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
一、 復習導入
1、 板書課題,今天我們繼續學習24課,齊讀課題
2、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了解了王冕的哪些事情?
(相機板書:孝敬母親、勤奮讀書、刻苦學畫)
3、這節課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細細品讀文字,感受人物的獨特魅力
二、 品讀課文
(一)自學課文,要求:
請大家快速的瀏覽課文,用“——”劃出王冕孝敬母親的句子,用“ ”劃出他勤奮讀書的句子,用“ ”劃出他刻苦學畫的句子,可以在感受深的地方圈圈劃劃,也可以寫寫批注
(二)全班交流
1、你找到哪些句子描寫了王冕孝敬母親,教師相機指導朗讀、感悟
(1)王冕說:“娘,我在學堂里也悶得慌,不如幫人家放牛,心里倒快活些。這樣可以貼補些家用,還能帶幾本書去讀呢。”(出示)
A、你讀的聽起來很輕松,讀好哪幾個詞就能讀出這份輕松(悶得慌、快活些)
B、再請一位同學大聲的,輕松的讀讀,其他同學邊聽邊思考:王冕是真的不想去學堂讀書了嗎?
C、交流要點:安慰母親,體諒母親,不想讓母親為難、傷心、難過
師:是呀,這份孝順正是出于對母親的愛呀!
D、(出示母親的一段話)母親是怎么說的,誰來讀讀,其他同學邊聽邊體會母親當時是什么心情?
交流要點:萬般無奈,不忍心,有心卻無能為力
從哪些詞語讀懂的?(不是、只靠、實在、只好)抓住這些詞通過朗讀表現母親的心情
請2位同學分角色讀一讀,讀出人物不同的心情
師:看,刻畫人物語言描寫是最直白的表達方式
(2)王冕一一答應,母親含著眼淚回去了。(出示)
A、 他是怎么答應母親的,可以聯系上文用自己的話說說
要點:母親放心吧,一定聽你的話,處處小心,每天早出晚歸,自己照顧好自己,不用為我擔心
B、(理理衣服、含著眼淚)從這兩個詞中你讀出了母親的什么心情?
要點:對孩子的關懷和疼愛,傷心、難過、不忍心、無可奈何
這種傷心和不忍正是出于對孩子的愛呀!
把母親的這種心情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師:是呀,刻畫人物還可以通過人物的動作和神態描寫,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
(3)從此,王冕白天……陪伴母親。
即使再累也要陪母親,多孝順呀!
(4)遇上秦家煮些……回家孝敬母親。
是呀,好吃的都留給母親,多懂事呀!把“總舍不得”讀的慢點、
重點就能讀好(讀)
(5)王冕得了錢,就買些好東西孝敬母親。
心中總是掛念著母親,真是體貼呀!
(6)春光明媚的時候……母親心里十分歡喜。
對,為母親解悶散心,真是孝順呀!
過渡:王冕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表達了對母親的愛,的確是孝敬母親呀!
2、同時,他讀書也很勤奮,交流你找到的句子
(1)每天給的點心錢……買幾本舊書。
從哪里體會到他勤奮的'?(也舍不得)
是呀,寧愿餓肚子也要買書讀,多愛學習呀!
大家請注意“舊書“,一個舊字你讀懂了什么?
要點:舊書便宜,可以省下一些錢貼補家用——多懂事,多孝順!
舊書便宜,可以多買幾本讀——多讀書,好學呀!
抓住這兩個詞讀出王冕的勤奮和孝順!(讀)
(2)白天牛吃飽了……柳樹陰下看書。
一有空就看書,真是勤學呀!
(3)他每天畫些畫,讀讀古人的詩文。
長大后還是每天讀,多勤奮呀!有句話說的好:活到老,學到老呀!
(4)不知不覺三四年過去了,王冕讀了不少書,也明白了許多道理。
對,書是最好的老師,從中能學到很多道理!幾年中他讀的書可真多呀!(讀)
3、過渡:王冕不僅孝敬母親,他還勤奮讀書,多么好學呀!他學畫更
是刻苦,交流你找到的句子
(1)自此以后……學著畫荷花。
一個“攢“你讀懂了什么?(不容易,懂事)
是呀,再難也要學,多好學呀!(讀)
(2)起初畫的不好……沒有一處不象真的。
(起初、三個月、大有長進)讀讀這幾個詞語,你讀懂了什么?
(時間短,進步大)
有怎樣的進步?用哪些詞語形容他畫的荷花?(栩栩如生、形象逼真、惟妙惟肖、活靈活現)
同學們,從不會畫到大有長進,他靠的是什么?(堅強的毅力,堅忍不拔的意志,堅持不懈,勤學苦練,勇往直前,毫不氣餒、鍥而不舍的精神,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對呀,這些是通向成功的鋪路石,看圖,他還靠的是什么?
(細致的觀察,耐心的練習,對荷花的喜愛)
抓住這些詞,讀出他學畫的刻苦!
是呀,他眼中有荷花,心中有荷花,才能把荷花的精神、形態、顏色畫的如此傳神!他的刻苦勤奮終于使他成為一位畫荷高手,他的作品也受到人們的青睞。
(3)過渡:同學們,他怎么會從放牛娃成為一個畫家呢?其實這是出于一次偶然的機會
A、 請大家閉上眼睛靜靜地聽,邊聽邊想象,思考:這一段寫的是什么?給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師配樂范讀
B、 交流:雨后景色,很美
C、 美在哪呢?請大家各自輕聲讀讀,選擇你覺得最美的地方好好的讀一讀,比比誰讀的最美
D、 比賽讀,邊體會(指導朗讀的方法)
(欣賞荷花圖)
(瞧,花苞上雨水點點,在陽光的照耀下,伸展著婀娜的身姿,抖開了美麗的霓裝,如含笑的少女,如頑皮的孩童,如穿著粉裝的仙子,冰清玉潔,嫵媚嬌艷,真是“花中君子來哪方,亭亭玉立展嬌容”
再看,那碧綠的大圓盤上,顆顆水珠晶瑩透亮,水晶似的閃動著靈氣,如顆顆珍珠,光彩奪目,真是“暖日和風香不盡,伸展枝葉碧無窮”呀)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2
一、圖畫導入,激發興趣
1.激趣:(出示戴嵩的《斗牛圖》)請同學們看看,你想說些什么?(生暢所欲言)
2.導入:(出示古文《書戴嵩畫牛》)這是大文豪蘇軾寫的一篇小古文,讓我走進課文好好地讀一讀吧!
設計意圖:出示圖片,調動學生的感官,為下面的教學活動做好鋪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出示任務,學法多樣
1.導學:通過上節課學習《伯牙鼓琴》,你學會了哪些學習小古文的方法?
生1:學習文言文首先要多讀,讀通順。
生2:借助注釋與工具書等多種方法,自學古文中的字詞句,然后再了解古文的意思。
生3:要一邊閱讀一邊質疑,并通過閱讀、感悟解決問題,提高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2.出示學習任務:
(1)初讀,讀通讀熟。借助學習單自學字詞,會寫生字“軸、錦、曝、矣”。
(2)細讀,借助注釋,疏通文義。
(3)精讀,質疑解難,讀懂道理。
三、回讀感知,體會表達
1.組織學生開始10分鐘的學習,教師做好指導。
2.小組匯報,針對共性問題,老師要逐一講解。
3.引導學生細讀,借助注釋,理解文章內容。學生匯報,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的理解。
4.精讀,質疑解難,引導學生提出問題:
戴嵩的畫是正確的嗎?還是牧童的話是正確的?
要用這“一石”激起千層浪,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
5.學生各抒己見,教師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來說清楚自己的觀點。
6.總結:牧童是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確定牛尾樣子的,戴嵩是畫家,畫畫要源于生活,而藝術往往也會高于生活,例如:齊白石的《蝦》,梵高的《星空》就是再現想象的創作。因此,牧童和戴嵩都可以是正確的。
設計意圖:任務驅動式學習是最有效的學習,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有層次、有梯度地引導學生學習文言文,逐步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四、布置作業,總結全文
1.作業:
熟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象人物對話時的`表情與動作,用自己的語言寫下這個故事,讓故事更生動有趣。
2.總結:
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既要敢于挑戰權威,又要謙虛謹慎。同時,在讀書時要結合插圖展開想象,讓故事更富有個性,讀厚故事,也要讀薄故事,懂得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
設計意圖:遷移運用,讀寫結合,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總結本課所學內容,為以后的學習做鋪墊。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文言文教學在小學是難點,如何引導學生學習文言文是重中之重,那么教師要把握好重點:煉字煉句,理解并體會道理。通過品讀一段話、一句話、一個詞,體會文言文之意。首先,學生借助注釋與資料,疏通文意;其次,通過反復誦讀,想象人物的對話,體會人物情感;最后,通過對比閱讀深入理解文本,發現異同,直接導入單元主題。在教學中,激發學生對文言文的興趣,教給學生學文言文的方法、策略,能運用這樣的方式去進行更廣泛的閱讀。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3
【預設目標】
1、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積累文言詞匯。
2、學會朗讀文言文;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全文。
3、能整體感知,體會童趣,領悟童心。
【教材解讀】
《童趣》寫的是作者童年時代觀察蚊子、叢草、土礫、癩蝦蟆,并把它們想象成美麗又奇特的圖景,充分表現了兒童豐富的.聯想和想象能力,揭示了兒童神奇美好的內心世界。學好本文,可以誘發兒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學情分析】
學生有類似的生活體驗,課文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初學文言文,以激趣為主,不機械地文白對譯,不搞公式化的分析。
【教學方法】
朗讀法和探究法。
【教學準備】
兒歌《數鴨子》。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二、師生互動,課堂探究
1、師生競讀:
⑴ 范讀。
⑵ 生讀。
⑶ 評議。
明確:讀好文言文,要在讀準字音的基礎上,注意音節停頓、語氣、語調。
2、疏通再讀:
⑴ 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小組交流。
⑵ 全班交流。
⑶ 指名讀、集體讀。
3、探究誦讀:
合作探究:
⑴ 課文緊緊圍繞哪個詞來寫?你怎么知道的?
⑵ 課文寫了哪些“物外之趣”?
⑶ 作者是怎樣發現這些“物外之趣”的呢?還需要什么?
獨立感悟:
這些聯想中你最喜歡哪一個?
你從本課學習中有什么感悟?
三、小結并布置作業
1、“研討與練習”二。
2、熟讀、背誦全文。
3、小練筆:運用聯想和想象寫一件自己的童年趣事,字數不限。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4
教案設計
設計說明
依據《語文課程標準》中“教師在充分尊重學生個性化閱讀的基礎上,注重提高學生的多種語文學習能力”這一教學理念,本案從新課的預習檢測到深入文本、鉆研內涵,再到領悟寫法、體會情感,這一系列的閱讀理解過程都以學生為主體,在學生的合作探究中,以思激思,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激活學生的形象思維,幫助學生體驗認識新事物的過程,引導學生在妙趣橫生的學習過程中潛移默化地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理解課文主要內容是本單元的總目標,也是高年級學生應該具備的一種閱讀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我采用直奔中心,圍繞中心學習四件趣事,最后又聚焦到中心句的教學策略。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在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一定的看法之后,讓他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交流,引導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與合作探究來深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描寫人物的方法,積累自己感興趣的詞語,并依據“我”與閏土的離別來引導學生進行想象力訓練的小練筆;最后幫助學生透視文章的寫作背景,豐富學生的閱讀感受。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制作教學課件,設計學生課堂活動卡。
學生準備:1.預習課文,完成課前預習卡。
2.查閱相關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直接導入,激發興趣
1.激趣:著名文學家魯迅先生在回到闊別已久的故鄉時,想起了他兒時的一個伙伴,當母親和他提起這位朋友時,他的腦海里忽然閃出一幅奇異的畫面。(出示課文插圖)
2.導入:(伴隨音樂聲聽老師講故事)故事中的刺猹少年就是魯迅小說《故鄉》中的主人公——閏土。(板書:少年閏土)說說聽了故事之后的感受。(齊讀課題)
設疑:“閏土”是誰,他和“我”是什么關系?
3.快速默讀課文,找出依據。(“我”是少爺,閏土是給“我”家做工的忙月的兒子。“我們”是主人和仆人的關系。)
4.質疑:為什么一個仆人能給作者留下這么深的印象?
設計意圖:運用課件出示圖片,音樂聲中聽故事,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理清課文中人物的'關系,引發讀者閱讀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初讀課文,難讀難記的地方多讀幾遍。
2.快速讀讀課文,找一找,注意文中生僻的字詞,做好記號,聯系上下文想想字詞的意思。(其間、仿佛、素、如許、單、無端)
3.利用課件檢查字詞預習的情況。
(1)認讀生字。
胯(kuà)、鄭(zhènɡ)、拜(bài)、租(zū)、廚(chú)、氈(zhān)、羞(xiū)、撒(sǎ)、縛(fù)、猬(wèi)、伶(línɡ)、俐(lì)、竄(cuàn)。
撒sā(撒手)(sǎ(撒種))
(2)臨寫生字。(強調寫字姿勢,做到身正、肩平、臂開、足安,握筆做到“三個一”。)
(3)用與生字有關的多音字、同音字、形近字組詞,鞏固生字的音、形、義。
垮( )(胯( )) 櫥( )(廚( )) 鄧( )(鄭( )) 搏( )(縛( ))
患( )(竄( )) 祖( )(租( )) 著( )(羞( ))
4.反饋交流,部分問題存疑。教師從學生的問題中了解學生的關注點和疑問點。
5.填填你讀課文后對閏土的認識:( )的少年閏土。說說理由。
設計意圖:利用“預習檢測”,使學生明確學會預習的重要性,同時向學生強化預習的方法,以不斷提高學生的預習能力。在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時,注重學生的直接閱讀感受,開放性的填空,給了學生開放的思維空間,幫助學生在心中形成對文中人物的初步印象。
三、提出問題,互釋疑點
1.這是一篇寫人的文章,以你多年的學習經驗,你覺得可以從哪些方面著手來學懂課文?(研讀描寫人物外貌、語言、行動、心理活動的句子,了解人物特點。)
2.提出本課的學習目標。(通過對人物形象的分析,了解人物特點)讓學生找到相應的片段。(第1自然段和描寫閏土外貌的片段)選擇讀書的方法。(自由讀,作批注讀,圈圈畫畫讀)
設計意圖:把課堂還給學生,讓他們自主學習,憑自己的知識積累、思維方式和學習習慣去研讀、感悟,并嘗試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真正做學習的主人。
四、學習課文,認識閏土
(一)學習第4自然段。初次相識時的閏土
1.過渡:一般情況下,我們認識、了解一個人的時候,首先要認識和了解這個人的什么呢?(要想認識一個人,先要看他的外貌。)
2.閏土長什么樣呢?速讀課文,畫出有關句子。
3.讀“他正在廚房里……用圈子將他套住了”一句。
4.誰來說說閏土的外貌有什么特點?
(1)可引導學生做一個小練習:拿鉛筆將“圓臉”的“圓”、“小氈帽”的“小”和“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輕輕劃掉,然后看看他是誰,想一想少年閏土有什么樣的特點。
(2)再仔細讀讀描寫閏土外貌的句子,看看閏土還有什么特點,體會出閏土“健康”的特點,因為他的臉是“紫色的”。為什么是紫色的?(在海邊瓜地看瓜,在海邊撿貝殼、看跳魚兒,經風吹日曬變成紫色;閏土是一個“忙月的兒子”,是窮苦人家的孩子,生活在農村。)
5.請一位同學總結閏土具有哪些特點。
6.交流:從外貌描寫中感受少年閏土是什么樣子的?
(二)學習第1自然段。記憶中的閏土
1.輕輕地讀讀這段話,什么地方給你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反復讀讀,體會體會。
2.反饋交流,體味提升。
教學第一句:
(1)生讀第一句,說說感受到了什么。帶著理解,讀讀這句話,學生評價。比賽讀。
(2)點撥:A.句子中色彩的美。(深藍 金黃 碧綠) B.環境的空曠美。閏土奔馳在一望無際的海邊時,你的心中是一種怎樣的感受?再把這種感受通過朗讀表達出來,試背誦句子。
教學第二、三句:
(1)生讀第二、三句,說說感受到了什么。帶著理解,讀讀這句話,學生評價。
點撥:閏土非常勇敢,看插圖中的少年分明是一個小英雄。
(2)不同形式的體味朗讀,鼓勵生生之間的評價與賞識。
(3)小英雄的形象是否也刻在你的腦海中了?閉上眼睛,再把這個形象回味一下,齊讀這一自然段。(試背誦句子)
(4)看圖,試背誦這一段。
3.照片凝固了我們生活中的一個個瞬間。從你的照片中選出一張,仿照第1自然段的動靜寫法,寫一段話。
4.小結:這節課,我們與閏土初次見面,對這位朋友有了一定的了解,下一節課我們再與他繼續好好地交流。
設計意圖:在“尊重學生的個性化閱讀”的基礎上展開此環節的教學,注重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重點引導學生體會與閏土初識時,對閏土的外貌的描寫,再引領學生體會30年后留在作者心中的一幅美好畫面,從而領悟作者寫人的方法。
五、回顧課文,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
2.背誦第1自然段。
3.課外查找有關魯迅的作品,感興趣的可先一睹為快,也可相互交流。
設計意圖:作業設計的重點是為下一節課的深入學習做充分的準備,如“朗讀練習、鞏固生字詞、了解魯迅先生的資料及作品”等。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5
《和田的維吾爾》是篇略讀課文,也是第二組課文的最后一篇課文。通過第二組課文的學習,讓學生了解課文表現出來的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民風民俗,體會作者是怎樣寫出民俗特點的。
條理清楚,層次分明,結構嚴謹,生動形象是本文在表達上的特點。作者生動、準確、感情充沛地對和田維吾爾人的特點及民族風俗加以說明,融知識性與趣味性于一體。
我本課的設計旨在創設一定的情景,激發學生的情感運用自讀——自悟——交流——自得的方法,采用版塊式教學讓學生了解和田維吾爾人勤勞質樸、豁達樂觀的特點及民族風俗,同時體會作者的語言表達,如文章中比喻等寫作手法的運用,感受作者對比、前后呼應等的寫法。
一、落實字詞的教學
課文雖然是略讀課文,但是根據課文的特點,文中出現了許多像“都帕”、“艾得萊絲”等根據維吾爾語音譯過來的詞語。這些詞語學生是第一次碰到。所以在初讀課文后我出示了這些詞語,讓他們認讀這些詞語,并且在老師的帶領下理解他們究竟是什么。為后面理解課文內容打下基礎。
二、關注作者的寫法
在初讀課文時,讓學生找找“課文從那幾個方面來介紹和田維吾爾的風俗特點的”從中知道作者是如何來謀篇布局的,知道作者是按事物的幾個方面來安排材料的。聯系這組單元中第七課《藏戲》也是這樣安排材料的,讓學生對這寫法加以鞏固。同時在交流的過程中,也讓學生體會到在概括幾個方面的時候,如果有總起句,可以在總起句中找到中心詞,這樣概括的方法。因為文中的第二、第四自然段都是總分結構的。
在學習“愛土地、愛美、愛歌舞”的'幾個方面中,引導學生關注作者用“誰能、誰又能”的句式以及連用兩個“!”寫出了作者的那份驚嘆。抓住“像一幅巨大的抽象畫”知道比喻的修辭手法,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作者只用了三個詞語就把他們的服裝等特點寫清楚了。再有,抓住“猶如、又似”這個比喻,感受那份美。
在學習第一、第七自然段時,讓學生通過找一找、劃一劃、讀一讀的方式讓學生體會首尾呼應、對比的寫作方法。
三、利用視頻、圖片資料創設情境幫助理解課文
因為維吾爾是少數民族,他主要生活在我國的新疆距離我們這里較遠,因而課文的內容相對與學生來說比較陌生,里面所介紹的風俗特點有些是我們第一次看到的。而維吾爾族又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無論是服裝,還是其他都是很有民族特色的。結合課前的提示,我選擇了一段維吾爾族的歌舞來導入,讓學生在視覺上對他們有一個鮮明的認識。在理解詞語的過程中也選擇了有代表性的圖片讓學生透過文字、借助圖片直觀的認識他們。在學習“愛美”這個板塊中,我也選用了一組反映維吾爾人愛花的圖片,讓學生感受到他們只要是能看到的地方都會有花的存在。同時也選擇了一段具有維吾爾族特色的歌曲作為背景音樂,盡可能地讓學生走進維吾爾。
四、以讀促悟,加深理解
文章中有許多作者寫得很美的句子,例如“遠遠望去,那大大小小、五顏六色、形態各異的衣服,像一幅巨大的抽象畫”還有“巴扎的鬧市里,那一頂頂鮮亮的繡花‘都帕’“這句,設計了朗讀的環節,希望通過讀來感受維吾爾人對生活的那份熱愛之情。
五、讓學生通過想象感知文本
在學習“愛美”這部分內容的時候,到最后設計了一個句型的訓練。讓學生展開想象花兒還會盛開在哪里。本來打算在教學“愛歌舞”這部分內容時,結合“這種歌舞從來不受人員、場地和時間的限制,不論什么人,什么地方,什么時候,想跳就跳。”這句的理解來想象寫話。不過試教下來發現時間上來不及,因而今天改用了說的形式,讓他們想象還會有哪些人、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載歌載舞。
在今天課堂的實施過程中還有許多不足的地方,希望老師們多提寶貴的意見和建議。謝謝!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抓住重點語句,理解為人民服務的道理。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語句,理解為人民服務的道理教學難點:抓住重點語句,理解為人民服務的道理教學時間:一課時教學過程:
一、揭題
1.介紹什么事演講詞的特點。
2.課件出示毛澤東題詞:為人民服務3.介紹毛澤東和張思德。
二、理清文章思路
1.讀課文思考:演講的聽眾是誰?毛澤東同志的這個講話圍繞什么中心講?分幾層意思講?每層意思是什么?
分五層講;意思分別是:
指出我們的隊伍是“徹底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張思德同志就是隊伍中的一員。指出張思德是“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還要重。指出我們要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改正錯的。
指出為人民的利益而犧牲是“死得其所”,但要盡量減少不必要的.犧牲。號召大家追悼為人民利益而犧牲的同志,寄托哀思,團結起來。
2.第一段有幾句話?每句寫什么?句與句之間有什么關系?有三句。分別說隊伍的性質、任務、這次追悼的人物。并列關系。
三、學習第二段。
1、中心句:人總是要死的,但死的意義有不同。
2、作者是怎樣圍繞中心句進行論述的?先引用司馬遷的話做論據,再具體講什么樣人的死毫無意義,什么樣的人死得有價值。最后肯定張思德的死比泰山還要重。
3、你怎樣理解司馬遷的話?“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這句話的意思是人總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還重,有的人的死比鴻毛還輕。
小結:這一段是講革命者對生死的看法,人要死得有意義、有價值,揭示了革命的人生觀。
四、學習第三段。
1、這段是圍繞哪句話論述的?我們為人民的利益堅持好的,為人民的利益改正錯的,我們這個隊伍就一定會興旺起來。
2、是怎樣圍繞這句話論述的?
通過舉例(李鼎銘提出”精兵簡政“的例子)加以論述。
3、每句說的是什么?第一句講有了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第二句講不管是什么人,誰向我們指出都行。第三句講凡是符合“說得對”、“對人民有好處”這個條件,不管是誰的批評和意見,我們都要改正,都要照辦。
五、學習第四段。
1、“共同的革命目標”是什么?解放全民族,完全、徹底為人民服務
2、為實現這一革命目標應該怎樣做?“不怕困難”,“不怕犧牲”,“互相愛護”
3、各層層意
第一層: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但要取得全民族的解放,還要團結更多的人。
第二層:講怎樣對待困難,要看到成績、光明,要提高我們的勇氣,不要灰心。
第三層:講正確對待犧牲。一是為人民利益而犧牲是“死得其所”;二是要避免不必要的犧牲。
第四層:革命隊伍的人要互相關心、愛護、幫助。
我們“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這個目標是什么?為什么說我們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目標是徹底地、完全地為人民的利益工作;因為我們的目標是為人民服務
六、學習第六段。
1、我們要為什么人開追悼會?(開追悼會的制度是什么?)
不管是誰死了,只要他是做過一些的益的工作,我們都要給他送葬,開追悼會。
2、開追悼會的意義是什么?寄托哀思,使整個人民團結起來
3、為人民服務(毛澤東)
演講人:毛澤東
聽眾:根據地軍民
背景:張思德為革命犧牲,送葬的追悼會。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7
【學情分析】
我班有學生35人,六年級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教學中盡量做到教師適時引導,放手讓學生自讀自悟,解決課堂即時生成的問題。
教學內容分析:《和田的維吾爾》一課是人教版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二組課文中的第九課,本組課文的單元教學目標是了解課文表現出來的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民風民俗,體會作者是怎樣寫出民俗特點。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讀通課文,積累“鋪天蓋地”等詞語和生動的句子。
2.了解“和田的維吾爾“的特點,感受文章所展示的維吾爾鄉村風情及他們雖苦尤樂的精神風貌。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二)過程與方法
以學生為主體,遵循閱讀教學的原則,讓學生充分的與本文交流,在自讀、品讀、感情朗讀等形式的朗讀中,朗讀課文內容,感受維吾爾人的特點及以及他們雖苦尤樂的精神風貌。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體會作者對維吾爾人樂觀豁達精神的由衷贊美之情,學習維吾爾人雖苦尤樂的精神風貌,激發學生對祖國民族文化的熱愛與贊美之情。
【教學重點】
理解小標題的內涵,品讀文中用來表現維吾爾人的優美準確的語言。
【教學難點】
找出它和文章主旨的關系。
【教學方法】
誦讀、體悟、討論
【教學準備】
1.維吾爾風情圖片和民歌
2.要求學生朗讀課文兩遍。
【教學時數】
1課時
1.新課導入:(播放維吾爾風情圖片和維吾爾民歌)
從剛才大家觀看大屏幕專注的眼神,老師已經感受到了你們對新疆地區、新疆的維吾爾人濃厚的好奇心,那么讓我們趕快進入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與新疆有關的課文吧!請同學們把書本打開,翻到127頁,《和田的維吾爾》
2.解讀標題:首先老師要檢查一下你們的預習情況。昨天回家看過課文的同學舉手。讀過三遍的同學舉手。讀過五遍的同學舉手。(檢查預習,表揚!)
能不能告訴老師,為什么作者認為“和田的維吾爾”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維吾爾”呢?
明確:隨著工業化、城市化進程的加劇,維吾爾人的民族特色也在漸漸消失,只有在最邊遠的南疆農村和田地區,還保持著濃郁的西域特色和維吾爾民族風情!這里的“真正意義”也就是指原汁原味的維吾爾民族特色。
3.初步感知:文中第二自然段作者說:只有披著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沙塵的`和田維吾爾人才能展示出原裝的“西域貨”,你們認為哪些東西可以稱得上是原裝的西域貨?
沙土、花朵、謎、歌舞等,你們是在哪里很快發現這些事物的?
明確:通過文章的小標題能夠快速、準確地把[握文章內容和寫作意圖,有著畫龍點睛的作用。
4.研讀文本:剛才我們借助小標題很快地把握了所謂的原裝“西域貨”的內涵,可是大家有沒有思考過:
(1)如何理解“土一樣的維吾爾”中的關鍵詞“一樣的”呢?
明確:維吾爾人生活的環境充滿了沙土——沙塵暴肆虐;維吾爾人的生活離不開沙土——穿戴、食物;晾曬衣服。
土給人的感覺是什么?(純樸、豪放、粗獷)
維吾爾人對沙土懷有怎樣的態度?
明確:熱愛,崇拜、眷戀,即使面對沙塵暴,展現出的也是特有的豪氣與樂觀。
語言品味:鋪天蓋地、撕扯、嘶、迎風引吭、熱烈激昂、寂寞單調、平添、韻味
結論:和田的維吾爾人有著土一樣的質樸、粗獷和豪放。
(2)為什么“花”也可以作為和田維吾爾人的一種象征呢?
明確:愛花是和田維吾爾人的天性,花兒不僅盛開在南疆的沙土里,還盛開在維吾爾的門框邊、房梁上、墻壁的掛毯上,姑娘的服飾上。姑娘有著花一般的名字和美麗的容貌,她們美麗的外表下更隱藏著堅韌的毅力,即使狂風也吹不散。
結論:和田的維吾爾人有著花一樣的美麗、幽香、情調、自信。
(3)快速瀏覽第
三、第四兩個標題的內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和田的維吾爾人好似一樣的神秘、不可思議、耐看。
和田的維吾爾人好似一樣的瀟灑、豁達、樂觀。
5.深化主旨:剛才我們從四個方面來概括了和田維吾爾人的特點,下面哪位同學能不能只用一句話來概括一下和田維吾爾人的特點呢?
明確:生活在豁達樂觀、載歌載舞之中的和田維吾爾人,縱使生活再苦,感覺也是甜的。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句話中出現了一對反義詞,是什么?這樣使用矛盾么?
明確:和田維吾爾人的生活在沙土彌漫的自然環境中的確是苦的,然而他們憑著樂觀豁達的精神,不僅戰勝了惡劣的自然環境,更在這樣的環境中,創造著美,用歌聲和舞蹈來表現著美,所以,心里感覺是甜的,生活是美好的。
6.隨機討論:在你的生活中,有沒有體驗過“苦”與“甜”相生相伴的往事或感受呢?
六、布置作業:完成一篇300字左右的隨筆,題目《維吾爾印象》。
【板書設計】
豪氣與樂觀 熱愛土地
和田的維吾爾愛美的天性 能歌善舞 聚餐多樣
【教學反思】
教學中,通過抓中心句,重點詞去理解,去品讀,效果較好。如,在學生交流了自學情況后,就讓學生快速瀏覽課文,找出能夠反映和田維吾爾人性格或精神的語句。抓中心帶動學習的積極性。了解了維吾爾人的特點是:豪氣與樂觀的維吾爾族,酷愛土地的維吾爾族,愛美的維吾爾族,能歌善舞的維吾爾族。在教學重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朗讀時間,讓學生再次在讀中品味和田的維吾爾族的獨特風俗習慣。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理解和積累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深刻體會“城市之肺”的作用以及怎樣更好地發揮它的功能,從而認識減少污染的重要性;
3.體會說明文用語的準確、嚴謹,學習說明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抓關鍵詞句體會“城市之肺”的作用知道怎樣更好地發揮它的功能。
【教學準備】搜集有關樹木抗污能力強弱的資料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回顧曾學過的說明文以及此類文章的特點
一、開門見山
1.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說明文,板書:城市之肺注意“肺”字的'書寫。
2.齊讀課題,質疑,預設:“城市之肺”是什么?
二、初讀課文
1.課件出示自學要求:
⑴自由大聲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⑵“城市之肺”是什么?能不能用文中的一句話來說明。
2.交流反饋:
⑴指名分段朗讀,隨機正音;
⑵指名回答。
三、深入研讀
(一)“城市之肺”的作用
1.課件出示句子一:
郁郁蔥蔥的樹木花草是城市的“綠色衛士”,人們把它們比作“城市之肺”,是十分形象和確切的。
⑴指名讀,質疑,預設:為什么把花草樹木比作“綠色衛士”,為什么把它們比作“城市之肺”?
⑵花草樹木如何充當“綠色衛士”這個角色的?找出文中的句子(課件出示句二)。
樹林能抗擊風沙的侵襲。分布合理的樹林和灌木叢,能大大減弱噪音,有顯著地隔音效果,“綠色衛士”還有助于保護土壤和建筑物,使它們免受陽光暴曬。在炎熱的夏天,小花園或樹陰下的氣溫要比空曠處的氣溫低。
指名讀,聯系實際和二年級學過的《綠色衛兵》談談。
⑶為什么把它們比作“城市之肺”呢?這是我們本節課要重點解決的問題,請同學們默讀2、3、4自然段,找出相關句子。
2.交流重點句
預設:
課件出示句三:
因為這些“綠色衛士”,不僅能吸收空氣中過剩的二氧化碳,調節城市空氣,而且能降低灰塵污染——葉子表面的容貌和黏液能吸附飄塵,阻止灰塵微粒蔓延。
⑴指名讀;
⑵讀了這句話你知道了什么?(能吸收二氧化碳,能降低灰塵污染)
⑶這就是“綠色衛士”的作用,它和我們人類身體器官——肺的作用一樣,
難怪作者把它們比作“城市之肺”。
⑷指導朗讀(抓住“因為……不僅……而且……”)。
課件出示句四:
幸運的是,有這些可愛的“綠色衛士”在保護著人們;它們本身還會產生多種消滅細菌的物質,如痢疾病菌接觸楊樹葉后會死亡。
⑴指名讀。
⑵補充課外資料:了解楊樹是怎樣消滅痢疾病菌的。
⑶像這樣能消滅細菌的樹木僅僅只有楊樹嗎?(不是的)課文中只介紹了一種,像這種方法在說明文中叫——(舉例子)。
⑷談感受(欣喜地,驕傲的),帶著你的感受讀這句話。
(二)怎樣更好地發揮“城市之肺”的功能
過渡:是啊,“城市之肺”在我們的生活中是如此的重要,它給人類帶來了歡樂和健康,它付出了如此之多卻又得到了什么?
1.指名回答(未老先衰、加速死亡)
找出具體語句,課件出示句五:
一棵榆樹,生長在森林中可以活三百年,而生長在城市里,它的壽命卻可能只有四五十年。一棵椴樹,在森林中能活四百年,在城市里只能活五十至七十年。而且,污染了的空氣會使樹木的生長速度降低一半
2.找出具體語句,課件出示
⑴配樂,師生動情誦讀。
⑵讀者讀者,你想到了什么?(樹木的無私奉獻,人類對環境的破壞……)
3.從環保的話題引入我們人類該怎么做?我們不但要保護環境,更要改善環境,所以我們在綠化城市時——課件出示句六:
所以,我們在綠化城市到時候,應當充分考慮各種樹木所具有的特性,使它們在城市中更好地發揮“肺”的功能。
⑴能從文中找到有利的依據嗎?
⑵交流課前搜集的關于“抗污能力強或其它方面的花草樹木”的資料。
四、升化主題,拓展練筆
過渡:學了課文,我們知道了花草樹木不僅僅是美化環境這么簡單,它們還有著更深層意義上的作用,接下來請同學們就以你搜集到得一棵樹的身份來寫寫
1.課件出示:
我是一棵×樹,人們把我比作“城市之肺”,
在這里,我想對人們說
(至少用上兩種說明方法)
【板書設計】
城市之肺
作用 因為……不僅……而且……
不同的特性 → 更好地發揮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9
一、改進后的教學設計教材分析:《麋鹿》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第五單元中的一篇課文,蘇教版小學六年級語文麋鹿教學設計及研修心得。這是一篇說明文,它介紹了我國珍稀野生動物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體現了國家對野生動物的高度重視。
學情分析:教學這篇課文,不僅讓學生了解稱為“四不像”麋鹿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同時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也要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保護野生動物的思想感情。根據教材編寫意圖和新課標的教學要求,結合六年級學生的思維情感、認知發展的需要和教學的實際情況,確定了本節課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1、學會課文中的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能理清課文脈絡層次。
4、了解麋鹿的外形和生活習性,學習作者說明事物的方法,體會保護野生動物的重要性,增強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
教學重點:了解麋鹿的外形和生活習性。
教學難點:抓住麋鹿的特點,辨認麋鹿,介紹麋鹿。
教學準備:師:認真研讀教材;查閱麋鹿的資料,更多地了解它們的外形特征,生活習性,傳奇經歷;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制作多媒體課件。
生:結構化預習課文,搜集有關麋鹿的資料。
《麋鹿》第一課時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中國是世界上野生動物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誰能說說我國有那些珍貴的野生動物?學生自由發言。
2、今天,老師要和大家一起去認識一種稀有的野生動物—麋鹿。板書課題:17麋鹿3、學生齊讀課題。
4、閱讀了導學單上的關于麋鹿的資料,你想說什么?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一)檢查字詞,感知內容。
1、這篇課文生字很多,通過預習,你們有信心通過老師的檢查嗎?
2、我把課文的生字都結合在屏幕上的這段文字里邊了,請你從頭到尾、一字不落、按照自己的速度響亮地讀一讀。
(多媒體課件出示):
麋鹿俗稱“四不像”,其角、尾、蹄、毛等獨具特色,傳說中它是姜子牙的坐騎。
麋鹿是一種草食性哺乳動物,胎生,孕期長,生長慢,喜歡生活在氣候溫和、林茂草豐的沼澤環境中,常在水中覓食。
麋鹿曾因在戰亂中慘遭殺戮,在故土銷聲匿跡。后來,在顛沛流離并幾乎要滅絕于歐洲時,英國的貝福特公爵深明大義,收養了世界上僅存的18頭麋鹿于自己的私人別墅——烏邦寺,由于飼養得法,麋鹿生長良好,并迅速繁殖。1986年8月,39頭麋鹿結束在海外的漂泊生活,經過長途跋涉,回歸故土,回歸自然。至今,麋鹿總數估計已逾千頭。
3、結合以上這段文字,指導理解“顛沛流離”“跋涉”等詞語。并相機指導描紅重點生字。
4、老師在黑板寫出詞語,請學生讀出與之相對應的段落。(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傳奇經歷)
5、這段話與這篇課文有什么關系呢?誰能用一句話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6、小結:有時候要把課文讀長,有時候也要把課文讀短,短到這樣的程度,有助于我們能夠在短時間內了解麋鹿的外形、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
(二)檢查讀文,讀出情感。
1、讀這樣的說明文,我們可以在短時間內知道麋鹿的外形、生活習性和傳奇經歷。但是,我們僅僅知道這些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要讀出隱藏在這些知識背后的情感。所以,老師建議你們再用心讀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讀著讀著,我是否高興了?悲傷了?痛苦了?憂慮了?憤恨了?同情了?生氣了?感動了?驚訝了?(多媒體呈現高興、悲傷、痛苦、憂慮、憤恨、同情、生氣、感動、驚訝等詞)
2、指名讀文,并請學生說說自己有什么樣的感情體驗。
三、辨別麋鹿,了解外形。
1、多媒體出示一頭鹿,讓學生判斷是否是麋鹿?
2、請舉手說“是”的同學解釋一下,為什么認為它是麋鹿?根據學生的回答,結合課件理解“角似鹿、面似馬、蹄似牛、尾似驢”。
3、表揚學生善于抓住事物最主要的特點進行辨析,但是認錯了,圖中的這個動物,人們也稱它為“四不像”,角似鹿非鹿、面似馬非馬、蹄似牛非牛、尾似驢非驢,但它不是麋鹿。請你再仔細觀察一下這頭鹿和讀一讀這篇課文,從文章中尋找它不是麋鹿的理由,找到一條,請簡要地記錄一條。
4、小小組交流,形成小組意見。
5、指導全班匯報交流。(多媒體課件出示)
角——站著的時候,各枝尖都指向后方。
尾巴——鹿科動物中最長的。
蹄子——寬大,在沼澤中行動敏捷。
毛色——夏季棕紅色,冬季棕灰色。
6、你們所說的這些理由,都是麋鹿區別于其他鹿的顯著特點,作者緊緊抓住這些特點來寫了。這頭很像麋鹿的鹿叫“馴鹿”,想看真正的麋鹿嗎?但有一個交換條件,你看了以后,要像一個講解員一樣上臺來介紹麋鹿的主要特點,行嗎?(多媒體課件出示幾幅麋鹿圖)
7、同桌先合作練習,再請同學上臺介紹其外形特點。
四、高級講解,了解習性
1、提出更高要求:高級講解員應該具備很多素質,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能應付游客的提問。誰愿意當高級講解員?
2、您能告訴我麋鹿為什么就能適應沼澤生活呢?
3、您能告訴我麋鹿有哪些特點,可以用“最”字概括給我們聽嗎?
4、為什么麋鹿的自然繁殖能力很低呢?
5、指導朗讀。
6、小結,進行寫法指導。
五、總結質疑,布置作業
1、學了這篇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2、你們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嗎?下節課,我們一起走進它的傳奇經歷。
3、當一個小講解員向家長或其他小朋友介紹麋鹿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
4、抄寫本課生字。
板書設計:17、麋鹿生活環境
外形特點奇特角尖、尾巴、毛色、蹄子
生活習性獨特
傳奇經歷
教學反思:《麋鹿》是一篇說明文,語言沒有抒情類文章優美,學生讀之無味,我也覺得無從下手。如何將說明文教得有滋有味呢?我覺得要讓說明文教學多點兒童味。學生不喜歡上說明文,關鍵是我們的方法出現了問題。說明文教學我們要善于創設一個個巧妙的情境,“誘”孩子去親近文本、表達文本、超越文本,讓教學變得妙趣橫生,那么有誰不愛學說明文呢?
在這節課例研修課上,由于事先做了充分準備,我的課堂語言比起以前精煉多了。我又對多媒體課件進行了修改,更加科學了。關于描紅則聽取同事的建議,相機重點抓住兩個字示范指導,果然效果更好。
研修心得:《麋鹿》第一課時是我本學期的校內語文公開課。這是一篇說明文,一不小心就會上成科學課,語言沒有抒情類文章優美,學生讀之無味,我也覺得無從下手。如何將說明文教得有滋有味呢?在課前我認真研讀教材,查閱大量資料,特別拜讀了浙江青年名師蔣軍晶執教的《麋鹿》,不禁為其精湛的教學藝術所深深折服。他的課讓我深深感到:只要引導得法,說明文也能教出濃濃的語文味。
為此,我選定了這篇課文,并且結合學生實際精心設計教學過程。我請教研組長為我的教學設計做指導,又進行反復修改。這樣,前后修改了三遍,反復備課,使自己理清了教學思路。由于教學設計新穎,教學方法的運用充分體現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課堂給了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的機會,又運用了多媒體課件,整節課學生積極性很高。尤其是一些后進生的踴躍參與,更是讓我感到欣慰。一節課下來教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愉快,自我感覺良好,畢竟為了這節課付出了很多,平時,是沒法讓每節課都這樣精心準備的。
在評課中,同事們給了我很高的評價。其中,這節課的亮點是隨文識字,沒有把生字從文中抽出來學習,而是放在學習主要內容時以填空的方式出現。采用了以“義”尋“詞”、聯系生活實際等多種方法,讓學生理解重點詞語。如此,既降低了難度,又讓學生覺得新奇有趣。接著又板書概括段意的詞語,讓學生讀出相應的段落并思考出示的整段話和這篇文章的關系。這樣,將概括介紹麋鹿的文字的效應發揮得淋漓盡致:識字、釋義、感知文本,概括大意。教師能夠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意識,課堂的評價體系完善,學生評價能力強。但是這節課也存在著諸多不足。比如:我的課堂語言不夠精煉、有感染力,教學時顯得有些緊張。指導朗讀缺乏層次性,多媒體課件制作得太多,顯得突兀。指導描紅安排的時機不太適合,可以重點抓住一兩個字示范指導。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來。因此,這次課例研修我還是選擇這一課,我又重新撰寫教學設計,請傅主任、李老師給我的教學設計作指導和修改。在修改、完善后,我在二班上了這節課,請傅主任、李老師觀察我的課堂教學,給我的課堂教學實施提出寶貴的意見。我再結合他們的意見,對自身的課堂教學進行反思、改進,撰寫出更適合本班實際的教學設計來。這樣下來,雖然顯得有些累,但是受益匪淺。與以往的教研活動相比,對自己的專業成長更有幫助。以前,只是上一節課,大家觀觀議議,并不會把這節課再去上一遍,若談教訓,只是很多課文的共性問題,或者等到若干年以后再去上這一課,或許會有一些改進,但天知道會在哪一年,又或是早已換版本了。這樣,教學水平又如何能有較大提高呢?我有幸參加了國培,經過這一階段的學習,我真的感觸很多,收獲也很豐碩。這次網絡培訓,在安排上真可謂獨具匠心。有了這個網絡學習的平臺,我一邊學習一邊與自己的實踐、自己的研究進行對比,幾個月下來我確有“豁然開朗”之感。在平臺上,在班級群里,我學到了很多我根本沒意識到的東西。在教學過程中,我還存在太多的問題,但我會把這些新的教學理念和新的教學模式運用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去,在學校的新課改教學中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了解有關孟子和孟子的思想;掌握文中重點詞語的含義。
過程與方法:熟練的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知課文;準確把握課文主旨。
情感、態度、價值觀:準確理解“舍生取義”的思想內涵;提升自身素質和能力,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的選擇。
教學難點
感知課文,掌握文中重點詞語的含義,準確理解“舍生取義”的思想內涵。
教學難點:
“兼得”和“舍生取義”二詞的理解。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預習提綱:
作家作品:
孟子:名軻,字子輿,魯國鄒人。相傳為孔子的孫子子思的再傳弟子,戰國時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
《孟子》一書具有鮮明的`政治傾向,基本上是繼承孔子的仁政思想。為行仁政,他首先提出了人性本善的主張。
題目賞析:本文選自《孟子·告子上》。本文就以“魚”和“熊掌”作比喻。巧妙的回答了人在一生中的關鍵時刻應該如何作出正確選擇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在中國歷,孟子是繼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學派大師,史稱“亞圣”。孟子提倡的“舍生取義” 和孔子提倡的“殺身成仁”在內容上基本接近,是幾千年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道德標準之一。這種思想道德在近、當代革命過程中激發了許許多多的仁人志士,為國捐軀,慷慨赴國難,拋頭顱,灑熱血。今天,仍然具有深刻的現實意義。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孟子的一則經典語錄。(板書課題)
二、合作交流:
指名讀課文。
結合譯文理解內容。
師生共同賞析課文,掌握關鍵詞語。
所:不譯。
欲:想要得到。
也:句末加強判斷的語氣詞,不譯。
亦:也。可:能。
得兼:應為“兼得”的倒裝,同時得到。
舍:舍棄。
者也:連用時,加強判斷語氣。
生:生命,也可以理解為“活著”。
義:可以理解為尚的思想、行為、道德(真理、信仰、正義等)。
三、品讀感悟。
全文共四句話,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是一個設喻,用“魚”和“熊掌”兩種事物來假設比喻,讓作者對二者做的一個取舍,結論是舍魚取熊掌,突出了熊掌的重要性。這樣,自然引出“生”和“義”及對二者的取舍,作者最后得出結論:舍生取義。選擇了“義”,也就是選擇了真理,正義信仰,有益于大眾的思想和行為,表明了孟子的高尚情操。
總結文章主旨:
本文是孟子的一段語錄,以魚和熊掌設喻,說明舍生取義的道理
四、拓展延伸。
欣賞幾則孟子經典語錄:
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 《孟子·公孫丑下》
孟子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曰:“不以規距,不能成方員(圓)《孟子·離婁上》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孟子·盡心下》
五、處理課后習題。
六、背誦課文。
附板書設計:
孟子語錄
魚 熊掌 舍魚取熊掌
二者不可得兼舍
生 義 舍生取義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1
一、回顧前文,拓展延伸。
二、通過回答問題,整體感知。
1、老人與海鷗的情誼是怎樣建立的?海鷗為什么會成為老人的朋友?
2、說說安放老人遺像的地方發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結合課文內容,跟同學討論: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事?
3、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聽了它之后你有什么感想?
三、讀下列的句子,說一說你有什么感想。
1、海鷗依他的節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飛的`白色,飛成一篇有聲有色的樂譜。
2、它們大聲鳴叫著,翅膀撲得那樣近,我們好不容易才從這片飛動的白色漩渦中脫出身來。
四、教學反思:
老人與海鷗
第一,充分的讓學生讀
語文教學要“讀占熬頭”,特別是閱讀教學中,如果離開了聲情并茂的朗讀,只是老師串講,那這樣的閱讀教學是殘缺的。所以我以讀代講,讓學生以讀悟情。第二,合作中互助提高
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我讓學生嘗試析疑、評價、研討、感悟,同時讓學生做簡單的學習匯報,這本身就是一個學習能力訓練的過程。
第三,創新思維的發展
學生在課文學完后,我布置學生進行創編,給老人撰寫碑文。這是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智力發展情況設計的課文練習。特別拓展延伸閱讀,貫穿了“教材無非是個例子”的超文本閱讀,這也是遵循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分層教學的需要而精心設計的。
教學永遠是一門遺憾的藝術!自我感覺對學情把握不足。新班學生對教師的教學思路不熟悉,膽怯害羞不敢發言;不能領會教師的教學要求,所以課堂氣氛還不夠活躍。其次是教學時間把握不準,前松后緊,導致拓展延伸沒有時間展開,只得從此帶過。
再就是教師為完成教學任務,有些急于求成,有以教師思考代替學生思考的現象,過于強求教學的完整性而忽略了教學的深度和生成的效度。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2
教材分析:
本組教材圍繞“古詩詞背誦”,選編了8首古詩和2首詞,進一步豐富學生對詩詞的積累,同時激發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學的熱愛。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古詩。
過程與方法:領悟學習古詩的方法;理解古詩的含義;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默寫古詩。
難點:了解古詩的意境,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法:
點撥,引導。
學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多讀成誦。
課前準備:
布置學生預習,了解詩歌創作的背景、詩人簡介等。
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舊知
指名背誦《長歌行》。
(二)學習《七步詩》
1、師:今天我們將要賞析的這首詩的創作經過早已成為家喻戶曉的故事。誰知道這首詩的作者和詩名嗎?(板書題目及作者)
2、指名生解詩人及創作經過。
3、(出示多媒體課件──全屏顯示全詩)學生自由朗讀古詩,一邊讀一邊展開想象。
4、放聲朗讀這首詩。(自讀、互讀。)
5、讀一讀《七步詩》,想一想這首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6、查字典或結合上下文理解詩句的意思,并在學習小組間展開交流。
7、通過學習這首詩,你能體會出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七步詩》全詩用比喻的手法,用同根生長的豆和豆秸,比喻同胞兄弟。鍋下燃燒的豆秸,比喻詩人的哥哥魏文帝;鍋里的豆比喻受害的詩人自己。這首詩反映了封建統治集團內部相互排擠斗爭的殘酷現實。)
8、帶著這種感情再次朗讀古詩。
(三)學習古詩《鳥鳴澗》
過渡語:一輪江邊的明月,讓白居易流連忘返,唐代詩人王維對山中明月情有獨鐘并寫下了《鳥鳴澗》這首詩。(板書:鳥鳴澗,請大家齊讀課題)
1、師:“鳥鳴澗”是一個地名,為云溪風景之一。唐代詩人王維是如何描寫鳥鳴澗的呢?
2﹑自由發言,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理解詩句意思。
3﹑展開想象,再現詩人詩中所描繪的景象,并和同桌交流:說說你看到的和想到的情景。
4﹑在這樣的情境中,詩人深深陶醉了。在讀這首詩的時候,你認為應該怎樣讀呢?(舒緩,悠閑,沉醉)誰來讀讀?(引導學生反復誦讀古詩)
(四)總結拓展。
同樣是歌頌明月,卻可以用“美”和“靜”來表達。其實古往今來,一輪明月曾讓無數文人墨客不惜筆墨,回憶一下,我們以前學過哪些與月亮有關的古詩?
第二課時
(一)整理已有的關于送別詩的學習經驗
1、背誦已學過的送別詩兩首;
2、思考一般情況下送別詩會有哪些東西作者一定寫?
(時間、地點、人物、環境、難舍之情)
(二)學習《芙蓉樓送辛漸》
1、自由讀本詩,運用經驗學習,教師作適當的反饋。
2、梳理在自學本詩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如:詩中有兩個時間,三個地點名等等)
3、讀通本詩,并在對本詩的背景有所了解的`情況下理解“一片冰心在玉壺”。
指出修辭手法在詩句中的妙處。
4、指導朗讀。
5、背誦本詩。
(三)學習《江畔獨步尋花》
過渡: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二首古詩,齊讀課題,教師板書。
1、指名讀古詩,指導朗讀。
2、理解詩句的意思。
在這首古詩中,你覺得有哪些詞語理解起來有困難,把它提出來。生自由提。
第一句:蹊是什么意思?那花滿蹊呢?
第二句:重點理解“千朵萬朵,滿,壓”
第三四句:流連是什么意思?(舍不得離去),誰舍不得離開?
3、指導朗讀。
舍不得離去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因為他舍不得那五彩繽紛的花,那五顏六色的花,那散發著陣陣香氣的花呀!你讀出了它的那份戀戀不舍嗎?
4、背誦全詩
(四)小結
1、 杜甫不光是寫了這首描寫春天景色的詩,這兩首也是描寫春天景色的,出示課件,自己試著讀一讀。
2、課下,希望你能把用今天學到的方法自己學習這兩首詩。
第三課時
(一)復習導入
指名生背誦前四首古詩。
(二)學習《石灰吟》
1、板書課題,解題。生齊讀。
師:“吟”在這里指的是古代詩的一種體裁,如《暮江吟》、《游子吟》、《女兒吟》等。
2、讀通詩句
(1)通過自由讀、抽讀、齊讀,讓學生能讀準每一個字的音。
(2)師生相機正音,重點提示平舌音和翹舌音。
3、理解詩意
(1)討論:學生同桌討論,用自己的話說說每一句詩的意思,不明白的畫出來。
(2)解疑:請學生提出不明白的字詞,師生解答。(重點講解“若等閑”的含義:“若”是“好像”的意思,“等閑”是平常的,整句詩的意思是烈火焚燒好像是很平常的事。)
(3)講述:讓學生完整地說說全詩的意思,不恰切的地方師生補充。(全詩意思:石灰經受了千錘萬鑿才從深山里出來,烈火焚燒也好像是很平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全然不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間。)
(4)吟誦:這就是石灰的一生,平平凡凡,轟轟烈烈,難怪于謙如此敬佩地贊頌道(誦讀全詩)
4、對比感受石灰和于謙的形象。(堅忍不拔)
5、背誦本詩。
(三)學習《竹石》
1、今天我們要讀的也是一位畫家寫的,他同時還是一位書法家、文學家。他就是清代的鄭燮。關于鄭燮,你了解多少?
2、初讀《竹石》。
把古詩讀正確,讀出節奏感來。
3、借助詩題,解釋古詩。這首詩到底是寫竹還是寫石啊?
交流,在交流中展開學習。
體會竹子雖然生活在艱險貧瘠的地方,但他依然堅強地生長著,讓人佩服。
4、小結詩中的竹子形象。
5、朗讀古詩,讀出這竹子的形象來。
6、背誦本詩。
(四)小結
兩首古詩都是借物喻人。
第四課時
(一)復習導入
復習杜甫詩,指明生背。
(二)學習《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1、緊扣“快”字,揭題。
(板書:“生平第一快詩”)指名生說自己的理解。
2、與文本對話,質疑問難解詩意。
師:“安史之亂”經久不息,給國家和人民(包括詩人自己)造成了種種痛苦和災難。平叛捷報一旦飛來,飽經戰亂禍患,漂泊他鄉的詩人會做怎樣的描述呢?(自讀詩文,讀準字音,讀出節奏)
指名生讀,齊讀。
3、交流,預習過程中,你們能憑借文中注釋理解詩意嗎?哪些詞語在理解上還有困難呢?
師引導,注意古今異義。
再讀詩句,用自己的話簡要說說對詩歌的理解。
4、誦讀感悟,讀懂詩人。
誰愿意把這首詩完整地讀給大家聽?
指名讀全詩。讓我們邊讀邊聽邊展開想象,穿越時空隧道,來到詩人身邊,再次感受詩人的狂喜,說說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杜甫?
5、背誦這首詩。
(三)學習《己亥雜詩》
1、解題,作者簡介
(1)《己亥雜詩》共315首,多詠懷和諷喻之作。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鴉片戰爭的前一年。
(2)龔自珍,號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學家。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當局排擠,48歲那年憤然辭官南歸。他詩、文、詞各體兼長,并精通經學、文字學和史地學。文章奧博縱橫,自成一家。行文獨具風格,于蘊藉中洋溢著激情,于客觀描述中寄托著深意,詩歌瑰麗奇肆,成就尤大。有《龔定庵全集》。
2、朗讀這首詩,交流對詩句的理解。
3、師引導理解名句“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現多用作人才選拔。
4、感受詩人關心國家的前途命運,表達了詩人政治理想至死不變的執著態度。
5、指導朗讀,背誦。
(四)小結
第五課時
(一)導入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時”。江水的東流不返,正如人的青春年華只有一次一樣,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曾使古今無數人為之悲嘆。那么,蘇軾又是以怎樣的精神狀態來面對生活中的變故呢?讓我們隨
著蘇軾的筆觸一起走進《浣溪沙》去尋找答案。
(二)學習《浣溪沙》
1、解題
“浣溪沙”,詞牌名,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調。“沙”或作“紗”。相傳是由西施浣紗的故事而得名,此調有平仄兩體,分上下兩闋。
2、小組交流,理解詞句。
(1)上闋寫景,描繪了哪三幅畫面?這些畫面渲染出一派怎樣的春景?
(2)“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感受到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3、小結:
這是一首觸景生情(即景抒懷)蘊含人生的小詞,抒發老當益壯、奮發進取的思想感情。表現了詩人對人生抱著樂觀的態度,沒有因為仕途受挫而消極沉淪。
4、指導朗讀,背誦。
(三)學習《卜算子》
1、朗讀《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讀出詞長短錯落而又和諧的韻律美。
(散讀——個讀——齊讀。)
2、揣摩詞語,體會“借景抒情”的妙處。
采取學生質疑、同學解答、教師指點又不斷誦讀的方式。
3、在理解的基礎上,揣摩誦讀出景語中的情語。
(示范讀——散讀——個讀——指點——男女分句讀)
(四)小結
作業布置:
1、整理筆記,復習詩句意思。
2、背誦、默寫詩詞。
3、完成綜合性練習。
板書:
七步詩 【三國·魏】曹 植 豆和豆秸
相煎何急
鳥鳴澗 【唐】 王維 山中月夜
美 靜
芙蓉樓送辛漸 【唐】王昌齡 一片冰心在玉壺 比喻
江畔獨步尋花 【唐】杜甫 千朵萬朵 壓 滿 江畔獨步尋花:蝶 舞
鶯 歌
石灰吟 【明】于謙 若等閑 全不怕 堅忍不拔 寧死不屈
竹石 【清】鄭燮 磨難 打擊 堅強不屈 挺拔有力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悲喜交集 欣喜若狂 放歌縱酒 歸心似箭
己亥雜詩 【清】龔自珍 政治毫無生氣 變革(選拔人才)
浣溪沙 【宋】蘇軾 幽雅的風光和環境 樂觀豁達的精神狀態
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宋】王觀 韻律美 融情于景 反思: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3
學習目標
1.會寫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和理解生字所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關注課文中人物的命運,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作者實虛結合的表達方式,體會這樣表達的效果。
4.激發學生閱讀安徒生童話的興趣。
學習重難點
1.從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種種幻象中體會她的悲慘生活,關注小女孩的命運。體會作者實虛結合的表達方式及表達的效果。
2.從最后三個自然段的含義深刻的語句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準備
五次擦燃火柴的課件;樂曲《天鵝》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從作者入手,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
出示幾段話請學生來讀:
a我年屆七十,有機會又讀了一遍安徒生童話,頗有以前沒有過的'感受。因此我深深領悟到,安徒生童話真是可以從小讀到老的書。(任溶溶)
b在安徒生的童話世界里,雖然他并不經常給你一個甜蜜蜜的大團圓——而是讓女孩點完所有的火柴凍死,讓錫兵為了得不到的愛情甘心熔化,讓小人魚化成美麗的海水泡沫,讓剛剛愛上公主的窮人失手燒掉自己的飛箱——但掩卷之后,我們覺得他的童話世界仍然充滿了善良和愛,充滿了感動和美。
c丹麥大物理學家奧斯忒看到了安徒生的才能。他對安徒生說,如果他的長篇小說能使他出名,那么,他的童話將使他不朽。
d列夫61托爾斯泰曾意味深長地問高爾基:“你讀過安徒生嗎?我讀過,十年前,我沒讀懂,十年后,我終于讀懂了,他很孤獨,非常孤獨!”
e我相信,用生命寫作的作家無論多稀少,安徒生都是其中一個,他的生活、經歷、情感、血液、夢想……一切都在文字中,這使得他的童話擁有豐富深刻的內涵,在兒童和成人的世界里都廣受歡迎。僅此一點,就可以把世界上絕大部分童話作家和安徒生區別開來。
1.關于安徒生,你了解了什么?
2.關于安徒生,你不解什么?
二、從故事走近安徒生
1.簡介《賣火柴的小女孩》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發表于1846年。當時有個朋友要求他為一幅拿著一束火柴的窮苦小女孩的畫寫一篇童話。這幅畫使安徒生想起了自己母親的苦難童年。他的母親幼年討過飯。安徒生說:“媽媽告訴我,她沒有辦法從任何人那里討到一點東西,當她在一座橋底下坐下的時候,感到餓極了。她把手指伸到水里去,沾了幾滴水滴到舌頭上,因為她相信,這多少可以止住她的饑餓。最后,她終于睡過去了,一直睡到下午。”
安徒生就懷著這種感情創作了這篇感人的童話的。
三、檢查預習,整體感知
1、導入新課:丹麥的安徒生是舉世聞名的“童話王子”,他的童話作品《丑小鴨》、《白雪公主》、《皇帝的新裝》、《拇指姑娘》等深深地吸引著我們,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作品《賣火柴的小女孩》。
2、讀題,問:讀了題目,有人問你,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小女孩賣火柴)通過預習,你應該知道文章其實還寫了什么?(小女孩美好的幻想和凍死在街頭。)理清課文思路:小女孩賣火柴(1——4自然段);美好的幻想(5——11自然段;凍死街頭(12——13自然段)
3、提供詞語和短語,把事情說清楚具體。
(大年夜 又冷又黑 光著頭赤著腳 又冷又餓 擦燃 幻想 暖和 噴香 美麗 慈愛 寒冷 饑餓 痛苦 微笑……)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主動閱讀童話,走近并走進賣火柴的小女孩,品讀文本,感受小女孩悲慘命運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
2、在“讀、說、悟”中努力達到語言與精神的共生,同時嘗試用現代的眼光解讀童話,初步培養學生積極的人生觀。
3、初步培養學生快速閱讀的能力。
教學重點:
快速閱讀課文,積累短語,品讀文本,感受小女孩悲慘命運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
教學難點:
在“讀、說、悟”中努力達到語言與精神的共生。
教學程序:
一、復習導入:
提供詞語和短語,把事情說清楚具體。
(大年夜 又冷又黑 光著頭赤著腳 又冷又餓 擦燃 幻想 暖和 噴香 美麗 慈愛 寒冷 饑餓 痛苦 微笑……)
二、走近小女孩,走進小女孩
過渡:通過你們的回答,知道小女孩幻想到火爐、烤鵝、圣誕樹、奶奶,請快速的讀文5——11自然段,找出小女孩幻想到的句子讀讀。
1、快速閱讀,找出四次美好的幻想。
2、交流,質疑:此時,你最想問的問題是什么?(小女孩為什么會出現這些美好的幻想?)
3、再次快速讀全文(特別是1——4自然段),尋找小女孩幻想的原因。(寒冷、饑餓、痛苦、孤苦)重點講寒冷。
4、交流。指導有感情地讀好四次幻想的那種渴望心情。(動態生成)
5、四次幻想,引導感悟。
這幻想是( )的!
6、朗讀小女孩最后的一次幻想,引導感悟。
過渡:小女孩想留住奶奶,老師讀:第10、11自然段,學生接讀重點句。
7、出示:她們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饑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這是幸福的!)
8、小結:這溫暖、這食物、這歡樂、這疼愛、這一切的美好和幸福都來自幻想。
三、走進作者,走向積極
過渡:小女孩就是在這美好的幻想中死去,請讀:
出示:第二天清晨,這個小女孩坐在墻角里,兩腮通紅,嘴上帶著微笑。
1、 同學們,小女孩的死有什么反常嗎?
2、 安徒生寫這童話故事到底想表達什么?指名談。
3、總結:齊讀并記住安徒生的話:夢想是極其珍貴的,它是引導我們走向美好生活的階梯。
4、作業。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4
一、先學導航
1.這篇課文我讀了( )遍。我認為自己讀得(A.正確流利B.基本流利C.不太流利)
組內伙伴評價:(A.正確流利B.基本流利C.不太流利)
2.看拼音,寫字詞。
ànɡ nuè ù ū
土( ) 肆( ) 盤( ) ( )泥
3.在括號里填適當的字組成詞語。
風雨( ) 三( )五( ) 山川( ) 日()同( )
參天的( ) 險惡的( ) 感人的(
4.課文內容我知道。
課文用清新的筆觸向我們描繪了一位( ),面對自然條件的.惡劣和生活條件的艱辛,義無反顧地( ),用15年的時間在( )。
二、重點研讀
1.默讀課文,思考:這位老人創造了怎樣的奇跡?用“——”劃出。
2.這一奇跡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創造的?用“~~~~”劃出。找好后再讀讀句子,寫上體會。
3.作者為什么說青山是不老的?
三、當堂小檢測
1.真情表達:
以“是啊,敬愛的老人,青山是不會老的。……”為開頭,把你想說的話寫下來。
四、知識鏈接
晉西北在山西,與內蒙古、陜北風沙去相毗鄰,自然條件惡劣。山西地處沙漠化擴展前沿,而晉西北土地沙漠化日趨嚴重,屬于沙塵暴高發區,素有“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無風三尺土,風起土滿天”的說法。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5
一、說教材
分析這一板塊的主題是推敲,包括三篇文言文,《賈島推敲》《荊公改字》《歐陽定稿》《荊公改字》一文選自南宋。表現的是古人嚴謹創作、反復推敲的學習態度。洪邁的《容齋續筆詩詞改字》卷八,主要講的是《泊船瓜洲》一詩草稿中“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句,王安石改來改去,換了十多個字,最后才確定為“綠”字。課文雖然短小,所表現出的王安石字斟句酌、精益求精的煉字精神是足以讓人深受感動的。課文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王荊公的絕句《泊船瓜洲》,第二部分是“春風又綠江南岸”一句的修改過程。
二、說教學
目標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頓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熏陶。本課教學,從課初的學生初讀,指名讀,教師指導讀、范讀,學生練讀,齊讀。到課中,邊理解邊讀,一直到理解后的背誦。可謂是把讀和誦貫穿始終。教育家波利亞曾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途徑都是由自己去發現,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內在的'規律,性質和聯系。”本篇課文的學習完全是學生借助已有的知識經驗和手中的工具書自學完成的,特別是在體會王安石改字的精妙,我請同學們把王安石曾經用過的“到,過,穿,送,染”等字送回詩句中,通過讀自主地發現,體會。這也充分地體現了以學生為本,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學習語文的特點。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根據注釋疏通全文,理解課文內容。
2、學習古人一絲不茍的創作態度,把文章改寫成小故事。
3、品味王安石改字的精妙,體會推敲煉字的民族文化智慧。
教學重點:
學生能理解課文,體會王安石改字的精妙。
教學難點:
品味王安石改字
三、說教法
和學法本課是一篇文言文,《課程標準》規定,小學階段文言文教學,重點在于考察學生記誦積累的過程,考察他們能否憑借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詩文大意,而非考察詞法、句法等知識的掌握程度,基于上述,我選用了如下教學法和學法:
教法:
1、朗讀感悟法,讀出文言文的節奏,讀出文言文的韻律,于讀中感悟用字之妙。
2、點撥法,對于學生疏通有困難的地方予以點撥。
3、評價激勵法。
學法:
1、討論交流法:讓學生結合工具書自主交流悟出文章的大意。
2、情境朗讀法,通過啟發激勵,讓學生讀出一個一絲不茍的王安石,一個精益求精的王安石。
3、想象質疑法,充分發揮學生個性,讓學生敢于想象、敢于質疑。
四、說教學
媒體資源的選擇本課教學中,我將利用工具書、多媒體課件、人物圖片等教學資源,以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本文。
五、說教學過程
由于本課是《荊公改字》的第二課時,學生對文本有了一定地把握,故本課我設置了“板書課題,總體回顧;共討學法,再現文章內容;交流匯報,悟字之妙;創新課堂,故事演練;拓展延伸,情感升華”五個環節。
(一)、板書課題,總體回顧本環節中,學生將齊讀課題,回答王荊公是誰?改的是哪個字?為什么要改呢?通過以上問題,讓學生自然走入文本區品味用字之妙。
(二)共討學法,再現文章內容出示荊公改字的原文讓學生去讀,讀的過程中對個別斷句處教師進行相機指導。力求讓學生讀出文言文的節奏與韻律。由于文言文語言不像現代文那樣通俗易懂,我將與學生共討如何再現文言文內容的方法,進而總結出來,出示在幻燈片上,讓學生結合上述方法,去疏通文章內容,有疑難出我將予以啟發和點撥。再現文章內容后,讓學生結合文章脈絡嘗試背誦。此環節設計,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個性,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了學生的思考能力、實踐能力、合作能力。
(三)交流匯報,悟字之妙基于上一環節對文章大意的疏通,學生已于無形當中感受到了王安石那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精神。這一環節,將結合課后思考與交流部分第三題與學生共同討論,為什么用“綠”字,綠字好在哪里?設計此環節,旨在激發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只要學生言之有理都講予以鼓勵性評價。
(四)創新思維,故事演練寫,中央教科所張若田先生就曾說過,是語文教學的應有之義,語文教學,一手抓讀,一手抓寫,如此而已。因此在這一環節,我設計了故事改編這一內容。鼓勵學生在尊重原文內容的基礎上,大膽的展開想象,把荊公改字改寫成一個生動的現代文小故事。這樣設計既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又發展了學生的思維;既注重了積累感悟,又注重了實踐運用,使學生的語文素養得以提高。
【小學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02-27
小學六年級語文的教學設計03-07
小學語文六年級教學設計02-17
小學語文《畫》教學設計08-09
小學語文母雞的教學設計04-25
小學語文《燕子》教學設計04-09
小學語文《燈光》的教學設計04-27
小學語文雷雨教學設計04-14
小學語文上冊教學設計04-10
小學語文趣味教學設計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