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的語文教學設計集合[15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怎樣寫教學設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的語文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學的語文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傣族xx和xx一起過潑水節的幸福和快樂。
3、對xx和xx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對傣族xx的潑水節有初步感受。
教學重點
了解xx和傣族xx一起過潑水節的情景,體會他們之間心連心的深情厚誼。
課前準備
掛圖、生字卡片,布置學生收集有關傣族、潑水節、xx的資料。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出示掛圖,揭示課題。
一、交流資料,揭示課題
1、學生交流自己課前收集的有關資料。
2、出示掛圖,揭示課題。
你們看,我們的xx竟然來到了傣族xx中間,和他們一起歡度潑水節。誰能說說你從圖上看到了什么?(指名說)
是啊,從xx和xx歡樂的笑臉上,讓我們感受到這是一個多么幸福、難忘的潑水節啊!(板書課題)
二、初讀感知,學習生字
1、師范讀課文,生初步感受潑水節的難忘。
2、學生輕聲讀課文,圈出不認識的字,把生字多讀幾遍。3、識字。
①小組合作檢查生字讀音:借助字卡,生字條等。
②交流識字方法。小組內說說自己是怎樣認字的`,然后全班推薦好的識字方法。
③游戲檢查識字。奪紅旗──搶摘“豐收果”──把詞語寫在“車票”上,讀對了才能“上車旅游”參加潑水節。
4、檢查讀課文情況:要求讀準字音,語句讀得通順。指名讀,挑戰讀,分組讀,自愿展示讀。
三、再讀課文,交流思考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為什么不用“火紅”?
2、學習第二自然段,思考:為什么傣族xx聽說xx要來,感到特別高興?
3、傣族xx是怎樣歡迎xx的?畫出相關詞語,理解當時xx的心情。
4、指導朗讀:最后一句“xx來了!”感情要充沛,聲音要自然,語氣、語調可根據自己的理解體現出個性。前幾句要做好聲音和感情鋪墊。
四、指導寫字
1、學生邊讀邊觀察生字字形及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
2、交流自己的發現,教師重點指導并范寫“鳳凰”一詞。
3、學生對照田字格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4、寫字展評。
五、再讀課文,整體感知文章內容
1、學生再讀課文,力爭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六、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又認識了哪些生字寶寶呢?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1、抓重點詞句品讀,體會xx和傣族xx是怎樣過潑水節的,體會總理和xx心連心。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一、復習導入
1、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認讀并組詞。
2、指名分自然段輪讀課文,并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體會感悟
1、設疑:xx是怎樣跟傣族xx歡度節日的?
2、小組合作學習第四第五自然段,畫出有關句子。
3、交流。學生先說哪句就感悟哪一句。
句子1:xx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頭上包著一條水紅色的頭巾,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
(1)說說表示顏色的詞。
(2)“笑容滿面”說明什么?
(3)這時的xx會對人們說些什么?
句子2:他接過一只象腳鼓,敲著歡樂的鼓點,踩著鳳凰花鋪成的“地毯”,同傣族xx一起跳舞。
xx跟人們一起敲鼓跳舞說明了什么?
句子3:xx一手端著盛滿清水的銀碗,一手拿著柏樹枝蘸了水,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傣族xx一邊歡呼,一邊向總理潑水,祝福他健康長壽。
(1)xx怎樣潑水?向傣族xx祝福什么?說一說。
(2)傣族xx怎樣潑水?向xx祝福什么?說一說。
(3)練習句式“一手……一手”“一邊……一邊”。
(4)交際互動。教師演總理,學生當人們,互相祝福,互動。
(5)課件演示潑水的場面。
(6)有感情地朗讀這一段。
4、學習第6—8自然段。
小學的語文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9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明明遵守紀律、不遲到的好品行。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抓住人物語言、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詞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明明是個遵守紀律的好學生。
難點是有些字音不容易讀準。
課前準備
1.投影片、蛐蛐標本。
2.生字詞卡片。
3.朗讀課文的錄音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學習20課明明上學(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同學們,你們在上學時,有沒有因為貪玩而遲到過?今天我們看看明明在上學路上發生了一件什么事,他是怎么做的。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漢語拼音輕聲讀課文,讀準每個字的音。先自己認真讀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讀、聽、糾正錯誤的讀音。讀過以后,在課文中畫出生字。(包括要求認識的字)
2.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三、檢查初讀情況
1.出示帶注音的生字詞卡片,先讀生詞,再讀生字。用齊讀、開火車讀的方式,檢查生字的讀音,提醒學生注意“遲”、“室”的母是翹舌音,“剛”的韻母是后鼻音。課文中的“著”是多音字,在“走著”中讀zhe,在“找不著”中讀zháo。
2.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注意糾正錯誤的'讀音。
四、理解課文,指導朗讀
1.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說說這段主要講了什么。(早上,明明在上學路上發現了一只蛐蛐。)
出示蛐蛐標本,簡要介紹蛐蛐特點,請玩過蛐蛐的學生講講怎么玩蛐蛐。
出示句子:“明明一聽,就知道草叢里有一只好蛐蛐。”
指名讀句子,讀了句子后,你知道什么?(可以看出,明明喜歡蛐蛐,玩蚰蚰也很有經驗。所以他能從蛐蛐叫聲中知道是一只好蛐蛐。)
明明發現了一只好蛐蛐,這時他心里會怎么想?這一句應該怎么讀?(要用高興的語氣來讀,“好”字要讀得稍重些)
齊讀、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2.小聲自由第二自然段,找出課文中表示明明捉蚰動作的詞,用筆畫下來。
3.指名朗讀第二自然段,說出動詞,教師板書:走、扒、捂、追、找。指名做“扒”、“捂”的動作。
課文中哪個詞語講明明仔細找蛐蛐?(扒來扒去)。
這一段講明明捉蛐蛐從開始到后為心情是不同的,應該怎樣來讀這一段?(第一句要讀出他興奮的心情,第二句要讀出他緊張的心情,第三句要讀出他惋惜的心情。)齊讀、個別讀。
4.讀讀課文第三、四自然段,想一想,小文是怎樣幫助明明的?明明又是怎樣做的?
指導朗讀小文說的話。(“遲到”要讀重音,讀出急切、提醒的語氣)小結:小文提醒明明趕快上學,他們一同向學校跑去。
5.讀最后一段,出示思考題:明明有沒有遲到?明明為什么看了看小文笑了?(明明看著小文笑了,有兩層意思,一是感謝小文的提醒和幫助,二是慶幸自己沒有遲到。)
6.小結:明明按時到校上課,沒有遲到,他高興地看了看小文笑了。
7.指導朗讀。第一句要讀出緊張的氣氛。第二句讀得稍慢,體現出明明輕松愉快的心情。
8.朗讀全文。要求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自由讀、齊讀、指名讀)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出示生字詞卡片,齊讀、個別讀。
二、先放課文朗讀的錄音,再用各種形式朗讀課文。
三、識記字形,指導書寫
1.“扒”、“拍”、“課”這3個生字,你們能不能自己分析字形?(利用已學過的偏旁和獨體字分析字形)
教:右面是“攵”不是“文”。
室:上面是寶蓋兒,下面跟“到”的左半邊基本相同,只是最后一筆把提改成橫。
2.指導寫字。
扒、拍、課:左窄右寬。
剛:左寬右窄。
教:左面的上豎和下鉤要在同一直線上,右這的捺要和撇對稱。
小學的語文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這塊琥珀的形成過程及作者這樣想象的依據。
2、感受課文細膩傳神的語言、大膽合理的想象和逼真的故事情節。
3、能用自己的語言條理清楚地介紹琥珀的樣子及形成過程的依據,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興趣。
教學準備:
課前搜集關于琥珀的資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師:我們在五年級時學習過一篇課文《黃河象》,在北京博物館的古生物大廳里陳列著兩具大象的骨架,那就是黃河象的骨骼化石。(課件展示)今天,我們再來欣賞一塊形成于一萬多年前的珍稀化石——琥珀(板書課題)看,這就是神奇美麗的琥珀化石。(課件展示)
2、師:看到這些美麗的琥珀,你想了解些什么呢?
3、生提問題。
4、生匯報資料。
5、師:《琥珀》這篇課文是一篇語言優美的`科學小品,也就是說明文,現在就請同學們打開書44頁,隨著作者的推測,走進這塊琥珀形成的傳奇故事吧!
二、回顧初讀,交流收獲。
1、檢查字詞掌握。
2、指名讀課文,其他生邊聽邊吧讀書收獲做批注。
3、生匯報讀書收獲。
三、品讀語言,感受推測。
1、師:琥珀是怎樣形成的?課文的哪些段落寫了琥珀形成的過程?請大家再次瀏覽課文。
生:文章的第2——13自然段寫了琥珀的形成過程。
2、師:作者由這塊罕見的琥珀推測了它的形成過程,作者又是怎樣推測與想象的?請大家帶著這幾個問題默讀課文。(課件出示問題)
生默讀課文。
3、師:蒼蠅和蜘蛛為什么會被同時包在里面呢?從哪些語句可以看出?
生找出相關語句。
4、師:這是一只怎樣的小蒼蠅呢?說說你的體會。
生讀課文并談自己的體會。
師課件出示描寫生活中的蒼蠅,生讀一讀,和課文里的小蒼蠅對比,談談自己的感受。
5、師:感受到了作者語言的生動,那作者是否也是這樣寫蜘蛛的呢?
生匯報課文內容。感受作者對蜘蛛的動作和心理描寫。
6、師:此時,“螳螂意欲捕蟬”可結果怎樣呢?
生齊讀9——11自然段。
師:找出這幾個自然段中寫蒼蠅、蜘蛛行為結果的關鍵詞。讀出蜘蛛、蒼蠅的不幸。
7、(課件出示)兩只小蟲淹沒在老松樹的黃色的淚珠里。
師:淚珠指什么?天氣炎熱,太陽光火辣辣地照射著樹林(課件出示)兩只小蟲淹沒在老松樹黃色的汗珠里。你認為哪個詞用得好?為什么?
生結合課文談體會。
8、師:這是一個“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的悲劇,課文這么寫,正體現了它生動的文學色彩。現在的這個松脂球就是琥珀,對嗎?想象它一直掛在這棵老松樹上,掛下去,會不會變成琥珀?(不會)所以,科學家又推測了下面的變化。
生齊讀12、13自然段。
師:用自己的話說說松脂球是怎樣形成化石的?
生匯報,師相機板書。
9、師:畫出文中表示時間的詞語并談談自己的體會。
生匯報后課件出示
師:通過作者生動形象地描寫,你知道琥珀形成需要哪些條件?
生匯報后課件出示。
10、師:科學家的推測非常合理,不僅體現在琥珀形成的過程上,還體現在琥珀發現的過程上。
指名讀發現琥珀的段落。
師:作者不是任意安排了兩個人,而是安排了父子倆,你認為這樣安排合理嗎?現在就讓我們在朗讀聲中再次欣賞這塊珍貴的琥珀吧!
生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11、(課件出示:我們可以……圓環)
師: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形呢?請在文章前一部分中找一找與之相關的句子。
(課件出示:從那塊……蒼蠅和蜘蛛了)
大聲齊讀,談談體會
四、拓展延伸,質疑升華。
1、師:有人認為小蒼蠅和小蜘蛛被松脂淹沒而惋惜,有人卻說“它們被封在琥珀里,生命獲得了永恒。”你是怎樣看待這個問題的?
師生匯報交流。
2、師:學習了《琥珀》一文后,你還有哪些有關琥珀的問題想要問?大家的問題都很有價值,老師也希望同學們做一個愛自然、愛科學的孩子。
小學的語文教學設計4
教材簡析
《海的女兒》是一篇童話故事。主人公小人魚是一個舍棄了安適的海底生活,在海上大風暴中,義無反顧地拯救他人,不惜犧牲自己,追求愛情的形象。她美好的心靈打動著每一個讀者。課文用詩一樣的語言講述著小人魚向往人類世界、渴望得到王子愛情的動人故事。小人魚善良、執著、勇敢的精神品質,可以啟迪孩子的心靈。本課形象生動,故事性強,有很高的情感教育價值。
設計理念
語文課本不是教本,而是讀本。教學中突出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主讀書,自行發現,自主感悟,體會文本的深刻含義。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和復述課文,通過朗讀和復述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深入體會小人魚的內心活動,感受她執著地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和勇敢、善良的品質。
3.認識生字“娶”,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
教學重、難點
體會小人魚的內心活動,感受她執著地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和勇敢、善良的`品質。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簡介作者、激發興趣
1. (課件出示美人魚的銅像)師: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入口處的海面上,有一座銅像冒出水面——它告訴人們這就是丹麥。但銅像既不是丹麥的開國元勛,也不是丹麥某一個王朝的杰出英雄,而只是一個普通的女孩。她坐在一塊石頭上,若有所思地望著大海。她在沉思什么呢?誰也猜不出來。她沒有腿,只有一條魚尾。原來她是人魚 ——“海的女兒”,是丹麥作家安徒生所寫的一篇童話中的主人公。丹麥人民就是以這種方式來表達對安徒生的崇敬。
過渡語:說起安徒生,同學們并不陌生,說說你對他有哪些了解?
2.生交流搜集到的有關安徒生的資料。(出示課件指兩名學生分別讀課件作者簡介及有哪些主要作品)
3.過渡語:安徒生一生中共寫了170多篇童話故事,讀過的每個作品都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今天讓我們再一次走進他的童話世界——《海的女兒》(板書課題:“海的女兒” 師同時播放課題課件)
二、匯報預習情況
師:同學們已經回家預習了,下面就來匯報下預習情況吧。
出示課件:師讀問題指學生回答后再出示答案
(1、“風暴”的含義
2、什么是人魚?
3、童話的定義:)
【學生交流查閱的資料,豐富、共享資源。同時,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為下面的閱讀做準備。】
過渡語:通過同學們的預習,我們對課文里相關知識已經有了簡單了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篇童話故事。
三、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一)讀課文要求:(出示課件)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瀏覽課文,思考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課文思路。
讀書后匯報交流,教師相機與學生共同梳理:
(二)匯報字詞(出示課件)
我會認“娶”(注音、組詞(娶親)(迎娶)、解意:把女子接過來成親或男子結婚)
詞語卡片:近義詞辨析“忍受”、“忍耐”
(三)與學生共同梳理課文
師:按照故事的發展順序,全文可以分成哪幾部分?(指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故事梗概)
(1)小人魚憧憬人間——序幕
(2)小人魚救了王子愛上王子——開端
(3)小人魚忍痛變成人形——發展
(4)小人魚愛情失敗沒有加害王子——高潮
(5)小人魚化成泡沫——結局
(6)小人魚犧牲了自己——尾聲
(四)概括童話的主要內容
小學的語文教學設計5
學習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壩、傣”等5個生字。會寫“坪、壩”等12個字。能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等19個詞語。抄寫描寫窗外安靜的句子,初步體會這些句子的含義。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情感目標:了解民族小學學生幸福的學習生活,體會課文表達的自豪和贊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團結的教育。
教學重點:
識記生字、書寫生字;積累詞語;感情朗讀、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教學難點:
體會描寫窗外安靜和小動物湊熱鬧的句子的表達效果。
教學準備:
1.學生查找與課文有關的資料,預習課文。
2.教師準備好相關的圖片、道具和生字詞的卡片。
教學過程預設:
第一課時
一、民族風情,展示交流
1.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飾,更有不同的風俗習慣。下面我們舉行一個“少數民族風情”展示會,請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關圖片,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知道的有關少數民族的情況。(學生展示介紹,教師提示學生著重介紹少數民族的服飾特征、生活習俗。)
2.根據學生介紹情況,教師適時補充介紹課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數民族的情況。
3.評選最佳“解說員”。
二、揭示課題,范讀課文。
1.在我國西南邊疆地區,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處。不同民族的孩子們也在一所學校共同學習。他們共同把自己的學校稱為(我們的'民族小學)
2.板書課題:我們的民族小學(齊讀課題)
三、初讀課文,感知內容和學習生字詞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這所地處邊疆的“民族小學”。
下面請同學們自己試著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生字根據注音拼讀一下,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學生自由讀,教師巡視指導,尤其關注一些學困生)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
教師相機出示每小節中帶生字的新詞,正音、鞏固。
第一自然段:坪壩(bà) 絨球花 傣(dǎi)族 景頗(pō)族 阿昌(chānɡ)族德昂(ánɡ)族 絢麗多彩
第三自然段:蝴蝶 孔雀舞 摔跤(jiāo) 山貍
第四自然段:鳳尾竹 搖晃(huànɡ)
3、分組朗讀,全班比賽
①分小組朗讀,每組讀一自然段,各組練習。
②各組練習后進行比賽。
四、再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1、讀課文,釋課題《我們的民族小學》。課文中的“民族”主要指哪些民族?
2、再讀課文,想想這所“邊疆的民族小學”是怎樣的一所小學,與我們所在的學校有什么不同?
五、鞏固字詞,指導寫詞
1、指名讀生字,新詞。
2、指導書寫課后田字格中的字。
⑴.著重分析指導“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戴”:半包圍結構,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結合緊湊。
“蝴”:左中右結構,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構成。
“雀”:字“小”字下邊的撇(丿)要長些。
“舞”:字中間四豎要寫短小、靠攏些,第三橫要長些,整個字第十三畫是撇折。
⑵學生寫字,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本課時重在精讀課文,品詞、品句和品讀。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初步感受到了這所民族小學與我們的學校有許多不同。這節課,我們就進一步走進校園去領略它的特別。
二、品讀課文
(一)上學路上
1、比較句子,體會描寫的具體性。
(1)早晨,從各處走來了許多小學生……
(2)早晨,從山坡上,從坪壩里,從一條條開著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許多小學生……
2、比較句子,體會“的字結構”的運用特點。
(1)……走來了許多少數民族的小學生。
(2)……走來了許多小學生,有傣族的小學生、有景頗族的小學生、有阿昌族的小學生和德昂族的小學生,還有漢族的小學生。
(3)……走來了許多小學生,有傣族的,有景頗族的,有阿昌族和得昂族的,還有漢族的。
(二)來到學校
1、大家穿戴不同,語言不同,來到學校,都成了好朋友。
“穿戴”的“戴”是什么結構?在本文里,“穿戴不同”換成“穿著不同”好嗎?為什么?
2、同學們向在校園里歡唱的小鳥打招呼,向敬愛的老師問好,向高高飄揚的國旗敬禮。(讓學生想象自己就是這所民族小學的學生,再現早上來到校園里的情景。注意理解“招呼”一詞的含義。)
3、指導朗讀。
(三)課堂學習
上課了,不同民族的小學生,在同一間教室里學習。大家一起讀課文,那聲音真好聽!
1、體會加點詞的表達效果,然后有感情地朗讀好這個句子
2、比較下面的句子,體會不同標點符號的表達效果。
(1)大家一起讀課文,那聲音真好聽。
(2)大家一起讀課文,那聲音真好聽!
3、既然民族小學的同學們一起讀課文時“那聲音真好聽!”而且用的是感嘆號,為什么作者不直接描寫那好聽的聲音,而是寫各種小動物的表現?
(四)課間活動
“下課了,大家在大青樹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戲”,作者在這里也沒有具體描寫課間活動的情況,卻又寫了小鳥、松鼠、山貍“也趕來看熱鬧”,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五)點題抒情
1、讀了這篇課文,你對這所民族小學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
校園美麗——小學生鮮艷的民族服飾,校園里古老的銅鐘、粗壯的大青樹、搖曳的鳳尾竹……
民族團結——民族不同、穿戴不同、語言不同,但是同一教室讀書,一起玩耍,和睦相處……
生活歡樂——課上認真讀書,課下盡情玩耍,連小動物也來聆聽和看熱鬧……
2、比較下面的句子,體會有無“就”字的不同,然后讀出相應的語氣。
(1)這是我們的民族小學……
(2)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小學……
3、比較下面的句子,體會它們不同的表達效果,然后讀出相應的語氣語調。
(1)這就是我們的一所邊疆的民族小學。
(2)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小學,一所邊疆的民族小學。
4、品讀加點的詞語,體會句子的含義
A、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小學,一所邊疆的民族小學。
認真地朗讀這句話,第一、二學習小組的同學討論:從課文的什么地方表現出這所學校“民族”的特點?
B、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小學,一所邊疆的民族小學。
認真地朗讀這句話,第三、四學習小組的同學討論:從課文的什么地方表現出這所學校“邊疆”的特點?
C、這就是我們的民族小學,一所邊疆的民族小學。
認真地朗讀這句話,然后同桌討論,這里的“我們”指的是哪些人?請選擇并說說選擇的理由。
a、“我們”是指這所民族小學的學生和老師。
b、“我們”是指這所民族小學所在的地區的人。
c、這里的“我們”同時又是指包括我們同學在內的所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里的人。
三、感情朗讀,自主選擇,積累背誦
課文寫得很美,你喜歡哪一部分?請你有感情地朗讀一下。
小學的語文教學設計6
內容摘要:
有效的教學設計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有效的落實到課堂中才是關鍵,新課程倡導的合作學習方式是實現這教學設計有效性的重要方式之一。合作式學習既是“課改”新教學理念,也是實施新課程的新教學行為,同時也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新方式。
關鍵詞:
語文教學設計有效合作探究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方式都有了大的改觀。審視我們當今的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的課堂操作,從表面上看,占滿了課堂教學的所有時間,教師也感到盡心盡力了,但從學生學習的效果來看,這樣的教學往往同樣是一種低效教學。那么怎樣才能使語文教學設計有效呢?
一、制定有效目標
良好的目標意識是教師制定好目標的前提。目標的制定要以吃透教材為基礎,真正有效的課堂,教師需要對教材有一個深度、全面、系統的解讀。
首先,理清教材中各個內容領域的'編排意圖,善于將某一知識點放置于這一單元、這一學段甚至整個知識體系中來審視,這樣,才能進一步明確該知識點在教學中的地位、作用,即這一知識點是在怎樣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又怎樣為后面知識的學習作準備。
其次,細節上應學會推敲。教師應深入研究教材對教學活動所蘊含的啟示,包括教材上的每一幅插圖、每一句提示語言。我們一直倡導“深入淺出”,“深入”是“淺出”的前提,把教材鉆研得越深,課上起來就越簡單、越得心應手.名師常把復雜的內容教得很簡單。反之,會把簡單的課越上越復雜,原因就在這里。只有真正把握教材的編寫意圖,才能吃透教材,也才能實現教學目標的有效性。
第三,對于每課的教學目標要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進行設計,體現循序漸進的原則,這樣的目標才是有效的。如:
二、確立學生主體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個性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學生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語文課堂中,教師不妨運用多種策略,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
1、鼓勵自主學習。
魏書生說得好:“教師不替學生說學生自己能說的話,不替學生做學生自己能做的事,學生能講明白的知識盡可能讓學生講。”只有學生自己會思、會問、會學的基礎上,才有可能與別人合作交流,也只有在學生個體的潛力得到發揮時,課堂教學才變得有效。如:《生命的壯歌》一文通過動物界的兩則故事,告訴人們螞蟻和羚羊逃生的不同方法,其中都蘊含著團結合作、勇于獻身的精神。在這一課的教學中,我嘗試請學生自主學習,列出問題。全班交流時,我請學生提出問題,再請已經能夠回答問題的同學來回答問題。這一問一答的過程中,學生已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知道了螞蟻和羚羊的逃生方法。接著,我就教學重點加以梳理,與學生一起感悟其中蘊含的團結合作、勇于獻身的精神。
小學的語文教學設計7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學會本課的渲、勒等生字,明確文章分為風光和人情這兩個部分,有感情的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過程與方法】采用小組合作探究法、朗讀感悟法、情境教學法,提高學生感悟理解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草原風光的美麗,感悟草原民族的真情。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理清文章的兩個主要描寫方面,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體會草原風光的美麗,感悟草原民族的真情。
三、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探究法、朗讀感悟法、情境教學法。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視頻導入,播放關于草原風光的視頻,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眼中所看到景象,閉上眼睛想象自己就在這樣的大草原上,可能看到什么、聽到什么,順勢導入本課,跟隨作者老舍一起走進美麗的草原。
(二)整體感知
通讀全文,提問引導:
1.通過課題我們知道了本文主要是描寫草原的',那么作者是從哪些方面來對草原進行具體描寫的呢?梳理文章大意,標出不認識的生字詞。
明確:本文從風光和人情兩個方面展開描寫。講解生字“渲”字。板書:風光,人情,渲。
2.朗讀感悟:在學生了解本文是圍繞兩個部分展開描寫的之后,我會把全班分為兩個小組,分別去朗讀相應的段落,體會散文的語言美。
3.賽讀感悟:男女生比賽從文中選取一些自己喜歡的句子,看看那組讀得更有感情。
(三)深入研讀
1.通過剛剛學生的朗讀比賽,我們已經體會了草原的風光美,下面我們就一起走進草原,看看草原的風光與我們平時所見的有什么不同?
明確:文中描寫草原的句子,“四面都有小丘……輕輕流入云際。”
2.這一句中說的“白色的大花”指的是什么?
明確:比喻的修辭手法,將羊群比喻為白色的大花。板書:比喻。
3.結合課下注釋,理解“渲染”“勾勒”體會畫面感。
明確:草原風光的總特點是洋洋灑灑的,風過草原給我們呈現了一幅綠色的中國畫,而不是一幅描繪細致的工筆畫,這里從側面寫出了草原的意境美。
4.設置承上啟下的問題,在這樣的草原上生活著一個可愛的民族,他們對待客人是怎樣的呢?請你找到關于“人情”描寫的相關段落,勾畫出草原人們待客的句子和客人的表現。
明確:草原民族的熱情,迎客、吃飯、飯后載歌載舞。
5.客人與草原民族的語言是不相通的,我們為什么能如一家人一般其樂融融呢?
明確:草原人們的熱情,民族團結深入人心。
6.全班朗誦文中最后一句“蒙漢情深何忍別,天涯碧草話斜陽!”。
明確:體會作者分別時的心情,總結全文。
(四)拓展延伸
搜集與蒙古族相關的資料,思考民族團結的重要性。
(五)小結作業
畫出你心目中的草原,并且為你的畫配上相應的文字。
小學的語文教學設計8
一、教學要求
1、學會z、c、s三個聲母,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學會z、c、s與單韻母組成的音節,能準確拼讀音節。
3、學會zi、ci、si三個整體認讀音節,會讀它們的四聲。
二、教材說明
本課包括四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是三個聲母z、c、s和三個整體認讀音節zi、ci、si及它們的四聲,每個聲母配有一幅圖。第一幅圖是一個小女孩在黑板上寫字,寫的是字母z,“字”提示z、zi的音,小女孩寫的字母“z”提示z的形。第二幅圖用小刺猬的“刺”提示c、ci的音,小刺猬的形狀提示c的形。第三幅圖是一條正在吐絲的蠶,吐絲的“絲”提示s、si的音,蠶的形狀和蠶吐出的絲的形狀提示s的形。
第二部分是聲母z、c、s和單韻母a、e、u的拼音練習。
第三部分是z、c、s的書寫格式。
第四部分是一首兒歌,配有圖畫。
z、c、s的發音及zi、ci、si的整體認讀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
三、教學建議
(一)教學準備
配合學習z、c、s和zi、ci、si發音的錄音帶;字母卡片;畫有四線格的小黑板。
(二)字母教學
學生發z、c、s的音有一定困難,可以利用圖,借“字、刺、絲”來讀準音。教師要講清發音部位,強調舌尖一定要向前平伸,頂住上門齒背,提醒學生注意不要咬著舌尖發音。教師要做好示范,讓學生反復練習,掌握發音要領。
教學字母的形,要充分利用圖,還可以用口訣記憶:“小2z,半圓c,半個8字就是s。”
(三)整體認讀音節教學
本課開始學習整體認讀音節。教學zi、ci、si的讀音時,告訴學生,把字母z、c、s的音讀長些、響亮些就是zi、ci、si的.音。可以對比著發音:zzi,cci,ssi,體會字母和整體認讀音節發音的相同和不同處。還要讓學生知道,整體認讀音節zi、ci、si可以直接用來給漢字注音,不能拼讀,要整體認記。整體認讀音節的四聲練習要打亂順序讀、挑讀,反復練習。結合四聲練習,告訴學生i上標調時要去掉上面的點。
(四)拼音練習
讓學生運用所學的拼音方法,自己練習拼讀,然后指名拼讀,同學評議,教師指點。
(五)書寫指導
z、c、s三個聲母都是一筆寫成。著重指導寫s,它是從右上起筆,先向左半圓,再向右半圓,像阿拉伯數字8的半邊,要寫正,不能歪。
(六)擴展活動
1、學生回家做聲母z、c、s的卡片,并讀給家里人聽。
2、讀一讀,比一比。
zziccissi
zizacicusise
(七)課時安排
教學本課可用2-3課時。
四、參考資料
z、c、s的發音方法發z時,舌尖向前平伸,頂住上門齒背,憋住氣,然后舌尖稍微放松,形成窄縫,讓氣流自然從窄縫中擠出。發c時,發音動作和z基本相同,只是從窄縫中擠出的氣流較強。發s時,舌尖向前平伸,和上門齒背接近,中間留一條窄縫,氣流從窄縫中擠出來。
z、c、s的發音部位都是舌尖和上門齒背,發音時舌頭是平的,叫平舌音,也叫舌尖音。
小學的語文教學設計9
教學主題:大自然的啟示
課時:共2課時,第1課時
授課對象:四年級學生
設計者:市區小學
目標確定的依據
1、課程標準相關要求
(1)基于識字寫字
識字、寫字是貫穿整個小學階段的重要任務,它是閱讀習作的基礎。由于中年級的學生具有一定的獨立識字能力,識字方式上可以做進一步的調整。對于認識的字,由于精讀和略讀課文中的生字都注音,學生認字并不困難,可以讓學生自學完成。老師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進行檢查,可以對多音字、難讀準的生字或易混的生字作指導。
(2)基于閱讀
指導朗讀、默讀,誦讀課文,展開想象。“教會學生”抓住課文主要內容“的閱讀方法,。在理解內容、體會思想感情的過程中,要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讓學生自主完成學習的過程,并得出結論。
2、教材分析
課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講述了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作者和同伴及一個生物學家向導,結隊來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島旅游,觀察幼龜是怎樣離巢進入大海的。他們看到一只探頭出穴的幼龜被嘲鶇咬啄時,不顧向導勸阻,要向導把幼龜抱向大海。接著,成群的幼龜得到錯誤的信息,以為外面很安全,就從巢中魚貫而出,結果許多幼龜成為食肉鳥的口中之食。雖然“我們”拯救了一些幼龜,但仍然感到十分震驚和悔恨。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如果不按自然規律辦事,往往會產生與我們的愿望相反的結果。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是豐富學生的見識,使學生認識到要按照自然規律辦事;同時培養學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教學的重點是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從中受到啟示;難點是理解向導的話,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學情分析
學生的概括能力相對較差,他要通過本文的教學,引導學生能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并了解把握課文主要內容的一般方法:先把整片課文讀一讀,對課文內容有個大致的了解,然后一部分一部分認真閱讀,了解每部分內容主要講的.是什么,再把每部分內容連起來想一想,就抓住了課文的主要內容。教學本文,不要過于追求主要內容概括的特別簡練,學生能說出大概意思,了解一般方法就可以了。在這樣的訓練中,逐步引導學生概括的能力,直至最終做到所概括的內容正確、語言簡練。這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不能急于求成。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旅游、幼龜、沙灘、偵察、企圖、情愿、蠢事、返回、海鷗、補救、爭先恐后、欲出又止、若無其事、見死不救、魚貫而出、愚不可及、氣喘吁吁、響徹云霄”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明白:人類辦事要遵循自然規律,否則就會事與愿違。
3、通過讀書、思考、討論、聯系實際的例子、談感受相結合的辦法,讓學生明白道理,豐富見聞,激發探究大自然規律的興趣。
評價任務
1、通過聽教師范讀、默讀、個別讀等形式,練習課文朗讀,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帶著理解讀出自己的感受。
2、能夠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從中明白:人類辦事要遵循自然規律,否則就會事與愿違。
教學活動過程
環節 學習過程 評價要點
環節一
激趣導入
整體感知
10分鐘 活動
閱讀“單元導讀”,引入新課
1、指名讀“單元導讀”,說說本單元專題是什么,有什么新要求。
2、按常規或按要求自讀自學:把課文讀兩三遍,讀通讀順序認讀生字,找出生詞,查字詞典理解生詞,標自然段序號,想一想課文大意。 整體感知,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評價目標一)
環節二
學習生字詞
6分鐘 活動
1、出示小黑板,檢查生字詞認讀與理解情況:指名讀,想讀哪些就讀哪些,想說哪個詞義就說哪個,有的詞語可用形象表演的方式,如:“欲出又止、魚貫而出、氣喘吁吁”等。
演中促讀,演中理解
(評價目標二)
環節三
以演促讀,感悟“蠢事”
17分鐘 活動
1、出示句子:“我們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
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請自由讀第三、四、五自然段。分角色表演表演這三個自然段敘述的情景
2、想象課文描寫的場景,分小組再說一說。
3、回答:我們干了一件什么樣的“蠢事”?
環節三
課堂小結,完成練習
7分鐘 活動
自主讀課文,遍數自定,抄寫生字新詞。 讀準字音,讀熟句子,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評價目標二)
附:板書設計
自然之道
欲出又止、魚貫而出、氣喘吁吁
小學的語文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有感情地背誦課文。
2、通過朗讀,自讀自悟,感受夕陽西斜美和夕陽西沉云朵美以及夕陽隱沒時的霞光美。
3、通過對課文地誦讀品味,感受夕陽的美麗,體會人們的喜悅之情,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
感受夕陽西下的整個過程的美(西斜——下沉——落山)
教學難點:
入境品讀,感悟夕陽美
教學過程:
一、 整體感知,發現“美”。
1、今天,讓我們高高興興地繼續跟著爺爺奶奶一起去看美麗的夕陽!(投影出示夕陽組圖,學生欣賞)
2、誰能說說自己的感受?我們一起贊美夕陽:(齊讀課題)夕陽真美!
二、 發散閱讀,感受“美”。
1、過渡: 課文是怎么寫夕陽美的呢?請小朋友們打開書本,讀讀課文第2、3、4節,畫出讓你感受到美的語句,多讀幾遍,看能不能把夕陽的美讀出來。
2、第二節中哪些詞句讓你感受到了美?(出示)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指導朗讀。
⑴“太陽已經西斜,收起了刺眼的'光芒。”出示圖片,現在的太陽和中午的太陽相比,怎么樣?(變的柔和了)指導朗讀。
⑵“天空一片深藍”出示圖片,感受并讀好“深藍”。
⑶“連綿起伏的西山披著夕陽的余暉,顯得十分壯麗”。出示圖片,理解“連綿起伏”。看著圖在本子上畫一畫。師小結:連綿,就是一座山連著一座山;起伏,就是有高有低。范讀“連綿起伏”。出示圖片,理解“壯麗”。師描述:看,太陽快落山了,它的余暉染紅了天空、云朵,它好像給群山披上了紅色的披風,這山既雄偉,又美麗。這就叫“壯麗”。齊讀
⑷師:天空一片深藍,西山連綿起伏,多美呀!誰能把這段話連起來讀讀?
⑸誰能給圖片配上文字來贊美夕陽?老師播放圖片,范背第二節。自由練習背誦,指名背。
⑹小結:西斜的太陽收起了刺眼的光芒,給大山披上了一層美麗的余暉,給樹木穿上了紅色的裙子,就連小朋友的臉也被映紅了!讓人忍不住想說——(齊讀課題)夕陽真美!
3、同學們真會讀書!想不想讓這些夕陽圖在頭腦中“動”起來,一邊讀一邊想就能使圖片“動”起來,要不咱們試試。請同學們讀讀課文第三節讓你感受到了美的詞句?出示第三節。
⑴指名讀,你感受到美了嗎?
⑵“圓圓的臉漲紅了”,漲紅的臉像什么,可愛不可愛?讀好:漲紅。引讀:“把身邊的云染成了黃色、紅色、紫色……”還能把云染成什么顏色?你能不能用一個詞把這么多的顏色都說進去?(五顏六色)
⑶這么多的顏色擠在一起多美麗、多壯觀呀!能給這副圖配上文字嗎?練習背誦,指名背誦。
⑷這么多的顏色擠在一起,多熱鬧呀!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五彩繽紛的顏色中去吧!——齊背
⑸小結:當太陽慢慢下沉時,他那圓圓的臉漲紅了,就像個可愛的娃娃。它讓周圍的云朵變成了黃色、紅色、紫色、綠色、藍色、金色……顏色多得數也數不清,讓人忍不住想說:夕陽真美(齊讀課題)
4、我們讀讀、想想、背背,學習了第三節,太陽西沉時云朵的美都在我們面前動了起來。(出示落山圖)誰能通過朗讀讓這幅圖也“動”起來。請同學們運用同樣的方法自學第四節。檢查自學情況。
⑴指名讀,給這幅圖配上文字。評議:你感受到美了嗎?圖“動”起來了嗎?
⑵“它輕輕地走向西山的背后”,這時,同學們想對夕陽說些什么呢?(戀戀不舍之情)
⑶練習背誦,再為這幅圖配上文字。
⑷讓我們一起來讀好這片燦爛地霞光,把它們留在身邊。齊背第4節
5、小結:是呀,夕陽真美,讓我們亮開嗓子,用所有的熱情贊美它吧!(齊讀課題)夕陽真美!
6、這么美的夕陽,讓我們永遠把它記在腦海里吧!出示第2、3、4節,選擇自己喜歡的背誦(指名背,齊背)。
三、縱向延伸,深化“美”
1、最后,(引讀)爺爺滿面紅光,望著奶奶說:“夕陽真美呀!”爺爺為什么不望著孫子說“夕陽真美呀”,而是望著奶奶說呢?
2、討論,指名說,小結:是呀,爺爺奶奶雖然大了,但生活很幸福,就像是夕陽那么美好。讓我們共同祝福他們!播放歌曲《夕陽紅》
小學的語文教學設計11
一、教材簡析
本組以“熱愛生命”為主題。選有四篇有關生命的課文,目的是讓學生體會生命的美好,從而思考如何對待生命,熱愛生活。本組課文以散文為主,語言優美,內含豐富。教學中可引導學生閱讀思考,細心感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情感,也可以就重點問題展開討論。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是本組課文的訓練點(訓練項目)。由于學生年齡較小,對生命的意義缺乏深刻的理解,因此本組課文就是通過一個個形象、具體的人物和事例來體現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教學本組教材,應注意引導學生把具體的人和事與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道理結合起來,從整體上把握課文,認真領會關鍵詞句的含義和作用,并聯系自己讀過的和身邊發生的感人故事,體會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二、預習要求:
1、給生字注音、組詞。對于文中讀不準的字查字典,將正確的讀音標在書上。并將這些字拼讀兩遍。
2、圈出文中帶拼音的詞語和其他的好詞,讀兩次。
3、給課文標出自然段,將課文完整朗讀一次。
4、畫出含有下列詞語的句子,邊讀邊體會詞語的意思。流暢、權利、捐贈、騷擾、磕磕絆絆、清香裊裊、重見天日、傲然挺立
5、找出課本中有感觸的地方,簡要寫下自己的體會;對于有疑問的地方,請做好標注。
三、研學主題:
1、學習生字,能正確讀寫詞語,了解課文內容。
2、體會課文中含義深刻的'詞句的意思。
3、發現并總結出概括句子含義的方法,培養理解語言的能力。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不斷積累語言,增強語感。
5、通過學習,感受生命的美好,激發對生命的思考,從而更加珍惜生命,熱愛生命。體會生命的價值和意義,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
小學的語文教學設計12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學會“妒忌、神機妙算”等重點生字詞,了解故事情節以及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小組合作、圈點勾畫的方法,提高對文本的解讀和概括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閱讀中感受諸葛亮的足智多謀和神機妙算,體驗閱讀名著的樂趣。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
【難點】感受諸葛亮的足智多謀和神機妙算,體驗閱讀名著的樂趣。
三、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探究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談話法。
四、教學過程
(一)動畫播放,導入新課
1.教師播放動畫,請同學們欣賞,并提問:動畫中講的是什么故事。
2.教師引導: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草船借箭的大概情況,知道這個故事中最主要的人物是諸葛亮。今天,我們要深入學習課文,弄清草船借箭的真正起因,了解諸葛亮成功的原因。
(二)初讀課文,掌握順序
1.默讀課文,并且回想這篇課文的寫作順序。
明確:課文是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寫的。
第一部分:周瑜讓諸葛亮造箭;
第二部分:寫諸葛亮準備造箭;
第三部分:寫諸葛亮借箭;
第四部分:寫諸葛亮借箭成功。
2.諸葛亮為什么能夠借箭成功呢?用一個詞概括。
明確:神機妙算。
(三)合作學習,分析原因
1.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表現在哪些地方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劃出表現諸葛亮神機妙算的句子,并從中體會后再小組交流。
明確:
①“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選擇這樣的天氣說明諸葛亮精通天文、氣象,沖刺準確。正因為大霧漫天,什么都看不清,曹操才不敢輕易出動只叫人射箭,諸葛亮借箭的'妙計才得以實施。(識天氣)
②“諸葛亮吩咐把二十條船用繩索連接起來,朝北岸開去。”把船用繩索連接起來,一字兒擺開,既便于統一行動,避免走散,又不留空擋,使受箭面積大。
③“諸葛亮下令把船頭朝西,船尾朝東,一字兒擺開,又叫船上的軍士一邊擂鼓,一邊大聲吶喊。”軍士擂鼓吶喊,既造聲勢,又提示射箭方向。
④“魯肅吃驚地說:‘如果曹兵出來,怎么辦?’諸葛亮笑著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諸葛亮是笑著說的。說明他胸有成竹,深知曹操疑心重,用兵謹慎,在看不清虛實的情況下,不敢輕易出動,只叫人朝他們射箭。
2.諸葛亮算得準不準呢?從哪里可以看出來?找出文中相關語句。
明確:曹操聽到鼓聲和吶喊聲,就下令說:“江上五很大,敵人忽然來攻,我們看不清虛實,不要輕易出動。只叫人朝他們射箭,不讓他們近前。”他派人去旱寨調來六千射手,到江邊支援水軍。一萬多名射手一齊朝江中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樣。(知人心)
3.什么時候曹操才知道上當了呢?默讀課文,找出答案。
明確:天漸漸亮了,霧還沒有散可是這邊的船順風順水,已經駛出二十多里,要追也來不及了。可以看出諸葛亮早已經算準了借箭的地理位置。(懂地理)
4.同學們概括一下草船借箭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呢?同桌交流。
明確:精通天文、氣象;利用曹操謹慎多疑的性格;對地理位置十分熟悉。
(四)拓展延伸,小結作業
1.題目是“借箭”,為什么不用“騙箭”或“取箭”呢?
2.你還知道哪些有關諸葛亮的故事,課下積累,與同學分享。
五、板書設計
草船借箭
神機妙算
識天氣、知人心、懂地理
小學的語文教學設計13
預設目標:
1.認識“荷、珠”等12個生字。會寫“是、朵”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課前準備:課件、字詞卡片、貼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親愛的小朋友們,出示課件1:荷葉看,這是什么?板書:荷葉。我們剛學過南宋詩人楊萬里的一首詩,就寫到了荷葉。一起來背背吧。(學生背誦:《小池》)
2、小朋友們,觀察一下,看看荷葉長什么樣子?(板書:圓圓的,什么顏色的?綠綠的。)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第一位朋友,荷葉姐姐。
(師:嗨,荷葉姐姐你好!親愛的同學們,來,跟荷葉姐姐打個招呼吧!再熱情一些!荷葉姐姐可惹人喜愛了!不信,我們到荷花池去看看吧!
出示課件2:荷花池
2。這里的景色美嗎?(美)師:這么美的景色不僅吸引了我們,還吸引了一位大作家,他把自己看到的,想到的寫下來,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荷葉圓圓》,小朋友們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荷葉圓圓的,荷葉綠綠的,荷葉是夏天里一首清涼的小詩,荷葉是陽光下跳動的綠色音符……所以有好多小伙伴都喜歡荷葉姐姐,我們來聽一聽,都有誰喜歡荷葉姐姐,來和荷葉姐姐玩呢?
2.出示:《荷葉圓圓》視頻
3.都有哪些小伙伴喜歡荷葉姐姐呢?生回答,師貼圖。
4.多有意思的小故事啊!你們想不想也來讀讀呀!趕緊打開書讀一讀吧。
出示課件3:朗讀要求
1)把課文讀正確了、讀通順,遇到不認識的借助拼音寶寶多讀幾遍。
2)給課文標上自然段序號。
三、檢查生字詞
1、我會認生字(出示課件4:生字)
剛才同學們讀得非常認真,課文有幾個自然段?(5個)課文中的'生字寶寶你都認識了嗎?
1)指名讀-齊讀-男女生分讀。
2)識記生字
怎樣才能記住這些生字,你有什么好辦法?
同學們用加一加,合一合,還有換一換等方法,老師還有一種方法記住這些字,就是猜字謎:老師要考考你了
出示課件5:猜謎語
①一天一天又一天,每天都有紅太陽。(晶)
②月亮在旁邊。(膀)
③人在小亭邊。(停)
④土地真平整。(坪)
剛才你們用了這么多方法來記住這些生字,荷葉姐姐說:你們真了不起,下面我來考考你們
出示課件6:生字
2、詞語:生字寶寶找到了朋友,你能認出他們嗎?(開火車讀)
火車火車誰來開?
四、學習課文
1、研讀2-5自然段。
剛才,我們認識了生字詞,下面我們來學習課文吧
師: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魚兒把荷葉姐姐當做了什么呢?
下面我們來讀讀2-5自然段吧
好,請四名學生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聽,想想老師提出的問題?
生讀理解課文
出示課件9:第二自然段:小水珠說:…………搖籃
小水珠說:“荷葉是我的()。”
誰能說說什么是搖籃?(出示課件7:搖籃圖片)
(你能給“籃”再組個詞嗎?與“藍”區別。)
出示課件10:比一比,藍,籃組詞。
小水珠是怎樣在荷葉上(躺,板書),還眨著……
出示課件11:第三自然段:小蜻蜓說:……停機坪
小蜻蜓說:“荷葉是我的()。”(同學們停機坪是干什么的?它是什么樣子呢?
出示課件12:停機坪
同學看圖片,這就是停機坪。小蜻蜓是怎么樣在荷葉上(立,板書),然后(生接,展開透明的翅膀,誰能表演一下?(指學生表演)
出示課件13:第四自然段:小青蛙說:……歌臺
小青蛙說:“荷葉是我的()。”小青蛙是怎么樣在荷葉上(蹲,板書),誰來表演一下?
出示課件14:第五自然段:小魚兒說:……涼傘
小魚兒說:“荷葉是我的()。”小魚兒在荷葉干什么呢?(游來游去,板書捧起)
2、美讀,表演。
這四個小伙伴,你最喜歡誰?好好讀讀寫它的一段,讀的時候可以做做動作,能夠背下來,待會請同學上臺表演。
3、抽學生上臺表演。
(佩帶上相應的頭飾)
五、拓展思維,啟迪聯想,練習說話,升華情感。
1、同學們表演的不錯,那除了小水珠、小蜻蜓、小魚兒外,還有誰喜歡荷葉呢?它們又會對荷葉說些什么呢?
2、課件出示:15除了小水珠、小蜻蜓、小魚兒外,還有誰喜歡荷葉呢?它們又會對荷葉說些什么呢?
(螞蟻說:“荷葉是我的小船。”它能把我帶到我想去的地方。小蝴蝶說:“荷葉是我的舞臺,我在荷葉上跳舞。”小鳥說:荷葉是我的大床,可以躺在床上睡大覺。小水珠說:荷葉是我的跳跳床,在上面跳來跳去。小蟲子說:荷葉是我的大軟床,可以讓我舒舒服服的躺在上面曬太陽。)
2、那荷葉是小朋友的什么呢?你們想對荷葉說些什么?荷葉是小朋友的涼傘,荷葉是小朋友的涼帽,荷葉是小朋友的風景。
3、小結:這神奇的大自然造就了這么美的荷塘景色,這美妙的景色需要我們人類精心地呵護。請同學們用你們手中的彩筆,畫下這美麗的景色,然后在一旁寫上你想說的話。
板書設計
荷葉圓圓
小水珠搖籃躺
小蜻蜓停機坪立
小青蛙歌臺蹲
小魚兒涼傘游來游去
小學的語文教學設計14
【教材解讀】
《要下雨了》是小學語文第二冊第四單元中的一篇閱讀課文,是一篇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全文共8個自然段,主要從“燕子低飛、魚游到水面、螞蟻搬家”三種現象,講了下雨前的一些小動物的活動特點及發生這些現象的原因。本篇童話共塑造了4個童話動物形象:燕子、小魚、螞蟻、小白兔,這些小動物都是孩子們平時很喜愛的,也是孩子們樂于親近的。
這篇課文,在生動有趣的語言文字中,有機地滲透著身邊的自然科學知識,在學生幼小的心靈里萌發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這是一篇發展學生觀察能力,理解能力,朗讀能力的好教材。
【學情分析】
本課教學的對象是一年級學生,學生通過讀課文能知道的是:燕子低飛、魚游到水面、螞蟻搬家這三種現象預示即將下雨。可要想使學生理解這三種現象的緣由,就是個難點了,特別是學生對要下雨了的自然現象曾經經歷過,但他們可能從未把這些自然現象與下雨前的征兆結合起來。這便有待于我們去幫助學生建立自然現象與天氣間的聯系,培養學生的觀察與理解能力,達到對課文內容的開拓性理解。
一年級的學生已有了初步的朗讀能力,通過理解課文,學生在讀文中對話時可以把對話讀正確、通順、讀出一定的`語氣,但在進一步體會朗讀方面還有待于進一步的引導。例如:分角色朗讀時,特別注意引導學生體會語句中重音的作用。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生字,理解生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課文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下雨前一些小動物的異常表現。
【重點難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指導學生讀好對話,特別是指導讀好帶有疑問語氣的句子。
2、幫助學生理解為什么快要下雨的時候燕子飛得低,小魚游出水面,螞蟻搬東西。
【教學策略】
對于這篇課文的講解,我采用“整體——部分——整體” 的基本模式,首先整體感知課文大意,然后把課文分成五部分講解,重點講解小白兔與燕子、小魚、螞蟻對話三部分,這三部分采用同一方式教學,使學生易于形成明確的學習思路,推薦小老師代講,調動學生積極性,“授之以漁”。最后以諺語的形式總結下雨前的預兆,通俗易懂。結合當前時事,進行主題升華,共同為旱區祈禱,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
在朗讀教學的處理上,我先讓學生“用不同的符號畫出它們都說什么了”,學生通過親手畫一畫句子,找準對話的內容,為指導分角色朗讀做好準備。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達到以讀代講,以讀助學的目的。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導入新課
板書“下雨了”,齊讀。再加上“要”字,讓學生齊讀課題,區分“下雨了”和“要下雨了”。有一天,小白兔上山割草,正好趕上要下雨了,可小白兔卻不知道,那他最后是否被雨淋濕了呢?我們還是來看看課文吧。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對比理解“要”字,區分雨前和雨中,以免學生對文本的時間誤解,為新課做好鋪墊。
二、充分自讀,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課文中有哪些字不認識?圈出來,交流識記方法。
2、再次快速讀課文,看看文中先后出現了哪些小動物,做上記號。
設計意圖:通過讀讀、圈圈、畫畫,使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初步形成故事意象,為講解課文做好鋪墊。
3、同學們:(小白兔上山割草都遇到了誰?)
4、出示生字“兔”,引導學生聯系小兔子的樣子記住“兔”的字形,注意兔字的小點,那可是兔子的短尾巴,如果把小白兔的尾巴給丟了,他會很傷心的。
設計意圖:運用字形特點趣味識記生字,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三、由扶到放,學習課文
1、學生獨立為課文標上自然段序號。
2、指導學習第一自然段。
指名讀第一段。這時小白兔有什么感覺?(出示卡片“悶”)強調讀音(多音字)一顆心成天被關在門里,孤零零一個人,能不悶嗎。而我們感覺有些喘不上來氣,就會覺得悶。
小白兔為什么會感覺到悶?小白兔此時知道要下雨了嗎?那有誰會告訴他呢?請大家來看下兩個自然段。
設計意圖:抓住重點字詞“悶”,揭示要下雨了。同時讓學生聯系生活實際,理解多音字“悶”,將閱讀教學與識字教學結合起來。
3、指導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1)出示小黑板(小白兔看到了誰?他們分別說了些什么?你能畫出來嗎?通過他們的對話,你知道了什么?)
(學生讀小黑板上的問題后,分組練習朗讀并討論。)
提問:小白兔看到了誰?(燕子)
(教師板畫燕子)
(2)學生匯報討論結果:
教師補充提問:燕子為低飛在做什么?蟲子為什么飛得低?(板書:燕子低飛忙捉蟲)
設計意圖:通過逐層深入的提問,突破教學難點,理解燕子低飛的原因。
(2)教師指導分角色朗讀:你知道燕子為什么要大聲喊嗎?你能學一學嗎?(學生練讀)
(3)推薦分角色朗讀,集體評議。
(4)課文中燕子邊飛邊說,這里指燕子同時做幾個動作?你有同時做兩個動作的時候嗎?你能用“邊……邊……”說一句話嗎?
設計意圖:在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運用,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4指導學習第四、五自然段。下面同學們邊看課文第四自然段的第一句邊想:小白兔相信燕子的話了嗎?(強調半信半疑)
接下來小白兔又遇到了誰呢?大家默讀第四、五自然段。
(1)這兩個自然段我們還參照小黑板上的問題步驟來學習?誰希望當一回老師,來組織這兩段的學習?
設計意圖: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也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學生匯報:(板畫小魚)
教師補充說明水里悶得很:那悶是什么樣的感覺?下面我們一起來做個游戲,假如你現在就是一條小魚,跟老師做動作(雙手向前伸,低下頭)現在小魚在水里,你有什么感覺?再跟老師做個動作(雙手向后,頭向前伸)小魚游到水面上來了,你感覺怎么樣?(板書:小魚出水來透氣)
設計意圖:以學生的親身感受來理解“悶”,同時體驗小魚出水面的感受。
(3)教師指導分角色朗讀。分組扮演角色朗讀,教師旁白。
5、指導學習第六自然段。
看見燕子低飛、小魚游出水面,聽了燕子和小魚的話,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嗎?大家讀讀下面幾段課文就知道了。
(1)學生齊讀第六自然段。
(2)指名回答小白兔是否相信要下雨了,從哪里看出來的?為什么?(連忙、挎)你能學學這個動作嗎?
(3)小白兔又遇到了誰?小白兔可能對螞蟻說些什么呢?(學生自由。)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你能畫出螞蟻說的話嗎?讀一讀。你又知道了什么?(教師板畫螞蟻,引導板書:螞蟻高爬齊搬家)
6、指導學習第七、八自然段。
請大家讀第七八自然段,看是否真的下雨了?這說明燕子、小魚、螞蟻說得非常正確。以后你如果觀察到這些現象,那就說明風雨雷電要來到。(教師板書:風雨雷電要來到)
那下雨時能聽到什么聲音?請大家來聽一聽。(教師播放雷雨錄音。)你還知道自然界中哪些聲音?能學一學嗎?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模擬聲音,拓展知識,學會發現生活中的語文,了解更多擬聲詞。
四、練習分角色朗讀全文
1、學生自由讀全文,按小組練習分角色朗讀全文。
2、指名分角色朗讀。
設計意圖:本課設計從整體到部分,再回到整體,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再通過分角色朗讀,培養朗讀能力。
五、升華主題
同學們,現在我國南方的旱情十分嚴重,現在甚至連日常用水都十分困難,雖然我們現在不能為他們送去生命之水,但我們能夠共同祈禱,愿旱災地區早下雨吧。
設計意圖:聯系實際,進行主題升華,滲透品德教育。
【教學反思】
本節課教學基本達到了預設效果。在教學中,運用動作充分理解“悶”的意思,同時通過動作體會小白兔由半信半疑到堅信不疑的心理變化過程。在教學中尊重學生對這些重點詞句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不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學生真正理解的基礎上,請學生用自己的朗讀來表現,學生對重點詞句的領悟可謂水到渠成。
本課教學的難點是讓學生理解為什么快要下雨的時候燕子飛得低,小魚游出水面,螞蟻搬東西。我在教學中通過以讀助講,以讀助學,不僅使學生在讀中理解了課文內容,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朗讀能力。使他們較好地感受、體驗了課文深刻的現象聯系,從而較有實效地挖掘了這個教材的重難點;引導學生認識到雨前動物行為的變化與雨前氣候狀況的聯系,從而培養學生注意觀察事物、分析問題的習慣,培養學生語言表達的條理性。另外,推薦小老師代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課堂氣氛活躍,培養了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覺得本節課內容設計有些過多,使整節課進程過于緊張,使朗讀時間不夠,所以,還應對本節課仔細斟酌,進行簡化處理。
【教學評析】
《要下雨了》是一篇很有趣的童話故事,在教學中,教者首先通過對比揭示課題理解“要”字的意思,為新課的講授做好鋪墊;能讓學生明白其中蘊含著的自然知識,是一個難點,對于這一難點的突破,教師采用了逐層深入式的提問來解決,引導學生總結板書來加深理解,比較簡潔,同時,利用游戲組織教學,使學生用自己的感覺去理解課文,效果高于講解;當然,這也是一篇很好的朗讀訓練材料,教學中采用形式多樣的朗讀練習,調動學生興趣,教師范讀,點撥適當,達到了預期效果。如果在課堂上能有機會讓學生演一演,效果也許會更好。對于一年級教學來說,識字教學是非常重要的,教師能夠抓住時機進行識字教學,有機地將閱讀與比較形象的識字教學結合起來,使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愉快。總之,這節課,教學步驟清晰,教學適當;大膽地請學生來組織學習,這對于一年級教學來說是一個嘗試,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難得的鍛煉機會,大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板書以諺語的形式呈現,圖文并茂,美觀,易懂。最后,結合當前局勢為旱區祈禱早日下雨,對學生進行了情感教育。
小學的語文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字詞,會認“妖、矩”等8個字,會寫“介、紹”等15個生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正確讀寫“介紹、神仙、妖怪、規矩”等詞語。
2、自讀感悟,感受童話的奇妙,體會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3、根據已有內容創編故事。
教學重點
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童話的奇妙,體會人物真善美的形象。
教學難點
根據已有內容創編故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字詞,會認“妖、矩”等8個字,會寫“介、紹”等15個生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正確讀寫“介紹、神仙、妖怪、規矩”等詞語。
2、正確朗讀課文,理清文章結構。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1、【課件出示2:一只葫蘆】看,這是什么?對,一個葫蘆,它可不是一個普通的葫蘆,它可是有故事的寶葫蘆。
2、今天,我們來學習《<寶葫蘆的秘密>(節選)》。學生齊讀課題“寶葫蘆的秘密”。請同學們分小組交流一下自己課前閱讀到的關于《寶葫蘆的秘密》的故事,談談自己對寶葫蘆的感知。
今天,我們就和作家張天翼一起,走進童話故事《寶葫蘆的秘密》,走進奇妙的童話世界。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板書:寶葫蘆的秘密(節選))
2、 簡介作者以及寫作背景【出示課件3】
張天翼(1906—1985),中國當代作家。出生于南京,在杭州讀完小學和初中,1925年秋到北京,次年考入北京大學。1929年正式開始職業寫作生涯,1931年加入左聯,抗戰爆發后,一直在長沙等地從事抗日救亡工作和文藝活動。解放后歷任中央文學講習所副主任、中國文聯委員、中國作協書記處書記、《人民文學》主編等職。代表作有童話《大林與小林》《寶葫蘆的秘密》《禿禿大王》,小說《華威先生》《鬼土日記》等。他的童話在兒童文學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二、初讀課文,解決字詞
1、自學課文生字詞,可以用筆在文中圈出來,然后用合適的方法來解決生字詞。
2、檢查學習效果,相機指導。【出示課件4、5、6、7:字詞】
妖怪 規矩 乖巧 攆上 腳丫 拽住 沖著 又瘦又長 燙著 溜開 幸福 舔手 向日葵 罷了
(1)讀準字音
注意讀準翹舌音“拽 瘦 紹”,前鼻音“攆 舔”,后鼻音“燙”。另外,多音字“沖”在這里讀“chòng”,還有一個讀音“chōng”,組詞“沖動”。
(2)指導書寫
重點指導“舔 葵 瘦”。
“舔”左右結構,注意右邊的部分,注意筆畫的穿插避讓,上面的“天”的撇注意不要寫太長,下面是“小”多一點點。“葵”上窄下寬,注意第四筆是橫撇,第六、七筆都是撇。
“瘦”半包圍結構,注意病字框里面的部分,筆順依次是是:撇 豎 橫折 橫 橫 橫 豎 橫撇 捺。
(3)詞語解釋
介紹:溝通使雙方相識或發生聯系;引入;推薦;使了解。
妖怪:除人類和神以外存在于天地中的超自然生命,即由于認知限制,人們暫時難以用科學解釋的現象或事物。
規矩:一定的標準、法則或習慣。
劈面:迎面,正對著臉。
可憐巴巴:非常令人可憐的樣子。
聲明:指公開表態或說明。
三、再讀感知,理清結構
1、學生大聲朗讀課文,想想:課文分為幾個部分?每個部分講了什么?
2、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讀后的收獲,教師巡視指導。
3、小組推薦一名同學匯報交流的結果,其他同學做補充。
4、教師總結。【出示課件8】
第一部分(1—4自然段):講寶葫蘆的主人王葆的自我介紹。
第二部分(5—18自然段):奶奶從小給我講了許多寶葫蘆的故事。
第三部分(19—21自然段):我非常想得到一個寶葫蘆的原因。
5、整體感知【出示課件9】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什么?
(本文主要講了寶葫蘆的主人王葆在得到寶葫蘆之前,經常聽奶奶講許多關于寶葫蘆的故事,非常希望自己也有這么一個寶葫蘆。)
四、細讀課文第一部分
1、請同學們仔細閱讀文章第一部分,想想張天翼筆下的寶葫蘆的主人是個什么樣的人呢?你是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到的。畫出有關句子,并想一想這些語句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2、學生作批注,自我品讀探究。
3、學生小組交流自學結果,教師適時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交流自己的感受。
4、教師根據交流結果歸納:(寶葫蘆的主人是一名普通的少先隊員,名叫王葆。)你從哪里得到這些信息的?
教師重點導讀并理解以下語句:【出示課件10】
①“我姓王,叫王葆。”
為什么不說“我叫王葆”?
(這樣說,比較正式,有儀式感。)
②“可是我要聲明,我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我和你們一樣,是一個平平常常的普通人。”
為什么說王葆說“我不是什么神仙,也不是什么妖怪”?
(因為他和寶葫蘆有故事,是傳說中的那種寶葫蘆和王葆發生過一些故事。)
四、課堂總結
這一節課,我們學習了生字詞,并跟隨張天翼先生一道認識了傳說中的寶葫蘆有過故事的王葆小朋友。下節課我們,來看看寶葫蘆的故事到底是怎樣的呢?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自讀感悟,感受童話的奇妙。
2、根據已有內容創編故事。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復習檢查,導入新課
1、檢查,指名學生朗讀課文第一部分。
2、談話導入新課: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第一部分,認識了一個小朋友王葆。這節課,我們將繼續跟隨張天翼先生走進寶葫蘆的故事,去感受一下寶葫蘆的神奇。
二、深入理解,探討故事
(一)學習第二部分:奶奶講的寶葫蘆的故事。
1、 “至于寶葫蘆的故事,那我從小就知道了。那是我奶奶講給我聽的。”
奶奶給“我”講了哪些故事?(都是寶葫蘆的故事)
2、【課件出示14】“奶奶每次講的都不一樣。上次講的是張三劈面撞見了一位神仙,得了一個寶葫蘆。下次講的是李四出去遠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龍宮,得到了一個寶葫蘆。王五呢,他因為是一個好孩子,肯讓奶奶給他換衣服,所以得到了一個寶葫蘆。至于趙六得的一個寶葫蘆——那是掘地掘出來的。”
張三想:“我要吃水蜜桃。”立刻就有一盤水蜜桃。李四希望有一條大花狗,馬上就冒出那么一條——沖著他搖尾巴,舔他的手。
(1)奶奶講的寶葫蘆的故事怎么樣?(非常奇妙)
怎么奇妙了?
預設:
① 三遇到了神仙,并得了一個寶葫蘆很神奇。
②李四游到了龍宮,得到一個寶葫蘆。
③他們從寶葫蘆那兒得到了很多好處“幸福極了,要什么有什么。”
指導朗讀第二部分:帶著幸福、快樂的語氣讀出寶葫蘆的神奇。
(2)奶奶給我講的寶葫蘆的故事,有很多,你能否選擇其中一個,根據已有的內容創編一下,講給同學們聽?
學生分組講故事,選代表上臺講給全班同學聽。
注意:可以補充課文中沒有的空白,發揮想象,大膽編創。
預設:
有一天,趙六到地里翻地,因為他是個勤奮的'農夫。掘著掘著,忽然感覺鋤頭底下硬邦邦的。他想:難道底下有寶貝嗎?于是,他就小心翼翼地把“寶貝”從土里掘出來,一看,是一只金燦燦的,長得非常飽滿的葫蘆。趙六看到了,不禁有些失望。趙六想:“如果挖上來的是一個大元寶,該多好呀!”奇跡出現了,立刻一個金光閃閃的大元寶就出現在他的手心上!
3、王葆非常想得到一個寶葫蘆,為什么?(因為聽了這么多寶葫蘆的故事,每個得到寶葫蘆的人都“幸福極了”“過上了好日子”“要什么有什么”)
(板書:寶葫蘆使人們 幸福極了 過上了好日子 要什么有什么)
4、【課件出示15】“我要是有了一個寶葫蘆,我該怎么辦?我該要些什么?”
是啊,王葆,要寶葫蘆最想做什么呢?
(二)學習第三部分:
讀讀課文20—21自然段,圈畫出王葆要寶葫蘆的目的是做哪些事?【出示課件16、17】
(1)幫助王葆列式子,學數學: “我有幾次對著一道算術題發愣,不知道要怎么樣列式子,就由‘8’字想到了寶葫蘆——假如我有這么一個,那可就省心了。”
從這段可以看出,王葆是個怎樣的孩子?(數學不好,不愛動腦筋的孩子)(板書:王葆:數學不好,不愛動腦筋的孩子)
(2)幫助向日葵長高: “那,我得要一棵最好最好的向日葵,長得不能再棒的向日葵。”
從這兒可以看出,王葆是個怎樣的孩子?(好勝心很強,凡事比別人要好)(板書:好勝心很強,凡事比別人要好)
指導朗讀:讀讀第三部分,讀出王葆對寶葫蘆的渴求,對幸福生活的向往。
三、課堂總結,布置作業
1、課文具體寫了王葆聽奶奶講寶葫蘆的故事,自己也想要個寶葫蘆。童話的故事好奇妙呀!
2、王葆為什么要寶葫蘆?他能用寶葫蘆做什么?
小組分組交流,展示如下:
預設:王葆想要寶葫蘆為自己做事情,自己可以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預設:有了寶葫蘆可以替他做數學題,可以幫助他種好向日葵。
2、作業
(1)抄寫課文中優美的句子。
(2)把寶葫蘆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板書內容
25、寶葫蘆的秘密(節選)
寶葫蘆使人們:幸福極了 過上了好日子 要什么有什么
王葆:數學不好,不愛動腦筋的孩子
好勝心很強,凡事比別人要好
教學反思
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我自己認為成功之處有以下兩個方面:
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理解,關注學生獨特的感悟與體會。
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堅持鼓勵學生對文本進行個性化、開放性閱讀理解,而不是想著怎樣將學生的認識以及對文本的理解統一到自己的教學設計之中。比如在探討“奶奶講的寶葫蘆的故事怎么樣?”學生們同樣給出了五花八門的答案,我與學生共同評價,教學生設身處地地去想象,這樣就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求異思維和發散思維,學生想象的內容豐富了,語言表達也更切合內心實際了。
但教學永遠是有缺憾的,在本課時的教學中,我認為還有不足的地方。存在的不足主要存在于以下兩個方面: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從指導者的角度出發,更加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認真學習課堂評價語言,爭取恰如其分,及時到位地評價學生。
小學四年級下語文25《寶葫蘆的秘密》優質課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故事,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錯字。
2、讀懂文章,回答出針對故事提出的問題。
3、積累好詞好句,并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
4、感受王葆得到寶葫蘆后生活發生的一系列的變化和他自己心理不斷在發生變化的過程,從而來理解“幸福要靠自己的雙手來創造”這一道理。從書中每一個細節中感受閱讀的快樂。
設計理念:
通過和孩子一起閱讀故事梗概來激發孩子閱讀整本書的興趣。讓孩子自己靜靜閱讀精彩片段來感受人物的心情和心理變化,從而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
教學重點:
閱讀故事梗概,精彩片段賞析,激發閱讀的興趣。
教學難點:
在精彩片段賞析中,揣摩人物心情及心理的變化。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觀看《寶葫蘆的秘密》動畫片一段視頻。激發學生興趣。今天繼續來讀這本書,看看里邊有趣的故事。
二、閱讀分享。
1、讀故事,根據故事來提問。其他同學搶答。
2、推薦自己喜歡的片段。
3、比比誰讀得更棒
同學交流喜歡的片段,有感情的朗讀自己喜歡的片段。
三、總結回顧
《寶葫蘆的秘密》是20世紀中國最優秀的民族童話精品,奇思妙想的故事,折射出中國人的幽默和智慧,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放進書架,珍藏一生。像這樣有趣的童話還有很多。課后,我們可以再去讀讀他的其他作品,領略這位童話大師的風采。
小學四年級下語文25《寶葫蘆的秘密》優質課教學設計
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上節課大家學習了生字生詞,也整體感知了整篇課文。還學習了課文的第一部分,關于王葆的自我介紹。你還記得王葆是怎樣介紹自己的嗎?王寶是一個普通的少先隊員,和我們一樣愛聽故事。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寶葫蘆的秘密》。
請你按下暫停鍵,默讀全文,思考一下這篇課文分為幾個部分?每個部分講了什么內容?
這篇課文一共分為三個部分。(讀幻燈)
請你再次快速的瀏覽課文,看一看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呢?(等待瀏覽課文的時間)本文主要講了寶葫蘆的主人王寶在得到寶葫蘆之前,經常聽奶奶講許多關于寶葫蘆的故事。非常希望自己也有這么一個寶葫蘆。
下面我們就來詳細學習課文的第二部分。請同學們先默讀5到14自然段。找一找表現奶奶和王寶性格的句子用直線和浪線區分開,分析王寶和奶奶的性格各是怎樣的?(等待畫句子的時間)
我們先來看王寶,你是不是找到了這兩句呢?第七自然段我不干,我怕燙,我總是一面溜開一面擺手。第13自然段什么剪腳趾甲呀?那不行。我光著腳丫一下地就跑。從這兩句當中我們可以看出王葆是一個淘氣頑皮的孩子。
關于王葆還有這三句。在第五自然段,奶奶每逢要求我干什么就得給我講個故事,正是我們的規矩。還有11三段。不過我有一個條件,你愛洗就讓你洗,你可得講個故事。還有14自然段,不過我得提出我的條件,那非得講故事。從這三句話我們可以看出,王寶是一個喜歡聽故事的孩子。
而奶奶呢?看第六自然段。乖小寶來奶奶給你洗個腳。奶奶總是一面攆我一面招手。第八自然段不燙啊,冷了好一會兒了。從這兩句來看,奶奶是一位慈愛有愛心的奶奶。
再看14自然段這一句。于是奶奶又講了一個又是寶葫蘆的故事。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奶奶特別擅長編故事。而且呢,還能激發孫子王葆的想象力。
我們再來讀15到17自然段,邊聽邊找一找奶奶給我講了哪些故事?
奶奶每次講的都不一樣,上次講的是張三劈面撞見了一位神仙。得到了一個寶葫蘆,下次講的是李四出去遠足旅行,一游游到了龍宮。得到了一個寶葫蘆。王五呢,他因為是一個好孩子,肯讓奶奶給他換衣服。所以得到了一個寶葫蘆。至于趙六得到的一個寶葫蘆。那是掘地掘出來的。張三想:我要吃水蜜桃,立刻就有一盤水蜜桃。李四希望有一條大花狗,馬上就冒出了那么一條沖著他搖尾巴舔他的手。
奶奶講的寶葫蘆的故事怎么樣?你能用一個詞來形容嗎?對啦,就是奇妙。這寶葫蘆真奇妙,簡直是要什么有什么。難怪他們全都過上了好日子。
這么有趣兒的故事。這么奇妙的寶葫蘆,我們應該怎樣讀呢?請你出聲地朗讀出來。(等待朗讀一次的時間。)
奶奶講的寶葫蘆的故事有很多,你能否選擇其中一個?根據已有的內容創編一下,講給同學們聽。(思考一會)下面讓我們聽一聽王子文同學的故事。(聽)我們再來聽一聽張筱琛講的故事。(聽)苗楚涵同學也帶來了她的故事。(聽)最后再聽聽程禹智的故事。(聽)相信你們的腦子里也藏著這樣的故事吧。課后可以講給身邊的人聽。
大家聽了這么多寶葫蘆的故事,每一個得到寶葫蘆的人都要什么有什么?你想有這樣的一個寶葫蘆嗎?王寶就常常聯想到自己,他也想要有一個寶葫蘆。
那王寶想得到寶葫蘆的原因是什么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文章的第三部分。請你認真朗讀18到21自然段。圈畫出王寶藥寶葫蘆的目的是做哪些事兒?
細心的同學可能已經找到了。一共有三件事兒。第一件在19自然段。王葆想要寶葫蘆幫助他列式子學數學。第二件在20自然段。王寶想要寶葫蘆幫他的向日葵長高。第21自然段。王寶希望寶葫蘆讓鬧翻的同學跟他重歸于好。那從這三件事可以看出王寶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呢?學數學可以看出王寶的數學不好,不愛動腦筋。從夏日可以長高可以看出王寶的好勝心強,凡事要比別人做的好。從鬧翻的同學可以看出,王寶喜歡交朋友,但是呢卻處理不好關系。由這么多事兒可以看出,王寶對寶葫蘆的渴求是那么的強烈還有對幸福生活的向往。
其實啊,這篇課文還沒講完。只是整個故事的開頭部分而已。后來王葆真的得到了他日思夜想的寶葫蘆。聽,他是怎么發現它的?(太陽快要落下去了,河面上閃著金光,時不時破爛拉的一雙。就皺起一圈圈的水紋,越當越大越當越大。把我的勾絲當的一上一下的晃動著,這一來于一定全都給嚇跑了。我嚷起來是誰跟我搗亂?有一個聲音回答。好像是青蛙叫,又好像是說話各路谷歌露骨。什么又叫了幾聲咕嚕咕嚕,可是再聽聽又似乎是說話。好像說是我是我。誰呀?你是誰?回答我的人就是個露骨個露骨,叫了一遍又一遍。漸漸地可就聽得出適應來啦,寶葫蘆寶葫蘆。越聽越真,越聽越真。)就這樣王寶發現了寶葫蘆,并且得到了他。
那你覺得王葆得到寶葫蘆就一定能得到幸福嗎?猜一猜吧!
你猜的到底對不對呢?只有去閱讀《寶葫蘆的秘密》這本書才能知曉結果。同時從這本書中你也將學到一個重要的人生哲理。
如果你有機會讀《寶葫蘆的秘密》這本書,請你思考以下兩個問題。寶葫蘆給王葆帶來了哪些變化?二王寶為什么會放棄這么神奇的寶葫蘆?
最后讓我們回顧這篇課文。《寶葫蘆的秘密》這篇課文總共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王寶的自我介紹。可見王寶是一個普通的愛聽故事的人。第二部分是奶奶給王葆講寶葫蘆的故事,而且每次都不一樣。第三部分寫出了王保的心愿,他想要有一個寶葫蘆。通過這樣的結構圖,通過這樣的板書設計我們可以很清晰地了解。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
課文我們學完啦,快看看作業是什么?一讀《寶葫蘆的秘密》這本書。二再讀一讀王寶和奶奶的對話,運用語言描寫和動作描寫來寫一寫。你和一位親人相處的日常細節。
這節課就上到這兒,再見!
【小學的語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02-27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09-23
小學語文《畫》教學設計08-09
小學語文《早春》教學設計07-22
小學語文《白楊》教學設計10-23
小學語文板書教學設計02-18
小學語文《詠柳》教學設計03-12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設計03-10
小學語文《匆匆》教學設計03-14
小學語文《雷雨》教學設計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