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教案:《西湖的綠》教學設計與啟示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學設計來輔助教學,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你知道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教案:《西湖的綠》教學設計與啟示,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設計理念】
《西湖的綠》是一篇游記,文章描寫了西湖“綠”的神奇。本教學設計破常規的抓住景物特點條分縷析的理性剖析為以感性為基礎的感悟體驗,引導學生在讀中品味西湖“綠”的多彩、多姿、多情,領略西湖的美麗景色,體會“具體形象地描寫景物”的寫作奧妙。
【設計特色】
圍繞“綠”字,讀中化景,思中顯形,說中悟情。
【教學流程】
一、期待閱讀:觸摸“綠”
1、課件呈現一片綠的廣闊天地:“萬物蔥蘢的森林”,“一碧萬頃的海洋”,“無邊無際的草原”,還有“綠茵場”、“綠裙裝”……
2、但“西湖的綠”與眾不同,豐富多彩,柔情萬分。先欣賞這情趣盎然的綠(課件展示),再請同學們細細地、用心地讀課文3—5自然段。
(充分朗讀,盡情想象;觸摸語言,感受綠意。)
二、品味語言:擁抱“綠”
1、課文著重寫了哪幾處綠?
(靈隱——蘇堤——花港觀魚)
2、正如作者所說,黃龍洞綠得幽,屏風山綠得野,九曲十八洞綠得閑。靈隱、蘇堤、花港觀魚的“綠”也各有各的風采,各有各的韻味。請同學們挑自已最喜歡的自然段讀一讀,想想那里的綠有什么特點。
(學生選內容,找句子,圈詞語,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小組交流,教師點拔。)
3、請根據自己的理解發表意見。說的時候可以按這樣的方法:先報你選說的是哪里的綠,再讀讀你認為最能體現“綠”的特點的句子,然后談談你的感受。如果能抓住句中的重點詞語來感悟那更精彩。
(學生的交流可能不是按課文順序,教師要根據學路隨機調控教學策略)
學情估計及教學策略:
(1)靈隱的“綠”(多彩)
估計學生會說靈隱的綠“豐富多彩”、“多姿多彩”等,但不管說什么,只要是讀中所悟,都應積極鼓勵。根據感悟,或糾誤中點撥,或補偏中引導,或肯定中提升。
教師引領學生讀中體會,從描寫道旁的樹、飄著的雨、飛來峰上的樹、峰下蜿蜒小徑上的青苔、亭旁的溪水等豐韻傳神的語言中去進一步感受這多姿多彩的“綠”。
(2)蘇堤的“綠”(多姿)
估計學生會說蘇堤綠得“陰”、“綠得多姿”或“綠得堅忍不拔”等。
教師引導學生找到有關語句讀中感悟、讀中理解、讀中想象。讀出她的多姿,讀出她的意趣,讀出她的堅忍不拔。
(3)花港觀魚的“綠”(多情)
估計學生會說花港觀魚的綠,綠得“活潑”、綠得“成熟”、綠得“生機勃勃”。
教師要引導學生從作者對荷葉的“綠”的感受中,悉心體會在花港觀魚看到的“綠”,綠得那么富有生命力,生機勃勃。
三、體驗積累:親吻“綠”
1、西湖“綠”得如此神奇,每年慕名前來觀賞的人成千上萬。如果你是一名導游,請選一處景點,根據課文的描述,盡情地向游客展示西湖那別有韻味的“綠”。看哪一位導游最能打動游客的心,讓他們傾心,一飽眼福。
(學生準備后介紹,可配以動作、表情,盡量讓學生憑借文本語言,適度口語化,老師、學生權當游客,根據“導游”的介紹提出一些質疑,在多向互動中進一步體悟西湖多彩、多姿、多情的綠。)
2、文中有許多描寫“綠”準確、生動的詞語和句子,請摘抄下來,細細品味作者把文字建立在心靈對自然的細微關照,簡約、傳神的寫作奧秘。
四、拓展延伸:融化“綠”
1、找一找其他描寫“綠”的文章或詩詞讀一讀,體會一下不同作者眼里的“綠”。
2、仔細觀察校園中的綠,模仿《西湖的綠》,寫一篇《校園的綠》。
【訪談錄】
問:《西湖的綠》是一篇游記,作者準確地把握“綠”的特點并把它傳神地表達出來。一般的教學設計都是抓住景物特點,分析理解語言寫作特色。你的設計與眾不同,主要想體現什么?
答:體現我的設計理念。審視當今課堂,重理性輕感性的現象依然嚴重。學生是一個完整的生命體,他不僅具有理性生命,同樣具有感性生命。課文是一個完整生命體,他不僅是作者理性的獨白,也是作者感性的揮灑。課文課堂是一個完整的生命體,它不僅需要理性的啟發和誘導,更需要感性的點燃和熏陶。
問:這樣的設計在操作層面上具有很強的生成性和挑戰性,作為設計者的你將如何去操控課堂?
答:教學設計是教師的教學思路,我們沒有必要也不可能將教學的每一步都顯在紙上,更多的應隱在心中。況且新課程理念催生下的語文課堂應是充滿智慧靈光的學堂,留給學生更多的生成空間,讓他們充分展示心靈自由。作為教師,在充分估計學情的前提下,面對課堂生成,應隨機點撥、引導、梳理、提升,在師生對話的平臺上感悟語言,凸顯形象,生發情感。
問:從你的設計看,學生讀、說、悟、寫相結合,如此教學會產生怎樣的效果?
答:“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宗璞的《西湖的綠》,雖沒有一連串的取譬,卻把我們帶進一個鋪天蓋地的綠色世界中,可視、可感、可觸,且層次豐富,氣氛濃郁。她把文字建立在心靈對自然的細心關照上,體貼入微,情致委婉。如此美文不讓學生讀感悟,難道操起冰冷的“手術刀”條分縷析?西湖的綠不能肢解!她是一個完整的生命體,是作者感悟生命的結晶。讀!是通向作者心靈的橋梁,讀中悟境,說中悟意,寫中悟法,讀、說、悟、寫有機融合,使文中景活顯、形活化、情活流……進而敏化語感,顯化形象,凈化心靈。
【設計啟示】
理性充斥的語文課堂演繹至今,傷痕累累。語文吶喊了:感性,回來吧!
小學語文是基礎性、情感性學科。語言文字在記載知識的同時,還刻畫形象、表達情感、傳遞觀點態度。形象是具體的,可以感知;情感是感性的,可以感知;觀點態度也可以感知,理解他們需要的是豐富的感性。漢語言文字的這種豐富性、形象性、靈動性、模糊性等特點呼喚語文教學的感性回歸。
感性教學是形象化的教學。感性意味著生存方式的直觀、形象、生動,它是一個千姿百態、色彩斑斕、五光十色的世界,是一種可視、可聽、可聞、可觸、可嘗、可感的教學。《西湖的綠》綠得多姿多彩,豐滿厚重。設計注重讀悟結合,讀中顯形、悟中晰形、說中賞形,最大限度地將文本語言轉化成形象,讓其清新而豐厚!
感性教學是情感體驗的教學。感性意味著以情感為核心的心理能力。因此感性教學是發展情感體驗能力的教學。《西湖的綠》難道僅僅是一篇寫景的文章?如果教者心中只見其景,不見景后之人,那么其設計、教學只會蜻蜓點水,不能深入人心了。殊不知作家宗璞先后曾三次游西湖,卻對西湖沒有一個好印象,這是她第四次游西湖迥然不同的感受,領略了西湖的綠。文中作者用了近20個“綠”字,酣暢淋漓地揭示了西湖山水的青春與活力。讀者透過西湖的綠,感受到作者心中流淌著的對西湖的濃濃情懷;領略到西湖的生機勃勃,欣欣向榮。所以設計重視學生對文本的獨特感悟,讀中悟情、讀中通情、讀中升情,最大限度地將自我情感融入綠景之中,直至通達作者心靈。
感性教學是個性飛揚的教學。感性意味著生存的獨特性(主體性),感性教學是一種個性化的教學,要求尊重個體生命,張揚個性,充分調動和發展個體能動性。《西湖的綠》的設計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給學生以自主選擇、自我表達的機會和空間,在多元生成的課堂里讓語言再生,精神奔涌,教師悉心呵護他們的生命發展。
國語是“川流不息的生命”。感性的語文課堂應該放飛浪漫的詩情,充實睿智的感悟,激發豪邁的胸襟,應該給予兒童超凡脫俗的精神層面的提升,促使兒童在智慧和感情兩方面增添深層積淀。水嘗無華,相蕩乃成漣漪;石本無火,相擊而發靈光。師者不就是蕩水、擊石?讓我們去努力喚醒孩子心中沉睡的詩人,去奏響他們心中的詩的琴弦,讓語文插上詩意的翅膀,載著年輕的心靈飛向想象的藍天,去感受那浩淼和澄凈吧!
【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教案:《西湖的綠》教學設計與啟示】相關文章: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02-20
小學四年級語文《西湖的“綠”》教案11-16
五年級語文下冊《春光染綠我們雙腳》教學設計(5篇)04-17
語文五年級下冊教學設計02-27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02-22
五年級語文下冊的教學設計05-08
五年級語文下冊教學設計04-03
語文五年級下冊教學設計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