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中語文教學設計15篇
作為一名老師,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那么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中語文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1
資源簡介
《離騷》第一課時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賞文:反復吟誦古詩詞,讀準字音、讀通詩句、把握節奏。
2.品人:疏通文意,理解并掌握關鍵語句,體悟詩人情感,背誦詩歌。
教學重難點:
1.重在指導學生讀準字音,讀通詩句.粗通文意。
2.在粗知文意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情讀”詩歌。
教學方法:
1.運用講讀法、逐節誦讀、講講背背,指導朗讀,指點難字讀音、難字詞義。
2.運用討論法,讓學生理解詩中作者的愛國憂民感情及他為追求理想而九死未悔的精神。
教具準備:
多媒體
教學步驟:
激趣導入,明確目標:
由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我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導入,屈原是世界文化名人。為什么屈原能夠贏得全世界人的尊重呢今天讓我們帶著這一問題一起走進歷史上的宏偉詩篇《離騷》賞其文,品其人,尋找答案。
板書課題:
《離騷》
三讀三求,理解文本。
聽讀,讀準字音,感受一段音樂美。
1.聽配樂朗讀,要求學生聽準字音并關注重點字詞的讀音,并且給句子劃分節拍。(投影展示讀要求及騷體詩的誦讀指導)
2.聽生試讀第一段,注意字音和句讀,讓學生評價;學生自由讀讀準字音句讀;再找一位學生范讀進行前后比較。
3、全班同學齊讀課文。
意讀,讀通文意,觸發一份《離騷》情。
1.解題:“離騷”,“遭憂也。”多媒體展示關于屈原和《離騷》的文學常識。
(1)簡介屈原
屈原,名平,字原。戰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楚辭”的創立者和代表作者,上個世紀中,曾被推舉為世界文化名人。
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偉大詩人屈原,生活在時代大動蕩,社會大變革的戰國中期。當時,新興地主階級與奴隸主貴族集團的殘余勢力,在宗國內部和宗國之間進行著內外交錯的復雜斗爭。據《史記屈原列傳》記載,屈原“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入則與王圖義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付諸侯。王甚任之。”還曾“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原力主革新政治,舉賢授能,除殘去穢,勵精圖治。這就突破了貴族階級的局限,而適應了新興階級的政治要求。楚國貴族集團中的頑固派不斷打擊和排擠屈原,使他一生為之奮斗呼號的政治理想不能得到實現。他就用詩歌傾吐自己的憂愁幽思、纏綿悱惻的情緒。
(2)《離騷》
《離騷》是屈原一生尋求愛國真理并為之奮斗不息的一個縮影,是我國古典文學中最長的一首政治抒情詩,是“可與日月爭光”的一篇浪漫主義杰作,是詩人的一篇主要代表作品,也是“楚辭”體的重要代表作品,人們往往以此來統稱屈原的全部詩作,它在我國文學史是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人們常將“風”“騷”并稱,用“風”來概括《詩經》,用“騷”來概括《楚辭》。
《離騷》的主題表現了詩人為實現祖國富強的崇高目標所作的熱烈追求和不屈的斗爭。“離”——憂愁,“離騷”即作者遭遇憂愁而寫成的詩句。全詩373句是屈原的'思想結晶,是他政治失敗后用血和淚寫成的一篇扣人心弦的抒發憂國之思的作品,本課便是選于其中的20-32節。
由簡介作者知人論世:請同學們大聲自由朗讀,再結合工具書和課下注釋自己或者同桌交流學習疏通文意。合作探究結合課后練習第二題找一找哪些是屈原表白心志的詩句?
點撥重點字詞,明確詩人心志: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至死不改
“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寧死不從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剛正不阿
“不吾知其亦已兮,茍余情其信芳。”——修身潔行
“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堅定信念
“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絕不改變
美讀,讀準感情,與爾同銷萬古愁。
屈原把他的遭遇、理想、熱情、痛苦全部寄托于《離騷》之中,可以說《離騷》是作者用整個生命所熔鑄而成的宏偉詩篇。希望同學們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點撥:詩人在感嘆時要讀得深沉有力;
在充滿理想時要讀得激越而高昂;
在遭遇屈辱之時要讀出屈辱與憤懣。
一男生一女生有感情地范讀,讓學生點評,提到感情要讀出跌宕起伏,不能一個基調。
全班同學有感情地齊讀課文。
三、總結全文,背誦課文:
在我們課前我曾問同學們為什么屈原能夠得到全世界人的尊重?想必答案已然知曉。沈從文先生的姨妹曾經給沈從文先生寫得挽聯評價道:“星斗其文,赤子其人”,老師覺得用來評價屈原也是很合適的;而對于《離騷》這樣的千古奇文我們應該牢牢地記住它。
先嘗試名句背誦;
段落上下句填空背誦
讓學生大膽嘗試背誦第一段。
四、布置作業:
請同學們在課下再多搜集有關屈原和《離騷》的資料,以《屈原之我見》或者《離騷之我見》寫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談談你的個人看法。
板書設計:
離騷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偉大偉大
屈原
六、教學反思: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學習駢散結合的語言特點;
(2)感知作品言外的情感理趣;
(3)了解詩人儒道兼濟的思想。
教學重點:
欣賞分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體悟主客問答中的哲理內涵。
教學方法:
第一課時:誦讀法,教師講解法。
第二課時:討論學習法。
第一課時
一、學生課前預習
1、閱覽相關材料《人生到處知何似?應是飛鴻踏雪泥——淺談蘇軾逆境中曠達的人生態度》收集關于赤壁的歷史、關于賦的相關知識。
2、熟讀課文,利用工具書解決字詞,并歸納文章的字詞。
3、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將學生按平均水平分為若干小組(4-6人之間)。說明:這一步旨在引導學生學會自學,學會收集材料,學會整理材料,養成預習的習慣,初步感知課文,為以后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作者和解題:以蘇軾圖片導入,由小組學生介紹蘇軾的相關經歷。
教師明確:
1、黃州的蘇軾:蘇軾人生中最無用世機會的三處貶所:黃州、惠州、儋州。赤壁賦的寫作正是蘇軾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時。簡單的介紹蘇軾躬耕東坡、黃州夜醉及兩賦一詞。有助于學生對欣賞作品時恰當的運用“知人論世”的方法。
2、解題:(1)赤壁的有關話題:三國時的赤壁和黃州的赤壁(2)賦的特點的演變:騷賦—大賦—小賦—駢賦—律賦—文賦說明:這一步主要是引導學生體會課前預習的重要性和篩選信息的重要性。展示課前所學,得到認可,激發興趣。
三、第一環節:聽錄音或看多媒體課件,提醒學生注意字音的準確,語句節奏的緩急和節奏的變化。教師點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換韻。
四、第二環節:以誦讀為紐帶,落實以下幾個步驟:
1、正音讀—識文字—通義訓—察語氣—明文法—斷句讀—辨辭采—別文體請四位學生分別朗讀,其余同學根據注解疏通文意,找出駢句,用心讀。
2、學生提出疑問,教師提示重要知識,舉例:詞類活用——使動用法:舞幽壑之潛蛟意動用法:侶魚蝦而友麋鹿名詞作動詞: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句式——定語后置:客有吹洞簫者 賓語前置:何為其然也說明:以朗讀加深對課文的體會,通過讀了解文體特點和散文的韻律之美。
五、第三環節:理清文章的思路,(學生默讀,檢查學生有無動筆勾畫)
教師點撥:第一節——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節——悲涼簫聲的傷感 第三節——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節——隨緣而安的態度 第五節——忘情塵世的灑脫說明:此步驟重在倡導學生學會自學,學會合作。同時也讓學生體會誦讀在文言文學習中的重要性,從而在語感上進行強化,促進課文的背誦。從讀到理解文意,再從理解文意到背誦,、落實教學目標。
六、第四環節:通過以上的分析,再讓學生齊讀課文,仔細體會文章的語言,探討景、情、理的關系(再細讀,小組討論)。
學生按四組展開討論:
1、文章寫了怎樣的景?
2、文章寫了怎樣的情?
3、文章寫了怎樣的理?
4、總結情、理、景之間有什么關系?
七、課堂演練,強化雙基(略)
八、布置作業:安排下節課的討論話題:
(1)搜集蘇軾相關作品(詞賦)中有“月亮”的句子,欣賞本文中的“水月”的意象,體會蘇軾對自然的態度。參考:《永遇樂》、《虞姜人》、《江城子?密州出貓》、《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念奴嬌?赤壁懷古》、《記承天寺夜游》、《后赤壁賦》等。
(2)分析主客的形象,體悟主客問答中的理性思想。
(3)尋找材料,看古人(主要是陶淵明、李白等)的人生觀。
第二課時
一、評析文中的“水月”意象
1、蘇軾在他許多作品中多次提到“水月”意象,僅以“月”為例,有哪些? 學生展示自己搜集的材料,并進行分析(以下為節選): ?明月如霜,好風如水,清景無限。(《永遇樂》) ?夜閑風靜欲歸時,惟有一江明月碧流漓。(《虞姜人》) ?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于狼。(《江城子?密州出貓》)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念奴嬌?赤壁懷古》)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賦》) ?何夜無月,何處無松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耳。(《記承天寺夜游》)
2、課文中都有哪些月亮?與前面同學們搜集的有什么異同之處?(學生分組討論)教師點撥:現實中的“水月”——柔和之美——欣賞風月(實) 歷史中的“水月”——蒼涼之意——憑吊古人(虛) 哲理中的“水月”——人生須臾——體悟人生(虛)
3、學生分析蘇軾描寫月亮的變化發展過程。討論明確: 以被貶黃州為界,被貶前,他是一個愉悅輕松、激情滿懷的蘇軾。明月高在景中呈寧靜、輕松之態。到他密州時,到達極致,豪情萬丈,渴望建功立業的抱負噴薄欲出。“月”成了祥樂、寧靜、澄澈、優秀、高潔、圓滿、理想的化身。被貶后,他的心態發生大轉變。出現在景中的月也是靜的,然而卻是孤寂的“靜”。冷清的“靜”。甚至讓人產生羽化登仙的虛無感、人生如夢的飄渺感。蘇軾由“會換雕弓如滿月”的豪情狀態輕而為“抱月而長終”的遺此獨立。但蘇軾畢意是大家,總能于逆境中化解苦悶,隨緣自適,超脫放曠。說明:這一部分重在提高學生研究分析能力,通過研究性學習,在搜集材料、分析材料上得以鍛煉,并且通過提供解讀的平臺,培養學生“知人論文”、“知人論世”的能力。
二、主客是否為兩個人?面對眼前的景物,他們有怎樣的看法?從中看出他們對待人生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將原先的四組分為兩組,分別從客和主兩個角度進行分析。
1、主和客其實是蘇軾人生的兩個層面,主——作為道者的蘇軾——達觀——因緣自適,隨遇而安客——作為儒者的蘇軾——悲觀——人生短暫,生命渺小明確:蘇軾將儒與道結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人生觀。
2、三位學生分角色朗誦全文。一讀旁白,一讀蘇子,一讀客。讀出課文情感的變化。 3、結合詩歌單元《歸園田居》、《夢游天姥吟留別》,談談蘇軾、陶淵明、李白對傳統人格超越。學生展示自己事先搜集好的材料,并結合相關分析,得出:陶淵明——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是帶性使氣的(參考)李白——安能摧眉要事權貴,使我不開心顏——是深感痛苦的(參考)蘇軾——水逝去而常流,月盈虧而永生——是灑脫曠達的(參考)說明:利用小組討論,減少任務量,加大課堂的容量,并且通過競爭激發了興趣。通過分角色朗讀加深對情感的體悟。同樣也通過研究性學習的方式,加深學生對古人人生觀的理解,通過對比感受人的多姿多彩,感受傳統文化的神奇。
三、蘇軾這種聽任自然,力求豁達的心境卻讓人有消極感,他是否有陶淵明歸園田的心境?(也就是如何正確評價蘇軾隨遇而安,及時行樂的人生態度。)
1、蘇軾這番話看起來很超脫,但骨子里仍然有人生空虛之感,所以所謂的聽任自然,只能是一種自我安慰。
2、不這么認為。蘇軾的人生觀應該是樂觀曠達的',因為當時他被流放到這偏遠的黃州,又幾乎喪失人身自由,但他不講喪氣話,不甘陷于苦悶而力求解脫,這很不簡單。
3、他與陶淵明的心境還是有區別的,陶淵明是不肯為五斗米一束帶見鄉里小兒,他是真正厭世。蘇軾的思想從本質看是很矛盾的,在《念奴嬌》中拿周瑜比,現在與曹操比,都是感嘆人生短暫而不能像古代英雄那樣有所作為。
4、認為聽任自然是積極的人生態度,在客觀形勢對自己最不利時,蘇軾不是意志消沉,不去幻想,而是順乎自然積極去適應現實,在現在競爭社會中,要立足于社會,我們同樣要積極地去適應現實,投身到激烈的競爭中去。
5、在現代社會,“一毫而莫取”的觀點顯然行不通,你不去爭取,只有被別人“吃”掉。 6、理解是斷章取義了,他說這話有前提“茍非吾之所有”,如果用這種態度做官,那現在會少很多貪心官員,反腐倡廉的工作就好做多了。
7、“取之無禁,用之不竭”作為成語現在還用,如果說是對大自然無節制地索取、破壞,顯然是不對的;而作者享受的只限于清風、明月,所以不至于破壞生態。
小結:同學們不是只停留在讀懂字詞句上,而是立足于時代來評判古人的文章,批判地吸收傳統文化的精華。今天我們學習《赤壁賦》,我們不僅走進了作品,也走近了蘇軾,感悟到了一種人生的美。下面我們一起來朗讀余秋雨先生寫給蘇東坡的一段話,和大家互勉。
學生齊讀:“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于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發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湍急的細流匯成了湖。說明:通過生生之間心靈的碰撞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培養對他人關注的意識,利用優美的文字喚起對人生的感悟。
四、請學生給本課做個結語出現的精彩總結:
五、布置作業
結合蘇軾的詞,分析詞中所蘊涵的對人生(生命),對苦難的理解。寫一篇評論文章800字以上。參考詞:《念奴嬌赤壁懷古》、《定風波》、《卜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等三。
教學反思:
本案例力圖體現“重在自主,重在發現,重在探究”的教學理念。筆者認為值得肯定的地方有:首先,學生的鑒賞活動貫穿教學的始終,無論是對文本意義的讀解,還是對意境的感悟,都不是(或很少是)由教師傳遞、告知的,而是由主體通過探究發現的。在課堂上,鑒賞主體擁有比較充分的鑒賞權、思考權、發言權,這就為主體“發現”提供了保證,學生不再是名義上的、形式上的主體,而是實質性主體——成為學習過程的真正主人。
例如學生總結這篇課文十分精彩:(1)文章有賦的情韻,散文的筆調,打破了賦在句式、聲律和對偶上的束縛,用比較自由的句式構成帶韻的散文,兼具詩的情韻和散文的理意,體現了韻文的優美、綿長的特色。(2)《赤壁賦》清風和明月交織,露珠和水色輝映的幽美景致,都給政治上失意的蘇軾帶去了莫大的慰藉,于是他用那傳神的妙筆,為我們展現了一個詩情畫意的境界,他描寫了秋夜泛舟大江的情景,抒發宇宙無窮、人生短促的感慨,并以水月為喻,暢達宇宙萬事萬物變與不變的辨證關系,使惆悵的心情在享受清風明月的快意中得到詩意的消解,表現了一種豁達樂觀的襟懷。(3)面對逆境,要把眼光放長遠一些,胸懷放寬廣一些。緣于詩人痛苦的人生際遇,暢達地看待人生的起起浮浮,是一種豁達的情懷。
其次,利用了研究性學習的方式,重視對學生信息搜集和篩選能力的培養。(說明:還學生自主的權利,同時也是對課堂的總結。教學中通過組織學生課外的分組、結合話題指導材料搜集、篩選,對于改變學生原來被動的接受和教師教什么我聽什么的學習方式會起到較好的促進作用。教學中,有好多學生都談到這樣的學習非常輕松,并且可以涉獵到更感興趣、更廣泛的知識。
第三,強調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改變教師原來單一的講解傳授方式,依靠材料,依靠學生小組的合作、探究和競爭,變知識的接受為生成。利用現代媒體,利用網絡,利用發放的資料,利用生生之間思維的碰撞,打開了克服重難點的大門。我覺得,這對于古文學習方式的改變是一個很好的嘗試。
值得探討改進的地方: 1、學生的課外預習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有效地掌握,畢竟學生的學習大多還是停留在傳統的接受型上,習慣很頑固。
2、閱讀大量的資料,對于教學進度的完成是一個挑戰。(當然,教會學生方法,改變學生的習慣比任何都值)
3、改進的想法是打算結合網絡,以利于更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3
一、教材簡析:
1.整體課文分析
《趕海》是蘇教版三年級的一篇課文,文章以倒敘的方式為我們回憶了“我”在童年時代跟舅舅趕海的“趣”事。
2.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借助具體語言,感受“我”童年趕海時的樂趣,激發熱愛大海、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3.教學重點及難點:借助具體的語句體會趕海的樂趣,積累運用語氣詞,動詞。
二、設計思路及理念:
《趕海》一文雖然文字輕松、語言活潑,但離學生生活實際較遠,如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融入到課文描繪的情境中去,就成了我們最值得研討的地方。因此,在執教這篇課文時,我緊扣“趣”字,設計問題:這么多有趣的事,你最感興趣的是哪件?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營造出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另外,通過欣賞歌曲《大海啊,故鄉》、圖片展示形態各異、五彩繽紛的海星、海螺,拉近學生與大海的距離,讓學生很快的融入到課文中。整節課的實施過程中,我引導學生們去讀趣、找趣、品趣、說趣、演趣、寫趣,使課堂氣氛和諧,充滿了生命活力,教師鼓勵下的學生敢說、敢評、敢演、敢問,真正做到了師生互動、課堂靈動。
三、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板書:追浪花)
1.課前播放<大海啊,故鄉>.閉眼邊欣賞邊想象畫面.
2.你腦海中浮現了什么樣的畫面?(學生發揮想象)
3.美妙的`歌聲仿佛又把我們帶到蔚藍的海邊.這節課就讓我們再次跟著小作者一起去趕海.(板書課題,齊讀)
[設計理念]情境導入。鼓勵孩子插上了翅膀在優美的旋律中想象大海的畫面,喚起了學生對大海的向往,自然地引入課題“趕海”,這樣做既豐富了學生思維,又為學習課文作了鋪墊,同時也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
二、初讀課文——找“趣”
過渡:潮退了,告別了可愛的浪花,小作者又遇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1.打開課文,快速地讀一讀課文第三自然段
(總結,相機板書:抓海星 捉螃蟹 捏大蝦)
2.默讀你最感興趣的事情,畫出讓你覺得有趣的字詞,句子甚至是標點符號!然后再大聲地讀一讀最喜歡的片段。
三、品讀課文,體驗“趣”
(一)、抓海星
1.引導學生讀好“摸呀摸呀”。
以讀代講:你為什么把“摸呀摸呀”讀那么慢啊?
這樣摸會把小海星嚇跑的.
2.想看看可愛的小海星嗎?(出示圖片)
3.指導感情讀出喜愛之情。
鼓勵性的評價: 你笑著讀這個”嘿”這句話,讀得真棒
4.讓我們學學他,邊笑著讀邊加上你的動作,一起來感受下摸海星的樂趣!齊讀
小結:這短短的一句話,我們從一個動作”摸呀摸呀”、一個語氣詞“嘿”、甚至一個不起眼的小感嘆號都感受到了一幅生動有趣的畫面。我們文中像這么有趣的畫面還有很多呢,你還覺得哪件事特別有趣呢?
(二)、捉螃蟹
1.指名讀覺得有趣的句子.
質疑:那個低著頭的小伙伴在尋找什么? ---捉螃蟹
2.同學們,螃蟹好捉嗎?
從文中哪兒看出來這家伙一點兒都不好對付? ---東逃西竄
3.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表演東逃西竄.
4.為什么要東逃西竄呢? ----不愿意乖乖地被人捉住。
順勢理解“不甘束手就擒”的意思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4
【教學要求】
1.準確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理解人物悲劇的社會根源,認識封建禮教的罪惡本質
2.學習本文綜合運用肖像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3.體會并理解本文環境描寫的作用,理解本文倒敘手法的作用
【教學重點】
準確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
本文綜合運用肖像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等塑造人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
準確把握祥林嫂的形象特征
理解本文倒敘手法的作用
【教學方法】
點撥、分析、研討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單元學習介紹:
小說三要素:人物、情節、環境(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
小說的結構:序幕、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尾聲
小說的學習方法:P3
我們在初中曾經學過魯迅的小說《故鄉》、《孔乙己》,其中由活潑可愛而變成麻木愚昧的閏土,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孔乙己,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們學習的是魯迅先生又一篇著名的小說--《祝福》。(板書)
二、介紹背景:
《祝福》寫于1924.2.7., 是魯迅短篇小說集《彷徨》的第一篇,最初發表于1924.3.25.出版的上海《東方雜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號上,后收入《魯迅全集》第二卷。
魯迅以極大的熱情歡呼辛亥革命的爆發,可是不久就失望了。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權雖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卻是地主階級的軍閥官僚的統治,封建社會的基礎并沒有徹底摧毀,中國的廣大人民,尤其是農民,日益貧困化,他們過著饑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觀念、封建禮教仍然是壓在人民頭上的精神枷鎖。魯迅在《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這一時期中國農村的真實面貌。這一時期的魯迅基本上還是一個革命民主主義者,還不可能用馬克思主義來分析觀察,有時就不免發生懷疑,感到失望。他把這一時期的小說集叫做《彷徨》,顯然反映了其時自己憂憤的心情。但魯迅畢竟是一個"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他決不會畏縮、退避,而是積極奮斗。
《祝福》這篇小說通過祥林嫂一生的悲慘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國的社會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階級對勞動婦女的摧殘與迫害,揭示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指出徹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三、基礎過關
注音
謬種 浸漬 陳摶 儼然 瘦削 形骸 荸薺
草窠 桌帷 訕訕 蹙縮 渣滓 歆享 窈陷
牲醴 煙靄 瓦楞 塵芥 朱拓 監生 炮烙
咀嚼 執拗 間或一輪
四、研習課文:
1、理清情節,了解倒敘的作用。
先速讀課文,概括祥林嫂生活中的幾個階段
序幕===祝福景象和魯四老爺
結局===[凄然死去]在祝福聲中,離開人世
開端===[初到魯鎮]逃出婆家在魯四老爺家里做工
發展===[被迫改嫁]被婆家賣掉,后來有了兒子。
高潮===[再到魯鎮]丈夫死了,兒子被狼吃掉了,流落到魯四老爺家做工
尾聲===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提問:這篇小說是按時間順序敘述,還是另有安排?
明確:本文在序幕以后就寫出了故事的結局,這是采取了倒敘的手法。
提問:在結構上采取倒敘手法有什么作用?
討論歸納:
設置懸念,使讀者急于追根溯源探求原委;
寫祥林嫂在富人們一片祝福中死去,造成了濃重的悲劇氣氛,
而且死后引起了魯四老爺的震怒,揭示了祥林嫂與魯四老爺之間的尖銳的矛盾,突出了小說反封建的主題。
五、播放電影《電影》
六、布置作業。
思考問題
祥林嫂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誰應該為祥林嫂的悲劇負責?
第二課時
一、分析祥林嫂形象:
學生討論話題:祥林嫂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
預設問題:
誰是害死祥林嫂的兇手?
祥林嫂有沒有反抗精神?[與電影結尾情節比較]
[點撥分析]
1.開端部分:
①祥林嫂為什么要到魯家做工?
②祥林嫂是怎樣對待使她"嫁而守寡"、"備受虐待"的宗法制度的呢?
③祥林嫂在魯家的生活是極其悲慘的:……為什么說她"反滿足"?
2.發展部分:
同一只封建宗法制度的黑手,伸出了兩條繩索,捆住了婦女的脖子,朝著相反的方向緊勒,要把勞動婦女置于死地而后快。祥林嫂當時就處在這種極端悲慘的境地中:族權迫使她寡而再嫁,夫權又視此為奇恥大辱,使她忍辱含冤,永遠生活在恥辱之中。祥林嫂以后的悲劇,都是由此而引起的。那么,祥林嫂是如何對待新迫害的呢?
3.高潮部分:
①祥林嫂為什么又一次來到魯四老爺家?
②有人認為,喪夫失子有偶然性,這種看法對不對?
——-作者開始把批判的筆觸由封建夫權、族權擴展到封建政權。按照封建宗法觀念,婦女"出嫁從夫,夫死從子",一旦喪夫失子,則連在家庭中生存的權利都被剝奪了。因此, "大伯來收屋"使祥林嫂走投無路,只好再一次來到魯家。她到魯家后,又遭受了更大的打擊。
③在魯四老爺,人們對待祥林嫂這個"嫁而再寡"的不幸女人態度如何?
A.魯四老爺的態度:
B.人們的態度:
C.柳媽說鬼:
4.結局部分:
她希望人死后有靈魂,因為她想看見自己的兒子;她害怕人死后有靈魂,因為她害怕在陰間被鋸成兩半。這種疑惑是她對自己命運的疑惑,但也正是這種疑惑,這種無法解脫的矛盾,使她在臨死前受到了極大的精神折磨,最后,悲慘地死去。
從祥林嫂一生的悲慘遭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封建的宗法制度正是用政權、族權、神權、夫權這四條繩索把祥林嫂活活地勒死的。
祥林嫂一生的悲慘遭遇,正是舊中國千百萬勞動婦女悲慘遭遇的真實寫照。作者正是通過塑造祥林嫂這一典型人物,對吃人的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進行深刻的揭露和有力地抨擊的。
小結:
祥林嫂是生活在舊中國的一個被踐踏、被愚弄、被迫害、被鄙視的勤勞、善良、質樸、頑強的勞動婦女的典型形象。祥林嫂的悲劇是一個社會悲劇,造成這一悲劇的根源是封建禮教[政權、神權、族權、夫權]對中國勞動婦女的摧殘和封建思想對當時中國社會的根深蒂固的統治。
許壽裳說《祝福》的主題是“不慘在狼吃阿毛,而慘在禮教吃祥林嫂”。
討論:關于祥林嫂眼睛的肖像描寫。
“順著眼”“順著眼,眼角上帶些淚痕,眼光也沒有先前那樣精神了”“沒有神采”
“眼睛窈陷下去”“只有那眼珠間或一輪,還可以表示他是一個活物”“”
第三課時
一、分析魯四老爺:
魯四老爺是當時農村中地主階級的代表人物,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時期地主階級知識分子的典型形象。他政治上迂腐、保守,頑固地維護舊有的封建制度,反對一切改革與革命。他思想上反動,尊崇理學和孔孟之道。自覺維護封建制度和封建禮教。他是造成祥林嫂悲劇的一個重要人物。
1.作者是通過什么手法來刻畫這個人物的`呢?
①間接描寫——通過魯四老爺的書房陳設的描寫,點明了魯四老爺的身分(地主階級、封建理學的衛道士),揭露了他的丑惡本質,從而揭示出他成為殺害祥林嫂的劊子手的深刻的階級根源和思想根源。
②直接描寫:
A.行動描寫:
B.語言描寫:
a.祥林嫂被搶前:
b.祥林嫂被搶時:
c.當他為尋淘籮,"踱"到河邊時:
d.緊接著,午飯之后,衛婆子又來時:
e.對四嬸的暗暗告誡:
f.祥林嫂死后:
三、分析"我"這一形象:
小說中的"我"是一個具有進步思想的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形象。"我"有反封建的思想傾向,憎惡魯四老爺,同情祥林嫂。對祥林嫂提出的"魂靈的有無"的問題,之所以作了含糊的回答,有其善良的一面;同時也反映了"我"的軟弱和無能。
在小說的結構上,"我"又起著線索的作用。祥林嫂一生的悲慘遭遇都是通過"我"的所見所聞來展現的。"我"是事件的見證人。
四、分析柳媽:
明確:柳媽和祥林嫂一樣都是舊社會的受害者。雖然她臉上已經"打皺",眼睛已經"干枯",可是在年節時還要給地主去幫工,可見,她也是一個受壓迫的勞動婦女。但是,由于她受封建迷信思想和封建禮教的毒害很深,相信天堂、地獄之類邪說和"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理學信條,所以她對祥林嫂改嫁時頭上留下的傷疤,采取奚落的態度。至于她講陰司故事給祥林嫂聽,也完全出于善意,主觀愿望還是想為祥林嫂尋求"贖罪"的辦法,救她跳出苦海,并非要置祥林嫂于死地,只是結果適得其反。
她的主觀愿望和客觀效果的矛盾說明柳媽是以剝削階級統治人民的思想──封建禮教和封建迷信思想為指導,來尋求解救祥林嫂的"藥方"的,這不但不會產生"療效"的效果,反而給自己的姐妹造成了難以支持的精神重壓,把祥林嫂推向更恐怖的深淵之中。
同情他的人,也把他推向深淵,這更顯示出悲劇的可悲。柳媽正是這樣一個同情祥林嫂而又給她痛苦的人。
第四節課
一、分析、討論寫作特點:
1.精當的環境描寫。
作者巧妙地把祥林嫂悲劇性格上的幾次重大變化,都集中在魯鎮"祝福"的特定的環境里,三次有關"祝福"的描寫,不但表現了祥林嫂悲劇的典型環境,而且也印下祥林嫂悲慘一生的足跡。
①第一次是描寫鎮上各家準備"祝福"的情景。
祝福是"魯鎮年終的大典",富人們要在這一天"迎接福神,拜求來年一年的好運氣",以便繼續他們貪得無厭的"幸福生活",而制作"福禮"卻要像祥林嫂一樣的女人"臂膊在水里浸得通紅",沒日沒夜地付出自己的艱辛,可見富人們所祈求的幸福,是建立在榨取這些廉價奴隸的血汗之上的。這樣通過環境描寫就揭露了人與人之間的矛盾沖突,預示了祥林嫂悲劇的社會性。同時,通過"年年如此,家家如此","今年自然也如此"的描寫,也顯示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國農村的狀況:階級關系依舊,風俗習慣依舊;人們的思想意識依舊。一句話,封建勢力和封建迷信思想對農村的統治依舊。這樣,通過環境描寫,就揭示出祥林嫂悲劇的社會根源,預示了祥林嫂悲劇的必然性。
②第二次是對魯四老爺家祝福的描寫。
祝福本身就是舊社會最富有特色的封建迷信活動,所以在祝福時封建宗法思想和反動的理學觀念也表現得最為強烈,在魯四老爺不準"敗壞風俗"的祥林嫂沾手的告誡下,祥林嫂失去了祝福的權力。她為了求取這點權力,用"歷來積存的工錢"捐了一條"贖"罪的門檻,但所得到的仍是"你放著罷,祥林嫂"。這樣一句喝令,就粉碎了她生前免于侮辱,死后免于痛苦的愿望,她的一切掙扎的希望都在這一句喝令中破滅了。就這樣,魯四老爺在祝福的時刻憑著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禮教的淫威,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死亡的道路。
特定的環境描寫,推動了情節的發展,同時也增加了人物形象的真實感與感染力。
③第三次是結尾通過"我"的感受對祝福景象的描寫。
祥林嫂死的慘象和天地圣眾"預備給魯鎮的人們以無限的幸福"的氣氛,形成鮮明的對照,深化了對舊社會殺人本質的揭露,同時在布局上也起到了首尾呼應,使小說結構更臻完善的作用。
小結:
以《祝福》為題的意義:
1.小說故事時間起于祝福,結于祝福,中間一再寫到祝福,情節的發展與祝福有著密切的關系。
2.封建勢力通過祝福殺害了祥林嫂,祥林嫂又死于"天地圣眾""預備給魯鎮的人們以無限的幸福"的祝福聲中。通過這個標題,就把"兇人的愚頑的歡呼"和"悲慘的弱者"的不幸,鮮明地擺到讀者的面前,形成強烈的對比,在表現主題方面更增強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劇性。 這也是一種反諷。
二、精當的語言藝術
解決課后練習第三題
三、布置作業。
課后練習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5
一、設計理念
當前,高中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普遍不濃,常常應付了事。因此,我的教學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原則。根據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的“期待效應”理論,我把《林黛玉進賈府》的第一課時設計成“穿越”形式的閱讀體會課,讓學生在上課前就有所期待。本課時以閱讀分享法、情境教學法的模式,讓學生圍繞“林黛玉進賈府后的見聞”的論題展開,從而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紅樓夢》第一回至第五回猶如全書的“序幕”或“縮影”,小說從第六回才開始展開故事情節。曹雪芹安排前五回的目的,是將自己的創作意圖、作品的主題、作品的主線、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及其歸宿等,作或明或暗、或詳或略的提示,使讀者一開始就能大致了解全書,不致讀來漫無頭緒。課文《林黛玉進賈府》節選自第三回,通過榮國府的女主人對來自蘇州的第一次見面的十三歲的外甥女林黛玉的接待,極其自然地介紹了榮國府的環境、人物。《林黛玉進賈府》是全書序幕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屬于經典名著中的精彩片段,所以細讀文本、仔細體味應該成為教學的首選方法。同時,在《林黛玉進賈府》中盡管有幾個主要人物登臺亮相,主要故事情節初見端倪,但從整個小說來說,它只是前五回“大序”中的一部分,主要作用還是為以后的人物活動和情節展開典型環境。因此,我們以環境描寫及其作用為重點進行教學,并以此帶動對人物心理的分析來鑒賞人物形象。
二、教材分析:
《林黛玉進賈府》是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第一單元小說第一課。本單元是小說單元,是訓練文學作品閱讀欣賞能力的重點篇目。本單元的三篇課文兼及古今中外,本課屬于中國古典小說,意在激發學生閱讀我國古代小說的興趣,談談環境描寫對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三、學情分析:
多數學生對《紅樓夢》的了解多來自電視劇,對于文字讀本的《紅樓夢》的博大精深不甚了解,加上快餐文化的影響和學習任務重等原因,要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深入文本,由體會古代文學作品的語言魅力而生發閱讀興趣,有一定的困難。
四、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賈府。
2.能力目標:掌握通過分析人物的心理、言行舉止等手段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美感,領會人物的美。
五、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1)掌握通過分析人物的心理、言行舉止等手段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2)欣賞精彩的人物對話
2.教學難點:
掌握通過分析人物的心理、言行舉止等手段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六、教法和學法
(一)教法:閱讀分享法、情境教學法、情景還原法等
(二)學法:預習、自主學習、討論、信息提煉歸納法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
20xx年2月20日上午9點,**同學枕著語文老師的奢華富貴的賈府,進入夢鄉。“小姐,小姐!”頭好暈,誰在說話?“小姐,,你好點了嗎?頭還暈嗎?”只見一個一團孩子氣的小丫頭向我扇著扇子關心的問。“你是誰?這里是哪里?”我打量著陳舊船艙中的褐色桌子,低聲問道。“小姐,我是雪雁。我們在去您外祖母家賈府的路上……”原來,我這一睡竟化身為黛玉了……棄船登岸,榮國府的轎子和拉行李的車輛已經侯在邊上了。進入賈府后,我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請同學們根據課文內容,用黛玉的雙眼和雙耳,完成后面的內容。
(二)認識外婆家——賈府
1、初游大觀園(預習安排)
問題:速讀課文,帶同學們參觀大觀園。
老師牽頭,黛玉進賈府前所見所感:很“大”:三間獸頭大門的左右各蹲著一個大獅子,正門之上有一匾,匾上書寫著“敕造榮國府”五個大字,正門的東西兩頭各有一個小門。進入賈府后,看到了……
(同學們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合理添加想象力,向同學們介紹大觀園)
2、初識賈府人(請同學們任選下面一個話題完成賈府人物介紹活動)(預習安排)
(1)向同學們介紹我的外婆(賈母)
(2)向同學們介紹我的.表嫂(鳳姐)
(3)向同學們介紹我的表哥(寶玉)
(4)跟外婆家的人說說我的情況
(三)感知名著《紅樓夢》語言的魅力,品鑒人物形象
1、對比四位同學收集的課文信息給賈母、鳳姐、寶玉和黛玉的人物介紹辭與課本的具體描寫,誰寫得更精彩?為什么?
2、品析人物心理,鑒賞人物形象
(1)鳳姐為什么一會兒笑一會兒哭?
(2)黛玉“步步留心,時時在意”“惟恐”“被人恥笑”的心理是“好面子”的表現嗎?
(3)我們應該怎么看寶玉的“摔玉”行為?
八、作業設計:寫人,突出其形象特點。
任選一個人(①我的老師②我的同學③我的親人)來寫;根據其性格特征安排適當的場合讓其登場亮相,通過外貌、動作描寫顯示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點。
九、反思
《紅樓夢》節選的《林黛玉進賈府》一共有9頁,怎樣在短短的40分鐘,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閱讀古代小說的興趣,讀出趣味讀出個性?要把《紅樓夢》講好,有關文學常識不得不講,作者介紹,社會背景等等也要為學生理清楚。但一開始整理這些內容,學生或許會厭煩,所以我把這些內容安排到最后一個課時再講。
為強化語言的影響作用,我在上課前并沒有組織學生觀看《紅樓夢》的電視劇,也沒有向學生展示與《紅樓夢》有關的圖片資料,而是充分利用語言文字的間接性和感染力,通過閱讀分享、情境還原等方法,引導學生盡可能地走入文字,與文字親密接觸,領略文字的博大精深:感受形象,感受大師的高超技藝,以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為節約篩選信息的時間,我事先安排了兩項預習任務:1、勾畫課文中描寫賈府環境的內容,并用自己的話概括;2、勾畫描寫賈府主要人物的內容,并用自己的話概括。這一項預習安排為學生進入文本,進入黛玉的角色節約了不少的時間。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掌握司馬遷和《史記》的知識,了解相關背景。
2、了解和掌握文言實詞活用的一些規律和有關特殊句式
的知識。
3、學習本文把人物放在尖銳的矛盾沖突中,并通過個性
化的語言和動作予以刻畫的寫作方法。
二、過程與方法
反復誦讀,探討研究,賞析人物性格特點。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客觀評價項羽,探究其悲劇結局的原因。
[教學重點]
1.分析“項羽”這個主要的人物形象。
2.背誦故事的高潮三、四段。
[教學難點]
1、了解和掌握文言實詞活用的一些規律和有關特殊句 式的知識。
2、學習本文把人物放在尖銳的矛盾沖突中,并通過個性化的語言和動作予以刻畫的寫作方法。
[教學方法]
誦讀、提問、講解、質疑、討論、探究
[教學課時] 三課時
[教學過程]
預習要求:
1、通讀課文,讀準字音,注意點讀。
2、借助工具書,結合注釋,翻譯課文,畫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并提出疑問。
3、了解故事情節,整體把握,注意刻畫人物形象的語言。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二、誦讀課文,范讀正音。
三、疏通文意,落實實詞、虛詞句式等文言基礎知識。
以學生解讀為主,教師點撥為輔,掌握以下文言知識
(一)通假字、異體字
1.距─拒: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
2.內─納: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
3.要─邀:張良出,要項伯。
4.倍─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5.蚤─早: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6.郤─隙: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郤……
7.桮─杯:
8.杓─勺:沛公不勝桮杓,不能辭。
9.坐─座:置之坐上。
(二)古今異義
1.山東 古:指崤山以東地區。今:指太行山東邊的一個省。
2.常 古:意外的變故。今:程度副詞,很不一般。
3.北 古:黃河以北地區。今:黃河北部的一個省。
4.河南 古:黃河以南地區。今:黃河南部的一個省。
5. 壽 古:敬酒。今:長壽。
6. 古:小人的讒言。今:詳細地講
(三)一詞多義
1.謝 謝罪、道歉: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感謝:噲拜謝,起,立而飲之。辭謝、告別:乃令張良留謝。
2.辭 推辭: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辭!告別:今者出,未辭也,為之奈何?
3. 故舊、交情:君安與項伯有故?固此:故聽之。特意:故遣將守關者,備他盜出入與非常也。
4. 將:且為之奈何?況且: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辭!
5.幸 寵幸、親近:婦女無所幸。幸虧、幸而:故幸來告良。
6.之 到: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代詞,這:為之奈何?取消句子的獨立性: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結構助詞,的:今者有小人之言。助詞,襯字,無義:珍寶盡有之。
7.去 距離:相去四十里。離去,離開:脫身獨去。
8.于 向,對:沛公左司馬曹無傷使人言于項羽曰:……比:長于臣。在:復得見將軍于此。
9.因 就此:不如因善遇之。就、于是:項王即日固留沛公與飲。趁勢、趁機:固擊沛公于坐,殺之。
10.為 任,做:使子嬰為相。替,給: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被: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作為:軍中無以為樂。是: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句末語氣詞:何 辭為?
(四)詞類活用
1.名詞用如動詞:沛公軍(駐軍,動詞)霸上。沛公左司馬使人言(告訴,動詞)項羽曰:……沛公欲王(為王、稱王,動詞)關中。不可不語(告訴,動詞)。吾得兄事(做事、侍奉,動詞)之。籍(登記,動詞)吏民。范增數目(使眼色,動詞)項王。刑(施加肉刑,動詞)人如恐不勝。道(取道,動詞)芷陽。
2.形容詞用如動詞:素善(友善、交好,動詞)留侯張良。
3.意動、使動: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以之為王,稱王,意動)。項伯殺人,臣活之(使之活,救了他的命,使動)。沛公旦日從(使……跟從,意即帶領,使動)百余騎來見項王。交戟之衛士欲止(使之止,制止,使動)不內。
4。名詞作狀語:君為我呼入,吾得兄(用對侍兄長的禮節)事之。項伯亦拔劍起舞,常以身翼(像鳥用翅膀)蔽沛公。
(五)句式
1.數詞作謂語: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2.賓語前置:客何為者?(何為─ 為何)大王來何操?(何操─ 操何)沛公安在?(安在─在安)
3。判斷句: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沛公之參乘樊噲者也。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4.省略句:欲呼張良與(省略“之”)俱去。毋從(省略“之”)俱死也。奉厄酒為(省略“之”)壽。旦日(省略主語“沛公”)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將軍戰(省略“于”)河北,臣戰(省略“于”)河南。加彘肩(省略“于其”)上。
(六)成語凝集
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無犯)
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勞苦而功高如此(勞苦功高)
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四、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把握故事情節。完成“研討與練習”第一題。
2、完成課后“研討與練習”第二題。
3、找出有關人物描寫的文字。
第二課時
一、抽查部分學生,看文言知識掌握情況。
二、分析鑒賞,合作探究
提問三個學生,讓他們梳理本文的結構,概況各部分的內容。
明確:全文共有七段,可按照“鴻門宴”的前后過程, 分為宴前、宴會上與宴會后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宴前。寫宴會前劉、項兩軍駐地、力量對比、事件的起因及雙方的幕后活動。
第二部分(第3、4段)宴會上。寫鴻門宴上雙方的尖銳斗爭。這部分是課文的重點,情節的高潮。
第三部分(第5、6、7段)宴后。寫劉邦脫身逃走,張良入謝與劉邦誅殺內奸。這是情節的結束與尾聲。
三、能力提升(教師質疑,學生解答)
宴會上的斗爭是故事的高潮,試作具體分析,表現何在?(分組討論,集思廣益,代表作答)
明確:這一部分是課文重點,情節高潮所在。名為宴會,實為一場變幻莫測的心智較量。宴會上的情節可概括為“三起三落”。
三起:開始很和平,劉邦卑詞“謝罪”,項羽說出告密人,可見怒氣全消,有和解意,且設宴招待劉邦。但范增蓄意殺死劉邦,于是氣氛陡然緊張,“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暗示項羽下決心除掉劉邦,這是一起;范增見項羽“默然不應”,怕失去時機,乃叫項莊以舞劍為由,趁機刺殺劉邦,宴席間充滿殺機,形勢極為嚴峻,這是 二起;樊噲持劍盾闖帳,怒視項羽,并予以斥責,情節發展到高潮,緊張氣氛達到了極點,這是三起。
三落:一落是項羽對樊噲闖帳,不僅不怒,反而稱為“壯士”;二落是項羽讓樊噲喝酒,賜生彘肩,被樊斥責一頓后還賜坐;三落是劉邦以“如廁”為名,脫身回本營,項羽并沒有追究。
這一部分共寫了四件事:劉邦謝罪,范增舉玦,項莊舞劍,樊噲闖帳。這些事既反映了劉項雙方的矛盾,又反映了劉邦集團能上下一心,共同應對危機。矛盾錯綜交織,有張有弛,波瀾起伏,驚心動魄,扣人心弦。
四、合作探究
從文中找出有關項羽和劉邦的描寫片段,先反復朗讀,然后討論:兩人各有什么樣的性格特點?并作具體分析。
項羽的性格特點是政治上無知,自大輕敵,剛愎自用,不善用人,又帶有直率的赳赳武夫的性格。他聽到曹無傷密報與范增的勸說后,大怒,決心消滅劉邦。可是聽到項伯說的“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等話后,又改變了主意,答應項伯“善遇之”。等到劉邦到鴻門,說了一番謊話后,他聽了洋洋得意,不僅原諒了劉邦,請他喝酒,而且把自己所得情報的來源也說了出來,以表明自己原來對劉邦并無成見。宴會上范增多次示意殺劉,他都置之不理;項莊舞劍,項伯護衛劉邦,他也熟視無睹。到了樊噲闖帳,怒目而視,將他訓斥了一番,他不僅不怒,反而稱之為壯士,賜酒,賜彘肩,賜坐。其實樊噲的話是劉邦前邊說的話的重復與補充,只是換了一個角度來說而已。而他在這些虛偽的言辭面前,卻感到劉邦與樊噲的話全是對的,自己反而有內疚之感,思想上完全解除了警戒,以致劉邦脫逃,他也毫不在意了。到劉邦逃后,張良奉璧給他,他隨手置于座上,沒有什么反應。文章寫他的細節與對話雖不多,卻很能表現他的性格特點。
劉邦的性格特點是善于用人,能言善辯,善于應變。他入關后即“籍吏民封府庫”“遣將守關”“欲王關中”。而當他聽到項羽要擊破他時,既驚呼“為之奈何”,虛心向張良請教,又將自己的'錯誤推到別人頭上。接著又低聲下氣地拉攏項伯,又是祝酒,又是“約為婚姻”,使項伯為他所用。到鴻門后,他抓住項羽的心理,用甜言蜜語來哄騙項羽,說自己和項羽是“戮力而攻秦”的;又說自己“不自意能先入關破秦”,以表明自己力量不如項羽,以滿足項羽“自高自大”的心理;接著又把項羽要“擊破”他的事,轉到“小人之言”上去。他既稱臣謝罪,又把欲王關中的野心否認得干干凈凈,從而得到了項羽的好感,于是在危機四伏的鴻門宴上躲過殺身之禍,趁機逃脫了。
五、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
一、宴前 1、曹無傷告密,項羽大怒(范增說項羽)
2、(1)項伯告密,劉邦大驚(張良出主意)
(2)項伯許諾
項羽坐失良機
二、宴中 3、(1)劉邦謝罪,項羽說出內線
(2)范增舉玉,項羽默然不應
(3)項莊舞劍,項伯翼蔽沛公
4、范噲闖帳,項羽邀樊入宴
項羽再失良機(解除思想戒備,內部矛盾產生)
(項羽:主動——被動;劉邦:被動——主動)
三、宴后 5、劉邦逃歸漢營
6、項羽糊涂受禮 范增指桑罵槐
7、曹無傷被殺
項羽縱虎歸山
第三課時
一、抽查學生的背誦情況
二、分析鑒賞
1、具體對比分析張良和范增、項伯和項莊的性格特點
張良和范增都是眼光銳利的謀臣,但性格也有差別。張良深知劉邦肺腑,提出見解,能夠剖析利害,啟發劉邦醒悟而予以采納。范增急躁易怒,不能針對項羽心理狀態為之出謀劃策,因而即使有正確的主張,也難以實現。一旦計謀不成,徒作憤激譏誚之言,不但于事無補,反而觸犯了項羽的忌諱。樊噲粗獷而又機智,宴會上的一番慷慨陳辭,似乎義正辭嚴,實際上是隱瞞真相,巧言善辯。表面上聲色俱厲,嚴加指責,暗中卻把項羽抬舉到了至尊的高位,迎合了項羽驕橫自大的心理,所以能為項羽所賞識,從而緩和了劍拔弩張的緊張氣氛。又如項伯、項莊,都是項羽的部將,一個徇私情泄露機密,保護劉邦,反以為是在成全項羽有度量的美名;一個執行任務時,遇到干擾就放棄斗爭,毫不覺察問題的嚴重性。
2、具體分析樊噲的性格特點。
忠誠。知道今日之事甚急,立即表示“此迫矣!臣請入,與之同命”。勇武。“噲即帶劍擁盾入軍門。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樊噲側其盾以撞,衛士仆地。噲遂入,披帷西向立,目真目視項王,頭發上指,目眥盡裂。”一個威風凜凜的武士。難怪項王都得“按劍而跽”,驚呼:“壯士!”大斗飲酒,大塊吃肉,粗獷,真乃英雄本色。能言善辯,慷慨陳詞,痛責項王,說來頭頭是道。有勇有智。罵得項羽,“未有以應”,只好賜坐。
三、拓展探究
分組討論:本文人物描寫生動形象的原因是什么?
(學生討論,代表發言,或教師作結)
明確:
(1)作者善于把人物放在尖銳的矛盾沖突中,通過個性化的語言、動作來表現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例如對樊噲的刻畫,他在危急關頭,不顧衛士阻攔,闖入中軍帳,表現了極大的勇氣。但入帳后的種種行為都是有理有節的。“披帷西向立,瞋目視項王”,以引起項羽注意;項羽賜酒,他先拜謝,然后站著喝下,隨后連生彘肩也吃了;他借機譏諷項羽,卻又替劉邦求賞,暗寓尊崇項王之意,很投項羽居功自傲的脾氣。在極緊張的矛盾沖突中刻畫了樊噲勇猛、豪爽、粗中有細的性格。
(2)善于運用對比的手法,使人物的性格特點更加鮮明、突出。例如項羽在優勢下恃勇驕橫,毫無遠慮;劉邦則在劣勢下能忍辱負重,善于保存自己。項羽剛愎自用,粗疏麻痹,拙于應變;劉邦則善于采納意見,心眼很多,能隨機應變。項羽任人惟親,致使謀臣不能施其謀,將士不能效其力;劉邦則知人善任,謀臣能從容定計,將士能見危受命。項羽養奸貽患,又自絕敵營內應;劉邦則有奸必肅,又能爭取敵營的人為自己效勞。這樣的對比、映襯,使人物性格更加鮮明,并揭示了劉勝、項敗的必然趨勢。
四、課堂小結
作者善于把人物放在尖銳的矛盾沖突中,通過個性化的人物語言、動作來表現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語言精練生動,寥寥數語就能突出地刻畫人物個性,我們應認真學習。
五、作業設計
我心目中的項羽(角度自選,字數300字左右)。
板書設計
性格對比:
[主要人物]
項羽:直率,自大輕敵,剛愎自用,不善用人
劉邦:謹慎,慮事周密,虛心下問,多謀機詐
[次要人物]
范增:老練而兇狠 張良:圓滑而多智
項伯:忠厚而老實 項莊:粗直而笨拙
樊噲:魯莽而能言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鑒賞散文的相關知識。
2、介紹課文的寫作背景及作者當時的思想狀況。
3、(美點尋蹤)引導學生初步感知文章的美。理清游蹤。
4、引導學生體味第四段的語言美、畫面美。
核心素養:
語言建構與運用:認識“通感”的修辭方法,體會本文中“通感”所產生的藝術效果。揣摩文章典雅清麗、準確生動、富有韻味的語言,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思維發展與提升:誦讀課文,領略作者在文中流露的主觀情感。熟讀課文,背誦第四、五、六段。通過把握本文的情感脈絡,學習鑒賞抒情散文。
審美鑒賞與創造:理解本文“主觀情”與“客觀景”的自然融合。把握作者情感的發展變化,了解作者不滿黑暗現實,向往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文化傳承與理解:體會作品的感情色彩同當時的時代背景的內在聯系,理解一個正直文人不滿于現實又無法找到出路的苦悶心境,培養學生敢于對文本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斷和評價質疑的能力,并且學會與他人分享交流自己的閱讀鑒賞心得。
1、在特定語境中揣摩詞句的含義。體味作品寫景語言精練、優美的特點及其表達效果。
2、借助關鍵語句理解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揣摩文章典雅清麗、準確生動、富有韻味的語言,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
課前準備:《荷塘月色》朗讀帶和一些舒緩的音樂;并要求學生課前查閱資料,了解本文的時代背景和作者,制成ppt,做好課上展示的準備。
《荷塘月色》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在夏季的一個夜晚,月亮升高了,是一輪圓月,我們的主人公心情郁悶,想散散心,于是想到荷塘去走一走。月光下的荷塘是那樣的美,荷塘上的月色也令人陶醉,那景色就象一幅靜謐、安詳、優美的圖畫。作者將這幅畫給我們描摹了下來,成為一篇膾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我們讀他的文章就象看到了那幅畫一樣。那篇文章就是著名的《荷塘月色》,作者就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著名的詩人、散文家、學者、民主戰士朱自清先生。
二、學生自主學習課文,合作探究:
(一)、教師播放課文配樂朗讀
1.配樂動畫朗誦,初步感知、欣賞美景、體味感情。感受課文的語言美、畫面美、情感美
2、檢查預習《能力培養與測試》中字詞練習的完成情況。
(二)整體把握,自主探究
①、用自己的話概述文章的內容。
②、夜深人靜之時,作者為什么會突然想去荷塘邊散步?給文章八個小段標上序號,找出文章主要寫景的段落和抒情的段落,找出文章抒情的語句。
③、作者的行蹤是怎樣的?請用箭頭表示出來。
④、作者感情發展脈絡是怎樣的?
讓學生依次交流以上問題。
(三)師生交流明確:
①主要是由于“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
②文章主要寫景的'段落是第四段、第五段、第六段。
文章主要抒情的段落是第三段。
文章抒情的語句主要有:
第一段: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
第二段:沒有月光的晚上,這路上陰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卻很好,雖然月光也還是淡淡的。
第三段: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便覺是一個自由的人。……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
第六段: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
第七段: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們現在早已無福消受了。
第八段: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
③作者的行蹤:家門——小路——荷塘——四周——家門
④感情發展脈絡
“不寧靜”→欲求排遣,淡淡的哀愁→觀荷塘月色,淡淡的喜悅→發出“我什么也沒有”的感慨→惦念江南,欲求超脫不得。
(四)、學生再次仔細閱讀課文,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和有必要深究討論的問題。
學生小組互相交流,也可把問題交給全體同學一起,教師加以點撥。
在學生互相交流提出的問題后,教師還可以拋出下列的問題供大家探究:
1、心里頗不寧靜表現了什么?
2、為什么作者要反復寫“愛熱鬧也愛冷靜”的雙重性格?
3、作者說自己心里頗不寧靜,為什么寫出如此寧靜的文章?
4、采蓮與文章主體有什么關系?為什么要寫采蓮的事情?
5、第六段寫“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作者為什么會如此傷感?
6、課文最后一句話“輕輕地推門進去,什么聲息也沒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針對上述問題請學生認真討論,能在課堂上回答的問題,我們當堂解決,還有不能解決的請同學們上網查閱資料,或上圖書館查閱資料。我們下節課再來互相交流解決。)
(五)、學生選取自己喜歡的問題討論交流,然后教師抽查,并加以點撥。
關于作者思想感情的問題:
教師提示,要搞清作者說自己心里頗不寧靜的問題,首先要搞清為什么作者會頗不寧靜,這必須聯系當時的時代背景,必須聯系作者自身來看。明確:
1、作者、作品簡介
關于朱自清,《荷塘月色》(引導學生參看教輔資料《能力培養與測試》)這篇散文通過對冷清的月夜下荷塘景色的描寫,流露出作者想尋找安寧但又不可得,幻想超脫現實但又無法超脫的復雜心情,這正是那個黑暗的時代在作者心靈上的折射。
教師點撥,并明確:
1、心里頗不寧靜表現了什么?
明確:《荷塘月色》表現了作者為國家民族命運而焦躁不安的矛盾心情,既表現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貴品格;也表現了他不愿意投身武裝的革命,反映了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弱點。這是他當時的真實心態的反映。
2、為什么作者要反復寫“愛熱鬧也愛冷靜的雙重性格?
明確:因為這是作者性格的真實寫照,也是因為當時作者這種矛盾心態非常強烈。
3、作者說自己心里頗不寧靜,為什么寫出如此寧靜的文章?
明確:作者主觀上想通過游覽荷塘平息一下自己不寧靜的心態,客觀上確實在觀賞月色下荷塘、荷塘上月色的時侯,作者完全陶醉于自然美景之中,但是很快又回歸不寧靜,又重新憂郁起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就是他不寧靜的表現。
4、第七段采蓮與文章主體有什么關系?為什么會想起采蓮的事情?
明確:以采蓮的熱鬧襯托自己的孤寂,且荷蓮同物,作者又是揚州人,對江南習俗很了解。
5、第六段寫“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作者為什么會如此傷感?
明確:作者想尋找美景,使自己寧靜,平息自己矛盾的心態而不得,當然傷感。
6、第八段課文最后一句話“輕輕地推門進去,什么聲息也沒有,妻已熟睡好久了”是否多余?
明確:一方面有照應文章開頭的作用,但主要目的還是以靜寫動,以靜來反襯自己,心里的極不寧靜。心里的不寧靜,是社會現實的劇烈動蕩在作者心中引起的波瀾。全篇充滿著動與靜的對立統一:社會的動蕩與荷塘一隅的寂靜,內心的動蕩與內心的寧靜形成對立統一,文章開頭心里不寧靜,在月夜荷塘幽美的景色的感染下趨于心靜,走出荷塘又回到不寧靜的現實中來,也形成對立、轉化。
三、熟讀精美語段。
第四、第五、第六段。
教師要求學生誦讀時要把握好感情的“度”,以含蓄為主,“內在”情感要豐富,表現出優美的“韻味”,語速宜緩,節奏分明。
四、作業。
上網或者上圖書館查找有關作者和作品的資料,走近朱自清。
第二課時
一、簡要復習上一節課的內容,導入新課。
二、欣賞精美語言。
同學們說說自己喜歡的語句,并說明理由。然后教師歸納:
1.形象美——手法多樣:
鮮明的比喻、明顯的對比、強烈的襯托、生動的擬人、傳神的通感
2.語言美——新穎而不失自然傳神
通俗流暢描述傳神節奏協調(量詞、疊詞)
3.意境美——融情入景、即景抒情
本文的語言美,主要是用了大量的修辭的手法:如
比喻句
①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②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
③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絲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到荷塘的那邊去了。
④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
⑤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
⑥月光是隔了樹照過來的,高處叢生的灌木,落下參差的斑駁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⑦樹色一例是陰陰的,乍看像一團煙霧……
小結:比喻具體形象
擬人句:
①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到打著朵兒的……
②葉子本是肩并肩地挨著……
③葉子底下是脈脈的流水……
小結:擬人靈秀動人
通感句
①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②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
小結:通感迷離精妙
通感是一種特殊的修辭。通感是把人們的各種感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通過比喻或形容詞溝通起來的修辭方式。通感就是移覺。
舉例(1)她笑得很甜。(視覺轉為味覺)
(2)人靚歌甜。(聽覺轉為味覺)
(3)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嗅覺轉為聽覺)
(4)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勻;但光和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視覺轉為聽覺)
疊詞節奏鮮明
迷迷糊糊悄悄蓊蓊郁郁陰森森淡淡曲曲折折田田等
動詞準確形象
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在瀉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青紗的夢。為什么說“瀉”“浮”二字點活了月光和霧氣呢?可否用“照”替代“瀉”,用“漂”替代“浮”呢?
(“瀉”的范圍廣,與“流水”相照應,而且有動態美,顯得生動活潑。“照”的范圍窄,不能與“流水”相照應,有點呆板,顯得不靈泛。)
“浮”突出靜態美,“籠”可與之對照。“漂”突出動態美,“籠”不能與之對照
三、總結課文,啟迪思維,遷移運用。
本文描寫的荷塘只是清華園中一個普普通通的荷塘,然而在作者筆下,卻是如此的秀美靜謐,令人神往。為什么?
由于:作者對景物做了深入細致的觀察,對生活有深摯真切的感受,運用語言的功力很深,故有了美文《荷塘月色》。
四、課后作業
1、背誦第4、5、6段。
2、以《校園月色》為題,寫一篇抒情散文。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8
【學習目標】
1.了解與《大學》這本書相關的文學、文化常識。
2.積累“明、靜、安、慮、得、格物、壹是”等詞語含義。
3.解讀文本的核心思想“三綱”“八目”的內容。
4.探究“誠意,正心”的內涵,初步掌握修身的內容。
【重點難點】
1.解讀“三綱”“八目”的內容。
2.探究“誠意、正心”的內涵,初步掌握修身的內容。
【教學過程】
一、課堂導入:
做為《四書》之一的《大學》這本書,受到孫中山先生的稱贊。孫中山先生稱之為:“中國政治哲學,謂其為最有系統之學,無論國外任何政治哲學家都未見到,都未說出,為中國獨有之寶貝”。其“三綱”“八目”,對人生之目的以及達到此目的之步驟與方法,條理分明,闡述無疑。下面,開始我們本節課的學習。
二、學習任務分析
(一)知識要點
1.文化常識:古代學制
古代學制分為小學、大學兩個階段。在兩個階段分別學習不同的東西。小學階段主要教授學生“灑掃、應對、進退”,“禮、樂、射、御、書、數”等基本禮節和文化基礎知識,大學階段則教學生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即學習如何參與社會管理,參與國家政治。
2.作品《大學》簡介
《大學》相傳是孔子門生曾參于春秋末年戰國時期所作。它與《中庸》本是《禮記》中的兩篇文章,唐代韓愈、李翱等把它看作于《孟子》《易經》同樣重要的“經書”。
“三綱“八目”是大學的核心思想。“三綱”即“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八目”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二)承擔的單元任務
《普通高中教科書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第35頁學習提示:
《大學之道》強調“修身為本”,提綱挈領地論說“三綱”“八目”的體系。“三綱”即“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八目”即“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學習時要結合《大學》中的相關論述,理解“三綱”“八目”的具體所指及其內部關聯。
三、學習活動
(一)朗讀文本,疏通文意
請同學們朗讀課文,根據課下注解,翻譯全文。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注解:
1.大學之道:指窮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則。
2.明明德:彰明美德。前一個“明”是動詞,彰明。明德:美好的品德。
3.親民:親近愛撫民眾。一說“親”當作“新”,“新民”即使天下人去舊立新,去惡向善。
4.止于至善:達到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止,達到。至善:善的最高境界。
翻譯:
大學的宗旨,在于彰明完美的德行,在于使人民受到教化,成為新人,在于達到善的最高境界。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注解:
1.知止而后有定:知道要達到的“至善”境界,則志向堅定不移。2.靜:心不妄動。3.安:性情安和。4.慮:思慮精詳。5.得:處事合宜。
翻譯:
知道要達到的最高境界“至善”,而后才能有確定的目標,目標確定后,內心就會寧靜;內心寧靜,遇事就可以坦然自安,遇事安和,就能夠思慮周詳;思慮周詳,然后才能有所收獲,達到至善的境界。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
翻譯:天下萬物都有根本有枝葉,世間萬事皆有開始有結束,知道什么該先做,什么該后做,那么就接近于道了。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注解:
1.齊其家:使家族中的各種關系整齊有序。
2.致其知:獲得知識。一說,把自己對事物的認識推到極致。
3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翻譯:
古代想要把完美的德行昭示,闡明于天下的人,就要先治理好自己的國家;想要治理好國家,就要先整治好自己的家庭;想要整治好自己的家庭,就要先修養自身的品性;想要修養自身的品性,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內心;想要端正自己的內心,就要先使自己的心意誠實;想要心意誠實,就要先獲得知識。而要獲得知識,關鍵在于研究萬事萬物,推究事物的原理。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注解:
1.知至:對外物之理認識充分。2.壹是:一概,一律。
翻譯:
研究了萬事萬物,推究事物的原理,然后就會擁有知識;擁有了知識,心意就會誠實;心意誠實了,內心自然就會端正;內心端正了,才能修養品性;自身修養好了,家庭就會得到整治;家庭整治好了,國家也就能夠獲得治理;國家治理好了,就能使天下太平。從天子開始,一直到普通百姓,一律都要把搞好自身的修養作為根本。
過渡語:在了解了選文的字面意思以后,我們進入本節課的探究環節。要解讀這篇文章,我們首先要弄清楚“綱”和“目”的含義。因為“三綱””八目”是《大學》這本書的核心思想。也是我們本節課要探究的重點。
“綱”的本意是提網的總繩,比喻事物的主干部分。“目”是網眼,比喻事物的從屬部分。二者的關系是綱比目大,目從屬于綱。
在理解了這個概念以后,我們開始解讀本文的思想。
(二)解讀文本,探究思想
問題一:請同學們勾畫有關“三綱”和“八目”的語句,進行朗讀,并說說你的理解。
1.朗讀“三綱”語句,解讀內容。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理解:所謂“明明德”,意指不斷地彰明人內在的光明的德行,培養高尚的道德。這是求知和修身。所謂“親民”,是指求知和修身達到的方法。怎樣才能達到“明明德”,那么就要親民。前面兩條都做到了,就會達到止于至善的境界。
2.朗讀“八目”語句,解讀內容: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理解:古代的那些有大德的人,都以彰顯人內心原有的光輝品德為主。彰顯品德就必須先把國家治理好,想要把國家治理好,那就要處理好家庭和家族的關系,而家庭由個體組成,能否使家庭和諧有序,個體成員的修養非常重要。一個有修養的人,首先心要正,即不偏不倚,這就要求我們排除私心雜念,去除妄想,做到“意誠”,“意誠”而后“心正”。要想使意念誠實不欺,就只有獲得更多的知識,而知識的獲得,源于推究事物的`原理。
問題二:哪些句子體現了“八目”的順序,反復朗讀,思考為什么這樣排列順序?
1.體現了“八目”順序的語句: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2.“八目”的順序: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齊天下
3.理由:
結合“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這句話:
在八目中,“修身”是根本,也是關鍵。
修身的方法——“格物”“致知”“誠意”“正心”
修身的目的——“齊家”“治國”“平天下”。
問題三:請同學思考“三綱”和“八目”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
課文開頭提出的“明明德、親民、止于至善”,可以說是本文的三個“綱”,第二段講到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八個“目”。
八目之中,“修身”以上都屬于“明明德”之事,“平天下”以上屬于“親民”之事。“止于至善”是“明明德”“親民”的最高階段。
問題四:怎樣實現“三綱”“八目”的目標?請同學們從文中找出這些句子,并說說自己的理解。
實現“三綱”“八目”的目標的語句: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理解:
在這句話中,“知、止、定、靜、安、慮、得”,是實現“三綱”、“八目”的七個步驟。
“知止”通過學習了解“至善之所在”,“止”指只應當處的位置,即至善的境地。了解了至善之所在,思想就有了定準,即所謂定。止與定是因果關系,“止”是“定”的因,“定”是“止”的果。只有“知止”才能做到“定”,“定”則能心不妄動,即做到所謂“靜”心靜則能專一,即所謂“安”,身心俱安,則能思慮精密周詳,即所謂“慮”,“慮”則能得其所止。
(三)拓展延伸,思考討論
下面的材料是《大學》一書中關于論述“誠意”“正心”的文字,反復朗讀,結合注釋,疏通文意,談談怎樣才能做到“誠意”和“正心”?
誠意
“所謂誠其意者,毋(wú)自欺也,如惡(wù)惡(è)臭(xiù),如好(hào)好(hǎo)色,此之謂自謙(qiè)。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后厭(yǎn)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1.惡惡臭:厭惡腐臭的氣味。臭,氣味。2..好好色:好,喜好;好色,美色。3.謙:通“慊”(qiè),滿足。4.厭然:遮遮掩掩、躲躲閃閃的樣子。
詳細講解:
“所謂誠其意者,毋(wú)自欺也。”
誠:使動,譯成“使……真誠”,“毋自欺也”,倒裝句,理解成“毋欺自也”。
翻譯:所說的使自己的心意誠實,指的是要做到不欺騙自己。
“如惡(wù)惡(è)臭(xiù),如好(hào)好(hǎo)色,此之謂自慊(qiè)。”
“如惡(wù)惡(è)臭(xiù)”的“惡(wù)”和“如好(hào)好(hǎo)色”的“好(hào)”,它們都為動詞,表意相反,“惡(wù)”理解成“厭惡”“憎惡”,“好(hào)”理解成“喜好”。
“惡(è)臭(xiù)”的“惡(è)”和“好(hǎo)色”的“好(hǎo)”是形容詞,“惡(è)”理解為“污穢的”“腐臭的”,“好(hǎo)”理解為“美好的”。
“臭(xiù)”和“色”都是名詞,“臭(xiù)”是氣味,“色”可以理解為“容貌”,也可以指“一切美好的事物”。
此之謂自慊(qiè):慊(qiè),滿足。
翻譯:就像厭惡臭氣,喜愛美麗的容貌(一樣自然真實),這叫自我滿足。
“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翻譯:所以君子在獨處的時候,也要使自己的行為謹慎,一絲不茍。
“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后厭(yǎn)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小人:道德品德低下的人。閑居:獨處、獨居。為:動詞,做。善:形成詞作名詞,好的事情。
無所不至:凡能做的都做了,指壞事;也可以說成“沒有什么壞事不做的”。
見君子而后厭(yǎn)然:厭然,遮遮掩掩、躲躲閃閃的樣子。
掩其不善,而著其善:著,動詞,顯明。
翻譯:小人在獨處時,沒有什么壞事做不出來,一見到君子,便會躲躲閃閃,掩藏自己的不善,而設法顯示自己的美德。
“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
翻譯:其實人家看我們,就像是洞察我們的五臟六腑一樣,掩飾的做法又有什么益處呢?
“此謂誠于中,形于外。”
謂:叫作,稱作。
翻譯:這就叫做內心的真實,總是會在外表上表現出來,
“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翻譯:所以君子必定要謹慎對待獨處的情況。
全段的譯文:
使意念真誠的意思是說,不要自己欺騙自己。要像厭惡腐臭的氣味一樣,要像喜愛美麗的東西一樣,這樣發乎本性的誠實不欺,才稱得上是自我滿足。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一定要戒慎不欺。品德低下的人在獨處無所事事時,什么壞事都做得出來,一見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閃閃,掩蓋自己所做的壞事而彰顯自己的好處。殊不知,別人看他們,就像能看見他們的心肺肝臟一樣清楚,這樣做有什么用呢?這就叫做內心的真實所想一定會表現到外表上來。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一定要謹慎小心。曾子說:眾多的眼睛都在看著,眾多的手都在指著,難道還不夠畏懼嗎?富貴的人將房屋內外裝潢舒適以安身;有德君子常德不離以道為家而光澤生命。內心坦蕩自在,身體自然安和舒泰。內在生命真誠,外在行為態度也就真誠;這就叫以生命對生命,以真誠對真誠。所以君子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誠。
正心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fèn)懥(zhì),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hào)樂(yào),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修身在正其心。”
1.身有所忿懥:身,程頤認為應為“心”,內心。忿懥:憤怒。
2.好樂:愛好,喜愛。
【譯文】
我們所說的修養自身,關鍵在于端正自己的內心,這是因為內心有什么憤懣,那么就不能夠端正;內心有什么恐懼,那么就不能夠端正;內心有什么喜好,那么就不能夠端正;內心有什么憂慮,那么就不能夠端正。內心如果不在正位,那么雖然在看,卻看不見東西;雖然在聽,卻聽不到聲音;雖然在吃食物,卻辨不出滋味,這就是說修身的關鍵在于端正自己的內心。
怎樣做到誠意?
1.保持內心的誠實不欺。
結合“所謂誠其意者,毋(wú)自欺也。“一句理解,這句話直接點出了觀點:所說的使自己的心意誠實,就是不要欺騙自己。
2.內心所想與外在表現一致。
結合“誠于中,形于外”一句,即內心的真實,總是會在外表上表現出來的。
3.慎獨。
獨自一人時也謹慎不茍。“慎”就是小心謹慎,“獨”就是獨處,獨自行事。意思是說,嚴格的自覺的控制自己的欲望,不靠別人監督。“慎獨”是一種修為境界。要達到這種境界就需要樹立遠大的理想,不斷地提高自己的修養。
怎樣做到正心?
正,即端正調整至合適的角度。結合文本,自身有所忿怒,心就不能端正,有所恐懼,心就不能端正,有所偏好,心就不能端正;有所憂慮,心就不能端正。要想做到端正內心,就必須摒除這些私心雜念,摒除患得患失的心態,不受情緒制約,保持心態端正。
總結:同學們,我們學完了這兩段文字的內容,了解到“誠意”“正心”是“修身”的方法,同時,也教會我們,在獨處的時候,要保持內心的謹慎,我們不要像文中的“小人”那樣,在獨處的時候無惡不作,還在別人面前掩飾自己的錯誤。我們要做到,讓自己內心真實的情感與外在表現的一致,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修養。面對生活中多種情緒,不因喜愛而偏好,不因憤怒而憎恨,保持自己內心的端正,這樣才能達到修身的目的。
四、反饋與評價
1.下列選項中畫線的字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
A.大學之道,在明明德明:動詞,彰明
B.物有本末,事有終始本:根本
C.在止于至善止:達到
D.致知在格物格:風格
答案參考:D(推究)
2.下列選項中,理解正確的一項()
A.《大學》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德。
B.“八目”之中,“修身”的目的是管好自己的家。
C.“八目”之中,“格物”是推究事物的原理。
D.“安而后能慮”是說思慮精詳以后才能性情安和。
答案參考:C(A.B.不全面,D.順序相反)
五、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的內容是《大學》的前兩段,它講述了《大學》的核心思想“三綱”“八目”的內涵,也強調了“修身”的重要性,明確了“修身”是實現人生目標的基礎,讓我們除舊迎新,不斷雕琢自己的品德。
六、課后作業
1.總結本課的重點詞語和文學、文化常識,背誦課文。
2.借助工具書,試著閱讀《大學》全文。
3.結合生活實際,結合原文,談談你對“格物致知”的理解,寫一段文字,不少于500字。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鑒賞邊城風景美、民俗美、人性美
2.理解小說的主題及其現實意義
重點難點
重點:重點賞析邊城風景美、民俗美、人性美。掌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難點:通過學習本課,理解作者寫作意圖及探究的主題,把握學習邊城對當今的時代意義。
教學方法:講授法,合作探究法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上課之前,問同學們一個問題,前一段時間網上流行一句話“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我想問一問同學們,如果有機會,你想去哪兒看看?看的出來。同學們想去看的地方太多了。如果問我的話,我必去的一個地方就是沈從文筆下的“邊城”。“邊城”在哪兒呢?我們先通過幾張圖片了解一下邊城風光,這節課,我們跟隨沈從文先生一起走進邊城,領略邊城之美。
二、作者介紹檢查同學預習情況,請一位同學介紹作者沈從文。師:首先,請一位同學通過大屏幕為我們簡介作者。教師補充:沈從文,原名沈岳煥,湖南鳳凰縣人,現代著名作家,歷史文物研究學者,京派小說代表人物。沈從文的小說主要有兩類:一是以湘西生活為題材,通過描寫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贊美人性美,如《邊城》;一是以都市生活為題材,通過都市生活的腐化墮落,揭示都市自然人性的喪失,如《紳士的太太》《都市一婦人》等。《邊城》充滿濃郁的湘西鄉土氣息,寄托了沈從文“美”與“愛”的理想,是他作品中最能表現人性美的一部,是現代文學牧歌傳統中的巔峰之作,文學地位僅次于魯迅的《吶喊》,居于第二;曾于1987年、1988年兩度得到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沈從文的文字是中國文學最美的象征。邊城到底講述了怎樣的故事?師:沈先生曾這樣為我們介紹《邊城》的思想內容:我要表現的本是一種“人生的形式”,一種“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這樣的人生形式是通過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展現的呢?請同學結合預習以及我們觀看的電影概述一下故事情節。
三、細讀文本
1.故事情節在湘西風光秀麗、人情質樸的邊遠小城,生活著靠擺渡為生的祖孫二人。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壯;孫女翠翠十五歲,情竇初開。他們熱情助人,純樸善良。兩年前在端午節賽龍舟的盛會上,翠翠邂逅當地船總的小兒子儺送并喜歡上了他。儺送的哥哥天保喜歡美麗清純的翠翠,托人求親,而地方上的王團總也看上儺送,情愿以碾坊做陪嫁把女兒嫁給儺送。儺送不要,想娶翠翠為妻,寧愿作個擺渡人。于是兄弟倆相約唱歌求婚,讓翠翠選擇。天保知道翠翠喜歡儺送之后,為了成全弟弟,外出闖灘,遇意外而死。儺送覺得對哥哥的死有責任,拋下翠翠出走他鄉。外公因翠翠的婚事操心擔憂,在風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獨地守著渡船,癡心等著儺送歸來,“這個人也許永遠不會來了,也許明天回來”。師:戲如人生,有美好有殘缺,讓我們先拋下這讓人惋嘆的結局,請同學們自讀課文,結合已觀電影用心品味小說中純樸的自然風物和邊城人事。
2.請給“邊城”加上一個恰當的定語,要求概括出小說所寫的主要內容。示例:風景秀麗的邊城;民風淳樸的邊城;至真至善的邊城......用一個字概括文章帶給你的感受。生:美
3.邊城的美可以概括為風景美、民俗美、人性美。
四.邊城之美
1.找出文中體現邊城自然景物之美的語句,體會其自然景物的特點。(風景美)豆綠色的水、天氣明朗、溪面的薄霧、大巖石與云等→純凈、自然、古樸“豆綠色”—象征了純潔、原始和無污染。青天碧水,落日白云構成一幅色彩明麗的風景畫。邊城的環境美,不僅體現在自然風景上,還體現在風俗美和人情美上。聯系現實:我們現實中是什么樣子的?生活在大都市,我們每天面對的是什么?學生思考、交流、展示。補充:鋼筋水泥,噪音尾氣、高樓大廈,快節奏的生活讓我們每天都疲于奔命,我們幾乎沒有時間去放松休息,更不用說親近自然,我們與自然的距離越來越遠。追求城市生活的同時,也讓我們對自然更加向往,這也是人們讀了《邊城》之后向往鳳凰風景美的一個原因。
2.哪些描寫展現了邊城獨特的地域風俗,感受湘西的風俗特點和節日氛圍。(民俗美)
端午節:龍船賽會、全城出動、搶鴨游戲、軍民同樂中秋節:男女對歌,傾訴愛慕新年十五:舞龍耍獅、鑼鼓喧天、炮仗煙火→軍民同樂、和諧安定舉城歡慶、熱鬧非凡形式多樣、豐富多彩保留著古樸獨特的地域節日特色小結:這是沈從文筆下湘西的風景和風俗美。這些美麗的風俗畫卷,散發著泥土的清香,顯示了湘西山城特有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令人神往,引起無限遐思。
3.合作探究——人性美人物分析
師:什么是小說?小說就是一種以塑造人物形象為中心的文學體裁。那么在這青山綠水的邊城中,生活了一群怎樣的人呢?他們之間是一種怎樣的關系呢?
生:翠翠與儺送;翠翠與爺爺;爺爺與過渡人;爺爺與老熟人;順順與兒子......
師:下面我們分三大組一起來探究邊城的人情美。一、二組探究翠翠與儺送的感情;四、五組探究翠翠與爺爺的感情;六、七組探究爺爺與鄉鄰的感情。找出最能表現人情美的那些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的有關語句。示例:翠翠一面注意劃船,一面心想“過不久祖父總會找來的”。但過了許久,祖父還不來,翠翠便稍稍有點兒著慌了。
心理描寫。表明翠翠對爺爺的信任和依戀,仿佛一離開了爺爺便不知何去何從,寫出了一個嬌羞可愛的小女孩形象。
展示大擂臺小組討論后展示,教師點撥。
(一)翠翠與爺爺:(親情)(二)爺爺與鄉鄰:(友情)1、爺爺與“老熟人”;2、爺爺與過渡人;3、爺爺與順順。
師:請分別用四個四字詞語概括爺爺和鄉鄰的性格特征。
生:爺爺——善良淳樸、工作盡職、慈善仁厚、重義輕利;鄉鄰——淳樸厚道、慷慨大方、樂于助人、至真至純。
師: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這里山美水甜,這里的鄉鄰至善至美。
(三)翠翠與儺送:
(愛情)
師:先請是三個同學分角色朗讀第12自然段至25自然段翠翠與儺送的對話,結合電影情節,分析儺送的性格特征。請用六個四字短語概括。
生:古道熱腸、心底寬厚、淳樸善良、健壯俊美、幽默風趣、重義多情。
師:一個是情竇初開的少女,一個是寬厚熱情的帥哥。正所謂“不打不相識”,在邊城的青山綠水中,兩位拌嘴的年輕人卻給彼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種蒙朧的純潔的初戀之情是怎樣通過翠翠表現出來的呢?
師:邊城為我們展現了天真純潔的少女純樸厚道的老人真摯善良的少年友愛互助的鄉民這些人物恰恰展示了邊城人民之間的人性美。翠翠與攤送朦朧單純的愛情翠翠與爺爺相依為命的`親情爺爺與鄉鄰真誠互助的友情師:除了以上分析的人情美之外,小說還為我們展示了邊城的哪些其他人情美?
生:爺爺與鄉鄰間的同鄉情;軍民同樂;順順與兒子之間的父子情;天保與儺送的兄弟情。
師:這里有一組未寫完整的對聯,請大家動用手中的筆,補寫在書本上。風聲,水聲,歌聲,嗩吶聲,啜泣聲,聲聲驚殘夢;xx情,xx情,xx情,xx情,xx情,情情亂癡心。
五:探究主題合作再探究師:作者深情地歌詠親情愛情的美麗,描繪這樣一個理想世界,意圖何在?通過寫作背景和創作動機,引導學生總結主題。聯系寫作背景:1934年,沈從文回到闊別十多年的湘西故鄉,看慣了大都市爾虞我詐、世態炎涼的作家,重新感受到故鄉人身上保留的那種質樸的人性美,也感受到了由于現代文明的侵入,這種人性美行將消失的情景,于是創作了中篇小說《邊城》。
創作動機:我的主意不在領導讀者去桃源旅行,卻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個小城小市中幾個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牽連在一處時,個人應得的一份哀樂,為人類“愛”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說明。我要表現的本是一種“人生的形式”,一種“優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明確:作者描寫的邊城,是作者營造的“世外桃源”,這里民風淳樸,人民重義輕利,人與人之間以誠相待,相互友愛。外公對孫女的愛,翠翠對儺送純真的愛,這些都代表著未受污染的農業文明的傳統美德。與之相對應的,就是大城市傳統美德受到破壞、到處充溢著金錢主義的淺薄庸俗和腐化墮落的現實。因此,我們可以用三個詞——贊美、批判、呼吁,來概括這篇小說的主題:贊美邊城生活的質樸、純真和人與人之間純潔的愛;批判物欲泛濫的現代文明,金錢主義的淺薄庸俗和腐化墮落的現實;呼吁重建民族的品德與人格。
六:延伸探究——邊城啟示沈從文:我要表現的本是一種“人生的形式”,一種“優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作者為我們展示的這種”人生的形式“在今天看來有著怎樣的時代意義?(處在物欲橫流的社會當中,如何守住自己內心的精神家園?)
任務要求:寫在筆記本上,同學展示分享成果。師:《邊城》是湘西土地中成長起來的一粒瑰寶,值得人們永久回味。今天人與人的空間距離縮小了,但心靈距離相對遙遠。無疑,邊城那種樸素的人情美,成了當今多少善良人們羨慕而又遙不可及的奢望。
齊讀:沈從文的小說《邊城》極力地表現了湘西邊城的環境的美、親情的美、人情的美、愛情的美,描寫的是美好的人性,展現得是人性的光輝。這曲人性美的贊歌應該成為我們現代人重新審視、認識人性的善與惡的參照作品。讀《邊城》,以美好的人性凈化人的心靈,促使人性回歸自然、善良、健康!
七、作業
1.推薦閱讀《邊城》全文
2.完成本課課時達標訓練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10
荊軻刺秦王,是反抗強暴的正義行動,而秦統一六國是歷史發展的趨勢,這是個人或少數人的愿望改變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劇告終。荊軻刺秦王就與歷史發展過程中的消極因素作斗爭來講,這場斗爭具有合理性;就整個歷史發展過程進程來講,它有著很大局限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人教版高一語文必修一《荊軻刺秦王》教案設計,歡迎閱讀。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①了解荊軻刺秦王的歷史背景和過程,整體感知課文。
②掌握文言文中重要的字、詞、句解釋,提高翻譯能力。
③學會從人物的對話、動作、神態描寫入手,分析主要人物形象。
2、情感與態度:正確看待荊軻刺秦王這一事件,學會歷史而辯證地評價人物。
重點難點:評價歷史事件,分析人物形象。
課時安排:五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時間:
一、導入:詠 荊 軻
風蕭蕭兮易水寒,秦王縱橫平趙燕。
男兒有志紓國難,太子無奈求圣賢。
家國重任擎一身,樊首輿圖封兩函。
始皇幸存統四海,荊軻忠勇高云天。
二、背景介紹:《荊軻刺秦王》的故事發生在戰國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統一中國之前的6年。當時,秦已于公元前230年滅韓,又于公元前228年破趙(秦滅趙是在公元前222年),秦統一六國的大勢已定。地處趙國東北方的燕國是一個弱小的國家。當初,燕王喜為了結好秦國,曾將太子丹交給秦國作為人質。而秦“遇之不善”,太子丹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國。為了抵抗強秦的大舉進攻,同時也為了報“見陵”之仇,太子丹想派刺客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諸侯之地”;或者刺殺秦王嬴政,使秦“內有大亂”,“君臣相疑”,然后聯合諸侯共同破秦。荊軻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發生的。
但事與愿違,荊軻刺秦王失敗,秦大舉進攻燕,公元前222年滅燕。
荊軻,春秋戰國時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齊國人,后遷居衛國,原叫莊坷,到了燕國以后,才叫荊軻,他喜歡讀書擊劍,結交名人勇士。課文中提到的擊筑的高漸離,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雙全的燕國處土田光。田光覺得自己老了,無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薦了荊軻。田光為了激勵荊軻,便自殺了。荊軻接受了任務,太子丹高興萬分,馬上封荊軻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課文記敘的情況。
復習關于《戰國策》的知識:課文節選自《戰國策燕策》。《戰國策》,是戰國末年和秦漢間人編輯的一部重要的歷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國策》《國事》《短長》等名稱,經過漢代劉向整理編輯,始定名為《戰國策》。全書共三十三篇,分國別編輯,依次是東周一篇,西周一篇,秦五篇,齊六篇,楚四篇,趙四篇,魏四篇,韓三篇,燕三篇,宋、衛合一篇、中山一篇。所記史實從東周貞定王十七年(前452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年),共245年。反映了戰國時期各國政治、軍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動和社會面貌,著重記載了策土謀臣的策略和言論,也記述了一些義士豪俠不畏強暴、勇于斗爭的行為。這部書記事寫人十分生動,語言犀利流暢,既有重要的史學價值,又有很高的丈學價值。原書沒有標題,課文題目都是后加的。
三、整體感知課文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
①根據“思考和練習”一的提示,將課文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段:自“秦將王翦破趙”至“遂發”寫行刺準備;
第二段:自“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至“終已不顧”,寫易水訣別;
第三段:自“既至秦”至“秦王目眩良久”,寫秦廷行刺。
②劃出疑難詞句。
第二課時
教學時間:
一、
1、 聽錄音,正音正字
徵(zhǐ) 卒(cù) 提(dǐ) 樊於(wū)期 夏無且(jū)
拜謁(yè) 濡(rú)縷 變徵(zhǐ) 淬(cuì)火 忤(wǔ)視
圖窮匕(bì) 見(xiàn) 八創(chuāng) 箕(jī)踞 揕(chèn)之
偏袒(tǎn) 陛(bì)下 拊(fǔ)心 瞋(chēn)目 怒叱(chì)
2、學生自讀課文。
二、找學生讀,討論第一、二、三自然段疑難詞句。
三、翻譯下列句子。
微太子言,臣愿得謁之
秦王必說見臣:說,同“悅”。說見:高興地接見。
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窮:走投無路,猶如“追窮寇”之“窮”。古代缺少衣物錢財一般叫貧,不得志、無出路叫窮。困,困窘。樊將軍“父母宗族,皆為戮沒”,“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可見“窮困”。私:自己的(事情)。意:情意。全句意為。樊將軍因為走投無路來投奔我,我不忍心因為自己的事情而傷害了長者的心意。
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將奈何,為之奈何?
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被陵辱。
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乃今得聞教:乃,語氣副詞,表轉折。教:指教。全句意為:而今才聽到(您的)指教。
第三課時
教學時間:
一、 找學生讀,糾正讀音。
二、 討論“行刺準備”剩余部分。
三、翻譯下列句子。
函封之:函,盒子。這里名詞作狀語,表示“用盒子封”。全句意為,用盒子把它(樊於期,之首)封起來。
乃為裝遣荊軻:于是整理行裝,派遣荊軻(上路)。
今提一匕首入不測之強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與俱:現在(是)拿著一把匕首進入兇險難測的強暴的秦國,我之所以停留,是因為等待我的外地客人和(他)一同去。
第四課時
教學時間:
一、找學生讀“易水訣別”部分,糾正讀音。并討論“易水訣別”部分。
二、 找學生讀“秦廷行刺”部分,糾正讀音。并討論“秦廷行刺”部分。
三、翻譯下列句子。
愿舉國為內臣,比諸侯之列,給貢職如郡縣,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廟:愿意全國上下做秦國的臣民,(燕王)排在諸侯的行列,供應、貢獻、賦稅和郡縣一樣,只要能奉守祖先的宗廟。給(jǐ),供應,供給。職:貢賦,賦稅。
秦武陽色變振恐,群臣怪之:
愿大王少假借之:
北蠻夷之鄙人:北方邊遠地區的少數民族人。蠻夷:古代泛指少數民族。鄙:邊疆,邊遠的地區。
第五課時
教學時間:
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一、研讀課文第一部分:
1.荊軻刺秦王是在怎樣的形勢下發生的?課文寫當時形勢的語言有何特點?
提示:奏軍破趙,勢如破竹,大軍壓境,燕國危在旦夕。課丈寫形勢,連用幾個動詞短語,以短促的語氣交代逼人的形勢,渲染了緊張、危急的氣氛。“盡收其地”的“盡”,寫出了秦軍之“強”,也應了太子丹“今秦有貪利之心而欲不可是也,非盡天下之地,臣海內之王者,其意不厭”的判斷。太子丹認為“秦兵旦暮渡易水”,“日已盡矣”,因而催促荊軻實施刺秦王的計劃,意圖抵抗秦軍的.大舉進攻,同時也報“見陵”之仇。
2.荊軻刺秦王的謀劃,表現了怎樣的性格特點?寫太子丹“不忍”,有何作用?
提示:荊軻的謀劃抓住了如何見秦王這個關鍵問題。他提出用樊將軍首與督亢地圖為信物騙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膽識和氣魄。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時才提出這個計劃,可見城府很深。太子“不忍”,反襯了荊軻智謀非凡。
3.荊軻私見樊於期,為什么能使樊於期慷慨獻身?
提示:荊軻三問樊於期,首先從秦王的刻毒殘忍說起,動之以情,進行初步試探;進而從“解燕國之患,而報將軍之仇”方面曉之以義,引而不發,進一步觀察反映;在樊將軍急于知曉的情況下,他才和盤托出行刺打算,征詢意愿。荊軻膽大心細,自知知人,對樊將軍有著深刻的了解。荊軻舍身取義的精神,更使樊將軍激動得“偏袒扼腕而進”。樊將軍自刎獻身,既表現了他的義勇剛烈,也表現了對荊軻的理解與信任。
4.太子丹求“天下之刮匕首”并“以藥淬之”、“令秦武陽為副”為何略寫?
提示:不是主要情節,因而只作必要的交代。詳略得當,剪裁合理。
5.荊軻怒叱太子的原因是什么?顯示了什么性格?
提示:荊軻“有所待”,遭到太子的猜疑。太子的不信任對俠義之土來說,無異于人格侮辱。“士可殺而不可侮”。荊軻忍無可忍,怒叱太子,顯示了剛烈的性格。
小結:第一部分寫行刺秦王的準備工作,包括商議計謀、求取信物、準備匕首、配備副手、怒叱太子五個場面,其中荊軻與太子丹有三次分歧。這些分歧既表現了荊軻的足智多謀,果敢勇決,也暴露了太子丹浮躁多疑、謀事不周的弱點。
二、研讀課文第二部分:
自讀課文第三部分,思考:
1太子及賓客為什么“皆白衣冠以送之”?
提示:與荊軻永訣,激勵他冒死行刺,不負重托。
2 音樂描寫有什么作用?
提示:表現荊軻的思想感情,渲染悲壯的氣氛。
作者是怎樣描寫易水訣別這一場面的?
提示:①抓住特點:如對送行者的描寫,抓住“白衣冠”這個特點;②突出重點:在眾多的人物中,重點寫荊軻;“既祖,取道”略寫,重點寫慷慨悲歌;③顧及全面:太子、賓客、高漸離、士等在場人物都顧及到,而且通過寫“士皆垂淚涕泣”“士皆?目,發盡上指冠”渲染凄涼悲愴的氛圍和同仇敵汽的氣勢;④有條不紊:人物活動按時間順序描寫;⑤結合寫景:“風蕭蕭兮易水寒”,給人以身臨其境的感覺。
小結:易水訣別,表現了荊軻視死如歸的英雄氣概。
三、研讀課文第三部分:
自讀課文第三部分,思考:
1秦廷行刺這一部分可分幾個層次?
計見秦王(11—13自然段)顧笑武陽(14自然段)
秦廷搏擊(15—17自然段)倚柱笑罵(18自然段)
遇難去世(19自然段)
2作者是怎樣描寫這一驚心動魄的場面的?
a.通過斗爭雙方的動作描寫,展示生死搏斗的曲折過程:荊軻“取—奉—發—把—持——逐—提”,主動進攻未遂,仍進行最后一次努力;秦王“驚—引—起—拔—走—擊”,由驚慌失措轉為有效反擊,動作描寫,層次分明。
b.通過語言、神態、表情描寫,栩栩如生地刻畫人物形象。荊軻“顧笑武陽,前為謝曰”、“知事不就,倚拄而笑,箕踞以罵”,讀之使人如見其形,如聞其聲。
c.運用間接描寫的方法渲染氣氛,襯托荊軻的英雄形象。寫“年十二”就殺人的秦武陽“色變振恐”,襯托荊軻鎮定自若;寫秦王“恐急”,“群臣驚愕”,“盡失其度”,“不知所為”,襯托荊軻英雄虎膽,威懾秦廷;最后荊軻事敗身亡,秦王仍“目眩良久”,這寥寥數語,從反面襯托了荊軻的威武壯烈。
四、完成課后第四題
提示:應該怎樣評價荊軻刺秦王的行為?
荊軻刺秦王,是反抗強暴的正義行動,而秦統一六國是歷史發展的趨勢,這是個人或少數人的愿望改變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劇告終。荊軻刺秦王就與歷史發展過程中的消極因素作斗爭來講,這場斗爭具有合理性;就整個歷史發展過程進程來講,它有著很大局限性。
對荊軻的評價,歷來見仁見智。北宋蘇洵非議荊軻“始速禍焉”。南宋鮑彪說“軻不足道也”。朱熹認為“軻匹夫之勇,其事無足言”。但肯定荊軻的人也很多,第一個是司馬遷,《史記刺客列傳》結尾說:“其立意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豈妄也哉。”左思的《詠荊軻》稱頌他“雖無壯士節,與世亦殊倫”,“賤者雖自賤,重之若干鈞”。陶潛說他“其人雖已沒,千載有余情”。近代龔自珍贊揚他“江湖俠骨”。評者大都認為,荊軻雖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難以挽狂瀾于既倒的道理,也不懂得秦帝國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但他不畏強暴、不怕犧牲,在國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艱險的精神和氣概還是值得稱道的。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11
一、教學目標
(一)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二)掌握、積累“師、傳、道、受、惑、賤、圣、愚、群、足、攻、經”12個文言常用實詞;學習“之、其”兩個文言虛詞;學習、復習本文其他文言虛實詞;熟記受(授)、不(否)兩個通假字。
(三)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四)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五)掌握有關“說”的文體知識。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本文的層次結構是怎樣的?
(二)有關疑難詞句的解釋。
(三)“說”是一種文體;是議論文的一種。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是怎樣圍繞中心論述的?
(四)試摘錄作者關于老師的職能、從師的必要、擇師的原則等方面的精辟論述,體會其深刻含義。
(五)為什么說“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六)本文是怎樣進行對比論證的?
(七)怎樣認識本文的進步性和局限性?
三、教學過程
(一)明確教學目的。
(二)導入新課。
今天尊師重道的傳統和謙虛好學的學風已經得到了發揚,那么古人是怎么看待這件事的呢?《論語》中孔子說的一句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韓愈的《師說》一文。
(三)作者介紹(結合注釋①)。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因為昌黎(現河北省昌黎縣)韓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稱韓愈為韓昌黎,后世又稱他為韓文公。他幼年貧窮,刻苦自學,25歲中進士,29歲以后才任宣武節度使屬官,后來任國子監祭酒、吏部侍郎等職,中間曾幾度被貶。
古文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為名的文風改革運動,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本文第4段他贊揚李蟠“好古文”,就是指愛好他們倡導的那種古文。韓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地鼓勵和指導后進寫作古文。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于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艷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韓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為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因此后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詢、蘇拭、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
《師說》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柳宗元很推崇這篇文章,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論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端正容貌)而為師,世間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見,《師說》是針對時弊而寫,作者在文中闡述了老師的作用和標準,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從師應持的態度,提倡能者為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這些精辟的見解突破了孔子學說的框框,具有進步意義。
(四)解題。
明確題目不是“說說老師”的意思。“說”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先敘后議,也可夾敘夾議。“說”比“論”隨便些。初中學過的《蛇者說》、《馬說》等等都屬“說”一類文體。“說”,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就可
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所以《師說》,即“說師”,意思是解說關于“從師”的道理,下面一篇課文《問說》就是解說關于學習中“問”的道理。剛才說過,當時社會風氣不重視從師之道,認為從師學習是可恥之事。韓愈寫這篇文章贈給他的學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擊時弊,宣揚從師的道理。
(五)指導自讀課文。
要求學生借助提示、注釋、工具書,讀準字音,理解重點詞的意義和用法,讀懂課文。學生自學、質疑,老師點撥指正。
1.讀準下列多音字或形近字的讀音。
句讀 或不焉 經傳 從師
讀書 不能 傳道 從容
聃 蟠 萇弘
冉 潘 無長無少
2.找出下列合成的雙音詞。
學者 句讀 百工 六藝
3.指出下列加點詞的古今義。
古之學者古:求學的人今:有專門學問的人
句讀之不知古:句子停頓的地方今:看字發出聲音
小學而大遺古:小的方面學習今:小學校
4.討論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
(1)師
課文中出現26次,它的含義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詞,有兩種情況:
作“老師”講 古之學者必有師
作"專門技藝人”講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②作動詞,有三種情況:
作“學習、效法”講
吾師道也(“師道”,動賓關系)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作“從師”講
或師焉,或不焉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道”,偏正關系)
作“以……為師”講意動用法(下面專講)
(2)之
課文中出現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兩種情況:
指代人或事物 擇師而教之
連接定語和中心詞,表示統一關系,相當于“這類”、“這些”
郯子之徒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③作助詞,有四種情況:
放在定語與中心詞之間古之學者
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表示賓語前置 句讀之不知
在動詞、形容詞或表示時間的詞后,湊足音節,無意義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③以前學過的課文中還有三種情況:
作代詞,指代自己 君將哀而生之乎
作助詞表示定語后置 蚓無爪牙之利
作動詞,“到”、“往” 吾欲之南海
(3)其
課文中出現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四種情況:
在主謂短語中作主語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那些)
復指,作主語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他們)
作兼語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語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們的)
③作語氣副詞,有兩種情況:
表猜測圣人之所以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嘆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多么)
5.分段。
寫出段意,指出本文中心論點和分論點。
(六)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意動用法是指名詞或形容詞活用作動詞。以形容詞最常見,其次是名詞,還有少數表示
心理活動的動詞。意動用法翻譯成現代漢語,基本格式是:
名、形(動)+賓=以十賓十為十名、形(動),例如:
吾從而師之名詞 以……為師
漁人甚異之形容詞 以……為奇異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動詞 以……為恥
(七)朗讀課文。
讀準字音,讀清句讀,讀出語氣。
(八)研讀課文(結合理解重點文言實詞及疑難詞句)。
學生試譯、討論,教師重點點撥。
1.本文運用怎樣的方法論證中心論點的?
(1)分析第1段:
作者怎樣從理論上對總論點作初步論證的?
第一層: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
“古”指兩漢以前,“學者”指學習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說有專門學問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學者”為榜樣來宣揚師道,所以文章一開始就把它提了出來。“必有師”,把學者之所以有成就、有專長歸結為從師的結果。這句不僅起到點題作用,而且籠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論及的內容、范圍,成為本文的中心論點。
第二層:正面概論教師的職能:傳道、受業、解惑。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兩個單音詞。“所”具有代詞性質,“以”是介詞,構成“以所”介賓短語,但習慣上這兩個字倒置著用。“所”指代“老師”,譯為“他”,“以”譯為“靠”。全句譯為:“老師,是靠他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釋疑難問題的。”句中的“道”,包含“仁”、“義”等具體內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學、倫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觀點;“業”就是下文的“六藝經傳”;“惑”就是上述“道”和“業”中的疑難問題。
第三層:反面論述無師不能解惑,從理論上闡明從師的必要性。
第四層:正面提出擇師標準,凡先聞道者,都可以為師。
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氣連用八個“吾”字,句中“亦”作假設關系的連詞“如果”講。后一分句,用反詰句,加強語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詰語氣,“知”是“管、追究”。這句譯為“哪管他們的年齡是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
第五層:歸納上文,提出從師的原則: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無”作條件關系的連詞“無論”講,“所存”,名詞性所字結構,譯為“……地方”句
中“道之所存”作主語,“師之所存”作謂語。全句譯為:“無論(地位)高低貴賤,無論(年紀)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這里作者表達了不恥下問、能者為師的進步思想。
2.分析第2段:
(1)說說這一段與第1段是怎樣聯系的?
第1段正面闡明了從師的重要性,提出了從師的標準。這一段以第1段為立論根據,批判當時土大夫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從反面論證第1段所提出的觀點,說明從師的必要。
(2)這段文字運用怎樣的論證方法?
這段文字運用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師道”的“道”指風尚;句中兩個“也”,表示停頓。
第二層:針對時弊,從三方面對比,剖析“不從師”的`癥結。
先以“今之眾人”與“古之圣人”作對比:
四個“圣”和四個“愚”的詞性有兩種:一種是形容詞,是“圣明”或“愚昧”的意思;一種是名詞,是“圣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于此乎?”是反詰句,“此”指代“從師與否”。
作者在這組縱向比較中用反詰句點出不從師的原因。
再以“為子擇師”與“其身則恥師”作對比:
“授之書”的“書”,指文字、書寫;“句讀”指斷句。“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是主謂語“合說”的寫法,翻譯時要把它們搭配開:有的人不知道斷句,(倒去)問老師;有的人不能解決(修身、治國的)疑難問題,(卻)不向老師請教。
作者在這組自身矛盾的對比中,對不從師的表現加以評論,并給予直接的否定。
最后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作對比:
“道相似”的“道”,指道德、學問,“足”,是程度副詞,“足以”,“很”的意思。“其可怪也歟”,是帶諷刺語氣的感嘆句。
作者在這組橫向比較中,對不從師的言行加以描述,并發出帶有諷刺語氣的強烈感慨。
本段運用正反對比論證方法,教師指導學生總結,并請學生填寫課后思考與練習的表格。
3.分析第3段:
第3段與第1段關系怎樣?
這一段是正面論證,用歷史事例論證第1段中的論點。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圣人無常師。
第二層:用孔子的言和行兩方面的事例論證。作者舉出孔子詢官于郯子,訪樂于萇弘,學琴于師襄,問禮干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論中的“三”,應理解實指三人:一個自己,一個善者,一個不善者,而“我"卻能從其善,改其不善。這樣解釋才能體現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從孔子的事例中推斷出:“弟子不必不如師,術業有專攻”的結論.
4.分析第4段:
作者為什么稱贊李蟠?
作者贊揚李蟠,既是對他不從流俗的肯定,也是對士大夫們“不從師”的有力批判:既針砭時弊,又通過贊揚李蟠倡導從師。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時”的“于”相當于“被”。“作《師說》以貽之”,句中“貽”現在稱為“贈送”,“以”在兩個動詞之間,作連詞,相當于“來”。
這段點明作者作《師說》的緣由,樹立“不拘于時”、“能行古道”的榜樣,總結全文。同時“不拘于時”照應第2段,“能行古道”照應第3段。
2.本文語言上有什么特點?
(I)整句散句結合。
整齊的排偶句和靈活的散句交錯運用,配合自然,錯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與“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亦遠也,而恥學于師”,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則是散句。而這一長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又都是排偶句。
(3)一個意思,多種句式。
第2段一連用了二個對比,結語都是批判土大夫不重師道的惡劣風氣,但語氣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詰語氣;第二句“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否定、責備語氣;第三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諷刺語氣,感情強烈。
(3)頂真修辭手法的運用。
頂真,用上一句的結尾的詞語做下一句的起頭,使前后句子的頭尾蟬聯,上遞下接。本文有好幾處運用這種修辭手法,例如“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3.本文講了許多從師的道理,哪些對我們今天有借鑒意義?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識?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師的職責,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強調學而知之,必須從師學習,能者為師,不恥下問,尊重老師,獎勵后學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鑒意義。但作者所說的“道”,是維護封建統治的儒家之道,所說的“業",是“六藝經傳”,與我們所講的“道”和“業”的內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從師問題上的見識不如“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輕視勞動人民的封建統治階級的偏見。
(九)課文總結
《師說》真不愧為千古佳作,其中的“尊師”“重道”的觀點(“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一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在知識爆炸、信息激增的現代社會仍有借鑒意義。除此之外,我們學習本文后,還應樹立起匡正世俗流弊的勇氣,做一個對社會負責的人!
四、布置作業
1.清代鄭板橋曾提出;“學問二字,須拆開看,學是學,問是問。”請結合自身,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2.背誦全文。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了解中國古典詩歌語言富于暗示性的特質,提高鑒賞古典詩歌的能力。
2.能運用本課所學知識及獲得的能力分析同類詩歌語言藝術現象。
3.感受中華文化的深厚積淀,喚起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
中國古典詩歌語言暗示性的特點。
教學難點
全文表面是分析古詩中“木葉”的藝術特征,實質則是談中國詩歌語言藝術具有暗示性的重要特點。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設想:
課前學生要充分自主預習,能借助段落的中心句,把握主要自然段的大意。使用多媒體教學。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師生一起欣賞一篇高考滿分作文(屏幕顯示):廣闊的蒼穹上突然上演一出絕世的舞蹈。然后,一個“雁字”,接著一個“雁字”。我呆在那里,無法動彈,直到夜幕徐降,蘆葦蕩的盡頭響起了母親的呼喚聲。
年少的我,并不知這里邊有一種民族文化哀愁。后來,我在古代名篇中,讀到了“雁陣驚寒”,頓時感到了一種徹骨的詩意。于是,我一次又一次仰望天空,努力尋找大雁的`影子。然而,我失落了,它們越來越少,“雁陣驚寒”般的名篇也很少問世……
是誰偷走了“雁字”的影子?
又是誰,荒蕪了文化的天空,扼殺了我的詩意?……
(20xx年高考江蘇卷《懷想天空》)
一種美好事物的消亡,代表著一種生活情景的消逝,這位敏感的作者對此充滿了嘆惋和悵惘。請大家找一找古詩文中包含大雁這一美好意象句子。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李清照《一剪梅》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13
課程基本信息
課例編號
學科
語文
年級
高一
學期
秋季學期
課題
《芣苢》《插秧歌》——回響在歷史中的勞動之歌
教科書
教學人員
姓名
單位
授課教師
指導教師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誦讀詩歌,結合詩句展開合理想象,還原詩中熱烈的勞動場面。
品讀詩歌,體味情感,感受勞動者的辛苦與快樂,思考勞動的價值與意義。
教學重點:
還原是詩歌中的勞動場面
教學難點:
感受勞動者的情感
教學過程
時間
教學環節
主要師生活動
1分鐘
導入
教師說導入語,學生聽講并思考。
1.回扣上節課問題:編者為什么要在這個單元安排2首古詩?為什么是這兩首古詩?
2.回顧學過的關于勞動的詩歌:《歸園田居》《憫農》等。
《歸園田居》:描摹出詩人的勞作之趣和對田園生活的熱愛。
《憫農》:告訴我們一粒米、一口粥,都是通過艱辛勞動得來……
提出問題:在內容上,《芣苢》《插秧歌》與這兩首詩有何不同?
12分鐘
環節一
《芣苢》:勞動的歡歌
核心任務:自讀《芣苢》,描繪閱讀后你眼前浮現出的畫面(200字左右)
學生障礙點:全詩一共只有48個字,還有很多重復的字句。要怎么寫出200個字的畫面來?
難點突破:
(一)品味動詞,還原場面
任務:閱讀詩歌,結合注釋,發揮想象,填寫表格
問題1:閱讀詩歌,結合注釋,理解六個字的含義。
明確:采、有、掇、捋、袺、襭等六個字,其實是六個動詞,
表示六個動作。
采:采摘
有:取得,獲得。
掇:拾取,摘取。
捋:從莖上成把地取下。
袺:提起衣襟兜東西。
襭,把衣襟掖在腰帶上兜東西。
問題2:品味動詞,思考六個動詞聯用,描繪了怎樣的情景。
學生障礙:概括畫面,而非描繪畫面。其深層原因是學生不理解動詞的內涵,從而進行合理的`想象,還原出詩歌的畫面。
方法點撥:借助字形字源,品味動詞含義,展開聯想想象
參考名家譯文,還原勞作場景,描繪詩中圖景
明確:看似簡單六個字,就把女子們發現芣苢,采摘芣苢,再到滿載而歸的過程生動地描繪出來了。
(二)吟詠詩韻,體會情感
任務:體會勞動婦女采集芣苢、歌唱《芣苢》時的心情。
方法點撥:對比閱讀《芣苢》與《彈歌》,體會兩首歌不同節奏背后的情感差異。
因聲求氣,吟詠詩韻,體會重章疊句背后的畫面與情感。
明確:
《吳越春秋·彈歌》:斷竹,續竹,飛土,逐肉。四句,八個字,描繪了我國遠古勞動人民的狩獵場面。他們砍竹,接竹,制作彈弓捕獵禽獸,通過緊張的勞動獲取食物。我們在讀的時候,感受到一種緊張的節奏。想必,他們在歌唱時,心里也對獵物充滿了急切的渴望。
在“采采芣苢”和“薄言”的重復中,節奏放緩了,畫面里的人也放慢腳步。《芣苢》重章疊句,在不斷重疊、不斷回環的歌聲中,感受到勞動婦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繡野、風和日麗中群歌互答”(方玉潤《詩經原始》)的快樂。
學生活動:修改預習作業
10分鐘
環節二
勞動者的頌歌:《插秧歌》
核心任務:選擇《插秧歌》中的某一人物形象,給他(她)寫一段心靈獨白。
難點突破:
(一)寫作基礎:對詩歌內容的整體把握
問題1:和《芣苢》相比,《插秧歌》里的勞動有具有什么特點 請結合詩句談一談。
知識補充:插秧
交流典型回答:辛苦的勞作
緊張的氣氛
專注的勞動者
提示關注要點:關注動作,還原畫面
關注比喻,感受氣氛
關注語言,揣摩心理
關注細節,體會精神
(二)寫作難點:依據詩句,結合人物身份,揣摩人物心理
問題2:一段的心靈獨白,需要兼顧哪些要素?
要點:符合人物身份
契合人物性格
關注特定情境
舉例:以“農夫”形象為例
田夫拋秧田婦接,小兒拔秧大兒插。(作為一家之主,看到全家人一齊勞作,會是什么感受呢?)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從頭上濕到胛。(農夫自己會不會產生自己是戰士的想法?)
喚渠朝餐歇半霎,低頭折腰只不答。(是什么支撐他不顧辛勞:不沒吃早飯,也顧不上休息呢)
秧根未牢蒔未匝,照管鵝兒與雛鴨。(田夫為什么會答非所問呢?在問題與回答中間,田夫在心里想什么呢?)
明確:勞作是辛苦的,緊張的。所以本詩時楊萬里寫給農民的頌歌:歌頌他們辛勞中的秩序井然,頂風冒雨中的熱火朝天,贊歌頌他們吃苦耐勞,廢寢忘食,投入忘我。但這些,在勞動者這里,其實是一種自覺。
這是他們發自內心的責任感——承擔著一家的生活。眼前的這一片秧苗,就是一家的希望。
發自內心的熱愛——農人對待莊稼,就像是對待自己的孩子。
一種根植于骨子里的習慣——春種,秋收,在一代代的繁衍生息中,成為了潛意識。
1.總結
勞動何以成歌成詩
回答問題:
編者為什么要在這個單元安排2首古詩?
明確:展示古代勞動者的風采,與其他寫勞動者的詩歌相比,還原了勞動最本真的滋味。
為什么是這兩首古詩?
《芣苢》,使我們在遠處欣賞勞動婦女們忙碌歡樂的勞動畫面;
《插秧歌》,讓我們走近勞動者,體味他們的感情,感受他們的辛苦與快樂,思考勞動的價值與意義。
2.思想總結:
“勞動何以成詩”
勞動,辛苦繁忙,勞動者們卻甘之樂之,在辛苦中收獲快樂,也就生出了美感。
3.拓展閱讀:
朗讀關于勞動的詩,體會勞動中的快樂和美麗
秋浦歌·其十四(唐·李白)
四時田園雜興(宋·范成大)
鄉村四月(宋·翁卷)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①、了解報告文學的基本常識,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創作背景。
②、了解包身工的來源和包身工制度的起源、發展。
③、理清課文思路,領會文章中心思想。
④、學習本文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和點面結合的寫作方法。
2、過程和方法
①、抓住新聞事實和新聞背景,把握課文的線索,領會文章的主旨。
②、反復閱讀,體會本文的表達方式和點面結合的寫作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聯系時代背景,反復閱讀課文,認識包身工制度的罪惡,把握作者對包身工的同情和對黑暗制度的譴責。
【教學重點】
1、抓住新聞事實和新聞背景,把握課文的線索──包身工一天的生活情景,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動為組織材料的主線,以包身工制度的發展、趨向為副線。
2、重點關注蘆柴棒、小福子人物的生活及命運。
3、理解本文選材和結構的特點,學習記敘、描寫、說明、議論和抒情多種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
【教學難點】
把握文章典型場面、人物描寫和抒情議論片段所表達的深層意思。
【教學設想】
1、本文篇幅較長,表達方式多樣,反映的事情和我們的時代也有些隔膜。教師必須給學生適當的閱讀指導,幫助學生抓住文章的線索,了解背景知識,把握文章的中心主旨以及文章的時代意義和人文內涵。
2、教學方法:講讀法、討論法
3、教學課時:3課時
【課文分析】
本文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動作為組織材料的主線,交代了包身工起床、吃早飯、上工和下工的情況,采用了點面結合的手法,既有對包身工居住情況、飲食情況和勞動條件所作的面的介紹,又有對“蘆柴棒”等典型人物所作的點的描寫,有廣度又有深度。生動地展示了包身工的悲慘生活,揭露了帝國主義對中國工人的壓榨和掠奪,表達了作者對包身工悲慘命運的同情,對帝國主義、資本家、帶工老板的無比憤恨,主題思想十分鮮明。同時,通過文章表現出的社會責任感,對于人的尊嚴和生存權利的尊重,引導學生關注現實,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人權意識。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15
一、導語設計:
自古以來,月亮一直是文人墨客筆下所吟詠的對象,是個永恒的主題,其中傾注了他們的愛恨情愁,寄托了他們的悲歡離合,展示了他們的人生坎坷歷程、所以說,月亮在中國文化中的象征意義十分豐富、她是美麗的象征,創造了許多優美的審美意境;同時,月亮也是人類相思情感的載體,她寄托了戀人間的相思,表達了人們對故鄉和親人朋友的懷念、在失意者的筆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引發了許多失意文人的空靈情懷、同時,那高懸于天際的月亮,也引發了人們的哲理思考,因而成為永恒的象征。當我們遙望夜空,看見朗朗明月之時,心中總會引起無限遐想、我們自然會想到與月相關的詩句:如張九齡的《望月懷遠》中的詩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李白的《靜夜思》中的詩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以及杜甫《月夜憶舍弟》中的詩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等描寫月亮的詩句,不勝枚舉、而在人才輩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詩壇,就有這樣一位詩人,因為一輪明月而成就了詩壇的千秋美名,這位詩人就是初,盛唐之交的張若虛,這首詩便是千百年來無數人為之迷戀,為之傾倒的《春江花月夜》、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領略張若虛筆下那輪明月的光華吧。
二、作者介紹及背景提示
(一)作者:張若虛,唐代揚州人,初唐詩人、與賀之章,張旭,包融齊名、被譽為吳中四士、曾任兗州兵曹、他在詩風上厭惡六朝以來的空洞艷體,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遠意境。
(二)解題:《春江花月夜》為樂府詩、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內容形式,以和諧的歌調,點染出祖國錦繡的江山、探索宇宙的神奇奧妙、描述了動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抒寫了游子思婦離恨閨怨之情、格調宛轉優美,抒情幽怨纏綿,言之有物,開拓了詩歌的高遠意境和格律,使詩歌的內容和形式達到了完美統一,為寫景,敘事,抒情融合一體的詩歌,鋪墊了基礎、對詩歌的繼承和發展,影響極為深遠,一千多年來使無數讀者為之傾倒、一生僅留下兩首詩的張若虛,也因這一首詩,"孤篇橫絕,竟成大家、"
三、學習本詩重在誦讀,以讀傳情,讀,悟交融
由教師作配樂范讀、要求學生在欣賞教師范讀時,展開想象,把語言文字還原成既符合原作的描繪,而又帶有學生自己審美情趣的畫面,進而走進這畫面中去、在這其中,想象是至關重要的。
四、賞析詩歌
(一)開頭八句為第一部分,依題目摹寫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側重描繪皓月當空,光照整個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
提示:這首詩就是從春江月夜的美景入筆的由遠及近,由大及小,描繪出一幅「春江花月夜」的景象、江潮浩瀚,與大海相連、明月就涌生于這無垠的大海之上,萬里的春江,無不在明月朗照之下!江流繞著芳草蔓生的原野;那映照在月色之中的花林,好象鋪上雪珠一樣、月色如霜,所以霜飛也就無從察覺;洲上的白沙與月色融合,也看不分明了、
問:在前幾句詩中,詩人寫到了哪些意象請展開聯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描繪這幅畫面、學生回答,教師總結這一部分描繪的畫面意境:春江的潮水涌動,仿佛和大海連在一起,氣勢宏偉,這時一輪明月伴著潮頭冉冉而升,明月與江潮相互輝映,波光粼粼,哪一處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彎彎地繞過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閃著銀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與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
(二)接下八句為第二部分,由月之“照”人,從描寫景色轉向觀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與漫漫宇宙之間的相互關系。詩人身處江天一色,毫無纖塵的純凈之境,不禁對空中這輪孤月發出奇想:究竟是誰最先在江畔看見這明月呢?江月又在什么時候開始照著人呢?人生代代綿延無已,但江月卻年復一年沒有變化。她可是在等待什么人嗎?但月下只有滔滔不絕的江水。
譯文:江水碧澄澄,長天也碧澄澄,只剩下皎皎的圓月一輪。江畔什幺人最初見到江上月?江月又從哪年起默默照著人?人生一代代沒有窮盡,江月一年年始終如一。不知江月等待什幺人,只見長江送走東流水。
理:宇宙人生哲理短暫——永恒
(三)余下十六句為第三部分,由感嘆人生多愁進而抒寫人間思婦游子的離愁別緒,謳歌人們對愛情的向往和對幸福的憧憬。具體而言,這一部分又分為兩層:
(1)從"白云一片去悠悠"到"魚龍潛躍水成文"為一層,寫思婦懷人。這里寫思婦想念游子的情形十分別致,月光無處不在,玉戶簾上是月,搗衣砧上是月。那一輪可愛的明月總是照在她的妝鏡臺上,似乎想要安慰她,但是思婦見月,更增加了悲苦。她想把搗衣砧上的月光拂去,又想把簾子卷起來,以便把上面的月光卷去,可是這惱人的月光「卷不去」,「拂還來」。那無邊的月光,籠罩著一切,鴻雁不停地長飛,仍然飛不出無邊的月光去,水底魚龍泛起陣陣波紋,思婦只好托月華來遙寄相思了。
譯文:一片白云飛去不回頭,留給青楓浦一片離愁。誰家的游子今夜漂泊江船上?相思的人兒在哪座明月樓頭?惹人的月影在樓上徘徊,該照見她那梳妝的鏡臺;透進窗簾,卷也卷不去,瀉滿搗衣砧,撣了還來。苦苦眺望,卻聽不著你的聲息,愿化為月光,流照千里外的你。千里月明,大雁不傳你的音訊,魚躍江心,空皺出滿江的波紋。
(2)從"昨夜閑潭夢落花"到"落月搖情滿江樹"為一層,寫游子想家。最后這幾句寫落月,落花閑潭,春光將老,隱含思婦青春將逝。在這春江花月夜,不知有幾許游人能乘月而歸。此時明月西下,游子思婦的一腔離情伴隨月影灑在江邊的樹上。
譯文:昨夜夢中,花落進悠悠江水,春要歸去了,你卻還不回家。花已經落去,月亮也快落了,江水流春,就像是流送落花。西斜的月亮沉入茫茫的海霧,碣石,瀟湘,望不盡山山水水的路。到底有幾個人能踏著月色歸來?落月搖蕩著——愁人的情思滿江的樹。情:游子思婦相思之情凄清婉轉
詩人把游子思婦的離愁放在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上,以良辰美景襯托離別之苦;又以江月與人生對比,顯示人生的短暫,而在短暫的人生里,那離愁就越發顯得濃郁。這首詩固然帶著些許傷感和凄涼,但總的看來并不頹廢。它表現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青春年華的珍惜,以及對宇宙,人生的探索,境界是相當開闊的。結構上,此詩既以月亮從升起到墜落的`過程作為全詩起止的外在線索,同時又以月亮為景物描寫的主體和引發喟嘆、抒寫情思的依托,表里兼顧,情景交融,使全詩顯得渾然一體。
五、總結
1、內容述評:
這是一首抒情詩。詩人細致地描繪了江南春江花月之夜清幽靜謐的自然景色,并由此而生發出對宇宙無窮、人生短促的思索和對明月今宵、游子思婦卻天各一方的惋惜。詩中盡管不無人生苦短的傷感,然而讀來輕曼如煙,悠悠惆悵中還交織著對歲月生命的依戀,對青春的珍惜,對“人生代代無窮已”、得以與明月長久共存相伴的一絲欣慰;盡管也有夫婦別離的哀愁,但是寫得柔婉似水,綿綿相思中飽和著“借明月寄相思”的脈脈溫情,含蘊著對重逢的美好企盼。從表層看,雖然明月長圓而人情不圓,顯示了景物與人情的乖背;明月長在而人生不再,則展示了宇宙與人生的矛盾。但從深層看,“借明月寄相思”又顯示了人心與自然的和諧,而“人生代代無窮已”與“江月年年只相似”,則展示了生命與宇宙的同一。作者對天人關系的思索,超越了前人僅僅哀嘆生命短暫的窠(kē)臼,表現出對生命的熱愛和對人生幸福的追求,在禮贊自然的同時禮贊生命,既體現了詩人本身對生命意義的深切體認和對天人關系的深刻認識,也體現了中國古代哲學“天人一體同仁”的傳統精神。因而,聞一多先生稱贊此詩展現了“夐(xiòng)絕的宇宙意識,展現了一個更深沉而寥寂的境界”。
2、小組合作探討這首詩的“明月”、“江水”、“落花”三個意象的寓意。
(1)明月: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唐李白)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唐王昌齡)
“明月何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宋蘇軾)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唐劉禹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人情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唐張九齡《望月遠懷》)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李白《靜夜思》)
(2)江水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李之儀的《卜算子》。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楊慎的《臨江仙》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南宋辛棄疾《南鄉子》
“離恨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歐陽修《踏莎行》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
(3)落花
“欲向相思處,花開花落時。”(唐薛濤《春望詞》四首之一)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宋晏殊《浣溪紗》)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宋晏幾道《臨江仙》)
“春恨秋愁皆自惹,花容月貌為誰妍?”(清《紅樓夢》)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浪淘沙》)
3、教師評價總結。
(1)明月:面對宇宙的浩瀚,明月的無窮,人生的有限,多少傷時、惜時、嘆時之作流傳千古,月早已由“白玉盤”意化為如流水一般東去不回的時間意象,讓人在浩淼無窮、深邃永恒的宇宙面前,頓生渺小之感、短暫之感,更激起和歷史洪流相融,奮力在短暫的人生中有為的斗志。當然,月還是的愁緒、情愛的代表意象意象。
(2)江水:長江東流,玉帶盤桓,沿岸風光如畫,引出多少名篇佳句流傳千古。江水不僅是個空間概念,更喻指歷史的長河,是個時間概念。任你是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或一代梟雄,無一例外終將湮滅于歷史的滾滾長河之中。任你活著的時候生命怎樣燦爛輝煌,也一樣逃不過自然的規律、歸結于塵土流水。表現出那種人生空漠之感,更顯深沉悠遠。
(3)落花:綜觀中國詩歌史,寫花開的少,寫花落的多。飄零的落花中,彌漫著春光不再、青春不再、美人遲暮的感慨與恐懼。繽紛的落花是中國古典詩歌傷春主題的核心意象。以落花為媒介,用優美流暢的語言表表達對年光流轉、紅顏易老、生命無常的感嘆,幾乎涵蓋了后世落花意象的所有意義。《春江花月夜》中,作者張若虛展示了女主人公迷離夢境的片斷:昨夜閑潭夢落花。月夜春江,清景無限,她所等待的人遲遲沒有歸來。美麗的花瓣無聲無息飄謝在寂靜深潭,夢中的剎那,折射出漫長守望的蒼涼、紅顏衰老的恐慌。
附板書:
春江花月夜
景:春江花月夜之景幽美深遠
理:宇宙人生哲理短暫——永恒
情:游子思婦相思之情凄清婉轉
六、布置作業
1、背誦《春江花月夜》全詩;
2、用現代文的形式將這首詩的美好意境表現出來。作業參考答案:月亮出來了,從潮水中央,在江潮涌向海潮的地方、隨著千萬里春潮蕩漾,千萬里春江漲滿月光、江水彎過芳香的平野,月照林梢,那繁花如雪、空中流灑著月色如霜,灘上白沙消失在霜里、江水碧澄澄,長天也碧澄澄,只剩下皎皎的圓月一輪、江畔什幺人最初見到江上月江月又從哪年起默默照著人人生一代代沒有窮盡,江月一年年始終如一、不知江月等待什么人,只見長江送走東流水、一片白云飛去不回頭,留給青楓浦一片離愁、誰家的游子今夜漂泊江船上相思的人兒在哪座明月樓頭惹人的月影在樓上徘徊,該照見她那梳妝的鏡臺;透進窗簾,卷也卷不去,瀉滿搗衣砧,撣了還來、苦苦眺望,卻聽不著你的聲息,愿化為月光,流照千里外的你、千里月明,大雁不傳你的音訊,魚躍江心,空皺出滿江的波紋、昨夜夢中,花落進悠悠江水,春要歸去了,你卻還不回家、花已經落去,月亮也快落了,江水流春,就像是流送落花、西斜的月亮沉入茫茫的海霧,碣石,瀟湘,望不盡山山水水的路、到底有幾個人能踏著月色歸來落月搖蕩著——愁人的情思滿江的樹、
3、從詩歌“花”“月”等意象中任選一個,寫一段150字左右的小作文,要求描寫、抒情、議論相結合。
七、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通過朗讀,感受到了張若虛筆下的春之畫,江之卷,花之容,月之貌,夜之景,也品味了詩人與眾不同的宇宙人生哲理。詩人認為人生的短暫的,而人類卻是綿延久長,可以與江月共存的。同時,我們還賞析了詩中的游子思歸和思婦相思之情,學習了詩人巧妙的手法。學習了這么優美的詩篇,今晚,仰望天空,看到那彎清冷的新月時,我們又能生出多少美麗的遐想啊?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高中語文的教學設計03-01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02-18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05-17
高中語文《雷雨》教學設計01-25
高中語文《師說》教學設計03-04
高中語文《登高》教學設計12-29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薦】02-24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范文06-22
【薦】高中語文教學設計04-04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教案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