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借助教學設計可以促進我們快速成長,使教學工作更加科學化。如何把教學設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知道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2、能夠解釋各種常見樂器的發聲方法。
3、能夠對聲音的產生原因做出假設,并能夠想辦法利用實驗來驗證假設。
4、體會到科學探究中要尊重事實,體會實驗探究的樂趣。
教學重點:知道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教學難點:能夠對聲音的產生原因做出假設,并能夠想辦法利用實驗來驗證假設。
教學準備:
各種能發出聲音的物體:紙、氣球、礦泉水瓶(半瓶水)及學生身邊的各種物體;尺子、橡皮筋、鋁箔;系細線的乒乓球、音叉;錄音機、乒乓球、
錄音帶(各種聲音)。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請大家安靜,注意聽,你聽到了什么?(音樂聲音響起)
在我們的生活中你還能聽到哪些聲音呢?(學生說生活中的聲音),老師今天也帶來一些聲音,我們一起來聽聽。(錄音帶:各種自然界的聲音)可見,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聲音的世界里,聲音無所不在。
大家聽了這么多的.聲音,現在你最想研究什么問題呢?(學生說自己最想研究的問題)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板書課題)
聲音是怎樣產生
(二)制造聲音,提出假設
1、 制造聲音。各小組利用身邊的材料制造聲音: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制造出什么樣的聲音?鼓勵大家用各種不同的材料、采用不同的方法、制造出不同的聲音。
提示學生邊實驗邊記錄。(意圖:讓學生發出聲音太簡單了!學生會不以為然地亂敲亂打,所以這里教師提出:老師不是看哪個學生制造的聲音響,而是誰想到的辦法多。這樣既可以管理課堂,又可以讓學生的活動融入了思考。)
2、展示交流。小組交流,邊匯報、邊演示給全班同學看。要求每個小組匯報時說清楚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制造的聲音。
3、引導思考,提出假設。大家制造出這么多不同的聲音,你們發現了什么秘密?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呢?引導學生建立明確物體發聲時,物體都在動,在來回地動。科學上,把這種來回不斷的動稱為“振動”。建立“聲音是物體振動產生的”這一假設。
在科學研究中,有了假設,就要通過實驗搜集證據來驗證假設。我們也要通過多個實驗來證實我們的關于聲音的假設。
(三)設計實驗,探究聲音的產生
1、實驗一:橡筋琴、直尺、塑料瓶子聲實驗
以小組為單位,用橡皮筋、直尺、塑料瓶子發出聲音,觀察發聲時的現象。(發聲時振動,可以看見橡筋、直尺、鋁箔的振動)
并做好實驗記錄。
實驗物品
發聲的方法
實驗中的現象
橡皮筋
直尺
塑料瓶子
2、實驗二:音叉發聲實驗:
敲擊音叉發出聲音,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能看到振動嗎?看不到振動,用系線的乒乓球靠近音叉,演示音叉發聲時的振動,讓學生體會到間接證明的方法。乒乓球在跳動驗證音叉在振動。
問題“你有辦法讓音叉的聲音停下來嗎?”學生回答后,讓學生來試一試,發聲的音叉,用手一抓,不振動了,聲音就沒有了。(反證,沒有振動就沒有聲音)
隨著學生活動的展開,教師提出新的挑戰:你能使紙發出聲音嗎?利用自己的身體能發出哪些種聲音?
3、實驗三:聲帶發聲實驗。
人說話的聲音也是振動嗎?用手摸聲帶發聲時感受聲帶的振動,不發聲時聲帶是否振動。說明了什么?(嗓子與聲帶、保護聲帶)
4、實驗四:揚聲器發出聲實驗:
問題:人發出的聲音是聲帶的振動,現在好多聲音來自于電話、電視機、收音機、錄音標機等喇叭——揚聲器(出示實物),這聲音也是振動產生的嗎?
演示:用音箱播放音樂,在音箱上放上豆子,豆子隨著音樂跳動。
上面的幾組實驗,我們都證實了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我們還可以用許多實驗來驗證我們的假設,大家在課后還可以繼續。
5、師生共同總結歸納:所有的聲音都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振動的物體科學上叫做聲源。
以續寫小詩的方法加深對聲音產生的理解:
風兒呼呼,是空氣在振動;
流水嘩嘩,是水在振動;
小蜜蜂嗡嗡,是翅膀在振動:
青蛙呱呱……
請同學續寫。
(四)拓展活動
關于聲音你還想了解什么?你還知道哪些?介紹噪音在生活中的存在現象。板書設計: 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聲音是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過程與方法:
能觀察、比較、描述物體發生和不發生時的不同現象;能從多個物體發生的觀察事實中對原因進行假設性解釋;可以借助其他物體來觀察不容易觀察到的現象。
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探究的過程中,積極大膽地闡述自己的發現;樂于與他人合作,養成細致觀察的習慣和態度
【教學重點】認識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教學難點】如何引導學生從實驗中分析得出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
【教學準備】
1面鼓、1把鋼尺、2根皮筋、1個音叉、裝水的水槽
【教學過程】
一、 引入:
上節課中,我們已經知道通過不同力量的擊打,對不同物體的擊打都能產生各種各樣的聲音。那么聲音究竟是怎么產生的呢?這節課我們將作繼續的研究。
二、使物體發出聲音
1、分組活動:出示鼓、鋼尺、皮筋,你能想辦法使這些物體發出聲音嗎?
2、記錄并交流我們的想法:
為什么我們對物體用力(按壓、彎曲、拉伸)后,物體沒有發出聲音,但是我們對物體進行擊打、撥動卻使物體發生了聲音呢?
三、觀察發聲物體
1、分組實驗1:在水槽里盛約2/3的清水,用輕而短促的力打音叉和用較大的力擊打音叉,觀察音叉的振動。用一個手指輕輕地接近振動著的音叉,感覺一下音叉的振動。
觀察:手指有什么感覺呢?水面有什么變化?水面的變化是怎么產生的?
交流反饋:手指有麻麻的振動感,水面產生了花紋,花紋就是由音叉的振動而產生的。
2、分組實驗2:木板上拴著兩個皮筋。撥動一個皮筋使它發出聲音,另一個皮筋保持不動,不發出聲音。
觀察:發聲的皮筋和不發聲的皮筋的不同?如果抓住皮筋,使之不振動,還會發出聲音嗎?皮筋的振動與發出的聲音有關嗎?
交流反饋:
3、小組交流:
擊打鼓時,我們看到了什么?這種現象與聲音的產生有關嗎?撥動鋼尺時,我們看到了什么?這種現象與聲音的產生有關嗎?
4、小結:當一個物體(如音叉、鼓、鋼尺、皮筋、鐵釘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斷重復地做往返運動,這個物體就是一個振動物體。聲音就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
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小學科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二課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過程與方法:
1、經歷制造聲音,感受聲音產生的過程。能觀察、比較、描述物體發聲和不發生時的不同現象。
2、能從多個物體發聲的觀察事實中對原因進行假設性解釋。體驗科學探究中證據,邏輯推理及運用想象的重要性。
3、在探究的過程中學會與同伴合作,學會記錄,發展學生的實驗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1、使學生體會到各種自然現象都是有規律的,對聲音的現象產生濃厚興趣。
2、在探究的過程中,積極大膽地闡述自己的發現,樂于與他人合作養成細致觀察的習慣和態度。
教學重點:經歷探究聲音產生原因的過程,在觀察、比較、討論、交流中理解“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
教學難點:觀察比較發聲物體與不發聲物體的區別,發現聲音產生的原因。
教學準備:
分組實驗:鼓、鋼尺、橡皮筋、音叉、水槽、水、碎玉米粒、記錄表等。
教師演示:鼓、鋼尺、橡皮筋、音叉、水槽、水、碎玉米粒、等。
教學過程:
一、猜音導課
1、猜聲音
(1)談話: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聲音,請聽:
(2)課件出示:流水聲、小鳥叫聲、汽車喇叭聲等
(3)生猜聲音。
2、導課板書:我們每天都在不時地聽到各種聲音,我們自己也能發出許多不同的聲音,那么這些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研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
二、實驗探究
(一)使物體發出聲音
1、提出要求:為了研究這個問題,我給每個小組準備了一面鼓、一把鋼尺和一個橡皮筋(課件出示)。現在他們發出聲音了嗎?一會兒請同學們在小組內想辦法使這三樣物體發出聲音,完成任務的同學就以正確的坐姿告訴老師。
2、小組實驗,教師巡回指導。
3、交流匯報實驗結果。
①談話:下面那個小組愿意上臺來給大家交流一下你們小組是怎樣使這三樣物體發出聲音的?
②學生演示,教師引導---怎樣使物體發出聲音?
鼓——————————敲擊、拍打
鋼尺—————————撥動
橡皮筋————————撥動
4、對聲音產生的原因,作出假設。
①提出問題:聽了同學們的匯報,老師有一個疑問:鼓、鋼尺、橡皮筋這些發聲物體發出聲音的時候,它們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呢?
②進行假設:哪位同學能進行大膽的假設和猜測呢?(學生可能會說:聲音是受到力的作用產生的或聲音是由物體運動、摩擦等產生的`,也可能會說是物體振動產生的)
提出疑問,產生認知沖突
是這樣嗎?教師演示:我這樣用力按壓鼓面,鼓會發出聲音嗎?這樣用力彎曲鋼尺,鋼尺會發出聲音嗎?這樣用力拉橡皮筋,橡皮筋會發出聲音嗎?剛才這些物體也都受到了力的作用,也都運動了的,它們發出聲音了嗎?生答:沒有。
(二)觀察發聲物體的特點
(過渡):聲音到底是怎樣產生的?發聲物體發聲時都有什么共同特點呢?請同學們再一次認真觀察這三樣物體在發聲時的共同現象。比一比,誰發現了科學的奧秘!
1、實驗要求(課件出示)
①在小組內再一次使鼓、鋼尺、橡皮筋發出聲音并認真觀察它們在發聲時的現象和不發聲時的現象,然后填好記錄單。
②實驗時每種物體選用一種發聲方法:鼓統一選用敲擊的方法;鋼尺選用把它壓在桌上,再去撥動在桌外的部分;橡皮筋選用把它拉緊再撥動的方法。
2、小組實驗,教師巡回指導。
3、交流匯報實驗結果。(課件出示記錄表)
①談話:哪個小組愿意交流你們的偉大發現?
鋼尺在發聲時有什么現象?你能用動作來形容一下嗎?歸納:物體在力的作用下,不斷重復地做往返運動,在科學上我們用“振動”這個詞來描述。(板書:振動)那鋼尺不發聲時有什么現象?
橡皮筋在發聲時有什么想象?你能用動作來形容嗎?可以用哪個詞來描述?不發聲時有什么想象?
鼓在發聲時有什么現象?不發生時有什么現象?(學生邊說師邊板書)
②小結:通過剛才的實驗你有什么發現?物體在發聲時和不發聲時到底有什么區別?
(三)驗證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
(過渡):剛才通過實驗我們知道,鋼尺、橡皮筋、鼓在發聲時都在振動,那么,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嗎?
1、介紹并演示實驗儀器:音叉——這是一種用鋼制成的U形的實驗儀器,用橡膠小槌輕輕敲擊它就會發出聲音。注意:在使用音叉的時候,手要握住音叉柄,用小槌敲擊音叉的上端。
設疑:我們用橡膠小槌敲擊音叉,讓音叉發出聲音,看看音叉在振動嗎?誰能幫老師,想想怎樣通過實驗的方法來檢驗音叉在發聲時是否會振動呢?
2、學生在小組內設計實驗。
3、課件出示實驗要求。
4、小組實驗,教師巡回指導。
5、交流匯報實驗結果
用手摸擊打過的音叉手會有什么感覺?用擊打過的音叉輕觸水面會有什么現象?水面變化說明了什么?(板書:音叉———振動)
6、物體停止振動還會發出聲音嗎?
①談話:請同學們自己設計實驗來證明自己的結論。(課件出示實驗要求)
②小組實驗,教師巡回指導。
交流匯報實驗結果。(課件播放視頻)
6、小結:通過以上實驗你發現了什么?與課前的猜測和假設一樣嗎?怎樣解答課前老師提出的問題?
三、拓展應用
1、猜一猜: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一個非常敏感,可以感受振動的器官,猜猜它在哪?
2、我是小法官(判斷題)
①物體沒振動也能發出聲音。 ( )
②一切聲音都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
③人說話的聲音是由聲帶產生的。 ()
④物體振動是產生聲音的原因。 ()
3、走近聲音的資料庫
同學們可真了不起,今天通過實驗,發現了這么一個有價值的科學知識,關于聲音其實還有很多的奧秘,讓我們一起走進聲音的資料庫吧!(課件播放視頻)
四、課堂小結
1、誰來說說你有哪些收獲?看來,在科學課中只要大家動手實驗并善于觀察實驗現象,就一定能發現許多的科學奧秘。
2、課后請同學們繼續去觀察各種聲音是由什么振動產生的,聲音又是通過什么途徑傳到我們耳朵里的呢?(課件出示)
【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教學設計11-23
《聲音是怎樣傳播的》教學設計10-26
聲音的產生教學反思(精選9篇)05-27
聲音的產生與傳播說課稿01-22
小數產生和意義教學設計06-16
《聲音的特性》教學設計06-05
《聲音的特性》教學設計9篇06-16
《聲音的特性》教學設計(9篇)06-16
《大自然的聲音》教學設計(通用15篇)07-24
距離產生美07-08