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5篇(合集)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學設計,編寫教學設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么大家知道規范的教學設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部編版小學語文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寧”等10個生字,規范書寫“郊”等13個字。
2、學習帶著問題默讀課文的方法,梳理文章內容,了解大意。
3、抓住關鍵句閱讀,感受列寧和小男孩對灰雀的喜愛。
教學重點
正確識記生字,規范書寫。
教學難點
學習帶著問題默讀的方法,通過抓住關鍵句體會人物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介紹作者。
1、出示圖片,引入新課。
師:瞧,樹林里的三只灰雀多可愛呀,,粉紅的、深紅的,真漂亮。它們在樹上婉轉地唱著歌,歡快極了!你喜歡它們嗎?
2、出示作者,簡要介紹。
列寧是蘇聯著名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政治家,是一位著名的偉人,也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認識生字,示范跟讀。
師:現在,請跟著老師一起讀讀詞語,一邊讀,要一邊留意生字的讀音。
列寧、胸脯、惹人喜愛、仰望、面包渣、或者、可惜、誠實。
2、重點生字,指導理解。
(1)后鼻音:寧、胸、仰、望、誠
(2)形聲字:胸、脯
師:大家看,“胸脯”這兩個字的偏旁都是“月”字旁,說明是和身體部位相關的字,因此“月”字旁是這兩個字的形旁,右邊的“匈”和“甫”則是作為聲旁,因此這兩個字屬于形聲字。請大家跟老師讀——胸脯。你還想到哪些帶有“月”字旁的形聲字呢?
(3)形近字:仰
師:剛才有同學說,不理解“仰望”這個詞語的意思。哪位同學能幫幫他?
師:這位同學讀書非常仔細,還會聯系上下文來理解詞語,很有學習方法。
師:請大家看,這里有一些表示“看”的詞語,你能把它們正確地填入語境中嗎?試一試吧。
(4)詞語辨析:仰望、凝視、環顧
課件出示:來到呼倫貝爾大草原,抬頭仰望,只見朵朵白云點綴在瓦藍的天空上,就像純潔的棉花那般柔軟。環顧四周,風吹草動,不遠處有一群牛羊在低頭吃草,多么自在!我靜靜地凝視著前方的額爾古納河——這條孕育著兩岸草木的河流,心中充滿了敬意。
3、學寫漢字,規范書寫。
(1)指導書寫:郊、養、或
師:先看到“郊”這個字,這是一個左右結構的字,偏旁是“右耳旁”。在書寫的時候,左邊“交”字的“捺”要變為“點”,筆順是:點、橫、撇、點、撇、點、橫撇彎鉤、豎。請你在本子上練習寫兩個。
師:現在請同學們看“養”這個字。在書寫的時候,我們要注意羊字頭的3個橫長短有變化,間距要均勻。請你先看一遍書寫提示,再練習寫兩個。
師:最后,請同學們看“或”這個字。這是一個半包圍結構的字,在書寫的時候要注意第一筆橫寫短,稍稍向上斜,斜鉤要寫得舒展,最后一筆是右上角的`點。現在請同學們練習寫兩個。
(2)學生提示:粉、粒、冰、凍
師:除了老師講解的這三個字,你還想提醒同學們注意哪些字的書寫呢?
三、品讀課文,體會情感。
1、回顧內容,梳理文章大意。
師:通過剛才的朗讀,你知道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嗎?
(課件出示圖示:灰雀不見了、列寧找灰雀、男孩放回灰雀)
師:灰雀被男孩拿走了,說明男孩和列寧一樣,都很喜歡灰雀。
2、帶著問題默讀,找關鍵句。
師:現在請同學們帶著問題默讀課文,你從哪里看出列寧和小男孩喜愛灰雀?在課文中畫出相關的語句。
3、交流匯報。
(1)灰雀外形
句子①:樹上有三只灰雀:兩只胸脯是粉紅的,一只胸脯是深紅的。它們在樹枝間來回跳動,婉轉地歌唱,非常惹人喜愛。
師:粉紅的、深紅的灰雀,來回跳動著,唱著婉轉動聽的歌。這句話描寫了灰雀的顏色和動作,表現了灰雀的漂亮和活潑,真讓人喜歡。請你自己再讀一讀,讀出灰雀的可愛。
(2)列寧行為
師:你還從哪里感受到列寧對灰雀的喜愛呢?
句子②:列寧每次走到白樺樹下,都要停下來,仰望這三只歡快的灰雀,還經常給它們帶來面包渣和谷粒。
句子③:他在周圍的樹林中找遍了,也沒有找到。
師:是呀。“找遍了”,這個詞語還可以讀到列寧著急的心情。如果你是此時的列寧,你會想些什么?
師:是呀,喜愛的灰雀不見了,列寧該多么著急、多么難受啊!除了列寧喜歡灰雀,故事里還有誰喜歡呢?是的,一個小男孩也喜歡。你是怎么知道小男孩喜歡灰雀的?
(3)男孩行為
句子④:沒……我沒看見。
句子⑤:會飛回來的,一定會飛回來的,它還活著。
句子⑥:“一定會飛回來!”男孩肯定地說。
師:是呀,列寧和小男孩都很喜愛灰雀,但是他們喜愛的表現和內心的想法卻是不同的。下節課,再讓我們一起走進列寧和小男孩的內心世界吧。
四、恰當留白,布置作業。
1、完成本課生字書寫練習。
2、正確、流利熟讀課文。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流利的朗讀課文,理清課文敘述順序,能抓住課文主要內容。
2、了解爬山虎腳的特點,學習作者的觀察方法,培養細致、有序的觀察習慣。
3、背誦3、4自然段。
教學準備:
(1)爬山虎的腳爬墻示意圖。
(2)爬山虎實物。
課時安排: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謎語導入,激發興趣,引起注意
上搭架,下搭架,條條青龍藤上掛。(絲瓜)
上搭架,下搭架,串串珍珠藤上掛。(葡萄)
二、回憶舊知識
我們種絲瓜和葡萄都需要搭架子,不然,絲瓜和葡萄就不能往高處生長。爬山虎,也是一株軟軟的藤,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處爬,爬到墻上、屋頂上,巖石上,這是為什么呢?(因為它有腳。)哪些同學看見過真的爬山虎?你們平時看見的是爬山虎的什么?(葉子)那你們仔細觀察過爬山虎的腳嗎?葉圣陶爺爺就是一個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的人。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寫的《爬山虎的腳》。
三、對課題質疑,提出目標
從課題上看,你認為課文主要寫什么?還會寫什么?這堂課我們就來研究爬山虎的腳有那些特點?四、整體感知課文,學習字詞,理出重點
1、請同學們自由地朗讀課文,在讀中注意這樣兩個問題:
(1)圈出課文的生字新詞。
(2)課文那幾個自然段寫了爬山虎的腳?
2、交流反饋:
(1)請認為自己是學習最認真的一個同學當小老師,領讀詞語。
嫩綠舒服均勻重疊空隙漾起拂過葉柄蝸牛緊貼蛟龍枯萎逐漸牢固
(學生當小老師,增強自豪感,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
(2)課文那幾個自然段寫了爬山虎的腳?(第三自然段寫了爬山虎的腳的生長位置、樣子、形狀。第四自然段寫了爬山虎的腳是怎么爬的`,第五自然段寫了爬山虎腳的變化。
四、自主探究,理解3-5自然段
交流話題:爬山虎腳的位置、形狀、顏色是怎樣的呢?
1、自瀆第三自然段
2、拿起筆畫一畫爬山虎的腳。交流反饋:為什么這樣畫?
3、腳的樣像什么?顏色是怎樣的?
第三自然段寫了爬山虎的腳的生長位置、樣子、形狀
4、實物對照,朗讀。
交流話題:怎么爬的
1、自讀第四自然段中,作者用了哪些十分貼切的動詞寫出了爬山虎爬的過程?(觸、巴、拉、貼)“一腳一腳”換成“有步一步”有什么不同?看課件演示爬山虎爬的過程。
2、覺得有趣嗎?通過你的朗讀表現出來吧。
交流話題:爬山虎的腳有什么變化呢?
誰能匯報你讀這段的收獲?(沒有觸著墻的,枯萎了,觸著墻的,腳巴在墻上的相當牢固。)
“……要是……休想……”說明了什么?可見爬山虎的腳巴住墻是多么牢固啊。風能掀下它,不讓它繼續往上爬嗎?雨能阻擋它向上攀登嗎?可見爬山虎的腳具有多么不屈不撓的攀登精神啊!現在你對爬山虎的腳產生了什么新的感受?請帶著這種感受再讀最后一自然段。
五、總結評估這堂課,你有什么收獲?六、引發期待,布置作業
1、爬山虎的腳讓我們大開眼界,爬山虎的葉子也與眾不同哦,同學們可利用課余時間去觀察學校的爬山虎,并把看到的記錄下來。我們下堂課在交流吧!
2、背誦課文3、4自然段。
課后評析:
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反思我這堂課,有效體現在:
1、圍繞重點目標,展開教學,課一開始,就告知學習任務,緊緊抓住腳的特點,從語言文字中研讀,在單位時間內解決重要問題,提高了教學效率。
2、巧妙的開場白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創設良好的課堂教氛圍,這樣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而且有助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以及提高他們學習的全體參與性。利用實物,有選擇地運用教學軟件來突破難點,理解課文內容。我認為這些運用沒有搞花架子,很有效。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學設計3
設計說明
魯迅在本篇課文中向讀者展現了一個“好的故事”,描繪了一個“美麗,幽雅,有趣”的夢境,表達了自己對美好未來的期望,暗示了與黑暗勢力不懈抗爭的決心。全文以情繪景,情景交融。教學設計中,以體會故事的“美麗,幽雅,有趣”為主線索,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語句,結合相關資料來理解夢中的美好意境,體會作者對美的理想的追求。注重積累運用,通過拓展練筆,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鼓勵摘抄優美語句,豐富學生積累。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
1.預習課文。
2.搜集魯迅的相關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引發質疑,深入讀文
1.板書課題,直接導入:同學們,看到課題你能提出哪些有價值的問題?
預設:這是一個怎樣的故事?這個故事好在哪兒?
2.介紹背景:此文寫于1925年,當時的中國極其混亂,帝國主義正在迫害中國,廣大的勞動人民的生活也比較艱苦。在這樣的境況下,這篇文章表達了魯迅先生怎樣的情感呢?讓我們走進文中,細細品味。
設計意圖:抓住課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引發學生思考。適當介紹背景,有助于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過渡:本文寫于現代文學的初創時期,語言表達與現在不完全一樣,有些詞語比較難懂。初讀課文時,遇到難懂的詞語可以先跳過去。
2.學生自由讀,教師巡視指導。
3.出示詞語,檢查字詞認讀情況。
擱在錯綜澄碧萍藻蕩漾火焰瘦削瞬間凝視驟然擲石頭陡然
教師強調:“綜、藻”是平舌音,“擲、澄、瞬、驟”是翹舌音,“削”在本課的讀音為“xuē”。
4.指名分自然段讀文,檢查課文朗讀情況。
5.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遇到不懂的詞可以聯系上下文來理解,也可以查字典。提醒并訓練學生養成自學生字詞的好習慣。
膝髁:膝蓋。
伽藍:佛寺。
參差:長短、高低、大小不齊;不一致。
暈:光影、色彩四周模糊的部分。
驟然:突然;忽然。
蹙:皺(眉頭);收縮。
陡然:突然。
設計意圖: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練習把課文讀通、讀順。引導學生采用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等方法來理解詞語的'意思。
三、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小組里再讀課文,想一想:這個“好的故事”指的是什么?
2.學生匯報,教師引導歸納概括。(這個“好的故事”指的是一個夢境。)
引導學生用合并段意法概括課文主要內容,理清文章脈絡。
第一部分(1~3自然段):寫深夜的情況,引出夢境中“好的故事”。
第二部分(4~8自然段):“我”夢中所見的“好的故事”。
第三部分(9~12自然段):“我”清醒過來回到現實,“好的故事”破滅。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梳理課文結構。
四、學習生字,指導書寫
1.出示本節課要寫的生字:擱、綜、澄、萍、藻、漾。
2.引導學生觀察生字的結構。
3.說一說哪些生字在書寫時有困難。師生進行交流,教師強調“萍、藻”是上下結構,“擱、綜、澄、漾”是左右結構。
4.教師相機進行示范。
5.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
6.投影展示,師生進行評議。
設計意圖:在觀察、示范、臨寫、評價的基礎上,掌握生字的書寫。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積累優美語句,認真做積累;
2、積累含近義詞的四字詞語,并能夠練習說話;
3、學會讀好句子中的重要詞語,學習有感情的朗讀方法。
教學重難點:
重點:
積累含近義詞的四字詞語,并能夠練習說話。
難點:
學會讀好句子中的重要詞語,學習有感情的朗讀方法。
交流平臺:
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一單元的語文園地。我們先來看看交流平臺有哪些有趣的內容吧。
生:我在讀書時,常常讀到一些很有新鮮感的詞句。
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讀課文。
這位同學說,這是很有新鮮感的句子,你覺得“新鮮感”在哪里呢?我們來聽聽這位同學的觀點。
生:這句話寫的是窗外十分安靜,同學們在很專心地朗讀課文,而且聲音一定很好聽,吸引的小鳥和蝴蝶都過來聽了。
這個句子和我們平時讀到的句子不一樣,很生動,是一個有新鮮感的句子。我們再來看另一個句子
生讀:我愿意我是一個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燈去追逐影子。
這也是一個有新鮮感的句子,這個句子的語言風格跟我們學過的泰戈爾的'《花的學校》非常相近。其實,這個句子也是泰戈爾寫的,你知道這句話寫的是什么意思嗎?
生:“更夫”是個有新鮮感的詞,是指每天夜里敲竹梆子或鑼給人們報時的人,是一種職業。“提了燈去追逐影子”把更夫打更枯燥的工作寫得生動有趣。
同學們,你在課內課外的閱讀中有沒有遇到過這樣有新鮮感的詞句呢?大家可以像這位同學一樣,多讀幾遍,然后摘抄積累。(出示學生摘抄)
語句段運用
1、巧識成語
積累了有新鮮感的詞語,我們再來看幾組成語。請同學們讀一讀下面的詞語,把音讀準。(生讀)
搖頭晃腦
披頭散發
張牙舞爪
提心吊膽
面紅耳赤
手忙腳亂
眼疾手快
口干舌燥
同學們要注意這幾個字的讀音,聽老師讀:爪
張牙舞爪,吊
提心吊膽,赤
面紅耳赤,燥
口干舌燥
自己再讀一讀吧,可以一邊讀,一邊做動作。
你有什么發現?
生:這些成語都含有身體部位名稱,都和人有關。
(課件標紅身體部位詞)
真善于發現。下面幾個成語迷路了,試著把它們送回家吧!
搖頭晃腦
提心吊膽
披頭散發
口干舌燥
1、妹妹一邊朗誦一邊(
),可愛極了。
2、沙漠里實在太熱了,大家都覺得(
)。
3、生怕被媽媽發現我偷玩手機,整個晚上我都(
)的。
4、妹妹不會扎頭發,只好(
)地去上學。
你還發現了什么?
生:這些成語里都含有一組近義詞。第一組成語的第一個字和第三個字意思相近;第二組成語的第二個字和第四個字意思相近。
師:真是火眼金睛。還有類似這樣的詞語
心靈手巧
手舞足蹈
指手畫腳
牽腸掛肚
……
你還知道哪些?不妨都積累下來,和同學分享吧。
2、趣讀句子
同學們,學完了成語,我們再來看幾個句子。請朗讀下面幾句話,回憶課文學習時是如何把這些句子讀好的。
生讀:媽媽,我真的覺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學校里上學。
書里說的是什么意思,他一點兒也不懂。
孫中山笑了笑,說:“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同學們,朗讀句子有很多種方法,怎樣朗讀才能更好地表達句子的意思呢?我們可以一邊讀一邊想象描寫的畫面,關注句子中的一些詞語,有的需要重讀,有的需要輕讀,有的需要讀得快一點,有的需要讀得慢一點。老師也來試一試。(師讀句子。課件出示句子加點詞語“真的”“一點兒”“不懂就要問”)
現在,請你按下暫停鍵,根據屏幕上的提示,再試著讀一讀吧。
我們再來聽一聽
剛剛哪位同學的朗讀。
(播放生讀)
朗讀時,關注句子中一些需要讀重音的詞語,可以更好地表達句子的意思。
3、巧取名字
同學們,我們在學校一定參加了多種有意義的活動吧!
不如在班里也組織幾個興趣小組吧!試著給每個興趣小組取個響亮的名字,吸引有相同愛好的同學一起開展活動。
我們先來觀察這幾個興趣小組的名字怎么樣吧!
生1:我為興趣小組取的名字能體現出活動的特點。
生2:我在名字中加入有個性的詞語,讓人一看就能記住。
你也來大展身手,像這樣給你的興趣小組取一個響亮的名字吧!
我們來看看聰明的同學給自己的興趣小組起了什么名字吧!
生:我給我們的合唱小組起名“天籟之音合唱團”,我們的歌聲如天籟之音一樣悅耳動聽。
我給我們的書法小組起名“妙筆生花書社”
我給我們的田徑隊起名“飛毛腿田徑隊”
我給我們的播音小組起名“金嗓子播音組”……
同學們起的名字真是令人過目不忘呢!
4、日積月累
同學們,聽,這是什么聲音?(播放蟬鳴)
知了在樹林鳴叫,有一個小牧童,騎著一頭黃牛走進了這片樹林。樹陰下很涼快,牧童高興地放聲歌唱。突然,牧童停止了唱歌,一聲不響地望著樹上。怎么回事呢?
(出示古詩)
借助拼音讀一讀,試著把這首詩讀準確。
(借助插圖、聯系上下詩句理解詩意)
所見,詩人偶然看到的一幅生活畫面。詩人袁枚,是清代著名的文學家。一天,他在樹林里偶然間看到這樣一幅畫面:
牧童騎黃牛,
牧童,放牛的孩子
歌聲振林樾。
振林樾:在樹林中振蕩。
意欲捕鳴蟬,
欲:想要
鳴:叫
忽然閉口立
立:站立
你能夠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首詩的意思嗎?
生:一個牧童騎在黃牛背上,嘹亮的歌聲回蕩在山林中。他想要捕捉樹上鳴叫的知了,忽然間停止唱歌,一聲不響地站在樹下。
帶著理解,我們再來讀一讀,邊讀邊想象畫面。
師讀。讀著讀著,你眼前仿佛出現了什么情景?
生:唱歌的牧童,無拘無束的牧童,因為想捉蟬,一下子不唱歌的調皮樣。
真是一個快樂牧童又調皮的牧童!你能嘗試背一背嗎?
5、作業設置
同學們,今天的課就到這里。課后將這首有趣的詩背給你的家人聽吧!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學設計5
學習目標:
1會認“槳、樁”等3個生字,會寫“槳、律”等11個生字,會寫“竹竿、白茫茫、規律”等詞語。
2.認識大榕樹的奇特和美麗,體會大榕樹上眾鳥紛飛的壯觀景象,受到熱愛大自然、熱愛美的教育。
3.領悟作者抓住景物特點進行靜態、動態描寫的方法。感受文中描寫的“鳥的天堂”里人與自然友好相處的和諧之美,增強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學習重難點:
體會“鳥的天堂”的美。鼓勵學生在閱讀中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并能用各種方式表達個人閱讀感受。
教學過程:
一、從“天堂”入手,激趣導入
1.在人們印象中,“天堂”是怎樣美好的存在?
板書:天堂
你印象中,什么地方是天堂?
(幸福、美好的生活環境)
2.想象:鳥的天堂應該是什么樣的地方?
(小鳥生活的樂園)
二、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初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可以邊讀邊思考:
(1)作者幾次經過鳥的天堂?分別是在什么時間?看到的景色有什么不同?
(2)每次看后“我”分別有什么感受?請用“ ”畫出有關語句。
(3)鳥的天堂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你是從哪些句子中體會到的?可以在旁邊寫上自己的感受。
3.把反復讀書后,在仍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
三、交流初讀課文的收獲。
1.在小組內交流讀書的收獲,討論不懂的問題。
2.全班交流(可以小組推薦,也可以自由發言,交流)
(1)就三個思考的問題集中交流。
①大榕樹為什么成了鳥的天堂?
②“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照耀著我們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一句是什么意思?
③最后一句中的`兩個“鳥的天堂”,為什么有的加引號,有的不加引號?從中心句入手,引導學生質疑問難,突出了重點,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④朋友說這里是“鳥的天堂”,為什么“我”卻沒有看見一只鳥?朋友說這里是“鳥的天堂”,“我”的感受是什么?
⑤為什么“我”對鳥的天堂有一點留戀?為什么作者說“昨天我的眼睛騙了我”?
⑥為什么說“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為什么說是“鳥的天堂”而不用鳥的樂園(或世界)? “鳥的天堂”(或大榕樹)為什么會成為鳥的天堂?將梳理的疑難問題插入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通過閱讀思考、討論交流加以解決,使質疑解疑成為理解內化的學習過程。
四、選擇喜歡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讀。
巴金先生用他清新流暢的語言向我們描述了鳥的天堂的美麗景象。你們愿意再仔細地讀讀課文嗎?
1.練習讀課文,重點讀自己最感興趣或最喜歡的段落。并抓住重點詞句、聯系上下文或生活實際說說自己讀書的體會或感想。
2.把自己認為讀得最精彩的段落讀給同學聽。
(1)指導朗讀:要讀出榕樹的靜態美,抓住:茂盛、全部生命力、簇、堆、翠綠、明亮、照耀、新的生命、顫動、美麗等重點詞語。
(2)想象:是啊!這榕樹枝繁葉茂,綠得多么可愛!一簇樹葉堆在另一簇上面,密密層層的陽光照在翠綠的葉子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一陣微風吹來,鮮亮的葉子一動一動,像在長啊長的!請同學閉目想象。
3.關于眾鳥活動的場面。
讀一讀,說說感受:
(鳥多:到處、大、小、花、黑、應接不暇快樂:叫、飛、撲)
五、擴展討論交流:
1.同學們讀得很好,假如你就是這里的一只小鳥,能說說你為什么喜歡這個地方嗎?
(1)這兒生態環境好。
①這兒環境幽美。
②這兒氣候溫曖,土地濕潤,河流縱橫,有利于萬物生長,所以大榕樹是那樣蓬勃而有生機。
③這兒資源豐富,由于氣候溫暖濕潤,各類蟲子繁殖旺盛,因而鳥兒的食物就豐富。
④這兒的榕樹大。大榕樹生長旺盛,枝繁葉茂,非常適合鳥兒在這里棲息繁衍,是名符其實的鳥的天堂。
(2)人們保護意識強。
這兒的人們不許人捕鳥,因此鳥兒們得到了保護,能夠無憂無慮地生活、繁衍。
2.假如你是一只小鳥,看到這么美的一棵大榕樹,你有什么感受呢?你想不想把這種感受告訴你的同伴呢?
小結:榕樹為鳥的生活提供了美好的環境,鳥在此生活,使得榕樹更能茁壯成長,人和動物和諧相處是多好哇!它使得人類的家園更加美好。
六、學習最后一個自然段,深入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
這時候“我”的感受又是什么呢?請同學們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1.你從這段話中體會到作者什么樣的心情?
(1)“當小船向著高塔下面的鄉村劃去的時候,我回頭看那被拋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樹。”一句中的“回頭看”是什么意思?(體會到留戀之情)
(2)讀句子“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第一個“鳥的天堂”為什么加引號,第二個為什么不加引號?(體會到無限贊美)
2.用留戀、贊美的語氣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七、總結:同學們,“鳥的天堂”之所以成為鳥的天堂,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其中很重要的一條是受到人類保護。可怕的是,讓鳥兒自由快樂生活的地方現在已經不多了。如果有一天世界失去了鳥兒的叫聲,看不到鳥兒的飛翔,大自然會變得多么寂寞、冷清啊!因此,我們一定要保護鳥類,為它們創造更美的生活環境!
八、作業:
1.摘抄:把本課中自己喜歡的好詞佳句或精彩片段摘抄下來;
2.如果你生活在鳥的天堂,為使鳥的天堂更美麗,你會怎樣做?試將你的做法寫下來。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本課的生字。
2.理清本文的行文思路,知道文章是按時間和地點的順序描寫了三次星空。
3.學習并運用聯想和想象來寫景狀物,抒發觀賞景物時的感受。
【過程與方法】
1.體會作者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觀看繁星的情景描寫。
2.誦讀課文并揣摩作者由眼前實景產生的聯想和想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
由景物引發的聯想和不同感受。
難點
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生動、形象、恰當地表達感情。
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搜集巴金的資料。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同學們,星星是夜晚的精靈,在無邊的夜空,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你愛看天上的繁星嗎?當你凝望那充滿神奇色彩的星空時,你的心情如何?今天,我們來共同學習文壇巨匠巴金爺爺對繁星的觀察和感受。
2.(多媒體出示巴金簡介)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四川成都市人。代表作有《新生》《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春天里的秋天》《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他的文字帶有強烈的感情 色彩,產生了重大的社會影響。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多媒體出示)
2.查字典理解詞語。(多媒體出示詞語)
搖搖欲墜:形容非常危險,就要掉下來或垮下來。
半明半昧:一會兒明亮,一會兒昏暗。
密密麻麻:又多又密(多指小的東西)。
3.分小節讀課文。
三、研讀課文,體會作者情感
1.默讀課文,完成表格。(多媒體出示)
2.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多媒體出示)
(1)在__________(時間),__________(地點),我看著________________,感覺到________________。
(2)在__________(地點),__________(地點),我看著______________,感覺到________________。
(3)在__________(時間),__________(地點),我看著________________,感覺到________________。
3.為什么作者三次看星空的情景和感受會不同?
(明確:作者三次看星空的情景和感受不同,是因為隨著作者年齡和閱歷的增長,對星空的觀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細微了。)
第一次:“從前在家鄉七八月的夜晚……我最愛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表達了思念之情。
第二次:“星光在我們的肉眼里……我們覺得光明無處不在”表達了對生活充滿光明、希望之感。
第三次:“我望著那許多……現在睡在母親的懷里了”寫出了海上望星的無比舒心、安詳和陶醉的`感受,以及與星空的知心之情。
4.看著滿天的繁星,“我”獲得了怎樣的樂趣?根據句式練習說話。
(多媒體出示)看著滿天的繁星,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之所以值得我們一讀再讀,是因為用了大量的修辭手法,你能找出來并讀一讀,品一品嗎?
(大部分精彩語句在第3自然段,再讀第3自然段,回味、感悟、交流)
擬人句:我望著那許多認識的星,我仿佛看見它們在對我眨眼,我仿佛聽見它們在小聲說話。
排比句: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靜寂的,是夢幻的。
6.讀下面的句子,用加點的詞語照樣子寫句子。(多媒體出示)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靜寂的,是夢幻的。
我望著那許多認識的星,我仿佛看見它們在對我眨眼,我仿佛聽見它們在小聲說話。
四、小結課文,復習詞語
1.請寫出幾個描寫星空的詞語。
例:星群密布
( )( )( )
2.復習詞語。
納涼星群密布靜寂半明半昧搖搖欲墜夢幻
五、總結仿寫,拓展作業
1.仿寫。
在作者的筆下,繁星點點,勝似仙境,美妙無比。本文之所以有如此美妙的意境,是因為本文有對星空真實的描繪,也有作者自己豐富的聯想,這種寫法就叫作虛實結合。模仿課文的寫法,按照句式也寫一段這樣的話。
(多媒體出示句式)
我望著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仿佛看見________________,我仿佛聽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覺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學生大聲朗讀課文,尋找虛寫景物的句子。
(2)學生找出這些句子后進行賞析,并按要求寫作。
(3)大組交流匯報自己所寫的句子。
2.拓展。
(1)將自己看繁星的經歷寫成一段話。
(2)畫一幅星空圖,并寫上幾句話。
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主要內容是巴金描寫三次看星星的經歷,作者著重地描寫了第三次在海上看星星的過程,文章語言非常的優美。多角度的寫景,在這一部分上,我覺得我處理的是理性有余,感性不足。這樣的一種美景,我認為只有把氣氛用自己的語言渲染的到位,讓學生充分地去體驗,讓學生感受到散文的美。這樣讓學生感受到散文語言的美,才能達到這節課的最終目標與良好效果。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想象詩歌所描繪的畫面,體會詩歌意境。
2.抓住文中有新鮮感的表達,品讀、感悟、積累語言,并嘗試遷移運用。
【教學重點】
想象詩歌所描寫的畫面,體會詩歌的意境。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豐富細膩的想象。
【教學過程】
一、朗讀回顧,圈畫有新鮮感的詞句
1.詩歌的魅力一在讀,二在品,哪位同學能給大家師:詩歌的魅力一在讀;二在品,用詩歌的音韻美和節奏感,把大家帶進這所獨特的花的學校;其他同學,邊認真聽邊用筆在文中劃出你認為有新鮮感的詞句,匯報時把理由說一說,講一講。
生:讀全文(注意情感把握)
2.交流圈話新鮮感詞句。
生:“當雷云在天上轟響,六月的陣雨落下的時候,溫潤的東風走過荒野,在竹林中吹著口笛。”人在高興時就會一邊走,一邊吹著口笛,從這句中就把東風的快樂與無拘無束體現出來了。
(多么自由歡快的東風呀,好像寫出了人的情感,這種擬人化的表達方式充滿了豐富的想象力,欣賞這樣的.詞句,需要邊讀邊想象邊品味,方能發現其中的獨特之處,新鮮之處,美妙之處。)
生:“樹枝在竹林中互相碰觸,綠葉在狂風里簌簌地響,雷云拍著大手。”
“碰觸是什么意思,能用動作表現出來嗎?接觸、碰撞就是碰觸。和同桌一起,輕輕地碰觸一下(同桌碰觸)動作幅度加大一點,再來碰觸碰觸。(生做動作)
現在我化身為東風,你們都化身為一根根樹枝了喲!咱們一邊做動作,一邊讀讀描寫樹枝的部分,悠閑的東風走到這兒來了:
生:“樹枝在竹林中互相碰觸,綠葉在狂風里簌簌地響,雷云拍著大手。”
調皮的東風走到這來了呦:
生:“樹枝在竹林中互相碰觸,綠葉在狂風里簌簌地響,雷云拍著大手。”
(東風加快了腳步,又走到這兒來了。)
生:“樹枝在竹林中互相碰觸,綠葉在狂風里簌簌地響,雷云拍著大手。”
東風來了,不光樹枝開心,綠葉開心,連雷云也高興地(拍著大手),雷云拍著大手,實際上就是(打雷),我們平時是怎樣描寫雷聲的?
生:轟隆隆的雷聲
雷聲轟響。詩人卻說他們是(拍著大手),這是多么奇特的想象啊!
他們的快樂,你能通過朗讀表現出來嗎?大家各自讀一讀,試一試!
3.文中還有吸引你的詞句嗎?
生:“于是,一群一群的花從無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來,在綠草上跳舞、狂歡。
(這個句子比較長,在讀長句子時,我們要在句中適當的停頓。瞧!老師已經用斜線把需要停頓的地方標示出來了,
4.想想,這一群群的花,會是些什么花兒呢?把花名放進這個句子中讀讀看。
生:于是,一群一群的杜鵑花從無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來,在綠草上跳舞、狂歡。
5.如果添上了花的顏色,那會更漂亮,誰能再來說一說嗎?
生:于是,一群一群紅艷艷的杜鵑花從無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來,在綠草上跳舞、狂歡。
生:于是,一群一群金燦燦的油菜花從無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來,在綠草上跳舞、狂歡。
生:于是,一群一群的火紅的太陽花從無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來,在綠草上跳舞、狂歡。
6.這真是一場花的盛宴啊!(出示花的圖片)瞧!一群一群金黃的向日葵,淺紫色的牽牛花,粉紅的荷花,紅艷艷的玫瑰,潔白的梔子花,還有些說不出顏色,也叫不出名字的小花呢,這些五顏六色的花從無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來,在綠草上跳舞、狂歡。你知道無人知道的對方在哪兒嗎?
生:地下。
師:他們跑出來之前在干嘛呢?做功課,他們是真的在做功課嗎?(不是的)其實在地下、在肥沃的土壤里吸取營養,詩人卻說他們是關了門做功課,這也是作者的想象。瞧,這朵開放在墻角的小花,詩人說他是被老師罰站墻角的,多么有趣奇特的想象,多么新鮮的表達呀!
7.那花孩子們會怎樣狂歡?想象一下。
生:花孩子們手拉著手唱歌、跳舞。
生:他們一邊歡呼,一邊在草地上打滾。
生:他們開心地蹦蹦跳跳。
8.狂歡過后的花孩子又會去哪呢?請同學們默讀課文的第七至九自然段。大家想想他們的媽媽是誰呢?
生:他們生長在大自然中,大自然就是他們的媽媽。
生:大自然中的土壤給予他們營養,土壤是他們的媽媽;陽光是他們的媽媽,有了陽光,他們才能長得更快;雨水滋潤他們,所以雨水也是他們的媽媽。
9.狂歡過后的花孩子們急急忙忙地跑回家,會對媽媽說些什么或者做些什么呢?
生:他們會告訴媽媽自己今天和朋友們在一起很快樂。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媽媽的愛是偉大的,是無私的,詩人泰戈爾用他的文字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花孩子們的自由與歡快,更讓我們體會到了母愛的偉大。今天,我還為大家帶了泰戈爾詩集中另外兩個片段,我們一起來欣賞欣賞。)
二、鏈接文本,拓展閱讀
出示泰戈爾《新月集》中的片段,師生共賞。
泰戈爾的詩歌就是這樣地富有靈性的芬芳,所以有人稱他為“人類的兒童”,更是一個“兒童的天使”,他的詩充滿著童真與童趣,我們今天學習的《花的學校》和剛才的兩個片段都出自于他的散文詩集《新月集》。詩集里還有更多更美的詩等著你們去欣賞呢!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利用課余時間讀一讀。
三、布置作業,鞏固復習
認真閱讀拓展詩歌,并嘗試畫出有新鮮感的詞句,并寫一寫理由。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學設計8
一、復習內容,導入新課
1.指名朗讀生字、新詞,檢查生字、新詞掌握情況。
聽寫詞語,訂正。
2.通過上一節課的學習,同學們學到了哪些知識?
(生匯報自己的學習所得)
師小結:本文介紹了松鼠的特點和生活習性。請同學們從文中找出相應的句子和段落。
二、精讀課文,品味語言
(一)松鼠“漂亮”
生讀課文第1自然段,邊讀邊思考。
1.默讀,找一找這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用“_____”畫出來。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松鼠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呢?作者從哪幾個方面寫的?邊讀邊思考,邊畫出相關語句。
面容、眼睛、身體、四肢、尾巴
3.朗讀練習:無論是玲瓏的小面孔,還是帽纓形的尾巴,都讓我們感受到小松鼠的漂亮與可愛,能不能通過朗讀讓別人也體會到小松鼠的漂亮可愛呢?誰來試試?
(二)松鼠“習性”
1.自由讀課文第二部分,和同桌說一說這部分介紹了松鼠的哪方面特征。
生總結,匯報
板書:性格特征---膽小(活動范圍活動時間)
2.讀第三部分,看看這部分從哪些方面介紹了松鼠的特點?
生總結、匯報
師:你們瞧,作者把松鼠搭窩的過程寫得多具體呀!你能不能把表示先后順序的詞畫出來?(先……再……然后……)
師生對讀這一句,感悟言之有序。
4.讀第四部分,看看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介紹松鼠的?
生總結、匯報(生育、毛發、愛干凈)
小結:本文介紹了松鼠的外形、生活習性,突出了它漂亮、馴良、乖巧的`特點。學習了本文后,我們也對松鼠產生了喜愛的感情。
三、拓展提升,布置作業
師:學習了本文之后,你覺得如何才能更好地介紹動物呢?(生充分討論)
學會觀察;抓住動物的特點;語言準確、生動;融入自己的感情。
課后作業:
1.完成課后第3題;
2.繼續觀察自己喜歡的一種小動物,仿照《松鼠》的寫作方法,接著寫一寫它的生活習性。(簡寫一段,字數100字左右)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學習創造性復述故事、續編故事,讓故事情節更加生動。
2、體會相同意思的不同詞語在表達效果上的不同。
3、學習擴寫段落。
4、積累古詩詞。
教學重點:
1、學習創造性復述故事、續編故事,讓故事情節更加生動。
2、體會相同意思的不同詞語在表達效果上的不同。
3、積累古詩詞
教學難點:
學習擴寫段落。
教具準備:
課件
一、情境導入。
同學們,我們學完了這一單元,現在,就讓我們走進語文園地,去汲取里面的營養吧。
板書:語文園地三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能激發學生興趣,激發他們一探究竟的欲望。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交流平臺(出示課件2)
同學們,你給別人講過故事嗎?你講故事的時候是不是增加了一些內容?是不是對故事進行了創編?今天,我就教大家怎樣創編故事。
板書:創編故事
(1)師:同學們,你知道怎樣創編故事嗎?你知道創編故事的要求嗎?現在,老師就跟大家談一談。(出示課件3)
A、可以換一種人稱講。根據講述的需要,我們可以改變原文的人稱。
B、可以對故事“添油加醋”,為故事增加合理的情節,這樣會讓故事更加生動。
C、可以大膽想象,續編故事。這樣會使情節更加完整。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學習創編故事的方法,指導他們的習作,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
(2)請同學們根據前面的要點,把課文中的例子說一說
【設計意圖:讓同學們在自學的基礎上把握詞語、段落的特點,提高他們對詞語運用的能力以及寫作能力。】
2、詞句段運用
(1)讀一讀,體會左右兩組詞語在表達效果上有什么不同。(出示課件4)
A、大聲朗讀詞語。
B、尋找左邊詞語和右邊詞語的差別。
C、體會表達效果。
生總結、匯報
(出示課件5)
左邊的詞語是俗語,比較口語化;右邊的是成語,較為簡潔。在表達效果上,口語化的語言更貼近生活,顯得更為生動。
板書:口語化的語言更生動
成語較為簡練
如:一毛不拔鐵公雞
膽小怕事顧慮太多杞人憂天
拿不定主意舉棋不定
(2)仿照例子,把牛郎織女初次見面的情節說得更具體。(出示課件6)
A、讀44頁兩段文字,比較二者的不同。
師:我們讀文中給出的例子,發現原文比較簡潔,而改寫的文章較為生動。這是因為在改寫過程中,加入了作者的合理想象,把狼和小羊的對話描寫得非常詳細。但是小羊的結局并沒有改變,這說明改寫的同時也要忠于原文。
B、師總結:我們在寫牛郎織女初次見面的時候,也要加入合理的想象,把他們的語言、動作描寫得詳細一些。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充分朗讀的基礎上把握詩歌的`意思,從而達到對詩歌的理解。】
3、日積月累
學習《乞巧》這首詩。
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牽牛織女度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盡紅絲幾萬條。
(1)指導朗讀這首詩。
(2)簡介作者。
(出示課件7)
林杰(831-847):字智周,唐代詩人,六歲就能賦詩,下筆即成章。又精書法棋藝。卒,年僅十六。《全唐詩》存其詩兩首。《乞巧》是唐代詩人林杰描寫民間七夕乞巧盛況的名詩。
(3)板書:說說詩句的意思。
(出示課件8)
七夕晚上,望著碧藍的天空,就好像看見隔著“天河”的牛郎織女在鵲橋上相會。
家家戶戶都在一邊觀賞秋月,一邊乞巧(對月穿針),穿過的紅線都有幾萬條了。
(4)學生讀讀背背。
(5)測試學生背誦。
三、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我們明白了俗語和成語在表達效果上的不同,明白了怎樣進行創編故事,還學習了古詩。希望我們在今后的學習中,運用所學的知識去解決問題。
板書內容:
板書設計
創編故事
語文園地三口語化的語言更生動成語較為簡練
說說詩句的意思
教學反思:
1、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抓住詞語、句子的重點,讓學生在品味詞語的基礎上,體會俗語和成語的表達效果;在“故事創編”這個環節上,我引導學生發現原文與新作的不同,從而讓他們明白創編故事的要點,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2、我在“日積月累”的授課中,摒棄了以往的以“教師講解”為主的舊模式,鼓勵孩子們自己學習,培養他們自學的能力;同時,讓孩子們多讀,達到當堂成誦。效果較好。
美中不足之處在于,對《乞巧》這首詩的背景介紹得不夠詳細,致使同學們對我國這個傳統的節日了解得不多。在今后的教學中,我盡力做到講解詳細,讓同學們獲得更多的知識。
備課素材
古詩相關資料
《乞巧》是唐代詩人林杰描寫民間七夕乞巧盛況的詩。這首詩簡明扼要,形象生動。詩人在詩中并沒有具體寫出各種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了想象的空間,愈加體現了人們過節時的喜悅之情。
乞巧:中國古時風俗,是七夕節最普遍的風俗。農歷七月初一到七月七日夜(七天八夜),穿著新衣的少女們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稱為“乞巧”。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們穿針引線驗巧,做些小物品賽巧,擺上些瓜果乞巧,民間各地乞巧的傳統方式不盡相同,各有趣味。近代的穿針引線、蒸巧饃饃、烙巧果子、生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紙、彩繡等形式做成裝飾品等,亦是乞巧風俗的延伸。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通過回顧本組單元課文,明確什么是段落的關鍵句;
2、了解關鍵句和本段落之間的關系。
3、能夠通過獨立思考,小組交流,找到并掌握關鍵句出現的地方及作用。
4、提煉出“圍繞關鍵句寫一段話”的寫法,為本單元習作做準備。
教學重難點:
1、重點:了解關鍵句和本段落之間的關系。
2、難點:能夠通過獨立思考,小組交流,找到并掌握關鍵句出現的地方及作用。
教學過程:
1.一認識“關鍵句”。
師:昨天,我讀到特別有意思的兩段話,你們有興趣讀讀嗎?出示兩段“關鍵句”在開頭的段落。點生讀。
師問:“你發現了什么?”
生答:后面都是在圍繞第一句的意思寫。
師:相機引出“關鍵句”。
有兩個聰明的小朋友,他們還有更多的發現呢!你快讀讀他倆的對話,看看他們的對話中你能發現什么秘密?
2.生合作讀“交流平臺”。動筆勾畫其中的“秘密”。
3.師生交流。
師:說說看,你知道了什么?
生:羅列“關鍵句”出現的三個地方和作用。
回顧課文、回歸整體、提煉寫法
師:
“小福爾摩斯”們,現在去到本組單元課文中去找找“蛛絲馬跡”吧!
出示交流要求:
(1)學生小組交流,找出所學精彩段落,師相機出示,讓學生美美地讀;
(2)師:去掉段落這三個“關鍵句”,進行對比朗讀,你發現了什么?
(3)學生總結出“關鍵句幫我們更好理解一段話”,“段落中心意思更突出”。
聯系生活練習說話
1.出示“美食糖醋排骨”圖。
2.學生自由練說:媽媽做的糖醋排骨真好吃啊!
3.出示“春光”圖學生自由練說:春天真是一個美麗的.季節!
4總結:
師:看來,關鍵句作用真大啊!同學們發現了這么重要的一個寫作方法,以后習作中我們一定要記得用上喲!
設計意圖
“交流平臺”在平常上課中很容易被老師忽略,要么是老師不太明確要求,要么授課時“一筆帶過”。事實上它的存在對學生“習得”過程中的學習方法、寫作手法等提煉具有指導意義。用“以段代段”的理念,借助課外閱讀段落,引領學生在充分交流中發現、在發現中學會總結,在總結中提升運用語言文字表達的能力。這也符合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書寫本課的生字、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4自然段。
3、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文中描寫的意境,感悟文中溫馨、快樂、幸福的親情。
【過程與方法】
1、指導預習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理解詞語。
2、閱讀和想象、品味語言結合,引導學生體會文章之美。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會“我”與阿媽濃濃的親情,以及“我”的幸福與快樂。
教學重難點:
重點
品味文章語言的美,感受月光下美麗的景象。
難點
體會文中快樂、幸福的親情。
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月亮船》的歌曲。
學生:搜集一些關于月亮的古詩或一些寄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小短文。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整體感知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重難點:
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難點
整體感知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出示月亮圖片)同學們,看到月亮,誰能吟誦幾句有關月亮的詩詞?
2、古人仰望柔情似水的月亮,埋頭創作了許多流芳百世的詩詞,也讓我們產生了無限的遐想。除了這些古詩,還有許多美妙的歌曲陶冶著我們的情操。你們想聽嗎?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了一首動聽的《月亮船》,希望大家靜下心來,認真地聽,細細地品,讓月夜的溫馨、月光下媽媽濃濃的愛走近你我的心田。(播放《月亮船》)
吟過古詩,賞完歌曲,我們的心情也如同月夜一樣平靜,伴著媽媽的笑眼彎彎,我們感覺好幸福!讓我們在這種心境下跟隨作者一起到月光下去散步,一起走月亮吧!
3、板書課題:走月亮。
4、齊讀課題。
二、學生自讀課文
1、先要求學生獨立閱讀,初步掃除文字障礙。
2、請學生在小組中互相幫助糾正讀音。
3、點名分段讀課文,達到全班師生集體正音。
三、集體交流
教師向學生介紹云南、洱海、白族,出示有關云南風景的圖片,使學生對美麗的云南風景有初步的印象。
1、說說本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2、“我”和阿媽走月亮時,看到了哪些美麗的景物?
3、讀完文章后,你有怎樣的感受?
板書設計:
走月亮
走月亮:月下散步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4自然段。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月光下的美麗景象。
3、體會“我”和阿媽之間濃濃的親情,體會月光下“我”獲得的無限樂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
理解“走月亮”中“走”的含義,感受情美、景美。
難點
理解并初步運用寓情于景的寫作手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上節課,我們自讀了課文,知道了課文的主要內容,這節課我們來仔細品味,感受月光下的美。
二、初步感知課文
1、朗讀課文并思考:
①“我”和阿媽走過了哪些地方?用“——”標記出來。
②找出文中反復出現的一個句子,用“——”標記下來。
2、引導學生匯報:
①教師相機板書:“我”和阿媽走過了小路、溪邊、田埂……
②“我和阿媽走月亮”在課文反復出現,共出現了4次,把“我”和阿媽到過的地方巧妙地串聯起來,使文章自然的分成了四個部分。
三、細讀品味,理解感悟
(一)學習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
1、引導理解“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來了,從洱海那邊升起來了”,重點體會“從洱海那邊”升起來的意境。
①要想走月亮,得先讓月亮升起來,文中哪兒寫月亮升起來了?誰來讀讀。
②月亮已經升起來了,為什么偏偏還要加上“從洱海那邊升起來了”呢?為什么不說“從花園那邊升起來了”?
③引導體會美景:天上一輪月亮,水中一輪月亮,天上的月亮靜靜的,水中的月亮隨波蕩漾。
④齊讀這幾句話。
2、指名讀第2自然段。重點體會:“照亮了高高的點蒼山,照亮了村頭的大青樹,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間的`大道和小路……”
①下面,我需要教室特別的安靜。注意聽!聽我讀這四個“照亮了”,你能聽出什么味道?是從遠處照到近處了,還是從近處照到遠處了?
②生回答。
③師引導:遠處的景物在朦朧的月光下能看得清嗎?所以看起來模模糊糊,照到村頭的大青樹就看得清楚了,看得最真切的是腳下的路。
④再次指名讀。
3、在這樣的情境下,“我”和阿媽在灑滿月光的小路上散步,心情是怎樣的?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4、學生配樂朗讀。總結:多么溫馨的月光小夜曲呀!
(二)學習第二部分(第3~5自然段)。
1、師配樂朗讀,學生想象,體會。(引:聽!溪水在唱歌,老師仿佛看見一位阿媽牽著孩子的手,來到了小溪邊。同學們輕閉你的雙眼,放飛你的想象,趕快到小溪邊去看一看,聞一聞,你看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
2、學生交流。
重點引導:
①你聞到了什么?畫出描寫小溪流香的句子。
②你看到了什么?(重點體會“抱”的溫暖)
③此時此刻,文中的“我”想到了什么?
④假如是你是文中的孩子,此刻和媽媽在一起,你會做些什么?(結合生活經驗感悟)
3、小結:是呀!其實,只要我們和阿媽在一起,不管做什么游戲,都會感到快樂!都會感到幸福!
4、把這種快樂和幸福傳遞給你的同桌,互相讀一讀。
(三)自學第三、四部分(第6~9自然段)。
老師領大家學習了第一、二部分,接下來請同學們獨立閱讀和分析,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你喜歡一個部分自學。
1、默讀自己喜歡的段落。要求:把你感受深刻的地方標記下來,可以是一個字,一個詞語,一個句子,甚至一個標點符號。
2、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
4、小結:是呀,“我”和阿媽走在這樣柔和的月光下,伴著蟲鳴、鳥飛以及果園那邊飄來的甜香,邊走邊聊,多么甜美,多么幸福呀!即使什么也不說,什么也不做,只是靜靜地走,溫情也始終互相感染著,多美的意境呀!
5、課文為什么反復出現“我和阿媽走月亮”?
明確:課文反復出現“我”和阿媽走月亮”,充分表達了“我”和阿媽在月光下散步時的幸福和喜悅之情。
(四)整體回顧。
《走月亮》這篇文章用優美的文字,領我們走過了小路、溪邊、田埂、果園、稻田,走過了許許多多的地方,欣賞了一幅幅詩情畫意般的美景,同時讓我們感受到了濃濃的親情——溫馨、快樂、甜美、幸福。讓我們帶著自己的感受,再讀全文,用心和阿媽一起走月亮!
四、播放歌曲《母親》,升華情感
看到文中的孩子和阿媽在一起度過的幸福時光,不禁也讓我們想起了和媽媽在一起的幸福時刻。其實,親情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留心觀察,用心體會,就會發現,無論是大人還是孩子,我們都被濃濃的親情包圍著,讓我們懷著甜蜜、幸福、感恩一起來欣賞一段歌曲《母親》,一起回憶媽媽帶給我們的溫馨、快樂、幸福、無畏……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會認“喑、擻”等6個生字,會寫“祭、乃”等8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這三首詩,理解這三首詩的意思。
3.體會詩人的愛國主義情感,激發學生愛國意識。
教學重點
1.會認“喑、擻”等6個生字,會寫“祭、乃”等8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這三首詩,理解這三首詩的意思。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的愛國主義情感,激發愛國意識。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寫“祭、乃”2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理解詩歌的意思。
3.感受這首詩中詩人的愛國情感,激發愛國意識。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詩題
1.陸游是宋朝著名的愛國詩人。他寫過很多首愛國詩篇,其中《示兒》就是最著名的一篇。
板書:陸游 示兒
2.作者簡介及背景
①(出示課件2)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省紹興市)人,南宋愛國詩人。乾道二年,因主張抗金而免職。四十六歲入蜀,六十六歲后遭彈劾罷官,退居山陰達二十年。
②(出示課件3)了解背景,宋高宗趙構建立南宋,為官者貪圖榮華富貴,對外求合,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古人表達愛國情感的方式多種多樣,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陸游的《示兒》,感受了詩人直接表達的方式。這節課,我們看看林升是怎樣表達愛國情感的。
二、課前預習布置(出示課件17)
1.自學生字;
2.熟讀這首詩,并讀出感情。
三、解詩題(出示課件18)
1.出示詩題,明確“題、邸”的意思。
題:題寫,把詩句寫上。
邸:官員居住的地方。
題目的意思:寫在官員府邸上的詩句。
板書:題臨安邸
2. 介紹詩人
3. 林升,字云友,又名夢屏,南宋詩人,約生活于南宋孝宗年間(1163~1189),生平不詳,浙江平陽(今浙江蒼南縣繁枝林坳)人。
四、讀詩句(出示課件20)
1.大聲朗讀詩句。
2.根據節奏,帶著感情小聲朗讀詩句。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3.在讀的過程中根據注釋解決生字詞。
五、釋詩意
輕聲讀詩句,用下面幾種方法理解詩句的意思。
(學生自學,教師巡視)
看注釋、查字典、查資料將詩句譯通譯順
學生匯報,教師指導。
六、入詩境(出示課件22)
師:這首詩描寫的是什么地方?都描寫了什么?給你什么感覺?哪個字詞句讓你感到了美?
七、悟詩情(出示課件23)
1.引出詩歌主題:愛國
師:從詩句來看這是一首描寫什么的詩?你是怎么知道的?(寫作背景)
2.抓住含義深刻的詩句(出示課件24)
品味:西湖歌舞幾時休?(對統治者的辛辣諷刺,作者的無奈) 暖風熏得游人醉(暖風:溫暖的風;上層社會的糜爛奢華之風。“熏”與“醉”的解析)
直把杭州作汴州(直:簡直。作:當作。這些人簡直把杭州當成了自己的都城汴州。作者直斥統治者忘記國恥家丑的丑態,蘊含諷刺、憤怒及無窮的隱憂。)
3.填空(出示課件26)
《題臨安邸》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祖國( ),對統治者( )。
板書:憂國憂民 對統治者的辛辣諷刺
4.有感情地讀詩(出示課件27)
師:(放音樂)請大家跟著音樂練習讀詩,讀出詩句的含義,讀出作者的感情。
八、作業設計:
1.背誦這首詩。
2.在網上找表達愛國情感的詩歌,并背誦下來。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擻”等3個生字,會寫“亥、恃”等4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理解詩歌的意思。
3.體會詩人希望社會變革和期待人才輩出的強烈愿望。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揭題,激發興趣
⒈言為心聲。今天,我們就看看清代的龔自珍是怎樣通過詩歌表達自己的心聲的。
板書:己亥雜詩
2.題解:(出示課件18)
“己亥” 本詩所指的“己亥年”是1839年。這一年,正是鴉片戰爭的前一年,曾經強盛的大清帝國行將沒落。腐朽的清政府對外卑躬屈膝,對內大肆打壓,官吏腐敗,百姓民不聊生。這時候,龔自珍寫下了我們要學的這首詩。這是第220首。
⒊作者簡介(出示課件19)
龔自珍,號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學家。行文獨具風格,于蘊藉中洋溢著激情,于客觀描述中寄托著深意,詩歌瑰麗奇幻,成就尤大。有《龔定庵全集》。
二、讀好詩句,整體把握(出示課件20)
⒈自由讀詩:①讀準字音,停頓正確地讀順詩句。②借助注釋或工具書,試理解詩句的意思。
(出示課件21)⒉看看通過自學,能讀懂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做上記號,提出來后,大家共同研究。
⒊指名讀,齊讀,練讀。(糾正字音與停頓)
⒋匯報交流。
交流對字義的理解:
三、誦讀賞析,領悟情感(出示課件22)
⒈指導誦讀。
⒉賞析第一、二句: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運用了什么修辭方法?(比喻)表現了一種怎樣的局面?(寫出了都是死氣沉沉的局面,以及改變這一局面的有效途徑。)
⒊賞析第三、四句: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出示課件23)
⑴“不拘一格”什么意思?在那個年代“拘”著什么“格”呢?(清朝的死板、單一、陳舊的八股科舉制度來選拔人才,用“四書五經”禁錮人們的思想)這不拘一格降人才就是希望打破死板、陳舊的制度,選拔任用各個方面的人才。
⑵師:詩的后兩句,“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是傳誦千古的名句。詩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現了他熱烈的希望,他期待著優秀杰出人物的涌現,期待著改革大勢形成新的“風雷”、新的生機,一掃籠罩九州的沉悶和遲滯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現實,更憧憬未來、充滿理想。它獨辟蹊徑,別開生面,呼喚著變革,呼喚著未來。(出示課件24)
⒋概括中心:《己亥雜詩》這首詩通過描寫當時社會政治死氣沉沉的狀況,表達了詩人希望社會變革和期待人才輩出的強烈愿望。(出示課件25)
⒌感悟寫作方法:“創景抒情”,這樣的表達方法與我們常見的“借景抒情”“觸景生情”既相通又相異,也表現出龔自珍極高的藝術成就。
板書:創景抒情----希望社會變革,期待人才輩出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業(出示課件26)
⒈拓展:讀背《己亥雜詩》第5首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⒉作業:誦讀默寫。
板書設計:
古詩三首
教學反思:
1.這三首詩都是愛國詩,都體現了詩人對祖國的熱愛。在這三首詩的教學中,我讓學生充分發揮自主學習的優勢,讓學生通過自學了解詩歌內容,感受詩人的愛國情懷。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2.我還在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朗讀能力的培養。在劃分詩歌節奏的基礎上,讓學生帶著節奏,有韻味地朗讀詩歌,提高他們對詩歌的興趣。
美中不足之處在于對于《己亥雜詩》這首詩的“己亥”解釋得有點籠統,很多學生還沒有真正的理解。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抓住細節,不能讓學生帶著疑惑去學。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3
一、復習詞語,回顧舊知
1.課件出示詞語,指名認讀。
擱在 錯綜 澄碧 萍藻 蕩漾 火焰 瘦削 瞬間 凝視 驟然 擲石頭 陡然
2.說一說文中的“好的故事”是什么,這個故事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3.課件出示課文中的句子,齊讀:
(1)這故事很美麗,幽雅,有趣。
(2)現在我所見的故事清楚起來了,美麗,幽雅,有趣,而且分明。
4.過渡:這是一篇富有散文詩性質的短文,作者通過這簡短的文字,展現給
讀者一種美麗而深邃的意境。這節課讓我們繼續跟隨作者走進這“好的故事”,體會其中的意境。
設計意圖:由復習詞語架起新舊知識的橋梁。同時,由魯迅先生對這個故事的評價過渡到新課,為學習新課奠定基礎。
二、深入探究,品詞析句
1.默讀課文,思考:這個故事“美麗,幽雅,有趣”體現在哪里?畫出相關詞語,批注出自己的感受。
2.學生自讀后,在小組里進行交流。
3.全班匯報,教師相機進行指導。
(1)PPT出示重點語句:許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錯綜起來像一天云錦,而且萬顆奔星似的飛動著,同時又展開去,以至于無窮。
引導學生抓住“一天云錦”“萬顆奔星”體會夢境中的“好的故事”幻化無窮,充滿生機。
(2)學習第5自然段。
①說一說這一段主要寫了什么。(這一段主要寫夢中回憶故鄉紹興山陰道上美的人和美的事。)
②從哪些地方體會到了“美麗,幽雅,有趣”?(澄碧清新的江南水鄉,百花競放的山野風光,勤勞樸實的農夫村婦,時聚時散的河中倒影,水中的萍藻游魚,諸影諸物,搖動,擴大,融和,鑲著日光,發出水銀色焰,瑰麗多姿,令人愛戀。)
③小結:這些文字正是對故鄉綺麗風光的真實描寫。
④指導朗讀。
(3)感悟重點句:水中的青天的底子,一切事物統在上面交錯,織成一篇,永是生動,永是展開,我看不見這一篇的結束。
①引導學生抓住“永是生動,永是展開,看不見這一篇的結束”來體會其有趣、幽雅。
②指導朗讀。
③小結:動靜結合,交相輝映,構成一篇“好的故事”。“我看不見這一篇的結束”,說明美好的事物終將代替丑惡的現實,光明一定驅散黑暗。
(4)品悟第7自然段。
①自由讀一讀第7自然段,圈一圈“好的故事”中出現了哪些事物。(一丈紅、大紅花、斑紅花、茅屋、狗、塔、村女、云。)
②說一說從哪些描寫中體會到“好的故事”中的“美麗,幽雅,有趣”。(引導學生抓住其中的.人、事,體會其“美麗,幽雅,有趣”;抓住“忽而碎散”“全被拉長了”“退縮了”“碎散”“伸長”等詞語體會畫面中的變化之美及無限的趣味。)
③小結:作者運用了細膩的筆觸,使他筆下的自然景物充滿了動感與光感,具體而優美,使人如臨其境,表現出像古人所說的“如鏡如圖”的感覺,突出了“好的故事”美的特質。
④指導朗讀。
(5)配樂引讀:現在我所見的故事清楚起來了,美麗,幽雅,有趣,而且分明。青天上面,有無數美的人和美的事,我一一看見,一一知道。
設計意圖:圍繞“好的故事”的“美麗,幽雅,有趣”展開品讀活動,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來談感受,體會其中的畫面感,同時借助朗讀來抒發情感,以讀促講。
三、借助資料,深入閱讀
1.結合背景資料,說一說:作者為什么要描寫這樣的好的故事,再現這樣的夢境呢?(作者把自然景物寫得優美,創造了飽含作者美的情感和美的理想的意境,表達了作者對美好未來盡快來到的期望。)
結合時代背景,引導學生了解作者的寫作動機。
2.出示最后兩個自然段,指名讀。
我真愛這一篇好的故事,趁碎影還在,我要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我拋了書,欠身伸手去取筆,——何嘗有一絲碎影,只見昏暗的燈光,我不在小船里了。
但我總記得見過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3.默讀“閱讀鏈接”中的相關資料,理解最后兩個自然段。
4.指名匯報,引導學生結合相關資料,抓住關鍵語句談一談自己的體會。(引導學生抓住“追回他,完成他,留下他”體會作者對美好事物的執著眷戀和追求,決計要同“昏沉的夜”進行不懈的抗爭。)
5.魯迅先生在文章的開頭和結尾都提到了“昏沉的夜”,找到相關的句子讀一讀,體會其中的含義。
6.學生匯報,課件出示:
燈火漸漸地縮小了,在預告石油的已經不多;石油又不是老牌,早熏得燈罩很昏暗。鞭爆的繁響在四近,煙草的煙霧在身邊:是昏沉的夜。
但我總記得見過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
(1)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語句談感受。
預設:
①這里,空氣的窒息、昏沉,令人厭惡,是對當時社會現實的影射。
②將夢幻與現實相交織,既表現了現實與理想的對抗,也揭示出作者內心世界的向善追求。
(2)指導朗讀。
設計意圖:此環節引導學生借助“閱讀鏈接”的補充閱讀,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的最后兩個自然段所表達的情感。同時,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領悟開頭和結尾中環境描寫的含義,體會首尾照應寫法的好處。
四、拓展練筆,積累運用
1.魯迅的夢中有那么多美的人和美的事,是那樣的“美麗,幽雅,有趣”。你的夢境中或心中幻想過這樣美麗、有趣的事物嗎?動筆寫一段自己的夢境或心中所想的美妙景物吧。寫時不妨借鑒一下魯迅先生的寫作方法,可以富于變化,突出色彩,傳遞細膩的美感。
2.學生動筆練寫。
3.交流評議。
4.書寫本課生字。
(1)出示本節課要寫的生字。
焰 削 瞬 凝 驟 擲 陡
(2)引導學生獨立觀察,說一說生字書寫時需要注意的地方。
(3)教師強調“臼”的筆順,強調“擲、陡”中“阝”的寫法,重點示范“瞬、凝、驟”。
(4)學生練習書寫,投影展示學生書寫作品,師生評價。
5.布置作業:摘抄課文中自己喜歡的語句。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模仿課文中的表達方法寫一寫自己美好的夢境或心中美好的景物。在指導書寫生字中,提高學生的書寫能力。同時,鼓勵學生積累優美語句。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本篇課文描繪的夢境非常美,在教學中,我注意引導學生抓住關鍵詞語來體會夢境的“美麗,幽雅,有趣”。但是由于時代差別,作者的語言表達與現在的不完全一樣。為了拉近學生與作品的距離,我引導學生結合相關的歷史背景,借助課后的“閱讀鏈接”來深入理解。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資料補充,學生才能更深切地體會到“昏沉的夜”中的壓抑、苦悶,更能體會作者再現這“好的故事”的用意。特別是理解最后兩個自然段時,由資料的介入補充,學生被魯迅先生對美好生活的執著追求而深深感動,回頭再讀“好的故事”,融進更多的情感,學生的體會就更深了。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4
教材解析
《松鼠》是部編版新課標第九冊第五單元的第二篇精讀課文,是一篇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都較強的文藝性說明文(又稱科學小品)。課文語言生動,內容淺顯易懂,介紹了松鼠的外形和它的生活習性,表達了作者對動物的喜愛之情。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了解說明方法,教學重點解決的問題有:一是通過學習本文了解說明方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進一步領會說明文的表達方法;二是繼續激發學生喜愛動物、熱愛自然的感情,增強保護動物、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教學目標
1.會認“馴、矯、歇”等8個生字,會寫“鼠、秀、玲、瓏”等11個字,正確讀寫“松鼠、乖巧、清秀、玲瓏”等13個詞語。
2.閱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松鼠的外形特點和生活習性,把握重點詞句的意思,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本文運用的打比方、舉例子、作比較、列數字等說明方法,體會其表達效果。
4.感受課文中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細致的.描寫,積累語言。學習作者在描寫事物時既能抓住特點,又言之有序的方法。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松鼠的特點是什么,課文寫了松鼠的哪些習性;
2.閱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把握重點詞句的含義。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熱愛小動物的興趣,養成熱愛觀察的好習慣;學習作者在描寫事物時既能抓住特點,又言之有序的方法。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預習生字詞,朗讀課文。搜集松鼠相關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你最喜歡哪一種小動物?請你用簡潔的語言介紹這種小動物的特點。
生充分答。
師:今天我給同學們帶來了一種小動物,請看圖片。請大聲說出它們的名字。
師:根據課前的預習情況,你覺得它是一種怎樣的動物?能用你的話來說一說嗎?
(生充分答。)
師:同學們說得很精彩,那么,法國著名博物學家布封筆下的小松鼠又是怎樣的呢?讓我們趕快來讀一讀課文,進入松鼠的世界,去認識這個可愛的小動物吧!
板書:松鼠
認識作者。
了解科學小品文。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字詞學習。
學生小聲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標出自然段序號。
同桌互讀課文,互相檢查,糾正讀錯或讀破句的地方。
檢查學生讀課文情況,指名讀指定的段落,評議讀的情況。
(2)教師課件出示生字、詞語:(指名讀、開火車讀)
會寫字:鼠、秀、玲、瓏、歇、窩、滑、拾、狹、勉、梳
詞語:松鼠、乖巧、清秀、玲瓏、歇涼、追逐、警覺、觸動、光滑、狹窄、勉強、脫落、梳理
教師指導寫生字:重點強調如“鼠、滑、梳”的書寫,教師要強調寫這些字的時候要注意的是:“鼠”的下邊是豎提、點、點、豎提、點、點、斜鉤;“滑”的右上邊的里邊是橫折;“梳”的右下邊是撇、豎、豎彎鉤。
(4)檢查讀課文,可以抽查、可以輪讀。生生互相糾正,教師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和評價。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想一想:松鼠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試著在括號里填上詞語。
討論:( )的松鼠
2.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說說每段的主要意思。
3.同桌討論:如果把課文分成四部分,該怎樣分?為什么這樣分?
全班交流,總結
第一部分(1):先總寫松鼠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乖巧,馴良,很討人喜歡,再分別從面容、眼睛、身體、四肢、尾巴和進食姿勢幾個方面具體介紹松鼠的形體特征。
第二部分(2):主要從松鼠的活動范圍和活動時間兩個方面介紹松鼠的性格特征。
第三部分(3、4):從松鼠的行動、儲備食物過冬和搭窩寫出了松鼠聰明、警覺、乖巧的特點。
第四部分(5):介紹了松鼠的繁殖、換毛及愛干凈的生活習性。
4.學生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1)課文中哪一句話概括了松鼠給人留下的整體印象?
(2)你認為課文是從哪些方面來表現松鼠的特點的?
四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
2.掌握生字、詞;
3.仿照課文第一段的寫法,仔細觀察自己喜歡的一種小動物,介紹它的外形。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學設計15
文本解析
《四季之美》是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中的一篇精讀課文。單元的內容主題是“四時景物皆成趣”,單元語文要素是“初步體會課文中的靜態描寫和動態描寫”。這是一篇寫景散文,全文以簡短的篇幅、簡單的結構,按照四季的順序寫景,每段開頭作者都開門見山點明在這個季節中最美的時刻——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黃昏、冬天的早晨。然后抓住這一時段中自己認為最美的景物進行描述。本文選擇獨特的視角,運用動態描寫,結合精妙的語言表達,寫出了四季所具有的獨特韻味,也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作者對自然、對生命、對生活的熱愛。在設計本文時,我把本文定位為“語用型”,引導孩子從結構和用詞上來學習運用。結構上來說,四個自然段都用“……最美是……”的句式開頭,齊齊整整,后文描寫則或長或短,錯落有致。從用詞上來說,“微微、紅紫紅紫、漆黑漆黑、蒙蒙、翩翩”等疊詞,讀來朗朗上口,具有音韻美。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曠、怡”等5個生字,會寫“黎、暈”等9個生字,會寫“黎明、紅暈”等13個詞語。
2.通過尋找景物、品味語言、讀出韻味的方法,感受動態描寫,體會春天黎明獨特的韻味。遷移此法,感受夏夜之美。
3.學習描寫景物的變化,運用動態描寫將生活中的景色寫具體。
教學過程
一、抓住主題,破題引入
1.出示篇章頁,談話導入:你最喜歡哪個季節?為什么?
交流四季之中富有特色的景物,感受“四時景物皆成趣。”
2.板書“四季之美”,指名讀、齊讀課題3.學生自由交流對作者清少納言的了解。教師相機補充,并解釋《枕草子》中“草子”的含義。通過書名感受散文的隨性美。
二、初讀感知,理清脈絡
1.引導學生自讀課文。
教師明確要求: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思考課文寫了四季的哪幾方面的內容,同步完成作業本91頁上第3題第一行填空。
小結:四季之美,作者卻用她獨特的視角選擇了黎明、夜晚、黃昏、早晨這四個時間點來寫,不愧是日本散文的鼻祖。那就讓我們先進入春天,看看作者筆下春天的黎明美在哪里。
三、探究文本,品讀感悟
(一)走進春天,感受“春天最美是黎明。”
學生默讀課文第1自然段。找一找:你從哪里感受到了春天黎明的美?
1.學生自由交流。
預設①:“魚肚色的天空”“微微的紅暈”“紅紫紅紫的彩云”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相機出示三幅天空色彩圖,感受天空的色彩美。
“魚肚色的天空”:春天黎明寧靜的色彩。
“微微的紅暈”:很淡很淡的紅色。
“紅紫紅紫的彩云”:隨著時間的變化,天空的顏色越來越濃。
春天黎明天空的色彩果真很美。指名讀。
預設②:“一點兒一點兒”
天空就是這樣一點兒一點兒地慢慢地在變化,作者就是如此善于捕捉景致瞬間微妙的動態變化,讓我們感受到了天空的動態美。(板書:動態美)指名讀,教師相機指導朗讀,讀出緩慢、柔美的感覺。
預設③:“泛著”“染上”“飄著”
通過泛著、染上、飄著這樣的詞語,讓我們感受到了天空的顏色是一直在發生變化的。這種動態美讓我們更加感受到了春天最美是黎明。
伴隨音樂指名讀。其余同學閉眼想象畫面。2.引導學生感悟這樣的黎明是一種怎樣之美?
預設:安靜之美、柔和之美……
小結:是啊,春天最美是黎明,這是一種平靜之美,柔和之美……這讓我們享受到了一種美的生活。
(二)學法遷移,自由品讀“夏天最美是夜晚。”
學法小結:同學們剛剛我們通過圈畫關鍵詞、展開想象的方法,感受到了春天最美是黎明。那么夏天最美是夜晚,又是一種怎樣之美呢?讓我們用同樣的方法自學課文第2自然段,你又從哪里感受到了夏天夜晚的美?
1.學生根據第一段的學法,自學感悟“夏天夜晚之美”。四人小組交流分享。
2.全班交流,教師相機提問、指導。
預設:
(1)“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無數的螢火蟲翩翩飛舞。”(板書:螢火蟲)
① “無數的螢火蟲翩翩飛舞”它們是在干什么呢?給你一種怎樣的感覺?
預設:它們可能在開派對,感覺特別的快樂。
它們可能在進行著舞蹈比賽,感覺特別的自由,舞姿很優美。
它們也許是在指引方向,感覺很暖心。
② 指名讀,讀出輕松、優雅的感覺。其余同學閉眼想象畫面。教師相機指導朗讀。
③ 出示螢火蟲圖片,學生根據畫面齊讀課文。
④ 引導學生關注“明亮的月夜固然美”,通過前后對比,再次感受夏天最美是有螢火蟲翩翩飛舞的夜晚。
再次朗讀,感受有螢火蟲飛舞的暗夜的美。
(2)“即使是蒙蒙細雨的夜晚,也有一只兩只螢火蟲,閃著朦朧的微光在飛行,這情景著實迷人。”
① 這一只兩只的螢火蟲為什么要在雨夜出來呢?他們會飛到哪里?
預設:它們大概是餓了,飛到樹叢里覓食。它們可能比較貪玩,溜到河邊去玩耍。它們一定是在給雨夜迷路的小動物照亮回家的路。
② 教師根據學生想象,相機指導朗讀,感受夏天雨夜螢火蟲飛舞的美。
③ 螢火蟲飛到哪,哪就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我們一起來美美地讀一讀吧。全班齊讀。
④ 句子對比,感受“動態美”。
出示:“即使是蒙蒙細雨的夜晚,也有一兩只螢火蟲,這情景著實迷人。”學生對比原文,發現不同。
預設:“一只兩只”,感受到螢火蟲是不斷地在出現的。而“一兩只”缺少動態美。
預設: “閃著朦朧的微光在飛行”,通過“飛行”感受到作者將雨夜的螢火蟲進行動態描寫,使文章更為生動。
誰來讀一讀這種螢火蟲不斷飛出來又消失,并且到處飛行的動態美。指名朗讀。
⑤ 這樣的夏夜又是一種怎樣之美?(寧靜之美) 再次通過朗讀,感悟“夏天最美是夜晚。”
四、課堂小結,遷移運用
同學們,在清少納言的眼里春天最美是黎明,夏天最美是夜晚。那在你們眼里什么季節最美又是什么呢?
學生自由交流,并嘗試運用動態描寫,把印象最深的某一個畫面寫具體。
五、板書設計
22.四季之美
春 黎明
天
空 動態美
夏 夜晚 螢火蟲 秋 黃昏
作業設計
1.在課堂自學過程中完成《語文作業本》第3題春、夏兩列。 2.仿照課文1.2 兩段,用上動態描寫,把選擇印象最深的某一個畫面寫具體。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借助關鍵語句,聯系上下文,初步體會景物的動態描寫。
3.在反復的朗讀中體會課文的韻味。
4.初步了解動態描寫,培養學生的文學品鑒能力。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借助關鍵語句,聯系上下文,初步體會景物的動態描寫。
3.在反復的朗讀中體會課文的韻味。難點:初步了解動態描寫,培養學生的文學品鑒能力。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導入新授
1.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初步了解了散文《四季之美》誰能說說這篇課文寫了什么內容?這節課我們繼續走進四季之美,體會字里行間蘊含的獨特的韻味。
2.一年四季人人都會寫,如果讓你寫,你會寫什么?譬如春天,你會寫……我們寫四季往往寫的是事物,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而作者寫的是四個時間段。這是一種時空的視角,這種視角很獨特。
二、研讀“春天的黎明”感受獨特的.韻味
1.讓我們隨著作者獨特的視角,走進春天的黎明,自己讀一讀,盡可能把自己感受到的沒讀出來。
2作者是通過描寫什么把春天的黎明寫的這么美?(抓描寫色彩的詞語,體會天空顏色的動態變化。)抓關鍵詞語“一點兒一點兒”體會天空逐漸變亮;“魚肚色、紅暈、紅紫紅紫的彩云”體會天空色彩的變化。(動態描寫)
3.把你感受到的美讀出來。
三、研讀“夏天的夜晚”感受作者獨特的審美情趣
1.走過春天的黎明,我們來到了夏天的夜晚,自由讀文章想象文字當中的畫面。
2.我們想著想著就會發現,作者描寫了三種夜,明亮的月夜、漆黑漆黑的暗夜、蒙蒙細雨的夜晚。這三種夜蘊含的畫面非常豐富,但是作者卻寫的特別簡潔。明亮的月夜她只有了三個字:“固然美”,后面幾種夜也只用了一半句話,為什么?他為什么要寫的這樣的簡潔呢?明亮的月夜---常見、熟悉,作者只有了“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和蒙蒙細雨的夜晚,作者用了“也有、即使……也”這些詞語本身沒有畫面感,但是卻能把豐富的畫面送到了我們的眼前,送到了我們的心里然我們感受到作者這種獨特的審美情趣。
3.讓我們一起讀一讀這三種夜,感受夏夜的美麗,和獨特的韻味。
四、自主合作探究,研讀感受秋冬之美
1.四人組合作學習
四人組合作要求:
(1)自由讀秋冬部分,說說分別寫了哪些景物,你有什么樣的感受,寫旁批。(有意思、有情趣)
(2)四人組交流分享學習成果。
2.學生匯報,教師點撥
景物:歸鴉 大雁 風聲 蟲鳴 (體會人情味溫暖)
烏鴉并不美,但在作者的筆下卻成了美的象征。點點歸鴉像人一樣充滿感情,急急匆匆歸巢的情景,十分動人、美好。家是他們心中最溫暖的港灣。
大雁比翼而飛,相親相愛,這不就是人間最美好的情感嗎?這些動態畫面讓我們感受到了作者獨特的審美。
3.出示:馬致遠《天凈沙 秋思》對比體會清少納言的溫情。
“自古逢秋悲寂寥”但在清少納言的心中秋是溫暖的,秋是有人情味。歸鴉、大雁所展示的溫情和相親相愛的美好情感,讓我們感受到了溫暖。而這一切都源于清少納言心中充滿愛,所以眼中皆是愛。
4.誰來繼續和大家分享,指名匯報冬天的景物,體會作者筆下冬日的“和諧”。
寒冷的冬日,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圍著炭火,捧一杯熱熱的牛奶,看著窗外漫天飛雪,此時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著閑逸的心情和著寒冷的冬晨是多么的和諧。
5. 請把這份閑逸與和諧用你的朗讀表達出來吧!
6. 配樂背誦全文。
五、品析詞語,了解結構
1.再次默讀全文,你發現這篇散文中的詞語有什么特點? 作者使用了疊詞,一方面讀起來朗朗上口,具有節奏感和音韻美,另一方面表達了作者的喜愛之情; 新鮮詞語“閑逸的心情、寒冷的冬晨”的使用然我們會有一種不一樣的體驗;大量四字詞語或成語的使用讓整篇文章讀起來很美。
2. 從結構上來說,四個自然段都是使用“……最美是……”的句式開頭,齊齊整整,后文描寫則或長或短,錯落有致。
3. 從表達上來看這篇散文具有獨特的視角、表達和韻味。
六、小練筆:
課文所寫景致不多,卻營造出了沒得氛圍,請你仿照課文試著寫一寫自己印象最深的某個景致。
七、作業:
1.搜集不同譯者翻譯的《四季之美》比較閱讀。
2.讀《鳥的天堂》找出文中描寫的景物,體會課文里的動態描寫。
板書:
22.四季之美
獨特 視角
表達 韻味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部編版小學語文教學設計05-16
部編版語文單元教學設計11-23
部編版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設計01-09
部編版語文烏鴉喝水教學設計12-05
關于部編版語文單元教學設計10-02
部編版上冊語文園地教學設計04-12
部編版語文母雞教學設計(精選10篇)07-11
部編版語文單元教學設計經典【5篇】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