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有表情的面具》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設計并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嗎,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有表情的面具》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有表情的面具》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通過對面具藝術的欣賞,有表情的面具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面具文化、娛樂方式和審美情趣。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表達方式和審美眼光,從認識面具的演變、發展過程,使學生了解面具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角色,從祖國和世界多元美術文化等多角度認識面具藝術,有表情的面具從而進一步了解面具的文化內涵。蘇教版美術教案
2、通過對面具藝術的欣賞,了解、分析面具的設計方法、造型特點、色彩內涵和制作技法,了解面具在表現人物表情特征和性格特點上常用的夸張的方法。培養學生的美術文化的感知能力。
3、了解和掌握紙和廢舊材料制作面具的方法。選用恰當的材料,運用剪、刻、粘貼、彩繪等技法,設計制作平面或立體的面具。可以單獨完成作品,也可以與同學進行合作,鍛煉動手能力,提高審美眼光,培養互助精神。蘇教版美術教案
教學重點:
1、了解面具的由來和演變發展的過程,了解不同國家、地域、民族對面具的不同理解。
2、了解面具的造型特點及表現形式和方法。
3、了解古代和現代面具的功能和作用。
教學難點:
巧妙利用材料設計出具有新意、有藝術效果的、獨特并符合表演角色性格特征的面具。
教學方法:
教學媒體:圖片,范作蘇教版美術教案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絕技變臉圖片導入
二、新授
1、構思臉型并剪好外形;
2、量出眼孔的'位置,并剪出來;
3、選擇適合的材料表現表情;
4、如何使各部位立體;
5、注意色彩的搭配;
6、制作頭箍,粘貼要牢靠;
7、將面具加在頭箍上。
三、指導學生練習:
作業基本要求:
運用各種材料設計制作一個有表情的面具,要求面具的表情生動夸張、色彩搭配合理、眼睛位置正確、各部件粘貼牢固。
作業提高要求:
1. 嘗試用不同的手法去裝飾面具。
2. 運用廢舊的禮品盒、襯衫盒、手提袋等制作面具。
四、展出作品
《有表情的面具》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面具的文化內涵以及造型特點,制作一個有表情的面具。
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思考與討論,了解面具的藝術特點,大膽描繪千奇百怪的面具,提高動手實踐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感受面具的獨特魅力,激發對中國傳統非物質文化遺傳的熱愛之情。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了解面具的藝術特點并制作一個面具。
難點:結合面具的材料和造型特點,制作一個新穎的有表情的面具。
三、教學過程
環節一:激趣導入
播放視頻片段《變臉》,提出問題:視頻給你什么感受?人們為什么要帶著面具?
學生思考回答:豐富多樣的面具豐富了我們的日常生活,有趣的`面具還給我們帶來了神秘趣味。順勢導入新課《有表情的面具》。
環節二:描述分析
1.出示圖片《盒子面具》《青銅面具》《古代非洲人面具》《古代印第安人面具》并提出問題:面具有什么特點?制作面具的材料有哪些?面具如何表現不同情緒?
學生思考回答:面具是指遮蓋全部或部分臉并有眼睛開孔的覆蓋物,不同的面具傳達出來的情緒各不相同;青銅、硬紙、獸皮、木板等材料;通過對眼睛、嘴巴的夸張描繪可以設計出不同情緒的面具。
2.播放藏戲視頻,引導學生思考問題:藏戲中的面具有什么寓意?面具發展到現在經歷了什么?
學生積極思考并回答:面具寓意著吉祥,祈求神靈的庇護;面具在我國已經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其中藏戲已經列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藏戲中的面具具有濃郁的世俗傾向和民間色彩。
環節三:示范講解
示范面具制作的方法,重點講解對表情的夸張表現,以及制作過程中的剪刻、粘貼、彩繪等制作方法。學生仔細觀察面具的制作過程。
環節四:實踐展評
1.布置練習:同桌合作,兩個人互相做夸張的表情,觀察后制作。巡視輔導,給予建議:對面具表情的夸張表現,注意用剪刀安全。根據時間提示創作。
2.作品完成后,組織化妝舞會,展示作品,學生自評、互評,教師做總結性評價。引導學生從面具的情緒表達、設計美感等方面進行評價。
環節五:小結作業
1.總結重點知識,并升華情感,引導學生熱愛傳統文化,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2.作業:搜集外國的面具資料,下節課與同學們分享。
《有表情的面具》教學設計3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表情系列課的最后一節課。通過前面“表情豐富的臉”(一)(二)課的學習,學生已經充分了解了表情在表現人物外形特征上的重要作用;以及表情對于提升動物形象生動性的作用。在此基礎上通過對面具藝術的欣賞,引導學生從民族、宗教等多角度認識面具藝術,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情感表達方式和審美習慣。以自主探究的學習形式,通過討論、欣賞、制作、游戲展示,讓學生在玩中學,樂中做,體會制作的快樂,變廢為寶的樂趣。
二、教學目標:
了解面具的設計特點和造型方法,從民族、宗教等多角度認識面具藝術,了解面具與人類、與社會發展的關系,了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情感表達方式和審美習慣,從而進一步了解面具的文化內涵。
引導學生運用廢舊材料選用恰當的材料,運用剪、刻、粘貼、彩繪等技法,設計制作平面或立體的面具。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發展學生的藝術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現能力。
通過自編自演面具表演活動,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使學生體驗面具帶給自己的樂趣,培養學生豐富的情感,感受面具獨特的藝術魅力。 認識現代面具藝術對環境、對氣氛所起的作用,激發學生的`想象力與創造力。在自主合作、探究交流中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
三、教學重點:
讓學生在活動參與中認識、了解有表情的面具的特點,引導學生主動觀察、探索、研究其變化。
四、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表現各種有表情的面具造型,嘗試用不同方法、不同材料裝飾制作,使之形象化、藝術化。
五、教學準備:
彩紙、剪刀、膠水、針線等
六、教學過程:
課時安排:1課時
一、導入:
欣賞藏戲或儺戲的表演片段,觀察其中出現的面具,學生相互交流,說說自己印象最深的是哪個?它的顏色和表情是怎樣的?猜測面具上的表情,說說看這些面具給你什么樣的感覺?想想:人們為什么要戴面具呢?
直觀了解有表情的面具是個什么樣,從造型、色彩等幾方面去欣賞,讓學生感知藝術。
二、討論:
你還在哪些地方見過面具?你看到的面具是什么樣子的?人們在藏戲和儺戲表演時所用的面具和平時在游樂時看到的面具有什么不同?
從原始宗教儀式,到各種化妝舞會和狂歡的節日,還有小朋友別出心裁的游戲,現代面具是人們辭舊迎新、歡歌勁舞、交流情感不可缺少的裝飾。人們創作了千奇百怪的面具。
想一想:我們在畫表情豐富的臉時,五官的變化對于表情的變化有什么作用?
剛才欣賞的面具中,又是怎樣通過五官的變化來表現表情的呢?藏戲與儺戲都來源于古老的宗教活動,這些形象為了讓人們產生敬畏之心,或是趨邪避兇,往往都是面目猙獰。通過欣賞,再聯系前面已經學過的表情知識,看看這些面具的特點,五官是如何變化的,讓學生初步知道面具如何具備表情。
學生交流準備的材料,討論這些材料適合用來表現面部的哪個部分,或者可以用來增強效果。
學生準備的材料五花八門,各種材料有各自的特性,有的柔軟便于造型;有的堅硬但有立體感;有的細碎但適合表現細節,所有材料要求學生觀察、了解過后讓它們都能物盡其用,從而使做出來的面具造型獨特,形象飽滿,特征明顯。
三、制作
根據自己的喜好和所準備的材料來制作一個面具。
四、表演
佩戴上面具,進行一次化妝表演,相互欣賞評價。
這個環節的設計就是讓學生體會成功,在玩中學,在樂中做,邊玩邊學,增加學習的樂趣。也讓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美的事物,即使是將被丟棄的廢舊物品,經過我們的奇思妙想與創造,也會產生奇妙的造型。
【《有表情的面具》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有多重》教學設計02-23
面具07-02
面具07-08
面具07-08
面具08-03
面具07-06
面具07-06
有幾瓶牛奶教學設計04-24
一億有多大教學設計07-13
有創意的字教學設計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