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微課程教學設計活動方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微課程教學設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連接基礎理論與實踐的橋梁,對于教學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具有溝通作用。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微課程教學設計,歡迎閱讀與收藏。
微課程教學設計1
1、背景
20xx版《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在“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中提出在開展以任務為中心的、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的同時,還要求教師“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利用現有圖書資料和網絡信息,獲取知識和技術,并使學生在運用知識和技術的過程中培養各種能力。”從這一描述中可以看出,新《大綱》強調以媒體為輔助的任務式教學模式,注重創新能力的培養。
《綜合英語》課程是高校英語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旨在培養和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譯等運用英語的綜合能力。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為了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接受盡可能多的英語信息,便出現了消極灌輸知識的現象,學生的語言能力沒有真正的培養起來,綜合英語課程的綜合能力培養目標未能夠實現,學生的創新能力也被抹殺了。
自20xx年以來,我國高職院校已經開發建設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國家級和省級精品課程。自20xx年以來,全國高職教育領域已經建設了一批具有特色的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和網絡視頻課程。但是因為視頻時間較長,難以保證學生在長時間內保持高度注意力,實際學習效果并不理想,而且這些教學資源的實際利用率也不高。
隨著互聯網技術和通訊技術等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人類迅速步入“微”時代,微信、微博、微電影等名詞早已深入人心。在教育領域,“微課”作為一種新的教學組織模式,在中小學教學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微課”概念最初由廣東省佛山市教育局信息技術中心胡鐵生老師提出,并在佛山市的中小學基礎教育中進行嘗試建設(簡稱“佛山模式”)。如今,全國高校紛紛加入到“微課”建設與推廣的行列中,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xx—20xx)》指出,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要以教育理念創新為先導,以優質教育資源和信息化學習環境建設為基礎,以學習方式和教育模式創新為核心,這也有力推動了國內“微課”教育資源建設的步伐。
2、調研目的和意義
高職學生的英語水平差異比較大,傳統的綜合英語教學模式無法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能力要求,特別是接受能力差和注意力不集中的學生,課堂所學知識非常有限。但是成功的微課程一旦制作成功就可以通過網絡資源共享平臺,使廣大師生獲益。課前學生可以在家或者宿舍觀看視頻自學,課內教師針對學生看視頻后產生的問題進行指導,并且能夠針對學生的預習和課堂的反饋及時調整教學策略,針對性更強。同時,學生參與小組討論、教師一對一的指導這些形式使得學生間、師生間的互動比以前更多,這使因材施教成為可能。而且,微課程實際上是把課內學習延伸到了課外,所以微課程的設計成了關鍵。微視頻不是課件,是比預習更有深度的學習,其效果不亞于原本教師課堂上講授知識的質量。對于學習困難的學生,只要花更多的時間學習,就一定能掌握所學知識或者技能,除此之外還能收獲學習的信心和積極的態度,這也有利于學生今后的學習。
微課程視頻不僅是可以永久保存的教學資源,也是教師間相互學習的資源,教師通過觀看他人的微課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好的學校、優秀教師的微課程是師資培訓的好教材,而且加上網絡便捷的傳播手段,很容易宣傳推廣。
3、研究內容
本課題研究的內容主要是微課視角下綜合英語課程項目化建設的設計研究及應用,旨在根據英語專業綜合英語課程的能力培養目標和職業崗位的要求,以課程大綱為依據,確定綜合英語課程項目化建設的模塊并構建綜合英語知識體系;以構建知識體系為依據,結合課程的知識和能力培養目標科學組織設計許多不同的教學單元,構建單元教學體系并設置教學任務單和學生學習任務單;根據教學任務單制作微課視頻,從而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根據學生學習任務單布置任務并設置考核評分標準。
4、綜合英語課程項目化教學微課設計及應用
綜合英語課程的教學效果應注重對學生英語基礎能力的訓練,結合教學實際完善教學內容,充分發揮微課項目化教學優勢。總結高職綜合英語項目化課程微課教學經驗,在課程微課資源平臺建設方面可以自制微課,依托共享資源,學生參與資源建設等多種方式實現。
通過調研發現高職英語專業學生對專業相關工作有很高的意愿,對畢業生回訪驗證具備良好英語能力適應作環境。建立微課資源平臺要立足于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依托微課在線等國內優秀資源平臺。與企業合作啟用超星學習通移動教學平臺,積累海量資源,從專業資源庫和共享名師名課中搜集符合專業人才培養需求的微課資源,不斷學習中搭建特色微課資源平臺。教師可以在校內實訓中心拍攝或通過圖片音視頻等多種信息化手段制作微課,對課程教學場景模擬再現展示英語交際能力。教師要在微課資源平臺上為學生提供課程內容,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
微課具有運作簡便、空間隨意等優勢,在提高教學效率方面具有顯著作用。很多課程彰顯其神奇魔力,要有序把微課教學嵌入高職綜合課程項目化教學中。將微課應用于課前自學、課后鞏固等環節。課前教師登錄微課資源平臺發布項目任務,通過微課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體驗工作場景。課堂中微課承擔任務導入,或工作過程演示、或答疑解惑等不同任務。教師通過微課資源音視頻、PPT等方式創設教學情景,采用情景模擬等不同教學形式,使學生在工作模擬中熟悉英語課程知識。課后師生同微課資源平臺及時反饋交流實踐成果,強化學生體驗經歷。
微課程教學設計2
一、實驗目的
1. 了解檢驗醛基的實驗方法。
2.探索生成光亮銀鏡的實驗條件。
3.探討銀鏡反應實驗原理的教學方法。
二、實驗原理
乙醛的反應方程式 CH3CHO+2Ag(NH3)2OH→(水浴)CH3COONH4+2Ag↓+3NH3+H2O
原理是銀氨溶液的弱氧化性。本試驗可以使用其他有還原性的物質代替乙醛,例如葡萄糖(與乙醛相似,也有醛基)等。甲醛(可看作有兩個醛基)的話被氧化成碳酸銨(NH4)2CO3。
葡萄糖的反應方程式 C6H12O6+2Ag(NH3)2OH----→(水浴加熱)C5H11O5COONH4+3NH3+2Ag↓+H2O
若要體現出葡萄糖內部的結構以及斷鍵情況: CH2OH-CHOH-CHOH-CHOH-CHOH-CHO+2Ag(NH3)2OH→(水浴加熱) CH2OH-CHOH-CHOH-CHOH-CHOH-COONH4+2Ag↓+3NH3+H2O
銀鏡反應總反應方程式:2[Ag(NH3)2OH]+R-CHO→R-COONH4+2Ag↓+H2O+3NH3 {因為氨氣極易溶于水,所以不標氣體逸出符號“↑”} (甲醛除外 甲醛與銀氨溶液反應方程 HCHO + 4[Ag(NH3)2]OH = (NH4)2CO3 + 4Ag↓+ 6NH3 +2H2O{因為氨氣極易溶于水,所以不標氣體逸出符號“↑”})
實驗條件:堿性條件下,水浴加熱。
三、實驗器材
試管,酒精燈,燒杯,石棉網,三角架,膠頭滴管,葡萄糖溶液,氨水,硝酸銀溶液。
四、實驗步驟:
在潔凈的試管里加入1mL2%的硝酸銀溶液,再加入氫氧化鈉水溶液,然后一邊振蕩試管,可以看到白色沉淀。再一邊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直到最初產生的沉淀恰好溶解為止(這時得到的溶液叫銀氨溶液).
乙醛的銀鏡反應:再滴入3滴乙醛,振蕩后把試管放在熱水中溫熱。不久可以看到,試管內壁上附著一層光亮如鏡的金屬銀。(在此過程中,不要晃動試管,否則只會看到黑色沉淀而無銀鏡。)
這個反應里,硝酸銀與氨水生成的銀氨溶液中含有氫氧化二氨合銀,這是一種弱氧化劑,它能把乙醛氧化成乙酸(即-CHO被氧化成-COOH),乙酸又與生成的氨氣反應生成乙酸銨,而銀離子被還原成金屬銀。從葡萄糖的角度來說,葡萄糖中有醛基,具有還原性,把硝酸銀里的銀離子還原成金屬銀
清洗方法:
實驗前:使用熱的氫氧化鈉溶液清洗試管,再用蒸餾水清洗
實驗后:可以用硝酸來清洗試管內的銀鏡,硝酸可以氧化銀,生成硝酸銀,一氧化氮和水。過氧化氫和硝酸一樣,也能清洗試管上的銀鏡,并且清洗效果和硝酸不相上下,但素有 “綠色氧化劑”之稱的過氧化氫在清洗時不會放出污染環境的二氧化氮氣體,價格也比硝酸便宜。所以,用過氧化氫清洗銀鏡,不但環保,而且還省錢。
注意事項:
1.試管要潔凈(這是實驗成敗的關鍵之一)。否則,只得到黑色疏松的銀沉淀,沒有銀鏡產生或產生的銀鏡不光亮。試管不潔凈會附在其他顆粒上,銀粉很小,光線的反射不密集,看上去就像黑的而不是銀色的。
2.溶液混合后,振蕩要充分(這是實驗成敗的關鍵之二)。加入最后一種溶液時,振蕩要快,否則會出現黑斑或產生銀鏡不均勻。
3.加入的氨水要適量(這是實驗成敗的關鍵之三)。氨水的濃度不能太大,滴加氨水的速度一定要緩慢(逐滴),否則氨水容易過量。氨水過量會降低試劑的靈敏度,且容易生成爆炸性物質(AgONC)呈現白色乳液。氨水的濃度以2%為宜。如果溶液中加入過量氨水,增大了產物NH3的濃度,會使該電離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抑制了[Ag(NH3)2]+的.電離,使溶液中Ag+濃度相應減小。
4.加堿可使乙醛與銀氨溶液在常溫下發生反應,但如果滴加氫氧化鈉過量,反應速率太快,產生的銀鏡會發黑。
5.銀氨溶液只能臨時配制,不能久置。因為銀氨溶液久置后,將變成疊氮化銀(AgN3)沉淀,它受振動時很容易分解而發生猛烈爆炸。所以,實驗完畢應立即將試管內的廢液傾去,用稀硝酸溶解管壁上的銀鏡,然后用水將試管沖洗干凈。
6.乙醛的濃度大,反應速率快,析出銀鏡快,但容易出現黑斑,加快振蕩速度可以避免出現黑斑。甲溶液中乙醇起到降低乙醛濃度的作用,使得反應速率適中,容易控制。有乙醇存在時,產生的銀鏡均勻、光亮。
7. 做銀鏡反應的試管一定要潔凈,去油污的方法,可在試管里先加少量的氫氧化鈉溶液煮沸,去堿液,再用清水、蒸餾水沖洗干凈。
8. 加熱必須在水浴中進行,不可用燈焰直接加熱,否則也可能產生易爆炸的雷酸銀。在水浴加熱過程中,振蕩試管,攪拌溶液,或水浴溫度過高,都難以得到光亮的銀鏡,而只能得到黑色的粉狀銀沉淀
9.反應混合液不可久置,應及時處理,防止產生雷酸銀而發生危險。
10.做銀鏡反應實驗時醛不能過量。因為做此實驗的目的是要說明醛基的性質的,其明顯現象是產生光亮的銀鏡(結果是要得到光亮的銀鏡)。如果乙醛過量或濃度過大會使反應太快,從而得不到光亮的銀鏡或者得到的是有許多黑斑的銀鏡,而達不到預期的目的。
微課程教學設計3
教學設計
作品標題:漢字結構之“象形”所屬學科:語言學
所屬專業:漢語言文學
所屬課程:古代漢語
適用對象:漢語言文學本科生主講教師:段泗英
所屬學校:保山學院
20xx年4月
漢字結構之“象形”
一、教學思想
(一)教學背景
漢字是表意體系的文字,早期的漢字是因意而構形的,字形和意義有密切聯系。學習古代漢語,應當了解和掌握一些有關漢字形體結構的基本知識。關于漢字的形體結構,傳統有“六書”的說法。“六書”是前人分析漢字形體結構歸納出來的六種條例,對于幫助人們掌握漢字特別是漢字教學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六書”中真正與漢字結構有關的只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四書。
(二)教學目標
1、了解象形的概念、特點和分類;
2、引導學生利用所學知識正確認識象形造字法的優勢和局限;
3、培養學生的研究意識、創新能力等綜合素質。
4、對學生進行熱愛漢字和熱愛中華文化的美育教育。
二、課程設計思路
(一)設計理念
以科學研究為導向,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科學精神為目標。運用現代教育手段,通過探究式教學方式引導學生認識象形字及其特點,同時啟發學生綜合運用相關學科知識分析象形造字法的優勢和局限;引領學生正確認識和看待象形造字法。
(二)教學方法討論法、講授法
(三)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
三、教學特色
1、以探究式教學方式開展教學,注重培養學生研究方法及創新能力等綜合素質;
2、關注學科研究新成果,最大程度地更新和豐富教學內容;
3、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提高教學內容的生動性和趣味性;
4、通過教學達成喚起學生熱愛漢字和中華文化的美育目標。
四、教學過程
(一)教學導入
關于漢字的形體結構,我國古代有“六書”的說法。前人大多認為六書就是六種造字方法。事實上,“六書”中真正與漢字結構有關的只有“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四書,“假借”和“轉注”則是用字之法。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六書中的“象形”。我們主要關注三個問題:一是何謂“象形”;二是形象字的特點;三是象形字的類型。
為了更好的了解這幾個問題,我們先來個課前熱身:猜猜看下面的甲骨文表示什么意思?
(口、目、羊、鳥)這些都是古代的象形字。
(二)教學展開
1、何謂“象形”?
許慎《說文解字·敘》“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即象形就是根據事物的輪廓或特征來描摹事物的形狀。比如:“人”、“豆”、“舟”、“肉”等。
剛才聽到很多同學都把“肉”字認成了“月”字,事實上,“月”和“肉”在古文字體上非常接近:
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
到了現代漢字中月和肉更是有著密切的關系,這個問題在詞匯部分我們會進行深入的探討。
2、象形字有什么特點?(1)以富于真實感的圖象來表現詞義;如:自、山、行、宮
這些象形字都與圖畫很相似,事實上,象形字是從圖畫發展而來的,但是象形字不是圖畫。圖畫是對客觀事物的真實反映,而象形字是漢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具有一定的語音和意義,這是它與圖畫的本質區別。(2)所記的一般是有形可象的指物名詞;①有關人體:口、耳、目等
②有關動物:羊、鳥、兔等;
③有關自然界:日、月、山等;
④有關居室器用:貝、豆、宮等。
(3)是漢字的構形基礎。象形字是漢字造字的基礎,指事字,會意字,形聲字都是在它的基礎上構造起來的。例如:
頁(xié)《說文》:“頁,頭也。”以“頁”為偏旁形成了很多字,顏:額顛:頭頂,題:額,領:脖子,頓:叩頭,頒:大頭,頗:頭偏,顧:回頭看,項:脖子的后部,碩:大腦袋。
3、象形字的類型
先來對比下面兩組象形字:第一組:鹿、魚、羊第二組:果、瓜、眉
這兩組象形字的形體有什么不同?
根據這兩組象形字我們可以將象形造字法分為兩種:
(1)獨體象形:又叫“象形”正例。字形中的全部線條筆畫都是描繪所指事物本體形狀的。如上面所舉“鹿、魚、羊”。
(2)合體象形:合體象形,又叫“象形變例”,字體的線條筆畫,一部分是用來描繪所指事物的本體形狀,另一部分是用來描繪相關事物形狀的.。如:
果——本體是果實,下面的木是襯托物。
瓜——本體是里邊的瓜實,外面的瓜蔓是襯托物。眉——本體是眉毛,下面的目是襯托物。
(三)概括總結
回顧主要內容,象形的定義:畫成其物,隨體詰詘;象形字的特點:形象直觀、指物名詞、造字基礎;象形字分為獨特象形和合體象形兩類。
結束語:縱觀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和民族的文字,大都起源于象形文字,如古蘇美爾楔形文學,古埃及圣書字,中美洲的瑪雅文字等。但是后來都走上了表音的道路,唯有中國漢字,在象形文字的基礎上,通過自身的不斷完善,具備了強大的生命力。這是西方表音文字不可比擬的,這也是中國漢字的魅力所在。
(四)拓展實踐
請嘗試用形象造字法為實物“書”造一個象形字。說明:可以隨意選擇獨體象形或者合體象形造字。要求:不能畫畫。
微課程教學設計4
一、教學目標
1、明確什么是比喻句,了解比喻句的基本結構和作用。
2、掌握識別比喻句的方法,會正確識別比喻句。
3、了解寫比喻句要注意的問題。能試著寫出一些比喻句。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明確什么是比喻句,了解比喻句的基本結構和作用。
難點:正確識別比喻句。
三、教學過程
1、猜謎導入
我們先來玩一個猜謎游戲吧,“身體輕又輕,空中來飛行,有時像棉花,有時像魚鱗。”(猜一自然現象)——是云,你猜到了嗎?句中用像棉花,像魚鱗,這樣具體的事物來表述抽象的自然現象——云。這種比喻敘事很重要,能體現一個人的文采,我們可要好好的學一學比喻句了。
2、了解什么是比喻句,比喻句的基本結構和作用。
比喻句在一年級兒歌《小小的船》中出現過,在三年級上冊三單元第十一課積累過,在三年級下冊語文園地二“我的發現”中又特別提出了。
那到底什么是比喻句?比喻句就是打比方,它是用淺顯、具體、生動的事物來代替抽象、難理解的事物。請看一組例子:
(1)彎彎的月亮像一條小船掛在夜空中。
(2)茫茫的草原仿佛一張無邊無際的地毯。
上面這些就是典型的比喻句,這些句子中把“月亮”比作“小船”,把“草原”比作“地毯”。通過打比方,你是不是覺得這些句子更加形象,更加生動了呢?
從這些例句中,我們看到,比喻句的基本結構分為三部分:本體(被比喻的事物)、比喻詞(表示比喻關系的詞語)和喻體(打比方的事物)。常用的比喻詞有像、好像、似的、如同、仿佛、宛如……
比喻句能生動形象地寫出本體的特點,增強語句的感染力,能起到修飾語句的作用。
3、學會判別比喻句的方法
我們如何來判別一個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呢:常用的方法是“三看一比”法,一看句中有沒有本體,二看句中有沒有比喻詞,三看句中有沒有喻體。“一比”就是把本體和喻體相比,看本質是否相同,本質不同,那就是比喻句。請看三年級下冊第三課《荷花》中的句子: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在這個句子中本體是荷葉,比喻詞是像,喻體是大圓盤。再把本意和喻體作比較,荷葉和大圓盤本質不同。通過“三看一比”法,我們知道這是一個比喻句。
再來看兩個句子:
(1)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2)老師像媽媽一樣年輕漂亮。
用“三看一比”法,我們就知道這兩個句子都不是比喻句。
4、寫比喻句要注意:
(1)感情鮮明。如“炕沿上坐著的那個鬼子軍,兩眼紅紅的,像剛吃過死人的野狗。”(《小英雄雨來》)這個比喻句把日本鬼子那可憎可惡的形象淋漓盡致地描繪了出來。
(2)本體和喻體不能為同類事物。如“小明長得像爸爸。”這樣的句子不是比喻句。
(3)本體和喻體必須有相似之處。如“這堆草垛像石頭一樣擋住了我的去路。”草垛和石頭雖然不同類,但沒有相似之處,這種比喻不恰當。
(4)作比喻的.事物要具體,為人所熟知,運用比喻時要有創新。如“他打破了一塊玻璃,嚇得像妖怪一樣逃跑了。”妖怪是似是而非,令人捉摸不定的東西,極為費解,因此不能達到比喻的藝術效果。了解了寫比喻句應該注意的問題,我們就掌握了比喻句,你掌握了嗎?
5、練習鞏固
(1)讀一讀,再寫幾個比喻句。
①看,藍天上的大雁作出了回答,它們排成一個大大的“人”字,好像在說——勤勞人們畫出秋天的圖畫。
②就說“仙桃石”吧,它好像從天上飛下來的一個大桃子,落在山頂的石盤上。
③立交橋的四周有綠毯似的草坪和拼成圖案的花壇。
④喜訊傳來,人們不約而同的涌上街頭,北京立刻變成了歡樂的海洋。
(2)判斷下面的句子中哪一個屬于比喻句。
①像只無頭的蒼蠅,到處亂鉆。
②教師是園丁,我們是花朵。
③他走路的樣子很像他爸爸。
④一陣風吹來,樹上的梨兒像在對我們點頭微笑。
6、結束
希望你在今后的學習中更好的應用比喻句。謝謝您的收看,再見!
微課程教學設計5
學習內容:
蘇教版小學五年級上冊數學《三角形的面積》。
學習目標:
1、經歷操作、觀察、討論、歸納等數學活動,探索并掌握三角形的面積公式,能正確地計算三角形的面積,并應用公式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進一步體會轉化方法的價值,培養應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發展空間觀念和初步的推理能力。學習重點: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學習難點:理解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學具準備:
學生準備三種類型三角形(每種類型準備2個完全一樣的)和一個平行四邊形。學習過程:
一、先學探究■先學提綱
1、出示一個底是4分米,高是3分米的平行四邊形。這是一個什么圖形?它的面積如何計算?
2、你是怎樣推導出平行四邊形的計算公式?
3、長方形、正方形面積怎樣計算?
4、激情引入:三角形面積怎樣計算?
■學情預判:學生對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可能有點困惑,這一點要加強教學。二.交流共享
■后教預設:出示二個板塊的掛圖,通過觀察思考,解決問題。
【板塊一】學習例4:
仔細觀察這3個平行四邊形,請說出如何求每個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積?
你是怎樣求出每個涂色的三角形的面積?三角形與平行四邊形究竟有怎樣的關系?三角形的面積應當如何計算?
思考:
1、能否把三角形也轉化成我們學過的哪個圖形呢?
2、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一拼,你有哪些發現呢?
【板塊二】學習例5:
1、出示例5:用例5中提供的三角形拼成平行四邊形。
2.啟發提問:
(1)、能否把三角形也轉化成我們學過的哪個圖形呢?
(2)、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一拼,你有哪些發現呢?
(3)、你能否依照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方法把三角形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再計算面積呢?
3.用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拼.
(1)學生拼擺,教師加以指導。
(2)演示課件:拼擺圖形
(3)思考:
①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個大三角形能幫助我們推導出三角形面積公式嗎?為什么?
②觀察拼成的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每個直角三角形的面積與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4.用兩個完全一樣的銳角三角形拼.(1)組織學生利用手里的學具試拼。(2)演示課件:拼擺圖形(突出旋轉、平移)
教師提問:每個三角形的面積與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
5.用兩個完全一樣的鈍角三角形來拼.
(1)由學生獨立完成.
(2)演示課件:拼擺圖形
6、提出問題:
(1)、你發現兩個怎樣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2)、每個三角形的面積與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有什么關系?
(3)、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與三角形底和高有什么關系?
【板塊三】如何計算一個三角形的面積?
1、動手操作,推導結論:
(1)、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都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2)、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三角形底。
(3)、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高等于三角形高。
(4)、因為每個三角形的面積等于拼成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強調: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三角形底,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高等于三角形高,可以說:拼成的平行四邊形和這個三角形等底等高。
2、思考:
(1)、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2)、求三角形的面積為什么要除以2?(強化理解推導過程)
3、知識拓寬:
如果用s表示三角形面積,用a和h表示三角形的底和高,那么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可以寫成什么?
s = a h ÷2 【板塊四】知識應用
一塊三角形的紙板的底是5cm,高是4cm。求三角形紙板的面積。5×4÷2=10(平方厘米)
答:三角形紙板的面積是10平方厘米。
三、反饋完善
1、判斷:
(1)兩個直角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個長方形。
()(2)三角形面積一定比平行四形的面積小。
()(3)兩個面積相等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4)兩個形狀一樣,大小相等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
2、選擇:
(1)兩個等底等高的三角形,它們的()一定相等。
a、形狀
b、周長
c、面積
(2)()的兩個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a、等底等高
b、完全一樣
c、面積相等
(3)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20平方米,與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積是()平方米。
a、10
b、20
c、40(4)三角形的面積是20平方米,與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平方米。
a、10
b、20
c、40
3、做一做
你能計算出下面三角形的面積嗎?
一個直角三角形,底是3厘米,高是4厘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一個鈍角三角形,底是5厘米,高是2厘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一個銳角三角形,底是2.5厘米,高是2.8厘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4、選擇適當的數據計算三角形的面積一個銳角三角形,底是8厘米,對應底邊的高是7厘米,它的另一條底邊對應的高是6厘米,它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5、想一想畫一畫
下面中哪個三角形的面積與畫陰影的三角形的面積相等?你能在圖中再畫出一個與畫陰影的三角形面積相等的三角形嗎?試試看。
強調:面積相等的三角形形狀不一定相同。
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積相等。
6、拓展練習
量出你的三角板(兩個任選一個)的底和高,然后算出它的面積。
7、課外延伸
大約在20xx年前,我國數學名著《九章算術》中的“方田章”就論述了平面圖形面積的算法。書中說:“方田術曰,廣從zhòng步數相乘得積步。”“方田”是指長方形田地,“廣”和“從”是指長和寬,也就是說:長方形面積=長×寬。還說:“圭田術曰,半廣以乘正從。”就是說:三角形面積=底×高÷2。
四、總結回顧: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微課程教學設計6
《倒數的認識》教學設計
一、教學背景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28頁內容。
教材分析:
《倒數的認識》是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一節的教學內容,這部分內容學生是在學習了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為后面學習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做準備,因為一個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歸結為乘這個數的倒數。所以它是學習分數除法計算的知識基礎,溝通分數乘法和除法的計算,起著承前啟后的橋梁作用。 教材中通過幾組乘積為“1”分數乘法的算式,積累學生對倒數的感性認識。讓學生掌握求倒數的方法。
學情分析:部分學生在課前預習學習中已經接觸了一些關于倒數的知識,但是對于倒數概念的建立非常不系統、不牢固,他們不會用語言敘述倒數的意義,在寫法上也會出錯,并且認為倒數就是分數的分子、分母顛倒位置,將倒數的意義和求一個數倒數的方法混為一談。
學生對倒數的認識局限于一個數,或者是把兩個數倒過來。而大多數學生還沒有接觸過倒數知識。
二、教學目標
課標要求:
1、理解倒數的意義,掌握求倒數的方法。
2、學生經歷探索“倒數意義”和“求倒數的方法”的過程,學習運
用數學的思維方式進行思考并發現它們的規律;借助直觀滲透數學知識之間普遍聯系的思想,感悟“1”的重要作用。
3、初步培養學生樂于思考,勇于質疑的良好品質。體會數學的特點,感受數學的價值。
學習目標:
1、知道倒數的意義。
2、經歷倒數的意義這一概念的形成過程。
3、會求一個數的倒數。
教學重點:倒數的'意義與求法
數學難點:理解“互為”的意義,明確倒數只表示兩個數間的關系,而不能單獨地說某個數是倒數。
三、教學方法: 自學法、討論法、談話法、練習法。
四、教學過程:
1、導入
同學們好!首先請大家欣賞兩幅圖片,通過這兩張圖片你都能獲取哪些信息呢?
不難發現這兩張圖片都來自美麗的江南水鄉,都有美麗的倒影。 在我們中國有許多有趣的漢字,下面就請同學們觀察下面這些漢字,你能發現什么?
吞----吳 杏----呆 由----甲
(1)按照上面的規律試著填一填下面的數。 4125 —( ) —( ) —( ) —( ) 7238
你能根據分子和分母的位置關系,給這三組數取個名字嗎? 我們給具有這樣特殊規律的數取名為倒數。
(2)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六年級數學第三章第一節《倒數的認識》。
2. 探究新知
關于倒數,同學們想知道些什么?
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什么是倒數,倒數具有什么性質?
(1)同學們先計算,再觀察,看看有什么規律。
3817151×= 5×= = ×12= 83515712
我們不難發現第一個特點:每組中乘積都是1;
第二個特點:都是兩個數,而且這兩個數的分子分母都交換了位置。 我們把具有這樣特點的兩個數叫做互為倒數。
概念中首先必須是兩個數,其次這兩個數的乘積是1,這樣我們才稱這兩個數互為倒數。
“互為”就是互相、相互的意思。就拿=1來說,因為×=1,所以和互為倒數,也可以說的倒數是,反過來的倒數是。 不能單獨說哪個數是倒數,或哪個數不是倒數。
或者111×12=1,我們可以說的倒數是12,12的倒數是,121212388338838338388338831和12互為倒數。也就是說,我們要知道兩個數是不是互為倒數,12只要看這兩個數的乘積書不是1,如果乘積是1,我們就說這兩個數互為倒數。
3. 我們已經知道怎樣的兩個數互為倒數,那我們怎樣很快的找出一個數的倒數呢?請大家看下面這道題。
例1 下面哪兩個數互為倒數?
375126 1 0 52367
那么大家想一想:1的倒數是多少?(因為1×1=1,所以1的倒數是1).
0有倒數嗎?為什么? (0沒有倒數,因為0×任何數?1)
4. 練習
說出下列各數的倒數
2 0.2 1.75 2353
5分子分母交換位置??5 ?先化成假分數13513
0.2
1.755 ?先化成分數????1?分子分母交換位置57?分子分母交換位置4 ?先化成帶分數13?再化成假分數
447
5. 回顧與總結
我們要判斷兩個數是不是互為倒數或求一個數的倒數,我們只需要看這兩個數的乘積是不是1或判斷他的分子分母是不是交換了位置。
五、教學反思:
本節課一開始通過兩張圖片和中國漢字引入新課,幫助學生理解“互為”和“上下交換位置”的含義,從而為構建新知掃清語言理解障礙。并在課中多次強調表達的準確性,引導學生在與他人的交流中,
運用數學語言清晰地、有條理地表述自己的思考過程,進行討論與質疑。
本節課我采用了問題式教學法。教師通過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的身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整個學習過程中,讓學生自己組織學習材料,給學生提供放手的思維空間,并尊重學生的自主性,允許學生在探索新知中犯錯誤,并在修正錯誤中體會成功。特別是在探究倒數的意義與求倒數的方法時,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去觀察,去歸納,去總結。此環節的設計,是為了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細心體會分子與分母的位置關系,從而發現求倒數的方法。設計力求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做到“一切知識都要由學生自己獲得或由他們發現”。
“倒數”的學習適于學生展開觀察、比較、思考、歸納等教學活動。這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嘗試發現,體驗到創造的過程,加深對“倒數”的認識。并且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給學生提供充足的數學活動的機會,在討論中探究知識,理解并掌握倒數的意義和求法,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究意識。
通過課后的鞏固練習,幫助學生鞏固新知,伴隨著學生情感參與練習,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再次激起思維高潮,讓學生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
最后在課堂總結中再次提出問題,總結反思,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領會學習方法,獲得數學學習的經驗。
微課程教學設計7
近日,受學校的委派,我們一行五人,前往蘇州參加第五期全國中小學微課程設計與反轉課堂教學實踐高級研修班。現將如下心得與大家共分享。"翻轉課堂"——這種能夠凸顯個性化學習的教學模式的呈現,讓我們不得不重新審視我們固有的教學觀念和既定的思維方勢。"翻轉課堂"是什么,如何"翻轉",通過這次的學習,經過一番搜索查閱,本人對"翻轉課堂"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一、什么是"翻轉課堂"
"翻轉課堂"的定義就是教師創建視頻,學生在家中或課外觀看視頻中教師的講解,完成相關的測試并提出問題。課堂上師生面對面交流協作、完成作業及個性化指導,學生形成新知結構的一種教學形態。眾所周知,傳統的課堂教學是老師在課堂上講課,布置家庭作業讓學生回家練習。但"翻轉課堂"卻幾乎把傳統教學翻轉了過來,構建了學生晚上在家依據教師制作的10分鐘左右的教學視頻自主學習,并完成幾個有針對性的測試;上課時師生互動交流學習內容,增加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和個性化的接觸時間,達到掌握知識提升能力的要求。它是對傳統教學的一種顛覆或者叫反轉。既改變了學習的順序,又打破了時空的.限制,讓學生對自己學習負責,實現學習的可復制性。老師不在是講臺上的"圣人",而是成為學生個性化教育的教練。
二、如何開始"翻轉課堂"
通過聆聽學習胡教授的講座,開始錄制微課之前得做好以下幾點:
1、繪制知識地圖。對即將進行翻轉課堂制作的章節的知識點進行梳理。
2、列出知識清單。對本章節的知識點進行概括,應明確學生必須掌握的目標,以及視頻最終需要表現的內容。
3、制定設計方案。收集和創建視頻,應考慮發不同教師和班級的差異來制定教學步驟、安排教學內容,分配視頻時間等等。個人認為微課中應只講重點、不講難點,將難點留到課堂上讓學生交流探討,更能加深學生對難點的理解。
4、確定錄制形式。在制作過程中應考慮學生的想法,以適應不同學生的學習方法和習慣。
5、組織課堂活動。課程內容在課外傳遞給學生后,那么課堂內更需要高質量的學習活動,引導學生創建內容,通過探究式的活動提高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有機會在具體環境中應用其所學內容。
三、"翻轉課堂"翻轉了什么
翻轉課堂以"學習情況研究、學習資源前置、有針對性的學困生輔導以及總結性提升"作為課堂推進的模式,為我們重構了教學的基本流程,他對傳統課堂的顛覆性改變,既讓我們疑惑頓生,也讓我們眼界大開。
1"翻轉"讓學生自己掌控學習
翻轉課堂后,利用教學視頻,學生能根據自身情況來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學習。學生在課外或回家看教師的視頻講解,完全可以在輕松的氛圍中進行;而不必像在課堂上教師集體教學那樣緊繃神經,擔心遺漏什么,或因為分心而跟不上教學節奏。學生觀看視頻的節奏快慢全在自己掌握,懂了的快進跳過,沒懂的倒退反復觀看,也可停下來仔細思考或筆記,甚至還可以通過聊天軟件向老師和同伴尋求幫助。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通過精心安排教學環境和妥善安排教學環節,學生真正地成為學習的主體,使教育在技術的支持下變得更加人性化。
2"翻轉"增加了學習中的互動。
"翻轉課堂"不是推翻原有的理論,而是重在轉變新形勢下的教師觀、學生觀、課堂觀。翻轉課堂最大的好處就是全面提升了課堂的互動,具體表現在教師和學生之間以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當教師更多的成為指導者而非內容的傳遞者時,教師就有機會觀察到學生之間的互動,并有針對的進行問題或學困生輔導。采用這種模式可以進一步增強學習過程中的交互性,有助于學習者的溝通、協作和創新能力的提升。
3"翻轉"讓教師與家長的交流更深入
翻轉課堂改變了我們與家長交流的內容。大家都記得,多年以來,在家長會上,父母問得最多的是自己孩子在課堂上的表現,比如:安靜的聽講,行為恭敬,舉手回答問題,不打擾其它同學。這些看起來是學習好的特征,我們回答起來卻很糾結。因為在我們翻轉課堂后,在課堂上這些問題也不再是重要的問題。現在真正的問題是:孩子們是否在學習?如果他們不學習,我們能做些什么來幫助他們學習呢?這個更深刻的問題會帶領教師與家長商量:如何把學生帶到一個環境,幫助他們成為更好的學習者。
4學習后,對自己的幾點反思
一是把導學案落實到位,每個學生必須做好課前預習工作,并完成導學案的練習題,培養整體班級學生自學的能力;二是讓優秀學生更加優秀。可以讓部分學生通過不斷的自學,一直往前趕超,然后通過課堂的講解不斷自我完善。三是帶動后進生。每周抓一兩個學科的最差生,通過課堂一些基礎題的不斷點名,并給以一定的獎懲措施,使這部分學生也能跟上班級的學習步伐。
通過此次講座的學習,我深刻體會到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教師專業能力的提升,一些傳統式教育形式正在逐漸地被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充滿活力的教育形式所取代,翻轉課堂就是實現這種轉變的一個重要實踐形式。當然,要把他很快轉化為我們的教學理念和實踐行為還有很長一段路,需要我們不斷的探索,找到適合我們自己的"翻轉課堂"。
微課程教學設計8
1、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生基本能掌握各種形式的跑的方法并知道游戲的名稱,明白游戲的方法。
2、技能目標:在各種形式的跑中,提高學生的協調性、靈敏性等綜合素質。
3、情感目標:在練習游戲中激發學生興趣,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合作活動,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情感,體驗勞動的艱辛。
2、學情分析
低年級學生對勞動有一定的生活認知經驗,但缺乏實踐體驗。同時學生在以往的體育教學過程中,已積累、掌握了一些跑的方法,只是形式不夠多樣。因此,本課設計以“跑”為內容,以“播種”與“收獲”為活動形式,恰如其分地整合了學生的生活經驗,較好地調動了學生的活動興趣與運動愿望。
3、重點難點
重點:跑的動作要領。
難點:領悟游戲的方法。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基本部分
一、情景導入,作好鋪墊。
師語:小朋友們,大家閉上眼睛,聽:鐺鐺鐺……六點鐘了,起床啦!(教師做伸懶腰動作)讓我們快快穿好衣服,刷個牙洗把臉,跟著老師來做操。
學生傾聽鈴聲,做起床動作。
[設計意圖:以模擬早上的生活情景作為本課的準備部分,自然而然地激發了學生主動參與的`熱情,為后面的活動起到了過渡和鋪墊(心理、生理)作用。]
(一)勞動模仿操(音伴)
1、教師示范,語言提示:(大家挑水嘍,哎喲!哎喲!用力挑啊!我們去澆水,嘩啦!嘩啦!給樹修枝啦!上面鋸鋸,下面鋸鋸!哎喲!哎喲!果子成熟啦!我們摘果實啊!果實裝上車,快快運回家!嘀嘀嘀!)
2、學生模仿(語言、動作)練習。
[設計意圖:讓學生親身勞動的基本動作不僅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易調動他們的模仿X,并有助為后面的基本部分做好熱身準備。]
活動2【講授】基本部分
二、體驗勞動,促進發展。
過渡:小朋友們,剛才我們做了一套勞動操,那你們想不想真的去參加勞動呢?(想!)
1、教師講解并示范游戲規則和方法。
方法:第一位小朋友拿好簍子,簍子里面放著與坑相同數目的種子,經過一個坑放一顆種子,播完后再把種子一個一個地收起來,收完后把簍子交給下一位小朋友。按照老師的方法一個一個來,先完成的小組為勝。
規則:
①每個坑放一個,不得放在坑外面,收的時候不要漏收。
②老師發令后正式開始,接到簍子后才能出發。
2、引導學生嘗試性練習。
3、教師講解練習過程中的優缺點。
4、比賽進行。
5、比賽完后,教師及時肯定某一小組成績,同時用鼓勵性的語言激勵學生。(如:這一小組獲得了勝利,其他小組一定要努力超過他們。當再次練習時,教師要根據比賽狀況再一次及時評價。)
[設計意圖:用鼓勵性的語言學生容易接受,并能提高學生的活動積極性,而教師與學生同步活動則更能及時地發現學生活動中出現的問題,并提醒和幫助學生,從而體現評價是“為了促進學生的發展”這一課改理念,進而提高上課效率。]
6、小結講評:所有小朋友都出色的完成了播種的任務,為我們的表現鼓掌,教師帶頭鼓掌。
[設計意圖:表揚要面向全體學生并且要帶鼓勵性質的,不能只給個人。可以讓學生都感到成功的快樂,則能使學生積極性更高。這個游戲主要是培養學生在快跑過程中做出快速取放物件的能力并讓學生明白播種的方法和意義。從而訓練學生做事認真,知道做事情不僅要速度快,更要質量高。]
(四)田間管理
教師放音樂讓學生自由模仿田間管理動作。
1小組商量一下你會用什么好的方法讓種子快快長大。
2每一位學生找一棵莊稼進行管理,模仿動作和聲音。
3教師表揚做的好的學生并和學生一起做。
[設計意圖:游戲做完,田間管理是讓學生做適當休息的,也給了學生自我表現的空間。]
(五)搶收糧食
教師播放下雨的聲音,提醒學生搶收糧食要快。
[設計意圖:這里用了雷聲和雨聲可以自然而然的培養學生做事要快的習慣,并且比較符合本課創設的情境。]
1、學生進行嘗試性練習,動作到位并要注意安全。
2、通過觀察比較,改正自己的不足,吸取教訓總結經驗。
3、學生兩人一組互相配合進行比賽。
[設計意圖:搶收糧食是本課的X,學生在搶收糧食過程中要經過獨木橋、小河這兩個障礙,最后把糧食放進對岸糧倉,然后在糧倉里在裝一些糧食運回起點。這里比較難的要說是獨木橋了,一不小心就要倒,所以我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我定了規則:障礙物弄倒后必須重新在過,而且在游戲過程中始終提醒學生應該注意的地方。運用小群體合作的學習方式,加上教師的點撥、引導,讓學生自學自練、互幫互練,不僅有利于每個學生較快地掌握動作,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
活動3【講授】結束部分
三、慶祝“豐收”,放松身心
1、教師與學生一起圍著“谷堆”跳舞。
2、提示不同的跳法。(可以兩個人一起跳也能多人跳)
[設計意圖:這是本課的小結放松部分。讓學生在緊張忙碌的勞動之后,放松一下身心,有利于學生的健康。同時也是讓學生分享勞動的喜悅!]
【微課程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天窗》的課程教學設計09-24
語文微課程教學計劃02-08
語文課程教學設計02-20
【精選】語文課程教學設計10-04
教學課程設計案例模板10-18
微課教學設計06-11
新課程小學語文教學設計03-30
【精品】語文課程教學設計12-28
《長城和運河》的課程教學設計優秀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