟了。”
引導學生從劃線詞中體會,葡萄溝不僅水果品種多,而且從五月到十月都有水果,所以說真是個好地方。
指名讀,讀出喜愛之情。
(2)、學習第2自然段
1)、“茂密的枝葉向四面八方展開,就像搭起一個個綠色的涼棚”。
引導學生從劃線詞中體會,葡萄溝種的葡萄多,而且長勢好,景色十分美麗。
出示課件,讓學生從直觀上感受“一個個綠色的涼棚”。
指導朗讀,讀出景色之美。
2)、“到了秋天,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掛在綠葉底下,有紅的、白的、紫的、暗紅的、淡綠的,五光十色,美麗極了。”
引導學生從“一大串一大串”體會葡萄不僅多,而且豐碩,從葡萄的`顏色多體會葡萄的品種多。結合句子理解“五光十色”的意思,并給它找近義詞。
出示課件動畫,指導朗讀,讀出葡萄的多與美。
3)、“要是這時候你到葡萄溝去,熱情好客的維吾爾族老鄉,準會摘下最甜的葡萄,讓你吃個夠。”
引導學生從劃線詞中體會維吾爾族老鄉的熱情好客。
小結:葡萄溝不僅葡萄多,景色美,而且那里的老鄉又是那么熱情好客,我們不禁要說,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
(3)、學習第3自然段
1)、“這里生產的葡萄干顏色鮮,味道甜,非常有名。”
從劃線詞中體會葡萄溝的葡萄干有名,所以是個好地方。
2)、學生再讀第3自然段,用自己的話說說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
小組內說——指名說(相機理解“碉堡”)
3)、指名朗讀這一自然段。
三、回歸整體,總結課文
1、為什么說葡萄溝真是個好地方?
(不僅因為那里有最有名的葡萄,更因為那里勤勞勇敢、熱情好客的維吾爾族老鄉)
3、向同學介紹你自己家鄉的特產或一處風景。
板書設計:
10、葡萄溝
葡萄五光十色
葡萄溝老鄉熱情好客
葡萄干色鮮味甜
(真是個好地方)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指導書寫本單元比較難寫的字,如“瓦、結、脆、鵑、然、雷、需、鋒、滴、灑”等10個生字。
2、能夠用自主探究和討論相結合的方法記住每個四會字。
教學重點
指導書寫這兩課較難寫的字。
教學難點
能夠用自主探究和討論相結合的方法記住每個四會字。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田字格的生字卡片
教學環節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一、評價上一次作業復習、寫字姿勢
二、學習難寫的字
三、練習其他四會字
四、布置作業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復習寫字姿勢,有利于學生牢記并調整自己錯誤的寫字姿勢。
通過讓學生之間合作學習識字方法和組詞,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通過老師范寫,教學生學會觀察范字,并能指導自己的臨寫。
堂上練習的時間有限,適當布置一些習作作業,鞏固學生的書寫。
1、小朋友們,上課前我們先來欣賞一些寫得較好的作業,一起來分析一下他們哪里寫得好。
2、請回顧一下我們的寫字姿勢是如何的?
1、課件出示課的四會字,引導學生認讀并擴詞。
2、小組討論交流記字方法,引導學生著重觀察字的結構、筆順、筆畫和部首。
3、指名匯報交流情況。
4、老師范易寫錯的字,引導學生認真觀察。
重點指導:
“瓦”獨體字,筆畫不多,但是每個筆畫都較為奇特,學生容易把第二筆豎提寫成豎,最后一筆是橫折彎鉤,不能寫成橫斜鉤。
“結”,左右結構,提醒“吉”的上半部分,是上橫長下橫短,不能混淆。
“脆”,左右結構,左窄右寬,“危”字較難寫。
“鵑”容易和第一課的“鵲”混淆,需提醒。
“雷”與“需”同部首歸類記憶,同時也要比較,“雷”的`下半部分是“田”,“需”的下半部分是“而”,不能搞錯。
“鋒”,通過聯想記憶“峰、蜂”,減少記憶困難。
“滴”“灑”同是三點水部首,但“滴”最后一個部分是“古”,“灑”要和“酒”區別開來。
5、要求學生描紅臨寫生字,師巡視相機指導。
引導學生寫其他比較容易寫的四會字,師巡視指導并提醒學生注意書寫姿勢。
完成未寫完的字
生說正確的寫字姿勢是:頭正、身直、胸舒、臂開、足安。
握筆姿勢:三指握筆留一寸。
1、開火車認讀會寫的字。
2、小組討論交流識字方法。
3、被指名學生代表匯報各自的識字方法。
4、觀察老師范寫生字。
5、在自己的課本上描紅生字,然后臨寫。
練寫其他四會字。
板書設計:寫字三
一、回顧寫字姿勢
二、瓦、結、脆、鵑、然、雷、需、鋒、滴、灑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1
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認識9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步感知詞語的反義關系。
過程與方法:
1、能主動運用多種方法識字,同學之間互相交流識字方法,提高識字效率。
2、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感受漢字的魅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受到美好情操的陶冶,樂于去關愛他人。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學習時間:
本課學習用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通過玩游戲導入新課
師:上新課前,我們先來玩一玩對反義詞的游戲,我說一個字或詞,你們就對出它的反義詞,看看誰的反應最靈敏,請小朋友們注意聽
師:你們想認識更多的反義詞嗎?在《識字6》這首對子歌里,就藏著一些反義詞,請小朋友們趕快把書翻到《識字6》,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識字6》。
二、學文識字
1、“動筆墨不讀書”,讓學生用喜歡的方式讀文,并畫出生字,遇到不認識的生字多讀幾遍,爭取把字音讀準,及時表揚讀得認真的學生。
2、課件出示生字寶寶,讓學生自由認讀一遍生字,提問學生有哪些字是在課外認識的,并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識字。
3、學習生字,認讀正音。
師:請小朋友再看看這些生字寶寶,你覺得哪些字的音最難讀準,就提醒同學們注意,好嗎?
A指導學生讀準前鼻音生字:恨、忱、炭、貧,后鼻音生字:奉、永,翹舌音生字:忱,平舌音生字:索。
(采用多種形式認讀生字:小老師教讀、小組賽讀、玩摘星星的游戲全體學生齊讀)
B以玩送笑臉的游戲讀準不帶拼音的生字。(自由讀、指名讀)
4、交流識字經驗,發現識字方法,同時理解一些字義。
A學生同桌交流識字方法。
師:小朋友們能把生字的音讀得這么準,老師真是佩服你們這些識字大王。我相信,你們肯定有好辦法記憶生字的。現在,請同學們互相交流,把你最巧妙的記字方法介紹給自己的同桌。
B指名匯報識字方法,對識字方法較好的小組給予獎勵。
C教師在歸納學生的識字方法的同時,授與學生識字方法,同時解釋字義。
a用編順口溜的方法記憶“恨”:良心沒一點,心中生怨恨。
師:想不想聽聽老師是怎樣記住“恨”的'。同學們先跟老師讀讀這句順口溜:良心沒一點,心中生怨恨。(課件出示“良”字)這個字怎么念?對,是良心的良,良心沒一點,心邊生怨恨,所以加個什么旁就成了“恨”字?
b “貧”字拆成分和貝,字形意思就是把貝(錢)分了,所以錢少了。(通過課件把“貧”分成“分”和“貝”)
師:貧的下面是“貝”字,古人是拿貝殼來當作貨幣的,古時候的“貝”字就是表示錢財,把貝分了,貝就少了,也就是說錢財少了,錢財少了,就變窮了,所以“貧”的意思就是窮的意思。
c講解“富”的字形的同時解釋字義。(“
”,表示房子,古時候,一口人既有房子住又有田地耕種,已經算是富有的了,所以“富”字就是這樣寫的。)
d運用字理記憶奉字并釋字義,同時理解“奉獻”的意思。(課件出示一幅圖:一個小姑娘雙手舉起一塊木板,木板上放著一塊玉。圖的右邊是“奉”的金文。)
師:“
”這是一個漢字,我們仔細看一看,比一比,這個字與這幅畫有什么相相似的地方?這個古漢字就是我們這節課學習的“奉”字,請小朋友們聯系這幅,說說“奉獻”的意思。(奉獻:指雙手捧著或舉起東西送給人家,表示心甘情愿地把東西送給別人。)
D 小結識字方法。(加一加、減一減、換一換、分組法、組合法、字理識字、猜謎語、編順口溜等等。)
E指導書寫
a指導書寫容易寫錯的字:暖。同時提醒學生“饑、飽、溫、暖”要寫得左窄右寬。
b提醒學生按照筆順規則書寫“丑”。
c讓學生在書中田字格里書寫“暖、丑”。
三、學習第一節對子歌,多種形式理解第一節對子歌中“美、丑、真誠、虛假、冷漠、熱忱、雪中送炭”的意思。
1、把生字放到第一節對子歌里邊,讓學生念讀對子歌。
(自由讀、拍手齊讀)
2、把第一節對子歌里的反義詞畫出來。
A指名匯報畫出了哪些反義詞。
B學生分組對讀反義詞。
3、學生通過看課件出示的《樂于助人》的圖片理解哪些行為是美的,看《亂摘花朵》的圖片理解哪些行為是丑的;同時讓學生說身邊有關美和丑行為的事例,教育學生要關愛他人。
4、師生合作說話,讓學生在語境中理解真誠和虛假。句子:爸爸媽媽對我們的愛很(真誠)。
我們看到一些壞人在騙人時,總愛對你說些好話,他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說的漂亮話,我們說這是(虛假)的話。
5、用找近義詞的方法理解“冷漠、熱忱”。
6、看“雪中送炭”的情景圖,理解“雪中送炭”。
師:我們又來欣賞一幅雪景圖,想想看,把第一節對子歌的哪個詞送給這幅圖合適?(雪中送炭)。
師:誰能根據這幅圖來說說“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圖意:天下著大雪,一個小男孩站在雪地上,冷得直打顫,一個小女孩給他送來一盆燃燒著的炭。)
四、小結:
“雪中送炭”指的就是在別人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給予幫助。從現在開始,老師希望我們在座的每一個小朋友一起行動起來,獻出愛心,關愛他人。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學會3個生字,理解16個新詞語的意思。
2、在通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的過程中學會破折號和引號的用法。
3、在熟悉、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按照“提示”所示提綱學會按照提示簡要地復述孫悟空用計消滅白骨精的經過。
4、在學懂課文的同時,感受孫悟空善于揭穿白骨精的妖術,勇于斗爭到底的頑強精神。
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理解孫悟空用計揭穿白骨精的妖術,最終消滅白骨精的經過,按提綱簡要復述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根據表達的需要,運用詞語,選擇恰當的句式,用自己的語言,簡要復述課文。
教具:投影片 課文錄音
教學過程
第1課時
一、導入新課。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孫悟空三次打死白骨精的化身,而唐僧人妖不分,反把孫悟空趕回了花果山。誰能預測一下,接下來將會發生什么事?
2、出示課題:21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1、學生大聲讀課文3-5遍,按預習要求自學課文。
2、交流自學成果
(1)生字:戒、寡、祟、
(2)詞語:搭救、作祟、覺醒、寡不敵眾、幾次三番、人妖顛倒、是非不分
(3)讓學生簡單說說這篇課文說了什么?(要求用一、二句話)--
三、指導分段。
1、按事情發展順序寫的文章,可以怎樣分段?
2、按“起因、經過、結果”給課文分段。
3、交流,評議。
第一段:第1、2自然段。
第二段:第3、4、5自然段。
第三段:第6自然段。
四、作業
1、完成《作業本》第1、2、3題。
2、熟讀課文。
第2課時
一、復習:課文是分哪幾部分寫的?
二、學習第一段。
1、學生輕聲讀課文后,教師問:孫悟空走后,唐僧的命運怎樣?(指名讀第1自然段,再說說。)
2、為了救師父,八戒怎么做?(指名讀第2自然段,在理解“寡不敵眾”“直奔”兩詞的基礎上,學懂內容,說說。)
3、學生自行小結段意:唐僧被白骨精捉進白骨洞,八戒去請孫悟空搭救師父。
三、學習第二段。
1、默讀課文,想想“孫悟空用了什么巧妙的方法既消滅了白骨精,又使唐僧覺醒”。這一段分幾步寫了這個過程。
2、第一步,聽到師父被妖怪捉去,孫悟空怎么做?
(1)指名讀第3自然段第1句:孫悟空聽到妖怪又出來作祟,就立即趕往白骨洞。“理解“作祟”的意思,并注意用上“又”、“立即”,寫出了妖怪“盡干壞事”,悟空對妖怪“嫉惡如仇”,對師父十分熱愛。
(2)指名讀這一自然段的第2、3句。
“老妖婆”和“白骨精的母親”中間用上了踴折號,這個破折號起了什么作用?(注釋)
孫悟空既已打死了老妖婆,為何又要變成老妖婆的模樣?(將計就計,用計揭穿白骨精的.妖術,使師父覺悟,同時消滅白骨精。)
指名學生再讀課本自然段最后一句,問:“計的具體內容是什么?這句話寫出了孫悟空的什么特點?(變成老妖婆,設計讓白骨精自我暴露。這句話寫了悟空的智慧,有勇有謀。)
3、第二步,先讓學生自由讀第4自然段,用“~~~~”劃出文中寫“老妖婆”的句子,用“__”劃出寫白骨精“自我暴露”的句子。
(1)為什么“老妖婆”這個詞語上要加上引號?(理解此處引號的作用是起否定作用,即這個“老妖婆”,其實不是真的老妖婆。)
(2)“老妖婆”兩次問話的作用是什么?(第一次故意問唐僧,引出唐僧的“他一天接連打死三個好人……”的話,讓白骨精“暴露”這是自己吃唐僧肉的妖計;第二次故意問白骨精,讓白骨精“得意忘形”地重演陰謀詭計,使唐僧受到教育,覺醒過來。)
4、第三步,讓學生自由讀第5自然段,用“ ”劃出唐僧覺醒的句子。
(1)理解“幾次三番”“失聲喊道”這些詞語說明唐僧已經覺醒,所以會指責白骨精“幾次三番”地欺騙自己;想起孫悟空,會“不由自主”地發出呼喊。
(2)進一步理解唐僧呼喊悟空,后悔萬分的句子:“悟空,我不該是非不分,人顛倒……”“是非不分”的“是”指什么?(對殘害百姓的妖怪,就該打。)“非”指什么?(對妖怪講慈悲。)“人妖顛倒”的“人”“妖”各指什么?(“人”指孫悟空;“妖”指想吃唐僧肉的白骨精。)
(3)有感情地朗讀文中唐僧的話。
小結段意:孫悟空用計揭穿白骨精的妖術,使師父覺悟。
四、學習第三段。
1、學生朗讀課文。
2、同桌討論,小結段意。
3、反饋,概括段意:孫悟空打死了白骨精。
五、完成《作業本》第2、3、4題。
第3課時
一、復習回顧。
1、聽記:作祟、寡不敵眾、搭救、揭穿、得意忘形、覺醒。
2、用上這些詞語說說課文內容。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然后四人小組討論:孫悟空是個怎樣的人?為什么你這樣說?同時完成《作業本》第5題。
4、交流:從本文看,孫悟空機智聰明,嫉惡錄仇,是一個對妖怪毫不心慈手軟、除惡務盡的人。
二、指導復述。
1、投影出示復述提綱。(即課后練習3的5點提示)
2、嘗試復述第1點。(同桌復述)
3、指名復述,評議后,出示相對較佳的答案:孫悟空走后,白骨很容易地把唐僧捉進白骨洞。鼓勵求異,強調用自己的語言,根據表達的需要運用詞語,選擇句式,創造性地進行復述。
4、嘗試按(2)(3)(4)(5)點提示,用自己的話獨立復述。
5、指名復述,交流,評議。
三、作業
1、根據例子嘗試縮寫,師生評議,訂正。(孫悟空高舉金箍棒向白骨精打去,白骨精逃跑,被孫悟空口吐神火,燒成一堆灰。)
2.把故事講給小弟弟小妹妹聽。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3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14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看懂圖意,了解景物特點;
3、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重點難點:
1、學會14個生字及其組成的詞語;
2、圖文結合,初步了解課文內容。教學過程:
一、導言揭題: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黃山奇石》這一課。黃山是我國著名的風景區,以奇松、怪石、云海、溫泉為四絕。我們這課介紹的是黃山的石。(板書課題)從課題中我們知道本課講的是黃山上奇形怪狀的巖石。現在我們來看一看書上的圖。
二、觀察圖。
出示掛圖或指導學生看課文中插圖。逐幅觀察圖,初步了解黃山有山峰、云海、樹木蒼翠、一派壯觀、秀麗的景色。還有各種形色的石山。
三、自讀課文,看看課文介紹了哪些黃山景物。
1、第一遍,要求讀正確、流利。遇到生字迅速掃讀拼音,讀熟后再連起讀句子。
第二遍,要求看看課文介紹了黃山的幾種奇石。用筆畫出各稱。(仙桃子、猴子觀海、仙人指路、金雞叫天都、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
2、檢查自學生字的情況。(出示小黑板,指名學生讀生字和生詞。)
四、生字教學。
1、指名讀、齊讀小黑板上的生字,用生字組詞語。
2、分析記憶字形,指導寫字。重點指導“區”半包圍結構,筆順是:。
“省”上下結構,上面的“少”字不帶鉤,上下兩部分要寫得太長。
3、指導抄寫生字。新詞。(每個字詞、抄三遍)
五、鞏固練習:
自讀課文,進一步了解課文內容。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看懂圖意,能抓住景物特點。
2、圖文結合了解課文內容,知道黃山有哪些著名的奇石,它們都是什么樣子.重點難點:
1、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
2、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秀麗風光,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教學過程:
一、觀察第一幅圖,指名學生讀第一段。想一想:這一段一共有幾句話,各講了什么?
1、理解每句話的意思。(先指名學生回答,師再講解。)第一句:安徽省南部有個世界有名的黃山風景區。“聞名中外”——“聞名”:有名。“中外”——:指中國和外國。“聞名中外”就是國內、國外都有名。
第二句:“那里”,指黃山風景區,前半句是說黃山景色很美,后半句是說黃山的怪石更加有趣。“尤其”是特別、更加的意思。全班朗讀第一段。
二、觀察第二幅圖,讀第二段。
1、提出問題:這段介紹了哪種奇石?為什么叫它仙桃石?(仙桃石,它像一個大桃落在大石盤上。)
2、朗讀第二段。小組討論回答上面之問題。
師小結:這段話先告訴我們奇石的'名稱,后告訴我們奇石的樣子。
三、觀察第三幅圖,讀第三段。
1、提問:這段又向我們介紹了哪種奇石,它是什么樣子的?
2、學生朗讀后,小組討論。
3、指名回答:(猴子觀海、猴子抱著腿、望著云海。)
4、理解詞語:陡峭——坡度很大,直上直下。
云海——從高處往下望時,下面的云像海一樣。
5、小結:這段先告訴我們奇石的樣子,后告訴我們奇石的名稱。
四、引導學生用學習前三段的方法,學習第四、五段。
1、觀察第四幅圖。
2、提出問題:第四、五段介紹了什么奇石,它的樣子是怎么樣?
3、朗讀后討論回答:
(第四段講山峰的石頭像一位仙人在指路,第五段講有座山峰上的巨石,像一只雄雞在啼叫。)
理解詞語:仙人——神話和童話里指長生不老,并且有種種神通的人。著名——出名。
五、自讀最后一段,想一想這一段概括介紹了幾種奇石。指名學生回答。(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球。)
六、總結全文,朗讀全文,并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4
一、問題導入,明確目標
1、小朋友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20課《臺灣的蝴蝶谷》(學生齊讀課題)
2、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你們覺得臺灣的蝴蝶谷怎么樣啊?(蝴蝶谷多,蝴蝶谷美……)(師相機板書)
二、品讀課文,讀中感悟
課文中哪些語句寫了蝴蝶谷多,哪些語句寫了蝴蝶谷美?請小朋友們輕輕地打開課本,讓我們繼續讀課文。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1、抓住字眼,朗讀體會
(1)哪個自然段寫了蝴蝶谷多?(第二自然段)
(2)哪些詞語寫了蝴蝶谷多?學生自由朗讀第二自然段
學生讀后交流:山多、山谷也多、一群群、這些……
(3)你能通過朗讀把蝴蝶谷的多表現出來嗎?
[設計意圖:抓住重點詞語讓學生自讀自悟。]
(4)這么多的蝴蝶谷,你能用一個成語來形容蝴蝶谷的多嗎?(數不勝數、不計其數……)
(5)蝴蝶谷之所以這么多是因為每年春季有許多蝴蝶都到這兒來聚會,那么他們是怎么來到這山谷的呢?自己讀讀。
師渲染:是啊,它們飛過花叢,……它們走了那么遠的路,多不容易啊,能讀出這種艱辛嗎?自己試一試。
(6)這些蝴蝶雖然辛苦,但它們的心情怎樣呢?(開心)你是從哪些詞體會出來的呢?(趕、聚會)能讀出這種心情嗎?(指名讀)
2、感悟想象,誦讀悟情
臺灣的蝴蝶谷不但多而且美,請你讀一讀課文中哪些詞句寫出了蝴蝶谷的美?(第三自然段)
學生自由朗讀
A、多媒體出示“有的山谷里只有一種黃顏色的蝴蝶,在陽光的照耀下,金光燦燦,十分壯觀。”
什么東西金光燦燦?為什么會金光燦燦?
是啊,小朋友閉上眼睛想一想整個山谷里都是黃顏色的蝴蝶,在陽光的照耀下,變得金光燦燦,發出耀眼的光芒,這會是一種什么樣的`景象呢?(發揮學生想象)
大家睜開眼睛看看吧(播放一段與句子相配的動畫,讓想象和真實畫面相結合)
看著這景象,這時你最想說什么?(美、壯麗、了不起)
小朋友們體會得真好,這就叫“壯觀”,能讀好這一句嗎?
過渡:有的山谷里只有一種黃顏色的蝴蝶,而有的山谷里卻有好多種蝴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B、多媒體出示“有的山谷里有好多種蝴蝶,五彩繽紛的蝴蝶上下飛舞,就像在空中撒了一把五顏六色的花瓣,隨風飄來,又隨風飄去。”
哦,這個山谷里有好多種蝴蝶,小朋友們想一想,都會有哪些顏色呢?(紅、黃、藍……)小朋友們的想象力可真豐富,想出了這么多顏色,這真是……,誰能用一個詞語來形容顏色的多和美?(五顏六色、五彩繽紛、色彩斑斕、色色俱全……)想不到小朋友們的腦子里裝了這么多成語,你們真了不起!那“五彩繽紛”和“五顏六色”這兩個詞大家一定都理解了。
這么多顏色的蝴蝶都聚在一個山谷里,會是什么樣的情景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出示多媒體動畫)師讀“有的山……上下飛舞”,小朋友們看一看,這上下飛舞、五顏六色的蝴蝶像什么呀?(學生發揮想象自由說)
我們一起看看書上怎么說,“就像撒了一把五顏六色的花瓣……”
多美啊!你能通過朗讀把這么美的景象表現出來嗎?(指名讀,評)
小朋友們,蝴蝶谷里的景象多么迷人啊,我們通過朗讀一起再來欣賞一邊好嗎?(齊讀第三自然段)
3、表演誦讀,感受樂趣
蝴蝶谷吸引了大批中外游客,人們為什么都不遠千里、萬里來到蝴蝶谷呢?(因為蝴蝶谷美)你只知道一個原因,還有一個原因,請大家讀一讀第四段。(學生自由朗讀)
蝴蝶把游客們團團圍住,它們多么好客,多么熱情啊!你能讀出蝴蝶的好客熱情嗎?
“團團圍住”、“翩翩起舞”大家讀懂了嗎?讓我們戴上頭飾來演演看。
師扮演游客,全體學生扮演蝴蝶,師生進行交流:
(1)你們都是從哪兒、怎么來到蝴蝶谷的?
(2)蝴蝶谷里景象怎么樣,能介紹一下嗎?……
三、指導寫字
你們真是一群可愛、美麗又聽話的小蝴蝶,如果能寫好字就更受人歡迎了,有信心成為寫一手好字的蝴蝶嗎?
出示“茂、刻、撒”
(1)指名讀
(2)動腦筋,想辦法記字形。
(3)記筆順
(4)練習
四、總結課文
這節課我們讀出了蝴蝶谷的多,領略了蝴蝶谷的美,小朋友們喜歡這篇課文嗎?有信心把它背出來嗎?下節課我們來背課文,默寫生字新詞。
點評:《臺灣的蝴蝶谷》以形象、生動的語言,描繪了臺灣的蝴蝶谷每年春季瑰麗而壯觀的奇異景象。課文語言豐富,描寫生動,教學時我抓住重點字、詞、句,發揮學生想象,引導學生讀中悟,悟中讀,始終以“讀”貫穿全文。首先由問題導入,把學生的視野聚集到問題上,抓住答案中的重點(蝴蝶谷多,蝴蝶谷美)進行教學,層次清晰。二年級學生年齡較小,還不會讀書,設計這一問題,既突出本課的重點,又讓學生能夠在自讀課文時,目標明確,有的放矢。
在品讀蝴蝶谷多時,抓住重點字詞,如“山多”、“山谷也多”、“一群群”、“這些”等詞體會蝴蝶谷的多,“飛”、“穿”、“越”等詞體會蝴蝶的辛苦,“趕”、“聚會”體會蝴蝶的快樂。充分抓住字、詞、句,品味悟讀。
在品讀蝴蝶谷美時,讓學生想象初步感知蝴蝶谷迷人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了多媒體課件直觀、生動的優勢,刺激學生的感官,不斷加深了學生們對蝴蝶谷迷人景色的印象。有了這樣的感性認識,學生們有感情地朗讀句子也變得水到渠成了。理解成語“五彩繽紛”等詞時,我充分開發和利用語文課程資源,學生的經驗就是寶貴的資源,教學“五彩繽紛”和“五顏六色”時不是直接讓學生說出五彩繽紛是什么意思,而是從學生已有經驗出發,讓學生說一說蝴蝶都會有哪些顏色,當學生真正感到顏色很多也很美時,自然也就理解了“五彩繽紛”、“色彩斑斕”等詞。教學中我還讓學生先看多媒體課件“五彩蝴蝶飛舞”,繼而提出“你覺得這上下飛舞的,五彩繽紛的蝴蝶像什么?”提出這一問題,是想基于課文,又掙脫課文,讓學生的思緒在想象的王國中遨游。學生各具特色、充滿個性的想象既彌補了閱讀材料成人語言傾向的不足,加深了對五彩繽紛的蝴蝶上下飛舞的感受,又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個性。
最后一段創設情境,通過表演理解兩個詞語的意思,同時引導學生將書面語言內化為自身的語言,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優美的詞句。
2、抓住重點的語句品讀,體會并理解課文。
3、學會保護更弱小的人。
教學重點
1、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積累優美詞句。
2、學會保護更弱小的人。
教學難點
1、抓住重點的語句品讀,體會并理解課文。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同學們,你了解“弱小”的意思嗎?你認為什么樣的人才是弱小的?
2、可是有一位叫薩沙的五歲男孩,他卻是一個勇敢的人。這是為什么呢?讓我們一起去學習《我不是最弱小的》。(板書課題)
二、共同研究
1、課文中有一些好的詞語,我們先去認識他們。(屏幕展示詞語,點名讀,再齊讀)
2、這個故事發生在“夏天的一個周末。”這里面有我們要學的兩個生字,是什么呢?
3、(ppt中展示田字格,出示“夏”和“末”)教師在黑板上范寫這兩個生字,讓學生在書中田字格里書寫這兩個字。(尤其是“夏”字的折文)
4、打開書,自讀課文,思考文中媽媽為何會夸獎薩沙是個勇敢的孩子。(薩沙保護了比它更弱小的薔薇花。)
三、交流歸納
1、(PPT出示薔薇花,進行欣賞)文中幾次提到薔薇花呢?瀏覽課文找一找相關的語句,畫下來。<誰愿意給大家讀讀你畫的句子?這句子中有哪些詞語,我不理解?誰愿意替他解決這個問題。>
2、這些花真美啊!讓我們用甜美的嗓音來夸一夸這些花,讀一讀。
3、文中還有哪里提到了這些花,找一找,誰來讀一讀?
4、欣賞兩張圖片,你還覺得那些花兒美嗎?你認為這時這些薔薇花,會說些什么呢?
5、發生了什么事,使得這些花變得無力可憐了呢?快速瀏覽課文找一找答案。能概括出兩個詞語嗎?
6、看圖理解“雷聲大作”和“傾盆大雨”,用橫線畫下來積累詞語。
7、這么大的雨,這么可憐的薔薇花,如果你是薩沙你會做些什么呢?自讀課文的4-9自然段,找一找薩沙一共提了幾個問題,把他的問題用波浪線畫下來。
8、誰找到薩沙的第一個問題了?讀一讀。媽媽又是怎樣回答他的呢?<練習朗讀“不理解的語氣”>
9、薩沙聽后又產生了什么疑問呢?態度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練習朗讀“不甘心”的語氣>
10、既然他不服氣,他做了些什么呢?找到那個自然段,將表示他動作的詞圈出來。
11、用行動證明自己的薩沙又說了些什么呢?<練習朗讀“自豪”的語氣>
12、為何他會從充滿疑問變為自豪呢?為何媽媽會夸他是一個勇敢的孩子呢?(因為他學會保護更弱小的薔薇花)
四、課堂小結
希望我們也可以像薩沙一樣自豪地喊出“我不是最弱小的!”(齊讀課題)
五、板書
7、我不是最弱小的
夏末
不解
弱小不甘勇敢
不是學會保護更弱小的
六、教學反思
《我不是最弱小的》是人教版語文第四冊中的一篇課文。本篇課文主要圍繞著薩沙保護弱小的薔薇花,抓住薩沙的三個問題,一步一步的語氣變化,讓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體會到薩沙由不解到不甘,最后用行動證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人。學生在朗讀學習的.過程中,體會到要保護更弱小的。
教師抓住課文內薔薇花的樣子的對比,充分體會到薔薇花的弱小,并在其中訓練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并在其中抓住重點詞語“簇擁”“隨風舞動”“芬芳撲鼻”“傾盆大雨”“雷聲大作”。,讓學生積累詞語,學會運用。而在文中重點語段,薩沙的三個問題時,教師在引導的過程中,讓學生充分朗讀。分角色朗讀,不同的語氣,抓住提示語,體會情感。
但是本課在完成教學目標,突破重難點的同時。還是有一些瑕疵的。比如在細節的重點詞語分析上,還可以在如何運用上下下功夫,出些相應練習。教師應更富有激情的去帶動學生,營造氣氛。這都是教師應繼續努力的地方。
【小學二年級語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02-27
小學語文二年級教學設計10-25
小學語文《白楊》教學設計10-23
小學語文觀潮教學設計03-13
小學語文《匆匆》教學設計03-14
小學語文《詠柳》教學設計03-12
小學語文窮人教學設計02-27
小學語文板書教學設計02-18
小學語文優秀教學設計03-02
小學語文《太陽》教學設計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