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最新原電池工作原理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教學設計是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那么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最新原電池工作原理教學設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最新原電池工作原理教學設計1
一、教材分析
第一課時的主要內容有:原電池的概念、原理、組成原電池的條件。原電池原理和組成條件是本節課的重點,原電池原理是本節課的難點。首先,新課引入手機電池創設了教學情景,通過兩個演示實驗作為探究教學,讓學生觀察到 “銅片上產生氣泡”這一反常的實驗現象,就會情不自禁地提出一系列問題,產生強烈的探索欲望,并提出各種各樣的假設;緊接著,通過演示實驗為學生提供 “實證性”材料,學生根據實驗現象,經過嚴密的邏輯推理,得出相關結論;當學生理解原電池的原理后,教材又設置了一個討論題,讓學生自己歸納“組成原電池的條件”。最后,讓學生自己設計一個原電池以檢驗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根據學生的知識結構、心理特點和教學內容的實際需要,采取了啟發、討論、實驗探究等教學方法,并結合多媒體進行教學。
二、教學設計
通過學生動手實驗不僅使學生觀察到明顯的現象,還能使學生直接參與知識的獲得直接體驗的過程。將課本后面的家庭小實驗“水果電池”,移到探討“組成原電池的條件”的課堂教學中,不僅能幫助同學理解組成原電池的'其中一個必要條件——電解質溶液,而且使學生覺得化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啟迪學生思維。通過一個醫學小故事,讓學生幫助格林太太解決問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三、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原電池原理,掌握構成原電池的條件,會進行簡單的原電池設計。2.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依據實驗事實得出結論的科學態度,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3.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實驗設計能力、語言表達能 力。培養學生正向思維、逆向思維、發散思維能力。掌握原電池的工作原理;原電池的形成條件及電極反應式;電子和電流的運動方向;培養學生關心科學、研究科學和探索科學的精神。
四、教學重點
原電池的原理;原電池的形成條件及電極反應式;電子和電流的運動方向;
五、教學難點
原電池的工作原理。
六、教學準備
1.對學生進行分組:四人為一個小組
2.實驗準備:每組一個靈敏電流計,兩片銅片、兩片鋅片、一根石墨電極、一杯稀硫酸溶液、一杯蔗糖溶液、西紅柿等水果。
3.制作銅鋅原電池工作原理的模擬動畫
七、教學過程 【引入】日常生活中,我們會接觸到不同種類的手機,你們都喜歡用什么款式的手機,為什么?手機待機時間長短與什么有關?這些電池雖小,但是,在生活中卻扮演著及其重要的角色。你們知道電池工作的基本原理嗎?今天,我們來學習新的知識──原電池。【實驗探究】:
指導學生做以下三個實驗:
1.將鋅片插入稀硫酸中,將銅片插入稀硫酸中
2.將鋅片和銅片用導線連接后插入稀硫酸中
3.在第二個實驗中連接電流表 【學生活動】實驗并觀察現象大部分同學都已完成,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同學們觀察到的實驗現象
【學生回答】
1.鋅片上有氣泡(因為鋅能和稀硫酸反應放出氫氣)銅片上沒有氣泡(因為銅不能和稀硫酸反應)
2.銅片上有氣泡
3.電流表指針發生偏轉 [問] 化學反應總伴隨著光能、熱能等的相互轉化,在實驗三中是否有能量的相互轉化呢?是什么形式的能量轉化?(化學能轉變為電能)[過渡] 我們把這種能將化學能轉變為電能的裝置叫做原電池 【板書】1.原電池的定義:將化學能轉變為電能的裝置叫做原電池
上述裝置我們稱為cu-zn 原電池,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我們一起來看一個多媒體動畫演示。
【設疑】
1、鋅和稀h2so4直接反應的實質是什么?
2、插入銅絲接觸到鋅粒后,為什么在銅絲上出氣泡?
3、銅絲上的電子由何處而來,出來的是什么氣體? 學生根據實驗,建議討論步驟:現象(易)——解釋(難)——結論(難)[“flash 銅鋅原電池”] 配合課件演示。
演示實驗分析:1.電子流向。2.電極及電極反應。3.電極的判斷。
[生師討論解釋] 原來,當把用導線連接的銅片和鋅片一同浸入稀硫酸時,由于鋅比銅活潑,容易失去電子,鋅被氧化成鋅離子,而進入溶液,電子由鋅片通過導線流向銅片,溶液中的氫離子從銅片獲得電子被還原成氫原子,氫原子結合成氫分子從銅片上放出。
這一反應可表示如下:
電極反應:負極(鋅片)zn-2e = zn 2+(氧化反應)
正極(銅片)2h + + 2e = h 2 ↑(還原反應)
原電池反應:zn + 2h + = zn 2+ + h 2 ↑(zn + h 2 so 4 = znso 4 + h 2 ↑)[鞏固提問] 1.原電池中,電子從哪極流出?通過外電路流回到哪極? 2.原電池中,正負兩極哪極是較活潑金屬?哪極是較不活潑材料? 3.原電池中,正負兩極分別發生什么反應?
4.原電池組成的條件是什么?(①兩塊相連的活潑性不同的金屬,或可以導電的其它材料;②電解質溶液。閉合電路)。
(經常用做惰性電極材料的物質是pt(鉑)或c(石墨),如下圖兩個裝置的電極反應是相同的。)[再復習演示動畫]
【實驗指導】 剛才我們介紹的是cu-zn-h 2 so 4 原電池,大家可以據此更換電極材料和溶液來探索原電池的形成條件
【活動中介紹】 同學們可以根據給出的實驗,動手操作看其能否形成原電池 【學生小結】組成原電池的條件: ①有兩種活動性不同的金屬(或一種是非金屬導體)作電極 ②電極材料均插入電解質溶液中 ③兩極相連形成閉合回路 【板書】3.原電池的形成條件
【趣味實驗】同學們想不想自己制作一個原電池呢?實驗“水果電池”
【小結】 原電池是一種負極流出電子,發生氧化反應;正極流入電子,發生還原反應,從而實現化學能轉變成電能的裝置.【解決問題】1.格林太太是位漂亮開朗樂觀的婦女,當她開懷大笑的時候,人們可以發現她整齊潔白的牙齒里有兩顆假牙,其中一顆是黃金的,這是她富有的標志,另一顆是不銹鋼的這是一次車禍留下的痕跡。令人百思不解的是,自從車禍后,格林太太經常頭疼,雖然醫生絞盡了腦汁,格林太太的頭疼病仍無好轉。這個時候,一位年輕的化學家來看望格林太太并為她治好了頭疼病,同學們想知道化學家是怎樣治好格林太太的病的嗎?
【課堂練習】 2.判斷下列裝置那些能構成原電池
3.a、b、c都是金屬,a與b組成原電池時,a為正極;a與c插入稀硫酸溶液組成原電池時,c電極上有氫氣產生。a、b、c三種金屬的活動順序為()
a.a>b>c b.a>c>b c.b>a>c d.b>c>a 4.請根據電子的流動方向,將氧化還原反應fe + cu 2+ = cu + fe 2+ 判斷正負極,寫出電極反應式和總反應式.
最新原電池工作原理教學設計2
一、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電化學中的重要知識。由于學生之前沒有電化學的基礎,理解原電池原理有一定的難度。第一課時的主要內容有:原電池的概念、原理、組成原電池的條件。原電池原理和組成條件是本節課的重點,原電池原理是本節課的難點。
本節教材設置了大量的探究教學素材,富有深刻的探究教學思想內涵。首先,新課引入的兩個演示實驗為探究教學創設了問題情景,當學生觀察到 “銅片上產生氣泡”這一反常的實驗現象,就會情不自禁地提出一系列問題,產生強烈的探索欲望,并提出各種各樣的假設;緊接著,通過(4-15)演示實驗為學生提供“實證性”材料,學生根據實驗現象,經過嚴密的邏輯推理,得出相關結論;當學生理解原電池的原理后,教材又設置了一個討論題,讓學生自己歸納“組成原電池的條件”。同時,課本后面的“家庭小實驗——水果電池”,習題中的“用銅、銀和硝酸溶液設計一個原電池”都是本課時探究教學內容的應用和延伸。
當然,為了更好地實施探究教學,還需對本節教材內容作必要的處理和補充。(1)變教材中的教師演示實驗為學生動手實驗。這樣不僅使學生觀察到明顯的現象,還能使學生直接參與知識的獲得過程,獲得直接的體驗。
(2)對于原電池正負極的判斷,教材是以敘述的形式提出的,這不利于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記憶。可以利用一節干電池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得出結論。這比直接提出正負極的判斷方法更有利于啟發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
(3)教材中“組成原電池的條件”這一個討論題,問題過于空泛,考慮到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概括能力還不是很強,單純的討論可能會無從談起,因此教學中設計了一組學生探究實驗,讓學生通過實驗獲得直接經驗,再通過對比分析,歸納出規律,最終得出組成原電池的三個必要條件。
(4)將課本后面的家庭小實驗——水果電池,移到探討“組成原電池的條件”的課堂教學中,不僅能幫助同學理解組成原電池的其中一個必要條件——電解質溶液,而且能達到學以致用,使學生覺得化學就在我們的身邊,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啟迪學生思維。
(5)在完成上述內容后,可以讓學生自己設計一個原電池,將剛學的內容進行應用和鞏固,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發散思維能力。
這樣處理教材內容后,教學就可能按照“設置問題情景——學生提出問題——進行假設和推理——通過實驗驗證——得出相關結論——引發新的問題情景——提出新問題——實驗提供直接經驗——對比分析,總結規律——應用原理、規律”的程序進行。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原電池原理,掌握構成原電池的條件,會進行簡單的原電池設計。
2.情感目標: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和依據實驗事實得出結論的科學態度,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3.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實驗能力、實驗設計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正向思維、逆向思維、發散思維能力。
三、設計思路
指導思想: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主地參與知識的獲得過程,并給學生充分的表達自己想法的機會。
學生初次接觸電化學知識,對原電池的工作原理有神秘感和探索欲望。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設計層層實驗和問題情境,使學生在自主實驗、積極思考和相互討論中自己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按照從易到難,從實踐到理論再到實踐的順序,首先通過一組實驗,引入課題。在實驗——觀察——討論——推測——驗證的.過程中,學習和理解原電池的概念和原理。在此基礎上,通過實驗探索和討論組成原電池的條件。最后,讓學生自己設計一個原電池以檢驗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
根據學生的知識結構、心理特點和教學內容的實際需要,采取了啟發、討論、實驗探究等教學方法,并結合多媒體進行教學。
四、教學準備
1.對學生進行分組:四人為一個小組
2.實驗準備:每組一個靈敏電流計,兩片銅片、兩片鋅片、一根石墨電極、一節干電池、兩杯相同濃度的硫酸、一杯硫酸銅溶液、一杯無水乙醇、一杯水、一顆葡萄(或小西紅柿等水果)。
3.制作銅鋅原電池工作原理的模擬動畫 4.場地:有多媒體放映設備的實驗室
五、教學過程(課堂實錄)
【引入】我們的生活中離不開各種電池。大到宇宙飛船、火箭、人造衛星,小到照相機、手機,都要用到各種各樣的電池。如:干電池、蓄電池、充電電池、高能電池等。這些電池的電是如何產生的?
接下來我們再來看兩件怪事:怪事一,這是怎么回事,怪事二,這又是為什么?
其實,這三個問題都與我們要講的原電池有關。那么到底什么是原電池?它的工作原理怎樣?今天我們就想通過一些實驗一起來研究一下原電池的原理。
下面請同學們按照學案上的分步實驗進行,完成前三步實驗,觀察現象,并思考原因
【實驗指導】指導學生做以下三個實驗: 1.將鋅片插入稀硫酸中 2.將銅片插入稀硫酸中
3.將鋅片和銅片用導線連接后插入稀硫酸中 【學生活動】實驗并觀察現象
大部分同學都已完成,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同學們觀察到的實驗現象 【學生回答】1.鋅片上有氣泡,因為鋅能和稀硫酸反應放出氫氣
2.銅片上沒有氣泡,因為銅不能和稀硫酸反應 3.銅片上有氣泡
【設疑】
1、銅片上的氣體是什么?(氫氣)
2、氫離子轉變為氫氣所需的電子從何而來?
若是銅失去的,將還會出現什么現象?(溶液變成藍色)
若是鋅失去的,電子如何到達銅片?
(通過導線)
3、若電子通過導線定向移動會形成什么?
(電流)
如何檢測有電流通過?
(在銅片和鋅片中間連接一電流計,檢測有無
電流)
請大家做第四步實驗,并留意電流計指針偏轉方向
結論:有電流流過,說明導線中有電子流過,說明氫離子得到的電子確實是鋅片失去,通過導線傳遞到銅片上的。
【師生小結】當把用導線連接的鋅片和銅片一同浸入稀硫酸時,由于鋅活潑,容易失去電子,鋅被氧化成鋅離子進入溶液,電子由鋅經過導線流向銅片,溶液中氫離子從銅片上獲得電子被還原成氫原子,氫原子結合成氫分子從銅片上放出。
[問] 化學反應總伴隨著光能、熱能等的相互轉化,在實驗三、四中是否有能量的相互轉化呢?是什么形式的能量轉化?
(化學能轉變為電能)
[過渡] 我們把這種能將化學能轉變為電能的裝置叫做原電池
【板書】1.原電池的概念:
上述裝置我們稱為cu-zn原電池,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我們一起來看一個多媒體動畫演示。
【分析總結】 較活潑的金屬鋅失去電子經過導線定向移動至銅片,溶液中氫離子向銅片定向移動形成電流,于是電流通過了電解質溶液。
原電池作為電池的一種,也應有正、負極之分,那么它的正、負極是如何確定的呢?
【實驗指導】下面請大家做第五步實驗
用一節干電池,來證明銅鋅原電池的正負極
【學生活動】實驗并觀察現象
【學生回答】現象:測干電池時,電流計指針偏向正極方向,測銅鋅原電池時,電流計指針偏向銅片方向
結論:鋅片為負極,銅片為正極 綜合上述實驗和討論,我們將原電池的原理以表格形式歸納如下: 【板書】2.原電池的原理:
表格
【引導】這兩個反應是分別在兩個電極上進行的,我們稱之為電極反應。作為電池的總反應就應是二者的加和。
大家試著寫出銅鋅原電池的總反應方程式,并比較其與鋅片直接跟稀硫酸反應有何異同。
總反應方程式為:zn + 2h+ = zn2+ + h2 ↑ 相同點:總反應方程式相同
【小結】
它們的總反應方程式是相同的。
可見原電池的實質就是氧化還原反應,它只是將氧化反應、還原反應分割在兩個電極上進行,從而使電子的轉移通過一定的電路定向有序的進行,形成電流
[過渡] 我們可以根據相同的原理將其他的氧化還原反應設計成原電池,那么構成原電池需要滿足哪些條件呢?
【實驗指導】
剛才我們介紹的是cu-zn-h2so4原電池,大家可以據此更換電極材料和溶液來探索原電池的形成條件
【活動中介紹】
1.同學們可以先設計出裝置圖,然后通過實驗看其能否形成原電池
2.大家在更換電極和溶液時一定要注意清洗電極本身
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大家的實驗成果。
【學生小結】組成原電池的條件:
①有兩種活動性不同的金屬(或一種是非金屬導體)作電極 ②電極材料均插入電解質溶液中 ③兩極相連形成閉合回路 【板書】
3.組成原電池的條件
【練習】] 1)2)
指出哪些裝置可以形成原電池,并指出正、負極 將氧化還原反應fe + cu2+ = cu + fe2+ 設計成原電池,畫出裝置圖,并寫出電極反應及總反應.【小結】
原電池是一種負極流出電子,發生氧化反應;正極流入電子,發生還原反應,從而實現化學能轉變成電能的裝置.
最新原電池工作原理教學設計3
一、教學目標
(一)、認知目標
1.掌握原電池原理,組成原電池的必要條件及其原電池的能量變化。2.了解幾種新型化學電池,拓展學生的視野。
3.自制瓜果電池,激發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興趣,鞏固原電池原理。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設計實驗、動手觀察實驗的能力。2.培養學生重視過程的研究。3.培養學生表達和邏輯推理能力。4.引導學生學會探究學習的方法。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原電池原理,電極方程式的書寫。難點:原電池原理。
三、教學過程
[導入]:
教師出示干電池提出設問:干電池中的電是怎樣產生的呢?今天我們來探究這個問題。[學生實驗]:
(1)將鋅片和銅片分別放入盛有稀硫酸的燒杯里。
(2)將用導線連接的鋅片和銅片同時放入盛有稀硫酸的燒杯里。(3)在上述實驗(2)的導線中間連接一個電流計。[學生描述實驗現象]:
(1)鋅片和銅片單獨放入稀硫酸中,鋅片上有氣泡產生,而銅片上沒有。
(2)用導線相連接的鋅片和銅片同時放入稀硫酸中,銅片上有氣泡產生。
(3)實驗(3)中電流計指針發生偏轉。[教師提問]: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是什么? [思考]:
(1)鋅片的質量有什么變化?
(2)鋅片的電子為什么會流向銅片?(3)銅片上為什么有氣泡產生?
(4)從氧化-還原反應的角度來分析兩極各發生什么變化?(5)從能量轉變的角度來分析原電池是一種什么裝置?
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閱讀課文,共同討論,尋找答案,探究原電池的原理。
播放多媒體動畫,使學生直觀的理解電子轉移這一微觀現象。[電極方程式]: 負極:鋅片:zn-2e→zn2+(氧化反應)
正極:銅片:2h++2e→h2↑(還原反應)總的離子方程式:zn+2h+→zn2++ h2↑
[教師提問]:用其它金屬或石墨作為電極,將導線相連同時放入其它溶液中,能否產生電流,組成原電池?
學生分組討論,設計實驗,通過實驗加以驗證,從而找出規律。[提供的'實驗藥品及儀器]:
鋁片、鋅片、鐵片、銅片、石墨、稀鹽酸、氫氧化鈉溶液、硫酸銅溶液、導線、電流計、小電珠、音樂集成塊、酒精溶液、燒杯等。
學生通過共同討論,設計出如下的實驗并進行操作。[學生實驗]:(1)鐵片和銅片用導線連接放入稀鹽酸中。
(2)鐵片與石墨用導線連接放入硫酸銅溶液中。(3)鋁片和鐵片用導線連接放入氫氧化鈉溶液中。(4)鋅片和銅片用導線連接放入酒精溶液中。
每組實驗的導線中間可隨意連接一個電流計、一個小電珠或一個音樂集成塊。[實驗現象]:實驗(1)、(2)、(3)中電流計指針偏轉了,小電珠亮了,悅耳的音樂響起了;實驗(4)沒有現象,說明沒有電流產生。
[學生書寫電極方程式]:略。
學生通過進行有趣的探究性實驗,仔細觀察實驗現象,師生共同討論,得出準確結論。(1)形成原電池的必要條件:a、兩個相連的電極(較活潑的金屬是負極,較不活潑的金屬或非金屬石墨是正極。)b、電解質溶液。(2)原電池的原理:較活潑的金屬作負極,發生氧化反應;較不活潑的金屬或非金屬石墨作正極,發生還原反應;電子由負極經過外電路流向正極。(3)原電池的能量變化:化學能轉變成電能。
[教師陳述]:干電池就是原電池,將化學能轉變成電能,干電池中的電流就是這樣產生的。
[鞏固練習]:
1、有a、b、c、d四種金屬作電極,將a與b用導線連接浸入硫酸銅溶液中,b上析出銅;將c、d用導線連接浸入稀硫酸中,c上有氣泡產生;將a、d用導線連接浸入稀硫酸中,電流從a沿導線流向d;將b浸入c的鹽溶液里,b上有c析出。據此判斷它們的活潑性由強到弱的順序是()
(a)d c a b
(b)d b a c
(c)d a b c(d)b a d c
2、有a、b兩個電極,用導線連接一個電流計,放入盛有c溶液的燒杯中,b棒質量增加,則裝置中可能的情況是()(a)a作負極,c是硫酸銅溶液
(b)a作陰極,c是硫酸銅溶液
(c)a作負極,c是硫酸溶液
(d)a作正極,c是硫酸銅溶液
3、在盛有稀硫酸的燒杯中,有鋅片和石墨兩個電極,用導線連接一個電流計,關于此裝置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石墨為負極
(b)鋅片上有氣體放出,溶液ph值增大(c)電子由鋅片沿導線流向石墨
(d)h+向正極移動,發生氧化反應
4、下列敘述中:①鋅跟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加少量硫酸銅溶液能加快反應速度;②生鐵跟稀硫酸反應比純鐵慢;③鍍層破壞后,白鐵皮(鍍鋅鐵)比馬口鐵(鍍錫鐵)更易被腐蝕,正確的是()(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d)①
[拓展知識]:聯系生活,介紹幾種新型的化學電池:如燃料電池、銀鋅電池(紐扣電池)、海水電池等擴大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家庭實驗]]:每個學生回家設計一個瓜果電池,并通過實驗鞏固原電池原理。
板書設計
第四節
原電池原理及其應用
一、電池的工作原理
概念: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叫做原電池。負極鋅片:zn-2e-=zn2+(氧化反應)正極銅片:2h++2e-=h2(還原反應)總反應式:zn+2h+=zn2++h2↑
二、組成原電池的條件
1.有活潑性不同的兩個電極。(1)一種金屬與一種能導電的非金屬。(2)兩種活潑性不同的金屬。2.兩極均插入電解質溶液中。3.兩極相連形成閉合回路。
最新原電池工作原理教學設計4
一、探究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并掌握原電池形成的原理及原電池的定義。
2、能利用實驗進行探究原電池形成的條件。
3、能利用所學知識進行知識的運用。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利用化學實驗進行探究原電池原理和形成條件的能力。情感、態度目標
引導學生通過化學實驗對原電池原理進行探究,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相互合作精神及科學探究問題的能力。
二、探究重點
初步認識原電池概念、原理、組成及應用。
三、探究難點
通過對原電池實驗的研究,引導學生從電子轉移角度理解化學能向電能轉化的本質,以及這種轉化的綜合利用價值。
四、探究過程
【引入】電池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會用到電池?(學生踴躍回答)電池對我們的生活如此重要,那么你知道世界上第一個電池是誰發明的嗎?告訴大家世界上第一個電池是意大利物理學家伏打于1799年發明的,又稱伏打電池,也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原電池
【提問]原電池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呢? 【展示】西紅柿電池。(觀看趣味實驗,激發探究原電池工作原理的欲望。)【轉引】下面我們通過分組實驗探究原電池的工作原理
【實驗探究】介紹實驗桌上的物品,指導學生做以下三個實驗:
實驗1:把一塊鋅片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燒杯里。測量溶液的溫度,分析能量變化情況 實驗2:把一塊銅片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燒杯里。
實驗3:把銅片和鋅片用導線連起來插入稀硫酸的燒杯里。要求同學認真觀察現象,并思考原因 【學生回答】
1、鋅片上有氣泡,因為鋅能和稀硫酸反應放出氫氣 化學能轉化為熱能
2、銅片上沒有氣泡,因為銅不能和稀硫酸反應
3、銅片上有氣泡
【教師設疑】銅不與稀硫酸反應,銅片上的氣體是哪里來的? 【學生討論】學生激烈討論的焦點問題有:
1、銅片上的氣體是什么?
2、氫離子轉變為氫氣所需的電子從何而來?
3、鋅片有什么變化?溶液中氫離子濃度發生了什么變化?
討論結果:鋅失去的電子通過導線轉移到銅片上,氫離子在銅片上得電子轉變為氫氣 【引導】怎樣通過實驗來證明鋅片上的電子是否通過導線轉移到了銅片上? 【學生回答】在銅片和鋅片中間連接一個靈敏電流計,檢測有無電流
【實驗驗證】在連接鋅片和銅片的導線中接入一個靈敏電流計。引導學生觀察實驗現象,總結結論。【學生回答】電流計指針偏轉說明導線中有電子流過,證明氫離子得到的電子確實是鋅片失去,通過導線傳遞到銅片上的。
【追問】能量是如何轉化的?(生答:化學能轉化為電能)【師生小結】
原電池的定義:我們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叫做原電池; 原電池的`工作原理:
負極:電子流出,較活潑,(鋅片):zn-2e-=zn2+(氧化反應)正極:電子流入,較不活潑,(銅片):2h++2e-=h2↑(還原反應 【提問】通過以上實驗探究,你認為構成原電池應滿足什么條件呢
【實驗驗證】用下列實驗用品:鋅片、銅片、硫酸銅溶液、無水乙醇、稀硫酸、電流表、導線、碳棒、燒杯分析驗證下列哪些裝置可以構成原電池?
【思考】若把b裝置中的一個銅片分別換成鐵片和碳棒后,能構成原電池嗎? 【學生小結】組成原電池的條件 首先,有自發的氧化還原反應 其次,滿足下列條件:
(1)有兩種活動性不同的金屬(或一種是非金屬導體)作電極(2)電極材料均插入電解質溶液中(3)兩極相連形成閉合回路
【教師強調】構成原電池的條件:兩極一液成回路
【課堂小結】讓學生總結本節課所學內容教師給與補充
【思考與交流】相同條件下,純鋅粒和粗鋅粒與同濃度的稀硫酸反應的速率一樣嗎?為什么?
【課堂練習】
1、根據zn+cu2+=zn2++cu的反應原理設計一個原電池,當zn為負極時,正極可以選用的金屬材料是:
a 鎂
b 石墨
c 鋁
d 鉛
2、x、y、z都是金屬,把x投入z的硝酸鹽溶液中,x的表面有z析出,x 與y組成原電池時,y為電池的負極,x、y、z三種金屬的活潑性順序為:()
a x>y>z b x>z>y
c y>x>z
d y>z>x
3、電工操作規程中規定不能把銅導線與鋁導線連接在一起,其中的化學原理是。
4、市場上出售的“熱敷袋”中含有鐵屑、炭粉、木屑和少量氯化鈉、水等,熱敷袋啟 用前,用塑料袋和空氣隔絕,啟用時打開塑料袋,輕輕揉搓就會放出熱量。試回答下列問題: 熱敷袋產生熱量的來源是 炭粉的主要作用是 加入nacl的作用
【最新原電池工作原理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抽屜原理教學設計06-12
《抽屜原理》教學設計優秀04-24
抽屜原理教學設計優秀10-09
阿基米德原理教學設計06-02
(優秀)阿基米德原理教學設計01-16
(精品)阿基米德原理教學設計6篇11-17
鉛球教學設計最新04-22
《燕子》教學設計最新04-28
《琥珀》的教學設計與教學反思最新10-14
《小鷹學飛》教學設計最新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