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教學設計【匯總15篇】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一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要怎么寫好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認識由生字組成的動物名稱。
2.能正確、流利、有韻味地朗讀詞串。
3.觀察圖畫,了解十二種動物的樣子,同時進行保護珍稀動物的教育。
教學重點、難點:
識字、寫字
教學準備:
動物圖片 詞語卡片 收錄機 游動物園視頻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你們知道動物園里有哪些動物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齊讀課題)
(出示老虎圖)老虎看見了我們來了,它會說什么呢?想不想聽一聽?
放錄音:同學們,我是動物園里的老虎,我們動物園里可熱鬧了,你們想來參觀可以,但必需要闖過三關,你們能行嗎?第一關,你們要讀準12種動物的名稱。
二、初讀韻文,認識生字詞語。
1.看圖讀詞語,要求:讀準字音,難讀的字多讀幾遍,每一種動物的名稱都讀到。
2.把你覺得難讀的詞語讀給你的同桌聽,請他幫你正正音。
3.在剛才讀的過程中你覺得哪些字音難讀,哪個字在寫的時候容易出問題,需要提醒大家的?
指名回答,老師相機總結:
① “獅”“猴”“猩”這三個字都有部首“犭”,我們一定要記牢它的第一筆是“丿”
②“猴”這個字在寫的`時候不要多寫一筆豎。
③“袋”這個字斜鉤上沒有“丿”。
4.(去掉拼音讀)你們看這些詞語沒有了拼音你能讀得準嗎?(看板書指名讀,男女生比賽讀,齊讀)
播放老虎的錄音:同學們,你們讀得很棒,恭喜你們闖過了第一關。
三、看圖讀詞讀韻文。
錄音:第二關,請說出這12種動物中你喜歡的動物的特點,或者相關的知識,能行嗎?
1.在小組里說一說。
2.指名說說你喜歡的動物的特點及相關的知識。
獅子 大象 老虎
獅子和老虎誰的本領大呢?
在合作小組內討論
指名交流。
仙鶴 孔雀 鸚鵡
這三種鳥你覺得哪個更漂亮?你更喜歡哪一個?
學生討論交流。
老師補充知識:孔雀俗稱鳳凰,是百鳥之王、富貴吉祥的象征。孔雀有綠孔雀、藍孔雀之分。綠孔雀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嚴禁捕殺
仙鶴又被稱為丹頂鶴 ,丹頂鶴“雍容華貴”,體羽主要為白色,喉、頰、和頸部為暗褐色,尾部覆有漆黑的飛羽,頭頂上戴著鮮紅的肉冠,身高腿長,確實給人一種美好的印象。
鸚鵡的羽毛色彩鮮艷,非常漂亮,它會學人說話,有條成語叫——鸚鵡學舌。
3.用剛才老師帶領大家學習的方法,自己學習后兩組動物詞語:
猴子 猩猩 麋鹿
斑馬 棕熊 袋鼠
放老虎錄音:同學們,你們了解的可真不少,第二關又被你們合力闖過了,現在我們再闖過第三關就可以來到我們動物樂園參觀了。
四、第三關,你能讀出對我們動物的感情嗎?
學生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放老虎錄音:同學們,恭喜你們闖過了第三關,歡迎你們來到我們動物樂園。
看錄象:動物樂園游記。
五、課堂小結:
動物園里的動物真可愛,它們生活得多快樂!它們是我們的朋友,保護動物,維護生態平衡,就是保護我們的地球,保護我們人類自己。
第二課時
一、認讀字詞卡片。
1.認讀生字詞語卡片。
2.朗讀課文。
3.指名背誦。
二、拓展延伸,發展語言
匯報交流自己從課外收集到的有關動物的圖片、文字資料。
三、指導寫字。
1.學生自己描紅。
2.你覺得哪個字在書寫時要提醒小朋友注意的?
虎:第五筆是橫,不是撇。
雀:偏旁是“隹”。
鹿:第四筆是橫折,第五筆是豎。
斑:左中右三個部分要寫得緊湊。
3.學生再一次進行描紅聯系。
4.教師范寫,學生臨寫。
5.反饋。
展示學生的作業,指出學生存在的問題。
四、作業設計。
1.比一比,再組詞。
師( ) 星( ) 代( ) 機( )
獅( ) 猩( ) 袋( ) 虎( )
2.擴詞。
斑( ) ( ) ( )
袋( ) ( ) ( )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2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全文初探,整體感知,重點探討課文1-8自然段
教學目標:在學生課前預習課文有所收獲基礎上,通過檢查預習的方式了解在學生初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提出不理解的問題等情況,指導學生再讀課文,討論交流,結合自己生活實例,深入理解課文所蘊含的“珍惜時光”這一深刻哲理。
教學準備:教師:幻燈、電腦、課件學生:預習課文,搜集有關珍惜時間的名言
教學過程:
一、全文初探
(一)導入新課
方案一:教師:今天老師給大家猜個謎語,看誰先猜到:“看不見,摸不著,跑得快,不長腳,只見它過去,不見它回頭”。
學生可能猜到謎底“時間”。
然后教師問:“同學們對時間這個概念,是怎么認識的。”引出對時間不斷流逝永不復返的認識。
方案二:教師放課前錄制好的鐘表嘀嗒、嘀嗒響的錄音,讓學生認真聽,教師問:“聽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學生能回答:“聽到了鐘表走動的.聲音,感受到時間一直往向走,不斷流逝。”
讓學生交流預習時搜集的材料,加深對時間的認識。
教師小結:臺灣作家林清玄不僅感受到了時間不斷流逝,時間的珍貴,更讓我們敬佩的是他在生活中還能和時間賽跑(板書),今天我們學習第三課《和時間賽跑》。
(二)檢查預習,質疑問難
想想課文講了哪些事?讀后你明白了什么?第一問:學生在課前反復讀課文基礎上會回答:
(1)外祖母去逝,爸爸和“我”談話;
(2)觀察太陽變化;
(3)觀察小鳥飛行路線;
(4)和太陽賽跑;
(5)和作業賽跑五件事。如果學生說不全,引導其他學生補充。[這一環節設計,培養了學生抓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
第二問:質疑問難:四人小組活動,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提出共性問題。在學生回答后出示預先寫好的問題:
(1)“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什么意思?
(2)“我”把什么當作一個謎?
(3)“我”怕什么?
(4)“說不出的滋味”是什么滋味?
(5)“雖然明天還會有新太陽,但永遠不會有今天的太陽了”什么意思?
[以上全文初探過程,教師了解了學生理解課文內容的程度,為重點探究做了準備]
二、重點探究,解決問題
(一)學習課文(1-4自然段)解決前四個問題學習方法可采用指名朗讀,自由讀這部分內容。聯系外祖母去世爸爸說的話談感受來回答前四個問題,教師這樣引入:“從剛才大家疑問中可以看出大家對第4自然段提出問題最集中,那么我們就先來解決這些問題。”然后,學生帶著問題讀書,小組內交流達成共識:這個謎是“我”對爸爸說的為什么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感到不理解,感到可怕。這里還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生活認識來談。進一步理解“所有時間里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這句話的意思。
(二)學習課文(6-8自然段)
學習步驟:
教師過渡:“是啊,就因為‘我’對事物永遠不會回來這個問題產生了疑問,對時間有了朦朧的可怕認識,促使‘我’在生活中去有意觀察。通過觀察又有了新的認識。”
學生活動:
(1)自由朗讀6、7自然段。
(2)觀察課件,幫助理解。
(3)結合自己生活中觀察及親身體驗來談。
(4)再讀課文,深化認識。
為了幫助理解,可采用以下方式:
(1)教師出示課件:畫面的左上方一個鐘表,右邊有初升的太陽,隨著鐘表時間走動(比實際鐘表要快),太陽慢慢移動,由東方升到當空,再到日落,天氣由暗到明,再逐漸變暗。教師操作可循環兩次三次表示時間過去了兩天三天,課件設計太陽顏色、位置、天空中云彩每天可稍微有些不同,讓學生觀察后感覺每天太陽都從東邊升起,西邊落下,但時間不同了,從而明白“雖然明天還會有新的太陽,但永遠不是今天的太陽了”這句話。
(2)結合學生生活體驗談:教師可讓學生回憶自己過去最有意義、最留戀的某個時間或某件事情。問想不想再重新過一次,是不是特別渴望再經歷一次。如:某某領獎儀式,幼兒園三年美好時光。這種愿望能否實現?為什么?從而體會時間流逝的無情。
(3)結合學生生活觀察談:充分讓學生把自己看到的時間里事物消失的例子談出來。如花的生長過程:由發芽、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課題) i u ü第(1)教時共(3)教時主備人
教學目標1.學會i u ü三個單韻母,能讀準音,認清字形。
2.學會正確認讀i u ü 的帶調韻母。知道i上標聲調時,上面的小圓點不寫,并會在四線格里正確書寫。
重點難點重點:i u ü的發音及帶調讀。
難點:讀準i u ü的第二聲和第三聲,懂得i上標聲調時,不寫小圓點。
課前準備拼音卡片,投影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復習認讀帶調的a,o,e。
二、教學單韻母i及其四聲。
1.看圖說話引出i 。
圖上畫著阿姨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板書:iI
教師范讀。
2.啟發學生看圖,記形.
3.指導書寫。
4.教學i的四聲。
你發現i標上聲調字形有什么變化?
三、同法教學單韻母u ü及其四聲。
四、復習鞏固。
卡片認讀帶調的i u ü,比一比,看誰讀得又快又對。
開火車讀。
回答。
看口形,聽發音,認真仿。
學生編順口溜記形:1加小點還念i,發音牙齒要對齊。
書空,念順口溜:先寫豎,再寫點,iii。
在四線格內抄寫。
念順口溜:小i有禮貌,標調就摘帽。
在語言環境中練習四聲。
多種方法練讀i u ü。
教學反思
教學內容(課題) i u ü第(2 )教時共(3)教時主備人朱 佳
教學目標1.學會y w兩個聲母,能讀準音,認清形,會在四線格里正確書寫。
2.學會yi wu yu三個整體認讀音節的發音及帶調讀。
重點難點重點:學會yi wu yü三個整體認讀音節的發音及帶調讀。
難點:學習y和ü組成音節時,ü上兩點省寫的規則。
課前準備拼音卡片,投影。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復習認讀帶調的i u ü
二、教學聲母y w。
1.談話引出y,并板書。
2.示范好y的發音。
3.指名讀。
習。
4指導讀課文。
5指導書寫ü。出示投影,說說像什么。范寫。
復習鞏固6個單韻母及其四聲。
認讀6個單韻母。
游戲:亮卡片,記字母。
開火車,認讀打亂的6個帶調單韻母,再同桌互查《課堂作 業本》第二題。
游戲:摘橘子。
四、總結。認讀。
看口形,聽發音,模仿讀,練讀。
試讀。用順口溜進行四聲練習。
讀課文。
說話:小魚吹泡泡。在作業本上抄寫ü。
認讀。
做游戲。
開火車讀,互讀互查。
做游戲。
教學反思
教學內容(課題)2 i u ü第(3)教時共(3)教時主備人徐月芬
教學目標1.復習i u ü y w及yi wu yu。
2.看圖讀帶調整體認讀音節yī wū yú和音節yā。
重點難點重點:學會yi wu yü三個整體認讀音節的發音及帶調讀。
難點:學習y和ü組成音節時,ü上兩點省寫的規則。
課前準備拼音卡片,投影。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復習認讀帶調的'I u
教學單韻母ü及其四聲。
1出示投影引出ü。
2教師范讀
3教學ü的四聲。指名試著讀ü的四聲,及時糾錯。鼓勵學生編順口溜進行四聲練習。
4指導讀課文。
5指導書寫ü。出示投影,說說像什么。范寫。
復習鞏固6個單韻母及其四聲。
認讀6個單韻母。
游戲:亮卡片,記字母。
開火車,認讀打亂的6個帶調單韻母,再同桌互查《課堂作 業本》第二題。
游戲:摘橘子。
四、總結。認讀。
說說:一條鯉魚吹泡泡。
看口形,聽發音,模仿讀,練讀。
試讀。用順口溜進行四聲練習。
讀課文。
說話:小魚吹泡泡。在作業本上抄寫ü。
認讀。
做游戲。
開火車讀,互讀互查。
做游戲。
教學反思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4
一、巧設懸念導入新課
出示圖片,看到幾個兒子?揭題:三個兒子
二、初讀感知
1、引導學生自由讀課文。
要求讀準字音,劃出生字新詞,并想辦法認識它,想想課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②再讀故事,邊讀邊想,老爺爺為什么說只看見了一個兒子?
2、檢查識字狀況
3、生字會認了,這些句子會讀嗎?
(出示下列句子,其中生字加紅,這些句子也是課堂上要多次用的)
如: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但是他。
4、讀下面的句子,練說“一個(只)——。一個(只)——。另一個(只)——。”句式。
5、引導學生再讀課文
三、朗讀交流,發現閱讀樂趣
反饋:你都找到了哪幾句話?
交流:(出示第一個媽媽的話:“我的兒子既聰明又有力氣,誰也比但是他。”)
(指名生讀)
采訪剛才讀的`同學。
四、寫字
1、請學生說說哪個字書寫時要注意。
2、示范寫“胳膊,晃蕩,停”幾個字。
3、指生上來板書,指出優缺點。
4、學生書寫。
聽課評析
本課教學中,不必給二年級的孩子們多少孝敬父母的大道理,也不必逐字逐句地深挖細摳文章的思想內含,教師在引導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抓住“明明有三個兒子同時在眼前,為什么老爺爺說只看到一個兒子”這一問題引導孩子讀書討論,這一點十分不錯。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5
一、教學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課是北師大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十一單元“快與慢”的第一篇課文。文章是當代著名作家馮驥才的作品。課文記敘“我”登泰山時發現挑山工登山的路程,雖然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卻不比游人慢。經過與一位挑山工相遇、接觸、交談,得知他們速度不慢的原因在于他們登山時腳踏實地、堅持不懈,說明做任何事情都要踏踏實實、堅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課文按照事情發生發展的順序來寫。首先寫“我”登山時看見挑山工走的路程大約比游人多一倍,但速度卻不比游人慢,心中感到很奇怪;其次寫“我”與一位挑山工交談,明白了他登山速度快的原因;最后寫下山后畫了一幅登山畫,用挑山工登山不止的精神勉勵自己不斷向前。
(二)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學習作者通過寫事表現人物品質的方法。
2.培養學生的朗讀、感悟、理解能力。
3.通過人物外貌,體會人物性格特征;理解挑山工的話,從其登山中感受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
(三)教學重點
理解挑山工的話所蘊含的深刻哲理,并從中受到啟發。
(四)教學難點
理解挑山工的語言;體會課文最后一句中“它”的含義。
(五)課時安排
2課時
(六)教學資源準備
教學課件
二、教學設計
(一)設計思想
1、以疑促讀,以讀促思。讓學生帶著疑問去讀,激發他們閱讀興趣,提高閱讀效果。
2、以讀為本,讀中悟理悟情。讀,是語文課堂的基點。讓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有所感知,培養語感,受到情感熏陶、思想啟迪。
3、凸顯學生學習主體性。注重學生自主理解、體驗。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做批注。
(二)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簡略)
一、師生淺談單元主題“快與慢”。
二、導入課文《挑山工》。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四、集中學習重點生字詞。
五、梳理文脈,概括主要內容。
六、認識挑山工們登山特點(學習第一自然段)。
七、了解作者關于挑山工的“不解之謎”(學習第二自然段)。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師: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挑山工》。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我們知道了挑山工是一群從事挑貨上山的人。本文作者馮驥才為他們既寫了一篇文章又創作了一幅畫,通過閱讀課文、欣賞圖畫,讓我們初步認識了解了這群人。
2.復習鞏固生字新詞。
課件出示:
誦讀平衡樸素健美哲理
包蘊陡直攀談憨厚登攀
咧開嘴光溜溜沉甸甸黑黝黝
騰云駕霧不解之謎心悅誠服意味深長
3.回顧作者的“不解之謎”。
師:挑山工泰山上隨處可見。作為作家和畫家的馮驥才登山時卻把目光投向最不起眼、最普通的挑山工。這源于作者登山時留心了一個現象,他感到奇怪,成為了他心頭的一個不解之謎。同學們,你們知道他的謎是什么嗎?
師引導學生回顧挑山工登山的情形強調“謎”點。
二、精讀感悟、體會人物形象
1.引人新授內容。
師:要想解開這個謎,我們得走近他們、深入了解他們,正所謂“解鈴還須系鈴人”。作者有幸在泰山上結識了一位挑山工,在登山途中幾次相遇,還進行了一番親切交談,最后不解之謎終于解開了。
2.初讀,整體(3—5自然段)把握。
師:找找讀讀文中描寫這個挑山工的內容,看看作者主要從哪些方面描寫了這個挑山工?
生交流反饋。
教師梳理:外貌、語言。
【設計意圖】對這一部分先整體把握,為后續的理解體會人物形象、性格特征奠定基礎。
3.細讀外貌,體會人物性格特征。
請畫出文中描寫挑山工外貌的語句,體會他的形象(他是一個怎樣的人),可在書旁或稿紙上做批注,可以是幾個詞語或句子。
師生交流。
課件出示——
(1)我們在山下買登山用的青竹杖,遇到一個挑山工,矮個子,臉兒黑生生的,眉毛很濃,大約四十來歲,敞開的白土布褂子中間露出鮮紅的背心。
(2)……褂子脫掉了,光穿著紅背心,現出健美的黑黝黝的肌肉。
(3)他濃眉一抬,咧開嘴笑了,露出潔白的牙齒。
師引導概括:健美、樸實等。
【設計意圖】認識了解人物,大都從直觀外貌入手。由表及里,由易到難,這是認識規律。此處,可以通過文本閱讀滲透寫法指導——描寫人物,外貌是重要內容。
4.精讀“語言”,體會人物精神品質。
(1)師:這位挑山工給我們印象最深的還是他的語言,他的一番話讓“我”心悅誠服,消除了疑問。我們來看看他對“我”講了哪些話。找找、讀讀、體會體會、做做批注。
(2)師生交流。
課件出示——
“我們哪里有近道,還不和你們是一條道?你們走得快,可是你們在路上東看西看,玩玩鬧鬧,總停下來唄!我們跟你們不一樣。不像你們那么隨便,高興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實不行,停停住住更不行。那么,兩天也到不了山頂。就得一個勁兒往前走。別看我們慢,走長了就跑到你們前邊去了。你看,是不是這個理兒?”
思考——
a.“我們哪里有近道,還不和你們是一條道?”
請把這句換一種說法(變為陳述句)。
b.“你們走得快,可是你們在路上東看西看,玩玩鬧鬧,總停下來唄!”
找出文中與之相對應的句子。
c.“不像你們那么隨便,高興怎么就怎么。一步踩不實不行,停停住住更不行。那么,兩天也到不了山頂。就得一個勁兒往前走。別看我們慢,走長了就跑到你們前邊去了。”
體會、概括挑山工是怎樣登山的。
d.“我們跟你們不一樣。”
請結合課文內容,想想游客與挑山工還存在哪些方面不一樣?
【設計意圖】這是課文理解的.重難點。教師設計幾個問題,有條理,有層次地分解了理解難點,有利于學生準確理解“速度并不慢”的原因和體會出挑山工的堅持不懈、腳踏實地、勇往直前精神。
師生交流,體會人物精神品質(堅持不懈、腳踏實地、勇往直前)。
師引導總結:挑山工的速度并不慢就是因為他們他們堅持不懈、腳踏實地、勇往直前。
5.體會最后一自然地的“它”的含義。
6.教師總結全文。
7.回顧全文,填空練習,領會文章主題。
課件出示:
回顧課文內容,動腦填一填
挑山工一番話讓我(),讓我明白了他們的登山速度并不比游人慢的原因。雖然他們(),雖然他們(),但是他們()、()、();可不像我們游人()、(),一路上時而飽覽壯麗的山色,時而()時而(),怎不被落在后面挑山工趕上、超過?
是呀,真正的“快”、最終的“快”,往往就取決于這種精神態度——朝著目標,堅持不懈地、腳踏實地地去努力。
【設計意圖】語文課堂離不開語言文字訓練,這是語文教學的本真。此處設計讓教學由點回到面,由局部回到整體;加強學生的語言積累,培養語感;讓學生感悟“快與慢”的辯證關系,并受到思想啟迪。
三、欣賞泰山風景,升華情感。
課件出示數幅風景圖畫,激發對挑山工欽佩、贊美之情。
四、作業:寫一篇讀后感。
【設計意圖】讀,起于疑,得于思,成于寫。“寫”是閱讀理解的物化,“寫”促進學生將美好思想情感不斷內化。
(三)板書設計
挑著重擔
挑山工路程多堅持不懈、腳踏實地、勇往直前
速度并不慢
課堂反饋
教學設計適應四年級學生認知水平。課堂交流順暢,互動頻繁。學生成功掌握閱讀重難點,課堂教學效果佳,基本達成預定目標。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6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有情感地誦讀課文。
2.聯絡生存現實,感受各種花的錦繡顏色,感受大自然的奇異。
教學重點:
認、寫本課的生字詞,有情感地誦讀課文,感受各種花的錦繡顏色。
教學難點:
有情感地誦讀對話,領會花孩子神往美、崇尚美、關切別人的可愛之處及星星、早霞的無私奉獻、樂于助人的精神。
教學進程:
1.溫習
一.出示生字卡片,抽讀生字。
二.聽寫詞語:舞蹈,打扮。
抽兩名門生的聽寫本拿到展現臺評。老師指點謄寫規則。
師:你能用“打扮”造句嗎?
引渡:課文中是誰想打扮這個世界?(花孩子),板書課題,讓我們一塊兒走進課文,看看課文是怎樣說的呢?
2.學習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一.齊讀第一自然段,想一想花孩子們說了些甚么呢?
二.指點讀好問句。
(2)學習第二——十自然段。
引渡:花孩子想打扮天下,它們是怎樣找到色彩的呢?
一.自由讀第二——十自然段,找找課文中寫了幾個花孩子?
抽生說,老師板書:迎春花杏花、桃花石榴花
二.分小組邊讀邊商討:這些花孩子找到了什么樣的色彩?
他們是怎么樣找到的?
三.匯報:
(一)生:迎春花迎春花找到了金黃的色彩板書:金黃色
師:它是怎樣找到的`呢?,
生:是星星姑娘送給它的。
師:用自己喜好的符號畫出星星和迎春花說的話,引出“細聲細氣地說”,領會迎春花是個怎么樣的孩子,星姑娘把金黃的色彩送給迎春花,領會星星是一個什么樣的孩子?
分角色誦讀出示課件(迎春花的圖)
出示課件:
黃燦燦的迎春花細聲細氣地說
()的()()地說
黃燦燦的迎春花細聲細氣地說
()的()()地說
想一想可以怎么樣填,同桌的孩子說,全班的孩子交換。
(二)生:石榴花找到的是紅色彩。板書:紅色
師:它是怎樣找到的?
生:是早霞送給它的。
出示課件:石榴花的圖。
師:用自己喜好的符號畫出早霞和石榴花說的話,領會它們是什么樣的孩子。
分角色誦讀。
出示課件:石榴花的圖
(三)生:桃花、杏花找到的是粉紅色。板書:粉紅色。
齊讀課文第十自然段,領會石榴花是什么樣的孩子?
出示課件:桃花、杏花的圖。
3.拓展
孩子們,在生活中你們看到過許許多多的花,教師給你們帶來了很多的花孩子,出示課件,這些花孩子也找到了各人的色彩,開出錦繡的花打扮天下呢!
你能說說梨花是什么色彩的?想一想它是怎樣找到色彩的呢?會說些甚么呢?(讓孩子自由說)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7
作為高等職業教育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高職“大學英語”課程自開設以來就一直作為一門公共必修基礎課程而廣受關注。其課程目的不僅是幫助學生打好語言基礎,更重要的是注重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語言的技能,特別是用英語處理與未來職業相關業務的能力。其課程目標是為培養面向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服務的。其教學分為兩個自然銜接的階段,即基礎英語階段與行業英語階段。本文主要探討在行業英語教學階段中,藝術設計專業將如何進行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英語課程設計。
一、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職業教育理論
20世紀90年代,著名的德國職業教育學者Rauner教授及德國不來梅大學技術與教育研究所的研究者們經過不斷研究,提出了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職業教育理論。該理論克服了傳統職業教育與真實工作崗位相脫離的弊端,旨在著眼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其核心思想于21世紀初被我國職業教育界所接受,并對我國近年來職業教育的課程改革產生了深遠影響。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職業教育突破了學科體系的框架,把工作過程知識作為職業教育的核心,把典型的工作任務作為工作過程知識的載體,并按照職業能力發展規律構建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
“工作過程”是一個內涵豐富的概念,它包括“商業運作過程”“生產過程”“勞動過程”。一個職業的工作過程是完成一個企業工作任務的完整的勞動進程,工作成果始終是其所要達到的目標。而職業教育理論強調把工作過程知識作為一種概念性工具,以工作過程知識為基礎,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職教課程,教學內容指向于職業的'工作任務、工作的內在聯系和工作過程知識。
工作過程的核心要素包括:勞動者、工作對象、工作工具、工作方法和工作產品。這些要素相互作用,并在特定的工作環境下完成預期的工作成果,直到工作過程結束。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職業教育不是以傳授學科知識為目的,其宗旨是向學生傳授工作過程知識,促進學生職業能力的形成。M. Fischer指出工作過程知識是在工作過程中直接需要的(區別與學科系統化的知識)、常在工作過程中獲得的知識(包括理論知識)。換言之,工作過程知識涉及企業整個的工作過程,不是通過從學科知識中引導出來的第二手的知識,而是在具體的情景中積累起來的包含工作經驗在內的有關生產的目的與生產進程方面的知識。
典型工作任務描述一項完整的工作行動,包括計劃、實施和評估整個行動過程,它反映了職業工作的內容和形式以及該任務在整個職業中的意義、功能和作用。它具有以下特征:
①具有結構完整的工作過程(計劃、實施以及工作成果的檢查評價);
②能呈現出該職業的典型的工作內容和形式;
③在整個企業的工作(或經營)大環境里具有重要的功能和意義;
④完成任務的方式和結果有較大的開放性。典型工作任務同時也構成職業教育的一個學習領域課程。
二、教材分析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推出的新職業英語:《藝術設計英語》(行業篇),在以“工學結合、能力為本”的職業教育理念的指導下,不僅能滿足學生完成基礎階段后進一步進行專業學習的需要,更能基本滿足藝術設計從業人員工作過程中的英語交際需要。以藝術設計行業的工作過程、典型工作環節和場景為參照來組織內容,根據主要工作任務所需的英語知識和技能設計英語學習任務,注重培養學生用英語處理與設計工作相關的業務的能力,兼顧交際技能、職業技能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本教材共八個單元,涵蓋了藝術設計類職業最典型的工作過程,包括設計接洽、設計準備、設計創意、設計表達、設計實施、設計評估、設計管理和設計人生。該教材摒棄了傳統的以英語為載體,進行藝術設計學科專業知識的傳授,而是基于對該行業典型工作過程的提煉,確定每一工作過程中的主要工作任務,然后按其所需的英語知識和技能設計英語學習任務。這樣以藝術設計典型工作過程知識為框架進行的課程內容設計,其內容確保了工作過程框架下的課程內容與生產體系的靈活性相適應,大大提高了學習者的學習興趣。
三、課程設計
以《藝術設計英語》第三單元設計為例,以藝術設計典型工作任務-設計創意為內容確定的教學單元:職業的典型工作任務,學習目標,學習與工作內容,學時要求,教學方法與組織形式說明,學業評價方式。所對應題目類型如下表所示。
四、教學內容
該單元將英語知識點融入到概念設計行業第三個工作環節“設計創意”的典型工作流程中,通過不同的微任務共同組成一個完整的微工作過程。首先,設計小組通過Reading A的學習,了解概念化設計的涵義及常用設計方法,根據創意簡報擬定設計方案在小組內部展示。進而,在Listening & Speaking部分,小組成員從造型、材料、設計元素等多方面進行評價,激發設計靈感。隨后,在Reading B的學習中,小組制定設計草圖并附簡要文字說明。最后,在Writing部分中,設計小組對草圖進行修改,形成會議紀要,制定草圖定案書。英語技能與專業知識的有機結合從下表中能得到充分體現。
五、結論
實施基于工作過程課程的根本原因,并不僅僅是為了將原有的教學內容進行重新排序,而是使“工作過程知識”的獲得成為可能。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藝術設計英語》課程,針對藝術設計行業中典型的職業工作任務編排教學內容,具有工作過程的整體性。學生在課堂英語學習中,完成從明確任務、制訂計劃、實施檢查到評價反饋整個過程;在課堂教學設計中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在培養英語運用能力的同時,促進其職業素質的提高。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2、讀懂課文內容,從字里行間感受小男孩美好的心靈。
3、體會“給予是快樂的”這句話的含義,激發學生無私奉獻、助人為樂的美好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從文章中人物的言語和行為中體會小男孩的心理活動和保羅的心里感受;激發學生無私奉獻、助人為樂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題解題
1、同學們,當老師表揚你時,心情怎樣?
2、是啊,受到表揚,我們的心情是高興的、快樂的,但是有一種快樂,不但表現在臉上,還表現在心里,這種快樂便是給予。這節課,老師將和大家一起學習第24課《給予是快樂的》。 板書課題,理解“給予”意思,理解課題意思。(課題就是助人為樂的意思。)
齊讀課題。
二、預習探究,理清思路
1、課前同學們已經預習了課文,誰來說說通過預習,你知道了什么?
2、請同學們打開課本113頁,自由朗讀這篇文章,邊讀邊想:文中寫了誰給予誰快樂?
3、同桌交流:看看誰找到的答案最多。
4、全班匯報:生說,教師副板書
( )給予( )快樂
保羅 男孩和弟弟
男孩 弟弟
保羅哥哥 保羅
教師小結,表揚同學們會讀書并問:在這些答案中,你認為作者重點寫的是誰給予誰快樂?(男孩給予弟弟)
三、品讀文本,感悟男孩美好品質
1、請同學們默讀課文1——5自然段,邊讀邊想:你從哪句話中讀出男孩想把快樂給予弟弟?并把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地方畫下來。
學生默讀,教師巡視
匯報:你從哪句話中讀出男孩想把快樂給予弟弟?
學生讀畫的句子,教師重點指導朗讀第5自然段。
(1)指一生讀這段話,談體會。
(2)男孩和保羅的想法一樣嗎,你能說說他們的不同嗎?
(3)生說,教師填充表格,請同學們觀察表格:這兩個人的想法僅有一字之差,你能找到嗎?(學生找到“有”和“當”)
這兩個字分別意味著什么?生說,教師總結:“有”意味著擁有、索取,“當”意味著奉獻、給予,板書:奉獻
(4)你能讀出他們的不同嗎?找兩位同學讀,讀出不同。師生分角色讀,男女生合作讀。
小結:男孩雖然小小年紀,但是當他看到這樣一輛又大又漂亮的車時,他想到的不是自己擁有,而是想到要奉獻給他的弟弟;當他聽說保羅有一個給予弟弟新車的哥哥時,男孩想到的不是想有一個這樣的哥哥,而是想當這樣的哥哥。聽了男孩的這句話,保羅大吃一驚,可是,更令他吃驚的還在后頭呢。
2、品讀第11自然段,體會男孩美好心靈
(1)出示11段內容,指一生讀。
(2)大家都來讀讀這段話,老師相信會讀書的你一定能讀出自己的體會。
(3)指生讀,談體會。引導學生從男孩的心情以及對弟弟的關愛方面談。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讀出男孩的快樂心情以及對弟弟的關愛。
“講”字,你讀出了什么?男孩平時除了對弟弟講圣誕禮物,還對弟弟講什么?師小結:多好的哥哥啊!始終想的都是弟弟,平時給他講好看的圣誕禮物,今天想到的還是弟弟,你能把這種對弟弟的愛讀出來嗎?
3、在這之前,當男孩請求保羅把車開到家門口時,保羅怎樣想?現在,聽了男孩的話后,保羅明白了什么?
小結:保羅明白了,男孩不是想在小朋友面前炫耀汽車,而是想讓他那腿有殘疾的弟弟親眼看看汽車啊!聽了男孩的話,保羅的眼睛濕潤了,為什么?
師:是啊,他從沒見過這樣的孩子,一心想到不是自己,而是他的弟弟,所以保羅下了車——
生接讀課文“把小弟弟抱進了車里。那個男孩眼睛里閃著喜悅的光芒,也坐了進去。” 師:三個人一起走向了圣誕前夜,(出示圣誕夜景)瞧,圣誕節的夜晚流光溢彩,圣誕樹在璀璨的燈光下顯的更美麗了,上面掛滿了一份份美好的祝愿,歡聲笑語溢滿整條街道,望著這美好的一切,從沒出過門的小弟弟很快樂,他第一次坐上了漂亮的汽車,第一次到過了他從沒到過的'地方,第一次看到了他從沒看到的景物,所以今晚的他一定很難忘。
男孩和保羅為什么難忘?
小結:男孩因為幫助弟弟,讓弟弟坐上汽車,看到弟弟快樂,男孩也很快樂,所以今晚的他也很難忘。
保羅呢,被男孩的品質感動、感染,幫助兄弟倆坐上汽車,看到兄弟倆快樂,他也懂得了幫助別人是快樂的,最重要的是,他從內心里感受到:給予是令人快樂的。
出示最后一段:齊讀。
四、拓展延伸
1、通過剛才的學習,你能不能說說現在理解的“給予”的內涵。
2、自古至今,人們都把樂于助人、無私奉獻當作美好的品德,有許多人,也在像文中的男孩一樣,像保羅以及保羅的哥哥一樣,默默奉獻著愛心。出示名人名言,指生讀。
3、生活中,書籍中都有許多關于奉獻,關于給予的故事,請同學們拿出課前老師發給你的閱讀材料《愛心樹》,然后思考,大樹為什么很快樂?學生讀后,交流問題。
4、總結:大樹因為給予男孩幫助而感到快樂,他的愛心同樣讓我們感動,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夠多給予別人一份幫助,多給予別人一絲關懷,自己也收獲一份真正的快樂。
5、閱讀:
《給,永遠比拿愉快》
《愛的教育》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生字新詞,結合課文體會詞義;正確、規范地書寫生字。
3、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重難點:
重點: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難點:理解生字詞,并初步感受到課文描繪的美景。
對策:給予充分的閱讀時間。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揭示課題
在我們的語文課堂學習中,我們曾去過云霧變幻無常、令人飄飄欲仙的廬山,到過充滿陽光的拉薩,還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湖……今天,我們又將來到風景秀麗的九寨溝。
板書課題,并指導讀好課題,學寫“寨”。
二、初步感受九寨溝的'美景
1、你想去瀏覽九寨溝,去感受九寨溝的美景嗎?打開老師為你們準備的網站,你可以看到許多美麗的圖片,看一看,談一談你的感受。
(學生瀏覽,同桌交流觀看圖片的感受。時間5分鐘)
2、看了圖片,你有什么想法,和同學們一起交流一下。
(組織學生交流,引導學生可以講感受、也可以提問題)
三、初讀課文、掌握字詞
1、 自讀課文,邊讀邊做記號。
2、、 出示生字詞,檢查效果。
3、指導學生讀好文中的長句子。
四、調查興趣,自主選擇
1、 再讀課文,說說你想先去哪里玩一玩?
2、 引導學生再讀讀重點段。
五、作業
1、 描紅
2、 抄寫生字詞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0
小學語文教學對象是正在發展中的兒童,如何把小學生培養好,不能有半點差錯。要求每一位教師在上課前必須做好精細的準備工作,要把準備的內容書面化,完成教學設計,才能自如地上好課。實踐證明優秀教師在上課前,都很認真地做好準備工作,有的反復修改教學設計方案,而案例分析更是教師總結經驗,不斷反思,不斷進步的途徑之一。完成小學語文教學設計,是教師不斷總結和積累教學經驗的過程,也是教師提高文化科學知識和語文能力的過程。因為完成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的過程,需要教師不斷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語文能力。如通過鉆研小學語文教學大綱和熟悉語文教材,確定教學目標,理清教學思路的過程,會轉化為教師教學活動的指導思想及必要的知識;通過研究教學目標的落實,教學內容的重點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學生接受能力,促進學生發展,實現教學目標的途徑和方法,從而會提高教師本身的思想水平、知識水平和教學能力。小學案例分析的目的是對以往的教學進行反思、小結,他的最終目的是使小學語文教學實現最優化。
教材與學情分析:
《故鄉的蘆葦》是教科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以“熱愛家鄉”為主題的第六單元的第一篇主題課文。這是一篇以熱愛家鄉為主題的抒情散文,文章先敘述后抒情。作者以生動準確的語言描寫了故鄉樸實無華的蘆葦多而美的特點。用輕松細膩的筆法娓娓敘說了兒時與蘆葦有關的趣事。本課優美、生動的語言是學生學習語言,培養語感的好材料,教學時讓學生在感受語言文字魅力的同時,通過對故鄉蘆葦的回憶,傾訴了對家鄉的懷念與熱愛之情。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掌握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積累自己喜歡的優美詞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課文形象、準確的語言,領悟作者表情達意的方法。
3、通過體會作者熱愛故鄉的情感,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習品讀,鑒賞文章優美的詞句和段落,并積累下來。
難點:、從文章準確、形象的語言中體會作者熱愛故鄉的情感,揣摩作者表情達意的寫作方法。
教法、學法:
1、課堂上注重朗讀,讓學生在充分的讀中去主動學習,在這堂課上,我引導學生以讀為前提,在讀中領悟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
2、給學生一個感悟的課堂。我們要引導學生在學習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時,不忘聯系自己,聯系生活實際,讓自己的情感也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升華。
3、在本節課的教學中主要是引導學生自讀自悟,在質疑問題、自讀解疑、讀議領悟中給予學生獨立思考和創新思維的空間,讓學生發表個人獨特的見解,培養創新意識。
設計理念 :
本篇課文語言優美,生動活潑,感情真摯,充滿童趣,讀起來瑯瑯上口。因此,我選擇了“以讀代講,讀中感悟,讀中生情”的方法,在讀中引導學生體會寫法,在品詞析句中揣摩作者的表達方法。貫徹了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課。
同學們,老師知道一個美麗的地方,你們想去看一看嗎?你看:在長江口外,東海之濱有一個美麗的海島,這就是樊發稼的故鄉,這里曾給作者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那密如蛛網、縱橫交錯的清清亮亮的小河;那燦若群星、叫不出名兒的各種各樣的芬芳的野花;那望去像鋪滿碎金似的一畦畦油菜花;那朗朗秋空下熠熠耀目、潔白如云的棉花……
孩子們,這兒美嗎?這么美的景色只給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他最難忘的卻是那些樸實無華的蘆葦。這究竟是為什么呢?現在,就讓我們跟隨作者一起走進故鄉的蘆葦,去追憶那遙遠的童年生活吧。(師板書課題,生齊讀。)
(設計理念:這段導語的設計,重在激趣,從心理學的角度講,抓住了學生最感興趣的地方,從知識的角度講,以課文內容為切入點,既給學生提出了本課的學習目標,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欲望。)
二、細讀深究,品讀悟情
1、自由的朗讀課文,要求:讀通語句,
2、快速瀏覽課文,標出自然段序號,看看文中哪些自然段是描寫蘆葦的`,哪些自然段是寫童年趣事的?
3、指名讀8——10自然段,其他同學邊聽邊畫出描寫蘆葦特點的語句。
4、課件出示:一片片,一簇簇,迎著輕風,搖曳著修長的碧玉似的秀枝,遠看猶如一朵朵綠色的輕云,在地平線上飄拂著,給鄉村平添幾分恬靜和飄逸。
5、那么這句話寫了蘆葦的什么特點呢?從哪些詞可以看出來?在這句話中你看到了幾個疊詞,你還能再說幾個這樣的詞語嗎?
6、多么可愛的蘆葦啊,誰愿意讀出它的可愛來?
(設計理念: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以上教學環節,意在引導學生通過不同的方式的朗讀,打開學生情感的閘門,以心感悟文本,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達到與作者產生共鳴的效果。中間不失時機地穿插朗讀指導,在讀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讀出感情。此環節既實現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又體現了新課程的核心理念“以人為本“的原則。)
三、合作研讀,自主交流
1、是啊,多么可愛的蘆葦啊,作者運用了恰當的比喻和擬人,為我們展現了一幅如詩如畫的蘆葦圖,多么令人神往啊。不僅如此,在蘆葦叢中還有很多趣事呢?
快速瀏覽11—13自然段,看看作者寫了哪幾件趣事? (吹蘆葉 哨折蘆葉船 捉紡織娘)
2、指名讀 女生讀句子,男生配動作和聲音注意讀出歡快勁。
3、下面誰愿意來讀讀第二件事,看看你又在哪句話中看到了作者的快樂。
(“開船啰!開船啰!”“于是,在一片歡呼雀躍聲中,綠色的“船隊”便滿載著我們純真的幻想,順流而去……” )
4、帶著快樂的心情,讓我們來看看最有趣的一件事吧。
5、紡織娘是什么樣的?你們想看一看嗎?(課件出示)
6、課文是怎樣描述紡織娘的?請同學們找一找,誰愿意來讀讀。
7、作者如詩一般的語言更讓人陶醉,來,下面我們齊讀4、5、6、7自然段。
10、大家看,這些景色怎么樣?他們和蘆葦有關系嗎?可不可以去掉呢?為什么?
(不可以,這幾句恰恰說明故鄉很美。)
(設計理念:這一教學環節是建立在前面學習的基礎上,水到渠成,首尾照應,完成了本課的教學目標,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
四、體味情感,升華主題
1、這段結尾再次出現省略號,表明作者對蘆葦難以忘懷的根本原因是:故鄉的蘆葦!你給過我不少(生接:童年的歡樂。)
2、童年往往是最快樂,最難忘的。而作者的童年是和故鄉的蘆葦分不開的。所以作者發自內心地說:(課件出示:生我養我的故鄉啊,你給我留下多少夢幻般的、繽紛的記憶。)
(設計理念:升華主題,超越文本。感悟作者在文中抒發的懷念家鄉的情感。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五、拓展延伸 ,再造升華
作者用詩一樣的語言、畫一樣的意境、絲一樣的的情節為我們展現了一幅幅優美的畫卷,洋溢著一縷縷真摯的感情,寄托著自己對故鄉的懷念和熱愛。孩子們,你們注意到了嗎?其實我們的家鄉也有很多美麗的景色,學到這兒,此時你最想說的一句話是(課件出示:家鄉,我愛你)誰愿意說說你愛家鄉的什么?說得真好,老師知道你們都是心中充滿愛的好孩子。
課下請你飽含深情的,寫一寫你對家鄉的熱愛,好嗎!(家鄉的藍莓、紅豆、靈芝、蘑菇等等)
六、板書設計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1
教材分析:
羅貫中所著的《三國演義》以扣人心弦的故事情節,生動形象的人物描寫,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
諸葛亮這個家喻戶曉的人物形象,已成為足智多謀的代名詞。《空城計》這個故事寫司馬懿帶領十五萬人馬朝西城打來,諸葛亮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布下空城計,嚇得司馬懿退兵四十里。課文著力表現諸葛亮在敵我交鋒中知己知彼,有膽有謀,才智過人。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正確認讀11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10個生字,注意積累一些成語。
2.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 理解課文內容,認識諸葛亮是一個有膽有謀、才智過人的人。
4. 了解小說的基本知識及基本閱讀方法,通過情節分析理解人物形象。
5. 能通過細節描寫體驗人物的思想感情,能聯系生活實際對小說中的人物事件發表自己的看法。
過程與方法:
1.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重視學生與老師、與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在合作學習中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2. 重視學生在閱讀中的情感體驗,注重感悟,開拓思維,培養其創新精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了解我國古代小說的藝術成就,領略我國古代先賢們的超人智慧,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 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積極思索、敢于創新的精神,激發學生獻身祖國的思想。
重難點分析:
本課生字“藏”“登”的筆畫繁多,重點指導書寫。引導學生借助工具書重點理解課后的詞句積累“初出茅廬”“鞠躬盡瘁”“死而后己”等詞語,達到靈活運用的目的。
掌握通過情節分析人物形象的小說閱讀方法。
課前準備:
搜集有關諸葛亮的資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
(一)生活就像是一首歌,欣賞歌就像是欣賞生活。同學們,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支歌┌……
(師生共同欣賞《三國演義》主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
一支歌把我們帶入了一段歷史……,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一支什么歌嗎?
(設計意圖:教學開始以一曲《滾滾長江東逝水》創設情境,導入新課,仿佛把我們帶入了三國時期。)
(二)簡單交流一下對《三國演義》的了解。
1、哪位同學能給大家介紹一下《三國演義》這本書?
2、在《三國演義》眾多的人物之中,你們最喜歡誰?喜歡他的什么特征?
(設計意圖:讓學生課前通過上網查資料、查閱課外書、請教家長,了解一些三國以及三國人物的知識,重點交流學生了解到的有關諸葛亮的一些事,為本文學習做好準備。)
(三)過渡: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表現諸葛亮超人智慧的精彩篇章,即據《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改編的《空城計》。
二、自讀課文,認讀生字
(一)學生自讀課文。
自由地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用你們喜歡的方式解決,看誰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可以借助拼音,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請教老師或同組同學。)
(設計意圖:為學生創設自由識字的空間,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自主識字、合作探究的良好學習習慣。)
(二)小組內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可以開火車,玩卡片游戲),并交流識字的方法和渠道。
(設計意圖:本課課文較長,生字較多,教師在這一環節要扎扎實實地幫助學生把生字認清楚,教師指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切實調動學生的興趣,積極認讀生字。)
(三)出示課件,認讀生詞。
(四)分段檢查。(開火車分段讀課文)
教師運用多種形式的教學,將閱讀與識字相結合。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一)、大家都預習好課文了嗎?在預習中,你有沒有碰到不理解的詞句?
(二)、分角色朗讀課文,要求在朗讀過程中要讀準字音,注意節奏,同時注意理解文章的內容。
(三)、讀文質疑。邊讀邊想:課文中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提出來,小組內先討論,解決不了的問老師。
(設計意圖:相信學生,把學習的主動權充分交給學生,從小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學生會體味得更具體,理解得更深刻,更有利于學生思維的良好發展。)
(四)大家理解文章的內容嗎?請用一句話概括這篇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師提醒方法:誰?干什么?怎么樣?)
(設計意圖:尊重學生個性化的理解,創設各抒己見的氛圍。)
(五)、事情的開端、起因是什么?(——兵臨城下。)
“蜂擁而來”說明司馬懿兵馬很多。(體味“蜂擁”一詞好在哪里)
發展:臨危之際,諸葛亮開始使用妙計。
高潮是什么?
四、布置作業
1、生字2音2字2詞
2、詞句積累2遍
板書設計:
空城計
開端 司馬懿兵臨西城
發展 諸葛亮臨危施計
高潮 司馬懿中計
結局 諸葛亮釋計
第二課時
一、品讀課文
(一)中心話題:
你心中的諸葛亮是一個怎樣的人?結合課文說說理由。
學生帶著問題再讀課文,并根據自己的理解圈畫重點詞句。先在小組中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所以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感悟諸葛亮是一個怎樣的人時,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教師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二)全班交流
學生認為諸葛亮很聰明,很勇敢,有智慧,教師都可以認可,接著引導學生說一說又聰明又勇敢可以用一個什么詞來形容?相機板書:有膽有謀,才智過人。
接著讓學生從課文中找出證明諸葛亮有膽有謀、才智過人的依據。
1. 第一自然段:司馬懿兵臨西城。
這一部分寫的是諸葛亮施用空城計的背景,司馬懿大軍壓境,可以看出軍情緊急,從側面表現諸葛亮鎮定自若,有膽有謀。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朗讀,透過文本,仿佛身臨其境,來到了當時的現場,“司馬懿兵臨城下”,“諸葛亮臨危施計”,“諸葛亮鎮定自若”,“司馬懿中計”,扣人心弦,引人入勝。)
2. 第二自然段:
(1)對比:
“諸葛亮身邊并沒有大將,只有一些文官,他所帶的.五千兵有一半是運送糧草的,不能打仗。”而“司馬懿帶領十五萬人馬”,“塵土飛揚,魏兵分兩路向西城殺來。”
通過對比可以看出當時情況危急,諸葛亮臨危不亂,有膽有謀。
(2)諸葛亮臨危施計:
諸葛亮臨危施計,從正面體現了他的處變不驚、才智過人。
諸葛亮傳下命令,叫把所有的旗子都藏起來……坐在城樓上喝酒彈琴。
這段文字說明諸葛亮當機立斷:所有的調兵都已經來不及了,既然是空城,那就索性再空一點:旗子收起,百姓回避,城門大開,讓對方看不透到底是真空城還是假空城。再加上諸葛亮膽大心細,知己知彼,自己一副儒雅裝扮、輕松神態在城樓彈琴,更讓對方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設計意圖:通過教師、學生、文本三者之間的對話,使學生對人物的形象的理解更加豐滿,更加生動,更加活靈活現。)
(3)司馬懿中計:
諸葛亮精心安排了一個旨在迷惑敵人的空城計,久經沙場的魏國名將司馬懿有這么容易上當嗎?學生通過司馬懿的態度變化以及他采取的相應行動感受人物特點。
司馬懿:望——見什么?→疑惑——疑什么?何根據?→退——為什么?
司馬懿是個怎樣的人?
此時諸葛亮又是怎樣的呢?
“諸葛亮坐在城樓上,滿臉笑容,喝酒彈琴,輕松自得,沒事人一般。”
從側面表現了諸葛亮的鎮定自若。
3. 第三、第四自然段:諸葛亮釋計。
司馬懿終于領兵退去了,我們也替諸葛亮長舒了一口氣,然而,我們也不免產生疑問:諸葛亮憑什么斷定司馬懿會上當?古人云:“三十六計,走為上策。”諸葛亮為何要冒險設計而不趕緊撤退?這表現了人物的什么品質?
體現諸葛亮料事如神,才智過人。
4. 諸葛亮最后拍手大笑,誰能體會著說說。
(諸葛亮是對司馬懿的嘲笑,也是自豪地笑。)
5. 你心中的諸葛亮是一個怎樣的人?課件出示(適時板書:足智多謀、處亂不驚、神機妙算、臨危不懼。)
學生討論。
教師引導學生做到說話有理有據,進而引導學生到文本中去找依據,體會人物特點。
(三)司馬懿應該是一個怎么樣的人呢?課件出示(適時板書:疑心病重、老謀深算、狡詐多端、多疑自負。)
學生討論。
從《三國演義》整部小說的故事發展來看,在“空城計”之前,司馬懿剛打了勝仗,占了街亭,可見在街亭一戰中,司馬懿是深思熟慮的。在《空城計》這篇文章里,提到司馬懿料孔明“平生謹慎,不曾用險。今大開城門,必有埋伏”,可見司馬懿是老謀深算的。
(設計意圖:本環節重在引導學生在課文的字里行間感受人物特點,體會人物性格,進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四)假如這次魏國領兵的不是司馬懿,而是他的次子司馬昭,諸葛亮還會用“空城計”嗎?
二、拓展學習
(一)在《三國演義》中還有許多表現諸葛亮智慧的故事。你還能列舉出一些嗎?出示課件
(二)舉辦一次讀《三國》競賽活動。
(設計意圖:根據課文的內容進行知識的拓展,將使學生的知識面更寬、更廣。)
三、教師小結,推薦閱讀
《三國演義》中精彩的篇章很多。“一本好書可以使人終身受益”,請大家課余擠出時間,好好讀一讀《三國演義》這本書,你的收獲一定會很多。
(設計意圖:推薦學生閱讀《三國演義》(少兒版),或者開展“我心中的諸葛亮”專題討論,從課上引伸到課下,從一篇課文引發學生讀更多的三國故事,甚至整本《三國演義》,實現大閱讀的目的。)
四、布置作業
完成同步練習冊
板書設計:
空城計
孔明:足智多謀、處亂不驚、神機妙算、臨危不懼
司馬懿:疑心病重、老謀深算、多疑自負、狡詐多端
空城計:出“奇”不意
教學反思:
《空城計》這篇課文在冀教版三年級中第一次出現,它有著許多吸引孩子的地方。有的學生讀過名著《三國演義》,所以對故事比較熟悉, 在開頭的環節請一個孩子用自己的語言來繪聲繪色的講一講空城計的故事,這個要求對于我們班的孩子提的有些高了,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并且這一環節和后面緊跟著的分角色朗讀課文有些重復拖沓。
接著請同學們讀課文,留給學生討論交流的時間,讓他們想想諸葛亮、司馬懿是個什么樣的人,這個問題孩子們可能不能準確的總結,但也要讓他們思考,留有足夠的時間可以使孩子們認識到足智多謀與聰明的不同。在分析諸葛亮的人物時還是應該多抓住人物身上的細節從人物的語言、行動、心理、容態上入手體會情境。
司馬懿這一人物在課文中是不可忽視的,他起到了鋪飾襯托的作用,用這一人物更反襯出了諸葛亮的才智過人計高一籌,而對司馬懿的分析也夠準確,最后還要教師的引導總結。
這節課里我在教學環節上有點忽視學生的心理感受和心理狀態 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更加努力,會不斷改進的。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了解魯迅從小勤奮好學、嚴格要求自己的事跡,從中受到教育。
2、學會本課生字15個,讀準多音字“興”、“幾”,能給多音字“興”、“幾”據詞定音;理解“來歷、勤奮、默默”等詞語的意思。
3、能按方位順序說說三味書屋內的陳設。
4、能理解“魯迅把這個‘早’字也深深地刻在心里”這句話的意思。
5、能按方位順序寫一段話,介紹一個地方。
教學重點:
能按方位順序說說三味書屋內的陳設。圍繞“早”學,讓學生了解魯迅小時侯勤奮好學、嚴格要求自己的事跡,從中受到教育。
教學難點:理解第3自然段中第3、6、7三句話。
教學準備:
1、自制課件。
2、課前利用雙休日讓學生參觀三味書屋。
3、搜集有關魯迅的資料。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魯迅先生和三味書屋。
2、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學習生字新詞。
教學過程:
一、簡介魯迅、三味書屋,揭題
1、簡介魯迅
在已經過去了的十月,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匯聚在古城紹興,共同追憶和頌揚著一位偉大的先生,一位讓所有紹興人乃至所有中國人引以為傲的偉大的先生。他是誰?
作為魯迅故鄉的后代誰能將自己對先生的了解簡要告訴大家?
2、簡介三味書屋
從學生對魯迅先生的介紹中,自然地了解私塾,初步知道三味書屋是魯迅小時侯讀書的地方,先生叫壽鏡吾。
“三味書屋”是魯迅的啟蒙老師壽鏡吾家祖傳的書屋,原來叫“三余書屋”。要想弄清“三味”的含義,先得看三味書屋的一副楹聯:
至樂無聲唯孝悌,
最美有味是詩書。
由此可知:“味”是從“詩書”中來的。“詩書”是儒家經典的代稱。而儒家經典可分為三大類:第一類為“經”,第二類為“史”,第三類為“子”。古人以“味”取譬,認為“經”是谷物,“史”為菜肴,“子”則是點心。“經”“史”“子”,三“味”一體,配置出一道營養豐富的別致的中華文化大餐。這就是“三味”之所指,故壽鏡吾之子壽洙鄰說“三味”為:“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肴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xī)醢(haǐ)。”
不久前,壽鏡吾先生的孫子壽宇提出了通俗淺顯的新解釋:“三味就是布衣暖,菜根香,詩書滋味長。”它表達了讀書人淡泊名利、甘于清貧、一心向學的高尚志向。
二、朗讀課文、說說大意
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交流。
三、反饋,字詞預習情況。
●認讀15生字。
(1)重點正音:紹、側、墨、勤、奮
(2)學習多音字:興、幾根據不同讀音擴詞。
(3)讀讀帶讀字:料、之、壽
●校對生字的音序、部首、結構、字典頁碼,重點說說查字典時自己對生字的新發現。
●說說15個生字中你認為易錯、難寫的'字,提醒大家。這幾個重點抄寫3遍。
●校對《詞語手冊》上的作業,說說對一些重點詞語的理解。
筆墨紙硯、來歷、料理、幾手、當鋪、勤奮好學
●當堂聽寫生字、反饋,寫錯的字在完成《生字抄寫本》作業時重點提醒自己。
四、作業
1、完成《生字抄寫本》
2、完成《課堂作業本》中的1、2、3題。
3、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學習課文第1、2自然段,能按方位順序介紹三味書屋內的陳設,完成相關的作業。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反饋在生字抄寫和擴詞作業中出現的錯誤。
二、學習第1自然段。
1、讀第1段。
2、誰去過三味書屋?說說你對它的了解。
三、學習第2自然段。
過渡:同學們對三味書屋的了解還真不少,但老師細細一聽,你們在介紹三味書屋時沒按一定的順序說。
1、復習:通過第19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了介紹一個地方或一件物品。我們可以按什么順序來說?課文第幾段就是這樣介紹三味書屋的?讀懂按方位順序寫的一段話要注意什么?
2、帶著這個方法朗讀第2段。
用“——”劃出寫了哪幾個方位,用“△”標出每個方位寫了什么。
反饋,課件出示了三味書屋擺設圖幫助理解。
1、讀第2段,哪幾句話寫三味書屋同一方位的擺設?(第1-2句:書屋東面的布置和擺設。第3—6句:書屋兩側的擺設。)
2、結合自制課件,弄清每個方位寫了什么。
3、打亂課件中三味書屋內物品的擺放位置,請學生移動鼠標把物品按方位順序放到原來的位置上,邊放邊說說自己是根據課文中哪個方位詞來放的。(電腦即時反饋)
4、結合課件做講解員。
把老師和同學當作前來參觀三味書屋的中外游客,按方位順序介紹三味書屋內部的樣子。(注意引語和結束語的自然補充)。
四、作業鞏固。
1、《課堂作業本》中的第5題。
2、回家對著爸爸媽媽做做小講解員。
板書:
20、三味書屋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圍繞“早”字,了解魯迅小時侯勤奮好學的事跡。培養學生在學習上養成嚴格要求自己的習慣。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按方位順序說說三味書屋內部的陳設。
二、學習第3自然段。
引語:同學們,了解三味書屋對我們魯迅小學的同學來說很有必要,但這篇課文更必要讓我們了解,更能使我們感動的是:這三味書屋里發生過的,魯迅先生小時候的一件事。這是一件什么事?(板書“早”)。刻“早”是一件小事,為什么會讓我們感動呢?大家有沒有興趣去學學這個故事?是課文的第幾段?
1、請大家積極閱讀這段話,自己去體味文中字里行間所表達的意思。可以去看聽計算機為你提供的“課文欣賞”的內容,一定能幫你更準確地理解重點句子的意思。(學生自由學習。)
2、重點交流,反饋下面3個句子。
(1)理解“害”、“于”、“當鋪”的意思。
(2)理解“一面……一面……”、“幾乎天天奔走于當鋪與藥鋪之間”,體會到當時魯迅一家生活艱難,魯迅小小年紀就要擔起生活的重任,非常懂事、孝順。(板書:生活艱難)
(3)把自己的理解通過讀表達出來。
●勤奮好學的魯迅默默地回到座位上,就在那張書桌上刻下了一個小小的“早”字。
①理解“默默”。要是你是知道魯迅遲到原因的一位同學,你會怎么跟壽老先生說?而魯迅呢?他為什么不為自己解釋?(板書:默默刻:決心改正)他會暗暗對自己怎么說?你又體會到了什么?
②范讀:老師在哪個地方特別作了處理?為什么這樣讀?你想怎么讀?
③練習用“默默“說話。
同學們已經讀懂了這句話的意思,特別是理解了“默默”在中的豐富內涵,那么你能用“默默”來說一句話嗎?
魯迅走在去當鋪的路上,心里默默地想:()。
魯迅走在去藥鋪的路上,心里默默地想:()。魯迅走在去三味書屋的路上,心里默默地想:()。
任選一句完成,交流,師點撥。
●魯迅把這個“早”字也深深地刻在心里。
①為什么用“刻”不用“記”、“印”?
②為什么要把這個“早”字也深深地刻在心里?(板書:深深、刻、時時提醒)
3、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讀讀第3自然段,把勤奮好學的魯迅刻“早”的故事也深深地刻在我們的心里,用來勉勵我們自己。齊讀。
三、拓展延伸
1、小結:從這個刻“早”的故事中,我們知道了魯迅是個怎樣的人?
2、小朋友們想更多地了解魯迅爺爺嗎?學校圖書室里有很多介紹魯迅的書,大家可以去借。課外大家還可
以把自己在預習時搜集到的資料放到教室門口的“語文新知堂”里交流。今天課堂上老師向大家推薦一份電子讀物。我們到介紹魯迅爺爺的網頁去看看。(讓學生點擊課件中“走近魯迅”進入,自由瀏覽。)
四、課堂小結
相信同學們看了豐富的介紹后,一定更深地體會到了魯迅爺爺確確實實把在三味書屋里刻的“早”字牢牢地記住了,并時時提醒自己,做什么事都爭分奪秒。魯迅先生一生不息地奮斗,終于成為了一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對中國乃至全世界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我們作為魯迅小學的學生,更應該向魯迅爺爺學習,長大后也成為一個對社會作出巨大貢獻的人。
五、作業鞏固。
完成《課堂作業本》的第6題。
板書:
三味書屋
奔走于……之間(生活艱難)
早默默刻(決心改正)
深深刻(時時提醒)
爭分奪秒一生奮斗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3
目標:
1、進一步學會確定字的部首,能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
2、能根據意思寫出學過的詞語,能給同一類詞語加上總的名稱。
3、能正確的連詞成句;能寫出用判斷詞“是”的句子;找出句子中的比喻部分,理解比喻句的`意思。
4、能按時間的順序把排列混亂的一段話整理通順。
重點:句子練習4——7
難點:按時間順序排列一段混亂的話
準備:投影儀、黑板
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完成1-4題。
教學過程:
一、練習第一題
1、讀題。知道這道題目的要求。
2、查字典比賽。
3、請冠軍介紹經驗,揭示規律。
4、做練習。
二、練習第二題
1、復習詞語。
秋高氣爽香甜可口熱情好客風平浪靜部分晝夜小心翼翼肅然起敬
2、直接在課本上填上合適的詞語。
3、把合適的詞語代入劃線的部分讀一讀,體會它的好處。
三、練習第三題
1、啟發談話:文具盒商店主要賣哪些物品?
2、試做第三題。
3、校對、補充。
4、補充練習。
給下面每組詞加一個總的名稱。
A:電視機冰箱洗衣機影碟機()
B:青菜蘿卜卷心菜茄子()
四、練習第四題
1、出示游戲。
2、用同樣的方法完成另兩句。
3、完成書面作業。
第二課時
內容:完成5-7題。
過程:
一、練習第5題
1、讀題目。
2、讀讀第1句話。葡萄溝是盛產水果的好地方。
3、指導把第2個句子補充完整。北京是______________。
4、試做三、四句。
5、展開想象,獨立完成第五句。
二、練習第6題
1、出示句子:梨樹上青青的果實,,躲在翠綠的葉子中間。
2、練習。
成熟的秋白梨,像一只只用玉雕成的葫蘆,樣子十分可愛。
(1)劃出句子中寫得生動的部分。
(2)讀讀這個句子,想象他的意思。
3、舉出一個打比方的句子。
三、練習第7題
1、按時間順序把下面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順的話,在括號里填上序號。
2、讀懂每句話的意思。
3、讓六位同學分別拿著六張寫有句子的長條白紙在黑板前站成一排,次序不限。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4
教材分析:
本次習作要求采用“某某的自述”的形式,用擬人的手法來寫熟悉的事物,并且要能抓住事物的特點,展開豐富的想象,寫得體、生動。
教學要求:
1.讀懂例文《小鬧鐘》和《小溪流的自述》中的片斷,從中學到利用擬人化手法來介紹生活中常見的事物的方法。并領悟到這樣寫的好處。
2.領會本次習作的要求,采用“某某的自述”的醒獅,用擬人的手法來寫熟悉的事物,并且要能抓住事物的特點,展開豐富的想象,寫的具體、生動。
教學重點、難點:
用擬人的手法進行自述。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七冊習作5-教案教學設計棒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讀懂例文《小鬧鐘》和《小溪流的自述》中的片斷,從中學到利用擬人化手法來介紹生活中常見的事物的方法。并領悟到這樣寫的好處。
教學過程:
1.初讀例文,感知寫法。
自由讀讀兩則例文片斷,并思考:這兩篇習作分別寫的什么內容?你覺得兩篇習作在寫作上最值得學習的是什么?
2.互相交流
兩篇習作片斷最值得學習的'是讓被介紹的事物開口說話,自己介紹自己,也就是用自述的方法來介紹熟悉的事物,是文章生動、有趣;
3.再讀例文,學習寫法
在齊讀例文,并思考:在自述時,可以寫那些內容呢?
讀后同座、小組交流
在用自述的形式介紹自己熟悉的事物的時候,可以從事物的形狀、色彩、結構、功能以及心理、愿望等方面來寫。
4.明確要求,完成習作。
再讀讀例文的閱讀提示和例文后習作提示,進一步明確本次習作的要求:用自述的形式,選自己熟悉的事物,借助擬人、比喻等手法,將習作寫的具體、生動、有趣。
5.自己確定寫作素材
教科書、 小書包、 課桌 、電視機電冰箱等等
6.生習作師巡視指導
7.相交流,修改習作。
完成習作以后,先請同學們分組討論,修改自己的習作,班級中交流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領會本次習作的要求,采用“某某的自述”的醒獅,用擬人的手法來寫熟悉的事物,并且要能抓住事物的特點,展開豐富的想象,寫的具體、生動。
教學過程:
學生練習習作,教師巡視。
講評。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5
第一課時
一、閱讀“單元導讀”引入新課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單元導讀”,說說本單元專題是什么,有什么新的要求。
2、今天,我們就隨著作者的介紹去認識一種動物。請看錄像,提問: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板書課題“鯨”。)
3、你們知道它為什么叫“鯨”而不叫“鯨魚”呢?看上去明明是魚,怎么又不叫魚呢?你們想知道嗎?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解這個謎。
二、自由朗讀,自主學習
1、按要求自讀、自學:讀課文,要求正確、通順;生字會讀、會認、會寫;理解字義、詞義,不會的;想一想課文的大意;提出不懂的問題。
2、在自學的基礎上進行小組交流,你知道了什么?還有哪些問題有待探討。(教師巡視點撥,根據需要可出示學生所需資料。各小組歸納整合不懂的問題。)
3、全班交流自學所得:
(1)生字的讀音及書寫:(“肺”的右半部不要寫成“市”)
(2)聯系上下文理解部分詞語:垂直、捕獲、寬敞、傾斜、適應、比較、胎生哺乳動物、鰭、吞進。
(3)朗讀課文:(師生探討某些句段的讀法。)
(4)整體感知這篇文章主要介紹了鯨的形體、進化過程、種類和生活習性:(可以用詞語概括出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容。)
4、各小組提出不懂的問題。
三、教師小結,完成作業
自主讀課文,抄寫生字新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1、聽寫本課生詞,同桌互相批改,錯的訂正一遍。
2、指名說一說本課大意后,引入新課:
這節課我們就用自學的方式來了解鯨的形體、進化過程、種類和生活習性。
二、自學、小組交流、全班探討,突破重難點
1、自學,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自學提示:
(1)課文從哪幾方面講鯨的特點的?具體說說每一方面的內容,可用結構圖表示。
(2)作者為了說明鯨的某一特點,用了怎樣的方法,用什么好處?
①鯨的特點:形體大:兩千──十六萬公斤。
②進化過程:“陸地”──“淺海”──“海洋”。
③種類:須鯨、齒鯨。
④生活習性:食物、呼吸、睡覺、繁殖。
2、把你最感興趣的一個方面和小組同學交流。
3、全班探討,突破重難點:
(1)探討一:鯨的形體很大
①從哪里可以看出鯨的大?
②作者用怎樣的方法說明鯨的形體很大?有什么好處?用了舉數字、作比較、舉例子的方法來說明這個特點,具體清楚,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③把你的感受讀給大家聽。
(2)探討二:鯨為什么不是魚
①鯨是哺乳動物。
②為什么形體像魚?進化過程:“陸地”──“淺海”──“海洋”。
③鯨是怎樣由陸地生活逐漸適應了在海洋生活的?
④從鯨的進化過程可以看到什么?想到什么?鯨的進化過程與人類由類人猿進化而來一樣需要了很長時間,找出描寫時間的詞。
⑤課件出示鯨進化過程示意圖,讓學生看圖復述鯨的進化過程。
⑥聯系上下文還從哪看出鯨是哺乳動物?用腮呼吸、胎生、用母乳喂養。
(3)探討三:鯨的種類與食物
①說說鯨可以分幾類,是根據什么來分的?齒鯨:大魚和海獸;須鯨:蝦和小魚一頓兩千公斤
②須鯨、齒鯨的區別。(課件出示)
(4)探討四:鯨的.生活習性
①文章中介紹了鯨的那些生活習性?食物、呼吸、睡覺、繁殖。
②請你用不同的形式向大家介紹:呼吸出的水珠形狀可以描述,可以畫圖。看課件認識須鯨和齒鯨呼氣噴出的不同形狀的水柱。鯨睡覺的方式也可以用圖畫表示。
③作者用哪些方法來說明鯨的生活習性?數字法、舉例法、對比法。
④再讀課文:想想鯨有哪些特點。讀課文的時候,通過語氣、速度的變化,突出和強調鯨的這些特點。
三、你還知道鯨的哪些知識?介紹給大家
四、回顧總結全文
五、布置作業
1、熟讀課文,選自己喜歡的一個自然段背下來。
2、自己整理筆記。
3、根據課文內容和自己搜集的資料,以“鯨的自述”為題寫一篇短文。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的教學設計02-27
小學語文《早春》教學設計07-22
小學語文《畫》教學設計08-09
小學語文《坐井觀天》教學設計05-09
小學語文 《坐井觀天》教學設計05-08
小學語文母雞的教學設計04-25
小學語文《燕子》教學設計04-09
小學語文雷雨教學設計04-14
小學語文教學設計09-23
小學語文《白楊》教學設計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