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設計14篇[集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有可能用到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五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五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設計 篇1
教材簡析:
《打電話》是一段惹人發笑、發人深省的相聲,它諷刺了一個在公用電話亭打電話,缺乏公共道德的年輕人,一句話就能說清楚的小事,結果被這個人東拉西扯,說了兩個多小時,既誤了自己的事,又耽誤了別人的時間。這段相聲采用夸張的手法,對那些時間觀念不強、說話啰里啰唆、廢話連篇、缺乏公共道德的人給予了辛辣絕妙的諷刺。
選編這段相聲的目的,是讓學生體會相聲語言的精妙和幽默,了解相聲這種特殊的語言表演藝術。在讀中感悟到,打電話與人交流要言簡意賅,這樣不僅節省時間,也是對別人的尊重。
教學目標:
1、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瀏覽的閱讀方法。
2、通讀課文,體會故事中的人說話啰嗦的特點,明白簡潔明快地說話的重要性。
3、了解相聲是以說、學、逗、唱為主要表現形式的語言表演藝術,能對相聲感興趣。
教學重點:
在笑聲中得到啟迪,說話不僅要把話說明白,還要說得簡練得體。
教學難點:
了解相聲語言表達特點。
學情分析:
對于相聲學生并不陌生。要充分利用學生的經驗積累,調動起學生讀相聲的興趣,讓學生充分地進行自主閱讀,體會作者的創作意圖,感受人無語言的特點。
課時安排:
1課時。
課前準備:
1、收集《打電話》相聲段子的錄音或錄像。
2、收集其他經典的相聲段子。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揭示課題
相聲是一種雅俗共賞的語言表演藝術,深受人們的喜愛。今天,我們就一塊來學習由我國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馬季、郭啟儒合說的相聲《打電話》,領略相聲這門藝術獨特的語言魅力。(板書課題)
二、瀏覽課文,初步感知
1、瀏覽全文,想想這則相聲說的是件什么事?
2、相聲里打電話的年輕人說話的特點是什么?(說話啰唆、廢話連篇)
三、再讀課文,深入品悟
1、正像同學們所說的,課文中打電話的這個人說話啰唆,廢話連篇,你從哪兒感受到他的啰唆?請先瀏覽課文找找依據,說說你的.理由。
2、學生自主學習。
3、集體交流:(這樣的例子課文中比比皆是,只要學生能找到并說明理由均可。)例如:
⑴你貴姓呀?哦,老胡呀。呃,不是老胡?
老張呀。哎呀,我沒聽呃,不是老張,是老劉呀。呃,不是老劉。
是耗子呀。
⑵甲:不知道你猜猜。猜不著?猜不著使勁猜。呃,猜不著我告訴你。我姓啰,我叫啰嗦。
乙:是夠啰嗦的。
甲:對,是我,我找小王講話,我的未婚妻,她是女的呀。
乙:廢話,可不是女的嘛。
⑶甲: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嗎?學習嗎?不學習呀。開會嗎?不開會。
乙:廢話。
甲:討論嗎?不討論。
乙:人家沒事。
甲:太好了。我請你聽戲好不好?票都買好了。長安大戲院,樓下十排三號五號,咱倆挨著。票價八毛一張的,我買了兩張,一塊六,我給了他五塊,他找了我三塊四。
乙:他在這報賬呢!
⑷長安大戲院,從你家出來,坐六路公共汽車,往前坐三站,車上有座你就坐著,人多你就站著。
小結:作者在這里極盡夸張之能,把一個啰嗦者說話啰唆、廢話連篇表現得淋漓盡致。所以把他取名為啰唆,真是名副其實,讓人不由得發笑。
4、想像:
聽電話的小王會有什么感覺?假如你是旁邊準備打電話的人,你會怎么樣?
師小結:所以到最后不但浪費了自己和他人的時間,還耽誤了事情。
5、通過學習相聲《打電話》,你受到了什么樣的啟迪?
(說話太啰唆不但浪費自己和他人的時間,還會耽誤事情,我們平時說話不僅要把話說明白、得體,還要說得簡練才行。)
四、了解特點,學習表演
1、學了這個相聲,你現在覺得相聲的語言有什么特點?
(通俗易懂、貼近生活、風趣幽默、極其夸張,有很濃的諷刺意味。)
2、小結:
是的,相聲是一門語言藝術,它以反映現實生活為主要內容,表演中說、學、逗、唱是它的主要形式,常常在最后要“抖包袱”,引人發笑,讓觀眾們在雅俗共賞的語言表演藝術中,在陣陣笑聲中得到啟迪。
3、學習表演:
⑴觀看錄像(或聽錄音)《打電話》。
⑵同桌合作或自已找伙伴分角色讀相聲《打電話》。(因為語言比較通俗,諷刺意味比較濃,所以朗讀的重點是讀出人物語言的生活化,讀出諷刺意味。)
⑶找學生上臺試著說一說這個相聲。
4、小結:
相聲不僅是說,還是唱,相聲以反映現實生活為主要內容;相聲常常在最后要“抖包袱”;相聲是笑的藝術,又是一種雅俗共賞的語言表演藝術,可以讓人們在笑聲中得到啟迪。
五、作業
1、課余與父母共同看相聲、演相聲。
2、創作一個短小的相聲段子。
五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設計 篇2
教學目標:
1、學習把句子寫具體。
2、賞析經典作品的寫作藝術,提高學生對作品的理解能力,及今后在自己的寫作中進行遷移運用的表達能力。
3、借助書下注釋學習《儒林外史》中斷氣前的嚴監生“伸著兩個指頭”這一人物動作的細節描寫,提高學生閱讀優秀作品的興趣和獨立閱讀的能力。
4、積累魯迅名言,使學生進一步感知魯迅先生的語言風格和思想風貌。
5、交流“名家筆下的精彩情節”,提高學生多方面鑒賞作品的能力。
6、學習寫心得式讀書筆記。
教學重點:
1、學習把句子寫具體。
2、借助書下注釋學習《儒林外史》中斷氣前的嚴監生“伸著兩個指頭”這一人物動作的細節描寫,提高學生閱讀優秀作品的興趣和獨立閱讀的能力。
教學難點:
學習寫心得式讀書筆記。
教學準備:可提前閱讀《儒林外史》或閱讀其它名家名著。
教學課時:四課時
教學過程:
一、今天我們師生一起到語文百花園,看,這里的花朵可真不少,看我們能從中采集到多少有用的花蜜呢?
(一)理解與運用
1、出示例句
天空中掛著圓月。
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
2、讀句子,邊讀邊比較,這兩個句子有什么不同?
3、哪一句更好?好在哪兒?(第二句好。因為這樣寫把由天空和圓月組成的畫面表現得更加具體、生動、形象了。)
4、再出示幾組句子讓學生讀讀比比。例如:
沙地上種著西瓜。
海邊的沙地上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
5、試著運用在句子中增加表示“什么樣的”、“有多少(數量)”、“怎樣地”“什么地方”等意思的詞語的方法,把下面的句子寫具體。
山坡上種著果樹。
例:高高的山坡上種著各種各樣的果樹。
飛機降落在停機坪上。
例:一架飛機緩緩地降落在寬闊而平坦的停機坪上。
小結:學會把一個句子寫完整,這對我們寫作可是大有益處的啊!
(二)拓展與交流:
1、同桌分角色朗讀P154兩位學習小伙伴的話,能從中感悟到什么呢?
2、分小組交流各自對本組某篇文章某種寫法的學習收獲。
3、全班交流:由各組推薦代表匯報本組交流的成果。
在匯報中,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評價。 (三)閱讀平臺
1、本組課文帶我們到中外名著中去游覽了一番,下面就讓我們再來共同欣賞《儒林外史》第五回《王秀才議立偏房嚴監生疾終正寢》中的一個非常有名的細節描寫吧!
2、教師介紹《儒林外史》及作者簡況。
《儒林外史》的作者是吳敬梓。這部小說描繪了不同類型的封建知識分子的生活和心靈,表現了封建社會的極端腐朽和將要崩潰的趨勢,也描繪了我國封建社會中的市民心態以及在名利驅使下各種各樣的人。尤其對人物性格的刻畫,活靈活現,有血有肉。對一個有錢人嚴監生臨死前的描寫和心靈刻畫,成為“千古絕唱”,被人們津津樂道。
3、學生自由讀文章,把文章讀正確。
4、檢查讀書效果。有針對性地檢查平時讀書機會相對較少的學生,隨時正音:嚴監(jiàn)生諸親六眷(juàn)兩莖(jing)
5、學生默讀文章,思考:臨死前的嚴監生為什么“伸著兩個指頭”?文章表現了嚴監生怎樣的性格?
6、交流對人物的初步感受。
兩根燈芯草,竟然讓臨死前的.嚴監生把手從被單里拿出來,伸出兩個指頭,兩根燈芯草在他的心中是這么的重要,可見他是多么吝嗇。
7、在本課文中,嚴監生動作描寫有哪些,你能找出來嗎?
與大侄子的交流伸出兩個指頭把頭搖了兩三搖
與二直子的交流越發子的緊了把又狠狠搖了幾搖
與奶奶的交流那只手指著不動把眼閉著搖
與趙氏的交流點一點頭把手垂下
8、從這些動作的變化中你體會到了什么?(焦急的加劇與吝嗇)
9、體會人物的心理,練習朗讀,要讀出心理的變化。
小結:描寫人物的典型動作、心理對于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是至關重要的。
(四)積少成多
1、還記得《少年閏土》是哪位著名作家的作品嗎?(魯迅)
2、魯迅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今天就讓我們共同積累幾句魯迅先生的名言,共同感知魯迅先生的語言風格和思想風貌吧!
3、學生自由讀,想一想每句話的含義,把自己特別感興趣的背一背或抄寫在自己的筆記本上。
二、口語交際
在學習本組課文的過程中,我們欣賞中外著名作家的作品,相信同學們在課下也曾看過不少名家名篇,有很多情節使你歷歷在目。今天,我們就以“名家筆下的精彩情節”為話題,繼續開一次名著賞析會。
1、先來看看活動的建議,了解一下,自己在講述和傾聽是應注意什么?
2、自己先準備。
3、在學習小組內介紹。
4、小組推薦發言。
5、依據評價標準評出最佳講解員。
三、習作
(一)談話導入:
說說你最喜歡的一篇文章叫什么題目?是誰寫的?文章主要內容講什么?你為什么對該文興趣濃厚呢?讀了文章后,當時心中有哪些想法?
(課件出示寫作要求)
(二)學習范文,進一步明確讀后感格式:
1、學習《做事要有主心骨——讀;爺爺吃雞蛋>有感》一文,想想文中哪些地方是寫讀到的內容(畫上圓括號),哪些地方是寫讀后的感想(畫上方括號),注意:在這兩部分中,哪部分是小作者重點寫的?文中的哪句話概括地表達出了小作者讀《爺爺吃雞蛋》后的最真實的感受?(畫上波浪線)
2、指名朗讀課本,引導學生展開討論。
3、師生共同歸納讀后感的寫作內容:
開頭:交代篇名或書名,概括文章的大意或中心思想;
主干:結合原文,利用聯想或議論,聯系生活實際,寫出自己深刻的感受;
結尾:簡潔明快,再次重申自己的觀點。
(三)教師點撥,提醒注意事項:
1、用第一人稱來寫;
2、聯系自己的實際時,一定要是真實的心得、體會,千萬不要無病呻吟;
3、要略寫原文內容,重點放在“感”上;
4、結合事例談感受時不能變成記敘一件事情的習作;
5、除了寫讀后受到的啟示、教育,也可寫靈光一閃時的感悟、聯想,也可評點原文中的好詞佳句,總之形式多樣;
6、標題要合適,可直接擬成《讀后感》、《讀有感》,也可采用正、副標題結合形式;
(四)學習文后的“指南針”。
1、默讀“指南針”的提示:《學寫讀后感》,并注意文字后的圖畫中三個孩子說的話。
2、判斷下列讀后感的寫法哪種正確,在括號里畫“√”。
(1)有“讀”無“感”()(2)有“感”無“讀”()
(3)“讀”多“感”少()(4)“感”重于“讀”()
(五)四人小組內說說讀了喜歡的文章后的體會。
(六)指名2-3人在講臺前說,大家邊傾聽邊思考,隨時指出口述的優缺點,教師相機點評。
(七)學生當堂習作,自己修改,教師巡視,酌情個別指導。
(八)同桌互改草稿,交由老師查閱。
(九)謄抄。
五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設計 篇3
一、情境導入,萌發情感(課件:小姑娘受傷后鮮血直流,暈迷不醒。眾人著急)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28課《她是我的朋友》,“她”就是(小姑娘)。
小姑娘傷勢嚴重,如果不能補足她失去的血,她一定會死去的。輸血迫在眉睫啊。那是否有人愿意給她獻血呢?請大家用你喜歡的方式讀5—14自然段,找找答案吧。
(設計意圖:利用多媒體渲染氣氛,從一開始就把學生引入課文情景。老師充滿哀傷和渴求的朗誦,激發學生用心朗讀,用心感悟。)
二、探究表現,體味內心
(一)、有人愿意獻血嗎?把這個句子讀一讀。
1、出示句子“一陣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顫抖地舉起來。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舉起來。”
2、看到這個句子你有什么疑問?
根據學生提問,歸納三個問題,其他隨機解決。
(1)“一陣沉默之后”說明了什么?
(2)阮恒舉手時為什么“顫抖”?
(3)他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舉起來”?
3、重溫讀書方法:讀書的方法有很多,當我們產生疑問的時候,可以用什么方法解決?(聯系上下文讀書找答案;小組組討論;請教老師或同學等等)
4、請大家選擇你最感興趣的問題,先試著自己運用讀書方法來解決,解決不了,再用其他辦法。(學生自主選擇方法學習)
5、匯報。
6、指導朗讀。
指名讀,你為什么這么讀?
從同學的朗讀中,老師仿佛看到了小男孩輸血前的害怕,猶豫卻又非常勇敢。你能邊做動作邊讀嗎?在座位上試一試。
愿意讀的站起來邊做動作邊讀。
(二)由表及里,洞識內心。
1、終于有個孩子愿意為小女孩輸血了,他就是(板:阮恒),他害怕過,猶豫過,但仍然數他最勇敢。在輸血過程中,他又是怎樣想的?怎么做的呢?請大家再把6~10自然段讀一讀,把阮恒的神情、動作的句子畫下來,再讀一讀。
2、提問,出示4個重點句。
重點句1
抽血過程中阮恒一動不動,一句話也不說。
重點句2
出示“過了一會兒,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顫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臉。”
重點句3
“但過了一會兒,他又開始嗚咽,并再一次試圖用手掩蓋他的痛苦。”
重點句4
“接著,他那不時的'啜泣變成持續不斷的低聲哭泣。他眼睛緊閉著,用牙咬著自己的小拳頭,想竭力制止抽泣。”
3、剛才我們學習第5自然段的時候,同學們都很會學習,不但能發現問題,而且會運用各種學習方法試著解決。你們有信心繼續學好嗎?請同學們自己讀讀這些句子,看又產生什么疑問,自己想想辦法解決。
4、學生自主選擇方法學習,提問題,解決問題。
5、匯報。
(設計意圖:“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加重要。”因此,老師努力建設一個“自主、合作、探究”的課堂。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給予學生廣闊的質疑空間,培養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
6、指導朗讀,深入體會阮恒的內心變化。
(1)請同學們選擇你最想讀好的句子,讀一讀。
(2)同學們讀得真好,請大家推薦一位讀得最好的同學讀一讀。
請同學們看屏幕,邊聽邊仔細觀察小男孩的神情、動作。(配樂)
(3)阮恒在獻血的過程中哭了好幾次,在這些句子中寫他哭的詞有很多,你能找出來嗎?
(4)“啜泣、嗚咽、哭泣、抽泣”
你能把阮恒獻血的過程演一演嗎?老師來讀句子,大家演一演,體會他內心的變化。
師讀,生演。
(設計意圖:新課標告訴我們:“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5)問:你為什么這樣哭呢?
(6)如果你們是醫生,你怎么用輕柔聲音安慰他?
三、拓展延伸,情感升華
他以為把所有的血都獻給那個小姑娘,讓她活下來,自己就要死了,但他為什么還愿意這樣做呢?
幾名同學講這句話:“她是我的朋友。”
阮恒說的時候,他是怎樣想的?你從中想到了什么?
阮恒的這種愛心、對朋友的這種友情(板書)把我們深深感動了。(音樂起)小姑娘得救了,她會對阮恒說些什么呢?小伙伴們又會說些什么呢?
(設計意圖:充分挖掘教材因素,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給學生足夠的思維空間,這樣不僅可以發展他們的創新思維,而且對深入理解課文內容,突破教學難點,加強語言文字的訓練十分有益。)
結束語:
讓朋友間的這種愛心和友情永遠留在我們心間,衷心地祝愿大家友誼地久天長!
四、作業設計
根據學生情況分層次布置作業:
1.小姑娘得救了,阮恒也安然無恙,他們一起在孤兒院里生活、游戲,還會發生什么事。請同學們展開豐富的想象,續寫一個小故事,要寫清楚她們的神情、動作、語言等。(難度較大)
2.觀察生活中朋友之間互相幫助的事例,寫在自己的作文或日記里,注意寫清人物的語言、動作等。(多數學生都能夠完成)
五、板書設計:
18 她是我的朋友
阮恒 獻血
愛心 友情
五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設計 篇4
一、故事導入、興趣揭題
1、導語:師:(饒有趣味地)同學們,喜歡聽故事嗎?
生:(興奮地)喜歡!
師:(聲情并茂地)從前,有一個胖子和一個瘦子,他們是一對好朋友。有一天,他們到郊外去玩,忽然一頭熊向他們逼過來。那個瘦子手腳非常麻利,迅速地爬上了一棵大樹。而胖子怎么也爬不上去,他急忙向瘦子求救:“朋友,快拉我一把!快拉我一把!”這時,只要瘦子停下來拉他一下,他就可以爬上去。可瘦子好像沒聽見一樣,只顧自己往上爬。眼看著危險一步步逼近,胖子在情急之中忽然想起熊是不吃死人的。于是,他馬上屏住呼吸。倒地裝死,終于躲過了這場劫難。當危險過去之后,胖子對瘦子說了一句話:__________。
師:同學們,你們想象一下,胖子會對瘦子說一句什么話呢?
生:你真是一個絕情的家伙,我再也不會和你交朋友了!
生:危險之時見真情!只顧自己逃命,你真不夠朋友!
生:唉,剛才太危險了!不過,現在我懂得了交錯朋友更危險啊!
師:同學們說得有道理,胖子說的是“我終于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朋友”。到底什么是真正的朋友呢?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新的課文,相信學了這篇課文之后,你會對什么是真正的朋友會有更深刻的理解。2、2.師板書課題:《她是我的朋友》,指導生讀好課題。
3.讀完課題,你們有什么疑問嗎?請生根據課題質疑。(預設:“她”是誰?“我”又是誰?“她”和“我”之間發生了一些什么事情?)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1、自由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邊讀邊思考課題中的“她”指的是誰?“我”又指的是誰?他們之間發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3.生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三、再次讀文,整體感知
小組開火車讀文,其他生認真聆聽并思考:
1.想想阮恒獻血的經過是哪幾個自然段寫的?畫出描寫他獻血時的神情、動作的句子,用波浪線作標記。
2.你覺得課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用你喜歡的記號標記。
3.交流:
(1)你覺得課文中哪些地方最感人?請讀一讀,再說說你覺得它為什么感人?
(2)課文中5--11自然段講的是阮恒獻血的經過。請你讀出描寫他獻血時神態、動作的語句。
(3)指名生讀1----4自然段、12----14自然段。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4)課件出示課文中的`生字新詞。休克 輸血 迫在眉睫 阮恒 草墊 擦拭 抽泣 捂住 嗚咽 竭力等詞。(指名生讀、小老師領讀、全班齊讀,其他生認真聆聽,是隨機糾正字音。)
四、學習第一部分(1-4自然段),感知故事起因
(一)聽故事,感知故事
師:這篇課文非常感人,請同學們認真聽,仔細看,當時的情況是怎樣的?想象一下。
(教師讀課文1-4自然段并配小姑娘傷勢嚴重的畫面)
(二)交流匯報,體會小姑娘傷勢的嚴重。
交流匯報:當時的情況是怎樣的?
讓學生在匯報交流時明白:
1.一個小姑娘受傷了,傷勢很嚴重,甚至隨時會有生命危險。輸血能夠救活她,因此需要立刻給小姑娘輸血。(相機理解“迫在眉睫”一詞,讀準字音,明白意思。)
2.醫生和護士都不具有她的血型,有幾個未受傷的孤兒可以給她輸血。
(意圖:結合對以上幾個要點的理解,使學生體會小姑娘傷勢的嚴重:如果不及時輸血,就會有生命危險。
3.交流:
(1)“迫”的部首是{ },再查{ }幾畫,用用音序查字法應查音序{ },在字典中的解釋有:a 逼迫;b 急促;c 接近 “迫在眉睫”中的“迫”的意思應為{ }。
(2)用“如果.......就.........說話。
(3)小姑娘的急需輸血的這種情況還可用哪些成語來形容呢?
(4)指導朗讀。
4、小結:阮恒正是在這樣的緊要關頭挺身而出,主動獻血的。他是怎樣獻血的呢?阮恒具有怎樣的品質?這正是我們下一節課要學習的內容。
五、作業設計
1.熟讀課文。
2.有感情的讀1至四自然段。
五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瞥、栩、眶、忡、蝶”5個生字,學會“瞥、瓷、栩、寄、琢、眶、遮、膠、陌、堪、暈、歹、徒”13個生字,掌握“瞥見、陶瓷、栩栩如生、琢磨、眼眶、遮掩、膠卷、陌生、疲憊不堪”等詞語。
2.引導學生認真閱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把握課文內容,了解威廉叔叔為什么夸獎納塔莉是個聰明的孩子,學習納塔莉聰明、機智和勇敢的精神品質。
3.領悟作者是怎樣通過對人物的心理活動和動作的刻畫,來表現人物特點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讀懂課文,了解納塔莉在十分危急的情況下,能夠機敏地地將陶瓷虎口里藏的寶物——膠卷進行調包,躲過了歹徒的搜查,保護了膠卷的故事,體會納塔莉的聰明、機智和勇敢。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是怎樣通過對人物的心理活動和動作的刻畫,來表現人物特點。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看到《虎口藏寶》這個題目,你有什么疑問要提出嗎?面對這個題目,你又想知道什么呢?
二、課前預習
1.自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本課生字和不懂的`問題。
2.熟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3.全文圍繞著“藏”字,分幾部分來寫的?
三、展示交流
1.學生自主匯報字詞:
形近字:膠( )堪( ) 多音字:暈
絞( )甚( )
理解:疲憊不堪什么樣?
在疲憊不堪時說的話,該怎么讀?
提問:“虎口藏寶”的“寶”指什么?(膠卷)
誰藏的?為什么藏?怎么藏的?通過讀書初步解疑。
2.想一想: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3.理清文章層次:全文圍繞著“藏”字,分幾部分來寫的?
第一部分(從開頭到“他為什么又要讓我再把它藏起來呢?”)寫納塔莉從陶瓷虎口中發現了一卷膠卷。
第二部分(從“納塔莉把膠卷塞進衣服口袋……”到“好了,大功告成!”)這部分寫陌生人搜查膠卷、納塔莉藏起膠卷、歹徒槍走被調了包的膠卷的過程。
第三部分(從“那兩個家伙一溜煙似的離開了……”到結束)寫威廉叔叔知道納塔莉巧妙地保住了膠卷驚呆了,高興地夸獎納塔莉“真是個聰明的孩子”。
4.指名讀文,互相評價。
四、反饋檢測
1聽寫生字。
2練習冊第39頁1 、2、3題。
板書設計: 18 、虎口藏寶
發現膠卷
藏膠卷
保住膠卷
第二課時
一、課前預習
1.威廉叔叔為什么夸獎納塔莉是個聰明的孩子?
2.畫出文中有關人物心理描寫與動作的句子。
二、導入
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誰來說說這篇文章主要寫了誰的一件什么事?
三、匯報展示,深入學習.
(一)默讀課文想一想,威廉叔叔為什么夸獎納塔莉是個聰明的孩子?
(二)抓人物言行、心理,體會文章主要內容
1.瀏覽全文,“納塔莉”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聰明、機智……)
2.從哪些語句中體會到的,用筆畫出納塔莉的動作、心理,仔細讀讀,談談體會。(學生讀出相關的語句,教師出示語句。)
“納塔莉一邊琢磨著這些字句的意思,一邊用手指去摸陶瓷虎的那對眼睛。”
“膠卷算什么寶物呢?”納塔莉想,“難道威廉叔叔是在同我開玩笑嗎?他為什么又要讓我再把它藏起來呢?”(天真、愛動腦筋)”
膠卷!納塔莉有點兒心虛地在口袋里摸摸。“原來他們是要找這玩意兒!為什么呀?他們肯定不是好人。我得把膠卷快藏起來!”(機敏、果斷)
“還是藏在那只陶瓷虎里最保險,對,應該把膠卷放回那兒!”
“納塔莉關上房門……然后把自己的膠卷塞進口袋。”(聰明、機敏、果斷、勇敢)
“納塔莉竭力把目光避開照相機……她頓時感到一陣頭暈。”
“納塔莉點了點頭,跟他一起來到過道。”
“納塔莉背對著那個高個子……趕忙把膠卷放進老虎口中。”
3.小組分角色朗讀
(三)朗讀體會
⑴學生自由選擇句子,對自己所選的句予進行品析、朗讀。
⑵指名提出自己的不同理解或對同學的理解進行補充。
⑶教師進行適當的評價,并抓要點進行引導,幫助學生進一步地理解和感悟。
⑷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拓展活動
同學們,根據課文內容,你們也來夸一夸納塔莉吧!(學生自由地說一說)
四、反饋檢測
1. 讀句子,回答括號里的問題。(課后練習第3題)
2. 讀讀寫寫。(課后練習第4題)
板書設計: 18 、虎口藏寶
天真、 機敏、
聰明、 勇敢
課后反思: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概括出文章主要內容;然后引導學生理解納塔莉身上的品質;再結合文章內容找出具體體現這些高貴品質的語句,交流體會、指導朗讀,體驗情感;最后分享在納塔莉身上學會了什么。整個教學過程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氣氛熱烈。不足是當學生交流自己學習成果時,應該在精彩之處多作停留,深入詞語理解、朗讀,體會,而不是一語帶過。
五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設計 篇6
21.楊氏之子
創新教案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字詞,學會 “詣、禽”2個會認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會寫“梁、詣、禽”3個會寫字。正確讀寫“聰惠、應聲”等詞語,聯系上下文猜測重點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根據注釋理解詞句,了解課文內容,體會故事中孩子應對語言的巧妙。
4.能主動在生活中搜集、發現、積累、運用巧妙的語言藝術。
5.初步接觸文言文,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6.憑借課文中具體的語言材料,使學生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受到啟發教育。
7.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
教學重點:
能根據注釋理解詞句,了解課文內容,體會故事中孩子應對語言的巧妙
教學難點:
憑借課文中具體的語言材料,使學生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受到啟發教育。
教學過程:
一、簡介文言文,導題解題。
1.簡介文言文。
(1)指名背誦《自相矛盾》。
(2)教師簡介文言文:
著名語言文學家、教育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漢語》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上古漢語書面語言以及后來歷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語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寫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歷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為一種定型化的書面語言,沿用了兩三千年,從先秦諸子、兩漢辭賦、史傳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屬于文言文的范圍。也就是說,文言文是中國古代的書面語言,是現代漢語的源頭。
2.導入課題。
(1)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節選自《世說新語》的文言文──楊氏之子(板書:楊氏之子)。學生齊讀課題。
(2)理解題目:誰能說說題目的意思?(“楊”是姓,“氏”放在姓后表示尊重,“之”的意思是——的。那“楊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楊人家的兒子。)
3.教師介紹《世說新語》。
《世說新語》又稱《世說》《世說新書》,作者南朝宋文學家劉義慶。卷帙門類亦有不同。因為漢代劉向曾經著《世說》(原書亡佚),后人將此書與劉向所著相別,取又名《世說新書》,大約宋代以后才改稱。《世說新語》依內容可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等三十六類(先分上,中,下三卷),每類有若干則故事,全書共有一千二百多則,每則文字長短不一,有的數行,有的三言兩語,由此可見筆記小說“隨手而記”的訴求及特性。
二、初讀課文、讀通課文。
1.初讀感受。
(1)自由讀一讀課文,讀準字音。
(2)再讀課文,注意讀正確、讀通順,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3)指名讀。相機評價。重點指導朗讀:“孔指以示兒曰” “為設果” “兒應聲答曰”(兩個多音字:為、應) “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理解:家禽)
2.指導學生讀準節奏。
(1)學生試讀。
(2)教師范讀: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3)學生練讀。
(4)比賽朗讀:小組比賽,男女生比賽。
(5)教師評議并小結:讀文言文不但要讀正確、讀流利,還要讀出它的節奏來,這樣才有古文的韻味。
3.再指名讀,齊讀。指導學生讀得有滋有味,讀出文言文的韻味。
三、探究交流,理解意思。
(一)理解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
1.“甚”是什么意思?(很,非常。)“惠”是什么意思?(惠同“慧”,智慧的意思。)
2.再讀一讀,說說你讀懂了什么?(楊氏子的年齡只有九歲,比大家還要小,但是很聰明。)3.試著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句的意思。(梁國有一個姓楊的孩子才九歲,非常聰明。)
4.你覺得這段話中的哪個字用得好?(“甚”字用得好。一個“甚”字將楊氏子的'聰慧表現得淋漓盡致。)
5.指導朗讀,不僅讀出了楊氏子的聰明,還要讀出內心對楊氏子的喜愛。
(二)研讀“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
1.談話過渡:課文中除了楊氏子,還有一個人。你知道是誰嗎?(孔君平)你知道孔君平是誰嗎?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小結:
孔子第26代后人,晉朝人,孔坦(285-335),字君平,居會稽。任世子文學,后補為太子舍人,遷尚書郎,任吳郡太守,后遷尚書,疾篤未任。累遷廷尉(掌管刑法),所以也稱孔廷尉。晉元帝年間,建議申明貢舉之制,崇修學校。死贈光祿勛,謚“簡”。
2.孔君平來干什么呀?(孔君平來拜見楊氏子的父親。)
3.孔君平見到楊氏子的父親了嗎?(沒有。“父不在”)
4.孔君平發現楊氏子的父親不在,他是怎么做的?(就把楊氏子叫了出來。)
5.從孔君平的做法中你了解了什么?(孔君平經常來楊家玩,彼此比較熟悉。)
6.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句的意思嗎?(有一天,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恰巧他的父親不在家,孔君平就把這個孩子叫了出來。)
7.指導朗讀。
(三)研讀“為設果,果有楊梅。”
1.“設”是什么意思?(擺放,擺設。)
2.“為設果”誰為誰設果?(楊氏子為孔君平擺出水果。)你是怎么知道的?(因為上一句講了孔君平來拜見他的父親,所以應該是楊氏子為孔君平設果。)
3.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話說說這句話的意思嗎?(孩子給孔君平端來了水果,水果中有楊梅。)
4.從這句話中,你還可以讀出什么?(楊氏子熱情招待客人,他是個懂禮貌的孩子。)
5.指導朗讀:讀出楊氏子的熱情好客,讀出對楊氏子的贊美之情。
(四)品讀“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1.談話過渡:
師:一個熱情好客的楊氏子不由讓孔君平心生喜愛之情。現在又見“果有楊梅”,于是——
生: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
師:兒應聲答曰——
生: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2.讀一讀,了解他們之間在說些什么呢?用自己的話來說說這兩句的意思?(孔君平指著楊梅給楊家子看,說:“這是你家的水果。”楊氏子馬上回答說:“我可沒有聽說過孔雀是您家的鳥。”)
3.體會語言的巧妙。
(1)理解孔君平的話.
①你聽懂了孔君平的言外之音了嗎?(學生各抒己見。)
②孔君平為什么單單指著楊梅說,不說其它水果呢?(孔君平拿楊梅和楊家的姓開玩笑,說楊梅是楊家的孩子。)
③教師小結:孔君平是要誘導楊氏子 ——楊梅和楊氏子是一家人。
④談話過渡:楊氏子是怎么回應孔君平的?(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2)理解楊氏子的回答.
①自由讀一讀。想想楊氏子的言下之意是什么呢?(如果說楊梅是我楊家的果,那么孔雀就是您孔家的鳥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鳥,那么楊梅又怎么會是我家的果呢?)
②對比理解,感悟巧妙。
孔雀是君家禽。
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比較這兩句話,你發現了什么?(第一句生硬,沒有禮貌;第二句委婉回應了對方的問話,又不失應有的禮貌。)
③理解“應聲答曰”。
a.這么巧妙的回答,楊氏子一定思考了很長時間吧?(理解:應聲答曰:不假思索,幾乎想都沒想。)
b.那你覺得他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呢?(思維敏捷、機智,說話有禮貌。)
4.指導朗讀:在朗讀中表現出對話的巧妙,在朗讀中表現出楊氏子的機智敏捷,在朗讀中表達出對楊氏子的喜愛和贊美之情。
四、贊“聰惠”。
1.孔君平聽了楊氏子的回答后會是什么樣的神情?他又會做什么?想什么?說什么呢?請同學們聯系課文內容展開想象,說一說,也可以寫下來。
2.學生獨立思考、書寫。
3.小組交流。
4.小組派代表做匯報發言,師生評議,教師小結:
孔君平聽了楊氏子的回答,暗想:我原本是想借楊梅和姓楊的字一樣,來考考這個孩子是不是真的非常聰明,沒想到,他居然拿孔雀和我的姓來反問,回答得又是那樣婉轉,真是了不得!于是他笑著說:“耳聞楊氏之子甚聰慧,今日一談,果然名不虛傳哪!真是可喜可賀!”
五、熟讀成誦。
1.談話過渡:課文中,劉義慶用了短短的五句話留給我們一個生動有趣的故事,把一個聰慧、禮貌的楊氏子展現在我們面前。老師覺得,像這們的文章,我們應該把它給背誦下來。
2.學生自由練習背誦。
3.指名背誦,師生評議。
4.小組同學比賽背誦,男女生比賽背誦、小組間比賽背誦。
五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了解過去和現在信息傳遞的方式,體會信息傳遞方式的變化給我們的生活、學習帶來的影響,
懂得正解利用現代媒體獲取信息。
2、學會利用網絡等到多種手段搜集信息,初步學習圍繞主題整理、篩選、分析信息。
3、學習利用信息寫簡單的研究報告。
4、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合作、探究的意識和精神,策劃、組織能力及語文實踐能力。
【教學準備】
1、學校提供上網條件,開放圖書室,教會學生圖書查閱法:明確門類——目錄查找——速讀摘記。
2、教會學生利用網絡查找資料,給學生提供搜索引擎。
3、A3紙、信息記錄表格、U盤、展板、照相機等。
4、準備若干獎品。
專題一
信息傳遞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教學過程〗
一、導入談話
同學們,今天我們生活的時代是信息時代,每天我們會從電視、網絡上接收到大量的信息,這個單元就讓我們走進信息世界,了解信息傳遞的簡單歷史,感受它的變化以及對我們生活、學習的影響。
二、閱讀指導
指導學生分兩三步讀閱讀材料:
1、讀《古代傳遞信息的故事》,了解古代人傳遞信息的方式。
2、讀閱讀材料2、3、4,了解現代信息傳遞方式,感受因特網和電腦給我們帶來的便利。
3、熟讀閱讀材料五,做好參加小組演講比賽的準備。
三、探索實踐
1、用簡筆畫或簡短的詞句等辦法反映從古代到現代傳遞信息的`方式的變化過程,評選最有創
意的表現方法。
2、采用查資料、向人請教、上網搜索等方法收集古代其他傳遞信息的故事,到班上和同學們
交流。
3、選取閱讀材料2、3、4中自己感興趣的一個故事,講給同學或家人聽。
4、在班上開展題為《把握自己》的演講競賽。可先在小組內競賽,再每組選一
名好的同學到班上演講,參加比賽,發揮集體的力量,增強競爭性。要求做到盡量脫稿,聲情并茂,目中有聽眾。
5、開展一次調查,用下面的表格記錄全家人一天中獲得的信息:
信息采集表
家人稱呼
一天中了解到的信息
信息來源
備注
爸爸
媽媽
指導學生將采集到的信息按來源的不同用餅狀或其它形式統計圖繪制在備注欄內。
6、舉行小型辯論會。
辯題:正方──多看電視、多上網好處多。
反方──多看電視、多上網壞處多。
⑴ 自由選擇正反方,將全班分成兩組,分頭準備辯論材料。
⑵ 指導學生從生活、學習等多方面組織材料,收集典型事例。
⑶ 指導學生分別對各組收集到的材料進行評選、整理,選出好的形成觀點。
⑷ 每組選出3~5名辯手,分工準備。
⑸ 開展辯論:
辯論的過程中,各方其他成員可以補充發言,豐富本方的觀點;提醒學生注意尊重對方,以理服人,禮貌待人。
⑹ 小結頒獎。
四、成果展示
將實踐活動中的成果(包括活動照片)用展板展示出來。全班同學一起設計版面,選擇內容,
制作展板。還可先進行版面設計評比,然后選擇比較好的作母版,進行制作。
五、自我總結
要求學生把參加各項活動的感受寫成日記,并進行講評。
五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1、理解作者為什么說“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揀兒童多處行”,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3、認識8個生字,會寫12個字,要求掌握“匣子、大概、匆匆、海棠、樹梢、旺盛、聚精會神”等詞語。
教學重點:
理解作者為什么說“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揀兒童多處行”,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感受春天的花兒和兒童是那么生機勃勃,那么令人快樂。
教具準備:多媒體教學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認識9個生字,會寫11個字,掌握“匣子、大概、匆匆、海棠、樹梢、旺盛、聚精會神”等詞語。
3、會欣賞圖案
教學重點: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在語言環境中理解、體會新詞。
教學準備:演示文稿。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1、課前播放《春天在哪里》歌曲(出示春天的畫面)
2、誰知道有關描寫春天的詩歌?
3、出示詩“兒童不解春何處,只揀游人多處行。”齊讀,猜詩意。
兒童不知道春天在哪里,只知道揀游人多的地方去找春天。他們以為人多的地方,一定是春光最美的地方,我國當代有一位著名作家,叫冰心。在62歲那一年的春天也出去找春天,冰心奶奶到哪兒去找春天的呢?
二、板書課題,讀中審題。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懂的問題?
三、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正確。
2、檢查讀書情況。因課文比較長,請你選擇你喜歡的一段讀給大家聽一聽。
3、教師相機教學生字詞。
四、圍繞“行”字理思路
1、默讀課文,劃出作者游覽的行蹤順序
板書:園門口 知春亭 玉讕堂
五、課堂練習
1、寫字指導。
2、學生描紅,臨寫
3、練習朗讀課文。
六、布置作業:抄寫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作者為什么說“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揀兒童多處行”,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重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為什么說“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揀兒童多處行”,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二課,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二、圍繞“兒童多處行”學1——4自然段。(出幻燈)
過渡:現在我們就隨著冰心奶奶一道去兒童多的地方“找春天”!
1、自讀課文,找一找課文中哪些句子寫的是“兒童多”,把這些句子找出來畫下來。
2、想象著讀讀,想想該怎樣讀?學生練習朗讀。
引導學生讀:假如你是這些孩子,沐浴在美好春光里,你的心情怎樣?讀讀。
3、指導朗讀(隨機出示,視頻范讀)
(1)“從香山歸來,路過頤和園,看見成千盈百的孩子,鬧嚷嚷地從頤和園門內擠出來,就像從一只魔術匣子里,飛涌出一群接著一群的小天使。”假如你是其中的一員,你一邊跑,一邊會喊些什么?帶著這樣愉快的心情來讀讀這句話。
(2)我們笑著下了車,迎著兒童的涌流,擠進頤和園去。
(3)我們本想在知春亭畔喝茶,哪知道知春亭畔已是座無隙地!
(4)東一堆,西一堆,嘰嘰喳喳,也不知說些什么,笑些什么,個個鼻尖上閃著汗珠,小小的身軀上散發著太陽的香氣息。
(5)湖面無數坐滿兒童的小船,在波浪上蕩漾,一面一面鮮紅的隊旗,在東風里嘩嘩地響著。
(6)轉彎的地方,總和一群群的孩子撞個滿懷,他們匆匆地說了聲“對不起”,又匆匆地往前跑。反復朗讀這些句子,讀中感悟。學生暢談體會。引導學生說出春天的頤和園成了兒童的樂園,兒童的世界,兒童的海洋。他們盡情說笑,在陽光下東奔西跑,個個忙得鼻尖冒汗,卻又那么歡暢活潑,不知疲倦。他們身上有著使不完的力氣,充滿勃勃的.生機和活力。字里行間還能體會到作者對兒童的喜愛。
三、學習5、6自然段
1、春天如此讓人心醉,快來讀讀課文。請你找到描寫春天的段落,把描寫春天的句子畫出來。出示這兩段話:(出幻燈)
走進玉瀾堂的院落里,眼睛一亮,那幾棵大海棠樹,開滿了密密層層的淡紅的花,這繁花從樹枝開到樹梢,不留一點空隙,陽光下就像幾座噴花的飛泉……
2、體會讀你覺得海棠花開得怎樣?用一個詞說說。從哪些地方體會到?再讀讀。
3、想象讀。讀了這段文字,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怎樣的景象?指名描述。
課件:展現海棠樹圖。
小結:看到這樣的春景,看到這樣的春光,你想用怎樣的語言來贊美?作者是怎樣贊美的呢?課件出示:春光竟會這樣的飽滿,這樣的浪漫,它把一冬天蘊藏的精神力量都盡情地釋放出來了。(齊讀)
四、學習第7自然段
讀讀這段話,邊讀邊思考從這段中的哪些詞語中可以看出冰心奶奶是那樣的喜愛兒童?
小結:作者為什么要只揀兒童多處行呢?原來兒童多處春光美。
板書:冰心奶奶 把兒童和春光怎樣聯系起來的。
五、比較兒童和花的特點
1、出示第8自然段
2、花兒和兒童都有怎樣的特點?(探討題,出幻燈)
反復朗讀,感悟相通之處:生命力都很旺盛,讓人都感到快樂。
3、指導朗讀。誰來把這一段美美地讀一讀。兒童就是祖國的花朵,如果說海棠花是春光,那么兒童就是最美的春光。
板書:兒童是最美的春光
引讀最后一段。朋友,春天在哪里?當你春游的時候,記住……進行句式變換。
4、回顧全文。冰心奶奶為什么要只揀兒童多處行,就一定能找到。春天呢?
指名用“因為……所以”說一說。(因為兒童多處春光燦爛,兒童充滿朝氣、富有感染力;兒童就是最美的春光;因為冰心奶奶喜愛兒童。所以冰心奶奶認為只揀兒童多處行就一定能找到春光。)
六、拓展,運用語言.出示課件(春天的圖)讓學生用語言描繪。
七、布置作業
1、背誦自己喜歡的自然段。
2、課后搜集閱讀以下作品。
作品一:《紙船》——體現愛母親
作品二:《片段》——體現愛大海
八、板書:
2只揀兒童多處行
歡暢活潑 旺盛的生命力 新鮮美麗
喜 愛 兒 童
五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讀讀記記“悠閑、松弛、尷尬、氣氛、感染、笨重、熟視無睹、彬彬有禮、沖鋒陷陣、翩翩起舞、搖頭晃腦”等詞語。
2.了解泰國的獨特風情與文化,感受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美好。
3、領悟課文先概述后分述的表達特點,提高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
了解人與大象的親密關系,感受人象之間的和諧融洽。
教學難點:
領悟課文的表達方法。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同學們看過《泰囧》這部影片嗎?還記得這個情節嗎?
出示圖片1
生說情節
師:泰國被稱為“千佛之國”“黃袍佛國”,想要在泰國找一個寺廟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師:還記得這個情節嗎?
出示圖片2
生說情節
師:在泰國遇到大象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泰國還被賦予“萬象之國”的美稱呢。
2.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泰國與象共舞吧!
請看老師寫課題板書:與象共舞(強調“舞”的書寫)象的這一撇是一筆下來的`。注意舞字的寫法,人跳舞的時候是四肢在舞動,因此有四小豎。
五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設計 篇10
學習要求:
1.學會文中的“蚱、晃”等11個會認字,會寫“蝴、螞”等14個會寫字;會讀“螞蚱、櫻桃、蚌殼、瞎鬧、倭瓜、水瓢、圓滾滾”等詞語,通過查字典并結合課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默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說說園子里有什么,“我”在園子里做什么,祖父的園子有什么特別之處。
3.體會“我”在園子里自由自在,快樂無憂的心情和對祖父的思念。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4.學習作者留心觀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實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學習內容及方式:
一、預習任務:
1.預習教材第2課。
任務1:朗讀課文我最棒。大聲朗讀課文,注意讀準課后生字。在讀通順以后嘗試邊讀邊想象文字描繪的畫面,享受作者在院子里的歡樂時光。可以和小伙伴一起朗讀,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上傳你朗讀課文的`錄音,與小伙伴比一比誰讀得正確、流利,誰讀得更好聽吧!
任務2:課文大意我知道。打開電子教材,默讀課文,想一想,找一找:祖父的園子里都有些什么?
任務3:我是小小書法家。學習11個要求會認的字,能自己標注拼音,進行認讀;掌握14個要求會寫的生字,試著寫兩遍,注意觀察偏旁部首,想一想沒一個怎樣才能寫好看,寫好后拍照上傳,比比誰是小小書法家。
任務4:我是小小繪畫家。想象課文中描寫的快樂畫面,嘗試著用手中的畫筆畫下來,并和同學一起分享欣賞。
任務5:檢測一下自己的預習成果吧!
(優教信使《古詩三首》預習檢測內容)
二、學習微課,完成練習。
(優教信使或者班級群里老師分享的微課)
隨堂練習:
1.這是一個 、 、 、 的園子。
2.第13段告訴我們這是一個 的園子,作者是通過
的修辭手法寫出這個特點的。
3.園子里還會有什么?試著填空吧!
我變成倭瓜了,我愿意 就 ,愿意 就 。
我變成黃瓜了,我愿意 就 ,愿意 就 。
我變成玉米了,我愿意 就 ,愿意 。
我變成蝴蝶了,我愿意 就 ,愿意 。
我變成 了,我愿意 ,愿意 。
三、課后作業(在優教信使、班級微信群發送)
一、讀拼音,寫漢字。
春天到了,爺爺把我家院子后面的空地上的雜草bá( )掉,用來種菜。我用腳把那下了種的土窩一個一個地溜平,還東一腳西一腳地xiā( )鬧。幾天后,爺爺種的菜發芽了,我和爺爺一起chǎn( )地,我往往把菜苗當做野菜gē( )掉,把野菜留著。
爺爺澆菜,我拿著水piáo( ),拼盡了力氣,把水往天空一揚。玩累了,我又纏著爺爺陪我去guàng( )街。
二、照樣子,寫詞語。
例:胖乎乎
圓 明 白
亮 笑 熱
三、想象一下,小蕭紅為我們介紹園子里的景物時,是怎樣的神態?
四、拓展訓練(二選一)
1.請你參照課文第13自然段寫倭瓜、黃瓜、玉米、蝴蝶自由自在的方法來直接寫一寫“我”在園子里也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
2.請你仿照第2自然段寫園子里動物的方法來寫一處景物,注意抓住色彩、靜態美等方法,用上疊詞、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
自己學著寫一寫。
提示:要會借,借用課文中特別的寫法,句式要有點變化更好。寫完后可以和家長交流交流。
四、驗收方式:
(1)預習任務我采用優教信使里的預習內容,讓學生通過優教信使來完成預習任務,這樣方便老師進行統計和匯總。
(2)隨堂練習題目微課呈現,當堂思考作答,把答案寫在筆記本上,和課后作業一起發放答案;課后作業題目發在班級微信群里,定時發放答案,讓孩子和家長對照批改,并約定及時糾錯,把糾錯結果拍照發班級微信群。
附答案:
一、隨堂練習:
1.應有盡有 五彩繽紛 生機勃勃 美麗可愛
2.自由自在 擬人、排比、反復
3. 爬上架 爬上架 爬上房 爬上房
開一朵花 開一朵花 結一個黃瓜就結一個黃瓜
長多高 長多高 長到天上去也沒有人管。
飛到誰家去 飛到誰家去 飛多久就飛多久 。(答案不唯一)
小螞蟻 和誰在一起就和誰在一起 搬多大的食物就搬多大的食物 (答案不唯一)
二、課后作業:
1.拔 瞎 鏟 割 瓢 逛
2.圓滾滾 明晃晃 白花花
亮晶晶 笑嘻嘻 熱乎乎
3.既滿足又得意,顯示自己的富有。(有理有據,符合孩子的心理即可。)
4.略
五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設計 篇11
教學要求:
(一)知識與技能
1、指導學生默讀課文,了解堂吉訶德大戰風車的奇事,認識堂吉訶德這個人物的性格特點,感知作者敘述故事和刻畫人物的方法。
2、引導學生認識“廝、虔、冤、邪”4個生字;積累“外行、冒險、虔誠、形形色色”等詞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過程與方法
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自讀課文,品讀文中描寫人物動作、語言等方面的語句,探究堂吉訶德的人物形象,激發學生閱讀《堂吉訶德》的濃厚興趣。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閱讀中外名著的濃厚興趣。
教學重難點:了解堂吉訶德大戰風車的奇事,認識堂吉訶德這個人人物的性格特點;感知作者敘述故事和刻畫人物的.方法。
教學準備:查閱搜集關于本文作者及《堂吉訶德》這部作品的相關資料。
教學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
1、自讀課文,讀正確。
2、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二、研讀課文,完成表格
1、本文的主人公--堂吉訶德,是一個性格復雜的人物。我們在了解這個人物時總會找到一些方法。不難看出,文中對堂吉訶德及仆人的描寫,作者抓住了他們的語言及動作來完成。老師為同學們設計了一份表格,便于同學們的了解文中人物的性格特點。
2、小組合作,填寫表格
小組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文章,填寫表格。
敘述順序
找出關鍵 字 詞 句
體會不同人物性格特點
戰前
(起因)
交戰
(經過)
戰后
(結果)
3、反饋填寫情況
(1)指名表達,其余同學補充。
(2)探究字詞。
(3)感情朗讀。
三、結合表格,了解文章內容及主人公性格特點。
四、拓展閱讀
1、“他們談論著方才的險遇,順著往拉比塞峽口的大道前去,因為據堂吉訶德說,那地方來往人多,必定會碰到許多形形色色的奇事。”
2、朗讀上句,思考:想知道他們后來還有哪些險遇,碰到了哪些奇事嗎?同學們可以在課外去閱讀《堂吉訶德》的故事書或連環畫。
五、布置作業
1、同學們在課外閱讀《堂吉訶德》。
2、閱讀《同步讀本》中《“大俠”堂吉訶德》、《差不多先生》
五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四、五自然段。
2、能聯系課文內容,理解文中描寫月夜景色和由琴聲聯想《二泉映月》樂曲豐富內涵的語句的意思。
3、通過朗讀和背誦課文的訓練,感受民間藝人阿炳創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艱辛歷程,學習他敢同命運抗爭,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在第五自然段創設音樂情境,讓學生在傾聽、感受、朗讀、感悟中深切理解語言文字的內涵,并能熟讀成誦。
教學時間:2課時
一、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將要學習與音樂有關的一篇課文,齊讀課題。
2、聽過《二泉映月》這首曲子吧?它的作者是?(阿炳)。
3、你對阿炳有哪些了解?
他是20世紀響徹世界的盲人音樂家。廣為傳誦的《二泉映月》不僅是一首二胡曲,對咱們無錫人來說更是一道風景。想聆聽這震撼人心的千古絕唱嗎?好,聽的時候老師向你們提一個要求,不僅要用自己的耳朵去聽,更要用自己的整個心靈來聆聽。
4、琴聲悠揚,你在這琴聲中聽到了什么?
(教學反思:語文說起來是簡單的,師生中輕松的對話,自然和本色是時時刻刻在浸潤和成長的。充分利用身邊的有效資源,在悠揚的音樂聲中聆聽、體驗,以求在共鳴中達到心領神會。)
二、初讀感悟:
作者滄桑的生命歷程都融匯到這一曲《二泉映月》之中,那為什么阿炳這位盲人,這位民間藝術家能夠創作出這樣動人的音樂呢?就讓我們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
三、體會二泉之美
1、二泉這道風景美在哪里?找出相關段落。
生:無錫的惠山,樹木蔥蘢,藤蘿搖曳。山腳下有一泓清泉,人稱“天下第二泉”。(齊讀,指名讀)
2、說起這“天下第二泉”這幾個字,還是元代大書法家趙孟兆頁的墨寶呢,這里有山水環繞,樹影婆娑,怪不得那些詩人和音樂家們在這里駐足流連,素沙見底空無色,青石潛流暗有聲。李紳的詩真是說的一點不錯,讓我們再來美美的讀一讀。
(教學反思:這一段環境描寫似乎較為突兀,課后我結合課堂反映再次回顧這一設計,若放進下文賞月中引出會更自然順暢。)
3、不光這泉很美,這里的月夜更美。請在文中找一找描寫月夜的字詞,讀一讀。
根據回答出示:
月光如銀 月光似水 靜影沉璧 月光照水 水波映月
4、師:天上有一輪明月,水中也有一輪明月,書中用哪個詞語來形容?
相機理解。
5、如碧玉一般晶瑩潤澤的月兒真美,你還有哪些美好的字詞來形容 這美好的月色。
指導讀好這些詞語。
四、體會經歷之坎坷
1、多美的二泉,多美的月光啊!然而,這一切,對于阿炳,那個雙目失明的阿炳,對那個盲人阿炳來說,卻意味著什么?他看得到嗎?他看到的只能是什么?
2、是的,只能是黑暗,無邊無際,鋪天蓋地,這二泉,這月光,他再也無法看到,而只能用心去“聽”了。比起第一次的賞月,還有哪些不同之處?
(教學反思:在理解文本的基礎上,應對教學細節進行精雕細刻,依托語言進行活化。)
3、是的,二泉依然那樣清澈,月色依然那樣迷人,可物是人非,連他最親近的師父也永遠的離開了,陪伴他的只有無邊的黑暗。此時他內心的感受如何?你能體會嗎?
4、松風吹動泉月,一陣悲哀襲向心頭,在這樣一中秋之夜,這個團圓之夜,阿炳在想些什么呢?自讀第四小節。
把你的感受都讀出來。
5、讓阿炳產生這樣的感受,只在短短的十多年,而這十多年卻又是那樣漫長,因為這是怎樣的十多年?
生:坎坷的……
6、課文哪里告訴我們的?找到關鍵的語句,讀一讀,說一說。
7、由于雙目失明,阿炳只能靠賣藝度日。你見過賣藝的情景嗎?
8、阿炳賣藝的過程中又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讓我們發揮想像走進阿炳生活的那段歲月。
場景一:當春寒料峭的時候,雙目失明的阿炳是怎樣賣藝的呢?
場景二,當驕陽似火的時候,雙目失明的阿炳是怎樣賣藝的呢?
場景三,當( )的時候,雙目失明的阿炳是怎樣賣藝的呢?
場景四,一天,阿炳生病了,發著高燒,他又是怎樣賣藝的呢?
自己選擇一組畫面,寫一寫。
交流。
(教學反思:聽說讀寫訓練是語文教學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不是簡單的'機械相加,而需要抓關鍵點,使其融匯成一個有機體。在這個環節中,同學們個個奮筆疾書,發言也多有精彩之處,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和感悟,同時也提升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9、阿炳的經歷是那樣坎坷,(板書)當同學們所說的一幅幅畫面在阿炳腦海中接連不斷閃現的時候,漸漸地……齊讀。
指導朗讀。
10、我們聽到了阿炳傷心的哭泣,但他倒下了嗎?
師:什么也泯滅不了!那些苦難和坎坷,比起他對音樂的熱愛和對光明的向往來說,算的了什么!再來讀。
五、體會景情交融的音樂之美
他的愿望那樣強烈,那樣執著,他多么希望過上安定幸福的生活,但是他如愿了嗎?他深沉的嘆息有人傾聽嗎?他傷心的哭泣有人傾聽嗎?他激憤的傾訴有人傾聽嗎?他倔強的吶喊有人傾聽嗎?他只能把自己的滿腔情懷通過琴弦傾吐給茫茫的月夜。播放《二泉映月》。
五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設計 篇13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課程,因此我們應該讓學生在習得語言工具的同時,感受到人文的熏陶,讓學生在人文情感的沖擊下,理解語言、運用語言。同時,語文課堂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堂,教師在課堂上,應該讓學生在開放的、寬松的教學場中進行自主言說,自主表達。
教學目標:
1、在理解語言,感受人文的過程中加深對生字詞的理解。
2、在語言品味的過程中,感受到語句背后深刻的人文內涵,能夠通過有感情的朗讀表達出來。
3、在品讀課文的過程中,領悟作者對人物的描寫,并在領悟品味的過程中明白人與自然和諧相容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指導學生感悟語言、品味語言,領悟語言背后所藏的深意,并能通過讀、寫、說表達出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初識課文
1、(板書課題:老人與海鷗)請生齊讀課題。
導入:那是一個普通的冬日,人類學家鄧啟耀在昆明的翠湖之畔遇到了一個普通的老人,看到了一群普通的海鷗,但是這普通的老人與普通的海鷗之間卻有著極不普通的故事。
同學們都已讀過這個故事了,你們從課文中看到了一個怎樣的老人?能加上你的情感再來讀讀這個題目嗎?(生讀)還看到了一群怎樣的海鷗呢?(再請生讀。)
二、再讀課文,理清框架
1、請生再讀課文,思考文章結構:
師:這真是一個感人肺腑的動人故事!老師還想請同學們再次瀏覽這篇課文,看看課文為我們講述了老人與海鷗之間哪幾個感人的片斷。
2、請生回答,了解課文段落結構。
三、精讀課文,感受震撼
1、品讀第二個場景:海鷗盤旋翻飛,泣老人駕鶴西歸:
⑴師:同學們讀了課文,哪個場景讓你受到了極大的震撼?
⑵請全體學生自讀第二個場景,看看哪個句子,讓你的心為之一顫。
⑶指名品讀句子:
①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一群海鷗突然飛來,圍著老人的遺像翻飛盤旋,連聲鳴叫,叫聲和姿勢與平時大不一樣,像是發生了什么大事。
理解:“翻飛盤旋”中的焦躁不安、心如刀絞,“連聲鳴叫”中的聲聲呼喚,聲聲哭泣。
(這是誰也意想不到的事情。海鷗一開始“突然飛來”時,也許以為是老人又來給它們喂食了,許多天沒來的老人終于又來了,于是它們沒等老人呼喚它們的名字就迫不及待地“突然飛來”。然而它們很快就發現不對,于是它們圍著遺像“翻飛盤旋”“連聲鳴叫”。它們一定是發現十多年來天天與它們朝夕相處的老人今天與往常不一樣了。它們用聲聲鳴叫呼喚老人。)
請生再讀這個句子,齊讀。
②海鷗們急速扇動翅膀,輪流飛到老人遺像前的空中,像是前來瞻仰遺容的家屬。
理解:“瞻仰”中所包含的對老人的敬愛,“家屬”中所包含中對老人的親密。老人與海鷗雖不是親人,卻有著血濃于水的親情。齊讀。
③過了一會兒,海鷗紛紛落地,竟在老人遺像前后站成了兩行。它們肅立不動,像是為老人守靈的白翼天使。
海鷗有人類一樣的情感,它們知道老人不會再回來,竟紛紛排隊為老人肅立,為老人守靈,多么感人至深的情感。齊讀。
④它們大聲鳴叫著,翅膀撲得那樣近,我們好不容易才從這片飛動的白色漩渦中脫出身來。理解:“白色漩渦”
師:它們為什么如此狂叫、如此疾飛?齊讀。
⑷概括:
師:這些感人至深的情景深深地打動了我們的心,同學們,如果要你用一個詞來形容海鷗們對老人的深情,你會用上什么詞呢?
預設:戀戀不舍、難舍難分、焦急萬分、心如刀絞、欲哭無淚、肝腸寸斷、深情厚誼……
2、品讀第一個場景:老人日日喂食,與海鷗相依相伴:
過渡:海鷗們面對著老人的遺像久久不愿離去,它們站在老人的遺像前肅立著、哀鳴著、盤旋著,遺像中的老人一動不動,但老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一定會再一次在它們的腦海里閃現。
請同學們快速默讀課文第一部分,想一想在海鷗們的腦海里會閃現出老人的什么。(簡單語句學生講過即可,重點語句,請學生讀讀。)
⑴外貌:
他背已經駝了,穿一身褪色的過時布衣,背一個褪色的藍布包,連裝鳥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訴我,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從城郊趕到翠湖,只為了給海鷗送餐,跟海鷗相伴。
(師:為海鷗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補充說明,老人是一個退休工人,月工資只有308元,他對自己的'生活極為苛刻,可是卻每天會花9元左右為海鷗買餅干,一個月就是270元哪!錢不夠了,他就干脆自己買了面粉、雞蛋等,自己親自做。是呀!在海鷗們的腦海里一定會閃現出老人熟悉的身影!板書:外貌。)
請生讀好。
⑵動作:
老人把餅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邊的圍欄上,退開一步,撮起嘴向鷗群呼喚。立刻便有一群海鷗應聲而來,幾下就掃得干干凈凈。老人順著欄桿邊走邊放,海鷗依他的節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飛的白色,飛成一篇有聲有色的樂譜。
(老人的一舉手一投足與海鷗之間的配合是那么默契、那么和諧!海鷗和老人之間絲毫沒有距離感,他們之間是如此親密。老人的每一個動作也一定深深地印刻在了海鷗們的心里!板書:動作。)
⑶語言:
在海鷗的鳴叫聲里,老人抑揚頓挫地唱著什么。側耳細聽,原來是親昵得變了調的地方話──“獨腳”“灰頭”“紅嘴”“老沙”“公主”……
(多么親切的稱呼,他們儼然就是老朋友。老人的言語不止一次讓它們感到幸福與溫暖!板書:語言。)
“當然,哪個都有個名兒。”(竟然每一只海鷗都有名字)
“你看你看!那個腳上有環的是老沙!”老人得意地指給我看,他忽然對著水面大喊一聲:“獨腳!老沙!起來一下!”
(老人的言語中包含著無限的興奮與幸福。)
“海鷗最重情義……嘖嘖……”
(老人的言語中充滿了對那只海鷗的懷念,“它去年沒有來,今年也沒有來……”老人說到這兒似乎在想著什么?老人的言語中還充滿了對海鷗們的贊美。)
“時候不早了,再過一會兒它們就要回去啦。聽說它們歇在滇池里,可惜我去不了。”
師:(針對四句)老人的話雖然是對旁人說的,可是海鷗們聽見了,它們感受到了老人對它們的無限關愛。
⑷神態:
老人邊給它喂食邊對它親昵地說著話。(可讓學生描述一下此時老人的表情。)
談起海鷗,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動起來。
(可讓學生描述一下此時老人的眼神。)
老人望著高空盤旋的鷗群,眼睛里帶著企盼。
師:是呀!老人的每一個眼神,海鷗們,他的子女們一定看在眼里,印在了心里呀!板書:神態。
3、回扣第二個場景:老人海鷗相別,道世間真情長存:
⑴過渡:可是這一切卻已經隨風而逝了,再不會回來,海鷗們只能佇立在老人的遺像前,默默回憶。(播放媒體圖片及音樂。)
⑵師:讓我們再跟著老師來讀課文第二部分。引讀:海鷗們突然飛來,圍著老人的遺像──(翻飛盤旋,連聲鳴叫,叫聲和姿勢與平時大不一樣,像是發生了什么大事。)
海鷗們急速扇動翅膀──(輪流飛到老人遺像前的空中,像是前來瞻仰遺容的親屬。)
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視著周圍盤旋翻飛的海鷗們,注視著與他相伴了多少個冬天的“兒女”們……)
過了一會兒,海鷗──(紛紛落地,竟在老人遺像前后站成了兩行。它們肅立不動,像是為老人守靈的白翼天使。)
當我們不得不去收起遺像的時候──(海鷗們像炸了營似的朝遺像撲過來。它們大聲鳴叫著。翅膀撲得那樣近,我們好不容易才從這片飛動的白色旋渦中脫出身來。)
四、拓展升華,激情薄發
1、這便是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故事,讓我們隨著大屏幕,再一次和海鷗一起進入過去的回憶:
播放課件:老人與海鷗之間的故事。
2、抒寫海鷗對老人的真情追憶:
師:同學們老人的舉動感動了昆明的每一個人,人們在翠湖邊為老人塑了一尊銅像,如果要在銅像的底座上刻上一段話,你會寫上什么呢?
請學生伴著音樂動情誦讀。
五、總結全文
師:同學們老人十幾年如一日與海鷗相依相伴,是緣于一個字,那便是──愛,海鷗與老人相知相隨,也是緣于一個字──愛,這老人與海鷗的故事,其實就是一個關于“愛”的故事,擦去“與”字,板書:愛。
其實這個故事,也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只有人愛自然,自然也才會愛人,地球也才能永遠充滿愛,充滿和諧。
五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設計 篇14
一、教學目標
1、抓住重點語句,聯系上下文體會白楊的特點和爸爸的心愿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爸爸介紹白楊樹的那段話。
3、初步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及現身祖國建設的崇高理想。
二、教材分析
《白楊》是人教課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課文,這是一篇精讀課文。文章由樹及人,從孩子關于白楊的爭論開始,引出了爸爸對白楊特點的介紹,然后寫爸爸借白楊表明了自己扎根邊疆的志向,并希望孩子也能夠成為邊疆建設者的心愿。
結合本單元“走進西部”的主題,本篇課文,一是要激發學生對獻身于西部的建設者的崇敬之情,學習他們的無私奉獻精神。二是要培養學生聯系上下文體會優美語言的表達效果和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進一步提高能力。
三、教學方法
本課的教學以遵循三個原則為指導思想來設計教法、學法和教學程序。
一是以“三為主”原則。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語言文字為主線;二是直觀性原則。充分利用直觀形象,創設情景,激發興趣。三是文道統一原則。在學習課文時,教育學生學習邊疆者的遠大志向和奉獻精神,增強其愛國主義情感。
在這樣的前提下,本課的教法我主要運用誘思探究法和引疑推導法。從整體著眼,以疑為主線,讀思結合,使學生始終處于積極思考的學習狀態。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實踐中探究新知,培養創新能力。
本節課中,教法學法體現了以下特點:
(一)、情景教學法。采用各種辦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朗讀品悟法。讓學生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和研讀理解課文的內容。
(三)、合作交流法。在教學活動中,通過教師的組織引導,幫助學生們在自主學習基礎上合作、交流,完成本課學習目標。
四、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景,激情導入。
師:今天我么一起學習袁鷹的散文佳作《白楊》,我們先看一段視頻,視頻看完之后,誰能最先舉手回答老師的問題,誰就會被老師聘請為本節課的“教學小助手”。同學們有沒有信心? 播放視頻《小白楊》
師:聽過這首歌嗎?誰知道這首歌的名字?
生:《小白楊》
師:這首歌是歌唱誰的?
生:邊防戰士
師:你們是怎么知道的?
生:?通過畫面(觀察很認真)
通過歌詞(很會學習)
請兩位做小助手,讓小助手到臺前宣讀他的`任務。
一組:選出朗讀最好的同學。評判標準是能做到聲情并茂
二組:選出思維最活躍的同學。評判標準是回答的問題最有自己的見解
教學結束后,評選出結果,并代表老師把禮品贈給這位同學。 師總結引出課題 :歌曲《小白楊》是一首以白楊樹作喻、贊譽中國邊防軍人的歌曲。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的課文《白楊》又是寫了什么內容?又是歌頌誰呢?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自由的讀課文,并做好批注。
(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出本文中的過渡句——爸爸不只是介紹白楊樹,也是在表白自己的心。以此為軸,前面介紹白楊樹,后面爸爸表白自己的心。)
二、 品讀,理解白楊品格特征。
師:學生讀1——12段,找出爸爸介紹白楊樹的句子并分析。 第一句:白楊樹從來就這么直。
讓學生反復讀第一個句子,看看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教師點撥:突出“直”,并從文中找出體現直的四字詞語“高大挺秀” (板書)
高大挺秀什么意思:高大:又高又大 挺:挺拔;秀:俊秀。總體意思:高大挺拔而又俊秀。(運用組詞法)
第二句:哪兒需要它,它就在哪兒很快地生根發芽,長出粗壯的枝干。
師:“哪兒”在本文中是什么地方?
教師點撥:先讓學生描繪心目中的戈壁灘,再出示圖片,幫助學生理解白楊樹的特點:
你還知道有哪些像戈壁灘一樣荒涼的地方(沙漠、荒地、青藏高原) 總結出白楊樹的特點:生命力強(板書)
第三句話: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么直,那么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
改變句式進行練習,加深學生的理解。
學生誦讀體會含義:這句話贊揚了白楊樹什么特點?堅強不屈(板書)
你想對白楊說什么?
生:
師過渡:爸爸不僅僅是向孩子們介紹白楊樹,還表白著自己的心,爸爸的心孩子們知道嗎?
三、悟讀,領會爸爸的心愿,由物及人。
爸爸的心到底是什么呢?(板書:畫上一顆心的圖案)孩子們現在知不知道,你從哪里知道?
他們只知道爸爸在新疆工作,媽媽也在新疆工作。”啟發學生不
知道什么:他們卻不知道爸爸媽媽為什么到新疆去工作。
“他們只知道爸爸這回到奶奶家來,接他們到新疆去年小學,將來在念中學” 啟發學生不知道什么:他們卻不知道爸爸為什么把他們接到新疆去?
“他們只知道新疆是個很遠很遠的地方,要做幾天火車,還要坐幾天汽車。”啟發學生不知道什么:他們卻不知道新疆是個偏遠、艱苦的地方,爸爸為什么把他們帶到艱苦的地方去呢?
板書:爸爸的心就是:扎根邊疆,建設邊疆
4、師小結:他們不知道,你們知道嗎?小組討論(出示課件) 要求討論后用一句話寫下來。
孩子們并不理解爸爸的心愿,那么爸爸的心愿能實現嗎? 師:爸爸的心愿能實現嗎?你們從哪里知道的?
(課文結尾)那是因為??
“大樹”指的是爸爸,小樹指的是孩子,
從“正迎著風沙成長”你讀懂了什么?
師:這里的小白楊一定會像爸爸一樣扎根邊疆、建設邊疆。 建設邊疆是一個艱巨的任務,在建設者中流傳著一句話: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邊疆建設者像白楊樹一樣,邊疆需要他們,他們無怨無悔的在這里奉獻自己的青春和熱血,爸爸贊美白楊樹,實際也是在贊美千千萬萬像白楊一樣扎根邊疆,建設邊疆的工作者。(出示圖片)同學們,你們覺得邊疆建設者身上閃爍著一種什么精神?(無私奉獻)
師問:這是一種什么寫作手法?(“借物喻人”)我們播放的歌曲《小白楊》以白楊樹作喻、贊譽中國邊防軍人,這篇課文以白楊樹作喻、贊譽了邊疆建設者。課下同學們閱讀茅盾的《白楊禮贊》,看看這篇文章又是歌頌誰的?
出示選自《白楊禮贊》中的一段話,并推薦學生課下閱讀《白楊禮贊》
五、總結課文,激發情感,教育學生。
同學們,在那里的兩棵“小白楊”在父輩的言傳身教下,一定會茁壯成長。老師也相信,我們教室里的幾十棵“小白楊”也會茁壯成長,成為有用之材,到祖國需要你們的地方去,建設我們偉大的祖國。 同學們有沒有信心?(結束)
推薦閱讀矛盾的《白楊禮贊》
附板書設計:
高大挺秀
白楊 生命力強 爸爸的心 堅強不屈教學反思:
1、《白楊》是一篇有優美的散文。在教學中,我依托文本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學的前半部分運用朗讀法,引導學生反復的朗讀,從讀中品悟白楊樹的特點。沒有像一般老師那樣,先讓學生去說,老師去講,最后齊讀,我覺得這樣的朗讀是無效的。教學的后半部分,我采用揣摩和討論的方法,讓學生明白爸
爸的心愿,并通過出示圖片,很自然的學生就能知道建設者身上所閃爍的“無私奉獻”的精神。
2、在教學中,我設計了“教學小助手”這一環節,通過歌曲《小白楊》視頻,選出有自己學習方法的同學,并讓這兩位學生各自的任務,評選出朗讀最好的和回答問題最好的同學,而這兩個評選標準就是學生課堂學習的標準,在教學結束時,兩位小助手代表老師為選出的同學頒發獎品,這一環節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使學生有了學習的標準。
【五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02-22
語文五年級下冊教學設計02-27
語文五年級下冊教學設計05-28
(經典)語文五年級下冊教學設計05-28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04-03
五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設計05-08
語文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03-28
五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02-22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推薦)04-09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熱門】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