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上冊《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六年級上冊《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六年級上冊《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1
一、課文內容分析
《只有一個地球》這是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的人類環境會議提出的響亮口號,本文以此為題,采用科學小品文(文藝性說明文)的形式,從人類生存的角度介紹了地球的有關知識,闡明了人類的生存“只有一個地球”的事實,呼吁人類應該珍惜資源,保護地球。
課文層次分明、脈絡清晰。先從宇航員在太空遙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寫起,引出了對地球的介紹;接著從地球在宇宙中的渺小、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有限而又被不加節制地開采或隨意毀壞等方面,說明地球面臨著資源枯竭的威脅;然后用科學家研究的成果證明,當地球資源枯竭時,人類目前無法移居到第二個適合的星球上;最后告訴讀者:人類應該精心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
課文采用了列數字、舉例子等多種說明方法,科學地介紹了地球的多方面知識,有力地說明了“只有一個地球”的事實。用詞嚴謹,表達生動,是本文語言的主要特點。同時,課文多處采用比喻、擬人等手法,體現了科學小品文語言的生動形象性。全文融科學性、藝術性和思想性于一體,在介紹科學知識的同時,又能激發讀者的情感,啟迪讀者的思想。
二、學情分析
學習本課之前學生就已經接觸過多篇說明文,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說明文的能力,絕大多數同學熟練掌握常用的說明方法及其作用,對說明文的結構及語言特點也都有所了解。對于“環境保護”這一類的題材,學生在社會宣傳,校內活動,科學課以及課外閱讀中都有比較廣泛深入的接觸,所以學生在課文內容和主題的理解方面較為容易,在理解體會“結論是如何一步步得出的”這一論證方法上面稍顯吃力。
三、教學目標
1.會寫“瑩、裹”等12個字,會寫“晶瑩、搖籃”等20個詞語。
2.默讀課文,結合關鍵句,說出課文的主要內容。
3.能說出課文表達了怎樣的觀點,是怎樣一步步說明這個觀點的。
4.結合實際,設計環保宣傳語,并與同學交流。
四、教學重點和難點
1.抓住關鍵句,說出課文主要內容。明白人類的生存“只有一個地球”,懂得要珍惜資源、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
2.把握文章的主要觀點,體會課文是如何一步步得出“保護地球”這一結論的。通過聯系實際思考問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并將保護地球的意識付諸行動。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交流預學,檢查字詞
1.這節課我們學習課文《只有一個地球》,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2.教師導:“只有一個地球”,所以_________。
(預設并板書:保護地球,保護生態環境。)
(設計意圖:“只有一個地球”,是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召開的人類環境會議提出的響亮口號。同學們齊讀課題的過程就是喊出口號的過程,加之在預習時學生已經通讀過課文,此處就自然地帶出了作者的“呼吁”,直入主題。)
3.同學們非常會讀書,能從題目推想到作者要呼吁的內容。下面我們來看看下面的詞語,哪個容易寫錯、哪個容易讀錯?詞語的意思你是否都弄明白了。
晶瑩包裹搖籃和藹可親礦產資源映入眼簾
慷慨提供貢獻濫用基地目睹即使渺小
4.指導書寫:瑩藹慷慨裹(形近字:褒衷衰哀袞)
5.強調讀音:映入眼簾提供濫用即使。
6.理解詞語。
晶瑩:光亮而透明。文中指地球的外表光亮而透明。
恩賜:原指帝王給予賞賜,現泛指因憐憫而施舍。
濫用:胡亂或過度地使用。文中指胡亂或過度地使用化學品。
威脅:用威力逼迫、恫嚇,使人屈服。文中指自然資源被破壞及一系列的生態災難,會對人類的生存造成極大的危害,甚至最終使人類無法生存下去。
渺小:非常微小。
(設計意圖:扎實字詞基礎,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
二、抓關鍵句,梳理內容
1.出示課后第一題。
(1)默讀課文,結合關鍵句,說說課文講了哪幾方面的內容?
學生默讀課文,逐段批畫關鍵句,注意抓住要點不遺漏。
(2)第1、2自然段關鍵句。
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要點:美麗渺小)
(3)第3、4自然段關鍵句: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也是有限的。
(引導認識:自然資源可分為“不可再生資源”和“可再生資源”。作為不可再生資源的礦產因為人類不加節制的開采,必將加速枯竭。可再生資源因為人們濫用化學藥品,不但不能再生,而且威脅人類生存。)
(4)第5、6、7自然段關鍵句:人類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壞以后再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
(引導認識:在一定范圍內,沒有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建造移民基地也不可行。)
(5)第8、9自然段關鍵句:我們要精心地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
(引導認識:引用宇航員的感嘆,以假設式的遞進寫出人類的選擇只有這一個)
(設計意圖:扎實字詞基礎,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
2.集體交流討論,明確主要內容。
隨著學生討論,相機出示:
(1)地球美麗但渺小;
(2)地球的自然資源有限;
(3)目前,人類還無法移居其他星球;
(4)我們要精心保護地球。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進一步整理和明確主要內容,了解文章的表達順序,為體會各要點關系做鋪墊。)
三、厘清每段內容,體會內在聯系
以上四個內容,作者最想說的是哪一個內容?這個呼吁,也可以叫作“結論”在課文的第幾自然段?
(第9自然段:我們要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
這一結論,是怎樣一步步得出的?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第一部分,請2名同學分別讀課文的1、2自然段。同學們一起說說,課文從哪些地方寫了“地球美麗又渺小”?
(引導認識:從宇航員的視角,抓住顏色、形狀等特征描寫地球的美麗,接著以列數字的方式說明地球相較于宇宙而言是渺小的。)
其余的三個方面,作者在表達上又有什么特點?先寫什么再寫什么?默讀課文,自主批畫。
集體交流,聚焦:
第二部分從“自然資源有限”感悟“只有一個地球”。文章從“不可再生資源的枯竭”與“可再生資源遭受破壞”兩方面入手,描寫了地球資源面臨的危機:首先礦物資源的形成需要經過“幾百萬年,甚至幾億年”,因此,“如果不加節制地開采”,就可能面臨“枯竭”的危險。另外水資源、森林資源、生物資源、大氣資源等各種本來可以再生的資源,由于人們“隨意毀壞”“濫用化學品”,不但不能“再生”,還釀出“生態災難”,威脅人類的生存。如果地球上的各種資源都枯竭了,人類很難從別的地方得到補充。另外,從“但是”這個轉折句前后可以看出自然對人類的態度是“無私的、慷慨的”,人類對自然的態度是“不加節制的、隨意毀壞、不顧后果的”。
第三部分從“目前人類無法移居”感悟“只有一個地球”。課文引用科學家研究成果說明:“至少在以地球為中心的40萬億千米的范圍內”,這里需重點引導學生理解“40萬億千米”的概念,如,可以通過舉例,以目前一般飛機的飛行速度來估計,40萬億千米大約需要600萬年時間才能到達,同時要強調對“至少”這個詞語的理解,體會文章用詞的嚴謹。從而使學生明白:就算有適合的第二個星球,人類也無法到達,因此,地球是唯一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而至于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的種種設想,即使能夠“實現”,也是遙遠的事情,況且不可能有多少人去居住。
第四部分聯系實際,提升情感,使每一個學生明白:我們要精心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抓住“可愛、容易破碎”再次體會地球的“美麗、無私”與人類的“丑陋貪婪”,體會作者說明事物,表達情感從“感性——理性——升華情感”的手法。
課文是如何一步步得出結論的:
內容上,作者首先寫宇航員介紹太空看地球美麗壯觀的樣子,通過列數字和同整個宇宙作比較的方法,說明地球是渺小的;然后通過地球是無私、慷慨地提供礦產資源的典型事例,說明地球所擁有的資源是有限的;接著以“我們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嗎”的問題,用科學家的研究成果,說明人類無法移居到別的星球,最后,宇航員的感嘆令人為之一振,呼吁人們保護地球,不能再破壞地球的資源了,進而得出結論:“我們要精心地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
邏輯關系上,它們之間存在著因果相關的內在邏輯,前者是依據,后者是結論。使得作者的呼吁經過問題的說明,引人深思,發人深省。
表達情感方面,從“感性——理性——升華情感”,首尾都以宇航員的視角,同時也是看待問題的最高視角,說明了“保護地球,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設計意圖:通過交流和討論,鼓勵學生提出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斷,領悟文章的表達方法,培養邏輯思維能力,提升思維。)
第二課時
一、品讀語言,體會特點
1.默讀課文,想想文章在語言上有什么特點,批畫句子,進行佐證?
(大量采用說明方法;多種修辭或描寫或抒情;連詞的使用;句式的變化)
2.集體交流,感受課文語言準確、嚴謹、科學以及生動的特點。
以下為預設:
(1)據有幸飛上太空的宇航員介紹,他們在天際遨游時遙望地球,映入眼簾的是一個晶瑩的球體,上面藍色和白色的紋痕相互交錯,周圍裹著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
(這句話運用了描寫,展開想象。“裹著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晶瑩的球體”可以感受到,在宇航員的角度看地球的美麗壯觀,從而也更能夠體會“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
(2)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美麗壯觀,和藹可親。
(這句話運用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形象生動地說明了地球是人類及其他生命繁衍的地方,地球與世間萬物是不可分割的,讀起來極富感染力。)
(3)地球所擁有的自然資源也是有限的。拿礦產資源來說,它不是誰的恩賜,而是經過幾百萬年,甚至幾億年的地質變化才形成的。
(這句話運用了舉例子的說明方法,以礦物資源為例,具體地說明了地球上礦物資源生成非常不易,而且是有限的,提醒我們珍惜資源,如果不加節制地開采,會加速地球上礦產資源的枯竭。)
(4)人類生活所需要的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等,本來是可以不斷再生,長期給人類作貢獻的。
(“本來”是“原先、先前”的意思,用在這里說明水資源等自然資源以前是可以再生的,但由于人類的破壞,變成不能再生了,體現了語言的準確性。)
(5)再說,又有多少人能夠去居住呢?
(這句話運用了反問的修辭手法,加強語氣,說明即使建造移民基地的設想能實現,也沒有多少人能夠去火星或月球上居住。)
(6)只有一個地球,如果它被破壞了,我們別無去處。如果地球上的各種資源都枯竭了,我們很難從別的地方得到補充。我們要精心地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讓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們的子孫后代吧!
(結尾既是對全文內容的總結,同時又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升華了文章的主題,呼吁人類保護地球,保護地球的生態環境,讓地球更好地造福于子孫后代)。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學習基本的說明方法,體會表達效果。聚焦課文中有表現力的語言,體會表達的妙處,進而理解文章主旨。)
二、結合實際,設計環保宣傳語
1.說一說:讀下面的句子時,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現象?
因為人類隨意毀壞自然資源,不顧后果地濫用化學品,不但使它們不能再生,還造成了一系列生態災難,給人類生存帶來了嚴重的威脅。
(孩子們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就“破壞環境”“濫用化學品”現象進行自由地表達交流)
2.設計環保宣傳語。
(現象:亂砍亂伐、亂倒垃圾、無節制開采、大肆捕殺、亂排亂放導致水資源及大氣受到污染等現象。)
標語:
(1)樹木擁有綠色,地球才有脈搏。
(2)地球是我家,綠化靠大家。
(3)保護生態環境,共建美好家園。
(設計意圖:在交流討論的過程中,相互啟迪,碰撞出創新的火花。跨學科的學習,由課內延伸到課外,讓課堂走進了社會,真正體現了大語文教學觀。)
六年級上冊《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2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說明文,說明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使學生受到初步的保護環境的教育。
教學要求:
了解本課介紹的有關地球的知識,受到初步的保護環境的教育。懂得保護生態環境、保護地球的重要性,增強環保意識。了解課文從那幾個方面介紹地球概況的,了解作者說明事理的方法。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感情朗讀課文。查找搜集有關環境保護(或者人為破壞環境)的資料,提出合理化建議,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意識。
教學重點:
了解為什么地球上人類活動的`范圍很小,為什么不能破壞地地球的自然資源,為什么不能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意識。
教學難點:
理解“我們這個地球太可愛了,同時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思想感情。
教學構想:
導入新課,給課文分段逐段深入學習,使學生受到保護環境的教育。通過讀來理解課文。
教學準備:
生字詞卡片,地球儀,掛圖。
教學時間:
1課時。
學習過程: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1、大家知道有關地球的哪些知識?
2、今天,我們來學習第9課。
二、初步感知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1、教師范讀。
2、學生默讀思考:課文介紹了有關地球的哪些知識?可以分幾段?各段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3、討論分段,歸納段意。第一段:(1、2)地球上人類的活動范圍很小。第二段:(3、4)地球上的自然資源是有限的。第三段:(5-7)人類不能指望在破壞了地球以后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第四段:(8、9)我們要精心保護地球。
三、指四名學生分段讀課文。
四、讀通課文,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課文。
2、討論:
(1)理解“遨游”宇航員從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什么樣的?
(2)理解“晶瑩透亮”“水藍”。
(3)理解“遙望”。找出它的近義詞。
(4)為什么作者把地球比作“母親”和“搖籃”
(5)理解“半徑”“一葉扁舟”。課文中從哪些方面說明人類活動范圍很小?
3、齊讀第一段。
五、學習第二段。
1、指名讀課文。
2、默讀第二段。思考:人類對自然資源的破壞,課文講了哪幾方面?
3、討論。
(1)理解“地質”,礦產資源的形成需要經過多長時間?人類又是怎樣破壞礦產資源的?
(2)理解“生態”找出這一段中的關聯詞語,說說句與句之間的關系。
(3)指名讀句子。
4、小結:第二段主要從礦產資源、水資源、大氣資源方面講了人類對地球自然資源的破壞。地球上的自然資源有兩種:一種是不能再生的,如:礦產資源,它們是經過漫長的時期的地質變化形成的;一種是可以再生的,如:水、森林、生物、大氣,這類資源本來可以給人類做貢獻,但因為人類隨意加以破壞,不顧后果地濫用化學品,它們就不能再生了。這樣還造成了一系列生態災難,給人類生存帶來嚴重威脅。
5、齊讀第二段。
六、學習第三段。
1、指名讀課文。
2、討論:理解“枯竭”“基地”說說課文是從哪些方面說明,人類不要指望在破壞了地球后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
七、學習第四段。
1、指名讀課文。思考:為什么說地球被破壞了,“我們別無去處”?
2、討論:
(1)理解“目睹”,為什么宇航員說地球既可愛又容易破碎?
(2)理解“別無去處”。為什么說如果地球被破壞了,“我們別無去處”?
3、齊讀第三段。
八、課外延伸。
1、讀了這篇課文,你想到什么?
2、學術交流所查找的資料,提出改革建議,小組合作整理材料,形成調查報告。
【六年級上冊《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10-27
六年級語文上冊《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04-09
《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13篇06-10
六年級語文上冊《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精華【3篇】04-11
六年級語文上冊《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3篇(精品)04-11
《只有一個地球》課文教學設計優秀12-10
《只有一個地球》教學設計(通用20篇)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