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的教學設計(大全1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你知道什么樣的教學設計才能切實有效地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三年級語文的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分享。
三年級語文的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觀察例圖,學習例文,揣摩例圖和例文是怎樣抓住人物特點來繪畫和寫作的。讀懂例文《我的朋友武建設》,在教師范讀、自由讀地基礎上理解例文主要內容,初步感知圖文介紹所寫對象的方法。
2.在老師指導下讀懂習作要求,初步領會介紹人物的基本要領:抓住人物的整體形象、外貌、性格、興趣愛好等方面的特點,用通順連貫的話按一定的順序寫并簡單配上自己創作的圖像。
3.依照例文的寫作方法,圖文結合,抓住主要特點向大家介紹所寫對象。
4.讓學生嘗試習作,先打草稿,在泛讀優秀例文小組互改的基礎上,自己再修改后謄抄在習作簿上,參加班級優秀作文的評選。 教學重難點:
重點:
初步感知習作所包含的豐富的生活內容,產生對習作的興趣,激起習作的欲望。 2. 介紹自己畫中的人物,準確地抓住人物特點(外貌、性格、愛好等)有條理地寫下來。
難點:
畫和寫的時候,都要抓住人物的特點。 教學評價設計:
1.采取鼓勵性評價,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產生對習作的興趣,激發習作的欲望。
2.重視評價學生參與習作活動的全過程的態度、方法。在觀察生活、擇取習作素材、起草、修改、謄寫、參與展示活動的每個環節,要鼓勵學生大膽習作,鼓勵學生表達真情實感,鼓勵有創意的表達。
3.開展班級作文周報編輯活動,以黑板報、特色文化墻的形式,展示學生習作,注重推進學生體驗成功的快樂,進一步激發寫作的興趣。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用來畫畫像的卡紙、水彩筆(課前預習時讓學生把自己簡單畫了下來) 教師準備:
1.課文插圖投影片,例文錄音。
2.老師指導學生根據例文《我的朋友武建設》,說說所畫對象的特點。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環節一、作前指導---觀察體驗 激活愿望
(一)激趣導入,激發興趣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2個謎語(出示文字描述),讀一讀你能知道我說的是誰嗎? 請你猜猜我是誰?
黑臉短毛,長嘴大耳,圓身肥 肚。穿一件青不青、藍不藍的 梭布衣服。手提一柄九齒釘耙。 最大的愛好就是吃,吃,吃。 他,中央電視臺的當紅主持人, 長得挺滑稽:高高瘦瘦,一張馬 臉,額頭寬寬的,眼睛有點小, 一笑起來就縮成一條細縫,哦, 對了,他留著獅子毛一般的卷 發,還精心挑染了幾縷黃色。 他最擅長使用“蘭花指”,最經典 的手勢是“6+1”。 讀后知道答案了嗎?你是怎么猜到的?
請同學們再次讀一讀謎語,謎語中都給我們介紹了什么?
師總結: 要想讓別人知道我們介紹的是誰,我們必須抓住我們描述對象的外貌、性格、特點等,這樣別人才能對我們描述的對象有一個認識和了解。
今天老師也看到了趙建設為他的好朋友同學寫的文章,還有一幅畫。想看嗎? (目的調動學生參與的樂趣,讓學生明白介紹別人時,要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
(二)讀懂例文。
1. 指導看圖:
(1)出示插圖:拿著皮球笑瞇瞇的就是趙建設的好朋友。
這個呢?是趙建設給自己的好朋友武建設畫的像,仔細觀察一下插圖,都畫了什么?
(2)要求學生先觀察再各抒己見。
(老師引導:?長相:腦袋、頭發、臉形、眉毛、眼睛?衣服?愛好?面部表情?)
(3)小結:這張畫畫得真不錯,不光畫出了武建設的樣子,還抓住了他的愛好、個性特點。這是我們今天學到的第一個方法。
板書:抓住個性特點。
(從插圖入手,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學習方法,學生根本沒有意識到他們已經開始作文課了,大部分學生只以為是一課好玩的美術課呢,學生學習興趣到達一個小高潮。)
2.學習例文。
看完了趙建設畫的畫,再來看看他的文章吧!
(1)播放《我的朋友武建設》錄音,教師有感情地領讀,抓住重點詞句。
(2)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趙建設寫的文章《我的朋友武建設》。 想想,文章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武建設的?
(引導學生說出:外貌、性格、喜好?讓學生積極參與大膽發言)
(3)對比一下畫和文章,你有什么發現?有什么疑問?
(學生并不缺少發現的眼睛,缺少的只是發現的意識以及讓他們發現的機會。教師要做的就是培養學生的這種意識,給學生機會。直接問學生有什么發現、有什么疑問,雖不是最好的方法,但對于沒有發現習慣、提問習慣的學生來說,這又是一種鞭策。)
師總結:同學們發現沒有,趙建設的這篇文章并沒有把畫上所有的特點都寫出來。比如:對于長相,文章中就沒有全部一一介紹。這告訴我們:寫文章不需要面面俱到,只要寫最有特點的、最主要的方面、寫你認為最需要寫的就行了。
此外,文章還寫了許多畫上看不到的東西,比如:性格、喜好、我們的感情等方面。這告訴我們,寫文章不僅要寫眼睛看得到的東西,還可以寫別人看不到的東西。這樣別人才能更具體更深入的了解你所寫的對象。
其實,寫這種介紹別人的文章,可寫的東西遠遠不止這么多。想想,我們還可以從哪些方面介紹?
師引導:整體形象:高矮胖瘦?腦袋,細節描寫:頭發、臉形、眉毛、鼻子、眼睛? (例文僅僅只是一個例子,而不是模子。它給學生只是起參考作用,要啟發學生大膽的寫出與眾不同的文章。)
(4)既然趙建設的文章寫得這么好。下面,我們再來欣賞一下這篇文章吧。 請一位同學為大家讀一下文章,其他同學邊聽邊感受文章描寫的真實、準確。 同時,再想想:你還從這篇文章中學到什么?你還有什么疑問? (請一名學生讀,其他學生邊聽邊思考)
(5)這篇文章寫得怎樣?除了剛才老師講的內容,你還從文章中學到什么? (講解:寫作順序、語言口氣等)
板書:寫清外貌特征
我們還可以從這篇文章中知道,寫文章要按一定的順序寫。我們可以像趙建設一樣,先寫“我們的友情”,再介紹“外貌、性格、喜好”,最后舉具體事例體現“性格喜好”。無論按什么順序寫,每一部分的內容都要集中在一起寫,每一方面寫過了就不要再寫了。要不然,就會感到比較雜亂,缺乏美感。
環節二、下筆成文---文筆互動,習作實踐
(三)指導習作
看完了趙建設的作品—— 一張畫像和習作,你們是不是也動心了?
好!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次習作的要求。
1.出示習作要求:“我們來為別人畫一張像,可以畫同學、老師、家長,還可以畫想象中的人。畫好了再寫一寫,除了寫外貌,還要寫寫他的性格、愛好。” 請一位同學讀一下,其他同學想一想:這段話要求我們做什么事?
2.我們要做什么事?
給別人畫像、寫習作(外貌、性格、愛好)
(了解習作要求和順序對順利完成習作有很大的幫助,也訓練了學生的審題能力。)
3.好,我們一件一件地來做吧。
首先要確定自己要為誰畫像,你確定好了嗎?記住要抓住所畫對象的特點,與眾不同的地方來畫。
(1)誰來匯報一下自己的發現?
(畫和寫的時候要抓住最有特點的地方,不要面面俱到)
(2)小結:找得真好,我們在畫像、寫文章時可要把這些特點寫出來呀!
4.大家拿著自己畫的像,在學習小組內進行介紹。同學之間還可以相互提醒,相互補充。看看你們哪個小組誰說得最好。 (小組內自我介紹,相互評價。)
5.各小組,說得好的同學有哪些?愿意上來說給全班的同學聽嗎?帶上畫像到前面來。(指名匯報)
他們說得怎么樣?哪些地方說得比較好,值得你學習?哪些地方需要改進?
(四)動筆習作、大膽習作
請大家靜下心來。開始動筆寫作,如果你有困難,可以小聲和同位或老師交流。 學生動筆習作,教師巡視悄悄小聲指導,保持教室的安靜。(重點看學生是否能將自己的'外貌特點寫清楚,做到語句通順,正確使用標點,不寫錯別字;遇到寫不下去的學生,幫助疏導一下,以起到扶的作用。對于寫得具體的地方及時用紅筆標注下來,并畫小紅花以示獎勵)
第二課時
環節二、下筆成文---文筆互動,習作實踐
(五)動筆習作、大膽習作
學生繼續習作
環節三、作后展評 ---展示評價,評改提高
(六)作后修改
一、引導學生讀例文,說說本次習作的要點。
1.學生讀讀例文。 2.說說習作要點。
(1)首先要確定給誰畫像,抓住她的特點來畫。
(2)為文章起一個好的題目,寫清人物的外貌特征、性格、愛好興趣等(寫與眾不同的地方),體現他們的特點。
(3)通過具體的事例表現某一方面的品質、性格、情趣特點。
(4)圖中的形象最好能與文字的介紹保持一致,以增強圖文結合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二、進行口頭作文訓練。
1.先在小組內進行介紹,學生之間可以相互提醒、補充。
2.小組將說得好的同學推薦到班級交流,相互評議,共同提高。
3.教師適當提供或引導學生交流一些描寫外貌、性格的詞語、句子。 粉嘟嘟 笑嘻嘻 黑黝黝 紅撲撲 胖乎乎 鵝蛋臉 面紅耳赤 兩 頰緋紅 五官端秀 紅潤的臉龐 堅強 樸素 憨厚 大方 誠實 謙虛 果斷 天真 膽小 活潑 聰明 (詞語) 片段一:她高高的個兒,大大的眼睛,高高的鼻梁,小小的嘴巴?? 片段二:她細長挑的個兒,一頭烏黑的頭發梳成高高的馬尾辮,一雙大眼睛 時常眨得特別快,誰的小動作也逃不過她的眼睛。高高的鼻梁邊上有顆醒目 的黑痣?? 媽媽小心翼翼地把蛋糕放在離我最近的地方,輕輕地撫摸著我的頭, 片段三:“吃吧!” 愛憐地看著我,溫柔地說:
三、學生獨立仿寫練習。
教師加強巡視指導,寫好后,選兩三個同學的草稿讀給大家聽,請大家猜作者是誰。如果大家一聽就能猜出寫的是誰,那就說明他抓住了外貌等方面的特點,應予以表揚。反之,組織討論,進行修改。
)片段四:他的嘴巴總在動,好像總想吃點什么,一看到好吃的嘴巴就張開了,甚至掛著口水。
四、指導謄寫。謄寫時,要提醒學生做到字跡工整,格式正確,不寫錯別字。
(七)謄寫作文
1.學習例文,謄寫時要注意什么?(格式正確,書寫工整,標點占格正確。尤其是樹立作品意識,這是你辛辛苦苦完成的作品,是要展示給老師、同學、家長看的,要特別用心地把它完成好,)
2.學生謄寫,鼓勵認真寫作速度要放慢。(如果寫錯了字請用鋼筆劃一下,不準用修改液或修改貼,更不能涂黑。)
(八)展示評價
老師批閱作文后,選擇作文,粘貼在教師壁報處。(既要關注成文質量高的,也要關注參與習作的過程中積極地,習作內容要多元關注,尤其是富有童真童趣的)組織學生利用課間時間閱讀,想一想哪些地方值得你學習。
(多表揚鼓勵,增強學生的習作自信心,激勵習作差的學生多學習。)
(九):板書
習作2 給別人畫像
抓住外貌特征、個性特點、愛好興趣 舉具體事例體現興趣愛好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
1.以例文為憑借,以組織習作展示活動為依托,關注學生積極參與習作教學的全過程,多元評價學生的表現,樹立習作的信心,培養習作的興趣。
2.從例文入手,引導學生抓住所寫對象的外貌、性格、興趣愛好等方面的特點。
3.鼓勵學生大膽習作,把所寫對象獨特、與眾不同的一面展現出來,把對習作成文質量的評價放在培養學生養成修改的習慣上,以及把作文寫通寫順的基本功上。
不足之處:
1.大多數學生有話說不出或表達不夠流暢,拿起筆來不會表達書寫,教師對于作文難入門的學生幫扶還要加強應對策略。
2.評改環節,個別學生習作評改的習慣較差,認為寫完就可以了,有點摸不著頭腦,還要堅持訓練。
使用建議:
引導學生留心觀察生活,引導學生把話說清楚,再把說的寫下來,將生活體驗與習作及時鏈接,降低習作的難度,通過鼓勵性評價充分調動孩子習作的興趣。
三年級語文的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會認6個生宇,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名堂、浪費、鏡片、看守、定時、清閑、放大鏡、細微、閱讀、隨意、調節、簡單、顯微鏡、擠來擠去、微生物、拜訪、玩具”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鏡的過程中,是怎樣發明顯微鏡和發現微生物的,從而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增強創造意識。
4.寫玩中的樂趣或收獲。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樣從玩中發明了顯微鏡和發現了微生物的,并交流從中受到的啟發;寫玩中的樂趣或收獲。
教學難點:
從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過程中受到啟發,從而培養在觀察中用心思考、勤于動手,才能有所發現的意識。
課前準備
1.課前發動學生搜集有關在玩中獲得的樂趣或收獲。
2.了解顯微鏡的知識,收集有關微生物的資料。
3.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昨天,我們認識了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他通過實驗來論證自己的設想。今天,我們來認識另一位荷蘭的生物學家----列文虎克。
簡介列文虎克:(1632—1723)荷蘭生物學家。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在早年,學會了磨制玻璃透鏡的技術,制成簡單的顯微鏡。1675年發現了原生動物,1683年又發現了細菌,對動植物的顯微構造也有所觀察。
1、同學們,你們在游戲和在玩中會到了哪些樂趣?
2、同學們在自己的玩中體會到了樂趣,甚至有人在玩中出了名堂,同學們想知道是誰玩出了什么名堂嗎?請聽故事《玩出了名堂》。
板書課題:玩出了名堂 齊讀。讀了課題,你能提出哪些問題??a.?什么是“名堂”??b.?誰玩出了名堂???c.?他玩的是什么?????d.?怎么玩的?e.?他玩出了什么名堂?
帶著這些問題自己讀課文,并解決問題。
二、學生自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學生交流。通過自讀,你已經解決了哪些問題?
1、列文虎克是什么人?(職業是什么?)
2、他玩的是什么?
3、他玩出了什么名堂?
4、課文中說的名堂是指什么?
5、?怎么玩名堂的,我們下節課再學。
三、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學生采用自主識字的方式進行。)
會認的字:閱、固、調、皇、俄、拜
會寫的字:堂、鏡、閑、待、閱、腿、隨、調、簡、拜、訪、具
1、其中“調”“待”是多音字,在課文中分別讀tiao、dai;還可以讀diao。(調動)dai(等待)。
2、注意引導學生區分形近字和同音字,比如,“堂”與“常”、“鏡”與“境”、“訪”與“坊”;
3、注意“拜”起筆是撇不是橫,右邊是四橫不是三橫,“具”的里面是三橫,不要少寫一橫。
4、比較“閑”與“閱”、“閉”,“腿”與“隨”,并用自己喜歡的方法把他們分清楚。
5、同學們在玩中的發現能夠談談嗎?從玩中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情境。
6.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四、朗讀、探究、發現
1.學習第二自然段。
齊讀第二自然段,了解列文虎克是荷蘭人,喜歡玩鏡片。
2.學習第三自然段。
a.讀一讀。指名朗讀第三自然段,
②畫出表示“玩”的句子,指名學生再讀。
③教師引導:想象一下,列文虎克是怎樣磨鏡片的,他心里會怎樣想?
④學生交流想象時,教師要注意點撥:盡管把厚玻璃四周磨薄是件枯燥的事,但是因為他喜歡,他想用它來看細微的東西,所以他才玩得這么投入。
⑤指導朗讀。能用贊賞的語氣讀讀這一自然段嗎?
b.說一說。列文虎克怎么會玩起鏡片的?用“因為……所以……”句型來回答。
因為看守大門這份工作很清閑,所以他就磨起了鏡片,把厚玻璃的四周磨薄,做成放大鏡。
c.想一想。從他玩鏡片的`過程中你體會到了什么?引導學生抓住關鍵的詞語體會列文虎克玩鏡片的特點:在做中玩,在玩中做。
這一段有四個多音字,誰能找出來?(看、待、薄、磨)分別組詞。
五、作業:
1、給生字組詞
2、找出需要提醒的,難寫的字:隨,腿,是左中右結構,拜,具的注意點。
3、剩下的字小組內交流各自識記生字的方法。
4、仔細觀察發現特點,提醒寫字注意事項,介紹寫字經驗。
5、學生寫字。
三年級語文的教學設計3
一、教材簡析
《守株待兔》是一篇寓言,與一般的抒情性課文相比,故事情節性強,而語言文字淺顯直白。這樣文體的課文,可以讓學生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在邊講邊說邊議的過程中,與文本對話,了解故事內容,鞏固生字詞,感悟寓意。
在實際教學中,語文老師作為主要執教老師,引領學生與文本對話,通過各教學環節滲透講故事、復述故事能力的培養。數學老師作為協同教師,通過“一教一輔”型、“學習站”型協同教學模式,進行個別化輔導,將小班變成“小小班”。
二、學習目標
認識6個生字:守、竄、撞、樁、此、鋤;會寫5個生字:守、此、樁、肥、丟。
通過詞語“忽然”、“竄”等體會野兔撞死在樹樁上是一件極偶然的事情;通過“白撿”、“從此”、“整天”等詞語體會種田人期盼不勞而獲的愚蠢行為。在品詞讀句中明白寓意。
借助講故事形式,嘗試復述課文,愿意把故事講給同伴或家人聽。
三、教學重難點
借助講故事形式,嘗試復述故事,并明白寓意。
四、課前準備
課件和生字卡片
五、課時安排
一課時
六、教學流程
(一)揭題引入,激發興趣。
揭示課題,朗讀正音。
老師逐字板書課題,教學生字。
引導學生說題意。
(二)讀好故事,集中識字。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協同老師巡視,幫助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分組出示字詞(帶拼音),讀通長句。
①忽然竄出來(讀通句子:種田人忽然看見一只野兔從樹林里竄出來。)
②撞樹樁(讀通句子:不知怎么的,它一頭撞在田里的樹樁上,死了。)
③又肥又大樂滋滋(讀通句子:他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樂滋滋地走回家去。)
④從此鋤頭(讀通句子:從此他丟下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著。)
分組朗讀生字
書寫生字:肥、樁、守(協同老師巡視,幫助指導學生書寫,并記錄下書寫特別認真、美觀,書寫姿勢端正的學生。)
(三)學講故事,明白寓意。
了解、講述故事的起因,隨機鞏固生字詞語“竄、撞、樹樁”。
種田人為什么要“守株待兔”呢?誰能講一講。(重點理解:竄)
引導學生初步體會事發之“巧”:一只野兔從樹林里飛快地竄出來,剛好有棵樹樁讓她撞上,剛好撞死了,又被種田人看到,你覺得這一切發生得有點兒——(碰巧/奇怪/不可思議)
引導學生嘗試復述故事的起因
屏幕提示詞語:忽然竄撞樹樁(協同老師巡視,幫助指導學生復述。)
繼續點撥:種田人僅僅是看到野兔竄出來,撞死在樹樁上就馬上有守株待兔的念頭了嗎?
學習句子:他急忙跑過去,沒花一點兒力氣,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講述守株待兔的過程和結果,隨機鞏固詞語“從此、鋤頭”。
劃找課文寫農夫想法的句子,并嘗試復述。
種田人這樣想,又是怎樣做的呢?
“從此”就是從哪一天以后?
理解“整天”:如果把“整天”一詞去掉,句子的意思還一樣嗎?
評價種田人的行為,明白寓意
小組內評價種田人的`想法和做法。(協同老師巡視、指導學生討論,并記錄討論有序的小組)
學生交流,教師隨機點播。
寫話練習(情境中寫字——此、丟)(協同老師巡視、指導、批閱學生的寫話;指導小組學習,并記錄優秀發言。)
我想勸勸從此以后丟下鋤頭的種田人。
我想對種田人說:你別再( ),趕快去( )吧!
我想告訴種田人一個道理:( )。
師總結寓意。
(四)講述故事,閱讀推薦。
嘗試接龍復述整個故事。(分兩個學習站,兩位老師分別指導)
建議學生回家把故事講給家人朋友聽。
閱讀推薦:《中華寓言故事》、《伊索寓言》
(五)學情反饋,多元評價。
走到進行整節課的課堂反饋。
教學反思:
在揭題伊始,我就呈現學習方法,接著通過解題:“守株”、“待兔”,讓學生很快地把握了這則寓言的主要內容,并巧妙地根據題目“守株”和“待兔”,讓學生既快速又準確地理清了文章的段落。這種做法不僅化難為易,而且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加以運用。
使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過程中,同時也獲得了新知的方法,得到了積極主動的發展。然后通過讓學生自己讀,自己想,自己填,最后歸納出寓意,自己表演和構思新的故事情節,克服了傳統教學繁瑣的分析和空洞的說教。
三年級語文的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運用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詞語;
2、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詞語,讀懂每一句話,并讀懂每個自然段的意思;
3、摘抄課文中的優美語句,豐富語言積累;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了解西沙群島是個風景優美、物產豐富的地方,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1、課件PPT
2、學習資料、學習單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師:老師,今天帶大家去一個美麗的地方玩,想不想?現在大家仔細默讀五個小段,猜猜老師今天帶大家到哪兒玩?
二、直覺體驗,初次整體感知
師:下列各段分別寫了哪些景物?(板書:海水、海底生物、海魚、海灘、海島或海鳥)
師:大家猜猜這些寫的是哪個地方?(板書:西沙群島)
A有深藍的,淡青的,淺綠的,杏黃的。一塊塊,一條條,相互交錯著。因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峽谷,海水有深有淺,從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海水)
B 海底的巖石上長著珊瑚,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參到處都是,在海底懶洋洋地蠕動。大龍蝦全身披甲,劃過來,劃過去,樣子挺威武。——(海底生物)
C魚成群結隊地在珊瑚叢中穿來穿去,好看極了。各種各樣的魚多得數不清。正像人們說的那樣,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海魚)
D有揀不完的美麗的貝殼,大的,小的,顏色不一,形狀千奇百怪。最有趣的要算海龜了。每年四五月間,龐大的海龜成群地爬到沙灘上來產卵。漁業工人把海龜翻一個身,它就四腳朝天,沒法逃跑了。——(海灘)
E島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樹林,樹林里棲息著各種海鳥。遍地都是鳥蛋。樹下堆積著一層厚厚的鳥糞,這是非常寶貴的肥料。——(海島或海鳥)
三、小組交流,研讀探究
A西沙群島一帶海水( ),瑰麗無比:有深藍的,淡青的,綠的,淡綠的,杏黃的。一塊塊,一條條,相互交錯著。因為海底有高低不平,有山崖(yá),有峽谷,海水有深有淺,從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1、聯系上下文,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詞,并說說理由。(五光十色)
2、聯系上下文理解:瑰麗無比
3、為什么說“從海面看,色彩不同”?用“因為……所以……”句式說話。
4、大聲感情地朗讀。
B海底的巖石上長著的 ( ),有的像綻(zhàn)開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到處都是,在海底懶洋洋地蠕(rú)動。( )全身披甲,劃過來,劃過去,樣子挺威(wēi)武(wǔ)。
1、 把下列生物填入括號中
海參(shēn) 大龍蝦 珊(shān)瑚(hú)
2、 聯系上下文,在橫線上填上適當的詞。(各種各樣)
3、聯系上下文理解:威武
(邊讀句子邊想象,邊讀邊做動作。)
4、自已配上動作大聲朗讀全段。
C魚成群結隊地在珊瑚叢中穿來穿去,好看極了。有的 ;有的' ;有的 ;有的 。各種各樣的魚多得數不清。正像人們說的那樣,西沙群島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魚。
1、看圖寫話:自選四幅圖,仔細觀察,具體寫一寫魚的樣子,填在橫線上。
2、找出本段中心句,用“﹏﹏”出來,說說理由。
3、“一半是水,一半是魚。”的意思是( )
①魚和水各占一半
②這邊是水,那邊是魚
③魚非常多
4、大聲感情地朗讀。
D海灘上有揀不完的美麗的貝殼,大的,小的,顏色不一,形狀( )。最有趣的要算海龜了。每年四五月間,龐大的海龜成群地爬到沙灘上來產卵(luǎn)。漁(yú)業工人把海龜翻一個身,它就( ),沒法逃跑了。
1、聯系上下文并結合圖片,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詞。(千奇百怪、四腳朝天)
2、“揀”的意思是 。假如你到了海邊,面對大的,小的,顏色不一的貝殼,你能全部把它們“揀起”嗎?
3、大聲感情地朗讀。
E西沙群島也是鳥的( )。島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樹林,樹林里棲(qī)息著各種海鳥。遍地都是鳥蛋。樹下堆積著一層厚厚的鳥糞(fèn),這是非常寶貴的肥料。
1、聯系上下文,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詞。(天下)
2、理解詞語:棲息(請選擇學習方法:①聯系上下文;②查字典。)
3、默讀第2至4句,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樹( )→鳥( )→鳥蛋( )→鳥糞( )
4、發揮想象后再描述
西沙群島是鳥的( ),清晨 ,黃昏 ,到了晚上 。
四、小組討論,再次整體感知
師:小組成員各大聲朗讀一段,然后排序成一篇文章,并說說你的想法。
五、把握中心
師:給剛才的文章寫一句中心句。
西沙群島不但( ),而且( ),是個可愛的地方。
三年級語文的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學會12個生字。理解“綻開、波浪滔天”等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全詩,背誦詩歌。
3.理解詩歌內容,通過作者生動形象地描寫,想象大海優美的畫面,體會夜色中大海的美麗與靜謐,以及大海的萬千氣象,領略大海的神奇壯觀。
4.注意積累好的詞句
【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大海的神奇與變化多端,培養自己的想象力。
2.想象詩中描寫的情景,激發學生熱愛大海,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準備】
1.搜集關于海的有關資料,特別是圖片資料。
2.教學課件
【課時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
【授課時間】:--年--月--日授課人:
【教學過程】
一、課件導入,激發情趣。
1.教師導語:同學們,見過大海嗎?讓我們一起來領略一下大海的風光吧!(出示課件:大海的圖片)
2.初談對大海的感受。
看了圖片,再結合你見過的大海,說一說你感覺到大海怎樣?
學生自由發言。
3.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組描寫大海的詩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兩首詩,認識生字詞
2.指名讀課文,糾正字音。
3.指導學生讀通讀順
三、品讀詩歌,讀中感悟。
1.默讀詩歌。
2.課件出示思考問題,引導學生探究學習:
(1)默讀思考:每首詩中的大海給你什么感受?你感到大海有什么特點?畫出相關詩句。
(2)你最喜歡哪些語句所描寫的情景?想象一下那情景什么樣?試試怎樣讀出你的感受。
2.根據喜歡的不同內容,進行小組討論與交流。
第二課時
【授課時間】:--年--月--日授課人:
一、集體交流、感悟《海上的風》。
(一)入情入境讀詩歌。
1.播放一段有關海風聲的音樂作品,引導學生閉上眼睛大膽發揮想象,伴隨著呼呼的風聲,看到了什么?(學生展開想象)
2.學生們思維活躍時,教師順勢引導:“讓我們睜開雙眼,隨著風姐姐一起漫步海邊去感受‘海上的風’”。
3.教師泛讀,將孩子們帶入情境。
4.各種形式讀文
同位讀、小組讀、男女生比賽讀……使他們忘了此刻是在課堂,而是全身心地投入課文朗讀中,被大自然的美麗、神秘所傾倒。
(二)感悟大海風的神奇。
1.從話題的交流中,感受神奇。相機指導朗讀。
把海上的風比作花神,展現海上浪花翻滾。
把海上的風比作琴師,展現浪花翻滾發出的聲音。
把海上的風比作大力士,展現漁船來往的繁榮景象。
把海上的風比作獅子,展現海風來臨時海上波浪滔天的壯觀氣勢。
2.讀中體會:師生交流感悟的同時,多種形式品味朗讀。
3.思考:詩歌的最后為什么用省略號?還會怎樣?(引發想象)
4.展開想象,感悟海上風的神奇
(1)(課件出示)大海美麗富饒的動態畫面,海灣、帆船、藍天……優美動聽的背景音樂,浪花的拍打聲,柔柔的風聲,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
(2)仿照這首詩的語句說一說你想象到的情景。
課件出示填空:
海上的風是--,它一來,就________;
海上的風是--,它一來,就________;
海上的風是--,它一來,就________;
海上的風是--,它一來,就________。
二、仿寫詩句,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教師導入:讓我們也來做一回小詩人,寫下自己的小詩。續寫“大海的歌”,寫在小本本上。
(課件出示)
自己先想想,然后在小組里說說。
小組匯報,完成詩歌的創作。
三、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認讀本課生字,組詞,并說句子。
2.?小組討論如何記憶字型,如何把字寫好看。
3.?指導重點字的書寫,如“滔”字。
(1)自主學習7個生字。(讀準音、想辦法記住字形。)
(2)小組合作討論。(音、形、義、寫。)
(3)小組匯報,教師點撥:“濤”與“淘”、“朝”與“潮”、“綻”與“淀”的對比、區分。
(4)學生選出最難寫的字,師生探究。
(5)學生練寫,小組交流、評改。
四、朗讀課文,指導背誦。
1.合作朗讀課文。
2.配樂讀文
3.指導背誦。
五、拓展活動。
收集有關大海的詩文,了解有關大海的知識,小組合作辦一期關于大海的手抄報。
第三課時
【授課時間】:--年--月--日授課人:
一、集體交流、感悟《大海睡了》。
1.體悟大海沉睡時的靜。
(1)讀讀這首詩,想想沉睡了的大海給你什么感受?板書:靜
(2)交流:你是從哪些詞語中讀出的?
隨機點出“不鬧了,不笑了”,指導讀好第一句,體會大海的靜謐。
(3)還從哪兒讀到了大海睡覺時的寧靜?
教師隨機點撥“輕輕的'”一詞,指導讀好第二句,體會大海的靜謐。
(4)深夜的大海沒有白天的喧囂,沒有了風浪的嬉鬧,多么靜啊,別打破這份寧靜。把自己的感受送到課文里,體會著讀出來。
2.體悟大海沉睡時的美。
(1)交流理解“她抱著明月,她背著星星”。
這個“她”是誰?點出:“抱”、“背”,她怎樣抱著明月,背著星星?
出示畫面,如果你是明月,你是星星,在大海媽媽的懷抱里、背脊上,你會做些什么?又會想些什么?
(2)大海媽媽的臂彎里抱著月亮姐姐,背脊上背著星星妹妹,她就像一位慈愛的媽媽正在哄孩子睡覺呢!哄著哄著,她自己也睡著了。聽,播放潮聲。
出示:那輕輕的潮聲啊,是大海睡熟的鼾聲。
誰能讀好它。自己先試試。指名讀。
(3)配樂,朗讀第二句。
(4)當我們再讀這首詩時,你是不是對沉睡的大海有了更深的感受?你從大海身上體會到了什么?
(5)大海和星月,母親和孩子,多美的畫面,多美的情感哪!板書:美。
(6)指導朗讀
二、遷移運用,內化語言。
(畫面出示)當黑夜漸漸離去,一輪紅日從大海里慢慢地升起,此時的大海又是怎樣的呢?
引導學生觀察畫面,交流說說。
三年級語文的教學設計6
一、教材分析:
本冊共有課文32篇,其中精讀課文24篇,略讀課文8篇。此外,教材后面還附有8篇選讀課文。設計了八個專題,它們依次是:多彩的生活、名人故事、心中的秋天、細心觀察、燦爛的中華文化、壯麗的祖國山河、科學的思想方法、獻出我們的愛。每個專題內涵豐富,貼近兒童生活,體現時代特點,蘊涵教育價值。每組由導語、三篇精課課文、一篇略讀課文、一個語文園地組成。精讀課文后面有會認和會認的字,略讀課文后面沒有安排會認的字,哪字屬于生字就隨文注音。精讀和略讀之間有連接語,并適當提出略讀的要求。一部分后面有資料袋,有兩組課文安排了綜合性學習。
全冊書要求認識200個字,會寫300個字,第一次會寫的字超過了會認的字。要求認識的字排在橫條里,要求會寫的字排在方格里。此外,教材在語文園地一、四、五、七還歸類安排了一些要求認識的字,如不便于安排在課文里的反映器官的字等。每個語文園地由五個欄目組成。其中有四個固定的欄目:“口語交際”“習作”“我的發現”“日積月累”;第五個欄目是機動欄目,為“寬帶網”“趣味語文”“展示臺”或“成語故事”,這四項內容分別在八個語文園地中交叉安排兩次。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全班46人,其中男24人,女22人
上學期成績最低分學生姓名
(3人以上)備注
平均分及格率優秀
人數中間成績人數不合格
人數
66 73 10 20 16朱偉業鄒慧春胡可平藍巡黃志遠
學情簡要概述:
我班共有學生46人,大部分學生態度端正,有良好的學習習慣,能按時完成作業。但是有三分之一部分學生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上怕苦怕累,敷衍了事,怕動腦筋,在詞匯的運用、口頭表達、與人交往合作、自能學習及習作方面還有一定的欠缺,有待進一步的提高。所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本學期的重點。
三、本學期的.教學目標:
項目學生成績提高設想
語文平均分及格率優秀率差生轉化率備注
目標指數67 76 27 12
四、教學措施和方法:
(本學期教材的重點、難點及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培優補差的主要措施。)
教學重難點:
1.學會240個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詞在語言環境中的意思,并能正確書寫;會認85個生字,只要求讀準字音,不抄不默不考。具有一定的識字能力。
2.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詞句的意思。學過的詞語大部分能在口頭或書面中運用。注意語言的積累,初步養成積累語言的習慣。
3.助字典或有關資料獨立閱讀程度適合的讀物,了解主要內容。逐步養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課外閱讀的習慣。課外閱讀量不少于7萬字。
4.逐步養成勤于觀察思考和樂于動筆的習慣,能在觀察的基礎上寫出比較具體的內容。學寫想象中的事物,能展開想象和幻想,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見聞和想象寫出來,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語句完整通順。學會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冒號和引號。學習寫日記。
5.用普通話清楚明白地說幾句話、一段話,做到語句完整通順,說話有禮貌。能在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中,提高口語交際的能力。能無拘無束地進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積極主動地鍛煉口語交際能力。
教學措施和方法:
(1)引導學生讀書、思考,逐漸悟到讀書時應在什么地方想想什么,怎樣想,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指導學生興盛使用工具書、資料庫的意識和習慣。鼓勵學生獨立閱讀思考,探索發現盡量自己解決問題。
(3)在教學方法上倡導,自主、合作、探索的學習方式。
(4)緊密聯系學生的閱讀或是生活實際,進行小練筆以加強讀寫之間的聯系。要引導學生注意運用語文中的一些表達方式和寫作方法。穿插使用多媒體教學,使學生的感受立體化。
(5)在口語交際及習作指導要求方面,注意循序漸進逐步提高,理論服務和實際操作相結合。
五、教學進度表
周次章節教學內容課時
1開學準備工作
2第一單元第一課6
3第一單元第二課,第三課8
4第一單元第四課?語文百花園一7
5第一單元、第二單元單元整理 ?習作講評?第五課,第六課、? ? 7
6國慶放假7
7第二單元第七課,第八課7
8第二單元語文園地二熟悉的人單元整理 ?習作講評? ? 7
9第三單元第九課,第十課7
10第三單元第十一課,第十二課7
11第三單元、第四單元語文園地三? ?第十三課?7
12第四單元第十四課,第十五課8
13第四單元第十六課語文園地四?單元整理習作講評7
14第五單元第十七課,第十八課7
15第五單元第十九課,第二十課7
16第五單元、第六單元語文園地五?說收集的資料單元整理 ?習作講評?第二十一課7
17第六單元第十二課,第十三課7
18第六單元第二十四課?語文園地六? ?習作講評7
19第七單元第二十五課,第二十六課7
20第七單元第二十七課,第二十八課7
21第七單元、第八單元語文園地七? ?習作講評第二十九課,第三十課7
22第八單元第三十一課,第三十二課語文園地八?7
23復習7
24考試4
三年級語文的教學設計7
【課前解析】
本課是一篇略讀課文,故事講述了一家帽子店只做方帽子,從來沒有做過別的帽子。直到有一天人們覺得方形的帽子又奇怪又不舒服,于是嘗試著做圓帽子像碗一樣扣在頭上。再后來在方帽子店的對面開了一家各式各樣的帽子店,人們逐漸進入新帽子店,方帽子店的方帽子慢慢地成為古董。這個故事提醒人們事物是發展的,不是一成不變的。要適應新時代的變化,才能更好地生存。
關注略讀:略讀課文與精讀課文的教學要求有所不同,教學目標指向“粗知文章大意”。呈現方式也不同,在文前有“學習提示”。本文中“默讀課文,說說故事中的哪部分內容是你最意想不到的,再用自己的話復述這個部分”是對前面精讀課文中學到的復述方法的遷移運用。
關注課文插圖:插圖中,在方帽子店門口,兩個扣著方帽子的大人,看到戴著圓帽子的小孩時一臉驚訝。課文插圖與故事內容相對應,有助于圖文對照,理解故事內容,感悟故事主旨——時代在發展,要與時俱進,不能因循守舊。
關注寫作特點:課文能對比的手法表現新舊事物的不同與更替的原因。如:方帽子與圓帽子,大人與孩子對待方帽子、圓帽子的態度,兩家帽子店,人們戴上不同帽子的感受。對比在文中處處可見,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
關注課后拓展:
◇有關創新的名言:
茍日新,日日新。
沒有創新,就不可能有合理的,尤其是有效的管理。
不斷變革創新,就會充滿青春活力,否則就可能會變得僵化。
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于世界先進民族之林。
【教學目標】
1.認識“櫥、改”等6個生字,讀準“嚷、溜”2個多音字。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舊事物被新事物淘汰的規律。
3.能說出故事中讓自己最意想不到的內容,并復述這部分內容。
【教學重點】
1.懂得與時俱進,不能因循守舊的道理。
2.了解故事內容,復述故事內容。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櫥、改”等6個生字,讀準“嚷、溜”2個多音字。
2.理解課文內容,了解舊事物被新事物淘汰的規律。
3.能說出故事中讓自己最意想不到的內容,并復述這部分內容。
【教學過程】
一、生活入手,導入新課
1.同學們,說到帽子,大家都很熟悉。你們喜歡戴什么樣的帽子呢?可以從質地、形狀、款式等方面說一說。
學生交流。
預設:舒服的、流行的、漂亮的等等。
出示課件1:
2.各式各樣的帽子,同學們是各有所愛。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一頂奇特的帽子,你們瞧!這樣的帽子戴起來會有什么樣的感受呢?
出示課件2:
學生交流。
預設:看上去硬邦邦的,戴著不太舒服。
3.想一想如果有一家只賣方帽子的店,你覺得這家店的生意會怎么樣?
集體交流。
4.那就讓我們一起走入課文,到方帽子店去看一看。
出示課件3:
(設計意圖:從生活談帽子、談感受入手導入新課,能夠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閱讀故事的興趣。)
二、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自讀課文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將課文讀一遍。教師提出讀書要求。
出示課件4:
2.認讀詞語
同學們讀得非常認真!詞語寶寶從課文中跑出來,你還認識它們嗎?
(1)帶拼音,男女對讀詞語
(2)去掉拼音,指名讀
出示課件5.6:
(3)理解詞義
理解“櫥窗、古董、一溜煙”的詞義。
出示課件7.8.9:
3.識記生字
(1)指名讀,注意讀準字音。強調“櫥”是翹舌音,“筒、董”是后鼻音。
出示課件10:
(2)學習多音字“嚷、溜”
出示課件11.12:
(3)說說識字方法
①熟字加偏旁
出示課件13:
②開火車組一組
出示課件14:
(設計意圖:先解決生字新詞問題,讀準字音、理解詞義,為閱讀理解課文打下基礎,掃清障礙。)
三、整體感知,理清結構
1.默讀課文,厘清脈絡。
出示課件15:
2.自主學習,小組討論
出示課件16:
(設計意圖:整體感知,理清文章結構,層層深入,便于學生整體把握好文本。)
四、默讀課文,細讀感悟
1.說說你最意想不到的內容
出示課件17:
預設1:大人們明明戴著方帽子不舒服卻不肯改變。
點撥:從“總是”“一直”我們可以看出大人們的思想保守,不愿改變。
出示課件18:
預設2:方帽子店的主人看到自己兒子戴圓帽子時惱羞成怒。
點撥:從對方帽子店主人和兒子的`語言、動作描寫中可以看出他的固執己見,對于新生事物不能接受。而他的兒子則不同,適應時代的發展。
出示課件19:
預設3:方帽子店不肯改變,還和新帽子店互相較勁。
點撥:從不同的廣告詞中可以看出新帽子店順應潮流,讓人們有更多的選擇。方帽子店
卻仍然堅持。
出示課件20:
2.人們最終選擇了什么帽子?方帽子的結局如何呢?
指名交流。
出示課件21:
3.師小結,引導學生明白道理:時代在發展,要與時俱進,不能因循守舊。(板書:時代在發展,要與時俱進,不能因循守舊)
出示課件22:
(設計意圖:抓住重點詞句的理解來解決提示中的主要問題,引導學生啟發思維、分析
理解課文,輕松掌握內容、明白事理。)
五、遷移學法,練習復述
1.借助表格、復述內容
請同學們回想25課,借助表格復述故事的方法,來復述課文中你最意想不到的內容。
出示課件23:
2.練習復述11——16段,小組合作完成表格。
出示課件24:
3.集體交流、教師點評。
出示課件25:
(設計意圖:借助25課學習的借助表格復述的方法,進行遷移、運用到本課的復述中,學以致用。)
六、課后作業
結束語: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了26課,明白了時代在發展,要與時俱進,不能因循守舊的道理。課后同學們可以搜集一下關于“墨守成規、不思變通”的故事,與大家交流分享。
出示課件26:
(設計意圖:在收集資料和交流分享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七、板書設計
26*方帽子店
時代在發展,要與時俱進,不能因循守舊
【課后反思】
《方帽子店》這個故事講述了一家帽子店只做方帽子,從來沒有做過別的帽子。直到有一天人們覺得方形的帽子又奇怪又不舒服。于是人們嘗試著做圓帽子像碗一樣扣在頭上,很舒服。人們逐漸的進入新帽子店,方帽子店的方帽子慢慢地成為古董。這個故事提醒人們事物是發展的,不是一成不變的。要適應時代的變化,才能更好地生存。
本課是一篇略讀課文,首先在學生初讀課文后,解決生字詞,讀準字音、識記字形,為學習課文內容打好基礎。接著根據學習提示的要求,讓學生自主交流哪部分內容是讓人“最意想不到的”。讓學生在自讀思考中明白事理。最后進行方法遷移,練習復述。通過借助25課的表格法進行復述,不但讓學生對新知掌握得牢固,而且掌握了復述的一種方法程序結構。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表達習慣。
教學中只有真正地把課堂的自主權還給學生才能得到好的教學效果。為此,我的教學還應加強以生為本思想,激發學生的興趣,強化“讀中感悟”,讓學生多動口,多動腦,以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并注意讓學生適時地進行拓展訓練,點燃學生創新的火花。
三年級語文的教學設計8
一、設計理念
以法布爾對昆蟲的迷戀為主線設計教學,重在引導學生從具體事例中體會法布爾對昆蟲濃厚興趣,去感受和想象法布爾在具體的情境中迷戀昆蟲的樣子,從而激發學生觀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奧秘。
二、教材分析
《裝滿昆蟲的衣袋》是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第九單元的主體課文,這一篇童趣十足的敘事性文章。這篇文章寫的是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小時候對昆蟲的迷戀,通過兩件主要的事件寫出出法布爾對昆蟲的迷戀,讓讀者感受到法布爾對昆蟲的濃厚興趣和無限的好奇心。
三、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從課文的具體事例中體會法布爾對昆蟲的迷戀。
四、教學重點、難點
從學生有限的生活積淀和自身的閱讀體驗出發,引導學生緊扣文中描寫法布爾迷戀昆蟲的重點語句,在朗讀中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如果你看到同學的口袋里裝滿糖果,你會認為他——(貪吃);看見同學的口袋里裝滿玩具,你會認為他——(貪玩);可是,竟然有個人的口袋里裝滿昆蟲,你認為他——(愛昆蟲)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這是誰?(法布爾)我們趕緊走進課文,繼續去認識法布爾吧!
(二)學習第一自然段
1.生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小時候的法布爾有什么特點呢?
(板書:對大自然有著濃厚的興趣和無限的好奇心、迷戀昆蟲)
2.看,課文一開頭就寫到這一點,現在我們就來看看第一自然段是怎樣講的。
3.我們一起來讀讀第一自然段。
4.從哪兩個詞可以看出法布爾對大自然有著無限的好奇心?(無論、還是)
5.口頭造句
(三)品讀課文
師:是啊,法布爾對大自然里的昆蟲有濃厚的興趣,那么,課文告訴我們,法布爾迷戀哪兩種昆蟲呢?
生:紡織娘、小甲蟲
師:從小生活在鄉村的法布爾是一個對昆蟲非常迷戀的人。現在請你們回顧一下,哪些自然段在具體寫法布爾捉紡織娘和觀察小甲蟲的呢?
生:捉紡織娘(2、3)
觀察小甲蟲(4——6)
學習第2-3自然段
師:我們先來學習第一件事“捉紡織娘”。聽清要求,請你們自讀課文第二至三自然段,一邊讀一邊找,哪些詞語或者句子讓你感受到法布爾對昆蟲的迷戀。
師:誰來說說你的感受?
生1:我從“三天前,法布爾就告訴媽媽,花叢里經常傳出一種動聽的聲音,不知是誰在唱歌。現在,他終于找到了這位“歌唱家”中感受到法布爾對昆蟲的迷戀。
師評價:他三天前聽到的聲音,至今仍然念念不忘地尋找。
我們再仔細品味,哪些詞語可以更加生動地體現法布爾對昆蟲的迷戀。(“三天前”、“終于”)
師: 請試著讀出你的感受
生:指名讀句子
師: 法布爾被紡織娘美妙的歌聲吸引了,為了捉到它,三天來,他一直堅持不懈地尋找,吃盡了苦頭,法布爾對紡織娘多么著迷呀!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兩個句子
生: 齊讀句子
師: 你們還能從這兩句話的什么地方體會到法布爾對昆蟲的迷戀?
生: 我還從“動聽”、“歌唱家”中體會到他對昆蟲著迷了。法布爾太喜歡這只紡織娘了,已經把它當作是人,是會唱動聽歌聲的歌唱家了。我再來讀一讀這兩句話。
師: 跟他學!
生: 齊讀句子
師:(出示紡織娘圖)
瞧,這就是讓法布爾魂牽夢縈了三天的紡織娘。它是生活在草地里的善于跳躍的昆蟲,它的后腿粗壯而有力,稍有動靜就會跳得老遠,很難逮到它。
師提問:你們能想象一下,法布爾為了捉到這只紡織娘可能遇到了什么困難?他又是怎么克服的呢?
生1:草叢中有小蟲子叮咬法布爾,為了不驚動紡織娘,他一動不動地強忍著
生2: 法布爾發現了紡織娘,猛地一撲,可紡織娘蹦走了,法布爾摔破了膝蓋
師評價:老師從你們的描述中好像看見了當時的情景,為了捉到自己喜愛的蟲子,法布爾可真是費了不少勁,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兩個句子,再去感受一下法布爾對昆蟲的迷戀吧!
生: 齊讀句子
師:這只全身翠綠、觸角細長的紡織娘真漂亮!難怪法布爾會高興地對媽媽喊著——
生:媽媽,我在這兒呢!瞧,我捉到那只會唱歌的蟲子!
師:為了捉到這只能唱動聽歌曲的歌唱家,法布爾堅持不懈地尋找了三天,難怪他會高舉著紡織娘,對媽媽大聲炫耀到———
生:媽媽,我在這兒呢!瞧,我捉到那只會唱歌的蟲子!
師:經過努力,他終于找到了這位歌唱家,此時,你就是法布爾,你的心情會怎么樣?
生:高興,激動,興奮……
師:法布爾就是這么高興,這么激動,這么迫不及待地想要告訴媽媽,一起來:媽媽……(指導讀出興奮和高興)
學習第4-6自然段
1.師:法布爾對昆蟲著迷了,他可以用三天時間去尋找他心愛的紡織娘,也可以為了觀察蟲子,一整天都趴在陰冷潮濕的池塘邊,一動不動。
2.請同學們認真默讀4-6自然段,看看這件事的哪些地方能讓你感受到法布爾對昆蟲的迷戀,劃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并多讀幾遍,看看你是不是可以用朗讀把他對昆蟲的濃厚興趣表現出來。
3.生默讀、勾畫、練讀
匯報:教師相機出示句子。
(1) 每到早晨,法布爾把鴨子趕進池塘后,就一動不動地趴在岸邊,靜靜地觀察奇妙的生物世界。
談體會。
我從“每到早晨,法布爾把鴨子趕進池塘后,就一動不動地趴在岸邊,靜靜地觀察奇妙的生物世界。”中體會到法布爾對昆蟲的迷戀。
生1:他“一動不動”、“靜靜地”,觀察地很仔細,只有對昆蟲很著迷了,法布爾才能夠克服周邊的一切困難全心全意地觀察。(師隨即勾畫句子和詞語)
生2:這個句子中的“趴”也說明法布爾觀察地很仔細。法布爾深深地迷戀著昆蟲,甚至在雜草叢生、陰冷潮濕的池塘邊,也要趴在地上細心觀察,生怕錯過了什么!
4.師:法布爾如此細心地觀察,那他可能會看到哪些昆蟲在干什么?
生1:螞蟻搬家
生2:蜜蜂采蜜
生3:蜘蛛結網
師:昆蟲雖然很小,但它們的世界卻是奇妙的,難怪法布爾會這么著迷。就讓我們和他一起再去看看這奇妙的生物世界吧!
生:齊讀句子
每到早晨,法布爾把鴨子趕進池塘后,就一動不動地趴在岸邊,靜靜地觀察奇妙的生物世界。
你還可以從哪些地方看出法布爾對昆蟲的濃厚興趣和迷戀。
生:我從“他小心翼翼地把甲蟲拾起來,放進一個蝸牛殼里,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賞這珍珠一般的“寶貝”。”中體會到法布爾對昆蟲的迷戀。
師評價:他拾起甲蟲的動作很小心,生怕弄傷了它。
師:你能來表演一下法布爾拾起甲蟲的動作嗎?
生:表演
師:孩子們,從他的表演中,你知道什么是“小心翼翼”了嗎?
生:“小心翼翼”就是動作緩慢,絲毫不敢松懈
師:生活中,你們會小心翼翼地做什么事情?
生1:我會小心翼翼地拿雞蛋。
師:為什么你要小心翼翼地拿?
生1:我怕把雞蛋打碎了。
生2:我會小心翼翼地洗碗。
師:為什么你要小心翼翼地洗?
生2:我怕把碗打碎了。
師:看來,對自己手里的東西很在乎時,我們做事就會小心翼翼。法布爾就是因為太喜歡這只小甲蟲,生怕弄傷了它,所以他才會小心翼翼地——
師:還有哪些地方體現法布爾對昆蟲的迷戀?
生:把甲蟲拾起來,放進一個蝸牛殼里,打算回家再好好欣賞這珍珠一般的“寶貝”
生:我還從“欣賞”一詞中體會到法布爾對昆蟲的迷戀。
師評價:法布爾已經不是簡單地看甲蟲,而是非常認真、仔細地觀察甲蟲。
師:生活中,我們會去什么地方欣賞什么呢?
生1:我們會去美術館欣賞美術作品
生2:我們會去音樂廳欣賞動聽的音樂
生3:我們會去電影院欣賞精彩的影片
師:哦,原來“欣賞”就是帶著喜愛的心情觀看美好的事物。法布爾已經把觀察蟲子當作是欣賞美好的事物,可見他是多么迷戀昆蟲呀!
誰愿意來讀一讀這個句子?
生:指名讀句子
生:齊讀句子
生:我還從這句話中“珍珠一般的“寶貝”中”體會到法布爾對昆蟲的迷戀。
在別人眼中毫不起眼的小甲蟲,在法布爾眼中卻是“寶貝”,這都說明他對昆蟲的迷戀。
生:齊讀句子
(3)夕陽快下山時,法布爾的口袋里裝著放甲蟲的蝸牛殼,歡歡喜喜地趕著鴨子回家了。
生:我從“夕陽快下山時,法布爾口袋里裝著放甲蟲的蝸牛殼,歡歡喜喜地趕著鴨子回來了”中體會到法布爾對昆蟲的迷戀。
師評價:他的口袋里裝著心愛的蟲子,他心滿意足,很高興的樣子。
師:法布爾借著放鴨子的機會觀察蟲子,天黑了,才回來,難怪爸爸會怒氣沖沖地吼著——
生:我叫你去放鴨子,你倒好,只顧自己玩。老是捉蟲子,不中毒才怪呢!快給我把這些無用的玩意兒扔了。
師:法布爾只有這一次是因為觀察甲蟲被爸爸訓斥嗎?你從哪知道的?
生:“老是”,他常常因為觀察蟲子被爸爸訓斥
師:是的,但哪怕是這樣,我們的法布爾卻還是沉浸在自己的昆蟲世界中,難以自拔。這部分課文,我們從法布爾觀察和捉蟲子的神態、動作以及爸爸對他的態度中體會到法布爾對昆蟲的的迷戀。一起來讀第四到六自然段。
師:在法布爾的眼中,所有的昆蟲都是那么可愛,大自然的一切在他的眼中是那么美好,那么神秘,
正是這種興趣,把法布爾引進(科學的殿堂,使他了解了昆蟲的世界,成為了一名了不起的昆蟲學家……)
師:法布爾的世界只有昆蟲,任何困難都不能阻擋他觀察、研究昆蟲,他已經深深地迷戀上了昆蟲。
孩子們,你們知道嗎?法布爾出生于貧農家庭,沒有受過正規教育,但他卻憑著自己非凡的鉆研精神和堅毅的性格堅持研究昆蟲。到了87歲高齡,依然拖著他病弱的身體堅持研究寫作。他所著的《昆蟲記》一共有200多萬字,包括219篇文章,向人們介紹了400多種昆蟲和其他小動物,至今,《昆蟲記》已經被翻譯成幾十種語言,受到全世界人們的喜愛。
后人為了紀念他,為他修建了一座很有意思的雕像,兩個高高鼓起的衣袋好像裝滿了沉甸甸的昆蟲。這也是我們課題的由來。(齊讀課題)
師:誰能說說為什么法布爾的口袋裝滿了昆蟲?
生:因為法布爾從小隊大自然充滿了濃厚的興趣,迷戀昆蟲……引讀:難怪后人為了紀念……沉甸甸的昆蟲。
師:法布爾的口袋里,除了昆蟲,還裝了什么?
生:堅持不懈、不怕困難、細心觀察、認真、不放棄……(板書)
(回讀課題:裝滿昆蟲的口袋)(抓住關鍵詞,概括全文)
(四)回顧并總結全文
通過板書,引導學生運用抓住關鍵詞法,概括全文。
(五)板書設計:
裝滿昆蟲的口袋
濃厚的興趣
法布爾{ 無限的`好奇心
迷戀
堅持不懈、不怕困難、細心觀察、認真、不放棄
七、課后反思
莫泊桑曾說:“我們只以堅持不斷的努力,才能夠抗拒這不可戰勝的灰心失望。”這一階段,我為了《裝滿昆蟲的口袋》這堂公開課,撓心撓肺地準備了一周多。每一次的磨課都是一種“煉獄”般的幸福,雖然身心都被不停地蹂躪著,但是,我卻在這一過程中又學會了一些東西。本個月,我們組的教研主題是“中年級語文課堂如何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句學習”。這一主題側重在實際教學中運用“抓住關鍵詞句”法,引導學生進行課文學習,因此,在做公開課的教學設計時,我也努力緊扣這一主題,展開教學。
(一)初識法布爾與《昆蟲記》
法布爾是《昆蟲記》的作者,部分孩子都未讀過這本書,因此對法布爾缺乏認識。僅僅依靠閱讀課文內容,無法對法布爾這一人物形象有較全面和深入的認識。在公開課的前一周,我便布置學生們去閱讀法布爾的《昆蟲記》并要求學生們完成以“我所認識的法布爾”為題的作文。通過一系列的預熱活動,讓學生們對法布爾有個大致的了解,拉進學生和法布爾之間的距離,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二)激趣導入,抓關鍵詞法
《裝滿昆蟲的口袋》一文中主要是告訴我們法布爾對昆蟲的迷戀。對于對昆蟲沒那么迷戀的孩子們來說,直接了當的講解比較讓孩子難以接受。所以,在導入部分,我以談話為方式,運用了類推的方法,這樣設計:“如果你看到同學的口袋里裝滿糖果,你會認為他——(貪吃);看見同學的口袋里裝滿玩具,你會認為他——(貪玩);可是,竟然有個人的口袋里裝滿昆蟲,你認為他——(愛昆蟲)”。由學生們的生活實際情況,導入“昆蟲”這一主題,自然且易讓孩子產生共鳴。設計文章的重要部分時,我結合課后問題:法布爾是怎樣迷戀昆蟲的?圍繞“迷戀”二字,通過法布爾的兩件典型故事——“抓紡織娘”、“觀察甲蟲”,抓住能夠體現法布爾迷戀昆蟲的詞句,感受法布爾對昆蟲的迷戀,體會法布爾不怕困難,堅持不懈和認真觀察等精神。
教學“第一個故事”時,令我意想不到的是:學生們找到的、能夠體現法布爾對昆蟲的迷戀的詞語比我預設的答案多,因此,我“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根據學生的回答調整自己的教學步驟。其中,我問學生:“為了找到這只紡織娘,法布爾遇到哪些困難?他是怎樣克服的?”讓學生展開想像,描述當時的情景。學生們的想象力很豐富,為法布爾設置了重重障礙,我趁機引導學生體會法布爾在觀察昆蟲的過程中,不怕困難、不放棄的精神。值得一思的是,課堂上出現了比較尷尬的一面:我在“引讀”的時候,已經把氛圍渲染得很濃厚了,可是學生們卻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我反思了一番:平時“引讀”的形式訓練得較少,學生們不適應這種學習方式,課堂上就出現“冷場”的情況。再者,我的情感到位了,學生卻沒有進入我創設的情境,自然而然,師生的配合上出現“斷層”。
教學“第二個故事”時,我讓學生依照自己的情感體驗,讀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交流。在閱讀和體會中,抓住最能體會“迷戀”二字的地方。學生找出了“一動不動”、“小心翼翼”、“觀察”和“珍珠般的寶貝”等。孩子們的回答并沒有按照我預設的順序來走,又因多媒體課件的束縛,我不斷調整自己設計的教學流程,通過想象、做動作、聯想生活實際等方法,使學生感受法布爾對昆蟲的迷戀。
在課后的討論中,有些老師認為聽我的這堂課,聽得很零散。我總結的一番,原因有二。第一,本課貫穿的學習方法是“抓住關鍵詞”法,而這課體現“法布爾對昆蟲的迷戀”的詞語有多處,學生們的回答肯定不會按照教師預設的順序來,因此,頗有“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感覺。第二,實際課堂上,我的過渡語和評價語不夠精煉、有力,為了讓學生們理解,解釋太多,變得啰嗦,反而給聽課的老師增加負擔。
(三)直揭精神,概括全文
本次公開課的一大亮點就是我的板書設計。我以“口袋”為切入點,將本文的關鍵詞和精神內容合成口袋的形狀隱藏在“口袋圖”的后面。當學生們回答對一點,我就將相對應的答案翻過來。最終,讓學生們直觀的感受到“裝滿昆蟲的口袋”不僅僅裝滿昆蟲,更裝滿了法布爾對昆蟲的“濃厚的興趣”、“無限的好奇心”和“迷戀”以及“不怕困難”、“堅持不懈”、“認真觀察”等精神。課文講到這邊,已經到了尾聲。我再次強調學生“學以致用”,通過板書上的關鍵詞,串聯起來,說出全文大意。至此,整堂課完美落幕!
“堅韌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門上敲得夠久、夠大聲,終會把人喚醒的。”我們總是越學越覺得自己匱乏,唯有不斷努力,才能喚醒成功的因子。不要因為別人的批評而泄氣,這些“忠言”將是我們成功之路的墊腳石!
三年級語文的教學設計9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特點
這是一首兒童詩。它用詩歌的形式,寫出兒童心中地球的模樣。全詩共8節。第一節寫“我”為了要“看看地球什么樣”,“坐飛船”飛到天上。第2一7節都是寫我坐在飛船里,從天空看到的地球模樣(第2節是總寫,第3一7節是按地貌分寫),第8節寫“我”知道地球什么樣了,所以又坐飛船回到了地球。
二、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5個生字,鞏固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并能在老師的指導下正確選擇義項;理解9個新詞語的意思。
2.能仿照課文的例句寫句子。能仿照課文中“和”的用法,寫一同句話;能在句子中正確地使用頓號、逗號和句號。
3.能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全詩;能用自己的話說出地球是什么樣的,它的身上有哪些顏色,每一種顏色分別是地球上的什么地方。
4.知道有關地球形狀、地球表面顏色的最基本的常識,感受地球的美,初步培養對自己生活的地球的熱愛之情。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指導學生對詩歌的朗讀。讓學生讀出對地球的初步認識,讀出對自己居住的地球的熱愛之情。
四、教學準備
錄音機、錄音帶、投影儀、投影片、地球儀。
五、教學時間:2課時
第1課時
(一)教學目標
1.繼續練習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學會生字、新詞,能在老師指導下為帶點的字確定意思。
2.理解每一節內容。
3.知道“和”的用法,會用“和”說話。
(二)教學過程:
一、觀察地球儀,解釋課題。
1、出示地球儀。提問:
(1)這叫什么?
(2)地球儀是什么形狀的?
(3)仔細看看地球儀表面又哪幾種顏色。
2、解釋課題。
(1)地球儀是根據什么做成的?
(2)地球儀跟地球的樣子是一樣的嗎?我們來學學課文《地球社么樣》。
二、認識詩歌小節。
1、這是一首詩歌,詩歌是由一節一節的內容組成的。每一節和下一節之間又自然空行。
2、這首詩是每幾行為一節?全詩一共有幾節?
三、初讀課文。
1、讀準字音。
2、注意小節與小節間的停頓。
四、學習生字,鞏固部首查字法的第一步。
1、討論:“原”是什么結構的字?應查什么部首?
小結:半包圍結構的字查外不查內。
2、獨立確定“牧”“茫”的部首。
五、指導據詞定義。
1、用部首查字法在字典上查到“場”字,看看有幾種意思。
“牧場”的“場”是什么意思?
2、完成《作業本》第1題。
六、再讀課文。
1、哪幾節介紹了“地球”是“什么樣”的?
2、讀第2-7節,思考:這幾節中哪一節總的介紹了地球的樣子?
3、讀第3-7節,說說這5節寫了地球的花衣服上的哪幾種顏色。(邊讀邊劃出表示顏色的詞語。)
七、配樂讀課文。
八、作業:見《作業本》第2、3題。
第2課時
(一)教學目標:
1、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地球的形狀及每一種顏色分別是地球上的什么地方。
2、熟讀、背誦全詩。
3、會用“和”說話,能正確使用頓號和逗號。
(二)教學過程:
一、指導讀第1節。(可配樂創設坐飛船上天的情景)
二、學習第2節。
1、看衛星拍攝的地球全景投影片,用自己的話說說地球的樣子。
我們雖然天天生活在地球上,但看到的大地是平平的,因為地球實在太大了。只有能飛上飛船,飛到很高很高的太空,才能看到地球媽媽的真面貌。這張照片是科學家從衛星上拍攝下來的,說不定連你的爸爸媽媽都沒有見過呢!你能說說從衛星上看,地球是什么樣子的嗎?
2、指導讀。
三、學習第3-6節。
1、自讀這4節,注意小節之間的停頓。
2、討論:為什么說地球“渾身穿著花衣裳”?這花衣裳上主要有哪些顏色?
3、同桌互說:每一種顏色各是什么地方。
4、先后出示草原、海洋、沙漠、南極的彩色投影片,分別說說。
(1)這是什么地方(或:你看見了什么)。
(2)它是地球花衣裳上哪一種顏色的地方。
(可結合進行用“和”說話的訓練。)
四、學習第7節。
1、讀這1節。
2、“燈光閃耀”是什么意思?你在哪里看到過閃耀的燈光?
3、書上說,“夜晚,那燈光閃耀”的地方是--(讓學生接說)
4、城市、礦山和村莊的夜景真美!讓我們來看一看城市夜晚的投影片。
五、學第8節。
1、閉眼,配音樂,結束太空之行。
2、讀這1節。
3、說說“如今”你“知道地球什么樣”。
六、作業:照樣子填表。
顏 色 地 方
綠 色 森林、田野、牧場
七、根據表格內熟讀、背誦第3-6節。完成《作業本》第5題。
八、熟讀1、2、7、8節。
九、跟著配樂錄音試背課文。
十、復習頓號的用法。
1、讀帶有頓號的句子。
2、說說這些句子里為什么要用上頓號。
3、點標點練習。見《作業本》第6題,注意逗號和頓號的不同用法。
十一、▲練習用“和”說話。
1、讀課后練習3的句子,說說刪去“和”,句子通不通?
2、體會句子中“和”的位置和作用。
3、說說下面句子中的“和”用得合適嗎?
(1)果園里有桃樹和梨樹、蘋果樹。
(2)果園里有桃樹、梨樹和蘋果樹。
(3)果園里有桃樹和人。
4、用上“和”說一句話。
十二、指導造句。
1、搞清《作業本》第4題的要求。
2、看懂例句。
3、根據前半句,指導說后半句。
4、指導說前半句,獨立寫后半句。
三年級語文的教學設計10
一、開門見山導入新課
今天我們來學習第14課,《美麗的小興安嶺》。板書課題。誰來讀一下?什么樣的小興安嶺?對,讀的時候要突出它的特點。再讀一下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過渡1:
小興安嶺地處我國東北,今天我們就一同走進它,去感受它的美麗。請同學們把書翻開第95頁,自由讀課文,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師:讀的真投入,現在老師請同學們分自然段來朗讀課文。讀的同學盡量做到正確流利,其余同學認真傾聽,一齊接讀文章的最后一段。
讀后正音。
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想一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像這樣,一句話就可以概括全文主要內容的句子,叫中心句。順勢板題:寶庫、花園中心句)
三、品讀開頭梳理寫作順序
過渡2:
老師常說,寫文章就像……(生接:畫魚)這篇文章的魚尾收得如此精彩,魚頭點睛沒有?我們一同去看看。
(課件出示前兩段)生讀后,老師有一處不明白,明明是樹,怎么成為海呢?想象一下,樹多得像大海里的水一樣,多美的一處比喻!真是妙,短短的兩個字就為我們呈現了一幅生動的畫面。讀到這里,文章接下來怎么寫小興安嶺的呢?那如果老師把這句話改為“小興安嶺的樹海,一天中的每個時刻都是美麗的,誘人的。接下來會怎樣寫呢?學校旁邊的小花園,是美麗而熱鬧的。接下來怎么寫?
小結:要學會像這位同學這樣,通過關鍵詞,引出下文的寫作順序和內容。
四、品讀春天體會學法
過渡3:(板題:美麗誘人)小興安嶺如此美麗、誘人,那么從哪能看出它的美麗、誘人呢?我們先走進春天去感受一下!
(課件出示問題:作者具體寫了春天中的哪些景物,描繪出了小興安嶺的美?用橫線畫出來,圈出關鍵的詞語或句子,反復讀一讀,說說你的體會。)
1、師:誰來說說,作者具體寫了春天中的哪些景物,描繪出了小興安嶺的美?
a春天的樹木真美,從你的朗讀中,突出了“抽出”“長出”這兩個詞,我仿佛看到樹木動起來了,誰再來讀讀?
“抽出”換成“長出”,好不好,為什么?
抽出有長得速度很快的意思,好像春天在不知不覺中就來了。
b作者描寫得多生動呀,透過“融化、匯、流”這些動詞向我們介紹了春天帶給積雪的變化。誰再來美美的讀讀?
c作者就是通過描寫小鹿的動作和神態,讓我們看到了這些小鹿的活潑和可愛的!讓我們再讀讀句子,體會小鹿的可愛吧!仿寫:幾只()在(),有的()有的()。
d原木句子
處理比喻句指導朗讀
e出示書中插圖,配樂朗讀
小結:是啊,我們作者用生動的語言,描繪出了一幅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春天的畫卷。讓我們來回顧一下,我們是如何來學習這一段的——我們找到了作者具體描寫的樹木、積雪、小溪、小鹿和原木幾個事物。結合關鍵詞體會了事物的特點,再通過朗讀想象,感受到了春天的小興安嶺的美麗和勃勃生機。
五、學法遷移自學交流
過渡語4:
(接上面)現在你就用這樣的方法選一段自己喜歡的季節自學,體會小興安嶺的美麗、誘人呢。
課件出示:作者具體寫了春天中的哪些景物,描繪出了小興安嶺的美?用橫線畫出來,圈出關鍵的詞語或句子,反復讀一讀,說說你的體會。
交流指導點:
a夏天段:
處理:蔥蔥蘢蘢、密密層層,體會樹的茂盛
評價語:你抓住了疊詞,讀出了夏天樹木的茂盛!
評價語:青翠的樹林,乳白色的濃霧,多么像一幅美麗的.水墨畫呀!讓我們想象著這美麗的畫面一起來讀一讀吧。
b秋天段
體會豐富的物產,讀出人們收獲的喜悅之情。
對比感受:
森林向人們獻出了酸甜可口的山葡萄,又香又脆的榛子,鮮嫩的蘑菇和木耳,還有人參等名貴藥材。
森林向人們獻出了山葡萄、榛子、蘑菇和木耳,還有人參等藥材。
評價語:說得真好,失去了這些形容事物特點的詞,我們就品不出他們的味道了!讀的時候要把他們讀得重一些。讀!
評價語:如果你就是小興安嶺人,你收獲了(指板書)酸甜可口的山葡萄,()的榛子,()的蘑菇和木耳,還有人參等(),你什么心情?讀!
c冬天段
引讀激趣體會物產豐富,激發保護意識。
六、教學結構特點課堂總結
過渡5:
作者抓住了典型的事物,用準確生動的語言,讓我們感受到了小興安嶺四季的美麗、物產的豐富。小興安嶺真是——(引讀中心句)
(指著屏幕)像這樣,課文以小興安嶺為題,題目就點出了它美麗的特點,開篇用一處比喻概括地寫出了小興安嶺的美麗誘人,接著按時間順序,具體描寫了四季的美景和物產,結尾總結了全文,這樣的結構是總分總。一般我們在寫景的文章中,常用到這種結構。他會使文章層次清楚,內容突出。(板書)
學到這,你有什么收獲嗎?
總結:這節課,我們一同游覽了美麗的小興安嶺,領略了那里美麗誘人的樹海,見識了那里豐富的物產,其實讀書就是旅游,讀萬卷書就像行萬里路,希望同學們課下在書海中感受美同時也要學習作者描寫美的方法。
三年級語文的教學設計11
一、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學習生字新詞,理解“瑰麗” “酷似”“盛譽”“快慰”“姍姍來遲”“屢屢奪魁”“奉為至寶”等詞語的意思。
3、讀課文,弄清楚課文內容。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所講的故事生動形象,重點引導學生理解“我”在發現中國石的過程中的表現及大家看到后的做法,抓住“我”的表現——“注視”、“不禁喊”,連長拿出裝軍功章的盒子,文書在上面寫上金字,囑咐我要精心保管等,體會駐守在戈壁灘上的戰士們的強烈的愛國之情,并從中受到感染。
三、教學設計
(一)導入。揭示課題,提出問題
看了《中國石》這個題目,你們有什么問題嗎?(“中國石”在哪兒?它是什么樣子的?為么叫它“中國石”?它是誰發現的?怎么被發現的等等)
(二)范讀課文,了解大意
1、下面請同學們帶著這些問題聽老師將課文朗讀一遍。
2、課文主要寫了什么?(主要寫了駐守在戈壁灘上的“我”揀到一塊酷似祖國版圖的
中國石”,“我”和戰友們都很珍愛它。)
(三)初讀課文。
1、師:請同學們自己讀讀課文,邊讀邊圈出你不認識的字。
生:學生大聲讀課文,邊讀邊圈出不認識的生字。
2、按“預習”要求,了解戈壁灘上的一塊石頭,邊防軍戰士稱它為“中國石”,這是為什么?看看哪些自然段是寫作者揀到“中國石”的經過的,哪些句子是描寫“中國石”的樣子的,畫上記號。
(駐守在戈壁灘的解放軍戰士,揀到一塊形狀和祖國版圖相似的石頭,十分珍愛它,所以稱它為“中國石”。)
3、自由讀課文。在老師的輔導下結合句子的意思,通過查閱工具書,自學(可同桌議論)生字新詞,并正音正字。
指名分自然段朗讀。檢查學生能否讀正確。
[評析: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反復的朗讀,小組合作學習,逐步解決了不認識的字。]
(四)精讀課文
1、默讀思考每一自然段的意思。
2、具體寫揀石和發現“中國石”經過的是哪幾個自然段,課文可分為幾段?討論歸納。
3、通觀全文,在了解本課主要事件基礎上,讀懂每個自然段,練習概括自然段段意。
提示:一種方法,確定誰,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樣;一種方法,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的。
步驟:先了解自然段共幾句話;再了解每一句話說了什么;再看哪一句是主要的,并畫上記號。概括自然段段意時,可以摘錄原句,可以把重點詞語、短句拼湊成一兩句話,或根據主要內容,編寫段意。
[評析:歸納和概括的能力的培養是一件比較困難的事,但是學生如果在教師的有序的指導下那么這種能力的形成就變得容易的多了。]
(1)概括自然段段意:
第1自然段:戰士們常常揀石頭,還舉行“賽石會”。
第2自然段:一個初夏的早晨,我奔出營房揀石頭。
第3自然段:我把可心的石頭一顆顆揀起來。
第4自然段:趕車的小姑娘邀我去珍珠泉洗石頭。
第5自然段:我們舀泉水洗石頭,發現一塊像祖國版圖形狀的“中國石”。
第6自然段:“中國石”正像祖國版圖——傲然挺立的雄雞。
第7自然段:“中國石”表面皺痕與祖國大陸地貌相似。
第8自然段:大伙精心保管“中國石”。
第9自然段:“賽石會”上,“中國石”贏得了“最佳寶石”的盛譽。戰士們感到祖國就在我們身邊。
(2)引導討論劃分結構段:
提示:①內容一致或緊密相關的應歸并為一大段。(一般表現為相關的地點、相同的時間或較集中的情節。)②個別自然段跟其他自然段既不好保持一致,也不緊密相關,有獨到的意思,就單獨“提升”為一大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戰士們常常揀石頭,還舉行“賽石會”。
第二段(第2~8自然段):我揀到一塊“中國石”。
第三段(第9自然段):戰士們喜愛并精心保管“中國石”。
(3)議論一下為什么這樣分段:
①第1自然段為什么需要獨立成段(第一段)?
(第1自然段是文章的開頭,它交代了兩點:戰士們駐守的戈壁灘上,沙海和碎石是環境特點。因此,戰士們揀石、賽石就成了他們的重要活動內容。這一段既交代了事情發生的'環境特點,又總括說明課文的主要內容,給“中國石”的故事做了鋪墊。)
②為什么第2~8自然段可以歸并為第二段?第9自然段為第三段?
(第二段從第2~8自然段,寫了揀“中國石”的經過及大家對它的珍視。第三段,也就是第9自然段,寫了“中國石”成為大家的至寶。從時間和地點的轉換上,也不難看出兩個段落的不同:前者是一個初夏的早晨,地點在營房以外的大漠之上;后者是在“我”揀到“中國石”之后,已經回到了哨所,以及“在以后”的“賽石會”上,“中國石”屢屢取勝和對大家的鼓舞等,是哨所里的活動。)
[評析:不單單讓學生了解怎樣分段,而是在多種形式的配合下讓學生明確為什么這樣分段,即方法比結果更重要。]
(4)小結。
根據表達的需要,文章一般都要分段。學習分段,歸納段意,是讀懂全文,領會內容的必要手段。練習好分段、歸納段意,重要的是要先通觀全文,了解全文大意,再認真讀懂每一個自然段,通過歸并自然段,劃分段落;再從自然段的歸納、提煉中,抓住主要內容,用簡練的語言寫出大段段意。
(5)質疑問難后,指名讀課文
評析:注意自然段、特別是大段之間,停頓時間要長些。]
(五)講讀第一段
1、指名讀,思考:這一段交待了什么?(交待了我是什么人,我們生活的環境,“我”成為石頭迷的原因。)
2、我們駐守在什么地方?(戈壁灘)戈壁灘是個怎樣的地方呢?誰能用課文中的詞句來回答?聯系上下文想想“舉目”是什么意思?(抬起眼睛看)“漫灘”換個詞語來說就是什么?(遍灘、全灘)
[評析:把生活中的感知帶到課堂中來,讓學生介紹自己掌握的有關戈壁灘的知識,使學生達到情感上的共鳴。]
3、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說說“我”怎么會成為石頭迷的?
4、齊讀第一段。
(六)識記生字字形,書寫生字
[評析:讓學生選自己認為難寫的字練習寫,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學生寫的很有興致。]
(七)作業: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深入了解課文二、三段內容,體會“我”和小姑娘發現雄雞形的石頭——“中國石”及觀賞“中國石”特點的激動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了解邊防戰士對祖國的無限熱愛,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中國石”的形狀,理解邊防戰士對“中國石”的熱愛,體會熱愛祖國的情感。
三、教學設計
(一)導入:通過上節課的學習誰還記得《中國石》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評析:通過復習和回憶將兩個課時很好的進行了銜接。]
(二)理解課文
講讀二、三自然段。
1、默讀第二自然段,看看”我”是在什么時候去揀石頭的?為什么說這正是揀石頭的好機會?
2、那么雨后的大漠是一幅怎樣的景象呢?請同學們輕聲讀第三自然段。
[配合音樂和畫面]
3、結合回答大漠景象解釋下列詞語。瑰麗、傾瀉、裸露、珠光玉彩
[評析:目的是啟發學生想象,在語言中感受那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在創造性的朗讀活動中升華情感并適時配合音樂與畫面讓學生更好的體會]
4、在這里作者是抓住哪些富有戈壁特點的景物來寫的?(挺撥、繁茂的白楊,保露在黃沙上的石頭)這樣的描寫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對戈壁的愛)
[評析:因為有了前面對戈壁灘的介紹的鋪墊學生便可以在此時更好的將內心的理解外化,抓住重點詞語進行理解。]
5、“小精靈”是指什么,為什么作者把石頭稱為小精靈?
(小精靈一般指孩子們眼里那些具有超入本領的可愛的小神靈。把石頭稱為小精靈,說明在作者眼里這些石頭仿佛有生命,表達了作者對這些石頭的喜愛之情)
6.齊讀二、三自然段。
講讀4、5、6自然段。
1、指名讀4、5、6自然段。思考:“我”怎么會去珍珠泉的?又是怎么發現“中國石”的?
2、小姑娘為什么邀“我”去珍珠泉?(因為經泉水洗過的石頭特別清亮)關于珍珠泉有什么傳說?誰了解“昭君出塞”的故事?
3、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話中出現兩個“珍珠”,為什么前面一個不加引號,前面一個卻加上引號?
(前一個是指真的珍珠,后一個指白花花的水)
4、我們是如何發現“中國石”的?
(小姑娘發現一塊石頭像雄雞,“我”聯想到祖國版圖的形狀)
[評析:目的是讓學生在關注文本的同時,促進學生對文本的理解的飛躍。]
講讀第7、8自然段。
1、這是一塊怎樣的石頭?(大小如拳頭,色彩為黃白色,形狀酷似祖國版圖,表面起伏像大陸地貌。)
2、發現“中國石”時,“我”和小姑娘表現得怎樣?小姑娘驚叫,“我”不禁喊出聲來,為什么會這樣呢?(我們為這發現而驚喜,興奮,說明心中時時裝著祖國。)
3、“我”和小姑娘分別從中國石上找出了哪些地方?為什么我們找的地方不一樣?(兩人找的都是自己熟悉的地方。)
[評析:內心體會情感目的是讓學生以語言為基點發揮想象的空間以一種更為積極的思維、情感活動方式大膽的表達個性化的閱讀體會提升了學生對文本的感悟。]
4、自由輕聲讀第8自然段,思考:戰士們是怎樣精心保管“中國石”的?
5、哪些地方體現了戰士們對“中國石”的珍愛?請同學們畫出有關詞句。
6、結合學生匯報解釋下列詞語。
“稀罕”指希奇的事物。“囑咐”指告訴對方記住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誰怎么做,不該怎么做。
7、戰士們為什么那么精心地保管“中國石”,那么珍愛“中國石?(因為它酷似祖國版圖,在戰士們眼里,它代表祖國。)
朗讀第二段。
講讀第三段。
1、齊讀第九自然段
2、在以后的賽石會上“中國石”屢屢奪魁并贏得“最佳寶石”的盛譽。“屢屢奪魁”和“盛譽”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中國石”能屢屢奪魁并獲得“最佳寶石”的盛譽?
3、哪個詞語突出了“中國石”在“我”心目中的地位?(奉為至寶)
4、課文中說在“我”寂寞和孤獨時,“中國石”給了“我”溫暖和快慰。“快慰”是什么意思?(高興而心里感到安慰)當“我”寂寞時,看著”中國石”會想些什么?當“我”夜里站崗感到孤獨時,摸著“中國石”又會怎么想呢?
5、駐守戈壁灘生活根艱苦,但戰士們為什么會覺得苦中有樂?“因為‘祖國,在我們身邊,祖國在我們心中”里的兩個“祖國”分別指什么?(前一個指“中國石”,后一個指祖國,)為什么說祖國在我們心中?
(看到“中國石”戰士們便想到祖國,心中便激蕩起愛國熱情,便想到保衛祖國邊疆的神圣職責,)
6、齊讀第三段。
[評析:在充分理解文本人物情感的基礎上,啟發學生聯系生活,感受體驗,將理解融入到有感情的朗讀中。]
(三)感悟全文
1、練習復述課文,[評析:復述時,提醒學生注意,可以不用書中的原詞,但是情節不能丟,重點詞要用上。]
2、練習背誦最后一個自然段。
(四)總結全文
這篇課文通過寫“我”在揀的石頭中發現了一塊酷似祖國版圖形狀的“中國石”及戰士們精心保管它的事,反映了邊防戰士對祖國的無限熱愛。
(五)作業
1、背熟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
2、書寫生字詞。
三年級語文的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觀察生活,發現生活中需要改進的問題;
2、能根據自己的發現積極表達想法,用禮貌的語言提出正面合理的解決方法,提高公民素養。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根據自己的發現積極表達想法并用禮貌的語言提出正面合理的解決方法;
難點:能將發現和想法寫清楚。
教學過程
一、視頻導入,激發興趣
今天我們一起走進第七單元習作的學習。上節課我們聊了身邊的“小事”,有溫暖的小事,也有不文明的行為,這節課,我們將繼續關注生活,特別是生活中需要改進的問題,來寫一寫自己的想法,匯集我們的智慧使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觀看視頻,想一想:你在哪里也碰到過這樣的事情呢?你怎么看待這些事情?
(視頻內容:女子下樓玩手機,不慎踩空摔倒;騎車玩手機釀車禍;開車玩手機出車禍;男子玩手機掉入水池;家長玩手機,孩子丟失渾然不知;)
二、事例引導,指導寫法
(一)同學們都觀察到了身邊的“低頭族”現象,當我們發現生活中的問題時,可以勇敢表達自己的想法,正如這位小朋友,當他觀察到“低頭族”現象時,他經過一番思考,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了。
請大家翻開書98頁,請同學來讀一讀。
r我發現愛玩手機的人特別多。上個月我們去給爺爺祝壽,聚會的時候大家都在各自看手機,很少一起聊天。我爸爸下班回家之后,也一直玩手機,我叫他他都不理我。
過于沉迷手機會影響與別人的交往,我們不應該總是玩手機,應該用更多的時間關心身邊的人。
同學們,這個事例寫了什么內容呢?你可以這樣表達:小作者先寫了什么,后寫了什么……
我們要是想寫某個想法,也可以像這樣開門見山,直接先寫觀察到的某種現象或問題,然后再把自己的'想法寫清楚。
(二)出示書上另一個片段:
r最近我一直在想,我們班能不能開辟一個植物角呢?我們可以在植物角養花種草,或是種花生、種豆子,還可以根據季節的變化更換不同的植物。我們可以輪流照看它們,給它們澆水、施肥。這樣既可以使班里的同學了解不同植物的特點,還可以使大家親近自然,為教室增添大自然的氣息。
例文片段主要寫了一個什么想法?是怎么寫的呢?請你開動腦筋思考哦!
預設1、例文片段提出了開辟植物角的想法,還給出了植物角運作的建議,并且點出了開辟植物角的好處,把想法寫得很清楚。
預設2、我還發現第一句是用問句的形式提出想法的,體現了商量的語氣,顯得委婉,讓人更容易接受。
(三)引導學生比較兩個事例的不同,歸納并小結方法。
這兩則例文片段講的事例,都是我們身邊發生的事情。第一則講的是不良現象,是已經發生的事情;第二則是想讓生活變得更美好的建議,是還未發生的事情。總結兩個例文片段的寫法——(出示課件)
(1)開門見山,直接寫發現的現象,或是提出自己的想法。
(2)要用事例來描述現象。關于自己的想法,要寫出一些理由。
(3)如果有改進的建議或解決辦法,也可以寫下來。
(4)把現象和自己的想法寫清楚,用詞準確,敘述有條理。
三、暢談想法,初列提綱
(一)同學們,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現象或問題也引起了你的關注呢?你對這些現象有什么想法呢?
情境圖片:垃圾隨地亂扔,不分類投放;橫穿馬路,不走斑馬線;公交站臺的櫥窗上貼滿了小廣告;公共場合有人在“禁止吸煙”的指示牌下抽煙……
(二)明確習作要求:
(三)動筆列提綱:
1、我們可以通過列提綱的方式幫助我們理清寫作的思路,出示課件:
①開頭:可以用開門見山的方式直接寫現象或想法。
②中間:詳細介紹自己發現的現象或同學列舉的問題,可以介紹清楚是什么現象或問題,你有什么評價或建議,為什么會這樣評價或建議,還可以再談談自己的實際行動等。
③結尾:表達自己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2、小組分享提綱初稿;
3、展示學生提綱,學生點評。
4、出示提綱范例。
作業布置
根據提綱完成習作,并在小組內交流,根據建議修改習作。
三年級語文的教學設計13
一、習作內容:(第五冊習作八)
請讀讀下面的詩句: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不識廬山真面貌,只緣身在此山中。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居高聲自遠,非是籍秋風。
你知道以上詩句各出自哪首詩?你知道這些詩的作者是誰嗎?他們是哪個朝代的人?這些詩句是什么意思?選擇其中你不太明白的兩句詩進行研究,把你的研究成果寫出來。相信通過研究,你會有許多新的感受,增長不少知識。
二、教學要求:
.認真閱讀古詩句,通過搜集資料,仔細研究,了解其出處、作者、意思等。
.抓住自己認為最為重要的或最感興趣的一個方面決心研究,學會用研究報告的形式寫出來,語言要清晰,表達要準確。
三、教學重難點:
學會寫關于古詩句的研究報告,用查閱資料的方法,研究古詩句,深刻理解其含義。
四、教學準備:
.《中華經典誦讀》、《唐詩三百首》;
.研究結果匯報表一份。
五、教學過程:
習作指導課
(一)例文指導,學習寫作。
.同學們,你們喜歡古詩嗎?古詩是我國文學藝術寶庫中的瑰寶,有一個小朋友叫屈美生,他寫了一篇關于“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研究報告,你們想看看嗎?
.指名讀屈美生同學的《關于“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的研究報告》。思考:這份報告中講到了些什么?
小結小作者的寫法:
(1)先寫詩的出處
(作者、朝代、詩題、全詩)
(2)再寫兩句詩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最后點明兩句詩對人們的啟發或激勵作用
(4)假如小作者收集資料充分,還可以寫什么?
(詩的寫作背景、有關趣聞等)
.你打算怎樣寫自己的研究報告?你還想研究些什么嗎?小結:步驟:提出問題——查找資料——研究資料——解決問題——撰寫報告
(二)小組學習,研究古詩
請讀讀下面的詩句: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不識廬山真面貌,只緣身在此山中。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居高聲自遠,非是籍秋風。
這些詩句,有的比較深奧,要到四五年級才能學到。這堂課,教師讓你們自己研究、學習,你們有信心嗎?
.小組同學共同合作,找出你不太明白的詩句進行研究。
研究指導:詩的出處、作者、意思等,都可作為研究的內容。
研究方法:可查閱資料,提供《中華經典誦讀》、《唐詩三百首》。
.小組同學相互探究,進行熱烈的'討論。
.整理研究結果,填寫研究結果匯報表。
(內容包括詩人的簡介,詩作的背景,對詩的理解或賦予詩句新的意義。)
(三)集體交流,匯報結果
匯報:通過這次研究,我又知道了些什么?
討論:各小組推選一名代表參加班級討論。
教師可補充介紹詩作的背景,從而更有利于理解詩句的含義。
(四)撰寫研究報告
.把你的研究成果寫成一篇研究報告。
要求:語言要清晰,表達要準確。
.學生各自習作,教師巡視指導。
【設計評點】本次習作內容是學寫簡單的研究報告,這是語文課程標準中語文實踐活動的具體體現,教學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是讓學生了解自學詩句的一般方法;二是了解研究報告可以寫什么。在自主、合作中學生進行了探究性的實踐,學生學得有法,學得有“心”。
習作講評課
(一)復習
什么是研究報告?研究報告應怎樣寫?
(二)學生繼續修改作文,教師巡視指導。
(在巡視過程中,選出需要點評的作文草稿)
三)評點學生習作,提示要點。
實物投影出示學生的作文草稿進行評點。
(1)自由讀這篇作文,小組討論:這篇作文哪些地方寫得好,值得我們學習;哪些地方寫得不好,還需要改進?
(2)交流,師小結。
(3)針對以上不足之處,集體修改這篇作文。
根據學生作文草稿的情況,提出以下修改要求:
(1)與文章內容無關的應略去,可以適當增加一些有關的文人故事,讓人讀來倍感生動有意思。
(2)把研究報告寫具體。
四)學生根據以上修改要求進行修改,教師輔導。
學生自己修改。
小組互相修改。
讀一讀修改好的文章。
五)學生謄寫作文,教師巡視。
【設計評點】緊緊圍繞研究報告的層次清晰,語言準確,內容真實的習作要求,對學生的習作草稿進行有針對性的評點,拓展學生的文學視野,呈現一些文人逸事,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博大精深的人文歷史。
三年級語文的教學設計14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3. 初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重難點:
1.學習本課生字,能正確書寫。
2.通過初讀,了解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準備:
掛圖;生字卡片;錄音磁帶;一片樹葉
教學過程:
一、實物展示激趣揭題:
1.簡單介紹自己所帶的這片葉子。
2.觀察手中的樹葉,小組討論:葉子有長得完全相同的嗎?
3.教師:你們喜歡葉子嗎?覺得葉子美嗎?愿意做一片葉子嗎?
4.板書激趣:
做一片美的葉子
二、初讀課文。
1.配樂范讀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
(1)讀準字音,讀順句子。
(2)標出自然段的序號。
(3)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想想它們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標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三、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詞語。
形態各異乳汁奉獻整體位置輸送茁壯
中間肥美飄零回歸蔥翠嫩綠
2、自由讀,說說哪些字在讀的時候要特別注意。
3、指名讀詞,開火車讀,齊讀。
4、解釋疑難詞意,了解詞語掌握情況。
5、讀句子,指導長句有破折號的句子的讀法。
(1)無數片不同的葉子做著相同的工作,把陽光變成/生命的乳汁/奉獻給大樹。
(2)每一片葉子形態各異——你找不到兩片相同的`葉子。
(3)春天的時候,葉子嫩綠;夏天的時候,葉子肥美;秋天變黃;冬日飄零——回歸大樹地下的根。
6、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評議。
四、感知全文。
1、讀了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2、教師相機強調“美,奉獻,自己的位置,做一片美的葉子”等詞句。
3、學生質疑,教師歸納。
五、教學生字字形,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指名讀。 2、識記生字字形。3、指導書寫。
作業設計:1.練讀課文;2.抄寫生字詞。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誦課文。
2. 欣賞作者詩一般的語言,感悟葉子的外形之美和內在之美,學習做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人。
教學重難點:
憑借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懂得美的真正內涵。
教學準備:
1、請學生課前收集并了解有關葉子的光合作用、蒸騰作用等自然知識。
2、有關葉子的風景錄像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聽寫生字:異奉置輸2、讀句、讀文。
二、細讀課文。
(一)欣賞葉子和大樹的外形之美。
1、播放展示葉子的風景錄像片。
2、談感受,突出“美”。
3、文中胡哪些語句也寫出了葉子的“美”?
(1)找出有關詞語。(2)讀句子。
(3)再次欣賞錄像片或一些優美的圖片,活用文中的一些詞語,用自己的語言來描繪葉子和大樹的美。4、指導朗讀。
(二) 感悟葉子和大樹的關系,體會葉子的內在之美。
1、讀題,師質疑。
大樹和葉子之間有什么聯系呢?
2、生再讀課文,找出有關語句加以體會。
3、“葉子的工作”:葉子的蒸騰作用和光合作用。
4、理解“每一棵大樹都很美,每一片葉子都很美”這句話。
(三)由物及人,體會葉子精神。
1.再讀題:做一片美的葉子
2.給題目加主語(誰)“”做一片美的葉子
3.怎樣做做一片美的葉子?讀文讀句(9—11自然段)
4.人和葉子有哪些地方想像?(先讀文中的句子,再理解)
(各不相同,人們的工作不同,但都是為了生活更加美好,奉獻,為他人服務。普通,平凡)
古往今來,哪些人使生活這棵大樹更加茁壯、蔥綠?
(愛迪生、李時珍、袁隆平、革命先烈、各行各業的人們)
三、回溯上文,品味升華,總結全文。
1、齊讀1—8自然段。
2、是的,每片樹葉都為大樹默默地奉獻,為大樹而生,而每個人,也都在為人類默默地工作著,奉獻著。無論偉大,還是平凡,都是為人類的美好生活貢獻力量。讓我們都來做“做一片美的葉子”,讓生命之樹常綠!
3、齊讀9—11自然段。
作業設計:
1、 練讀課文;
2、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試著寫一寫。
板書設計:
4、做一片美的葉子
外在美:形態各異
內在美:無私奉獻
三年級語文的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交流平臺,交流“理解難懂的字。”
2.識字加油站,看圖識字詞,了解祖國邊疆旭日東升時的景象。
3.詞句段運用,體會詞語在不同語境中意思的不同;練習圍繞一個意思寫一段話。
4.讀讀背背有關守信的古代名言,幫助小學生積累語言。
【教學重點】
1.采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和背誦。了解名言的意思。
2.學會看圖識字詞。
【教學難點】
1.學會理解難懂句子的方法。
2.學會圍繞一個意思寫一段話。
【教學課時】
3課時
【教學過程】
一、揭題導入
今天我們學習“語文園地”的內容。(板書:語文園地)
二、交流平臺
板塊一:交流平臺
課文中有很多難懂的句子,理解句子的方法和理解詞語的方法一致。
1.(課件出示)
(1)小組討論:理解詞語的方法有哪些?
(2)小組派代表做匯報發言。
預設:理解詞語的方法有聯系上下文,在語境中理解。
預設:理解詞語的方法結合生活實際或經驗理解。
預設:實在沒法理解的就可以查查字典、詞典,或者上網查查資料,還可以向別人請教。
2.(課件出示)
(1)小組討論:讀了這段話,你認為理解難懂的句子用到什么方法?
(2)小組代表發言:理解難懂句子,運用“結合生活經驗”的方法。可以聯系自己曾經演出的經驗,談談和“我”相同的感受。
3.(課件出示)
讀了這段話,你認為理解難懂的句子用到什么方法?
小組討論交流,全班交流:
(理解難懂句子,運用聯系上文“是誰一聲歡叫,把雨珠抖落”,是寫小孩子采到蘑菇高興地叫起來,因此,這里的“斗笠”是指“小孩子們”。)
4.(課件出示)
5.教師小結:理解難懂的句子和理解難懂的`詞語一樣,可以運用“聯系上下文、結合生活經驗、查找資料、詢問他人”等方法。(板書:理解難懂的句子的方法:聯系上下文、結合生活經驗、查找資料、詢問他人)
(二)識字加油站
板塊二:識字加油站
1.(課件出示)
2.指名拼讀生字,齊讀畫面上的詞語,指名領讀。
注意讀準前鼻音“巡纜”,邊音“瞭”。
3.小組同學對比讀,互相交流。
4.圖文結合,用自己的話把圖上的內容說一說。(課件出示)
(示例:旭日東升,海濱哨所,海防戰士們已經早早起床,他們有的站在一艘軍艦上向四周瞭望,有的在附近島嶼上四處巡邏。沙灘上,美麗的貝殼靜靜地躺著,和纜繩、鐵錨相望,他們一起說著悄悄話。)(板書:看圖識字)
三、詞句段運用
板塊二:詞句段運用
(課件出示)
1.讀一讀,指名讀,齊讀,男女比賽讀。
2.說一說,小組交流,讀讀句子,每組句子中,加點的詞語意思有什么不同?
3.小組代表發言:(板書:在語境中理解詞義)
第一組句子,加點的字是“熟”。在第一句話中“熟”的意思是“成熟,梨的果實長成”,第二句話中“熟”的意思是“因常接觸彈琴,而知道得清楚。”
第二組句子,加點的詞語是“味道”。在第一句話中“味道”的意思是“舌頭接觸蘋果時所得到的感覺。”,第二句話中“味道”的意思是“比喻在臺上表演的感受、情趣、意味。”
(二)(課件出示)
1.學生自由讀,指名讀,師生評議。
2.說一說這兩段話什么特點?
小組交流,代表展示,師生評議。
這兩段話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這兩個個片段都是圍繞一個意思寫的。
第一段話圍繞“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膽小。”寫的;第二段話是圍繞“他們高興極了”寫的。
3.仿照上面的文段,寫一段話,圍繞一個意思去寫。
(課件出示)(板書:圍繞一個意思去寫)
示例:雨下得真大。哇!雨點一串又一串“劈哩啪啦”從天而降,打在地上濺起了一朵一朵美麗的水花。不一會兒匯到一起變成了潺潺流淌的小河,急速地漂向遠方。往遠看,到處白茫茫的一片,分不清哪是樓房,哪是大樹。樹葉被雨水沖刷的更加翠綠、透亮,樹枝遙遙晃晃的,好像快要掉在地上似的。路旁的花朵被風吹得東倒西歪,一片又一片的落到了地上,順著雨水漂到了下水道。
四、日積月累
板塊三:日積月累
1.出示詞語,學習詞語。
(課件出示)
2.師范讀,學生跟讀,自由朗讀。
3.以上句子都是關于什么的?(都是關于守信的名言)
(板書:關于有錯就改的名言)
4.它們的意思分別是什么?(課件出示)
見善則遷,有過則改:見到美好的人和事就努力學習,有了錯誤就馬上改正。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有過錯卻不加以改正,這才是真正的過錯,意指勸導人改過。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誰能不犯錯誤呢?犯了錯誤而能改正,沒有比這更好的事情了。
改過不吝,從善如流:改正過錯不要吝惜,聽從正確的意見要像水從高處流到低處一樣迅速自然。
5.自由朗讀,積累背誦。
四、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交流關于理解句子的方法,學會在看圖自主識字,學會根據語境理解詞語,學會圍繞一個中心寫一段話,學會積累和理解關于信用的名人名言。
【三年級語文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學設計12-06
語文三年級教學設計04-02
三年級語文的教學設計05-17
[經典]三年級語文的教學設計05-17
三年級語文的教學設計【精選】05-17
語文優秀教學設計09-28
語文上冊教學設計05-03
語文燕子教學設計05-06
語文《陽光》教學設計04-01
語文《老王》教學設計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