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六年級語文課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于六年級語文課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學目標:
1.認識“芭”、“嫵”等5個生字,會寫“綴”、“幽”等8個生字。會寫“宅院、幽雅、伏案”等16個詞語。
2.抓住描寫丁香的語句展開想象,深入理解內容,從色彩、形狀、香味等方面加以感悟與體會。
3、感悟丁香的美,并由“丁香結”啟發人生思考,并結合實際,談談蘊含的道理。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在腦海中再現丁香的美,并體會作者對丁香的喜愛之情。
2難點:抓住結尾“結,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問題也是解不完的,不然,豈不太平淡無味了么”深入理解,明白道理:人要以豁達胸懷對待生活中的“結”。
教學準備:
1、準備丁香的圖片。
2、準備贊美丁香花的古詩。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師:(出示丁香的圖片)文學作品中許多花草樹木都被賦予某種品格,如梅花象征高潔,牡丹代表富貴,菊花寓意堅貞,松柏喻指永葆青春等。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課文——《丁香結》,作者又賦予了丁香什么樣的情感呢?讓我們一邊讀,一邊想象,知道這花中的含義。
2、師板書課題2、丁香結
3、出示圖片,介紹作者。
宗璞,1928年出生,女,原名馮鐘璞,著名哲學家馮友蘭之女。曾就職于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當代作家,從事小說和散文創作。代表作有短篇小說《紅豆》,系列長篇《野葫蘆引》和散文《紫藤蘿瀑布》等。《弦上的夢》和《三生石》分別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和全國優秀長篇小說獎。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出示自學提示: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畫出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詞,并借助詞典等學習工具書理解。
2、教師檢查學生學習情況。
(1)檢查生字讀音。
①參差(cēncī)芭蕉(bā)衣襟(jīn)嫵媚(wǔ)
②“薄”是一個多音字,在字典中有三個讀音,一個讀bo,當“迫近、靠近”講,組詞是日薄西山;還有的當“輕微、少”、“不強壯”、“不厚道”、“看不起”等意思,組詞是“廣種薄收”、“單薄”、“輕薄”、“厚古薄今”等;一個讀bo,組詞是薄荷,多年生草本植物;還有一個讀音是bao,表示感情冷淡、不濃、不肥沃等意思。課文中
(2)指導易混淆的字。
“幽”是半包圍結構,外面是“山”,里面是兩個“幺”。
“案”是上下結構,上面是“安”,下面是“木”。
“薄”要與“簿”相互比較,可以通過組詞的形式來辨析,“薄”組詞是“薄餅”,“簿”組詞是練習簿。
“糊”:左右結構,與“米”有關,形容非常黏稠、混沌不清的狀態。
(3)理解較難的詞語。
①查詞典或工具書理解“參差”的意思:是指不齊;早晚相差。
②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在細雨迷蒙中,著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嫵媚。
“嫵媚”的意思是:姿態美好可愛。
再聯想到那些詩句,真覺得它們負擔著解不開的愁怨了。
“愁怨”的意思是:憂愁怨恨。
③運用找近義詞或反義詞的方法來理解。
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樹銀妝,星星般的小花綴滿枝頭,從墻上窺著行人,惹得人走過了還要回頭望。
“點綴”的近義詞有:裝點、裝飾、裝扮。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檢查學生朗讀課文,并概括出主要意思。
(1)朗讀要大聲、不添字、不少字、不停頓、要流利。
(2)用自己的話概括出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2、理清課文記敘順序,討論分段。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分別從生長環境、開放態勢、花的氣味、形狀、顏色等描寫了丁香花。(主體是寫丁香花的外形)
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分別從古人眼中的丁香花、作者提出的疑問以及由丁香結談感受。(主體是寫丁香花的感悟)
3、歸納課文的主要內容。
寫作者心里一直裝著丁香,丁香的形態、香味以及顏色都給作者帶來美好的回憶,接著從詩句入手,由微雨引發丁香“結”,從而感悟生命總有“結”,需要有豁達的胸懷。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1、指名朗讀生字,檢查詞語的理解情況。
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課文寫了哪兩個方面的內容嗎?學生總結,老師概括:
一、賞花二、悟花
3、導入新課。課文自始至終都是圍繞“丁香花”來寫的,丁香花一直是作者心中的“花”,接下來請走進“賞花”感受一下花的美,體會一下丁香花的獨特魅力。
二、學習“賞花”,發揮想象,體會花的美麗。
1、自由朗讀課文,找一找描寫花美的語句,并發揮想象,談一談自己的理解。教師根據學生畫的句子相機進行指導。
(1)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樹銀妝,星星般的小花綴滿枝頭,從墻上窺著行人,惹得人走過了還要回頭望。
①一邊朗讀語句,一邊展開豐富想象。
指導學生想象:丁香花像什么呢?給你什么感覺呢?你喜歡哪個字,或者詞語呢?
②出示丁香花的圖片,引導學生想象。
(2)交流學生的想象和感受。
生:“星星般”寫出丁香花的小、可愛,就如同星星一般頑皮,真惹人喜愛!
生:“窺”這個字太生動傳神了,寫出了丁香花的的活潑可愛,也說明了丁香花的小,不大引人注意,總而言之,是充滿活力的!
生:“綴滿”說明了丁香花的數量多,充滿了無比旺盛的生命力,讓人看了以后感到一種振奮!
老師相機出示語句。
(3)月光下白的瀟灑,紫的朦朧。還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蘭,在夜色中也能讓人分辨出,這是丁香。
①“月光下的瀟灑”、“紫的朦朧”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呢?請發揮想象。
②“淡淡的幽雅的甜香”又是一種怎樣的香呢?請聯系自己的生活體驗加以想象,談談你的理解。
(4)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談一談。
生:丁香花有白有紫,總是朦朦朧朧的,給人以夢幻般的感覺!在這仙境中,怎能不讓人展開神奇般的想象呢?想到了嫦娥與玉兔,想到了蓬萊島……
生:說丁香花的香啊,真的很神奇!不是桂花香的那般濃烈,又不是迎春花的那般單薄,它香得比較特別,只要用鼻子一嗅,那香味就飄出來了。更別具一格的是,香味中還伴有甜甜的感覺,真美!
(5)出示句子:許多小花形成一簇,許多簇花開滿一樹,遮掩著我的窗,照耀著我的文思和夢想。
①感情朗讀,在讀中想象畫面,感受丁香花的獨特韻味。
②“照耀著我的文思和夢想”,你是如何理解的?
(6)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和理解談一談。
生:表面寫出來丁香花的多,實際上在謳歌丁香花的生命力很旺盛,是一種充滿活力的花,讓人越看越精神振奮!
生:作者發自內心的喜歡丁香花,因為花兒給了她靈感,給了她創作的激情和希望,所有作者在丁香花中構思自己的文學夢。
2、總結課文第一段,作者從哪些方面寫丁香花呢?
梳理關鍵詞:形態顏色香味感受
三、理解“悟花”,發揮想象,感悟主題內涵。
1、自由朗讀課文,找一找丁香花成為“丁香結”的語句,并談談自己的理解。
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著斜伸過來的丁香枝條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圓圓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盤花扣。
(1)發揮想象,找出原因。
小小的花苞圓圓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盤花扣。
(2)談談這樣寫的妙處。
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很生動地寫出丁香花的花苞之樣子,自然過渡到寫“丁香結”,與上下文渾然一體。
2、閱讀課文第四自然段,由古詩句展開想象,想一想古詩中“丁香結”常常表達什么?
(1)學生閱讀古詩句,理解古詩句的意思。
(2)由古詩句展開想象,談談理解。
生:作者先寫芭蕉不明白丁香花的心思,接下來通過一幅畫面告訴人們答案:“丁香空結雨中愁”!這畫面中有雨,有多愁善感的雨,這不就寫出丁香花的怨愁與理不斷的思緒嗎?
(3)明白作者將丁香花與細雨迷蒙連在一起寫的妙處。
通過寫丁香花,通過寫細雨迷蒙的畫面,說明丁香花有許許多多的愁怨,許許多多理不清的憂愁。作者僅僅在寫丁香花嗎?
不,是借花抒情,借丁香花來抒發自己內心的愁怨,抒發自己內心無限的憂愁。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四、五自然段。
3、作者不僅僅借花抒情,而且借花喻理,在丁香花里,作者又有什么生活感悟呢?請找出來讀一讀。
丁香結,這三個字給人許多想象。再聯想到那些詩句,真覺得它們負擔著解不開的愁怨了。每個人一輩子都有許多不順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來。所以丁香結年年都有。結,是解不完的;人生的問題也是解不完的,不然,豈不太平淡無味了么?
(1)自由朗讀,輕聲說一說你的理解。
(2)交流:閱讀這一段話,你獲得了哪些生活感悟呢?
生:人生就在愁怨中,不要因為愁,忘卻了生活的味道,可以這樣說:沒有了愁怨,生活本身就不完美!
生:人生中離不開怨愁,但不能一味地怨愁,只要我們找到生活的快樂,就會打開心結,讓自己快樂起來。怎樣才能打開人生中的心結呢?就是要有豁達胸懷!
生:我覺得人生中的愁怨固然有,但這只是生活里的一個小插曲!只要我們有夢想,一切小小的結終將會打開的,因此不要憂愁!
4、出示古詩句,讀一讀,談一談你的理解與感悟。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李商隱《代贈二首(其一)》
青鳥不傳云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
——李璟《攤破浣溪沙》
殷勤解卻丁香結,縱放繁枝散誕春。
——陸龜蒙《丁香》
霜樹盡空枝,腸斷丁香結。
——馮延巳《醉花間》
四、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完成課文后的題目。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1、出示丁香結的圖片,閱讀描寫丁香花的語句,展開豐富的想象,從想象中感悟出丁香花兒的美,感悟出丁香花兒無比旺盛的生命力。要引導學生抓住字詞、修辭手法等進行分析、感悟。
2、通過反復朗讀課文中的古詩句,想象畫面與意境,初步理解丁香結的含義,接著抓住課文的最后一自然段深入理解,暢談自己的體會,并聯系生活實際談談。這樣會讓學生懂得“借物喻理”的寫法,而且明白其道理。
【六年級語文課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文課教學設計03-06
語文課文教學設計02-26
語文課程教學設計02-20
語文課教學設計模板05-07
語文課海燕教學設計03-20
【精選】語文課程教學設計10-04
小學語文課教學設計12-28
語文課文《畫》教學設計02-23
語文課文教學設計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