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課教學設計錦集(1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語文課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語文課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會正確認讀12個生字,正確認讀新詞語。
過程與方法:
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初讀課文,知道青蛙是有益動物,我們應該愛護它。
教學重點:認讀生字。教學難點:
采用歸類識字、字謎識字、看圖識字、組詞識字等多種方法使學生感受到識字的樂趣。
課前準備
1、自讀課文,自學生字詞。(學生)
2、制作相關的多媒體課件,詞卡、字卡。(教師)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猜謎激趣。
課件出示:“綠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蟲,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勞動。”孩子們,猜猜看,它是誰?(青蛙)
2、揭題:今天,我們認識的新朋友就是小青蛙。(板書:小青蛙)
3、課件出示漂亮的`小青蛙。導學:同學們想和小青蛙交朋友嗎?那就和它打個招呼吧!
(學生齊讀課題)
4、說說你對青蛙有哪些了解。
5、青蛙穿著綠衣裳,你知道它的名字中哪個字表示的是綠色的意思嗎?(青)
6、導入:同學們真聰明!你們看,小青蛙還為咱們帶來一首兒歌呢!(學生齊讀課題)
二、讀文識字
(一)初讀課文。
1、教師范讀。要求學生仔細聽,聽準你圈畫的生字的讀音。
2、導學:多有趣呀!你們想讀嗎?請大家自由讀課文,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字,那該怎么辦呢?(查字典、問老師、問同桌、借助拼音)讀完后,請你們把圈畫出的生字、詞讀三遍。
3、檢查讀文。教師相機正音。
(二)隨文識字。
小學語文課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在語境中理解重點語句的意思。
2、在閱讀中,體會文中的細節描寫,使學生能夠結合生活經驗,感受“我”是怎樣進步的,感悟老師巧妙的做法是對“我”的尊重、信任、和鼓勵,從而使人產生戰勝困難的自信心。
教學過程:
一、質疑導入
1、舉手對我們來說是再普通不過的事了,上課回答問題要舉手,有問題請教老師也要舉手。舉手會有什么秘密呢?現在讓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2、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二、小組合作探究、導引釋疑
1、在學習中,“我”遇到了什么困境?當時我心里是怎么想的`?在課文中找到相關的句子,讀一讀。
方法提示:
a自由讀課文1、2自然段
b結合實際,談自己遇到類似困境時,最希望什么?
c有感情的朗讀來感悟我的心情。
2、正當“我”傷心時,高老師是怎樣對待我的,后來又用什么巧妙的方法幫我進步的?為什么高老師不當眾提出這種辦法呢? 方法提示:
a有感情地讀3、4自然段來感悟
b結合重點詞句理解
c充分發揮想象力。
三、全班展示
預設:
當“我”不會回答問題舉手露餡時,心情會怎樣?應怎樣用讀來表達呢?
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1、2自然段。并適時指導朗讀。
2、學生結合自己的經歷,談自己最希望:有人來幫助自己脫離困境或鼓勵自己走出困境
“舉手的秘密”是指什么?后來我走出困境了嗎?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從中,使我能體會到高老師對學生的尊重、愛護、關心和鼓勵,或在遇到困境時,別人的鼓勵、尊重能使自己樹立自信和勇氣,從而走出困境等)
四、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那淺淺一笑,照亮了我快樂的童年”從這句話中,我們能看出“我”克服了困難,并擁有了快樂的童年。如果你是當時的“我”,你有什么話想對高老師說?
2、你希望老師跟你之間有什么“秘密”嗎?可以寫在小紙條上告訴老師。
板書設計:
14、舉手的秘密
露餡兒(不自信)———從容(自信)
秘密(老師的愛)
小學語文課教學設計3
一、制定適切的教學目標
教師應根據“課程標準”目標和要求,參照教材所規定的目標和要求,聯系教師、學生以及教學環境的實際情況,制訂集中、明確、適切的,有針對性、層次性的課堂教學目標。“集中”是指一堂課的教學目標要重點呈現一堂課的主要任務,將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表述時應盡可能地將三者加以整合。“明確”是指所制訂的目標指向清晰,表述具體得當,要陳述可以觀察到的學生的具體行為,說明產生這些行為的條件,以及指出評定行為的標準,以便操作和評價,例如字詞學習,應具體到能認讀識記哪些字,在什么條件下積累哪些詞語并達到怎樣的程度等;又如了解課文內容,應具體到了解什么內容,在怎樣的條件下完成,完成到怎樣的程度。“適切”是指所制訂的教學目標應符合學生的實際,教材的特點,不隨意拔高或降低教學要求,并有一定的針對性:在制訂重點精讀課文的目標時,要注意將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目標,在整合的基礎上進行細化。對要求學生獨立閱讀的略讀課文,則不必各方面逐條羅列,選一、二方面作重點表述即可;在制訂寫作課目標時,可以從“觀察”、“選材”、“表達”等方面加以具體表述,如提出“觀察”的具體內容,從哪方面進行選材等。
情意目標的制訂,應注意結合閱讀內容和生活體驗,引導學生在聽、說、讀、寫的語言實踐過程中認識并認同相關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逐步地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引導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自主體驗,感受到生命的價值;在教學目標中使其顯性化,在教學過程中做到無痕化,發揮“潤物細無聲”的育人功能。
每一堂課的目標不是孤立的、靜止的,學生的學習水平也是循環反復、螺旋上升的。教師備課時應從學生的知識積淀、心理期待、文化準備等諸方面做全面地分析,結合單元目標、學期目標和年段目標作整體思考,使近期目標和遠期目標、具體目標和一般目標有機結合。
二、有效地進行教學設計。
(一)分析學生情況。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轉變教學方式,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從學生的發展需要出發,改進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但是,究竟該怎樣以學生為主體?如何了解學生的需求?這些問題都沒有現成的答案。要找到答案,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進行學情調查。我們都知道,科學的學情調查是新課程下優化教學的一種手段。可現實情況是,一方面,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沒有有意識地作過學情調查和預測,很難真正了解學生的情況。另一方面,目前關于學情調查的相關研究很少,可供參考的書目和資料也很欠缺。因此,要想優化教學、漸漸讀懂學生,還需要我們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實踐和探索,作好學情調查。“學情”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不同能力差異和特點的具體情況。因此,學情調查不僅要調查學生的學習起點,還要調查學生的學習風格、學習速度、自主行為能力、能力傾向、興趣點、學習動機、情感態度的性格表現、情緒的性格表現、意志的性格表現,等等。新時期以來,我們提出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要讓學生掌握學習的自主權,但這并不是讓教師袖手旁觀或是任其自然。相反,這是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毋庸置疑,學情是客觀的,只要有教學、有學生,就有學情問題。與此同時,學情又是不斷變化的。在教學活動中,時間過了,內容換了,難度改了,甚至天氣變了,都會對學情產生影響。因此,每一個教學內容,每一個教學環節,學生的每一次學習活動,教師都應做到心中有數。關注了學情,掌握了學情,教師才有“引”的方向,才有“導”的重點。另一方面,學情的多樣和多變,并不意味著我們無法了解和把握學情。教師可以走到學生中間,去傾聽、觀察、訪問,可以察言觀色,可以舉一反三,可以旁敲側擊,還可以檢視他們的學習效果。總之,教師應通過各種方式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進而通過各種手段和方法去改變學情,使之調整到最為適宜教學活動展開的狀態。
(二)組織教學內容。
課堂教學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努力使學生保持持久的、穩定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一是要重視設置問題情境,把教材知識內容巧妙地轉化為具有潛在意義的問題;二是要遵循思維規律,抓好感悟、理解、實踐三個環節,精心創設突破難點、激活學生心理素質、培養思維能力的學習情景;三是要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作用,利用教學課件、網絡資源等,使現代信息技術作為語文課堂教學結構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四是鼓勵學生對文本質疑,向教師提問,為學生提高問題意識創設問題情境。要指導學生提問的技能,培養學生由提出疏通性的問題到提出深究性、延伸性的問題,再到提出鑒賞性、評價性的問題。
具體從拼音方面來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識字與學習漢語拼音看作一個有機的整體,引導學生既能借助漢語拼音認識漢字,也能借助漢字的發音來學習漢語拼音的拼讀,幫助學生建立起音與形之間的聯系;加強漢語拼音的拼讀訓練,在學生借助漢語拼音識字、閱讀以及運用音序查字法查閱工具書的過程中,逐步提高獨立拼讀的能力;認識到漢語拼音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漸學漸熟的過程,可根據教材的特點以及不同階段的教學重點,適時地進行滲透、強化和鞏固;不進行漢語拼音字母的抄默訓練。
(三)選擇教學方法。
1、質疑。
質疑是創新的起點,質疑是思維的火花,質疑是進步的階梯,質疑是成功的關鍵。在語文教學中重視學生質疑是至關重要的。這決不是形式主義,也不是為了熱鬧而裝點花瓶。讀書有疑源于思,這是思維的結晶,也是智慧的明燈。小學語文課上,學生面對《海底世界》這一課的插圖向老師提出疑問:“章魚不是10條腿嗎?怎么書上只畫了6條?”這難道不令人吃驚嗎?我們都吃過章魚,但從來沒注意到它有幾只觸手,更不注重科學界對章魚的分類還有分歧。雖然學生的理解有失偏頗,但他能向教材挑戰,這就難能可貴了。教師要注重質疑解疑能力的培養,留足時間,激勵表揚,讓學生由不敢問到大膽問再到善于問;我們要真正解放學生,樹立正確的語文教學觀,淡化語文教師的表演欲,從興趣、情感的激活入手,培養學生的表現欲。
2、實行學生主動參與的探究式學習。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指出:“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既然“語文學習”是一種生活,學生便是學習的主人,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主體作用,“主要由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特別注重探索和研究過程”。探究式學習,簡言之就是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主動的探索,發現和體驗,學會探究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增進思考力和創造力。而語文教學活動長期以來主要以教師的“傳道、授業、解惑”為主要的教學方式,強調記憶性成為語文教學的一大特點,教學中較少有學生的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維過程。這種重記憶輕理解,重灌輸輕思維,單一、被動以接受為主的學習方式往往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負擔很重。這一狀況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養成,而且嚴重影響到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影響著學生思維的發展。
(四)運用多媒體。
教育學家夸美紐斯說過:“教學藝術的光亮是注意力。有了注意力,學習的人才能保持心里不跑馬,才能了解放在眼前的一切事物。”可見注意力是獲得良好學習效果的一個重要前提。現代教育技術在吸引學生注意力方面有著所不可比擬的優勢。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時,顯現在顯示屏上的課件不僅將學生從單調的“黑白世界”帶入了絢麗的彩色世界,而且圖文聲像并茂,直觀動態,富有表現力,給學生以視覺、聽覺等多角度的感官刺激,極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我在教學《要下雨了》這篇課文時,就利用了多媒體為孩子播放了動畫片,動畫片的形式鎖住了孩子的視線,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我們的教師要努力走在時代的前列,做信息技術的有力“推銷員”,讓學生輕輕松松的進行學習。
三、改進評價方式。
教師應始終關注學生的進步和發展,既要關注學習結果,更要關注學習過程。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評價要考慮每一個學生的起點,使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橫向評價與縱向評價、主觀評價與客觀評價相結合。
檢測要注意體現日常性、選擇性和開放性。注重以鼓勵、表揚等積極性的評價為主,尊重學生個體讀文的獨特體驗,重在激勵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
漢語拼音能力的評價,主要考察學生借助拼音認讀漢字、查閱工具書的能力,不從默寫音節,為漢字注音等角度去考查、評價學生。二年級時進行相關的漢語拼音的驗收。一二年級識字能力的評價,應將平時的學習與階段性檢測結合起來,學生在語言環境中能認讀所學漢字的60%為合格,達到80%即為優秀。寫字能力的評價,重在寫字態度和習慣,以及書寫的規范。閱讀能力的評價,重在檢測學生基礎積累,對文章整體把握的能力,結合課文的具體語境理解詞義、句義能力,依據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和感悟進行比較流暢表達的能力等。口語表達能力的評價,重在鼓勵學生說話的自信心,以及語言表達的連貫性、清晰性,不重表達技巧。寫作能力的評價,二三年級從能根據圖畫內容、閱讀內容寫清楚幾句話逐步做到能根據圖畫內容、所提供的話題、情景、相關詞語寫清楚一段話,做到句子連貫,意思清楚;四五年級從能注意觀察生活中的事物,能記錄自己感興趣的、受感動的生活內容,寫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逐步做到能留心觀察生活中的事物,能將自己感興趣的、受感動的生活內容生動地描寫出來,能反映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和想法。
總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廣大教師所共同追求的,以上我所談到的僅是追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個不成熟的觀點。相信只要我們每個教師精心專研,細化教學環節,不斷地自我否定和超越,課堂教學一定是有效的,一定會成為學生全面發展的最堅實的陣地!
小學語文課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熟悉“棗、淺、禿、忍、唄、雖、乘、思”8個生字,會寫怎、思、穿、彎、比、服、淺、漂、啦、啊“10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不同的語氣表現角色的不同性格。
3、讀懂課文內容,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別人的優點。
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不同的語氣表現角色的不同性格。
教學難點: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別人的優點。
教學過程:
一、感知生字:
(1)師:請同學們自由朗讀全文,邊讀邊畫出生字。
(2)師:現在我出示字卡,同學們找出帶這個字的詞和句讀給大家聽。
(3)師:指導學生看清聲母讀:棗、雖、思、乘。提示:“思”在“意思”一詞中讀輕聲,看清韻母讀:忍。
(4)師:現在聽老師范讀課文(聽課文錄音),注意老師的口型。
二、識記生字:
(1)出示要求認識的生字,讓學生自主識字,說說自己認識了哪個生字,是用什么辦法記住的。
師: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是黑板上這8個生字,現在同桌之間說說在老師教之前你認識了哪幾個字,告訴同桌你是怎樣記住的?
(2)師:誰來說說你最喜歡和哪個生字交朋友?為什么?目的是讓學生在組詞說話中識記生字。
(3)師:現在呢我們來開火車認讀生字。讀之前,先以小組為單位做準備,特別是要幫助不會認的學生想辦法認字。
三、鞏固生字:
(1)鞏固會認的字:
師:同學們,以前我們已經學習了許多的字,現在就讓我們來回憶一下已經認識的生字,看誰說得多。
游戲1:聽音出示字卡。(老師讀生字,學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誰找得又快又對。)
游戲2:組字。
禾+幾=(禿)口+貝=(唄)口+蟲=(雖)田+心=(思)
(2)鞏固會寫的字:
師:本課要寫的字較多,其中,左右結構的有六個,上下結構的.有四個。因前幾課要求寫的字大多是左右結構的字,所以,本課左右結構的字老師就不再詳細指導了,重點教一下上下結構的字。
“怎、思”二字可以合在一起指導,重點指導“心字底”的寫法。左點不能寫成撇,中間一點要寫在豎中線上,右點要寫在臥鉤的外邊,臥鉤一定要“臥倒”,不能寫成“豎彎鉤”。“穿”字的特點是上寬下窄,上短下長。“彎”字的特點是上寬下窄,下面比上面略長一些。教師在示范書寫時,要提示學生先仔細觀察然后再仿寫。
師:現在同學們可以嘗試著抄寫課后“讀讀抄抄”中的詞語,同桌互相檢查、訂正。
四、布置作業
課后抄寫今天學的所有生字,一個寫一行。
小學語文課教學設計5
這是一篇充溢幻想色彩而又富有時代意義的短文。作者以生動的筆觸,記敘了阿德充溢幸福和快樂的夢境。本文以“夢”為載體,以阿德乘飛船去火星旅行,與生活在月球上的外婆能電話為線索,描繪了幻想中的神奇太空世界。本文是連環畫形式的略讀課文,層次清楚,語言生動活潑,內容簡單,易于理解。重點應放在訓練同學默讀課文、粗知文章大意、展開想象,以及借助圖畫識字等方面。
喜愛幻想是低年級小朋友們共有的特點,課文內容符合兒童的年齡實際。教學中應抓住感情朗讀,引導同學在讀中走進阿德的夢境,體會和分享他的幸福與快樂。然后啟發同學結合當前的科學發展,展開豐富的想像,在說“夢”中訓練語言,培養語感。激發同學了解現代科技的興趣和培養科學幻想的意識。
【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
2、學習默讀課文,知道課文的大意。
3、培養同學科學幻想意識。
【教學重點】
訓練同學默讀課文、粗知文章大意、展開想象,借助圖畫識字。
【信息資料】
生字詞語卡片,課文連環畫,兒歌以及現代科技發展的相關資料。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流程】
〖切入舉偶〗
1、談話:同學們,你們做過夢嗎?今天俺給你們介紹一下小朋友,這個小朋友也做了一個夢,不過他的夢可與你們的夢大不一樣!(板題)
(由同學生活實際動身,啟發同學談話,營造寬松的課堂氣圍。實現向課文內容的自然過渡。)
2、觀察:出示航天飛機、飛船或太空的圖片或模型。讓同學觀察,說說對它們的了解。教師由此引出世界或俺國的科技發展情況。今天讓俺們去和文中的小朋友一起去體驗一下現代科技先進水平。
(由同學喜歡的圖片或模型引出科技發展的話題,既實現了內容的過渡,又對同學進行了科技教育的滲透,激發了同學的好奇心。)
一、識字
1、默讀課文,注意圈出課文中的生字和新詞,再借助拼音讀準。讀前提出要求:不出聲,不指讀。
2、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檢查自學字詞情況。相機正音,合作交流解決不懂的詞語。
3、同學交流識字情況,鼓勵同學個性化的識字經驗。(教師引導:“婆、屏、型、嗚”等字可以利用熟字的偏旁認記;要注意區別“嗚”和“鳴”;“嘍”是語氣詞,可通過朗讀的語氣來感悟。)
4、出示兒歌,自讀,齊讀,指名讀,鞏固識字:
阿德早起要旅行,乘坐飛船是新型。起飛時間還未到,可視電話傳真情。
電話屏上見外婆,聊起暢銷新車型。預定新車無污染,動力來自太陽能。
飛船嗚嗚長鳴聲,阿德落地未成行。原來未系平安帶,大叫一聲夢驚醒。
(本課只有識字任務而無寫字任各,結合本課重點指導默讀的教學任務,在識字中就對同學的默讀提出要求。并用多種形式鞏固生字的識記,特別是兒歌的引入,還起到感知課文內容的作用,提高了教學效益。)
二、默讀
1、默讀課文,你從課文什么地方可以知道這是一場夢?默讀前,提出默讀的要求:不出聲,不指讀,速度要適當加快。
2、再讀課文,結合文中的七幅插圖想一想:每個自然段寫的是什么內容。
3、選擇自身喜歡的內容分小組討論:阿德夢中的哪些新科技給你留下很深的`印象,寫在卡片上。
4、把各組寫有新科技效果名字的卡片貼在黑板上,結合課文內容分組進行讀書匯報。
(本文為略讀課文,教學重點在指導同學默讀課文,粗知文章大意,因此充沛放手指導同學讀書,采取合作學習,抓住重點進行匯報的形式,檢查了同學的學習情況,激發了同學對科技效果的興趣。)
三、朗讀
讓同學根據文中的敘述順序擺好連環畫,分組接讀課文,整體感知全文內容。
四、拓展
1、你認為阿德的夢有一天會真的發生嗎?從阿德的夢中,自身想到了什么。
2、說說自身心中的未來世界是什么樣的,或動筆把心中未來世界的樣子畫出來。
3、課外閱讀科學幻想故事。
(結合課文內容,引發同學想像,激發探索科學奧妙的興趣和愿望。培養了同學的想像能力,表示能力,適時地將同學的學習引向生活的大課堂,體現學科整合思想和大語文觀念。)
【伴教錦囊】
〖詞語解釋〗
移居:改變居住的地方。
污染:空氣、土壤、水源等混入有害的東西。
預訂:預先訂購。
【相關鏈接】
1、20xx年10月16日晨,中國“神舟”五號載人飛船勝利著陸,首位航天員楊利偉自主出艙。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任務獲得圓滿勝利。中國由此亦成為世界上繼俄美之后第三個有能力將航天員送上太空的國家。
2、“努納二號”──迄今為止世界上速度最快的太陽能汽車。
它完全以太陽能為動力。“努納二號”是由荷蘭代夫特大學的同學們設計完成的,瑞典基律納太空技術研究中心土木工程組的同學們也參與了這輛汽車的研制工作。在澳大利亞舉行的太陽能汽車挑戰賽中,它在31小時5分鐘的時間里,完成了3010公里的旅程。憑借如此好的成果,“努納二號”贏得了大賽的第一名,最高時速可以達到170公里。
它全長5米,寬1.8 米,高0.8 米。車頂上布滿了太陽能電池板。它所使用的電池和人造衛星上所使用的太陽能電池是完全一樣的。“努納二號”只有三個車輪,兩個前輪,一個后輪。和普通的汽車一樣,“努納二號”上同樣裝置了指示燈和剎車燈。假如沒有陽光,它可以利用電池中貯存的電力向前行駛。
北京科技報 (20xx/08/17) (節選)
〖閱讀在線〗
神話般的夢想──前蘇聯科學家發明人造地球衛星的故事
你可知道,在這浩渺無垠的宇宙中,最早出現的人造物體是什么?它就是1957年10月4日前蘇聯發射勝利的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美國和前蘇聯拉開了一場和平競賽,尤其是在火箭和宇航技術上的相互較量。這兩個世界超級大國各自組織了一批科學家、高級工程技術人員參與的機構,開始暗暗地較上了勁。
1955年7月29日,美國公開宣布:要在1957年的“國際地球物理年”發射人造衛星。
這時,前蘇聯的火箭總設計師謝爾蓋·科羅廖夫,正殫精竭慮致力于前蘇聯的航天技術的發展。當他從收音機里聽到美國這一消息時,心情焦灼不安,只見他在房間里急躁地走來走去。美國人準備在兩年內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計劃大大激發了他那強烈的使命感。
沒有時間再考慮了!科羅廖夫徹夜未眠,他連夜趕寫了一份關于加快研制蘇聯人造地球衛星的計劃。好不容易挨到天亮,科羅廖夫毫無睡意。他有些亢奮地將報告送給了當時的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
前蘇聯政府很快批準了科羅廖夫的報告,加快了在哈薩克大草原建設衛生發射基地的步伐。科羅廖夫受命于非常時刻,他深知這一項極其重要而且特殊的使命,容不得半點馬虎。他率領一批火箭專家、高級技術人員,開始了一場爭分奪秒的戰斗。
憑著淵博的火箭知識,科羅廖夫知道,要把人造衛生送入繞地球運行的軌道,必需具有足夠推力的運載火箭。但是,他們當時只有單級火箭,而單級火箭的推力顯然太小了。
怎么辦?
科羅廖夫苦苦思索著。假如這個問題解決不好,他們的計劃也就無從實現了。突然,他想到了“宇航之父”齊奧爾科夫斯基,為什么不向他請教呢?
于是,科羅廖夫登門訪問了齊奧爾科夫斯基──一位影響了科羅廖夫一生的人物。
聽完科羅廖夫的問題,齊奧爾科夫斯基陷入了深思:單級火箭推力太小,那么雙級、多級火箭呢?
“雙級、多級火箭?”
“對!就像火車一樣,一列火車可以有10節車廂,也可以有15節車廂,就看載客量大小而定。這火箭,是不是也來個‘列車’呢?”齊奧爾科夫斯基說。
科羅廖夫頓時豁然開朗,他根據齊奧爾科夫斯基“火箭列車”設想,開始設計具有理大推力的運載火箭。在研制過程中,他不時完善“火箭列車”的設想,提出串并聯或并聯的方式組成多級火箭或捆綁式火箭。
眨眼間,兩年過去了,科羅廖夫的研制計劃迎來了最關鍵的時刻。1957年10月4日夜晚,哈薩克大草原衛星發射基地上,一派緊張、激動的景象。
衛星發射基地的中央,聳立著一枚巨大的兩級火箭。在強烈的探照燈光照射下,它是那么的耀眼,就像一柄利劍,傲然指向神秘莫測的天穹。
發射的時刻終于到來了。科羅廖夫緩緩穩步向前,親手點燃了導火線,然后迅速撤入掩蔽部。
最后30秒、20秒、10秒……
四周一片寂靜,唯有導火線“哧哧”燃燒的聲音,人們緊張得連大氣也不敢喘。
5秒、4秒、3秒、2秒、1秒!
“轟”的一聲巨響在耀如白晝的火光中火箭沖天而起。
發射勝利了!科羅廖夫和同伴們緊緊地擁抱在一起。
火箭載著世界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把這顆重83.6公斤,帶有兩個無線電發射機的鋁合金小球送入了地球軌道。
當科羅廖夫和同伴們收到這個小球上發射回來的無線電波時,他們無比激動地大聲歡呼:
“勝利了!俺們勝利了!人類進入宇宙航行時代!”
小學語文課教學設計6
作為高等職業教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高職“大學英語”課程自開設以來就一直作為一門公共必修基礎課程而廣受關注。其課程目的不僅是幫助學生打好語言基礎,更重要的是注重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語言的技能,特別是用英語處理與未來職業相關業務的能力。其課程目標是為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服務的。其教學分為兩個自然銜接的階段,即基礎英語階段與行業英語階段。本文主要探討在行業英語教學階段中,藝術設計專業將如何進行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英語課程設計。
一、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職業教育理論
20世紀90年代,著名的德國職業教育學者Rauner教授及德國不來梅大學技術與教育研究所的研究者們經過不斷研究,提出了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職業教育理論。該理論克服了傳統職業教育與真實工作崗位相脫離的弊端,旨在著眼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其核心思想于21世紀初被我國職業教育界所接受,并對我國近年來職業教育的課程改革產生了深遠影響。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職業教育突破了學科體系的框架,把工作過程知識作為職業教育的核心,把典型的工作任務作為工作過程知識的載體,并按照職業能力發展規律構建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
“工作過程”是一個內涵豐富的概念,它包括“商業運作過程”“生產過程”“勞動過程”。一個職業的工作過程是完成一個企業工作任務的完整的勞動進程,工作成果始終是其所要達到的目標。而職業教育理論強調把工作過程知識作為一種概念性工具,以工作過程知識為基礎,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職教課程,教學內容指向于職業的工作任務、工作的內在聯系和工作過程知識。
工作過程的核心要素包括:勞動者、工作對象、工作工具、工作方法和工作產品。這些要素相互作用,并在特定的工作環境下完成預期的工作成果,直到工作過程結束。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職業教育不是以傳授學科知識為目的,其宗旨是向學生傳授工作過程知識,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的形成。M. Fischer指出工作過程知識是在工作過程中直接需要的(區別與學科系統化的知識)、常在工作過程中獲得的知識(包括理論知識)。換言之,工作過程知識涉及企業整個的工作過程,不是通過從學科知識中引導出來的第二手的知識,而是在具體的情景中積累起來的包含工作經驗在內的有關生產的目的與生產進程方面的知識。
典型工作任務描述一項完整的工作行動,包括計劃、實施和評估整個行動過程,它反映了職業工作的內容和形式以及該任務在整個職業中的意義、功能和作用。它具有以下特征:
①具有結構完整的工作過程(計劃、實施以及工作成果的檢查評價);
②能呈現出該職業的典型的工作內容和形式;
③在整個企業的工作(或經營)大環境里具有重要的功能和意義;
④完成任務的方式和結果有較大的開放性。典型工作任務同時也構成職業教育的'一個學習領域課程。
二、教材分析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推出的新職業英語:《藝術設計英語》(行業篇),在以“工學結合、能力為本”的職業教育理念的指導下,不僅能滿足學生完成基礎階段后進一步進行專業學習的需要,更能基本滿足藝術設計從業人員工作過程中的英語交際需要。以藝術設計行業的工作過程、典型工作環節和場景為參照來組織內容,根據主要工作任務所需的英語知識和技能設計英語學習任務,注重培養學生用英語處理與設計工作相關的業務的能力,兼顧交際技能、職業技能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本教材共八個單元,涵蓋了藝術設計類職業最典型的工作過程,包括設計接洽、設計準備、設計創意、設計表達、設計實施、設計評估、設計管理和設計人生。該教材摒棄了傳統的以英語為載體,進行藝術設計學科專業知識的傳授,而是基于對該行業典型工作過程的提煉,確定每一工作過程中的主要工作任務,然后按其所需的英語知識和技能設計英語學習任務。這樣以藝術設計典型工作過程知識為框架進行的課程內容設計,其內容確保了工作過程框架下的課程內容與生產體系的靈活性相適應,大大提高了學習者的學習興趣。
三、課程設計
以《藝術設計英語》第三單元設計為例,以藝術設計典型工作任務-設計創意為內容確定的教學單元:職業的典型工作任務,學習目標,學習與工作內容,學時要求,教學方法與組織形式說明,學業評價方式。所對應題目類型如下表所示。
四、教學內容
該單元將英語知識點融入到概念設計行業第三個工作環節“設計創意”的典型工作流程中,通過不同的微任務共同組成一個完整的微工作過程。首先,設計小組通過Reading A的學習,了解概念化設計的涵義及常用設計方法,根據創意簡報擬定設計方案在小組內部展示。進而,在Listening & Speaking部分,小組成員從造型、材料、設計元素等多方面進行評價,激發設計靈感。隨后,在Reading B的學習中,小組制定設計草圖并附簡要文字說明。最后,在Writing部分中,設計小組對草圖進行修改,形成會議紀要,制定草圖定案書。英語技能與專業知識的有機結合從下表中能得到充分體現。
五、結論
實施基于工作過程課程的根本原因,并不僅僅是為了將原有的教學內容進行重新排序,而是使“工作過程知識”的獲得成為可能。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藝術設計英語》課程,針對藝術設計行業中典型的職業工作任務編排教學內容,具有工作過程的整體性。學生在課堂英語學習中,完成從明確任務、制訂計劃、實施檢查到評價反饋整個過程;在課堂教學設計中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在培養英語運用能力的同時,促進其職業素質的提高。
小學語文課教學設計7
設計理念
同步閱讀教材第三組文章與三年級語文課本的單元主題緊密結合,圍繞“心中的秋天”這個主題編排了7篇課文,分別是《古詩兩首》、《秋天的歌》、《秋姑姑》、《風箏》、《燕子過海》、《和太陽比賽早起》、《秋天,觀察的好季節》。這七篇文章或表達思鄉之情,或描寫童真童趣,或展現秋的美麗與自然之趣,或呈現秋的豐碩與收獲,或啟迪秋的思考與描繪理想,處處洋溢著濃濃的秋意,給讀者帶來獨特的感受。
我班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自主閱讀能力,也基本能進行一些摘錄、背誦等語言積累活動。教學中,我通過“課外閱讀,課內展示”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把自己在課外閱讀中的學習積累在課堂上“讀一讀”、“記一記”、“想一想”,又在交流互動中體會秋天的風采,感受秋天的.美好,并描繪自己心中的秋天。
教學策略:
營造平等、民主,和諧的環境,讓學生在老師的引領下,成為閱讀感悟的真正主人。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通過回顧交流,積累好詞佳句,提高閱讀能力,增強語言積累。
過程與方法:通過多層面的“讀”,在優美的語言文字描述中感受自然界的美好,領悟表達方法的豐富多樣;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閱讀積累的同時,學會感受美、欣賞美、表達美,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教學準備:
提前閱讀同步閱讀教材《落滿霞光的竹林》第三單元的七篇文章,并按以前指導的閱讀方法寫旁注、做摘錄筆記。
教學步驟:
一、課前熱身
1、欣賞圖片
2、說說描寫秋天景色的詞語或詩句
二、回顧主題,導入閱讀
1、回顧單元主題(心中的秋天)
2、導入同步閱讀
三、檢查匯報,初步閱讀
1、生匯報讀書方法
2、檢查詞語
(1)課件出示21課《風箏》詞語:
帽檐威武翩翩起舞張牙舞爪同歸于盡平衡后腦勺威力巨大
讀詞、找句、運用
(2)課件出示《燕子過海》詞語:
風平浪靜疲倦停止呼吸崇敬沉重艱難
讀詞語,根據這些詞語用一兩句話說說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嗎?
小學語文課教學設計8
【原文】
鷺鷥是一首精巧的詩。
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適宜。
白鶴太大而嫌生硬,即如粉紅的朱鷺或灰色的蒼鷺,也覺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尋常了。
然而鷺鷥卻因為它的常見,而被人忘卻了它的美。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增之一分由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
在清水田里,時有一只兩只鷺鷥站著釣魚,整個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畫面。田的大小好像有心人為鷺鷥設計的'鏡匣。
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見它孤獨地站立在小樹的絕頂,看來像是不安穩,而它卻很悠然。這是別的鳥很難表現的一種嗜好。人們說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嗎?
黃昏的空中偶見鷺鷥的低飛,更是鄉居生活中的一種恩惠。
或許有人會感到美中不足,鷺鷥不會唱歌。但是鷺鷥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優美的歌嗎?——不,歌未免太鏗鏘了。
鷺鷥實在是一首詩,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
【前言】
《鷺鷥》一課是著名的作家郭沫若先生的作品。在教學中,我們提倡孩子應學會這樣的“發現”:發現食物的特點、發現現象背后的本質、發現生活中的美與心靈的感動、發現大自然的秘密、發現情趣,發現細節、發現學習的快樂、發現人生的目標、發現努力的方向。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的6個生字、會正確讀寫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摘錄積累好詞佳句。
3、了解鷺鷥的特點,體會作者對鷺鷥的喜愛之情。
4、學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來寫的方法,體會作者語言準確生動。
5、了解作者開頭和結,體會其表達效果。
【教學建議】
一、談話導入新課。
1、動物世界是一個奇妙世界,同學們能說說你們的了解嗎?
2、我們家一同走進動物世界,閱讀郭沫若的《鷺鷥》,感受鷺鷥的奇妙吧
3、板書課題,解題。
二、初讀課文,讀通順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
(1)讀準字音,理解詞意
(2)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2、小組匯報交流。
3、教師檢查自學情況
(1)關于生字,讀準字音,辨別字形。
(2)多音字辨析。
(3)理解詞義精巧、悠然、鏗鏘
(4)關于內容
課文描寫了鷺鷥的外形與優雅的姿態,抒發了作者對鷺鷥的喜愛、贊美之情。
文章的脈絡:
第一部分(1--3):概括寫鷺鷥是一首精巧的詩。
第二部分(4--8):具體描寫了鷺鷥的美麗色彩和優雅的姿態。
第三部分(9):總結全文,贊美鷺鷥是一首韻在骨子里的散文詩。
三、再讀課文。
1、學生自讀、質疑問難:文章的開頭與結尾有什么關系?你從中體會到什么?
2、小組討論交流。開頭與結尾相呼應,文章結構緊湊,更突出作者對鷺鷥的喜愛、贊美之情。
3、讀課文,感悟。
四、課堂小結。
讓學生總結本節課的收獲。
小學語文課教學設計9
第一課時
一、閱讀“單元導讀”引入新課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單元導讀”,說說本單元專題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
2、今天,我們就隨著作者的介紹去認識一種動物。請看錄像,提問: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板書課題“鯨”。)
3、你們知道它為什么叫“鯨”而不叫“鯨魚”呢?看上去明明是魚,怎么又不叫魚呢?你們想知道嗎?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解這個謎。
二、自由朗讀,自主學習
1、按要求自讀、自學:讀課文,要求正確、通順;生字會讀、會認、會寫;理解字義、詞義,不會的;想一想課文的大意;提出不懂的問題。
2、在自學的基礎上進行小組交流,你知道了什么?還有哪些問題有待探討。(教師巡視點撥,根據需要可出示學生所需資料。各小組歸納整合不懂的問題。)
3、全班交流自學所得:
(1)生字的讀音及書寫:(“肺”的右半部不要寫成“市”)
(2)聯系上下文理解部分詞語:垂直、捕獲、寬敞、傾斜、適應、比較、胎生哺乳動物、鰭、吞進。
(3)朗讀課文:(師生探討某些句段的讀法。)
(4)整體感知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鯨的形體、進化過程、種類和生活習性:(可以用詞語概括出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4、各小組提出不懂的問題。
三、教師小結,完成作業
自主讀課文,抄寫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1、聽寫本課生詞,同桌互相批改,錯的訂正一遍。
2、指名說一說本課大意后,引入新課:
這節課我們就用自學的方式來了解鯨的形體、進化過程、種類和生活習性。
二、自學、小組交流、全班探討,突破重難點
1、自學,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自學提示:
(1)課文從哪幾方面講鯨的特點的?具體說說每一方面的內容,可用結構圖表示。
(2)作者為了說明鯨的某一特點,用了怎樣的方法,用什么好處?
①鯨的特點:形體大:兩千──十六萬公斤。
②進化過程:“陸地”──“淺海”──“海洋”。
③種類:須鯨、齒鯨。
④生活習性:食物、呼吸、睡覺、繁殖。
2、把你最感興趣的一個方面和小組同學交流。
3、全班探討,突破重難點:
(1)探討一:鯨的形體很大
①從哪里可以看出鯨的大?
②作者用怎樣的.方法說明鯨的形體很大?有什么好處?用了舉數字、作比較、舉例子的方法來說明這個特點,具體清楚,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③把你的感受讀給大家聽。
(2)探討二:鯨為什么不是魚
①鯨是哺乳動物。
②為什么形體像魚?進化過程:“陸地”──“淺海”──“海洋”。
③鯨是怎樣由陸地生活逐漸適應了在海洋生活的?
④從鯨的進化過程可以看到什么?想到什么?鯨的進化過程與人類由類人猿進化而來一樣需要了很長時間,找出描寫時間的詞。
⑤課件出示鯨進化過程示意圖,讓學生看圖復述鯨的進化過程。
⑥聯系上下文還從哪看出鯨是哺乳動物?用腮呼吸、胎生、用母乳喂養。
(3)探討三:鯨的種類與食物
①說說鯨可以分幾類,是根據什么來分的?齒鯨:大魚和海獸;須鯨:蝦和小魚一頓兩千公斤
②須鯨、齒鯨的區別。(課件出示)
(4)探討四:鯨的生活習性
①文章中介紹了鯨的那些生活習性?食物、呼吸、睡覺、繁殖。
②請你用不同的形式向大家介紹:呼吸出的水珠形狀可以描述,可以畫圖。看課件認識須鯨和齒鯨呼氣噴出的不同形狀的水柱。鯨睡覺的方式也可以用圖畫表示。
③作者用哪些方法來說明鯨的生活習性?數字法、舉例法、對比法。
④再讀課文:想想鯨有哪些特點。讀課文的時候,通過語氣、速度的變化,突出和強調鯨的這些特點。
三、你還知道鯨的哪些知識?介紹給大家
四、回顧總結全文
五、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選自己喜歡的一個自然段背下來。
2、自己整理筆記。
3、根據課文內容和自己搜集的資料,以“鯨的自述”為題寫一篇短文。
小學語文課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認識8個生字。準確、工整書寫5個生字。掌握先中間后兩邊的筆順規則。
2、培養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品質。
3、借助拼音讀熟、讀懂韻文,教育學生養成早起鍛煉身體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讀懂韻文,培養早起的良好習慣。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做早操的音樂、生字卡。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活動導入
今天的天氣可真冷啊!小朋友們,讓我們一起來運動運動,暖暖身體好嗎?師生伴隨《做早操》的音樂一齊做運動。
師:不但我們小學生要做早操,小露珠、小鳥兒、小蜜蜂也要做早操。他們是怎樣做早操的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兒歌《早操》。請大家齊讀課題。
二、欣賞激趣
1、運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早晨欣欣向榮的景象。早晨太陽升起,萬物蘇醒,人們紛紛來到大樹下、花叢中進行晨練。
師:快說說你們都看到了什么?
2、伴隨音樂,老師進行范讀課文。
(圖畫美、音樂美、文字美深深地吸引著學生,情境的創設最大潛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學生自學
1、自讀課文,把不認識的字標出來,問問老師、同學。(允許下座位交流)
2、找出你喜歡的詞語或句子,多讀幾遍。
四、識字
1、如果這些生字娃娃從課文中跳出來,你還認識它們嗎?教師出示卡片學生快速認讀,強調“早、做、操”是平舌音。
2、拿出你的生字卡片,開始我們今天的“超級小考官”,同桌互相考考看!
3、識字游戲。開火車接兒歌、組詞的游戲,看卡片,拍手。如:它是誰?它是“起”。什么“起”?“起來”的起。
(生生互動、師生互動,在合作學習中幫助學生掃清文字的障礙。)
五、學習交流
1、讀一讀,誰愿意把兒歌讀給大家聽。其他的同學當靈耳朵,聽的'要求:發音是否準確,聲音是否洪亮。
(引導學生正確評價)
2、說一說,兒歌里寫的做早操是什么樣子?
3、連一連。
小露珠跳來跳去
小鳥兒跑來跑去
小蜜蜂滾來滾去
小學生飛來飛去
4、看一看,我們再來看看它們是怎樣做早操的。看后你們有什么感受?
5、讀一讀,帶著你們的感受讀課文。
(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語感,就要讓學生說好話、讀好文,讀讀練練中,學生也在接受美的熏陶。)
六、指導背誦
多么有趣的兒歌啊!讓我們把它記在心里吧!配上音樂,根據提示學生在課堂上熟讀成誦。
“————,起得早,
————來————去,
在————做操。
七、拓展學習
1、你還見過誰做早操?請你也試一試寫一首小詩好嗎?以小組為單位交流。
2、小組展示,評選出“今日之星“
(學生要學會遷移、運用。小組間探究學習使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進行了美的創新。)
八、教師總結
第二課時
一、復習兒歌
1、抽學生讀,全體讀。
2、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認讀。
3、這節課我們要學會寫的是哪幾個字?看田字格認讀。
4、認識新筆畫,觀察帶這種筆畫的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師范寫,生模仿寫。
5、學習其它生字,通過投影儀展示學生的書寫,評議,鞏固認字。
二、總結
小學語文課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英子的情感變化,領會內涵。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通過學習,聯系生活,懂得人與人之間需要尊重、鼓勵,要主動關愛別人,特別是對身處困境的人;同時也要珍惜別人的關心和鼓勵;正確的看待自己。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感受英子在掌聲前后的變化及兩次掌聲的含義。
教學過程:
一、解讀課題,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今天真精神,老師為你們鼓掌!這,是稱贊的掌聲;回頭看,有這么多老師來聽咱們上課,該用什么方式表達對大家的歡迎?(學生鼓掌)這,是歡迎的掌聲!
2、今天,咱們一起品讀一篇非常感人的課文。(齊讀課題)
3、聲音能傳情,讀課題也要講究。來,讀出掌聲的熱情。
二、 讀準詞句,整體感知
1、初讀。
(1)帶著你們的熱情,自由地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出示生詞,指讀、小老師教讀、齊讀。隨機學習多音字落。
(3)理解生詞麻痹癥。
課文中的.英子,就因為得過小兒麻痹癥,腿腳落下了殘疾,從此只能一搖一晃的走路。
2、再讀。
(1)指名讀文,一人讀一段。
(2)思考:英子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3)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憂郁 快樂
三、走進文本,對話交流
1、和同桌一起讀課文,交流:課文那些地方寫了英子很憂郁?那些地方寫了英子很快樂?
(1)學習第一自然段
體會句子她很文靜,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上課前,她早早地就來到教室,下課后,她又總是最后一個離開。
你覺得這句話中哪些詞最能說明英子的憂郁?
為什么她總是那么沉默?為什么她早早地就來到教室?為什么她又總是最后一個離開?
指導讀,讀出英子的憂郁。
在你們憂郁的讀書聲里,我似乎看到了英子那張憂郁的臉。(貼圖)
(2)學習第五自然段。
我真高興,英子變得快樂啦!(貼圖)
想象: 我們仿佛看到,此刻,英子正在----,正在----,正在----,她還在----。
2、是什么讓英子發生了這么大的變化?自由讀課文二、三自然段。
(1)說說讓你感動的句子。
(2)點詞句,體會思想感情。
輪到英子的時候,全班同學的目光一齊投向了那個角落,英子立刻把頭低了下去。
英子為什么立刻把頭低下去?
英子猶豫了一會兒,慢吞吞地站了起來,眼圈紅紅的。
猶豫是什么意思?你在什么時候猶豫過?英子為什么猶豫?
在全班同學的注視下,她終于一搖一晃地走上了講臺 。
同學們注視著英子,那目光里包含的是嘲笑嗎?是輕視嗎?是瞧不起嗎?那是什么?
同學們用什么方式表達這種鼓勵?(掌聲)
(3)課文中,掌聲一共響起了幾次?
指導讀描寫掌聲的句子。
交流:在兩次掌聲中,同學們想表達的各是什么?
在掌聲中,英子在想什么?
(4)師激情范讀:英子的回憶
同學們,拿出老師發給你的學習卡,假如你就是英子,請寫下你當時的心情和你想說的話吧!
英子的回憶:
當我一搖一晃地走上講臺時,教室里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我知道,同學們是想對我說:----------- !我講完了故事,同學們又一次熱情地鼓掌,他們是在用掌聲告訴我:------!我在心里默默地說:---------!
3、多么令人難忘的掌聲啊!齊讀第五自然段:英子寫給同學的信。
掌聲,讓憂郁的英子變得快樂;掌聲,使殘疾的英子微笑著面對生活!這掌聲中包含著什么呢?
板書:愛
四、 思維拓展,總結升華
1、 如果說給別人一陣掌聲,這也是愛的一種表達方式,那么,在生活中,你還用那些方式表達過自己對他人的關愛?
2、 師生齊誦一首小詩。
師: 愛是一陣熱烈的掌聲,
愛是一句暖暖的叮嚀。
愛是送給你
一聲輕輕的問候;
愛是伸向你
一雙溫暖的手!
生:愛是----------
愛是----------
愛是----------
愛是----------
齊:愛就是激勵,
愛就是力量,
獻出我們的愛,
讓世界更美好
小學語文課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認識8個會認字,會寫9個生字。
2、能力目標: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3、情感目標:感受在微風吹動下,大自然的美麗景象。養成仔細觀察和敢于想象的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朗讀課文,正確認讀會認字和正確書寫會寫字。
2、難點:從讀中領悟風來了時周圍的情況。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一、猜謎語,導入新課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個小謎語,想猜猜嗎?(課件出示:謎語)有個小娃娃,真是沒禮貌。
見到小樹搖一搖,嚇得樹葉哇哇叫。
見到小花逗一逗,摘去她的太陽帽。
師:我來讀,你來猜,看看誰最聰明?
師:這個小娃娃是誰呢?
生:風
師:你們猜對了,(課件:揭示謎底)
(設計意圖:學生都很喜歡猜謎語,謎語導入會激發學生學習語言文字的熱情,讓學生了解風的特點,帶著好奇心學文。)
師:同學們你們有誰見過風嗎?(指名回答)
生:在樹葉動的時候我知道風來了。
師:恩,你看到的是風使事物發生的變化。你見過風是什么樣子的嗎?生齊說:沒見過。
師:風是這樣的神奇,看不見,摸不到,但是有些同學卻能感受到它的到來。師:這節課就讓我們共同來學習第7課《風》,去看看葉圣陶爺爺筆下的風是什么樣子的`?(板書課題)指導“風”字書寫的筆順。第二筆是橫斜鉤。里面先寫撇后寫點。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師:請同學們將書打開翻到第45頁,自由讀課文,注意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師:同學們讀得都很認真,現在請同學們看看課后認字表里的字在文中都組了哪些詞?在文中圈畫出來,并大聲地讀一讀你所畫的詞和詞語所在的句子。(設計意圖:語言文字的學習要遵循字不離詞,詞不離句,讓學生在語言環境中識字,這樣有助于學生對漢字的理解,為運用語言文字做好鋪墊。)
師:誰來匯報一下你都畫了哪些詞?
生:見過 和 但是 知道 波紋 在哪兒 游戲
師:現在老師把生詞寶寶請出來了你還認識嗎?(課件出示:生詞)生:認識。
師:誰愿意用你喜歡的方式來讀一讀?
生讀
師:見過的過在這里要讀輕聲,請大家跟老師來讀“見過”。“哪”這個字念nǎ,但是后面加上一個兒,就要發兒化韻了讀nǎr,跟老師再來讀一讀.師領讀,學生跟讀.
師:把生詞中的字寶寶請出來了你還認識嗎?請同學們以小組開火車的形式來讀。
師:誰愿意來區分一下這三個字(課件出示:到、道、倒)
生:第一個道是到處的到,第二個道是道路的道,第三個倒是倒垃圾的倒。師:同意嗎?很好,他是用組詞的方式來區分同音字的。
師:這兩個字怎樣區分?(和、合),誰愿意幫他們找到自己的家呢?課件出示:1和2合
( )作 ( )并
( )平 我( )你
生:匯報
師:不難看出,第一個和不但可以表示和睦、和諧的意思,還可以起到連接的作用,比如我和你,你和他,除了人以外還可以連接什么?
生:鉛筆和橡皮。
生:桌子和椅子。
生:??
師:你們可真聰明。那么第二個合則是表示結合到一起的意思,看來我們只有理解字的意思,才能更好地運用漢字。
二、課文分析
師:看來,這些生字寶寶大家都已經非常熟悉了,現在把他們送回到文中相信同學們一定能將課文讀得更好了!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想一想這首小詩共有幾小結,標一標自然段的序號。
師:誰愿意來說說,這篇小詩歌共幾小結?
生:三小結
師:現在老師想請三名學生分別來讀一讀這三小節。其他同學邊聽邊想一想你是從哪里知道風來了。
(設計意圖:學文要從整體入手,所以要讓學生讀整篇文章)
生:分小節讀文。
師:誰來說一說你是從哪里知道風來了。
生:樹葉顫動、河水起波紋、花兒點頭的時候我們知道風來了。
師相機板書:樹葉顫動、河水起波紋、花兒點頭。
師:先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第一小節,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想一想此時的風是什么樣的風?
生:大風
師:說說理由?
生:課文中插圖里的大樹都被吹彎了。
師:你觀察得很細致,不過這里的插圖為了讓大家更明顯地看到風,畫得比較夸張,可能誤導了你,快讓我們來看看課文,里面的詞語會給你一些提示。生:我認為是小風。
師:小風其實就是微風,你從哪看出是微風?
生:顫動,
師:顫動就是只微微地振動,老師手里拿了一張紙,吹氣,大口氣吹紙飛起來了,而輕輕吹紙師微微抖動,同學們這就是顫動,所以此時吹過的是微風,誰愿意讀一讀試著讀出微風吹過樹葉顫動的樣子?
生讀
師:我沒有感受到樹葉顫動。同學們微微的顫動,風吹得很輕,我們要把“顫動”讀得輕一點。誰還愿意來讀?
生讀
師:請同學們想象一下微風吹過,大樹抖動著他的枝葉,仿佛在空中舞蹈,多美啊?現在誰愿意想象著來讀,讀出你的感受。
小學語文課教學設計13
一、激發學生興趣,創造快樂課堂
在教學中,要想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要增進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有了學習興趣,學生就會主動去學,而不是在教師的逼迫下被動學習,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學生如果喜歡學語文,在語文課堂上感到快樂,那么很多好的習慣不用教師提醒,學生自己也能養成。比如可以培養學生的多向思維和逆向思維,以及激發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以及創造力。可是,教師怎樣做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呢?首先,應該營造一個歡快愉悅的課堂氣氛。教師要根據不同的課堂知識,不同的難重點,精心創設一個生動有趣的課堂氣氛。
其次,教師要根據不同學生的性格特點,因材施教,讓學生通過不同的途徑獲取相關知識,例如,通過網絡或課外書查取獲得,把他們覺得有用的知識通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篩選出來,讓學生學到書本上沒有的知識,開闊學生的視野,擴大他們的知識面。真正地讓學生做到舉一反三,知一點能串一串,徹底掌握知識。所以,輕松愉悅的教學氣氛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良好條件,要把握好這一條件的適度問題,就為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學會如何學習打造好了初步條件。
二、情景創設,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
在新課改的.要求中,課堂教學應當加強學生的主體作用。因此在語文教學時,教師要努力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走入語文學習的情景中,發散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語文教材的涉及面較廣,教師可以選擇恰當的切入點。例如一些故事性、情節性比較強的課文,教師可以依照學生的特點,展開相關話題的探討,讓學生感受文章中的語境和情境。
在多媒體教學廣泛應用的今天,教師可以利用的素材是豐富多彩的。許多資料都可以在網上找出。而且通過多媒體的放映,學生對課本中的內容會有著更深刻的理解。但是多媒體的應用應當把握好度,因為有時候它會過多分散學生注意力,反而不利于教學。此外,教師還可以根據上課內容來自由選擇教學地點,并不一定要將學生拘于教室里。比如帶領學生參觀動植物園和博物館,感受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在切身的體驗中讓學生懂得語文。要讓學生明白,語文不僅僅是存在于書本中,更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生活里處處有語文。
三、大膽質疑,激發求知欲
因為創造的起點是從問題開始的,所以,愛因斯坦有句名言:“我并沒有什么特殊的才能,我只不過是喜歡尋根問底地追求問題罷了。”因此,要想獲得成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刨根問底的提問是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前提條件。當今的課堂教學,教師應該鼓勵、啟發學生主動求知,學會提問問題,應該作為現今課堂教學的導航。教師應重視啟發學生對任何問題都保持疑問的態度。
例如,在講到《雨中》這篇課文時,教師先讓學生熟讀這篇課文,讓學生看黑板上教師書寫的問題,并提出自己的觀點和問題。如果教師這樣做的話,既能夠提高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而且又能夠增強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例如,“在雨中發生了一件什么樣的事情?”“雨中的人物有誰?”“事情為什么恰巧發生在雨中?”……通過學生提出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可以知道學生對哪方面問題比較感興趣,對哪方面問題還不夠重視,這樣的話就可以使教學有的放矢,增強教學的針對性。
四、品德兼修,塑造良好審美情趣
在語文教學中,應該注重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小學生的心靈是單純的、美好的。作為教師就應該教給學生如何感受美、體味美、弘揚美,進而陶冶學生的性情,他們知道什么是真善美。打開我們的小學語文課本,會發現里面有動人的故事、優美的詩歌、神奇的寓言、美麗的童話,以及很多純真的心靈,善良的品質,優美的景色以及一些催人淚下的情境。學生幼小的心靈極易感動,因此通過一些情景很容易激發他們的情感。
比如當他們看到壞人猖獗,好人遭殃的情節就會產生憤慨之情;當他們看到描寫祖國錦繡山河的句子就會產生贊賞之情;當他們看到書中的主人公有個完美的結局時就會留露出會心的微笑……這都是緣于情感驅動所產生的體驗。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喚起學生對于美的追求,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感,這就要求教師在語文課堂上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真善美的培養。
小學語文課教學設計14
一、重視生活聯系,趣味型任務促進學生學習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有渴望學習的動機時,學生才會主動要求學乃至喜歡學。做任務其實就是做事情,只有當學生對該事情有興趣或者喜歡做時,學生才能完成任務實現教學目標。好的任務活動應注重貼近真實的生活情境,創設真實的語境,將生活聯系在一起提取學生所熟悉的部分,學生覺得有趣就主動參與,有話可說才愿意說。在教學時,我就常設計以激發學生興趣的趣味型任務,采用唱、演、比、說、跳、猜、畫等方式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參與活動的欲望,獲得成功的體驗,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在教授牛津版小學英語4B Unit6“Let’s go by taxi”這單元時,我針對學生英語水平的差異設計了一個聯系生活卻有不同層次任務目標的活動。將學生按照基礎之別分為A、B、C三層,安排不同層次的同學完成相應的任務。請學習能力相對較弱的C層次學生看書將課文對話復現。缺乏學習策略的B層次學生要求能脫離書本在教師創設的不同情境直接表演對話,靈活運用句型:Let's go to…How do we go there?Shall we go…by…學習能力強的A層次學生設計一份周末短途旅游計劃表,讓學生展示他們的出行愿望。小學生對玩充滿了興趣,完成這樣的任務活動既照顧不同層次學生的表現欲望,又能讓學生將所學知識聯系生活,最終運用到生活中去。
二、重視學科整合,知識型任務增強學生能力
學習英語的目的是為將英語作為實際生活交流的語言工具能在生活中體驗、使用。語言的學習并不單獨存在且過程相對單調枯燥,要讓學生盡快掌握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就應該讓學生通過多種渠道接觸英語并在多種形式的任務中實踐英語。因此,英語教學素材應融合多學科的不同特點,將各門學科互相聯系滲透,有效整合,拓展思路,各科的學習資源均可相互使用并服務于本學科的學習。有效的學科整合使教學方式得到優化,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形象思維與抽象思維互相作用,讓學生以最快的速度掌握英語知識,發展語言的運用能力。
在教授牛津版小學英語4B Unit4“I like”第二課時中,該課程的學習重點是讓學生學會運用句型“Do you like…Yes,I do/No,I don’t”來表達的自己的喜好。我設計了一項調查任務,告訴學生,老師將要開一家玩具店,請同學來做店員,幫老師了解下看什么玩具最多人喜歡,分別有多少人。將學生分組后,每組完成一張表格,學生互相扮演店員詢問“Do you like…Yes,Ido/No,I don’t”來完成表格。將喜歡的玩具打鉤,最后匯報結果。后面的環節中,教師展示一張玩具店的圖,請同學扮演店員與顧客買賣玩具。要完成這些任務,學生需掌握數學量詞來回答提問,利用德育課中為他人服務的態度來溝通配合教學,多種能力得到訓練。
三、重視課外探究,合作型任務提高學生素質
英語教學不能只注重課堂內的“玩”與“樂”,課堂教學時間短,小學生無法真正掌握英語的使用技能。我認為,教師必須抓好課外教學,為學生創設類似母語學習的語言環境,探究學生的創造性,布置一些合作性強的作業任務。引導學生探究與所學課文相關的知識,把英語帶到生活中去,并服務于教學。小學生模仿能力較強,學生間的合作會讓他們互相模仿,選擇同伴最佳的學習方式,彌補大班制教學的不足,提高每個學生的綜合素質。
在教授牛津版小學英語5B Unit8“At the weekends”完畢后,因本單元的學習內容都由“周末活動”來展開,我布置了以下富有探究性、創新性的作業: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制作兩張表格,一張內容是現在他們怎么過周末,另外一張則規劃下他們希望怎么合理的過周末。本作業通過讓學生總結、設計周末活動,引導學生探究合理安排時間并用英語表達;在完成作業的同時將學過的單詞、句型進行鞏固練習,讓英語進入課外,增加了學生使用英語的機會。學生對完成該作業樂此不疲,也培養了學生合作、自主學習的綜合素質。
小學語文課教學設計15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9個生字和9個詞語,認識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王二小是為了幫助八路軍消滅敵人光榮犧牲的小英雄。教育學生熱愛小英雄,學習小英雄。
【教學重點】
重點是通過課文學習,知道小英雄王二小是如何機智、勇敢地和敵人作斗爭的。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識記本課生字。
難點是有些詞語學生不容易理解。
【課前準備】
1、掛圖或投影片。
2、生字詞卡片。朗讀課文的錄音帶。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小八路》講的是一個勇敢的、愛學習的小八路。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篇講兒童團小英雄王二小機智勇敢地和敵人作斗爭的課文。
你們知道什么是兒童團嗎老師告訴你們: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解放區建立的少年兒童的組織,叫兒童團。參加兒童團的`孩子叫兒童團員。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兒童團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漢語拼音輕聲讀課文,要看清拼音,讀準每個字的音,先自己認真讀一遍,再同桌互相交替讀、聽,糾正讀音。讀過以后,在課文中畫出生字,找出不理解的詞語。
2、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三、檢查初讀情況:
1、出示帶注音的生字詞卡片。先讀生詞,再讀生字。用齊讀、開火車讀的方法,檢查生字讀音,提醒學生注意“王”的韻母是后鼻音。“常”的聲母是翹舌音,韻母是后鼻音。“軍”、“前”、“面”三個字的韻母都是前鼻音。
2、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注意糾正讀音和指導長句子的停頓。
四、教師范讀:(或放朗讀課文的錄音)
討論:
課文講的是一件什么事(只要意思大體上說正確就行。)
五、理解課文,指導朗讀:
1、指名朗讀第1自然段。
2、出示投影片(或掛圖)。提問:
王二小正在干什么?
(板書:放牛、放哨)
理解“放哨”。
3、“放牛”和“放哨”兩件事同時做,書上用了什么詞把它們連起來(用“一邊……一邊……”連起來。王二小又放牛又放哨,兩件事同時做。這么做不耽誤放牛,更重要的是借放牛做掩護,幫助八路軍放哨,監視敵情。)
4、指導朗讀:
王二小/是兒童團員。他常常一邊放牛,一邊幫助八路軍放哨。”要讀出贊揚的語氣。
5、輕聲自由讀第2自然段:
討論:
敵人為什么叫王二小帶路(敵人走到山口迷了路,敵人以為王二小是個放牛娃,而不知道他是給八路軍放哨。)
結合學生看過的影視片,理解“掃蕩”。
6、指名朗讀第1、2自然段。
7、學生輕聲自由讀課文第3、4自然段。著重提示理解如下幾個問題:
⑴ 哪個詞語最能體現王二小機智勇敢的精神(“順從”是聽從的意思。“裝著順從”是假裝聽從。這是為了讓敵人想念他。這樣就能把敵人帶進八路軍埋伏圈,然后消滅掉。)
⑵ “埋伏圈”是指周圍有八路邊埋伏的地方。“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說明周圍都是八路軍,敵人被包圍了。
⑶ 為什么稱王二小是小英雄(他為了幫助八路軍消滅敵人而光榮犧牲了,所以稱他是小英雄。)
8、指導朗讀:
“王二小裝著順從的樣子/走在前面,把敵人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加點的詞要重讀。要表現出王二小暗中喜悅的心情。
“突然,四面八方響起了槍聲。敵人知道上了當,就/殺害了……”要讀得低沉,表達出沉痛、惋惜的心情。
9、齊讀第5自然段,要讀出八路軍取得戰斗勝利喜悅的心情。
六、朗讀全文(齊讀、指名讀)
【小學語文課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課教學設計12-28
小學語文課文《畫》教學設計04-03
小學語文課文朗讀教學設計04-24
小學語文課文教學設計03-07
[熱門]小學語文課教學設計05-24
小學語文課教學設計[精華]05-24
小學語文課教學設計(通用)05-24
小學語文課教學設計(精選10篇)10-21
小學語文課文《花鐘》教學設計12-06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設計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