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1
課標解讀:
新課標在教學建議中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
教材分析:
《夜鶯的歌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四年級上冊第五組的一篇精讀課文。文章講述了蘇聯衛國戰爭時期,一個被游擊隊員稱作“小夜鶯”的孩子,巧妙同敵人周旋,用口哨伴鳥鳴,為游擊隊傳遞信息,打擊敵人的故事,充分表現了“小夜鶯”的機智勇敢。這篇課文以夜鶯的歌聲為線索進行記敘,以空行為標志,寫了四部分內容:先寫“小夜鶯”以歌聲引誘敵人上鉤,接著寫“小夜鶯”在為敵人帶路途中以歌聲為游擊隊員傳遞敵情,再寫在“小夜鶯”的幫助下游擊隊員成功殲滅敵人,最后寫戰斗結束后“小夜鶯”在村邊小路旁繼續吹奏著宛轉的歌聲。“小夜鶯”的歌聲自始至終貫穿著整篇課文,危險中充滿勇敢鎮定,緊急中充滿智慧機警,一個勇敢機智的小英雄形象活脫脫地出現在讀者面前。教學中一是體會“小夜鶯”機智勇敢的品質,接受熱愛祖國、仇恨法西斯的教育;二是學習運用聯系上下文等方法體會含義深刻句子的含義。
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在處于向高年級過渡的階段,應該逐步掌握閱讀方法,形成自主的學習能力,同時四年級學生有了一定的認知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易形成開放而又有活力的語文課堂,這些對學習本課都是十分有利的'。
教學目標: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16個字。正確讀寫“沉寂、盤問、口哨、埋伏、凝神、燒毀、蘑菇、呻吟、宛轉、垂頭喪氣、以防萬一、興致勃勃”等詞語。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蘇聯衛國戰爭中少年兒童的機智勇敢和愛國主義精神。
3、理解課文中含義深刻句子的意思。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抓住課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小夜鶯”機智勇敢的品質。
評價設計: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評價的目的不僅是為了考察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檢驗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改善課程設計,完善教學過程,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1、齊讀課題,通過本組課文的導讀語了解故事發生的背景。
2、交流對“夜鶯”和“夜鶯的歌聲”的理解。
【設計意圖:導入開門見山,簡潔明快,利于學生質疑破題,直奔課文重點,著眼于提高學生認識能力的思維訓練,讓他們對所學內容做到心中有數,并能全面深入地了解課文內容。】
二、檢查預習
1、交流預習中的發現,提出不懂的問題。
2、用簡練的詞語概括文章寫了哪幾件事。
3、用簡單的語言概括“小夜鶯”是個怎樣的孩子。
【設計意圖:“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學習也是如此。有效的課前預習可讓學生的學習更輕松,更高效。而通過對預習情況的檢查,教師進一步了解學情,及時調整學案和教案,做到以學定教。】
三、精讀品悟
過渡語:在課文的字里行間,處處都能捕捉到“小夜鶯”的機智勇敢。請同學們自讀課文,劃出表現“小夜鶯”機智勇敢的句子,在旁邊寫寫體會。
學生依次交流表現“小夜鶯”機智勇敢的句子和讀書體會。
1、通過環境描寫和動作描寫體會“小夜鶯”的機智勇敢。
(1)通過理解“沉寂”,感受戰爭給人們帶來的傷害,總結讀書方法——聯系上下文。
(2)通過“寂靜”、“寧靜”、“沉寂”的互換,感悟三個詞語在表達“靜”的意境上各有不同,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總結讀書方法——換詞。
【設計意圖:把“寧靜、寂靜、沉寂”三個意思相近 ,但程度和側重點不同的詞語放在同一個句子中朗讀感悟,深化了學生對沉寂的理解。】
(3)選擇恰當的詞語填空,檢查學生對三個詞語的把握。
2、通過神態描寫體會“小夜鶯”的沉著冷靜、機智勇敢。
(1)學生交流讀書體會。
(2)學生朗讀,全體齊讀。
3、通過雙關語體會“小夜鶯”的機智勇敢。
(1)朗讀帶有雙關語的句子,交流讀書體會。
(2)了解修辭手法——雙關語。
(3)快速瀏覽課文,找出其他帶有雙關語的句子。
(4)男女生分讀三個句子,體會小夜鶯的機智勇敢和對敵人的憎恨之情。
【設計意圖:閱讀是個性化的主體行為,教師無法替代。此處設計在于讓學生主動地學習文章語言,加深對句子的體會、理解,為下節課的深入交流作鋪墊。】
4、通過連續地動作描寫體會“小夜鶯”的機智勇敢。
(1)學生交流體會。
(2)通過這些動作,我們仿佛看到了一個什么樣的孩子?
(3)通過朗讀再現“小夜鶯”的活潑和機智勇敢。
5、讀寫結合訓練:通過動作描寫,擴寫小夜鶯發現敵人的過程。
【設計意圖:學會對連續的動作進行描寫,可以使文章更清晰、更有條理。而且“模仿是兒童的天性”,借助課文指導學生學會使用連貫的動詞進行描寫,從一定程度上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6、通過“好像”體會“小夜鶯”的機智勇敢,總結讀書方法——抓關鍵詞。
7、思考:是什么讓一個和同學們年紀相仿的小男孩有如此的智慧和膽量? 體會“小夜鶯”的愛國主義精神。
8、總結課文的寫作手法——首尾呼應。
【設計意圖:緊扣小夜鶯的機智勇敢,抓重點段落,品味重點語句,使小夜鶯機智勇敢形象更加豐滿,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贊美之情油然而生。】
四、總結全文、升華主題
看板書,再讀課題,升華主題。
【設計意圖:回環式深究課題,層層推進、層層深入,學生情感產生共鳴,從而實現心靈的震撼,達到高潮!】
五、拓展延伸
抗擊法西斯侵略的戰爭中,還有許多人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與敵人斗智斗勇,還有更多的小夜鶯為保護自己的祖國勇敢戰斗著。讓我們通過課外閱讀,了解更多少年英雄的故事!
【設計意圖:語文學習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要把課內與課外緊密結合起來,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發展學生的語言,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這一環節,除了幫助學生感悟文本外,更重要的是向學生傳達大語文觀的理念,并產生大語文學習的意識。】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2
一、初知荷蘭,導入解題,激發朗讀課文的興趣
1、導語:
真的非常感謝你們精彩的朗誦,你們的朗誦似乎又讓我看到了“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的江南;來到了甲天下的桂林,感受到了“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的詩情畫意;更是被金華雙龍洞的神奇所迷惑,又被七月天上的春景所陶醉……
作為回報,我帶大家飛越重洋,直達位于歐洲的荷蘭,做一次跨越國際的長途旅游。請欣賞:
2、出示一組荷蘭的風光圖片,師根據畫面內容簡要地介紹荷蘭。
(主要了解水之國、花之國、風車之國的特點)
3、聽了我的介紹,你了解到了一個怎樣的荷蘭?
4、是的:
你們看到的、聽到的,所說的都是荷蘭的特點。但是有人卻認為,這都不是真正的荷蘭,他認為真正的荷蘭國是一個──板書課題,齊讀。
5、什么叫牧場?
(放養牲畜的地方。告訴你們一點課外知識:甲骨文中的牧字就是作人們放手持鞭子牧放牛羊的形象)
6、荷蘭為什么又能被稱之為牧場之國呢?讓我們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
二、朗讀課文,感悟體驗,體會牧場之國的韻味
1、交流:
隨著學生的回答,朗讀相關的內容,隨機教學2~4自然段。
牛:
⑴學生讀到有關牛的內容,隨即引導學生讀另外的相關內容。
(在這一段里你還看到了什么?除了仿佛正在思考著什么的牛,你還看到了怎樣的牛?有牛犢還有其它牛嗎?……)
⑵隨機出示:“牛群吃草時非常專注……無比尊嚴。”
讀著這樣的句子,你還覺得眼前的僅僅是一群牛嗎?你想到了什么?
朗讀:你愿意讀“正在思考”的牛這一句嗎?你能讀“像貴夫人”的牛這一句嗎?誰能當上牛群中無比尊嚴的家長呢?
⑶師小結:
這么多各種各樣的牛,這么多神態各異的年,難怪,作者寫到──出示:
“極目遠眺,四周全是絲絨般……花牛。”
指名讀。你為什么這么突出“全是”這個詞?
⑷師:
碧綠的草原上全是黑白兩色的牛!我想這樣來形容:
板書:碧綠草原牛誰來幫老師接著往下說?
馬:
⑴學生讀到馬的相關內容。隨即問:這是一群( )的駿馬?
讀完一句引導再讀寫馬的相關內容:寫馬的'還有嗎?
①膘肥體壯──我們班有沒有稱得上膘肥體壯的同學?注意理解膘肥體壯:肥壯結實,與肥胖的意思不一樣。這是一個表揚人的詞語,一般可以用在看上去很強壯的人的身上。男孩子,你們愿意成為很強壯的男子漢嗎?一起來讀讀這一句。如讀不好,可以提示:怎么?一個一個都變成體虛瘦弱的了?再來!
②自由──寫馬自由的語句還有嗎?讀著這樣的句子,我也愿成為它們中的一員,去享受無人能擋的自由,體會擁有一切的公爵般的尊貴!你想不想來體驗一番?指名讀。
⑵師:成群膘肥體壯的駿馬,在這無垠的原野上擁有絕對的自由。看到這一幕,我不由地想寫下:駿馬飛馳任(生填)
豬、羊、雞:
學生讀到相關內容,隨機板書,并展開:
羊──有天堂般的綠色草地,羊當然什么也不愁,完全一幅悠然自得的神態。有一個字來形容羊,板書:羊閑
豬──“贊許”是什么意思?如果豬會說話,它會對誰怎樣加以贊許呢?如果也請你用一個字來形容豬的這種神態,你會選擇什么呢?擬板書:豬樂
雞──連平日里很膽小的雞,在這樣的環境里也是顯得非常──板書:雞安閑。
2、讀著這些內容,想象著──生齊讀黑板上的三句話:
你同意將荷蘭稱之為牧場之國嗎?那么,當夜晚來臨,牲畜要歸圈了(板書:牲畜歸圈),牧場之國又呈現出一種怎么樣的情景呢?
指名讀第5自然段。
⑴請問,讀著讀著,你感受到了什么?(靜)你從哪些詞句中感受到的?
指句讀。
重點讀:沉睡的牲畜,無聲的低地,漆黑的夜晚,遠處的幾座燈塔在閃爍著微弱的光芒。
⑵隨著牲畜的歸圈,整個原野,整個牧場之國更安靜了。這樣的夜晚,板書:夜你來給個詞。
三、總結升華,重點感悟“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1、這就是牧場之國,這就是作者眼里真正的荷蘭。板書: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2、讀完課文,我完全同意這真的是個牧場之國。卻對文中一而再,再而三出現的這一句:“這就是真正的荷蘭”持有疑意。這句話,文中出了幾次?2、3、4、5自然段各一次。
難道說,以郁金香而聞名的“花之國”就不是真正的荷蘭了?難道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而運河縱橫交錯的“水之國”就不是真正的荷蘭了?作者為什么要在文中四次講到“這就是真正的荷蘭”?在這句話中包含著作者怎樣的情感?大家再次回顧課文,結合插圖,靜下心來想一想。
3、交流:
鼓勵學生獨到的見解。師引導:作者不是否認“花之國”、“水之國”是真正的荷蘭。他是通過這樣的句子,這樣的方式來表達自己對被為“牧場之國”的荷蘭的深深的喜愛與贊嘆。這份喜愛與贊嘆,全都融在了這四次出現的“這就是真正的荷蘭”這一句話中了!而這四句話分別出現在不同的自然段中,作者所贊嘆情象又各不相同。他分別贊嘆了──齊讀黑板上的四句。
4、讓我們與作者一起來表達對牧場之國這份深深的喜愛與贊嘆!
師生合作:
師:在牧場之國,碧綠草原牛成群。
生: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師:在牧場之國,駿馬飛馳任自由。
生: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師:在牧場之國,羊閑豬樂雞安閑。
生: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師:在牧場之國,牲畜歸圈夜悠悠。
生: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師:被稱為牧場之國的荷蘭。
生: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下課!
一個作業:在課文中,至少選擇5個自己喜歡的句子背下來!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3
[設計理念]
《語文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閱讀的指導、引領和點撥,但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不應以模式化的解讀代替學生的體驗和思考。”所以,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通過創設情境,以讀為本,強化體驗,激活想象等方法,引導學生在自讀自悟,反復誦讀、理解想象中與文本充分對話,做到讀中感悟、讀中積累、讀中遷移,真正走進文本,把握課文內容,理解課文思想。
[教材分析]
《觸摸春天》是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制第8冊第五組的一篇課文,本組課文以“熱愛生命”為主題,選編了4篇有關生命的課文,從而使學生感受生命的美好,學會善待生命,熱愛生命。《觸摸春天》講訴了盲童安靜用自己獨特的方式,用心靈去感受春天的氣息,觸摸春天的脈搏,感受春天的美好這樣的一個故事。編選本課的意圖一是引導學生體會盲童對生命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明白每個人都擁有生活的權利,只要你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就能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春天;二是學習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并體會其表達的效果,增加語言積累。
[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已有前三年的學習經驗,已經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和學習方法,他們能夠較好的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但對于中年級的學生來說,在抓住關鍵詞句,體會其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上還是有一定困難的。另外,學生缺乏對盲童生活方式的體驗,他們很難真正體會盲童春天、對生活、對生命的熱愛,所以教師要充分發揮引領作用,積極創設情境,一步步引領學生走進文本,理解課文。
[教學目標]
1. 通過聯系上下文,查閱相關資料等方式學會“徑,暢,磕”等9個生字,認識“暢,磕,弧”等7個生字,正確讀寫“濃郁、流連、小徑、流暢、引導、悄然、靈性、經歷、瞬間、撲閃、概念、弧線、飛翔、權利、繽紛、花繁葉茂、磕磕絆絆、多姿多彩”等詞語。
2. 能借助“三讀(讀通,讀準,讀好)”學會自主學習,樂于朗讀,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積累好句佳句。
3. 體會盲童對生活的熱愛,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懂得珍愛生活,珍惜生命。
4. 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揣摩其蘊含的道理,并受到啟發
[教學難點]
感受盲童對生活的熱愛,體會作者對生命的關愛,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重點]
體會理解課文揭示的道理:每個人都擁有生活的權利,只要你用心去感受生命的美好,就能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春天;
[教學方法]
創設情境法、朗讀法,想象法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 揭示課題,引導質疑
1. 導入: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觸摸春天》,齊讀課題(板書課題)
2. 讀了這個題目,你們有什么問題嗎?(學生述說自己的疑問,比如春天怎么能觸摸,為什么要觸摸春天,是誰在觸摸春天,怎么樣觸摸春天等等一系列問題)
設計意圖:從課題入手,引導質疑,可以充分調動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欲望,形成閱讀期待,為下文的學習奠定一個良好的基礎。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⒈ 教師引導學生初讀課文:正所謂“學貴有疑”,一個題目就引發了你們這么多問題,請同 學們快速默讀課文,邊讀邊想,看看自己能否解決剛剛提的問題。(板書:盲童,安靜)
⒉檢查生字詞:課件出示字詞,注意提示糾正“小徑”的“徑”讀jìng;“磕磕絆絆”的“絆” 讀bàn;“悄然合攏”的“悄”是個多音字,讀qiǎo;“清香裊裊”的“裊”讀niǎo.注意“磕、瞬”的筆順書寫。(教師范讀,板書范字)
3.請同學們再次大聲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懂課文,想一想盲童安靜是個怎樣的女孩子,用一個詞來形容她。(神奇,不可思議,善良、、、)
設計意圖:四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學能力,而且他們對于母語有一定的敏銳度,所以生字詞的學習主要以學生同桌、小組之間的相互交流討論為主,教師適當點撥,做到點面結合。
三、 重點研讀,感受神奇
㈠ 引導:請同學們仔細閱讀課文,邊讀邊想,文中哪些字詞或者哪些句子讓你覺得神奇、不可思議?引導學生研讀課文第4自然段。
㈡ 學生交流。(根據學生的發言,相機出示語句,幫助理解)
1.出示句子: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竟然攏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個奇跡。
⑴ 你從句子中哪些字詞感受到神奇,不可思議?
⑵ “竟然”表現出了怎樣的情感?安靜本來想攏住的是什么?“竟然”還可以換成什么詞?你能用“竟然”說一句話嗎?
⑶ 教師引導學生理解“悄然合攏”,全班做“悄然合攏”的動作。
⑷ 指名讀,范讀,齊讀這個句子。
2.出示句子:睜著眼睛的蝴蝶被這個盲女孩神奇的靈性抓住了。
⑴ 想想在生活中,你抓過蝴蝶嗎?能抓住嗎?好抓嗎?
⑵自由朗讀這句話。
⑶“神奇的靈性”指的是什么?引導學生自由朗讀課文2-3自然段。(板書:神奇的靈性)
設計意圖:閱讀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所以,我在這一環節,積極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充分感知文本,與文本進行對話,同時又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再配以教師的指導,從而使學生逐步體會盲童安靜攏住一只蝴蝶是多么神奇的事,也為后文學生感悟“神奇的靈性”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㈢ 感受“神奇的靈性”
⑴ “神奇的靈性”到底指的是什么呢?先別告訴我,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2-3自然段,圈一圈,看一看,哪些詞句在像你透露著答案。
⑵ 學生自由交流(根據學生的交流,相機出示句子,引導理解“神奇的靈性”)
1. 出示句子:這個小女孩整天在花香中流連。
① 什么叫“整天”流連,早晨在花叢中穿梭,中午在花香中流連,晚上還在花叢中走著,從早走到晚。
② 安靜為什么每天在花香中流連啊?什么叫“流連”。
③ 正因為安靜整天在花叢中流連,所以,出示句子,齊讀: “安靜在花叢中穿梭。她走得很流暢,沒有一點磕磕絆絆。”
2. 出示句子對比:
她伸出雙手,在花香的引導下,伸向一朵沾著露珠的月季花。
她慢慢地伸出雙手,在花香的引導下,極其準確地伸向一朵沾著露珠的月季花。
① 讀一讀,比較一下,有什么發現?說說更喜歡哪句話?
② 同桌之間相互讀一讀,說說從中感受到了什么?
③ 同桌互讀、小組讀、指名讀、范讀、齊讀這句話。
⑶ 教師總結:正因為她整天流連在花叢中,她對每一朵花都是極其熟悉,她能夠在花叢中自由的穿梭,她是如此的熱愛春天,熱愛花,讓我們看到了一個熱愛生命的安靜。這就是我們要尋找的答案啊,神奇的靈性不就是安靜對生命的這種熱愛嗎?板書:熱愛生命)
⑷ 同學們,讓我們跟隨安靜去感受這神奇的一刻把!(播放音樂,教師深情誦讀):閉上眼睛,伸出雙手,輕輕地,悄然合攏,一只睜著眼睛的蝴蝶被你攏住了,一個鮮活的生命躍動在你的指間,跳動在你的心田,睜開眼睛,說一說,你感受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想說些什么?
設計意圖:語文課堂上的語言味要通過朗讀、品味語言表現出來,語言不是無情物,只有通過反復的誦讀、品味語言文字才能更好的解讀文本,理解文本,體會文中的思想感情,在這一環節中我通過句子的比較、創設情境,發揮學生的想象,真正做到了“形于外而感于內”。
四、 拓展延伸,升華情感
1. 引導學生誦讀課文最后自然段。
2. 教師總結:同學們,生命對于我們每一個人都只有一次,今天學了這篇課文,請同學們回家用心想一想,你對生命又有了怎樣的感悟呢?
五、 布置作業,遷移內化
出示作業自助餐:
1. 喜歡寫作的你,把你對想對安靜說的話,或者對生命的感悟寫在一張小卡片上。(必做)
2. 喜歡積累的你,把文中你認為好的句子詞語抄下來,讀一讀,背一背。(必做)
3. 喜歡講故事的你,把這個動人的故事講給你的爸爸、媽媽聽。(選做)
設計意圖:作業布置采取分層教學,尊重學生的個性選擇,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自由發展的空間。
[板書設計]
觸摸春天
盲童 安靜
神奇的靈性 熱愛生命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課文來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趵突泉的特點,感受趵突泉的美。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感情和愛美的情趣。
2.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具體描寫,融情與景的描寫事物的方法,培養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了解大泉、小泉的特點,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和具體形象地描述事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朗讀,模仿“融情于景”的描寫方法進行仿寫。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喜歡旅游嗎。看來都去過不少地方,你都去過哪,有沒有什么景色給你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呢。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嗎。(課前談話)
2.走進課文之前,老師想和大家一起來欣賞幾張圖片(ppt)
千佛山、大明湖和趵突泉是濟南的三大名勝,尤其是趵突泉,位居七十二泉之首,被當年的康熙皇帝譽為“天下第一泉”。這么美麗的趵突泉在老舍筆下又是一番怎樣的美妙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趵突泉,跟老師板書課題:趵字,左窄右寬,是跳躍、踴躍的意思,再寫突泉。
3.現在,讓我們打開書本自由朗讀課文,想想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來描寫趵突泉的。
二、整體感知:
1、自學反饋。
從哪幾方面來描寫趵突泉的。(泉水、大泉、小泉)板書。
各有有哪些特點。請到文中去找一找。
交流:清淺 鮮潔
純潔活潑鮮明永不疲乏神秘
有趣
三、感受大泉:
過渡:現在就讓我們隨著老舍的腳步先去大泉領略它的神韻所在,請同學們先讀讀描寫大泉的這段話感受下大泉有哪些與眾不同的特點。
1.你覺的大泉最大的特點是什么。
用書本中的語句回答。
預設
1:看那三個大泉,一年四季,晝夜不停,老那么翻滾。
讀了這句話,哪些詞語讓你印象深刻。
(1)一年四季,晝夜不停:春夏秋冬都在翻滾著,日日夜夜一刻也不停歇。
讀了這句話同學們體會到了什么。(翻滾的時間很長)
(2)能帶上你的感受來讀一讀嗎。(個別讀)
(3)數次游覽趵突泉的老舍看著眼前無時無刻不在翻滾著的泉水也寫下了自己的感受:你只要立定呆呆地看三分鐘,就覺得自然的偉大,再不敢正眼去看。
一起帶著我們的感受,讀好這句話。
預設
2:永遠那么純潔,永遠那么活潑,永遠那么鮮明,冒,冒,冒,好像永遠不感到疲乏,只有自然有這樣的力量。
這句話中,哪個字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說說你的理解嗎。
(1)“冒”字的字形結構,冒字頭兩橫的注意點。
在學習單上寫兩個。
(2)理解“冒”。“冒”可以用哪些詞來代替?(鉆,跳,竄、涌,流……)
(3)為什么作者連用三個“冒”,為什么要重復用這個字呢。
不急著說,把這一段好好讀一讀,呆會兒我們來交流各自的想法。
(預設:生1:因為趵突泉的大泉有三個泉眼,所以作者用了三個“冒”。
我們剛才看過圖片,第一個泉在冒,第二個泉在冒,第三個泉也在冒,冒冒冒。那如果五個泉呢,冒冒,冒冒冒。乍一聽很有道理,仔細一想,有點牽強。
但他說出了一點,那就是三個泉同時在——冒。
(生2:作者用了三個“冒”,還讓人感覺泉水冒得時間很長很長。
1、你很有見解,一個冒字讓人感覺到永不停歇,三個冒字更是讓人覺得冒的時間很長很長了。
老舍先生在濟南生活了七年,陽光明媚的春天他去看趵突泉,它在——,炎熱的夏天他去看,它在——,涼爽的秋天去看,它仍在——,即使是寒冷的冬天去看,趵突泉仍在——。
大部分時間老舍白天去看,它在——,晚上去看,它依舊在——。
2、讀這段文字,你還可以從哪個詞語感受到趵突泉冒得時間已經很長很長。
(永遠)
在這里,作者連續用了幾個“永遠”。(四個“永遠”。)
你們覺得這趵突泉究竟這樣接連不斷地冒了多少年,以至于老舍先生用了四個“永遠”。
這趵突泉究竟一刻不停地冒了多長時間了呢。(出示歷史資料,加深理解)
3.了解了這一點,你能不能再來朗讀一下,讀出你的感受呢。
這就是趵突泉,永遠那么純潔,永遠那么活潑,永遠那么鮮明,冒,冒,冒,好像永遠不感到疲乏,只有自然有這樣的力量。
(個別讀,男女生分讀,齊讀)
4、老舍先生不僅寫他看到的,也寫他的感受,像這樣的寫法就叫做融情于景。
(板書:見聞+感受?融情于景)。
5.我們合作著來讀一讀,同學們讀老舍的見聞,老師讀老舍的感受。
一起來讀好這段話。
四、感受小泉的有趣
過渡:趵突泉的'大泉是如此地偉大、神秘,那么池邊的小泉又有怎樣的特點呢。
作者在抓特點寫的同時有表達了自己怎樣的感受呢。快速的默讀第四段,找一找,畫一畫。
2、交流
作者對于小泉表達了怎么樣的感受呢。
(這比那大泉還更有趣。)
小泉有趣在哪呢。
①?有的像大魚吐水,極輕快地上來一串水泡
將小泉冒水寫成大魚吐水,很有趣;而是還是極輕快地(指導朗讀,讀出有趣和極輕快的感覺)
②?有的像一串明珠,走到中途又歪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著。
抓住“走”和“歪”,運用了擬人,把小泉寫活了(指導朗讀,讀得有滋有味)
(3)有的半天才上來一個水泡,大,扁一點,慢慢地,有姿態地搖動上來,碎了。
看,又來一個。
“半天、碎了,看,又來一個。
”作者的心情變化:從等得不耐煩了,到驚喜,再又來了一個驚喜(指導朗讀)
④有的好幾串小碎珠一齊擠上來。像一朵攢得很整齊的珠花,雪白。
運用比喻,如果說那小碎珠是攢得很整齊的珠花,那趵突泉就是戴著這珠花的美麗少女,讀出這種美感。“
3.小泉的水泡就這樣姿態萬千呈現在我們面前(板書:姿態萬千)
引讀:師:面對這姿態萬千,妙趣橫生的小泉,難怪會說————————
五、小練筆
大自然就是一位大畫家,也是一位魔法師,在我們寧海也有許多風景如畫的地方,如浙東大峽谷,仔細觀察這幾張圖片中的景色,讓我們也像老舍先生那樣既寫自己的見聞,也將自己的感受融入進去,融情于景地寫一寫吧。
(好詞運用)
(展開,要善于觀察,把握細節,展開聯想,抓住特點,運用修辭方法……)
瀑布真美。
六、交流反饋。
(好句積累)。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5
目標:知識: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認識1個生字,主動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
能力:理解課文內容
情感:激勵學生從小為人大度,常抱有處處為別人著想的思想。
重、難點:體會小人魚寧可犧牲自己也不殺王子的品質。
教法:讀中感悟
教具:搜集安徒生童話書籍
流程:
一、讀題質疑,導入新課,匯報資料。
二、初步感知、了解大意。
三、自主閱讀,體會。
1、讀課文介紹小人魚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承受了那些痛苦?
2、最后她 成功了嗎?
3、這個故事的結局讓你感悟到了什么?
四、積累內化:
1、根據小人魚故事寫一篇讀后感。
2、自讀課文中的相關文章。
五、作業:
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
六、實踐活動:
組織學生交流自己了解的安徒生的故事,談談感受。
板書設計:
小人魚憧憬人間——序幕
小人魚救了王子 愛上王子——開端
海的女兒 小人魚忍痛變成人形——發展
小人魚愛情失敗 沒有加害王子——高潮
小人魚化成泡沫——結局
小人魚犧牲了自己——尾聲
丹柯的故事
時間:
教學內容:丹柯的故事
目標:知識: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能力:認識2個生字,主動積累課文中的好詞佳句。
情感:感受丹柯為了拯救大家而犧牲自己的愛心的高貴品質。
重、難點:對人物的思想品質的理解。
教法:讀中感悟,自讀自悟。學法:自主探究。
教具:資料
流程:
一、談話引入,讀讀交流
自由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寫了丹柯的一件什么事?
二、自讀體會:
1、丹柯為拯救族人掏出自己火熱的心照亮黑暗的舉動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找出課文中描寫丹柯與族人走出黑暗時時的語言、外貌、神情的`句子,體會到了什么?
3、在族人不信任丹柯的時候,丹柯的心情是怎樣的,你有什么感想?
三、總結課文:引導學生交流,從生活中的那些人物的品質令我們感動?
四、積累內化:認識課文中的2個生字,自選課文中的好詞佳句。
五、實踐活動:
課外搜集一些為人類的幸福而犧牲自己的故事讀一讀。
在網上看有關電影。
六:作業:練習冊相關的題任選三道。
板書:
丹柯的族人被趕到條件惡劣的林子深處
丹柯的故事
丹柯為了救族人用心照明黑暗走出絕境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6
【學習目標】
1.通過查字典和聯系上下文,學生能夠正確讀出“暢、磕、弧、翔”等7 個生字,會正確寫出“徑、暢、磕、絆”等9個生字。 小徑、流暢、磕磕絆絆”等12個詞語,并理解其意思。
2.通過自讀課文,學生能夠抓住要點,用自己的話比較完整地概括出課文的主要內容,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聯系上文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學生能夠感受作者對生命的關愛,懂得熱愛生活,珍惜生活。
4.通過反復朗讀,學生能夠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摘錄、積累好詞佳句。
【學習重點】
體會一些關鍵語句的含義。
【學習難點】
感悟作者揭示的深刻道理。
【媒體運用】
1.硬件媒體:計算機 投影儀
2.軟件媒體:文字 畫面
【教學時間】30分鐘
【教學過程預設】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盲聾女作家海倫·凱勒作品《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的有關語句,教師配樂誦讀。
2.談話導入
有一個八歲的'盲女孩,和海倫·凱勒一樣,也心懷希望,用獨特的方式觸摸著屬于她自己的春天。這節課就讓我們帶著思考走進課文———《觸摸春天》。
(二)鞏固字詞,檢查讀書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認讀生字詞,指導書寫生字“瞬”。
(三)走進文本,用心感悟
1.認真聽讀,小組交流
聽老師來讀一遍課文,邊聽邊想,你都知道了什么?還有沒有哪些不懂得地方!
2.全班交流感受 推薦讀書方法
(1)交流閱讀后的收獲。
(2)推薦“有文字想畫面”的讀書方法。
3. 提出讀書問題 感受全新體驗
(1)學習課文第四自然段。
抓住重點詞“竟然”體會當時的神奇。
創設情景,體會人物內心。
師生同讀,走進人物內心。
(2)學習課文第六自然段
認真聽讀,用心體會。
展開想象,交流聽后感受。
通過詞語“撲閃”與“撲騰”的對比,體會用詞的準確與巧妙。
4.讀寫結合 寫話訓練
此時安靜仿佛還在對蝴蝶說著什么,仿佛還對自己說著什么?請同學們把自己想到的話寫下來!
5.相機總結 引讀重點語句
一個生活在黑暗世界里的孩子,就是因為她心中有這種濃濃的愛,所以從她這簡單的一攏一放的過程中,我們看到到了她多姿多彩的內心世界,感受到她也在創造著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
所以,作者也不由地發出了這樣的感慨:“誰都有生活的權利,誰都可以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
(四)總結提升,拓展升華
同學們,同在一片藍天下,誰都有生活的權利,只要我們心中有愛,愛自己,愛他人,愛我們身邊所有美好的一切,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用心觸摸到屬于自己的春天,去創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
【課后練習】
請同學們從下面的題目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去實踐。
1.搜集海倫凱勒的故事。
2.辦一期以“熱愛生命”為主題的手抄報。
【板書設計】
攏 住
觸摸春天 繽紛世界
放 飛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通過引導學生認識、比較表示“看”和“說”的詞語,培養辨識近義詞語的能力;通過疊詞訓練,使學生感悟詞語的結構特點,激發學生積累和運用詞語的興趣。
2、通過“讀句子,說體會”,培養學生用多種不同的表達方法表達同一個意思的能力。
3、通過讀背古詩《四時田園雜興》,增強學生熱愛勞動人民的情感。
4、通過閱讀詩歌《葡萄葉的夢》,體會葡萄葉的美好愿望。
5、通過學習“指南針”欄目,掌握轉述的方法。
6、引導學生進行口語交際和習作訓練,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
【重點難點】
掌握轉述的方式,說話、寫話訓練。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內容:語海暢游、積少成多。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到語文百花園一去逛一逛吧!請大家到園里走一走,認真地瞧一瞧,相信我們一定能學到很多新知識。
二、學習“語海暢游”第一題(詞語真有趣)
1、(出示詞語課件。)自由讀,仔細觀察,思考這些詞語有什么特點。
2、討論交流各自發現的特點。(是近義詞;意思和用法有所不同。)
3、小組交流:查字典、詞典區分詞語意思的差別和用法的不同。
4、造句:請選擇你喜歡的表示“看”或“說”的不同詞語各造一個句子。
課件出示:給下面的句子,填上合適的詞語。
投影:
我()她一眼,覺得很可笑。
我聚精會神得()樹上的小鳥。
他回頭一(),發現一只小狗跟在了后面。
在假期,我去()姥姥。
我突然感到傍邊一個男生在()我,抬頭一看,他就把臉轉過去了。
北京禁止售貨員用輕蔑審視眼光()顧客。
三、學習“語海暢游”第二題(讀一讀,再說幾個這樣的詞語)
1、(出示詞語幻燈。)自由讀,讀準詞語,思考這些詞語有什么特點。
2、交流特點:AABC形的疊詞。
3、舉一反三:說幾個這樣的詞語。
如:閃閃發光熊熊大火戀戀不舍
心心相印炯炯有神彬彬有禮
四、學習“語海暢游”第三題(讀一讀,說說體會到了什么)
1、自由讀,讀準句子。
1、討論與交流這兩組句子在表達上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讓學生感悟一個意思有多種不同的說明方法。]
(第一組句子里,“去湖濱公園的路很近”這個意思,例舉了三種表示方式。第二組句子里,后面畫橫線的三個分句雖然表述不同,但都說明了“風真厲害”這個意思。)
2、補充練習。
去湖濱公園的路很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風真厲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陽光很溫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學間互相說說句子的特點。(一個意思有多種不同的說明方法。)
3、加強練習:用不同的說法表達。
(1)街道上的人真多,
街道上的人真多,
街道上的人真多,
(2)這兒真靜,
這兒真靜,
這兒真靜,
五、學習“讀讀背背”
1、自由讀古詩。
師:四時田園雜興:詩人晚年寫了一組四季田園雜感詩,共60首,分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四時五組,每組12首。都是描寫的鄉村生活。這里選的是“夏日”詩一首。
2、老師范讀,學生邊聽邊想詩句的意思。
3、討論交流古詩的意思,教師點撥。
4、同桌互背,分組背,指名背。
六、布置作業
1、背誦默寫《四時田園雜興》。
2、預習之后的內容。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閱讀平臺”“指南針”“能說會道”。
一、復習引入
檢查背誦古詩《四時田園雜興》。
二、學習“閱讀平臺”
1、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畫畫不會讀的字詞。
2、同桌互讀,糾正錯音。
3、默讀,出示學習提綱。
(1)共幾個小節?
分別寫了什么內容?
(2)作者在寫這些內容時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3)葡萄葉的夢是什么?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的?
4、小組自主交流學習后,推選代表匯報。
5、感情朗讀,體會情感。[讓學生讀出自己的感情,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鼓勵學生發表不同的見解。]
三、學習“指南針”
1、默讀“指南針”中的內容,借助泡泡框提示,思考:
第三課時
一、導言
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我們常常把別人說的一段話、一件事、一個情景,用自己的話再轉達給另外一個人,這就是轉述。那么怎樣才能簡要而清楚地轉述別人的話呢?
(1)什么是轉述?
(2)怎樣才能簡要而清楚地轉述別人的話?
2、討論交流,教師適時點撥。
二、學習“能說會道”
1、導語引入,激發學生的說話欲望。
豐富多彩的寒假生活剛剛過去了,同學們一定有想告訴別人的事情吧!你們最感興趣的事情是什么呢?看誰說得最有特色,說得最好。
2、個人準備。
回憶寒假生活,確定表達內容,想一想印象最深的情景,打個腹稿作準備。
3、小組交流。[小組成員要有分工,要按秩序輪流轉述,要求人人參與,人人評價。]
要求:(1)說的同學要把最精彩、最歡樂、最受感動的情景說清楚;(2)聽的同學要聽清話中的要點,為轉述作準備。
4、全班交流:推選一名最出色的同學,代表小組向全班轉述組內每個人發言中最精彩的內容。
5、評一評“轉述之星”。
注意:(1)從轉述的角度評價,轉述時是否抓住了要點,是否說出了小組同學發言中最精彩的內容。(2)語言表達是否連貫。
寒假中的一件事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掌握事情的六要素;
2、引導學生將事情的經過寫具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新年好!寒假結束了,我們又回到了學校學習。寒假已經過去了,大家過得愉快嗎?有沒有同學能說說這次寒假給你帶來什么感受。
生:高興、愉快,無聊、沒趣
小結:看來大部分的同學寒假生活過得不錯,挺豐富多彩的:年夜飯全家相聚一堂的'時刻,拜年時拿壓歲錢的歡樂,逛公園、讀書、看電影、玩游戲的歡樂相信都會讓同學們記憶猶新,想起來其樂無窮。我們本節課的習作要求就是寫自己在寒假中親身經歷的一件事。
二、板書課題:記寒假中的一件事
今年的寒假比往年的都要長,同學在寒假里一定發生過很多事情。現在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寒假里發生的事情里,哪一件事給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小組合作交流,自己在寒假里發生的事情。
可能寒假里發生的事情比較多,大家一下子不知道說什么好。老師可以給大家一些參考,我們把寒假里發生的事情來個分類:
節日篇:在寒假里,我們度過了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春節,在春節期間又發生了哪一些有趣的事呢?
旅游篇:寒假去了哪里旅游,發生了一件什么事?
學習篇:雖然是寒假,但也不忘充實自己的學習生活,在學習中又發生了哪件令你難忘的事情?
其它:
三、寫作指導
(一)確定中心
什么事:有趣的,高興的,難忘的,感動的,最精彩的
(二)具體,突出重點
1、周圍的環境:寫出特點,渲染氣氛,表達感情
2、注意人物語言,神態,動作,心理
3、寫出感受。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8
學習目標:
1、認識4個生字。
2、了解詩歌的內容,體會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受到熱愛和平的教育。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當我們沐浴著春光,坐在明亮地教室里盡情享受和平的時候,你可曾想到,世界上還有許多地方正籠罩著戰爭的陰影,有多少人正期盼著和平!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呼喚和平的詩。(板書課題)
二、初讀感知
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自己認為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讀后同桌之間互相檢查。
2、運用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不懂的詞語,同桌之間互相交流。
3、讀讀想想:了解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三、交流討論
1、指名讀詩,讀后評價,看字音是否讀準,句子是否讀通。
2、交流:了解了些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問題。
四次提到“這究竟是為什么”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在表達上有什么特點?
四、閱讀示范
(根據對學情預測,學生可能對“這究竟是為什么”的呼喚不理解或感悟不深刻。因此,可選擇學生最熟知的對“夜空”的描寫一節,指導學生閱讀,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1、默讀第三節,聯系自己的所見所聞,想一想:夜空本身應該是什么樣的?而正在經歷戰爭的夜空呢?假若你生活在那個地方,面對此景,你有什么感受,想說什么?
2、有感情地朗讀第三節。
3、自主閱讀
按閱讀第三節的方法閱讀其余各節。
五、有感情地朗讀全詩。
六、升華總結
讀了這首詩,你有什么話要說。
宣讀“兒童和平宣言”。
七、作業
閱讀選讀課文《黃繼光》
教學反思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9
一、 單元教材解讀
本單元主要是三篇記人的文章:第11課《永遠的白衣戰士》是一篇非常感人的文章,記敘了護士長葉欣面對極具傳染性的疾病——非典型肺炎,不顧個人的生命安危,不知疲倦地從死神手里把患者一個一個地奪回來,自己卻染上了非典型肺炎而不幸犧牲的動人事跡。第12課《“番茄太陽”》以“我”的見聞為主線,按時間發展的順序敘述盲童明明的言行舉止,描繪好的音容笑貌,同時抒發自己的內心感受,字里行間飽含著對盲童的喜愛之情。明明雖然看不見美好的世界,可是她美麗可愛,聰明機靈,有一顆善良的心,懂得關愛別人,她就是一個“番茄太陽”,掛在了“我”的心里,讓“我”感受到了溫暖。第13課《第一次抱母親》記敘了“我”去守護生病住院的母親,抱起母親讓護士換床單時,才發現母親的身體很輕,不由得想起了母親以弱小的身體挑著重擔翻山越嶺的往事,心里難過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時候母親抱自己一樣,“我”把母親抱在懷里,讓母親入睡,結果卻發現母親的眼里流出了淚水。課文重點記敘了“我”與護士、母親的對話,簡潔生動地描寫了“我”抱母親時的情景,表達了對母親的崇敬和愛戴。第14課《我不是最弱小的》講了薩沙一家人自覺保護弱小者的高尚品質。
二、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
2. 學會寫文中的生字,認識綠線內的字,并理解有生字
組成的詞語。
3. 能夠理解課文內容,通過閱讀課文了解人物形象。
4. 體會“白衣戰士”——護士長葉欣臨危不懼,身先士
卒,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明明”美好的童心對“我”的感染。
5.感悟“母親”胸懷的無畏、博大,加深對母親的崇敬和愛戴之情。
6.教育學生向薩沙一家人學習,自覺保護弱小者。
7.學習運用幾個詞語寫一段描述雨景的話。
三、教學用具:實物、圖片、投影、多媒體課件等。
四、教法:讀悟結合 啟發式 情境式 創設情境 調動情感經驗 自由表達
五、學法:小組合作學習,自主 合作 探究
11 永遠的白衣戰士
教學要求:
知識與能力: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0個字只識不寫。能聯系上下文理解“嫻熟”、“疲憊”、“身先士卒”、“聲色俱厲”等詞語。
3.找出課文中的語句,說說護士長葉欣是怎樣冒著“高風險”,進行“高強度”、“高效率”的搶救工作的。
過程與方法:小組合作學習
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會、感受“白衣戰士”——護士長葉欣臨危不懼,身先士卒,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
教學重難點:
1.認真、仔細地朗讀課文,體會、感受“白衣戰士”——護士長葉欣臨危不懼,身先士卒,舍己為人的崇高精神。
2.找出課文中的語句,說說護士長葉欣是怎樣冒著“高風險”,進行“高強度”、“高效率”的搶救工作的。
養成教育訓練點:培養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的習慣。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揭題導入。
1. 讀著“永遠的.白衣戰士”這個課題,就情不自禁地勾起了我們關于“非典”時期那人人自危的種種記憶。可能因為大家當時還小,沒有太多的記憶,現在我們看一些當時的照片,了解一下那個非常的時刻。(出示畫面)那么誰知道“非典”是一種怎樣的疾病嗎?它是一種極具傳染性的疾病——非典型肺炎。(學生交流資料)
非典型肺炎:是以變異冠狀病毒感染所致的,主要以近距離空氣飛沫和密切接觸傳播為主的,臨床主要表現為肺炎(如發熱、干咳、呼吸氣促)的呼吸道傳染病。世界衛生組織根據這種流行病的特征將其命名為“重癥(嚴重)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癥”英文縮寫為“SARS”(讀作“沙斯”或“薩斯”)。
2.引出課題:永遠的白衣戰士
3.圍繞課題,說說你想了解什么?
二、自學課文
1.先把課后生字表中的生字讀兩遍,讀準字音。
2.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難讀的地方多讀兩遍。
3.讀后在文中將帶有生字的詞語畫出來,讀一讀,認清字形。
4.思考課文寫的什么事?
三、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新詞,指名朗讀,正音。
2.按自然段指名朗讀課文。
(1)引導學生互相幫助,糾正讀錯的字句。
(2)引導學生欣賞別人的朗讀,學習借鑒,取長補短。
3.默讀課文,思考和討論課文的主要內容——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人?什么事?
四、教學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讀。
2.說說哪個字比較難寫,需要特別注意。
3.教師范寫:“咳”、“測”、“器”。
4.學生在語文書上描紅。
五、布置作業
1.在習字冊上寫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檢查復習
1、認讀詞語
非典型肺炎 傳染 疾病 戰場 硝煙 戰爭 “非典”
身先士卒 晝夜拼搏 永不疲倦 斬釘截鐵 心甘情愿
2、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可以用上以上一些詞語。
二、精讀課文
(一)學習2——7自然段。
1、創設情境,導入文本
是啊,2003年,非典肆虐!人們都陷入極度恐慌之中。這真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然而就在這場抗擊非典的戰爭中,有一位護士長“把一個又一個患者從死神手中奪了回來”,“自己卻永遠離開了她所熱愛的崗位、戰友和親人!”在廣州殯儀館人們為她送別的時候“花圈如海,淚水如雨”。
為什么人們對她如此懷念呢?讓我們一起到課文中去讀一讀她感人的事跡。
1.教師深情地誦讀第2、3自然段。
2.出示自學要求,布置學生自學4——7自然段。
(1)課文中哪幾個自然段詳細描寫了護士長葉欣的英雄事跡?找出來讀一讀。
(2)邊讀邊想:這幾段課文分別描寫的是什么內容?用一兩句話概括下來,寫在各個段落后邊。
(3)自己選一兩個段落認真讀一讀,用“——”畫出直接描寫葉欣的行動或語言的句子,再想一想從這些語句中體會到了什么?(也可以在書上寫下自己的體會)
3.學生自主閱讀,教師巡視了解情況。
4.組織學生交流。
(1)說說各自概括的重點段的內容。
(2)談談選讀有關段落的體會。
注意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身先士卒”、“疲憊”、“斬釘截鐵”、“聲色俱厲”等詞語,通過理解這些詞語,加深對人物崇高精神的感悟。根據學生交流過程中所選擇的段落,適時地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和交流,使學生受到崇高精神的熏陶和偉大人格的感染。
5.指導學生說話。
(1)提出要求:默讀課文,找出有關語句,說說護士長葉欣是怎樣冒著“高風險”,進行“高強度”、“高效率”的搶救工作的。
(2)學生按要求默讀課文,畫出有關語句。
(3)交流。
高風險:為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暢,必須將堵塞其間的大量濃血痰排除出來,而這又是最具傳染性的。一個“非典”重癥患者的搶救往往伴隨多名醫護人員的倒下。
體會到“非典”這種疾病的傳染性強、死亡率高。
高效率:原有冠心病的“非典”患者梁先生因發熱咳嗽前來急診,短期內病情急劇惡化,呼吸困難,煩躁不安。葉欣迅速趕來,嫻熟地將病床搖高,讓患者呈半坐臥位,同時給予面罩吸氧,靜脈注射強心藥,監測心率、血壓、呼吸……兩小時過去了,患者終于脫離了危險。
從葉欣一連串嫻熟的護理動作中可見她工作的高效率。
高強度:葉欣顧不上休息,又拖著疲憊的身軀投入到另一個患者的搶救中去。葉欣像一臺永不疲倦的機器全速運轉著,把一個又一個患者從死神手中奪了回來。
忙的時候,甚至拒絕接聽家人的來電。
勞累了一上午,水沒喝一口。
高強度的工作使葉欣疲憊不堪,才會被病魔擊倒。
(4)運用這些語句,自己組織語言說說護士長葉欣是怎樣冒著“高風險”,進行“高強度”、“高效率”的搶救工作的。可以圍繞“一個中心”說一段話。
感悟人物形象
面對高風險的工作,她有沒有害怕?(板書:臨危不懼、身先士卒)她又是怎樣對待自己的同事的呢?
(1)指名讀,出示:面對危險和死亡,同事們總能聽到葉欣斬釘截鐵的話語:“這里危險,讓我來吧!”葉欣默默地作出一個真情無悔的選擇——盡量包攬對危重病人的搶救、護理工作,有時甚至聲色俱厲地把同事關在門外,讓你毫無協商的余地。她深知,也許有一天自己可能倒下,但能夠不讓自己的同事受感染,她心甘情愿!
(2)從葉欣這么斬釘截鐵的話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對同事的關心、舍身忘死的精神。(板書:舍身忘死)
(3)指導朗讀。
多種形式,指導讀好葉欣斬釘截鐵的話語:“這里危險,讓我來吧!”
6.學習1、8、9三個自然段。
(1)指名學生朗讀。
(2)說說這幾個自然段分別告訴我們什么?又是怎樣描寫護士長葉欣的?這樣描寫有什么好處?
(3)齊讀這三個自然段。
7.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三、深化課題
1.為什么說葉欣是“永遠的白衣戰士”?課題可不可以改為“永遠的白衣天使”?
2.小組討論。
3.交流。
四、課外延伸
1.收集介紹全國人民抗擊“非典”情況的資料,搞一次展示活動。
2.收集葉欣生平事跡的資料,補充閱讀。
板書設計:
11 永遠的白衣戰士
救死扶傷
身先士卒
舍己為人
12 “番茄太陽”
教學要求:
知識與能力: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第四段。
2.學會本課8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3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體會“番茄太陽”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感悟“明明”美好的童心對“我”的感染,有感情的讀好課文中的人物語言。
過程與方法:小組合作學習
情感、態度價值觀:感悟明明美好的童心。
教學重難點:
1.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學會本課生字。
2.理解“番茄太陽“的內涵,感悟明明美好的童心。
養成教育訓練點:
培養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和句子的習慣。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 出示番茄:這是什么?(西紅柿、板書:番茄)
2. 這些名稱說明了番茄的基本特點,來自西方(番是外國的意思),茄科植物,形狀像柿子,果實紅色。
3. 它與太陽(板書:太陽)有什么相似點嗎?(又紅又圓)
4. 讀課題,說說自己讀題后的疑問?
5. 簡介作者
作者衛宣利,在一次車禍中癱瘓,靠雙拐走路,為逃避父母包辦婚姻來到課文所講的這座小城。心情灰暗的衛宣利因為一個盲童小女孩而發生了改變。讓我們來了解他們之間發生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
1.讀一讀課文后的生字,讀準字音。
2.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對朗讀有困難的段落,可以多讀兩遍。
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并且練習用幾句話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檢查自學
1.出示生字新詞,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2.指名分節朗讀課文,正音。
3.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教學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讀。
2.說說哪幾個生字比較難記,寫時要注意什么?
3.教師范寫“戚”、“獻”等字。
4.學生描紅。
五、布置作業
1.在習字冊上抄寫詞語。
2.朗讀課文,想想“番茄太陽”的含義。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默寫生字。
2.指名朗讀課文。
二、精讀課文
(一)整體把握,理清線索。
1.精讀第一部分——體會作者的心情。
(1)“我”來到這座城市時的心情如何?
(2)后來心情有了怎樣的變化?你從哪里讀出來的?
(3)是什么原因發生變化的?
2.引導學生讀課文,找出課文中描寫“我”的心情變化的語句,讀一讀,聯系上下文體會出“我”的心情:
灰暗——溫暖——喜歡——快樂——感動
3.同時,讓學生體會到:是盲童明明的童心、童趣和童真給“我”鼓舞和感染,給“我”帶來這樣好的心情變化。
(二)深入課文,悟形體情
1.感受小女孩的愛笑,體會“我的心情覺得溫暖起來”。
(1)誰能說說“我”為什么差不多總是中午去菜場?
(2)“我”看到了什么?
引導學生抓住小女孩父親的動作和語言,以及小女孩和她媽媽的表現來想象當時的情形,體會一家人相互之間的關愛和溫情。
(3)為什么“每次看到這一幕,我的心就覺得溫暖起來”?
讓學生自由發言,表達感受。
2.感受小女孩的遭遇和美麗,體會“讓人隱隱心疼”。提問:為什么看到明明,會“讓人隱隱心疼”?引導學生了解小女孩雙目失明的人生遭遇,知道這一家人來到城市一買賣為生,真正目的是為了給孩子治病。同時,領會明明的漂亮和天使般的笑,體會一家人生活的艱辛和明明的不幸。
3.感受明明的聰明和對未知世界的好奇,體會“番茄太陽”的情感蘊涵。
(1)提問:明明雖然雙目失明,但他并沒有因為失明就失去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她是一個非常渴望了解生活,對生活充滿了熱愛的小女孩,大家有沒有讀出這一點,從哪里看出來的?
讓學生自己讀書,讀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2)現在大家明白什么是“番茄太陽”了嗎?你認為明明對太陽的這一說法好嗎?引導通過討論體會“番茄太陽”表達出來的深刻意蘊。領會明明對認識未知世界的渴望和認識以后的欣喜。
(3)體會“明明咯咯的笑聲銀鈴樣清脆,一串一串地追著人走”。指導:明明是在什么情況下這樣笑的?你從這笑聲中聽出了什么?
(4)指導讀這一部分,要求能讀出不同的語氣語調,讀出人物心情。
第三課時
一、復習檢查
指名朗讀課文
二、繼續精讀課文
感受小女孩善良淳樸,體會“我”內心的激動。放手讓學生讀課文最后4個自然段,然后談自己的感受。在教學過程中抓住這樣幾點:
(1)理解:看著她的笑臉,覺得那就是最美的“番茄太陽”。
——這句話用“番茄太陽”來喻指小女孩的笑臉,并且一個“掛”字,形象地寫出了小女孩給作者留下的美好印象和溫暖的感受。
(2)明明臨走時跟“我”說的一段話是什么?如果你是作者,你會怎樣回答?
(3)為什么“紅紅的‘番茄太陽’一直掛在我的心中,溫暖著我的心”?
這個“番茄太陽”與前文又有何不同?指什么?是什么在溫暖我的心。
明明雖然與我分別了,可他那活潑開朗、純真善良的心靈,她那無私的愛,就像她所摸到的“番茄太陽”那么美麗,那么溫暖,永遠留在我的心里溫暖著我的心,激勵著我。
三、拓展交流,升華情感
1.讓學生說寫祝福明明的話。
2.“我”今后的心情還會像開始時那樣灰暗嗎?
四、板書設計:
“番茄太陽”
“我”灰暗——溫暖——快樂——感動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10
【教學目的】:
以人物形象為切入點理解課文,升華情感。
能有感情的讀課文,讀中去體會人物的情感。
激發學生熱愛生活,關心他人
【教學重難點】:
通過有感情的讀,以人物形象為切入點理解文章,升華情感,繼而理解文中“永生”的含義。
【教具準備】:
課件、歌曲《愛的奉獻》
【教學過程】:
一、師:(眼睛是人體的一個器官,我們擁有它,是幸福,是平安,是無法比擬的財富。當我們失去生命時,尚好的眼睛如果能帶給失明者以光明,那是多么美好的事情。這一節課,我們接著學習課文《永生的眼睛》。)
板書課題。
師:上一節課,我們對這一課進行了大致的了解,檢查大家對課文的了解情況。
(出示表格學生填寫。)
二、1.師:我們再回到課題上,《永生的`眼睛》中“永生”你是如何理解的?那么,課文中究竟寫誰的眼睛永生了?(隨機板書)
2.現在是大家露一手的時候了。(分段讀課文,生自評。)
3.通過讀,你有感動的地方嗎?說說感動的原因,并能帶著感情去讀嗎?
(小組交流)
三、學生匯報,師相機引導。
1.對課文“我”的理解抓前三個段落去分析。(抓住人物的表情和動作)
2.第四自然段從父親平靜的態度中去分析——幫助別人是自己最大的快樂!
3.第六、七自然段可以讀出父親的心愿。
4.感悟溫迪這個人物。抓住8——11段來分析。
5.引導學生讀中體會這一種愛,這一種美德。
6.小結:大家知道什么是永生的眼睛了吧!實際上就是一種愛。
四、聽歌曲《愛的奉獻》,在歌聲中總結全文。
是呀,這永生的不僅僅是眼睛,它是關愛奉獻的精神,留在了我們心靈深處!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對科普作品感興趣,能初步感知科普作品內容的有趣和語言的生動。
2.能自主閱讀科普作品,閱讀時遇到不理解的問題,能試著用課上學過的方法去理解。
3.了解科學世界里的奧秘,樂于分享閱讀感受。
教學重難點
保持對科普作品的閱讀興趣,能初步感知科普作品內容的有趣和語言的生動;能自主閱讀科普作品,閱讀時遇到不理解的問題,能試著用課上學過的方法去理解。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學生準備《十萬個為什么》等科普書籍。
教學課時1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猜一個謎語:厚薄大小不相同,世界萬物都包容,只要你能打開看,增加知識力無窮。
同學們,你們猜一猜它是什么?(書)
你們喜歡讀書嗎?為什么?(書是知識的海洋,書里有精彩的世界。)
就讓我們一起到書的世界里看一看吧。
二、指導方法,交流體會
1.出示《十萬個為什么》這本書的封面。
師:看到這本書的封面,你能了解到什么呢?
(師相機介紹:中文題目、英文題目、作者、譯者、圖、出版社)
2.作者及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米伊林(1895—1953),蘇聯著名科普作家、工程師、兒童文學作家。致力于寫作通俗科學作品,如《十萬個為什么》《房間的故事》《山與人》《人與自然》《在你周圍的事物》等。
內容簡介:《十萬個為什么》的書名是截取了英國作家約瑟夫魯德亞德吉卜林的一首小詩“五千個在哪里,七千個怎么辦,十萬個為什么”中的一句,在俄語中,“十萬”用以形容數量之多,其實這本書并沒有十萬個問題。米伊林創作了這本書,他用屋內旅行記的方式,對日常生活中的許多事物提出饒有興味的問題,進行有啟發性的解釋。
3.這是一部科普作品,同學們知道該怎么閱讀這類作品嗎?
閱讀科普作品的方法:
(1)找出不懂的科技術語,通過上網查資料、與同學交流、請教老師或家長等多種方式弄明白,才能理解文章;
(2)聯系上下文,并結合生活經驗來解決問題;
(3)反復揣摩語言,增強感悟語言的'能力;
(4)讀完之后思考總結,對于感興趣的問題可以深入研究,關注最新的研究成果。
4.課件出示書中的一段內容,學生交流。
教師節選片段,引導學生體會內容的有趣和語言的生動。
5.教師小結:這些看似簡單的問題,其實并不那么容易回答。書中還有很多千奇百怪的問題,你是不是已經迫不及待要去讀一讀了呢?課下同學們找來這本書,讀一讀吧。
三、閱讀推薦
1.世界上還有許多優秀的科普作品,如李四光的《穿過地平線》、高士其的《細菌世界歷險記》等。讀了這些書,你一定會為科學世界里有那么多的奧秘而驚奇。
2.選擇其中一本讀一讀,然后寫一寫自己的讀書心得。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12
5.中彩那天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目標
1.用現有的識字方法,查字典、聯系上下文,學會15個生字,理解新詞;
2.復述課文主要內容,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3.通過討論和想象,提高認識能力和思維能力。
過程方法目標
1.聯系上下文理解課文內容,然后完成課后第二題;
2.通過合作解疑,培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目標
通過學習課文,懂得誠信是人生的精神財富,它比物質財富更珍貴。
教學重難點:
1.通過討論和想象,提高認識能力和思維能力。
2.通過合作解疑,培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策略精選:
本課擬采取以下教學策略:
1.略讀復述、把握主要內容。
2.合作討論、相機點撥、突破難點。
3.感情朗讀、激發想象、說議結合。像、說議結合。
這些教學策略與教學目標的聯系如下:
教學內容:略讀,復述課文,學習生字詞。
過程與方法:
1.學生略讀。
2.鼓勵好同學復述課文的主要內容,教師相機用幻燈出示關鍵詞。
3.請成績一般的同學根據提示復述主要內容,教師相機出示相關句子。
4.請學困生根據提示復述其中的一部分內容。
說明之所以從沒有提示到詞語提示再到句子提示,讓不同層次的同學復述課文.是考慮到兒童的學習差異,分層施教,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5.識字教學:學生自主識字后出示幻燈片,請學生將課后的15個生字歸類,當堂學習掌握。
跟“手”有關的字:
跟“心”有關的字:
最容易記的字:
最難寫的.字:
說明順應個性差異設計識字練習,不要求統一的答案,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填寫。旨在進一步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
教學媒體:教學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容
精讀,合作學習,理解“誠信與財富”。
二、過程與方法
1.讓學生將自己讀懂的內容改成問題,向其他同學提問。
學生問:“父親”正面臨的一個道德問題是什么?
教師追問:沒有道德的人會怎樣做?
學生問:為什么“父親”打電話的時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時刻?
教師追問:汽車難道不是財富嗎?
教師幫助學生舉例:“父親”為什么中了彩還不高興?教師要引導學生全面充分地說明理由和根據。
說明采用這種師生合作解疑的方法,一方面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積極性,使生生互動起來;另一方面可以發揮教師的調控引導作用,使師生互動起來,從而營造一種和諧寬松的對話環境。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容
朗讀,續寫故事,檢驗學習效果。
二、過程與方法
1.有感情朗讀4-10自然段,體會“我”“喜悅——迷惑不解——高興”的感情變化。
2.發揮想象,回答問題。像,回答問題。
①庫伯把汽車開走后,“我們”一家的心情怎樣,體會人物對話。
②“父親”不把汽車給庫伯,結果會怎樣?
③如果你是文中的某一個角色,又會怎樣做?
3.將自己所說的內容寫一寫。
說明設計這一練習,一是考查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二是培養教師有創造性使用教材的意識。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13
(自設話題)
教學目標
1.能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大自然的快樂,能進一步走進大自然的懷抱,形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2.愿意將秋天中自己覺得最快樂、印象最深的事講給大家聽,在講述中培養表達、傾聽和與別人溝通的能力。
設計理念
本設計注重情境創設,激發學生的交際欲望;注重多向互動,提高交際實效;注重習慣培養,提高學生的表達、傾聽和與別人溝通的能力。
教學準備
1.課前布置學生走進自然,回憶過去的生活,感受秋天給人們帶來的快樂,為課上的交際作準備。
2.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憑借課本插圖,引入交際話題
1.課件出示課本插圖,學生讀圖,說說畫面所展現的內容,知道這節課要說的是秋天的事情。
2.講一講家鄉的秋天、印象中的秋天是什么樣的?引導學生從畫面的內容說開去。
3.師談話:同學們說得真好!是的,秋天是個五彩斑斕的季節,它給人們帶來美的享受,帶來豐收的喜悅,帶來無盡的快樂。在這美好的金秋季節,讓我們一起來講述秋天給我們帶來的快樂,好嗎?(板書交際話題:秋天的快樂)
[設計意圖:教學伊始,憑借教材中的插圖,讓學生說畫面內容,交流家鄉的秋天、印象中的秋天,把學生帶入具體的交際情境。]
二、播放活動情景,明確交際重點
師過渡:同學們請看錄像片段,回憶一下當時的情況,說說讓你感受到快樂的是什么?
1.情境一:班級學生秋游情景(課件播放錄像片段)
學生觀看錄像片段后,師生互動示例:
師:同學們,看了剛才的秋游錄像片段,你想到了些什么?
生:我想到了秋游那一天,我看到了美麗的楓葉,它們有黃色的、紅色的,在那郁郁蔥蔥的松林中顯得十分耀眼。我還揀了幾片楓葉,用它們來做書簽。
師:很好!你不僅欣賞到秋天的美景,還享受到用楓葉做書簽的樂趣。
生:看了錄像,我想起了秋游時和林林同學一起采集野白菊花送給王老師的情景,王老師可高興了。
師:王老師很高興,為什么高興能說一說嗎?
生:王老師說野白菊花能明目清火,可以泡菊花茶喝。
生:……
2.情境二:學生到果園參觀,和果農一起采摘果子(課件播放錄像片段)
學生觀看錄像片段后,師生互動示例:
師:看了剛才的錄像片段,你想說些什么?
生:果園里的果子種類很多,有火紅的柿子,金黃的橘子……看著它們我可高興啦!
師:看到豐收的果園很高興,從中你感受到什么?
生:從農民伯伯的笑容中,我感受到今年又是一個豐收年,農民的口袋里一定又多了不少錢。
生:看著錄像,我不禁想起了那些可愛的果子,想起它們給我帶來的快樂。
師:能說說哪些果子可愛在哪里嗎?
生:柿子像一個個紅燈籠掛在樹梢多么惹人喜愛,水靈靈的葡萄像珍珠一樣真好看,小石榴還張開嘴巴向我微笑呢!
師:你說得太棒了!是啊,看到豐收的景色怎能不高興呢!
生:……
(在學生講述過程中,要引導學生明確本次交際的重點在于把秋天的快樂說具體,老師的指導語言要流露出高興的心情,以便為學生作出示范。)
[設計意圖:選擇播放學生自身參與過的、感興趣的活動錄像片段,師生互動,有利于幫助學生明確本次交際的重點,為下一環節學生講述秋天給自己帶來的快樂作鋪墊。]
三、回憶生活經歷,說出秋天的快樂
師過渡:秋天里,讓我們感到快樂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現在請同學們打開記憶的閘門,想想說說美好的秋天都給自己帶來了哪些快樂的事情?
1.回憶生活說話題
(1)學生回憶過去的生活經歷,回味秋天給自己帶來的快樂。
(2)指名說說自己所回憶的事情,激活學生的記憶表象。(在學生說話題時,老師要提示學生說清是什么時候、什么地方的事情,是做什么事情感受到的快樂,以觸發學生的思維。)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回憶秋天給自己帶來的快樂,最大限度地拓展交際話題。]
師過渡:從剛才同學們說話題的發言中,老師發現同學們對秋天的了解還真不少,下面請同學們選擇自己認為能讓人感到快樂的事情說給大家聽。(課件出示講述要求:要把秋天讓人感到快樂的地方講清楚,要說出自己的快樂,要讓人聽了受到感染。)
2.自主準備,自己說給自己聽
在學生自主準備時,可提示學生先想一想自己要說哪幾個方面,然后再說一說。
3.小組合作,說給組內的同學聽
(1)學生分組。(學生的分組要注意不同地區學生的合理搭配,做到組內質異,組間質同。)
(2)學生小組互動交流,教師要參與到小組的交流中去,并依據交際要求作相應的指導,物色在班上交流的人選。
[設計意圖:以上兩個環節的教學,先是學生個體自主梳理、試說,讓學生在自主的語言實踐中提高自己的'口頭表達能力;再是小組合作、互動交流,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交際活動中,最大限度地擴大學生交流、表達的范圍。]
4.多向互動,讓全班同學分享“我”的快樂
師過渡:剛才,同學們就自己所感受到的秋天的快樂與小組內的同學進行了充分的交流,從大家的表情中老師可以感受到你們的交流一定非常精彩,現在請各小組選派一名代表在班上交流,讓我們一起分享秋天給大家帶來的快樂。我們來比一比、評一評,看看誰的介紹最能吸引大家。
全班的交流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注意發言代表的代表性。如農村的、城鎮的、山區的、平原的、產稻區的、產茶區的……
(2)要注意讓沒有經歷過體驗某種秋天快樂的同學,在聽后提出自己不明白、想知道的內容。
(3)同學的補充要根據實際進行合理的調控,教師要憑借自己的童年經驗參與交際。
[設計意圖:班級交流,既為全體學生提供示范,又是落實多向互動的憑借,是提升交際質量的重要保證。]
四、拓展訓練時空,為習作作準備
1.師總結談話:這節課,同學們個個都能說會道,在交際中,我們感受到秋天給我們帶來的快樂,感受到春種秋收、春華秋實的快樂,讓我們走向自然、親近自然,去發現大自然更多的奧妙吧!
2.拓展訓練:開展留住秋天的快樂的活動,憑借我們靈巧的小手,把自己感受到的秋天的快樂畫下來,并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或者鄰居家的小朋友介紹自己的圖畫。
[設計意圖:該環節的教學,通過教師的總結談話,把交際活動從課內引向課外,激發學生熱愛秋天、熱愛大自然的情感;拓展訓練的安排,注重與語文實踐活動的整合,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品味,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3.讀懂課文內容,培養關愛他人、幫助他人、無私奉獻的優秀品質。
4.學習作者抓住人物的語言進行生動細致的描寫,從而表現人物精神品質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難點:
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品味,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理解作者一家對死后捐獻器官幫助他人而感到高興和驕傲的高尚情操。
教學時間:
1課時教學準備:
課前搜集相關資料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課前調查,搜集信息
1.調查采訪:你周圍的人對捐獻角膜等器官有什么看法?
2.通過讀書、上網等途徑了解有關捐獻角膜的知識。史料。
一、啟動情智
1.器官捐獻,這是一個社會關注的問題,結合這個問題大家在課下進行了調查,你周圍的人對此有什么看法?
誰來談一談
學生說調查結果,并著重分析不愿意捐獻的原因:
(1)有的人怕醫生會因為自己是捐獻器官志愿者而疏忽對他的救治。
(2)有些人認為現在還很健康,談這事不吉利。
(3)死后被摘取器官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我不愿意那樣做。
2.很多人都有這種“身體發膚,受之與父母”“入土為安”的傳統思想,但是世界上有不少像安靜那樣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盲人,她多么盼望有一雙明亮的眼睛呀。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感人至深的課文《永生的眼睛》,相信同學們在學習課文以后,一定會對器官捐獻,移植產生新的看法的。
板書課題《永生的眼睛》,學生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請大家打開書,自由朗讀課文。要求做到不漏讀。不錯讀,不斷句。想辦法處理不認識的字。
2.學生朗讀課文
3.課文中的詞語大家能讀準字音嗎?來試一試吧!
(出示文中詞語)
給予摯愛捐贈盲童熱淚盈眶屢次遵從振聾發聵仍然
4.不理解的詞語想一想怎么解決。(學生互相交流或借助工具書理解詞語。)
三、再讀課文
1.再次認真閱讀課文,想一想文中都有誰捐贈了角膜?
母親--→父親--→女兒
2.你試一試用幾句話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課文記敘了作者的三位親人死后捐獻角膜,使他人重見光明的感人故事。
3.請大家分別讀一讀“母親父親女兒”捐贈角膜這三部分內容。(生自由讀課文)
四、精讀課文,并理解課文內容。
1.學習第一部分:
母親捐獻角膜
(1)默讀課文,找出“我”對父親同意母親捐獻眼角膜這件事態度的句子,體會一下當時“我”的態度是怎樣的?
(2)畫出父親說的話,出示投影:
父親平靜地摟著我,“你所能給以他人的最珍貴的東西莫過于你自身的一部分。很久以前,*媽和我就認為,如果我們的死亡之軀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復,我們的死就是有意義的。
自由讀父親說的這段話,思考:父親認為怎樣的死是有意義的?
我們的死亡之軀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復,這樣的死是有意義的。
父親在說這些話的時候流露出了怎樣的心情?他認為捐獻自己的眼睛有什么意義?
在談論生與死這個話題的時候,父親想到的是盲童,是盲童的父母,是自己的女兒!
你能夠聯系上下文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嗎?
身體比任何金錢。地位等都更重要,因為一旦給予了他人,自己將不再有了;對人來說死亡就是走向終結,然而生命卻能夠在別人身上得到延續,使他們能夠重獲新生,更多地為社會作出貢獻。
聽了父親的話,“我”的情感有了怎樣的變化?(理解了父母的心情,并且為他們而驕傲。)
指導朗讀:多么無私的奉獻精神啊,你們自己也讀一讀。
2.學習第二部分:
父親捐獻角膜
(1)自由讀課文,畫出父親的心愿。
出示投影:他愉快地告訴我:“我去世后要捐贈所有尚完好的器官,尤其是眼睛。如果一個盲童能夠借助我們的幫助重見光明,并像你女兒溫迪一樣畫出栩栩如生的馬兒,那有多美妙!
大家體會一下父親說這些話時的心情是怎樣的?(高興愉快)
你們從這句話中感受到什么?
父親仿佛看到盲童重見光明的快樂,盲人家庭的快樂。
我覺得盲童恢復視力后,將會更加珍惜生活,為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
指導朗讀:那個盲童將多么快樂,多么幸福,帶給家人多少美好的憧憬啊,能讀出你的感受嗎?(學生快樂。無限憧憬的朗讀這句話。)
(2)“我“將父親的心愿告訴了溫迪,溫迪有什么表現?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出示句子:孩子熱淚盈眶,過去緊緊地擁抱外公。(體現出溫迪對外公的敬佩之情。)
(3)父親也遵照遺愿捐贈了他的角膜,這使溫迪有了怎樣的認識?體會最后一句話:在這一刻,我領悟到父親所留下的遠非一副角膜,還有輝映在我女兒眼睛里的`一種驕傲!
自己默讀這句話,體會“驕傲”指的是什么?
溫迪為外公的行為而感到驕傲,為外公的精神而感動。
(4)帶著這份驕傲與自豪齊讀這句話。
3.學習第三部分:女兒溫迪捐贈角膜師:祖孫兩代人對角膜捐獻的支持,使得琳達在失去了可愛的小溫迪后主動捐獻了女兒的角膜,她再也看不到女兒那栩栩如生的畫兒,但她卻仿佛看到了(生接最后一自然段)
出示投影:我的金發的溫迪手中的畫筆依舊不輟地揮動著,她的碧眼仍然閃爍著驕傲的光芒。
你又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結合題目“永生的眼睛”來理解這個句子。
人已去世,精神永存,她那雙可愛的眼睛將永遠留在人間。
指導朗讀:是呀,可愛的金發的小溫迪無時無刻不活在每一個人心中,她手中的畫筆依舊不輟地揮動著,她的碧眼仍然閃爍著驕傲的光芒。
4.我們了解了琳達一家人的故事,你有了什么新的體會嗎?
角膜捐獻真是太重要了,人們應該覺悟,主動捐獻角膜;一家人很無私,它們的生命在別人身上得到了延續,獲得了永生……
永生的僅僅是他們的角膜嗎?
溫迪外公。外婆還有她雖然永遠離開這個人世,但是他們留給世界的是他們無私的愛,是他們的奉獻的精神。是他們為別人著想,無私奉獻的精神。
五、回顧課文,升華主題師:
這雙眼睛里留下了捐贈者寶貴的角膜,留下了父親的諄諄教導,留下了為別人著想,無私奉獻的精神,更留下了生命的崇高價值。這真是一雙永遠閃亮的永生的眼睛。最后讓我們再一次深情的朗讀課題,永遠記住文中偉大的母親。父親和溫迪。讓我們為他們也為所有愿意捐獻的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六、交流體會,課外延伸電腦課件出示:
當人體的某一器官出現病變導致功能衰竭,威脅到人的生命時,植入健康的器官代替原有的器官成為現代醫學延長生命的重要手段。器官移植被列入20世紀人類醫學三大進步之一。每年數以萬計的病人在器官移植后得以生存,腎移植的10年生存率已經超過60%,心。肝。肺移植的5年生存率也已經達到50%以上,前景非常可觀,然而器移植供體短缺的矛盾也日趨嚴重,目前大約有五分之四需器官移植的病人在等待供體的過程中死亡,因此急需解決器官移植供體的來源問題。
課下請同學們閱讀網站上的國內外的數據資料,談一談我們應該怎樣對待器官捐獻。
七、作業:
鼓勵學生課后通過辦板報。廣播。寫倡議書等方式向家長及社會宣傳器官捐獻的意義。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會認“禿、萎、貿、攤、宜、販、訂、罰”等8個生字,會寫“調、棍、剩、宜、垃、垠、坑、真、訂”等9個字。
2、掌握“枯萎、木棍、集貿市場、垃圾、適宜、樹坑、訂立、必罰”等詞語。
3、弄清文章的結構,說說各部分的聯系。
4、通過學習課文,教育學生樹立環保意識,自覺保護環境。
教學重點:
弄清這篇調查報告各部分的內容,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初步學習寫調查報告的方法。
教學難點:
讓學生知道調查報告的意義,教會學生如何利用提到的方法搜集、分析、處理信息。
教具準備:
教學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同學們,美麗的春天,園林工人在馬路兩側種植了許多國槐樹,可到了盛夏,有些小樹居然死了。這個現象讓一位細心的小朋友發現了,他經過調查找到了原因,還寫出了一份調查報告,那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吧!
2、(板書課題:《小樹死因的調查報告》),齊讀課題
教師問:同學們,看到這個題目你們有什么想問的`?(預設學生回答:小作者為什么寫這份調查報告?作者是如何調查的?結果怎樣?)。
什么是調查報告。(調查報告:是對某項工作、某個事件、某個問題經過深入細致的調查后,將調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統整理,分析研究,以書面形式向組織和領導匯報調查情況的一種文書。)
教師:小作者為什么寫這份調查報告?作者是如何調查的?結果怎樣?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了解主要內容。(提醒自己讀自己的,不要齊讀;并且注意不會讀的字查課后生字表)
2、小組內識記生字,教師檢查(生字卡)教師在黑板上書寫“攤”字和“罰”字,讓學生書寫時注意左右結構和上下結構,及其筆畫順序。
3、學生提出不理解的詞語,集體解決。
4、學生說說課文一共分為幾個部分,主要講了什么。
三、細讀課文,感悟理解
(一)學習第一、二自然段。作者為什么寫這份調查報告。
1.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讀,讀后評議。引導:讀出高興的語氣和疑問句。
(2)作者為什么對小樹的死因進行調查?(原因一:“我”特別喜愛馬路兩側的小樹 原因二:盛夏時,我發現小樹遭到了破壞 )
(板書:原因 春天(發芽、長滿綠葉)
夏天(枯萎、木棍、剩下半截))
(3)有感情地讀出情感變化。
(二)學習“調查”部分。(板書:調查)
不僅作者感到奇怪,我們也很奇怪,一起看看作者是怎樣進行調查的?
1.默讀“調查”部分
(1)畫出作者調查過程中有哪些做法?并完成填空。匯報所畫內容并說說這樣寫的作用。你們還知道有哪些調查方法?
小作者用了步量法、統計、考察環境、畫圖、拍照的方法。
(板書:方法:1.實地測量;2.統計;3.考察;4、畫圖;5、拍照。)
還可以有:問卷;采訪等方法。
(2)通過調查小作者有什么發現?請畫出這部分課文中表示數字的詞語。
匯報所畫內容并說說這樣寫的作用。(列數據)
(4)通過小作者的調查,你發現了什么問題?你想到了什么?
(三)默讀“分析”部分。(板書:分析)
思考:作者進行了哪些方面的分析?
(1)說說這些小樹在正常情況下應該生長得怎樣,為什么?
(2)然而,實際卻比正常情況多死了三十三棵,這說明什么?結合課文中的圖來說明。根據學生回答并(板書:小樹是非正常死亡的)
(3)小樹生長的不利因素是什么?
(四)自由朗讀“結論”部分(板書:結論)
1.概括說說小樹非正常死亡的原因。
2.作者得出了什么結論?這個結論正確嗎?為什么?
3、這樣帶來的后果是什么?
4.小組合作朗讀這部分內容,注意要讀得具有說服力。
四、課堂小結,課后思考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是調查報告。
小作者為什么要做調查?調查的方法有哪些?
小作者找到了小樹死亡的原因,我們感到高興。但嚴重后果,又讓我們擔憂,下節課看看小作者有什么好辦法解決槐樹死亡的問題?你們又會有哪些好的建議呢?課后想一想。
板書設計:
小樹死因調查報告
原因:1、“我”特別喜歡
2、春天(發芽、長滿綠葉)
夏天(枯萎、木棍、剩下半截)
調查
方法:1.實地測量;2.統計;
3.考察;4、畫圖;5、拍照。
分析 小樹是非正常死亡的
結論
【四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04-03
語文四年級下冊教學設計05-03
四年級下冊語文的教學設計05-03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06-10
語文古詩下冊《所見》教學設計03-27
語文下冊《小青蛙》教學設計10-13
語文下冊《蜘蛛開店》教學設計05-31
四年級下冊語文《語文園地八》教學設計05-06
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熱】05-06
(精品)四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