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小學語文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優秀的教學設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語文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
一、教材簡介
本課是一則寓言,講的是小河與青草的一段對話。從中可以感知自然界萬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時領悟到做人要謙虛謹慎,要多看到別人身上的長處。
二、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學會“青”的正確書寫,認識其他生字。
過程和方法: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體驗。
情感和態度: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自然界萬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時領悟到做人要謙虛謹慎,要多看到別人身上的長處。
三、設計理念
1、以學定教,激發自主學習的興趣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關注學習主體的自主建構,相信學生,讓學生使用學到的知識技能和方法來充分展開自主學習,發揮教師“組織者”的功能。
2、低年級學生的定向能力尚處在較低的層次,他們的注意狀態仍然取決于教學的直觀性和形象性,易被直觀、新異的刺激活動調動起來,激起學習的興趣。
3、讀中品位,培養閱讀理解的能力。
閱讀理解能力是建立在感悟體驗基礎之上的,朗讀是學生獲得情感體驗的重要環節。教學中要做到以讀為本,一遍有一遍的目的,一遍有一遍的效果,形式多種多樣。力求讓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
四、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
1、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小河與青草》
齊讀課題
2、把“與”換個詞嗎?
(二)、精讀課文
1、師:老師給大家帶來了
貼圖出示:小河說說:()的小河
在小河邊貼上:青草說說:()的青草
2、出示課文第一小節
(1)問:小草就一叢嗎?課文中哪個詞告訴我們的?
請學生起來貼圖:長滿青草
(2)指導讀:小朋友,美嗎?用美美的語氣讀一讀。
指名讀,齊讀。
3、師:小河邊為什么會長滿青青的小草呢?我們來聽聽他們是怎么說的。
出示第二、三小節(第一次對話)
(1)小草對小河說了句什么話?
出示一杯清水:你們覺得這杯水怎么樣?
在杯底放上一張小魚圖片,請學生上臺觀察,問:你看到了什么?
師:這就叫“一眼能看到底”,老師送給大家一個詞語:清澈見底
自讀詞語,指名讀,齊讀。
誰能夸夸小河?
自讀,指名讀,齊讀。
[讓學生通過觀察實物的方式來理解“清”、“一眼能看到底”,接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同時,讓學生多讀多悟,并注意語詞的積累]
(2)聽了小草的話,小河驕傲了嗎?他怎么樣了,說了什么?
指名讀小河的話
出示:緊緊抱住個別讀
師:誰能來把這個詞語表演一下
再指名讀,齊讀。
小草是用什么抱住小河的?
課件演示:小草用根把泥土緊緊抱住。
如果沒有小草把河岸的泥土緊緊抱住,小河會怎么樣呢?
在清水里加入泥土,使之變成渾濁的泥水,理解“渾濁”。
[表演是學生非常喜歡的形式,以演助讀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更好地理解了“緊緊抱住”。另外,多媒體課件的演示不僅吸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將抽象的語詞形象化了。]
(3)說話:因為小草將河岸的泥土緊緊抱住,所以小河。
指名說
指導朗讀:讀出感謝的語氣。
自讀,指名讀,分角色朗讀。
[通過說話訓練既使學生更好地理解了課文內容,又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能力。同時,讓學生進入角色進行情景朗讀,在讀中更好地感悟]
3、接著,他們又說起了悄悄話。
出示第四、五小節
(1)自讀這段對話
(2)比較讀:你長得碧綠碧綠的',真讓人喜愛。
你長得碧綠的,真讓人喜愛。
如果你是小草,你會喜歡哪一句?為什么?指名讀,夸夸小草。
(3)小草聽了小河的話有沒有驕傲呢?他是怎么說的?
讀小草的話
實物比較:碧綠的小草
干枯的小草
問:青草會在什么情況下干枯呢?
(4)說話:因為,所以。
(5)指導朗讀:讀出感謝的語氣。
自讀,分角色朗讀。
4、正因為小河與小草互相,所以(出示第六小節)
(1)自讀這一小節
(2)問:為什么“更歡了”“更綠了”?
(3)指導讀:讀出歡快的語氣。
[讓學生通過比較的朗讀來體會詞語的運用,在讀中感悟。同時貫穿說話訓練,并在上次說話的基礎上要求有所提高,逐步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4、分角色,有感情朗讀全文
(三)、拓展延伸
1、學了這篇課文,你想說些什么?
2、如果我是河里的小魚,我想對小草說……
如果我是愛到小河里游泳的孩子,我想對小草說……
[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進行說話,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并使學生的感情得到了深化]
(四)教學“青”
1、觀察字,說說記憶方法
2、指導書寫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學習掌握本課的生字詞。
2、感知課文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及蘊涵的人生哲理。
3、學習文章的寫作特色。
教學的重點:學習文章的寫作特色。
教學方法:朗讀法,引導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語言導入
貓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種小動物。很多家庭因為貓惹人喜愛而養它。我國著名作家鄭振鐸先生,他家也曾養過三只小貓。從養這三只小貓的過程中,他領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究竟是什么樣的哲理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鄭振鐸先生的散文《貓》。板書課題、作者)
二、預習檢測
1、給下列黑體字注音。
污澀 ( )慫恿( ) 蜷伏( )懲戒( ) 悵然( )詛罵( )紅棱 ( )
2、下列詞語中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慫恿:鼓動別人去做。B、預警:預備警察
C、蜷伏:彎著身體臥倒。D、悵然:不愉快的樣子。
三、朗讀課文,感知文意,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1、朗讀課文,完成下表
2、為什么“我”對于第三只貓的死亡比前兩只貓的亡失更“難過得多”?
明確:因為第三只貓的死責任在“我”。“我”的主觀臆斷,斷定鳥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我”用木棒打它,它受到冤苦無處辯訴,最后死在鄰家屋檐上。“我”認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這個過失是無法補救的。
3、學習了本文,你有什么收獲?
歸納:凡事不可主觀臆斷,妄下斷語,否則就會造成難以彌補的過失
四、再讀課文,把握文章的寫作特點
五、 再次跳讀課文,想一想,本文最顯著的寫作特點是什么?
歸納:
1、情節曲折,結構嚴謹。文章圍繞中心敘寫了三個故事,每個故事都以養貓的亡失為線索都具有相對的完整性。三個故事又是按照時間順序排列組成一串,構成一段家庭養貓的悲劇史:得貓——養貓——亡失——再得貓——再養貓——再亡失——復得貓——復養貓——復亡失,永不養貓。情節三起三落,層層推進。
2、首尾呼應和伏筆的設置。銜接呼應表現為:開頭交代幾次養貓的結局,拋出線索,總領全文,末了以“我家永不養貓”收尾,開拓深意,呼應開頭。三個故事之間又有過渡段貫通彌合。伏筆的設置表現為:第一只貓忽然消瘦預示其病死;寫第二只貓街上亂跑,預示其被人捉走;寫第三只貓凝望鳥籠,預示其被冤打致死。所以這些都起到了穿針引線,連珠綴玉的作用,把三個故事和各個故事之間的情節綴連成有機的.整體,渾然天成,天衣無縫。
六、延伸遷移
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經錯怪過別人或被人誤解過?把事情經過說給其他同學聽聽,并和同學討論一下,怎樣才能減少彼此之間的誤會?
板書:
貓
鄭振鐸
“我”三次養貓的故事:1、2、3、
態度:喜歡 更喜歡 不喜歡
情感:酸辛 悵然 難過、自責
做事不能主觀臆斷。要弄清事實
對人對事不能存偏見,要善待動物
六、課堂總結
本文寫的是貓,作者卻巧妙地借物抒情,曲折地表達了同情、憐愛弱小者的思想感情。本文組織材料的特點是前后連貫、首尾呼應,文章在結構上嚴絲合縫,條理清晰。
七、布置作業。
1.完成課后練習二 四
2.熟讀全文,領悟文章內容,體會文章感情
3、寫第三只貓被冤枉后的心里活動
教學反思
我在教學《貓》這篇課文的時候,發現文章構思精巧,意味雋永,針對文本的這一現狀,我教學設計考慮的重點,是如何在課堂上讓學生更充分地占有學習時間,讓學生得到更規范有效的語言訓練,于是,我選擇了“說讀”這個課型。說讀,就是說自己的閱讀感受。
我選擇了三個話題:說貓,說人,說文。每一個話題,分說兩個方面的內容:說貓,生命之美和命運之悲;說人,養貓之樂和失貓之痛;說文,語言之妙和結構之巧。
整個課堂,學生邊讀邊說,邊說邊讀,學生在文本中來來回回地走,課堂氣氛輕松活潑,學生積累豐厚自然 。
我覺得,這堂課我的最大的亮點,可能就是:大膽嘗試了課堂教學中的“無提問設計”。 從“提問”的視角來審視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有如下幾種情況:一是“碎問”,時時在問,問得密度很大,可以說已經不能稱之為“提問”;二是“多問”,問得比較多,“提問”的質量不高;三是“主問”,只提出幾個主要的問題,提問有深度,有牽引性,學生能夠充分地活動起來;最后一種情況,最精妙最有趣,就是“不問”,不使用提問來建構課堂,也不使用提問來組織教學。
當然,在執教過程中由于有點緊張,各環節過渡還不夠自然,在“品味”環節還覺得做的不是太理想,在拓展環節還需要斟酌,推敲,在以后的教學歷練中有待進一步提高。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3
【學習目標】
1、認識“壩、傣”等5個生字。會寫“坪、壩”等12個字。能正確讀寫“坪壩、穿戴、打扮”等19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對這所民族小學的喜愛之情。
3、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課文,抄寫描寫窗外安靜情景的句子。
【課前準備】
1、課前發動學生搜集有關我國少數民族服飾和風情的圖片、文字資料。
2、具有云貴地區少數民族特色的音樂磁帶或CD碟片。
3、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舉行“民族風情”展示會
1、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飾,更有不同的風俗。下面我們舉行一個“少數民族風情”展示會,請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關圖片,介紹自己了解的少數民族的情況。
學生展示介紹,教師提示學生著重介紹少數民族的服飾特征、生活習俗。
2、視學生介紹情況,教師利用課后資料袋中的圖片,補充介紹課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數民族的.情況。
3、評選最佳學生,頒發小獎品。
二、揭示課題,范讀課文
1、在我國西南邊疆地區,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處。不同民族的孩子們也在一所學校共同學習。就有這樣的一所民族小學,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參觀一下?
2、板書課題:我們的民族小學。
3、教師配樂范讀。選擇具有云貴民族風情的樂曲,如《小河淌水》、《蝴蝶泉邊》、《有一個美麗的地方》等配樂。
三、自學生字新詞,試讀課文
1、這所民族小學美不美?大家肯定想親自去走一趟,轉一圈。請你自己試著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生字根據注音拼讀一下,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
2、學生試讀。
3、指名分自然段朗讀:
教師相機出示每小節中帶生字的新詞,正音、鞏固。學生感到陌生的詞語也該提示。
第一自然段:坪壩(bà)絨球花傣(dǎi)族景頗(pō)族
阿昌(chāng)族德昂(áng)族絢麗多彩
第三自然段:蝴蝶孔雀舞摔跤(jiāo)山貍
第四自然段:鳳尾竹搖晃(huàng)
四、分組朗讀,組間比賽
1、分小組朗讀,每組讀一自然段,各組練習。
2、各組練習后進行比賽。
五、鞏固字、詞,指導寫詞
1、指名讀生字,新詞。
2、指導書寫課后田字格中的字:
⑴著重分析指導“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戴”,半包圍結構,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置,相互要結合緊湊。
“蝴”左中右結構,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構成。
“雀”字“小”字下邊的撇(丿)要長些。
“舞”字中間四豎要寫短小、靠攏些,第三橫要長些,整個字第十三畫是撇折。
⑵學生寫字。
3、抄寫詞語表中列出的本課的詞語。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有感情地背誦課文。
2、通過朗讀,自讀自悟,感受夕陽西斜美和夕陽西沉云朵美以及夕陽隱沒時的霞光美。
3、通過對課文地誦讀品味,感受夕陽的美麗,體會人們的喜悅之情,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學重點:
感受夕陽西下的整個過程的美(西斜——下沉——落山)
教學難點:
入境品讀,感悟夕陽美
教學過程:
一、 整體感知,發現“美”。
1、今天,讓我們高高興興地繼續跟著爺爺奶奶一起去看美麗的夕陽!(投影出示夕陽組圖,學生欣賞)
2、誰能說說自己的感受?我們一起贊美夕陽:(齊讀課題)夕陽真美!
二、 發散閱讀,感受“美”。
1、過渡: 課文是怎么寫夕陽美的呢?請小朋友們打開書本,讀讀課文第2、3、4節,畫出讓你感受到美的語句,多讀幾遍,看能不能把夕陽的美讀出來。
2、第二節中哪些詞句讓你感受到了美?(出示)根據學生回答,相機指導朗讀。
⑴“太陽已經西斜,收起了刺眼的光芒。”出示圖片,現在的太陽和中午的太陽相比,怎么樣?(變的柔和了)指導朗讀。
⑵“天空一片深藍”出示圖片,感受并讀好“深藍”。
⑶“連綿起伏的西山披著夕陽的余暉,顯得十分壯麗”。出示圖片,理解“連綿起伏”。看著圖在本子上畫一畫。師小結:連綿,就是一座山連著一座山;起伏,就是有高有低。范讀“連綿起伏”。出示圖片,理解“壯麗”。師描述:看,太陽快落山了,它的余暉染紅了天空、云朵,它好像給群山披上了紅色的披風,這山既雄偉,又美麗。這就叫“壯麗”。齊讀
⑷師:天空一片深藍,西山連綿起伏,多美呀!誰能把這段話連起來讀讀?
⑸誰能給圖片配上文字來贊美夕陽?老師播放圖片,范背第二節。自由練習背誦,指名背。
⑹小結:西斜的'太陽收起了刺眼的光芒,給大山披上了一層美麗的余暉,給樹木穿上了紅色的裙子,就連小朋友的臉也被映紅了!讓人忍不住想說——(齊讀課題)夕陽真美!
3、同學們真會讀書!想不想讓這些夕陽圖在頭腦中“動”起來,一邊讀一邊想就能使圖片“動”起來,要不咱們試試。請同學們讀讀課文第三節讓你感受到了美的詞句?出示第三節。
⑴指名讀,你感受到美了嗎?
⑵“圓圓的臉漲紅了”,漲紅的臉像什么,可愛不可愛?讀好:漲紅。引讀:“把身邊的云染成了黃色、紅色、紫色……”還能把云染成什么顏色?你能不能用一個詞把這么多的顏色都說進去?(五顏六色)
⑶這么多的顏色擠在一起多美麗、多壯觀呀!能給這副圖配上文字嗎?練習背誦,指名背誦。
⑷這么多的顏色擠在一起,多熱鬧呀!讓我們一起走進這五彩繽紛的顏色中去吧!——齊背
⑸小結:當太陽慢慢下沉時,他那圓圓的臉漲紅了,就像個可愛的娃娃。它讓周圍的云朵變成了黃色、紅色、紫色、綠色、藍色、金色……顏色多得數也數不清,讓人忍不住想說:夕陽真美(齊讀課題)
4、我們讀讀、想想、背背,學習了第三節,太陽西沉時云朵的美都在我們面前動了起來。(出示落山圖)誰能通過朗讀讓這幅圖也“動”起來。請同學們運用同樣的方法自學第四節。檢查自學情況。
⑴指名讀,給這幅圖配上文字。評議:你感受到美了嗎?圖“動”起來了嗎?
⑵“它輕輕地走向西山的背后”,這時,同學們想對夕陽說些什么呢?(戀戀不舍之情)
⑶練習背誦,再為這幅圖配上文字。
⑷讓我們一起來讀好這片燦爛地霞光,把它們留在身邊。齊背第4節
5、小結:是呀,夕陽真美,讓我們亮開嗓子,用所有的熱情贊美它吧!(齊讀課題)夕陽真美!
6、這么美的夕陽,讓我們永遠把它記在腦海里吧!出示第2、3、4節,選擇自己喜歡的背誦(指名背,齊背)。
三、縱向延伸,深化“美”
1、最后,(引讀)爺爺滿面紅光,望著奶奶說:“夕陽真美呀!”爺爺為什么不望著孫子說“夕陽真美呀”,而是望著奶奶說呢?
2、討論,指名說,小結:是呀,爺爺奶奶雖然大了,但生活很幸福,就像是夕陽那么美好。讓我們共同祝福他們!播放歌曲《夕陽紅》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5
【教學要求】
1、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圖畫,結合自己平時的學習,明確學習語文的重要性。
2、通過認真看圖,掌握學習語文的途徑,激發生學習語文的熱情。
3、使學生養成修改作文的良好習慣,指導學生如何修改作文。
【教學重點】
1、通過看圖,掌握學習語文的途徑。2、學會修改作文。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同學們,從小學到中學語文一直是門很重要的功課,你知道為什么要學好語文呢?學好語文有什么意義?
2、要想學好語文是不是就是上好語文課,讀好語文書呢?請你們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說一說你平時是怎樣學習語文的?
二、指導看圖,了解、掌握學習語文的`渠道。
1、過渡:剛才同學們說了很多學習語文的途徑,除了這些還可以有哪些渠道學習語文呢?我們一起來看圖。
2、學生看圖,思考:有哪些學習語文的渠道?
3、匯報交流,相機板書:廣播電視、電腦、參觀、訪問、圖書、討論……
4、討論:在這么多的渠道中你喜歡采用哪些形式去學習語文?為什么?在運用過程中要注意什么?
5、小結,通過看圖,討論交流我們掌握了多種學習語文的渠道希望你們能學以致用。請大家說說看本學期自己準備怎樣學好語文?
三、總結。
語文與我們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它是很重要的交際工具,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渠道學習語文,學好語文。希望大家說到做到,做生活的有心人,學習的小主人。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一、導入質疑,明確修改的重要性。
1、(板書:文章不厭百回改)提問: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2、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也曾說過,好文章不是寫出來的而是改出來的。說明了什么道理呢?
二、指導如何修改作文。
1、過渡:我們都明白了修改的重要性,那到底如何修改呢?我們一起來學習。
2、討論:一篇文章寫好后,要修改些什么呢?
3、對,找出這些毛病后我們要運用規范的修改符號,來修改符號,來修改也就是我們平時做修改病句所使用到的符號,只不過那是句子,現在將句子組合成文章。
4、回憶復習所學修改符號。5、自學書上例文《小花貓》
6、匯報:這篇文章中修改了哪些部分?毛病在哪兒?7、練習:
8、討論總結:如何修改作文?
三、總結。
通過本堂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要想寫出好文章就要多修改,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寫作中文章不厭百回改,期待著你們寫出一篇篇優秀的文章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6
一. 教學目標 。
1、會認8個生字,會寫3個字。
2、把課文讀通順,初步了解課文大意。
二、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1、同學們,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常常會遇到一些麻煩事。本來花費了很多心血準備好的東西會突然遭到破壞,讓我們感到很傷心,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里有一個小女孩遇到了麻煩事。她是誰呢?
(課件出示:一個小女孩說:你們好,我叫玲玲。)
玲玲小姑娘真有禮貌,我們也一起向他問好吧,玲玲,您好!
(正音“玲” 指導讀輕聲,生字卡)
2、看看玲會寫了嗎?(課件出示“玲”字)
你認識的人名字里有玲字嗎?很多人的名字中有玲字,聽起來悅耳動聽。你可以用什么方法記住它?(生:形聲字、換偏旁,王字加令……)
3、今天我們學習25課玲玲的畫請讀課題。(補板書課題)
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質疑)
(二)、 學習生字,初讀課文
1、同學們的想法這么多呀,那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一起去讀課文好嗎?看看能否找到你想知道的內容。請同學們打開第116頁,自由讀課文,遇到不懂的生字把它畫下來,請借助拼音多讀幾遍。把字音讀準,把課文讀通。
2、課文的生字會念了嗎?小老師帶讀生字(出示生字卡片正音)
小結:同學們真能干,這么快就會認讀了課文的生字。沒有了拼音你還會讀嗎?
3、小組學習,自認生字卡。在小組里找出難讀的字音,并互相考考對方。
4、出示生詞卡片。指名讀,男女同學讀,開火車讀。
5、把課文中含有生字的'句子讀一讀。
6、把生字詞放在課文里讀,看誰能讀得又快又好?同桌合作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問得仔細些。
(整體感知,解答前面同學提的問題。教師總結:玲玲為了參加評獎,畫了《我家的一角》,不小心弄臟了,在爸爸的啟發下,玲玲畫了一條小狗,并獲得了獎。)
? 過渡:你們想看看玲玲的畫嗎?玲玲給我們出了幾道題,她說我們做對了,才可以欣賞她的畫,咱們一起來看看。
(三)、學習書寫生字。
1、出示要寫的生字。讀準字音,并組詞。(指名讀,全班讀)
2、自主識記生字。
小組識記生字,說說用什么方法識記的。
3、拼蘋果游戲。把部首部件拆開,同學上來黑板擺一擺,組成生字。
4、寫字。
(1)出示帶田字格的生字“糟、 樓”,觀察發現(這兩個字都有一個共同的部件,寫法卻不一樣,是什么?
(2)再出示“梯”與“樓”字組成一個詞。說提醒同學注意的地方。
(3)范寫。
5、學生書寫,教師巡視。
6、展示學生的字、評價。
(四)、小結
今天我們的同學在學習過程中表現得特別棒,玲玲準備把她這副得獎的畫送給大家。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7
一、素質教育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讀懂課文內容,了解魯濱孫在嚴酷的生活面前,是怎樣戰勝種種困難生存下來的。
(二)能力訓練點
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敘述事情的方法。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德育滲透點
培養學生在逆境面前勇敢戰勝困難的大無畏精神。
(四)美育滲透點
體會魯濱孫藐視一切困難的陽剛之美。
二、學法引導
(一)教師教學法
激發興趣、引導閱讀討論、適時點撥。
(二)學生學法
通過自讀自悟,小組交流解決疑難問題,感情朗讀課文等形式充分理解課文內容。
三、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一)重點、難點
了解魯濱孫到荒島后遇到哪些困難,是怎樣克服的,體會他勇敢無畏的精神。
(二)疑點
魯濱孫在島上如何處理吃、穿、醫病難題的?
(三)解決辦法
重難點通過學生自讀課文,教師加以點撥解決,疑點通過教師補充有關背景知識解決。
四、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一)教師活動設計
1.引導學生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2.幫助學生了解有關背景知識。
(二)學生活動設計
1.自讀課文,了解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討論交流魯濱孫怎樣戰勝困難的。
五、教學步驟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魯濱孫漂流記
2.解題:漂流什么意思?(隨著水浮動)
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二)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記下疑難問題。
2.檢查自學情況。
(1)本文寫的是一位叫魯濱孫的英國人,在一次航海中船翻漂流到一座荒無人煙的小島上,戰勝種種困難,歷盡磨難,生活了二十多年之久,最后終于獲救回到英國的一件事。
(2)質疑,梳理問題。
(三)細讀課文,深入理解課文
l.默讀課文,思考:魯濱孫漂流到荒島,遇到了什么困難?他是怎么解決的?從中你體會到什么?
2.同座交流。
3.全班交流。
(遇到困難:冷、餓、野人的`威脅。
解決辦法:搭起帳篷、打獵捕魚、養羊種麥。住所前空地插樹樁,羊群分養,救下星期五為伴。
從中體會:魯濱孫有智慧、很勇敢、不怕困難,有頑強斗爭求生存的精神。)
4.朗讀課文。(讀出魯濱孫當時的艱難和他在困難面前的勇敢。)
5.質疑、解疑。(隨機解決,教師穿插背景知識及簡介相關細節)
(四)總結、擴展
1.魯濱孫的經歷給了我們什么啟發?在學習和生活當中遇到困難時,你是怎樣做的?應該怎樣做?(啟發聯系實際談)
2.你想詳細了解魯濱孫嗎?可讀一讀原著。
(五)布置作業
找到《魯濱孫漂流記》原著,讀一讀。
附:板書設計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8
一、教學內容:6 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
二、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人們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稱為太陽系中的“孿生兄弟”,弄明白兩者之間的相似與差異之處。激發學生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和培養熱愛科學研究的志向。
三、重點難點:了解人們為什么把地球和火星稱為太陽系中的“孿生兄弟”,激發學生探索宇宙奧秘的興趣和培養熱愛科學研究的志向。
四、教法教具:從理解題目入手,理解課文內容及說明順序,透過相關詞句,理解課文用詞準確嚴密、通俗易懂的特點。
投影、多媒體
五、課時安排:兩課時
六、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師板書“孿生兄弟”,指名說說含義。逐步補全課題“地球的”、“火星”,簡要說明地球與火星的關系。
2、課文為什么把火星和地球稱為孿生兄弟?請同學們帶者問題自由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
1、帶著以上問題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讀順句子,讀通全文
(2)不理解的字詞句同桌相互質疑
(3)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
2、檢查自讀情況,掃清閱讀障礙
3、再自由讀課文,思考課文每一自然段寫了什么?
4、簡單分析交流后給課文劃分層次,概括大意。
第一段(1)由“孿生兄弟”推測火星上有水和生命的存在
第二段(2-5)推想火星上水的兩種來源
第三段(6-8)闡述地球上能留下水并孕育生命而火星卻不能的原因
5、按段讀課文,把握每一段的主要內容
三、作業
1、完成鋼筆習字冊
2、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第六課的生字,讀通了課文。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
齊讀課題《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
2、什么是“孿生兄弟”?(同一胎出生,雙胞胎)“孿生兄弟”最顯著的特征是什么?(長相相似)
課文為什么把火星與地球稱為“孿生兄弟”?讀一讀第一自然段,有一句話揭示了答案,你能找出來嗎?
(“這兄弟倆長得太像了——同樣有……,同樣有……,同樣有……,同樣是……,甚至……。”)
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句話中連用了四個“同樣”,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好嗎。
你知道這是什么句式嗎?(排比句)
句中的四個“同樣”讓我們讀起來有什么感覺?(火星和地球之間十分相似)而且我們讀起來也非常有氣勢。
誰能通過朗讀讓大家感受到火星與地球之間極大的相似程度,好比“孿生兄弟”。
(指名朗讀“這兄弟倆長得太像了……孿生兄弟。”突出“太像了”、四個“同樣”、“甚至”、“難怪”等詞。)
你能用一個關聯詞來說說為什么課文把火星稱為地球的“孿生兄弟”嗎?
(因為……,所以人們把火星稱為……。)還可以怎么說?(人們之所以把火星稱為……,是因為……。)
3、說得非常好。我們再來看課題。齊讀課題。
現在你能說說“孿生兄弟”上為什么用引號?( 相似 表示特殊含義。)
課題中的破折號表示什么?(表示解釋說明)
4、過渡:火星和地球如此相似,好比一對“孿生兄弟”,科學家們也由此推測——火星也和地球一樣有水和生命存在。那么這種推測有沒有依據呢?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輕聲讀讀第二自然段,談談自己的想法。這種推測是有依據的`。
(1)“科學家研究分析了火星的照片資料,發現……”
(出示火星河床圖片)這就是火星河床的照片資料。誰愿意看著照片向大家介紹一下。
指名朗讀第一句。
(2)“20xx年3月以后,人們通過……鉆孔分析,進一步證實……。”
看來科學家的推測是有依據的,大膽的想象推測離不開科學嚴密的研究認證。
2、我們一起來讀讀第二自然段。(齊讀)
三、學習第三至五自然段
1、看來,火星上確實曾經有過水的存在。那么,火星上的水是從哪里來的呢?自由讀讀3-5自然段,找找答案。用“——”畫出
2、指名說。課件出示。
也許是持續了數億年的彗星和隕石風暴,給兄弟倆送去了最初的水。
與地球一樣,火星上的水可能還有另外一種來源。在兄弟倆誕生之初,水的成分就已經潛藏在一些礦物中了。
3、這兩句話中的“也許”、“可能”又說明了什么?
(這些都是科學家們的推測。)
4、哪個自然段講了彗星和隕石風暴?
指名讀第3自然段。
“家常便飯”是什么意思?(很平常、經常發生)
我們可以用什么詞語來替換它?(習以為常、十分尋常、普普通通)
那你覺得用“家常便飯”和“習以為常、十分尋常、普普通通”哪個更好?
(“家常便飯”通俗易懂,更加形象。)
這一段中還有哪些詞能說明當時太陽系內大大小小的碎片彼此碰撞是家常便飯?
(“經常、突如其來、無數、四處”)
5、火星上的水還有什么來源?從宇宙飛船拍攝的火星照片看,上面有——,河床上布滿了——。看著這些照片,我們仿佛可以聽到——。
讀著這段文字,你眼前仿佛出現了什么?請寫一寫,也可以選用老師提供的詞語:
濁浪滾滾、奔騰咆哮、排山倒海、一瀉千里……
指名讀寫的話。
四、學習七、八 自然段
1、地球上的水留了下來,而且孕育出來生命;火星上的水原本可能比地球的還多,為什么沒能留住呢?自由讀7、8自然段
2、指名說。 用自己的話說
3、水是生命的源泉,地球上的生命得以生生不息;火星的表面留不住水,那么肯定就不存在生命了。你認為呢?科學家又是怎么認為的呢?引導讀句理解“然而……”
4、可見,在沒有充分的科學根據可以證明之前,任何結論都不能武斷。科學的探究態度必須是嚴謹、一絲不茍的,來不得一絲馬虎。
火星上生命的存在與否,這是個怎樣的謎?你想知道嗎?那么,請學好科學文化知識,努力去探究吧。科學的大門正為你敞開著。
七、板書:
6、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
相似 同樣
水 生命
以上就是小編分享的火星——地球的孿生兄弟教學教案設計的全部內容,如果對你有幫助,請繼續支持語文網,并提出您的寶貴建議,小編會盡最大的努力給大家收集最好最實用的教學文章!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認識14個生字,理解課文內容,教育學生要愛護小動物。
教學重點:課文內容,理解認識14個生字。
教學難點:課文內容,理解認識14個生字。
教具準備:課件、識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生病了都要去找醫生,那么樹生病了怎么辦?誰是它的醫生呢?寫課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啄木鳥”。
二.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 聽課文錄音。
2. 生自讀課文。標出有幾個自然段落?圈出生字。
3. 學習生字。啄棵病體蟲醫治鷹氣對鵲干敲術
4. 我愿當小老師。
5. 找出這些生字的“鄰居”。
6. 誰還能找出這些字的朋友。
7. 讀課文,組內一人讀一節。
8. 推舉讀得最好的到前面讀。
三. 再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 齊讀課文。
2. 你最喜歡那一段。
3. 學習第四自然段。課件出示
4. 第四段。
5. 指名讀第四段。
6. 討論:啄木鳥是怎樣給老樹治病的?
7. 那么貓頭鷹和喜鵲為什么不能給老樹治病呢?
8. 指導學生讀2、3自然段。重點指導朗讀,使學生知道老樹是樹干生病了,貓頭鷹能住老鼠,喜鵲只會啄樹枝和樹葉上的蟲字。
9. 齊讀第一段,這一段有幾句話,告訴我們什么了?
10. 學習最后一段。
(1) 指名讀
(2) 說一說有幾句話?都寫了什么?
10.再讀課文,看有那些不明白的地方?
四. 課堂總結:鳥是消滅害蟲的能手,是樹的`醫生,也是我們人類的朋友。
五. 作業:把今天學到的課文講給小弟弟小妹妹聽。
六. 板書設計
啄木鳥
啄棵病體蟲醫治鷹氣對鵲干敲術
一棵蘋果樹生病了 結了許多大蘋果
啄木鳥敲找捉學
第二課時啄木鳥
教學目標:學習寫字。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 復習。
1. 指名讀課文。
2. 讀詞語。
啄木鳥一棵生病身體蟲子醫生治病貓頭鷹嘆氣對不起
喜鵲樹干敲門手術
二. 學習寫字
1.出示生字:棵病體蟲氣說起術
2.起讀生字。
3.認識“言字旁”
4.討論這些字的結構、筆順。
5.師指導:“說、起、氣”。
說:師用紅筆標出言字旁,學生練寫。
起:師先示范,學生描紅。
氣:用紅筆標出第四筆,然后請學生說一說為什么描成紅色?
6.其余的字學生自己在田字格里練習寫。
7.評比:寫得好的獎勵小紅花。
三.課堂總結:這節課我們學習寫了8個字,寫時一定要注意“言字旁”和“氣”字的最后一筆。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0
設計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田忌賽馬》這篇課文講的是在孫臏的幫助下齊國大將田忌和齊威王賽馬得勝的故事。學習課文要了解人物的思維過程,理解得勝的原因,懂得要冷靜仔細地分析局面,把握時機,找到解決問題的好方法。還要鼓勵學生手和腦動起來,連線體會比賽策略圖,通過討論體會孫臏的聰明智慧,另外設計朗讀與表演,貫徹“新基礎教育”理念,“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課上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課堂上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讓學生自己學,創造表現的機會讓學生自己說,強化學生的自主意識。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搜集孫臏的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觀看視頻,情境導入
1。播放與孫臏有關的影視劇的片段。
2。激趣:你知道這部影視劇的主人公是誰嗎?你能用一個詞來形容他給你的印象嗎?
3。《孫臏兵法》是孫臏創作的中國軍事著作,關于孫臏,你還搜集到了哪些資料?
(1)學生介紹搜集的關于孫臏的資料,同學間互相補充。引導學生學會搜集、整理資料。
(2)教師補充:孫臏,本名孫伯靈,是中國戰國時期的軍事家,是孫武的后代。孫臏曾與龐涓為同窗,因受龐涓迫害遭受臏刑,身體殘疾,后在齊國使者的幫助下投奔齊國,被齊威王任命為軍師,輔佐齊國大將田忌兩次擊敗龐涓,取得了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的勝利,奠定了齊國的霸業。唐德宗時將孫臏等歷史上六十四位名將供奉于武成王廟內,稱之為“武成王廟六十四將”。宋徽宗時追尊孫臏為武清伯,位列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4。揭題:這節課我們就一起讀讀彰顯孫臏智慧的經典之作——《田忌賽馬》。(板書課題)
5。質疑: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一些什么呢?
預設:
田忌為什么賽馬?
賽馬的經過怎樣?
賽馬的結果如何?
設計意圖:通過觀看影視劇片段引出孫臏這個人物,再在交流和補充的資料中,讓學生在腦中對孫臏有個初步印象,使學生有了解的興趣和學習的欲望。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指名朗讀,其他同學邊讀邊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指名回答,教師小結。
孫臏經常觀看田忌和齊威王及貴族們賽馬,他發現了一些規律,就告訴田忌一個好辦法,田忌按照孫臏的計策和齊威王賽馬,結果贏了齊威王。后來孫臏被田忌引薦給齊威王,齊威王任命孫臏為軍師。
3。學生自由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學生在書上畫出生字詞,同桌間互讀。
(2)出示詞語,檢查自學生字情況。
摩拳擦掌出謀劃策引薦贏了
①先指名讓學生讀詞,再全班開火車朗讀。
②教師正音,然后學生說說詞語的意思。
4。理清脈絡,劃分段落。
(1)起因:孫臏發現賽馬時出場馬匹的特點。(第1~9自然段)
(2)經過:孫臏為田忌出謀劃策,讓田忌贏了齊威王。(第10~14自然段)
(3)結果:孫臏被田忌引薦給齊威王,當上了軍師。(第15、16自然段)
設計意圖:先讀文,然后指導學生識字學詞;再讀言語鞏固字音,加深對詞語的理解;最后理清文章脈絡便水到渠成了。
三、觀察指導,練寫生字
1。觀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提出書寫難點,集體交流解決方法。
2。課件出示生字,提醒學生書寫時注意間架結構。
3。重點指導“贏、拳、擦、策”。
4。教師利用課件演示生字書寫動漫,組織學生仔細觀察,幫助學生記住筆順和字形。
5。學生先觀察書寫動漫,再練寫兩個。
6。利用實物投影展示學生的書寫情況,集體評議后再練寫。
設計意圖:學生已經掌握了寫字方法,有重點地指導一是為學生扎扎實實地打好字詞的。基礎,二是發揮學生習字的主動性,使之成為能力。
四、課堂小結,布置作業
1。教師總結學生課堂學習情況。
2。布置作業:孫臏的計策妙在什么地方?道理是什么?
設計意圖:學貴有疑。指導學生帶著問題與文本對話,在讀書的過程中加強自己的感悟。為下節課的學習做好鋪墊。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激趣導學
1。出示詞語:胸有成竹摩拳擦掌興致勃勃出謀劃策躍躍欲試
2。指名讀詞語,并說說詞語的意思。
3。質疑:誰“胸有成竹”?給誰“出謀劃策”?大家“躍躍欲試”“興致勃勃”“摩拳擦掌”做什么?
預設:孫臏胸有成竹,給田忌出謀劃策,比賽雙方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觀眾們興致勃勃猜測比賽結果。
4。導入: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田忌賽馬》,走進這場比賽,感受一場智慧的較量。
設計意圖:此環節的安排,既夯實了基礎,又能引起學生對課文內容的回憶,激發了學生的情感,將學生帶入了新的學習情境。
二、學習課文,賞析孫臏
1。出示“于是,他同齊威王及貴族們約好一起賽馬”這句話。
(1)學生朗讀。
(2)田忌在什么情況下同齊威王及貴族們約好一起賽馬?(孫臏給田忌出主意,保證田忌在賽馬時獲勝。)
2。教師引導質疑:這場關鍵的比賽,賽前孫臏做了什么?賽中田忌按照孫臏告訴的辦法參加了比賽,這是什么辦法?比賽結果怎樣?賽后發生了什么?大家小組討論后回答。
3。小組匯報:
(1)比賽前:田忌進行了細心的觀察,發現了大家參賽馬的規律,找到了贏得比賽的辦法。
(2)比賽時:田忌按照孫臏的'辦法取得了勝利。
(3)比賽后:孫臏被田忌引薦給齊威王,當上了軍師。
4。過渡:請大家結合書后第二題,把齊威王和田忌賽馬的對陣圖標畫出來。
5。出示學生標畫的對陣圖,請大家補充比賽結果,并說說孫臏為什么要讓田忌這樣安排馬的出場順序。
齊威王田忌結果
第一場上等馬下等馬齊威王贏了
第二場中等馬上等馬田忌贏了
第三場下等馬中等馬田忌贏了
6。教師引導學生討論田忌這樣安排馬的出場順序的原因。
7。總結:孫臏調換馬的出場順序,先用己方最“弱勢”對陣對方最“強勢”,相當于“避其鋒芒”,后兩場則以微弱優勢取勝,最后三局兩勝,巧妙獲勝。
設計意圖:此環節層層深入,讓學生在朗讀、交流、標畫對陣圖、討論中理解了課文內容,懂得了孫臏所出辦法使賽馬取勝的原因。
三、學習寫法,升華主題
1。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孫臏是一個怎樣的人?從文中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預設:
生1:孫臏看了幾場比賽后發現了參賽馬的特點,就想出辦法,這能看出孫臏是個愛觀察、善于思考的人。
生2:孫臏把比賽辦法告訴田忌,田忌最后賽馬獲勝,這件事情讓我感受到了孫臏的智慧。所以說孫臏是個聰明的人。
生3:田忌“微微一笑”“滿意地笑了”這兩處表情,是對孫臏的稱贊,也說明孫臏的沉穩大氣,用人不疑。
2。小結:的確,田忌在孫臏的指導下贏了比賽。這說明孫臏足智多謀。課文寫得如此生動,就是因為作者按照起因(賽前)—經過(賽時)—結果(賽后)的順序,使故事情節層層相扣,而且語言生動準確,運用恰當的四字詞語和生動的人物神態描寫,使得故事人物栩栩如生。
3。朗讀表演,升華主題。
過渡:孫臏最后被田忌引薦給齊威王,他這樣足智多謀,真是讓人佩服,大家來分角色讀讀課文,感受一下他的聰慧。
(1)學生分角色朗讀。
(2)采用表演的形式,小組里選派同學扮演田忌、孫臏、齊威王,進行情景表演。
4。觀看完表演后,你想對孫臏、田忌和齊威王說些什么呢?請大家回家進行小練筆練寫,題目是《__________,我想對你說》。
設計意圖:通過寫法探究和朗讀表演,激發學生動筆進行寫作,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和創作的能力,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并更好感悟文本。
板書設計
田忌賽馬
齊威王田忌結果
第一場上等馬下等馬齊威王贏了
第二場中等馬上等馬田忌贏了
第三場下等馬中等馬田忌贏了
善于觀察創新思維
教學反思
本節課圍繞教學目標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潛能,給學生創造表現的機會,讓學生自己說,強化學生的自主意識。
第二課時導入自然,復習四字詞語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這個環節學生很喜歡。在了解課文內容后,教師設疑讓學生分組討論,自主學習這幾個問題:“這場關鍵的比賽,賽前孫臏做了什么?比賽中田忌按照孫臏告訴的辦法參加了比賽,這是什么辦法?比賽后怎樣?”大部分同學在討論后知道的課文的寫作順序,而且抓住了重點。并且能在老師引導下,結合書后第二題,弄明白賽馬的對陣圖,突破難點,使得學生清晰地懂得了田忌取勝的原因,同時也為孫臏的好辦法稱贊。這樣的教學可喚起學生探索問題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課的結尾設計朗讀表演,激發學生動筆進行寫作,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和創作的能力,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并更好感悟文本。小練筆的作業,更是對學文的擴展訓練,做到了“語思融合,文道統一”。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1
五月,洋槐開花了。槐鄉的山山洼洼,坡坡崗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抱在一起,遠看像玉雕的圓桌球;有的槐花一條一條地掛滿枝頭,近看如維吾爾族姑娘披散在肩頭上的小辮兒。“嗡嗡嗡……”小蜜蜂飛來了,采走了香的粉,釀出了甜的蜜。“劈啪啪……”孩子們跑來了,籃兒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裝著喜盈盈的滿足。中午,桌上就擺出了香噴噴的槐花板,(濃香、清香、醇香、甜香)……這時候,連風打的旋兒都香氣撲鼻,整個槐鄉都浸在香海中了。
在洋槐開花的季節,只有哪位小朋友走進槐鄉,他呀,準會被香氣熏醉了,傻乎乎地臥在槐樹下不想回家。好客的槐鄉孩子就會把他拉到家中,請他美美麗地吃上一頓槐花飯。槐花飯是用大米拌槐花蒸的。吃咸的,澆上麻油、蒜泥、陳醋;吃甜的,灑上炒芝麻、拌上槐花蜜。小朋友臨走時,槐鄉的孩子還會送他一小包蒸過曬干的`槐花,外家一小罐清亮的槐花新蜜。
五月,洋槐開花了。槐鄉的小姑娘變得更俊俏了,她們的衣襟上別著槐花,發辮上戴著槐花,她們飄到哪里,哪里就會有一陣陣清香。小小子呢,衣褲的口袋里裝的是槐花,手上拿的還是槐花。他們大大咧咧的,不時就朝嘴里塞上一把,甜絲絲、香噴噴的確,可真有口福呢。
五月,是槐花飄香的季節,是槐鄉孩子的季節。
1.解題:“槐鄉”的意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開頭連用了三個比喻句,這幾個比喻句說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語言如同詩一樣的優美,文中劃橫線的句子,使全文呈現出詩一樣的節奏感和意境美,說說這些句子是使用了哪種方法。()
a.排比 b.對稱或對仗 c.夸張 d.擬人
4.第一自然段括號中寫槐花飯用了四個詞,如按詞語表達程度的深淺排列,你覺得應該是( )
a. 清香、甜香、醇香、濃香 b. 清香、醇香、甜香、濃香
c. 清香、醇香、濃香、甜香 d. 甜香、清香、醇香、濃香
5.“嗡嗡嗡”、“劈啪啪”都是刑聲詞,請你寫出四個表示不同笑聲的像聲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橫線劃出全文的中心句,說說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據這段話的內容,用“∥”將全文分為______段,寫出各段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為什么說“五月是槐鄉孩子的季節”?請認真閱讀全文從三個方面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寫出本文的中心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2
一、教學目標
1.會認“魂”“幽”等12個生字,會寫“魂”“縷”等14個生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情境感悟、小組合作學習等方法學習課文內容,體會外祖父對祖國的眷戀。
3.體會外祖父對祖國的感情,懂得梅花“不畏風欺雪壓”的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體會“魂”的含義,感受外祖父對梅花的喜愛和對祖國的眷戀。
難點:理解外祖父對梅花品格的闡述,體會梅花所表現的中國人的精神。
三、教學方法
講授法、小組討論法、談話法、情景教學法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花冬天開放嗎?聽到有同學說是梅花。那么你們在平時的學習中學過哪些描寫梅花的詩歌呢?王安石《梅》“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冕《墨梅》“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還有“不經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可見梅花歷來是畫家、詩人所贊美的對象。今天讓我們一同走進一個和梅花有關的故事,請同學們打開課本,《梅花魂》。(板書題目)
我們先看一看題目,昨天已經讓同學們在課下預習課文了,這篇課文是圍繞著外祖父喜愛梅花、珍愛梅花圖來寫的',但是課文的題目為什么不是“梅花”或者“梅花圖”,而是“梅花魂”呢?請同學們帶著這個問題,朗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檢查生字詞:將生字詞提前放在投影上,指名讀,并進行糾正。
2.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想想這篇課文講了什么事?
明確:這篇課文圍繞著梅花講了漂泊他鄉的外祖父珍愛梅花圖、眷戀祖國的故事,表達了外祖父熱愛祖國、思念祖國的思想感情。
3.文章可以劃分為哪幾個部分?
明確:
1段:因梅花而回憶
2-15段:教作者讀唐詩宋詞;對墨梅圖分外愛惜;因不能回國痛哭;把墨梅圖贈給作者;送手絹給作者
16段:照應開頭,贊揚老華僑的愛國精神
(根據回答板書:讀詩落淚;珍愛梅圖;不能回國;贈墨梅圖;送梅花絹)
(三)深入研讀,重點感悟
1.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文,課文共寫了5件事,那件事最能體現外祖父對梅花的喜愛?
明確:珍愛梅圖。
2.這一部分的哪些句子能看出外祖父對梅花的喜愛呢?從這些句子中你能體會出什么呢?給學生十分鐘的時間思考并回答,其他同學補充。
明確:
(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爾擺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獨書房里那一幅墨梅圖,他分外愛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這句話中運用了對比的手法,體現了外祖父對梅花圖的珍愛。
(2)“我五歲那年,有一回到書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個臟手印,外祖父頓時拉下臉來。有生以來,我第一次聽到他訓斥我媽:‘孩子要管教好,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嗎?’訓罷,便用保險刀片輕輕刮去污跡,又用細綢子慢慢抹凈。”
從“頓時”“第一次”等詞語都能看出,外祖父對于墨梅圖是非常寶貝的。在訓斥后,用保險刀片“輕輕”刮去、“慢慢”抹凈,都能看出外祖父分外珍惜墨梅圖。(注意引導學生分析關鍵字詞)
3.外祖父說:“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嗎?”梅花為什么不能玷污?學生獨立思考回答
明確:“贈墨梅圖”部分:“這梅花,是我們中國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開花。她卻不一樣,愈是寒冷,愈是風欺雪壓,花開得愈精神,愈秀氣。她是最有品格、有靈魂、有骨氣的!”
外祖父這里所說的是梅花的精神。正因為梅花有這樣的精神,所以老人倍加珍愛。
4.外祖父僅僅是在說梅花有品格、靈魂、氣骨嗎?(小組討論,給學生10分鐘的時間,小組派代表回答。)
“幾千年來,我們中華民族出了許多有氣節的人物,他們不管歷盡多少磨難,不管受到怎樣的欺凌,從來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他們就像這梅花一樣。一個中國人,無論在怎樣的境遇里,總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由此可見,老人喜愛、贊賞梅花,實際是在贊美中華兒女,贊美中華民族的精神和氣節。作者運用了借物喻人的手法。梅花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老人珍愛梅花,就是因為梅花是祖國的象征。老熱保存梅花圖,是為了自己保持梅花的秉性,也是中國人的氣節;送給外孫女,想讓外孫女也有這樣的秉性、氣節,這就是題目“梅花魂”的內涵。
(四)拓展延伸
如果你有機會見到課文中的老人,你想對這位老人說些什么呢?并播放《我的中國心》音樂。
(學生自由發表見解,言之有理即可)
(五)小結作業
師生共同總結本科學習的內容。作業:將你學習這篇課文后的收獲寫成小短文,下節課一起分享。
五、板書設計
六、教學反思
梅花,凌霜傲雪,品格高尚。古往今來,人們常把她當作理想的寄托。《梅花魂》這篇課文展現了一個客居異鄉的老人分外珍愛這能體現中華民族精神的墨梅圖。老人含淚教外孫女讀寫滿鄉思、鄉愁的唐詩宋詞,像個孩子似的淚眼婆娑地送孫女登船。老人那顆赤誠的中國心長久帶給學生感動。在教學中層層叩問,情感步步推進,學生心中的精神豐碑自然高聳。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3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58人,全部為外地生。家庭環境不同,成長環境不同,孩子的學習能力也不同。希望通過新學期的努力,能讓孩子們一起快樂健康地成長!
二、教材分析
1、內容及編排
本教材從專題組織單元,以整合的方式組織教材內容,共分八個專題;多彩的秋天;學校生活愛祖國;怎樣看問題、想問題;友好相處、團結協作;關愛他人;保護環境、愛護動物;熱愛科學。每組課文包括導語、識字、4-5篇課文及 “語文園地”。各部分相互聯系,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識字形式多樣,課文內容豐富,體裁多樣,語言生動。X k B 1 .c o m
2、教材特點
⑴圍繞專題整合教材內容,每一組教材均以“導語”的形式點明專題,識字課、課文以及“語文園地”中的口語交際,展示臺等內容都圍繞著本組的專題安排。
⑵識字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識字課的內容圍繞本組的專題,而且形式多樣。有的描寫秋天美麗景色、反映學校生活和引導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詞語,有的表達愛國之情的三字經,有講思想方法、給人啟迪的成語,有提倡團結合作的,有教學生怎樣做人的對聯,還有反映人和動物和諧相處的拍手歌。 ⑶課文內容豐富,體裁多樣,具有時代感,貼近兒童生活。
本冊教科書與九年義務教育同冊教材相比,大幅度地更新了課文,更新率達50%。課文體裁多樣。童話、寓言、詩歌、散文、故事、科普文章以及日記等應有盡有,有較強的可讀性和趣味性。
⑷課后練習重視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著眼于積累語言,啟發思維,培養語文實踐能力。 ⑸突破傳統教材的呈現方式,增強親和力。編寫角度由服務于教師的教轉向服務于學生的學。教材的呈現方式,有利于學生發現、探究。“語文園地”里設有“展示臺”一欄,給學生提供展示學習成果和才能的機會。
⑹教材內容具有開放性和彈性。w W w .x K b1 .c o M
本冊教材規定了識字量認識450個,但同時又引導學生在生活中主動認字,鼓勵學有余力的學生多認字,超過規定的識字量。在識字方面,每課要求認識的字體現基本要求,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多認。
三、學習目標:
1、復習鞏固漢語拼音,能借助漢語拼音識字、正音。
2、認識450個字,會寫350個字。要求認識的字能讀準字音,結合詞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書寫。要求會寫的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確書寫,練習在口頭和書面表達中運用。有主動識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識字,養成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范、端正、整潔。
3、會使用音序查字法,學習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
4、喜歡閱讀,對閱讀有興趣。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誦指定的課文和自己喜歡的課文片斷。
5、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主動積累詞語。
6、能閱讀淺顯的課外讀物,能與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7、認識課文中出現的常用標點符號。學習使用句號、問號和嘆號。
8、逐步養成講普通話的習慣和愿意與人交流的意識,能認真聽別人講話,聽懂主要內容,能主動與別人交談,講述簡短的故事和見聞。說話時態度自然大方,有禮貌。
9、對寫有興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寫下來,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了解日記的格式,學習寫日記。
四、教學措施
這冊教科書是以專題形式編排的,語文園地中安排的各項訓練也都圍繞專題設計的,所以備課時胸中要有全局。我們領會“語文首先是一種文化”這種編排理念,要在通讀全冊的基礎上,一組一組地鉆研教材,設計教學。每組教材圍繞哪個專題,有哪些內容,有哪些要求,重點培養學生哪些方面的能力、習慣,怎樣進行教學設計,在體現自主、合作學習上有哪些措施,什么時候布置學生進行哪些學習準備,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教師備課時胸中要有全局,創造性地設計教學,創造性地進行教學,做到既符合教材編寫意圖,又不拘泥于教材,使教學充滿活力。
1、采用多種形式的見面活動,增加學生與生字的接觸機會,提高學生的識字水平。
2、在寫字教學中力求做到指導要細,大面積提高學生的書寫能力,同時應把培養興趣與提高書寫有機地結合起來。
3、樹立大語文觀,把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相結合,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4、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努力開發、充分利用語文課程資源,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
五、教學進度 周次 1 2 3 4 日期
教學內容
報名始業教育識字1 xK o m
1、秋天的圖畫
2、黃山奇石 3植物媽媽有辦法 4古詩兩首語文園地一檢測一
識字2
5、一株紫丁香
6、我選我
7、一分鐘 5 6 7
國慶放假
9、歡慶
10、北京
11、我們成功了
12、
看雪
8 語文園地三檢測三識字4
13、坐井觀天
9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20 21
14、我要的是葫蘆
15、小柳樹和小棗樹
16、風娃娃
17、酸的和甜的
語文園地四檢測四識字5
18、稱贊
19、藍色的樹葉 20、紙船和風箏
21、從
現在開始語文園地五
檢測五
22、窗前的氣球
23、假如
24、日記兩則
26、“紅領巾”真好
27、清澈的湖水
28、淺水洼里的小魚
29、父親和鳥
語文園地七檢測七識字8 30、我是什么
31、回聲
32、太空生活趣事多
33、活化石
34、農業的變化真大
語文園地八檢測八 復習 復習
期末復習檢測/學期結束工作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4
一、訓練目標
通過對體態語的訓練增強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二、訓練重點
1.了解體態語在口語表達中的作用。
2.練習在口語表達中輔以體態語。
三、訓練方法
通過一些具體的材料加以訓練。
四、課時安排
1課時
五、訓練步驟
(一)分析體態語
明確:體態語包含手勢、眼神、其他面部器官動作及身體動作。
1.手勢
手勢在口語交際中起著重要作用。
兩人會面,一般先握手。握手有力,常常是熱情、友好、高興的表現;握手無力,常常是敷衍、冷漠、魄力不大的表現。
談話時,雙手背后,常表現出自信、思考或悠閑;手指有小動作,表現出不耐煩、不感興趣或不以為然;用手指摸額頭,表現困惑或害羞;兩手指尖相合形似尖塔,表現出充滿自信;兩手指尖相合形似倒尖塔,表現出心情平靜,愿意傾聽意見,等等。手勢,是人內心活動的外化,當然可以幫助我們表達我們的想法。
2.眼神
在體態語中,眼神是最重要的。眼睛,是人心靈的窗戶。“人之精神,歸于二目”,眼睛能夠傳達出最細微的情緒波動。
一般說來,在談話中,目光注視著對方的前額,是一種嚴肅辦公事的態度;目光注意對方雙眼與嘴部之間的三角區,是一種較親切的交往的態度;目光捉摸不定,或不敢正視對方,常常是膽怯、害羞,或內心有隱秘;目光移向別處,可能表現出厭惡或拒絕;注視時瞳仁放大,常常表現出愛和興奮等。
3.其他面部器官
其他面部器官也對表達有輔助作用。眉毛上聳,常表現驚訝、欣喜或害怕;單眉上揚,表現詢問、不解;嘴角上翹,常表現樂觀、豁達,好交;嘴角向下,則常表現悲觀、不滿或固執;手摸鼻子,常表現不相信對方或自己尚有懷疑;手摸耳朵,則表現自我欣賞或想打斷對方話題。
4.身體
人的身體動作也可以表現人的心態是充滿信心,還是不安、恐懼;是專注傾聽,還是興趣不大,都能從人的動作中表現出來。
在口語交際中,非語言因素與語言因素總是相輔相成的。表達者的體態語,可以幫助我們理解表達的內容;我們自己的體態語,也可以幫助別人理解我們。—般說來,在登上講臺的一剎那,我們就力求體態風度能使全場聽眾肅然起敬或注意力集中;在開口表達以后,又力求讓聽者有安靜和諧的氣氛,最忌輕佻作態、嘩眾取寵。總之,體態語的`運用,要出于自然,恰到好處。
(二)練習
1.規定練習(十分鐘)
(1)指出下面三段文字中體態語的具體表現,并討論它們的作用。
①在舉世矚目的抗洪搶險斗爭中,一位縣委書記正在全縣干部會上做鼓動演說,演說是這樣結束的:“廣大的干部群眾們,我們一定能截住肆虐的洪水……”只見他右臂向正上方高高舉起,而后迅速有力地將五指分開的手掌猛地劈向前方。
作用是:
②影片《列寧在十月》的結尾:起義的工人、士兵攻占冬宮以后,列寧來到斯莫爾尼宮聚滿起義的工人、士兵的大廳里,歡呼聲山呼海嘯一般,窗外炮聲隆隆,列寧走到臺前,大廳平靜下來。“同志們!布爾什維克的同志們!”列寧把右手向前一揮,說:“今天,大家一直所說的那個工農革命,成功了!”影片定格在這歷史的瞬間:列寧身體稍向前傾,兩眼眺望前方,左手拇指插在胸前西服背心里,右臂有力地向前伸展,右掌心向下四指并攏果斷地指向前方。
作用是:
③小學二年級語文課上,老師讓一個八歲的小學生上臺領讀漢語拼音。領讀結束后,老師摸摸這個學生的頭,對講臺下其他學生說:“你們看,他像不像個小老師?”學生們齊聲答道:“像——”
作用是:
(2)一篇《人體語言在預審中的效應》的文章中說:“預審員在運有有聲語言訊問被告人的同時,還伴有相應的手勢、動作、眼神等無聲語言,即人體語言,以期補充有聲語言的未盡之意,強化訊問的震懾力。人體語言在訊問中是有積極效應的。”文章歷數了多種體態語的具體效應,讓我們也來參與、推斷一下如何?
預審員的體態語
體態語類型
表達內容及效果
眼部語言
①關鍵時刻中止訊問,以直視的目光盯住對方。
②有意微翹下巴,眼光從鼻尖下劈式地俯視。
手部語言
①手掌刀狀下劈
②握掌向下砸去
③握掌伸出食指作指點狀
(3)選擇下面體態語運用恰當的一項。
①某領導做下屬的政治思想工作。
A.領導在平時辦公的桌后端坐,讓下屬坐在桌前一張椅子上。
B.領導與下屬同價值規律一張長沙發上,共用一只煙缸,不時交流目光,促膝而談。
答:()
②某人想與同事達成一項協議。
A.兩人正襟危坐,不露聲色,認真嚴肅地談。
B.兩人并肩在林陰道上漫步,一方時而用手拂去對方身上的樹葉或飛絮。
答:()
③某位同學正在勸說你和他一起去看球賽。
A.他和顏悅色,目光專注,言語懇切。
B.他著急地看著表,不時回過頭去,看看班里還有誰。
答:()
④一個同學和你長談到半夜,而你早想睡了。
A.你不時看表,一會兒給他倒杯水,一會兒去關窗戶,用手掩著打哈欠。
B.你強打精神,表現談興正濃,眼大眼睛看著他。
答:()
2.自由練習
自己選擇內容,五分鐘時間準備,做一次簡短的講話,要求用上體態語,學生及教師共同給予評價。
六、課外練習
嘗試在課余時間,在與同學或其他人的交往中,借助體態語,來表達自己的意思,并將表達內容記錄下來。
交往對象:
表達的意思:
運用的體態語: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學會六個生字,會認三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聰慧、詣、乃至、禽”等詞語。
2、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能根據注釋了解詞句,了解課文內容,體會故事中孩子應對的巧妙,感受語言的魅力。
教學重點:
能根據注釋了解詞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體會故事中孩子應對的巧妙,感受語言的魅力。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課文,題目叫《楊氏之子》。(生:齊讀課題。)
2、課前大家預習了課文,你覺得這篇課文和咱們平時讀的課文有什么不同?
3、解題。
嘗試斷句,初步感知文言文。
1、自由練讀課文,要求把課文讀通,字音讀準。
2、檢查課文的生字。(出示:生字)指名讀
3、認識了生字,誰愿意來試著讀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4、我們在讀文言文時,不光要讀得字正腔圓,還得要做到停頓得當。(師范讀)你也能像我這樣把課文讀流利嗎?
生:練讀。
師:抽讀。2——3名(男女生各讀一遍)
三、借助注釋,疏通文意。
1、讀了課文,你有不理解的句子嗎?
2、學生質疑。
3、相機指導理解不懂句子的意思。
4、用自己的話把這個故事將給我們大家聽聽。(2——3人講)
四、深究文本,感悟語言巧妙。
1、讀懂了課文的內容,楊氏之子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生,甚聰慧。
3、甚聰慧的意思是說非常的聰明,課文中的哪些地方你看出他的聰慧?
4、交流相關的句子。
5、為設果,果有楊梅。(反應快)
6、“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從應聲答曰看出反應快。說明小孩聰明。
7、從小孩的回答中感受到他聰明。(出示對話)
8、這小兒的回答妙在何處?他聽懂了孔君平的話,順著他的話反駁,正是聰明。
9、再細細地品味一下這句話,(出示:“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它還妙在何處?(如學生答不出引導:為何不說:“孔雀是夫子家禽。”)
10、我們不妨先讀讀。“未聞”什么意思?你體會到什么?
11、這樣更委婉,更機智,既顯得有禮貌,又讓孔君平無言以對。
12、同樣的意思,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效果也就截然不同。一句“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既不動聲色地反駁了對方,又不讓對方難堪,是不是很會說話呀!
13、再讀一讀這段對話,你還體會到什么?(用否定的'形式來回答,妙。)感受楊家小孩語言的魅力。
14、如此聰慧可愛的小孩愿意把它記在心中嗎?一起讀一讀課文。愿意把它背下來嗎?
五、 總結延伸
1、多有意思的文言文,短短的五句話,55個字,讓我們感受到了文言文的語言特點,言簡意賅。多么機智巧妙的回答,讓我們感受到了語言的魅力。《世說新語》還有許多這樣的故事,可以去讀一讀,看一看。
板書:10、楊氏之子
甚聰慧
為設果楊梅君家果
應聲答曰孔雀夫子家禽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02-27
小學語文《早春》教學設計07-22
小學語文《畫》教學設計08-09
小學語文《影子》教學設計03-05
小學語文《太陽》教學設計03-05
小學語文《雷雨》教學設計03-17
小學語文《觀潮》教學設計03-17
小學語文《貓》教學設計03-06
小學語文《詠柳》教學設計03-12
小學語文《匆匆》教學設計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