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軍神》教學設計15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學設計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軍神》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軍神》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通過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來理解課文內容,掌握通過人物語言、動作、神態來體會人物的情感態度的方法,能帶著自己的感受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目標:以“自讀、感悟、質疑、探究”的學習方式建構文本與學生間的交流平臺,使閱讀教學成為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在課程資源的熏陶下,體會劉伯承堅強的意志;感受沃克醫生對劉伯承的敬佩之情,并體會這種感情;有意識地激發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
教學重點:借助具體的文字材料感悟劉伯承鋼鐵般的堅強品質。
教學難點:借助語言文字理解沃克醫生的神態、情緒會有那么大的變化的原因。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查找關于劉伯承的資料,了解劉伯承的生平。
教學課時:第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課前猜謎,導入課題
⑴猜謎:1+1=?(1、2、王、田……)結論:同一個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
⑵揭題,指導朗讀課題。理解“神”字的意思。帶著這樣的理解,響亮地讀讀課題。
【設計意圖】說到猜謎語,學生個個興趣盎然,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謎語可讓學生感到新奇,以懸念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能較快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把學生帶入一種輕松的學習氛圍中。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貴有疑”把預習中碰到的疑難問題提出來,擺出問題(講析課文時再解答)
(1)為什么稱劉伯承為“軍神”?
(2)沃克醫生開始為什么稱劉伯承為軍人,后來又為什么稱他為軍神?
(3)劉伯承為什么拒絕使用麻醉劑?
(4)劉伯承為什么能這么堅強?
2.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設計意圖】學生在與文本對話的過程中,每人所獲取的信息豐富多彩,對文本的理解也充滿個性,產生的問題也會因人而異。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使學生對課文有了一個整體的感知。
三、圍繞問題,深入探究
環節一:感悟“軍人”特質
句子:你是軍人!”沃克醫生一針見血地說,“我當過軍醫,這么重的傷勢,只有軍人才能這樣從容鎮定!
感悟劉伯承傷勢的嚴重程度和他的從容鎮定。
1.傷勢有多重?補充資料。
2.從容鎮定是什么意思?讀讀表現劉伯承從容鎮定的句子。(可以分角色讀)
環節二:感悟“軍神”特質
1.拒絕使用麻醉劑
⑴劉伯承是怎樣拒絕的?指名讀句子。
句子:病人平靜地回答:“沃克醫生,眼睛離腦子太近,我擔心施行麻醉會影響腦神經。而我,今后需要一個非常清醒的大腦!”
⑵在這段話中,他最想強調什么?——他為什么這么看重自己的大腦?——你從中感受到他是一個怎樣的人?(為革命事業想得多,為自己想得少)帶著自己的理解讀句子。
⑶他說話的語氣是怎樣的?——你從“平靜”這個詞語中體會到了什么?(他深思熟慮,已經作好了忍受巨痛的準備)帶著你的理解再讀句子。
2.忍受手術的巨痛
⑴手術到底有多痛?指名讀句子。
句子:病人一聲不吭,雙手緊緊抓住身下的白床單,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來越使勁,嶄新的白床單居然被抓破了。
⑵作者是怎么寫出巨痛的?(抓住人物的動作、外貌與神態描寫)
⑶一聲不吭是什么意思?難道手術室里沒有一點兒聲音嗎?引導學生進行想象。
⑷此時此刻你的內心有什么感受。帶著你的理解讀句子。
3.一直在數刀數
⑴出示句群:
沃克醫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點口吃地說:“你,你能忍受嗎?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壞死的眼球,把爛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沃克醫生嚇了一跳,不相信地問:“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⑵兩人說話的語氣有什么不一樣?為什么會不一樣?
⑶帶著你的理解讀讀這段話。
【設計意圖】將課文第14、20、21三個自然段整合在一起出示,因為這三個自然段,都強調了“刀”這個字,分別是“一刀刀”、“多少刀”、“七十二刀”。“一刀刀”強調了手術要承受巨大的痛苦,“多少刀”突出了沃克醫生的懷疑和震驚,“七十二刀”說明了刀數之多。另外,還可以抓住兩個人的不同語氣。從標點符號處入手,沃克醫生的話末尾分別是感嘆號和問號,而劉伯承的話末尾卻是句號。
引導學生揣摩兩人說話的`語氣為什么不一樣,感受劉伯承的崇高精神。
四、回歸整體,升華感情
⑴出示中心句:沃克醫生驚呆了,大聲嚷道:“你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一塊會說話的鋼板!你堪稱軍神!”
⑵品讀句子,理解這句話中的遞進關系。讀出驚奇、贊嘆與敬佩之情。
⑶補充資料,介紹劉伯承的偉大功績。
⑷劉伯承為什么能這么堅強?(為了他的信仰,為了人民的解放事業)
⑸像這樣的人物,這樣的英雄還有很多,你能舉些例子嗎?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見,朗讀是引導學生體驗課文情感的有效途徑。因此,首先我指導學生反復朗讀沃克醫生的話“你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一塊會說話的鋼板!你堪稱軍神!”這句話讓他們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朗讀中,在感情層層遞進,使學生和文本產生共鳴。其次,通過出示補充材料——劉伯承的歷史功績,進一步感受劉伯承確實是當之無愧的軍神。最后,讓學生思考:劉伯承在手術過程中為什么能這么堅強?通過尋找劉伯承剛毅勇敢的動力源,使人物的精神內涵得到升華。由此進一步拓展:像這樣的人物,這樣的英雄還有很多,你能舉些例子嗎?以此尋找英雄人物的共性,進行了良好的人文熏陶。
五、寫法遷移,課后拓展
1.仿寫句子。提示:可以寫寫著急、喜歡、緊張的情景。
2.如果想深入地了解這位共和國元帥,建議大家讀一讀《中華名將——劉伯承》、《少年劉伯承》、《劉伯承回憶錄》等。
【設計意圖】課文的16自然段是很有特色的,作者成功地表現了劉伯承的“痛”,卻沒有用到一個“痛”字,關鍵是抓住了人物的外貌、神情和動作進行細致入微地描寫。本次作業,要求學生根據16自然段來仿寫句子,語言訓練扎實有效,在對學生進行人文熏陶的同時不忘落實語文的工具性要求。
板書設計:
12、軍神
手術前拒絕麻醉
劉伯承手術中一聲不吭}意志堅強
手術后數出刀數
《軍神》教學設計2
【教學背景】
課堂上,我班的學生們過去常常隨教師這根“指揮棒”轉動,而很少對教師所教的內容、方法及評價提出質疑。課堂上只是等待老師提出問題來思考回答問題。因此,我在語文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和探究精神的培養。就是要培養學生敢于說,善于想,能言人不能言,說盡方休,坦率表白,流露真我。課堂上要啟發學生善于發表自己的意見,讓他們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在平等而又真實的交流中嘗到參與的甜頭。這樣,課堂教學就成了以石擊石的火花迸射,以思引思的絲絲聯結,以情生情的心潮相逐。
【教學片斷】
一、談話揭題,激發興趣:
揭題:人們都知道三國時代關羽刮骨療毒的故事,但可能還不知道我們共和國有一位元帥要超過關羽。他負傷后,在不使用麻藥的情況下,經受三個多小時手術,右眼部開了72刀而一聲不吭,因而被主刀的德國大夫譽為——。板書課題 14、 軍神
二、初讀課文,思考:
課文寫了(劉伯承)拒絕使用(麻醉劑),忍受巨大痛苦(眼科手術)的'故事。被主刀的德國大夫 譽為軍神。
介紹:劉伯承(1892~1986),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始人和*人,現代軍事家。……(定性的介紹)
世人對他的評價:(客觀的評價,可以讓學生發揮詞匯量)
戎馬一世,勤學一生;施計用兵,略勝孫吳;指揮若定,出神入化;雄才大略,古名將風。
……
三、研讀課文,讀中感悟。
師:下面就讓我們穿越時光隧道,回到1916年的重慶,來到臨江門外那個外國人開設的診所里,與劉伯承、沃克醫生一起經歷那次特殊而又令人難忘的手術,解開我們心中的不解之謎。
這里根據班上小朋友們的興奮程度介紹一點背景資料,其中有學生能夠講述的鼓勵其嘗試,最后由老師做總結。
了解劉伯承拒絕使用麻醉劑的原因。
“劉伯承為什么拒絕使用麻醉劑?他保持清醒的大腦做什么?”不用意味著什么?(擔心使用會損壞腦神經。害怕以后再也不能行軍打仗為國效力了。)
……
五、教師總結,深化情感。
劉伯承被稱為軍神,絕不僅僅是因為這次手術。他文武雙全,戎馬一生。他晉冀魯豫野戰軍,用小米加步槍,戰勝了全美械裝備的國民黨軍隊;千里躍進大別山,令蔣介石驚慌失措,心驚膽寒;與華東野戰軍合作,導演了百萬雄獅下江南的一幕;之后,主動請纓,席卷大西南。他創辦的國防大學是中國的最高軍事學府,被譽為“將軍的搖籃”。他為祖國的解放和建設事業,獻出了畢生的心血,立下了不朽的功勛。他堪稱中國的——“軍神”。
【教學反思】
一、讓學生“善問”,促進自主學習
首先要求學生預習時遇到不懂的地方要敢于提出來,然后師生共同梳理問題,收集展示問題,引導共同提煉教學的核心問題,作為探究主線。本課確定“為什么沃克醫生稱劉伯承為軍神?”為中心問題,引導學生從劉伯承的表現及沃克的神態變化體會劉伯承的堅強意志這一中心。
二、重視培養學生的語感
《軍神》一課中劉在手術中的表現一段描寫細致,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體會作者著重刻畫了劉伯承的什么?當學生知道是動作、神態時,再讓學生抓重點詞和聯系生活實際談體會。學生暢所欲言,深刻地理解了劉伯承忍受巨痛所表現出的鋼鐵般的堅強意志。
三、從讀到寫,重在學會表達
教學中,力求巧妙滲透寫作方法的教學,如,課文的主人公是劉伯承,卻用了大量篇幅描寫沃克醫生的神態變化,這是為什么?這一提問使學生注意到沃克醫生的神態情緒變化是因劉伯承而引起的:傷勢嚴重仍無比鎮定,令沃克十分驚疑;拒絕使用麻醉劑使經驗豐富的沃克雙手顫抖、不忍心動手術;手術中以超人的力量忍受著巨痛并清醒地數出醫生割了多少刀,這令沃克大加贊賞。課文以一個經驗豐富的醫生的眼光去看劉伯承的表現,更能體現他堅強的意志。這一設計讓學生理解了側面烘托的好處,也體會到了課文用了直接描寫和側面烘托相結合的表達方法,今后運用于寫作實踐,從而學會了表達。
《軍神》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閱讀、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了解劉伯承堅強的意志。
3、進一步學習通過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來描寫人物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閱讀了解文章內容。
師:同學們看一段資料,讀課文,告訴大家,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生:我知道了劉伯承眼睛受傷做手術的經過。
生:我知道劉伯承眼睛受傷的經過和傷勢嚴重
生:我知道劉伯承非常堅強,能夠忍受痛苦。
說一說你了解的劉伯承,老師適當補充。
(二)交流閱讀感受。
師:通過閱讀我們知道劉伯承的右眼受傷了,以及傷勢情況。同學們對課
文有了解,大家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生:講了劉伯承做眼部手術而拒絕使用麻醉劑的事。
師:不用實施麻醉而進行手術,這個故事一定很吸引人!下面請同學們打
開課本,出聲地讀一讀課文,你認為軍神是什么樣的人?
(學生出聲地自由讀課文)
生:堅強的人。
生:不怕疼痛的人。
生:偉大的人。
生:值得我們學習的人。
(三)自主體會,合作交流。
師:我們學習文章的思路。文章是以求治、手術前、手術中、手術后的思路來寫的。
師:同學們,用你們喜歡的學習方法找一找文章中語言、動作、神態描寫?
學生研究、討論。
學生回答:
生:語言、沃克醫生,眼睛離腦子太近了,我擔心施行麻醉會影響腦神經。
今后需要一個非常清醒的`大腦!
生:動作、病人一聲不吭。他的雙手緊緊抓住身下的白被單,手臂上汗如雨下,青筋暴起。
生:神態、沃克端坐桌后,神情孤傲。
生:同學們找到了語言、動作、神態描寫,在今后的作文中,希望大家運用以上我們學過的描寫方法。
師:沃克醫生的神態變化說明了什么?
生:對劉伯承的敬佩、贊揚之情,從側面表現劉伯承的堅強的意志。
(四)總結方法:
同學們通過學習,知道了劉伯承為什么會被稱為軍神?就是劉伯承堅強的意志!
板書設計
不用麻醉神情孤傲
一聲不吭(手術)軍神堅強肅然起敬(沃克)
七十二刀慈祥的神情
《軍神》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掌握并會運用新詞。
2、理解課文,體會“軍神”一詞所包含的含義。
3、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繼續培養自學課文的能力;滲透相關寫作知識。
重點難點:
1、體會“軍神”驚人的毅力、鋼鐵般的意志。
2、通過人物神態、情緒的變化把握事情的發展變化,深入體會感情。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入教學
伴隨著悅耳的鈴聲,我們又要開始了新的學習、新的探索。通過以前的閱讀,我們認識了許多英雄人物,如英勇的狼牙山五壯士、視死如歸的劉胡蘭、舍身炸暗堡的董存瑞……他們都是普通戰士,但他們都具有堅強的意志、崇高的信念。今天,我們要了解的,也是一名軍人的故事。他,堪稱“軍神”。
二.初步感知
1.課題讓你想到什么?
2.瀏覽課文,想一想,誰是“軍神”,文中講了他的什么事?
三.討論自學
下面,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用你聰明的.頭腦去分析,用你的心靈去感知,自學課文。
A.通過人物神態、情緒變化從整體把握事件脈絡
劉伯承:微笑平靜一聲不吭一笑
沃克醫生:驚疑冷冷柔和生氣愣住顫抖由衷驚呆慈祥肅然起敬
B.從每個細節體會文章所傳達的思想感情,與作者產生共鳴
如:“他愣住了,藍色的眼睛里閃出驚疑的神情”“驚疑”反映出來人傷勢嚴重。
“平靜”說明這位軍人此刻沒有絲毫怯意。
“病人一聲不吭……居然被抓破了”說明手術過程對病人來說是痛苦的,而他卻一直堅持著,更反映出病人的鋼鐵意志。
“七十二刀”準確地數出刀數說明了軍人的冷靜,更襯托出他的驚人毅力。
“你堪稱軍神”充分流露出沃克醫生發自內心的驚嘆與贊賞。
“肅然起敬”表明沃克醫生對劉伯承由衷的敬佩。
C.體會感情的同時注意朗讀語氣
……
四.全班交流
請同學們各抒己見,談一談你對課文內容的認識。
(允許爭論,確有困難,教師稍作引導)
五.小結
通過我們共同的討論學習,你了解到了什么,誰能用自己的話講一講?
A.自始至終,劉伯承都保持著微笑與平靜,他有著驚人的毅力與頑強的意志,堪稱“軍神”。
B.沃克醫生由開始的“冷冷”到最后“肅然起敬”,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變化,完全是因為這位病人的與眾不同,他由衷地贊賞、敬佩劉伯承。
……
六.本課時小結:
大家靠自己的努力成功地理解了課文,并且,我們又認識了一位了不起的革命領導人——劉伯承。同學們想不想對這位“軍神”有更多的了解呢?
請大家在課下多搜集一些有關劉伯承的故事,講給同學聽。
第二課時
一.朗讀課文
要求:正確、流利、恰當把握感情
二.寫作技巧滲透(討論為主,指導為輔)
1.寫作順序:事情發展順序(手術前——手術中——手術后)
2.人物語言、神態、情緒的描寫刻畫能夠更清楚地表情達意(舉例)
3.詞語運用,如“一針見血”“肅然起敬”
三.作業(任選)
1.復述課文。
2.寫一篇記敘文,要求有條理,內容具體。
3.寫一篇較簡短的讀后感。
板書設計:
17、軍神
劉伯承 微笑 平靜 一聲不吭 一笑
沃克醫生 驚疑 冷冷 柔和 生氣 愣住 顫抖 由衷 驚呆 慈祥 肅然 起敬
《軍神》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結合課文中描寫劉伯承神態、語言、動作的詞句感受他鋼鐵般堅強的意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劉伯承在不用麻醉劑的情況下接收眼科手術的故事,能按手術前——手術時——手術后的順序復述課文。
教學過程
根據教學目標我制定了以下四個教學板塊:
一、從課題入手,對關鍵句質疑
1、出示課題,自由讀讀,說說你發現今天的課題和平時有什么不同?
2、課題上多了雙引號,這說明“軍神”這個詞語摘自某人說的一段話。讀文找到沃克醫生稱贊劉伯承的語句。
3、對這句話進行質疑
說明:閱讀教學必須關注學生的學習起點。學生在預習基礎上,已能大致說出故事內容。抓住關鍵句引導質疑,引起學生進一步思考,“劉伯承為什么是塊會說話的鋼板?為什么被稱為軍神?”
二、整體讀文,理清脈絡
默讀課文,找到寫手術前、手術中、手術后的這三部分內容,并做上記號。
說明:了解文章的敘述順序,有助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同時,也是為按“手術前——手術時——手術后”的順序復述課文做好鋪墊。
三、深入學習,體會劉伯承堅強的具體表現
1、讀讀手術前、手術中、手術后這三部分內容,找找在手術的不同階段,劉伯承各是怎么表現出他不同尋常的堅強的。
1)手術前:第三節中劉伯承平靜地說:“先生,眼睛離大腦太近,我擔心施行麻醉會影響神經。而我,今后需要一個清醒的大腦!”這句話是個重點。首先請學生查查字典,說說什么是“麻醉劑”?它有什么作用?其次補充資料:眼部是人神經分布最密集的地方,因而特別敏感。可以和學生的生活體驗相結合,說說當你眼里進沙子的時候會有怎樣的感覺?再與文中的劉伯承堅持不用麻藥,任憑醫生一刀一刀割去爛肉的行為產生強烈的對比,最后引導學生結合劉伯承的資料思考他為什么堅決不肯用麻藥?僅僅是為自己考慮嗎?通過這三個層次的推進,使學生體會到劉伯承的堅強,從而對他產生敬佩的心情。
2)手術時:第7節主要抓住劉伯承的表現:“緊緊攥住、青筋暴起、嶄新的墊單被抓破”
這些動詞說明疼痛的程度很深,可以說是難以忍受,而他仍一聲不吭。
3)手術后:“七十二刀”
“七十二”這個數字具體地說明了割的刀數之多,時間之長。學生可以再次聯系第7節中劉伯承手術中的具體表現,再次體會無麻藥手術的漫長、痛苦。
2、引讀這些句子
3、指導讀好沃克夸獎劉伯承的句子
說明:這里的學習主要是抓住描寫劉伯承怎么說、怎么做的語句展開的,這些句子并不是單獨孤立的,而是互有聯系的,教學時要把這些句子作為一個整體,通過學生對這些語句的品、讀,教師的引,使學生能聯系前后內容,抓住句中的關鍵詞語,通過朗讀體悟劉伯承鋼鐵般堅強的意志。
課堂教學中的資料補充必須適當、適切,應避免脫離文本,盲目補充的現象。在理解“不用麻藥意味著什么?劉伯承為什么堅持不肯用麻醉”時,我根據學生對麻藥的了解很少,對劉伯承也比較陌生的情況,補充了相關的資料,幫助學生了解麻藥的作用、當時的戰爭背景和劉伯承所處的位置,拉近了學生和課文內容之間的距離,從而幫助他們更好地體悟人物的品質。
四、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按照手術前——手術時——手術后的順序講講故事
1、師生配合分角色讀讀課文,再次理清故事內容
2、按照順序復述課文
說明:在對重點句子的品讀之后,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了較為深刻的了解,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按順序進行復述。
《軍神》教學反思
要上好課,一是根據課程標準、教材及學情確定好具體的教學目標,二要根據確定好的教學目標對教材作適當的取舍。作為一名執教者,在上課中要清晰地認識到:本課我要達成怎樣的教學目標,我該在什么地方來達成我的教學目標。這點顯得尤為重要。根據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本節課我重點抓住劉伯承的表現,從劉伯承的語言,動作,神態三個方面來讓學生感受他的軍神之處,弱化了沃克醫生的情感變化這條線。這節課上得比較成功,具體如下:
文題就是文眼,是文章的靈魂。讀題后首先讓回憶課文內容,知道軍神是劉伯承,然后帶領學生通讀課文,然后質疑剛開始沃克醫生稱他為鎮定的軍人,到后來又為什么稱他為軍神,為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讀書實踐活動找到了切入口。
由疑導入,讀中有悟。讀,不是漫無目的,而是層層遞進,一步步讓學生抓住語言文字進行感悟。這一環節,先進入準確、流暢的朗讀,初步感知文字內容。由于這段文字對劉伯承的鎮定之舉并未作描述性渲染,而段末沃克醫生的`果斷話語更能讓人直接捕捉感受到劉伯承負傷后仍然鎮定自若的神態。抓住劉伯承的語言“能”,讓學生體悟,簡單的“能”字包含了哪些內容?故以此為切入口,進行朗讀對比,引導學生發現此時“能”字后面是一個句號,區別句號和感嘆號,由此讓學生發現年輕軍人的那份鎮定與自信,心中產生更真更濃的敬意!這樣的人就是軍神。第二環節是抓住劉伯承的動作“抓”,來找出劉伯承和一般軍人的區別。“一聲不吭,僅僅抓住,汗如雨下,抓破床單”等一系列動作,準確刻畫出劉伯承的堅忍不屈,所有的疼痛都是通過這一“抓”來顯示的,再次引導學生讀出劉伯承的剛強。第三環節是劉伯承的神態“笑”,有了抓的疼痛難忍,再到臉色蒼白的情況下的,勉強一笑,是多么明顯的對比,劉伯承這個軍神的形象頓時豐滿了起來。此時重點指導學生讀“了不起!你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一塊會說話的鋼板!你是一位軍神!”由此讓學生把要對劉伯承要說的話寫下來,就顯得水到渠成。整個板塊處理,讀貫穿始終,讀中感受、讀中思索、讀中碰撞、讀中頓悟,并隨機以說促讀,讀悟對話過程得以升華,枯燥的文字,在學生心中變成了流淌著的濃濃的情意!
教學時善于變錯點為亮點。在學生讀的過程中抓住學生讀錯之處,(學生把沃克醫生不禁失聲喊道讀成了失聲贊到)引導學生想象此刻沃克醫生為什么會喊,這個喊里面有沒有贊的意思,為什么要贊美劉伯承,由此更讓學生明確課題:軍神的意義所在。
通過這一贊,把學生從旁觀者推向了與文本對話的位置,成為有情感的“事中人”,促進學生走進教材,積極進行角色體驗,隨后,將體驗所得通過表情朗讀顯現出來,在評議中,學生敏銳捕捉文中語言文字,調動起聽、辯、評的多種實踐方式,主動去感受發現,以評促讀。通過合情合理的寫話,更進一步加深對人物的感悟,激起學生樂學、想學、會學的欲望。
《軍神》教學設計6
教材分析:
《軍神》是六年制第九冊新選入的一篇課文。這篇課文記敘了劉伯承在重慶治療受傷的眼睛時,拒絕用麻藥,以鋼鐵般的堅強意志堅持做完手術,被沃克醫生譽為“軍神”。表達了作者對劉伯承的敬佩和贊揚的感情。本文最突出的特點是沒有過多的敘述與渲染,主要通過人物對話和神態描寫,來表現人物的品質。
教學理念:
1、努力實現語文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2、在課堂上,讓學生的主體地位與老師的主導作用以及教與學達到和諧的統一;
教學目標:
1、抓住描寫人物語言、神態和情緒變化的詞句,體會劉伯承的堅強意志;
2、繼續培養學生掌握語言文字的能力,體會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相互結合的表現手法。
3、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軍神
〈1〉學生齊讀課題
〈2〉師:好響亮,好威風的稱呼!你們知道誰是軍神嗎?
生:劉伯承是軍神。〔板書:劉伯承〕
2、簡介劉伯承一生。
多媒體演示,師介紹:劉伯承,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他在硝煙與戰火中度過了五十多個春秋,他為中國的革命事業,解放事業,為新中國的建設建立了不朽的功勛,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人們不僅尊稱他為軍神,還有人稱他為武神、教書先生、編外參謀等,這每一種稱呼的后面都有一個鮮為人知的故事。
3、過渡:那么,《軍神》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呢?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文,看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
評析:教師以親切的話語巧解課題,介紹劉伯承的一生,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了和諧的課堂氛圍,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了條件。
二、初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思考并討論:
〔1〕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是按照什么順序來進行的?〔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來寫的。〕
〔2〕這篇課文的課題是軍神,那么在這篇課文當中,哪一句話說到了這個詞?
3、多媒體出示重點句子并齊讀句子。
〈1〉。句子:沃克驚呆了,大聲嚷道:“你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一塊會說話的鋼板!你堪稱軍神!”
師:沃克醫生是帶著怎樣的感情在說這些話?
生:激動的。
生:大吃一驚的。
生:贊美的,敬佩的感情
師:帶著你們體會到的感情我們再次朗讀這個句子。
〈2〉齊讀句子。
師:讀了這個句子,你最想弄明白的問題是什么?
生:沃克為什么驚呆了?
生:為什么說他是一塊會說話的。鋼板?
生:為什么說他是軍神?
生:為什么說他是真正的男子漢?
4、學生帶著這些問題自由地讀課文,把自己的理解與身邊的同學交流。
〔評析:鎖住重點,解讀“軍神”。引導學生抓住文中沃克醫生稱贊劉伯承是軍神的句子鋪設全文,旨在使學生抓住文章的總綱,統領全篇,并通過置疑,明確教學任務,這個過程是在老師的定向引導下,學生自主完成的。〕
三、精讀課文,體會人物的精神。
1、學生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文中哪些語句最能體現劉伯承是一位了不起的軍神?把你喜歡的句子畫下來。
2、交流。
師:這篇課文是按照事情的發展順序來寫的,那么,我們的交流也按事情的`發展順序來進行。
〔1〕就診時,你畫的是哪個句子?
生:你是軍人,沃克醫生一針見血地說:“我當過軍醫,這么重的傷勢,只有軍人才能這么從容,鎮靜。”
師:劉伯承眼部受傷,是在討伐袁世凱的豐都之戰中中的這一槍,當時,子彈射穿了他的顱骨,從他的右太陽穴穿入,從右眼飛出,很多人都以為他死了,他的好朋友甚至為他建了一座空墳,還立了碑,可是,他竟然奇跡般的活了下來,請同學們一齊讀讀這個句子。
生齊讀句子。
師:還有哪個句子說明了劉伯承的傷勢很嚴重?
生:“他愣住了,藍色的眼睛里閃出驚疑的神情。”
師:知道抓住人物的神態來理解分析,這是一種非常好的閱讀方法。
〔評析:交流中,老師有意識地給學生提示閱讀的價值取向,滲透閱讀的方法,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人物的語言,神態,情緒的變化描寫中。〕
〔2〕剛才我們討論了就診時,手術前呢?你認為哪些句子最能說明他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
生:病人平靜地回答:“沃克醫生,眼睛離腦子太近,我擔心施行麻醉會影響腦神經。而我,今后需要一個非常清醒的大腦!”
師:說說你的理解,好嗎?
生:不實施麻醉是為了以后指揮打戰。
師:聯系你查閱到的課外資料,誰來說說劉伯承還有哪些豐功偉績?
〔生紛紛說自己查閱到的有關資料。〕
齊讀劉伯承說的話。
師:剛才我們重點分析了劉伯承的語言,那么在手術前這一部分哪個句子抓住了人物的神態來說明他是真正的男子漢?沃克醫生的神態是怎樣的呢?你從沃克醫生的話里體會到了什么?
分角色朗讀手術前的對話。
〔評析:文中哪些語句最能體現劉伯承是一位了不起的軍神?讓學生帶著問題自主閱讀,這是學生與文本對話的過程,這個過程是有目標,有任務的前提下進行的,是學生憑借自己的知識,能力和閱讀經驗進行的自我解疑的嘗試過程,是對學生閱讀能力的訓練。但僅憑學生自己的感悟,理解,往往是朦朧的,膚淺的,因此,集體交流是必不可少的。通過交流,使學生對自己獲取的文字,情感的信息更為強烈,更為清晰。這也是老師引導學生與文體再次對話的過程。〕
〔3〕手術中你認為哪句話最能回答他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一塊會說話的鋼板?劉伯承是怎樣表現的呢?
多媒體演示手術過程,看完后討論:
師:同學們看見了什么?
生:我看見了劉伯承把床單抓破了。
生:看見他的額頭有許多漢珠。
師:你們聽見了什么?
生:聽見剪刀煎肉的聲音。
生:我聽見了劉伯承把床單抓破的聲音。
師:剛才你在看畫面的時候,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呢?
生:緊張、害怕、擔心。
師:那么手術臺上的沃克醫生是怎樣的心情呢?課文中哪些地方也看出沃克醫生也很緊張,害怕呢?
生:“手術臺上,一向從容鎮定的沃克醫生,這次雙手卻有些顫抖,他額上汗珠滾滾,護士幫他擦了一次又一次。”
師:劉伯承在沒有實施麻醉的情況下,他整整承受了多少刀?
生:七十二刀。
師:因此,沃克驚呆了,他大聲嚷到道:
生用贊美的語氣接讀沃克的話。
3、有感情地朗讀16、17自然段。
〔評析:運用多面體播放手術的過程,創設了情境。畫面中扣人心弦的藝術效果,刺激了學生各種感光的體驗,劉伯承在手術臺上的表現,深深地震憾了他們的心靈,對劉伯承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這樣,讓學生在看、聽、說中談感悟,說體會,再帶著這種體會回到語言文字當中進行有感情地朗讀,劉伯承軍神的光輝形象就深深地刻在了學生的心里。〕
4、當他知道眼前的這位就是川東名將劉伯承時,他的態度是怎樣的?〔肅然起敬〕他開始的態度是這樣的嗎?〔不是,是冷冷的〕為什么會發生這么大的變化?〔是劉伯承的堅強意志改變了沃克醫生的態度。〕
5、學生找句子讀讀感悟沃克醫生態度的變化。
四、總結全文。
五、拓展延伸
課外讀讀劉伯承的有關資料和故事。
評析:
這節課有學生的自主感悟,也有老師的適時引導,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老師為導的和諧統一。在學生初步感悟課文的基礎上,通過老師的定向引導,緊扣人物的語言與神態的詞句,讓學生在課堂中交流、討論、質疑,自主感悟,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體會作者從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相互應襯的表現手法。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在自主學習中提高,情感在討論和朗讀中得到升華,學生不僅充分體會了劉伯承堅強的意志,同時也領會了文章的表達特色,獲得知識,發展了能力。
《軍神》教學設計7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了解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表現人物精神面貌的寫作方法。
3、學習劉伯承堅韌不拔的意志,立志做一個性格堅強的人。
教學重點:
1、根據提示讀出語氣、語調。
2、理解劉伯承為“軍神”的重點語句,體會劉伯承堅強的意志。進一步學習快速閱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填空:課文中的“軍神”是指(),這是()對他的敬稱。
2、指名朗讀課文。
二、抓中心句突破全文。
1、沃克醫生為什么稱劉伯承為“軍神”呢?你知道沃克醫生當時是怎么想的?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小組交流、討論。
2、全班交流。
三、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導學課文。
1、導學“求治”部分
(1)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
(2)沃克醫生開始是怎樣識別劉伯承是軍人的?
(3)劉伯承的“鎮定”是從哪幾個地方反映出來的?
(4)分角色朗讀第一自然段。
2、導學“術前”部分。
(1)讀讀、想想、畫畫、議議。劉伯承為什么不肯用麻藥?
(2)聯系課前收集的'關于劉伯承的資料猜想:劉伯承擔心損壞腦神經只是從愛惜自己身體的角度考慮的嗎?說說你的理由。
(3)不用麻藥意味著什么?
(4)劉伯承能忍受這種難以忍受的疼痛嗎?課文是怎樣反映出來的?
(5)有感情地朗讀,根據提示讀出堅定的語氣。
3、導學“術中”部分。
(1)自由讀課文,用不同的符號畫出手術中劉伯承、沃克表現的詞句。想想這些詞句各起什么作用?
(2)課堂交流
(3)聯系自己生病的經歷,說說劉伯承忍受的是怎樣的痛苦。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從中感悟劉伯承的“軍神”形象。
(5)小結。
4、導學“術后”部分。
(1)快速默讀課文,思考:劉伯承在手術中除了一聲不吭緊緊抓住墊單外,還要求什么?沃克醫生聽了有什么反應?沃克醫生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反應?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做完手術……了不起的軍神!”
(3)震驚的沃克先生不敢相信地注視著眼前的這位年輕人,他心中會怎么想?
(4)根據提示語自由朗讀,注意根據提示揣摩語意、把握語氣,突出“軍神”形象。
《軍神》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認識“沃、匪”等6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暈”,會寫“慶、診”等15個字,會寫“診所、年齡”等20個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注意讀出人物說話的語氣。
3.找出文中對劉伯承語言、動作、神態的描寫,體會其心理活動,感受其堅忍不拔的鋼鐵般的意志,理解其被稱為“軍神”的原因。
4.從課文中找出對沃克醫生動作、語言、神態的描寫,體會他的心理變化,再試著以他的口吻講一講這個故事。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師板書:(板書:軍),給軍組詞。
2.補充板書:我們今天所學的課文題目是(板書:軍神)。
3.釋題:“神”在字典里有好幾種解釋。(出示“神”的解釋)
4.過渡:這里的“軍神”是什么意思呢?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快速瀏覽全文,標出自然段,找出不認識的字詞。
2.(出示生字)生齊讀,師正音;生匯報有問題的字詞,師指導認識。
注意:
(1)多音字“暈”:yūn(暈倒)yùn(暈車)
(2)“嶄”是上下結構,不要寫成左右結構。
3.(出示新詞)學生開火車比賽讀詞。
4.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再次默讀課文,思考:誰稱贊誰是軍神?
出示句子:沃克驚呆了,大聲嚷道:“……你堪稱軍神!”
明確:沃克稱贊劉伯承是軍神。
2.了解人物:
(1)沃克是一位……(生齊說)
(2)劉伯承呢?
川東支隊的將領。
(3)背景介紹。(出示多媒體)
3.文中講了一件什么事?
(劉伯承眼睛受了重傷,在就醫時因從容鎮定被沃克醫生認出其軍人身份,在手術過程中拒絕使用麻醉劑并堅持到手術完成,沃克醫生稱他為軍神。)
-第二課時-
一、復習故知,導入新課。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了,沃克醫生的診所內來了一位右眼受傷的病人,沃克醫生判定他是一名軍人。那沃克醫生的判斷依據是什么?我們接著往下看。
二、感受細節,體會心理。
(一)學習“求治”部分,從沃克醫生的動作、語言、神態變化,體會他對劉伯承態度的變化。
1.讓學生自讀第1~6自然段,體會沃克醫生對劉伯承的態度是怎樣的?(冷漠)
2.繼續自讀第7~10自然段,體會沃克醫生對劉伯承的態度是怎樣的?(驚疑)
(二)學習“術前”部分,了解手術前劉伯承的堅決鎮定,體會沃克醫生的心理變化。
1.手術前,沃克醫生聽到了一個出乎意料的要求是(生說:病人拒絕使用麻醉劑),于是就有了兩人的這番談話,也就是課文第12~15自然段。
2.自己讀讀這部分內容,體會兩人的對話分別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
學生交流:吃驚、平靜。
3.補充資料:難道劉伯承真的對拒絕使用麻醉劑帶來的痛苦毫無顧忌嗎?在他的平靜背后,包含著多大的勇氣啊,那么他為什么這樣做呢?
(出示多媒體):我雖然失去了一只眼睛,但還有健全的大腦,我仍舊可以馳騁疆場,為祖國效力……正是因為這樣,他說:(引讀)“而我,今后需要一個非常清醒的大腦!”
4.這一部分中,沃克醫生對劉伯承的態度轉變為關心。
(三)學習“術中”部分,感受劉伯承的堅忍頑強,體會沃克醫生的心理變化。
1.手術中劉伯承的表現更是讓沃克醫生欽佩。請同學們自己讀課文的16~17自然段。
2.出示第16自然段,沃克醫生是著名的外科醫生,他“一向從容鎮定”,此刻卻雙手有些顫抖,“額上汗珠滾滾”,并且忍不住開口對病人說:“你挺不住可以哼叫。”沃克醫生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反應?此時他的心理又發生了什么變化?
(劉伯承的勇氣和決定讓沃克醫生深感震撼,以至一向從容鎮定的沃克醫生在手術時都不免有些擔憂和緊張,他心疼和擔憂病人。)
3.疼痛在加劇,但他始終忍著,圈點“一聲不吭”。一聲不吭是什么意思?從這個詞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劉伯承雖然經受著巨大的'疼痛,但他始終一聲不吭,他的堅強在這里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
(1)這次手術是在眼眶中,比我們想象的要疼上幾百倍幾千倍。更何況是在拒絕麻醉的情況下,每一分鐘都是鉆心的疼痛,每一秒鐘都那么漫長,讓人難以忍受,而病人卻始終一聲不吭。
(2)在沃克醫生對他說“你挺不住可以哼叫”的情況下,他仍然“一聲不吭”。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這是何等堅強的毅力,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帶著你的感受自己讀一讀這段話。
4.課文抓住了手術中的典型事件進行描寫,是什么典型事件呢?(抓破床單)
5.同學們,平時我們擦破一點皮都會覺得很痛,更不要說在眼睛中動刀子了。第17自然段全段沒有一個“痛”字,請你默讀這一段,你能從哪些詞語中體會出劉伯承忍受著劇烈的疼痛?
總結:圈點“緊緊抓住”(用盡力氣抓著,從這個動作看出劉伯承忍受著巨大的疼痛。)“青筋暴起汗如雨下”(從劉伯承的表現可以想象這是怎樣讓人難以忍受的疼痛啊!)“嶄新的白床單居然被抓破了”(嶄新的床單我們想撕破都很難,由此可見劉伯承忍受的疼痛真是撕心裂肺,痛徹心扉。)
(四)學習“術后”部分,感受沃克醫生對劉伯承的敬仰。
1.學生自主朗讀第18~21自然段,思考交流。
(1)然而更令沃克醫生震驚、欽佩的是,病人在手術的同時,他還在干什么?(數刀數)
(2)一共多少刀?(72刀)這是怎樣的72刀啊,請大家閉上眼睛,想象一下發生在手術室里那驚心動魄的場面吧。
小結:我們能從沃克醫生的動作、神情、語言體會出他對劉伯承的敬佩,與之前“冷冷地、生氣地”態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是為什么?(沃克醫生被劉伯承鋼鐵般的意志感動了、震撼了。)沃克醫生對他肅然起敬!讓我們懷著對他的崇敬,讀出這位“軍神”的名字——劉伯承。
2.指導學生齊讀第22~26自然段。說說感想。
這是沃克醫生發自內心深處的由衷的贊美。這里有兩個感嘆號,表達了什么感情?(敬佩的,贊美的感情)。
這是沃克醫生對他的稱贊,稱贊他什么?(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一塊會說話的鋼板)。為什么說劉伯承是一塊會說話的鋼板呢?你能結合老師的板書來說一說嗎?(在困難面前,能夠堅持,意志如鋼鐵一般)。還稱贊他什么?(軍神)
3.從哪還能看出沃克醫生的敬佩?(肅然起敬、榮幸)
三、總結全文,升華情感。
1.劉伯承被稱為軍神,絕不僅僅是因為這次手術。他文武雙全,戎馬一生,領導晉冀魯豫野戰軍,用小米加步槍,戰勝了全美械裝備的國民黨軍隊;千里躍進大別山,令蔣介石驚慌失措,心驚膽寒;與華東野戰軍合作,導演了百萬雄師下江南的一幕;他創辦的國防大學是中國最高軍事學府,被譽為“將軍的搖籃”;他為祖國的解放和建設事業獻出了畢生的心血,立下不朽的功勛。他是中國的——“軍神”。(齊讀課題)
2.我不由得想起了一首詩,想把這首詩獻給劉伯承將軍,讓我們一起來朗讀這首詩,贊美一下軍神吧!
教學反思
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描寫,通過反復精讀體會其中包含的人物情感,感受人物的內心世界,真正理解什么是“軍神”。
以上就是為大家整理的《軍神》教學設計一等獎部編版課堂實錄范文,想要了解更多優質的《軍神》教學設計一等獎部編版課堂實錄范文,請大家多多關注。
《軍神》教學設計9
《軍神》這篇課文取自蘇教版第五冊,課文寫了年輕軍人劉伯承參加蔡鍔“討袁護國運動”右眼嚴重致殘后,堅持不用麻醉、忍受巨大疼痛接受72刀手術治療,被沃克醫生稱為“軍神”,表現了劉伯承堅韌不拔的鋼鐵意志。文章敘事清晰,雖不復雜,但生動感人:前來求治,劉伯承傷勢雖重,但十分鎮定;手術之前,不用麻醉,意志非常堅定;手術中,承受了常人無法忍受的疼痛;雖忍受折磨,但清楚地數下了72刀手術!
在確定上這篇課文之前,我一直猶豫不定——因為辦公室的前輩們都認為《軍神》這一課比較適合男教師上,我們女教師未必能上得出那份陽剛之氣。但正如彭老師所說,我的骨子里有一股不服輸的精神,盡管大多情況下,我表現得比較膽怯、懦弱。于是,我咬咬牙——就上這一課啦!
每每聽講座時,都聽專家說上課前要反復研讀教材,那我就從研讀教材開始吧!我連續讀了四遍課文,腦子里由原來的一片空白,沒有感覺,到后來的產生了一連串的疑問。我開始意識到:我對那個血與火的年代了解甚少,我必須得強化這方面的歷史知識,才能真正了解那個充滿血腥味的時代,才能真正了解故事的主人公——劉伯承。只有這樣,我才能引領學生走進文本去感受去領悟。這也許就是所謂的“要想給學生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甚至一缸水”吧!我沒有一缸水,也沒有一桶水,頂多只有半桶水罷了。我仔細閱讀了教學參考書后的背景資料,上網查看了劉伯承的資料,班里還有位學生給我帶來了《十大元帥》。通過閱讀這些資料,我被劉伯承的人格魅力深深感動了。通過閱讀資料,我了解到奪去劉伯承右眼的`那次戰役叫豐都戰役,我了解到他為了掩護身邊的一位戰士而被流彈擊中,昏死后醒過來,不顧一切地對那些前來救援他的將士們高喊:“別管我,快去追敵人”,在他的激勵下,那次戰役以護國軍大獲全勝而結束。而從此劉伯承也成了北洋軍的眼中釘、肉中刺,敵人對他是又恨又怕。劉伯承因受重傷不能同部隊一起行動,便留在當地進行秘密治療。等到他來到重慶臨江門外的寬仁醫院,也就是沃克醫生的診所來治療時,右眼紅腫得十分嚴重,眼眶里的肌肉早已腐爛化膿。就是在如此重傷的情況下,劉伯承居然堅決不愿意使用麻醉,在手術中一聲不吭還能準確地數出手術的刀數,這哪里是人啊!這分明就是一個傳說中的神呀!
他的愛國之情、他的堅忍不拔、他的頑強毅力絕非一般人所能理解的,正如沃克醫生發自內心的贊嘆:“了不起!你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你是一塊會說話的鋼板!你是一位軍神!”
有了這些知識的積累和情感的鋪墊,我的心里稍稍有了點底。下一步,我又開始研究一些獲獎選手或是專家的實錄,發現人家的課雖好,但不太適合我上,我沒有大家(這里指專家)的那種氣度。怎么辦?我每天都在冥思苦想:到底該怎么上?我急于想把教案定下來但總是不能如愿。我甚至后悔當初干嘛要選這一課,我都想放棄了。后來,還是在一次聽課后聆聽了馬校長的評課,讓我茅塞頓開——我何不也抓住一個中心話題來展開呢?我又一次重讀了教材:發現課后的最后一題不就是全文的突破點嗎?于是我在本堂課整個的教學過程中只設計了一個主干問題:為什么沃克醫生稱劉伯承為“軍神”?后來我又將這個疑問進一步內化為可操作性更強的具體問題: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體現出劉伯承是一個真正的“軍神”?通過對這個問題的思考,引領學生走進課文。本堂課的教學就此展開,最終以這個問題的解決而完成課堂教學的任務。
小組學習是合作學習的一種方式,也是本節課學習的主要方式,把每一個小組作為一個學習整體,努力實現與每一整體的對話與交流,使小組成員都能在合作中得到收益與提高。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見,朗讀是引導學生體驗課文情感的有效途徑。因此,我指導學生反復朗讀劉伯承忍受劇痛卻一聲也不吭,把床單都抓破了的句子,并配合一段劉伯承手術中的錄像加深學生的理解,讓他們談感受,通過我的范讀,把學生的情感引入一個高潮,讓他們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朗讀中,使學生和文本產生了共鳴。
在課中我還安排了一個討論:沃克醫生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動了多少刀?學生意見相左,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我讓學生再次細讀課文,從文中找出答案。最后總結:沃克醫生知道刀數很正常,但作為躺在手術床上的劉伯承忍著劇痛居然一刀不漏地數出刀數,實在太不可思議!此時,學生對劉伯承的敬佩之情呼之欲出,由此引出沃克醫生的話:“了不起!你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一塊會說話的鋼板!你是一位軍神!”這時,教者已無需再多言。
第三個環節拓展訓練:面對劉伯承爺爺,你一定有很多話要說,請你拿起筆寫寫。進一步樹立學生思想,做一個真正的男子漢。
但在教學中也發現了一些新的問題,就是我自身存在的缺陷:課堂語言不夠精煉,有待日后更進一步地努力!
《軍神》教學設計10
一、學生視角
“軍神”一個響亮的稱呼,學生看到課題后自然產生一系列的問題:誰是“軍神”?為什么稱為“軍神”等,這會促使學生盡快學文,從課文中找到答案。
課文中沃克醫生的態度變化和故事發生的歷史背景有直接的關系。學生對歷史背景了解不多,也影響對課文內容的深入理解。
二、教師思考
本文記述了戰爭時期德國醫生沃克為伯承做眼部手術的經過,通過沃克醫生情緒變化的描寫,贊揚了伯承頑強的意志力。中,要引導學生抓住沃克醫生情緒變化這一主線,自主讀書、感悟。
三、重點
1、練習用較快速度閱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2、通過理解重點句子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四、設計特色
抓住重點句子,堅持快速閱讀,以讀為主,讀中感悟。
五、資料
1、師生共同查閱戰爭歷史背景的相關資料。
2、學生搜集有關伯承的故事。
六、教學課時:
2課時。
七、教學要求
1、了解伯承被稱為軍神的原因,學習伯承頑強的意志力。
2、體會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用較快速度閱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理清文章層次。
2、學習生字、新詞。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請學生根據白己搜集的資料,談談對伯承及當時時代背景的了解。
(二)快速閱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在課堂中培養學生的快速閱讀能力及概括能力。)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條理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同學們,昨天我們初步閱讀了《軍神》這篇課文,學習了課文中的生字,現在我們一起來復習一下,請同學起來讀。哪組同學愿意來讀?(出示生字卡片)
(二)講授新課:
下面我們繼續學習這篇課文。請大家把書打開到P94頁。
1、初讀課文:
首先,請大家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細讀課文:
下面,請大家仔細地讀課文,找出描寫沃克醫生神態、情緒變化的句子畫出來。畫好后交流。
3、精讀課文:
小組合作,聯系上下文,說說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
師生共同分析一兩處,然后指導朗讀。其余的部分學生自學,把體會寫在一邊。
4、學生交流,教師點撥
5、指名讀,并進行評議。
6、質疑問難: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
7、小結:課文中除了直接寫到伯承的表現外,還用大量的篇幅寫了沃克醫生情緒、神態的變化,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為了表現伯承堅強的意志,課文主要寫了沃克醫生情緒、神態的變化。要理解這些變化,必須聯系上下文,結合伯承的表現;同時,理解了這個變化,也就體會了伯承堅強的意志。所以,理解這個問題對理解課文內容很有幫助。)
(三)總結,升華
讀了課文,你有哪些感想?用自己的話夸夸被稱作軍神的伯承元帥。
(四)布置作業:
1、摘錄一首表達革命氣節的詩。
2、搜集有關伯承的故事,講給同學們聽。
《軍神》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掌握十個生字,認識八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2、能聯系課文內容,理解文中一些詞語的意思,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3、通過朗讀訓練,能熟練的分角色朗讀課文,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教學重難點
指導有感情的朗讀,理解描寫人物神態、情緒變化的句子,體會為什么沃克醫生要稱劉伯承為“軍神”。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引入教學
同學們,你們聽說過劉伯承將軍的故事嗎?1947年,劉鄧大軍在挺進大別山時遇到了困難,劉伯承司令員果斷地下達了“狹路相逢勇者勝”的命令,我軍勝利挺進了大別山。在這之前,那就是1916年,在重慶臨安門外,一個外國人開設的診所里,發生了一個令人震驚的故事,這就是軍神劉伯承將軍的故事。
二、檢查預習,初步感知
同學們都想了解這個動人的故事,那么誰來攻破本課的生字詞呢?
a.出示本課生字讀一讀并組詞、說話。
沃 勢 職 術 藥
擔 損 刀 共 承
b.指導書寫易錯的生字:勢 藥 承
c.你是怎樣理解這些詞語
承受 損壞 外科 職員 嶄新 結束 發抖 傷勢 鎮定 軍神
三、引導課文,交流感知
軍神,好響亮、好威風的稱呼。為什么要稱他為“軍神”呢?用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1、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用你聰明的頭腦去分析,用你的心靈去感知課文。
2、全班交流并質疑。
a.通過人物神態、情緒變化從整體把握事件脈絡。
教師相機指導,出示課件:
劉伯承:平靜——一聲不吭——勉強一笑
沃克醫生:愣住——雙手顫抖——嚇了一跳
b.從細節中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如:“愣住”反映出人傷勢嚴重。
“平靜”說明這位軍人此刻沒有絲毫害怕。
“年輕人一聲不吭······竟被抓破了。”說明他意志堅強。
“你是一位軍神”充分流露出驚嘆與贊賞的感情。
c.體會感情的同時注重朗讀語氣,進行引導朗讀。
3、抓中心句,突破全文。
(1)導學“術前”部分
a.分角色朗讀第一、二自然段。
b.讀讀:描寫劉伯承“平靜”的'有關語句。
想想:劉伯承“平靜”的有關詞語的含義。
畫畫:劉伯承“平靜”從哪幾個方面反映出來?
議議:你從中知道了什么?
c.劉伯承為什么不肯用麻藥?他能忍受這種疼痛嗎?
(2)導學“術中”部分
a.自由讀課文3、4自然段,用不同的符號畫出手術中劉伯承、沃克所表現的語句,想想這些詞句各起什么作用?
b.誰能把你體會到的感情讀出來?
c.結合圖片小結:這是一個多么堅強的軍人啊!
d.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3)導學“術后”部分
a.指名讀5、6自然段,誰能讀的更投入?
b.學生質疑:劉將軍在手術中一直緊緊地抓住床單,一邊還在干什么?沃克醫生聽了有什么反應?
c.你們想充當他們的角色讀一讀課文嗎?
d.同學們想用文中的哪個句子來贊揚劉將軍?
e.出示中心句小結:是呀,沃克醫生見的人多了,然而,在他眼里,劉伯承不是一個常人,簡直是個超人,所以稱他“軍神”。
四、抒情延伸,布置作業
1、面對這樣一位將軍,如果你當時在現場,你會對劉將軍說些什么?
2、查找資料,了解我國其他一些將領的故事。
板書設計:
20 軍神
稱 鋼板
沃克醫生——劉伯承——軍神
愣住 平靜
顫抖 一聲不吭
嚇了一跳 數著刀數
教學反思:
本節課在整個課堂教學中,充分體現以讀為本,通過學生讀中理解、讀中感悟的方式,注重學生“雙基”訓練,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堅強讀書指導,充分體現課堂平等。但要求學生在自讀自悟中討論、交流、晶析、探索,并在讀中想象,從而使學生入情入境,讀的更加有滋有味。有部分學生難度較大,原因是部分學生沒有認真預習在討論交流中也不積極參加討論,課堂中師生之間的交流不夠暢通、積極。所以部分學生還達不到預定的結果。
《軍神》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通過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來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人物的思想感情。
2、能帶著自己的感受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感悟劉伯承鋼鐵般的堅強意志。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導入課題
⑴看過電視劇《八仙過海》嗎?神仙與凡人與有什么區別?
⑵揭題。理解“神”字的意思。帶著這樣的理解,響亮地讀讀課題。
【設計意圖】課前談話是為了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也是為上課進行“預熱”。抓住題眼“神”字,組織學生進行課前談話,讓學生說說對神仙的認識,從而以神仙為話題,將課堂內外有機地結合起來。
二、預習課文,整體感知
1、按要求自學課文
⑴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找出沃克醫生兩次評論劉伯承的句子。
⑵想一想課文主要寫誰?寫了一件什么事?
2、檢查自學。
【設計意圖】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使學生對課文有了一個整體的感知。在讀通課文的基礎上,找到沃克醫生兩次評論劉伯承的句子。在對這兩個句子的反復朗讀中,發現沃克醫生評論語言的不同,繼而引導學生進行質疑,產生本課所要討論的重點問題:沃克醫生開始為什么稱劉伯承為軍人,后來又為什么稱他為軍神?
三、圍繞問題,深入探究
環節一:感悟“軍人”特質
句子:你是軍人!”沃克醫生一針見血地說,“我當過軍醫,這么重的傷勢,只有軍人才能這樣從容鎮定!
感悟劉伯承傷勢的'嚴重程度和他的從容鎮定。
1、傷勢有多重?補充資料。
2、從容鎮定是什么意思?讀讀表現劉伯承從容鎮定的句子。(可以分角色讀)
環節二:感悟“軍神”特質
1、拒絕使用麻醉劑
⑴劉伯承是怎樣拒絕的?指名讀句子。
句子:病人平靜地回答:“沃克醫生,眼睛離腦子太近,我擔心施行麻醉會影響腦神經。而我,今后需要一個非常清醒的大腦!”
⑵在這段話中,他最想強調什么?——他為什么這么看重自己的大腦?——你從中感受到他是一個怎樣的人?(為革命亂迪氳枚啵約合氳蒙伲┐拋約旱睦斫舛輛渥印
⑶他說話的語氣是怎樣的?——你從“平靜”這個詞語中體會到了什么?(他深思熟慮,已經作好了忍受巨痛的準備)帶著你的理解再讀句子。
2、忍受手術的巨痛
⑴手術到底有多痛?指名讀句子。
句子:病人一聲不吭,雙手緊緊抓住身下的白床單,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來越使勁,嶄新的白床單居然被抓破了。
⑵作者是怎么寫出巨痛的?(抓住人物的動作、外貌與神態描寫)
⑶一聲不吭是什么意思?難道手術室里沒有一點兒聲音嗎?引導學生進行想象。
⑷此時此刻你的內心有什么感受。帶著你的理解讀句子。
3、一直在數刀數
⑴出示句群:
沃克醫生再一次愣住了,竟有點口吃地說:“你,你能忍受嗎?你的右眼需要摘除壞死的眼球,把爛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
沃克醫生嚇了一跳,不相信地問:“我割了多少刀?”
“七十二刀。”
⑵兩人說話的語氣有什么不一樣?為什么會不一樣?
⑶帶著你的理解讀讀這段話。
【設計意圖】將課文第14、20、21三個自然段整合在一起出示,因為這三個自然段,都強調了“刀”這個字,分別是“一刀刀”、“多少刀”、“七十二刀”。“一刀刀”強調了手術要承受巨大的痛苦,“多少刀”突出了沃克醫生的懷疑和震驚,“七十二刀”說明了刀數之多。另外,還可以抓住兩個人的不同語氣。從標點符號處入手,沃克醫生的話末尾分別是感嘆號和問號,而劉伯承的話末尾卻是句號。引導學生揣摩兩人說話的語氣為什么不一樣,感受劉伯承的崇高精神。
四、回歸整體,升華感情
⑴出示中心句:沃克醫生驚呆了,大聲嚷道:“你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一塊會說話的鋼板!你堪稱軍神!”
⑵品讀句子,理解這句話中的遞進關系。讀出驚奇、贊嘆與敬佩之情。
⑶補充資料,介紹劉伯承的偉大功績。
⑷劉伯承為什么能這么堅強?(為了他的信仰,為了人民的解放事業)
⑸像這樣的人物,這樣的英雄還有很多,你能舉些例子嗎?
【設計意圖】首先要通過朗讀來感悟三個短語在意思上和感情上的遞進關系。其次,通過出示補充材料——劉伯承的歷史功績,進一步感受劉伯承確實是當之無愧的軍神,最后,讓學生思考:劉伯承在手術過程中為什么能這么堅強?通過尋找劉伯承剛毅勇敢的動力源,使人物的精神內涵得到升華。由此進一步拓展:像這樣的人物,這樣的英雄還有很多,你能舉些例子嗎?以此尋找英雄人物的共性,進行了良好的人文熏陶。
五、布置作業,寫法遷移
仿寫句子。提示:可以寫寫著急、喜歡、緊張的情景。
【設計意圖】課文的16自然段是很有特色的,作者成功地表現了劉伯承的“痛”,卻沒有用到一個“痛”字,關鍵是抓住了人物的外貌、神情和動作進行細致入微地描寫。本次作業,要求學生根據16自然段來仿寫句子,語言訓練扎實有效,在對學生進行人文熏陶的同時不忘落實語文的工具性要求。
《軍神》教學設計13
一、導入新課:
今天繼續學習第20課《軍神》。
(出示劉伯承照片)師:他就是軍神——劉伯承。生齊讀名字。
學生跟老師一起寫劉伯承的名字。
二、指導自讀課文:
1、師:為什么他就是軍神?劉伯承和沃克醫生的哪次對話讓你感受最深?
學生自由讀課文。
2、再讀一讀讓你感受最深的那次對話,并且和同學們交流交流。
三、精讀課文:
1、指名說說感受。
老師一邊出示劉伯承不同時期的照片,一邊講解:明亮的眼睛對一個人來說有多么重要,一個清醒的大腦又是多么寶貴!
學生自由發言。
2、還有哪次對話讓你感受最深的?指名說。
生讀句子,師糾正字音:不禁(jin讀第一聲)
(鼓勵:舉手,讓老師看到你的自信!)
3、生:“……床單都抓破了。”
師表揚:“你真會讀書,這是個了不起的發現!”
自己找一找讓你感受深刻的詞語,或者一下子跳入你眼簾的詞語。
指導邊讀邊說。
“一聲不吭”、“緊緊”
師:嶄新的床單是不容易抓破的,說明用力很大。
生自由發言。
再指名試讀這句話。
老師范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學生自由發言。
4、師放錄象。
5、師:帶著你的體會,一起讀好這一段。
生齊讀。
“手術中……出聲來。年輕人……抓破了。”
6、老師講述關羽“刮骨療傷”的故事,并和劉伯承做對比。
7、生讀句子。
師:刮了72刀,多么艱難而痛苦的過程!
沃克醫生是軍醫,他給多少軍人治過病!可是當劉伯承告訴他一共刮了72刀時,沃克醫生再也忍不住地嘆道:
“了不起!你是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一塊會說話的鋼板!你是一位軍神!”(課件出示)
8、師:這句話一連用了三個感嘆號,能讀好它嗎?
指名讀,指名評價,齊讀。
9、師:劉伯承在沃克醫生心目中的變化:
受傷的病人——了不起的軍神(課件出示)
10、師:沃克醫生為什么要“關上門”問劉伯承的名字?
指名說。
生:要保護這位軍神。
沃克醫生已經猜出了這是個不平凡的人物。
11、師:文中一共寫了劉伯承和沃克醫生的5次對話,同桌二人選擇你們最喜歡的一次對話,分角色讀一讀。
同桌之間練讀。
12、分角色朗讀:手術前的兩次對話
手術中的一次對話
手術后的兩次對話
敘述部分
三、課件出示三段話;
戰場上的常勝將軍——
攻克俄語難關——
我國少有的軍事翻譯家——
分別指三名讀。
四、齊讀名字:劉伯承軍神
五、師:你想說些什么呢?
指導對劉伯承說,對沃克醫生說,對自己說。
把你想說的話端端正正地寫在課本插圖旁邊。
評課稿:
12月3日我有幸聽了總校張文揚老師的《軍神》,覺得有很多值得學習與借鑒的地方,下面具體地來談一談我的感受。
首先,這堂課給了學生充分的時間讀書。
在簡單地導入新課后,張老師就指導學生帶著問題自讀課文,讓學生找出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劉伯承和沃克醫生的那次對話,并且有感情地讀一讀。大約5、6分鐘后,學生們似乎都讀得差不多了,但是張老師依然沒有急于開始新課,還是讓學生自己再讀。這次是要求學生再讀一讀讓自己感受最深的那次對話,還要和同學交流。兩次自讀課文的要求都很明確,而且時間很充裕。這樣,在老師授課之前,學生們自己已經大致地熟悉了課文,為下面的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做了很好的準備。
其次,鼓勵學生自己談體會,及時表揚。
在經過大約10分鐘的自讀課文后,張老師開始讓學生交流。要求先讀一讀自己感受最深的對話,然后談一談感受。學生們很踴躍地舉手發言,為了讓更多的孩子參與討論,張老師很注意及時鼓勵孩子:“舉手,讓老師看到你的自信!”孩子是需要鼓勵的,雖然這是個不起眼的細節,但從孩子們的反應可以看到,他們一定通過老師的話語和眼神感受到了自信,即使臺下有那么多雙眼睛在注視著他們,他們依然是那樣地自信滿滿。有一名同學讀到了:“……床單都抓破了。”孩子讀得很有感情,張老師立刻表揚:“你真會讀書,這是個了不起的發現!”這雖然也是一句很普通的贊揚,但在孩子的.心里卻是最大的光榮與自豪,也是信心的源泉。
其三,充分讓學生說,引導他們自己談感受,在邊讀邊說中感知課文。
張老師在指導學生讀劉伯承動手術的那一段時,先讓學生自己找一找感受最深的詞語,或者是“最先跳入你眼簾”的詞語。孩子們邊說邊讀,很快地就找到了兩個細節描寫:“一聲不吭”和“緊緊”。這兩個詞用的好,好在哪里?張老師讓大家自由發言。接著又聯系下文:“嶄新的床單都被抓破了”。張老師順勢引導:“嶄新”的床單一般是不容易抓破的,這說明了什么?孩子們紛紛舉手,答案很容易出來了:說明劉伯承此時用力很大,他一定很疼很疼。再回到前面,他始終“一聲不吭”,這正體現了他的什么品質?張老師讓大家討論。最后,老師說:“誰能再讀一讀這一段?讀出劉伯承的堅強和勇敢?”很自然的,感情就出來了。這樣的環節設計很自然,老師充分讓學生說,讓他們自己談體會,在邊讀邊說中感知。如此,下文沃克醫生為什么稱贊劉伯承為“軍神”就很容易理解了。這一點很值得我們學習。
其四,拓展教學設計好。
精讀課文的最后一個環節分角色朗讀課文后,學生們對劉伯承的“軍神”形象已經感受很深了。然而作為我國的老一代革命家,劉伯承的光輝形象遠不只此。張老師最后用課件出示了三段話,小標題分別是:
戰場上的常勝將軍——
攻克俄語難關——
我國少有的軍事翻譯家——
這三段文字分別請三名同學來讀,這樣,同學們對這位偉人的認識就更全面了。這個環節也體現了語文教學的不拘泥于課本。
綜上所述,張老師的這節課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在今后的語文教學中,我們也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畢竟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老師只是引路人,要舍得從講臺上走下來,走到學生中間,多鼓勵他們。語文和別的學科不一樣,是要在反復的朗讀中體會感情的,所以一定要指導學生多讀。我想,通過這次的教學觀摩,我們一定都能學到很多東西。
《軍神》教學設計14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新課程標準為語文閱讀教學進行了全新定位。“對話”的本質是心靈的溝通。那么,如何搭建心靈溝通的平臺?如何引領學生與文本、作者對話?尤老師在教學《軍神》一課時,努力尋找對話的平臺、引領對話的過程、創建對話的環境,讓學生的心靈貼近劉伯承,真切感受他無比堅強意志。
一、尋找心靈對話的平臺
對話即溝通,它需要打動人心的話題,需要令溝通者能沉浸其間的心境,需要融匯貫通的對話線索。概言之,對話需要尋找合適的平臺。如何尋找呢?作為溝通文本與學生的重要中介,教師首先應該對這兩者進行深入的前閱讀,亦即對話。從中尋找到文本、學生、作者、教師之間最恰當的契合點,從而牽一發動全身,形成話題、創設環境、鋪就線索,進而使教師產生教學思路,形成教學的途徑,確立教學價值。從尤老師設計的教學思路和教學過程中的過渡語及相關資料可以看出,課前老師花了很多時間研讀教材;課堂上,老師和學生拉近了距離,課堂教學好似是師生之間所進行的一次談話。
二、引領心靈對話的過程
教學中,教師既是對話的中介者,更是引領者。在教師、學生、文本對話過程中,教師起著引領作用。教學過程應該是依據學生閱讀心理需求的生長過程。而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教師的教是為了不教。如何讓學生通過語文閱讀課,逐步嘗試、學習,形成獨立研究、感悟、享受語言文化的能力呢?因此,在本節課中,培養學生自己與文本對話的能力,成為一個重要目標。尤老師給出問題,讓學生通過讀去尋找感動自己的地方,讓學生在讀讀、找找、再讀讀的過程中進行心靈與文本的對話,使師生的心靈得到共振。
三、創設心靈對話的環境
要使學生敞開心扉與文本對話,當教師走進課堂面對學生時,教師的.眼中看到的只有學生,心中想到的只有學生。教師在課堂上的語言設計,對話時的語氣、語調、語速、語感甚至一個動作、一個手勢、一個眼神,都要圍繞是否有利于幫助學生與文本對話,是否有利于學生與作者情感共鳴而服務。教師用自己的情感去體驗、傳遞作者的情感,用自己的情感去激發、感染學生的情感,營造與閱讀文本相適應的心理狀態。整堂課,尤老師始終保持飽滿的熱情,充滿激情地帶領學生走入劉伯承手術的每個環節,以動情的語言、感人的媒體輔助以及深情的朗讀抨擊著每個人的心。
當然,課堂也有一些環節是值得大家思考的。如:教師設計的那些美妙的過渡語是否適合三年級的學生,學生是否真能被這些話語所打動;教師自身的感受、感悟,應該通過某種方式慢慢滲透入學生的思維中,加上學生的獨特感受形成一種新的體驗,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教師所預設的某個領域。
《軍神》教學設計15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的13個生字,認識3個生字。能夠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年齡、土匪、拒絕、麻醉劑、施行、勉強、過獎、診所、驚疑、從容鎮定、目光柔和、肅然起敬。
2、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教學重點】
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
1、出示本課生字,讀一讀,并組詞。
沃 劉 齡 匪 拒 醉 劑 施 哼 暈 勉 堪 承
2、學生互相說說易錯的字:
容易少橫的字:齡 醉
容易多橫的字:哼
注意字的筆順:匪
二、談話導入新課
軍神,好響亮、好威風的稱呼,為什么要稱他為軍神呢?用比較快的速度默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1、指名讀課文,思考文章按怎樣的順序來敘述事情的?
板書:
手術前(1~10)
手術經過(11~17)
手術之后(18~26)
2、出示自學提示,學生默讀思考:
⑴ 劃出描寫沃克醫生神態、情緒變化的句子,想想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簡單批注在書上。
⑵ 有不懂的地方畫下來,學生互相質疑。
3、小組討論交流。
4、在全班交流并質疑。
⑴ 指名讀劃的相關的句子,簡單說體會。
⑵ 解詞:
審視—仔細看。
肅然起敬—形容十分恭敬的樣子。
附:板書設計
17軍神
沃克醫生稱劉伯承──軍神
手術前(16.10)
手術經過(116.17)
手術之后(186.26)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了解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表現人物精神面貌的寫作方法。
3、學習劉伯承堅韌不拔的意志,立志做一個性格堅強的人。
〖教學重點〗
1、根據提示讀出語氣、語調。
2、理解劉伯承為“軍神”的重點語句,體會劉伯承堅強的意志。進一步學習快速閱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填空:課文中的“軍神”是指( ),這是( )對他的敬稱。
2、指名朗讀課文。
二、抓中心句突破全文
1、沃克醫生為什么稱劉伯承為“軍神”呢?你知道沃克醫生當時是怎么想的?
⑴ 學生自由讀課文。
⑵ 小組交流、討論。
2、全班交流。
三、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導學課文
1、導學“求治”部分
⑴ 指名朗讀第一自然段。
⑵ 沃克醫生開始是怎樣識別劉伯承是軍人的?
⑶ 劉伯承的“鎮定”是從哪幾個地方反映出來的?
⑷ 分角色朗讀第一自然段。
2、導學“術前”部分。
⑴ 讀讀、想想、畫畫、議議。劉伯承為什么不肯用麻藥?
⑵ 聯系課前收集的關于劉伯承的資料猜想:劉伯承擔心損壞腦神經只是從愛惜自己身體的角度考慮的嗎?說說你的理由。
⑶ 不用麻藥意味著什么?
⑷ 劉伯承能忍受這種難以忍受的`疼痛嗎?課文是怎樣反映出來的?
⑸ 有感情地朗讀,根據提示讀出堅定的語氣。
3、導學“術中”部分。
⑴ 自由讀課文,用不同的符號畫出手術中劉伯承、沃克表現的詞句。想想這些詞句各起什么作用?
⑵ 課堂交流
⑶ 聯系自己生病的經歷,說說劉伯承忍受的是怎樣的痛苦。
⑷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從中感悟劉伯承的“軍神”形象。
⑸ 小結。
4、導學“術后”部分。
⑴ 快速默讀課文,思考:劉伯承在手術中除了一聲不吭緊緊抓住墊單外,還要求什么?沃克醫生聽了有什么反應?沃克醫生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反應?
⑵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做完手術……了不起的軍神!”
⑶ 震驚的沃克先生不敢相信地注視著眼前的這位年輕人,他心中會怎么想?
⑷ 根據提示語自由朗讀,注意根據提示揣摩語意、把握語氣,突出“軍神”形象。
⑸ 指導分角色朗讀這一段。
〖板書設計〗
17 軍神
沃克醫生稱──劉伯承──軍神(驚人的毅力)
求治──術前──術中──術后
鎮定、平靜──一聲不吭
【《軍神》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軍神》教學設計06-18
《軍神》教學設計經典(15篇)01-20
【精華】《軍神》教學設計15篇05-29
小學課文《軍神》教學設計一等獎12-12
小學五年級軍神教學設計(通用10篇)11-07
三年級語文《軍神》教學設計一等獎11-18
小學語文五年級教學反思:《軍神》04-12
設計校園教學設計04-14
裝幀設計教學設計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