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匯編1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節。那么應當如何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作者多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增強環境保護意識。
3、理解賽特凱達斯大瀑布枯竭的原因,明白非格雷特總統為大瀑布舉行葬禮的目的和意義。
重點難點:
理解賽特凱達斯大瀑布枯竭的原因,明白菲格雷特總統為大瀑布舉行葬禮的目的和意義。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同學們,我們學習了《只有一個地球》這一課,知道了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如果人們不去注意環保,不注意保護地球,總有一天我們會遭到地球母親的報復,而自食其果。請欣賞下面的圖片,談談你觀看后的感受。
2、學生交流對圖片的感受。
3、不僅如此,就連世界上的最大的大瀑布——賽特凱達斯大瀑布也遭到厄運,1986年9月,當時的巴西總統非格雷特穿著黑色禮服親自為賽特凱達斯大瀑布主持了一個特殊的葬禮,請翻開課文:《大瀑布的葬禮》。
4、齊讀課題:大瀑布的葬禮。
二、閱讀課文,感受賽特凱達斯大瀑布的今昔對比。
1、一讀課文(大聲朗讀),畫出不懂的字詞和句子,同桌互相交流解決,后集體交流匯報。
2、二讀課文(默讀課文),請動筆畫一畫描寫昔日的賽特凱達斯大瀑布和現在的賽特凱達斯大瀑布的句子,多讀幾遍,說說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再交流討論。師相機引導朗讀,完成板書。
① 這條瀑布曾經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瀑布,洶涌的河水緊貼懸崖咆哮而下,滔滔不絕,一瀉千里。尤其是每年汛期,大瀑布的氣勢更是雄偉壯觀,每秒鐘有一萬立方米的水從幾十米的高處飛流直下,落地撞開萬多蓮花,濺起的水霧飄飄灑灑,水聲震耳欲聾。據說在30千米外,瀑布的巨響還清晰可聞。
② 幾年過去,賽特凱達斯大瀑布逐漸枯竭,即使在汛期,也見不到昔日雄奇的氣勢。它在群山之中無奈地垂下了頭,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3、三讀課文(瀏覽課文),先思考一下,昔日的游人和現在的游人又有什么變化呢?生相互交流討論,師相機完成板書。
① 世界各地的觀光者紛至沓來,在這從天而降的巨大水簾面前,置身于細細的水霧之中,感受這世外桃源的清新空氣。游客們常常陶醉不已,流連忘返。
② 游人們常常乘興而來,失望而去。
4、同學們,游人們為什么會有如此變化呢?對,是因為賽特凱達斯大瀑布變了,之前它是多么雄偉壯觀,后來,它又是多么的無奈,那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又是誰呢?請同學們找出相關的段落。
5、齊讀課文第六自然段:
20世紀80年代初,為了發電,瀑布上游建起一座世界上最大的發電站——伊泰普水電站。水電站高高的.攔河大壩截住了大量的河水,使賽特凱達斯大瀑布水源大減。而且,周圍的許多工廠用水毫無節制,再加上沿河兩岸的森林被濫砍濫伐,水土大量流失,大瀑布水量逐年減少。
6、總結出原因:攔河大壩截住大量的河水、工廠用水毫無節制、濫砍濫伐森林致使水土流失。
三、升華認識,明確葬禮的意義所在。
1、同學們,這真是一個悲劇啊!此時的人們也該醒悟了,所以,消息傳開,世人震驚。但是亡羊補牢,為時不晚,此時的人們又該怎么做呢?對,為大瀑布舉行一次特殊的葬禮吧!讓我們一起全體起立為大瀑布默哀吧!請大家全體起立齊讀最后三個自然段。
2、同學們,此時你對非格雷特總統主持葬禮有何想法呢?請用“之所以……是因為……”的句式來說一說。
四、回顧總結,體會本課與眾不同的寫作方法。
1、在敘述的方式上,采用了倒敘的方法。
2、開頭結尾上,注意了前后照應,中間部分也注意使用了過渡句。
3、在介紹賽特凱達斯大瀑布時將大瀑布進行了今昔對比。
五、作業
1、非格雷特總統用飽含深情的語調,主持了這次特殊的葬禮,他會說些什么呢?請想象著說一說。
2、積累文中優美的句子。
六、板書設計
14大瀑布的葬禮
今 昔
形容枯槁 滔滔不絕
生命垂危 一瀉千里
保護生態、保護環境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正確把握課文重點,總結出主要描寫對象豪豬的特點。
2、品味文章對豪豬特性的精煉傳神的描寫;體會作者調侃的語言中蘊含的深刻意義。
3、認識生物進化適者生存,優勝劣汰的客觀存在,懂得貪圖安逸,不思進取必將走向衰亡的道理。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總結豪豬的特點,體會精煉傳神的語言。
2、難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領悟關于人類生存的啟示。
三、教學方法
朗讀、探究、討論、聯想法。
四、教學手段
多媒體
五、課前準備
搜集關于紳士的資料,加深認識理解。
六、教學過程
1、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播放《窈窕紳士》劇情:
談談你對紳士的認識?風度翩翩、溫文爾雅、瀟灑悠閑……在森林中也有這樣一位野獸紳士,讓我們走進茅盾的《森林中的紳士》,去一睹它的廬山真面目。
2、整體感知
①速讀課文,用簡潔的語言描繪這位紳士的外貌。(出示豪豬圖片)
一張方正而持重的臉,鼻子比較脆弱,頭部、背部、尾巴上都長著鋼針似的刺毛,還有一根不太長然而還強壯有力的尾巴,矮胖胖的四足獸。
②它最主要的特征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滿身鋼針似的刺毛。
刺毛的作用在于;
(1)可以與同伴保持相當的距離;
(2)當它從高處跌落,可以保護身體不受損害;
(3)落水時,可以起到救生衣的作用;
(4)是絕妙的自衛武器。
③是什么原因讓如此形象的豪豬稱為“紳士”呢?
(說明:抓住豪豬與紳士外在形象上的不似,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同時在回答這個問題時引導學生體會精煉傳神的描寫)
例:①它的瀟灑悠閑,實在也到了殊堪欽佩的地步:可以在一些滋味不壞的灌木叢中玩上一個整天,很有教養似地邊走邊哼,逍遙自得,無所用心,宛然是一位樂天派。
突出表現了豪豬的生活方式悠閑自在,逍遙自得,頗具紳士風度。
②它躺在樹枝間,從容自在地啃著樹皮,啃地倦了,就打個瞌睡;要是睡中一個不小心倒栽下來,那也不要緊,它那件特別的長毛大衣會保護它的尊軀。
能吃能睡,甚至邊吃邊睡,吃、睡均從容不迫,豪豬的憨態躍然紙上。
結合文中語句歸納以下內容:
本文從待人接物的方式、對敵人的戰術和獨自的無病呻吟等幾方面突出表現了它的紳士風度。豪豬的待人接物很有分寸,始終保持距離。豪豬長得和藹可親,瀟灑悠閑,很有教養似的`邊走邊哼。豪豬的日常起居,活動范圍不出三四里地。從樹上倒栽下來,也很從容。受到攻擊時,仍不失紳士風度。豪豬的無病呻吟是玩玩的,是無目的的安安逸逸。
3、深入探究
①森林中的紳士豪豬,代表了怎樣的一種生活方式,為什么作者說這種生活方式叫人看了心寒?
懶散悠閑(瀟灑悠閑、逍遙自得、鎮定自若懶散、無所用心、不思進取、得過且過、缺乏危機意識)
結合以上加點詞語體會作者調侃的語言中蘊含的深刻意義。(如文中的它永遠踱著方步,從容不迫,不慌不忙,瀟灑悠閑,即使面對敵人的進攻和圍困也處變不驚,從容應對換個角度其實是得過且過、缺乏危機意識)
在生物進化優勝劣汰是客觀存在,如果生物自身不能更好地適應環境,一味地逍遙自得,無所用心,面對天敵只能消極地挨打,就必然影響其生存能力,即使沒有大的地質變遷、天敵的攻擊,最終也必然會導致其自身器官機能的退化,避免不了滅絕的境地。從豪豬的特性延伸到人類,不也是同樣的命運嗎?因此,作者對豪豬那種太懶散而悠閑的生活方式是不滿的。
②文章把豪豬比作紳士,僅僅就是為了寫豪豬嗎?
補充;
A、現代散文重在表達作家對人生的一種感悟。所謂感是說作家由某一眼前物或某一身邊事發生了某種親切的感受,或觸發了某種潛在的感情。所謂悟,是從中悟出某種人生的真諦和哲理。這里,眼前物、身邊事是實,而人生的感悟就是虛。
B、這篇文章寫于20世紀40年代
C、紳士是指舊時地方上有勢力、有功名的人,一般是地主或退職官僚。
作者稱豪豬是森林中的紳士,是因為豪豬與現實中的紳士有很多相似之處。學生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應該從文中尋找出這些相似之處,體會作者對現實中的紳士的態度,明確豪豬的生活方式其實就是作者所擔憂的某些人的一種生活狀態。作者的用意在于提醒艱苦年代的人們不要像豪豬那樣生活,否則也有絕種之憂。
③學完本文后,由豪豬的命運你還會聯想到什么?(言之有理即可)
作業:材料探究
美國康奈爾大學作過一次有名的實驗。經過精心策劃安排,他們把一只青蛙冷不防丟進煮沸的油鍋里,這只反應靈敏的青蛙在千鈞一發的生死關頭,用盡全力躍出了那勢必使它葬身的滾滾油鍋,跳到地面安然逃生。
隔半小時,他們使用一個同樣大小的鐵鍋,這一回在鍋里放滿冷水,然后把那只死里逃生的青蛙放在鍋里。這只青蛙在水里不時地來回游動。接著,實驗人員偷偷在鍋底下用炭火慢慢加熱。
青蛙不知究竟,仍然在微溫的水中享受溫暖,等它開始意識到鍋中的水溫已經使它熬受不住,必須奮力跳出才能活命時,一切為時太晚。它欲試乏力,全身癱瘓,呆呆地躺在水里,終致葬身在鐵鍋里面。
閱讀以上材料,并聯系本文豪豬的生活方式,結合自己或社會生活實際談談你的感想。
(說明:此題意在引發學生思考自己所處社會生活對人的要求,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觀。)
小結:從容持重、雍容大度的紳士是令人景仰的,處變不驚、瀟灑悠閑的紳士風度是令人羨慕的。然而,作者通過對森林紳士豪豬生活方式的描寫及其種族命運的揭示,讓我們看到了隱藏在這種典型的紳士式的生活方式后面的巨大憂患:過度的懶散悠閑最終必將導致種族滅絕的悲慘結局!讓我們學會居安思危!
板書:
森林中的紳士
茅盾
豪豬安逸、不思進取瀕臨滅絕
紳士叫人心寒啟示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品讀林肯對參議員們說的三段話,了解其含義。
2、感受林肯高尚的人格,感悟林肯能成為美國歷最有為總統之原因。
教學重、難點:
體會林肯說的三段話,了解其含義。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檢復導入
上一堂課,我們初步認識了一個偉人,他就是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林肯是——(齊讀課題:鞋匠的兒子),而且他說他永遠是——鞋匠的兒子。(課件:頭像)
過渡:這位有著貧民血統、出身卑微的總統,在剛當選總統的那一刻,整個參議院的議員們都感到——(尷尬)板書后提問:尷尬是什么意思?那些議院們為什么感到尷尬呢?(指名說出尷尬原因:那些出身于名門望族的人,自認為高貴,有強烈的優越感。他們從未想過要面對的總統是一個修鞋匠的兒子。當時的美國,等級觀念特別嚴重,參議員無法接受這個修鞋匠的兒子成為他們的總統。)
二、學習第二段
過渡;于是,林肯首次在參議院演說之前,就有參議員想要羞辱他?(板:羞辱)
1、這位參議員是怎樣羞辱林肯的?誰來讀一讀?
(1)、指導讀參議員的話。
(教師評價:你的朗讀,分明使我感受到了一種傲慢和無禮的態度。語調拖長、聲音高而慢條斯理,聽上去給人的感覺就是傲慢無禮,你用你的表達使我感受到這位參議員的無禮態度。)
(2)、你們覺得這句話,除有一種傲慢語氣,還有怎樣的語氣?(嘲諷、譏笑、蔑視……)
(3)、這位參議員這么做的'目的是為了——(羞辱林肯),他何止是在羞辱林肯一個人?(引導體會:他還在羞辱林肯的父親。)
(4)、這時其余的參議員態度如何?——引讀:所有的參議員都大笑起來,為自己雖然不能打敗林肯但能羞辱他而開懷不已。在你聽來,這笑聲讓人感覺如何?(刺耳)你想對林肯說什么?(回擊、以牙還牙……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駁他個啞口無言;毫不留情。)
過渡:林肯是如何表現的?下面,就請同學們把這些句子找出來認真讀一讀,思考一下:這些句子反映了林肯怎樣的人格魅力?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作簡單的批注。比一比在最短的時間內誰完成得。(師述:不動筆墨不讀書;把自己思維的火花及時記錄下來,養成習慣,受益無窮。)
2、品讀第一段話。
(課件出示:我非常……永遠無法像父親做鞋匠那樣做得那么好。)
(1)指讀。
(2)(課件):比較兩組句子,有什么不同?表達效果有何不同?
(3)重點交流三個“永遠”所包含的情感。(寬容對方的無禮;為自己是個鞋匠的兒子而自豪;永遠懷念父親,尊敬父親。)
(4)激情:你們能通過朗讀把這種感情讀出來嗎?試試!(齊讀)
(5)師述:通過剛才大家的講述,老師眼前仿佛出現了這樣一位寬容、謙遜的總統。(板書:寬容、謙遜)我想和大家一起品讀這段文字,記住這段文字。
(6)啟發想像:當林肯說完這番話后,參議院一片靜默,當然也包括那位態度傲慢無禮的參議員,此時的他們在想些什么?
(懊悔:自己羞辱林肯,林肯卻寬容待人;不問青紅皂白去羞辱人,太不尊重人了。)
3、品讀第二段話。
過渡:對那個傲慢的參議員,林肯這樣說——(課件出示:“就我所知……但我從小就跟父親學到了做鞋子的藝術。)——女生齊讀。
(1)、你們從這段話中聽出了什么?(悟言外之意)
(貴為名門望族,但同樣要穿出自一位鞋匠之手的鞋子,平民百姓要穿,達官貴人也不例外;因為父親已過世,如鞋不合腳,自己樂意效勞,即使貴為總統,仍愿為他人服務;勤勞,是林肯跟父親相處時得到的財富。)——藝術,這是一種怎樣的藝術?(更應該理解為勤勞儉樸、自食其力的做人準則。有人人平等的思想。)
(2)、有感情朗讀這段話。
教師評價:如果說,林肯的第一段話讓我們感受到他的寬容和謙遜的話,那么這段回擊則讓我們感受到態度的不卑不亢。不以自己是個總統而妄自尊大,也不因自己是鞋匠的兒子而妄自菲薄。
4、品讀第三段話。
過渡:對所有的參議員,林肯說...
(課件出示)
(1)齊讀。
(2)看了這番話,你又是怎樣想的?(謙遜、詮釋了偉大的定義)
(3)林肯為什么說父親偉大呢?能聯系前后文說說原因嗎?
引導:做鞋的藝術,僅僅是指做鞋子嗎?作為一名鞋匠,面對形形色色的人,無論是高貴的參議員,還是卑微的貧民,父親都能盡心盡力地為每一個人做出合腳的鞋子,這不僅是他擁有做鞋的藝術,更指的是他還懂得——做人的藝術呀。
正是從父親身上學到了做人的藝術,所以林肯對那位傲慢的參議員說(引讀第二段)
正是從父親身上學到了做人的藝術,所以林肯對所有的參議員說(引讀第三段)
同學們,父親在林肯心目中是偉大的,但是林肯僅僅是在贊嘆父親的偉大嗎,他還想借贊嘆父親的偉大,告訴參議員們什么呢?(課件出示:偉大與出身無關,即使是鞋匠的兒子也可以成為偉大的總統。)
【齊讀后板書完:偉大的總統】
當那位傲慢的參議員羞辱他時,他是那么鎮定;當所有的參議員大聲嘲笑他時,他是那么從容,而此刻他為何流淚了?(對父親的深切的懷念和真情的流露)
正是這份真情打動了在場所有的人,使所有的嘲笑聲全都化成——贊嘆的掌聲。
“……”省略了什么?(掌聲經久不息,參議員激動不已)
師:同學們:如果你們就是那些議員們,現在,聽完林肯溫和的演講,你們心里會有什么感受呢?我想現場采訪一下(現場請幾位同學到臺前接受采訪)
①你們還選林肯當總統嗎?
②你們還在意他是鞋匠的兒子嗎?
③你們認為這樣的人能把美國領導好嗎?
三、學第三段。
1、同學們,一位平凡而偉大的鞋匠,給予了自己的兒子真誠坦蕩的胸懷,教給了兒子做人的藝術,所以一直以來林肯都是....
于是,這樣一位鞋匠的兒子——(引讀最后一段)
2、分句引讀最后一個自然段。(逐句出示)
3、最終,這位鞋匠的兒子,憑借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偉大的成就,向世人證明了:偉大與出身地位無關,即使是鞋匠的兒子,同樣也可以成為——偉大的總統。
【點擊課件】也讓世人永遠地記住了他的名字——林肯
讓我們滿懷敬意地齊讀課題...
四、總結
1、同學們,美國總統林肯的小故事,它帶給你什么啟示呢?用一兩句簡潔的話,寫一寫自己的感受。學生寫后展示。
2、《鞋匠的兒子》一文是根據臺灣作家林清玄的作品改編的,看看原文的結尾。
(出示):批評、訕笑、誹謗的石頭,有時正是通向自信、瀟灑、自由的階梯。那些沒有被嘲笑與批評的黑暗所包圍過的人,就永遠無法在心里點起一盞長明之燈。(齊讀)
3、小結:通過本單元“走進名人風采”的主題單元的學習,我們認識了不少名人,有世紀老人巴金爺爺,有導彈之父錢學森,有鞋匠的兒子,讓我們記住這個光輝的名字——林肯。
五、作業
1、正確、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閱讀林肯的小故事。(見《補充習題》和《課外補充閱讀》
3、回顧本單元名人風采,開展主題活動:課后采訪身邊的名人,然后寫一篇習作。
板書設計: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4
【教學目的】
1.掌握生字詞;
2.能抓住人物特點,理清各段之間的聯系及各段與整篇的關系,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和務求理解的讀書習慣;
3.懂得遇事要從國家利益出發,顧大局,識大體,講團結。
【教學重點】
準確概括人物特點,理清各段之間的內在聯系及各段與整篇文章的關系。
【預習提示】
本文篇幅較長,但故事情節并不難懂,語句也不難讀,歷史故事也為學生喜聞樂見,預習時要能理解字詞,熟練地讀通課文,并考慮課后作業問題。課堂教學的有限時間要重點用于概括人物特點和搞清聯系上。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在預習的基礎上,從整篇入手,初步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組織分段,仔細閱讀第一大段;開始接觸第二大段。
教學步驟:
一、啟發談話
1.題解。
2.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3.提示學習課文的要求。(學習方法)
①寫人物的文章,要抓住人物特點。
②課文是由三個獨立完整的故事結構而成,寫的是兩個人物間發生的事,學習時還應抓線索以理解三個故事是怎么聯系在一起的。
二、指導分段
1.通讀全文,考慮分段要求。
2.討論分段。重點研究二、三兩段間過渡段的歸屬,要從內容和邏輯關系上理解。
三、講讀第一大段
1.輕聲朗讀,讀后說出小標題,寫誰。
2.理出故事的情節(起因,經過、結果)。
3.討論:從三層內容的敘述看出藺相如是怎樣一個人。
4、形成的板書:
22.將相和
5.小結。
①這個故事為什么叫“完璧歸趙”?藺相如為什么能完璧歸趙?
②挖掘藺相如的思想品質。
③設疑。這個故事與下文有什么聯系,與全文有什么關系。(圍繞線索考慮)
④歸納學法(根據故事情節的發展,抓人物特點)。
四、用學習第一大段的方法學習第二大段,考慮怎樣理清情節,抓人物特點
五、作業
繼續閱讀二、三兩段,并思考學習第一大段結束時的設疑問題。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仔細閱讀第二、三兩大段;搞清三個故事間的聯系及三個故事與整篇的關系。
教學步驟:
一、復習檢查
1.學習本文的要求(學習方法)。
2.第一大段的主要內容及藺相如的特點。
二、講讀第二大段
1.說出本段寫了一個什么故事,是寫誰的。
2.默讀,并理清故事情節,抓人物特點。
3.討論:澠池會上發生了什么事,藺相如是如何斗爭的?表現了藺相如什么品質?趙國勝利的原因是什么?
4.思考,暫不作答。這個故事還是寫藺相如,與其他故事有什么聯系,與“將相和”有什么關系。
三、講讀第三大段,先小聲朗讀后討論
①這是一個什么故事。主要寫誰,故事的情節是怎樣的?
②從藺相如對廉頗的步步退讓中,進一步看出他有什么特點,他為什么能這樣做。
③廉頗為什么能負荊請罪,廉頗這個人有什么特點?
④故事的結果怎樣。
四、討論(搞清聯系)
1.課文的結構特點,是由三個相對獨立的故事組成,三個故事之間的聯系是怎樣的,它們與全文的關系又是怎樣的。
2.總結本課學習方法。
3.練習歸納中心思想。
4.形成板書:
22.將相和
一、完璧歸趙 抓人物特點
藺相如 勇敢機智 忠貞愛國 抓線索、聯系
二、澠池之會 ↓
藺相如 不顧個人安危 和的重要
三、負荊請罪 失和的原因
廉頗 知錯就改 言和的基礎
五、作業
1.熟讀全文,歸納中心思想,歸納人物特點。
2.復習生字,練習要求聽寫的詞語。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復習上兩節課內容,朗讀全文,歸納中心思想;歸納人物特點;鞏固字詞。
教學步驟:
一、復習各部分內容及小標題,進一步明確各部分間,各部分與整篇的關系
二、通讀全文,準確歸納中心思想及人物特點
1.中心思想:課文突出地表現了藺相如勇敢機智、顧全大局和廉頗知錯就改的品質,以及他們從國家利益出發,加強團結的精神。
2.人物特點:
三、字詞練習
1.講講對“完璧歸趙”“負荊請罪”兩個成語的理解,練習造句。
2.聽寫詞語。(見課后作業3)
將相和教學反思
本課是根據司馬遷《史記》中的《廉頗藺相如列傳》改寫的。故事中人物形象鮮明、故事情節曲折動人,引人入勝,更以主要人物藺相如的高尚品質給人啟示和教育;廉頗這位老將脫下戰袍,背上荊條,登門請罪的`精神也令人敬佩。根據文章的這一特點,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動心動情,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
《將相和》由“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小故事組成。每個故事都有矛盾的發生、發展和結果,有相對的獨立性,但又緊密聯系,第二個故事是第一個故事的發展;前兩個故事的結果,又是第三個故事的起因,合起來構成“將相和”這一更加完整曲折的故事。教學的時候,我的思路是,先引導學生比較充分地閱讀全文,從整體上弄清“將相和”這個故事的來龍去脈,弄清三個小故事之間的內在聯系;然后再精讀各個小故事,深入研究每個小故事涉及的有關問題;最后再引導學生聯系全文評價故事的主要人物。
弄清三個小故事之間的內在聯系并對人物作出評價之后,我讓學生給三個小故事加個小標題,主要是訓練學生的概括能力。只要基本符合故事內容我都給于了肯定,關鍵是要求學生講出概括的理由。在讓學生弄清三個小故事之間的聯系時,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只要他們能說出其中的因果關系即可,沒有過高的要求,目的要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學生精讀課文時,我結合課后“思考·練習”,讓學生提出自己感興趣或不懂的問題,組織學生交流討論,先分小組討論交流,再由代表參加全班的交流討論。學生的積極性高,學習興趣很濃。對于提出的問題,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梳理,主要是理出那些圍繞課文重點、難點的問題,供學生討論;對于那些跟課文關系不大的問題,啟發學生課外去研究。這樣真正達到了課堂效果。
本課不但以鮮明的人物形象、曲折動人的故事情節引人入勝,更以主要人物藺相如的高尚品質給人啟示和教育;廉頗這位老將脫下戰袍,背上荊條,登門請罪的精神也令人敬佩。教學時,我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動心動情,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結合“思考·練習”讓學生說說喜歡課文中的哪個人物,為什么喜歡他,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把自己的見解說具體,說清楚。只要言之有理,我就加以肯定。目的是鼓勵學生參與課堂,訓練他們口頭表達能力,培養他們的愛國思想和各自的美好品質。
回顧這一課的教學,老師教的輕松,學生學的愉快,追其原因是把新的教學理念融入課堂,把課堂這個主“陣地”交給了學生。
但細想過程,也存在不足。一是在有感情的朗讀訓練上缺乏頻率,當時有些忽略;對于人物形象的分析,老師包辦代替的話語有些多,應放手讓學生討論交流。
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學習,不斷探索,把新的教學理念貫穿課堂,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自學自悟,在教師重難點指撥下,各方面的能力得到發展。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理解本詩詩意,懂得這首詩所蘊涵的哲理
教學設計:
一、揭示課題
同學們,我們的祖國有著五千年的文明史。自古以來,文人輩出,宋朝的時候,出了一位偉大學者,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名字叫朱熹。(板書:朱熹)朱熹的思想很多成為明、清兩朝的治國方針,他取得如此大的成就,是因為他一生勤奮讀書,他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出示: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宋〕朱熹
作為一個人,就要不斷讀書,不斷學習,同時要不斷實踐,才能獲得成功,才能對社會有更大的貢獻。
朱熹先生是勤奮讀書的典范,不光讀,還注意思考。有一天,朱熹讀書讀累了,信步走到一個池塘邊,一塘清水引發了朱熹對讀書的又一種思考,他頗有感觸地寫下了這首詩:(板書課題)
齊讀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詩,昨天,我請同學們按照自學要求自學了這首詩,現在,來看看你們學得怎樣?
二、學習古詩,領會詩意
1、出示:
自學要求:
1、看看圖畫,讀讀全詩。
2、理解詞語“鑒”“徘徊”“渠”“如許”,并說說詩句的意思;
3、說說這首詩描繪了怎樣的景象?
4、記下不懂的問題。
2、交流自學情況
(1)第一個要求,誰愿意來讀讀這首詩?(出示全詩,指讀)
引導學生理解一、二句詩意
“鑒”是什么意思?你能把這句話的意思說好嗎?
師:把半畝方塘比喻成一面剛打開的鏡子,突出水的清澈透明。
“徘徊”是什么意思?把這兩句詩讀好。
這首詩描繪了怎樣的景象呢?誰能說說?
這兩句詩描繪了多么美的景色呀,(板書:景色)
師:天光和云影一齊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動,為什么會不停地晃動,它暗示了什么?(暗示了水不停地流動,也就是——活水)
那后面兩句詩你能理解嗎?我們先來讀一讀。
(2)引導學生理解三、四句詩意
“渠”是什么意思?“如許”是什么意思?
3、把詩意連起來說說。先說給自己的同桌聽聽。
4、這首詩描繪的景色美嗎?誰能讀好這首詩?
5、背誦這首詩。
三、質疑引入哲理理解
1、引導學生質疑。這首詩學完了嗎?還有什么問題呢?
引出:詩的題目是“觀書有感”,為什么詩中卻沒有提到讀書?它和讀書有著怎樣的聯系呢?也就是說詩人看到方塘,為什么聯想到讀書呢?
池水清澈讀書
源源不斷的活水流進不斷地讀書使人__________
2、交流,指答。
出示、齊讀:
源源不斷的活水使池塘變得如此清澈。
不斷讀書,不斷汲取新的知識,才能使人變得更加聰明。
3、小結:
四、
教師總結延伸
師:朱熹先生寫了這么一首寫景的詩,非常優美,巧妙地把讀書的道理蘊藏在里面,使人們一下子就能接受他的觀點,他的思考,可真不愧是一個杰出的思想家,所以像這樣的詩也叫“說理詩”(板書:說理詩)。
出示:《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
你覺得這兩首詩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嗎?(前兩句都是寫景,后兩句是感受)
同學們想想,你還能舉出一些跟這些詩相似的說理詩嗎?(學生回答)
總結:
朱熹先生說理非常地巧妙,所以“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這兩句詩膾炙人口,千年不衰,我們都知道學習古詩除了提高自己的語言修養,陶冶自己的情操之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生活實踐中學會運用,下面就是報紙上運用“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兩句的例子。
五、學生延伸交流
出示文章:
浙江慈溪市海茂電子有限公司于1998年創立,由于公司引進國際先進技術和設備,把質量當作企業的.生命,嚴格質量管理。只短短幾年,公司產品就打開了國際市場,獲得很大成功,年產值已超過幾千萬美元,并仍不斷發展。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公司蓬勃發展的今天,正是由于多年來格守“誠信服務、客戶至上”的企業信條,追求高質量,高品位的結果。
在這篇文章里清如許的源頭活水是什么?“清如許”指什么?
六、總結全詩
同學們,偉大的詩人杜甫曾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只有多讀了,才會活用,平時候的積累非常重要,希望同學也能像朱熹那樣勤奮讀書,善于思考,寫出好文章來。
點評
劉潭二小的周齊英老師執教六年級古詩《觀書有感》,有這樣幾個特點:
1、重視學生的課前預習,筑起了較高的教學平臺,為學生自主理解古詩打好了基礎。學生課前了解朱熹的有關資料,對于理解詩意有重要意義。
2、課上學一首,由一首復習多首,復習了“說理詩”一類詩,由新知聯系舊知并梳理有關知識,溝通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
3、不僅讓學生自己理解詩意,還舉了“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的活用例子,引導學生運用詩句,體現了學用結合。
4、課上重視讀,特別注意讓學生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情感朗讀,學生的朗讀水平普遍較高。
在學生理解全詩后,教師引導學生討論:題目是“觀書有感”而詩寫的是方塘景色,是不是“文不對題”?這個問題很有意義,也有深度。但是討論不夠充分,學生還沒有真正討論起來,教師就亮出結果,太急了點。整個教學節奏有點前松后緊。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通過預習課文掌握本課11個生字和13個新詞。了解課文主要內容。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繼父對我這個殘疾女孩的深沉的愛,以及我對繼父的感激之情。
教學重點:
體會繼父對我這個殘疾女孩的深沉的愛,以及我對繼父的感激之情。
教學難點:
看海的真正含義是什么?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通過預習課文掌握本課11個生字和13個新詞。了解課文主要內容,理清文章脈絡。
教學重點:
掌握生字新詞,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了解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文。
齊讀課題,你想到了什么?
二、檢查預習。
1.指名讀書,評議。
2.糾正個別字的音、形、義
3.聽寫生詞
三、了解課文內容。
1.默讀課文: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提出不懂的問題
3.質疑
四、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
五、作業。
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課后反思:
學生在正確讀課文的過程中了解了課文主要內容,但在概括主要內容時存在用詞不準、主次不分的現象,仍不能靈活運用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通過理解課文內容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通過人物言行體會繼父對我這個殘疾女孩的深沉的'愛,以及我對繼父的感激之情。
教學重點:
通過人物言行體會繼父對我這個殘疾女孩的深沉的愛,以及我對繼父的感激之情。
教學難點:
看海的真正含義是什么?
設計思想:
這篇課文講述一個感人的故事。一位平凡的繼父,想盡一切辦法幫助我——一個身材畸形的女孩,由此從不出家門成長為能獨立生活、自食其力的人,表現了繼父對我深沉的愛,以及我對繼父的無比感激之情。文章語言樸實,感情真摯,由于文中的人物都離學生有一定距離,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重點指導學生在讀中把握人物的特點,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教學中,我把讀、思、議、體會結合在一起,通過拓展練習,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你對課文有了那些了解?
2.繼父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二、理解課文。
1.從文中找一找描寫繼父語言、動作的詞句,體會繼父的思想感情。
2.學生默讀課文——畫批——體會
3.對比河子的變化
讀課文開頭和結尾,設想過去的河子是如何生活的?現在的河子是如何生活的?
4.思考:河子為什么有這么大的變化?
5.看海的真正含義是什么?
6.有感情的讀開頭和結尾,理解繼父的良苦用心,我為什么無數次的對著繼父的遺像說我看見了大海我看見了大海究竟指什么?
三、拓展練習。
河子對著繼父的遺像還會說什么?
四、小結。
五、作業。
完成練習
板書設計:
我看見了大海
深沉的愛
繼父河子
無比感激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7
教學過程:
一、導入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了解了閏土是一個健康可愛的農村少年。這節課我們將進一步來認識這個少年閏土,進一步來了解魯迅對少年閏土那一份特殊的感情。
二、研讀課文
回憶一下,課文寫了閏土向“我”講的哪幾件事?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雪地捕鳥 海邊拾貝 看瓜刺猹 看跳魚兒
想一想從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少年閏土是一個什么時候樣的人?
出示填空:( )的少年閏土
交流匯報,隨機教學,重點理解“見多識廣”。
(一)找“事情”,理解“見多識廣”之一--知道得“多”
1.師述:閏土是這樣的一位少年,他勇敢機警、見多識廣、聰見多識廣明能干,那你喜歡閏土特點的哪一個方面呢?(根據學生的發言,相機引導學生學習“見多識廣”。)
2、輕聲讀課文,找一找,課文的哪幾個自然段寫出了閏土的“見多識廣”?(找出6-16自然段)
3、思考:文中哪一句話直接點出了閏土的“知識豐富”? (閏土的心里有無窮無盡的稀奇事)這里說的稀奇事,具體指閏土說的哪些事?
(“雪地捕鳥”“看瓜刺猹”“海邊拾貝”“看跳魚兒”)
4、“無窮無盡”是什么意思?它說明了什么?(多;閏土知道的事情多,說明他“見多識廣”。)
5、小結:從上面的討論,可以看出閏土知道的事情是無窮無盡的,從這個“多”可以看出閏土的“見多識廣”。這是今天我們學習的第一個方面。
(二)品詞句,理解“見多識廣”之二——知道得“詳細”
1、仔細、想一想,這四件事當中,哪幾件事寫得特別詳細呢?你是從哪里看出來的?舉例說說。
2、討論匯報。
“雪地捕鳥”
(1)、先說雪地捕鳥,這件事讓你覺得閏土是個怎樣的農村少年?(見多識廣)可見閏土十分熟悉捕鳥的過程,還用了非常貼切的動詞,請同學們找出來。
這一連串的動作,逼真地把雪地捕鳥的情景再現在我們的眼前。
(2)、閏土講捕鳥時會是什么樣的神情?(自豪、興奮)讓我們一起感受雪地捕鳥的樂趣,齊讀,
(3)、聽了閏土的描述,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他說,說什么呢,我們接著讀。
“看瓜刺猹”
過渡:閏土不僅知道海邊有五顏六色、形狀各異的貝殼,還知道各種貝殼的名字,可見他知道得非常詳細。他的生活是那樣的豐富,白天他去海邊拾貝,晚上去看瓜刺猹。
(1)指名讀第9節,從閏土的話中你體會到什么?
(2)讓我們也學著閏土繪聲繪色地來描述:不是。走路的人口渴了……
3、課文寫這四件事,是用什么形式表達出來的?(對話方式表達出來的)快速讀這一段話,找一找“我”和閏土的對話句子,自由地輕聲讀讀。
4、因為閏土親身經歷了這些事,知道得十分詳細,所以說得繪聲繪色,我們大家也來繪聲繪色的讀一讀閏土的話。(運用多種形式讀:指名讀;齊讀;分角色讀……)
5、剛才我們重點討論了雪地捕鳥和看瓜刺猹這兩件事,從閏土繪聲繪色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知道閏土對海邊的農村生活不僅是知道得多而且知道的十分詳細啊!這“詳細”是他見多識廣的第二個方面。
(三)體會“三個不知道”,理解“見多識廣”之三--以“少”襯“多”
1、 這一段除了寫我們剛才讀的“我”和閏土的對話以外,還寫了什么?(讓學生找出“我”三個“不知道”的自然段)指答。
2、齊讀這三個自然段,思考:這三個自然段反映了“我”的什么特點?(見識很少)你是從哪些詞句中看出來的?(“我”并不知道;素不知道;所不知道的。)
3、閏土的心中有著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閏土知道這么多,那么做為少爺的“我”呢?什么都不知道,不知道什么呢?(小黑板)
閏土知道雪天在沙地上如何捕鳥 而 “我”卻不知道
閏土知道夏天去海邊拾貝殼 而 “我”不知道海邊有五色貝殼
閏土有看瓜刺猹的經歷 而 “我”不知道西瓜還有這樣危險的經歷
閏土會在潮汛來時去看長著兩個腳的跳魚兒 而“我”聽也沒聽說過還有這樣的魚兒
有許許多多的新鮮事 而“我”從來都不知道
4、為什么這些新鮮的事,我不知道呢?從中我們能感受到我怎樣的思想感情?
5、閏土告訴我的新鮮事,在“我”和“我”的朋友的生活中是沒有的,在他們的書本上是看不到的,難怪作者發出這樣的感慨——
出示:啊!閏土的心里有無窮無盡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們不知道一些事,閏土在海邊時,他們都和我一樣只看見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天空。
①同學們一起來感受一下作者的感嘆,齊讀。
②在這段話中你體會到什么呢?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嗎?
③這一自然段表達了“我”怎樣的思想感情?(對閏土的佩服,對豐富多彩的農村生活的向往、羨慕和對自己所處的生活環境的不滿。)
(重點理解 “我往常的朋友”是些什么樣的人?富家子弟。“只看見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是什么意思? “我”和其他富家子弟一樣都生活在深宅大院,不能廣泛地接觸社會,接觸自然,像井底之蛙,見識很少。)
6、師述:剛才我們討論了這三個自然段,從三個“不知道”了解了“我”和閏土相比,感到見識少。那么大家再想一想,這三個自然段寫“我”的見識少,這與表現閏土的知識豐富又有什么作用呢?(加強對比,以“我”的'“少”突出閏土的“見多識廣”。這是表現閏土“見多識廣”的第三個方面。)
三、展開想象,訓練口語。
1、過渡:與閏土相處了一個月,“我”與他已經產生了深厚的感情,可惜正月過去了,閏土必須回家了。當時會發生怎樣感人的情景呢?請同學們看大屏幕,想象一下“我”和閏土分別時會說些什么?
2、課文是怎樣寫的呢?請同學們齊讀最后一段。
3、同學們,“我”和少年閏土盡管家境不同,一個是富家子弟,一個是窮苦孩子,但“我們”卻結下了純真的友誼。課文最后說他們從此沒有再見面,其實三十年后,他們倆又見面了,你們猜猜三十年后的閏土是什么樣的,他們見面會是怎么樣的情景呢?討論,交流。
4、魯迅筆下的閏土這時候是什么樣的呢?請聽……
(師描述:雖然我一見便知道是閏土,但又不是我這記憶上的閏土了。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圓臉,已經變作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眼睛也像他父親一樣,周圍都腫得通紅,這我知道,在海邊種地的人,終日吹著海風,大抵是這樣的。他頭上是一頂破氈帽,身上只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索著;手里提著一個紙包和一支長煙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記得的紅活圓實的手,卻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
5、小結:三十年后的閏土改變太大了,這時出現在“我”面前的閏土已經不是那個“天真活潑、勇敢機智”的少年了,他滿臉皺紋,雙手龜裂,反應遲鈍,動作笨拙,叫“我”簡直難以相信。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改變的呢?有興趣知道的同學,請去找魯迅的小說——《故鄉》來讀讀吧!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繼續學習課文,抓住課文的動作、神情、語言,體味人物內心情感,使學生受到熏陶感染,并以此點燃學生情感,引發真情。
2、說一說作者在北海爛漫的菊花前,對母親說的話,并寫下來。
3、總結全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抓住文中重點詞句,體會母親的內心活動。感受偉大無私的母愛。
教學難點:
對母愛情感的遷移,讀出自己的感情,抒發自己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1、師:有這樣一位兒子,在他二十一歲正值風華正茂之時,卻不幸患病,導致雙腿癱瘓。他痛不欲生,不能自拔。有這樣一位母親,雖然身患重病但仍然精心照顧雙腿癱瘓的兒子,鼓勵他重新點燃生活的信心。可就在北海的菊花爛漫開放的時候,母親卻帶著無限的牽掛永遠的`離開了,而這個特別的秋天,也成了兒子永生的懷念。
2、板題,學生讀題,思考:兒子懷念的是什么?
二、自由研讀,感悟深深的母愛
1、學生自讀課文,畫出文中哪些句子讓你真切感受到母親對兒子深深的愛,并在旁寫下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感悟。師引導學生抓住描寫母親的動作、語言、神態的句子,感悟母愛的偉大與無私。
①“母親這時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
A、師:“這時”是怎樣的時候?“悄悄地躲出去”你體會到了什么?
B、師:“母親的愛就是在我脾氣暴躁的時候——”
師:“母親的愛就是在我看不見的地方——”
師:“母愛是如此——”
C、感情朗讀。
②“當一切……悄悄地進來……”
A、師:“悄悄地進來”你體會到了什么?
B、師:母愛就是這樣細微到每一個動作。
C、感情朗讀。
③“對于跑和踩這一類的字眼……又悄悄地……”
A、師:母愛就是這樣細微到每一個字眼。
B、感情朗讀。
C、齊讀上面三個帶有“悄悄地”的句子,反復體會母愛的小心、細膩、真摯、深沉。
④“母親撲過來……”
師:母親撲下去的是什么?她抓住的僅僅是我的手嗎?她忍住的是什么?這是一位怎樣的母親?
⑤“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
師:“擋住”的是什么?母親為什么要用央求般的語氣說?
⑥“別人告訴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話是……”
A、師:母親臨死前有太多的牽掛,有千言萬語沒來得及說,你能想象母親臨終前的話嗎?
B、感情朗讀。
3、師小結
A、師:同學們,如果說世界上有一種愛是最偉大的、最無私的,那一定是母愛;如果有一種愛深如大海,那一定是母愛。
B、板書:母愛深似海
三、品味末段,感悟兒子對母親深深的懷念
1、指名學生讀。
2、這段作者濃墨重彩地描寫了什么?
3、為什么曾讓兒子那么厭惡的菊花如今在兒子眼中,卻變得如此美麗?
4、入情入景,真實表達:如果你就是兒子,面對菊花,會對母親說些什么?寫一段捎給天堂母親的話。(放音樂《燭光里的媽媽》)
5、生交流。
6、小結。
四、升華情感,拓展延伸
以“媽媽我想對你說”為題,給自己的母親寫一封信。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9
教材簡析:
本課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講我國戰國時期的改革家商鞅為了在全國建立起誠信守法的良好社會風尚,從根本上保證變法的成功,在都城南門立木取信的故事,顯示了他變法的決心和意志。
全篇課文可以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商鞅受權變法。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講商鞅南門立木取信于民的故事。
第三部分(最后一個自然段)講商鞅“南門立木”所產生的影響和作用。
選編本文的目的:讓學生了解商鞅南門立木的歷史故事和意義,引導學生認識言而有信、說到做到和賞罰分明、嚴格執法的重要性。
設計理念:
本課的設計圍繞課文的重難點,引導學生讀書、思考、交流、討論,用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去讀書,讓學生自行探究課文內容,提高閱讀的能力,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成為學生的主人。給學生更多發揮自己語言的空間,鼓勵學生大膽想象、發現、質疑,從而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人物特點。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了解課文內容,認識言而有信、說道做到和賞罰分明、嚴格執法的重要,初步建立法制觀念,在生活中要言而有信、說到做到。
3、指導學生根據提示,體會句子的意思,進而理解課文內容。
4、幫助學生認識“鞅”1個會認字和學會“孝、葫、礎”3個會寫字。掌握“葫蘆、基礎”,理解“冥思苦想、大步流星、喜笑顏開、真心實意、惹是生非”等詞語。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讀懂課文、了解商鞅南門立木的歷史故事和意義。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認識言而有信、說到做到和賞罰分明、嚴格執法的重要。
教學準備:
1、讓學生查閱商鞅變法的資料。
2、預習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了解課文內容,認識言而有信、說道做到和賞罰分明、嚴格執法的重要,初步建立法制觀念,在生活中要言而有信、說到做到。
3、指導學生根據提示,體會句子的意思,進而理解課文內容。
4、幫助學生認識“鞅”1個會認字和學會“孝、葫、礎”3個會寫字。掌握“葫蘆、基礎”,理解“冥思苦想、大步流星、喜笑顏開、真心實意、惹是生非”等詞語。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讀懂課文、了解商鞅南門立木的歷史故事和意義。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認識言而有信、說到做到和賞罰分明、嚴格執法的重要。
一、 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聽說過商鞅變法的故事嗎?
2、你對商鞅有那些了解呢?(課件出示商鞅圖片,引導學生交流課前的搜集。)
【培養學生搜集信息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注重課內與課外的結合,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
3、為了進一步了解商鞅,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他的故事。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和新詞
1、請同學們選擇自己的方式讀課文,邊讀邊找出本課的生字和新詞并標出不懂的問題,然后同桌或小組內交流一下是怎么學會生字和新詞的?
2、學生自學,小組交流。
3、教師檢測生字和詞語。
●課件演示生字,指名學生認讀,組詞。
●認讀詞語“葫蘆、基礎、冥思苦想、大步流星、喜笑顏開、真心實意、惹是生非”。
●重點理解“冥思苦想、大步流星、喜笑顏開、真心實意、惹是生非”,讓學生用“冥思苦想”、“惹是生非”說話。
【重點指導字“孝、葫、”兩個字。“葫”上下結構,上小下大,左下“古”略偏上;“礎”左右結構,左小右大,右邊“出”的筆順;第一、四筆為豎折、第三筆豎縱貫上下。注意“惹是生非” 不要寫成“事”。】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悟
1、指名學生讀課文,同時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全文可以分成幾部分?
(課文主要寫的是我國戰國時期的.改革家商鞅為了在全國建立起一種誠信守法的良好社會風尚,從根本上保證變法的成功,在都城南門立木取信的故事,顯示了他變法的決心和意志。)
【要求學生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注意評價中促進朗讀;對于學生的回答,不要求統一和精確的答案。】
2、互動交流:課文可以分為那幾部分?每部分主要寫了什么?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商鞅受權變法。
第二部分(第2-14自然段)講商鞅南門立木取信于民的故事。
第三部分(最后一個自然段)講商鞅“南門立木”所產生的影響和作用。
四、合作評價,歸納質疑。
1、通過初讀課文,你覺得商鞅是個什么樣的人?
隨機板書:商鞅--政治家--賞罰分明--嚴格執法
誠信和聰明
【引導學生評價,尊重學生獨特感受。】
2、通過合作學習你還有那些不懂的問題?學生提出,教師進行歸納。
預設:
(1)商鞅為什么要說服秦孝公變革舊的法規?
(2)商鞅要在秦國實行變法遇到了哪些困難?
(3)商鞅為什么要在南門立木?人們對商鞅南門立木的做法有什么看法,商鞅是怎么做的?
(4)商鞅南門立木有什么影響和作用?
【學會讀書,學會思考。發現問題,有助于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3、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很有價值,下節課我們繼續對這些問題的探究。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了解課文內容,認識言而有信、說道做到和賞罰分明、嚴格執法的重要,初步建立法制觀念,在生活中要言而有信、說到做到。
3、指導學生根據提示,體會句子的意思,進而理解課文內容。
4、幫助學生認識“鞅”1個會認字和學會“孝、葫、礎”3個會寫字。掌握“葫蘆、基礎”,理解“冥思苦想、大步流星、喜笑顏開、真心實意、惹是生非”等詞語。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讀懂課文、了解商鞅南門立木的歷史故事和意義。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認識言而有信、說到做到和賞罰分明、嚴格執法的重要。
一、復習激趣,談話導入
1.以游戲的形式復習生字、新詞,并引導積累運用詞語。
2、上節課我們初步學習了《南門立木》這篇課文,文中的商鞅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你最欣賞他的哪些做法?
3、這節課讓我們結合課文和上節課滯留的問題繼續感悟商鞅變法的決心和堅定的意志。
二、研讀課文
下面請同學們圍繞上節課幾個問題,抓住課文中動作、神態、語言、心理的描寫進行讀書、體會、交流。
1、出示自學提示:
(1)商鞅為什么要說服秦孝公變革舊的法規?
(2)商鞅要在秦國實行變法遇到了哪些困難?
(3)商鞅為什么要在南門立木?人們對商鞅南門立木的做法有什么看法,商鞅是怎么做的?
(4)商鞅南門立木有什么影響和作用?
(5)你對商鞅的做法有什么看法?
(6)結合實際談談你對“言而有信、說到做到”的理解。
2、學生自學,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點撥引導。
【以學生自學為主,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個性的感悟和體驗,不要求統一的說法,說出自己的理由就可以。教師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隨機的點撥引導。教師靈活把握重點,強調在“對話”中生成問題。】
(1)交流、體會商鞅變法的決心。
①閱讀第一部分,解決第一個問題。
【引導學生抓住“改革家”“說服秦孝公變革舊的法規,爭取國家富強”“主持變法”等,了解商鞅是怎樣的人,他為什么要說服秦孝公變革舊法。】
②閱讀第二部分,通過理解重點句,解決第二、三個問題,教師指導閱讀。
【要引導學生了解商鞅要在秦國實行變法遇到了哪些苦難,他為什么要在南門立木。抓住商鞅在南門立木時出示兩個告示及人們看告示后的議論,了解人們對商鞅南門木的看法。引導學生抓住“商鞅立即大聲宣布”和“鄭重地對大家說”的具體內容,理解商鞅言而有信、說到做到、嚴格執法的精神和意志。】
③閱讀第三部分,解決第四個問題。
【引導學生抓住“在全國上下引起了很大的震動”“不但……而且……”理解商鞅南門立木產生的巨大影響和作用。】
(2) 抓住重點詞句體會寫法。
①“天底下哪有這么便宜的事兒,怕是耍人玩兒的吧?”(人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這是人們圍在大木柱的四周議論的一句話。把大木柱從南門扛到北門,就賞十兩黃金,天底下不會有這么便宜的事,恐怕是耍弄人。人們的這種想法,表示對商鞅變法的懷疑。這樣寫為體現商鞅言而有信,說到做到埋下伏筆。)
② 從圍觀的人群中走出一個小伙子,只見他挽起衣袖,把大木柱扛起來就走,一邊走,一邊還嘟囔著:“我倒要看看,這位左庶長大人說話算不算數。”(小伙子為什么會這樣說話呢?從這段描寫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這是小伙子在商鞅第二天下令“誰能把這根大木柱扛到北門,就賞給他五十兩”之后,一邊走一邊嘟囔的一句話。他認為事情不會是那樣,有反說的語氣。左庶長說話不算數,試試看吧。從小伙子的動作、語言表明他對商鞅下的令持的懷疑態度。這段描寫讓我們進一步體會到“南門立木”的言而有信會對變法的實施有深遠的影響。)
③小伙子噌噌噌地登上了城樓,不一會兒,手捧五十兩黃金,喜笑顏開地走了下來。(小伙子不僅僅是因為得到了賞金而高興嗎?這是小伙子心里會想些什么?旁觀的人又會說些什么?)
(小伙子“喜笑顏開”不僅僅是因為他得到了黃澄澄的賞金,還因為他親眼看到了這位左庶長的命令不含糊,說話算數、有效。為新法的順利實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這是小伙子心里會想些什么?旁觀的人又會說些什么?兩個問題的設計,填補了課文空白,使學生更深地感受、理解了商鞅的了不起。學生對商鞅的做法有了更深的體會,我感到一個言而有信、說道做到和賞罰分明、嚴格執法的形象逐漸地走進了學生的心靈,我更欣喜地看到,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積累語言,內化語言,并靈活地運用了語言。】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課外延伸
小練筆:你對“言而有信、說到做到”是怎樣了解的,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寫時要注意結合生活實際。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 領略我國豐富的橋文化,提高文化素養。
2、 增強學生利用網絡等多種工具收集、整理、分析資料的能力。
3、 進一步培養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意識。
4、 提高言語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積極性,欣賞橋上附著的文化及其內涵。對收集的大量材料進行歸納、分析并從中探究出有價值的內容。
教學準備:
1、師生共同確定四個探究子課題:①橋的專業知識;②橋與文學;③橋與藝術;④未來之橋。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圍繞自己的任務,分頭展開探究,自習課上分小組整理匯報資料。教師在此過程中引導和幫助學生搜集信息和篩選信息。
2、提供給學生正確的網址,減少學生搜索的盲目性,尤其是搜索引擎,如:
雅虎:(http://www.yahoo.com.cn)、搜狐:(http://www.sohu.com)、
百度:(http://www.baidu.com)、古歌:(http://www.google.com)
3、教師制作webquest,用網絡探究的形式,引導學生對網絡資源進行查找、篩選、分析、討論,然后做成網頁、文檔或幻燈片等電子作品,同學之間利用Internet提供的E-mail、BBS、聊天室等交互手段互相展示、交流,共同獲取知識,最后教師與學生對各學習小組生成的學習結果進行整合,用一節課的時間進行展示及綜合性評價。以下是本次綜合性活動的最后一個環節——課堂展示的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記得明代大藝術家董昌其說過:詩以山川為境,山川亦以詩為境。橋,作為架設于山水之間的建筑物,自然也具有了詩的意境。橋之美,美在其萬千的姿態;橋之美,美在其與周圍環境的融合;橋之美,更美在其跨越時空的氣度與襟懷!今天就讓我們把近一個月來對橋——這一集力學、數學、文學、藝術、哲學于一體的充滿迷人魅力的建筑物的學習和探究的成果作一下匯報和展示。
二、展開活動
第一章 青山隱隱水迢迢——橋的建筑之美
師用幻燈片出示三個問題,引導學生回答有關橋方面的專業知識。
(一) 橋,作為一種實用性很強的建筑物,它具有怎樣一些特點?
(二) 中外橋梁在建筑材料與風格諸方面有哪些異同?試舉例說明。
(三) 就單純的建筑物而言,你還有什么獨特的收獲與大家分享?
生用自己的作品或掌握的資料多方面展示,明確答案。
小結引入下一環節:剛才專業組的同學帶我們認識了橋表面的莊嚴與沉默,但我們覺得橋不只是硬邦邦的木頭和冷冰冰的鋼筋水泥架構出的空洞的軀殼,我們覺得她是活的,她一直在歷史風塵的背后飽含滄桑地微笑著、注視著、守護著、傳承著,此刻,讓我們穿過橋堅硬冷澀的軀體,去感受她遲緩卻沉穩有力蒼老卻敏感細膩的內心世界吧。
第二章 玉人何處教吹簫——橋的文學之美
師用幻燈片出示三個問題,引導學生回答有關橋方面的專業知識。
(一) 橋,不僅是一種具實用價值的建筑物,它還是文學美的'凝聚,你覺得它與文學的淵源體現在哪些方面?
(二) 你可否從文學的角度與同學進行互動?
(三)你能演繹橋與文學的完美結合嗎?
生用自己的作品或掌握的資料多方面展示,明確答案。
小結引入下一環節:橋,她俯瞰歷史的波濤洶涌,傾聽時代的穩健步伐,她隨和成一條直線,謙卑成一弦彎弓,但正是這種深沉厚重的文化內涵與包容一切的氣度使橋具有了無比優雅與從容的美。
第三章 疏影橫斜水清淺——橋的藝術之美 小組代表:柯夢霞
師用幻燈片出示兩個問題,引導學生回答有關橋方面的專業知識。
(一) 你領略到橋的風采,品味到橋的神韻,感受到橋的喜怒哀樂了嗎?用你的作品來展示一下你所觸摸到的橋的靈魂。
(二) 橋的靈魂實質上是人類靈魂的折射,人類靈魂有多高尚,橋的靈魂就有多耀目。請你談談對“人”之于“橋”,“橋”之于“人”的關系的理解。
生用自己的作品或掌握的資料多方面展示,明確答案。
小結引入下一環節:踏上現今堅實的橋面,我們遙望到了歲月盡頭斑駁的橋的背影,對于未來的橋,我們更是心存幻想與憧憬。
第四章 自此改名為折柳——橋的設想之美
讓學生在網絡上展示自己設計的橋梁,并陳述設計思路,其他同學可作評價。
三、教師總結
1、 今天,在短短的四十余分鐘時間里,我們攜手從橋的這頭走到了橋的那頭,我們不敢貿然地說我們已讀懂了橋,進入了橋的靈魂深處,但我們可以肯定地說,我已與橋有了一次親密的接觸,已隱約地聽到了橋的心跳,但這些心跳聲并不都沉穩有力,古橋的生命,已很羸弱(點擊古橋遭破壞圖片)此刻,你定有話要對橋傾訴,請說出你心底的那一句話……同時,一節課上我們很難將淵源千百年的橋文化一一盡述,為此我們做了一個橋專題的學習網頁,匯編了一本有關橋知識的冊子,供大家詳細地了解橋方面的有關知識。
2、 自創詩展示 我覺得看橋,就是看歲月荏苒,看歷史滄桑;讀橋,就是讀一種文化,讀一種境界。在和同學們一起搜集、整理資料的過程中,我心有所感,寫下了一首小詩,下面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點擊圖片,配樂朗誦,在樂音中結束本課)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這首詩。結合自己經歷體會莘莘學子對母校的深情。反復誦讀,理解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重點難點:
反復誦讀,理解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構想
通過談話導入本課內容,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在學生初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全詩結構。學生再讀深入理解詩句,引導學生抓住關鍵的詞句,寫批注,體會全詩思想。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1課時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還記得我們校慶的時候嗎?當你們畢業后,也來參加母校的校慶你的心情會怎么樣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萬歲,母校》這篇現代敘事詩。
二、檢查預習情況:
1。出示學生容易讀錯的字,注音
2。自由讀詩歌,你讀懂了什么?
三、學習新知:
1、生讀課文,整體感知內容。
2、找生說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萬歲,母校》是一首現代敘事詩,這首詩通過敘述母校校慶時學生紛紛回母校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母校的.贊美之情。)
3、分層次,概括內容。
(1)第一、二小節,點出建校五十年許多學生重新回到母校的感受。
(2)第三至七節,介紹了不同職業的學生。再現了當年母校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
(3)第八至十一節,描述了師生共聚的感人場景。
(4)理解最后一小節。指出從母校畢業的學生,奔赴祖國四面八方,在不同崗位貢獻自己的力量。也體現母校的作用,培養我們成為祖國明天的棟梁。
4、練習有感情地朗讀。
5、找學生朗讀。
6、分組比賽。
四、編排情景劇《20年后再相會》
五、生談感受。
作業設計:
1、寫一篇作文《20年后再相會》。
2、描繪20年后的校園景象。
板書設計:
萬歲,母校
對母校的贊美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2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斟、酌、怔、敝、宗”5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基本讀懂課文,了解三位名人是怎樣爭畫的,從中感悟他們生活情趣和鮮明的個性。
二、教學重點:體會老前輩崇高的精神境界。
三、課型:獨立閱讀課
四、教學方法:討論法。
五、教學手段:用“小黑板”輔助教學。
六、教學時間:一課時.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一定知道偉大的政治家毛澤東主席吧!在他和杰出的詩人郭沫若,著名的畫家齊白石之間曾發生過一個動人的故事。(板書課題:爭畫)
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要問的嗎?(學生可能會問:他們為什么爭畫?這么偉大的人還要爭著畫一幅畫嗎?)這些問題,我們學了課文以后.就會迎刃而解了。
<二>自學課文,提出自學要求。
1.自由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聯系上下文理解難懂的詞語。
2.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三>學生按要求自學。
<四>小組討論交流自學情況
<五>集體匯報交流.
1.請幾個同學輪流讀課文,教師注意正音。
2.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別具一格;另有一種獨特的風格。
栩栩如生:本課指齊白石的畫對樹、老牛、小鳥等形象表現得非常逼真,好像活的一樣。
裝裱:用紙或絲織品做襯托,把字畫裝潢起來,或加以修補,使美觀耐久。
匠心獨運:獨創性地運用精巧的心思。
敝人:謙辭,指的是本人。
3.課文講了這樣的故事:齊白石老人為了表達對毛澤東主席的崇敬與熱愛,刻了兩枚印章,用一張廢畫包裝好送給主席。毛主席精心裝裱廢畫讓齊白石感到不安。毛主席和郭沫若在宴席間對這幅畫連連贊賞并幽默地爭這幅畫。最后二位老人在畫上題詩贈白石,白石收起這件珍品,喜不自勝,視若瑰寶。
<六>再讀課文,深化理解.
1.自由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1)三位老人真的是要爭到這幅畫嗎?你對這三位老人分別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2)畫出你喜歡舶語句,多讀幾遍,想想喜歡的原因。
2.小組討論以上思考題。
3.集體交流。
(1)三位老人不是真的要爭到這幅畫,而是在幽默的交談中體現出毛主席對這幅畫的熱愛,齊白石對毛主席的尊敬與愛戴。
(2)從爭畫的故事中,我們感受到毛主席熱愛藝術,關心藝術家,得到藝術家的贈品還設宴答謝,對藝術家的廢畫都精心裝裱,并做出高度評價,讓人深受感動,這是領袖與人民親密無間的感情。同時我們還領會到詩人郭沫若的知識淵博、幽默風趣。畫家齊白石對領袖無比崇敬愛戴,對藝術精益求精,有高超的造詣。
(3)交流同學們喜歡的語句。如:
a.只見這是一幅金綾裝裱的縱幅國畫,上面畫著一棵枝繁葉茂的李子樹。樹上落著幾只形態各異的小鳥,樹下佇立著一頭搖頭擺尾的老牛。那老牛正側著頭,望著樹上的小鳥出神。
(這些語句對畫的內容作了詳細描述,栩栩如生,讓人感到呼之躍出,把畫寫活了。)”
b.“主席,您要是再不應允,我可要下手搶了。”
(以上語句讓我們感受到主席的平易近人,和藝術家之間親密的'友情,也反映出齊白石對藝術執著的追求。)
c.白石老入得到這件珍品后,‘喜不自勝,視若瑰寶,輕易不肯示人。只是自己不時地拿出來,默默凝視,深深沉思......
(以上句子含義深刻,從中體會到齊白石對領袖的祟敬與愛戴,對藝術的無限追求。)
(4)抄下同學們喜歡的語句。
<七>指導朗讀課文。
<八>總結。’
同學們,學了這一課,大家一定被這一故事所感動。課文正是通過對領袖與詩人、畫家日常交往中一件普普通通的爭畫一事的描寫,表現了領袖與人民親密無間的友誼,歌頌了領袖毛澤東平易近人、尊重藝術和對藝術家的關懷,也表達了齊白石老人對領袖的祟敬與愛戴。
<九>作業設計
一、根據課文填空。
()的李子樹()的情誼()地說
()的小鳥()的目光()地搖頭
二、把以下詞語補充完整。
談()說()()()如生神氣()()
才思()()別()一()()()無縫
一絲()()喜不()()淺()慢()
其樂()()形態()()匠心()()
<十>板書設計
12:爭畫
送畫
爭畫毛主席尊重藝術、平易近人
贊畫齊白石熱愛藝術、敬重領袖
藏畫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3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引導學生聯系課文內容理解詞語.
3,理清課文的脈絡,整體感知課文的內容.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導語:同學們,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在我們的生活中又走進了一位新朋友.他簡直是無所不能,既能給我們的生活增添無窮的樂趣,又能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給與莫大的幫助與支持.你們知道這位時代的驕子是什么嗎對!就是電子計算機.
2,板書課題: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
3,同學們對電子計算機有哪些了解呢今天我們共同學習課文《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深入了解它們.
二,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1,反饋生字詞的預習情況.
具體要求:請一個學生或者小組匯報的形式,談談自學生字詞的收獲.
(1)自讀課文,找出課文中的.生字,說說應該注意什么
(2)再次朗讀課文,聯系課文內容,結合字典中的解釋,理解課文中詞語的含義.
繁衍:逐漸增多或增廣.
角色:本來比喻生活中某種類型的人物,課文中把電子計算機比作人,說明計算機已經成為人類社會中不可缺少的東西.
信息:在日常生活中,它可以理解為"音信,消息";在科學研究中,它指的是用符號傳送的內容,而這些內容是接收符號者事先不知道的.
傳真:通過有線電或無線電裝置把照片,圖表,書信,文件等的真跡傳送到遠方的通訊方式.
信息高速公路:指電腦與電腦連接起來形成的電腦網絡.
2,檢查學生朗讀課文的情況,指名分段朗讀,集體糾正讀音.
3,課前,同學們都閱讀查找了有關電子計算機和多媒體的有關資料.哪個同學愿意舉例說一說電腦在生活中的用途呢(組織學生交流搜集的有關資料.)
三,自學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內容,理清課文的脈絡.
1,自由讀課文.思考:預習中向我們提出了哪些問題你能試著在課文中找出相關的答案嗎(預習中給同學們提出了四個問題:什么是多媒體多媒體與計算機有什么關系課文向我們介紹了有關多媒體的哪些知識你對電子計算機越來越"神"是怎樣理解的)
2,學生分小組討論,試著解決問題.
(1)多媒體指的是能夠傳遞信息的物體.
(2)目前,具有多媒體功能的電腦設備已經走入了尋常百姓家.人們可以使用它看電視,聽廣播,打電話,發傳真,看vcd,聽cd,唱卡拉ok……還可以在家中上網.
3,指導學生分段,歸納段意.
思考:默讀課文,想想課文中哪幾個自然段向我們介紹了"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的知識呢
(課文的2——5自然段向我們介紹了多媒體與計算機的知識.)
追問:課文的一,六自然段分別向我們介紹了哪些知識
(第一自然段簡單地向我們介紹了計算機發展的歷史進程以及重要的地位.第六自然段講的是計算機的技術將會發展的非常迅速,而且會越來越"神")
4,再次朗讀課文,目的在于讓學生進一步理清文章的層次.
四,作業
1,書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2,查找有關計算機與多媒體的資料,為下節課的學習做準備.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4
B案(片斷)
體悟“窮困”
一、質疑激趣
師:同學們,這篇課文老師讀了很多遍,除了題目之外,文中一個“窮”字也沒有,讓我們來試著找一找,哪些地方寫出了“窮”的特點。
?老師可以為大家提供兩種表達觀點的方式:第一,默讀課文,找到能證明你觀點的關鍵詞語和句子,談談自己的理解;第二,朗讀課文,抓住最能證明你觀點的句段,展開想象,讀好這些句段。
二、學生自學課文──探究窮人“窮”在哪里。
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觀點。
三、交流探究成果,多角度感悟窮人的“窮”。
學生或談看法,或朗讀,充分體會窮人的“窮”。交流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梳理,把握下面幾個要點:
(1)從“屋內裝飾”看出“窮”。
相關句子:
古老的鐘發啞地敲了十下,十一下……
屋子里沒有生爐子,又潮濕又陰冷。
(2)從“吃、穿”看出“窮”。
孩子們沒有鞋穿,不論冬夏都光著腳跑來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魚。
(3)從桑娜和漁夫的忙碌看出“窮”。
丈夫清早駕著小船出海,這時候還沒有回來。桑娜聽著波濤的轟鳴和狂風的怒吼,感到心驚肉跳。
她自己也從早到晚地干活,還只能勉強填飽肚子。
“糟糕,真糟糕!什么也沒有打到,還把網給撕破了。倒霉,倒霉!天氣可真厲害!我簡直記不起幾時有過這樣的夜晚了,還談得上什么打魚!謝謝上帝,總算活著回來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相機引導學生反復讀描寫惡劣環境的句子,反復品讀夫妻的對話。
四、體悟那四處流溢的“富有”
1、師:這些窮人,真的很窮嗎?老師一遍遍地讀著文章,分析在字里行間感受到了他們的富有。(學生討論)
2、請大家再次讀課文,課文哪些內容體現了他們的富有?
3、學生自由讀全文,尋找窮人精神上的“富有”。
4、交流。教師引導學生抓關鍵詞句反復品味朗讀,感悟窮人的美好品質。
預設交流要點:
(1)家的整潔與溫馨。
(2)桑娜關心生病的女鄰居。
(3)夫妻不顧生活困難收養孤兒。
5、抓住課題,拓展升華
作者用“窮人”做題目,你認為有道理嗎?說一說你的理由。
如果不用“窮人”做題目,還可以用什么作題目。說出自己的理由。
(浙江省諸暨市濱江小學樓淑建)
C案
設計重慶市九龍坡區楊石路小學:李冉
評改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小學:劉冬梅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課文中出現的新詞。抄寫描寫環境的句子。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漁夫夫婦的高尚品質和沙俄時代窮人的窮困和悲慘。
3.根據課文內容,展開合理的想象,學習心理活動的描寫方法。
4.練習續寫課文。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漁夫夫婦的高尚品質和沙俄時代窮人的窮困和悲慘。
2.根據課文內容,展開合理的想象,學習心理活動的描寫方法。
教學難點:
練習續寫課文
教學準備:
課前搜集資料、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出示課題、解題
1.窮人是什么意思?(窮苦的人)看著這個課題,你心里想到些什么?
課文為什么用“窮人”做題目?
2.為了解開同學們的疑問,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篇課文的作者和當時的時代背景。
3.學生交流搜集的資料。
教師和學生共同了解有關列夫?托爾斯泰的資料。
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俄國偉大的作家,出身貴族,但是同情被剝削被壓迫的農奴。青年時期就開始文學創作,他全部的創作時間達六十多年。其作品無情地揭露了封建沙皇制度和資本主義勢力的種種罪惡。他的代表作《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是世界文學中的不朽名作。
4.師:托爾斯泰晚年時把法國著名作家雨果的敘事詩《窮人》改編成了一篇文章。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窮人》,板書課題。
[評:這樣的導課設計,激發了學生探求新知的興趣,由簡介作者的文學地位以及作品特點,激發同學們對他的崇敬之情,進而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文章的學習之中。]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全文。
用生字生詞卡片檢查生字讀音。(提醒注意“濺、填、怨”都是前鼻音。)
2.再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桑娜和她的丈夫,在鄰居西蒙病死后,主動收養了她的兩個孩子的故事。)
3.抽生檢查讀書情況,并正音。
4.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
開火車朗讀課文,大家邊聽邊想,這篇課文先講什么,再講什么,最后講什么,可以分為幾段?每段講的是什么?
可以分為三段。
第一段(1-2自然段):漁夫的.妻子桑娜在海風呼嘯的夜晚,焦急地等待丈夫出海歸來。
第二段(3-11自然段):桑娜出門去看丈夫是否回來,順便去看生病的鄰居西蒙,發現西蒙已死,便抱回西蒙的兩個孩子。
第三段(12-27自然段):漁夫回來,聽說西蒙死了,主動提出把西蒙的孩子抱回來撫養。
[評:這一環節旨在掃除閱讀障礙,感知大意,總攬全局。]
三、自讀課文,理解文意。窮人(物質上的貧窮)
1.窮人是什么意思?(物質上的貧窮)課文中寫了哪些窮人?(桑娜漁夫西蒙)課文哪些內容描寫了他們的窮?
同學們讀課文,完成填空練習。
課件出示:
桑娜和漁夫從早到晚的干活,還只能___________;孩子們沒有___________;吃的是___________,菜___________魚。
西蒙的兩個孩子她一個人張羅,如今又加上病。寡婦的日子___________!
一只蒼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從___________垂下來。
母親的臨死的時候,拿___________蓋在他們的身上,還用___________包住他們的小腳。
2.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評:課文以“窮人”為題富有深意。文章通篇反映了桑娜與西蒙兩家的貧窮──住得差,吃得差,勞動條件差,還有疾病,是沙俄時期俄國漁民悲慘生活的真實寫照。所以抓住“窮”這個字眼,勾畫理解詞句,讓學生了解廣大勞動人民生活極端貧困的狀況。]
四、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出示課題,回顧復習
1.回憶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
師:《窮人》一文的寫作年代,正是俄國歷史上階級矛盾空前激化的時期。封建農奴制一步步地崩潰瓦解,廣大人民對沙皇專制的反抗斗爭日趨高漲,逐漸形成了俄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高潮。在這個時期,貴族、資產階級吮吸人民的血汗,生活奢華而道德墮落,廣大勞動人民生活極端貧困。
二、理解:“窮”人(精神上的富有)
2.課文只寫了窮人的窮嗎?你認為他們窮嗎?
3.默讀課文,說說桑娜和和她丈夫給你留下了什么樣的印象?
(善良、愛幫助人、勤勞、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有同情心、淳樸……)
師:廣大勞動人民生活雖然極端貧困然而他們的道德情操卻高尚淳樸,他們不是窮人!
4.你是從作者的哪些描寫中感受到的?
(環境、人物對話、心理活動)
5.請找出描寫環境、人物對話、心理活動的句子,用──勾出來。
三、細讀重點句,體會人物的高貴品質并感情朗讀
1.交流描寫環境的句子:
課件出示:
(1)屋外寒風呼嘯……五個孩子在海風呼嘯中安靜地睡著。
讀了描寫環境的句子,你能體會到什么?(桑娜雖貧窮但很勤勞)從哪些詞語體會到的?那就通過讀把你的感受表達出來。
(2)對西蒙家場景的描寫。(西蒙的貧窮艱難使她無法給予孩子更多的愛,但她盡到了母親的職責。)
2.描寫心理活動的句子:
(1)桑娜沉思……
桑娜在繼續等待丈夫的時候想到了哪些?
(2)她忐忑不安地想:……
為什么會想到這些?這里如此多的省略號有什么作用呢?(由于桑娜家庭的貧窮,由于桑娜熱愛丈夫、同情孤兒,所以才會有如此復雜的心理活動。雖然桑娜的內心活動十分復雜,但是收養孤兒的決心沒有動搖。)
學生圍繞省略號進行合理想象,體會桑娜善良的好品質。
讀了描寫心理活動的句子,讓我們看到了桑娜矛盾的心理世界。她先是激動,繼而緊張、擔憂甚至責備自己,最后堅定的復雜心理。
那你們能不能把這個矛盾的心理過程通過讀展示出來呢?抽生讀。
(3)“她的心跳得很厲害,自己也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但是覺得非這樣做不可。”你覺得呢?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3.不僅桑娜有高尚的品質,文中還有誰有?找出描寫人物對話的句子,體會漁夫高尚品質。
(1)分角色朗讀桑娜和漁夫的對話。
(2)說說自己體會到了什么?
(讀了人物對話的句子,我們被桑娜和她丈夫的善良,樂于助人的品質所感動。自己都過得不容易,還要領養別人家的孩子,這種寧可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的品質實在讓人感動。)
(3)同桌分角色讀。
讀完后,你有什么疑問?兩個“沉默”各有什么含義?
(第一次,當丈夫走進屋時,本來焦急盼著丈夫歸來的桑娜,現在卻不敢抬起眼睛看他;當丈夫詢問她在家的情況時,她臉色發白,說話斷斷續續,丈夫平安歸來,該有多少話要說呀,而現在卻變得沉默,是因為桑娜不知怎么向丈夫說出抱回孩子的事,她正盤算著從何說起,這種沉默正掩蓋著桑娜內心的激烈斗爭。第二次,桑娜向丈夫提起西蒙死了,談到她留下了兩個可憐的孩子,她沉默是帶著試探意圖,想看看丈夫對這件事有什么反應。)
(4)課件出示:“哦,我們,我們總能熬過去的!”
這個熬字說明什么?(他為了撫養鄰居家的孩子,準備過更艱苦的日子,準備付出更多的勞動。他與妻子同樣有著一顆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幫助他人的高尚的心。)
4.小結:課題是窮人,可文中沒有一個“窮”字,但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窮人的貧困與艱辛。同樣,全文沒有一句贊美的話,然而窮人的高尚品質卻被表現得感人肺腑。因此,我們不得不佩服這位偉大的文學家的文學功底。
[評:環境、心理和語言的環節可以靈活調換。抓住本段的重點句,讓學生從這樸實的語句中深入領會桑娜漁夫善良的心;再引導學生用圈、點、勾、畫法找出環境、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寫,并著重理解桑娜抱孩子后忐忑不安的心情。這一段是全文的重點,最能突出桑娜美好的心靈,最能表達桑娜復雜、矛盾、憂慮不安的內心世界。還是從“窮”字入手,緊扣文眼,讓學生理解他們道德情操的高尚,精神世界的富足,對比出了那些腐化墮落的所謂的貴族才是真正的窮人。]
三、小結全文、續寫課文
1.漁夫和妻子桑娜收養了鄰居西蒙的兩個孤兒,以后的日子將是何等的難熬,相信此刻同學們的心中都充滿了無限的憂慮。請大家打開想象的翅膀,續寫‘桑娜拉開了帳子’以后。
2.學生續寫。
[評:這樣導入續寫,能激發學生續寫興趣,給學生留下一個思維空間,既發揮了他們的想象能力,又提高了其寫作能力。]
3、學生交流續寫,評價作品。
四、推薦閱讀
列夫·托爾斯泰的代表作有很多,老師希望你們在課余時間多多拜讀他的作品,有《戰爭與和平》、《復活》等。
板書:窮人
勤勞、善良、有同情心、寧愿自己受苦也要幫助別人
(環境、人物對話、心理活動的描寫)
[全課評析:本課設計旨在“刪繁就簡”,在理清課文脈絡,把握全文主要內容后,緊緊抓住“窮”字深入學習,他們什么地方“窮”?為什么窮?為什么又可以說不窮?可以使學生借機了解時代背景和勞動人民生活的困苦,又通過重點詞句的閱讀思考很快抓住人物高尚品質,玩味課文語言,體會用詞造句的生動準確,學習作者通過平實的描寫刻畫人物形象。與學生一起理解、賞析、朗讀文中的詞句,打破了傳統的分段式教學程式,沒有固定的答案,沒有條條框框的限制,既有較大的“運動量”,又有較大的“吸引力”,這樣會有助于形成一個相對開放的課堂。]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意思,積累詞語
2、讀懂課文,編寫閱讀提綱,了解作者是怎樣一步一步地介紹轉基因技術及其應用的。
3、抓住有關語句,體會文中打比方寫法的表達效果。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1、自學生字新詞,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表達的意思。
2、聯系生活,展開想象,理解內容。
3、品析重點詞句,體會文章的寫作特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現代科學技術的神奇與偉大
2、激發學生探索科學的強烈欲望。
教學重點:
了解作者是怎樣介紹轉基因技術及其應用的,學會編寫閱讀提綱。
教學難點:
結合具體語句,體會文中打比方寫法的表達效果。
教學時數: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理解詞義,加以積累。
2、讀懂課文,感知大意,理清層次,編列閱讀提綱。
3、了解作者是怎樣一步一步地介紹轉基因技術及其應用的。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同學們,在你第一次看到“種瓜得豆”這個課題時,是不是覺得很奇怪?莫非是寫錯了嗎?就連幼兒園的小朋友都懂得“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個常理,種瓜怎么會得豆呢?可是,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這已經不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大家知道這是為什么嗎?學習了這篇課文,我們的疑問就會得到解決。
2、教師板書課題:種瓜得豆
3、學生讀題并對課題提出疑問。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教師出示生字新詞,學生認讀識記,重點強調:玫瑰的瑰讀輕聲,供不應求的供讀一聲。
3、分段開火車朗讀課文,集體評議,糾錯正音。
4、討論:課文主要寫了哪些內容?
(這篇課文主要向我們介紹了什么是轉基因技術及其應用)
5、給課文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寫轉基因技術能做到“種瓜得豆”。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介紹了什么是轉基因技術。
第三部分(第5-10自然段):介紹了轉基因技術的`應用。
三、編列提綱、理清層次
1、指導編寫課文第二部分的閱讀提綱
⑴認真默讀課文第2-4自然段,弄清每個自然段的內容。
⑵想想各個自然段間的聯系,說說作者是如何向人們說明轉基因技術的?
⑶指名反饋,全班交流。
⑷結合學生的發言,教師示范編寫閱讀提綱,理清文章層次。
①提出問題。
②介紹基因的作用。
③什么是轉基因技術。
2、學法小結,獨立編寫課文第三部分的閱讀提綱。
⑴指名反饋。
⑵集體評議,達成共識。
①轉基因技術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
(不怕棉鈴蟲的轉基因棉花、藍色的轉基因玫瑰、可殺死雜草的轉基因大豆、不容易腐爛的轉基因西紅柿)
②轉基因在醫學上的應用。
(用轉基因豬的心臟為人體實施心臟移植手術)
四、課堂小結
種瓜得豆看似不可思議,但由于現代轉基因技術的應用卻完全能夠做到。這科學技術的神奇力量真是令人驚嘆呀!
五、布置作業
1、讀讀本課的生字、新詞。
2、熟讀課文,完整地編寫本課的閱讀提綱。
3、查閱資料,進一步了解轉基因技術。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繼續學文,品析語言,體會作者的寫作技巧。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閱讀鏈接《話說基因工程》,感受文章的情趣,激發閱讀以及探索的欲望。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聽寫詞語。
2、回憶編寫閱讀提綱的方法。
(通讀全文,了解文主要介紹了哪幾個方面的內容,每個方面又分別說了什么,按順序用簡練的語言進行概括)
二、品析語句,體會寫法
1、讀了這篇課文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2、你覺得課文在表達方法上(敘述方法、語言表達)有什么特點值得我們學習?
(打比方)
3、課文運用了打比方的寫法來形象地介紹深奧的科學知識,如“基因是每種植物或動物的‘大管家’”。從課文中再找出這樣的語句讀一讀,談談這種寫法對自己讀懂課文有什么幫助。
4、學生默讀課文,動筆用“---”從文中找出運用了打比方寫法的語句,談談這種寫法對自己讀懂課文有什么幫助?
5、先獨立找句子,再在小組內交流、介紹。
6、指名反饋,全班交流,找出語句,體會寫法。
7、教師小結:作者借助豐富的想象力,運用打比方的寫法,用人們熟悉的生活行為來形象地介紹深奧的科學知識,使文章所表達的內容通俗易懂,并且富有情趣。
8、學生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3、4自然段。
9、把你覺得描寫形象生動、通俗易懂的部分找出來讀給大家聽。
10、結合學生的發言,練習有感情地朗讀文中的有關段落。
三、閱讀鏈接,編寫提綱
1、學生獨立閱讀選文《話說基因工程》。
2、運用所學的方法為短文編寫閱讀提綱。
3、小組交流閱讀提綱,發現不足,進行修改。
4、指名反饋,全班交流
5、展開想象,舉例說明怎樣合理使用基因工程為人類造福。
四、課堂小結
轉基因技術、基因工程對我們來說曾經是那么陌生、那么神秘,作者運用打比方與列舉事例的寫法為我們作了形象而生動的介紹,使我們在閱讀時感到通俗易懂且富有情趣。我們在感嘆科學技術的神奇與偉大的同時,不得不佩服作者寫法之高明。
五、布置作業
1、摘抄文中自己喜歡的語句。
2、如果你是一位掌握了轉基因技術的科學家,你會運用這項技術做些什么?
板書設計:
什么是轉基因技術基因的作用
種瓜得豆轉基因技術
轉基因技術的應用在農業生產上應用
在醫學上的應用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文六年級教學設計05-09
語文的教學設計12-06
六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設計03-08
小學六年級語文的教學設計03-07
六年級語文《燈光》教學設計02-16
小學語文六年級教學設計02-17
六年級語文窮人教學設計02-18
語文六年級下冊教學設計05-03
六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05-04
六年級語文教學設計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