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合)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5篇
作為一名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我們該怎么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古詩《題西林壁》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第七冊第二組中的第一篇精讀課文。這一組教材圍繞“觀察與發現”這一專題進行編排,這一組課選擇的文章形式多樣,內容豐富,都是關于觀察大自然景物和發現大自然奧秘的。《題西林壁》是詩人蘇軾游觀廬山后的總結,它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說理,從中揭示一種生活哲理來啟發讀者的思考和領悟。他的哲理用原文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也就是俗語所說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這首絕句的長處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題西林壁》是這組課文的第一課,起著非常重要的引領作用。
【設計理念】
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把學生帶入詩情畫意的世界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學語言。讓學生在“讀、想、悟、背”的綜合閱讀活動中充分自主、有效的合作、積極的探究,解讀古詩的意思,感受古詩的意蘊,品味古詩所蘊含的`人生哲理,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設計特色】
充分自主讀悟,有效地互動合作,積極地探究。在語言文字訓練中提升情感,并學會在不同的情境中進行合理的想象,景、情一體解讀。以“讀→想→悟→背”學法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滾動推進學生自主探究和感悟。
【教學目標】
1、朗讀、背誦、默寫《題西林壁》。
2、理解詩句,想象詩中描繪的景象,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抓住重點詞句,引導學生欣賞古詩文,積累古詩名句。
【教學難點】
邊讀邊想象欣賞畫面,品詞賞句,體會詩句所蘊含的人生哲理。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幅幅圖文并茂的畫卷、相關文字資料。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流程大體如下:
一、課前談話。
針對本班實際情況,為學生加油、鼓勁,使學生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二、引舊入新。
1、談話激發學生背誦已學過的一首古詩《望廬山瀑布》。
⑴背誦古詩《望廬山瀑布》。
⑵說說此詩是誰寫的,是抓住哪一個詞來寫的?(高)
⑶你認為李白寫的詩有什么特點?(想象豐富,氣魄雄偉)。
2、過渡引入:今天,我們再一次來領略一下另一位詩人的寫作風格。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蘇軾的一首寫景詩《題西林壁》。(板書課題)出示課件。
3、讀課題。辨別“”題與“提”。
4、出示作者簡介,學生對作者的進一步了解。
5、回憶、討論學習古詩的步驟及方法。
同學們已經學過不少古詩了,你準備怎樣學習這首詩呢?
⑴學生回憶討論。
⑵教師幫助梳理歸納,板書“讀、想、悟、背”。
三、學生自由讀詩。
按同學們討論的方法步驟,用你喜歡的方式讀詩歌。
1、學生讀詩(可以自由讀、同桌一起讀、互換讀、對讀)。教師巡視點撥。
2、教師出示課件范讀。
3、指導朗讀,師生同讀。
四、抓重點詞句想一想,悟一悟。
1、自主探究釋疑。
借助注釋、字典和相關資料自主釋疑。
2、合作探究。
⑴、小組內討論交流,相互解疑。
①說說哪些詞句你讀懂了。
②提出不明白的地方,討論解決。
③感受詩的意境,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
⑵、全班交流。
①質疑問難。提出在小組內還沒弄明白的地方,大家來幫助解決。
②抓住重點詞句,通過觀察畫面,展開合理想象理解詩句的意思,感受詩的意境。
③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讓學生結合詩文畫面說。
④有感情地朗讀詩歌。
3、總結全文。(略。邊總結邊板書)
4、鼓勵學生用“啊,……真……”的句式來表達廬山美景給自己留下的印象。
5、此時此刻,你最想對蘇軾說些什么呢?(學生暢所欲言)
五、背誦詩。
1、指導感情背誦。
2、自由試背。
3、師生齊背誦這首詩。(回味詩意,整體感悟這首詩所描繪的意境,看著畫面有感情地背誦。)
我們生活在廬山腳下,請盡情地抒發自己對廬山的感情吧。(齊背誦)
六、延伸拓展。
同學們,學了這首詩,你們一定從《題西林壁》這首詩中體會到了詩句中的精妙所在,品味到了詞句的精美,也感受到了詩人用睿智的目光審查廬山,寫出令人深思的詩句,這一切源于他對大自然細致入微的觀察,源于他對生活透徹的認識,以后我們也應該全面的客觀的去認識生活。
【教學反思】
教學以來,自己很少聽到關于古詩教學的公開課,因此就借本次機會,對自己在古詩教學上進行一次磨練。
此次教學經歷了七次修改,在不斷的修改當中,教案的主線越來越明晰,因此,本次的教學的重點在于教給學生更多理解詩句的方法,而非理解詩中隱藏的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道理。在修改與試教的過程中,不少同行不吝賜教,給了我許多真誠的建議和意見,讓我進一步地明白到自己在古詩詞教學上的不足。
為了更好地讓學生掌握增、補、調、換四種詩句理解的方法,我特意借古詩的題目為模板,小結出這四種方法。增,即在詩中原有文字的基礎上通過加字來解釋;補,即補充詩中沒有體現的內容;調,即調換詩句的前后順序來解釋;換,即換一種意思去解釋原有的文字。古詩題目的理解是直接告訴孩子這四種方法,第一二句是扶著學生走,第三四句則是放手讓學生運用方法去說,去理解。在教學中,學生基本能說到自己利用的方法,但是如果更加明確地指導孩子說出具體是怎么樣一步步理解出來的則更好。
在入情入境地理解廬山的千變萬化上,我還是欠功夫,沒有很多地帶動孩子體會廬山的面貌多樣,日后要更加注意完善自己的設計,在入情入境的設計上多想,多實踐。
此外,我的教態、語言的語速與簡練還有待改善,日后必更加注意自己的教學語言的嚴謹與簡練。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2
一、圖片激情,談話導入
上課之前,我們先來看一組伊拉克戰爭的照片,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炮手》教學設計和反思。
20xx年3月20日上午,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響起了巨大的爆炸聲。美國開始了軍事空襲!他們炸毀了公路、橋梁、學校和一切可以摧毀的地方,很多孩子失去了父母,失去了家。甚至被炸的遍體鱗傷!雙方士兵死亡上萬人,有1。9萬名無辜的伊拉克國民遇難。
同學們,看了這組照片之后,你想說些什么?
是的,戰爭是殘酷的,它給人民帶來的痛苦是不可估量的。可是在保衛國家的戰場上,卻涌現出了很多令人敬佩的英雄人物,讓我們回到一百多年前的戰場上,去聆聽一個普通炮手的心聲。(齊讀課題)
二、初步感知:
課文我們已經讀過多遍,不過你真的用心去讀了么?現在,請同學們進入到課文當中,把自己當成這位炮手,用心再讀課文,相信你會有新的發現和收獲。
同學們,你發現這篇文章的突出特點是什么?(通過神態的變化和人物對話來突出中心的)
三、精心品讀:
1、那就請同學們找出課文中表現炮手神態變化的句子。畫下來。
誰來告訴我,是哪幾個詞?(蒼白、煞白、慘白)板書
2、那我要問了:好好的,炮手的臉色為什么突然蒼白起來了呢?你能在課文中聯系上下文找到答案么?把這句話上邊的幾段讀一讀。哦。你看到將軍用望遠鏡仔細的瞭望著河對岸的小村,你心里想什么?你心情怎樣?那你能把這種緊張的`心情讀出來么?
3、當你臉色轉為煞白的時候你心里又想些什么?心情怎樣?我們試著把這種痛苦讀出來。我們男女合作讀。
4、當你臉色最后變為慘白的時候,你心里想的是什么?我們讀9、10段。是的,這一炮下去,被毀的不僅僅是一座房子,更是陪我生長,陪我歡樂的家。《我愛我家》。
讓愛天天住你家
讓愛天天住我家
充滿快樂擁有平安
讓愛永遠住我們的家
同學們,家里有我們的爸爸和媽媽,有我們最親的人,沒有了家,便沒有了親人,沒有了以前美好的回憶。如果現在讓你瞄準自己唯一的家。你的心里會想什么呢?我們不想瞄準,是什么讓我們不得不親手毀了自己的家?戰爭!他是多么殘酷啊!(板書:殘酷)
可!炮手卻做出了什么決定呢?——誰有話想說?(板書:舍小家,為大家)的奉獻精神!
5、現在,再讓我們看看炮手的最后一句話,現在,你能不能體會到炮手說這句話的時候的心情?我們先練一練,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炮手》教學設計和反思》。誰來讀。
6、全篇通讀(分角色)
看來同學們對課文已經有了很深刻的理解,下面我們就分角色朗讀,進一步走進將軍和炮手的內心。
在殘酷的戰爭中,炮手為了國家的利益,為了消滅侵略者,把僅有一點財產也奉獻了。其實,還有很多和炮手一樣的英雄。
四、課外延伸:
我們就來交流課外搜集的故事。
現在,你想對炮手,對將軍,對這些英雄,或者對發動戰爭的侵略者說些什么呢?是的。希望世界永遠和平。希望奉獻精神能永留人間。
五、推薦名言:
老師給大家推薦一組名言:
(103頁的名言)
《炮手》教學反思
課程改革的春風給原本機械、沉悶的課堂帶來了生機和活力。在新課程倡導的新的學習方式下,學生作為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使課堂教學呈現出豐富性和多變性。在短短一學期的教學實踐中,我越來越深刻地體會到教師要"以人為本,以學定教"。 新課標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不同的學習個體,對同一事物的理解是千差萬別的,互動是促進學生深入思考,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有效途徑。因此,讓互動走進我們的課堂,讓我們的語文教學煥發生命活力與創新精神。在《炮手》一課的教學中,我努力地體現著這一點。
一、創設互動情境,讓學生學生走進課堂。
"興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核心因素。托爾斯泰曾經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可見,興趣是學生互動的起點,教者應想方設法,調動一切手段,讓每一個學生都迫切參與其中,都躍躍欲試,形成一種良好的互動情境。在《炮手》的教學中,我主要用語言來渲染。飽含感情地讀,感情地說。這樣以情感打動情感,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很快把握住了文章的脈絡。
二、以讀為本,體會感情。
首先我問學生怎么樣才能讀好對話,在學生充分交流之后,讓他們帶著這些經驗來反復朗讀,通過讀理解將軍以及炮手復雜的內心世界,從而理解到炮手身上所凝聚的奉獻精神。但在教學中由于操作上的欠缺,課堂效果不是很好,今后有待進一步提高。
總之,語文教學是多方面因素有機的統一。以后將根據不同的內容,用不同形式的教學來感染學生,讓課堂輕松一點,使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成長。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3
教材分析
《學與問》這是一篇說明事理的文章。課文圍繞“勤學好問”這一中心論點,通過中外兩個具體事例,告訴我們“問”的重要性,教育學生要從小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文章作者先陳述自己的觀點: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然后列舉了哥白尼的事例來證明作者的觀點,接著緊承上文,引出解決問題要善于求教,拜能者為師。另外還舉了沈括的故事,重在說明“要善于把勤學好問和觀察思考結合起來”。最后對全文進行總結,在深化中心論點的同時,號召同學們從小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全文層次分明,思路清晰,語言簡潔流暢。
學情分析
這篇文章脈絡清晰,內容簡單,學生易于掌握,在上課時讓學生先歸納段意,再進行指導講解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好問”與“勤學”是聯系在一起的,教育學生發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
3、懂得“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只有在學中問,在問中學,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培養崇尚科學、熱愛探究的精神。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理解“多問”與“勤學”的關系。
教學難點:懂得“知識是學來的,也是問來的”,“只有在學中問,在問中學,才能求得真知”的道理。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預設學生行為
設計意圖
一、聯系舊知,揭示文體
1、同學們,我們在四、五年級學過《說勤奮》、《滴水穿石的啟示》,這兩篇課文有相似之處,它們都是什么文?(板書:說理文)說理文往往有這樣的規律:作者一般都是在開頭提出自己的觀點,然后通過名人事例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最后得出結論,給我們讀者以啟發,使我們對他的觀點有更加深刻的認識。(板書:提出觀點 事例證明 得出結論)
2、揭提板書:學與問。
學生回答:說理文
學生齊讀課題
先讓學生回憶說理文的結構,了解文體的特點,理清結構為后文的學習做好鋪墊。
二、整體感知,亮出觀點
1、快速瀏覽,整體感知,看看作者介紹了哪些名人事例來證明自己的觀點,最后得出了結論。
2、這段話作者把“問”比作________、________,說明了______________。
(板書:金鑰匙 鋪路石)
學生輕聲讀第一自然段
學生回答
三、閱讀事例,感悟思想
四、交流探討,深入理解
1、出示哥白尼的資料,誰來說說你知道他有哪些成就?
2、他是怎樣走上探求科學奧秘的道路的?
3、你從這段中的哪些詞句感受到哥白尼好奇、好問的?
4、你還知道哪些名人好問的故事?
5、這些名人的事例,使你受到了什么啟發?
6、引讀…… “問”常常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
7、出示名言
不知則問,不能則學,雖能不讓,然后為德。 ——荀況
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毫無異議是問號,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在于逢事都問個為什么? ——巴爾扎克
1.有了問題該向誰請教呢?你們以前都向誰請教過?
2.課文中告訴我們要向誰請教呢?
3.指名說什么叫“能者為師”。(出示文字)
4.說到能者為師,老師想送給大家兩句名言:
三人行, 必有我師。——孔子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5、我們小學生應該怎么做?請用文中句子回答,并把文中的“你”改成“我”。
學生簡介哥白尼
學生自由讀課文第二節并思考
指名回答
學生回答:小時候就喜歡問、經常纏著、世界、問這問那、省略號
學生根據提供的資料說一說
學生可能說到:要愛問問題,要多問問題,要敢于問問題等
學生齊讀
指讀,齊讀
指名學生說
學生回答
指名說,齊說
學生齊讀
把這兩句話說給自已聽
指名說,齊說
讓學生通過具體的事例深刻體會到“多問”的重要,同時結合重點句子的人稱改寫,讓學生以“我”的身份去說,這既是人稱改寫的訓練,又是學生學習主體性的落實。最后以名言總結,其目的是將“好問”在學生心中扎根。
五、自學質疑,學思結合
六、總結全文,理性升華
1、有了問題要向別人請教,當別人也不知道時該怎么辦呢?默讀第4自然段,看看沈括小時侯碰到什么疑問,他是怎么做的?
2、沈括是什么人?
3、指名介紹沈括身上發生的事,思考:舉沈括的例子要說明什么?
4、完成題目。
a、第4自然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
b、“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這句詩出自____代詩人_____的《 》。
“盡”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始盛開”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c、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意思:_______________。后兩句詩是:_______________。
5、齊讀《大林寺桃花》
6、沈括在詩中發現了什么問題?
7、他是怎么解決這個疑問的`呢?
8、從這件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9、小結:一個善問的人,不會滿足于別人給的模糊的解釋,而是用自己的眼光去觀察,自己的大腦去思考, 得出科學的答案。(板書:觀察思考)。
10、出示名言: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最后作者得出了一個怎樣的結論呢?你是怎樣理解的?(出示最后一段)
2、說說“相輔相成”和“兩只強健有力的翅膀”指的是什么?(板書:勤學、好問的習慣)
指導朗讀
3、總結全文:學完了《學與問》這篇說道理的文章,我們不難發現作者除了和我們講道理,還舉了哥白尼、沈括的兩個事例介紹,這種寫法是說理性文章最常用的:擺事實,講道理。這樣文章才有說服力。以后想要和別人講道理時,可以想想這篇文章的寫法。
5、送給大家一首詩:問到底(出示)
學生默讀
自由讀第四節思考
指名簡要介紹
學生說
先獨立完成,再小組交流
學生齊讀
學生說:為什么同是桃花開花時間相差這么遠呢?
自由讀,獨立思考
學生齊讀
學生說說“相輔相成”的意思。(他們誰也離不開誰……)
齊讀
指名讀,齊讀
指名讀,齊讀
緊扣開頭的中心句,結合具體事例,當堂練習,學練結合,讓學生經歷求知的過程,在體驗中,收獲方法,在實踐中,養成習慣。讓學生感受到我在學、我在探究。不僅讓學生學會知識,更重要的是讓他們學到“學會”的智慧。
七、課外作業,拓展實踐
1、選擇你喜歡的勤學好問名言摘抄下來,做成書簽,送給同學和朋友。
2、了解一個古今中外名人勤學好問的小故事,并把自己感想的也寫下來
板書設計
23 學與問
提出觀點 金鑰匙 鋪路石
哥白尼
說理文 舉例證明 勤學好問 觀察思考
沈 括
得出結論 相輔相成 養成習慣
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計
評價內容和標準
評價內容
評價標準
自評
師評
同學評
總評
認真專注(20分)
能認真聽老師講課,聽同學發言
主動參與(20分)
遇到我會回答的問題我都舉手了
能常得到老師的表揚,同學的贊揚。
教學反思
《學與問》是一篇說明事理的文章。課文圍繞“勤學好問”列舉了兩個例子,一個是波蘭偉大的天文學家哥白尼,另一個是北宋大科學家沈括,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感悟:“問”常常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是通向成功之門的鋪路石,讓學生明白“只有從小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才能獲得成功”的道理。勤學好問固然重要,但在求知的過程中,還要通過自己的觀察思考,去獲得答案。
在整個教學中,我認真貫徹“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課堂上,以學生的自主、探究學習活動為主,學生樂于思考,積極參與討論,發表自己的意見。不僅鞏固了課本知識,體驗了文體的結構,更重要的是學生將已有的知識與新知識相結合,更加能體會課文所蘊含的哲理: “學問學問,既要學又要問。學與問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在學中問,在問中學,才能求得真知。只有從小養成勤學好問的習慣,才能在知識的天地飛得更遠。”學生領會了文章的主旨,再聯系實際生活,才能學以致用。
學生對課外知識的閱讀積累很有限,在提問到相關課外知識時,只有個別學生能夠回答完整,這說明以后要注重培養學生課外閱讀,并形成良好的積累習慣。
自由表達(10分)
發言時聲音響亮
善于合作(15分)
能積極參與小組討論活動,能與他人合作。
獨立思考(15分)
善于思考,并能有條理的表達自己的不同看法
敢于否定(10分)
敢指出同學錯誤的解答
欣賞自我(10分)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4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及本單元的“學習提示”,給課文分段,教學第1段。
教學目標:
1、明確本單元閱讀訓練重點;讀通課文,按單元學習提示給課文分段;理解第1段內容。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3、初步知道小艇在威尼斯有重要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
我們已經學過哪幾種分段方法?
這個單元我們要學一種新的分段方法。有的課文是按事物的幾個方面來寫的。這樣的課文,可以按事物的幾個方面給課文分段。
二、導入新課,指導預習
板書:威尼斯的小艇
這篇課文,介紹意大利的一座古城——威尼斯,它是世界文明的水上城市。小艇是這座城市重要的交通工具。
課文從哪幾方面寫出威尼斯的小艇是重要的交通工具?請課文錄音。
1、指導預習
自學生字、新詞。讀準生字字音,聯系上下文或理解新詞的意思。特別要注意艄、蛇……的讀音。讀準多音字“嘩”。
輕聲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讀后說說,課文寫了哪幾方面的內容。
2、檢查預習效果
指名認讀生字,講講詞語意思。
指名朗讀,說說課文講了哪幾方面的內容。
三、指導給課文試分段
1、讀單元學習提示語
用記號劃出表示本單元閱讀訓練重點的句子和分段方法的句子。
2、按提示語中的“先寫……接著寫……然后寫……最后寫……”這四個方面找出段落起訖。
四、指導閱讀第1段
1、指名朗讀
2、指名先說說每一句的意思,再說說前后兩個句子有什么聯系。
3、討論:“等于街頭的.汽車”說明了什么?這樣寫有什么作用。(說明小艇在這個水上城市中的重要性。這樣寫可引起對小艇的注意,理解小艇的作用。)
五、完成《作業本》第1、2、3題。
課后分析: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教學第2、3、4段,概括每段的主要意思,明白每段寫小艇的哪一方面內容,完成部分課堂作業。
教學目標:
1、理解第2、3段課文內容,懂得每一段寫小艇的一個方面的內容。
2、復習鞏固“總起分述”的段式。
3、知道小艇獨特的樣子和船夫熟練的駕駛技術。
教學過程:
一、指名朗讀第1段,說說這段的主要意思。
二、指導閱讀第2段。
1、齊讀第2自然段。思考:威尼斯的小艇是什么樣子的?
(1)討論:課文中把小艇的什么比作什么?“獨木船”、“船艄”、“新月”各是什么意思?
(2)讀讀課文,看插圖,說說小艇的樣子。
2、指名朗讀第3自然段。思考:坐在小艇的船艙里有什么感覺?
(1)討論:哪些詞語寫出坐在船艙里的感覺?(“坐著……軟軟的”“在里面看書……望望來往的船只”“怪有意思”)
(2)指名朗讀,說說這個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3、齊讀第2、3自然段。思考:這兩個自然段的內容有什么聯系?
討論后小結:這兩個自然段從船的外形和船艙里的設備,從整體上看船的樣子到坐在船艙里的感受,聯系緊密,所以可歸并為一段。
三、指導閱讀第3段。思考:船夫怎樣駕駛小艇?
1、指名朗讀,找出這段的總起句子。
回答后板書:船夫的駕駛技術特別好。
2、自由讀,按“在什么情況下,船夫怎樣駕駛小艇”的思考方法,找出有關重點詞語。
3、回答后,指名填寫小黑板。
一般情況:操縱自如,毫不手忙腳亂
駕駛技術
在急駛時候——能夠拐彎
特別好
特別情況
在擁擠的時候——能擠進擠出
在極險極窄的地方——速度非常快
4、結合完成作業本第6題。
四、完成《作業本》第4題第(1)題。
課后分析: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再學“學習提示”與課文,總結按事物的幾個方面給課文分段的步驟與方法,完成部分課堂作業。
教學目標:
1、理解第4段課文內容,加深對課文按事物幾方面分段的認識。
2、讀懂幾個難理解的句子。
3、知道小艇在威尼斯水城的重要作用。
教學過程:
一、指名說說第1、2、3段的主要內容
二、指導閱讀第4段。思考:小艇在威尼斯起什么作用?
1、齊讀第5自然段
(1)讀后討論:這段寫了哪幾種人,寫他們哪些與小艇有關的活動。
(2)讀讀課文,再找找重點詞語。
板書:
商人
走下小艇
做生意
婦女
坐在小艇里
高聲談笑
小孩
也坐在小艇里
到郊外去呼吸新鮮空氣
老人
雇了小艇
上教堂去做禱告
(3)指名說說那么多人都離不開小艇,這說明了什么?
2、指名朗讀第6自然段。思考:半夜里,小艇散開了,消失在街道中,威尼斯水城是怎樣的情景?課文最后幾句為什么要寫威尼斯夜晚的景色?這與小艇的作用有什么關系。
(1)討論:“沉寂”是什么意思?哪些句子寫威尼斯水城沉寂的景象?
(2)讀下面的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
靜寂籠罩著威尼斯。
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3、齊讀第5、6自然段。思考:這兩個自然段的內容又有什么聯系呢?
討論后小結:這兩個自然段從不同的角度來反映小艇的作用。從白天小艇的繁忙,到夜晚小艇都停泊不動,寫出威尼斯水城人們的生活、工作都離不開小艇。所以這兩個自然段是寫同一方面的內容可歸并為一段。
三、再讀單元提示語,進一步領會按事物幾方面分段的分段方法。
四、完成《作業本》第5題,學有余力的學生可完成《作業本》第7題。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5
【指導思想】
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圍繞口語交際課的基本目標,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創設開放、有活力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全面提高。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初步引導學生學會搜集整理資料,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課前準備】
1、教師制作關于橋的課件。
2、學生搜集橋的圖片。
3、學生自己設計的“未來的橋”圖紙。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談話導入
1、師:同學們,這幾天大家都忙壞了,又是搜集橋的圖片,有是畫橋,那大家肯定知道我們今天這節課是與什么有關的啦?
生:橋。
師:好,那我們就給這節課起個名字叫:橋。(老師板書:橋)老師也搜集了不少橋的圖片,你們想不想看呢?
生:想。
2、播放有關橋的課件。
(課件演示橋的發展:木橋──石橋──公路橋──公路、鐵路兩用橋──立交橋等)
師:剛才你們都看到哪些橋呀?
生:木橋,竹橋,石橋……
師:是呀,橋的世界真是太豐富了,在這么多橋中,你最喜歡什么橋呢?(先同桌練說,再指名說;引導學生先說喜歡的橋的名稱,再說喜歡的原因)
(引: a、她是怎么把這座橋說得好的?b、她說的好這座橋有什么秘密呢?c、她又是為什么說的這么好,引起了你們這么熱烈的掌聲呢? d、她最獨特的地方是什么?)
3、小結過渡:小朋友你們精彩的發言讓黃老師了解了你喜歡的橋,隨著科學的發展,橋也不斷在變化,同學們你們充滿想象力的小腦袋瓜里,想想未來的橋是什么樣的呢?(板書:未來)請你們把設計的“未來的橋”的圖紙高高舉起吧!
二、語言訓練,傳授方法
1、指名介紹自己設計的橋,師生、生生模擬對話。
師:某某同學,你設計的橋是什么橋呀?
生:我設計的橋,名字叫“避難橋”只有我們小朋友才看的見,每次爸爸媽媽打我的時候,我就躲進去吃零食,打電子游戲、睡覺。
(下面的同學對他的設計提問)
生:它有什么特點呀?(或什么用途呀?)
生:我給你提一個建議,可以把它設計的更美觀一些!
(再找幾個同學說說,然后小組交流)
⑴ 我設計的橋,名字叫“動畫城橋“,如果你想見動畫世界里的明星,就來我們的動畫城吧,它會讓你一夜之間美夢成真,與你的偶像零距離接觸,你瞧,這是蠟筆小新、哈里波特。
⑵ 我設計的橋,名字叫“美食橋”,橋身是用巧克力做的',橋欄桿是冰淇淋,其它部分都是各式各樣的美食──哇,香死我了!
⑶ u f o 橋,我在上面安放一個高科技裝置,瞧,就在這座橋的底部,每當發大水的時候這座橋就會向飛碟一樣飛起來。
2、引導學生歸納交際的基本方法:先介紹橋的名稱,再說橋的特點或用途。
3、在小組內評出“最佳設計者”。
師:好,各位,下面我們將在這里舉行一個隆重的,驚心動魄的奧斯卡橋梁頒獎典禮,下面所有的孩子都榮幸地獲得本屆奧斯卡橋梁比賽的入場券,在這樣的盛會上,我們可以頒什么獎呢?誰來提一提?人教版小學語文第二冊《語文園地八》教學設計 相關內容:ai ei ui教學反思胖乎乎的小手(第二課時)《平平搭積木》練習人教版一年級《日月明》教案《陽光》教學設計1《漢語拼音·復習一》教學建議《7棉鞋里的陽光》教學設計《胖乎乎的小手》教案查看更多>> 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
⑴ 你得意思是說給他平一個美觀獎;
⑵ 你想的太特殊了,黃老師備課的時候都沒想到這一點,黃老師把它記下來。
⑶ 你和黃老師想到了一塊,對于這些表現突出者我們一定要設一個特殊獎項,“小小橋梁的設計師”是不是也能代表你們心中的想法?
三、再創情境,擴展訓練
1、師:在黃岡市長江河面上,不久還可能會建起鄂黃長江二橋,你們想不想把自己的設計推薦給市長伯伯呢?以小組為單位,把評選出來的“未來的橋”圖樣討論以下,該怎么樣向市長伯伯介紹,才能讓他采用你們的設計方案。
2、各小組匯報,交流。
3、小組間交流。
⑴ 每組選一個向市長伯伯(一生扮演),介紹本組的“未來的橋”設計方案,介紹后將圖貼在黑板上。
⑵ 其他小組對他們進行質疑。(從橋的造型,材料,色彩等方面)
4、頒獎儀式。
四、回顧歷史,升華感情
1、總結這節課,老師給學生寄予希望。
2、欣賞黃岡各地的橋(多媒體演示橋的圖片并配樂以及書法“橋”字)讓學生在音樂中即感受歷史,有能欣賞書法。
五、課后延伸
將自己設計的“未來的橋”方案介紹給家人或好朋友,并動手制作橋的模型。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6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一段,體會貓的古怪和可愛。
2、學習可是的寫法,仿寫一段話。
3、用摘錄法概括第一段段落大意。
二、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悟課文
1導入:
很多同學都覺得貓實在很可愛,老舍爺爺這篇《貓》就寫得特別好,那他到底怎么寫的呢?大家讀讀第一大段,多讀幾遍,選一個最喜歡的自然段,待會兒準備讀給大家聽。我們還要比一比,看誰讀得好。
2反饋:
第一自然段:通過說為什么喜歡這個自然段的理由,體會到貓的可愛,產生對貓的喜愛。
第二自然段:你為什么喜歡第2自然段?(學生邊說理由,教師邊指導朗讀)
第三自然段:喜歡這一自然段的人站起來讀一遍
(二)感悟寫作規律
摘錄詞語
1學生把描寫貓性格的詞語找出來,寫在紙上。
2學生寫,教師巡回指導
3(實物投影)反饋
4齊讀一遍詞語
規律感悟
咱們來看看這些詞語,它們之間好象有什么聯系,把它們放到課文中再去讀一讀,你發現了什么?(學生讀完后,小組討論)
(出示課件:第三自然段內容)
1、學生回答,得出結論:描寫性格的詞語是一對對寫的,前后表現的性格完全不同。
2、指名讀(要求讀出前后完全不同的感覺)
3、還有什么發現?(兩種性格之間是用可是連接的)[課件中可是兩字變紅]
4、找出相同寫法的`自然段,也讀出前后不同的感覺。(學生讀一對性格,教師隨機出現相應的板書)
老實貪玩
貪玩盡職
高興不高興
什么都怕勇猛(可是)
總結規律:
是呀,老舍爺爺就是把一對對完全不同的性格,用上可是連接起來了。看來,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學生接說:古怪)
老實貪玩
貪玩盡職
古怪
高興不高興
什么都怕勇猛(可是)
摘錄段落大意:
用摘錄法來摘錄這一段的段落大意(找到的學生站起來齊讀一遍: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
(三)仿寫一段話
(展示課件:出示三組圖片,每組圖片表現貓的兩種完全不同的性格)
1看圖,明圖意
2要求:我們學習老舍爺爺的寫法,也來寫寫貓,愿意試試嗎?寫的時候要注意寫出貓的兩種完全不同的性格,用上可是連接。
3學生寫,教師巡回指導。
4(實物投影)評價
(評價時注意:①有沒有寫出兩種完全不同的性格②句子是否通順,有沒有錯別字)
(四)總結
今天,我們通過反復朗讀,既找到了段落大意,又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了寫作中去。同學們的收獲都很大。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7
教材簡析
《海的女兒》是一篇童話故事。主人公小人魚是一個舍棄了安適的海底生活,在海上大風暴中,義無反顧地拯救他人,不惜犧牲自己,追求愛情的形象。她美好的心靈打動著每一個讀者。課文用詩一樣的語言講述著小人魚向往人類世界、渴望得到王子愛情的動人故事。小人魚善良、執著、勇敢的精神品質,可以啟迪孩子的心靈。本課形象生動,故事性強,有很高的情感教育價值。
設計理念
語文課本不是教本,而是讀本。教學中突出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自主讀書,自行發現,自主感悟,體會文本的深刻含義。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和復述課文,通過朗讀和復述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深入體會小人魚的內心活動,感受她執著地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和勇敢、善良的品質。
3.認識生字“娶”,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
教學重、難點
體會小人魚的內心活動,感受她執著地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和勇敢、善良的品質。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簡介作者、激發興趣
1. (課件出示美人魚的銅像)師: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入口處的海面上,有一座銅像冒出水面——它告訴人們這就是丹麥。但銅像既不是丹麥的開國元勛,也不是丹麥某一個王朝的杰出英雄,而只是一個普通的女孩。她坐在一塊石頭上,若有所思地望著大海。她在沉思什么呢?誰也猜不出來。她沒有腿,只有一條魚尾。原來她是人魚 ——“海的女兒”,是丹麥作家安徒生所寫的一篇童話中的主人公。丹麥人民就是以這種方式來表達對安徒生的崇敬。
過渡語:說起安徒生,同學們并不陌生,說說你對他有哪些了解?
2.生交流搜集到的有關安徒生的資料。(出示課件指兩名學生分別讀課件作者簡介及有哪些主要作品)
3.過渡語:安徒生一生中共寫了170多篇童話故事,讀過的每個作品都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今天讓我們再一次走進他的童話世界——《海的女兒》(板書課題:“海的`女兒” 師同時播放課題課件)
二、匯報預習情況
師:同學們已經回家預習了,下面就來匯報下預習情況吧。
出示課件:師讀問題指學生回答后再出示答案
(1、“風暴”的含義
2、什么是人魚?
3、童話的定義:)
【學生交流查閱的資料,豐富、共享資源。同時,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為下面的閱讀做準備。】
過渡語:通過同學們的預習,我們對課文里相關知識已經有了簡單了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讀讀這篇童話故事。
三、初讀課文,理清思路
(一)讀課文要求:(出示課件)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
瀏覽課文,思考課文的主要內容,理清課文思路。
讀書后匯報交流,教師相機與學生共同梳理:
(二)匯報字詞(出示課件)
我會認“娶”(注音、組詞(娶親)(迎娶)、解意:把女子接過來成親或男子結婚)
詞語卡片:近義詞辨析“忍受”、“忍耐”
(三)與學生共同梳理課文
師:按照故事的發展順序,全文可以分成哪幾部分?(指學生回答教師板書故事梗概)
(1)小人魚憧憬人間——序幕
(2)小人魚救了王子愛上王子——開端
(3)小人魚忍痛變成人形——發展
(4)小人魚愛情失敗沒有加害王子——高潮
(5)小人魚化成泡沫——結局
(6)小人魚犧牲了自己——尾聲
(四)概括童話的主要內容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8
《語文課程標準》對教學目標從“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四個方面提出要求,“閱讀”是其中的重要環節。“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注重情感體驗,有較豐富的積累,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發展個性,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是閱讀教學的總目標。閱讀是語文課程中極其重要的學習內容,課程標準關于閱讀教學的目標,在理念上有較大的變化,確立現代閱讀教學目標,實現閱讀教學目標的轉變。
一、現代閱讀教學目標的形成
現代閱讀觀認為,一般的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取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語文課程的閱讀教學也應該如此。閱讀是作者與讀者之間雙向、互動和對話與交流,是思想碰撞和心靈交流的動態過程。閱讀文學作品的過程正是一種共同參與以至共同創造的過程。所以讀者絕對不是消極被動的,是積極活動的主體。
現代對話理論與閱讀理念已被許多國家的教育家認同,并吸收到政府制定的母語教育有關文件中。例如,英國的英語課程大綱關于閱讀的表述是:“應鼓勵學生做充滿熱情的、獨立的、反思的閱讀者。”“應指導學生具體深入地思考讀物的質量和深度,鼓勵他們運用自己的想象力對作品的情節、人物、思想、詞匯和結構作出反應。”加拿大語文課程標準認為:“應該著重強調活動并非僅僅為了獲取信息、汲取知識。編排周祥的閱讀課程,旨在為了愉悅、為了自我發現、自我充實的閱讀機會。”因此,在設定《語文課程標準》目標的時候,也充分顧及了學生閱讀態度的主動性、閱讀需求的多樣性、閱讀心理的獨特性。
從素質教育的高度出發,端正閱讀教學思想,轉變閱讀教學觀念,是當前進一步深化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首要問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基礎教育中的基礎,擔負著為提高全民族素質打基礎的重要任務。小學閱讀教學應為學生智力的發展打好基礎,為學生語文學習打好基礎,為學習其他學科打好基礎,為學生將來走向社會、適應社會、服務社會打好基礎,為培養21世紀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所需要的人才打好基礎。因此,廣大語文教師和語文教育工作者必須充分認識到在語文教學中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意義,牢固樹立素質教育的思想,全面落實素質教育。
二、三維目標在閱讀教學中的實現
新課標要求語文教學目標必須是知識技能、過程方法與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維目標,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也應秉承這一理念,將三維目標有機的結合起來。
語文教學大綱比較重視閱讀知識的傳授,如:標點符號、語法修辭、表達方式、文體知識等等。《語文課程標準》在閱讀知識的要求和表述方面有較大的變化,指導思想是:語文知識的學習是為了運用,應該促使知識向能力方面的轉化。在傳統閱讀教學中將標點符號、語法修辭作為了知識訓練,新課標則將其當做分析課文、理解內容、體會感情的一種手段。對于標點符號,第一學段“在閱讀中,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第二學段“在理解語句的過程中,體會句號與逗號的不同用法”,第三學段“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體會頓號與逗號、分號與句號的不同用法”。對于語法修辭,在第四學段提出一條總概性的目標:“了解基本的語法常識,用來幫助理解課文中語言難點;了解常用的修辭主法,體會它們在課文中的表達效果;了解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識和文化常識。”在“教學實施建議”中強調:“在閱讀教學中,為了幫助理解課文,可以引導學生隨文學習必要的語法和修辭知識,但不必進行系統、集中的語法修辭知識教學。”在“評價建議”中規定:“語法、修辭知識不作為考試內容”,并在附錄中給出了“語法修辭知識要點”的適當范圍。
在閱讀的過程和方法方面,《語文課程標準》尤其重視朗讀,同時貫穿于各學段的閱讀教學目標中,即要求“用普
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閱讀方法不只是朗讀,但是加強對朗讀的教學,重在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突出閱讀教學的教師主導性、學生主體性及整體把握,而不是純理性的、機械的分析,或抄寫背誦老師概括出來的結果。
在閱讀目標方面,首要關注的問題是閱讀中積極健康的情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導向,使德育目標、智育目標和美育目標能夠得到綜合的體現。對閱讀的情感態度,一要養成閱讀的興趣和習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興趣就有閱讀的自主性;二要閱讀的`形式多樣化,比如彩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表現欲,使閱讀閱讀成為賞心悅目的享受;三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積極和看待每一個學生,充分肯定每一個學生的進步,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當然就會喜歡閱讀。新課標不僅注重閱讀興趣和習慣的主觀因素,更加使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要求滲透到閱讀的內容和方法中,因為三維目標的結合,是對過去大綱的進一步具體化,是課程改革所要努力追求的和盡量體現的閱讀教學目標。
比如,一位實驗教師執教《爬山虎的腳》一課,設計的教學目標是: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認識爬山虎的葉子與腳的特點,知道爬山虎是怎樣一腳一腳向上爬的;
(2)在閱讀過程中,能對不懂的地方提出疑問,并主動探究解決;
(3)繼續運用一邊讀一邊想的方法,體會和再現課文所描繪的事物,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4)了解作者是運用哪些生動、準確的語言進行表達的,學習并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
有了明確的教學目標之后,教師又注意了對教學過程的整合,使這三個方面的目標在同一過程中實現。比如,檢查預習時,當學生說出自己已經知道了什么,并提出不懂的問題時,老師就這樣提示學生:下面我們來深入地學習課文,看一看對于預習中你已讀懂的內容,通過進一步的學習有什么新的認識,對于讀不懂的問題能不能自己讀書解決。這一方面是在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另一方面又是在引導學生學會經歷學習過程:對于已經讀懂的內容不要滿足,對于沒讀懂的內容要力求通過自己讀書探究解決。再如,在學生通過讀書想象,了解到爬山虎葉子的美麗與可愛后,老師就進一步總結鼓勵:我們就應該這樣一邊讀一邊想,不但讀懂了課文,而且還獲得了美的體驗。這既是對學習方法的指導,也是對學生學習過程的關注:讀書,就應該邊讀邊想;而情感的熏陶,需要潛移默化地體驗和感悟,等等。
三、閱讀教學目標設計的建議
1、應避免的目標設計傾向教學設計
要把教學作為一個系統來看,教學又離不開信息的傳播,教學又是學生的學習過程,閱讀教學的設計也是如此。因此,一般系統論、傳播學、學習論和教學理論作為教學設計的基礎。傳統閱讀教學目標設計混淆了不同階段學習之間的界限,將閱讀教學目標
設計策略推及到不同的教學階段,使教學過于簡單化。應該避免三種主要的傾向:一是將閱讀教學目標設計從復雜的背景中隔離出來進行教學設計;二是將本來連續的閱讀過程簡單地、人為地作為一個個的階段處理;三是將整體分成互不聯系的各個部分。
2、閱讀教學目標設計的新要求
新課標對閱讀教學目標設計提出了三方面的新要求:閱讀目標設計主體的多元化;確定性與不確定性相結合的閱讀教學過程設計;針對不同的閱讀學習設計不同的閱讀教學目標;閱讀教學目標設計貫穿閱讀教學全過程。
3、三維目標的閱讀教學設計
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魯姆提出的“教育目標分類學”將教育目標分為認知、情感和運動技能三個領域,體現了教育目標的多樣性。《語文課程標準》中對“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含義作了進一步闡釋。將三維目標有機的融會貫通于閱讀教學的目標、內容、設計、過程中,既不能把三者孤立起來或簡單相加,又不能分層別類排列主次。在閱讀教學目標設計中,教師通過巧妙地層層設計問題,引導學生閱讀訓練、求知、陶情、冶性,實現三維目標的有機統一。
4、閱讀教學目標設計的反思
我們總是習慣于把閱讀教學設計的方法的訣竅熱心地向教師推銷,把閱讀教學與改革的關鍵看做是否有一套好方法、好理念、好技巧,然后傳授給教師,讓他們掌握。閱讀教學設計是不可能有精確的規范,會遇到許多沒有標準的情況,需要我們不斷的總結經驗和反思研究。閱讀教學目標設計的反思是“對行動的反思”,即使是自己在閱讀教學目標設計中形成的思想、觀念、知識與理論,也毫無疑問地要經受反思的檢驗。通過閱讀教學目標設計的反思,真正提高教師的閱讀教學能力與水平,更加順利、有效的開展閱讀教學。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9
一、概述
《桂林山水》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八冊中的第一課。
本篇課文所需課時為2課時,80分鐘,本節課是第二課時;
《桂林山水》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語文第八冊中的第八課。這篇課文抓住桂林山水的特點(水:靜、清、綠:山:奇、秀、險),以優美、簡練的語言生動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達了作者對桂林風景的喜愛之情。
二、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8個生字,能準確讀出生字卡片上和含有生字的文字片斷生字字音并且認清字形;
(2)會寫“駱、駝、峰、嶙、峋、翡、翠”七個生字,書寫端正整潔,筆順正確,間架結構規范;
(3)認識偏旁“羽”字頭,能夠說出學過的或認識的帶“羽”字頭的字;
(4)借助拼音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5)能用“駱駝”、“翡翠”、“嶙峋” 在10分鐘內口頭組詞造句或創編謎語。
2過程與方法
(1)能夠提出不認識的生字和同學之間互相交流,進一步掌握和體驗識字的方法;
(2)能夠通過自主提出問題、教師引導、動腦思考、同桌交流、表達反饋的課文學習過程,體驗和感悟探究的`一般過程;
(3)能夠通過仿、續或創編的方法,表達自己的體驗、感受、意見或看法;
(4)能夠仔細傾聽其他同學的發言,有將生字識記方法或對課文的理解感悟用語言表達出來與其他同學交流的愿望,體驗合作學習的過程和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能夠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景,激發熱愛祖國山河美的思想感情 。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1學生是9-10歲的兒童,思維活躍,課堂上喜歡表現自己,對語文學習有濃厚的興趣;
2學生在學習中隨意性非常明顯,渴望得到教師或同學的贊許;
3學生已有一定的拼讀能力,能借助漢語拼音閱讀拓展材料;
4學生已經認識“馬”、“山”、二個偏旁。
5學生對于識字興趣很高,識字方法已有所掌握,能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識記生字,并且能自己創設情境來鞏固、應用生字。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本課綜合運用講授式、啟發式、自主學習、協作學習等各種策略,提供大量的學習資源,指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學習。通過質疑、小組交流、分組匯報等環節完成課文教學,培養學生語文綜合實踐能力。利用計算機作為認知工具,作為學生解決的工具,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并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及表達能力。采用抒發感受、編兒歌等方法,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發散思維,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分析綜合和指導學生利用網絡創新表達,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
五、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
1、教學環境:電教室。
2、資源準備:教學PPT課件、桂林山水的圖片。
六、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桂林山水是我國秀麗山河中一顆璀璨的明珠,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稱。那桂林山水的美到底美在哪兒,作者是怎樣用他神奇的筆把這個“美”描繪出來的呢?今天,老師跟同學們一起,隨作者去看一看桂林的山水。
二感知課文
課件播放桂林風光,聽2、3自然段錄音。
觀賞了桂林的山、桂林的水,你能告訴老師你更喜歡哪一個?
三學習課文2、3段
四學習第四段課文,小結
七、教學評價設計
本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將學生學習的評價融入到各個教學活動過程中。
(1)課堂參與情況較好,學生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參與面較廣
(2)識字:認讀生字,用生字正確組詞、造句
(3)形聲字:認識形聲字,初步了解形聲字構字規律
(4)課文內容理解:有感情地將課文讀給小伙伴聽
(5)擴展閱讀:擴展閱讀桂林山水相關文章
八、幫助和總結
《桂林山水》這一方案,符合學生學情,與課本內容緊密相連,貼近學生生活,學生興趣很高,凸顯了學習的主動性。同學們在老師和家長的協助下,閱讀了描寫桂林山水的文章;收集了桂林山水的圖片、視頻等。讓孩子們開闊了視野,豐富了知識,查找資料能力、利用網絡能力、篩選整理資料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等得到了提高。
因為學生們上網學習偏少,對桂林山水的了解比較少。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還是有個別學生合作性較差,探究能力不強,今后需要多參加這樣的活動,不斷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0
一、競賽引入,揭示課題
教師:從電視上、報刊上、還有因特網上,同學們已或多或少地對北京申辦、籌辦2008奧運會有所了解。這堂課,就先來比一比,看誰對北京申辦和籌辦奧運會的情況了解得多。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北京申奧成功的當天晚上,北京城徹夜狂歡,作者肖復興更是激情滿懷。請同學們認真讀讀課文,想想課文表達了怎樣的情感,再把最能表達作者當時感情的句子找出來,反復朗讀、體會。并把自己的感受與同學交流。
2.同學讀書、畫句、朗讀、思考、交流。
以-下語句,要給以適當的指點,使學生從中體會到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并能在朗讀中把這種情感表達出來。.
(1)如今,好夢成真,我真的很高興,很激動。
(2)我親身體味到,一個國家,一座城市,能夠舉辦一次……
(3)在熟悉的北京采訪自己舉辦的奧運會,我想會帶給我不一樣的激情和靈感,寫出一點新的東西。我突然涌出這樣強烈的`渴望這是很少出現過的。
(4)那時,我們正在積極申請舉辦2000年奧運會,站在那里我就在想,快了,快到我們國家也能夠承辦這樣一次美好的奧運會時候了。
(5)這一天終于到來了。
3.交流感受后,讓學生把這些句子連起來反復朗讀。
三、再讀課文,加深情感體驗
1.教師:情感來源于生活,作者對北京申奧成功所激發起來的民族自豪感是那么強烈,能深深打動人心,這和他十年體育記者生涯有關,和他對體育、對奧運會的深入了解有關。找出這樣的語句。朗讀、理解,然后與同學交流。理解這些句子的意思,一是可以聯系上下文,二是可以聯系搜集到的有關資料。
2.抓住重點語句討論交流。
(1)體育不僅僅是體育,它以自身特殊的魅力影響著一切。
學法指導:一是把上下分句連起來讀,感知體育自身"特殊的魅力";二是聯系北京申奧成功以來北京城的變化,如,市政建設的變化,文明程度的變化,乃至經濟發展的變化,進而具體感知體育能"影響著一切"。
(2)競技體育是面對世界所存在的種種強權、種族歧視和金錢掩蓋下的不公平的一種抗爭,一種理想。學法指導:一是聯系上文體會競技體育的"公正性、公開性、公平性和客觀性";二是聯系搜集的資料。體會體育比賽的"錙銖必較,在零點零幾秒和零點零幾厘米中決勝負"。老師可子適當提示,如,百米游泳,百米賽跑,第一名與第二名的差別往往只是零點零幾秒;跳高或跳遠,投擲標槍、鐵餅,第一名與第二名的差別往往只是幾厘米。進而讓學生體會到,比賽場上,強權不起作用,種族不起作用,金錢不起作用,競技體育體現了人類的理想。
(3)在那一刻,體育所進發的奧林匹克精神,確實在超越著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膚色而連接著世界的和平、友誼、進步和發展。
學法指導:聯系搜集的資料,如,為奧運而奮戰的軼聞、運動員友好交往的事例,理解奧林匹克精神就是和平、友誼、進步和發展。
四、感情朗讀,升華體驗
教師:作者飛揚的激情來自他對奧運精神的洞察,來自他對奧運的特殊感情。理解了作者對體育、對奧運的認識,能更好地體會作者的強烈的民族自豪感。讓我們自由地進行感情朗讀,可以讀全文,也可以讀一部分,通過朗讀把作者的情感表達出來。
五、自主選擇,抄寫詞語和喜歡的句子
六、收集資料,擴展學習
教師:在作者采訪的奧運明星中,有乒乓球明星,有體操明星,有擊劍明星,有短跑明星……你一定也很喜歡他們。請你課后再收集一些資料,并展開想象的翅膀,列出采訪的提綱,和其中的一位暢談2008年奧運會。你對什么感興趣就和他談什么。大家作好準備以后,我們再來進行模擬采訪。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體會課文中每個細節所表現的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被信任的喜悅。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進行個性化閱讀理解,結合實際談對信任的認識。
教學重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細節體會信任與被信任的喜悅。
教學難點:進行閱讀理解,感悟信任的喜悅。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你們從小時候到現在,一定有過很多次購物的經歷。今天我們也來學習一篇與購物有關的課文。不過,作者的這次購物不是在商場,也不是在超市,而是在桃林那間小木屋里,今天我們來一起學習《桃林那間小木屋》。誰來讀課題?師:這是一個比較神秘的小木屋,誰再來讀讀?師:非常讓人向往的小木屋。
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解決字詞。
師:請同學們輕輕地把書翻到104頁第一遍讀課文,讀的時候我們應該把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遇到讀不好的'地方多讀幾遍。好,開始吧!
師:都讀完了嗎?
生:讀完了。
師:在你們走進小木屋的時候,老師也悄悄地跟隨著你們,并把這篇課文比較難讀的字出示在前面。都會讀了嗎?先自己再讀一讀。
生:練讀。指名領讀。開火車檢查。分組出現。
(1)難讀。(2)近義詞,讀出喜悅。
師:同學們,你能說出幾個和它相近的詞語嗎?
生:快樂、高興、開心、歡快……
師:出示第3組:這一組都是描寫小動物的。它們分別描寫誰的呀?
生:狗和貓。
師:你怎么知道跳躍歡吠是說狗?
生:課文里的。
師:能不能根據這個詞語里的某一個字猜一猜?
生:吠。因為狗會吠。
師:這個字怎么組成的?
生:犬和口。
師:犬就是?
生:狗。
師:一個口,那你說這個吠應該什么意思呢?
生:狗的口。
師:狗的什么?
生:狗叫!
師:第二個詞形容誰的?
生:小貓。
師:讀一讀。
生:喵喵。
師:多活潑的小貓啊!
生:喵喵。
師:又來了一只調皮的小貓。出示:饞涎欲滴。看這個詞,這是這篇課文中最難理解的四字詞語。誰來讀一讀?
生:饞涎欲滴。
師:那你們能根據“涎”的偏旁猜猜“涎”是什么嗎?
生:口水。
師:把眼睛閉上,想象一下,你現在手中就有一個又大又紅的桃子,想吃嘛?饞嗎?什么感覺?
生:流口水了。饞涎欲滴。
師:所以“饞涎欲滴”就是想吃的都要流口水了。出示圖片,看看這些大桃子,是不是這個呀?還是這個呀?帶著這種感覺讀讀句子。
三、品讀課文,體驗情感。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學生分段朗讀課文,思考:在那片桃林中和小木屋里發生了什么事?
2、分析1-6小節。
師:在那片桃林和小木屋里,作者自己摘桃子、自己付款,感受到了信任與被信任的喜悅。請同學們默讀1--6小節,在文中畫出能體現信任的句子或詞。(學生回答,共同感悟和體會)
每次去外婆家的路上,我總看見一塊立在公路邊用大紅漆寫在黃色板上的告示。
總之,每當轉個彎,眼看就要失去方向時,紅箭頭就又出現了。
朋友,歡迎您。每籃桃子5元,請自己摘,然后把錢放在箱子里。祝您愉快!
狗在我身邊跳躍歡吠,然后撒腿向前跑去。顯然,它們是在為我引路呢。師:出示大屏幕,品析句子。
(1)“朋友,歡迎你。每籃桃子5元錢,請自己摘,然后把錢放在箱子里。祝您愉快!”
(2)每籃桃子5元錢,請自己摘,然后把錢放在箱子里。
比一比,那個句子好。好在哪里?(學生回答后教師指導朗讀。)
師:在小狗的引領下“我”鉆進桃林。出示第五小節。誰能說說這是一個怎樣的情景?這段中你最喜歡那個句子,為什么?
3、指導朗讀第五小節
4、分析7--8小節
課文7-8小節,寫的不是作者摘桃子,而是簡單的對話。可以刪去這兩小節嗎?為什么?
分析:這簡單的對話在文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表示下一個人將經歷和作者一樣的摘桃經歷、一樣的被信任的感覺。作者把同樣的信任給了別人。
5、分析最后一段
齊讀最后一段思考:
(1)為什么走了好遠以后,我還是禁不住再一次回過頭去?
(2)作者久久注視什么,僅僅是那片桃林,那個小木屋嗎?
(3)"一個樸實而又純潔的地方。”樸實僅僅是小木屋和屋里的擺設嗎?
(4)“在那兒,我得到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和被信任的喜悅。”“人與人”是誰與誰?(5)如果你就是作者本人,來到這樣一片桃林,看見了桃林中的小木屋、竹籃和紙條,摘了桃子,看到了桃林美景,你心里會有什么感受,你想對桃林主人說些什么?
四、拓展提高,交流感受
在生活中,你遇到過哪些人與人之間信任或不信任的事?和大家說一說吧。
五、總結
師:這么美妙的地方,但是我們不能永遠地留在這兒,我們要離開了,最使你難忘的是什么?
生:主人對我們的信任。
生:一個個又大又甜的桃子。
生:那間小木屋。生:那道木柵欄。
生:還有那張桌子。
師:我們忘不了主人為我們精心留下的小紙條,也忘不了那間小木屋,更忘不了主人的?
生:信任!師:現在我們欣賞一首小詩:做人沒有信任就會失去伙伴,做事沒有信任就會面臨失敗。生命沒有信任就會變得荒涼,世界沒有信任就會走向黑暗。信任使花兒更加美麗,信任使人們更加可愛,信任使精神更加富有,信任使生命更加精彩!
師:信任是一種美德,被信任又可以使我們得到喜悅,希望同學們都能敞開自己的心扉,把自己的信任帶給別人。
板書設計
15桃林那間小木屋
信任
人人
喜悅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2
知識能力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能讀懂課文主要內容,了解南極的長城站,體會少年兒童與考察隊員之間的深厚感情。
3. 了解日記的寫法。能通過課外渠道查詢資料了解南極。
人文教育目標:
了解南極,培養孩子們查閱資料的能力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課前布置學生搜集有關南極的資料。
2、生字、生詞卡片。
3、《世界地圖》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新課。
談話:同學們,你們知道南極在哪兒嗎?(出示《中國地圖》,并讓學生在地圖上找到南極的位置。)
你們知道南極是個什么地方嗎?(交流孩子們課前搜集的有關南極的資料。)
有一位小朋友去過南極,他把他的所見所聞寫成了日記。下面,我們就隨著小作者去南極游覽一番吧。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學生自由輕聲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子音,不讀破句子。
2、指名朗讀課文,師生共同正音。
3、默讀課文,說說你從小作者的日記中了解了哪些關于南極的情況。
三、朗讀思考,交流感悟。
小作者在南極度過了難忘的日子。
1、再讀課文。你覺得這五天里,小作者的什么經歷最難忘,找出有關的內容多讀幾遍,體會一下小作者的心情。(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2、學生匯報交流。
(1)“我們”和考察隊員之間的`深厚感情令人難忘。
(2)象海豹令人難忘。
(3)中蘇兩國人民的友誼令人難忘。
(4)紀念標的揭幕式令人難忘。
3、質疑解疑,領悟寫法。
(1)質疑:課文中還有哪些沒讀懂的內容?
(2)師生共同解疑。
(3)讀了這篇課文,你還有什么收獲?
速讀課文,觀察一下,這五篇日記在寫法上有哪些相似之處?——學生回答,師生共同歸納出日記的寫法:
形式上:要寫清楚當天的日期、星期和天氣情況。
內容上:記下當天發生的有意義的事情(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可寫一個方面,也可寫多個方面。力求生動,再讀,仿佛重見當時的情景,歷歷在目,回味無窮。
四、布置作業:一篇日記。
教后小結:
這篇課文以小作者去南極的經歷,寫了三篇日記。教給了學生日記的寫法,并向學生展開了一幅南極的畫面,表達了對南極的依依不舍之情,仿佛把學說帶到了南極。學習這篇課文不僅要運用學過的方法自己讀懂課文,而且要學習人家寫日記的方法,自己也能寫這樣有意義的日記。所以,我和學生展開了討論,使學生對寫日記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不再感到遙遠,激發起寫日記的興趣。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飛、馬、鳥”三個字,認識兩種筆畫“豎折折鉤”和“橫斜鉤”,認識兩個偏旁“反犬旁、寶蓋頭”。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學會識別“前、后、左、右”四個方位。
4、認識有關影子的一些現象,激發觀察自然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學習生字詞,了解方位。
2、理解“影子就像一條小黑狗。”這句話。
教學準備
1、找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讓學生在操場上做“踩影子”的游戲,觀察自己和同學影子的變化。
2、太陽光和影子關系的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讀11個生字,學習2個新偏旁“反犬旁”和“寶蓋頭”。2、能流利、有表情地朗讀、背誦課文,理解太陽光和影子的關系。3、通過對“影子”現象的研究,培養學生探究問題的意識。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回憶課前“踩影子”的游戲,說說玩后的感受:(如:你是怎么做的或看到了什么。)
2、出示課題,讀課題,注意輕聲的讀法。
3、學習生字“影”。有一個小朋友叫京京,他和我們一樣做過踩影子
的游戲看著這個字,說說怎么記住“影”字。(京京在太陽底下玩,那三撇就像他的影子。)
二、學習課文
1、師范讀課文。
京京不但仔細觀察了自己的`影子,他還寫了一首小詩,想不想聽聽?2、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⑴借助拼音,自己小聲地讀一讀課文,把要求會認的字圈出來。
⑵借助拼音,把要求會認的字讀一讀,特別注意讀準前、后鼻音和翹舌音的字:影、前、常、跟、著、朋。)
⑶同桌對讀,互相正音。
⑷開火車讀,檢查讀音,共同正音。
⑸自己讀一讀課文,把課文讀流利。
3、細讀課文,學習字詞句,理解課文。
⑴讀課文,想一想,課文這兩小節分別寫哪一幅圖?
(2)小組合作學習:看圖讀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
⑶集體交流,隨機看課件,理解太陽光和影子的關系。
看課件演示、觀察,讓學生各抒己見,最后得出結論:影子的位置跟太陽的位置正好反。
看圖說一說:影子在前,影子在后,影子在左,影子在右。(理解“前、后、左、右”。)
4、質疑、釋疑。
⑴學生質疑。
再讀課文,想想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提出來。(如:為什么說影子就像一條小黑狗?影子是我的好朋友?它指誰?)發動大家動腦筋解決問題。
⑵自由探究。
挑選自己喜歡的一個問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研究。
⑶交流匯報。
在交流之中學習“黑狗、常常、跟著、它、朋友”這幾個詞,懂得影子
和黑狗有相似的地方:顏色黑,常常跟著主人轉,非常親熱;“它”指影子,影子陪我上學、放學,就像我的好朋友。
⑷在理解的基礎上再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動動腦筋,學習認字
1、學習新偏旁“反犬旁”和“寶蓋頭”。跟老師說一說偏旁名稱。2、找一找帶有這兩個偏旁的字:狗、它。說一說怎么記住這兩個字。3、學生根據畫面說說怎么記住“黑”字。
4、讀詞說句認字:用“跟著、朋友”分別說一句話。
5、辨字、認字:貼上三個頭飾(男孩、女孩、動物的頭)老師一個個指過去說:“他、她、它都是我們的好朋友,到底是哪個tā呢?誰能從這兒找字貼上去?”
四、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1、自己讀讀課文,想辦法記下來。
2、邊讀邊做動作,加深對課文的記憶。
3、看課件,老師引讀課文,指導背誦。
4、學生自己背誦課文后,背給同桌聽,會背的獎給自己一顆星。
五、課外作業
把生字讀給家長聽,把課文背給你的好朋友聽。
繼續觀察:在哪兒能看到影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一步理解方位。
2、學寫三個生字,認識兩種筆畫“豎折折鉤”和“橫斜鉤”3、激發學生課外繼續探究的熱情。
教學重難點
1、學習生字詞,了解方位。
2、學會識別“前、后、左、右”四個方位。
3、認識有關影子的一些現象,激發觀察自然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自由讀一讀課文,再現課文中的生字。
2、開火車認字、詞:影、前、后、它、跟著、黑狗、朋友。3、會背課文的同學站起來,背背課文。
二、觀察說話
1、說給同桌聽:我的前面是(),我的后面是(),我的左邊是(),我的右邊是()。
2、全班交流。
3、小組認字比賽。
以五人為一單位,拿出各自準備的生字卡片,圍成一圈,讓圈中間的同學介紹手中的字。
如:我的前面是馬字,一匹馬的馬;我的后面是友字,朋友的友;我的左面是飛字,飛機的飛;我的右面是鳥字,啄木鳥的鳥?
如果有說錯的小組成員可及時糾正,比比誰說得又快又對。
三、指導寫字
1、學習新筆畫“豎折折鉤”,學寫“鳥、飛”。
教師利用一截電線,由“豎”彎成“豎折折鉤”,在動態演示中幫助學生了解筆畫形狀,知道是一筆寫成的。
2、讓學生找一找三個生字中帶有這個筆畫的字,書空。
引導學生分辨“鳥”和“馬”的區別。
描紅“鳥、飛”仿寫。
3、學習新筆畫“橫斜鉤”,學寫“飛”。
復習“橫折彎鉤”,想一想,哪個字有這個筆畫?
比較“飛”和“九”,引出新筆畫“橫斜鉤”。
看教師范寫“飛”,跟教師書空,觀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4、交流在田字格中寫著兩個字要注意哪些筆畫。
書寫練習,個別輔導。
四、繼續激趣,引導探究
1、激趣:學了課文之后,你還有什么有關影子的問題想研究(或教師提問)?
2、預設:什么時候影子最長,什么時候影子最短?
什么時候影子很清楚,什么時候影子很模糊?
什么時候人們喜歡影子,什么時候的人們不喜歡影子???
3、引導探究:希望同學們課后再去研究研究,能干的同學也可學著課本上小朋友的樣子,寫一段小詩。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4
(一)揭題,引起興趣。
1、師出示火燒云的圖片,問:同學們,你們看,這是什么?
2、揭示課題:火燒云
提問:關于火燒云,你知道一些什么呢?你想再從課文中知道什么呢?
(二)初讀,感知內容。
1、自己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的音。
2、開火車讀課文。
3、你認為課文中哪些地方把火燒云寫得很美,找出來讀讀看。
(三)精讀,積累語言。
A、學習課文第3小節
1、讀第3小節,圈出表示顏色的詞。
2、說說自己見到的某種顏色的事物,加深對顏色的理解。
3、火燒云有這么多的顏色,你想用哪些詞來形容呢?(五顏六色、五彩繽紛、五光十色、絢爛多彩、色彩鑌紛……)
4、既然顏色這么美,我們能把它讀得美嗎?(小組內讀,派代表比賽,誰讀得好)
5、這么多描寫顏色的詞,誰已經把它記住了嗎?按課文內容填空。
B、我們再來看4、5、6小節,它們是寫火燒云的什么呢?
1、分組自學4、5、6節,要求:a、你認為哪一節寫得好,為什么?b、你能把它讀好嗎?
2、交流,小組派代表比賽誰讀得好。
3、這么多的形狀,你也想用哪個詞來概括?
4、這三小節寫得都好,因為作者把云想象成馬、狗、獅等等,把云寫活了,下面老師要讓大家學著作者的樣子來想象,看誰想得好,看誰想得有趣。
5、學生看圖想象。(先自己說,再小組說,最后比賽誰想得妙。)
(四)熟讀,理清脈絡。
1、課文中除了寫火燒云的顏色,形狀外,還寫了什么?
2、火燒云上來了……火燒云下來了……
3、反復誦讀全文。
(五)想象,知識升華。
把剛才的想象用一段話寫下來。
另外,我覺得在教學中可以引入下列教學資源,以幫助學生理解:
火燒云是怎樣形成的
清晨,太陽剛剛出來的.時候,或者傍晚太陽落山的時候,天邊的云彩常常是通紅的一片,像火燒的一樣。人們把這種通紅的云,叫做火燒云,又叫早霞和晚霞。有時候,沒有云,天邊也會出現火紅的顏色,這叫火燒天。
那么,火燒云是怎樣形成的呢?
我們已經知道太陽是由紅、橙、黃、綠、青、藍、紫七色光混合成的。這幾種顏色的光中,紅光穿過空氣層的本領最大,橙、黃、綠光次之,青、藍、紫光最差。天上沒有云的時候,懸在空中的雨滴少;中午空氣層較薄,太陽光里的紅、橙、黃、綠幾種色光幾乎全部通過,只把青、藍、紫幾種色光攔住,而這幾種光中,又數藍色光反射的最多,所以把整個天空染成了藍色。
清晨太陽從東方升起,或者傍晚太陽落山的時候,太陽光射到地面上,穿過的空氣層要比中午太陽當頂的時候厚一些。太陽光中的黃、綠、青、藍、紫幾種光,在空氣層里行走沒有多遠就已經筋疲力盡,不能穿過空氣層。只有紅、橙色光可以穿過空氣層探出頭來,將天邊染成紅色。
火燒云可以預測天氣,民間流傳的諺語“早燒不出門,晚燒行千里”,就是說,火燒云或火燒天如果出現在早晨,天氣可能會變壞;出現在傍晚,第二天準是個好天氣。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5
一、引導交流,啟動情感。
1.教師用實物投影儀投影學生畫的畫,請一兩位學生介紹自己喜歡的樹,教師引導學生說清楚喜歡的樹長在哪里,長得什么樣,為什么喜歡它。
2.小組交流活動:我喜歡的一棵樹。
3.配合優美的樂曲,教師課件出示插圖導入新課,用甜美的聲音朗讀《楊樹之歌》。
二、整體感知,自主識字。
1.初讀詩歌。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詩歌,讀準字音,讀通詩歌。
2.學生自由展示,教師聽讀正音,相機引導認字。要求:選讀自己讀得最流利的小節,可以個人讀,也可以合作讀。
三、品賞朗讀,體驗意境,領悟情感。
(一)品賞第1小節。
1.教師語言渲染:“楊樹長在藍藍的天底下,他們的根扎在綠色的大地上,多么像一位位精神抖擻的小伙子喲!你們聽,他們在風中唱起了歌。”
課件展示楊樹搖頭晃腦邊笑邊唱的動畫形象。
讀一讀第1小節,讀出楊樹的快樂心情,怎么快樂就怎么讀。
2.學生自由展示。
教師引導:把自己想像成一棵快樂的楊樹,讀出快樂的感覺。
教師關注學生朗讀時的情感態度,鼓勵帶表情讀,比較朗讀中表現出來的不同的`情感體驗,及時鼓勵。要注意學生朗讀時對“嘩啦啦、歡快、響亮、悄悄地”等詞語的個性化處理,不必強求一致。
3.教師用鼓勵的語言引導:小楊樹們,配上動作表演讀,讀出你們快樂的感覺吧!
(二)品賞第2小節。
1.課件出示課文插圖,教師引導學生看圖體會詩歌意境:“請大家欣賞一下課文的插圖,你看到了什么?”
2.播放一段悠揚的輕音樂,教師引導:閉上你的眼睛,想像你就是圖上的老爺爺、老奶奶、小弟弟,或者就是你自己,來到了大楊樹下,做著你喜歡的事情,聽聽楊樹快樂的歌。
3.聽到楊樹的歌了嗎?他的歌里唱什么,怎么唱?小組互相說一說后大班交流。
4.多種形式讀第2小節:教師引讀。小組讀。個人讀。比賽讀。
教師注意引導學生讀出本小節明快的節奏和喜愛楊樹的感情。
5.結合看圖和朗讀理解“聊家常、悠閑”的意思。可想像:老奶奶在聊什么?引導觀察:老爺爺下棋時心情怎樣?你平時做什么事情感到心情最輕松?
6.再讀第2小節,想一想:老爺爺、老奶奶、小弟弟會對大葉楊說什么?
(三)品賞第3小節。
1.輕聲讀第3小節,展開想像,讀完后說說你覺得詩中寫的什么最美?
2.把你讀詩時想像到的用油畫棒畫一幅簡筆畫。
3.利用投影儀交流:展示并用自己的話描述畫面上的景物。
4.引導學生美美地讀一讀第3小節。
5.積累詞語:金色的()翠綠的()金黃的()
四、感情誦讀,升華情感。
1.教師語言渲染:“孩子們,許許多多的大葉楊美化了我們的環境,他們默默地為人類奉獻關愛和歡樂。我們再一起有感情地讀讀《楊樹之歌》,表示我們對他們的熱愛吧!”
2.配樂朗誦。
五、編一編:
鼓勵學生課后再聽聽自己喜歡的樹在唱什么歌,寫下來,或者,把自己編的大葉楊的歌詞寫下來。
六、鞏固認字,指導寫字。
本課要認的字較少,教師可引導互檢。宜在寫字指導上下功夫。學生觀察寫字,自評互評,教師再作示范。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02-27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09-23
小學語文《畫》教學設計08-09
小學語文《早春》教學設計07-22
小學語文《白楊》教學設計10-23
小學語文板書教學設計02-18
小學語文《詠柳》教學設計03-12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設計03-10
小學語文《匆匆》教學設計03-14
小學語文《雷雨》教學設計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