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5篇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那么你有了解過教學設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有條理地講述這個故事。
2、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指導學生抓關鍵詞和提示語等方法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4、憑借對課文內容的朗讀感悟,懂得駱駝的駝峰、腳掌、眼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途,樹立正確的審美觀。
5、初步了解本文通過人物對話來表情達意的方法。
6、讓學生學習按照故事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的方法概括課文主要內容,并以此作為劃分大段的依據,初步滲透段落的劃分方法。
教學重點:
了解腳掌、駝峰、睫毛在沙漠中的作用,體會小駱駝心情變化的原因過程,從而感悟小駱駝的自豪之情。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透過文本,懂得判斷一種事物美不美,不能光看外表,而要看它的用途。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樹立自信心。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課前交流
老師了解到我們班孩子有三大優點①最會讀書②最善于思考③發言最積極。所以今天能來珠海路小學給優秀的你們上課,我感到很自豪。你們有沒有信心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來?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一篇童話故事。齊讀課題:14《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
二、檢查預習
1、課文已經預習了,看!這些詞語有信心讀準它們嗎?
出示生詞:
肉疙瘩 鏡子 委屈
走一趟 多虧 陷進
鋪天蓋地 足夠 閉上
貯存養料 疼愛 松散
(1)先自己練習一下,不認識的可以請教同位或看看書。
(2)指名當小老師領讀。
2、引導辨別多音字。看藍色字“松散”你有什么發現?
【預設過程:大多數學生會反應出這是一個多音字。】
它另外一個讀音你知道嗎?你能給它組個詞嗎?
【設計意圖:檢查學生初讀情況,一是了解學情,二是集體鞏固學習本課生字新詞。把重點字音讀準確,掃清閱讀障礙。】
3、觀察紅色生字,你最想提醒大家注意哪個字的寫法?
【預設過程:學生有說“鏡”的,肯定學生提出的注意點后,老師指導記字方法照鏡子一定不要忘記,鏡子里留下自己的影子,寫時右邊中間口里邊的橫不能丟。學生提出其它字用同樣方法解決】
“陷”老師也想提醒大家,右下部分的筆順容易寫錯,伸出手跟老師一起寫,教師在田字格里范寫。特別提醒右下部分里面的兩條短橫不要連在一起。
“趟”你是老師的知音,跟老師想的一樣。趟是半包圍結構的字,先寫“走”字旁,注意第七筆捺要寫得足夠長,托起里邊的“尚”。教師在田字格里范寫。
4、下面請同學,擺好寫字姿勢,用鋼筆認真描紅這兩個字。
5、描紅完的同學看屏幕,這兒還有一個長句子,誰會讀?
一陣風沙鋪天蓋地刮過來。
(看屏幕,指名讀)課件出示:
誰能把他的意思讀出來?再指名讀句子。
6、課文已經預習了,回顧課文內容,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預設過程:學生可能復述故事內容,語言不夠簡練,因此要引導學生利用故事起因、經過、結果來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
寫事的文章一般按照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來寫。小紅馬嘲笑小駱駝,小駱駝感到委屈是故事的——(起因)。駱駝媽媽帶小駱駝到沙漠走了一趟是故事的——(經過)。小駱駝為自己的特殊用途感到自豪是故事的——(結果)
把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巧妙的串聯起來就是故事的主要內容
7、分段指導。
看課文哪幾個自然段寫了故事的起因?
哪幾個自然段寫了故事的經過?剩下的段落就是故事的結果。
(師小結:像這樣意思相近的自然段放在一起就可歸為一個大段,本篇課文共分為三個大段。)
過渡:現在,讓我們走進這篇童話故事的起因。
三、精讀課文, 語言感悟
1、略讀第一、二自然段,感受委屈。
(1)小紅馬對小駱駝說了什么?指生回答
你的腳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長著兩層睫毛,背上還有兩個肉疙瘩,多難看呀!
出示句子:
誰來讀小紅馬的話?指名讀
(2)從他的朗讀中你體會出什么?從哪個詞看出小紅馬在嘲笑小駱駝?
(在課件上點紅:難看)
加上提示語,再讀,還從哪個詞可以看出小紅馬嘲笑小駱駝?
(在課件上點紅:噴著響鼻)
(3)你能當當小紅馬來說說這句話嗎?(指導讀出嘲笑語氣)
(師小結:看!抓住關鍵詞和提示語就可以感受人物內心活動,我們在平時習作中也可以通過運用恰當的提示語來描述人物內心活動。)
(4)假如你是小駱駝聽了小紅馬的話,心情會怎么樣?【板書:委屈】
(5)那么,駱駝媽媽是怎么安慰孩子的呢?指生回答
孩子明天你跟我到沙漠里走一趟吧。
出示句子: 指名讀。
你讀懂了什么?加上提示語,再讀還能感受到駱駝媽媽對孩子的疼愛之情(齊讀)
2、略讀第五自然段,領悟自豪。
過渡:為了不讓小駱駝覺得委屈,駱駝媽媽決定帶它到沙漠走一趟。孩子們,經過這次沙漠旅行,小駱駝的想法改變了嗎?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3——5自然段后再回答。指名答
(2)出示最后一自然段
沙漠旅行結束了,小駱駝默默地想:我們的駝峰、腳掌和睫毛在沙漠里有那么大的用處,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呀!
此時小駱駝的心里覺得怎樣?從哪里看出來?指名答(點紅最后一句齊讀)
【板書:自豪】
(3)質疑:小駱駝剛開始覺得那么委屈,現在又感到這么自豪?讀到這兒,你有什么疑問嗎?
【設計意圖:學貴有疑,重在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讓學生抓住小駱駝的一個心理變化,從委屈變成了自豪,從而產生疑問。】
(4)指名回答(點紅第二句)
3、緊扣詞句,感受沙漠
過渡:那么駱駝的駝峰、腳掌、睫毛的作用到底有多大?讓我們趕緊跟隨課文去沙漠看一看吧!
(1)同學們,你們了解沙漠嗎?誰來說說?
(2)文中又是怎樣描寫沙漠的呢?請同學們快速讀3、4自然段用“——”畫出描寫沙漠的詞句,看誰找的又準又快。
(3)找出的同學讀一讀,同位交流補充。
(4)指名匯報。
【預設過程:如果一人匯報不全,再找學生補充。】
看!老師也找到了這些詞組,誰愿意起來讀一讀?指名讀
茫茫的大沙漠
無邊無際的沙漠
松散的沙子
風沙鋪天蓋地刮過來
出示詞組:
(5)現在就讓我們跟隨畫面,走進這茫茫的大沙漠(播放沙漠錄像)
(師解說:“茫茫的大沙漠,沙丘一座連著一座,放眼望去寸草不生。這里常常是風聲肆虐,黃沙漫天飛舞。轉瞬間,沙丘被移走了一片又一片。”)
(6)想著剛才的畫面,把這些詞組的意思讀出來?指名讀、齊讀
【設計意圖:集體交流后,圈出描寫沙漠特點的詞語,利用多媒體,不僅加深學生對沙漠的了解,而且使學生學到詞語積累的`方法。教學中抓住了關鍵詞,讓同學感受沙漠的特點,如茫茫的、無邊無際、風沙鋪天蓋地等,通過朗讀來體現這沙漠的大,沙漠環境的惡劣。】
4、精讀 三、 四自然段,了解各部分作用
過渡:同學們你們覺得沙漠環境怎樣?到這樣惡劣的環境中旅行,駱駝母子會遇到什么困難?它們用什么法寶克服困難呢?
(1)下面請同學們自學課文3、4自然段,邊默讀課文邊用“﹋﹋﹋﹋﹋”標出體現腳掌、駝峰、睫毛作用的句子。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充分地讀,自讀自悟,培養邊讀書邊批注的閱讀習慣和能力。】
(2)找出的同學先在小組內交流。(前后4人1小組)
交流方法是:先讀找到的句子,再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部分的作用。
(3)按順序集體交流。
①指生讀句子、說作用 。 【相機板書:腳掌 陷不進】
出示句子指導朗讀。
(出示句子:多虧我們的腳掌長得又大又厚,如果我們的腳也像小紅馬那樣,陷進沙子里怎么拔得出來呢?)
a. 看媽媽說的話中有個“?”,誰能用上“。”說這句話。指名說
b.看!用上句號說意思沒變,但用問號說更能肯定駱駝腳掌是陷不進。所以
駱駝媽媽在說這句話時,她內心會覺得怎樣?(自豪)誰能用自豪的語氣說說這句話。
c. 從哪個詞也可以看出媽媽說這話時很自豪。(多虧)
誰能抓住多虧讀出媽媽自豪的語氣?指名讀
e.教師小結:看!抓住關鍵詞,也能體會出(自豪的語氣)人物的心理活動。
②咱們繼續往下交流。
指生讀句子、說作用 。 【相機板書:駝峰 存養料】
出示句子:
我們背上的這兩個肉疙瘩叫駝峰,里面貯存著養料, 夠我們路上用的了。
a.
我們背上的這兩個肉疙瘩叫駝峰,里面貯存著養料,足夠我們路上用
的了。
a.你有什么發現?“夠”和“足夠”這兩個詞意思有什么不一樣嗎?
指名回答
【預設過程:引導學生說出“夠”說明剛滿足。“足夠”說明很充足還有剩余。】
b.小結:一字之差可以告訴我們這么多,在平時學習中我們也要學會恰當運用詞語。
c.說這話時媽媽用什么語氣?(自豪)指名讀 你也自豪地說說這句話。
e.抓住“足夠”齊讀句子,體會駱駝媽媽內心的自豪。
(師小結:看通過小駱駝與駱駝媽媽的對話,我們了解了駱駝身上各部分的作用,這種表達方式叫語言描寫。我們在今后的習作中也要學會使用呀!)
③過渡:沙漠里的天說變就變,就在小駱駝與媽媽說話間,風沙又來了。(放風沙聲音)小駱駝該怎么辦呢?指名回答。
出示句子:
說話間,一陣風沙鋪天蓋地刮過來。媽媽讓小駱駝俯下身子,閉上鼻孔和眼睛。一會兒,風沙過去了,小駱駝的鼻孔和眼睛里沒進一點沙子。
a.加上自己的想象來讀這句話。指名讀。從這段話中你讀懂了什么?
【相機板書:睫毛 擋風沙】
b.“沒進一點兒沙子”難怪小駱駝沙漠旅行結束后會默默地想;引讀最后一自然段。
沙漠旅行結束了,小駱駝默默地想:我們的駝峰、腳掌和睫毛在沙漠里有那么大的用處,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呀!
c.抓住“!”再讀最后一句話,讀出小駱駝的興奮之情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旨在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調動其積極性,讓學生在自讀中了解內容,在合作中加深對內容的理解,在朗讀中提升對思想的認識,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
六、補充資料,點撥感悟。
1、其實,值得駱駝自豪的不光這些本領,它還有一個美稱——“沙漠之舟”。
結合文中插圖,看老師補充的資料——《沙漠之舟》出示資料:
駱駝耐饑耐渴、性情溫順。駱駝不畏風沙、善走沙漠,被世界公認為“沙漠之舟”。駱駝的壽命可達35—40歲。野生的駱駝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駱駝有驚人的耐力,在氣溫50℃、失水達體重的30%時,還能20天不飲水;它還能負重200公斤以每天75公里的速度連行4天。駱駝的嗅覺特別靈敏,能在3里內辨察和感覺到遠處的水源。初生的小駱駝很快就能站起行走,隨其父母漫步沙漠。
(1)邊讀邊給每句話標上小序號,看看這段話共有幾句?每句話都介紹了什么?指名回答。
你知道為什么把這七句話放在一起嗎?
【預設過程:學生基本能說出這幾句都是介紹駱駝特點的。】
師小結:是呀,短文中每一句話都告訴了我們駱駝的一個特點,這樣表達意思相同的幾個句子集中在一起就構成了一個自然段。你從這個自然段中了解到了駱駝的哪些知識?
(2)訓練說話:請你 用上“我感到自豪的是 。”這一句式,替著小駱駝說一說,讓它感到自豪的還有什么。
【設計意圖:此處,通過補充資料讓學生知道駱駝感到自豪的其他方面,理解每句話都寫了駱駝的一個特點。從而引出幾個意思相關的句子構成自然段的概念。引導學生說出自己了解的知識,并借鑒老師出示的句式來訓練說話。這就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做到了由課內向課外的延伸。】
2、駱駝有它值得自豪的地方,我們每個人也都有讓自己感到自豪的地方,請你說一說最讓你感到自豪的是什么?
出示句式:我感到自豪的是 。
【設計意圖:緊抓課題,讓學生以“我感到自豪的是 。 ”來發展思維,訓練語言,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這也是一個從課內到課外,從書本到生活的過程。】
七.再扣課題,領悟道理,積累學法。
1. 課文學完了,請你用上“我知道了”、“我明白了”、或是“我學會了”什么?來說說你的收獲嗎?
【預設過程:學生能看板書把駱駝主要特點說出來,就鼓勵收獲大。如果能說出道理,及時表揚你不僅學到知識,還明白了深刻道理。引導學生積累寫作手法——語言描寫。】
小結:其實課文不僅讓我們了解了駱駝身體各部位的作用,還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事物美不美不在于(外表),而在于有沒有(用處)
2.看板書小結:
(1)同學們雖然駱駝的腳掌又大又厚,但是在沙漠中行走陷不進沙子里,所以小駱駝說,指課題齊讀。
(2)雖然駱駝背上的兩個肉疙瘩很難看,但是它能貯存足夠養料,所以小駱駝說, 指課題齊讀。
(3)雖然駱駝的兩層睫毛不好看,但是能擋風沙,所以小駱駝說,指課題齊讀。
3.教師總結升華:現在知道小駱駝為什么自豪了吧?(擦去問號)是的,生活中有很多東西雖然不好看,但是很有用,所以我們要正確判斷事物的美與丑。
八、布置作業:續編故事
現在的小駱駝真想把自己的收獲和小紅馬說說。有一天,它們又見面了,你能以第一人稱的口吻續寫這篇童話嗎?
【設計意圖:語文言意理論認為:文本作為言語作品,它是“言”和“意”的統一體。母語教學的本體價值就是促使學生言與意的積極感悟、內化、轉換,并進而運用個性的言語表達讀者的“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此項作業與上文銜接緊密,由易到難,從點到面,自然水到渠成。】
板書設計: 14、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
駝峰——存養料
腳掌——陷不進
睫毛——擋風沙
(委屈) (自豪)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學會六個生字,會認三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聰慧、詣、乃至、禽”等詞語。
2、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根據注釋了解詞句,了解課文內容,體會故事中孩子應對的巧妙,感受語言的魅力。
教學重點:
能根據注釋了解詞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體會故事中孩子應對的巧妙,感受語言的魅力。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課文,題目叫《楊氏之子》。(生:齊讀課題。)
2、課前大家預習了課文,你覺得這篇課文和咱們平時讀的課文有什么不同?
3、解題。
嘗試斷句,初步感知文言文。
1、自由練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通,字音讀準。
2、檢查課文的生字。(出示:生字)指名讀
3、認識了生字,誰愿意來試著讀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4、我們在讀文言文時,不光要讀得字正腔圓,還得要做到停頓得當。(師范讀)你也能像我這樣把課文讀流利嗎?
生:練讀。
師:抽讀。2——3名(男女生各讀一遍)
三、借助注釋,疏通文意。
1、讀了課文,你有不理解的句子嗎?
2、學生質疑。
3、相機指導理解不懂句子的意思。
4、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將給我們大家聽聽。(2——3人講)
四、深究文本,感悟語言巧妙。
1、讀懂了課文的內容,楊氏之子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生,甚聰慧。
3、甚聰慧的意思是說非常的聰明,課文中的哪些地方你看出他的聰慧?
4、交流相關的句子。
5、為設果,果有楊梅。(反應快)
6、“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從應聲答曰看出反應快。說明小孩聰明。
7、從小孩的回答中感受到他聰明。(出示對話)
8、這小兒的回答妙在何處?他聽懂了孔君平的話,順著他的話反駁,正是聰明。
9、再細細地品味一下這句話,(出示:“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它還妙在何處?(如學生答不出引導:為何不說:“孔雀是夫子家禽。”)
10、我們不妨先讀讀。“未聞”什么意思?你體會到什么?
11、這樣更委婉,更機智,既顯得有禮貌,又讓孔君平無言以對。
12、同樣的.意思,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效果也就截然不同。一句“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既不動聲色地反駁了對方,又不讓對方難堪,是不是很會說話呀!
13、再讀一讀這段對話,你還體會到什么?(用否定的形式來回答,妙。)感受楊家小孩語言的魅力。
14、如此聰慧可愛的小孩愿意把它記在心中嗎?一起讀一讀課文。愿意把它背下來嗎?
五、 總結延伸
1、多有意思的文言文,短短的五句話,55個字,讓我們感受到了文言文的語言特點,言簡意賅。多么機智巧妙的回答,讓我們感受到了語言的魅力。《世說新語》還有許多這樣的故事,可以去讀一讀,看一看。
板書:10、楊氏之子
甚聰慧
為設果楊梅君家果
應聲答曰孔雀夫子家禽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3
本課程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小學記敘文寫作教學設計及其意義;第二部分,小學作文構思教學設計解析,小學語文記敘文寫作教學設計。
本課程重點在于,重點介紹小學記敘文寫作構思教學設計的方法。課程分兩個問題對小學作文構思教學設計進行了介紹:
1、作文構思教學設計在作文教學設計中的位置,
2、小學作文構思教學設計的要點。要點中又分為“入門設計”、“升級設計”兩部分,對構思“入點句”、“配合句”、“歸納句”的設計,對“基礎題型”、“變易題型”的構思設計方法,均提出了強勁支持的教學建議。
1、學習目標
⑴了解小學作文教學設計的'意義及其基本類型。
⑵掌握小學作文構思教學設計的入門方法。
⑶掌握小學作文構思教學設計的升級方法。
2、具體要求
⑴閱讀本網絡培訓課程的文字稿,用以了解本網絡培訓課程內容全貌。
⑵觀看本網絡培訓課程視頻講座,從理論層面,尋找本網絡培訓課程的重點、難點。
⑶觀看本網絡培訓課程互動討論視頻、課例,從實踐層面,尋找本網絡培訓課程的重點、難點。
⑷瀏覽、查閱本網絡培訓課程參考資料與文獻目錄,加深對本網絡培訓課程內容理解。
⑸進入作業及互動討論反思,檢測自己的學習狀況、與同行交流學習心得。
3、特別建議
⑴在學習本網絡培訓課程之前,學員應該留下自己的一個足跡。可以先嘗試完成一個小學作文構思的教學設計。這樣做的好處是,未來知道自己進步到底多大。
⑵在學習本網絡培訓課程之中,善于動腦、動筆、動嘴。動腦指要善于動腦筋,要精于思考。動筆指筆記、札記之類,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兒。動嘴指與同學交流,要把想到的說出來,要把不明白的問出來。
⑶在學習本網絡培訓課程之后,學員應該把自己的學習收獲用于自己的小學作文構思教學設計、及其研究之中。使用“小學作文構思教學的方法”進行練習,以鞏固學習成果。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4
新課程要求我們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所以對《李廣射虎》一課我做了如下設計:
一、出示《塞下曲》,讀詩悟詩,質疑。
二、讀準課文,通過小組交流進一步理解古詩的意思,從整體上把握全文的主要內容。
三、聽寫三組詞:
神勇無比 將領 據說 邊境
月色朦朧 搜尋 拈弓搭箭 硬弓
隨從 獵物 驚呆 扎進
從中任選一組詞同桌互相復述課文內容,集體討李廣是個怎樣的人?相機指導感情朗讀課文。
四、課本劇表演。
1、以課文為載體,找出人物的動作、神情和相應的環境。
2、展開合理的想象,補充人物的對話。
3、自選伙伴合作表演。
五、課外延伸
出示李廣射虎的`“文言”: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石沒鏃,視之石也。
讀一讀,說說其意思
六、背誦《塞下曲》
七、作業
任選以下兩項作業完成:
1、找一找盧綸另外五首《塞下曲》
2、聯系課文說說《塞下曲》這首詩的意思。
3、默寫《塞下曲》。
4、練筆:用“月色朦朧、影影綽綽”說幾句話。
整個教學設計旨在通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等綜合學習方式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能力和課堂實效。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5
一、復習檢查。
1、抽讀字母卡片:aoeiuü。
2、復習單韻母的四聲。
3、比較6個單韻母的口形大小。
二、看情境圖,聽語境歌,引出新課內容。
1、引導看情境圖,學生回答問題,老師總結圖意。
2、聽語境歌。學生學會語境歌。
扎籬笆,圍樹苗,一棵矮來一棵高。!!!小羊羔,快快過來吃青草。
aieiui
3、讀音:與“矮”的發音相似,先教師講述發音方法,范讀,告訴學生讀的方法。領讀,學生體會練讀,指名讀。告訴學生,ai是由兩個單韻母組成的,我們叫它復韻母。
4、四聲。告訴學生順口溜:有a在,把帽戴。標好聲調,學生自由練讀。指名讀,集體讀。用四聲組詞。
5、字形及書寫:看它的字形,看ai有幾部分組成,編順口溜幫助記憶:a在前,i在后,aiaiai。教師范寫,學生書空。然后在書上描紅。
eiui的教學步驟與方法同上.
ei的順口溜:e在前,i在后。
ui的順口溜:u在前,i在后。
標調兒歌:有a在,把帽戴,a要不在oe戴。要是iu一起來,誰在后邊給誰戴。
三、鞏固練習。
1、抽讀韻母卡片。
2、比較3個復韻母的異同。
3、練讀順口溜。
四、作業
1、練讀復韻母。
2、抄寫aieiui各兩遍。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什么叫復韻母?讀好復韻母要注意什么?
2、復習復韻母aieiui和它們的四聲。
二、新授,練習復韻母aieiui的拼讀。
1、復習聲母。
2、復習拼音節的方法。
3、出示:(略)
(1)聲母是什么?韻母是什么?
(2)練習自由拼讀。
(3)指名讀音節。
(4)齊拼音節。
(5)學生自由練習拼讀,教師巡回檢查,糾正讀錯的音。
指名按順序讀,打亂順序讀,認讀卡片。
4、帶調拼讀雙音節詞。
(1)教學báicài:出示,說說聲母是什么,韻母是什么,逐字練習拼讀,再連讀。最后看圖說說圖意。
(2)教學méihuā、shūguì,方法同上。
四、看圖聽故事,練拼音節。
1、看圖回答問題。
2、學生看圖,老師講《龜兔賽跑》的.故事。
3、練習拼音。分別找出整體認讀音節、單韻母音節、復韻母音節,分析音節結構,用色筆標出聲母韻母。再個別拼讀、連讀。
4、小組練習講故事,在講的過程中,涉及到圖中的音節,重點拼讀三遍。
五、鞏固練習。
1、做“看誰聽得清,找得快”的游戲。
2、做“找朋友”的游戲。
3、分解音節。(用小黑板出示)
六、作業
1、抄寫aieiui。
2、讀書上內容。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我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學習,在腦海中樹立樟樹蓬蓬勃勃的形象,懂得樟樹的可貴。
3、初步了解借物喻人、對比的寫作方法,領會樟樹的象征意義,體會人們對宋慶齡的崇敬和懷念之情。
教學重點:
了解樟樹蓬蓬勃勃的形象,懂得樟樹的可貴。
教學難點:
領會樟樹的象征意義,體會人們對宋慶齡的崇敬和懷念之情。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渲染,切題導入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宋慶齡故居的樟樹》,跟老師一起書寫課題。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宋慶齡不愿意搬家,知道為什么嗎?有感情讀“我舍不得這兩棵樹”。
宋慶齡為什么舍不得這兩棵樟樹?這又是兩棵怎樣的樟樹呢?讓我們帶著問題進入這節課的學習。
二、品一品,感樟樹之形
1、請同學們快速地默讀課文,找一找,課文的哪些自然段具體描寫了這兩棵樟樹。
2、出示第四自然段,學生自由讀,找出最能反映樟樹生長特點的詞語。
生讀后交流:“蓬蓬勃勃”
理解蓬蓬勃勃:蓬勃,具有生命力。具有頑強、旺盛的生命力
3、你從哪里能讀出樟樹的樟樹的蓬蓬勃勃呢?讓我們再讀課文。
(1)從“樟樹不高,但它的枝干粗壯,而且伸向四面八方,伸得遠遠的”。這一句可以看出樟樹的蓬蓬勃勃。
交流:“枝干粗壯,伸向四面八方”——枝繁葉茂
“伸向四面八方,伸得遠遠的”——枝干多而且長得粗壯
你能讀一讀這個句子嗎?(指名讀、齊讀)
(2)“從稠密的樹葉綠得發亮”這一句中可以看出樟樹的蓬蓬勃勃。
交流:“稠密”是說葉子又多又密。
“綠得發亮”說明葉子長得好,只有葉子長得好,才能發亮,這是生命的光澤。
師:多美的樹葉。一起把它的美讀出來。
生深情朗讀:稠密的`樹葉綠得發亮。
(3)“樟樹四季常青,無論是夏天還是冬天,它們總是那么蓬蓬勃勃。”
交流:“四季常青”這一個詞看出樟樹的生命力頑強。
“無論……總是……”說明樟樹生命力頑強。
補充句式:無論( )還是( ),它們總是那么蓬蓬勃勃。
師:多么頑強的生命力,讓我們一起讀出來。
如此蓬蓬勃勃的樟樹,難怪宋慶齡這樣的舍不得它。
三、比一比,悟樟樹之神
這兩棵樟樹除了長得的蓬蓬勃勃外,還有哪些可貴之處?同學們自由讀讀課文第五自然段,找出相關句子進行感受。
交流:
1、“樟樹本身卻有一種香氣,而且這種香氣能永久保持。”
可貴之處:香氣永久保持
2、“只要這木質存在一天,蟲類就怕它一天。”
可貴之處:拒蟲
3、樟樹拒蟲的香氣可以永久保持,到底久到什么程度?
(即使……也……) (只要……就……)
4、作者是通過什么方式展現出,這是樟樹獨有的品格的呢?
對比:樟樹與別的樹木比較(石榴樹)
師:這是多么難能可貴的品質,怪不得宋慶齡那么舍不得它們。
就讓我們把對課文的理解通過朗讀展示出來吧。
四、體味樟樹之情
1、宋慶齡故居有很多值得紀念的東西,為什么作者只寫了這兩棵樟樹呢?宋慶齡跟這兩棵樟樹到底有什么關系呢?或是說,宋慶齡根這兩棵樟樹有什么相似之處呢?
小組交流宋慶齡相關資料,了解宋慶齡與樟樹的相似之處。
2、這兩棵樟樹與宋慶齡一同度過春夏秋冬,一起走過風風雨雨。這不再是兩棵普通的樟樹,樟樹的高貴品質和宋慶齡的崇高人格融為了一體。透過這兩棵樟樹,人們仿佛就看到宋慶齡。這樟樹就是宋慶齡的化身,在它們身上,我們看到了宋慶齡的影子。作者寫樟樹,其實就是在寫宋慶齡;作者贊美樟樹,其實就是為了贊美宋慶齡。這樣的寫作方法就叫“借物喻人”(板書)
你能舉出“借物喻人”的例子嗎?
生舉例子:化身紅燭的老師,化身青松的陳毅爺爺……
師:宋慶齡一生正如樟樹一般,正如對聯中所述一般:生機無限多秀美,香氣長存滿乾坤。
就讓我們深情地讀讀課文第6自然段吧。
生深情讀課文。
五、作業:
寫作:當我來到宋慶齡的故居,站在這兩棵樟樹下,我……
板書設計:
22宋慶齡故居的樟樹
宋慶齡——借物喻人——樟樹
精神蓬勃蓬蓬勃勃
一身正氣堅強不屈拒蟲香氣永久保持
高貴品質高貴木質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7
教學內容
碧螺春
教材分析
《碧螺春》是冀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傳統文化吐馨香”中的一篇講讀課文。本課通過名茶碧螺春,向我們展示了中國的茶文化。課文開頭,僅用一句話點明了碧螺春的“久負盛名及主要產地。接下來,課文依次介紹了碧螺春的傳說、采摘、制作、品嘗碧螺春以及人們對碧螺春的評價和喜愛。文章結構緊湊,前后連貫,描寫細致入微,用詞準確生動,富有濃郁的文化氣息。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簍、煞”等11個要求會認的字,掌握“霞、彌”等10個要求會寫的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第四、第六、第八自然段。
3、了解碧螺春的傳說和采摘、制作過程,了解有關茶文化的信息。
4、了解茶鄉人的生活和生產情況,感受茶鄉人生活的美好。
5、把握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表達的有序性,體會描寫的細致與準確,積累相關的詞句。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碧螺春的傳說和采摘、制作過程,并背誦課文第四、第六、第八自然段。
教學難點
把握文章的表達順序,體會表達的有序性,體會描寫的細致與準確,積累相關的詞句。
學情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還不算太多,本課就是有關馳名中外的中國茶文化的科普讀物,讓學生在學習課文的同時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滋養。
授課類型
講讀課
教學準備
教師:錄音機、小黑板、碧螺春茶葉、杯子
學生:查找相關資料、預習課文
教學方法
以讀代講、小組合作探究、討論法
課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引入
同學們,如果讓你從飲食方面選一種,你會選擇什么?(餃子、茶……)你知道哪些種類的茶?(龍井、毛尖、碧螺春等)。我國是茶樹的原產地,是世界產茶、飲茶最早的國家,世界第一部茶葉著作——《茶經》,就是出自我國唐代陸羽之手。今天,我們就透過中國名茶——碧螺春,領略我國茶文化的魅力。
板書課題:碧螺春
二、展示目標(出示小黑板)
三、自學文本
自學提示: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特別是本課要求會認的字,多讀兩遍,把課文讀通順、流利。想一想,文中圍繞“碧螺春”講了哪些方面的知識?
四、全班交流
指名分段讀課文,檢查生字、生詞自學情況
五、再讀課文,整體把握文章的寫作順序。
本文先講了碧螺春的產地,然后用一個傳說介紹碧螺春名字的來歷,接著依次介紹了碧螺春的采摘、制作、品茶以及人們的評價與喜愛。
給各段起個合適的名字:清晨采茶、入夜制茶、月下品茶
六、質疑答疑:
七、小結:
八、作業:熟讀課文第四、六、八自然段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8
一、導入
同學們,每到冬天,你最盼望的是什么?我們都看到過下雪,也領略過雪景的美,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大概你會有一些新的感覺。
二、提出要求,學生自讀自悟
自學要求如下:
1、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試著結合課文理解“彤云密布”、“瑞雪兆豐年”、“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的意思。
3、作者是按照怎樣的順序描寫這場雪的,寫出了這場雪的哪些特點。
4、提出思考后還不理解的問題。
三、匯報交流
1、小組交流。
(1)小組成員合作讀文,檢查是否讀流利,難讀的部分集中練習。
(2)交流自學要求中的第二、三、四個要求。
2、全班交流。
重點交流:作者寫出了這場雪的哪些特點。交流時,先讀特點,再通過讀相應部分,說說是怎樣體會到的`。使學生體會到主要特點是“大”。如課文第四自然段,不僅寫了雪景的美,通過“厚厚、萬里江山、掛滿、堆滿”等詞說明了雪大;第五段,不僅是寫孩子們的快樂,通過“堆雪人、打雪仗、樹枝上的積雪”也寫出了雪大。
四、小組內互查學習生字情況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整體把握文意,學習作者合理介紹說明紛繁復雜事物的方法。
2.揣摩語言,體會吆喝聲的濃郁的地方特色和獨特的魅力,理解作者寫“吆喝”時的內在情感。
教學重點:
1.把握文章的結構,學習作者剪材組材的技巧。
2.品味語言,理解作者的內心感受。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吆喝是“生活交響曲”質樸簡單但趣味良多。如果時光可以倒流,在老北京城的胡同小巷經常可以聽到小販們的各種吆喝聲。今天,我們跟著蕭乾先生一起去品位老北京城那起伏有致的吆喝聲。
二.整體感知
學生閱讀課文,思考:文中介紹到的吆喝聲有哪些?介紹吆喝聲時按照什么順序?
研讀賞析
提問:
1、文中介紹了多種吆喝,哪個片段你最喜歡?為什么?請找出來細細品讀。
2、作者多老北京街頭的吆喝聲懷著怎樣的情感?
(讓學生深入文本,反復朗讀品位出京味文化的內涵,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這是整節課的重要點所在。)
3、你還有哪些問題,歡迎你來提問
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有:
(1)課文的總體結構是怎樣的?作者是如何介紹繁復多樣的吆喝聲的?
(2)為什么介紹“從早到晚,一年四季”中的吆喝時主要介紹賣什么而很少介紹怎樣“吆喝”?這會給你什么樣的.啟示?
(3)為什么“我”聽到“賣蕎麥皮”的吆喝聲會嚇個馬趴?這一定是夸張嗎?
(4)全文流露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酌情點撥。
明確:
(1)理清行文思路,劃分文章結構時,一定要注意語段之間的銜接過渡語句,它們像路標一樣,標示作者的思路。閱讀時要搞清楚它們承轉了哪些內容。如銜接過渡的語句有:
①“囿于語言的隔閡,洋人只能欣賞器樂。其實,更值得一提的是聲樂部分——就是北京街頭各種商販的叫賣。”這一句很自然地將話題由北京商販運用“樂器”招徠顧客轉到口頭叫賣,扣住了文章標題“吆喝”。
②“可夜晚過的,并不都是賣吃食的。”從賣吃食的轉而談論三種夜間吆喝:唱話匣子、算卦盲人、乞丐。
③“四季叫賣的貨色自然都不同。”從“一日”轉到“一年”。
④“叫賣實際上就是一種口頭廣告。”是對吆喝的一種評論、概括。對吆喝的敘述介紹自此開始轉向對吆喝的評價品析。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拼讀音節,根據拼音寫出詞語。
2、能區分容易混淆的同音字(或音近字)和意思相近的詞。
3、能再合適的位置添加詞語,把句子的意思寫具體。
4、能把前后相關的內容恰當的連接起來,組成句子。
5、能讀懂短文,按要求回答問題,完成習題。
課時安排:2課時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拼讀音節,根據拼音寫出詞語。
2、能區分容易混淆的同音字(或音近字)和意思相近的詞。
教學過程:
一、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同桌互相校對,然后當堂訂正。
二、第2題。
先理解“再”、“深”的意思,然后填空。
校對,把易錯的詞抄寫幾遍,強化記憶。
三、第3題。
輕快——輕松、突然——忽然
四、第4題。
回憶本單元的學習重點和理解詞語、讀懂句子的一般方法。選擇句意時,注意讓學生充分發表自己的意見,然后說理、比較。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能再合適的位置添加詞語,把句子的意思寫具體。
2、能把前后相關的`內容恰當的連接起來,組成句子。
3、能讀懂短文,按要求回答問題,完成習題。
教學過程:
一、第5題。
1、看懂要求,連線。
2、讀連好的句子。
3、拓展練習。
二、第6題。
提倡學生多角度思考,注意“地”的用法。
三、第7題。
1、自由讀,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讀不懂。
2、討論文后第1題。
3、說說讀了短文后,螢火蟲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4、結合問句理解進行朗讀訓練。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1
一、背景分析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我們的課堂也漸漸地發生著變化。作為一線的教師,在教學中應挖掘和利用學生的創新思維,巧妙地將課堂教學引向生活,注重課堂之源——生活。在人教版第三冊《坐井觀天》的教學中,我以文本教材為載體,讓課堂教學貼近于生活,聯系實際,引導學生懂得生活,學會生活,改造生活,賦予課堂以生命和活力,讓語文課堂因生活而精彩。
二、案例描述
《坐井觀天》是一篇十分趣味的寓言。文章經過生動趣味的對話,對孩子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有名人曾說,學寓言應當讓課堂充滿童趣,還孩子一份童真,不能讓唯一,標準的寓意來框定學生的思想。案例中我對教學的處理體現了我對童心的珍愛,童趣的珍視。
師:同學們,小青蛙聽到大家把井外的世界說得這么精彩,它真想跳出井口來看一看。(出示課件:青蛙跳出了井口。)說說青蛙跳出井口后,將會怎樣樣呢?
(生思維活躍,爭相發言)
生:它看到綠綠的小草,還有五顏六色的花兒。
生:它看到學校里開滿了桂花,聞到了陣陣花香。
生:它看到了果園里掛滿了黃澄澄的梨子,紅彤彤的蘋果,一派豐收的景象!
生:它會到處逛逛,看看美麗的風景,看看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
(正當我傾聽于學生對生活的贊美之言時,一位學生忍不住叫著他也想說說)
生:教師,我覺得青蛙有可能沒有看到這么美的景色。
師:(師一愣,然后充滿好奇疑惑)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生:它看到路邊垃圾成堆,蠅蚊成群,聞到一陣陣很刺鼻的臭味。
生:它看到有人很多砍伐樹木,鳥兒沒有了家。
生:它看到捕蛙人在很多捕捉它的同伴,殘忍將它的同胞賣給酒店酒樓做下酒菜。
生:它看到汽車在路上瘋狂地飛跑根本就不注意行人,汽車排出的污氣讓它窒息。
生:它感覺外面的世界并不像我們說得那么美,它想回到安全的井中去。
(師靈機一動)
師:那么我們能不能用什么好辦法來挽留小青蛙呢?讓它安心歡樂地和我們生活在一齊。
(學生思考片刻,躍躍欲試,興趣盎然)
生:我們做個廣告牌,上頭寫上“保護動物,人人有責”來告訴人們應當與動物成為好朋友。
生:發現那些亂砍樹,捕殺動物的人要報警,讓警察來抓這些壞人。
生:我們要保護好環境,不能把動物的家弄臟。
生:我們不僅僅自我要明白環保知識,還要向同學、家人、朋友宣傳要愛護動物,保護環境的知識。
……
師:同學們說得棒極了!只要大家共同來保護環境,愛護家園,小青蛙就會被我們挽留下來,動物們才會快歡樂樂地生活在我們身邊!
三、案例反思
我真為學生的奇思妙想感到振奮!也慶幸自我沒有錯過這道美麗的風景線。我沒有按照我們“想當然”的觀點去框定學生的思維,而是給了學生思維的空間,想象的余地。我肯定了學生的見解,珍視學生的發現,使學生在愉悅的狀態中受到鼓舞,使學生在簡便的氛圍中碰撞出創新思維的火花。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獲得了多方面的滿足和發展,教師的勞動也閃耀著創造的光輝,師生都能感覺到生命力的涌動,使我們感到語文因生活而精彩,生活因語文而燦爛。
(一)尊重生活,關注動態生成
陶行知先生“生活及教育”的理論啟示我們:一個自呱呱墜地而長大有為,在語言發展的過程中,其思維、認知、情感、語言、詞匯的源泉,乃是生活。生活對語言的感受、認知、學習、發展,是活生生的,實實在在的,最具有魅力與滲透力的,課堂教學與生活聯系起來,學生就會學得活潑生動。
本案例中,我本想讓學生說出青蛙跳出井口看到那些美麗的景色,讓青蛙明白外面的世界是多么豐富多彩,進行思維的'拓展。但一位學生卻說青蛙可能看不到這樣美麗的景色。我讓他說出了原因——環境被污染。這位學生之所以會產生這樣的想法,就來源于他的生活體驗,對生活的關注。而這一石卻激起千層浪,學生紛紛舉手,說出了此刻環境受到了破壞的種種情景。這便是生活給予學生的。有人曾說,課堂應是向未知方向挺進的旅程,隨時都有可能發現意外的通道和美麗的途徑,而不是一切都必須遵循固定線路而沒有活力的過程。案例中,我應對學生突如其來的,個性化的理解,巧妙地將生成與預設融合起來,現場捕捉,智慧啟迪,學生在與教師、文本的思維碰撞中出現“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創造性的見解,學生彼此之間在在交流之中相互啟發。《新課標》告訴我們:“跳出備課預設的思路,靈活應變,尊重學生的思考,尊重學生的發展,尊重學生的批評,尋求個人理解的知識的結構,課堂會因生成而變得美麗。
(二)感悟生活,激發創新思維
生活是海洋。凡是有生活的地方就有歡樂和寶藏,就孕育著靈感和熱望。語文源于生活,讓學生從語文中去尋找生活、感悟生活、創造生活,這是實施語文教學的一個出發點。僅有感悟生活,才能在生活的碰撞中點燃靈感的火花,感悟生活,從生活之水中激起靈感的浪花,有生活的積累,就有靈感的迸發。
案例中正是學生有了對生活的感悟,才會有了“我覺得青蛙有可能沒有看到這么美的景色。”的靈感。而這就需要在教師不斷地幫忙下,睜開眼睛凝視萬物,豎起傾聽萬籟,敞開心靈關懷、感悟生活,激發興趣,陶冶熱愛生活的情感。案例中,學生在說話的過程中也迸發出了讓我們意想不到的創造性思維的火花,涌出意想不到的新問題和新答案,始終使課堂充滿著疑點,閃爍出亮點,呈現出課堂精彩。
(三)回歸生活,演繹精彩課堂
“語文學習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確,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語文;生活中處處洋溢著語文氣息,學習語文是為了更好地生活。案例中我把握契機,提出“那么我們能不能用什么好辦法來挽留小青蛙呢?讓它安心歡樂地和我們生活在一齊。”由此展開了一番激烈的討論。從而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生活體驗,重視社會實踐活動,關愛自然,人與環境的和諧發展,協調生存,促進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因為人類正是自然界的精靈,人類如果不能與自然界協調發展,人類就會遭到自然界無情的報復而最終毀滅了自我。教師讓學生在一個廣闊的天地中,進取自主地探索,懂得生活、學會生活、改造生活,做生活的主人。由此可見,讓課堂走向生活,讓生活走進課堂,教師和學生在生活化的課堂中平等地對話能調動學生結合生活來學習語文,切切實實地體現了全員參與、有效參與,也真正體現了課堂因生活而精彩,也充分突顯了生活是課堂之源!
其一,語文興趣的培養。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學習,這是學習語文的關鍵。所以在課堂教學中我重在啟發學生思考,以平等對話的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重點培養學生的學習方法,使其主觀能動性得以更充分的發揮,使其學習變為愛學樂學。學生上課積極主動回答問題,課堂效率高。
其二,多讀多練,培養語感。
語文是一門語言,是重要的交際工具,語言表達能力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我經常以此作為教學重點來訓練。但課堂時間畢竟有限,這必須靠生活點滴積累。在教學過程中我發現有的孩子讀書能力差,這就無形地成為學習語文的障礙,所以讀書能力的培養勢在必行。在今后的語文教學中,我將重點訓練朗讀,希望家長配合。在家庭教育中,我懇請家長重視讀說訓練,并可以時刻注意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建議家長在用心傾聽孩子讀書的同時,給他一些掌聲,一句鼓勵,一份自信。假期中,您可以引導孩子預習新課,閱讀兒童著作,或背誦古詩文時實踐一下,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其三,勤于練字,認真書寫。
古人云:“字如其人,人如其字。”不同的字跡,亦能反映出不同的人的性格和精神面貌。所以擁有一手好字,是語文學習的一部分。我建議學生可以練習楷書,可以臨摹,久而久之的楷書練習,其精神與風格會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同時,要給予扎實有恒的要求,讓學生的意志受到了考驗與磨煉。這也是這學期的教學重點。
其四,留心觀察,寫好作文。
三年級教學就是教孩子如何寫好作文。的確,作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們必須重視它,正視它。其實寫好作文不難,但必須留心觀察,把生活的點滴記錄下來,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組織好語言,匯集成篇即可。當然“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任何事說總是很容易,做起來就難了。本學期我剛剛接班,對學生情況不是很了解,重點培養了學生的字詞及基礎知識。并將鼓勵他們每天或每隔一天寫一篇日記進行練筆。作文水平有待提高的學生就要多讀書,積累好詞佳句,拓展知識面,不斷充實自己,爭取有大的進步。希望學生在保證課內學習的基礎上多看課外書,在寫作文時就會語言優美.生動.妙語連珠,這些都是因為閱讀面廣,知識淵博。希望家長可以重視閱讀,假期中給您的孩子準備一倆本兒童讀物,讓他在知識的海洋里翱翔,平時也可把書帶進班內,放在圖書角里和同學共享.我相信您的孩子將受益終身.
其五,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生的學習習慣在長期的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的一種本能。不同的學習習慣對于思維能力與語文能力的提高起著不同的作用。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可以提高學習效率,而且有利于自學能力的培養。因此,培養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小學階段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那么,在小學語文學習中,應該培養學生哪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1、預習與復習的習慣。
2、勤于思考與全神貫注的學習習慣。
3、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的習慣。
4、多動腦,勤動手的習慣。
5、大膽發言,敢于質疑問難,敢于表達自己見解的習慣。
6、獨立完成作業與自我評價的習慣。
7、課外閱讀的習慣。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2
1、(看一組圖片)中秋的夜晚,一輪明月冉冉升起,光華四射,明月照著沉睡的小山村,照著蒼茫的大山,照著寧靜的港灣,照著我們祖國大地的每一個角落。
中秋節源遠流長,古時候,每當暮色降臨,明月東升,祭月、賞月的活動便開始了。人們紛紛設案桌于月下,桌上有月餅、水果、飲料、芋頭等食品,全家人在月光下一起團圓賞月,大人們給孩子講起“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的古老神話傳說。在銀色的月光下一邊品嘗節日佳肴,一邊賞月聊天,全家人一起共享天倫之樂。
今天,每到中秋節,人們總是從百忙中抽出時間,從各個地方回到自己的家鄉,與親人團聚,有的夫妻相約一起賞明月,有的一家三口,吃團圓飯,還有的`一大家子歡聚一堂,月亮圓了,人也團圓了。
2、說說你們怎樣過中秋的?
3、齊唱《八月十五月兒明》
一、明月,入題
1、從剛才的圖片中,以及同學們的回憶中,我們深深感受到,中華民族是個愛月的民族,中秋節我們賞月,故事里我們講嫦娥奔月,古詩里更有許多明月呢!你能記起幾句有月的詩句嗎?
2、月兒圓了,人團聚了,這是人間最溫暖的時候。可是,有一些人卻由于各種原因回不了家,李白就是其中一個,只好借一首古詩表達他心中的感受。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李白的靜夜思,去感受他的心情。
二、解題,品讀
1、出示課題,誰來讀讀課題?說說為什么這樣讀,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后,齊讀課題。
2、這首詩你們早就會背了吧?一起背誦。
3、(看課件,聽朗讀),說說聽出了什么?(慢,憂傷,低沉)思念的滋味是什么?讓我們來看看。出示學生文章,《媽媽,我想對你說》,教師深情朗誦,思念的滋味你嘗到過嗎?指名說。帶著思念的感受讀題。
4、李白也在思念,他的感受又如何呢?讓我們進一步走近他吧。
⑴打開課文,自讀古詩,說說你讀懂了哪一句?板書:思故鄉。是什么讓李白想起了故鄉呢?(提示讀古詩前兩句)
⑵重點理解:疑:好像。什么好像什么?解釋后兩句。
⑶師:地上鋪著一層霜,給人什么感覺?李白站在像霜一樣的月光中冷嗎?他怎么不叫夫人給他拿件衣服啊?叫丫鬟給他端個火盆啊?師:(簡介背景)當時李白
25歲離開家鄉,東游淮揚,不到一年,用去銀兩三十余萬,囊中空空,又得了一場大病。中秋的夜晚,他獨自一人躺在客店里,冷冷的月光鋪滿了房間,你覺得他可能會想起些什么呢?
5、師:明月照在李白窗前,也照在家鄉的土地上,他多么想立刻飛到親人們的身旁啊,哪怕聽聽親人的聲音也好啊,可在古代這是不可能的。他只能孤獨地寫下了這首靜夜思,然后對著月亮深情朗誦,希望明月能帶去他的思念,與祝福。你也來當一回李白吧,出示明月圖,指明對月朗讀,齊讀。
6、你們真像小李白啊,你能完整地給我們講講這首詩所表達的意思嗎?指名說說全詩的意思。
7、月圓人團圓,李白孤身一人,客居他鄉,望著皎潔的明月,思念故鄉的情感就像潮水一般,迅速淹沒了他。讓我們完整的欣賞這首美麗憂傷的《靜夜思》。欣賞課件后再次齊讀全詩。
三、扣題,拓讀
師:我國的詩人大多是憂國憂民的,又大多是命運坎坷的,他們經常流浪在外,客居他鄉,思鄉成了他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有了許多以思念故鄉為題材的詩作,除了靜夜思以外,你還知道哪些呢?指名背誦,出示其中三首:《春夜洛城聞笛》、《泊船瓜洲》、《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朗讀,說說是什么讓詩人想起故鄉。(簡要理解詩意)
四、結題,回讀
漂泊在外的游子啊,總是把思念故鄉的情感深深的藏在心底,但是每當夜晚來臨,每當佳節來到,每當明月當空時,想到自己孤單一人,想到家鄉的親人,怎不令人低頭沉思,怎不令人歸心似箭哪!讓我們再次深情地朗誦起這首美麗憂傷的靜夜思吧!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3
學習目標
1.學會“籮、杭”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會邊讀邊想象課文描述的情景,邊讀邊體會作者通過景物表達的思想感情.
4.培養熱愛生活的情趣和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課前準備
1.按要求預習課文,自學生字詞.
2.查找有關桂花的資料.
3.課件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復習引入
上節課,我們認識了一位華僑老人,傲雪而立的梅花寄托了這位老人對祖國的無盡思念。現狀正值中秋前后,還有一種花也裝點起我們的生活,它就是——桂花
2.提起“桂花”你會想到些什么?(鏈接生活與積累的古詩詞)
3.生活在江浙的'琦君每見桂花飄香,就會想起那一場場“桂花雨”板書課題
4.讀題質疑
二、品析開頭結尾
1.接讀課文,思考:在作者美好的記憶中的桂花雨是什么樣的?課文哪句話點了題。
2.交流:(1)文中描寫桂花落的語句。 課件
(2)結尾的句子。課件 師點撥:文末點題是寫作常用的方法,可以使文章結構更完整,要學會運用。
(3)結尾的寫法值得我們學習,那么開頭一二節呢?
A.采用對比的方法,突出對桂花的喜愛。舊知牽引——《桂林山水》課件
B.讀了這段語句,你能用合適的AA式疊詞補充這段文字嗎?課件詞語手冊P36
點撥:疊詞往往能更生動地表情達意,富有童趣,習作中有意識地加以運用。
3.那么,文中是什么使我“又”想起了故鄉同年時代的“搖花樂”,還有那搖落的陣陣桂花雨。
課件出示母親的話
三、品悟重點句,輻射全文
1.“這里”指哪里?課文哪些句子在描寫杭州的桂花香?哪些句子在描寫家鄉的桂花香?
2.讀這兩段語言,你覺得杭州的桂花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嗎?
3.為什么母親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哪些方面比不上)
(1)第三節:關注桂花、饋贈桂花的快樂。(類比我們自己育出來的豆苗和買來的沒什么兩樣,但感情不同)
(2)第四節:桂花給鄰居帶來的香甜。
(3)第五節:收獲桂花的快樂——板書:搖花樂 桂花雨 指導感情朗讀。
(4)第六節:吃著這些桂花做的食品,喝著桂花茶。香甜四季,香甜了人們的生活。桂花成了母親生活的一部分,生命的一部分。家鄉院子里的桂花融進了母親的情感,僅僅是母親的嗎?
4.再讀課件“于是,我又想起……”你還讀懂了什么?(又一次)
作者僅僅為了寫搖花樂、桂花雨?板書:思鄉情。
四、閱讀延伸,品讀同題材文章。
同步中的《故鄉路》
板書: 桂花雨
搖花樂——桂花雨
思鄉情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積累6條成語,能熟讀成誦。
2、閱讀成語故事《聞雞起舞》,能用自己的話講故事,并能從故事中得到啟發。
3、參加討論,能清楚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在合作交往中學習處事,陪養創新能力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
每位同學在本組內清楚明白的表述自己的想法。
【教學難點】
總結小組同學的意見向本班同學講述。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學習
【教學準備】
投影片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積累6條成語,能熟讀成誦。
2、閱讀成語故事《聞雞起舞》,能用自己的話講故事,并能從故事中得到啟發。
教學重點:
能用自己的話講故事,并能從故事中得到啟發。
教學過程:
一、讀背諺語
1、談話導入。
2、自主練讀。
(1)今天我們要學習6條與學習方法有關的諺語,想把它們讀好嗎?
(2)出示朗讀要求:讀準確,讀流利。
(3)學生練讀。
(4)檢查學生朗讀情況,及時正音。
3、搶背。這些諺語對我們的學習很有啟發,同學們想把它們記住嗎?可以選用以下方法:
(1)比一比,誰的速度快。
(2)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句話作為座右銘,貼在明顯的地方,時刻激勵自己進步。
二、閱讀《聞雞起舞》
1、聯系舊知,激發興趣。
2、明確要求,自讀課文。
(1)讀課文后面的'閱讀要求。
(2)自己閱讀。
3、聯系實際,暢談啟發。
聯系實際,說說自己從故事中受到了什么啟發。
4、聯系動機,講練故事。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參加討論,能清楚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在合作交往中學習處事,陪養創新能力和獨立思考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每位同學在本組內清楚明白的表述自己的想法。
總結小組同學的意見向本班同學講述。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提出話題
秋天到了,同學們看到那些美麗的景色?秋天是一個迷人的季節,在這美好的季節里,同學們想不想去秋游?我和大家一樣,也很想去,我們討論一下組織方案,既要讓大家玩得開心,又能保證安全,我們這節課就圍繞這個問題展開討論,希望大家各抒已見,力爭把這次活動組織好。
二、按趣分組,討論分組。
1、想一想,你最想去哪兒秋游?
2、學生匯報自己想去的地方。
3、小組代表匯報。
4、展示情境。
情境一:學生在旅游途中因忘記帶一些物品而萬分焦急的情景。
情境二:學生在旅游途中各自分散游玩,難以聚合的情景。
情境三:學生在旅游途中玩危險游戲的情景。
三、及時評價,完善方案
各組派代表匯報小組的秋游方案,全班進行評議。教師要求學生評議時做到態度誠懇,語氣平和,以理服人,不清楚的地方要提問。
四、評選最佳,匯報方案
學生舉手表決評選出最佳方案。
第三課時
教學目的
練習寫作
教學準備
像片、錄像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暑假已經成為過去,大家在暑假里肯定經歷了許多有趣的事情,清各自談一談。
二、學生自由談暑假趣事
1、出示圖片、相片、錄像
2、自由組成小組談論。
三、學生自由上臺講述暑假趣事。
1、生講
2、生評
3、師歸納
⑴、要注意寫出來趣來;
⑵、要注意把事件的經過寫清楚、寫具體;
⑶、注意語言要通順;
⑷、可適當對人、景、物進行描寫。
比如寫人可以寫動作、語言、心理、神態。寫景注意寫出景物特征,寫物要寫出物的特點、作用。
⑸、可適當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
四、進行寫作訓練
五、小結
六、布置作業
完成作文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5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有情感地誦讀課文。
2.聯絡生存現實,感受各種花的錦繡顏色,感受大自然的奇異。
教學重點:
認、寫本課的生字詞,有情感地誦讀課文,感受各種花的錦繡顏色。
教學難點:
有情感地誦讀對話,領會花孩子神往美、崇尚美、關切別人的可愛之處及星星、早霞的無私奉獻、樂于助人的精神。
教學進程:
1.溫習
一.出示生字卡片,抽讀生字。
二.聽寫詞語:舞蹈,打扮。
抽兩名門生的聽寫本拿到展現臺評。老師指點謄寫規則。
師:你能用“打扮”造句嗎?
引渡:課文中是誰想打扮這個世界?(花孩子),板書課題,讓我們一塊兒走進課文,看看課文是怎樣說的呢?
2.學習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一.齊讀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花孩子們說了些甚么呢?
二.指點讀好問句。
(2)學習第二——十自然段。
引渡:花孩子想打扮天下,它們是怎樣找到色彩的呢?
一.自由讀第二——十自然段,找找課文中寫了幾個花孩子?
抽生說,老師板書:迎春花杏花、桃花石榴花
二.分小組邊讀邊商討:這些花孩子找到了什么樣的色彩?
他們是怎么樣找到的?
三.匯報:
(一)生:迎春花迎春花找到了金黃的色彩板書:金黃色
師:它是怎樣找到的呢?,
生:是星星姑娘送給它的。
師:用自己喜好的符號畫出星星和迎春花說的話,引出“細聲細氣地說”,領會迎春花是個怎么樣的.孩子,星姑娘把金黃的色彩送給迎春花,領會星星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
分角色誦讀出示課件(迎春花的圖)
出示課件:
黃燦燦的迎春花細聲細氣地說
()的()()地說
黃燦燦的迎春花細聲細氣地說
()的()()地說
想一想可以怎么樣填,同桌的孩子說,全班的孩子交換。
(二)生:石榴花找到的是紅色彩。板書:紅色
師:它是怎樣找到的?
生:是早霞送給它的。
出示課件:石榴花的圖。
師:用自己喜好的符號畫出早霞和石榴花說的話,領會它們是什么樣的孩子。
分角色誦讀。
出示課件:石榴花的圖
(三)生:桃花、杏花找到的是粉紅色。板書:粉紅色。
齊讀課文第十自然段,領會石榴花是什么樣的孩子?
出示課件:桃花、杏花的圖。
3.拓展
孩子們,在生活中你們看到過許許多多的花,教師給你們帶來了很多的花孩子,出示課件,這些花孩子也找到了各人的色彩,開出錦繡的花打扮天下呢!
你能說說梨花是什么色彩的?想一想它是怎樣找到色彩的呢?會說些甚么呢?(讓孩子自由說)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02-27
小學語文趣味教學設計02-21
小學語文板書教學設計02-18
小學語文《影子》教學設計03-05
小學語文窮人教學設計02-27
小學語文優秀教學設計03-02
小學語文雷雨教學設計04-14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09-23
小學語文《守株待兔》教學設計12-22
小學語文《詠柳》教學設計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