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能根據上下文理解“信奉、固執、膽大妄為”等重點詞語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步學會通過典型事例表現人物品質的寫法。
4.了解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實驗過程,學習伽利略不迷信權威,執著求實地探求科學真理的精神。
教學重點:
能理解伽利略怎樣用實踐來證明亞里士多德的活是靠不住的。
教學難點:
1.針對課文內容,發表自己的見解。
2.理解伽利略推出的兩個結論的含義。
課前準備:
1.布置學生搜集伽利略和亞里士多德的圖片和生平資料。
2.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這節課我們認識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他就是17世紀意大利的物理學家、天文學家伽利略、誰能結合課前搜集到的資料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學生展示課前搜集的資料、互相補充,對伽利略有一個感性的認識)
2.(出示課文插圖)同學們,這就是意大利著名的比薩斜塔,1590年,看戲的數學教授伽利略就在這里做了舉世聞名的實驗(板書課題:兩個鐵球同時著地),下面就請同學們自讀課文,去感受這次意義重大的.實驗。
二、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一)自讀目標:(出示多媒體課件)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課文講的是誰的故事?他是什么時期的哪國人?
3.他做了一件什么事?課文按什么樣的順序敘述的?
(請你用上“先……然后……接著……最后……”敘述)
(二)重點詞語:
(著地、伽利略、信奉、亞里士多德、解釋、更改、的確、比薩城、膽大妄為、固執)
三、默讀課文,初步感知
1.默讀全文,畫出使你深受啟發的句子,反復讀一讀,并在空白處寫一寫自己的感受。
2.小組內初步交流。
3.自主讀書,誘導感悟
同學們,我們已經充分朗讀了課文,并初步交流了自己的讀書感受。下面,就請同學們再一次放聲朗讀課文,可自讀,也可同桌互讀。(學生自主讀書)
4.把你認為自己讀得最好得段落讀給大家聽。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對科普作品感興趣,能初步感知科普作品內容的有趣和語言的生動。
2.能自主閱讀科普作品,閱讀時遇到不理解的問題,能試著用課上學過的方法去理解。
3.了解科學世界里的奧秘,樂于分享閱讀感受。
教學重難點
保持對科普作品的閱讀興趣,能初步感知科普作品內容的有趣和語言的生動;能自主閱讀科普作品,閱讀時遇到不理解的問題,能試著用課上學過的方法去理解。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學生準備《十萬個為什么》等科普書籍。
教學課時1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猜一個謎語:厚薄大小不相同,世界萬物都包容,只要你能打開看,增加知識力無窮。
同學們,你們猜一猜它是什么?(書)
你們喜歡讀書嗎?為什么?(書是知識的海洋,書里有精彩的世界。)
就讓我們一起到書的世界里看一看吧。
二、指導方法,交流體會
1.出示《十萬個為什么》這本書的封面。
師:看到這本書的封面,你能了解到什么呢?
(師相機介紹:中文題目、英文題目、作者、譯者、圖、出版社)
2.作者及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米伊林(1895—1953),蘇聯著名科普作家、工程師、兒童文學作家。致力于寫作通俗科學作品,如《十萬個為什么》《房間的故事》《山與人》《人與自然》《在你周圍的事物》等。
內容簡介:《十萬個為什么》的.書名是截取了英國作家約瑟夫魯德亞德吉卜林的一首小詩“五千個在哪里,七千個怎么辦,十萬個為什么”中的一句,在俄語中,“十萬”用以形容數量之多,其實這本書并沒有十萬個問題。米伊林創作了這本書,他用屋內旅行記的方式,對日常生活中的許多事物提出饒有興味的問題,進行有啟發性的解釋。
3.這是一部科普作品,同學們知道該怎么閱讀這類作品嗎?
閱讀科普作品的方法:
(1)找出不懂的科技術語,通過上網查資料、與同學交流、請教老師或家長等多種方式弄明白,才能理解文章;
(2)聯系上下文,并結合生活經驗來解決問題;
(3)反復揣摩語言,增強感悟語言的能力;
(4)讀完之后思考總結,對于感興趣的問題可以深入研究,關注最新的研究成果。
4.課件出示書中的一段內容,學生交流。
教師節選片段,引導學生體會內容的有趣和語言的生動。
5.教師小結: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并不那么容易回答。書中還有很多千奇百怪的問題,你是不是已經迫不及待要去讀一讀了呢?課下同學們找來這本書,讀一讀吧。
三、閱讀推薦
1.世界上還有許多優秀的科普作品,如李四光的《穿過地平線》、高士其的《細菌世界歷險記》等。讀了這些書,你一定會為科學世界里有那么多的奧秘而驚奇。
2.選擇其中一本讀一讀,然后寫一寫自己的讀書心得。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情意目標:
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2、認知目標:
認識本課生字,理解詞語意思;了解金華雙龍洞特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能力目標:
了解作者的游覽順序,分清文章的主次,學習作者細致描寫的方法;閱讀和想象相結合,讀懂課文,發展想象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了解外洞、孔隙、內洞的特點,分清文章的主次,是教學的重點。感受孔隙的窄小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詞語。
2、了解作者的游覽順序。
3、有感情地朗讀二、三自然段,體會山上景色的美。
〖教學過程〗
一、直接揭題
由題目猜測課文的內容和課文的寫作順序。
二、預習檢查
1、詞語:
浙江金華羅甸雙龍洞(用上這些表示地名的詞語介紹雙龍洞的位置)
粉紅色新綠明艷(你還知道哪些明艷的色彩?)
額角后腦肩背臀部腳跟(摸一摸這些部位,說說這些詞語是按什么順序排列的)
稍微合適聚集呈現昏暗顏色各異變化多端盤曲而上
根據意思說詞語:
山或石頭高聳的樣子(突兀),樹木茂盛的樣子(森郁)(蔥郁、蔥蘢)
指導書寫生字聚
2、朗讀課文:
指名朗讀課文,邊讀邊劃出作者游覽的景點。
學生上黑板板書找到的`景點。
三、再讀課文,畫出作者的游覽示意圖
1、學生默讀課文,畫游覽示意圖
2、根據游覽示意圖,了解游覽的順序。
3、了解課文敘述的重點,分清主要內容和次要內容。
三、欣賞上山見聞
1、作者在上山的路上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板書:見聞)
2、抓住“明艷”,體會山上生機勃勃的景象。朗感情讀。
3、抓重點句子,體會溪流的變化:
隨著山勢,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流聲也時時變換調子。
朗讀,體會溪流的變化和變化的原因。(教師作示范朗讀,指導讀好排比句。)
4、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朗讀和背誦。
四、練習
分類摘抄詞語。(表示地名的,表示身體部位的,描寫山和石筍、石鐘乳的四字詞語)
背誦喜歡的段落。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閱讀和想象結合,了解金華雙龍洞的特點。
2、學習作者細致描寫的方法。朗讀課文,背誦喜歡的段落。
〖教學過程〗
一、回憶作者游覽的順序
(板書)
二、閱讀課文,了解雙龍洞的特點
1、外洞:
⑴多媒體播放“外洞”景色。
⑵引讀課文:
洞口(),外洞()。
⑶比較閱讀,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細致的描寫把外洞的特點描寫具體的:
①外洞很大,全是石頭。
②走進去,仿佛到了個大會堂,周圍是石壁,頭上是高高的石頂,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開個會,一定不覺得擁擠。
2、孔隙:
⑴由外洞進入內洞,要經過一個孔隙。這孔隙有什么特點?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
⑵從小船的“小”,體會孔隙的窄小。從人躺在船里進孔隙的感覺,體會孔隙的低矮。(“從……到……到……到……”為什么要這樣寫?)
朗讀課文中描寫“我”進內洞時的感覺的句子。(體會作者細致的描寫)
⑶小船是怎樣從外洞進入內洞的?
學生用兩只手演示“我”進入內洞的經過。邊演示邊復述或背誦,進一步體會孔隙的窄小、低矮。
3、內洞:
⑴朗讀想象,你看到了什么?
⑵多媒體放映內洞錄象:
認識石筍和石鐘乳。
想象所看到的石筍和石鐘乳,練習說話。
為有困難的學生提供句式:
看那石筍(石鐘乳),像_________________。
⑶用一個詞語來概括它的形狀變化之多──()
用一個詞語來概括它的顏色多──()
⑷理解“是來進房子”,體會內洞的大。
三、總結課文
你覺得學了課文,對你有什么幫助?
1、找出課文中描寫溪水和泉水的句子,理清文中的另一條線索。
(板書與游覽順序對應,幫助學生理解兩條線索的關系)
2、通過細致的描寫,寫出事物特征。
四、設計導游詞
選擇自己喜歡的景點,設計導游詞。
為錄象片配導游詞。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想象,將靜態的圖畫展現成有聲有色的電影。
2、當堂完成習作【一片段】(照片描寫)。
3、結合本單元的學習重點,激起學生對和平的關注和向往。
教學重點:
觀察畫面,合理想象,描寫照片
教學難點:
將畫面由靜到動,將畫面內容寫具體。
教學過程:
一、聲圖導入 醞釀情感
同學們,《夜鶯的歌聲》、《小英雄雨來》、《一個中國孩子的呼聲》、《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這個單元的課文都是圍繞戰爭與和平而展開的。首先,老師想跟大家一起來欣賞一組跟戰爭有關的畫面。(播放近年來局部戰爭戰后傷亡的圖片,配以背景音樂)問:看到這些,你想說什么?(播放師對戰爭的感慨)
從學生的回答引出“兒童”:是啊,戰爭給兒童造成的傷害是巨大的。回顧中國的歷史,侵略者的鐵蹄曾使這片神州大地蒙羞,使得多少中國百姓骨肉分離,流離失所,使得多少天真的孩子成了可憐的孤兒。
二、觀察想象 變靜為動
1、出示圖,初步感知(構成分析):請大家將注意力集中在這張照片上。你看到什么? (圍繞主要人物,思考人物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發生了什么事?)
2、再看照片講述照片背景(原因分析)
①這張照片的上的場景為什么會發生?照片中的孩子在這兒之前會在哪里,做些什么,看到什么……
②根據學生的發言,師穿插講述:這是1937年8月28日,記者在上海南火車站拍下來的`真實情景。當時,日本侵略軍先后調集了幾十萬大軍進攻上海,同時出動上百架飛機反復對上海進行毀滅性轟炸。當天下午兩點鐘,日機瘋狂轟炸上海南火車站。上海原有南北兩個車站,北站處于戰區,交通完全斷絕,南站就成了陸路交通的唯一出口。當時上海及其附近的難民蜂擁而至,爭相出逃,一時間南站擁擠不堪。
3、繼續觀察照片,引導細致分析(過程分析):
①在了解了照片背景之后,我們再來看看,周圍的環境怎么樣?照片中的孩子外貌是怎樣的?神態、動作、衣著、動作、神態、語言、心理呢?他可能在想什么?喊什么?
4、看來,看圖作文,不僅僅只是羅列畫面的事物,我們還得將看到的人或物按照一定的順序經過我們的語言加工,運用我們的想象,將靜態的畫面展現成一段有聲有色的電影,寫成令人身臨其境的文章,那才是看圖作文。
5、其實,我們還可以對照片未來的圖景進行想像。(結果分析)畫面上接下來會發生什么情況?這個孩子命運如何?等等
7、文章題目:畫家畫龍,有一筆很關鍵,那就是畫眼睛,這就是畫龍點睛。作文的點睛之筆就是在于題目。根據我們剛才探討的內容,我們能給它起一個什么樣的題目呢?
6、自主寫作 推薦點評
①同學們通過想象之后,畫面就變得生動起來啦。下面就請大家拿起筆,把自己置身于上海火車南站,按一定的順序寫寫這個孩子吧。
②學生互評,推薦佳作,師生點評。
三、總結方法
讓我們再次回憶剛剛學到的寫看圖作文的方法吧。我們以一定的順序觀察圖畫,對畫面進行構成、原因、過程、結果的分析,并在觀察過程中加入合理的推測、想象,最終把圖畫展現成一段有聲有色的電影,這就是看圖作文。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5
素質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仔細觀察課本插圖及掛圖,使學生了解寫日記的意義、要求和方法,培養學生堅持寫日記的好習慣。
2、指導學生仔細觀察課本插圖及掛圖,使學生懂得愛護圖書的意義和要求,養成愛護圖書的好習慣。 三、教學重難點:
1、引導學生理解愛護圖書的意義,要求,學會方法。
2、在實踐中養成堅持寫日記和愛護圖書的好習慣。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討論:如何寫好作文?
勤于觀察,勤于積累,把觀察的東西及時積累下來。
二、講明寫日記的意義
寫日記有什么好處?
分組討論。
交流。
小結。
寫日記能夠為自己提供寫作機會,幫助提高寫作水平。
通過對看到的、聽到的事情或者一些問題的思考,幫助自己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明白自己該怎么做、怎么想,提高自己的認知水平。
三、交給寫日記的方法
日記的內容和注意點。
觀察圖畫,說說圖上畫了什么人,他們在干什么?
日記的主體部分可以寫什么?該怎么寫?
怎樣才能寫好日記?
1, 要持之以恒。
2, 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都可以成為日記的內容。
3, 用自己的語言寫想說的話。
日記的書寫及格式
討論交流。
四、總結
這堂課我們學習了寫日記的意義、要求和方法,在今后學習的過程中,同學們要堅持寫日記,養成寫日記的好習慣。
五、作業:
按照寫日記的要求、格式練習開始堅持寫日記。
第二課時
一、導入新課
講明愛護圖書的意義
二、指導看圖。
書架上的.圖書保管得怎樣?
指名說。
從圖中可以看出兩位同學是什么樣的學生?
為什么要愛護圖書呢?
怎樣愛護圖書
說說該怎么翻看圖書、怎樣擺放、怎樣整理圖書?
三、說說自己今后打算怎么做。
同學們,聽了這些破書的哭訴,我們該怎樣幫助他們呢?
如何修補圖書呢?
四、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使我們懂得了愛護圖書的意義,該怎樣保護圖書,希望在你們今后的日常生活中,從愛護課本做起,愛護書、讀好書。
五、作業:
給新課本包上封皮。
做書簽。
把辦公室圖書分類整理好。
六、板書設計: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八)
分類整理
保持整潔
愛護圖書
使用書簽(或絲
線)
及時修補
1 走,我們去植樹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能就春游活動講清楚自己的計劃,并參與商討,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參與意識。
2、能具體明白地描寫生活中觀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發的聯想。
3、感性認識排比句的特點及其表達作用。
4、積累描寫景物的古詩詞,激發課外閱讀興趣。
5、學習瀏覽,獲取需要的信息,并交流感受。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一、導語
不知不覺春天已經來到我們身邊。看窗外,春光多美好。我知道,同學們最想去春游了,記得往年我們去了哪里?今年我們還要去,不過需要由大家自己來安排。
二、準備計劃
先讀讀課文里的這段話,想想需要考慮哪些問題,準備紙筆,稍作記錄。
比如:
去的時間、地點,怎么去,需要用到什么交通工具、搞些什么活動,帶什么器具等等。
三、分組討論
恐怕一個人拿不定主意,咱們分小組進行。看哪一組計劃得周密、妥當,咱們就聽從他們的意見。每人稍做準備,談談自己的計劃,再由小組長統一意見,推選一人做好發言交流準備。
四、制定春游方案
各小組派代表發言,師生評議。最后由班長綜合大家意見,制定出一個春游方案。
第二、三課時
習作
一、啟發談話
我們在校園里生活了三年,對環境應該很熟悉了,你能說說嗎?你最喜歡哪個地方,比如校園的花壇,有哪些花草等,你經常在那里做些什么?(鼓勵學生自由說,放開說,教師做適當補充指點)
小結:
有的同學平時能夠留心觀察,說了自己的所見所想,講得很具體,而有的同學疏于觀察,我們要做善于觀察的人。
二、實地觀察
現在給大家30分鐘時間,去校園里做一次觀察,把觀察到的景物記下來。可以選一處景物來寫,具體寫出你的.感受來,或者你想到了曾經在那里發生過的事情,覺得很有意思,也可以寫下來。注意要仔細觀察。
三、交流觀察所得
指名說說你已觀察到什么,準備怎么寫,讓學生在互相交流中得到啟發。教師結合學生的交流進行點評。
四、學生完成習作
五、同桌互相交流,評改
改通順,指出錯別字及其病句、標點錯誤等;評優點,劃出你認為的好詞好句或者精彩語段;提建議,提出哪些內容需要具體或補充,哪些可簡單或刪除等等。
第四課時
我的發現和日積月累
一、復習導入
檢查讀詞語卡中的詞語;有選擇聽寫詞語。
二、我的發現
分角色讀讀對話。說說小林和小東發現了什么?讀句子,回到課文中去找這些句子,再讀一讀,說說用這樣的句式有什么好處。交流后進行摘抄。我們在哪些課文中也學到過類似的句子?
三、日積月累
自由朗讀詩句。說說自己讀懂意思的詩句,提出難以理解的詩句。教師點評釋疑。比一比,看誰背得多,背得快。
四、寬帶網
1、自讀:看圖,讀文,說說從中了解的知識。
2、小組交流:介紹自己了解的五岳和五湖。
3、拓展知識:搜集或下載資料,邀游祖國的山山水水。
4、集體交流:圖片附文交流,或者就圖片自己口頭介紹,或者直接在多媒體教室打開網頁介紹。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7
【教材簡析】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是人教版實驗教材四年級下冊第七組的一篇精讀課文,說的是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年輕時代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勇敢挑戰人人信奉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的一句話,并經過反復求證和公開試驗,用事實捍衛了真理。從文本價值上說,課文贊揚了伽利略不迷信權威的獨立人格和執著追求真理的精神,是教育學生尊重權威但不能盲從以及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好教材。從文章表達上看,主要有兩個突出特點:一是通過從質疑、求證到公開試驗這樣的具體事例來表現人物品質;二是通過環境或側面描寫來烘托人物,這些理應成為學生語言學習的重要資源。所以,教學這篇老課文,就必須立足新課程背景做新的文本審視教學處理,注重閱讀感悟,著力言意兼得,實現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諧統一。
【學習目標】
1.認識3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能根據上下文理解“信奉、固執、膽大妄為”等重點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試驗過程,學習伽利略不迷信權威,執著求實地探求科學真理的精神。
3.初步學習通過典型事例和人物心理、言行表現人物品質的寫法。
【教學重、難點】
通過對比品讀,初步體會伽利略不迷信權威,執著求實地探索科學真理的精神。
【教學準備】布置學生收集伽利略和亞里士多德的資料;制作多媒體課件。
第二課時
一、名言引路,初識“伽俐略”。
師:世界上有許多偉人,他們將自己畢生的理念全部融入在簡短的言語中,以此來傳承偉大的精神,激勵世人的斗志。孩子們,那么多的名人名言中,也一定有一句讓你感懷至深,讓你備受鼓舞,讓你銘記于心!誰愿意來交流一下?
1、學生交流自己喜歡的名言。
2、老師也想和大家分享一則名言
課件出示:“科學的真理不應該在古代圣人的蒙著灰塵的書上去找,而應該在實驗中和以實驗為基礎的理論中去找。”
(1)指名朗讀后交流自己從這句名言可以觸摸到作者大致是個怎樣的人?
預設:不盲目迷信、追求真理、勇于探索、善于實踐……
(2)揭示名言作者:17世紀偉大的科學家伽俐略。(多媒體出示伽利略畫像和名字)
(3)引導學生交流從課外收集到的關于伽利略的成就資料。(要求語言簡練)
(4)課件出示:伽俐略一生的輝煌成就(簡表)
師:伽利略能夠獲得那么多了不起的成就,正是因為他恪守這樣的信念——(齊讀名言)“科學的真理不應該在古代圣人的蒙著灰塵的書上去找,而應該在實驗中和以實驗為基礎的理論中去找。”
二.緊扣“文本”,走近“伽俐略”。
1、名言中導入
師:同學們,要真正認識伽利略,光憑這則名言是遠遠不夠的,我們可以借助于各種文學作品,在充滿情味的語言文字中去逐漸豐滿伽俐略偉大的形象。這堂課,就讓我們走進伽利略年輕時一次舉世聞名的經典實驗,去真正認識一下這個科學家吧!這個實驗就是伽利略在意大利比薩斜塔一舉成功的——兩個鐵球同時著地(板書課題)
(1)自由朗讀課文的第1自然段。
出示試學要求一:
a.思考:伽利略曾取得了許多輝煌的成績,作者為什么在課文開頭只介紹“他在學校念書的時候,同學們稱他為‘辯論家’。他提出的問題很不尋常,常常使老師很難解答。”
b.從這段文字的介紹中,你覺得這是一個(善于思考)的伽利略。
(2)學生交流:
(引導學生抓住“不尋常、辯論家”認識到伽利略在讀書時就是一個愛動腦筋的人,為下文的大膽質疑埋下了伏筆。)
2、對比中品讀。
學生默讀課文的2、3自然段,
(1)出示試學要求二:
a.結合課文中的典型事件想想名言中“古代圣人的蒙著灰塵的書上的所謂真理”指什么?
b.伽利略和當時的人們對“亞里士多德所謂的真理”的態度有什么不同?劃出相關的語句。
(2)學生試學后,教師引導交流。
*課件出示:那時侯,研究科學的人都信奉亞里士多德,把這位兩千多年前的希臘哲學家的話當作不容更改的真理。誰要是懷疑亞里士多德,人們就會責備他:“你是什么意思?難道要違背人類的真理嗎?”
①.再次出現亞里士多德的話。(集體讀)
②這是亞里士多德說的話,在當時的情況下人們會對他的話懷疑么?為什么?
③哪些詞最能體現?(當作不容更改的真理、信奉、責備)
“信奉”是什么意思?(相信的程度深,信仰、崇奉)
“責備”在什么情況下責備?(在人們懷疑亞里士多德說的話的情況下。)
④讀反問句,讀出責備的語氣。
“你是什么意思?難道要違背人類的真理嗎?”
(這個反問句說明人們對亞里士多德信奉的程度。)
過渡:人們如此信奉亞里士多德,而年輕的數學教授伽利略卻敢提出與他截然不同的觀點。伽利略是怎樣想的?課件出示伽利略對亞里士多德的話產生懷疑的句子。
*課件出示:“如果這句話是正確的,那么把這兩個鐵球栓在一起,落得慢的就會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應當比10磅重的鐵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兩個鐵球看作一個整體,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應當比10磅重的鐵球快。這樣,從一個事實中卻得出了兩個相反的結論,這怎么解釋呢?”
①.請同學們仔細讀一讀課文,(請一學生先讀)可以算一算,畫一畫,他得出了哪兩種結果:
(1)______
(2)______
②.把你的`研究成果四人小組交流一下——指名說。總結:由一個事實得出了兩個自相矛盾的結論是自相矛盾(一慢一快)。板書
③.(說得這么好,請你也讀讀這一段話,讓我們回味一下怎么樣?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讀出伽利略思維的嚴密,注意“如果。。。那么”“。。。但是”“如果。。。就。。。”這樣的關聯詞語,來突出伽利略的質疑是經過嚴密的邏輯思考,才提出這樣的問題。
④.你知道你對這位大家信奉的權威亞里士多德說的,不容許更改的話提出了懷疑,可能會有怎么樣的危險嗎?
⑤.拓展資料:十六世紀布魯諾為堅持“日心說”而被教會活活燒死的事例。
小結:從伽利略大膽質疑的想法中,你又感受到他是一個(不迷信權威)的科學家。
過渡:是的,從同一句話中就得出兩個不同的結論,無疑證明亞里士多德的話存在問題!難道伽利略就單通過文字推理推測亞里士多德的話錯了嗎?他還做了些什么?
3、試驗中感悟
學生自由朗讀文章的4、5、6自然段
(1)出示試學要求三:
a.為了解開心中的疑問,伽利略都做了些什么?
b.試驗前后人們的反應有什么變化?
(2)試學后檢測交流。
*課件出示:伽利略帶著這個疑問反復做了許多次試驗,結果都證明亞里士多德的這句話的確說錯了。
a.做一次試驗不是就夠了嗎,干嗎反復做許多次?你體會到了什么?
b.想象:
當伽利略第一次實驗發現兩球同時落地,他也許會想:是我(),還是()?
當他第()次實驗發現兩球同時落地,他想:也許是我(),也許是( )?
當他第()次實驗發現兩球同時落地,他想:肯定是我( )!肯定是( )!
小結:是啊,他考慮的那樣周密,又是那樣的細致,從這里,你又覺得伽利略是一個(嚴謹求實)的科學家。
c.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個句子。
過渡:25歲的年輕教授向學生宣布實驗結果后,僅僅完成了他試驗的第一步,因為他還要在比薩城的斜塔上做一次公開試驗其,目的何在?
①.公開試驗的消息一傳開,前來看試驗的人很多,人們是怎樣議論的?
*課件出示:有的說:“這個青年真是膽大妄為,竟想找亞里士多德的錯處!”有的說:“等會兒他就固執不了啦,事實是無情的,會讓他丟盡了臉!”
集體讀,個別讀。(讀出人們對伽利略責備、嘲諷、譏笑、奚落的語氣)
小結:伽利略為了追求真理,反復做了許多次試驗來驗證,并且要面對無數人的譏笑與嘲諷,在比薩斜塔上公開實驗,他真是一位(執著追求)的科學家。
②.伽利略懷著必勝的信心登上了比薩斜塔,結果如何呢?請看:(演示兩個鐵球同時著地)
③.面對這樣的結果,人們表現怎樣?(驚訝)為什么?
讓學生想象此時人們的心理活動:
a.原以為兩個鐵球____________,但看到的卻是___________.
b.原以為勝利者是________,但________才是勝利者。
c.原以為無情的事實會____________,現在無情的事實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總結中提升
①.教師引導學生感悟課文最后的句子:盡管伽利略的公開試驗不能從根本上改變當時癡迷信奉于亞里士多德的人們,但是他終歸還是讓人們明白了:
*出示課件:
a.這時大家才明白,原來像亞里士多德這樣的大哲學家,說的話也不是全都對的。
b.原來亞里士多德這位大哲學家,說的話也不是全都對的。
②能不能把原句(第1句)改為第2句?為什么?
(“像…這樣…”不能刪:因為不僅僅是亞里士多德,還有其他偉人,所有人,如哲學家、思想家、藝術家、老師、父母,盡管知識比我們豐富,懂得多,說的話有時也不一定全對)。
③朗讀練習
④在生活中你有過這樣的體會嗎?這句話對你有什么啟發?(告訴我們,這個人無論他地位多高,學問多大,說的話也不可能是全對的,所做的事都是對的。不能輕易的相信別人。敢于思考,找出名人的錯處。)
⑤.讓我們永遠記住伽利略,記住伽利略帶給我們的啟示,正如剛走進這個經典的故事之前我們讀到的——讀
課件出示:“科學的真理不應該在古代圣人的蒙著灰塵的書上去找,而應該在實驗中和以實驗為基礎的理論中去找。”
總結全文:伽利略做公開試驗的意義不僅僅在于證明亞里士多德是錯的,更重要的是使人們樹立起正確的科學觀,那就是不迷信權威,執著地追求真理。他用行動告訴我們,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三、課后延伸,緬懷伽利略
活學:
1、伽利略敢于質疑、執著追求,不僅向世界宣告了一個科學道理,更給了人們許多許多的啟示。隨著兩個鐵球的同時落地,那些嘲笑伽利略膽大妄為的人,那些責備他固執的人,又會有怎樣的表現呢?請你學習本課抓住人物的動作、神態、語言、心理描寫的方法,展開想象,試著寫一寫。
2、課外閱讀《伽利略的女兒》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8
一 、教學目標:
1 通過詞語訓練,提高形象地運用語言的能力,四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六》教學設計。
2 通過綜合性學習,激發學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興趣,培養學生口頭表達和書面表達的能力。
二、 課前準備:
1 搜集關于鄉村生活的圖片、文字以及自己獨特的感受。
2 實物投影儀。
第一課時
一 、復習詞語:
1 認讀詞語盤點中的詞語。
2 聽寫詞語。
3 同學們,在學習完本組課文后,你們一定有很多新的發現,試著說一說。
二 、我的發現:
· 今天,我們一起來讀幾個句子,看你有什么發現。
1 讀一讀,注意加點的部分。
2 看一看,你發現了什么?
3 組內交流。
4 換一換,將加點的部分換成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詞語,再讀一讀,你還會發現什么?
5 試一試,說一個或幾個這樣的句子。
三、 日積月累:
1 自由朗讀,讀準字音。
2 同桌互讀,體會詩意。
3 拓展延伸,搜集整理。
課后反思:
第二、三、四課時 口語交際 習作 展示臺
一、 談話引入:
· 通過本組課文的學習,大家在綜合時間活動中又集了課外資料,一定有很多新的收獲吧!這節課,我們就再次走進田園,去看看你們對田園生活的學習成果吧!
二、 口頭交流展示:
1 小組交流,互說互評,小學四年級語文教案《四年級語文下冊:《語文園地六》教學設計》。邊說邊展示課外學習的成果,如:搜集圖片、文字或自己的感受、有關農村生活的.人、事或故事等等。
2 代表交流,師生共評。評一評誰的收獲大,感受深。
三、 習作:
1 精彩回放:
· 讀一讀:上節課整理好的好詞佳句。
· 想一想:作者是怎樣運用這些詞句的。
· 寫一寫:你感受最深的內容。
· 用一用:本組課文作者抓住生活中最平凡的事情、最普通的場面來展現鄉村生活的表達方法。
2 學生習作:
· 教師啟發思路。
· 教師個別指導。
· 同桌互相交流
· 推薦代表交流
· 師生共同評議。
· 獨立進行修改
3 展示臺:
將自己的習作展示在“學習園地”中,請同學們觀看、評議。
反映自己農村家的 景象和生活的文字、畫展或照片。
課后反思: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9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掌握認讀生字
2、了解課文描寫了哪些景物,它們有什么特點。
過程與方法
1、自主閱讀,了解文章的寫作結構
2、感情朗讀,感受天山的美好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熱愛祖國河山的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課文描寫了哪些景物,它們有什么特點。
教學難點:有感情地朗讀,感受天山的美好。
三、課前準備:
相關課件
四、教學過程
導入:
1、出示課件,直接揭題
談談你對新疆的認識,指名讀課文前面的過渡語。
2、整體感知課文;學生自學
帶著過渡語提示問題,初讀課文,并讀準生字,找出新詞。整體感知,提問:文章似乎是個向導,帶著你游覽,能看出導游線路嗎?(讓學生列出作者的游覽路線)(教師指導:隨著導游線路觀看圖像或網頁瀏覽,初步感知新疆天山的美麗風光。)
3、引導通讀
結合看畫面,指導讀好課文各個小節,讓學生說說作者分別寫了哪些景物。同時正音、解詞,通讀句子。如疑難詞有:炎暑、山澗、飲馬、索繞等。“藍天襯著高聳的巨大的雪峰……”這句,需要結合圖片點撥感受。
五、合作學習
你覺得哪些語段、詞句寫得好?這段話或這一詞語好在哪里?在四人小組中閱讀交流,說出感受,請同學發表看法,不理解的可以請教老師。
如:寫雪峰、雪水時的確切比喻;“密密的塔松像撐開的巨傘,重重疊疊的枝椏,漏下斑斑點點細碎的日影”一句,用了許多疊詞,讀起來別有韻味,讓人感受到原始森林幽靜的美;還有描寫花海的排比句;“人浮在花海上”中的“浮”字等,都是值得研讀的句子。
六、班級交流
各小組派代表在班上匯報討論情況,教師給予肯定和鼓勵,對體會不到位的進行點撥,并結合朗讀加深體會。
七、激發興趣,課外延伸
在學生交流后,問他們是否喜歡讀這樣的游記,并讓學生在課外自由選擇讀些這方面的書,也可以瀏覽互聯網上的.資料,鼓勵學生多和老師、同學交流,這樣,“足不出戶,也可以游遍千山萬水”。
八、摘抄優美詞句
有條件的設計專門的摘錄本子,指導摘錄的格式,提醒學生在課外閱讀中也要進行這樣的摘錄。
九、作業:
朗讀課文,復習詞語
教學反思:
本次的教學遵循了略讀課文的原則,以學生自讀為主,引導學生圍繞“哪寫的好,好在哪里”進行自主研讀和反饋,但是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主動性不強,主要原因是缺乏想象力,無法想象和理解到七月天山的美,但是從學生對句子的感悟情況來看,學生對語言的感知能力還有待提高。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10
語文園地三教學目標:
1.運用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交流綜合性學習的感受,提高傾聽、應對、表達等語言能力;
2.比較句子,體會詞語在表達語意輕重方面的作用;
3.積累農業氣象諺語;
4.展示綜合性學習的成果,培養學生的成就感,激發探究大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體會詞語在表達語意輕重方面的作用
難點:運用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交流綜合性學習的感受,提高傾聽、應對、表達等語言能力
教學準備:
搜集人類從大自然受到的啟示的資料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一、激趣引入
師出示課件,講述一個人類從大自然受到的啟示的事例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自主選擇、自主交流
1.請學生閱讀口語交際的`要求,說說口語交際的內容
2.生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課題自主練說
3.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伙伴互相交流
4.小組內交流,推選一個代表到臺上交流。
5.學生對上臺學生的交流進行評價。要求:語言準確、清楚、連貫,態度大方
6.評出最佳發明家、最佳資料員
三、自查,同桌再次互說
1.生針對自己的說再次修正,并給同桌說,糾正不足之處。
第二課時
習作
教學過程:
一、明確寫作要求
1.生自讀寫作提示,說說這次作文寫什么?
(寫綜合性學習的發現、或活動過程、或心得體會)
2.師引導:
注意:寫自己感受最深的方面,而不是面面俱到,其次,不能全抄資料。
二、自己書寫
三、同桌互改
第三課時
習作評改
一、學生自改、互評
1.學生對自己的作文進行自我評價,看看內容是否具體,語句是否通順、連貫,有無錯別字,標點使用是否正確,并用勾出好詞好句。
2.請生在展示臺上展示自己寫得最精彩的段落或詞句。
3.請寫得好的同學上臺誦讀自己的文章,其他同學指出寫得好的地方。
二、同桌互改、寫評價語
三、師總評
第四課時
我的發現
一、讀一讀
二、說說你發現了什么?
三、小結:這三組句子,每組里的兩個句子意思基本相同,但每組里的第二個句子表達的語義更重一些,我們平時閱讀文章與說話時,要注意這樣的詞語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四、請生說說類似的例子。
日積月累
一、讀一讀,說說諺語的意思
二、交流自己知道的一條諺語的意思
三、自己背、同桌背、集體背
四、交流自己搜集的氣象諺語
展示臺
根據展示臺的要求自己準備,利用課余時間交流、展示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11
(課前師生交流一分半鐘,略)
師:為了上這節課,你們課前準備了什么?
生:預習。
師:怎么個預習法?現在要請另一位同學發言了。
生:就是寫出不同的讀后感。反復地讀,讀熟了,就可以寫出自己的感想。
師:預習,就是要反復地讀。讀熟了。有沒有把感想寫出來?
生:有。
師:都寫了吧。
生:寫了。
師:還有呢?
生:可以提出問題,談自己對自己對某段的理解。
師:還有嗎?
生:比如你贊同這句,為什么?或者反對哪句,為什么?
師:哦,就是這些都可以針對整個文章發表自己的感想。
生:還有就是可以給人物作評價。
師:其實這些都是我們課前要做的基本功。我在外面聽你們上的第一課時的時候,也在想不知道大家預習的情況怎么樣。比如說,“振聾發饋”這個詞語,你們理解了沒有?
生:理解了。
師:誰來說一下。
生:我來說。“振聾發饋”就是用語言文字來喚醒糊涂的人。
師:就是有些人對某些問題認識還很模糊,像一個聾子,象一個思想處于昏睡狀態的人,聽了一席話以后,眼睛明亮了,耳朵也聽得很清晰了。這個詞就說明一席話對你的影響是多么的深。上一節課,你們覺得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嗎?
生:沒有。
師:沒有。哇,聲音這么響亮。你說,什么問題沒有解決?
生:課文第12自然段:在這一刻我領悟到,父親他所遺留的角膜仍會映在我女兒的眼睛里,這是怎樣的一種驕傲?為什么要用“怎樣的一種驕傲”?直接說驕傲不就行嗎?
師:你看,我要是這樣讀的話,“這是一種驕傲”,“這是一種怎樣的驕傲”,感覺會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這里面至少感情色彩是不一樣的。句式的表達上一樣嗎?“這是一種驕傲”,“這是一種怎樣的驕傲”,句式表達上也不一樣。你說。
生:讓我們思想也跟著課文去,因為他加了“怎樣”嘛,就是讓我們去想,她是怎樣的驕傲。
師:這里面也留給我們一個想象的空間,到底是怎樣的驕傲,我們可以再把文章理解一下,可以把文章中特別重要的,就象上一節黃老師反復強調的某些段落、某些情感、某些問題,重新來理解一下可能我們就能明白這是怎樣的一種“驕傲”。還有什么問題?
生:文章題目能不能改成“愛心捐贈”?
師:哦,而不是“永生的眼睛”,是“愛心捐贈”。可以這樣改嗎?
生:可以。
師:你說一下,“愛心捐贈”跟“永生的眼睛”一樣嗎?這里的“永生”是什么意思?
生:永遠存在。
師:人的眼睛可能永遠存在嗎?
生:不可能!
師:人的眼睛能一代一代傳下去嗎?
生:不可以。
師:其實人的眼睛都只有一個,(生:期限)對,就像人的生命一樣,都有期限,都有個生命長度的限制。比如說,到我們老的時候,眼睛會得白內障;眼睛老了的時候,有一個詞語叫“老眼昏花”。老了以后,有的還會視力失明,生命都有一個衰老的過程,那眼睛也是有生命的,但是這里為什么會說“永生的眼睛”呢?
生:它不僅僅指眼睛,還指教育、啟智。
師:它這里還講了,其實是一種精神,一個人對其他人一種奉獻、責任;一個人對另外一個人的關愛,這樣的一種精神,可以永遠地流傳下去。這里的“永生”可能就有更多的一種意味。它作為一種精神可以一代一代的傳承。按這樣來理解的話,用“愛心捐贈”,你覺得哪個題目好呀?
生:永生的眼睛。
師:好,我相信你們的判斷是對的。還有問題嗎?
師:剛才我們讀課文的時候,作者談到第一次知道這個捐贈角膜是幾歲?
生:14歲。
師:她女兒知道捐贈角膜也是14歲。然后說她們之間的反應是什么?
生:天壤之別。
師:為什么是“天壤之別”?剛才上課解決這個問題了嗎?
生:解決了。
師:為什么?再幫我復述一下“為什么”。為什么兩代人之間對同一件事情反應有天壤之別呢?
生:因為琳達情緒很激動,就在這時候,又要解肢她的媽媽,而溫蒂的外公并沒有死去,因為情況不一樣。
師:哦,情況不一樣,剛才她有個詞讀得有些差錯,是什么?
生:肢解。
師:但是,我要問的是:在琳達和溫蒂同樣是14歲,同樣知道捐贈角膜,在這個之前,發生的事情一樣嗎?琳達在知道這個消息之前,她知道捐贈角膜這件事嗎?課文里有沒交代?
生:沒有。
師:看一下。“我驚呆了,那些醫生居然想要肢解媽媽”,說明她知道不知道有捐贈角膜這件事?
生:不知道。
師:那溫蒂知道嗎?
生:知道。
師:從哪里看出溫蒂知道。
生:“我把父親的心愿告訴了溫蒂”。
師:“我把父親的心愿告訴了溫蒂”,但是比這個更重要的事情是,這個家庭經常討論一個什么問題?
生:生與死。
師:有多長時間一直討論這個問題?
生:六年。
師:六年時間經常討論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問題。同時我們可以相信,這個琳達是不是把她母親去世當時的情況也拿出來討論了?
生:應該吧。
師:對,因為涉及生死這么一個大事。你們平時在家里父母有沒跟你談過生死這樣的事情?
生:沒有。
師:有沒有哪位同學家里有?
生:是我跟我父母談的。我問他們人生最重要的什么,我們現在要珍惜什么,死后要去做什么。
師:已經開始對人生的問題有了疑問。我們怕不怕死呢?
生:怕。
師:幾乎所有的人都怕死。那人會不會死啊?
生:會。
師:人都會死。生老病死,是人生的一個大事,就是,人再長壽都不可能活到二百歲,有沒聽說活到二百歲的。
生:沒有。
師:更不可能看到有誰活到二百歲。人要真的活到二百歲可怕嗎?
生:可怕。
師:為什么可怕?
生1:要是老了話,不能走,天天躺在床上多無聊啊。
生2:人如果一直不死的話,世界會擠爆掉。
師:還有一個問題,人如果不死,我們現在來學習有意義嗎?
生:沒有。
師:為什么沒意義?
生:以后再學也行。
師:哦,什么時候來學都行,是吧。
生:對。
師:就是說,雖然死亡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但是死亡也使得我們今天的學習,我們今天的生活變得更有意義了。也使得我們今天的身體變得更有價值。用你的話說,就是變得極其珍貴。我覺得有必要,你們什么時候回去也可以跟父母來談一談生死這樣的問題。看你們父母是怎么跟你們說的'。也可以把這個故事《永生的眼睛》說給父母聽一聽,然后跟他們來談一談生死問題,你覺得怎么樣?可以試一試嗎?
生:可以。
師:但是你如果回家跟父母談《永生的眼睛》,當然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把課文拿給他看,但是媽媽可能在做飯,正忙著,她說:“沒空,沒空!”,那怎么辦?
生:讀給她聽。
師:對,讀給她聽。
生:在媽媽煮飯時,可以跟她談這件事情。
師:我希望你們把這個故事說給她聽。
生:先把主要內容整理一下,然后縮成一句話,然后再講。這樣容易一些。
師:但我有一個想法。其實我們還可以講故事的方式,把這個故事繪聲繪色地告訴一個人。這跟用一句簡單的話,說“琳達的媽媽去世了,她的父親就把眼睛捐獻給醫院了”,這樣的效果一樣嗎?
生:不一樣。
師:好。那我們就來試一下。你們把課文自己獨立地、仔細地再看一遍。等會,我需要有一些挑戰者站出來,把故事說給別人聽,就當作說給你媽媽聽。好嗎?我有幾個要求,第一個要求就是要把故事最基本的情節能夠準確地傳達出來,這里面的人物、事件、結果要傳達出來,同時這個文章,是一個相對而言比較簡單的文章,還需要你加上自己的情感,加上自己的動作,加上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方式把他表達出來,好不好?
生:好。
師:試試看。
(生自由默讀課文并思考,并和同學進行交流。)
師:剛才這位同學提出了一個很好的建議,就是作為小組來合作,大家討論完的結果,最后由一個同學來表達,好嗎?
生:好。
(生以四人小組進行討論,老師巡視并參與交流。)
師:好。我有幾個要求,一個要請大家到這里來講,第二個無論上來的同學講得怎么樣,我們都要很親切地、很和善地、鼓勵地看著他,好嗎?現在,哪個小組先來?好,鼓勵一下(鼓掌),最勇敢的小組先來。
生:《永生的眼睛》我是這樣理解的,作者他的父親和母親都被疾病奪去了生命,可是他們死后卻捐給別人一雙永生的眼睛,讓盲童重見光明,這也告訴我們,我們要用愛心去溫暖別人。
師:他講到哪一點了?他講到捐贈眼睛這件事,其他情節有沒交代?
生:沒有。
師:還不夠充分,但是很勇敢。來,你這一組。你把故事說給大家聽聽,好!掌聲鼓勵。
(生鼓掌……)
生:琳達的母親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奪去了生命,父親遵從她的遺愿把眼角膜獻給了醫院,這時候14歲的琳達不理解父親的所作所為。過了十幾年以后,琳達有了自己的家庭,也有了自己的女兒,這時候,她的父親患了嚴重的肺氣腫,也想像自己的妻子一樣捐獻身體上完好的器官,還有眼角膜,這時候琳達把父親的心愿告訴了自己的女兒溫蒂,然后溫蒂為她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驕傲。
師:好。(鼓掌)。第二位同學比第一位同學(生:好得多),好在哪里?
生:就是把剛才同學說的那些不充分的說具體了。
師:哦,說具體了,而且這故事也交代地比較清楚、完整了。好,現在第三位同學登臺亮相了。哪位?
師:剛才我們都討論過了嗎,也有比較大的決心了嘛,你來。大家自己舉手不用推薦,我相信有勇敢的人。
生:1965年母親死去了。
師:要用復述的方式,不要用看書的方式。獨立地用自己的話把故事講出來。我相信你行!
生:1965年母親死去了,取用母親的主動脈辮膜和角膜留給醫院,征求父親的意見,父親點了點頭。
師:還不夠熟悉,再請一位同學接著好嗎。哪位?好。
生:也就是說1965年,琳達的母親死了,醫院要取她的主動脈辮膜和角膜給別人,征詢父親的意愿,父親卻答應了,琳達無法忍受這一切,對著父親哭喊,她父親平靜地說:給別人最珍貴的禮物就是你自身的一部分。過了十幾年,琳達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自己的女兒了,這時候父親得了嚴重的肺氣腫,然后父親也想像他妻子一樣捐獻自己完好的器官。父親死后,琳達把父親的器官捐獻給了別人,她的女兒溫蒂對她說:媽媽,我真為你做的一切感到驕傲。(生邊想邊說,有些斷斷續續,師耐心地點頭給予鼓勵。)
師:好。
(鼓掌)
師:剛才請了四位同學上來,上來有沒感到緊張啊?
生:肯定有。
師:會感到緊張,其實緊張也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情,還有我們在座的同學在他們上來說得不流暢的時候,我們是不是也替他感到很著急啊?
生:是。
師: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情感。其實復述故事還真的是一件挺難的事情。這里面有時間,有具體的事件,有具體的人物,有人物之間的對話,有故事發展的過程,最后又有故事的結果,這是挺困難的。但是我們以后讀書要養成一種習慣我們讀下來,把這些特別是敘事性的故事,把這些要素給抓住了,那么你再來理解這篇文章,可能就更容易一些,同時能夠整體地、完整地理解一篇課文的主要情節。有時候我們可以復述給別人聽。剛才我們還說到一個問題,就是當我們有些同學上來,我也注意到你們這組一個細節,這位同學上來了,大家緊張嗎?他也著急,你也著急,是吧。你也想提醒他吧,怕他有些情節漏了,忘了什么的。這里面其實體現出我們不僅為自己感到驕傲,有時候也會為(生:為別人感到驕傲),有時候不僅為自己感到著急(生:也會為別人感到著急)。其實人都有一種情感,我對另外一個人也是要承擔責任的,是吧?那平時在生活中,我們有沒有為別人承擔過責任?別人為我們承擔過責任嗎?有嗎?誰來說說看,你來。
生:我媽媽為我學習而感到著急。
師:為學習感到著急。媽媽是對你每日的生活,一言一行,各種問題最揪心的人,是吧?媽媽為你承擔責任。
生:我覺得也是媽媽對我們最關愛。我爸爸、媽媽都是在外面打工賺錢,要為我們上學,買文具呀什么的,什么事都先想到我們。
師:有時候可能只有一份食品,首先想到的是孩子,是吧,媽媽很了不起。剛才兩個說得都是媽媽,那有沒有家庭之外的人也為我們著急?
生:老師為我們學習著急。
師:對,包括剛才要上課了,你們朝蔚老師還急急忙忙地進來,雖然今天是張老師來上課,但是她們也為你們課堂狀態感到著急,你們表現好的地方,她也很興奮。這是老師,最親的兩個人,媽媽,老師。還有呢。
生:不僅有媽媽,老師,還有朋友。
師:朋友為你做什么事,你說。
生:就是有的時候做錯了,有節課你生病了沒有來,然后老師又沒有空教你,有的同學就會幫助你。
師:哦,有些同學也會為你著急,他覺得對你的學習他也有責任,是吧?
生:我覺得警察也有為我們擔心過。像出現一些劫持人質的情況,警察都會把歹徒抓住,救出人質。
師:他如果只想到自己的安全,他這里面既有一個職業的責任感,又有表現出人類的一個很高尚的品德,把他人的生死也看作是自己的一個重要的職責。
生:我也覺得老師會為我們著急過,在學習階段,有的同學肯定會有的課程趕不上,老師就會放學以后讓那位同學留下來,有時候會教我們一些課文,然后作業做不清楚的,也會幫我們輔導。
師:剛才講的老師啊,媽媽啊,警察啊,都有一種責任,我相信還有。這都是我們熟悉的人,有沒有陌生人,跟你完全不熟悉的人,他也不一定要承擔責任,卻為你承擔責任了,有沒這樣的人?
生:我想國家可能也對我們有責任。比如說,有個人到境外去旅游,然后被劫持了,國家會派出人去解救你,不會看你不是什么官,死了算了。就是說無論出多少錢,都會來救你。
師:國家有時候也會表現出一種責任、道義,對自己所有公民的一種保護意識。我們再說一些小的事情。
生:我們買東西的時候,廠家也要為我們負責任,比如說買了一個過期的產品,廠家一定要幫你調換。
師:這個廠家還是講誠信,講責任的。
生:比如街上有老奶奶,東西拿不動,掉到地上了,就會有好心人幫她撿東西。
師:其實我們生活中還是能看到這種溫馨的情景,對他人對陌生人的一種責任感。我現在還想問你們,你們有沒有對陌生人、毫不相識的人承擔過責任。想一想。
生:有一次我在院子里玩,外面有一個人是撿垃圾的人,有一個箱子,他夠不著,我幫他從欄桿的縫隙中塞出去。
師:我們對收廢品人的一種責任。
生:上次,我在路上走,前面有一個人突然掉了五毛錢在地上,他也沒發現,我本來可以占為己有,后來想想看,還是還給他。我說:叔叔,你掉了五毛錢。
生:我在街上走,有一個路不熟悉的人問我,我告訴了他,他笑瞇瞇地跟我說:謝謝。
師:我也說一個啊,我感觸最深的。我是你們熟悉的張格嫣予的爸爸,張格嫣予也不是一下子就長到14歲,也是跟你一樣,很小很小的時候,經常要坐車,坐公交車,但是,我發現福州有一點非常好,你一上公交車,你抱著孩子,馬上就有人給你讓坐,老爺爺老奶奶一上車馬上就有人給他們讓座。后來,我也就養成這個習慣了,只要看到老爺爺老奶奶、抱著孩子的馬上就給他們讓座,其實這里面就表現出人與人之間彼此都有一種關愛,一種責任。這種責任不是說我只為自己承擔,我同時也要為他人承擔。其實琳達、溫蒂、琳達的父親、母親是不是都表現出人類這樣的一種情感來?
生:對。
師:人類他是一個“一體”。有一個偉大的作家說,當大陸的一角被海水沖毀的時候,你不要以為跟你沒關系,因為大陸這一角就再也回不來了。當一個島嶼被海水淹沒的時候,你也不要以為,這跟你沒關系,因為這島嶼永遠的消失了。當一個人死亡的時候,你也不要去問,這喪鐘是為誰敲的?它很可能是為每一個人敲的,它講的就是人類與人類之間的這樣一種情感。那么從琳達、溫蒂,包括琳達的父母身上所體現出來的,其實也就是這樣的一種精神。我們不僅要承擔對自己的責任,承擔對自己最親、最愛的人的責任,還要承擔對他人的責任。因為正是這些他人,也在為我們承擔著責任。我想,今天這節課,對我來說,我最想告訴大家的,也就是這樣的一種“人類的理念”。這時候,我相信,同學們對“永生的眼睛”的含義就會有更深的理解。好,今天的課就上到這。謝謝大家。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12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今天俺們就隨著葉圣陶爺爺,一起去游覽金華的雙龍洞,好不好?
(板書課題:記金華的雙龍洞
二、新授
1、下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看看能讀懂什么,把不明白的地方劃下來。
(師副板書)
⑴ 你都讀懂了什么?(4人)
(假如同學只從句段說,提前布置一人)
板書:入山、外洞、孔隙、內洞、出洞
請你來你說你來,同學們知道得真多。
⑵ 那么你還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5人)
對問簡單的詞語,可以說:
你來誰來幫幫他?你明白了嗎?
請你說你能幫他解答嗎?懂了嗎?
對同學有發明性的提問,可以說:
你的想法很獨特!多么獨特的想法呀!
與眾不同,有創意。
敢于向權威挑戰,了不起!
這個問題值得俺們研究。這個問題待會解決(副板書)老師把它記下來也把它記在這。
相信這些問題講完課文后,你就會明白。
2、(指板書)那么,在這幾局部中你最喜歡哪局部,用你喜歡的方式來學習,可以自身讀,合作讀,還可以畫畫,談體會。聽明白了嗎?開始。
全班匯報交流:
剛才同學們學習的熱情很高,現在俺們來交流一下!
入山:
誰喜歡入山這局部?(字幕:2~3段)
你來。
你準備用什么方式來交流?
生:朗讀、談體會。
開始吧!
師:多美的景色啊!
誰還想交流?
(入山時見到的溪流。字幕:將“一路迎著溪流。隨著山勢,溪流時而寬,時而窄,時而緩,時而急,溪流聲也時時變換調子。”畫線.)
為什么喜歡?
生:用上了“時而”、“時而”、“時而”、“時而”這些詞,寫出了溪流的變化。(課件:將4個“時而”變色)
師:那誰能讀出溪流的變化呢?
你來讀。
師:同學們來評價一下,他讀的怎么樣?
師:那你能不能把溪流的變化讀出來呢?生讀。(讀得好時)
師:你這一讀,老師仿佛聽見了溪流變換調子的聲音。誰能讀的比他還要好?生。告訴老師,為什么溪流會時時變換調子呢?
生:因為山勢在不時變化。(讀得不好時)
師:誰來教教他?你再來試一試!假如都讀的不好,師范讀,加手勢。
師:聽老師來讀一讀。
看誰能把溪流的變化讀出來,褒揚。聽老師來讀。誰來和老師競賽?
師:為什么溪流會時時變換調子呢?
生:因為山勢在不時變化。
師:俺們一起來讀讀吧!
3、外洞:
師:你還喜歡哪局部?
生:俺喜歡外洞,(放圖片)走入里面就仿佛走進了大會堂,在那里聚集一千或八百人開個會,一定不覺得擁擠。
師:請大家閉上眼睛想象,俺們學校的階梯教室大約只能坐二、三百人,而內洞中一千或八百人開會也不覺得擁擠。能想象出外洞有多大嗎?(字幕)誰能讀出外洞的大?一生讀。他讀的外洞大不大?你能讀讀嗎?
4、孔隙:
生一:俺最喜歡孔隙這一局部。(課件:第4段的字幕)
師:你準備用哪種方式來交流?
生:俺準備用朗讀的方法來交流。生交流。
師:讀了這局部你有什么感受?
生:俺感覺孔隙又窄又小。
師:從哪可以看出孔隙很小呢?
生:只容得下一只小船進出,兩人并排仰臥,剛合適,再沒法容第三個人。
(課件:點擊熱區,將此句劃線)
師:誰還有?
生補充:感覺要是把頭稍微抬起一點,準會撞破額角,擦傷鼻子。
(課件:熱區--劃線)
師:找得非常準確。你是通過讀體會出孔隙又窄又小的特點。
師:誰還想來交流這一局部?
生二:俺們組是以畫圖的方式來介紹這一局部的。(實物投影)大家看,俺把由外洞進入內洞上面的石頭畫得這么低,是因為孔隙很窄小,高度大概只有從人的腹部到臀部的距離。船很小,只能并列躺著兩個人。船兩頭都系著繩子,從內洞里拉動繩子,船就進來,再從外洞向外拉繩子,船就出去。多么有趣啊!俺想這大概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方式吧!
(師馬上帶頭鼓掌。)你是通過畫圖來體會的。
師: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一幅圖。(出示孔隙的動畫)請看。這兩位游客上船了,
剛才通過朗讀、畫圖,俺們知道了孔隙又窄又小。現在誰能把這一整段課文讀一讀?(出示此段的字)
先自身練練。誰來試試?你來。評:他讀得怎么樣?
生(讀得不好)
哪兒不好?你能把這兒讀一讀嗎?讀得很好。你再把這一段讀一讀。
5、內洞:
師:你還喜歡那局部?
生:俺很喜歡內洞。
師:你想以什么方式來介紹內洞(談體會)?
生:進入內洞就好像置身仙境龍宮了。那里有蜿蜒在洞頂的雙龍,還有千姿百態,顏色各異的石鐘乳和石筍。
師:你為什么喜歡它?
生:因為它形狀──,顏色──。
師:你能不能用課本上的詞來表示?(變化無常、顏色各異)
師:那些石鐘乳和石筍是什么樣的?
生談:形狀像神仙、動物以及宮室、器用。
師:除此之外,洞中的石鐘乳和石筍還有什么樣的?讓俺們一起走進內洞。
(放內洞局部錄象)
師:他們像什么?請你來,誰再來說?
其實俺們看到的只是其中的一局部,內洞里的景物還有很多。張開你想象的翅膀,誰再談談?
(假如沒有談的)
師:比方猴子觀海、海底撈月、哪吒鬧海等……
誰再說說?
同學們的想象力真豐富。
說了這么多,現在能把內洞變化無常、顏色各異的特點讀出來嗎?
(字幕:首先當然是……值得觀賞。)
先自身練一練。請你來。(一生讀)同學們,他讀的怎么樣?自身練練,誰來?讀得怎么樣?老師也認為很好,喜歡讀的站起來讀。
三、練習
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暑假即將來臨,陽光旅行社要招聘一批雙龍洞景區的小導游。
(課件:招聘條件“熟悉各處景點,普通話規范,舉止文明,待人熱情大方。”)
同學們愿意來試試嗎?
師:首先以小組為單位作準備,每人介紹一處景點,介紹時可以把課前收集的資料空虛進來。各小組要選出最優秀的一名同學參與競聘。
誰想來介紹入山?(找一人)誰來介紹外洞、孔隙、內洞?(四人在前面一字排開)來,
(掛導游牌,發小旗)
師:俺們由金華城動身。小導游們,開始吧!
生1:(出示錄象──入山圖)
假如導游開始沒自俺介紹,師要喊停。
問:平時俺們外出旅游,見到的導游也是這么說的嗎?
生:對,要先自俺介紹。再來說說。
導游:雙龍洞屬于巖溶景觀,以洞中有洞、臥船入洞為特色。俺們現在正通往雙龍洞。你們看,山上開滿了映山紅,是不是花朵和葉子都比盆栽的杜鵑顯得有精神。油桐也正開花,這兒一叢,那兒一簇,很不少。粉紅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紅,再加上或濃或淡的新綠,眼前真是一片明艷。
隨著山勢,迎著溪流,俺們繼續往前走。
導游:再往前走,就到了雙龍洞口,溪水就是從那兒流出來的。
師:(拍肩)該輪到你了!
生2:外洞
俺叫XX,大家叫俺X導好了,將由俺和大家一起游覽外洞。在洞口抬頭望,山相當高,突兀森郁,很有氣勢。你們看,洞口的形狀真像橋洞,這么寬。
導游:讓俺們走進去看看吧。它高大明亮,洞高66余米,廣、深各33余米,面積1200多平方米。周圍是石壁,頭上是高高的石頂,在這兒聚集一千或八百人開個會,一定不會覺得擁擠,像不像個大會堂。你看,泉水靠著洞口的右邊往外流。這就是外洞。外洞的終年洞溫堅持在17攝氏度左右,冬暖夏涼,特別是在炎炎夏日,更是人們納涼的好去處,比起天然空洞,更是過之而不可及。古人形容的好:“上山汗如雨,入洞一身涼。”
師:誰還查找了其他有關外洞的資料?
一生讀:俺還知道了外洞廳北有一掛黃色“石瀑”(生出示圖片)大家看,它儼然是古人衣袍,這就是傳說的“呂先生藏身”景點。相傳八仙之一的呂洞賓曾隱身于此,又有傳說是,有個村姑誓不嫁搶她的財主,被鎖困在洞中,呂洞賓就是從這里去營救洞中的村姑的。
師:你是從哪兒知道的?(上網)
師:利用上網來查閱資料是一種便利的方式,可起著事半功倍的作用。
生3:孔隙
導游:(圖)俺叫XX,大家叫俺X導好了。請看,這就是孔隙,可以容下一只小船進出。……這就到了內洞。
生4:內洞(錄象)
導游:讓俺們一起去看看雙龍洞內最神奇的自然景觀──內洞吧!大家看,洞頂上有兩條龍,一條黃龍,一條青龍。那邊是些石鐘乳和石筍,形狀變化無常,顏色各異,你可以依據其形狀自由想象,即使不比作什么,俺覺得也很值得觀賞。假如你在內洞轉一圈后,你會發現內洞比外洞大得多。接下來,請大家自由游覽。
師:導游工作結束了,現在請大家評價一下他們的表示?
祝賀你們!
四、談收獲
1、(指副板書)這些問題你明白了嗎?
2、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呢?
五、安排作業
課后,請同學們用做詩、畫畫、唱歌、寫廣告語等方式表達自身對雙龍洞的喜愛,下課。
課后反思
俺十分重視這次的教學活動,態度是端正的。變壓力為動力,很早就開始準備:認真備課,認真制作課件;多次修改課件、教學設計。
《記金華的雙龍洞》是篇游記,主要描寫了“外洞、空隙、內洞景物”的特點。教學時,俺想重點講解“空隙”的局部,引導同學歸納學習方法。然后,要求同學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學習“外洞、內洞”局部。最后,同學自學“路上見聞”局部。如此布置,主次分明,體現了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分清文章的主次。教學“空隙”時,努力實現教育民主化,形成師生一起激勵,相互促進的教學新格局。教學“外洞和內洞”時力促以培養同學自主精神和自學能力為核心的教學理念的形成。最后的設計“導游講解”局部有趣,激發同學學習興趣;使課堂成為同學主動學習,勇于探索的動態過程。公開課教案立足課堂,優化教學進程;突出精講點撥,講究藝術提問,從以同學的機械學習為主轉變為聽、說、讀、寫的綜合訓練為主。教學時,使用許多自身制作的課件,形象生動,提高教學效率,體現現代教學思想。
1、實現兩個目標:
培養同學考慮、表達和搜集資料的能力,運用有關課外資料理解課文內容的能力;培養同學依據課文內容,搜集資料、豐富課外知識的習慣,從而激發同學熱愛大自然的情感和對喀斯特地貌的興趣。
2、完成本單元重點訓練目標:
教學時,俺重點講解“空隙”的局部,引導同學歸納學習方法。然后,要求同學以小組討論的形式學習“外洞、內洞”局部。最后,同學自學“路上見聞”局部。如此布置,主次分明,體現了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分清文章的主次。
缺乏之處:上課緊張有余,教學機智缺乏;教學內容過多,對各個教學過程挖掘的深度不夠;同學主動參與的精神不夠,教學氣氛不活躍。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運用口頭語言與書面語言,交流綜合性學習的收獲,提高傾聽、應對、表達等語言能力。
2、比較句子,體會詞語在表達語意輕重方面的作用。
3、積累農業氣象諺語。
4、展示綜合性學習的成果,培養學生的成就感,激發探究大自然的興趣。
【課前準備】
1、學生準備有關“大自然的啟示”綜合性學習的圖文資料、小發明、小創意等。
2、教師準備人類從大自然中受到啟示有所發現與發明事例的資料或課件。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一、展示事例,激發興趣
課件出示或講述下列事例,引入新課。
20xx多年前埃及人邁克雷在尼羅河邊散步時,踢到了干烏龜殼,從中受到啟發,發明了木制四弦的樂器──世界上最早的小提琴。
(課件出示烏龜殼、小提琴,播放小提琴優美的旋律)
(音樂轉換為沉重的曲調,教師語氣沉重地講述)
澳大利亞原本沒有兔子,只有袋鼠、駝鳥等少數動物種類。1859年英國移民帶去20多只家兔到達澳大利亞。那里沒有虎、豹、豺、狼、狐等食肉動物,兔子沒有天敵,只生不死,不到三年時間,就多得擠滿了牧場草地。到了19世紀末,兔子經過的地方,牧草、麥苗蕩然無存,仿佛刮了一場龍卷風,或像洪水剛剛沖過一樣,豐美的草場變成了荒漠,確確實實發生了一場“兔災”,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很長一段時間人們對兔子的逞兇束手無策。后來,科學家找到一種針對兔子的粘液瘤病毒,它通過蚊子傳播給兔子,大批兔子接連死去,這樣澳大利亞的農業和畜牧業才得以恢復。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它告訴我們:自然界動物與動物之間,動物與植物之間都是協調統一的關系,哪個環節上發生失調,就會破壞生態平衡,就會給人類帶來災害。
二、自主選擇,分組交流
自主選擇交流的內容──從下列方面任選一項交流:自己對大自然的發現;搜集到的相關資料;自己的發明設想;自己嘗試實驗或設計發明的情況。
自主選擇交流的伙伴──交流內容相同的組成一個或若干個小組。
自主推薦在全班匯報的代表──教師適當引導激勵上臺少的同學,善于發現突出典型并積極向組員推薦。
三、全班匯報,互動交流
1、各小組推薦的代表向全班匯報,教師注意引導學生說話清楚、大方、語言順暢連貫,通過過渡語評點和重點引導學生評議兩三名同學來激勵學生;聽的同學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聽的過程中或聽完之后舉手向匯報的人請教,形成臺上臺下的互動交流,學生不能解答的.教師可做解答或引導課外去查閱資料、實踐探究。
2、評選“最佳創意獎”“查閱資料能手”“超越自我獎”等,進行精神獎勵:全班鼓掌、打節奏為獲獎同學唱一支歌曲。
四、同桌互說,強化提高
請向獲獎的同學或你認為最出色的同學學習,重新組織自己的語言,再同桌兩人一組,一人講,對方聽一聽、問一問、夸一夸。教師巡回指導。
第二課時
習作
一、自主匯報,確定習作內容
1、用五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學生匯報本次習作想寫什么。
2、小結:
本次習作,是寫自己在綜合性學習中的發現,或者活動經過,或者心得體會。你哪方面感受最深,最有話可說就寫哪些方面,注意不要大量地抄錄資料。
三、自主習作,教師巡回指導
四、相互修改,完善習作初稿
如果課堂上有時間,可以當堂點評一、二篇習作,還可以把巡視中發現的語句、標點等方面的突出問題講一講,引導學生修改。
第三課時
習作評講
一、個性展示臺
1、教師發下習作本,學生閱讀批語和自己的習作。
2、學生自主上臺展示本次習作中的“亮點”──自己認為用得好的詞語,寫得好的句子、段落。
詞語:上臺在黑板上寫。
句子、段落、篇章:上臺宣讀,自己談談向大家宣讀的理由,適當引導評議。對于有特色的習作,教師可推薦發表或參賽。
二、教師做小結
1、教師從優劣得失等方面小結本次習作的情況。
2、提出有共性的問題(如語句、層次、標點等)引導全班評議集體修改。
三、個人再修改
各人放聲朗讀自己的習作,用修改符號再次修改明顯錯誤或有毛病的地方,錯別字詞訂正寫在習作“眉批”空處,每個寫三遍。
對習作不合格的同學,教師指導重新寫作或當面指導修改完善。
第四課時
“我的發現”和“日積月累”
一、我的發現
1、讀一讀,自己悟一悟。
2、說一說,讀一讀,分組感悟。
第一組:“終于”說明了科學家揭開蝙蝠探路的秘密是很不容易的,是反復試驗的結果。
第二組:“根本”強調了“如果不是我們”自作聰明,這些海龜是完全不會受到傷害的。
第三組:“居然”進一步強調了這的確是“令人難以相信”。
在朗讀時,注意這三個詞語語氣稍重一點兒。
3、小結:這三組句子,每組里的兩個句子基本意思是相同的,但每組里的第二個句子表達的語文更重一些,我們平時閱讀文章與說話時,要注意這樣的詞語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4、舉一舉例子:你還能舉出這樣的一組例句來嗎?
二、日積月累
1、自由讀,想一想意思。
2、自主說,聯系生活實際說說自己理解的氣象諺語,教師適當點撥。
3、多種形式積累:自主背、相互背、齊背、指名背。
4、拓展交流:你還知道哪些氣象諺語?注意引導學生背一背當地常說的氣象諺語。
三、布置思考作業
你想做的展示臺內容。
第五課時
展示臺
一、課前準備
1、討論,確定展示形式。
在充分發言的基礎上,各人或分組確定一種或兩、三種展示方式,如:
⑴主辦“認識大自然”手抄報或黑板報。
⑵ “仿生學課外讀物介紹會”或建立“仿生學圖書借閱角”。
⑶ “仿生學發明創意賽”。(可結合“口語交際、習作”進行)
⑷ “大自然的啟示圖片展”。(在年級、校園內或社區內展出)
⑸布置“小發明、小制作實物展臺”。
⑹ “大自然的啟示綜合性學習收獲”優秀習作專欄。
2、行動,籌備展示活動。
籌備時,時間上可有一定的彈性,要充分發揮好各組小組長的作用。
二、展示評比
學生在一定范圍內展示籌備的成果,評比“小小發明家”“課外資料搜集能手”“辦報大王”“采訪能手”等,進行適當的物質獎勵或者精神激勵。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14
目的要求:
(一)知識與技能:了解雨來為掩護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爭的故事。
(二)過程與方法:練習用較快的速度閱讀,了解課文內容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雨來熱愛祖國、勇敢機智的品質。
重點:用較快速度閱讀課文
難點: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提出自學要求。
《小英雄雨來》是一篇小說,篇幅比較長,內容較多。學習這類課文首先要知道文章的主要內容是什么,有哪些人物等等,因此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閱讀課文:
1、熟讀全文,抓住主要內容。
2、理清結構,了解事情的情節變化。
3、抓住細節描寫,揭示人物思想。
二、檢查自學。
1、課文的主要人物是誰?
2、PBS——“字詞”。(讀讀)
三、指導讀第一部分。
1、自讀課文,思考這一部分主要講了什么,畫出你認為寫得好的語句。(限時)
2、交流。這一部分主要講雨來游泳本領高。寫得好的句子:“蘆花開的時候……在柔軟的蘆花里”。“每到夏天……露在水面上”。
3.給這一部分加小標題。(標題可以在主要內容的基礎上概括,也可以選用課文中的語句。這一部分的小標題可以概括:游泳本領高或者“望著媽媽笑”)
四、指導讀第二部分。
1、思考這一部分主要講了什么,畫出你認為寫得語句。(限時)
2、交流。這一部分主要講雨來上夜校,受到愛國主義教育。寫得好的句子:“女老師走到……翻開書”。“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
3、給這一部分加小標題。(小標題:上夜校或者“我們愛自己的祖國”)
五、指導讀第三部分。
1、自讀課文,思考這一部分主要講了什么,畫出你認為寫得好的語句。
2、交流。這一部分主要講雨來掩護交通員李大叔。
3、加小標題。(掩護李大叔或者“把缸搬回原地方”)
六、指導讀第四部分。
1、自讀課文,畫出描寫雨來心理活動的句子,思考:敵人是怎樣對待雨來的.?雨來是怎樣同敵人斗爭的?這部分主要講的是什么?(限時)
2、交流。
板書: 敵人:盤問 哄騙 利誘 威脅 毒打
雨來:應付 不上當 不屈服
(機智勇敢)
第二課時
一、復習讀課文一遍。
二、指導閱讀第五部分。
1、自讀課文,畫出寫得美的句子,想想這部分主要說的是什么,小標題怎樣概括。(限時)
2、交流。(小標題河沿上的槍聲或者“有志不在年高”)
3、有感情地朗讀。
三.指導閱讀第六部分。
1、自讀課文,畫出描寫水中雨來的句子,想想這部分主要說的是什么,小標題怎樣概括。
2、交流。(小標題機智逃脫或者“雨來沒有死”)
3、有感情地朗讀。
四.歸納中心。
課文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晉察冀邊區的少年雨來,聰明機智,為了掩護革命干部,機智地同敵人作斗爭。歌頌了少年雨來熱愛祖國、不畏強敵的斗爭精神。
五.討論:課文是按怎樣的敘述順序表達文章中心的?
1.課文的表達順序是什么?板書:
雨來 游泳本領高
↘
上夜校
↘
掩護李大叔
↘
智斗強敵
↘
村民夸獎
勇敢機智 ↘
(熱愛祖國) 脫險
2.“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愛自己的祖國”在文中出現了幾次,都是在什么情況下出現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3.雨來有哪些優秀品質?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4.在抗日戰爭時期像雨來這樣的小英雄就他一個嗎?談談你的認識.
六.有感情地朗讀描寫還鄉河、蘆花村和小英雄雨來的句子。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15
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學習這首詩,理解詩句的含義,懂得維護世界和平,制止戰爭,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從而受到熱愛和平的教育。
2、 了解詩的結構,初步懂得詩歌的表現手法。
3、 有感情地朗讀詩歌,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1、 理解詩句的含義。
2、 讀出詩歌的節奏和韻律,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課前準備:1、課前播放美好春天的視頻
2、圖片、課件、愛心卡
課時安排:一課時
課型:新授課
教學過程:
一、對話春天,導入新課。
1、同學們,剛才我們看了一段視頻,你看到這些春天的美景有什么感覺?
你們還想到那些詞啊?引導學生說出春天美好的感覺。
2、是呀,春天給我們帶來了生機和希望,老師也很喜歡春天。所以,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首享受春天的詩歌,你能用享受的語氣讀一下嗎?(詩歌內容是摘自課文中的美好景象部分)
生有感情的朗讀(《享受春天》)。
3、看來你們都很會享受春天。但同學們,你們有沒有想過,在這個世界上還有許多地方正籠罩著戰爭的陰影,那里許許多多的孩子不能像我們一樣享受春天,他們正飽受戰亂之苦……
(放戰爭殘酷場面的視頻)
師:看了這一幕幕觸目驚心的畫面,你有什么感覺?
引導學生說出對戰爭的感覺,使學生在心理上對春天美好與戰爭殘酷產生不同的感覺。
4、戰爭太可怕了,所以我們心中呼喚和平。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呼喚和平的詩《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一起來讀一下。
生:齊讀課題《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
【設計意圖:因為生活在和平環境下的孩子對戰爭很陌生,所以,先給他們播放春天美好的視頻,再給他們播放戰爭殘酷的視頻,讓美好與恐怖進行實際景象的對比,使學生對美好生活與戰爭殘酷在心理上產生不同的感覺,更能激發他們維護和平,制止戰爭的情感。我發現兩段不同的視頻放完后,孩子的情感被調動起來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現在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朗讀時, 1、要讀準字音。2、想想這首詩講了什么內容?
(大屏幕:自主學習要求)學生自由朗讀。
2、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些生字詞,一起讀一下!
齊讀生字詞。
3、恩,大家讀得不錯。現在誰來回答:這首詩講了什么內容呢?
學生回答
4、你說得真好。下面讓我們繼續學習。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我采用學生帶著問題自學的方法,通過自由朗讀,通過回答“這首詩講了什么內容?使學生對詩歌內容有個整體感覺。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體現。】
三、品讀課文,體驗情感。
(一)品讀第一至四節
1、小組合作學習:(大屏幕出示:合作要求)
(小組合作完成表格,在書上用藍線標出原來寧靜美好的句子,用紅線標出遭受戰爭破壞后景象的句子。)
學生小組里討論,教師巡回指導。
2、匯報小組合作成果
(學生邊說,教師邊在課件上填空)
3、師:全填對的舉手。恩,很不錯。現在老師還想知道你們讀的怎么樣。誰來讀第一小節。
(大屏幕出示第一小節畫面)一小組齊讀。
指生評價
4、同學們,你們想一想,這邊美好景象的時候是怎樣的?這邊遭到戰爭破壞后又是怎樣的?這種把好的事物和不好的事物放在一起寫的方法叫什么?
生:對比。
師:那我們讀書的時候把好的`事物和不好的事物也應該怎樣讀?
生:對比著讀。
師:你們想不想聽老師讀一遍?
5、老師有感情范讀
學生評價
6、說的非常好,你們想不想用老師的方法來試一下?
生齊讀第一段。
7、讀得很不錯。現在同學們用老師總結的方法:讀得時候,要注意語調的變化,要融于自己的感情,特別是最后那句“這究竟是為什么?”表達了作者對戰爭的控訴,要讀出那種強烈的指責的情感。好,現在請同學們用老師教給你的方法和你自己領悟到的方法,小組合作學習朗讀2——4小節。現在開始。
8、學生小組合作美讀2——4小節,教師巡回。
9、小組展示讀
10、同學們都會讀了,下面我們一起來有感情地朗讀第1——4小節。
全體學生齊讀1——4小節
【設計意圖:1、借助課件生動的畫面,將自然界原本的美好景象與因戰爭破壞的景象進行對比,深化了學生對戰爭的破壞性認識,從而激起學生對戰爭的憎恨,對和平的呼喚。2、在教授過程中,教師只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然后放手學生小組合作完成,是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3、采用反復朗讀,體現閱讀教學讀中感悟的學習方法。通過以上環節的學習,我發現學生不僅了解了學習詩歌的方法,而且,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制止戰爭,維護和平的情感。】
(二)學習第5小節
師:同學們讀得很有激情。是呀,可惡的戰爭帶來了那么多災難,所以我們心中怎么樣啊?(呼喚和平)。我們心中呼喚和平。請同學們用呼喚和平的語氣讀最后一小節。“我們希望,我們祈盼——”
1、全體學生齊讀第五小節
2、讀完后,教師指課件上的“祈盼”兩個字問:同學們這兩個字音讀什么?
理解“祈盼”
3、一張課桌、一間教室對于我們來說算什么要求呢?可是對于戰火的孩子竟然用“祈盼”,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戰爭)
師:是呀,這一切都是戰爭惹的禍。所以我們要一起行動起來,呼吁和平,我們要一起行動起來,維護和平,制止戰爭。(板書)
4、理解“春天”
師: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同學們這里的春天除了我們大自然里所說的春天,還指什么呀?(就是沒有戰爭的春天,就是和平環境下的春天。)
5、理解省略號。省略的內容就是和我們一樣享受和平,享受幸福,享受快樂……
6、說心愿:
享受和平,享受幸福,享受快樂等等還有很多美好的心愿。我想你們也有很多美好的心愿對戰火中的孩子說是吧?先在小組里說
7、現在拿起你手中的筆,在你的心愿卡上寫下你的希望,寫下你的祈盼。
學生寫心愿卡,教師巡回。
8、指生交流心愿卡
9、多么美好的愿望。老師相信有這么多美好的愿望,戰火中的孩子他們總有一天會擺脫戰爭,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
10、讓我們帶著這些美好的心愿再讀一遍課文。“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
生有感情地齊讀全詩。
【設計意圖:通過拓展寫心愿卡,達到升華感情的效果,同時通過模仿創作,培養學生語言的表達能力。】
四、拓展延伸,升華主題。
1、師:同學們,制止戰爭,維護和平,這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也是世界兒童共同的心愿,1986年在美國紐約舉行了世界兒童聯歡會,會上世界兒童代表簽署了《兒童和平條約》。下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然后說一下,從《兒童和平條約》中你讀出了什么?
2、學生快速瀏覽
3、哪位同學說一下,你從條約中知道了什么?
學生交流
4、讓我們帶著這些美好的希望再讀一遍第五小節,“我們希望,我們祈盼——”
生有感情齊讀(輕松愉快的音樂起)
師:就讓我們帶著這美好的心愿結束本課的學習吧。
課后給大家留兩個作業:
1、繼續完善你的心愿卡和同學交流。
2、寫一寫,你能為和平做什么?
下課!
【設計意圖:此環節的設計,讓學生了解維護和平,制止戰爭是全世界人民、全世界兒童的心愿,我們每個人都有維護和平的責任。激發他們熱愛和平,呼吁和平的思想感情。】
板書設計:
20* 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
希望 祈盼
↙ ↘
制止戰爭 呼喚和平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四年級下冊語文的教學設計05-03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04-03
語文四年級下冊教學設計05-03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06-10
語文下冊《蜘蛛開店》教學設計05-31
語文下冊《小青蛙》教學設計10-13
語文古詩下冊《所見》教學設計03-27
四年級下冊語文《語文園地八》教學設計05-06
[實用]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06-11
【優】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