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經典【15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部編版小學語文教學設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是詩人退居家鄉后寫的一組大型的田家詩共六十首描寫農村春、 夏、秋、冬四個季節的景色和農民的生活同時也反映了農民遭受的剝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學情分析
五年級的學生已具備一定的閱讀學習能力和搜集資料的能力學生在課前做好充分的預習查找有關田園詩的資料。課上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主要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學習。課后學生可以將搜集到的古詩詞共同分享對比了解更多的關于田園詩的信息感受詩人創作時的意境。
教學目標
1、認識“晝、耘、桑”三個生字,并會正確書寫。
2、能通過看注釋、組詞和聯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古詩大意。
3、能通過看插圖、想象畫面等方式體驗意境,感受田園生活帶來的情趣,體會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重點:掌握學習古詩的方法。
難點:能想象畫面,感受田園生活帶來的情趣,體會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
教學準備:
希沃白板5課件、多媒體設備
教學方法:
誦讀法、想象補白、講授法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復習舊知,引入新詩
1、回憶古詩引詩題。
師:古詩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它以凝練的語言和優美的意境而深受人們喜歡,這節課我們先來復習一下曾經學過的幾首古詩,請看大屏幕。一起讀《宿新市徐公店》、《牧童》男生讀、《小兒垂釣》女生讀、《村居》齊讀。剛剛讀的這些詩大家發現他們有什么特點了嗎?誰來說?
生:都是與兒童有關的詩。
生:都是描寫鄉下景色的詩。
師:像這些以描寫鄉村景色為題材的詩,我們把它叫做田園詩。今天我們再來積累一首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請看老師寫詩題。(板書課題)
2、讀詩題,解題意。
師:誰能讀讀這詩題?(指名生讀)
師:聲音真洪亮,注意“興”在這兒讀第四聲,在文中,他指:興致;“雜興”就是——各種興致;“四時” 在這兒表示的是——年四季,那么整個題目的意思連起來說就是——詩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園景色而產生了很多的感想。
師:瞧,抓住重點詞突破,然后連起來用上自己的話來說就是題目的意思!看來以后在學習其他古詩文的時候,我們也可以通過這種“抓住重點詞突破”的方式來理解詩題。請大家帶著自己的'理解,再一起齊讀題目。
二、初讀感知——原境之讀
1、師:詩題讀準了,那這首詩描寫的是什么季節的田園風光呢?接下來,我想請同學們自由讀讀這首古詩的內容,思考一下這個問題。
2、生自由讀,指名讀。
師:你的聲音真好聽,字詞也很準確。那你讀出是哪個季節的風光了嗎?從哪個詞讀到的?理解“桑陰”師:桑就是桑樹,陰就是——桑樹成陰了,當桑樹成陰時,那就是——夏天)
師:你真了不起!找的很準確!咱們一起再讀讀這首詩吧。
師:字正腔圓,而且很整齊!但還不夠,因為古詩講究的是要有節奏美,所以接下來,我想請同學們同桌合作讀讀這首詩,要求讀出、讀準古詩的節奏。
3、同桌合作度讀、指名一組同桌讀。(讀出節奏)
師:我發現咱們可真有默契,劃的節奏都是一樣的。(PPT出示劃了節奏的古詩文本)其他同學呢?都是這樣的嗎?看來君子所見略同呀!為了咱們的這種默契,老師想配上美美的音樂,咱們一起再讀讀這首詩吧!
4、全班配樂齊讀。
5、解意
師:古詩語言簡練,但含義深遠,所以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不僅要讀準、讀美,還要了解詩的大意,我想問問大家,平時遇到一首新的古詩你是怎么學的?(交流學習方法,隨生說,師板書:看注釋、組詞、聯系上下文)
師:是的,這些都是學習古詩的方法。接下來,我想請同學們默讀古詩,試著借助這些方法,用自己的話說說整首詩的大致意思!
6、學生默讀思考大意
7、大概說說詩句的意思。(指名說,同桌說)
(1)誰能說說這首詩的大致意思是什么?(指名生說)
師:我想你一定很認真地思考過,才說得那么準確。誰還想挑戰他?再說說。
(指名生說)
師:看來咱們班的同學對古詩的理解掌握得真不錯,都能用自己的話說清楚,現在,請大家帶著自己的理解再次齊讀這首詩,注意停頓。
(生齊讀)
三、精讀領悟——意境之讀
1、(過渡) 師:“鄉下人家,不論什么時候,不論什么季節,都是一道獨特、迷人的風景。”通過剛剛的朗讀,你的腦海里,出現了哪些畫面嗎?再細細地讀讀古詩,圈一圈你是借助哪些詞語想象出來的。邊讀邊想象畫面,想好的同學可以小組內進行交流。
師:老師在這里想要溫馨提示大家,所謂的想象畫面可不是把古詩的意思復述出來,而是要通過自己的想象,把古詩的內容串成一個小故事,可以給人物加上動作、神態、語言等描寫來將內容豐富。
(生自由讀詩,想象畫面,小組交流)
2、品讀第一句
師:請你來讀一、二兩行詩。(指名讀)剛才你在讀的時候,眼前出現了怎樣的畫面?
預設生1:通過“晝、夜、耘田、績麻”這些詞語仿佛看到了村里的男人白天在田里除草,晚上回到家里看到自己的妻子正在搓麻的樣子。村里的男男女女都在忙著干農活呢!
師:你的想象真豐富!聽了你說的,我都忍不住想去這村莊看看。誰還想說?
預設生2:通過“各當家”這個詞仿佛看到了白天男人們扛著鋤頭去地里干活,女人們在家忙家務,大家各有各的活,各個忙的不亦樂的和諧場面。
師:好一個和諧的畫面,我必須要給你點個贊!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美好的畫面吧!(播放視頻)
師:除了剛剛兩位同學想象到的畫面,村莊里的男男女女們還會做些什么農活呢?
生:插秧、種豆、織布……
師:沒錯,看到這樣的勞動場面,你感受到什么?
生:村里的人們可真勤勞!
4、品讀第二句
師:是呀,他們可真勤勞!其實不光村子里的男男女女各盡所能,做著分內事,就連那小孩也沒閑著。詩中是怎么說的?一起讀出來。(齊讀后兩句)從這兩句詩中,你們又看到了什么?誰來說?
預設生:通過“未解、傍桑陰、學種瓜”這些詞,我們仿佛看到了村莊里的小孩子們雖然不會耕、也不會織,但并未閑著,他們也學著大人的樣子在桑樹陰下種起瓜來。
師:那他們是怎么種瓜的呢?請大家展開想象說一說。別著急,老師這里有一些小貼士要送給大家,請你借助小貼士的提示把想象到的內容說得生動有趣。大家先獨立思考,想好的同學可以在組內說一說。
(PPT出示小貼士)
師:哪一組的同學愿意跟大家分享?(指名生說)
預設生1:在炎熱的夏天,孩子們拿著裝滿水的小木桶和小鐵鍬,來到桑樹陰下,他們還不會干農活,但是也學著大人的樣子,挖挖土,埋種子,有的甚至把泥土都弄到臉上、身上,可大家一點也不覺得臟,反而哈哈大笑。
師;你的想象真豐富,讓我們看到了孩子們的童真童趣,可見想象畫面(板書:想象畫面)是感受古詩情感的好方法呀!誰還愿意繼續說?
生2:
師:我感覺你就是這里面的孩子呀!說得太好了!此時此景,看到這樣的畫
面,如果能夠穿越時空,來到他們的村莊,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
生:如果能穿越時空,來到他們的村莊,我想對他們說: 師:是的,正如你們所言,村莊兒女日夜勞作雖然繁忙、辛勞,但是快樂的,孩子雖然不懂耕織,卻愛學做農活,也是快樂的。這樣和諧、恬適的勞動場面感染了詩人,讓他深深地愛上了這片土地,愛上了這里勤勞樸實的人們,更愛上了這溫馨美好的田園生活。讓我們牢牢地把這美好的畫面記在心里吧!一起再帶著自己的情感齊讀這首詩。
(全班齊讀)
四、拓展品讀——對比之讀
師:同學們,古詩到這就學完了,但詩人范成大對田園生活的記錄卻并且僅此而已。請大家再讀讀范成大的另一首《四時田園雜興》,(高田二麥接山青。傍水低田綠未耕。桃奇滿村春似錦,踏歌椎鼓過清明。)試著用我們這節課所學到的方法思考:
1、這首詩描寫的是什么季節的風光,說說整首詩的意思?
2、反復誦讀古詩,試著用今天學到的方法,說說你看到了怎么的畫面?
(生自由讀)
(指名生讀)交流思考問題。
五、積累古詩,激發興趣
師:是啊 ! 鄉村是那么恬美、秀麗,字字都洋溢著一種平和、寧靜的氣氛。歷來許多詩人就以描寫鄉村生活、田園風光為主,寫下了很多不朽的詩篇。同學們課下可以繼續搜集、品讀更多詩人所創作的田園詩。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里!
六、板書設計
四時田園雜興(其三十一)
(宋)范成大
兒女(辛勤勞動) 看注釋
童孫(天真可愛) 組詞
聯系上下文
想象畫面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進一步鞏固“胸、婉”等5個生字,會正確讀寫由“散、誠”等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透過列寧與小男孩的對話神態描寫,體悟他們的心理活動。
4、了解列寧用愛鳥之情感染、啟發孩子放鳥歸園的故事,體會列寧愛鳥更愛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錯就改是誠實的表現。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
2、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字詞,聚焦重點
師:今天這節課咱們繼續來學習《灰雀》,齊讀課題。你能用一個詞語來概括課文中的灰雀嗎?(課件出示:“xx的灰雀”)
(讓學生自由填寫,并能結合課文內容說說理由,此環節旨在引導學生回顧
故事情節,談出不同感受,為下一步的習作鋪墊。)
師:說得多好啊!看來大家對這個故事已經有了各自初步的感受,不錯!讀書就應該如此。
(卡片逐個出示詞語:惹人喜愛、白樺樹、胸脯、婉轉、列寧、男孩、仰望、面包渣、找遍、歡蹦亂跳。)
師:下面老師再考考大家,這些詞語已經跟你們都見過面了,還能準確地叫出它們的名字嗎?
1、認讀“惹人喜愛”:課文從哪些方面寫了灰雀很惹人喜愛?
2、認讀“白樺樹、胸脯、來回跳動、婉轉歌唱”:的確,這是幾只多么可愛的灰雀啊!
3、出示詞語卡片認讀“列寧、男孩”:它們贏得了誰的喜愛?從哪兒看出小男孩喜歡灰雀?用你自己的話說一說。
板書:
列寧、男孩。
4、認讀“仰望、面包渣”:你又從哪里感受到列寧對灰雀的喜愛?用文中的詞語或句子說一說。
5、認讀“找遍”:是啊,列寧每天都去看灰雀,還給他喂吃的,可是有一天突然發現其中一只灰雀不見了,列寧在周圍的樹林──?此時他的心情是怎樣的,誰來說說?
6、認讀“歡蹦亂跳”:可是第二天這只失蹤的灰雀又在枝頭──?
師: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讓我們回到灰雀失蹤后的情節,請同學們認真讀一讀課文第三至第十自然段,從列寧和小男孩的對話中去找找答案吧!
二、聚焦“列寧的一言一行”,體會他對灰雀的愛,對小男孩的循循善誘。
課件出示:
列寧看見一個小男孩,就問:“孩子,你看見過一只深紅色胸脯的灰雀嗎?”
列寧說:“一定是飛走了或者是凍死了。天氣嚴寒,它怕冷。”
列寧自言自語地說:“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飛不回來了。”
列寧問:“會飛回來嗎?”
1、自由讀,同桌合作讀,齊讀:
合作時要注意方法,特別要學會聽同桌讀的本領,聽后認為他讀得不錯,就用你喜歡的方式表揚表揚他,認為讀得不夠好,就應該幫他指出不好在哪里,或者和他一起再讀一讀。
2、學生交流:
對哪句話特別有體會,可以說一說,也可以把體會到的用朗讀來告訴大家。
3、是啊,列寧的著急、擔心、惋惜、關心都表達了列寧對灰雀的一種情感,用一個詞來概括,是什么?(板書:愛。)
4、列寧真的以為灰雀飛走了或是凍死了嗎?引導學生明白他是想通過表達對惹人喜愛的灰雀的擔心,使孩子內心受到震動、感染,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字里行間可以感受到列寧對孩子的尊重和愛護。
5、指導學生感情朗讀列寧的話。
三、聚焦“小男孩的一言一行”,體會他對灰雀的愛,感受他知錯就改的好品質
課件出示:
男孩說:“沒我沒看見。”
那個男孩本來想告訴列寧灰雀沒有死,但又不敢講。
男孩看看列寧說:“會飛回來的,一定會飛回來的。它還活著。”
“一定會飛回來!”男孩肯定地說。
1、請學生用剛才的方法學習小男孩的話。
2、交流體會男孩的心理活動過程:
⑴男孩說話時為什么要停頓一下呢?他心里會想到什么?
⑵孩子擔心列寧知道是他捉走灰雀、想說又不敢說。
⑶“一定會飛回來的。它還活著。”男孩說這句話時,他“看看”列寧,
這個“看看”表明他已經下定決心,鼓起勇氣的心理變化過程。
“肯定地說”“一定會飛回來”進一步說明了男孩決定改正錯誤的心變得更加堅決。
3、指導感情朗讀小男孩的話。
四、整合對話
對比列寧和小男孩對灰雀的愛,進一步體會列寧對男孩的尊重和愛護,男孩知錯就改的誠實品質。
課件出示:
“列寧和小男孩的對話”。
1、指導分角色朗讀對話。(同桌讀、男女對讀。)
2、師相機小結過渡:
其實列寧和小男孩都非常喜歡這幾只灰雀,只是他們愛的方式不同,引導學生明白:列寧的愛是給鳥自由,男孩的愛卻奪去了鳥的自由,列寧才是真正的愛鳥!在列寧真愛的感染下,小男孩第二天就把灰雀放回了樹林。
課件出示畫面:
灰雀在枝頭歌唱,列寧和小男孩在白樺樹旁看著灰雀。
理解第11至13自然段。
1、自由讀最后三段話。
2、師:看,可愛的灰雀又在枝頭歡唱了,此時的它會對列寧說點什么呢?又會對小男孩說些什么呢?
出示句式:
灰雀在枝頭歡唱,好像在對___說:
3、理解:列寧為什么不問小男孩而問不會說話的`灰雀呢?
引導學生進一步感受列寧對小男孩的尊重和愛護。
4、男孩站在白樺樹旁,低著頭,此時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出示句式:
小男孩在心里默默地對___說:“______。”
引導學生體會小男孩知錯能改的好品質。
5、激情總結:
列寧對灰雀的愛感動了男孩,他對男孩的尊重和愛護也贏得了男孩的喜愛,你們一定也和列寧一樣,為鳥兒重歸自然、為孩子改正錯誤而高興吧!拿起書來,美美地讀讀課文最后三個自然段。
五、快樂作業
1、指導書寫:
“或、者”等六個生字。
2、任選一題,寫幾句話:
⑴學了課文,我想對列寧說:“________________。”
⑵學了課文,我想對小男孩說:“________________。”
⑶學了課文,我想對灰雀說:“________________。”
學了課文,我想對每一個人說:“________________。”
3、拓展:觀看搜集到了人與動物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畫面,激發學生熱愛動物的思想感情,升華文章的主題。
板書設計:灰雀
愛愛
列寧更愛男孩
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設計為兩課時。有以下幾點反思:
1、在導入部分,我引導學生回憶學過的知識,喚起他們已有的感受與體驗,激發學生的興趣。
2、語文新課標指出“學生應初步具備收集處理的有信息的能力”,課前我收集了一些灰雀的資料提供給學生,雖然這樣做加強了語文學科與其它學科的知識整合。從課堂教學的反饋來看,讓學生自己多渠道、多途徑地收集資料,效果會更好。
3、本節課的重點在于讓學生通過列寧的言行,神態、感受對灰雀的喜愛,新課標指出“閱讀是個性化的行為”,在這點的處理上我有意設計以讀為主的課堂教學策略,希望能讓學生讀出一方新天地,但教學時,缺乏對學生問題的及時有效引導,這部分內容學生學得有些被動,教學氣氛略顯沉悶。
4、閱讀是寫作的基礎,我雖然意識到要發揮課文對習作的指導作用,讓學生通過課文學習,學會運用閱讀中學到的表達方式,豐富自己的表達。因此在教學第一段時,我滲透了一些有關描寫動物的寫作方法,但深入得還不夠,僅僅停留在表面上,如當時讓學生照樣子說說,學生的印象會更深刻。
5、在課堂教學中采用積極有效地評價,能較好地激起學生的熱情,使學生在評價中成長。但我在教學中,評價方式太過單一,只有師評,還應該給學生提供自評與互評的機會,這樣做會促進他們更認真傾聽別人發言,欣賞別人優點,或質疑爭論,在課堂上形成一種積極交流、雙向互動的局面,有利于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正確認讀“霧、淘、頑”等13個生字;正確書寫“于論、岸”等8個字。正確認讀“淘氣、無論、岸邊”等詞語;正確書寫“大海、海水、船只”等詞語。能借助生活經驗理解課文;能讀好含有多個短語的長句子;能想象霧淘氣的樣子、讀好霧的語言。感受霧的神奇,知道有霧時是怎么樣的情景;能用“什么”說話;愿意留心觀察自然、觀察生活。
教學重難點
1、學習生字詞;讀好含有多個短語的長句;能想象霧淘氣的樣子,讀好霧的語言;能用“什么”說話。
2、體會“甚至”在語境中的含義;能用自己的話說出有霧的時候是什么情景。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圖片、生字卡。
教學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出示謎語:像云不是云,像煙不是煙,風吹輕輕飄慢慢散。(打一自然現象)
2、結合生活經驗說說見過的`'霧是什么樣的?(大霧彌漫;遠處的景物模糊看不清;只能大約看到建筑物的輪廓;空氣很潮濕等。)展示云遮霧繞山的山川、云霧彌漫的樹林等圖片。(板書課題)指導認識“霧”
讀文識字,整體把握。新|課 |標|第 |一| 網教師示范讀,學生聽讀,并圈畫出不懂的字詞。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檢查讀課文,指導學生反復練習難度的句子,如第6自然段的長句子“不久……,有限的散步”。借助拼音,自學生字詞語。默讀課文,想一想淘氣的霧都把什么藏了起來。
三、朗讀感悟
學生自由練讀霧說的幾句話。教師示范指導,前三句讀出淘氣的感覺;后兩句讀出思考后有了新主意的驚喜。指導寫字總結:這節課我們學了“霧”,還學了霧的淘氣,它藏起了很多東西。作業:背熟生字和詞語。
第二課時
復習導入認讀詞語:躲藏、海岸、淘氣、悠閑、應該、甚至、橋梁。霧把整體世界藏起來,世界變成什么樣了?我們繼續學習課文。朗讀感悟指名朗讀第1自然段,霧怎么樣?(是個又淘氣又頑皮的孩子)
1、自由讀第2-4自然段,要求學生按照課文內容聯練習說話。
出示:淘氣的霧把 藏了起來,無論 還是 都 。新|課 |標|第 |一| 網
2、指導學生邊讀邊想象畫面,教師引讀課文,相機指導“無論 還是 都 ”要連讀,并適當強調,讀出一切都不見了的景象。
同桌互讀課文第2-4自然段,邊朗讀邊想象畫面。霧來到岸邊他又把什么藏起來了?齊讀第6自然段。指導學生讀好頓號的停頓,理解和體會“甚至”的含義。接著,他又把誰藏起來了?(自己)他可真是個淘氣的孩子。練讀7-9自然段,讀出淘氣。(指名讀、賽讀)討論:霧哪里去了?
三、練習說話
1、想象說話:淘氣的霧朦朦朧朧,像一層紗籠罩著大地,它還會把什么藏起來?出現什么情況?
2、出示圖片,開拓思路:出示云霧彌漫的山川、樹林、學校等圖片,圖片下方輔以句式:霧,是個淘氣的孩子,它把 藏了起來,無論 還是 都 。
3、同桌練說,說出景物的特點和情趣。
五、總結:這節課我們學了霧,并且學了霧是個淘氣和頑皮的孩子,他會藏起很多東西。這樣對于霧有了一定的了解。
六、作業:背熟生字和詞語,并且學會復述課文。
七、板書設計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流利的朗讀課文,理清課文敘述順序,能抓住課文主要內容。
2、了解爬山虎腳的特點,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培養細致、有序的觀察習慣。
3、背誦3、4自然段。
教學準備:
(1)爬山虎的腳爬墻示意圖。
(2)爬山虎實物。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謎語導入,激發興趣,引起注意
上搭架,下搭架,條條青龍藤上掛。(絲瓜)
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掛。(葡萄)
二、回憶舊知識
我們種絲瓜和葡萄都需要搭架子,不然,絲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處生長。爬山虎,也是一株軟軟的藤,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處爬,爬到墻上、屋頂上,巖石上,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它有腳。)哪些同學看見過真的爬山虎?你們平時看見的是爬山虎的什么?(葉子)那你們仔細觀察過爬山虎的腳嗎?葉圣陶爺爺就是一個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的人。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寫的《爬山虎的腳》。
三、對課題質疑,提出目標
從課題上看,你認為課文主要寫什么?還會寫什么?這堂課我們就來研究爬山虎的'腳有那些特點?四、整體感知課文,學習字詞,理出重點
1、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課文,在讀中注意這樣兩個問題:
(1)圈出課文的生字新詞。
(2)課文那幾個自然段寫了爬山虎的腳?
2、交流反饋:
(1)請認為自己是學習最認真的一個同學當小老師,領讀詞語。
嫩綠舒服均勻重疊空隙漾起拂過葉柄蝸牛緊貼蛟龍枯萎逐漸牢固
(學生當小老師,增強自豪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2)課文那幾個自然段寫了爬山虎的腳?(第三自然段寫了爬山虎的腳的生長位置、樣子、形狀。第四自然段寫了爬山虎的腳是怎么爬的,第五自然段寫了爬山虎腳的變化。
四、自主探究,理解3-5自然段
交流話題:爬山虎腳的位置、形狀、顏色是怎樣的呢?
1、自瀆第三自然段
2、拿起筆畫一畫爬山虎的腳。交流反饋:為什么這樣畫?
3、腳的樣像什么?顏色是怎樣的?
第三自然段寫了爬山虎的腳的生長位置、樣子、形狀
4、實物對照,朗讀。
交流話題:怎么爬的
1、自讀第四自然段中,作者用了哪些十分貼切的動詞寫出了爬山虎爬的過程?(觸、巴、拉、貼)“一腳一腳”換成“有步一步”有什么不同?看課件演示爬山虎爬的過程。
2、覺得有趣嗎?通過你的朗讀表現出來吧。
交流話題:爬山虎的腳有什么變化呢?
誰能匯報你讀這段的收獲?(沒有觸著墻的,枯萎了,觸著墻的,腳巴在墻上的相當牢固。)
“……要是……休想……”說明了什么?可見爬山虎的腳巴住墻是多么牢固啊。風能掀下它,不讓它繼續往上爬嗎?雨能阻擋它向上攀登嗎?可見爬山虎的腳具有多么不屈不撓的攀登精神啊!現在你對爬山虎的腳產生了什么新的感受?請帶著這種感受再讀最后一自然段。
五、總結評估這堂課,你有什么收獲?六、引發期待,布置作業
1、爬山虎的腳讓我們大開眼界,爬山虎的葉子也與眾不同哦,同學們可利用課余時間去觀察學校的爬山虎,并把看到的記錄下來。我們下堂課在交流吧!
2、背誦課文3、4自然段。
課后評析:
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反思我這堂課,有效體現在:
1、圍繞重點目標,展開教學,課一開始,就告知學習任務,緊緊抓住腳的特點,從語言文字中研讀,在單位時間內解決重要問題,提高了教學效率。
2、巧妙的開場白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創設良好的課堂教氛圍,這樣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而且有助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以及提高他們學習的全體參與性。利用實物,有選擇地運用教學軟件來突破難點,理解課文內容。我認為這些運用沒有搞花架子,很有效。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學習創造性復述故事、續編故事,讓故事情節更加生動。
2、體會相同意思的不同詞語在表達效果上的不同。
3、學習擴寫段落。
4、積累古詩詞。
教學重點:
1、學習創造性復述故事、續編故事,讓故事情節更加生動。
2、體會相同意思的不同詞語在表達效果上的不同。
3、積累古詩詞
教學難點:
學習擴寫段落。
教具準備:
課件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我們學完了這一單元,現在,就讓我們走進語文園地,去汲取里面的營養吧。
板書:語文園地三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能激發學生興趣,激發他們一探究竟的欲望。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交流平臺(出示課件2)
同學們,你給別人講過故事嗎?你講故事的時候是不是增加了一些內容?是不是對故事進行了創編?今天,我就教大家怎樣創編故事。
板書:創編故事
(1)師:同學們,你知道怎樣創編故事嗎?你知道創編故事的要求嗎?現在,老師就跟大家談一談。(出示課件3)
A、可以換一種人稱講。根據講述的需要,我們可以改變原文的人稱。
B、可以對故事“添油加醋”,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節,這樣會讓故事更加生動。
C、可以大膽想象,續編故事。這樣會使情節更加完整。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學習創編故事的方法,指導他們的習作,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
(2)請同學們根據前面的要點,把課文中的例子說一說
【設計意圖:讓同學們在自學的基礎上把握詞語、段落的.特點,提高他們對詞語運用的能力以及寫作能力。】
2、詞句段運用
(1)讀一讀,體會左右兩組詞語在表達效果上有什么不同。(出示課件4)
A、大聲朗讀詞語。
B、尋找左邊詞語和右邊詞語的差別。
C、體會表達效果。
生總結、匯報
(出示課件5)
左邊的詞語是俗語,比較口語化;右邊的是成語,較為簡潔。在表達效果上,口語化的語言更貼近生活,顯得更為生動。
板書:口語化的語言更生動
成語較為簡練
如:一毛不拔鐵公雞
膽小怕事顧慮太多杞人憂天
拿不定主意舉棋不定
(2)仿照例子,把牛郎織女初次見面的情節說得更具體。(出示課件6)
A、讀44頁兩段文字,比較二者的不同。
師:我們讀文中給出的例子,發現原文比較簡潔,而改寫的文章較為生動。這是因為在改寫過程中,加入了作者的合理想象,把狼和小羊的對話描寫得非常詳細。但是小羊的結局并沒有改變,這說明改寫的同時也要忠于原文。
B、師總結:我們在寫牛郎織女初次見面的時候,也要加入合理的想象,把他們的語言、動作描寫得詳細一些。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把握詩歌的意思,從而達到對詩歌的理解。】
3、日積月累
學習《乞巧》這首詩。
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牽牛織女度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盡紅絲幾萬條。
(1)指導朗讀這首詩。
(2)簡介作者。
(出示課件7)
林杰(831-847):字智周,唐代詩人,六歲就能賦詩,下筆即成章。又精書法棋藝。卒,年僅十六。《全唐詩》存其詩兩首。《乞巧》是唐代詩人林杰描寫民間七夕乞巧盛況的名詩。
(3)板書:說說詩句的意思。
(出示課件8)
七夕晚上,望著碧藍的天空,就好像看見隔著“天河”的牛郎織女在鵲橋上相會。
家家戶戶都在一邊觀賞秋月,一邊乞巧(對月穿針),穿過的紅線都有幾萬條了。
(4)學生讀讀背背。
(5)測試學生背誦。
三、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明白了俗語和成語在表達效果上的不同,明白了怎樣進行創編故事,還學習了古詩。希望我們在今后的學習中,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問題。
板書內容:
板書設計
創編故事
語文園地三口語化的語言更生動成語較為簡練
說說詩句的意思
教學反思:
1、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抓住詞語、句子的重點,讓學生在品味詞語的基礎上,體會俗語和成語的表達效果;在“故事創編”這個環節上,我引導學生發現原文與新作的不同,從而讓他們明白創編故事的要點,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2、我在“日積月累”的授課中,摒棄了以往的以“教師講解”為主的舊模式,鼓勵孩子們自己學習,培養他們自學的能力;同時,讓孩子們多讀,達到當堂成誦。效果較好。
美中不足之處在于,對《乞巧》這首詩的背景介紹得不夠詳細,致使同學們對我國這個傳統的節日了解得不多。在今后的教學中,我盡力做到講解詳細,讓同學們獲得更多的知識。
備課素材
古詩相關資料
《乞巧》是唐代詩人林杰描寫民間七夕乞巧盛況的詩。這首詩簡明扼要,形象生動。詩人在詩中并沒有具體寫出各種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了想象的空間,愈加體現了人們過節時的喜悅之情。
乞巧:中國古時風俗,是七夕節最普遍的風俗。農歷七月初一到七月七日夜(七天八夜),穿著新衣的少女們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稱為“乞巧”。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民間各地乞巧的傳統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近代的穿針引線、蒸巧饃饃、烙巧果子、生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紙、彩繡等形式做成裝飾品等,亦是乞巧風俗的延伸。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想象詩歌所描繪的畫面,體會詩歌意境。
2.抓住文中有新鮮感的表達,品讀、感悟、積累語言,并嘗試遷移運用。
【教學重點】
想象詩歌所描寫的畫面,體會詩歌的意境。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豐富細膩的想象。
【教學過程】
一、朗讀回顧,圈畫有新鮮感的詞句
1.詩歌的魅力一在讀,二在品,哪位同學能給大家師:詩歌的魅力一在讀;二在品,用詩歌的音韻美和節奏感,把大家帶進這所獨特的花的學校;其他同學,邊認真聽邊用筆在文中劃出你認為有新鮮感的詞句,匯報時把理由說一說,講一講。
生:讀全文(注意情感把握)
2.交流圈話新鮮感詞句。
生:“當雷云在天上轟響,六月的陣雨落下的時候,溫潤的東風走過荒野,在竹林中吹著口笛。”人在高興時就會一邊走,一邊吹著口笛,從這句中就把東風的快樂與無拘無束體現出來了。
(多么自由歡快的東風呀,好像寫出了人的情感,這種擬人化的表達方式充滿了豐富的想象力,欣賞這樣的詞句,需要邊讀邊想象邊品味,方能發現其中的獨特之處,新鮮之處,美妙之處。)
生:“樹枝在竹林中互相碰觸,綠葉在狂風里簌簌地響,雷云拍著大手。”
“碰觸是什么意思,能用動作表現出來嗎?接觸、碰撞就是碰觸。和同桌一起,輕輕地碰觸一下(同桌碰觸)動作幅度加大一點,再來碰觸碰觸。(生做動作)
現在我化身為東風,你們都化身為一根根樹枝了喲!咱們一邊做動作,一邊讀讀描寫樹枝的部分,悠閑的東風走到這兒來了:
生:“樹枝在竹林中互相碰觸,綠葉在狂風里簌簌地響,雷云拍著大手。”
調皮的東風走到這來了呦:
生:“樹枝在竹林中互相碰觸,綠葉在狂風里簌簌地響,雷云拍著大手。”
(東風加快了腳步,又走到這兒來了。)
生:“樹枝在竹林中互相碰觸,綠葉在狂風里簌簌地響,雷云拍著大手。”
東風來了,不光樹枝開心,綠葉開心,連雷云也高興地(拍著大手),雷云拍著大手,實際上就是(打雷),我們平時是怎樣描寫雷聲的?
生:轟隆隆的雷聲
雷聲轟響。詩人卻說他們是(拍著大手),這是多么奇特的想象啊!
他們的快樂,你能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嗎?大家各自讀一讀,試一試!
3.文中還有吸引你的詞句嗎?
生:“于是,一群一群的花從無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來,在綠草上跳舞、狂歡。
(這個句子比較長,在讀長句子時,我們要在句中適當的停頓。瞧!老師已經用斜線把需要停頓的地方標示出來了,
4.想想,這一群群的花,會是些什么花兒呢?把花名放進這個句子中讀讀看。
生:于是,一群一群的杜鵑花從無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來,在綠草上跳舞、狂歡。
5.如果添上了花的顏色,那會更漂亮,誰能再來說一說嗎?
生:于是,一群一群紅艷艷的杜鵑花從無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來,在綠草上跳舞、狂歡。
生:于是,一群一群金燦燦的油菜花從無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來,在綠草上跳舞、狂歡。
生:于是,一群一群的火紅的太陽花從無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來,在綠草上跳舞、狂歡。
6.這真是一場花的盛宴啊!(出示花的圖片)瞧!一群一群金黃的向日葵,淺紫色的牽牛花,粉紅的荷花,紅艷艷的玫瑰,潔白的梔子花,還有些說不出顏色,也叫不出名字的`小花呢,這些五顏六色的花從無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來,在綠草上跳舞、狂歡。你知道無人知道的對方在哪兒嗎?
生:地下。
師:他們跑出來之前在干嘛呢?做功課,他們是真的在做功課嗎?(不是的)其實在地下、在肥沃的土壤里吸取營養,詩人卻說他們是關了門做功課,這也是作者的想象。瞧,這朵開放在墻角的小花,詩人說他是被老師罰站墻角的,多么有趣奇特的想象,多么新鮮的表達呀!
7.那花孩子們會怎樣狂歡?想象一下。
生:花孩子們手拉著手唱歌、跳舞。
生:他們一邊歡呼,一邊在草地上打滾。
生:他們開心地蹦蹦跳跳。
8.狂歡過后的花孩子又會去哪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第七至九自然段。大家想想他們的媽媽是誰呢?
生:他們生長在大自然中,大自然就是他們的媽媽。
生:大自然中的土壤給予他們營養,土壤是他們的媽媽;陽光是他們的媽媽,有了陽光,他們才能長得更快;雨水滋潤他們,所以雨水也是他們的媽媽。
9.狂歡過后的花孩子們急急忙忙地跑回家,會對媽媽說些什么或者做些什么呢?
生:他們會告訴媽媽自己今天和朋友們在一起很快樂。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媽媽的愛是偉大的,是無私的,詩人泰戈爾用他的文字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花孩子們的自由與歡快,更讓我們體會到了母愛的偉大。今天,我還為大家帶了泰戈爾詩集中另外兩個片段,我們一起來欣賞欣賞。)
二、鏈接文本,拓展閱讀
出示泰戈爾《新月集》中的片段,師生共賞。
泰戈爾的詩歌就是這樣地富有靈性的芬芳,所以有人稱他為“人類的兒童”,更是一個“兒童的天使”,他的詩充滿著童真與童趣,我們今天學習的《花的學校》和剛才的兩個片段都出自于他的散文詩集《新月集》。詩集里還有更多更美的詩等著你們去欣賞呢!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利用課余時間讀一讀。
三、布置作業,鞏固復習
認真閱讀拓展詩歌,并嘗試畫出有新鮮感的詞句,并寫一寫理由。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大意;
2、認識“霧、蒙、翅、膀”等5個生字,聯系上下文與實際理解“霧蒙蒙”“幽深”等詞語。
教學重難點
重點:認識“霧、蒙、翅、膀”等5個生字,聯系上下文與實際理解“霧蒙蒙”“幽深”等詞語。
難點:掌握理解重點字詞的方法,如聯系上下文、聯系實際、組詞法等。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激發興趣
游戲導入:看到這個字——鳥,大家想起哪些成語或是詩句呢?
小鳥依人
鳥語花香
百鳥朝鳳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春曉》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杜甫《望岳》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
大家對鳥都有一定的了解,今天我們來學一篇和鳥有關的課文,請看到課題:父親、樹林和鳥,看到課文題目,你有什么好奇的嗎?父親、樹林和鳥之間是什么關系呢?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事情?
二、初讀感知,疏通字詞
(一)初讀全文,標出自然段,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二)疏通長難句。
父親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霧蒙蒙的樹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聞了又聞。
1、指名學生朗讀,檢查初讀效果;
2、指導朗讀:長句子要注意停頓,幽深的霧蒙蒙的這兩個詞語比較難度,大家可要都準確啦!可以重讀望了又望,聞了又聞,來表示強調!
3、學習一類字:霧、蒙,。
①我們先來看霧字,上下結構,一個雨字頭,一個任務的務,請注意雨字頭寫扁,同學們看過霧嗎?
②再來看蒙字,這是個多音字,同學們知道嗎?它有三個讀音。蒙字也是一個上下結構的字,要注意中間有兩筆短橫。
4、聯系實際理解字詞:霧蒙蒙是是什么意思呢?同學們可以通過聯系實際的方法,你看過霧嗎?有霧的`時候是怎樣的呢?這句話中還有比較難懂的詞語——幽深,我們可以通過組詞法來理解,是什么意思呢?幽靜/深遠的意思;那現在請大家想想這是怎樣一個樹林,給你什么樣的感受?
我茫茫然地望著凝神靜氣的像樹一般兀立的父親。
1、指名朗讀;
2、理解字詞:凝神靜氣、兀立,同學們可以聯系上下文和結合實際去理解,同學們請起立,我們來演一演父親,像父親一樣望一望。
3、通讀一類、二類字詞。
(三)學習一類字:這篇課文中還有這些字需要同學們學會書寫,請同學們準備好《寫字本》,我們先來讀一讀這些字!
1、一類字按結構歸類;
2、重點學習:鼻、翅、膀三個字;
3、每個字描紅兩遍,臨帖兩遍。寫好了同桌交換互相評一評。
三、再讀課文,整體把握
觀看朗讀視頻,在文中圈畫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時間是一個春天的黎明,地點是滹沱河岸的一片樹林,人物有我和父親,事件是父親和我在樹林里談論鳥兒。
用文中的一句話來概括文章主要內容
父親一生最喜歡樹林和歌唱的鳥。
課后作業:完成本課的《寫字本》;學有余力的同學可以上網搜集關于鳥兒的百科知識。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學習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了解課文的寫作特點;學習記提綱式筆記;嘗試快速閱讀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朗讀感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白求恩的國際共產國主義精神和他的無私奉獻精神。
教學重難點
1.會認7個生字,會寫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通過朗讀感悟,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白求恩的國際共產國主義精神和他的無私奉獻精神。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詞語卡片、課文朗讀錄音、課文插圖。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出示課文攝影插圖,同時放激烈的炮聲錄音。教師講述:這是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野戰醫院緊張搶救傷員的情景。看,這位外國醫生不顧個人安危,正在為傷員做手術,他說:“手術臺就是醫生的陣地”(板書:手術臺就是陣地)這個外國醫生是誰?是在什么情況下說這句話的?學了這節課,我們就有了答案。
二、課堂預習。
1.提出預習要求,進行預習。
(1)自由讀課文,把生字詞圈出來,反復讀幾遍。
(2)再讀課文,用筆畫出不懂的詞句。能查字典解決的,查字典。
(3)思考:這篇課文寫了誰的什么事?用了幾個自然段來寫的?
(上述內容在教師的指導下一步步進行,時間不少于10分鐘,培養學生的預習習慣。)
2.檢查預習。
(1)指讀課文。(檢查是否通順)
(2)出示卡片,檢查生字詞讀音情況,隨機提問對部分詞語的初步理解。
(3)提問:這篇課文用了幾個自然段寫了誰的`什么事?
3.簡介白求恩。
三、理解課文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思考:這一段講了什么?(了解戰斗發生的時間、地點及戰斗形勢。)
2.簡介齊會戰斗。
3.齊讀第一自然段。
四、齊讀第一段,布置預習任務。
第二課時
一、理解第二自然段。
1.默讀第二自然段,思考。(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讀書、思考。為三、四自然段的學習打下基礎。)
2.議答。
(1)幾發炮彈落在小廟前的空地上,說明了什么?(說明小廟離戰場非常近,離戰場近有利于及時救治傷員,但白求恩工作環境非常危險。)
(2)炮彈落在小廟前是怎樣危險的情形?(生答師相機板書:彈落廟前)
(3)在這樣危險的環境下,白求恩是怎樣工作的?引導學生抓住“仍然”“鎮定”理解。“仍然”是什么意思?結合上文怎樣理解?你體會到什么?(白求恩給傷員動手術兩天兩夜沒休息,現在環境更危險了,他還是那樣工作。意在教給學生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的方法。)哪個詞可以說明白求恩在鎮定地做手術?(教師相機板書“鎮定”“敏捷”)
(4)朗讀。指導朗讀把危險形勢的詞語讀急促些,怎樣工作的重點詞語讀得重一些。教師范讀,學生練讀,體會白求恩不顧個人安危對工作極端負責,對同志極端熱忱的高尚品質。
(5)提問:這一自然沒有幾句話?重點寫了哪兩方面的意思?(教師提示方法幫助學生概括:炮彈落在小廟前的空地上白求恩仍鎮定地為傷員做手術。)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學生默讀,思考。小組討論、交流。
2.全班交流,進一步深入理解。炮彈不停地在小廟周圍爆炸說明了什么?(聯系上文,形勢越來越危險。)而對師長的決定,白求恩“沉思”是什么意思?對待傷員和自己,他做出了怎樣的選擇?(板書:周圍爆炸繼續手術)
3.理解白求恩的四句話。
(1)投影出示,指讀。
(2)理解每句話的意思,主要說的是什么。
第一句,感謝師長關心。第二句,理解好比喻句。白求恩把搶救傷員當作打仗,手術臺就是打仗的陣地。
第三句,戰士沒有離開陣地,我就不離開手術臺。第四句,我是八路軍戰士不必優待我。
(3)討論:由這四句我們體會到什么?(白求恩對同志極端負責,把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當作自己的事業,具有偉大的國際主義精神。)
4.朗讀全段,進一步深入體會白求恩的崇高品質、偉大精神。這一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引導聯系第二段試著自己總結。(方法遷移,學生嘗試總結。)
三、理解第四自然段。
1.火苗向手術臺撲過來,白求恩又是怎樣工作的?
2.學生默讀第四自然段,獨立思考問題,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內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學生依照2、3自然段的方法抓“落下瓦片”“門口布簾燒著,火苗向手術臺撲來”“仍然”“爭分奪秒”等詞語深入理解。(板書:火苗撲來爭分奪秒)
3.依2、3自然段方法,進一步讓學生自己說一說主要意思,體會白求恩的崇高品質、偉大精神。
4.感情朗讀。
5.結合2-4自然段,談一談對“手術臺就是陣地”的理解。個人思考,小組討論,全班交流。(對全課重點內容的歸納和總結,要求不同水平的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口答,以反饋學習信息。)
四、理解第五自然段。
1.指讀,思考:這一段有幾句話,每句寫什么?連續工作了69個小時說明了什么?2.出示插圖投影,聯系課文內容說一說白求恩同志在越來越險惡的環境下是怎樣連續工作69個小時的?(中上等學生可加上合理的想象,具體地說說白求恩當時搶救傷員的語言、動作、神態等。)
五、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出示課文插圖投影,播放自制的符合2-4自然段內容的炮彈爆炸等越來越緊張的場面的錄音,學生同步朗讀。(創設情境,激發朗讀興趣,提高朗讀效果,促使白求恩崇高品質和偉大精神內化。)
六、作業布置。
課下自己找關于白求恩的故事,與同學交流。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學設計9
學習目標:
1會認“槳、樁”等3個生字,會寫“槳、律”等11個生字,會寫“竹竿、白茫茫、規律”等詞語。
2.認識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體會大榕樹上眾鳥紛飛的壯觀景象,受到熱愛大自然、熱愛美的教育。
3.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靜態、動態描寫的方法。感受文中描寫的“鳥的天堂”里人與自然友好相處的和諧之美,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學習重難點:
體會“鳥的天堂”的美。鼓勵學生在閱讀中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并能用各種方式表達個人閱讀感受。
教學過程:
一、從“天堂”入手,激趣導入
1.在人們印象中,“天堂”是怎樣美好的存在?
板書:天堂
你印象中,什么地方是天堂?
(幸福、美好的生活環境)
2.想象:鳥的天堂應該是什么樣的地方?
(小鳥生活的樂園)
二、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可以邊讀邊思考:
(1)作者幾次經過鳥的天堂?分別是在什么時間?看到的景色有什么不同?
(2)每次看后“我”分別有什么感受?請用“ ”畫出有關語句。
(3)鳥的天堂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你是從哪些句子中體會到的?可以在旁邊寫上自己的感受。
3.把反復讀書后,在仍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
三、交流初讀課文的收獲。
1.在小組內交流讀書的收獲,討論不懂的問題。
2.全班交流(可以小組推薦,也可以自由發言,交流)
(1)就三個思考的問題集中交流。
①大榕樹為什么成了鳥的天堂?
②“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一句是什么意思?
③最后一句中的兩個“鳥的天堂”,為什么有的加引號,有的不加引號?從中心句入手,引導學生質疑問難,突出了重點,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④朋友說這里是“鳥的天堂”,為什么“我”卻沒有看見一只鳥?朋友說這里是“鳥的天堂”,“我”的感受是什么?
⑤為什么“我”對鳥的天堂有一點留戀?為什么作者說“昨天我的眼睛騙了我”?
⑥為什么說“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為什么說是“鳥的天堂”而不用鳥的樂園(或世界)? “鳥的天堂”(或大榕樹)為什么會成為鳥的天堂?將梳理的'疑難問題插入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通過閱讀思考、討論交流加以解決,使質疑解疑成為理解內化的學習過程。
四、選擇喜歡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讀。
巴金先生用他清新流暢的語言向我們描述了鳥的天堂的美麗景象。你們愿意再仔細地讀讀課文嗎?
1.練習讀課文,重點讀自己最感興趣或最喜歡的段落。并抓住重點詞句、聯系上下文或生活實際說說自己讀書的體會或感想。
2.把自己認為讀得最精彩的段落讀給同學聽。
(1)指導朗讀:要讀出榕樹的靜態美,抓住:茂盛、全部生命力、簇、堆、翠綠、明亮、照耀、新的生命、顫動、美麗等重點詞語。
(2)想象:是啊!這榕樹枝繁葉茂,綠得多么可愛!一簇樹葉堆在另一簇上面,密密層層的陽光照在翠綠的葉子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一陣微風吹來,鮮亮的葉子一動一動,像在長啊長的!請同學閉目想象。
3.關于眾鳥活動的場面。
讀一讀,說說感受:
(鳥多:到處、大、小、花、黑、應接不暇快樂:叫、飛、撲)
五、擴展討論交流:
1.同學們讀得很好,假如你就是這里的一只小鳥,能說說你為什么喜歡這個地方嗎?
(1)這兒生態環境好。
①這兒環境幽美。
②這兒氣候溫曖,土地濕潤,河流縱橫,有利于萬物生長,所以大榕樹是那樣蓬勃而有生機。
③這兒資源豐富,由于氣候溫暖濕潤,各類蟲子繁殖旺盛,因而鳥兒的食物就豐富。
④這兒的榕樹大。大榕樹生長旺盛,枝繁葉茂,非常適合鳥兒在這里棲息繁衍,是名符其實的鳥的天堂。
(2)人們保護意識強。
這兒的人們不許人捕鳥,因此鳥兒們得到了保護,能夠無憂無慮地生活、繁衍。
2.假如你是一只小鳥,看到這么美的一棵大榕樹,你有什么感受呢?你想不想把這種感受告訴你的同伴呢?
小結:榕樹為鳥的生活提供了美好的環境,鳥在此生活,使得榕樹更能茁壯成長,人和動物和諧相處是多好哇!它使得人類的家園更加美好。
六、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深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這時候“我”的感受又是什么呢?請同學們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1.你從這段話中體會到作者什么樣的心情?
(1)“當小船向著高塔下面的鄉村劃去的時候,我回頭看那被拋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樹。”一句中的“回頭看”是什么意思?(體會到留戀之情)
(2)讀句子“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第一個“鳥的天堂”為什么加引號,第二個為什么不加引號?(體會到無限贊美)
2.用留戀、贊美的語氣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七、總結:同學們,“鳥的天堂”之所以成為鳥的天堂,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其中很重要的一條是受到人類保護。可怕的是,讓鳥兒自由快樂生活的地方現在已經不多了。如果有一天世界失去了鳥兒的叫聲,看不到鳥兒的飛翔,大自然會變得多么寂寞、冷清啊!因此,我們一定要保護鳥類,為它們創造更美的生活環境!
八、作業:
1.摘抄:把本課中自己喜歡的好詞佳句或精彩片段摘抄下來;
2.如果你生活在鳥的天堂,為使鳥的天堂更美麗,你會怎樣做?試將你的做法寫下來。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0
一、學習目標:
1.學習古詩《池上》,會認詩中的生字,會寫本課要求會寫的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感受詩中兒童的機靈活潑,天真可愛。
二、重難點:
能運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三、課前準備:
1.制作字詞卡片、多媒體課件。(教師)
2.自學字詞,熟讀課文。(學生)
一、回顧引入。
1.引導學生回憶學過的古詩,指名背誦。
2.揭題,釋題。思考:“池上”是什么意思?
3.出示課文插圖課件,引導學生借助圖畫說出圖畫大意。
(1)學生展示平時積累的古詩。
(2)自由發言,互相補充。預設:“池上”就是荷花池里。
(3)在教師的引導下自由表達,說清楚誰在干什么。
二、初讀課文,自學質疑。
1.出示學習要求。
自學三讀法:
一讀:讀準讀通課文。
二讀:畫出生字,記住字形。
三讀:讀懂句子,學會提問。
2.指導學習生字。
(1)出示帶拼音的生字,讓學生認讀。
(2)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讓學生認讀。
1.按照學習要求借助拼音讀準字音;圈畫生字,識記字形,輕聲讀文,畫出不理解的詞語和句子。
2.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生字。
(1)自己練讀、開火車讀。
(2)同桌對讀,檢查。
三、再讀感悟,解決疑問。
1.出示課文中的插圖,過渡:《池上》這首詩,寫的就是圖上的事情。讓我們看看圖,請大家用幾句話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2.播放音樂,教師范讀。
3.引導學生自由讀課文,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問題。
4.組織小組合作交流每句詩的意思。
5.組織全班匯報,教師適時點撥。
6.指導朗讀:全詩語速平緩,語氣輕松活潑。要讀出小娃天真機靈、調皮可愛的形象。
7.指導有感情地背誦課文。
四、指導寫字。
1.出示要求會寫的生字,引導學生觀察:這兩個字有什么特點?寫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
2.教師邊范寫邊強調書寫要點。
3.組織學生描紅、臨寫。
4.組織全班展示。
(1)認真觀察要求會寫的生字,交流書寫要注意的問題。
(2)仔細觀察教師范寫。
(3)描紅、臨寫。
(4)全班展示。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會讀、會寫本課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3、了解詩句所描繪的春天美景,感受兒童生活的情趣。激發熱愛大自然、珍惜童年的美好感情。
教學重難點:
1、背誦古詩,弄懂詩句意思。
2、感受春天美景及兒童生活情趣。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我們第三單元的主題是"春天的腳步",昨天我們學習了本單元《古詩二首》中的第一首古詩《絕句》,誰來給大家背一背 今天我們來學習本課的第二首古詩《村居》,伸出手來和老師一起板書課題,請同學們一起讀課題,你知道題目是什么意思嗎?這首詩是清代詩人高鼎所寫。
二、初讀古詩、理解詩意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古詩,注意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檢查朗讀,指名讀,讀詩不但要讀正確,讀流利,還有讀出節奏和韻味。
3、范讀,學生練讀,指名讀、齊讀。
4、這首詩中,有哪些不理解的詞語,誰來提出來?
拂堤:輕拂著堤岸。
春煙:春天騰起的煙霧。
散學:放學。
紙鳶:風箏。
5、你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嗎?先自己說一說,然后再和同桌進行交流交流。
三、品詩古詩、感悟詩情
1、出示前兩句詩: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1)指名讀,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前兩句詩的意思,這兩句詩中作者描寫了哪幾種景物?
(2)你看到小草是什么樣的?這綠綠的小草在春天里旺盛的生長,真是惹人喜愛,你們還想去讀一讀另外一些詩人筆下的小草嗎?請同學們來讀一讀,詩人寫詩時所處的時間不同,觀察的角度不同,盡同一種事物,也會呈現中不同的狀態。
(3)這拂堤的楊柳真美!我們還學習一首描寫柳樹的古詩巜詠柳》,指名讀、齊讀。
(4)讓我們再讀一讀這兩句詩。這首詩前兩句寫詩人居住在鄉村時見到的春天的景色,你能用一個詞語來形容春景嗎?
2、出示三、四句古詩: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1)(過渡)這迷人的春景,不僅吸引了我們,更讓一群孩子歡樂不已。誰來讀一讀后兩句詩。誰來說說后兩句話的意思?誰放過風箏呢?誰來給大家描述一下放風箏的景象?
(2)讓我們帶著快樂的心情,再來讀一讀這兩句詩。這兩句詩寫人物的活動,寫了孩子們放學后放風箏的情形,感受到孩子充滿了生機
(3)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3、閉目想象,老師有感情的范讀。
4、齊讀古詩,背誦古詩。
5、指導書寫生字。
四、布置作業。(任選兩項完成)
1、背寫古詩《村居》。
2、摘錄描寫春天的詩句。
3、到大自然中去尋找春天,并把自己看到的景色描寫下來。
板書設計:
村居
景(美麗) 人(生機)
贊美熱愛春天
教學反思:
《村居》寫的是詩人在農村看到的景象。早春二月,楊柳拂堤,兒童們興致勃勃的放風箏。有景有人有事,充滿了生活情趣,勾畫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樂春圖”。全詩字里行間透出詩人對春天來臨的喜悅和贊美。
古詩是一幅有聲的畫。在學習古詩時,我首先在學生熟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發揮想象,說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似乎聽到了什么?學生就會大膽交流:看見鶯在天上飛來飛去;小草長出來了;楊柳樹也發芽了,長長的枝條垂下來隨著春風輕輕地擺動,輕撫著堤面;孩子們放學了,在放風箏;煙囪里冒出了縷縷炊煙。聽到了鶯的鳴叫聲;孩子們的歡笑聲;下課的鈴聲。這樣學生和詩人一起走進生機勃勃的早春二月,一同欣賞那醉人的美景,從而使學生漸入古詩意境,達到人入畫中、人融畫中。
情感是古詩的魂。學生主要通過情感體驗而喜歡讀古詩,在學習“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時,我特別注重創設情境,從情感體驗為主線,首先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品味,在讀的過程中體會放紙鳶的樂趣。再引導學生交流情感從而體會詩人所表達的對春天的喜悅和贊美。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2
一、復習詞語,回顧舊知
1.課件出示詞語,指名認讀。
擱在 錯綜 澄碧 萍藻 蕩漾 火焰 瘦削 瞬間 凝視 驟然 擲石頭 陡然
2.說一說文中的“好的故事”是什么,這個故事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3.課件出示課文中的句子,齊讀:
(1)這故事很美麗,幽雅,有趣。
(2)現在我所見的故事清楚起來了,美麗,幽雅,有趣,而且分明。
4.過渡:這是一篇富有散文詩性質的短文,作者通過這簡短的文字,展現給
讀者一種美麗而深邃的意境。這節課讓我們繼續跟隨作者走進這“好的故事”,體會其中的意境。
設計意圖:由復習詞語架起新舊知識的橋梁。同時,由魯迅先生對這個故事的評價過渡到新課,為學習新課奠定基礎。
二、深入探究,品詞析句
1.默讀課文,思考:這個故事“美麗,幽雅,有趣”體現在哪里?畫出相關詞語,批注出自己的感受。
2.學生自讀后,在小組里進行交流。
3.全班匯報,教師相機進行指導。
(1)PPT出示重點語句:許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錯綜起來像一天云錦,而且萬顆奔星似的飛動著,同時又展開去,以至于無窮。
引導學生抓住“一天云錦”“萬顆奔星”體會夢境中的“好的故事”幻化無窮,充滿生機。
(2)學習第5自然段。
①說一說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這一段主要寫夢中回憶故鄉紹興山陰道上美的人和美的事。)
②從哪些地方體會到了“美麗,幽雅,有趣”?(澄碧清新的江南水鄉,百花競放的山野風光,勤勞樸實的農夫村婦,時聚時散的河中倒影,水中的萍藻游魚,諸影諸物,搖動,擴大,融和,鑲著日光,發出水銀色焰,瑰麗多姿,令人愛戀。)
③小結:這些文字正是對故鄉綺麗風光的真實描寫。
④指導朗讀。
(3)感悟重點句:水中的青天的底子,一切事物統在上面交錯,織成一篇,永是生動,永是展開,我看不見這一篇的結束。
①引導學生抓住“永是生動,永是展開,看不見這一篇的結束”來體會其有趣、幽雅。
②指導朗讀。
③小結:動靜結合,交相輝映,構成一篇“好的故事”。“我看不見這一篇的結束”,說明美好的事物終將代替丑惡的現實,光明一定驅散黑暗。
(4)品悟第7自然段。
①自由讀一讀第7自然段,圈一圈“好的故事”中出現了哪些事物。(一丈紅、大紅花、斑紅花、茅屋、狗、塔、村女、云。)
②說一說從哪些描寫中體會到“好的故事”中的“美麗,幽雅,有趣”。(引導學生抓住其中的人、事,體會其“美麗,幽雅,有趣”;抓住“忽而碎散”“全被拉長了”“退縮了”“碎散”“伸長”等詞語體會畫面中的變化之美及無限的趣味。)
③小結:作者運用了細膩的筆觸,使他筆下的自然景物充滿了動感與光感,具體而優美,使人如臨其境,表現出像古人所說的“如鏡如圖”的感覺,突出了“好的故事”美的特質。
④指導朗讀。
(5)配樂引讀:現在我所見的故事清楚起來了,美麗,幽雅,有趣,而且分明。青天上面,有無數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見,一一知道。
設計意圖:圍繞“好的故事”的“美麗,幽雅,有趣”展開品讀活動,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來談感受,體會其中的畫面感,同時借助朗讀來抒發情感,以讀促講。
三、借助資料,深入閱讀
1.結合背景資料,說一說:作者為什么要描寫這樣的好的故事,再現這樣的夢境呢?(作者把自然景物寫得優美,創造了飽含作者美的情感和美的理想的意境,表達了作者對美好未來盡快來到的期望。)
結合時代背景,引導學生了解作者的寫作動機。
2.出示最后兩個自然段,指名讀。
我真愛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還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拋了書,欠身伸手去取筆,——何嘗有一絲碎影,只見昏暗的燈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但我總記得見過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3.默讀“閱讀鏈接”中的相關資料,理解最后兩個自然段。
4.指名匯報,引導學生結合相關資料,抓住關鍵語句談一談自己的體會。(引導學生抓住“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體會作者對美好事物的執著眷戀和追求,決計要同“昏沉的夜”進行不懈的抗爭。)
5.魯迅先生在文章的開頭和結尾都提到了“昏沉的夜”,找到相關的句子讀一讀,體會其中的含義。
6.學生匯報,課件出示:
燈火漸漸地縮小了,在預告石油的已經不多;石油又不是老牌,早熏得燈罩很昏暗。鞭爆的繁響在四近,煙草的'煙霧在身邊:是昏沉的夜。
但我總記得見過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1)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語句談感受。
預設:
①這里,空氣的窒息、昏沉,令人厭惡,是對當時社會現實的影射。
②將夢幻與現實相交織,既表現了現實與理想的對抗,也揭示出作者內心世界的向善追求。
(2)指導朗讀。
設計意圖:此環節引導學生借助“閱讀鏈接”的補充閱讀,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的最后兩個自然段所表達的情感。同時,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領悟開頭和結尾中環境描寫的含義,體會首尾照應寫法的好處。
四、拓展練筆,積累運用
1.魯迅的夢中有那么多美的人和美的事,是那樣的“美麗,幽雅,有趣”。你的夢境中或心中幻想過這樣美麗、有趣的事物嗎?動筆寫一段自己的夢境或心中所想的美妙景物吧。寫時不妨借鑒一下魯迅先生的寫作方法,可以富于變化,突出色彩,傳遞細膩的美感。
2.學生動筆練寫。
3.交流評議。
4.書寫本課生字。
(1)出示本節課要寫的生字。
焰 削 瞬 凝 驟 擲 陡
(2)引導學生獨立觀察,說一說生字書寫時需要注意的地方。
(3)教師強調“臼”的筆順,強調“擲、陡”中“阝”的寫法,重點示范“瞬、凝、驟”。
(4)學生練習書寫,投影展示學生書寫作品,師生評價。
5.布置作業:摘抄課文中自己喜歡的語句。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模仿課文中的表達方法寫一寫自己美好的夢境或心中美好的景物。在指導書寫生字中,提高學生的書寫能力。同時,鼓勵學生積累優美語句。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本篇課文描繪的夢境非常美,在教學中,我注意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來體會夢境的“美麗,幽雅,有趣”。但是由于時代差別,作者的語言表達與現在的不完全一樣。為了拉近學生與作品的距離,我引導學生結合相關的歷史背景,借助課后的“閱讀鏈接”來深入理解。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資料補充,學生才能更深切地體會到“昏沉的夜”中的壓抑、苦悶,更能體會作者再現這“好的故事”的用意。特別是理解最后兩個自然段時,由資料的介入補充,學生被魯迅先生對美好生活的執著追求而深深感動,回頭再讀“好的故事”,融進更多的情感,學生的體會就更深了。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通過游戲化學習,建立詞語和生活的緊密聯系,在腦海形成畫面,實現“文字到畫面”的一次轉換;
2、通過大量句式練習,完成“畫面再到文字”的二次轉換。
3、遵循詞、句、段的構成規律,訓練語感,形成良好的語言表達習慣。掌握詞語在具體語境中的前后搭配及運用。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大量句式練習,完成“畫面再到文字”的二次轉換。
難點:遵循詞、句、段的構成規律,訓練語感,形成良好的語言表達習慣。掌握詞語在具體語境中的前后搭配及運用。
教學過程:
一、游戲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我們來玩一個“我做你猜”的游戲,好嗎?
師:隨機做一些簡單的'動作——走、看、跑……(夸大地做以上動作)
生:猜出——輕悄悄地走、笑瞇瞇地看、興沖沖地跑……
師:孩子們,真棒!不但猜對了,而且說的比之前更生動!難道你們有什么“秘密武器”?
出示課件(有無形容詞進行對比)——引出能使表達更生動的“秘密武器”!
二、游戲闖關
會認——會理解——會運用
第一關:“我會讀”
出示六個詞語認讀,記住音、形;
可以齊讀、小老師帶讀、搶讀、小組加分讀;
注意帶拼音的三個生字讀音,師糾音。
第二關:“我會想”
玩“我做你猜”游戲
先小組交流一個比劃一個猜;然后老師比劃學生猜,學生比劃老師猜。達到將腦中對這個詞語理解所浮現的畫面用動作“外顯”出來的目的。
第三關:“我會填”
玩“幫詞寶寶回家”游戲
(1)出示句子,請學生正確填空。
第一組:我(懶洋洋)地坐在沙發上看電視。
妹妹(興沖沖)地跑過來告訴我一個好消息。
蝸牛(慢騰騰)地爬著,去找自己的安樂窩。
奶奶(顫巍巍)地伸出雙手抱緊了我。
精彩的電影正在播放,影院里面(靜悄悄)的。
集市的人太多,到處都(鬧哄哄)的。
小明習慣不太好,每次做完作業,書桌上都是(亂糟糟)的。
放學了,(空蕩蕩)的教室就只剩軍軍一個人了。
(2)出示句子,請學生進行根據前半段句子,填寫后半段句子。
第二組:海參懶洋洋地在海底蠕動。
樹懶慢騰騰地爬上一棵粗壯的桉樹。
牡丹花在風中顫巍巍地搖擺不定,優美極了。
小明興沖沖地邀請我明天參加他的生日party。
蘭蘭把亂糟糟的桌面收拾得干干凈凈。
靜悄悄的夜晚,只聽見河邊偶爾傳來的蛙鳴。
鬧哄哄的操場到處都是玩游戲的小伙伴們。
第四關:“我會寫”
玩“我是魔法師”游戲
1、出示要求:用上任意一個詞,我能變長句。
A(誰)(怎么樣地)(干什么呢?)
B(什么地方)(怎么樣呢?)
生獨立思考,然后動筆寫一寫。
2、小組交流說一說;師生、生生互評。
注意提醒學生——老奶奶走路慢騰騰的。
老奶奶慢騰騰地走路。
都符合表達習慣,但要注意“的”“地”用法。
第五關:終極挑戰
“小小演說家”游戲
(1)師出示“春運車站圖”,你想說什么?
生:人真多啊!出示句子:“車站的人真多……”
師:你從哪里看出人多?引導學生具體觀察,用上“有的……有的……還有的……”口頭表達。
生圍繞前半句中心意思,將“人多”盡量說具體,通順。師相機小結,評價。
(2)播放一段“夏夜蟬鳴蛙叫”的聲音。
師:你聽到了什么?猜猜看,這是什么時候?你喜歡嗎?能分享你看到的嗎?
生:我聽出了這是夏天的夜晚,我喜歡……我看到了……
師:相機出示句子:
“我喜歡夏天的夜晚.因為有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還有___________。
師:和你同桌聊聊自己為什么喜歡夏天的夜晚吧!
生小組里面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口頭填寫,然后師生交流、生生評價。
(3)小結
師:同學們說的真好!看來,大家都知道了“圍繞一個關鍵意思,把話說通順、連貫、有的還很具體生動呢!讓聽的人不但明白你的意思,而且還好像真的親眼看到了一樣。以后我們在生活中也要這么說,這么寫。
設計意圖:
詞不離句,句不離段。聽不離說,讀不離寫。將貼近生活的語境作為學生思維和語言組織及訓練表達的“腳手架”,巧妙地設計到闖關游戲中,讓學生始終浸泡在語境中去習得語言的規律。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4
設計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優秀詩文,大體把握詩意,想象詩文描述的情境,體會作品的情感。本課的兩則文言文都是經典之作,《伯牙鼓琴》運用了敘事、描寫、抒情等表達方式,由面及點地展開敘述,創設了一幅意境深遠的“高山流水知音”圖。《書戴嵩畫牛》通過牧童對戴嵩的畫的評價,揭示道理,文章有理有據,暗含了實踐出真知的深刻道理。教學本文,教師要引領學生增加一些文言文的閱讀體驗,感受這篇課文特有的語言現象;其次,繼續滲透文言文的基本閱讀方法,在借助注釋、聯系上下文的基礎上還能用現代語匯去補充;再有,依托語言體會課文表達的情感,學習展開聯想和想象進行表達的方法,使學生實現文化意象的傳承,受到藝術文化的熏陶。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預習生字、新詞,讀通課文:搜集相關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1.播放歌曲《高山流水》,出示《伯牙鼓琴》課文插圖,激趣導入:同學們,請一邊看圖,一邊聽音樂,說說圖和音樂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預設:
生1:這位正在聚精會神挑指彈琴的人必是俞伯牙了,而這位身著粗布大衣,正在傾聽,滿臉沉醉的必是鍾子期了。
生2:兩個人那么醉心地沉醉在音樂中,是多快樂的事啊!
2.導入:就這樣的一幅圖,還有一段故事呢!接下來就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走進課文《伯牙鼓琴》去細細聆聽吧!
3.學生簡介俞伯牙與鍾子期的故事。
設計意圖:開篇音樂、圖片引入新課,既可活躍學生的思維,又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借助圖片引發學生深入思考,從而為下面的學習奠定基礎。
二、初讀感知,檢測字詞句
1.檢查預習。
(1)寫出正確字音。
湯( )湯乎若流水 善哉( )
巍( )巍乎若太山
(2)形近字組詞。
栽( )(哉( )) 魏( )(巍( )) 炫( )(弦( ))
(3)教師指導書寫生字“哉、巍、弦”,學生交流書寫注意點。
2.自讀課文。
要求:一讀,讀準字音;二讀,讀通句子;三讀,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3.指名讀課文,劃分節奏:
請兩位同學讀課文,分別進行評點,找出較難的句子進行點撥指導。
4.教師配樂誦讀,學生聽后說感受。(放音樂古箏曲《高山流水》)
5.全班齊讀。
設計意圖:六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自主學習生字、詞語的能力,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閱讀,文言文關注誦讀,引導學生誦讀的方法,感受文言文語言的魅力。
三、小組合作,疏通文意
1.導問:在文言文的學習中,哪些方法可以幫我們疏通文意呢?注重知識遷移,培養學生歸納學習方法及自學能力。
預設:
生1:借助工具書和注釋、小組研討。
生2:不懂之處在詞句旁邊畫問號,請教小組同學或教師。
2.導問:是的,這是學習文言文最重要的方法。其實還有一種方法是閱讀文言文值得推崇的,那便是做閱讀批注,初步理解課文表達的意思。接下來,請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吧!
3.教師巡視,相機進行學法指導,幫助學生解決疑難問題。
4.學生匯報。
設計意圖:本環節以學定教,學生運用喜歡的方法自主領悟,教師要激發、引導和點撥,幫助學生學會閱讀文言文。
四、質疑解難,讀懂道理
1.學生自由讀文,一邊讀一邊思考:哪些問題是不懂的,需要大家一起討論的呢?
2.梳理問題:伯牙為何破琴絕弦呢?通過閱讀懂得了什么?
3.小組討論,教師巡視,適時點撥。
4.學生匯報。用文中的句子回答,并結合自己的`理解說一說“知音”的意義。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學會在閱讀中質疑,教師要適當地點撥、引導,學會抓住文章的主脈絡,對文章內容進行梳理,同時引導學生品味文言文的語言特色,從而體會文章的中心,提高文言文的學習能力。
五、回讀課文,體會表達。
1.誦讀全文,用自己的話講講故事,說一說對文中人物的感受。
2.閱讀課后“資料袋”內容,進一步把握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3.帶著自己的感悟再讀全文。
設計意圖:在文言文教學中,要注重文本的整體把握,理清文章的結構,關注寫法特點,這也是教學的關鍵,正所謂: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認識“蒲、英”等6個生字,會寫“蒲、英”等13個字,會寫“窗前、蒲公英”等15個詞語;
2.能說出草地的變化情況及變化的原因,體會“我”觀察的細致;
3.能自己觀察某一種動物、植物或一處場景的變化情況并和同學交流。
教學重點:
通過關鍵詞句體會作者觀察的細致,并學習作者用眼看、用心想的觀察方法。
教學難點:
能領會作者的觀察方法,并遷移運用。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初讀課文
1、復習在《搭船的鳥》中所學到的細致觀察的方法;
2、了解作者。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前蘇聯著名作家普里什文。普里什文被譽為“完整的大藝術家“、“世界生態文學和大自然文學的先驅“、“俄羅斯語言百草“,是20世紀蘇聯文學史上極具特色的`人物,被俄羅斯文壇稱為大自然的詩人與文人。他的許多作品都表現了人和大自然和諧發展的主題。
3、課題引入。當你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是不是心中馬上會產生疑問?草地一般都是綠色的,怎么會是金色的呢?帶著這個疑問,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讀兩遍課文,要注意借助拼音讀準生字的字音,把句子讀通順。
二、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了解生字詞。這一課有6個生字,我們來看一下:蒲公英、玩耍、哈欠、釣魚、合攏。
2、通過借助圖片及做動作理解蒲公英、合攏,知道草地為什么是金色的。
3、范讀課文,邊聽邊想,這片草地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4、朗讀課文,帶著歡快的語氣讀出可愛和有趣,一邊讀一邊想象課文描寫的場景。
三、鏈接習題,學會觀察
1、結合課后第2題,再仔細讀讀第3自然段,把下面的內容補充完整,從而體會作者觀察的細致!注意邊讀邊畫出描寫蒲公英花朵的詞句。
2、作者是怎么發現這么有趣的現象的呢?請同學們默讀第三自然段,看看你從哪里讀到了作者觀察細致呢?(“起得很早”“中午“傍晚”這些詞說明作者一天都在觀察這片草地。“這是為什么呢?”這個問句說明作者發現了蒲公英的變化后沒有置之不理,而是用心思考,繼續細心觀察,才發現了它的花瓣會合攏、會張開的秘密。)
3、你留意過哪些事物的變化?和同學們交流。
4、遷移運用。
觀察事物的變化,可能不是短時間能發現的,需要我們選擇不同的時間對同一個事物進行觀察,在發現事物出現變化后,還要進一步仔細觀察,思考發生變化的原因,注意隨時在觀察記錄單上記錄觀察所得。
推薦一個觀察記錄單,同學們可以借助這個記錄單記錄你的觀察所得,如果遇到想不明白的,可以查閱相關的工具書,做進一步的了解。
四、識寫生字。
這一課有5個字既是會認的字,又是要寫的字。它們是蒲、英、耍、釣、攏。其中“蒲、英、耍”都是上下結構的字,“釣、攏”是左右結構的字。“蒲、英、耍”三個字在書寫時要注意主筆略長,蒲字草字頭的橫,英字下面的一橫,耍字下面的一橫,都要寫得略長,整個字會顯得更穩;“喜、睡”也要注意寫好主筆橫;“釣、攏”書寫時要注意左窄右寬,筆畫舒展,練習書寫。
同學們,通過這一課的學習,我們再次感受到了在生活中面對普通的事物,只要做一個有心人,通過細致觀察,都會發現其中的樂趣,希望大家養成這樣的好習慣,去用你的雙眼發現更多的美好吧!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學設計05-16
部編版語文單元教學設計11-23
部編版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設計01-09
部編版語文烏鴉喝水教學設計12-05
關于部編版語文單元教學設計10-02
部編版上冊語文園地教學設計04-12
部編版語文母雞教學設計(精選10篇)07-11
部編版語文單元教學設計經典【5篇】01-21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5篇(合集)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