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5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教學設計把教學各要素看成一個系統,分析教學問題和需求,確立解決的程序綱要,使教學效果最優化。你知道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
教材簡析
本文是一篇略讀課文,從“牧場之國”的角度來展現荷蘭的獨特風情。課文用形象生動、極為傳神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荷蘭牧場白日的遼闊無際、寧靜和諧和夜晚的祥和寂靜、神秘含蓄,讓我們看到了荷蘭牧場和運河交錯的獨特地形,看到了畜牧業尤其是奶牛和奶制品在荷蘭國計民生中的重要作用,更看到了荷蘭藍天、碧草、牛羊組成的優美迷人、自然和諧的景觀,所以作者四次講到“這就是真正的荷蘭”。這既是作者在向人們介紹荷蘭的特點,更是對荷蘭的美景發出的贊嘆。
設計意圖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訓練,讓學生打好扎實的語文基礎。本課語言優美,但“形”比較散,教學時,將著重讓學生抓住重點語句,通過朗讀,感受風光之美,并學習運用文中的寫作方法來表達。根據班級學生特點,應用余映潮板塊式教學設計思路,將教學設計成四大板塊:整體感知、細讀品味、誦讀實踐、拓展遷移。
學習目標
1. 認識“鑲、嵌、駿、膘、垠、爵、悠、畜”8個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荷蘭獨特的牧場風光之美。
3. 體會作者生動的語言,摘抄自己喜歡的詞句。
教學重點
抓住生動傳神的語句,了解荷蘭牧場的特點,感受其獨特的風光之美。
教學難點
讓學生明白課文為什么四次講到“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課前準備
搜集有關荷蘭的文字、圖片資料。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課(3分鐘)
在咱們的地球上,有一個綠水幽幽鮮花盛開的美麗國度,她就是——荷蘭。荷蘭以郁金香、風車、牧場和運河而聞名天下。同學們,你們了解荷蘭嗎?(請2~3名同學交流有關荷蘭的圖片和資料)的確,荷蘭是水之國,花之國,也是牧場之國,讓我們隨作者一同走進這優美、恬靜的地方吧!
二、授課
板塊一:整體感知(6分鐘)
1、自主學習: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說說“牧場之國”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小組合作學習:輪讀課文,互相糾正字音,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說一說自己對荷蘭的初步印象。
3、全班簡單交流。
板塊二:細讀品味(14分鐘)
1、默讀課文,思考:①牧場之國荷蘭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你是從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②作者為什么四次講到“這就是真正的荷蘭”?③ 畫出你喜歡的語句,并寫寫你喜歡的原因。
2、小組內交流自己的看法。
3、全班交流,教師相機指導朗讀,并適時引導學生從寫法上來談,感受語言的優美,尤其是擬人手法的運用。
預設:
①荷蘭,是水之國,花之國,也是牧場之國。
這是一個總起句,句子緊扣課題,開門見山,點明了荷蘭是“水之國”、“花之國”后,強調了本文重點要描寫的是荷蘭獨特的地形特點──“牧場之國”,因為荷蘭三分之一的地區為牧場,所以這句話總領全文,下面就具體地描寫了荷蘭廣闊無際的牧場和生活在牧場上的`無憂無慮的家畜家禽。
②牛群吃草時非常專注,有時站立不動,仿佛正在思考著什么。
“專注”指專心注意,這一擬人寫法讓人感到牛無論吃草還是站立時都像一個人那樣深沉含蓄,不時地琢磨著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回味著草原的無邊美景,由此可以看出整個低地是何等的安靜祥和,外界對牛沒有一點干擾。
③極目遠眺,四周全是絲絨般的碧綠草原和黑白兩色的花牛。
這一句是對前面具體地描寫了牛群活動的場面總括,句中“全是”讓人想象到如同絲絨般柔軟而細密的碧綠草原上,活動著的全是黑白兩色的花牛,景致壯觀,色彩明麗,于是作者發出了贊嘆“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④遼闊無垠的原野似乎歸它們所有,它們是這個自由王國的主人和公爵。
沒有牧人的吆喝,沒有食物的紛爭,沒有強敵的進攻,馬兒是這無邊草原尊貴的主人,作者面對駿馬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生活,目睹它們在草原上無拘無束的自在和任意馳騁的英姿,感嘆這草場與駿馬和諧。
⑤狗不叫了,圈里的牛也不再發出哞哞聲,馬也忘記了踢馬房的擋板。沉睡的牲畜,無聲的低地,漆黑的夜晚,遠處的幾座燈塔在閃爍著微弱的光芒。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晚霞消逝,夜幕降臨,牲畜沉睡,一切都顯得無聲無息,只有遠處的燈塔像瞌睡人的眼閃著昏黃暗淡的光,這是多么安然與寧靜的境界,作者由衷地發出贊嘆“這就是真正的荷蘭”。夜晚的寧靜也是荷蘭的一大特點。
板塊三:誦讀實踐(9分鐘)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把自己特別喜歡的段落多讀幾遍。
2、小組實踐:以導游的角色,抓住文中自己最喜歡的內容,再發揮自己的想象,向游人介紹“牧場之國”。
3、小組推薦代表班級交流,其他小組評議。
板塊四:拓展遷移(6分鐘)
根據課文內容和搜集的相關資料,展開想象,把下面的話寫具體。
1、荷蘭是“水之國、花之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荷蘭是“牧場之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的祖國真是個美麗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結課(2分鐘)
荷蘭之所以能擁有如此天堂般幽雅潔凈、風景宜人的環境,是因為荷蘭人民由衷的熱愛和保護,他們的付出同樣也得到了自然的回報,使他們能在這片優美、獨具景致的土地上自由安閑地生活。課后,我們可以繼續搜集更多有關荷蘭的風景、風情,更立體地了解這個美麗的國度。
板書設計
22* 牧場之國
真正的荷蘭!
教學反思
本課的教學,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環境。以學生合作交流為主,教師作為組織者和引導者,只是適時地點撥。同時,注重對學生說話和寫作能力的培養。
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通過朗讀課文來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趵突泉的特點,感受趵突泉的美。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感情和愛美的情趣。
2.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具體描寫,融情與景的描寫事物的方法,培養觀察能力和表達能力。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了解大泉、小泉的特點,學習作者細致觀察和具體形象地描述事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朗讀,模仿“融情于景”的描寫方法進行仿寫。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喜歡旅游嗎。看來都去過不少地方,你都去過哪,有沒有什么景色給你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呢。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嗎。(課前談話)
2.走進課文之前,老師想和大家一起來欣賞幾張圖片(ppt)
千佛山、大明湖和趵突泉是濟南的三大名勝,尤其是趵突泉,位居七十二泉之首,被當年的康熙皇帝譽為“天下第一泉”。這么美麗的趵突泉在老舍筆下又是一番怎樣的美妙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趵突泉,跟老師板書課題:趵字,左窄右寬,是跳躍、踴躍的.意思,再寫突泉。
3.現在,讓我們打開書本自由朗讀課文,想想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來描寫趵突泉的。
二、整體感知:
1、自學反饋。
從哪幾方面來描寫趵突泉的。(泉水、大泉、小泉)板書。
各有有哪些特點。請到文中去找一找。
交流:清淺 鮮潔
純潔活潑鮮明永不疲乏神秘
有趣
三、感受大泉:
過渡:現在就讓我們隨著老舍的腳步先去大泉領略它的神韻所在,請同學們先讀讀描寫大泉的這段話感受下大泉有哪些與眾不同的特點。
1.你覺的大泉最大的特點是什么。
用書本中的語句回答。
預設
1:看那三個大泉,一年四季,晝夜不停,老那么翻滾。
讀了這句話,哪些詞語讓你印象深刻。
(1)一年四季,晝夜不停:春夏秋冬都在翻滾著,日日夜夜一刻也不停歇。
讀了這句話同學們體會到了什么。(翻滾的時間很長)
(2)能帶上你的感受來讀一讀嗎。(個別讀)
(3)數次游覽趵突泉的老舍看著眼前無時無刻不在翻滾著的泉水也寫下了自己的感受:你只要立定呆呆地看三分鐘,就覺得自然的偉大,再不敢正眼去看。
一起帶著我們的感受,讀好這句話。
預設
2:永遠那么純潔,永遠那么活潑,永遠那么鮮明,冒,冒,冒,好像永遠不感到疲乏,只有自然有這樣的力量。
這句話中,哪個字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說說你的理解嗎。
(1)“冒”字的字形結構,冒字頭兩橫的注意點。
在學習單上寫兩個。
(2)理解“冒”。“冒”可以用哪些詞來代替?(鉆,跳,竄、涌,流……)
(3)為什么作者連用三個“冒”,為什么要重復用這個字呢。
不急著說,把這一段好好讀一讀,呆會兒我們來交流各自的想法。
(預設:生1:因為趵突泉的大泉有三個泉眼,所以作者用了三個“冒”。
我們剛才看過圖片,第一個泉在冒,第二個泉在冒,第三個泉也在冒,冒冒冒。那如果五個泉呢,冒冒,冒冒冒。乍一聽很有道理,仔細一想,有點牽強。
但他說出了一點,那就是三個泉同時在——冒。
(生2:作者用了三個“冒”,還讓人感覺泉水冒得時間很長很長。
1、你很有見解,一個冒字讓人感覺到永不停歇,三個冒字更是讓人覺得冒的時間很長很長了。
老舍先生在濟南生活了七年,陽光明媚的春天他去看趵突泉,它在——,炎熱的夏天他去看,它在——,涼爽的秋天去看,它仍在——,即使是寒冷的冬天去看,趵突泉仍在——。
大部分時間老舍白天去看,它在——,晚上去看,它依舊在——。
2、讀這段文字,你還可以從哪個詞語感受到趵突泉冒得時間已經很長很長。
(永遠)
在這里,作者連續用了幾個“永遠”。(四個“永遠”。)
你們覺得這趵突泉究竟這樣接連不斷地冒了多少年,以至于老舍先生用了四個“永遠”。
這趵突泉究竟一刻不停地冒了多長時間了呢。(出示歷史資料,加深理解)
3.了解了這一點,你能不能再來朗讀一下,讀出你的感受呢。
這就是趵突泉,永遠那么純潔,永遠那么活潑,永遠那么鮮明,冒,冒,冒,好像永遠不感到疲乏,只有自然有這樣的力量。
(個別讀,男女生分讀,齊讀)
4、老舍先生不僅寫他看到的,也寫他的感受,像這樣的寫法就叫做融情于景。
(板書:見聞+感受?融情于景)。
5.我們合作著來讀一讀,同學們讀老舍的見聞,老師讀老舍的感受。
一起來讀好這段話。
四、感受小泉的有趣
過渡:趵突泉的大泉是如此地偉大、神秘,那么池邊的小泉又有怎樣的特點呢。
作者在抓特點寫的同時有表達了自己怎樣的感受呢。快速的默讀第四段,找一找,畫一畫。
2、交流
作者對于小泉表達了怎么樣的感受呢。
(這比那大泉還更有趣。)
小泉有趣在哪呢。
①?有的像大魚吐水,極輕快地上來一串水泡
將小泉冒水寫成大魚吐水,很有趣;而是還是極輕快地(指導朗讀,讀出有趣和極輕快的感覺)
②?有的像一串明珠,走到中途又歪下去,真像一串珍珠在水里斜放著。
抓住“走”和“歪”,運用了擬人,把小泉寫活了(指導朗讀,讀得有滋有味)
(3)有的半天才上來一個水泡,大,扁一點,慢慢地,有姿態地搖動上來,碎了。
看,又來一個。
“半天、碎了,看,又來一個。
”作者的心情變化:從等得不耐煩了,到驚喜,再又來了一個驚喜(指導朗讀)
④有的好幾串小碎珠一齊擠上來。像一朵攢得很整齊的珠花,雪白。
運用比喻,如果說那小碎珠是攢得很整齊的珠花,那趵突泉就是戴著這珠花的美麗少女,讀出這種美感。“
3.小泉的水泡就這樣姿態萬千呈現在我們面前(板書:姿態萬千)
引讀:師:面對這姿態萬千,妙趣橫生的小泉,難怪會說————————
五、小練筆
大自然就是一位大畫家,也是一位魔法師,在我們寧海也有許多風景如畫的地方,如浙東大峽谷,仔細觀察這幾張圖片中的景色,讓我們也像老舍先生那樣既寫自己的見聞,也將自己的感受融入進去,融情于景地寫一寫吧。
(好詞運用)
(展開,要善于觀察,把握細節,展開聯想,抓住特點,運用修辭方法……)
瀑布真美。
六、交流反饋。
(好句積累)。
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有感情朗讀課文,熟讀成誦。
(2)聯系上下文理解重點詞語,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
2、過程與方法
(1)學習文章“總—分—總”的敘述方法,領悟作者抓住特點,運用對比描寫景物的方法。
(2)讓學生初步體會比喻、排比、對比等修辭方法的妙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指導學生體會作者對桂林山水的喜愛、留戀與贊美之情,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壯麗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了解桂林山水的特點,感受桂林山水的美。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
《桂林山水》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學(5分鐘左右)
(一)啟發談話
同學們,在我們的祖國,有奔騰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遼闊的草原、茂密的森林……祖國的東西南北中,處處都有迷人的景色。誰愿意給大家介紹一處你印象最深的景色?
(學生介紹自己印象最深的景色)
(二)情景導入
1、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陳淼先生的一篇觀賞桂林山水的課文。(板書課題)桂林,是我國廣西壯族自治區的一座美麗的城市,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游覽勝地,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游客前往參觀旅游。人們觀賞歸來時都喜歡用這樣一句話來贊美桂林的山水,那句話呢?誰知道呀?(板書桂林山水甲天下)先學懂“甲”的意思,再理解全句的意思:“桂林山水的美居天下第一!”
2、我們來欣賞桂林山水。(板書課題:桂林山水)桂林山水給你怎樣的感受呢?(播放桂林山水錄像片)
(三)出示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初步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
(四)出示自學指導。
1、學生自讀課文1——2遍,在讀通課文的過程中自主識記生字。
2、試用自己的話歸納概括課文的內容。
教師發現表現好的學生及時表揚、獎勵竹葉獎一枚,多關注后進生。
二、自學
(一)預習生字的情況
1、分形式讀,指小組讀——齊讀——指到那個生字詞就讀那個
2、學生在練字本上把生字詞寫一次,寫時要注意那個字比較容易寫錯(容易錯在哪),小組長檢查同學寫的情況,并及時糾正組員寫錯的或寫得不好的。
3、指導書寫:瑕、攀、泰
(二)檢查讀的情況
1、指名讀課文,要求:把字音讀準,把課文讀通順。
2、通過預習,你知道了什么?
三、互學(不超10分鐘)
1、出示互學的要求,并合作完成。
2、小組長逐一檢查組員讀生字詞的情況,要每個組員過關。
3、教師發現表現好的學生及時表揚、獎勵竹葉獎一枚,多關注后進生。
四、展示
1、默讀課文,想一想:
(1)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2)漓江的水有什么特點?桂林的山有什么特點?
2、自學課文第二自然段
(1)課文將________、_________與漓江的水進行比較,是為了突出漓江水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顯示了漓江的獨特之美。
(2)第2自然段最后的一句照應了漓江“______”的特點。
(3)“漓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暇的翡翠。”采用的修辭手法是______。把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用__________比作_______________。
(4)第2自然段采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辭手法,具體寫出了漓江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
(5)思考:作者是怎樣把漓江水的特點寫具體的?找出有關的句子。
(二)、小組內互相交流
五、測評
1、智引精練,靈活拓展
(一)整體感知課文
1、學生匯報自主學習內容
2、感受“水”美
(1)播放多媒體課件:波瀾壯闊的大海、水平如鏡的西湖和漓江的水。(學生憑借感官從畫面比較中感受漓江水的.獨特美。)
(2)你能把漓江的水美美地讀出來嗎?(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讀)
(3)說一說:漓江的水有什么特點?(學生回答:漓江的水靜、清、綠。)
(4)句式練習
A、天氣真熱啊,熱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西湖的景色真美啊,美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學習反思
通過朗讀課文,你了解了什么?你有什么感想?
作業1、抄寫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一、導學:
1、師:導入新課。(播放畫面1桂林山水圖,)談話導入,板書課題。
師:同學們,能用一個恰當的詞語來概括你眼前的美景嗎?多生展示。師:知道這是什么地方的美景嗎?生。師:嗯,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陳淼先生的作品《桂林山水》。師板書《桂林山水》,請生齊讀。
2、師:(播放畫面2詞語薈萃。)師:學習新課之前,老師想檢查一下同學們對上節課知識的掌握。開火車讀詞語,要求:聲音洪亮,字正腔圓。生讀,可隨機正音。
二、自學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思考問題。
2、教師發現表現好的學生及時表揚、獎勵竹葉獎一枚,多關注后進生。
三、互學
1、談話激發合作興趣,組建合作小組學習。
2、小組合作,默讀課文,根據課文內容回答問題。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桂林山水的美麗。
4、教師發現表現好的學生及時表揚、獎勵竹葉獎一枚,多關注后進生。
四、展示
(一)學習第1自然段
1、瀏覽課文。師;字詞讀準確了,才能把課文讀流暢。請同學們快速瀏覽全文并思考:你能不能用文中的話,一語道出陳淼先生去桂林游玩的理由?預設生:桂林山水甲天下。
2、總結段意。(師播放畫面3)師:請問,這個“甲”是什么意思?預設生:第一。師:顯而易見,這句話概括了桂林山水的地位。師板書“甲天下”。師指名讀文。
3、師:同學們思考,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預設生:總起。師:既然桂林山水天下第一,豈有不游之理?出發前老師還有個問題,你能否把“觀賞”換個詞,而句子的意思不變?預設生:欣賞。師:觀賞僅限于看,我們可不能說我在觀賞音樂,應該說……預設生:欣賞音樂。
4、師:好,出發,我們現在就去欣賞桂林的山水。
(二)學習第2自然段
1、學生讀文。
師:那么誰來做我們的導游,讀讀第2自然段?
生讀。
師:指名。請你來說說,這一段作者主要寫了什么?
預設生:漓江水的特點。
師:漓江水有什么特點?
預設生:靜、清、綠。
師。板書靜、清、綠。
2、對比—不同。
師:(播放畫面4并讀文。)同學們,老師不大明白,我們是來賞游桂林的,為什么作者要提到大海和西湖?
生。
師:那么我們不妨來欣賞一下大海和西湖的風光。(點擊超鏈接。)
師:大海什么樣?預設生:波瀾壯闊;師:西湖什么樣?
預設生:水平如鏡。
師:那么,漓江水有什么特點?
預設生:靜、清、綠。
師:現在明白了嗎?大海有大海的氣勢,西湖有西湖的嫵媚,各具美感。作者就是想通過對比這三種景觀的不同特色,來突出漓江水別具一格的美。(點擊畫面,出現“對比”。)
3、漓江水特點分析。
師:(播放畫面5。)作者是怎么樣描寫漓江水的靜的?
生讀。
師:靜到如此地步,令你想到什么?
生。
師:請讀一讀關于描寫漓江水清的句子。
指生讀。
師:請問,清得你還能在水中看到什么?
預設生:小魚、浮萍。
師:描寫漓江水最后一個特點的句子誰來讀?
生讀。
師:你認為綠得還像什么?
生。
師:對于這句話的描寫,細心的同學發現沒有,作者都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
預設生:排比和比喻。
師:讀排比句應由弱到強,讀出它遞進的語勢,誰再來展示讀?
生讀。
師:漓江水這么美,我們不由贊嘆起來,應該怎么讀?(變陳述為感嘆)
預設生:漓江的水真靜啊!漓江的水真清啊!漓江的水真綠啊!
師:面對這么靜,這么清,這么綠的水,你最想做什么?
預設生:歌唱、洗臉等。
(三)學習第3自然段
1、學生自學。
師:下面請根據我們剛才的學習方式,自學第3自然段的內容。稍后請你匯報學習成果,可以組內同學互助,生自學,師巡視。
2、自學展示。
師:指名讀,學生展示自學成果。
生。師適時
板書:桂林山奇、秀、險。
3、桂林山特點分析。
師:同學們在自學中碩果累累,值得表揚。(播放畫面6)誰來讀文?
生讀。
師:這一段中,作者繼續采用什么方法寫桂林山的與眾不同?
預設生:對比。(師點擊超鏈接)
師:(指泰山畫面)泰山有什么特點?
預設生:峰巒雄偉。
師:(指香山畫面)香山呢?
預設生:紅葉似火。
師:那么相比之下,桂林山則是?
預設生:奇、秀、險。
4、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師:(播放畫面7)想親身體驗桂林的山有多奇,有多秀,有多險嗎?
生:想。
師:請看!(播放畫面8)
生齊讀。
好,我們先來見識一下桂林山的奇———(師點擊超鏈接—老人山、巨象山和駱駝山。)除了這三座山峰作者沒有再一一舉例,而用兩個詞語表明桂林的山不但數量多,而且形態各異,是哪兩個詞?
預設生:奇峰羅列,形態萬千。
師:我們再來欣賞桂林山的秀———(師點擊超鏈接—屏障、竹筍。)像屏障的山峰有什么特點?
預設生:翠綠。
師:竹筍呢?
預設生:色彩明麗,倒映水中。
師:明麗也就是?
預設生:艷麗。
師:我們最后來感受一下桂林山的險。(師點擊超鏈接—危峰兀立。)危峰兀立什么樣?
生。
師:怪石嶙峋呢?
生。
師:面對桂林山,我們無法不驚嘆———
預設師生齊:桂林的山真奇呀!桂林的山真秀啊!桂林的山真險啊!(注意“啊”的變音。)
(四)學習第4自然段
1、融文入畫,由畫及詩。
師:(播放畫面9)風景美嗎?
生。
由畫及文,你想到課文中哪一段落的描寫?
生讀文。
師指導:你陶醉了嗎?這么美的山水沒令你陶醉嗎?哪位自覺已經陶醉了,好,請你讀!
生再讀。
師:有山無水則失靈氣,有水無山則少剛毅,山水相依,才相映成趣。思考,最后一小節作者除了山水還寫了哪些景物?
預設生:云霧、綠樹紅花、竹筏小舟。作者從空中到山間到江上,簡單幾筆勾勒出桂林山水圖,請問:是圖畫嗎?
預設生:是連續不斷的畫卷。
師:是啊,圖畫局限的,而從桂林市到陽朔縣全程83公里,沿途處處皆景,恍若仙境。泛舟江上,作者詩興大發,不由吟道———
預設生: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師板書:畫中游。
2、總結寫作方法。
師:(播放畫面10)那么,能用自己的話說說你對詩句的理解嗎?
生說。
師:最后,文章以詩句收尾,畫龍點睛地概括了全文,這與首句的“人們說”———
預設生:遙相呼應。
師:(播放畫面11)縱觀全文,同學們來梳理一下文章的寫作順序。
預設生:第1自然段是全文的總起,而2、3自然段則分述桂林山和水,第4自然段則是對全文的總結。
師:這種寫作方法就叫———
預設生:總—分—總的寫法。
師:我們在以后的作文中也要嘗試運用這種“總分總”的寫作方法,使自己的文章條理更加清楚。同時別忘了,還要學習作者細心觀察,采用對比、比喻、排比等修辭方法突出景物特點進行景物描寫的寫法。
五、測評
(一)總結全文:
師:同學們,桂林山水美嗎?
生答。
師:桂林山水甲天下,祖國山河多壯麗!慨嘆之余,我們不由贊嘆陳淼先生的文筆更美!讓我們伴著音樂,徜徉于桂林山水之間,嘗試著背誦全文,好嗎?
生齊誦。
(二)作業設計:
1、背誦課文。賞讀賀敬之的《桂林山水歌》。
2、收集桂林景觀—兩洞的資料。
(三)板書設計:
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默讀課文,找關鍵語段理清文章脈絡。
2、通過填寫學習單、觀察說話等方法,感受課文用詞準確,抓住特點、觀察想象等寫作上的特點,領會秦兵馬俑規模宏大,類型眾多、個性鮮明的特點。
3、讀文品句的過程中,指導情感朗讀,體會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難點: 通過閱讀課文,想象秦兵馬俑宏偉的氣勢和鮮明而豐富多樣的神態,激發民族自豪感。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引入
1、第五單元,圍繞著我國的“世界遺產”這一主題,我們開展了豐富有趣的綜合性學習。在課堂里我們感受了長城的氣魄雄偉、品味了頤和園的秀麗風光。
那么現在,同學們,你們已經清楚地知道什么是世界遺產了嗎?(PPT)一起看大屏幕。請一位同學為大家讀一讀。
世界遺產是指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世界遺產委員會確認的人類罕見的、目前無法替代的財富,是全人類公認的具有突出意義和普遍價值的文物古跡及自然景觀。
是呀,世界遺產必定是罕見的、無法替代的,具有突出的價值。
2、1987年12月,我國又一個珍貴的歷史文物,被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你們知道是什么嗎?
對,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領略秦兵馬俑的風采。帶上序號,一起讀課題。
3、那么俑是什么意思呢?俑在字典中的解釋:古代陪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偶人。
秦兵馬俑,是給秦始皇陪葬的軍隊官兵和戰車戰馬的偶像。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那么秦兵馬俑到底是怎樣的?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地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讀順,想想兵馬俑給你怎樣的印象?
2、誰能用文中的語句說一說?
秦兵馬俑在我國西安的臨潼出土,它舉世無雙,是享譽世界的珍貴歷史文物。
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
秦兵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擬軍陣的排列,生動地再現了秦軍雄兵百萬、戰車千乘的宏偉氣勢,形象地展示了中華民族的強大力量和英雄氣概。
3、同學們分別從課文的開頭、結尾和中間找到了這些語句。其中開頭與結尾的語段當中藏著一組近義詞,你能找得到嗎?
是啊,這兩個句子有力地闡述了秦兵馬俑的特殊地位和意義,在文中起到了——首尾呼應的作用。
4、哪一句話又清晰地概括出了兵馬俑的特點呢?
秦兵馬俑不僅規模宏大,而且類型眾多,個性鮮明。
齊讀
這句話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承上啟下的作用。)它是一句過渡句,單獨成段,我們把它成為——過渡段。
三、抓關鍵詞句,感受“規模宏大”
1、我們先去感受秦兵馬俑的第一個特點。默讀課文第2自然段,想一想,這一段作者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讓我們對規模宏大有了最深切的感受?(列數字、作比較)作者不但列舉了具體的數字,還用我們熟知的事物進行類比。
2、請同學們快速搜集本段文字中的信息,完成學習單任務一。
文物名稱:秦兵馬俑 特點一:規模宏大
占地總面積: 近20000平方米
兵馬俑數量: 近八千個
一號坑東西長: 230米
一號坑南北寬: 62米
一號坑總面積: 14260平方米
一號坑兵馬俑數量: 六千多個
2、誰愿意與大家一起分享自己找到的信息?紅色字是否可以省略?為什么?(體現了說明的嚴謹性)
3、這樣宏大的規模,讓人不由自主地被震撼。作者在觀賞的時候,產生了怎樣的聯想?請在本段中仔細找一找。
(PPT)走進大廳,站在高處鳥瞰,坑里的兵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齊,排成了一個巨大的長方形軍陣,真像是秦始皇當年統率的一支南征北戰、所向披靡的大軍。
秦始皇就是當年那位一統六國,在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稱帝的君主。他的軍隊,在歷經一次次的戰爭之后,成了一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驍勇之師。
所向披靡就是指——(一起讀)力量所到之處,一切障礙全被掃除。齊讀這個詞語。
讓我們跟著作者,到一號坑看一看真實的'場景。
什么是鳥瞰?(從高處往下看)類似的詞語還有俯視、俯瞰。但是與后兩者相比,鳥瞰是全方位地俯視,看到的范圍更加廣。
4、帶著自豪的感情朗讀第2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話。
5、誰能當一當小導游,看著這份信息卡,用親切自然、響亮流暢的語言介紹一下本段中的秦兵馬俑呢?
四、讀讀填填說說,感受“類型眾多、個性鮮明”
1、接下去,我們來看看兵馬俑的另兩個特點。品讀課文4-7自然段,看看課文向我們介紹了哪些類型的兵馬俑?先來看看將軍俑吧!
默讀第4自然段,完成學習單任務二的第一行表格。
兵馬俑類型
摘錄最能體現個性鮮明的詞語2-3個
將軍俑
2、指名交流: 從“將軍俑”的描寫中摘錄的詞語。
說說你為什么選擇這些詞語。(從身材體格、衣著披掛、動作神態展現個性特點。)
誰能把將軍的那種沉穩自信讀出來?(試一試,指名讀)
3、師:接下來,請同學們默讀課文5—7自然段,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俑,填寫在表格中。
4、匯報交流武士俑、騎兵俑、陶馬。
5、請大家觀察,作者在介紹這些不同類型的兵馬俑的時候,除了講清了它們的特點?還寫了什么?
是呀,除了抓住特點,作者還展開了合理的想象。
現在我們來配合讀這幾個自然段。請女生讀前面描述特點的部分,男生讀后面展開聯想的黑色字體部分。注意讀的時候,要盡力把不同類型俑的特點通過朗讀展現出來哦。
評價:聽了你們的朗讀,各種類型的俑仿佛在我的眼前一一閃過。
五、研習第八段并仿寫
1.4—7自然段,作者在介紹兵馬俑的時候,不僅對眼前的情形做了描述,同時還展開了聯想,營造出濃重的歷史氛圍,使人身臨其境。這樣的方法,還應用在第8自然段中。試一試,請用——劃出第8自然段表示聯想的句子。
2.瞧,它們有的……有的……有的……
3.現在,請同桌相互配合,一個讀神態上的特點,一個讀聯想部分。(自由試、展示)
4.作者用這樣的方式,把兵馬俑寫得栩栩如生。我們也來試一試。(小練筆)
六、出文抒情
過渡:每一尊兵馬俑的背后都像有一個鮮活的靈魂,這樣規模宏大,類型眾多、個性鮮明的兵馬俑,難怪作者在文章開頭與結尾均予以了高度的贊美。
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5
【設計理念】
本設計把著力點放在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上,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閱讀活動中,去理解和感悟“父親”的精神。按照“提出疑問—梳理問題—自己探究—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組織學習,把朗讀課文、交流感受整合在思考與解決問題中,發展學生語言和思維。
【教學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
2、學習從課文內容體會思想的方法;想像父親遇到的困難和怎樣克服的。學習父親不怕艱辛和困難、堅持不懈的好品質。
3、有感情的讀文。知道要想獲取成功必須勇于克服困難,堅持努力奮斗的道理。
重點難點:能抓住描寫父親言行的句子,體會他的作用。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教具準備:常規、掛圖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親情導入,激發情趣
1.同學們都見過菜地,院子里的小塊平地可以開墾成菜地,田里的菜地又大又平,分成一畦一畦的。你覺得在山坡種地會有問題嗎?(學生發表看法)
2.一位極其普通的農民,為家人開出了一塊菜園,但子女收獲的絕不僅僅是四季的蔬菜,而是一種人生精神。是什么精神呢?
3.(板書課題:父親的菜園)讀一讀,大膽推測一下,為什么叫《父親的菜園》?到底誰的推測正確呢?讓我們快速讀課文。
[設計意圖]
用動情的語言,引導學生進入課文,十分親切自然,有水到渠成之妙。推測課題,設置懸念,能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4.出示提綱,指導自讀
(1)初步閱讀,讀通課文
①自由輕聲讀課文,注意生字讀音,遇到難讀的句子反復多讀幾遍。練習讀正確,讀流利。
②在父親開墾菜園的過程中,哪些地方最讓你感動,把這樣的語段畫出來,并在空白處寫出自己的想法。
(2)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件什么事。
[設計意圖]
自學提綱中的方法提示,猶如沙漠中的路標,夜航中的羅盤,為學生指明了思考的方向,告訴學生應該怎樣讀,減輕了學生閱讀時的負擔。
二、提出疑問,梳理問題
1.同桌之間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件什么事。
2.讀第一、二節。思考為什么要開墾新菜園?
3.父親要開墾新菜園家人態度如何?用一個詞語來說明,父親的態度如何?也用一個詞語來說明。
4.哪部分具體介紹了父親開墾菜園的過程?他遇到什么困難?是怎樣克服的?(學生默讀,在書本上批注)
5.思考為什么叫《父親的菜園》,圈畫批注,看你能找到幾條原因。(同桌或小組內交流。)
6.全班討論,理清課文的思路。
①父親付出了艱辛的勞動,在山坡上開出了一塊作為菜園的基地。
②當暴雨沖走泥土后,父親一筐筐挑土,靠自己的雙手“創造”了一塊新菜園。
③為了育肥土地,把自己的勞動成果──豌豆翻進土里,精心侍候,使土地變得肥沃,讓全家人擁有了一個四季常青的菜園。
[設計意圖]
發現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此環節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抓住問題來閱讀思考和感悟,極大地方便了學生的資助學習和探究。
三、合作探究,初步感悟
1.指名讀課文。注意讀的'正確流利有感情。
2.出示生詞,指導讀準確:嬰兒、疑惑、堅毅、平坡、邊緣、可怖、紅腫、榨干、荒涼、誘人、信心十足、似信非信、疑惑不解。
3.聯系上下文,指導理解詞語。
堅毅:堅定有毅力。文中指在山區找一塊菜地是相當困難的,家人都覺得不可能,面對家人的疑惑,父親卻非常有信心有決心。
猙獰:面目兇惡的樣子。文中指父親剛開出的菜地,被暴雨沖走泥土,露出了無法種植的巖石。
氣餒:失掉勇氣和信心。
貧瘠:土地薄,不肥沃。
疑惑不解:心里不明白,不理解。
4.討論感悟,指導理解句子。
①我們不能光顧眼前,也真難為了這片荒地,它是拼了命才養出這一片豌豆來的。就這樣榨干它,以后就別想吃瓜吃菜了。這一季豌豆就用來肥土吧。
父親的對這片來之不易的土地不僅了解,而且熱愛,用“難為”和“拼了命”,說出了這塊菜地的貧瘠與荒涼,所以父親才不顧眼前利益,決定把這一季豌豆翻進土里,育肥土地。
②遠遠望去,父親的菜園就像一塊碧綠的翡翠,嵌在荒涼的山坡上。
這句話形象地寫出這塊菜地經過父親的精心伺候后,由原來的貧瘠變得土質肥沃,菜蔬茁壯,與周圍荒涼的景色相比,就像一塊碧綠的翡翠。這正是父親堅持不懈的成果。
[設計意圖]
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重點詞語和句子,便于從整體上把握理解課文,掃清了感悟體驗的障礙。
四、交流感悟,解決問題
1.全班交流,體會人物精神
師生共同交流最受感動的語段,教師指導學生朗讀。
a.第三自然段,通過“每天……就……直到……才”寫父親通過一個星期起早貪黑地勞動,才開出了三四分的黃土地。
b.第五自然段,“從山腳下把土一筐筐地挑上去”,為了填土,父親累得雙肩紅腫,雙腳起泡,靠自己的身體,在巖石之上創造了一塊菜園。
c.第八自然段,育肥時父親的一段話,表明了父親對土地的了解和熱愛,目光長遠,不貪圖眼前利益。
2.用自己的話說說作者從父親的身上得到了什么?(如,執著的精神,堅忍不撥的毅力,不服輸的性格,勤勞,為了理想竭盡全力地付出等)
3.結合學生的句子談談哪些話語很感人?原因是什么?注意抓住動詞。
4.經過父親的努力結果如何?
5.讀了課文你受到什么教育?在同大自然搏斗中,古有愚公移山,今天,這位普通的農民以同樣的精神在荒涼的山坡上創造了一塊菜園。
6.下面就請同學們任選一段你認為最能體現父親這種精神的段落,練習有感情朗讀,并讀給大家聽。
7.探究寫法;作者是如何寫出父親的這種精神的?(典型事例,具體描寫人物的言行)
8.請你用自己的話夸夸這位父親。
(預設如:您的身上有一種百折不撓的精神,沒有土,沒有肥,您都想辦法解決,真了不起。做任何事如果都像您一樣,不達目的不罷休,肯定會取得成功。您下定了決心就不辭勞苦地付出,這種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您雖然平凡,卻有一種偉大的精神,才創造了荒涼中的奇跡)
[設計意圖]
對現有的文本進行“活化”處理,能化靜為動,引導學生討論,讓文本走進學生的生活,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加深學生對文本的整體感悟。挖掘文本中知識、言語、情感等與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的契合點,引導學生交流探究所悟,對現有的文本進行“活化”處理,使學生在喜聞樂見中學習課文的語言,體會人物精神。
五、布置作業
1.積累語言:選擇你最受感動的語段摘抄下來。
2.學習課文的寫法,寫一段贊美爸爸的話
【板書設計】:
28課父親的菜園
山坡開地
起早貪黑
精心侍候
菜蔬茁壯
四季常青
就像一塊碧綠的翡翠
一種百折不撓的精神
[教學反思]
語言文字是工具,不練難以深刻理解,不練難以熟練運用。但是,有些教師迷醉于“花樣翻新”、“多多益善”,于是便大搞題海戰術,孩子上起課來“真沒勁”。要上好一節語文課,教師要精心設計,因課設練,拓展探究。一句話,就是要把訓練練在點子上,練到孩子的心里去。本篇為略讀課文,應把著力點放在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能力上,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閱讀活動中,去理解和感悟“父親”的精神。本設計按照“提出疑問—梳理問題—自己探究—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組織學習,把朗讀課文、交流感受整合在思考與解決問題中,發展學生語言和思維。重點結合“父親”在開荒、填土和育肥中,所表現出的堅定不移的態度和百折不撓的付出,引導學生來暢談讀后的感受。對課文題目《父親的菜園》,要引導學生結合全文內容來理解,作者所以將這塊菜園命名為“父親的”而不是“我們的”“我家的”,正是因為這塊土地是父親同惡劣的自然環境(荒蠻多石,暴雨沖土,貧瘠無肥)進行抗爭,付出艱辛努力的結果,才擁有了這塊“翡翠般的菜園”。要引導學生通過閱讀,理解作者在對父親一言一行的描寫中,都表現出了這位普通農民勤勞樸實,執著自信的品質。父親創造的不僅僅是荒涼中奇跡,而且是頑強意志與不懈努力的勝利。
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運用表格圖像化閱讀策略對課文進行閱讀。
★在閱讀的過程中,學會提取、歸納關鍵的信息。
★對主人公產生欽佩的情感,產生閱讀好書的興趣。
教學難點
★運用表格圖像化閱讀策略對課文進行閱讀。
★在閱讀的過程中,學會提取、歸納關鍵信息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啟動先備知識,導入新課。
1.了解閱讀起點。
了解學生中有多少是已經讀過這部小說的,對小說中的情節和人物都留下了哪些印象?
2.導入新課。
二、初讀瀏覽,提取重點事件信息。
1.默讀瀏覽課文,發現文章特點。
2.借助學習卡片一,指導學生運用表格梳理日記內容,提取主要信息。
3.學生自主完成學習卡片一,梳理日記中記敘的幾項主要事件。
三、再讀課文,對日記內容進行歸納。
1.借助原著片段,體會歸納的方法。
2.借助學習卡片二,在小組內合作提煉歸納出魯濱孫在荒島上遇到的困難。
四、三讀課文,感受人物的精神。
在這些看似平常的日記背后,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魯濱孫?
五、總結
學習過程,積累閱讀的方法。
本節課首先創設情境,運用“夢想劇場”的形式,讓“記者”采訪“魯濱孫”,理出魯濱孫初到荒島上的思考經歷了哪幾個階段?每個階段的側重點是什么?這幾個階段的前后聯系是什么?而把這些連貫起來,則可以看出魯濱孫的荒島創業所折射出來的人類理性思維之光,這是本文的重點。為了讓學生有個性的認識,課前布置預習課文、閱讀《魯濱孫漂流記》全文的任務。
課堂上轉換角色,創設師生交往互動、平等對話的教學關系。師生平等關系的形成是課堂民主的具體體現,教師從過去的'知識傳授者,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幫助者和學習的伙伴,教師沒有了架子,尊重學生的意見,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平等和親切,師生間實現零距離接觸,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逐漸形成。
本節課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問題特別多,尤其是針對“魯濱孫是如何生存的”這一問題,學生爭論得最激烈,既給學生上了一堂思想課,又訓練了學生的思維活動和口頭表達能力,大家和積極性很高,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學生的思維空間需要我們開拓,學生身上閃耀的智慧火花也令我備受鼓舞。
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讀懂課文內容,從字里行間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靈。
3、憑借課文的具體語言材料,獲得“給予是快樂”的真切的感受,激發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思想情操。
教學重難點:
從文中人物的言語和行為中體會小男孩心理活動和保羅的心理感受。
課前準備:
課件
教學流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今天向老師要和大家來共同學習一節課,說說此刻你的心情是怎樣的?(高興)請大家想一想與高興相近的詞語還有哪些?
(相機板書:快樂)大家說得非常好。在生活中,你什么時候感到過快樂呢?生匯報。
2、今天我們將要學習的課文,作者卻得出了這樣一個感受。
補充板書:給予是快樂的。指名讀,正音:給(齊讀課題)
3、理解“給予”:有誰知道“給予”是什么意思?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過渡:老師還告訴大家一個秘密,在課題的前面還有一個星號,表示這篇課文是略讀課文,這樣的課文要求大家自己讀懂,而我只能給大家一些提示。這樣一篇文章,要你們自己讀懂,有信心嗎?
1、師點撥學習方法。光有信心還不行,還應該有好的讀書方法。(投影:讀、思、圈、注、問)要能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下面就來檢驗一下,我們的自學能力如何吧!
2、請大家打開書本113頁,自由課文,看看課文向我們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生:(學生讀、思。教師巡視。)
3、反饋:你認為課文中有哪些詞不好讀,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課文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學生按提示回答。
三、再讀課文,互助探究
1、下面請大家快速默讀課文,找出文中最出乎意料,讓人感動的地方,在書上做這樣的`記號:一條橫線,一個嘆號!并想想為什么讓你感動,把自己的體會寫在旁邊。
2、學生反饋交流。
1)保羅第一次錯了:保羅以為男孩希望也有這樣的哥哥。男孩卻說:“我希望自己也能當這樣的哥哥。”
A、生說說感動的原因。師板書:不是獲取而是給予
B(課件出示男孩的話)提示:有一個這樣的哥哥,就能——(生交流)因自己獲得汽車、美食、禮物、玩具而快樂;而當這樣的哥哥,就能——(生交流)因給予別人所需要的東西而快樂。
指導朗讀小男孩的話。(自由練讀;指名讀;評讀)
2)第二次保羅又錯了:保羅以為男孩請保羅把車開回家是為了炫耀,而是給弟弟一個承諾。
A,生說說感動的原因:不是炫耀而是關愛
是呀,保羅想不到小男孩讓他把車子開到家門口不是為了(炫耀),而是為了向弟弟許下一個諾言。
B、小男孩的承諾是什么呢?誰能找出來讀一讀。
C、(出示小男孩對弟弟說的話)小男孩說的那一番充滿愛心的話真讓人感動,誰能讀好這一段話?(指名讀、挑戰讀)
3、多好的小男孩啊!保羅被感動了。快速瀏覽課文,想想保羅僅僅是被感動了嗎?
A、保羅被感動了,主動邀請陌生的小男孩一起兜風。
B、保羅舍棄了休閑的時間,下了車,邀請小兄弟一起度過了難忘的夜晚。
4、小練筆:(投影出示):歡樂的鐘聲在回蕩,車子啟動了,弟弟看到了()…….請提起你的筆,再現那個難忘的夜晚。(生寫,寫后交流)
5、[投影出示:保羅和小男孩、弟弟在一起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夜晚,為什么“難忘”?](師友交流,全班交流)
6、師:那確實是一個難忘夜晚,特殊的夜晚,在那里他們一起共同體會著給予帶來的快樂。讓我們再來找一找他們快樂的原因吧!
(投影)保羅的哥哥因為( )而感到快樂,保羅因為( )而感到快樂,小男孩因為( )而感到快樂。(全班交流)
四、聯系實際,情感升華
1、師:同學們,你們理解得非常精彩。那么你有過幫助別人而自己感到快樂的經歷嗎?
(投影)我也曾因為( )而感到快樂!
2、生交流。師對比同學們第一次關于快樂和第二次關于快樂的回答,引導齊讀并改編課文的最后一段:這節課,我從內心里感受到,給予是快樂的。
3、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發生在別人身上的同時,也發生在我們的身上,給予是一種高尚的快樂。請輕聲閱讀閱讀鏈接《給,永遠比拿愉快》,把你最想說的一句話寫下來。
4、今天我還向大家推薦兩篇相關的文章,課后我們來共同閱讀體會。(投影:好書推薦)
5、中國有句諺語:(投影)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多給別人一份關愛,一份幫助,同時,你也會收獲一份真正的快樂。讓我們永遠記住這人世間最美的語言,齊讀課題,給予是快樂的。最后讓我們用一首小詩來結束我們今天的新課。(
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8
鄉村四月
知識技能目標
1、 會認“蠶”字,會寫“蠶”“桑”兩個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誦、熟練地背誦詩歌,并能準確無誤地默寫。
3、能領會詩的意思,并能說出一、二句詩的大意。
4、積累其他描寫田園風光的詩句。
德育目標
通過本詩的教學,讓學生熱愛富有情趣的鄉村。
美育目標
通過對本詩的閱讀,使學生從中感受到鄉村田園風光的美麗。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方法
以學生自讀自悟為主,教師相機引導。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談話導入)
孩子們,在四月的春天,你們到過鄉村嗎?在你們心目中的鄉村,是怎樣的一種情景?下面我們來看看宋朝詩人翁卷是怎樣來寫鄉村的四月的?
二、閱讀詩歌
1、 學生在小組內自讀。
2、 在班上交流,讓個別學生在班上朗讀,讓其他學生進行評價,同時讓學生說說讀了本詩的收獲。
3、 教師相機進行朗讀指導。
三、指導學生領會詩的意思
1、 學生自讀詩歌,并借助字典、詞典理解詩歌的意思。
2、 讓一些學生說出自己對詩歌意思的理解。
3、 教師指導學生領會詩的大意。
山原:山陵和原野
白滿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著天空的光輝。川,平地。
子規:杜鵑鳥。
了:結束。
整首詩的大意:四月的春天,萬物復蘇,山陵和原野上一片綠色,稻田里的水開始上漲,并映著天空的光輝;杜鵑鳥聲聲地叫著,天空中飄落著如煙的細雨。在鄉村的四月,閑人很少,他們都很忙,他們才剛剛把蠶送上山,又忙著插秧。
4、激發學生對勤勞的鄉村人民的熱愛。同學們,鄉村的人民這樣勤勞,你們心里會有什么樣的感情呢?
四、有感情地朗誦詩歌,并熟練地背誦。
五、小結
古人筆下的田園風光是很富有情趣的,同學們試著說說你們收集到的描寫田園風光的詩句。如:
過故人莊 書湖陰先生壁 游山西村
唐 孟浩然 宋 王安石 宋 陸游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茅檐長掃靜無苔, 莫笑農家臘酒渾,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花木成畦手自栽。 豐年留客足雞豚。
工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一水護田將綠繞, 山重水復疑無路,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兩山排闥送青來。 柳暗花明又一村。
六、作業
1、寫生字“蠶”“桑”,并至少組兩個詞。
2、抄寫詩歌并能默寫。
3、積累描寫田園風光的詩歌,至少一首。
四時田園雜興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詩句,并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2、引導學生根據詩句想象出緊張的勞動場面和小孩釣魚專心致志的可愛形象,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3、培養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的能力,能默寫《四時田園雜興》。
4、理解詩句,引導學生想象意境,激發學生熱愛美好事物的情趣,感受農民勤勞簡樸的生活。
重點、難點 :指導學理解詩意,領會感情,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都學過哪些古詩呢?誰愿意背給大家聽?今天,咱們再來共同學習 target=_blank>學習一首,題目叫《四時田園雜興》。
播放課文朗讀錄音。介紹作者。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吳郡(今江蘇蘇州)人,紹興二十四年進士。其詩題材廣泛,對農民的痛苦,官吏的殘暴等都有反映,詩風清逸淡遠。著有《石湖居士詩集》、《石湖詞》、《吳湖錄》等。)
二、釋題并初步感知課文
1.釋題:“興”是什么意思?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題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詩文會寫些什么內容?
2.教師范讀全詩,學生小聲自讀并思考:詩中都寫了哪些人物?他們分別在干什么?你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3.指名試讀全詩,引導回答上面問題。
三、學習詩文內容
1.自由讀文,利用工具書查閱自己要理解的詞語,并記錄自己的疑難問題。
2.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
①晝:白天。 ②耘:除草。 ③耘田:在田里除草。 ④績麻:把麻搓成線。 ⑤各當家:各人都擔負起一定的家庭責任。 ⑤未解:不懂。 ⑦供:參加。 ⑧耕織:耕田織布。 ⑨傍:靠近。 ⑩桑陰:桑樹下。
4.引導學生試著解釋全詩:
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條,村里的.男女都擔家。
幼童不懂耕田織布,也在桑樹蔭下學著種瓜呢!
5.請同學們認真想一想:后兩句表現孩童天真可愛的行為,目的是什么?(有力地襯托出農民勤勞簡樸的生活)
引導學生觀察圖畫、描述畫面內容。(抓住兒童神態、動作、想象其語言)
6.放聲自由讀詩,想象其意境,體會農民一家辛勤勞動的生活。
四、有感情地朗讀全詩,指導背誦
五、總結
這首詩風格清新自然,語言親切樸實,富有泥土氣息。描寫了緊張而又愉快的勞動場面和田園生活的美好。
六、布置作業
背誦全詩,預習下一首詩。
漁歌子
教學目標:
1、理解《漁歌子》的詞意,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背誦并默寫這首詞。
3、想象“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這句話的畫面,并描述出來。
教學重點:
學習詞的內容,想象詞中描寫的情景。
教學難點:
結合詞句展開想象,并能描述出來。
教學時間:一課時
課前準備:背誦課文 查閱資料了解有關詞的知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欣賞唐宋名家名詞。
讀生字:塞 箬 蓑
二、自讀《漁歌子》理解詞意
1、 自讀全詞,整體感知。
2、 讀《漁歌子》有什么感覺?這首詞寫了哪些景物?
三、 自讀詞,提出疑問。
四、細讀《漁歌子》理解詞意
1、《漁歌子》的作者是誰?哪個朝代的人?
2、自學、對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字詞的意思。
讀生字:塞 箬 蓑
斜風:微風 歸:回家、回去
3、理解全首詞的意思。
在美麗的西塞山前,幾只白鷺飛上天空。河邊粉紅色的桃花正在盛開,清澈見底的河水中有肥美的鱖魚在游動。在風景如畫的河邊,詩人頭戴青箬笠;身穿綠蓑衣,沐浴著斜風細雨,久久不愿離去。
五、總結升華
1、 請同學們自愿理解詞意。
2、 全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 大自然)
3、有感情地朗讀《詞兩首》。
板書設計:
白鷺飛 斜風細雨
漁歌子 桃花流水 熱愛大自然
鱖魚肥 不須歸
朗讀
背誦
24. 麥 哨
石橋鋪小學
教學目標:
1、 認識“畔、兜、穗、裹、嚼、肺、腑、撩”八個生字,能準確認讀。
2、 感悟鄉村的歡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讀。
3、 體會作者對田園生活的向往與熱戀。
教學重點:感悟鄉村的歡快、柔美生活,能有感情朗讀。
教學難點:體會鄉村生活的歡快、柔美,和我們這些整天忙忙碌碌的現代人相比較,他們才是真正的生活的主人,是自己生命的主人,是真正快樂、幸福、自由的主人。
教學準備:《牧童短笛》的音樂,掛圖或課件,識字卡片
教學課時:一課時
一、初讀課文
1、直觀激趣
播放課件,觀看鄉村生活的場面,讓學生對鄉村生活的情趣有一個直觀的認識,有助于學生接下來理解課文的意境。
2、范讀激情
教師配樂范讀全文。要求學生閉目靜聽,全身心地感受課文的美好意境。
3、初讀感受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自學新詞,讀通課文,初步感受課文大意。
4、互助識字
相互交流生字學習情況,出示生字“畔、兜、穗、裹、嚼、肺、腑、撩”,要求每位學生至少選擇一個生字(越多越好)準備參與交流,多音字的分析(和、應),形近字的比較(“俯”和“腑”)。發揮學生主體性,引導學生從自己的實際出發,說說自己曾經見過的字,自己容易寫錯讀錯的字,自己發現很特別、很有趣的字,(盡量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
二、感悟文章
1、 步入“歡快、柔美”的課堂
《麥哨》是一篇十分優美的散文,讀起來很有情趣,很有味道,令人陶醉。課文有兩個詞語特別重要,只要我們抓住并真正理解了這兩個關鍵詞,就可以說理解了整篇課文,到底是哪兩個詞語呢?
學生快速地默讀課文后,請同學們來猜一猜,看看誰是老師“心心相印”的好朋友。
2、理解“歡快、柔美”的情態
(1)教師板書“歡快、柔美”,然后問學生:“歡快、柔美”是什么意思?課文中是誰在什么環境下“歡快、柔美”地干什么?
(2)學生“歡快、柔美”地自由朗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第一次感受人們的“歡快、柔美”。
(3)你平時在生活中見到過哪些人、在什么時候、在什么地方、什么情況下是“歡快、柔美”?
從文本向生活拓展,使學生認識到“歡快、柔美的生活”是建立在一定的環境下和一定的基礎上的,需要一定的條件,不是每個人隨隨便便就能過上“歡快、柔美”的生活。
3、領悟“歡快、柔美”的內涵
(1)播放《牧童短笛》,師生一起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2)你喜歡這樣的生活嗎?找出你喜歡的部分,說說理由,朗讀出感受。
(3)鄉村的生活為什么柔美、歡快呢?僅僅是因為鄉村景色怡人嗎?
提示:請同學們展開想象,家里的老人、孩子、父母,以及鄰居,他們和人們的“歡快、柔美”有關系嗎?
(經老師的這一點撥,學生不難感受到人們“歡快、柔美”的背后,是老人的健康長壽,是孩子的聰明可愛,是夫妻的恩愛美滿,是鄰居的和睦友好。從孩子們歡快的神情,看到人們的歡快生活;從人們的歡快生活,聯想到整個鄉村歡快、柔美的生活。)
4、提升“歡快、柔美”的意境
(1)教師告訴學生,有一位詩人讀了《麥哨》這篇課文之后,激動不已,將鄉村的歡快、柔美生活,用28個字概括成一首精美的小詩:
碧湖,綠田,孩子;清風,炊煙,農家;青山,翠柳,稻花;夕陽西下,幸福人,樂開花。
(2)引導學生反復吟誦,細細品味。
(3)最后告訴學生這首小詩的作者就是老師自己,希望同學們展開想象,課后也寫一首精美的小詩。
板書:(簡筆畫:一副鄉村圖)
語文園地六
石橋鋪小學
一、教學目標
1. 能表達清楚、思路清晰、內容詳實地介紹鄉村生活或景物
2. 能將自己的收獲寫成文,內容表達清楚,能運用積累的優美詞句
3. 學會寫擬人句,體會擬人句的特點
4. 能背誦6句和鄉村景物、生活有關的詩句
5. 充分準備展示資料,大膽展示
二、教學重難點
目標2.3
三、教學過程
l 口語交際 習作
1. 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我們對鄉村生活和田園景物有了更多的了解和感受,讓我們一起來交流交流學習的收獲。
2. 在四人小組里交流自己的感受、體驗。
3. 小組代表在全班展示匯報,可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圖片和資料
4. 評一評誰的收獲大、感受深
5. 我們聽了同學的匯報,自己也有很深的體會,把自己最想寫的內容寫下來,可以寫自己的經歷、聽到的、看到的或想到的,可以是景物、人或事,也可以是感受或體會
6. 寫完后認真讀一讀,改一改
l 我的發現
1. 自己輕聲讀一讀句子,仔細看看句子中帶點的部分,思考:你有什么發現?
2. 生匯報
3. 全班齊讀,再次感受
4. 你能仿寫出這樣的句子嗎?
l 日積月累
1. 自讀,想一想,這組詩句和什么有關?(都是和鄉村田園生活有關的)
2. 師指導讀準字音和停頓
3. 有感情地朗讀
4. 試著背一背
5. 比一比誰在短時間內記得又多又好
l 展示臺
可結合口語交際,展示小組合作和單獨完成的成果。如:“農村風光”圖片展、講一個農村兒童生活的故事、描寫鄉村景色的小詩等。
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9
教材分析:
作者在這篇課文中描寫了一只白公鵝的所作所為,表現了鵝的海軍上將派頭。課文是從白公鵝走路的姿態和平時的活動兩方面寫的。寫鵝走路的姿態,突出了“慢條斯理”的特點:不僅每一步都掂量著走,即使是遇到狗,也不舉步奔跑;寫鵝的活動,突出了“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特點:不僅聲勢大──翅膀有力、嗓門大,而且與人搶占水面、公然吞食魚餌,真是率性而為,毫無顧忌。擬人和夸張的寫法,風趣而幽默的語言,是本文寫作上的特點。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作者筆下白公鵝的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白鵝》和《白公鵝》在寫作上的的異同之處,學習作者的觀察和表達特點。
4。學習收集好詞好句,積累語言。
教學重、難點:
通過作者的具體描寫初步體會作者表達方式的不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對比導入
同學們:我們剛剛認識了豐子愷筆下哪只“架子十足”的白鵝,它是那樣可笑而可愛。今天,我們又要去認識俄國作家葉諾索夫描寫的鵝。
在學課文之前,讓我們大膽推測一下,這只鵝會有哪些特點?
二、初讀感知
葉諾索夫是怎樣描寫這只白公鵝的?兩位作家的描寫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同學們已經做出了很多猜想,下面就讓我們讀一讀這篇課文,看看兩只鵝到底有什么異同,作者的寫法又與豐子愷有哪些異同呢?讀書時有了新發現,可以在書上寫一寫。
1。生讀書、批注。
2。交流初讀:
(1)誰來說說這只白公鵝給你的'印象是什么?你是從哪些地方讀出來的?
(2)這究竟是只什么樣的白公鵝?請大家再次默讀課文,概括一下:
(耀武揚威)的大公鵝
(威風凜凜)的大公鵝
(派頭十足)的大公鵝
(3)好一只擁有海軍上將銜的大公鵝,那豐子愷筆下的白鵝又是怎樣的呢?誰來概括一下?
(高傲的)白鵝
三、對比閱讀
同學們討論:
同是白鵝,但不同作者的筆下又各有姿態,兩位作家的寫法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
1。抓片段,進行對比閱讀:
同樣是寫“步態”,兩段的相同點是什么?不同點是什么?
(1)自由讀文:感受白公鵝的派頭。作者怎樣寫白公鵝的走路:
①每一步動作。
②過路的結果。
③被狗追趕時的緩慢行走。
(同:傲慢、派頭;異:一個從容不迫、大模大樣;另一個慢條斯理,仔細掂量。一個通過對比,一個具體寫如何“落步”、過泥濘路、狗在身后追趕的步態。)
(2)請幾個同學朗讀課文。
2。抓重點段,進行對比閱讀:
(1)豐子愷怎樣寫鵝的吃相?(食料簡單、吃法有板有眼、需要等候)
(2)葉諾索夫怎樣寫鵝的“玩相”?(戲水、搶占地盤、主宰一切)
(3)朗讀感受鵝在河里的活動:作者是怎樣寫白公鵝在水里的活動。
①翅膀的扇動有力。
②強占地盤。
③公然吞食魚肉餌。
總的特點:無憂無慮、自由自在
3。請喜歡的同學起來讀一讀。
四、領悟方法
討論:兩位作者為什么要把這兩部分寫的這么詳細?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1。感受作者語言的能力。
2。寫法:擬人、夸張。
3。語言:幽默風趣。
4。兩位作者對白鵝有什么樣的感情?
相同點:抓特點,圍繞特點來寫。
不同點:前者抓住一個特點:高傲,圍繞總寫句(好一個高傲的動物)從三個方面(叫聲、步態、吃相)突出其高傲;后者先寫大白鵝應當榮膺海軍上將銜,然后再寫為什么應當榮膺?在解釋說明中寫出了白鵝的特點。
我們寫作文時,就應該抓住事物的特點,突出其特點。
五、作業超市
1。抄寫課文中生動有趣的句子。
2。模仿《白公鵝》的方法寫一種小動物。
板書設計:
走路的姿勢
白公鵝—海軍上將的派頭可愛
水中的活動
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體會課文表達的強烈的民族情、愛國情。
3、課文中六次出現了“愛我中華”,引導學生讀后交流朗讀的感想,體會此類歌曲歌詞表達感情的技巧。
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愛我中華”這句歌詞表達的感情。
2、引導學生讀后交流朗讀的感想,體會歌詞表達感情的技巧。
教具準備:
歌曲《愛我中華》
教法學法:
導讀法
朗讀法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揭題質疑
1、板書單元主題:民族之花。讀了“民族之花”這幾個字,你想到了什么?
2、播放歌曲《愛我中華》(同學們可以聽,也可以邊聽邊唱。)
3、請同學來談談剛才聽歌曲或唱歌曲的感受。
4、介紹創作背景和作者喬羽。
這么熟悉的、感人的歌曲,除了會唱,你對它還有哪些了解?請同學們來交流交流。教師適時補充介紹。
二、初讀感知,自主學習
1、自由朗讀歌詞,讀通句子,標上小節號。
2、注意生字詞的讀音。
3、檢查自讀情況。
4、指名朗讀。
5、從這段歌詞中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標注出來。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1、文中有多處重復的語句,讀一讀、找一找、畫一畫,小組交流。
(1)多處提到“五十六”。
(2)多處提到“愛我中華”一句。
2、指名朗讀,想想: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
(1)用了打比方的'方法,把五十六個民族比作同一片藍天下的星座,比作大花園里的五十六枝花,比作五十六個兄弟姐妹,體會到民族團結親如一家。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2)不管是誰,不論他走到哪里,他最舍不得、最愛的是什么?
(3)文中有幾次提到這句話?
(4)仔細閱讀,聯系上下文想一想,他們表達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3、小組內聯系實際想一想詩歌為我們展示了怎樣的場景?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1)“愛我中華,健兒奮起步伐。”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2)“愛我中華,建設我們的國家。”可讓學生說說誰在建設我們的國家?可舉出自己知道的人或事。
(3)“愛我中華,中華雄姿英發。”你從哪些方面感受到中華雄姿英發?(青藏鐵路的建成)
四、朗讀感悟,體會情感
1、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2、小組比賽朗讀。
3、帶著自己的體會朗讀歌詞。
五、深化主題,拓展延伸
1、小組里排練,或領唱,或合唱,或歌伴舞,以多種形式表達自己對祖國的熱愛。
2、全班展示。
3、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能為祖國、民族團結做些什么呢?全班交流。
六、作業設計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學會歌曲《愛我中華》
3、預習《草原》,查閱有關蒙古族的資料。
板書設計:
奮起步伐
愛我中華 建設國家
雄姿英發
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課文主人公受人愛戴的原因,體會人與人之間的友愛之情。
教學步驟:
(-)導入新課
1.欣賞首歌曲《故鄉的云》。
2.這首歌曲抒發了怎樣的情感?
3.漂泊他鄉的人們,誰不希望能有機會回家看看?可偏偏就有人放棄這樣的機會,這是怎么回事呢?請同學們通過看書自己去了解。
(二)整體感知
1.自由讀全文,了解文章講了一件什么事?
2.抓重點句,討論“每張紙條上都以不同的'筆跡寫著同一個名字”說明了什么?
(三)學習課文
1.全班交流,體會人們對沃爾特的愛戴。
2.說一說,如果你是文中的“我”,看到這個結果你會怎么想,把你的感想說出來。
引導學生從“要想別人怎樣對你,你就該怎樣對待別人”這個角度去說。可聯想到沃爾特平時是如何對待工友的。
(四)總結、擴展
說說你身邊的人,他(或她)身上有什么美德,夸夸他(或她)。
(五)布置作業
寫小短文,夸夸你身邊的人。
(六)板書設計
同一個名字
教案點評: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教師進一步采取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及閱讀習慣,整體把握課文,了解敘述順序,抓主要內容。通過理解重點詞句段,通過互助學習討論交流,教師點撥體會人們對沃爾特·詹森的愛戴,受到“心中有他人”的教育,品味心靈美。
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學習《出塞》,理解古詩的含義,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過程與方法:極力營造詩意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品悟字詞,聯系所學詩歌理解詩意,體會作者思想感情。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對戍邊將士的同情、以及建設祖國保衛祖國的豪情壯志
[教學重難點]
有感情的朗讀古詩,借助注釋理解詩歌大意,讀悟結合,體味詩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溫故知新
1、師:同學們,我們學過了邊塞詩的名篇——王之渙的《涼州詞》,誰來背誦?
我們一起背誦《涼州詞》。
(出示該詩,并配邊塞圖片)
誰來說一說學了這首詩后的體會嗎?(邊塞的的荒涼、孤獨、寂寞)
師:是啊,邊塞,長河落日、大漠孤煙、茫茫戈壁、荒涼孤寂。
唐玄宗開元十五年,公元727年,一位年輕的詩人來到西域游歷,看到了邊塞的風光,見證了邊塞的金戈鐵馬,于是,他揮筆寫下被歷代詩評家視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出塞》,這位詩人就是27歲的王昌齡。這節課,我們一起學習這首詩歌(點擊課件,板書課題:出塞,齊讀課題。)
二、讀通詩歌,理解詩意
1、出示整首詩
師:請大家打開課本,自由朗讀《出塞》這首詩。注意,仔仔細細地讀上四遍。讀前兩遍的時候注意詞當中的.生字和多音字,爭取把它讀得字正腔圓。讀后兩遍的時候,爭取把詩歌讀通順。
師:好,誰來讀一讀《出塞》。請你,其他同學注意聽,這首詞當中的一個生字和一個多音字,聽他有沒有念錯。
師:讀的字正腔圓,請坐。(讀的真不錯,讀出了節奏……)
師:我們一起來讀。(生齊讀)
2、師:讀古詩不但要讀正確,讀出節奏,而且要盡可能地讀出詩的味道來。誰再來讀一讀,(指名讀,師評價)
師:我們一起來讀,讀出詩的味道。(生齊讀)
師:同學們,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請閉上眼睛,隨著老師的朗讀,你的眼前仿佛出現怎樣的畫面?(配樂《涼州曲》朗讀)
(預設:明月,邊關,師板書)(講解:秦時明月漢時關,互文的寫法,秦漢時期的明月照著秦漢時期的邊關)
師:這是怎樣的邊關?(荒涼,冷清,孤獨,寂寞)
師:夜深了,一輪明月照耀著清冷荒涼的的邊關,提起這明月,我們就會想起在中國的古典詩歌中描寫明月的詩句,請看:
(出示: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李白《靜夜思》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唐)杜甫《月夜憶舍弟》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師:大詩人李白這樣寫明月——
大詩人杜甫這樣寫明月——
詩人白居易這樣寫明月——
大政治家王安石這樣寫明月——
大家一定能夠發現,詩人筆下的明月與什么聯系在一起?
(思念家鄉,思念親人)
5、師:是啊,遠離家鄉和親人,守衛邊關的將士們把思鄉之苦,懷人之情都寄托在了這一輪皎皎的明月上。他們能回到日思夜想的故鄉嗎?他們能回家與親人團聚嗎?(不能)所以作者發出這樣的感慨,萬里長征人未還。(生齊讀)
師:從秦朝到漢朝再到唐朝,經歷了多少年?(八百多年,將近一千年)
Ppt出示
秦朝——————漢朝——————唐朝
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202年 公元618年
6、師:將近一千年過去了,明月仍然是秦漢時的明月,邊關依舊是秦漢時的邊關,時光穿越千年,不變的是什么?(明月,邊關)
在遙遠的邊塞,還有什么沒變?(引導說出,還有戰爭沒變)
這就是邊塞的戰爭,出示:
(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深閨夢里人。——(唐)陳陶《隴西行》
年年戰骨埋荒外,空見蒲桃入漢家。--(唐)李頎《古從軍行》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唐)王翰《涼州詞》
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唐)王昌齡《塞下曲》)
師:誰來讀一讀?(指名讀)
師:你讀懂了什么?(戰爭的殘酷,守關將士的痛苦)
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會認、會寫本課生字詞,有感情朗讀課文。
2.學習寓言內容,體會防微杜漸,善于聽取別人正確意見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結合重點詞句領會人物特點,感悟寓言所揭示的道理。
【教學準備】
制作多媒體課件,課前組織學生觀看《起死回生》動畫片
【教學過程】
一.回顧短片,揭示課題,
二、了解扁鵲,初識名醫
1、生交流關于扁鵲的資料2、齊讀形容醫術高明,醫德很高尚的成語
三、檢查預習,感知內容
1、同桌互讀課文,互相檢查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生詞掌握情況。
3、回憶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是什么?(題眼擴展法、串聯法等)生匯報
四、研讀詞句,揣摩人物特點
(一)體會扁鵲的醫術高明、醫德高尚
1、默讀課文,找出能證明扁鵲是一位名醫的`句子。
2、生匯報談理由感受
3師指導朗讀,揣摩人物語氣
4、填寫扁鵲專用診箋,觀察這份診箋,你發現了什么?(引導學生從病情、治療方式以及拜見時間三方面來談)
5、交流:明知蔡桓公不信,扁鵲為什么三番五次去提醒?
6、教師引讀扁鵲拜見蔡桓公說的話
(二)體會蔡桓公的自以為是、固執己見
1、交流問題:扁鵲是名醫,蔡桓公為什么不相信他?2、指導朗讀
3、扁鵲第三次拜見,蔡桓公非常不高興,等扁鵲走后他又會對左右的人說什么呢?
4、想象一下,臨終之際,蔡桓公會說些什么?小組內交流后回答。
5、學了這個故事,你想對蔡桓公說些什么?能否用上一句俗語來說說
五、理解寓意,拓展延伸
1、蔡桓公因諱疾忌醫最終致死,這則寓言要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2、舉例說說生活中,你的身邊有沒有像蔡桓公類似的人類似的事呢?
七、布置作業:
1、推薦閱讀《鄭人買履》《老馬識途》《買櫝還珠》。
2、請你以“跨越時空的對話”為題寫一寫你想對蔡桓公說什么?他會如何回應?
【板書設計】
扁鵲蔡桓公
醫術高明固執己見
醫德高尚諱疾忌醫防微杜漸
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4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讀好書,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進一步強化學生的讀書意識。
2、向學生講述怎樣把課文內容用自己的話說得清楚,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讓學生認識積累一些歇后語,激發學生積累歇后語的興趣。
4、讓學生體會我國對聯語言的奇妙和人物敏捷的才思,感悟祖國語言的無窮魅力。
5、給學生自由的習作空間和更寬泛的習作內容,并進行習作興趣的激發和習作方法的指導。
【教學時間】 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1、讓學生先交流一下互相都讀過什么書,再介紹自己喜歡的書。(與本年級要求閱讀的課外書結合起來,《愛的教育》《格林童話》等)
2、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介紹書的主要內容、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和讀書后的感想;欣賞書中有趣的`插圖、精彩的片段;講述與書有關的趣話、故事。(從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介紹整本書介紹書的部分,不拘一格)
3、多向交流,聽的人提出問題,介紹者回答補充。教師相機評價,關注語言的流暢性條理性,即評即改,真正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第二課時
一、我的發現
1、以《普羅米修斯》一文為例,讓學生弄懂抓課文主要內容最常用的方法──弄清課文寫了幾部分內容,把每部分內容連起來,就是課文的主要內容。
2、初步訓練學生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用學過的課文或片段在抓準上下功夫,語言要求不一定簡練,精練。
3、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有多種方法,允許學生用行之有效的、適合自己需要的方法,并給予鼓勵推廣。
二、日積月累
1、熟讀歇后語,讓學生體會歇后語在語言環境中的形象傳神的作用。
2、請學生說說在什么地方遇到過歇后語,教師出示幾句歇后語,鼓勵學生積累歇后語,盡力背誦歇后語。
3、書上前三句比較容易理解,后三句都包含著典故。教師相機講述《關羽失荊州》《王羲之寫字入木三分的由來》《周瑜打黃蓋》的典故。
三、趣味語文
1、放手讓學生自己熟讀感悟,在熟讀的基礎上體會對仗的工整,“趣”在哪里,“巧”在何處。(第一個故事中對聯巧妙之處在于運用頂真的修辭手法,第二個故事中對聯巧妙地將“一百四十一”這個數字隱含在一些典故和非數字的文字中,因此稱這副對聯是絕妙的“數字對聯”)
2、“扇”是個多音字,注意區別。注音、組詞、練讀。
第三、四課時 習作
1、充分交流,開拓思路,激發興趣:
習作前小組交流,說說自己最想寫什么,互相啟發,打開思路。
2、指導習作,不拘一格,強調清楚:
習作時確定自己最想寫的內容后,運用平時積累的語言材料,把內容寫清楚。
3、全班交流,欣賞評價,討論修改:
進一步打開思路,全班評價,以欣賞為主,發現別人的精彩之處進行點評。另選一篇缺點明顯的習作,討論怎樣修改。引導、鼓勵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
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15
一、教學目標:
1.自主識字,會讀“雜”字,會寫“雜、稀、蜻、蜓”4個生字。正確讀寫“雜興”“菜花稀”“蜻蜓”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借助注釋插圖,想象畫面理解古詩內容,感受古詩詞中描繪的農村風光。
3.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主要意思,感受田園生活帶來的情趣,體會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
二、教學重點:
借助注釋插圖,想象畫面理解古詩內容,感受古詩中描繪的農村風光,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
三、教學難點:
在理解的基礎上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主要意思,感受田園生活帶來的情趣,體會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
四、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師生提前預習,搜集了解古詩以及詩人的相關資料,自讀古詩,把不懂得知識圈畫出來。
五、教學過程:
板塊一 復習導入,初讀感知
1.檢查復習,導入新課。
(1)檢查復習。
師導入: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宋代詩人楊萬里所作的《宿新市徐公店》,誰能背誦一下?
(2)師指名背誦;全班齊誦。
(3)師導入新課:這首詩讓我們感受到了那生機勃勃的暮春田園風光!今天我們又將走進范成大向我們展示的充滿自然美的田園生活。
(4)課件出示詩題《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認識“雜”字。
師指名讀詩題,相機指導:“雜”讀平舌音,“興”讀第四聲。
指導書寫。
師范寫“雜”字,生邊看邊書空。師提醒生注意“雜”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下面部分不要寫成“木”。
了解題意。
師引導:“雜興”就是各種興致;“四時”在這兒表示一年四季,那么整個詩題的意思是什么?
預設:詩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園景色而產生了很多的感想。
生齊讀詩題。
2.簡介詩人。
(1)師引導:這首詩的作者是范成大。根據課前查找的資料,誰能向大家介紹一下范成大?
(2)師指名回答。(師相機出示課件)
(3)生自由讀簡介。
3.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師引導:請大家自由朗讀這首詩,注意要把字音讀準,把句子讀順。
(2)生自由讀詩,邊讀邊圈出詩中的生字。(出示課件)
4.檢查自學,指導識記,讀通、讀順本詩。
(1)生自主認讀要求會寫的字。(出示課件)
課件出示:
稀x 蜻qn 蜓tín
(2)師指名認讀,相機引導生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
形聲字識記示例:“蜻蜓”是一種昆蟲,所以都是蟲字旁,右邊的“青、廷”分別是這兩個字的讀音。
(3)師重點指導“蜓”字的書寫:師在田字格中范寫,強調右邊不要寫成了“延”。
(4)檢查課文預習。
課件出示全詩。
師指名朗讀,相機正音。
引導生初步感知古詩內容。
師引導:小聲再讀讀這首詩,想想這首詩描寫的是什么季節的田園風光。你是從哪些地方知道的?讀完先在小組內說一說。
生小聲讀課文,小組內討論交流;師指名交流。
師小結:金黃的梅子、又肥又大的.杏子、雪白的麥花,還有結了油菜籽的稀稀疏疏的菜花……范成大給我們營造的意境多美呀!聯系生活實際來讀詩,能帶我們快速進入詩的意境。
5.指導讀出節奏。
(1)師引導:讓我們再來讀讀這首詩,注意讀出詩的節奏。
(2)師指名讀,相機指導:“二二三”是七言詩中常規的劃分節奏的方法,但是為了保持詞語意思的完整,有時可以分為“四三”或者其他節奏。
(3)師生合作朗讀。
(師)“梅子金黃”——(生)“杏子肥”。
(師)“梅子金黃杏子肥”——(生)“麥花雪白菜花稀”。【設計意圖】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養成課前查找資料的習慣。了解詩人及創作背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詩歌的意思。
板塊二 學習詩文,探究詩意
1.自主讀詩,感受詩中的“景美”。
(1)師引導:剛才同學們讀得非常流利,也很有節奏,讀出了詩歌特有的韻味。下面讓我們再次走進詩歌,通過了解詩歌大意來感受詩人的情感。
(2)生通過分小組讀詩、想象畫面、看注釋等方法交流學習。
(3)指名交流。
師引導:通過剛才的交流學習,你讀懂了什么,眼前浮現出了怎樣的畫面?
示例1:我仿佛看到金黃的梅子、果肉肥厚的杏子掛滿枝頭。(相機出示梅子、杏子掛滿枝頭的圖片)
示例2:讀著“麥花雪白菜花稀”這句詩,我仿佛看到了這樣的畫面:春天田野中金燦燦的菜花已經落去,只剩下稀稀疏疏的殘朵;一眼望去,全是雪白的麥花。(相機出示麥花、菜花圖片)
(4)理解“菜花稀”。
師引導:油菜花在每年三四月間開放,花開時,漫山遍野都是金燦燦的油菜花,形成金黃色的花海,一望無際,令人嘆為觀止。到了四五月間,油菜花敗落了,結出許多油菜籽,菜花就變得稀稀疏疏的。這就是詩句中的“菜花稀”。
2.有感情地朗讀詩句。
(1)師引導:詩人范成大在初夏的鄉村,看見了金黃的梅子、果肉肥厚的杏子、雪白的麥花和因結了油菜籽而變得稀疏的油菜花,頓時按捺不住喜悅的心情,出口成詩。(出示課件)
(2)師指名讀。
(3)創設情境引導朗讀。
師引讀:讓我們展開想象的翅膀,跨越時空來到詩人范成大所在的這個美麗的鄉村,當我們置身于這迷人的風景當中,情不自禁地大聲吟誦的詩句是哪兩句?
生: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引導想象畫面朗讀。
師引導:讀著讀著,你仿佛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生大膽想象,自由交流。
師小結:這簡簡單單的14個字,描繪了一幅美若仙境的畫卷,我們仿佛置身于美妙的田園,這就是古詩的魅力。讓我們帶著這種感覺,一起品讀這兩句詩。(板書:景美)
配樂齊朗讀。
3.想象畫面,品讀詩中的“人忙”。
(1)師引導:我們和詩人范成大一同游覽的哪里是鄉村,簡直就是人間仙境啊!生活在那里的人一定無比幸福,此時他們又在干些什么呢?
(2)預設:農民在地里干活。
(3)引導理解“無人過”。
師引導:作者在詩中并沒有直接描寫人們繁忙的勞動場面,你是怎么知道他們在干活的呢?
示例:我是根據詩句“日長籬落無人過”中的“無人過”推斷出來的。初夏的時候白日漸長,正是農忙的時候。村子里沒有行人,勤勞的農民們一定是下地干農活去了。
(課件出示相關圖片)師繼續引導想象:聯系前面的詩句和圖片,想一想,農民們在地里忙著干什么呢?(板書:人忙)
示例:初夏的時候,農民們要把成熟的梅子、杏子摘下來,去麥地除草,去油菜地施肥。他們早出晚歸,忙著在地里干活,中午也不回家,門前沒有人走動,所以白天很少見到行人。
師質疑:詩人為什么不直接寫農民們在田地里熱火朝天地干農活,卻要寫“無人過”呢?
示例:側面描寫。
師小結:詩人只用了3個字就讓我們想象到農民們懷著喜悅的心情到果園里摘金黃的梅子、果肉肥厚的杏子,不辭勞苦地去麥地除草,去油菜地施肥的情景,婉轉含蓄,化繁為簡。這就是詩的魅力啊!
(4)引導體會鄉村的“寧靜”。
師引導:籬笆前沒有人經過,顯得那么安靜。詩人在籬笆邊看到了什么呢?
課件出示蜻蜓、蝴蝶飛舞的圖片。
師引導:作者為什么要寫蜻蜓和蝴蝶呢?
示例:襯托村中的安靜,靜中有動,顯得更靜。
(5)師生合作朗讀。
師引導:白晝漸漸變長,籬笆外沒有人來往。詩人看到了蜻蜓和蝴蝶繞著籬笆飛來飛去,滿懷喜悅之情,出口成詩“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板書:熱愛)
師生合作朗讀。
(6)引導想象畫面。
師引導:此時此刻,誦讀著“日長籬落無人過,惟有蜻蜓蛺蝶飛”,你的眼前仿佛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生自由交流。【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結合圖片、注釋等自主學習、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畫面,是為了讓學生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欲望,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
板塊三 反復吟誦,品悟情感
1.有感情地朗讀詩歌,體會詩人的感情。
(1)創設情境,帶著想象朗讀。
師引導:如果你就是詩人,此刻正走在鄉村的小路上,展現在你眼前的是美若仙境的田園風光,你陶醉其中,詩意正濃,于是作了一首《四時田園雜興》。現在請你大聲地吟誦這首詩。(生齊讀)
(2)引導體會情感,有感情地朗讀。
師引導:多么美麗的田園風光,多么勤勞忙碌的人們,多么富有生活氣息的畫卷啊!你舍得離開這里嗎?想把它帶走嗎?美美地再讀讀吧,把它記在心里。(生齊讀)(板書:贊美)
(3)指導背誦。
師引導:經過反反復復地吟誦,相信范成大的這首《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已牢牢地印在同學們的腦海里了。誰能背給大家聽聽?
師指名背誦。
2.課堂總結,激發興趣。
師:詩人范成大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通過詩歌傳遞給了世人。我國古代的田園詩人留下了很多描寫田園生活的膾炙人口的詩篇,同學們在課后也可以讀讀,增強自身的文學底蘊。【設計意圖】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結合具體的語言環境,加強對語言文字的感悟,是語文教學的本質特征。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使學生在讀中感悟詩情。
六、布置作業:
背誦并默寫《四時田園雜興(其二十五)》
七、板書設計:【2】一、以古詩導入:看到田園二字,你想到什么?誰來說說?
誰來回顧學過的有關農村的古詩?《村居》《游山西村》
好,我們今天到范成大的家鄉去旅游一下,簡介作者范成大及其家鄉。
自由讀。
1、初讀、評價注意生字、多音字。注意節奏、平常仄短熟讀、字正腔圓、朗朗上口、有板有眼。
2、再讀,理解詩意。感情讀。進入畫面,想象放電影“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本詩以老爺爺的口氣寫的。你怎么知道?找出有關句子來說明。自豪、贊美、勤勞。
到底作者描繪了什么樣的農村場景?請你讀,想象。(別忘注釋)
交流。透過文字與畫面你還能看到什么場景?請同學盡情說,結合日常體會(農家忙)
你最喜歡哪一句?為什么?指名充分地說(聯想)。讀出喜歡與贊揚并評價。(檢查對詩意的理解。)
情境設置: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咱們去旅游吧。
乘時光列車回到800多年前的宋朝,來到蘇州石湖旅游。范成大接待我們。
(目的:增加趣味性,檢查朗讀與對詩意的理解。蘊涵德育“愛勞動”: 你干活累不累呀?看圖 感受快樂 。 當我干各種農活時,喝杯茶時,我感到幸福,快樂,舒服。不勞無獲,勞動最光榮。體會農家樂。
在美麗的田園里,農民辛勤快樂地勞動著,你喜歡,向往這種生活嗎?齊讀本詩。
其實歷代文人都喜歡田園風光的美麗和農村生活的恬適,他們寫下大量的田園詩篇。再看南宋翁的詩:《鄉村四月》忙,樂。
翻到園地六中的“日積月累”,讀一讀,記一句。
二、古代詩歌是配樂吟頌的。咱們也用你喜愛的歌來配唱下。《虹彩妹妹》《蝸牛與黃鸝鳥》《天仙配》等。(加深背誦)
板書設計
四時田園雜興
南宋 范成大
農家忙
農家樂【3】一、以古詩導入:看到田園二字,你想到什么?誰來說說?
誰來回顧學過的有關農村的古詩?《村居》《游山西村》
好,我們今天到范成大的家鄉去旅游一下,簡介作者范成大及其家鄉。
自由讀。
1、初讀、評價注意生字、多音字。注意節奏、平常仄短熟讀、字正腔圓、朗朗上口、有板有眼。
2、再讀,理解詩意。感情讀。進入畫面,想象放電影“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本詩以老爺爺的口氣寫的。你怎么知道?找出有關句子來說明。自豪、贊美、勤勞。
到底作者描繪了什么樣的農村場景?請你讀,想象。(別忘注釋)
交流。透過文字與畫面你還能看到什么場景?請同學盡情說,結合日常體會(農家忙)
你最喜歡哪一句?為什么?指名充分地說(聯想)。讀出喜歡與贊揚并評價。(檢查對詩意的理解。)
情境設置: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咱們去旅游吧。
乘時光列車回到800多年前的宋朝,來到蘇州石湖旅游。范成大接待我們。
(目的:增加趣味性,檢查朗讀與對詩意的理解。蘊涵德育“愛勞動”: 你干活累不累呀?看圖 感受快樂 。 當我干各種農活時,喝杯茶時,我感到幸福,快樂,舒服。不勞無獲,勞動最光榮。體會農家樂。
在美麗的田園里,農民辛勤快樂地勞動著,你喜歡,向往這種生活嗎?齊讀本詩。
其實歷代文人都喜歡田園風光的美麗和農村生活的恬適,他們寫下大量的田園詩篇。再看南宋翁的詩:《鄉村四月》忙,樂。
翻到園地六中的“日積月累”,讀一讀,記一句。
二、古代詩歌是配樂吟頌的。咱們也用你喜愛的歌來配唱下。《虹彩妹妹》《蝸牛與黃鸝鳥》《天仙配》等。(加深背誦)
板書設計
四時田園雜興
南宋 范成大
農家忙
農家樂
【四年級語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學設計12-06
四年級的教學設計語文10-20
四年級的教學設計語文11-18
語文 《社戲》教學設計03-31
語文《陽光》教學設計04-01
語文上冊教學設計05-03
語文《爬山》教學設計05-02
語文《雷雨》教學設計04-30
語文練習教學設計10-16
語文《觀潮》教學設計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