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教學設計[合集1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中語文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1
《師說》是人教版高中第三冊第三單元第四課,是韓愈的代表作之一。這是一篇抨擊時弊,宣揚尊師重道的論文,主要運用對比論證的手法,有力批判士大夫的愚頑可笑。雖然屬于自讀課文,但本文的語法現象如詞類活用、文言句式比較典型,并且作為了高考背誦篇目,所以在文言文教學中我們不可以等閑視之。
師說教案
教學目標1。了解韓愈關于尊師尊道的論述及其思想意義。2. 借鑒本文的實證和實證方法。3.積累文言文知識,掌握“川、石、聰”等虛詞的含義和用法,掌握“義、葉、澤、禹、胡、蘇”等虛詞的用法,辨析古今同義詞。4. 樹立尊師重教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教學重點與難點1。理解文章的整體思路。2. 學習本文中正反對比論證的方法。第一課教學過程中兩節課的課時分配。當我們在初中介紹和解決問題的時候,我們學習了一篇叫做“馬碩”的課文。馬碩其實就是“馬碩”。今天,我們將學習一篇文章“說關于教師”和“說關于教師的風格”,這被稱為“教師說”。“說”是一種強調討論的文體。它可以先描述,然后再討論。它也可以與評論相結合。2. 韓愈(768-824),河南河陽人(今河南孟縣人),唐代著名作家、哲學家、散文家。他的祖籍是河北省昌黎,又名“韓昌黎”。晚年,他在官署當侍應生,又名“韓禮郎”。“文”在他死后也被稱為“韓文公”。他的作品被收錄在《長禮先生作品集》中。摘要韓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他們提出了“文學載道”、“文學與道相結合”的觀點。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語言樸實。他提倡學習先秦兩漢優秀的散文傳統,提倡古文運動,把當時的文體從矯揉造作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古文的基礎。因此,后人尊稱他為唐宋八大文學家之一。第三,自魏晉以來,家庭地位制度一直非常嚴格,可以分為高級和低級。家庭地位觀念嚴重破壞了師徒學習的氛圍。到了唐代,魏晉以后形成的門閥制度仍沿用至今。從韓愈寫作這篇文章的背景來看,可以從柳宗元的《安衛中立批評家的道書》中看出。柳宗元說:“從魏晉以后,人民受益的不是教師。這個世界上沒有老師。是的,他笑了,以為自己是個瘋子。杜漢玉不顧這些習俗,拿它們開玩笑。由于對面部表情的抗拒,他在畢業后開始學習,并寫了《世說》一書,想成為一名教師。石國群聚在一起罵罵咧咧,指著牽引,又加了一句。這個名字越瘋狂。如果你住在長安,你不能正確地烹飪,而你在東方,你可以數一數。因此,韓愈反抗習俗、倡導道德的勇氣是可貴的,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4. 一讀課文學生自主閱讀課文,看書做筆記,查字典,初步理解文章的意思,在不清楚的地方做標記。2. 教師板書需要正畸字:Y(Y)句讀(du)阿諛(yn)經(朱n)
紫紅色(tn),紫紅色(chng),紫紅色(dn),紫紅色(pn)巫婆(wn)。3.請大聲朗讀課文,熟悉課文內容,注意句子的斷句、語調等。課文分析第1(1)段補充說明1。古代學者必須有老師。古今意義不同的學者是指在學術上取得一定成就的人,本文所指的學者是指從事學術研究的人。在我之前出生的。是的,它是。(3)我教。老師,……作為一名教師,要有意識地使用動詞。第四,我的老師的方法也是。老師,向老師學習。(2)理解與分析: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古代學者必須有老師。”(2)教師的職責是“傳道、授業、解惑”。(3)從理論上闡明向教師學習的必要性。“如果你感到困惑,但不跟隨你的老師,你將會感到困惑,你將永遠無法理解。”教師選拔標準。“出生在我面前……”“之后出生的我……”第一個聽到這個消息的人可以把他當作老師來崇拜。當老師的原則。“
師說教案
教材分析
《師說》是人教版高中第三冊第三單元第四課,是韓愈的代表作之一。這是一篇抨擊時弊,宣揚尊師重道的論文,主要運用對比論證的手法,有力批判士大夫的愚頑可笑。雖然屬于自讀課文,但本文的語法現象如詞類活用、文言句式比較典型,并且作為了高考背誦篇目,所以在文言文教學中我們不可以等閑視之。
學情分析
高一學生在文言字詞、句式等方面有了初中和高中必修一、二、三的積累,有了一定的閱讀理解能力。為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學生完成了自主學習的預習案,并且我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做了記錄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了解有關“說”的文體知識,了解古文特點及韓愈在文學史上的地位。
2.指導學生通過翻譯課文,掌握、積累文言實虛詞以及詞語的特殊用法、特殊文言句式
3.了解文中所采用的論證結構,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閱讀和翻譯課文,積累文言知識
2.教師點撥,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借鑒本文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3.分析文章的整體思路,引導學生背誦全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點燃學生繼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熱情,古為今用,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教學重難點重點
指導學生的文言朗讀;鑒賞分析本文說理方式和方法。(自學討論)
難點
正確把握韓愈關于尊師重道的論述和本文的思想意義(質疑討論)
教學策略與設計說明
1.教學思想: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采用教師點撥,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突出三維目標。
2.教學方法:自主預習法、誦讀整體感悟、細讀圈點質疑、品讀討論交流、
練習鞏固積累 。以啟發誘導學生思考為主,適當的加以點撥總結,引導學生深入課文,質疑問難,共同討論,把握文章的思想內容。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注明每個環節預設的時間)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
【多媒體展示】
通過課件出示一些重點字詞,來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教師由《程門立雪》的成語故事導入新課:
【多媒體展示】
三個關鍵詞:唐宋八大家 古文運動 韓潮蘇海
【點撥】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陽(今河南省孟縣)人,唐文字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世稱“韓昌黎”、“韓吏郎”。死后謚“文”,故又稱“韓文公”,作品收錄于《昌黎先生集》。
①明人將韓愈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蘇軾又稱他“文起八代之衰”。
②“古文運動”是一次文學革新運動。韓愈和柳宗元主將。主張文章要 “言之有物”,闡發孔孟之道;反對單純追求形式美、內容貧乏的駢儷文章;主張語言要新穎。要“師其意而不師其詞”“言貴創新、詞必己出”。
③“韓潮蘇海” 指唐朝韓愈和宋朝蘇軾的文章氣勢磅礴,如海如潮。這就明確地指出了韓愈的散文風格--氣勢磅礴,汪洋恣肆,自由奔放,感情充沛。
“說”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一般是陳述自己對事物的見解,可以先敘后議,也可夾敘夾議。比“論”要自由一些。初中學過《捕蛇者說》《馬說》《愛蓮說》等等都屬這類文體。
學習第一段
(一)重要字詞提問并釋義:
(二)翻譯重點句子:
師者,所以傳到授業解惑也。
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三)文言詞匯積累:
1.通假字: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2.古今異義
(1)古之學者必有師 (2)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3)吾從而師之 (4)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
3、 一詞多義
(1) 師 (2) 乎
(3)其 (4)而
5. 之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學習第二三段 2、歸納積累文言詞匯
一、 字詞釋義: 小組討論交流
重點實詞 古今異義 一詞多義 詞類活用 特殊句式
二、小組成果展示與糾錯,評分
預習作業中存在的共性問題:
1.其聞道也固先乎吾 放在句中,舒緩語氣
2.猶且從師而問焉 代詞
3.巫醫樂師 有專門技藝的人
4.群聚而笑之 名詞作狀語 成群
5.其可怪也歟 語氣副詞 難道
6.孔子師郯子 名詞作動詞 拜……為師
7.不恥相師 名詞作動詞 ①拜……為師②學習
三、翻譯重點句子: (共性出錯的句子)
1.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 ,其皆出于此乎?
【明確】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成為圣明的人的`原因,愚人成為愚昧的人的原因,大概都出于這原因吧?
2.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或師焉,或否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
【明確】 不明白斷句,有的人向老師學習,不能解決疑惑,有的人卻不向老師學習;小的方面倒要學習,大的方面反而遺漏不學,我沒看出他們的明智。(合敘句與賓語前置句)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明確】所以學生不一定比不上老師,老師也不一定比學生賢能,知道道理有先有后,技能學業各有專門研究,如此罷了。
四、質疑
五、布置作業:
(一)背誦課文并翻譯全文
(二)文言知識歸納與積累:
1.重點實詞 2.通假字
3.古今異義 4.一詞多義
5.詞類活用 6.特殊句式
一、檢查預習
二、情境導入
三、作者簡介、解題
學生讀注釋①,教師補充。
1、作者簡介
2、解題
四、文本內容疏通
1.朗誦點撥
(1)學生齊讀課文一遍
(2)教師簡要點撥朗讀時的注意事項
2.共同研習課文文言知識
(1)小組討論交流,掌握課文文言知識
(2)引導學生總結歸納,教師引導糾正
五、作業布置
一、文本內容疏通
1.朗誦點撥
學生齊讀課文一遍
2.共同研習課文文言知識
(1)小組討論交流,掌握課文文言知識
(2)引導學生總結歸納,教師引導糾正
3.檢查翻譯
二、作業布置
讓學生學會自主 ,通過課前預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加深對作者及背景的認識和理解。
通過小組討論學會
課堂小結
2分鐘古人云:“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師道既尊,學風自善。”1200年前,韓愈向我們闡釋了這一道理,今天我們應該接過韓愈手中的接力棒,把弘揚尊師重道的傳統這步棋切實走好,為傳承知識營造一個和諧有致的良好氛圍而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布置作業
1分鐘1200多年過去了,今天我們身邊還有很多人在重復著唐人同樣的錯誤,社會上不尊重教師的現象比比皆是:家長袒護孩子,辱罵老師;學生課堂和老師頂嘴甚至圍攻老師;學生在路上碰見老師卻形同陌路……,從這個意義上說,這篇文章何嘗不是寫給今天的我們的呢?說說你對老師的認識,寫成隨筆。
板書設計
師說教案
教學目標:
1、 學生通過探討認識從師的重要意義。
2、 領會課文正反對比、破立結合的論證方法。
3、 掌握重要字詞及文言現象,背誦全文。
教學重點:
1、理解文中的多義詞,解釋它們在具體語境中的意義和用法。
2、掌握文中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能解釋具體語境中意動詞的含義。
4、 區分課文中的古今異義詞,理解它們的古今義。
教學課時: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
我們剛學習過荀子《勸學》,明確了學習的重要意義。通過學習,人們的修養與學問可以得到提高,人們的素質可以得到改變。那么,學習的最佳途徑是什么呢?是自學,或是從師學習?答案應該是不言自明的,但是--
二、作者及背景簡介:
(寫作背景)魏晉以來,社會上風行非學無師,重視“家傳”。在韓愈所處的中唐時代,雖然推行科舉制度,但恥于從師的風氣卻很盛行,上層“士大夫之族”無論學業如何,都有官可做,所以他們不愿從師學習,而且他們也反對別人從師學習。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由魏晉世以下,不益不事師。進之世不聞有師,有,輒嘩笑之,以為狂人。”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唯有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抗顏而為師”,并著《師說》千古佳文。
在這著名的《師說》,作者借為文送學生李蟠來抨擊那些上層“士大夫之族”,大力宣揚從師的必要性和正確途徑,《師說》即說說從師的道理。
(作者)說起韓愈,我們應該不陌生,請哪一位同學來介紹他的有關資料。
韓愈,字退之,世稱韓文公,昌黎先生。
韓愈是與古文運動聯系在一起的,他和柳宗元一起大力提倡古文運動,主張文章應該象先秦散文一樣言之有物,闡發孔孟之道,反對六朝以來只求形式而內容貧乏的駢儷文;語言要新穎,“言貴創新,詞必己出”。二人不論在理論上或是在在創作實踐上,都有力地促進了古文運動的興起、發展,并身體力行,終于把文體從六朝以來的浮艷的駢體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散文的基礎。因此二人影響巨大,韓愈被推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齊讀,思考:韓愈對從師持什么態度?當時人是什么態度?找出文中詞句。
四、復讀課文
1、研讀課文第一段
方法:(1)教師范讀課文。
(2)注意理解下列問題。
哪句可以看作是本文的中心論點?首句:推出中心論點:學者必有師。托古言事,乃針對當時士大夫以從師為恥而說的,更增加力度。
為什么要從師?選擇老師的標準是什么?
2、理解本段中的古今異義詞語
學者 古:求學的人 今:在學術上有一定造詣的人
所以 古:用來……的 憑借 今:因果關系連詞
從而 古:跟從……并且
今:連詞,表示結果或目的。即因此、就
3、詞語活用
吾師道也 師,名詞用作動詞即“學習”
吾從而師之 師,名詞用作意動詞即“以……為師”
5、 討論:
我們今天所說的“自學成才”是不是與韓愈說的“必有師”
相矛盾?韓愈所說的“道”指什么?我們今天要以什么為師?
6、總結本段
總說老師的作用和從師學習的必要性、重要性,指出擇師的
原則,推出“無貴無賤,道之所存,師之所存”的結論。
7、背誦本段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1、提名背誦。
2、提問個別字詞。
二、研讀第二段
1、指導朗讀。
指導正確斷句
如:師道之不傳也/久也
2、詞句辨析
師道者不傳也久矣 (從師的道德風尚)
吾師道也 (學習道理)
師道之不復 (從師的道德風尚 )
惑而不從師 (老師 )
吾師道也 (學習)
師道之不復 (從師)
不恥相師 (學習)
3、古今異義詞辨析
眾人 古:一般的人眾人 今:許多人
小學 古:小的方面要學習 今:初等教育的學校
4、重點句子解釋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賓語前置句,之,提賓的標志)
彼童子之師……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否定判斷句,“非……也”構成否定判斷)
5、 讀本段。思考:本段的論點是什么?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師道”的“道”指風尚;句中兩個“也”,表示停頓。為什么韓愈要這么說?當時的情況是怎樣的?
第二層:針對時弊,從三方面對比,剖析“不從師”的癥結。
先以“今之眾人”與“古之圣人”作對比:作者在這組縱向比較中用反詰句點出不從師的結果。再以“為子擇師”與“其身則恥師”作對比:作者在這組自身矛盾的對比中,對不從師的表現加以評論,并給予直接的否定。 最后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作對比:作者在這組橫向比較中,對不從師的言行加以描述,并發出帶有諷刺語氣的強烈感慨。
本段運用正反對比論證方法。
6、 討論:《勸學》中有一句與本段中“圣人”、“愚人”的論述相仿,是哪一句?你認為“句讀”之師與“傳道”之師有何區別?你認為韓愈對“君子”“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的看法是否符合現代觀點?
7、 教師總結,學生背誦本段。
三、作業:背誦當堂所學的內容。
第三課時
一、檢查復習
1、背誦 2、字詞
二、分析第三、四段
(一)第三段
1、指導朗讀
2、自譯:師,不必 古指“不一定”今指“不需要”
3、簡析:列舉孔子為例,進一步論證從師的重要性
以孔子為例的好處:一石三鳥,典型精當
1) 闡明了從師的意義;2)也說明了從師的3)與“古之學者……”和“古之圣人……圣益圣……”等呼
(二)第四段
雖為附記性質,但是緊扣中心。作者贊揚李的“不拘于時”、“行古道”,也是對士大夫的有力批評。既針砭了時弊,又通過李來倡導了從師。因此結尾雖然簡單,但有力地照應了開頭,圍繞了中心。
(三)問題探討:
李蟠好的是什么樣的“古文”?他不愿被什么樣的“時”所束縛?
韓愈反對浮靡的文風,倡導古文運動,而李蟠“好”的正是韓愈倡導的“六藝經傳”;當時社會風氣不好,人們不肯從師而學,李蟠不受風氣影響,拜韓愈為師。
齊白石有一句話“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你能不能結合《勸學》《師說》的內容來分析一下?
兩文都談到學習的重要,那么正確的學習目的究竟是什么?
《勸學》認為學習的本質其實是“改變自己”;“學不可以已”,永遠不停止,也即常言所說的“活到老,學到老”。《師說》中認為學習是為了聞道解惑。--這些認識都是正確的。作為現代人,黑塞論述得更全面,他認為讀書學習是獲取教養的途徑,是自我意識的增強和擴展,并非是為了提高某種能力或本領(因為那樣的學習過于功利),而在于尋找生活的意義,也就是說,學習者需要有自己的精神追求。沒有追求的學習是低效的學習,只能滿足一般的生存需求。
三、分析論證結構。
提出中心論點
正面闡述(必要性、原則)反面闡述(對比)
例證:孔子 附記:贊揚
四、體會語言:整散結合 頂真手法。
五、作業:背誦全文;積累相關文言知識。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2
三維目標
1.領會本文通過對話表現人物性格的特點。
2.梳理課文內容,了解四子的志向。
3.理解孔子的評價;通過小組討論探究孔子“與點”的原因,體會孔子的思想。
課堂教學檢測要求
1、能準確翻譯內容;
2、能解釋文中重要的文言實詞、虛詞、句式;
3、能復述四子的性格和志向;
4、能理解孔子“禮仁治國”的思想。
重點掌握文中常用實詞和虛詞,深入理解儒家傳統思想精髓。
難點通過曾皙的理想來理解孔子的思想
準備內容:
1、預習字詞,讀通課文
2、課文介紹
《論語》中一篇最具文學色彩的文章,它反映了孔子在杏壇開課授徒
的場景。據資料記載當時子路是51歲,冉有是31歲,公西華是18歲,曾皙是39歲。“侍坐”應解釋為陪侍長者閑坐。長者就是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
研討指導:
一、師生扮演角色朗讀課文,感知當時的場景,熟悉人物
二、分析課文
1、孔子和弟子聊了一個什么話題?(志)
2、文章一共有四個人述了自己的志向,他們分別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現在我們按照答志的順序來自讀課文并填寫表格
學生志向(用原文)性格評價
子路(仲由)治理“千乘之國”“可使有勇,且知方也”輕率、自信、
自負哂之
冉有(求)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國,不過“如其禮樂,以俟君子”。謙虛,說話很有分寸嘆之
公西華(赤)在“宗廟之事,如會同”時,“愿為小相”。謙恭有禮,嫻于辭令惜之
曾皙(點)“莫春者,春服既成……詠而歸。”從容不迫、
灑脫放達與之
3、讓生交流
(1)、用原文說說四個弟子的“志”。
子路——治理“千乘之國”,“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冉有——治理“方六七十,如五六十”的小國,“可使足民”,不過“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公西華——在“宗廟之事,如會同”時,“愿為小相”。
曾皙——“莫春者,春服既成————詠而歸。”
(2)概括孔子對四子的不同評價,分析四個弟子的性格特征。
孔子評子路:哂之(輕率、自信、自負)
孔子評冉有:嘆之(謙虛,說話很有分寸)
孔子評公西華:惜之(謙恭有禮,嫻于辭令)
孔子評曾皙:與之(從容不迫、灑脫放達。)
(3)從孔子對弟子的評價領略孔子的教育藝術
因材施教、循循善誘、民主平等、平易近人、誨人不倦
3、孔子贊同曾皙的志向,由此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
(1)曾皙的志向描繪了怎樣的一幅圖畫?
在明媚的春天,同一些青少年朋友,到郊外去游泳吹風,快樂歌唱,是一幅完全溶于自然的春日郊游圖。
(2)看出孔子怎樣的政治思想?
曾皙講的這個境界實際是孔子“禮樂治國”的思想在文中的`最好體現。
孔子把以禮治國達到太平盛世當做最大的人生快樂,即“寧為太平犬,莫作亂世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曾皙的這一幅圖畫就是社會安定、國家自主、經濟穩定、天下太平,每個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人生,這就是孔子的自由民主—— 一個大同世界的理想。
反饋練習:
1、給下列加點詞注釋,并給劃線詞注音
(1)侍坐()
(2)率爾()
(3)會同()
(4)饑饉()()
(5)俟()()
(6)宗廟之事()
(7)撰()()
(8)夫子哂之()()
(9)冠者()()
(10)攝()()
(11)舞雩()()
2、解釋下列詞類活用
(1)端章甫:
(2)風乎舞雩:
(3)曾皙后:
(4)赤也為之小,誰能為之大:
3、指明下列各句的句式特點并翻譯:
①毋吾以也:
②不吾知也:
③則何以哉:
④可使有勇:
⑤異乎三子者之撰:
4、翻譯下面的句子。
(1)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2)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
作業鞏固
1、解釋下列一詞多義
以
以吾一日長乎爾()
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
毋吾以也()
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為國以禮,其言不讓()
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
不宜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受命以來,夙夜憂嘆()
忠不必用兮,賢不必以()
爾
以吾一日長乎爾()
問君何能爾。()
子路率爾而對曰()
鼓瑟希,鏗爾()
乎
以吾一日長乎爾()
攝乎大國之間()
異乎三子者之撰()
浴乎沂,風乎舞雩()
何傷乎?亦各言其志也()
方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方六七十里()
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
方欲行,轉視積薪后,()
如
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方六七十里,如五六十里()
如其禮樂,以俟君子()
赤,爾何如()
權將如吳()
不動如山()
夫
一夫不耕,或受之饑()
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
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夫戰,勇氣也()
夫子何哂由也()
則
《論語》六則()
居則曰“不吾知也。”()
于其身也,則恥師焉()
如或知爾,則何以哉()
唯求則非邦也與些()
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徐而察之,則上皆石穴罅說()
今則來,沛公恐不得有此()
而
蟹六跪而二螯()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余知而無罪也()
與
夫子喟然曰:“吾與點也”()
唯求則非邦也與()
失其所與,不知()
遂與外人隔絕()
生三人,公與之母()
2、課外摘抄孔子名言,你該如何用批判和繼承的眼光對待儒家思想?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能流暢說出《史記》的相關文學常識。能在具體語境中識記詞類活用、一詞多義、通假字、古今異義字、特殊句式等。
過程與方法:借助課文的分析,識記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爭中,展示人物個性特征的寫作方法并簡單應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作者對項羽悲劇性格的揭示,體會人物性格在政治軍事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正確客觀評價有關人物。
教學重點:
積累文言常用詞,拓展一些實詞、虛詞和兼語省略句法的知識。正確分析認識項羽、劉邦兩個集團各個人物的性格特點。
教學難點:
正確評價項羽和劉邦等人物。
學情分析
通過《史記》名篇的學習,學生對史記敘事筆法以及人物塑造方式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積淀,但此文篇幅較長,部分學生在字詞的理解上會存有一定的難度,同時,理解文章借助曲折生動的故事情節,激烈的矛盾沖突來展示鮮明生動的人物形象也是學生面臨的困難。因此,本次教學重點在于借助圈劃、朗讀等手段,鞏固、強化文言實詞、虛詞的積累,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引導學生用多種方式品味情節和人物,能客觀地進行分析和鑒賞。
課標要求
讀懂,理解淺易的文言詩文。能把握作品的主要內容和作者的.基本思想,有自己的體驗和感受。能鑒賞優秀的文言詩文作品,對作品的思想內容,表現手法,語言風格作簡要的評析。
考點分析
重點文言實詞虛詞的用法,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的辨析。《史記》基本常識的識記
課前準備:
1、預習課文;
2、搜集整理《史記》相關文學常識。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音樂起,播放項羽的《垓下歌》,在音樂中體會其慷慨悲涼的意味。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2.課件展示《大風歌》,齊誦并簡析,談談自己的閱讀感受:
大風歌劉邦
大風起兮云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提示:
這首歌是劉邦打敗項羽,統一天下后在平定鯨布叛亂回京(長安)途中,轉道故鄉沛縣時所作。主要流露出他得天下、歸故里得沾沾自喜之情和對今后國防的憂心。
(第一句指包括劉邦在內的群雄在各地紛紛起義,而最終只有他劉邦威望遠揚天下。)
引導學生思考:
同為交戰雙方,為何勝敗迥異呢?借此引入《鴻門宴》的學習。
二、分享搜集成果。
(檢測為主、明確知識點。)
環節一:
司馬遷和《史記》;
環節二:
歷史背景。
(課件明確。)
三、分享預習,梳理文本:
1.字形、字音、字義:
破音異讀:沛公欲王關中(wàng)
道芷欲間行(jiàn)
通假異讀:距關,毋內諸侯(同“拒”“納”)
要項伯(通“邀”)
令將軍與臣有郤(通“隙”)
愿項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通“背”)
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通“早”)
強調字音:
饗(xiǎng)說(shuì)美姬(jī)鯫(zōu)生卮(zhī)酒有郤(xì)玉玦(jué)瞋(chēn)目目眥(zì)跽(jì)曰參乘(shèng)彘(zhì)肩不勝(shēng)刀俎(zǔ)
2、學生分段朗讀課文,掃除文字障礙,并做好各類文言現象的標志。
①通假字、
距─拒: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
內─納: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
要─邀:張良出,要項伯。
倍─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蚤─早: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郤─隙: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將軍與臣有郤……
坐─座:置之坐上。
不——否
②成語
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無犯)
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勞苦而功高如此(勞苦功高)
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③古今異義
山東古:指崤山以東地區。今:指太行山東邊的一個省。
非常古:意外的變故。今:程度副詞,很不一般。
河北古:黃河以北地區。今:黃河北部的一個省。
河南古:黃河以南地區。今:黃河南部的一個省。
壽古:敬酒。今:長壽。
細說古:小人的讒言。今:詳細地講述。
婚姻古:兒女親家今:結婚的事或者說因結婚而主生的夫妻親眷關系。
3、學生簡單概述課文內容,然后梳理
(1)本文記敘的中心事件是什么?事件圍繞什么問題展開?結果如何?學生概括故事情節:
本文中心:鴻門宴
本文線索:殺不殺劉邦
本文順序:時間順序
本文結構: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和尾聲
宴前(幕后活動):無傷告密亞父定計夜訪張良劉邦定策項伯說情
宴中(明爭暗斗):沛公謝罪范增示意項莊舞劍樊噲闖帳義責項羽
宴后(脫身除患):沛公逃席張良留謝項王受璧范增憤罵誅殺無傷
(2)文中涉及哪些人物?故事如何展開?(請根據故事情節的發展脈絡劃分段落層次)
對比照應
人物結構:兩峰并峙,雙水分流。
項羽集團:項羽范增項伯項莊
劉邦集團:劉邦張良曹無傷樊噲
(3)學生復述故事情節
互動設計:大家說,這是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宴會么?
點撥:這絕對不是一次愉快的宴會,項羽和劉邦在宴會上劍拔弩張,勾心斗角,進行了一次驚心動魄的沒有硝煙的戰爭,戰爭以劉邦勝出為結局。后來“鴻門宴”也成為了一個特定的詞語,用來比喻那些“不懷好意,設計陷害別人的宴會”。
四、總結
全文以“鴻門宴”為中心,以“殺不殺劉邦”為線縈,按時間順序來展開故事情節,以項羽欲擊劉邦始,到劉邦被放終,以曹無傷密告始,到曹無傷被誅殺終;以范增勸說項羽始,到范增怒罵項羽終。矛盾復雜,波瀾起伏,雖是《項羽本紀》中的節選部分,而結構卻十分嚴謹,前后呼應緊密,也可說是一個動人的完整故事。
因境生情,提高興趣。
引導學生關注課前預習。
展示課前預習結果,以鼓勵激發興趣。
積累文化、文學知識,同時為閱讀文本作必要的準備。
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生成目標。
問題的設計著重于讓學生關注文章的重點,加深對寫作方法和人物形象的分析。
立足文本,形成自己的閱讀感受,使學生獲得具體感悟。
在互動和分享中培養學生對課文內容的概括和表達能力。
部分學生分析闡述不全面,適當引導。
基本文言常識通過學生交流補充,教師通過課件展示明確并歸納總結。
通過朗讀,揣摩語氣,在動態的事件發展中分析人物形象。
本課小結
《鴻門宴》是《項羽本紀》中最為精彩的一段,它借鴻門宴上雙方人物的一次匯集,生動地寫出了項羽、劉邦雙方明爭暗斗的斗爭場面,刻畫了項、劉兩人不同的性特點及在斗爭中所起的作用,同時也成功刻畫了張良、樊噲等一系列的人物形象,我們在閱讀之余,需要更多關注作者借助人物描寫凸顯人物特性上的成功之處。
課后作業見作業包1+2(必修+選修)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學問與技能】
1、積存文言詞語,理解課文大意.
2、熟悉山市的形成及山市的“變”“奇”“美”.
3、探究山市形成的科學原理,培育學生的想象力量及口頭表達力量.
【過程與方法】
1、順暢誦讀,培育文言語感。
2、熟識文中的描寫用語,培育學生的再造想象力量。
3、反復誦讀,用簡練的語句概括寫景的內容和層次。
4、學習本文按時間挨次寫景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并培育對科學的探究精神。
教學重點
發揮想象,體會山市這一自然現象的奇妙并再現山市.
教學難點
培育學生的合作探究力量及想象力和口頭表達力量.
教學方法
誦讀法(采納多種方式朗讀)
爭論法
情境設置法(充分利用課件創設情境.播放海市蜃樓的圖片激起學生的奇怪心與求知欲; 進展字﹑詞﹑句解釋大競賽; 小記者采訪的形式體會山市之奇.)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④ 集體有感情朗讀.
3.譯讀(字﹑詞﹑句解釋競賽)
4.品讀
(1) 體會山市之“變”.
① 找出表示時間的詞語。這些時間很短暫,看來山市瞬息萬“變”。
② 隨著時間推移,山市呈現怎樣的景象? (學生熟識文中的描寫用語,用自己的話描述)
③ 山市變化的全過程分為幾個階段? 請簡練概括。
(2) 想象山市之“奇”.
①分組爭論所看到的山市奇觀.同學們都是山市的目擊者,派小記者下組采訪.
參照采訪提綱:你看到怎樣的風光?
它有變化嗎?怎樣變化的呢?
你覺得這些美嗎?美在哪里?
教師以記者采訪的'方式與小記者交談,總結小記者所了解到的山市奇景.
(3) 品嘗山市之“美”。
① 集體朗讀一段課文,有感情的描繪這局部風光,共同品位山市奇觀.(多媒體出示圖片觀賞)
② 師生評說山市風光之美,探究由哪些詞語﹑句子表達出來。
(高插青冥、碧瓦飛甍、高垣睥睨、直接霄漢、暗然縹緲)
三. 爭論討論
為什么那時的人把山市稱作鬼市?山市究竟是怎樣形成的?
學生思索、談論、自由發表個人見解。引導明確:古代的人無法解釋這種現象,所以才歸結為鬼在作怪。實際上我們現代科學已經完全能夠解釋這一現象了。自由組成研討小組。搜集相應資料或故事,爭論、探究其中科學道理。
四.課堂練筆
學生觀賞煙花綻放情景的圖片,然后用筆有挨次、抓特征、運用美的語言去描繪。
五. 作業設計
1. 用自己的話向家長描述漂亮奇妙的山市.
2. 給蒲松齡先生寫信說明山市形成的緣由。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理清寫作思路,理解詩歌的內容,把握詩歌的情感。
2.體會詩歌的語言特點,了解其抒情脈絡。
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詩歌的內容,把握詩歌的情感。
難點:理清詩歌的抒情脈絡。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名言導入
有人說過這樣的話:“人家說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說。”“人家說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說。”這個人是誰?他是一位治學嚴謹、成就卓越的學者,也是一位言行一致、執著救國、無私無畏的民主戰士。他就是聞一多。
二、介紹作者,了解背景
1.學生介紹作者的相關知識。
作家作品
聞一多(1899-1946),原名聞家驊,湖北浠水人。中國現代偉大的愛國主義學者,新月派代表詩人。藝術上,聞一多提出新詩的“三美”(音樂美、繪畫美、建筑美)理論,倡導新詩格律化。在新詩理論建設方面作出了獨特的貢獻。
作品:詩集《紅燭》《死水》,詩論《詩的格律》。
2.教師補充相關內容。
背景資料
這首詩寫于1923年。詩人準備出版自己的第一部詩集,在回顧自己數年來的理想探索歷程和詩作成就時,就寫下了這首名詩《紅燭》,將它作為同名詩集《紅燭》的序詩。
(設計意圖:通過預習,學生已經了解了一部分知識,然后由教師補充詩人的經歷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詩歌內容。)
三、朗讀詩歌,初步感知
1.播放課文朗讀錄音。
2.學生自由朗讀,初步感知詩歌內容。
3.學生談初讀感受。
(設計意圖:通過預習,學生對詩歌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讓學生自談朗讀感受,這樣可以讓學生對詩歌情感有更深刻的認識。)
四、具體感知,重點賞析
1.學生分組朗讀并討論賞析每節詩的主要內容。
2.小組展示成果。
明確:第1節,一開頭,詩人就懷著敬慕的心情贊嘆熒熒的紅燭。“紅”是赤誠的象征。紅燭,在詩人眼里,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在這樣的紅燭面前,聞一多問詩人們,你們的心可有這樣的赤誠和熱情,你們可有勇氣吐出真心和這紅燭相比。一個“吐”字將詩人的奉獻精神和赤誠表現得一覽無余。
第2、3節,是對紅燭自我犧牲精神的謳歌。詩人用設問手法,自問自答,生動地表現了一個思考覺悟的過程。前后兩種截然相反的回答,表明了詩人的醒悟,同時也更有力地表現了紅燭精神的可貴。詩人把蠟比作軀體,把火比作靈魂,軀體和靈魂當然應該是互相依存的,這樣就發生了一個問題:“為何更須燒蠟成灰,/然后才放光出?”起初覺得這是大惑不解的,認為紅燭自己“一誤再誤”,詩人認為這真“矛盾”,自相沖突,不可理解。但是,詩人終于徹悟了,對先前的認識來了一個徹底的自我否定,并非“一誤再誤”,“紅燭啊!不誤,不誤!”詩人理解了紅燭,由衷地贊美紅燭的奉獻精神。
第4節是詩人對紅燭的殷殷寄語,也是詩人的自勉自勵。“既制了,便燒著”,便要燃燒不息,“有一分熱,發一分光”。人生的價值也在于奉獻,活著就要讓生命之火熊熊燃燒,讓智慧和才能放出燦爛的火光。詩人借著紅燭的形象激勵自己,表達自己的信念和心愿。“燒吧!燒吧!/燒破世人的夢,/燒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們的靈魂,/也搗破他們的監獄。”當時,民眾深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思想文化的毒害,如沉睡夢中尚未覺醒,血性猶存然而麻木不仁,猶如身陷囹圄受著禁錮。詩人認為,自己的職責,就在于從夢中喚醒世人,救治世人的靈魂,使民眾覺悟,使民眾奮起,使民眾熱血沸騰,使民眾走向光明,從帝國主義、封建主義所設置的精神監獄中解放出來。詩人愛國的赤誠之心是與祖國人民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的。
第5~7節是詩人對燭淚的思考,對紅燭的勸慰。首先揭示了一種很矛盾的現象:“你心火發光之期,/正是淚流開始之日。”詩人的注意力轉到燭淚上面,矛盾的現象已經包含著疑問。這一節開頭的呼喚,是同情的呼喚,是驚疑的呼喚。詩人沿用這種擬人手法,馳騁想象,親切地問紅燭:“何苦傷心流淚?”詩人同情、驚疑、思索。這里抒發的正是詩人在現實生活的漩渦中,內心所涌現的'矛盾、痛苦和掙扎。詩人經過一番求索,恍然大悟:“哦!我知道了!”他尋求到的答案,是還有“殘風”的存在。紅燭“心火發光”,自身“燒蠟成灰”,世人并非都像詩人自己那樣懷著敬意,那種邪惡的勢力不但對此毫無敬意,相反卻“來侵你的光芒”。紅燭流淚,是為燒得不穩而急得流淚。紅燭不怕犧牲自己,相反,他要充分地犧牲自己,為世人創造光明,他“急”的只是不能給世人帶來更多的光明。但是,紅燭的淚不會白流。詩人勸慰道:“請將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間,/培出慰藉的花兒,/結成快樂的果子!”紅燭的淚便是對世人的又一種貢獻。詩人托物言志,他既已抱定獻身祖國的心愿,也就不怕不幸的遭遇,那些帶淚的詩行,可以“培出慰藉的花兒,結成快樂的果子!”
第8、9兩節是對紅燭的勸導。“灰心流淚你的果,/創造光明你的因。”這樣的因果關系是多么不公平、不合理,為著“創造光明”,結果只落得“灰心流淚”,但這是社會使然。在這樣的社會中生活,只有做不屈的奉獻。詩人勸勉紅燭,也是勸勉自己:“紅燭啊!/‘莫問收獲,但問耕耘。’”人們通常說“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本是理所應當的。但是,在不合理的社會中,耕耘者需要更高的思想品格,只要創造光明,個人的得失榮辱一切在所不計。這正是聞多人格美的集中體現。他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毫不顧惜個人的得失榮辱,有著極其偉大崇高的奉獻精神。
3.總結思路
第1節:詩人懷著敬慕的心贊頌熒熒的紅燭。 第2~3節:對紅燭自我犧牲精神的謳歌。
第4節:詩人對紅燭的殷殷寄語,也是詩人的自勉自勵自勵。
第5~7節:詩人對燭淚的思考,對紅燭的勸慰。
第8~9節:對紅燭精神的總結。
五、理清抒情脈絡
開頭一節著眼于紅燭的顏色,將紅燭精神集中在一個紅”字上面,突顯了紅燭的總體形象。由紅燭形象即刻聯想到詩人自身,“物”與“我”就完全交融起來。最后一節歸結到“莫問收獲,但問耕耘”這樣一個境界,也就是將紅燭精神歸結到一種徹底奉獻的人生哲學。這首詩將李商隱的一句詩“蠟炬成灰淚始干”作為引子,詩的主體部分就是扣住“灰”與“淚”分兩層來展開抒情的。全詩以詩人對“紅燭”的心跡交流為線索,用問答的形式展開詩意,抒發詩情,顯示了詩人對人生真諦、對詩歌創作宗旨的求索過程和結果。
六、品味語言,挖掘詩美
討論:賞析詩歌的形式特點。
明確:這首詩大量使用了抒情的感嘆詞,以優美的語言強烈地表達了心中的情感。在詩歌形式上,詩人極力注意詩歌的形式美和詩歌的節奏,以和詩中要表達的情感相致,如:重復句的使用、一定程度上采用中國傳統詩歌的押韻形式、前后照應和每節中詩句相對的齊整等等。詩人所倡導的中國新詩的格律化的主張在這首詩中有一定的體現。
(設計意圖:這首詩歌的成功之處一是語言,二是形式。設計問題,引導學生進行賞析,體悟詩歌的美。)
七、課堂小結
本詩抒發的奉獻精神,具有震撼人們靈魂的力量。紅燭燒蠟成灰,為創造光明而徹底地自我犧牲;紅燭傷心落淚,為創造光明而忍受被摧殘的痛苦,紅燭以“莫問收獲,但問耕耘”為宗旨,唯愿為世人創造光明。紅燭的形象是詩人光輝人格的寫照。
八、布置作業
1.背誦這首詩。
2.課外閱讀聞一多的《死水》等詩,寫一段賞析性文字。(字左右)(設計意圖:閱讀《死水》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體會聞一多的詩歌風格。)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通過歸納、總結,理解“無知山谷”、“知識的小溪”等事物的象征意義;理解故事中“先驅者”、“守舊老人”、“無知的人們”三種形象的典型意義。
3.把握和評價故事中蘊含的哲理;
教學過程
一、作者簡介
威廉·亨德里克·房龍(1882-1944)系荷裔美國作家和歷史學家,其著作主要是歷史和傳記,包括《人的故事》(即《寬容》)、《文明的開端》、《奇跡與人》、《圣經的故事》、《發明的故事》、《人類的家園》及《倫勃朗的人生苦旅》等,早在20世紀20—30年代,房龍的部分著作即被譯成中文出版,影響當時整整一代年代人,房龍的著作,其選題基本上圍繞人類生存發展的最本質的問題,其目的是向人類的無知與偏執挑戰,普及知識與真理,使之成為人所知的常識,因而具有歷史不衰的魅力。
二、誦讀課文,概述各部分的故事情節
結合學生的回答教師明確:
1在寧靜的無知山谷里,人們過著幸福的生活。
2一個敢于離開山谷的漫游者回來后即將受到審判。
3漫游者向大家介紹外面美好的世界,并愿意領大家同去。
4守舊老人以舊的律法煽動人們殺死了漫游者。
5無知山谷發生了特大干旱,饑嚎遍野。
6半數以上的人在饑寒中死去,律法還必須遵守。
7在失望中爆發了叛亂,人們投奔陌生的世界。
8人們沿著先驅者開辟的道路找到了綠色牧場,認識到以前的錯誤。
9人們建起智慧老人的大廈,立碑紀念先驅者。
10希望這樣的事將來不要發生
三、細讀課文,思考問題
作者在文中塑造了哪幾類形象?他們各自有何特點?
結合學生的回答教師明確:
作者在文中主要塑造了三類形象:
一類是守舊老人,他們尊崇古老的律法,實現著我即法律的訓條,任意決定他人的生死,他們欺騙無知的人們,陷害先驅者,因此他們的行為阻礙了人們接受新思想,最終遭到人們的譴責。“守舊老人”則象征著傳統的過時的帶有偏見的祖宗律法,它處處阻礙著新事物的`發展。
另一類就是與守舊老人進行殊死斗爭的勇敢的先驅者,他敢于懷疑祖先的智慧,勇于沖破專制主義的禁錮,冒著死亡的威脅,離開無知山谷,艱苦跋涉,探尋外面的世界。他不顧迫害,又回來告訴人們他自己的發現。面對審判和死亡,他毫不畏懼。歷史證明,他是對的,終究得到了人們的尊崇。“先驅者”象征著新的思想、真理和新的事物。
第三類形象就是生活在無知山谷的無知人們,他們愚昧、無知,迷信古人,盲從守舊老人,視先驅者和真理為異端邪說,無形中作了守舊老人的幫兇,用沉重的石塊砸死了先軀者。但是真理上不可抗拒的,一場生存危機,迫使人們推翻了傳統秩序,走上了先驅者開辟的道路,終于找到生存的希望和幸福的家園,人們這才悔悟,認識到先驅者是對的,這才懂得尊重智慧。
四、理解文中含蓄,抽象的語句
結合課后練習二,理解課文中含蓄抽象的語句。(參考答案見《教師教學用書》)
五、自由品讀,發表見解
1找學生誦讀其認為文章中富有哲理的文句 ,并發表自己的見解。
2讓學生自選角度分析評價本文(可以從語言方面入手,也可以從文章所蘊涵的哲理入手)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7
一、設計思路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高一下學期第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單元名為“珍愛生命”。這是一個散文單元,重在文本研習,所選五篇文章也都歸于“生命”這一主題。單元說明寫道:“生命,對每個人來說只有一次。熱愛生活,善待生靈,敬畏生命,將愛的火炬照徹整個生命的流程,把個體有限的生命融入到豐富的世界中去,人生才更有價值,生活才更加精彩!”結合整個單元的教學目標,這篇課文可承擔的教學任務是發展獨立閱讀的能力,充分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有自己的思考,這在文后習題中也能得到證實。第一題檢測的是對課文內容的整體把握,第二、三題則要求的是對本文傳達思想的理解和自己的分析判斷。
以學生自主研讀為主,教師可輔以啟發式引導,并在疑難處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最后依據學生對特定段落的誦讀水平評判學生是否從課文平實質樸的語言中體味出作者真摯崇高的情感。
二、教學目標
1.能整體把握文章結構,描繪出海倫·凱勒假想重見光明的三天時間里的行動軌跡。
2.通過自主研讀解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在問題解答后,能簡練、準確地說出作者對于生命的情感態度。
3.結合自身的生活體驗,談談作者的經歷對自己有什么啟發和觸動。
三、教學步驟
1.導入新課——假設虛擬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教師組織學生進行5-10分鐘的“蒙眼貼鼻子”游戲。拿出準備好的手絹,四人一組,每組一條手絹。一人蒙上眼睛,一人站在這位同學的對面,相隔一個課桌的距離。蒙眼睛的同學需要走過去并把紙條貼到站著那位同學的鼻子上。另外兩人負責保護蒙眼睛的同學不磕著碰著地受傷。然后四人輪流。
同學們,剛才我們做的這個小游戲,眼睛看不見是不是感覺很難受很不方便?我們只是在短短幾分鐘內失去了視力,就那么難以忍受,可以想象一下,盲人的世界會是怎樣的?如果,你也面臨著失明,三天之后就會像剛才蒙上手絹那樣什么也看不見了,這僅剩的三天時間,你會怎么度過?請學生將他們的答案分成三個時間段寫在紙上,并請四位同學寫在黑板上。
教師適當歸納總結,引入課文“一位生活在20世紀美國的女性也曾為自己假想出了三天時間去體會光明,三天之后,即是永恒的黑暗。不過她并非是擁有光明后再失去,而是從未擁有過。先讓我們來認識一下這位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20世紀美國十大英雄偶像的女作家。”(多媒體介紹海倫·凱勒和寫作背景)
那么她是如何安排這寶貴的三天的呢?請同學們打開課本,一起來看看海倫·凱勒的三天光明。
2.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把握文章脈絡
(1)獨立閱讀課文,運用速讀方法瀏覽,標注段落,將文章劃分為三個部分,抓住文章線索,領略課文大意。
(2)找到并畫出作者在三天時間里分別安排要見的人和要去的地方,可將頗有感觸的句子標記下來,加幾句旁批。
(3)歸納整理這三天的行程,填入下表,并思考為何做出這樣的安排(精神內涵一列學生不用填寫):
時間活動精神內涵第一天白天看望老師,約見朋友,森林散步,看落日對周圍熟悉的人和事物懷有極其真摯的友愛,對大自然的喜愛和眷戀。
(愛)夜晚回憶這一天第二天白天看日出,參觀自然歷史博物館,參觀藝術博物館關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關注)夜晚欣賞戲劇第三天白天迎接黎明,游覽紐約城,看日常世界博愛精神,與外部世界交流的強烈愿望
(交流)夜晚看一場戲
3.研讀課文——精讀理解,結合生活經驗深入體會
(1)小組交流討論上述路線安排的因由,教師引導分析這樣的安排表現了作者怎樣的內心世界,填入表格中。
(2)認真誦讀文中細節描寫的語句,結合自身的.生活體驗,說說作者為什么發出“善用你的眼睛”、“充分利用每一個感官”的呼吁?
(3)比較自己與作者在對三天時間安排上的異同,就相同處說說自己的出發點是否與作者相似,就不同處說說為什么要做出這樣的安排。
(4)文中多次出現“有視覺的人”“看得見的人”這樣的代稱,找到它們并標示出來,聯系上下文語境,說出你是如何理解作者在其中所要傳達的情感的。而作為一個“有視覺的人”,你是否在其中得到了某種觸動?
(5)結合文本內容,談談對“如果我們像明天就會死去那樣去生活,才是最好的規則。”這句話的理解。
(6)歸納總結作者對于生命的情感態度。
4.品讀課文——朗讀體味,感悟平實語言中蘊含的深刻
(1)朗讀課文,體味作者在平實質樸的語言下洋溢著的對生活、人生和人類的真誠而崇高的情感。可以小組為單位,用讀給小組成員聽的方式呈現你對作者情感的理解。
(2)以寫讀后感的形式,談談作者從其盲人的獨特角度,表達出的對生活的深切關愛和對部分人漠然態度的善意規勸,給你帶來了怎樣的啟發和觸動,這些啟發和觸動又會給你的日常生活帶去什么樣的影響?
四、遷移訓練
自讀本單元選修課文《鳥啼》,從整體上把握文本內容,理清思路,概括要點,說說作者是如何圍繞著鳥的尸體和鳥啼來書寫對于生命與死亡的思考,你又是如何理解文本所表達的思想和情感的。反復誦讀勞倫斯對鳥啼的描寫,結合課文《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海倫·凱勒寫穿行樹林時的發現,觀察自己熟悉的動物、植物,看看是否有新的認識和體會,用一段話記下自己的觀察和感受。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理解并掌握文章景物描寫的作用;
2.感悟作者珍愛生命、自我救贖的人生態度。
學情分析:
學習《我與地壇》學生需要從中理解母親對我的影響和激勵,地壇給我的生存啟發。高一的學生在認知上,對情感的理解、語言的運用和精確表達已經有了一定的學習基礎,能夠體會生命的涵義。
教學重點:
地壇和母親對我生命求索的啟示
教學難點:
作者對生命的感悟和對“生與死”的思索。教學方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師點撥
教學過程:
一.預習環節:
1、識作者輪椅上的文壇硬漢史鐵生(1951—2010),當代作家。北京人,1969年赴陜西延安插隊,后因病轉回北京,后又患腎病并發展到尿毒癥,2010年突發腦溢血逝世。自稱“職業是生病,業余在寫作”。他是一位對生命特別有感悟的作家,他的創作比較突出地表現出對殘疾人命運的關注。有的作品反映了他對社會與人生的某些帶有哲理性的思考,語言優美,具有很強的表現力。代表作有《我與地壇》《務虛筆記》《我的遙遠的清平灣》《插隊的故事》《夏天的玫瑰》《合歡樹》等。其中《我與地壇》《務虛筆記》曾入選“九十年代十大經典作品”。(對強者而言,磨難也能成為禮物)
2、知背景作者在那金子般的21歲時忽然失去了雙腿,我們能充分理解他的極端痛苦的內心:“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便一天到晚耗在這園子里。”地壇的樹蔭和夕陽籠罩著史鐵生絕望的身影,他在這里一連幾小時專心致志地靜想苦思,想關于死的事,想了好幾年。在地壇古老而又充滿生機的境界中,作者獲得了對生命的一些新的理解,從而走出了殘疾自傷的陰影。(實際上,他比所有擁有雙腿的人,都要更加健全,也更加崇高。)
3、補充材料
①地壇地壇公園又稱方澤壇,是古都北京五壇中的第二大壇。地壇公園位于北京市東城區安定門外大街,占地37.4公頃。公園始建于明代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是明清兩朝帝王祭祀“皇地祇神”的場所,也是中國現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壇。地壇公園有方澤壇、皇祇室、牌樓、齋宮等著名旅游景點。1984年被評為北京市文物保護單位。(百度百科)(很多人說:到北京可以不去長城,不去十三陵,但一定要去看一看地壇。)
②史鐵生解釋他的名字“心血傾注過的地方不容丟棄,我常常覺得這是我的名字的昭示,讓歷史鐵一樣地生著,以便不斷的去看它,不是不斷的去看這些文字,而是借助這些躊躇的腳印不斷看那一向都在寫作著的靈魂,看這靈魂的可能與大向”。
③史鐵生名言※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
※要么在惡夢中醒來,要么在美夢中睡去。
※當白晝的一切明智與迷障都消散了以后,黑夜要你用另一種眼睛看這個世界。※不應該因為現實的不滿意,就遷怒于那亙古的夢想,說它本來沒有。※對于心靈來說,人奮斗一輩子,如果最終能掙得個終日快樂,就已經實現了生命最大的價值。
※太陽,它每時每刻都是夕陽也都是旭日。當它熄滅著走下山去收盡蒼涼殘照之際,正是它在另一面燃燒著爬上山巔布散烈烈朝暉之時。
四、基礎知識梳理
1.記字音坍圮()熨帖()宿命()蟬蛻()窸福ǎ┴ü挪槐?()雋永()倔強()嘈雜()假期()玉砌雕欄()獨處()捋著()焦灼()荒蕪()剝蝕()
2.識字形tuí墻()kè守()教huì()cù然()
3.積成語.
亙古不變意思是從古到今,沒有變化。
堅忍不拔形容信念堅定,意志頑強,不可動搖。歷盡滄桑歷,經歷;滄桑:滄海桑田,指變化很大。形容飽經憂患,經歷了許多變故。聲名狼藉形容人的名聲壞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狼藉(jí):亂七八糟。失魂落魄形容極度驚慌、心神不寧的樣子。
身臨其境親自到了那個環境。臨:到、來。
二.課堂研讀教材:
學習活動一:讀文本,探究地壇給予“我”的人生啟示(學生讀文,交流,分享)
1.文章標題是《我與地壇》,那么在作者筆下,地壇具有怎樣的特點?
2.“我”是怎樣的一個人?
3.“我”與地壇有哪些相似之處?
4.地壇給了“我”怎樣的人生啟示?(重點品味景物描寫)第一處景物描寫“剝蝕”“淡褪”“坍圮”“散落”這幾個動詞中暗含了對比,400多年前的地壇和400多年后的地壇對比,20歲之前的“我”和20歲之后的“我”對比。不用常規句式(如“古殿檐頭浮夸的琉璃剝蝕了”)表達,卻把這些動詞提前,與“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句子結構一致。突出了園子的“荒蕪”和“我”的殘廢。地壇荒蕪冷落被人遺棄,“我”雙腿殘廢被社會拋棄,二者有著相同的命運,有著“宿命”的味道,這是“緣分”。地壇除去了身上所有人工的雕琢,磨滅了身上的浮華與光芒,讓生命顯露出本真的模樣,也讓“我”看到了人生的真相。第二處景物描寫抓住:蜂兒、螞蟻、瓢蟲自得其樂蟬蛻、露水、草木各顯其美——“園子荒蕪但并不衰敗”園子里處處、時時都洋溢著生命的律動,那些卑微、弱小卻生活得精彩的生命向史鐵生昭示著:活著是一種權利,生命對每一個人來說都只有一次,對于這僅有的一次,我們應該好好把握。“園子荒蕪單并不衰敗”這一句對園子的概括實則包含了他對生命的理解:人雖殘廢卻不應該頹廢。應該說作者此時聽到了生命的召喚,有了生活的希望和勇氣。這是值得慶幸的事,只是這一信念的獲得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園中的那些小生命可以告訴我們作者歷經了怎樣的苦痛與掙扎。“猛然間想透了什么”的螞蟻,應該是作者在某一瞬間悟出了什么吧,“寂寞如一間空屋”的蟬蛻,也許是覺得自己和這蟬蛻一樣空空如也!也許是新生的獲得也必須像蟬一樣歷經蛻殼的煎熬吧!那“轟然墜地摔開萬道金光”的露水,小小的一滴露水竟能摔開萬道金光,人該如何?也許是即使馬上面臨死亡也應該精彩地度過,而不是消極等死。還有那些草木,它們“竟相生長”“窸窸父片刻不停”,野草不是一歲一枯榮嗎?可是到了它該展示旺盛的生命力的季節,它便盡情地發出那些動人的聲響。總而言之,從這些景物之中,我們看到作者時而對生感到困惑,時而仿佛想透了些什么,時而可能面對雙腿自哀自憐,但最終還是從園中不論大小都活得自由自在的生命中看到:活著是每一種生物的權利,而且要活得精彩。
3、第三處景物描寫(齊讀六個“譬如”領起的句子)討論這一段景物描寫的.含義。明確:落日將地上的坎坷映照得燦爛一群雨燕把天地都叫喊得蒼涼冬天雪地上孩子的腳印總讓人猜想蒼黑的古柏鎮靜地站在那兒暴雨激起草木和泥土的灼烈而清純的氣味落葉或飄搖歌舞或坦然安臥滿園中播散著的熨帖而微苦的味道。像石門落日那樣活著,即使即將下沉也要將地上的每一個坎坷照得燦爛,生命的最后光輝依然絢爛奪目;像雨燕那樣活著,勇敢迎擊風雨的挑戰;像孩子們那樣快樂地活著,在冬雪覆蓋看不到一點生機的時刻,用腳印來講述生命的觸角正在不斷延伸;像巷中的古柏一樣活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寵辱偕忘,坦蕩自如。地壇的形體被不能理解它的人肆意雕琢,可它那種醇厚沉重、超然博大的歷史滄桑感和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識,是誰也不能改變的。它形體可變,可活力永存,它象一位智者,不動聲色地啟示作者從頹廢中振作起來。
小結一景物描寫要注意的兩點
1.抓住景物特點
2.關注景物暗示
學習活動二:文章標題是“我與地壇”,第二部分卻寫了母親,讀文思考:1.母親是一個怎樣的人?
2.在我殘疾后,母親為我做了哪些事?
3.“我”從母親身上收獲了怎樣的人生啟示?(重點品味)抓關鍵句:“這園中不單是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我的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這句話形象地表現了母親在“我”生命中的重要性。母親與地壇融為一體,一起融入了我的生命。閱盡滄桑的地壇以寬闊的胸懷靜靜地接納包容了曾經痛不欲生的我。歷盡苦難的母親以聰慧堅忍的關愛默默地理解容忍著茫然失措的我。地壇像一個悲天憫人的智者,蕩滌著我的靈魂;母親是一個聰慧而堅忍的女子,指引著我的人生。沒有地壇我不知道該不該活下去,什么是生命的意義;沒有母親我不知道該怎樣活下去,如何實現生命的意義。至此,完成了作者對生命的解讀,對母愛的詮釋。“我”與地壇,“我”與母親,地壇與母親,融為一體。
小結二敘事抒情、說理
1.關注人物言行、心理
2.抓住細節三、總結全文(解惑提高)(一)梳理景物描寫的作用:
1.襯托作者的心境;
2.為作者的思考提供了一個特定的“情緒”背景,在那樣一個安謐、沉靜、荒蕪的背景上,最容易展開對生命的思考;
3.景物描寫本身,實際上也是對生命對世界的解讀(二)感受作者啟示,領悟人生哲理一座經歷了400多年風雨的古老而又神圣的地壇,一位僅走過49個年頭的苦難而又偉大的母親,一個雙腿截癱用15年時間思索生死的史鐵生,一篇傾注真情影響了無數人的《我與地壇》,告訴我們:人生之路多坎坷,可苦難不是逃避生命的借口,而是一種靈魂的磨煉。
四.評測練習
(任務群閱讀與實踐)閱讀下面三則材料,完成后面的問題。材料一①2010年12月31日凌晨,著名作家史鐵生因突發腦溢血搶救無效去世。消息傳來時,新一輪的冷空氣正席卷神州大地,瑟瑟寒風中,大片的雪花正在漫天飄飛,路旁的松樹、冬青的枝葉也低垂著。②史先生是我最敬重的作家之一。讀他的第一篇文章是《我與地壇》,這篇散文我讀得很慢很認真,前后讀過三遍,這篇文章里,史先生用平實的文字平靜而低調地敘述自己的心路歷程,他從自身出發,對存在的信念與生命的意義進行了深刻的剖析與思考,文中的母子情深令人動容。在文章里,他坦承當初的頹廢與迷茫,“兩條腿殘廢后的最初幾年,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搖了輪椅總是到地壇那兒去,僅為著那兒是可以逃避一個世界的另一個世界。”他平靜地回顧當初的心理掙扎,“我一連幾小時專心致志地想關于死的事,也以同樣的耐心和方式想過我為什么要出生。......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個必然會降臨的節日......便決定活下去試試。為什么要活下去試試呢?好像僅僅是因為不甘心,機會難得,不試白不試,腿反正是完了,一切仿佛都要完了,但死神很守信用,試一試不會額外再有什么損失。說不定倒有額外的好處呢,是不是?”他這樣闡述自己最初的寫作動機,“為了讓那個躲在園子深處坐輪椅的人,有朝一日在別人眼里稍微有點光彩,在眾人眼里也能有個位置,哪怕那時再去死呢也就多少說得過去了。”他的寫作狀態近乎癡迷,“中了魔了,整天都在想哪一件事可以寫,哪一個人可以讓你寫成小說......中了魔了,那時我完全是為了寫作活著。”像一位鄰家大哥把真實的心跡娓娓道來,把真切的心靈感悟與千萬讀者分享。《我與地壇》帶給我們對生命的思考與生命價值的觸動,是親切而深刻真實的。(節選自《難忘生命里的那一縷馨香》)
材料二
①曾幾何時,我們的這個時代是那么的喧囂,曾幾何時,我們的作家是那么的浮躁,但史鐵生的《我與地壇》卻絕然不同,他以他的方式給這個塵世帶來一縷縷的芳香,讓我們沉醉其間,又像是帶來一顆仙果讓我們品嘗,口齒存香間,體悟到生命的尊嚴和壯美。《我與地壇》,在解讀著生與死的莊嚴話題;《我與地壇》,又在咀嚼、品味、詮釋、超越著苦難。
②不同于一般以寫作為生、為稻梁謀的作家,史鐵生的作品已經不單是僅供欣賞的文學作品了。他的文字滲透了自己的生命體悟與感受,是在以靈魂撞擊靈魂。肉體與精神的雙重折磨,既摧殘了他,又成全了他。就象珍珠之于蚌貝,那原本就是因砂礫異物折磨而分泌出來的。這樣的寫作充滿了一種向死而生的悲壯,充滿了一個男人性格中全部的軟弱與剛強。他常常說自己每天都在面對死神,死神多次吻上他冰涼的額頭,卻又屢屢飄然離開。
材料三史鐵生的《我與地壇》最感人處,正是寫他在地壇待得過長時,母親如何為他擔憂。那時他的母親還在,而我的母親已經不在了,我只能在地壇荒園中孤獨地漫游。共同的念母之情使我與史鐵生心心相印,對他的《我與地壇》和《秋天的懷念》情有獨鐘。我似乎記得當年在地壇徘徊時,曾經見到過坐著輪椅看書的史鐵生的身影......直至今天,史鐵生仍然是巨大的鼓勵,鼓勵我繼續在“費力不討好”、卻使自己感到深切和明凈的“純文學”路上走下去。(節選自《地壇精魂》)問題:三則材料都寫到《我與地壇》,請分析《我與地壇》給作者的啟示分別是什么?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①、了解報告文學的基本常識,了解作者及本文的創作背景。
②、了解包身工的來源和包身工制度的起源、發展。
③、理清課文思路,領會文章中心思想。
④、學習本文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和點面結合的寫作方法。
2、過程和方法
①、抓住新聞事實和新聞背景,把握課文的線索,領會文章的主旨。
②、反復閱讀,體會本文的表達方式和點面結合的寫作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聯系時代背景,反復閱讀課文,認識包身工制度的罪惡,把握作者對包身工的同情和對黑暗制度的譴責。
【教學重點】
1、抓住新聞事實和新聞背景,把握課文的線索──包身工一天的生活情景,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動為組織材料的主線,以包身工制度的發展、趨向為副線。
2、重點關注蘆柴棒、小福子人物的生活及命運。
3、理解本文選材和結構的特點,學習記敘、描寫、說明、議論和抒情多種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
【教學難點】
把握文章典型場面、人物描寫和抒情議論片段所表達的深層意思。
【教學設想】
1、本文篇幅較長,表達方式多樣,反映的事情和我們的時代也有些隔膜。教師必須給學生適當的閱讀指導,幫助學生抓住文章的線索,了解背景知識,把握文章的中心主旨以及文章的時代意義和人文內涵。
2、教學方法:講讀法、討論法
3、教學課時:3課時
【課文分析】
本文以包身工一天的活動作為組織材料的主線,交代了包身工起床、吃早飯、上工和下工的情況,采用了點面結合的手法,既有對包身工居住情況、飲食情況和勞動條件所作的`面的介紹,又有對“蘆柴棒”等典型人物所作的點的描寫,有廣度又有深度。生動地展示了包身工的悲慘生活,揭露了帝國主義對中國工人的壓榨和掠奪,表達了作者對包身工悲慘命運的同情,對帝國主義、資本家、帶工老板的無比憤恨,主題思想十分鮮明。同時,通過文章表現出的社會責任感,對于人的尊嚴和生存權利的尊重,引導學生關注現實,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人權意識。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10
課文簡介:
《游園》是選自《牡丹亭》第十出《驚夢》前半部。從情節看,“游園”是杜麗娘沖破禮教牢籠的第一個實際行動,是杜麗娘由生到死的關鍵。【皂羅袍】是《游園》的高潮,刻畫了杜麗娘千回百轉的心態變化。
教學目標(核心素養)
1、語言建構與運用:疏通疑難字詞,讀懂臺詞。
2、思維發展與提升:了解湯顯祖及《牡丹亭》;從人物臺詞中深入理解杜麗娘形象特征。
3、審美鑒賞與創造:熟悉戲曲語言,品味曲詞之妙和人物的情感。
4、文化傳承與理解:感知中國古典文化的抒情傳統,追尋作品包蘊的文化基因。
教學重點:讀懂臺詞,理解杜麗娘形象特征
教學難點:品味曲詞之妙和人物的情感。
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作者簡介
湯顯祖(1550—1616)明代戲曲作家。字義仍,號海若,又號若士,晚號繭翁,自署清遠道人。臨川人(今江西臨川)。代表作:《紫釵記》、《牡丹亭》、《邯鄲記》、 《南柯記》(合稱“臨川四夢”)。湯顯祖最得意,影響最大的當數《牡丹亭》。他曾說:“一生四夢,得意處惟在牡丹。”
湯顯祖出身書香門第,早有才名,12歲的詩作即已顯出才華。明代社會科舉考試成了上層統治集團營私舞弊的幕后交易,成為確定貴族子弟世襲地位的騙局,而不以才學論人。萬歷五年、八年兩次會試,當朝首輔張居正要安排他的幾個兒子取中進士,為遮掩世人耳目,又想找幾個有真才實學的人作陪襯。他打聽到海內最有名望的舉人無過于湯顯祖和沈某等人,就派人去籠絡他們。但湯顯祖潔身自好,一無所動。他雖然并不反對張居正的政治改革,但作為一個正直的知識分子,他憎惡這種腐敗的風氣,因而先后兩次都嚴峻地拒絕了招攬。結果湯顯祖名落孫山。而且,在張居正當權的年月里,他永遠落第了。但因此,湯顯祖卻以高尚的人格和潔白的操守,得到海內人士的稱贊。
2、文體知識
從戲劇形式上看《牡丹亭》屬于傳奇。
明清傳奇與元雜劇的區別:
(1)雜劇四折一楔子,不標折目;傳奇不稱“折”而稱“出”,并加出目,出數不定,多是四五十出的長篇。
(2)傳奇和雜劇一樣有唱、白、科,但不像雜劇那樣通常由一個角色唱到底,傳奇各種角色都可以唱,可獨唱、對唱、輪唱和合唱。 動作在傳奇中不稱“科”而稱“介”。
(3)音樂上,雜劇每折限用一個宮調,一韻到底;傳奇每出不限只用一個宮調,可以換韻。雜劇演唱用北曲,傳奇多用南曲,并吸收北曲。
(4)傳奇的角色與雜劇大同小異,但角色增多,分工更細。雜劇的.主角是末、旦,傳奇的角色是生、旦。傳奇也有末,但不是主角。
總之,明清傳奇與元雜劇相比,規模更宏大,曲調更豐富,角色分工更細致,形式更自由靈活,因此更便于表現生活。
3、影響
《牡丹亭》問世之后立刻廣為流傳,以至“家傳戶誦,幾令西廂減價”。萬歷年間,江南才女馮小青曾在幽居水閣的凄寂生活中寫下這樣的詩句:“冷雨幽窗不可聽,挑燈閑看牡丹亭。人間亦有癡于我,豈獨傷心是小青。”可見深刻地揭示了那個時代中青年女性的普遍處境。
二、細讀《皂羅袍》
1、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姹紫嫣紅——美麗嬌艷的鮮花開遍的迷人春色;斷井頹垣——井干涸、回填,院墻坍塌,殘缺不全,一片破敗的景象。“姹紫嫣紅”的迷人春色與“斷井頹垣”的荒廢景象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杜麗娘從“姹紫嫣紅”看到了自己青春的生命,而“斷井頹垣”象征著那陰冷的生活環境。明媚的春光被辜負,自己美麗的青春也只能在深閨中埋沒!
“原來”,“似這般”“都付與”幾個詞都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帶有無限的感嘆和惋惜。
2、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直抒胸臆。杜麗娘聯想到自己的身世、遭遇以后,從胸中涌出這無限哀怨。“奈何天”“誰家院”六個字里凝聚著杜麗娘對命運的感傷,是痛苦的心聲。杜麗娘面對良辰美景,而無賞心樂事,只有寂寞苦悶、無限哀怨。“姹紫嫣紅”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與“賞心樂事”對仗工整,語言華美。對比中蘊涵著對封建禮教和社會環境的強烈不滿。
3、朝飛暮卷,云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
這是杜麗娘想象中更開闊的春景:雕梁畫棟,飛閣流丹;云燕霞蔚,碧瓦亭臺,和煦的春風帶著蒙蒙細雨,煙波浩渺的春水中浮動著畫船。從狹小的園內擴展到寥廓的境界,正是女主人公心所向往的廣闊天地。這畫面中,融進了追求,也融進了惆悵。
4、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錦屏人”深閨中人;“韶光”,春光,也指自己年華。這句意是,我這深閨女子太辜負這美好春光。
總評:杜麗娘出生于官宦家庭,從小受封建家長的管束和封建禮教的壓抑。盛開的百花,絢爛的色彩,開啟了他的心扉。這段曲詞細膩生動地描摹了一個少女青春萌動時的微妙心理,情真意切。
聯系課外名著閱讀:
《紅樓夢》第二十三回《西廂記妙詞通戲語 牡丹亭艷曲警芳心》里就曾用這支曲子來烘托刻畫林黛玉的心理:“林黛玉素習不大喜看戲文……偶然兩句吹到耳內,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林黛玉聽了,倒也十分感慨纏綿,便止住步側耳細聽,又聽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聽了這兩句,不覺點頭自嘆,……又側耳時,只聽唱到:‘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聽了這兩句,不覺心動神搖。又聽道:‘你在幽閨自憐’等句,亦發如醉如癡,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塊山子石上,細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個字的滋味”。
三、拓展:《牡丹亭》主要情節
貧寒書生柳夢梅夢見在一座花園的梅樹下立著一位佳人,說同他有姻緣之分,從此經常思念她。南安太守杜寶之女名杜麗娘,才貌端妍,從師陳最良讀書。她由《詩經·關雎》章而傷春尋春,從花園回來后在昏昏睡夢中見一書生持半枝垂柳前來求愛,兩人在牡丹亭畔幽會。杜麗娘從此愁悶消瘦,一病不起。
她在彌留之際要求母親把她葬在花園的梅樹下,囑咐丫環春香將其自畫像藏在太湖石底。其父升任淮陽安撫使,委托陳最良葬女并修建“梅花庵觀”。
三年后,柳夢梅赴京應試,借宿梅花庵觀中,在太湖石下拾得杜麗娘畫像,發現杜麗娘就是他夢中見到的佳人。杜麗娘魂游后園,和柳夢梅再度幽會。柳夢梅掘墓開棺,杜麗娘起死回生,兩人結為夫妻,前往臨安。
杜麗娘的老師陳最良看到杜麗娘的墳墓被發掘,就告發柳夢梅盜墓之罪。柳夢梅在臨安應試后,受杜麗娘之托,送家信傳報還魂喜訊,結果被杜寶囚禁。發榜后,柳夢梅由階下囚一變而為狀元,但杜寶拒不承認女兒的婚事,強迫她離異,糾紛鬧到皇帝面前,杜麗娘和柳夢梅二人終成眷屬。
四、《游園》六支曲子概覽
《游園》共六支曲子,前三支寫出游之前,后三支寫游園及回歸。作者描繪了一幅幅萬花璀燦、鶯歌燕舞、煙水畫船、雨絲風片濃重不一的彩墨畫面。既刻畫了杜麗娘美麗嫻雅的人物形象,又描寫了她晶瑩純碧的內心世界,更細致地表現了一個少女心靈上的徬徨苦悶。
【繞地游】(旦上)夢回鶯囀,亂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貼)炷盡沉煙,拋殘繡線,恁今春關情似去年?
亂煞年光遍:到處都是繚亂的春光。
貼:貼旦,次要女角。沉煙:香料的一種。
【烏夜啼】(旦)曉來望斷梅關,宿妝殘。(貼)你側著宜春髻子,恰憑欄。(旦)翦不斷,理還亂,悶無端。(貼)已分付催花鶯燕借春看。(旦)春香,可曾叫人掃除花徑?(貼)分付了。(旦)取鏡臺衣服來。(貼取鏡臺、衣服上)云髻罷梳還對鏡,羅衣欲換更添香。鏡臺衣服在此。
梅關:指大庚嶺。
宜春髻子:相傳是立春那天婦女的一種發髻裝飾,上貼“宜春”字樣。
【步步嬌】(旦)裊晴絲吹來閑庭院,搖漾春如線。停半晌,整花鈿,沒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遍。(行介)步香閨怎便把全身現!
晴絲:晴日煙氣。
沒揣:沒想到。菱花:指鏡子。
彩云:指發卷。
【醉扶歸】(旦)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兒茜,艷晶晶花簪zan八寶填,可知我常一生兒愛好是天然。恰三春好處無人見,不提防沉魚落雁鳥驚喧,則怕的羞花閉月花愁顫。
翠生生:言色彩鮮艷。出落:襯托出。茜:茜紅色。
艷晶晶花簪八寶填:鑲著各種寶石光閃閃的簪子。八寶,泛指各種珍寶。填,鑲嵌。
愛好是天然:意為愛美是天性使然。
三春好處:比喻自己青春貌美。
“惜花”句:《開元天寶遺事》載,寧王惜花,以紅絲串起金鈴系在花梢上,有鳥鵲飛來,即拉鈴驅之。這里設想因擔心小金鈴牽拉過多傷到花而心疼。
【皂羅袍】(旦)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合)朝飛暮卷,云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閨中人)忒(tui太)看的這韶光賤!
【好姐姐】(旦)遍青山啼紅了杜鵑,荼蘼外煙絲醉軟。春香呵,牡丹雖好,他春歸怎占的先!
(貼)成對兒燕鶯呵!(合)閑凝眄,生生燕語明如翦,嚦嚦鶯歌溜的圓。
啼紅了杜鵑:開滿紅色杜鵑花。
荼蘼(mí):一種灌木,花白色,有香氣。
剪:剪刀聲。嚦嚦li:象聲詞,鳥叫聲。
【隔尾】(旦)觀之不足由他繾(留戀),便賞遍了十二亭臺是枉然,倒不如興盡回家閑過遣。
五、布置作業
完成《同步練習》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11
一、導入:
在秋高氣爽的秋天,人古登高望遠,飲酒作賦。唐代著名詩人王維在《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寫到:“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今天,我們學習的也是一首關于“登高”的詩,就是杜甫的《登高》。板書課題
二、教學目標
1、了解登高文化及杜甫生平和本詩的寫作背景,背誦全詩。
2、從意象入手,賞析本詩情景交融等手法的運用。(重點)
3、理解杜甫在本詩中流露的深沉的苦痛和憂思以及憂國憂民的思想(難點)
三、了解登高文化
1、登高之由來登高就是登臨高處,主要指登山、登樓、登臺、登塔等。登高本是我國古代文化中一種別具特色的民俗現象,推其源頭,一是來自古代宗教祭祀活動,也就是“望祭山川”,另一個是“重九登高”的節日習俗,所以重陽節也叫“登高節”。登高在歷代詩人的筆下卻是一個不老的話題。(登高在歷代詩人的筆下都是一個不老的話題,東漢時期曹操的《觀滄海》、初唐時期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唐代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王安石的《登飛來峰》還有崔顥的《黃鶴樓》等等)
2、登高詩作的特點登高詩不是簡單的登高寫景、吟詠唱和,往往托物言志、觀物反思,借助大自然和自身的物我關系對社會和人生作廣泛而深沉思考的,其主旋律主要表現家國之恨、身世之痛、滄桑之感。
四、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唐代詩人。字子美。祖籍襄陽(今屬湖北),生于河南鞏縣。因遠祖杜預為京兆杜陵(今陜西長安縣東北)人,故自稱“杜陵布衣”、“杜陵野老”、“杜陵野客”。杜甫是中國文學史上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創作從不同的側面真實而集中地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后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變遷和社會面貌,因而被譽為“詩史”。他是我國古典詩歌的集大成者,諸體兼擅,無體不工,五古、七律成就尤高,被世人尊為“詩圣”。主要作品有:《兵車行》《麗人行》《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春望》《羌村》《北征》《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秋興》(三吏)《石壕吏》《新安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等。《登高》是一首“拔山扛鼎”式的悲歌,曾被人譽為“古今七言律第一”。
五、寫作背景
杜甫的最后10年,是在巴蜀和荊湘的流離漂泊中度過的,中間由于蜀中長官嚴武的接濟,在成都草堂過了幾年稍微安定的日子,不料765四月,嚴武忽然死去,杜甫失去憑依,不得不在五月里率領家人離開草堂,乘舟東下,于次年到達夔州瞿塘峽。杜甫一家在夔州滯留兩年,作這首詩時已是第二個年頭(767)了。此時“安史之亂”已結束4年,但地方軍閥乘機爭奪地盤,國家仍是一片混亂,民不聊生。杜甫的郁悶是多種因素造成的,這里有時代的苦難,也有家道的艱辛,個人多病和壯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適、嚴武相繼辭世——所有這些,像濃云一樣壓在杜甫心頭,他是為排遣抑郁而抱病登臺的。
六、聽讀詩歌,感知全詩
1、正音、斷句;
2、初步感受詩歌情感基調。
3、①自由讀②指名讀③全班齊讀
4、簡單翻譯詩歌內容(同學們,課前我已經讓大家借助參考資料翻譯了本詩,現在我找一位同學試著翻譯一下)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秋風急切天空高遠猿鳴悲涼,水清沙白的小洲上鳥兒在飛舞盤旋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無邊無際的落葉蕭蕭飄下,望不到頭的長江流水滾滾奔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常年到處漂泊,作客他鄉,于秋天更添悲涼,晚年多災多病,今天又獨自登臨高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歷盡艱難,非常遺憾兩鬢又增添了白發;窮困潦倒,偏又暫停了澆愁的酒杯。
七、探究文本
1、首聯、頷聯共寫了幾種景物?風——急天——高猿——哀渚——清沙——白鳥——飛落木——蕭蕭長江——滾滾
意境:蒼涼、雄渾、沉郁而悲壯。
2、重點意象賞析:急風、高天、哀猿、清渚、白沙、飛鳥,各給人什么感覺?(小組探究找出你最喜歡的詞加以分析)首聯:風急:秋氣逼人,天氣寒冷,內心凄涼天高:天地高遠廣闊,更顯人渺小孤單。猿嘯哀:為景物蒙上了一層悲愴、凄涼的色彩渚清沙白:冷色調上給人一種清冷的感覺鳥飛回:在空中盤旋,急風猛烈,無處停息,詩人處境與在急風中低徊盤旋的鳥相似(孤獨無依)。
3、頷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這一句是千古名句,寫出了秋天肅穆蕭殺、曠遠遼闊的景色。一句仰觀,一句俯視,有疏宕之氣。“無邊”放大了落葉的陣勢,“蕭蕭下”又加快了飄落的速度,傳達出韶華易逝、壯志難酬的感愴。這一聯不禁讓人想到生命的消逝與有限,宇宙的無窮與永恒。生命短暫,時間無窮,歷史長河永不停息。上下兩句互相對比,相互襯托,人的生命越短暫,歷史和時間越顯得悠久。面對滾滾不盡的歷史長河,作為一個現實主義詩人,雖有無奈,他仍感到豁達、坦蕩、胸襟開闊,有一種宏大的氣勢。
4、頸聯: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詩人為何而悲?(小組討論)明確:離家萬里,漂泊他鄉晚年多病,孤苦無依顛沛流離、困頓潦倒。詩中反映的雖是詩人的個人遭遇,但我們從中卻可以窺見戰亂時代廣大人民的苦難。
5、南宋著名文學評論家羅大經認為此詩頸聯有八悲,曲盡人生之悲懷。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一悲:萬里,地之遠也二悲:秋,時之慘也三悲:作客,羈旅也四悲:常作客,久旅也五悲:百年,遲暮也六悲:多病,衰集也七悲:臺,高迥處也八悲:獨登臺,無親朋也語言精煉高度濃縮。
6、尾聯: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艱難”“潦倒”二詞形容的是國家還是個人?“苦恨”二字如何理解?
艱難、潦倒:既指國家,也指個人。國事艱難,人生潦倒。客觀上,“國破”與“家亡”是因果關系;主觀上,詩人憂國憂民,為國家破亡憂心如焚。苦恨:從詩句的對仗關系看,“苦恨”與“新停”相對,應是副詞加動詞。“苦”是副詞“很”的意思,“恨”是動詞“遺憾”的意思。詩人很遺憾過早的白了雙鬢,不能為國效力。詩人恨國家動蕩不安,恨自己人到暮年,不能為國家效力,恨自己壯志難酬!
7、尾聯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境界?杜甫受儒家思想影響很深,忠君愛國、關心民生疾苦是他思想的核心。(“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詩圣”杜甫無論窮達,都心懷天下,憂國憂民。
八、小結
這是一首最能代表杜詩中景象蒼涼闊大、氣勢恢弘的七言律詩。前兩聯寫登高聞見之景,后兩聯抒登高感觸之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充分表達了詩人長年飄泊、憂國傷時、老病孤愁的復雜感情。而格調卻雄壯高爽,慷慨激越,盡顯杜甫沉郁頓挫的詩風。
九、板書設計:_________
十、朗誦
十一、當堂檢測: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全都正確的一組是()
A.潦倒(liáo)多財善賈(gǔ)傳記(zhuàn)杳無音信(miǎo)
B.雙鬢(bìng)前后相屬(zhǔ)伺候(cì)潔身自好(hǎo)
C.蕭條(xiāo)人才濟濟(jì)靜謐(mì)博聞強識(zhì)
D.混淆(xiáo)渚清沙白(zhǔ)徜徉(cháng)穩操勝券(quàn)
1、D點撥:A中“杳”讀“yǎo”;B“鬢”讀“bīn”“好”讀“hào”;C“濟”讀“jǐ”。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組是()
A.臨摹度假作客他鄉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B.濁酒旋律渙然冰釋鞠躬盡悴,死而后已
C.呼嘯寂寥要言不繁人為刀俎,我為魚肉
D.協迫邂逅窮困潦倒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2、A點撥:B“悴”應為“瘁”C“繁”應為“煩”D“協”應為“脅”。
3.對下列詩句中加點的詞語解釋,不當的一項是()
A.渚清沙白鳥飛回渚:水中小洲(陸地)
B.無邊落木蕭蕭下蕭蕭樹葉被風吹落的聲音。
C.萬里悲秋常作客萬里這里指到處漂泊,居無定所。
D.潦倒新停濁酒杯潦倒政治上不得志。
3、D點撥:指年老因疾病困頓。
4.對本詩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首聯寫詩人登高的見聞。詩人對風、天、猿嘯、渚、沙、鳥飛等具體的景物,進行了生動具體細致的刻畫。
B.頷聯也是寫景,但手法與首聯不同,如果說首聯是一幅工筆畫的話,那么頷聯就是一幅寫意畫。詩人抓住典型的景物——蕭蕭的落木,滾滾的流水,加以渲染,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像空間。
C.頸聯詩人點明詩旨。詩人登高望遠,由無邊的落木,不盡的江水,聯想到自己漂泊萬里,暮年多病,抒發了怨天尤人的牢騷,這是孤獨者的慨嘆。
D.杜甫是憂國憂民的現實主義詩人,他對人生有大悲憫。“艱難苦恨繁霜鬢”是他關于現實觀照的結果。
4、C點撥:“怨天尤人”與“孤獨”錯。杜甫憂國憂民的情懷是一貫的`,他并不孤獨。
5、“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中的“無邊”“不盡”二詞能否刪去?為什么?不能。因為這兩個詞擴大了詩的意境,有了它們,后面的“蕭蕭”和“滾滾”才有附著點,才能更顯出秋之悲涼廣曠。點撥:詞語的作用只有放在大的語境里,與整體聯系起來才能凸顯其作用。謝謝大家,授課完畢!
杜甫《登高》審美藝術賞析《登高》是杜甫于公元767年在夔州所作。杜甫寫這首詩時,安史之亂已經結束四年了,但地方軍閥們又乘時而起,相互爭奪地盤,社會仍是一片混亂。時代的不幸,個人的多病,加上壯志未酬,使杜甫內心極為苦悶與憂愁。為了排遣心中的郁悶,詩人帶病登臺的,想借此排解苦悶與憂愁。在中國古代詩歌中,“登高”或者“登臺”都有著思鄉寄情之意,表達志向之感。《漢樂府民歌悲歌》中寫道:“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意思是說,想回家沒有辦法,心中悲痛,因而暫時用悲歌代替哭泣,用遠望代替回鄉。可以說,這首詩歌通過登高對所見所聞的秋江的描寫,表達了詩人長年飄泊、老病孤單之愁。
其審美藝術特點如下:首先,情隨境生,情感深沉在古代詩歌中,情隨境生是常見的手法。情隨境生就是詩人在生活中遇到了某種物境,突有所悟,情緒滿懷,于是,詩人借著對物境(“境”即孕育詩人心中的主觀情感和外物景的統一)描寫,把自己現實的情意表達出來,從而達到意與境和諧統一的一種表現手法。正如朱熹說過:“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動,性之欲也。夫既有欲,則不能無思;既有思矣,則不能無言;既有言矣,則言之所不能盡而發于咨嗟詠嘆之余者,必有自然之音響節奏,而不能已焉。此詩之所以作也。”這其中的“情”往往是極為深沉的、甚至表現出凝重感,也許是早已孕育心中的情感等。
就《登高》這首詩歌來說,前四句寫登高所見。首聯“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著重刻畫眼前具體景物,頷聯“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著重渲染整個秋天氣氛。詩人面對這樣的境象,后四句“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懷”就由此而生,抒寫了“登高”的感慨其中,頸聯中“萬里”和“百年”從時空兩方面著筆,由異鄉飄泊寫到多病殘生,尾聯“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懷”又從白發日多,因病無法喝酒,最后歸結到時世艱難是悲秋多病、潦倒不堪的根本原因。這樣,運用情隨境生的手法,不但使詩歌具有較強的形象感,使詩歌具有了濃郁的抒情氛圍,而且詩人觸境生情,憂國傷時之情也表現得淋漓盡致。
其次,對仗工整,境界開闊對仗是指用字數相等、結構相同、意義相關的兩個短語或者句子對稱地排列在一起的一種表現手法。在詩歌中,對仗手法的運用不但便于展開空間描寫,便于空間跳躍,形成詩歌的審美境界,而且給人在視聽覺上以整齊美、勻稱美,從而提高詩歌的審美表達效果。就杜甫這首《登高》來看,從首聯到尾聯全詩都對仗,而且顯得流暢自然,所以后人推此詩為唐人七律第一。
比如,首聯“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不僅上下兩句相對,“風急天高”對“渚清沙白”,“猿嘯哀”對“鳥飛回”,十分工整,而且還有句中自對,上句“天”對“風”;“高”對“急”;下句“沙”對“渚”,“白”對“清”。有表示天象的,有表示名物東側,有表示色彩的、也有表示物態的。這樣,短短兩句,不但形象生動、自然和諧,而且審美意境開闊,更增加了詩句的情感的審美張力。
再次,言簡意豐,意蘊深刻我們都知道,古代詩人特別注重“煉字”和“煉句”,做到“言簡義豐”,即洗煉而內涵豐富。這樣,使詩歌語言達到形象逼真,活潑生動,在富于動態中,實現以少勝多的要求。所以,“言簡義豐”是中國古代詩歌的特點之一,也是杜甫詩歌的主要特點。
在《登高》這首詩中,可以說每一句都表現出言簡義豐的特點。就千古傳頌的“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這一聯來說,宋人羅大經說這兩句具有八層意思。其大意是說,“萬里”,離家之遠,“悲秋”言秋天讓人感到悲涼;“作客”點出了羈旅之愁,“常作客”說明了半生飄零;“百年”喻指有限的人生,“多病”指百病纏身;“登臺”登高遠眺,表示思鄉情懷,“獨登臺”表示孤獨的境遇。上下兩句一共才十四個字,就蘊含著八層意義,如果再從整體上看,也許意義更為豐富,意蘊更為深刻,足見這首詩歌”言簡義豐”的特點,也可以看出杜甫詩歌意象的密集性特征。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12
一、教學目標
(一)樹立尊師重教的思想,培養謙虛好學的風氣。
(二)掌握、積累“師、傳、道、受、惑、賤、圣、愚、群、足、攻、經”12個文言常用實詞;學習“之、其”兩個文言虛詞;學習、復習本文其他文言虛實詞;熟記受(授)、不(否)兩個通假字。
(三)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四)學習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五)掌握有關“說”的文體知識。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本文的層次結構是怎樣的?
(二)有關疑難詞句的解釋。
(三)“說”是一種文體;是議論文的一種。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是怎樣圍繞中心論述的?
(四)試摘錄作者關于老師的職能、從師的必要、擇師的原則等方面的精辟論述,體會其深刻含義。
(五)為什么說“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六)本文是怎樣進行對比論證的?
(七)怎樣認識本文的進步性和局限性?
三、教學過程
(一)明確教學目的。
(二)導入新課。
今天尊師重道的傳統和謙虛好學的學風已經得到了發揚,那么古人是怎么看待這件事的呢?《論語》中孔子說的一句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們今天就來學習韓愈的《師說》一文。
(三)作者介紹(結合注釋①)。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陽(今河南孟縣)人,著名文學家、哲學家、古文運動的倡導者。因為昌黎(現河北省昌黎縣)韓氏是望族,所以后人稱韓愈為韓昌黎,后世又稱他為韓文公。他幼年貧窮,刻苦自學,25歲中進士,29歲以后才任宣武節度使屬官,后來任國子監祭酒、吏部侍郎等職,中間曾幾度被貶。
古文運動,實際是以復古為名的文風改革運動,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載道”、“文道結合”的觀點,主張學習先秦、兩漢“言之有物”、“言貴創新”的優秀散文,堅決摒棄只講形式不重內容華而不實的文風。本文第4段他贊揚李蟠“好古文”,就是指愛好他們倡導的那種古文。韓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響文壇,還熱情地鼓勵和指導后進寫作古文。經過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終于把文體從六朝以來浮艷的駢文中解放出來,奠定了唐宋實用散文的基礎。
韓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許多為人們所傳誦的優秀散文。他的散文,題材廣泛,內容深刻,形式多樣,語言質樸,氣勢雄壯,因此后世尊他為唐宋八大家(韓愈、柳宗元、歐陽修、蘇詢、蘇拭、蘇轍、曾鞏、王安石)之首。
《師說》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是他35歲時在長安任國子博士時寫的。柳宗元很推崇這篇文章,在《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中說:“今之世不聞有師;有,輒論笑之,以為狂人。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端正容貌)而為師,世間群怪聚罵,指目牽引,而增與為言辭,愈以是得狂名。”由此可見,《師說》是針對時弊而寫,作者在文中闡述了老師的作用和標準,從師學習的重要性和從師應持的態度,提倡能者為師,不恥下問,教學相長。這些精辟的見解突破了孔子學說的框框,具有進步意義。
(四)解題。
明確題目不是“說說老師”的意思。“說”是一種議論文的文體,可以先敘后議,也可夾敘夾議。“說”比“論”隨便些。初中學過的《蛇者說》、《馬說》等等都屬“說”一類文體。“說”,古義為陳述和解說,因而對這類文體.就可
按“解說……的道理來理解。所以《師說》,即“說師”,意思是解說關于“從師”的道理,下面一篇課文《問說》就是解說關于學習中“問”的道理。剛才說過,當時社會風氣不重視從師之道,認為從師學習是可恥之事。韓愈寫這篇文章贈給他的學生李蟠,其目的就是抨擊時弊,宣揚從師的道理。
(五)指導自讀課文。
要求學生借助提示、注釋、工具書,讀準字音,理解重點詞的意義和用法,讀懂課文。學生自學、質疑,老師點撥指正。
1.讀準下列多音字或形近字的讀音。
句讀 或不焉 經傳 從師
讀書 不能 傳道 從容
聃 蟠 萇弘
冉 潘 無長無少
2.找出下列合成的雙音詞。
學者 句讀 百工 六藝
3.指出下列加點詞的古今義。
古之學者古:求學的人今:有專門學問的人
句讀之不知古:句子停頓的地方今:看字發出聲音
小學而大遺古:小的方面學習今:小學校
4.討論重點文言詞的意義和用法。
(1)師
課文中出現26次,它的含義和用法如下:
①作名詞,有兩種情況:
作“老師”講 古之學者必有師
作"專門技藝人”講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②作動詞,有三種情況:
作“學習、效法”講
吾師道也(“師道”,動賓關系)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
作“從師”講
或師焉,或不焉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師道”,偏正關系)
作“以……為師”講意動用法(下面專講)
(2)之
課文中出現25次,它的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兩種情況:
指代人或事物 擇師而教之
連接定語和中心詞,表示統一關系,相當于“這類”、“這些”
郯子之徒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
③作助詞,有四種情況:
放在定語與中心詞之間古之學者
放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師道之不復,可知矣
表示賓語前置 句讀之不知
在動詞、形容詞或表示時間的詞后,湊足音節,無意義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③以前學過的課文中還有三種情況:
作代詞,指代自己 君將哀而生之乎
作助詞表示定語后置 蚓無爪牙之利
作動詞,“到”、“往” 吾欲之南海
(3)其
課文中出現17次,用法如下:
①作代詞,有四種情況:
在主謂短語中作主語
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他)
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那些)
復指,作主語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他們)
作兼語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語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們的`)
③作語氣副詞,有兩種情況:
表猜測圣人之所以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
表感嘆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多么)
5.分段。
寫出段意,指出本文中心論點和分論點。
(六)學習名詞、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意動用法是指名詞或形容詞活用作動詞。以形容詞最常見,其次是名詞,還有少數表示
心理活動的動詞。意動用法翻譯成現代漢語,基本格式是:
名、形(動)+賓=以十賓十為十名、形(動),例如:
吾從而師之名詞 以……為師
漁人甚異之形容詞 以……為奇異
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動詞 以……為恥
(七)朗讀課文。
讀準字音,讀清句讀,讀出語氣。
(八)研讀課文(結合理解重點文言實詞及疑難詞句)。
學生試譯、討論,教師重點點撥。
1.本文運用怎樣的方法論證中心論點的?
(1)分析第1段:
作者怎樣從理論上對總論點作初步論證的?
第一層: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古之學者必有師。
“古”指兩漢以前,“學者”指學習的人,不同于今天所說有專門學問的人。作者要以“古之學者”為榜樣來宣揚師道,所以文章一開始就把它提了出來。“必有師”,把學者之所以有成就、有專長歸結為從師的結果。這句不僅起到點題作用,而且籠罩了全文,概括了要論及的內容、范圍,成為本文的中心論點。
第二層:正面概論教師的職能:傳道、受業、解惑。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句中的“所以”是兩個單音詞。“所”具有代詞性質,“以”是介詞,構成“以所”介賓短語,但習慣上這兩個字倒置著用。“所”指代“老師”,譯為“他”,“以”譯為“靠”。全句譯為:“老師,是靠他來傳授道理、教授學業、解釋疑難問題的。”句中的“道”,包含“仁”、“義”等具體內容的儒家之道,即儒家的政治、哲學、倫理、文化、教育等思想觀點;“業”就是下文的“六藝經傳”;“惑”就是上述“道”和“業”中的疑難問題。
第三層:反面論述無師不能解惑,從理論上闡明從師的必要性。
第四層:正面提出擇師標準,凡先聞道者,都可以為師。
前一分句,用排比句,一口氣連用八個“吾”字,句中“亦”作假設關系的連詞“如果”講。后一分句,用反詰句,加強語氣。“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句中“庸”和“乎’表示反詰語氣,“知”是“管、追究”。這句譯為“哪管他們的年齡是比我大還是比我小呢?”
第五層:歸納上文,提出從師的原則: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
“無”作條件關系的連詞“無論”講,“所存”,名詞性所字結構,譯為“……地方”句
中“道之所存”作主語,“師之所存”作謂語。全句譯為:“無論(地位)高低貴賤,無論(年紀)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師存在的地方”。這里作者表達了不恥下問、能者為師的進步思想。
2.分析第2段:
(1)說說這一段與第1段是怎樣聯系的?
第1段正面闡明了從師的重要性,提出了從師的標準。這一段以第1段為立論根據,批判當時土大夫恥于從師的不良風氣,從反面論證第1段所提出的觀點,說明從師的必要。
(2)這段文字運用怎樣的論證方法?
這段文字運用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
“師道”的“道”指風尚;句中兩個“也”,表示停頓。
第二層:針對時弊,從三方面對比,剖析“不從師”的癥結。
先以“今之眾人”與“古之圣人”作對比:
四個“圣”和四個“愚”的詞性有兩種:一種是形容詞,是“圣明”或“愚昧”的意思;一種是名詞,是“圣人”或“愚人”的意思。“其皆出于此乎?”是反詰句,“此”指代“從師與否”。
作者在這組縱向比較中用反詰句點出不從師的原因。
再以“為子擇師”與“其身則恥師”作對比:
“授之書”的“書”,指文字、書寫;“句讀”指斷句。“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是主謂語“合說”的寫法,翻譯時要把它們搭配開:有的人不知道斷句,(倒去)問老師;有的人不能解決(修身、治國的)疑難問題,(卻)不向老師請教。
作者在這組自身矛盾的對比中,對不從師的表現加以評論,并給予直接的否定。
最后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與“士大夫”作對比:
“道相似”的“道”,指道德、學問,“足”,是程度副詞,“足以”,“很”的意思。“其可怪也歟”,是帶諷刺語氣的感嘆句。
作者在這組橫向比較中,對不從師的言行加以描述,并發出帶有諷刺語氣的強烈感慨。
本段運用正反對比論證方法,教師指導學生總結,并請學生填寫課后思考與練習的表格。
3.分析第3段:
第3段與第1段關系怎樣?
這一段是正面論證,用歷史事例論證第1段中的論點。
第一層:提出分論點,圣人無常師。
第二層:用孔子的言和行兩方面的事例論證。作者舉出孔子詢官于郯子,訪樂于萇弘,學琴于師襄,問禮干老聃的事例。孔子言論中的“三”,應理解實指三人:一個自己,一個善者,一個不善者,而“我"卻能從其善,改其不善。這樣解釋才能體現格言的警辟性。最后作者從孔子的事例中推斷出:“弟子不必不如師,術業有專攻”的結論.
4.分析第4段:
作者為什么稱贊李蟠?
作者贊揚李蟠,既是對他不從流俗的肯定,也是對士大夫們“不從師”的有力批判:既針砭時弊,又通過贊揚李蟠倡導從師。
“古文”指先秦散文。“不拘于時”的“于”相當于“被”。“作《師說》以貽之”,句中“貽”現在稱為“贈送”,“以”在兩個動詞之間,作連詞,相當于“來”。
這段點明作者作《師說》的緣由,樹立“不拘于時”、“能行古道”的榜樣,總結全文。同時“不拘于時”照應第2段,“能行古道”照應第3段。
2.本文語言上有什么特點?
(I)整句散句結合。
整齊的排偶句和靈活的散句交錯運用,配合自然,錯落有致。例如,第2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與“今之眾人,其下圣人亦遠也,而恥學于師”,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則是散句。而這一長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又都是排偶句。
(3)一個意思,多種句式。
第2段一連用了二個對比,結語都是批判土大夫不重師道的惡劣風氣,但語氣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為圣,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詰語氣;第二句“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否定、責備語氣;第三句“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諷刺語氣,感情強烈。
(3)頂真修辭手法的運用。
頂真,用上一句的結尾的詞語做下一句的起頭,使前后句子的頭尾蟬聯,上遞下接。本文有好幾處運用這種修辭手法,例如“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3.本文講了許多從師的道理,哪些對我們今天有借鑒意義?哪些反映了作者的封建意識?
作者第一次提出了老師的職責,既概括又全面;作者強調學而知之,必須從師學習,能者為師,不恥下問,尊重老師,獎勵后學等思想在今天仍有借鑒意義。但作者所說的“道”,是維護封建統治的儒家之道,所說的“業",是“六藝經傳”,與我們所講的“道”和“業”的內涵是根本不同的。他把“士大夫之族”在從師問題上的見識不如“巫醫樂師百工之人”看成反常,暴露了輕視勞動人民的封建統治階級的偏見。
(九)課文總結
《師說》真不愧為千古佳作,其中的“尊師”“重道”的觀點(“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一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在知識爆炸、信息激增的現代社會仍有借鑒意義。除此之外,我們學習本文后,還應樹立起匡正世俗流弊的勇氣,做一個對社會負責的人!
四、布置作業
1.清代鄭板橋曾提出;“學問二字,須拆開看,學是學,問是問。”請結合自身,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2.背誦全文。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13
聽、說、讀、寫是語文的綜合能力。其中“寫”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老大難問題。高考作文60分的分值在所有的高考學科中是最具分量的,眾多的同行削尖了腦袋,希望能夠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學方法,以期幫助學生在高考考場上寫出有質量的文章。
然而現實是許多太想將自己的創作感悟加諸學生身上,卻沒有意識寫作是一件很自由化的事。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表達方式,觀察、思維、想象角度也不一樣。因此,每人的風格、特色也就不盡相同,更不存在什么標準規律、標準套路可言。只要能準確自如地表達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象到的'內容或事情,就是好習作。偉大的作家巴金曾說過:“寫作的最高技巧為無技巧。”他特別強調自然抒寫,無拘無束,不包含任何虛偽、矯揉和造作的成分。新編《高中語文教學大綱》對高中作文教學也這樣的要求:“提倡自由作文,根據個人特長和興趣寫作,力求有個性、有創意地表達。”你的方法對你很實用,但把它強加在學生身上,也許就會弄巧成拙。寫作要呼喚個性,要自由表達,作文才能夠獨具一格,放射出自由的光芒,才會具有頑強的生命力。
我認為作文教學的最佳方法就是努力使學生成為寫作的主人,把寫作的自由和快樂還給學生。要能從作文中體會到樂
趣與快感,前提是我要寫,而不是要我寫。在我們的教學中,學生作文更多的是遵命寫作,是一項任務,是訓練系列中的一個環節。教師為了應試有很強硬的理由,學生則有太多的無奈。他們沒有選擇余地,不能自主,寫作也不是一種內在需要。因此交還學生作文的自主權,讓他們真正喜歡作文,自由地“以我手寫我心”,是我們改變作文教學現狀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自由寫作體現在寫作時間和作文形式的自由。限時限量的作文訓練會使每個人感到畏懼,因為每個人的寫作沖動不是恒定不變的,有些東西稍縱即逝,是在特定情景中的自然流露。要教會學生捕捉這些不期而遇的真實感受,那么隨筆、日記、讀書筆記等應是學生練習的常用形式,或洋洋灑灑,或三言兩語,興之所至,揮灑即就。的確高考作文是有規定時間的,甚至有時連文體也有限制。但我們必須意識到,這應該是“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而不是我們多做幾次定時訓練就能完成的。
寫作教學要引導學生接觸生機盎然的大自然,深入到異彩紛呈的社會生活中,培養學生的生活作文思想。強調觀察、體味、思考,反對被動、機械地模仿和重復,對現實做出真善美、假惡丑的判斷。惟有如此,學生才能體會到一種自由和快樂,憑借自己的天性挖掘生活,感受周圍的事物。信心十足地傳達自己對生活的理解和對美好事物的頌揚。
語文教師不用將分數常掛心中,現行的高考作文評價標準正愈來愈傾向于對學生心靈的解放。只要我們的學生真正擁有了寫作的自由和快樂,一切自會水到渠成。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14
一、設計理念
當前,高中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普遍不濃,常常應付了事。因此,我的教學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原則。根據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的“期待效應”理論,我把《林黛玉進賈府》的第一課時設計成“穿越”形式的閱讀體會課,讓學生在上課前就有所期待。本課時以閱讀分享法、情境教學法的模式,讓學生圍繞“林黛玉進賈府后的見聞”的論題展開,從而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紅樓夢》第一回至第五回猶如全書的“序幕”或“縮影”,小說從第六回才開始展開故事情節。曹雪芹安排前五回的目的,是將自己的創作意圖、作品的主題、作品的主線、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及其歸宿等,作或明或暗、或詳或略的提示,使讀者一開始就能大致了解全書,不致讀來漫無頭緒。課文《林黛玉進賈府》節選自第三回,通過榮國府的女主人對來自蘇州的第一次見面的十三歲的外甥女林黛玉的接待,極其自然地介紹了榮國府的環境、人物。《林黛玉進賈府》是全書序幕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屬于經典名著中的精彩片段,所以細讀文本、仔細體味應該成為教學的首選方法。同時,在《林黛玉進賈府》中盡管有幾個主要人物登臺亮相,主要故事情節初見端倪,但從整個小說來說,它只是前五回“大序”中的一部分,主要作用還是為以后的人物活動和情節展開典型環境。因此,我們以環境描寫及其作用為重點進行教學,并以此帶動對人物心理的分析來鑒賞人物形象。
二、教材分析:
《林黛玉進賈府》是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三第一單元小說第一課。本單元是小說單元,是訓練文學作品閱讀欣賞能力的重點篇目。本單元的三篇課文兼及古今中外,本課屬于中國古典小說,意在激發學生閱讀我國古代小說的興趣,談談環境描寫對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三、學情分析:
多數學生對《紅樓夢》的了解多來自電視劇,對于文字讀本的《紅樓夢》的博大精深不甚了解,加上快餐文化的影響和學習任務重等原因,要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深入文本,由體會古代文學作品的語言魅力而生發閱讀興趣,有一定的困難。
四、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賈府。
2.能力目標:掌握通過分析人物的心理、言行舉止等手段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美感,領會人物的美。
五、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1)掌握通過分析人物的心理、言行舉止等手段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2)欣賞精彩的人物對話
2.教學難點:
掌握通過分析人物的心理、言行舉止等手段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六、教法和學法
(一)教法:閱讀分享法、情境教學法、情景還原法等
(二)學法:預習、自主學習、討論、信息提煉歸納法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
20xx年2月20日上午9點,**同學枕著語文老師的奢華富貴的賈府,進入夢鄉。“小姐,小姐!”頭好暈,誰在說話?“小姐,,你好點了嗎?頭還暈嗎?”只見一個一團孩子氣的小丫頭向我扇著扇子關心的問。“你是誰?這里是哪里?”我打量著陳舊船艙中的褐色桌子,低聲問道。“小姐,我是雪雁。我們在去您外祖母家賈府的路上……”原來,我這一睡竟化身為黛玉了……棄船登岸,榮國府的轎子和拉行李的車輛已經侯在邊上了。進入賈府后,我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請同學們根據課文內容,用黛玉的雙眼和雙耳,完成后面的內容。
(二)認識外婆家——賈府
1、初游大觀園(預習安排)
問題:速讀課文,帶同學們參觀大觀園。
老師牽頭,黛玉進賈府前所見所感:很“大”:三間獸頭大門的左右各蹲著一個大獅子,正門之上有一匾,匾上書寫著“敕造榮國府”五個大字,正門的東西兩頭各有一個小門。進入賈府后,看到了……
(同學們根據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合理添加想象力,向同學們介紹大觀園)
2、初識賈府人(請同學們任選下面一個話題完成賈府人物介紹活動)(預習安排)
(1)向同學們介紹我的外婆(賈母)
(2)向同學們介紹我的表嫂(鳳姐)
(3)向同學們介紹我的表哥(寶玉)
(4)跟外婆家的人說說我的情況
(三)感知名著《紅樓夢》語言的魅力,品鑒人物形象
1、對比四位同學收集的課文信息給賈母、鳳姐、寶玉和黛玉的`人物介紹辭與課本的具體描寫,誰寫得更精彩?為什么?
2、品析人物心理,鑒賞人物形象
(1)鳳姐為什么一會兒笑一會兒哭?
(2)黛玉“步步留心,時時在意”“惟恐”“被人恥笑”的心理是“好面子”的表現嗎?
(3)我們應該怎么看寶玉的“摔玉”行為?
八、作業設計:寫人,突出其形象特點。
任選一個人(①我的老師②我的同學③我的親人)來寫;根據其性格特征安排適當的場合讓其登場亮相,通過外貌、動作描寫顯示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點。
九、反思
《紅樓夢》節選的《林黛玉進賈府》一共有9頁,怎樣在短短的40分鐘,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閱讀古代小說的興趣,讀出趣味讀出個性?要把《紅樓夢》講好,有關文學常識不得不講,作者介紹,社會背景等等也要為學生理清楚。但一開始整理這些內容,學生或許會厭煩,所以我把這些內容安排到最后一個課時再講。
為強化語言的影響作用,我在上課前并沒有組織學生觀看《紅樓夢》的電視劇,也沒有向學生展示與《紅樓夢》有關的圖片資料,而是充分利用語言文字的間接性和感染力,通過閱讀分享、情境還原等方法,引導學生盡可能地走入文字,與文字親密接觸,領略文字的博大精深:感受形象,感受大師的高超技藝,以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為節約篩選信息的時間,我事先安排了兩項預習任務:1、勾畫課文中描寫賈府環境的內容,并用自己的話概括;2、勾畫描寫賈府主要人物的內容,并用自己的話概括。這一項預習安排為學生進入文本,進入黛玉的角色節約了不少的時間。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15
作文教學目的:
1、讓學生感受人物的個性,理解人性美的內涵。
2、學會用典型材料來凸顯人物的個性。
3、學習運用肖像、語言、行動、心理等細節凸顯人物的個性。
教學重點:
學習抓住個性凸顯人物的幾種寫人方法。
教學難點:
如何凸顯人物的個性。
課堂教學設計:
一、新課導入
本單元學習寫人。寫人的什么呢?寫衣著,寫相貌,寫言談,寫舉止,寫行為……寫這些具體的細節是為了表現什么呢?最終都是為了表現人的思想個性,表面的言談行為等都是為了反映人物獨特的精神內涵,尤其是弘揚人物美好的人性。
明確了寫人文章的表象和實質之后,我們還要知道寫人難在那里?“類型化”、“臉譜化”、 “千人一面”的文章好嗎?不好,因為“一母生九子,個個有不同”,所以一篇優秀的寫人文章就是要凸顯筆下人物的獨特個性,尤其是人物美好的人性。
二、話題探討
什么是優美的人性呢?讓我們來看下面一篇作文片段,思考:文中表現了父親怎樣的形象?文中的父親有那些品質?
父親,我愛您
父親,還記得嗎?曾經我們的家是那樣的窮,媽媽沒工作在家,您一個人在外面風里來雨里去,每日拿著那一點微薄的工資養家,可您從不厭倦。那日,您下崗了,媽媽一個人坐在沙發上垂淚,她不知道以后家里的日子要怎樣過下去。父親,我親愛的父親。您走到媽媽身邊,握著媽媽的手,一字一句地說:“別哭,天塌下來我頂著,我一個堂堂男子漢,難道連個家都養不活?”是的,以后的日子,您早出晚歸,靠著健康的體魄和別人一些微薄的'資助,您重新開始,在險惡的商海中摸爬滾打,不知疲憊。每次看到您(熬紅的)雙眼,(蒼老的)面容,(日益增多的)白發,媽媽眼里總是蓄著淚水,而我總
是一次次告訴自己,長大后要像父親一樣堅強。
注: 行動描寫、 語言描寫、肖像描寫、
動詞、(形容詞) 、副詞
文章通過細致的語言描寫、肖像描寫、行動描寫,寫出了一個面對困難,毫不屈服的父親形象。剛毅堅強、毫不屈服等都是父親身上閃光的品質,這些美好的品質就是優美人性的表現。
美好人性的含義非常廣泛,例如熱愛祖國、關心集體、樂于助人、奮發向上、自強不息、勇于奉獻、敢于斗爭、正直敬業、樂觀向上、忠厚勤勞、幽默風趣、富有愛心、為人謙和、樸實善良、同情弱者、真誠守信等等。我們寫人就是要用敏感的心靈去感受,去發現,去描寫人性的光輝。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高中語文的教學設計03-01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02-18
高中語文《雷雨》教學設計01-25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05-17
高中語文《師說》教學設計03-04
高中語文《登高》教學設計12-29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教案02-17
高中語文的教學設計13篇03-02
高中語文《氓》教學設計優秀02-14
高中語文教學設計精品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